企业文化系统创建

2024-05-30

企业文化系统创建(共8篇)

企业文化系统创建 篇1

【摘要】本文论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作用,以及如何创建企业文化。

【关键词】企业文化;构建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电力企业将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独立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随着未来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员工的整体道德素养、优质的企业文化形象以及浓厚的文化氛围,将逐渐成为企业前途发展和命运的决定性因素,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氛围,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企业。只有和谐企业创建以后,才能源源不断地为企业经营管理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要拆掉员工心中的障碍,激发员工心中的活力,使整个团队在没有差异化的服务中创新差异,用无形的工具――文化,使人们从内心深处、对待工作的态度、以及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习惯再到付出的行动,都能与之企业的战略管理、工作流程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趋向一致。更重要的是,建立企业文化,并不是让企业抛开自身的经济利益去一味追求表面的形式,相反,是要通过企业文化的建立,把握企业的经营发展方向,从而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二、企业文化的作用

(一)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思想与企业双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员工思想意识与经济行为相互脱节,把个人的荣辱利益得失和道德行为规范与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意愿和国家的长远发展融合在一起,并相得益彰地结合本职工作在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员工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才更能体现出企业发展的时代精神,增加企业活力。

(二)有助于增强企业凝聚力。通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为基础的企业文化建设,创建一种鼓舞人心、鼓舞斗志与时俱进的员工机制,有效地引导职工树立自己正确的价值观、职业道德标准和整体为公司着想的理念,对自己所属的企业产生一种信任的归属感、凝聚力,从而体现出自己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还能通过创造良好的组织氛围确保职工的积极劳动受到尊重,加强职工对企业的向心力。

(三)有利于协调和控制。企业管理的重要职能是协调、控制。管理者要对企业人、财、物及其运行过程进行有效地协调和控制,必须依靠严密的管理制度。但制度管理存在两个不可克服的缺点:一是存在着疏漏;二是具有强制性,它只能让人服从而不能赢得人心。根据企业现阶段实践需要所提炼出的企业文化,是管理制度的升华,它能把名目繁多的制度压缩凝结成几条富有哲理性和感召力的企业精神和行为准则,引导员工依据行为准则,进行自我调节;并能充分反映群众呼声、体现领导意图,进一步强化企业内部上下、左右的沟通。

三、如何创建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它需要各方面的精心策划、密切配合、着力建设。尤其是更加需要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法和行之有效的建设途径。

(一)加强领导,建立组织。企业党政一把手都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负责人,他们共同承担起企业文化建设的创建、引导、规划、设计及组织实施工作。党政工团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本企业规划的要求,始终遵循以为人本的原则,按照管人、管物、管事一体化的思路,各有侧重,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格局。成立以一把手为组长的企业文化领导小组,下设企业文化建设办事机构和专业工作组,明确职责,划分任务,认真负责地开展工作。

(二)加强宣传建设,培训主心骨干。平时对员工要重点普及企业文化基础知识,大力宣传好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经验与发展动态,做到整体、系统、浅显、连续,提供理论保障;要时时举办企业文化讲座、创建属于自己公司的培训班,重点培育企业文化建设骨干和重心力量,提高组织保障;更要落实建立建设企业文化的运作机制和有关规范制度,提供高质量的制度保障;适当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内部调研,清理文化历史和现状,了解职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建议和认同感,奠定思想基础;要充分利用简报、网络、黑板报等媒体和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广泛进行宣传和培训,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创建机制,规范程序。要创建好企业文化建设的调控、决策、考评等运行机制,制定并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规范、制度等,做到工作有章可循,使企业文化建设始终沿着制度化、规范化轨道顺利前进。按照PDCA循环工作法形成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评、有总结、有奖惩的工作程序,做到工作规范化、经常化。要建立企业文化建设资金保障制度,使企业文化建设有正常的合理的开支渠道,重点要落实企业文化建设的启动资金和有关设施、场所建设的大头资金。要将企业文化建设与创一流企业、创文明单位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相互统一,相互补充,互相融合,同步进行,同步落实,同步考核检查。

(四)注重实践,由浅入深。首先,应选择好企业文化建设的突破口,最好是以视觉识别系统为第一突破口,建设外显文化(如环境文化)和文化网构架。这样可以起到以形传神的积极作用。人们也可以通过焕然一新的形象,激发建设的创造性与主动性。其次,应着手建设行为和制度文化,应重点完善企业各类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强化规章制度管理,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机制。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为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而制度管理则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通过制度文化建设,可将建设成果固化。第三,应大力建设理念文化,主要是积极培育企业价值观,整合提炼企业精神,重点建设富有企业特色的企业价值观和管理理念。随着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注意培育典型,总结经验,使之不断深化和延伸,在发展中不断巩固提高。为此,还需要进一步做到:

一是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整体发展战略规划。要把企业文化发展建设作为一项公司运作战略发展的重要任务,并且归入到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中。要整体与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想结合,适时调整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实行规划计划的动态性管理。

二是将企业文化渗入企业经营管理。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运行中,一定要把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渗透、融进公司的每一位领导和员工心里。只有这样才更能突出企业文化的人性化的人文性管理效应,建立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人性化管理思想,建设出健康和谐、团结向上、互帮互助的人际关系。

三是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评价、激励和监督体系。健全对干部量化考核标准,加强对员工动态管理机制建设,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实现岗位靠竞争,收入凭贡献,促使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不断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积极推行院务公开,开展好民主评议干部工作。近年来,设计院党委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重视人才、爱惜人才,实施以人才振兴、发展企业的战略措施。体现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前瞻性和全局性。优化企业内部的人才发展环境,为年轻人提供发展平台。一方面搞好干部的梯队建设,以培训、以会代训等形式培养年轻人,并逐步提拔年轻干部;另一方面通过对外招聘人才,引进专业对口的高学历年轻人才。党委十分重视营造有利于年轻人才健康成长的发展环境,从思想上、作风上、行动上去信任他们,放手让他们挑担子、负责任,并在生活待遇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对他们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到扬长避短,不求全责备。正面引导年轻的知识人员健康成长。企业老员工还能主动做好“传、帮、带”,使他们尽快熟悉手上工作,进入“角色”。

四是重视企业活动礼仪的策划和员工行为养成。礼仪活动是传播企业价值观、塑造企业形象、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要在企业开展高雅的礼仪教育,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编辑印制反映企业文化建设成果的《企业文化手册》《员工行为规范》等,规定员工在会议、社交、接待、谈判、庆典、交流等活动中的礼仪行为,明确语言、着装、举止等方面的要求。要把体现先进理念的行为规范落实到经营活动全过程,落实到员工的一举一动上。各级领导要率先垂范,带动养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作风。

五是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努力开展好文明集体、文明班组、文明窗口、文明职工、文明家庭等活动,不断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为企业文化建设良好的载体,营造浓厚的氛围,提高员工的企业文化品位。

企业文化系统创建 篇2

企业作为基本的经济组织和社会公民,顺应时代潮流,为构建和谐企业做出应有的贡献责无旁贷。因此,企业在加强自身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努力将本企业的价值观和理念与和谐社会有机对接,创建本企业的“和谐文化”。

如何创建“和谐文化”?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或者说应当注意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

一是要改善外部关系。要注重改善与政府、金融机构、社会团体、舆论媒体及其他企业的关系,稳妥处理好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增强“社会关系也是生产力”的意识。在管理工作中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文化融合,减少文化冲突,求同存异、优势互补,实现企业文化的平稳对接,促进企业文化的整合与再造,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二是深化改革要与员工承受能力相适应。各项改革改制措施的力度、时机、节奏、频率要适度,要充分考虑员工的实际情况和切身利益;同时要重点做好沟通和宣传思想工作,加强改革措施的宣传解释工作,争取员工的理解和支持。

三是加快发展要与风险防范能力相适应。企业发展应增强“和谐发展”的意识,妥善处理加快发展与风险防范的关系,在发展中谨慎思考风险防范,在规避风险中寻求发展的机遇,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防止大起大落,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四是收入分配关系要与员工整体利益相适应。改革要符合企业的整体利益和员工长期利益,使多数人受益;合理控制收入差距,保证特困员工最低生活保障线。

五是改革改制要与社会保障程度相适应。各项改革措施与地方政策做好合理对接,保证企业员工得到必要的生活保障。地方政府养老、医疗、住房、失业等保障机制不健全、无保障的,不要急于推出改革措施。

六是要及时关注和解决企业内部“不和谐”因素和不稳定问题。哪些是因为规章、制度不够严谨或前后不一致,使员工产生疑问;哪些是由于决议事项落实不力或跟踪督办不到位,使员工产生误解;哪些是由于员工确实有困难,而我们工作不细或没有了解实情;哪些是由于分配机制不合理,与员工的工作生活实际有差异;哪些是个别员工因个人情绪,有意操纵或参与影响稳定的事件等。对这些问题要深入剖析,对症下药。

七是要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要对员工负责,对合作伙伴负责,对环境负责,对社会负责。

创建多元的企业文化 篇3

和平公司所以取得这样的发展与公司长年坚持企业文化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多年来,和平公司的文化建设在以下方面得以体现:

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

和平公司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积极搭建员工成长和发展平台,努力开发员工潜能。凡是被公司录用的员工都有机会参加高质量的专业培训和岗位职责教育。公司以“请进来”的方式聘请大学教授、专业讲师为员工讲课,又以“走出去”的方式让员工有外出学习的机会,甚至不惜投入近10万元,安排销售业务员参加国外资深人士来沪授课讲座。此外,公司还以“业务沙龙”的形式进行多层次的职业道德培训,为员工创造多形式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充电机会。此外,公司还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互助活动,以增强员工的团队意识,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公司通过《和平报》弘扬先进,鞭策后进,并以定期公布业绩排行榜和业绩表彰的形式激励员工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在公司内部,通过“换脑子”、“挪位子”、“壮胆子”等措施,向公司员工宣传当代先进的管理理念,使广大员工学知识、钻业务逐渐蔚然成风。公司还引进知名企业的管理模式,开设了显示企业销售流程、目标计划、实施进度的“三块板”,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同时,公司实行优胜劣汰的人才管理政策,使公司的员工队伍保持“流水不腐”。最终,公司实现了四大机制的转换:用人机制做到能上能下、分配机制做到多劳多得、奖惩机制体现奖罚分明、经营机制坚持统进分销。

以客户满意度为核心的服务宗旨

公司创立不久,周和平董事长首先提出了“和平为人人,人人为和平”、“卖车就是卖服务”、“买车找和平,一路保平安”的口号。遵循这一精神,长期以来,和平公司在评价员工工作和服务质量时是总以客户的满意度为标准,全公司上下始终对客户实践着“一卡在手,终身不愁”的承诺。

公司认为,客户向公司投诉或者请求帮助,是对“和平”的信赖和期待,也是对“以客户的满意度为核心的企业文化”的检验。为此,公司提出对客户服务要做到“三个百分百”的要求:一是售后回访率100%。只要客户在和平公司买了车,客户就会受到该公司全程式的售后回访,同时为你及时解决在使用中遇到的各类疑难问题。二是客户投诉的回复率100%。在接待客户投诉时要站在用户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其着想,即便是产品质量问题也要一管到底,帮助客户向厂家反映,直到客户得到圆满答复为止。三是客户有求必应率100%。这是对公司服务提出的延伸要求,比如为“本本族”提供“陪驾”服务,为在行驶中出故障的客户进行紧急救援等等。同时,在处理客户投诉过程中坚持“先外后内”、“先理赔后索赔”的原则,把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顾客在“和平”买车,只是接受服务的开始,公司将为顾客提供包括买车、用车、修车、紧急求援到事故处理、保险理赔、二手车置换、拆车报废更新等环环相扣的全程满意服务,为顾客省去买车用车过程中的各种麻烦。

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价值追求

社会责任感的树立和奉献价值观的形成是互相联系的,一个没有奉献观的个人和企业是难以尽其社会责任的。和平公司在经营中体会到,民营企业有今天靠的是党和国家的政策,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所以企业在聚积财富的同时,要想到自己的社会责任。“事业有成,回报社会”这是公司始终恪守的承诺。1993年以来,和平公司用于扶贫帮困、尊师重教、军民警民共建等公益活动的捐款捐物超过380万元,因而年年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表彰。和平公司目前拥有400余名员工,其中,80%是下岗待业人员,为社会减轻了就业压力,为此,公司多次被评为先进私营企业。

同时,公司认识到并经常向员工们宣传,市场经济和奉献价值观既有一致的一面,又有矛盾的一面。一方面应尊重个人的正当利益,尊重个人的利益也就是尊重群体的需求意识,从而调动群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另一方面应摆正集体功利与个人功利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大河无水小河干”与“小河有水大河满”的关系。只有在个人与群体利益相互满足的互动中,企业职工才能迸发持久的创造热情,才能意识到企业的兴衰与个人、与国家前途的息息相关。

勇于创新的品牌文化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也是创企业品牌的灵魂。和平公司注册成立时,条件十分简陋,但公司认清形势后,毫不犹豫地闯入了当时由国营主渠道“一统天下”的卖方市场。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公司以独创的“三Ma”精神(即:像麻雀觅食般的主动寻找客户,像蚂蝗叮人般的紧贴服务,像蚂蚁啃骨头般的不断扩大市场份额的营销服务),在市场上顽强拼搏,终于在一年后一举成为汽车交易市场中的销售创利大户。此后,公司就把创新服务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在汽车销售行业普遍“朝南坐”的紧缺经济时代,第一个树起“一条龙”服务的旗帜;当这种服务模式被业内外争相仿效时,公司又在闵行开设了沪上第一家“汽车自选超市”;受媒体的启发,公司最早在报纸上刊登汽车销售广告;为应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公司还高价邀请营销专家组织员工培训。1996年,和平公司又在浦东投资建造了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的和平汽车城。汽车城集“展示、代理、销售、服务”于一体,具有一流的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套,创出了品牌代理和多品牌销售相结合的经营模式,从而也进一步扩展了和平公司在整个汽车销售服务行业的品牌效应。

企业安全文化创建思考 篇4

安全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搞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企业安全文化是人们为了安全生活和安全生产所创造的文化,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合。企业是社会的细胞,更是安全监管的重点部位,如何完善安全文化建设并有效地落实,如何将安全文化建设放在第一线,将企业安全文化关口前移,切实落实企业安全文化主体责任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企业安全文化我认为应从三个方面出发,即:意识安全文化、行为安全文化、制度安全文化。

一、意识安全文化

荀子曰“先其未然谓其防,发而止之谓其救,行而则之谓其戒”,预防为上,补救为下。预防的关键在于意识,通过增强职工意识安全文化建设,在思想上树立“安全第一”理念,所有工作必须在安全的基础之上去执行,才能牢固安全意识,构建意识安全文化建设;才能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保障。只有意识安全文化跟的上,才能真正的再谈建立企业安全文化。意识安全文化的建立,必须加强安全规章制度的强制学习,与是否能上岗位联系起来,会

则上,不会必下,才能使职工真正重视安全工作。同时要加强安全文化理念的引导,顺应先进安全文化的发展方向和企业发展需求。

二、行为安全文化

意识决定了人的行为,而人的行为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呈现。我们常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放在首要位置,而贯彻每项方针、政策、制度的关键是人在作业过程的遵守,只有规范了行为按制度行使,使职工从进入企业区域内第一步就按规制办事,形成追寻制度的行为文化,不断形成氛围,得到大家的共同认同。因此提高行为安全文化是每个企业发展必须关注要重问题,也是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主要内容。

安全行为与事故关系密切,研究表明:人的行为直接或间接的与事故发生联系,通过对事故的分析研究,人们已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因此,研究人的行为规律以激励安全行为,对创建企业安全文化有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

无危则安,无损则全。可见安全行为对于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是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对于不安全行为我们必须纠正,并通过教育、考核等手段使其改正。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习惯性违章等行为现象发生,常下“润物无声”的“雨”,通过教育、宣传、激励等手段强化安全文化建设,以长期性、贴近性、多样化地营造良好的安全工作氛围。从而实现车间、班组、个人三级安全目标。因此积极有效地促进行为安全文化发展是创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制度安全文化

企业为了安全生产及其经营,长期执行较为完善的保障人和物安全而形成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它是企业安全生产的运作保障机制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安全精神文化物化的结果。制度安全文化是企业的安全管理体制,它对企业及职工的行为产生规范性和约束性。制度的健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生产,我们必须把制度的执行放在重中之重,用安全制度来引导、规范职工的行为,制度同时也是管理者对基层职工采用管理手段的基准,制度的薄弱关节会影响到安全文化建设的发展,制度安全文化建设对于企业安全文化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和重要意义,可见发展制度安全文化建设事在必行。

无论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还是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安全文化都是最根本的基础,讲安全文化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安全文化建设的成果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通过安全文化建设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树立职工新风尚,企业的新形象。只有把安全文化建设搞好才能为广大职工谋福利,才能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企业信誉,才能最快获取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

党建工作如何进一步与“经济、安全、和谐”运输相结合一、支部书记必须了解本车间的行政工作,掌握车间的整个

运行作业流程、人员结构思想动态及分布情况、安全制度相关规程及安全管理格局。才能真正的谈得上将党建工作布置围绕行政工作开展,将车间经营、安全上的难点、重点问题作为党建工作进行布置开展相应的活动,使党员发挥“双带”作用,取得成绩为车间各项工作排忧解难。

二、支部需加强车间的信息收集,了解职工队伍的思想状

况、存在的问题,着力解决。来保证职工队伍的稳定,提升职工的积极性,增强“车间班子”的凝聚力。为车间经营及发展打好稳定的基础。

三、融合行政、党务、工会工作,打破行政、党务、工会工

作界限,树立车间工作是行政、党务、工会都必须参入理念和意识,工作安排必须各个口子都包括、都投入。做到“一荣俱荣、一毁皆毁”工作理念。做到车间问题共同处理,遇到问题谁遇到谁解决。

四、减少文字工作,增强现场工作的投入,增强现场的掌控

能力和监控能力,融入到车间生产经营之中,解决问题,发现典型,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提升管理素质。

机务段谌建国

培育和谐文化 创建和谐企业 篇5

培育和谐文化 创建和谐企业

作者:靳玄烨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8期

[摘要]文章对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企业文化特色进行探讨,论述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企业文化特色是培育和谐文化,实现企业自身的和谐和企业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从而创建和谐企业。

[关键词]和谐文化;和谐企业; 企业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阿公司(SACF)[中图分类号]F4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23(2006)08-0125-0

4和谐理念是中华传统文明中的精华文化,其内涵包括两大系统:一是自身的和谐,二是人与 自然、社会的和谐。和谐是美好的,人们憧憬和谐的社会以及和谐的生活,千百年来一直在不懈追求。社会本身由企业、学校、家庭、社区等“社会元素”所组成,所以构 建和谐社会就要实现内部各“元素”自身的和谐,同时也要实现各“元素”之间的和谐,其 中企业和谐是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而创建和谐企业的核心就是要培育和谐的企业文化。

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英文简称SACF,中文简称中阿公司)成立于1985年,是由中国、突尼斯、科威特三国共同合资兴建,被小平同志誉为“南南合作典范”。在合资企业内部存在不同背景的文化,企业文化的和谐与否对企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这几年来,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按照 党中央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创建和谐企业。中阿公司坚持推行国际企业运营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精干、低耗、高效 的企业运营体系,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中阿公司以科学求实的精神构筑公司的管理 框架,以“耗散结构”理论作为企业运转指导理念,努力培育和谐的企业文化,实现企业自 身的和谐以及企业与社会的和谐。

一、企业自身的和谐

企业中的人和物是企业的“元素”,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实现自身内部的和谐就是要实 现企业中各“元素”之间的和谐,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物的和谐两个方面。

(一)人与人的和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华传统文化中“人和”在社会发展中有着积极的作用,体现了传统和谐精神中的人文特征。和谐的思想就是“人和”的精神一个方面。中阿公司 以“耗散结构”理论作为企业运转的指导理念,实现企业中的“人和”,从而创建和谐企业。“耗散结构”理论是由比利时化学家、布鲁塞尔学派的领导人普利高津(I.Pri-gogine)于1967年创立,并于1977年因之获诺贝尔化学奖。简单地讲,耗散结构是指在非平衡条件下产生 的,依靠物质、能量、信息不断输入和输出条件来维持其内部非线性相互作用有序结构的系 统,这种理

论体现了中华传统文明中和谐的思想。企业是一个耗散系统,其内部熵的自然增 加是其存在与发展中无法避免的系统内部趋势。管理者必须不断发布指令、调整制度、进行 改革,而这些所有的宏观或微观调控都是为了抵制或消除企业熵;通过各种技术改造、扩产 降耗、战略调整、改革机构、招聘任免等管理手段,提高企业中的组织度和有序度,从而实 现企业的和谐发展。

中阿公司把“耗散结构理论”贯穿于公司的各管理层面。企业是一个开放系统,它要不断与 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包括吸收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为己所用)以保持系 统的稳定和有序。同时,开放的系统形成有序结构后,在新条件下,一方面可能重新形成新 的有序结构,另一方面也可能破坏已形成的有序结构而达到新的混乱无序状态。为抑制熵无 限增长,出现极度混乱状态,中阿公司不刻意追求某一固定模式,而是不断地调整和创新,使企业始终保持动态适应性。另外,耗散结构理论认为,非平衡是有序之源,中阿公司为实 现其特定功能并保持企业发展,不断调控企业组织内部的不均等状态,使其保持必要的差异 性和分化性。管理过程是“决策-执行-检查-再决策-再执行”的循环。企业通过不断执 行系列决策,形成一个动态的、远离平衡的耗散结构,并重新形成新的有序和谐的状态,从 而实现和谐的管理。

制度约束是为了使公司高效有序运行,是实现企业内部和谐的一种手段。中阿公司强化制 度约束机制,严明纪律,严格执行,上自领导下至员工,在公司纪律制度面前一律平等;坚 持给职工安排饱满的工作量,实施满负荷工作,形成快节奏、紧张、有序的工作作风,促 进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开拓公司通向高效率、高效益之路;在各岗位已严格定编的基础 上进一步“精到最精”,能减去一人就减一人,能减去二人就减二人,把员工的“饱满工 作量”不断提高到新的层次;在工作中把对员工的精神鼓励放在首要位置,与员工保持良好 沟通,为其创造良好的、和谐的学习和发展环境,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得到充分体现,时刻进行爱国、爱厂、敬业教育,增强员工的依托感和凝聚力;根据ABC制度,公司每年 对员工进行业绩考核,根据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敬业精神用具体标准核定后,把员工划分不同 类别等级并和个人收入相关联,重新核定实行动态管理,促使员工坚持不懈做出新的努力;加 强企业内部及企业和社会间的人才交流,不断从社会吸纳优秀人才进公司替代平庸者,促进 企业人员结构的优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中阿公司倡导和谐的人文规范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员工能够在人与人的和谐氛围中生产 和生活,员工与员工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团结协作,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工作讲配合,思想讲沟通,关系讲融洽,利益讲谦让,语言讲文明,从而形成一支具有凝聚 力、向心力的团队,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企业内部人与人的 和谐。

(二)人与物的和谐

在企业中,人是其中个体,不但要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而且也要和周围的物进行联系。实现人与物的和谐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 ”。在一个企业的环境中,要实现自身和谐,就必须要

创建和谐的人文规范,同时也要求企 业中人与物的和谐,表现在生产和科研创新等方面的和谐。

从建厂之初,中阿公司瞄准世界肥料发展趋势,定位准、起点高,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法国 AZF工艺,生产设备全部由欧洲引进,并在消化掌握该工艺的基础上,对引进装置进行了技 术改造,创造了“SACF粒状复合肥生产新技术”,使装置生产能力由48万吨/年提高到72万 吨/年,以超过设计能力的50%创造了同类装置的世界先进水平。中阿公司从精选的原料到精 湛的工艺,从精制的配方到精心的管理和精诚的服务,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精心打 造“撒可富”品牌,奉行“哪怕千分之一的质量问题,对农民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损失”的质 量理念。1998年10月,公司在行业内率先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认证,标志着“撒可富” 质量管理体系与国际标准全面接轨。2001年,中阿公司参与起草、制定了新的国家复合肥标 准GB15063-2001,并带头执行新标准、新标识。

自主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004年6月16日,中阿公司在同行业中率先建成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投入资本,研发肥料业界的新技术和新课题。中阿公司还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到公司进行指导。2004年2月21日,中国农科院 林葆、苏益

三、李家康等三位专家来公司指导工作。2005年3月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金涌先生,清华大学王亭杰教授应邀来我公司指导工作。期间,金院士对中阿公司的 技术创新和平衡施肥技术的推广给予了高度评价。通过深入交流沟通,双方在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肥料利用率等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2005年8月19日至20日,受中阿公司委托,秦皇 岛市政府与省院士专家联谊会联合邀请国内十余位化工、农学及自动化等相关领域院士、专家聚集秦皇岛,对公司《复合肥造粒系统过程控制数学模型》及《复合肥专家评价系统》 两个技术课题项目进行了咨询研讨,为公司的发展献计献策。此外中阿公司每年都对新 入厂的员工进行多方面的技能培训,让他们对公司的管理理念、生产经营、企业文化等方面 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对公司员工进行再培训以适应企业发展的新形势;对入厂从事临时 工作的农民工建立了人性化的管理和激励体制,对工作认真、品行优良、敬业爱岗的农民工 鼓励其竞聘正式工人的岗位。比如:对多年以来以自己微薄收入资助贫困学生上学的农民工 周宝军破例转聘为正式工人;对工作认真肯干的农民工穆小军转聘为正式工人等。在生产中 进行自主创新,自行开发的“计算机辅助磷复肥生产经营决策系统” 获化工部1995年现代 化管理成果二等奖,创直接经济效益293万元;通过对引进工艺和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形成 的“中阿公司粒状复合肥生产新技术”获河北省技改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不 仅年均节约进口磷酸用汇1066万美元,并且直接增加效益680万元。更重要的是装置生产能 力由年产48万吨提高到了72万吨,由此产生的规模效益达7006万元。

在中阿公司内形成的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和人与物的和谐关系,使公司自身处于一种和谐发展 的良好状态。员工们和谐相处,努力工作,追求美好生活;企业不断进行创新,提高核心 竞争力,实现生产和科研的和谐发展。2004 年中阿公司被河北省评为“劳动关系和谐单位 ”,2005年被全国总工会评为“模范职工之家”。

二、企业、社会和自然的和谐

中华传统文明中的另一方面是“天人合一”观,探究天地自然界发展变化特点同人类追求生 存发展行为之间的协调共济的一般规律。在社会的大环境中,企业是社会中的个体,也是社 会发展中的主要力量之一,不仅自身要和谐,也应该实现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和 谐。

(一)企业的和谐发展

中阿公司不刻意追求某一固定发展模式,根据 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变化不断地调整和创新,使企业 始终保持动态适应性。中阿公司决策层正在紧密 跟踪环境变化,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动态适应环境,一系列旨在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企业发展战略正在 按计划推进。2002年1月,二期复合肥扩建工程投产,复合肥年总生产能力达到了140万吨,成为目前投产的 国内规模最大的复合肥企业。2004年2月新疆复合肥工程 首期10万吨项目投入试生产,为西北基地的建设奠定了基础。2005年4月公司在湖北大峪口改造建设了一套产能为80万吨的磷复肥装置投入试生产,“撒可富”磷复合肥总生产能力达到250万吨。2005年11月12日,湖北大峪 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举行揭牌暨开工剪彩仪式,标志着由中化建/中阿公司联合重新启动的 大峪口项目全面投入市场运营。

中阿公司继1993年8月成功地向泰国出口“撒可富”牌优质、高效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1万吨。在实现了我国高效复合肥出口零的突破后,又凭借自身的质量和价格实力搏击国际市场,与 西欧产品相竞争,相继出口到了日本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迄今,已多次出口泰国、韩国、日本、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极高声誉,“撒可富”复合肥出口 量累积已逾10万吨,出口量居全国同类产品前列。“撒可富”品牌复合肥深受广大农民朋友 的信赖和喜爱,多次被评为“中华化肥精品”、“农民兄弟的放心肥”、“全国用户满意产 品”、“无公害农产品推荐生产资料”、“3·15标志优质产品”、“中国名牌产品”、“20 05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等荣誉称号。

1999年,中阿公司在同行业中率先推广不同氮磷钾配方的专用复合肥产品,适应不同土壤 和作物需要,带动了专用复合肥的推广发展,使专用复合肥在中国市场上得到大范围推广使 用。中阿公司积极倡导和谐自然的理念,推广平衡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土壤污 染、降低成本、节约资源、保护耕地环境,从而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二)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或对社会应尽 的义务。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除了要考虑企业本身的利益之外,还应适当考虑与企业行为有 密切关系的其他利益群体及社会的利益和社会效益。除了要考虑其行为对自身是否有利外,还应考虑对他人是否有不利的影响,如,是否会造成公害、环境污染、浪费资源等。企业的 社会责任就是企业的“德”。一个人的品德是这个人成就事业的基础,品德不好的人是不可 能成就一番长久的事业。同理,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一定不是一个和谐的企业,也不可能成为一 个优秀的企业;和谐的企业应该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最有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企

业。中阿公司是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始终秉承“富饶中华大地,造福中国人民”的 企业理念,坚持“千分之一的质量问题,对农民就是百分之百的损失”的质量信念,在引领平衡施肥技术推广、推进土壤环境保护、倡导肥料立法、建立公平竞争环境、抵制假冒伪劣 产品、帮助扶持弱势群体、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为国分忧并积极启动停产项目,义无反顾地 主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了更好地为农民服务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中阿公司派 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农民科技施肥,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开展科普讲座等,此外还向特困农户赠送 复合肥及微量元素肥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作为复合肥行业的龙头企业,中阿公司始终以高度 的责任感,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面向农民消费者,以微利的产品价格引领和制约着全行业的 复合肥价格走向。近十几年来,中阿公司坚持每年拿出 200 吨化肥无偿援助秦皇岛市周边 的贫困乡村用于农业生产,让农民消费者获得更大的实惠,促进农民的增收。为规范农资市 场秩序,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杜绝坑农害农现象,保护耕地资源,中阿公司又积极地倡 导肥料立法,规范行业标准,保护农民利益。在 2003 年全国人大会议上,由总经理武四海 提交了关于《尽快出台肥料法》的议案,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全力团结各界力量、尽力为国分忧是中阿公司义不容辞的责任。湖北大峪口工程是国家五大磷矿肥基地之一,总投资40多亿元,1999年仅开车两个月就因为重钙产品成本过高、没有市场需求而一直停产闲置,企业形势非常严峻。根据上级指示,责成中阿公司对其进行恢复改造。中阿公司以高度的 社会责任感为国分忧,经过几年的努力,于2005 年4月进行试生产。同年11月,湖北大峪口化 工有限责任公司成立。目前,产品已经批量投放市场,保持了社会的稳定,挽回了国家的损失。中阿公司积极投身公益、扶持弱势群体,为帮助考上大学的优秀贫困学生能够读上大学。在 2003 年初的中阿公司全体职工大会上,根据武四海总经理的提议成立了撒可富教育基金会,目前募集到的基金总额已达500余万元,正在资助贫困地区优秀高考毕业生几百名,使他们走进了大学的校园。

三、结语

中阿公司能有今天的发展,与党和国家以及社会的大力支持与关怀是分不开的。公司发展不 忘回报国家、回报社会,是中阿公司全体职工的共识;团结各界力量,以强烈的社会责任 感努力为国分忧、造福人民是中阿公司义不容辞的责任。

创建安全文化示范企业1 篇6

建设平安文化创立树模企业行为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国家平安临盆总局为推动企业平安文化创立采纳的一项首要行径,其目的是在区别区域、区别行业形成一大宗各具特色的树模企业,成立企业平安文化创立先辈典范,进一步推动企业平安文化创立类型、有序、健康成长。而企业经过历程这个建设行为,来推动企业平安文化创立向纵深成长,在企业真正形成“尊重生命”为核心的价格理念,增添平安陆续成长动力,树立本色化平安情景,实现低落危害并改进平安绩效。依据国家平安临盆监督管理总局出台的相干标准和文件规定,建设平安文化创立树模企业涉及到的要素非常之多,若何把握企业平安文化创立的核心所在,把“建设平安文化创立树模企业”与推动“企业平安价格理念体系落实”有机地统一起来,真正实现平安文化创立的目的,对付广大企业一线平安文化创立者来说是一个首要的课题。笔者在当真研读国家有关企业平安文化创立法例标准和总结到场企业平安文化创立的实践阅历中,认为建设平安文化树模企业应把握“九大窍门”,这“八大窍门”是相干法例标准及主管部门评审的精髓所在,更是企业平安文化创立的核心内容。那么,是哪“九大窍门”呢?在这里我将跟巨匠分享前五个方面的感触,后四个待偶然辰我们再来磋商。

窍门一:举行“企业平安文化概述”培训

来由:企业平安文化创立是一个系统工程,更为首要的是企业平安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是企业家文化,更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到场,这就需要企业的抉择规划层、管理层和操纵层全面大白和把握企业平安文化创立的意义、内容、请求、目的和方式,只有统一的全体员工的思维,企业平安文化才气真正地培养和构建起来。是以,“企业平安文化概述”培训就显得尤为首要。“企业平安文化概述”培训内容以《企业平安文化创立导则》、“开展平安文化创立树模企业建设行为的引导概念”、《平安文化创立树模企业评价标准(试行)》、企业平安文化创立方式和流程等为核心内容,从而办理了为什么要开展平安文化创立的题目。

窍门二:编制《企业平安文化创立方案设计》

来由:前面说到企业平安文化是系统工程,涉及到平安准许、举动类型与法式、平安举动鼓励、平安信息传布与相同、自主学习与刷新、平安事宜到场、考核与评估等内容,而企业在这些方面的实际创立情况也是千差万别,成长状况也是各有所长,企业在平安文化创立的某一时代内,若何兼顾方案平安文化创立内容,针对企业平安临盆实际状况和需求,经过历程企业平安文化创立方案,使企业平安文化创立事情在战略上与公司临盆谋划成长同步,促使平安临盆事情有打算、有步骤地实行,制止盲目性,同时具有前瞻性和引导性。《方案》一样平时由前言、企业平安文化现状和题目、平安文化创立引导思维、根基目标和事情方针、近期平安文化创立的紧张责任、方案实行流程及相干保障步调等内容组成。从而办理了平安文化创立做什么的题目。

窍门三:编制《企业平安文化创立实行细则》

来由:企业平安文化创立细则是为实行《企业平安文化创立方案设计》而制订的详细具体的类型性文本,因为《企业平安文化创立方案设计》在具体环节上弗成能八面见光,需要

连络实践再作填补和阐释,是对原文的填补、阐释和细节化,使方案更细致、周到和具体,更具有可行性,是《企业平安文化创立方案设计》有效实行的症结性文件。同时,《企业平安文化创立实行细则》是树模企业申报到省级平安临盆监督管理局考核的首要文件之一。孕7月注意事项其内容一样平时包孕总则、实行内容、实行范畴、实行蹊径和方式、构造率领、保障机制等。它办理的是平安文化创立具体怎么做的题目。

窍门四:编制“企业平安文化创立现场考核陈诉原料”PPT

来由:平安文化创立树模企业的最首要的一个环节是就省级平安临盆监督部门对企业的平安文化创立的现场考核,那么企业对考核组的陈诉是首要环节之一,企业必须编写全面、系统的陈诉原料及PPT,向考核组全面地介绍本单位在建设平安文化树模企业的事情。其内容应涵盖评价标准和导则规定的相干内容,要重点凸起本企业在平安文化创立中具有立异的做法和功能,PPT的长度不宜太长,一样平时以30分钟左右为宜。它紧张办理的是树模企业做了什么和准备做什么的题目。

窍门五:编制《企业平安文化手册》

来由:平安文化是一个企业平安成长的本色性力气,它反应着企业平安思维道德水温柔平安科学文化实质,平安文化是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丰盛的平安文化底蕴的积淀,是公司的宝贵财产。经过历程《平安文化手册》把企业平安理念体系、立异的平安管理模式、先辈的平安管理阅历等平安文化功能完全、系统、形象、普通地揭示出来,使企业平安文化创立功能固化于形;另一方面,经过历程《平安文化手册》学习和声张,使任何一个勤苦要在企业获得成长,愿意为企业成长孝顺力气的同仁,不只要做企业平安文化的大白者、实践者,更要做企业平安文化的丰硕者和传布者,使企业平安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以,编制《企业平安文化手册》本身是企业平安文化创立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树模企业评价标准一级指标第5项中的第6小项也请求企业编制相干的平安手册。它办理的是企业平安文化是什么的题目。

窍门六:树立并实行举动平安管理(BBS)轨制

窍门七:树立企业平安鼓励方法

窍门八:平安视觉识别系统创立

创建企业会计文化的探讨 篇7

一、企业会计文化的含义

企业会计文化以“文化”为名称, 必然与文化有着一定的相关性, 因此在理解企业会计文化之前, 先了解一下“文化”的含义。

(一) 什么叫文化

在中国, “文化”一词古已有之, 一般指的是封建王朝所施行的文治教化, 礼乐典章制度的总称。这种理解在我国一直保留到近代。我们今天所常用的“文化”一词, 其意义显然与古代不同。

在当代, 对文化含义的认识涉及范围十分广阔, 从政治、经济、艺术到科学、技术、教育、语言、习俗等几乎无所不包, 是人类长期斗争中积累下来并世代相传的关于如何适应环境、与自然作斗 争、协调人类内部关系的行为模式。

(二) 什么叫企业 会计文化

从本质上而言, 会计文化从属于企业文化, 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986年, 美国会计学会在纽约举行的“会计与文化”为主题的会计年会, 开启了会计文化研究的先河。经过20多年的探索, 该领域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会计文化是在企业主管领导倡导下形成的并为全体会计人员共同认可、信奉、 实践和传承的精神财富的集合。它“由核心层的共同会计价值观和显现层的诚信、独立、客观、公正、谨慎、保密六个要素共同构成”, 在企业运作实践中, 为充分发挥会计的职能和作用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企业会计文化的功能

研究企业会计文化, 其目的是利用企业会计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发挥作用。企业会计文化的功能, 目前主要有五种:

(一) 导向功能

它是指企业会计文化对企业的领导者和会计人员起引导作用。首先, 转变观念。树立新的会计文化观念, 能激发会计人员关心、支持会计文化的建设。其次, 价值观念的指导。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方面入手,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求真务实、艰苦创业、守法廉洁、业务精通、甘于奉献”的新时代会计精神。最后, 开拓创新。要在继承发扬企业优秀会计文化的基础上, 不断加强与外界信息交流,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使企业会计文化更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和前瞻性。

(二) 约束功能

它是指通过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职业道德规范来实现对会计人员的约束。约束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有效规章制度的约束。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是企业会计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是企业内部的“法规”, 企业领导者和全体员工必须遵守和执行, 从而形成约束力。二是道德规范的约束。道德规范是从伦理道德关系的角度来约束企业全体员工的行为。如果人们违 背了道德规范的要求, 就会受到舆论的谴责, 心理上会感到内疚。

(三) 凝聚功能

它是指企业以人为本, 尊重人的感情, 从而在企业中形成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 并强化团体意识, 使企业会计人员之间形成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会计文化首先表现在全体会计人员在思想上形成统一的企业群体意 识, 然后在行动上表现出巨大的力量, 使企业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四) 激励功能

它是指通过共同的价值观念, 使每个会计人员都感到自己存在和行为的价值, 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最高精神需求的一种满足, 这种满足必将形成强大的激励。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中, 会计人员会感受到受人尊重, 自然会振奋精神, 努力工作。特别是会计文化建设在企业取得成功, 产生影响时, 会计人员会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加倍努力, 用自己的行动去维护企业的荣誉和形象。

(五) 辐射功能

它是指企业会计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 它的作用可以向外辐射, 对企业会计组织外部乃至企业外部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辐射把企业的会计精神、价值观、道德观向社会辐射, 同时企业会计文化在企业内部通过各种途径, 在企业内部员工之间发挥辐射作用。企业会计文化涵盖了优秀的团队精神, 崇高的价值观取向、文明的伦理道德规范, 在企业内部成员间可起到示范、感染、辐射的作用。

三、企业会计文化的特征

企业会计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 不同企业的会计文化千差万别。可以将会计文化的本质特征归纳为六个方面:

(一) 历史性

从企业会计文化的形成过程来看, 它源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企业会计文化正是在中国文化的特定背景下, 从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创造形成的, 为全体会计人员所共同享有, 具有引导、凝聚、激励、约束会计群体等作用, 它能体现民族特色, 增进会计活力, 是推进会计管理现代化进程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二) 人本性

长期以来, 企业都把会计文化的建设始终放在以人为本的基点上, 始终关注会计人员的需求, 为会计人员的成长提供一切文化服务, 使会计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 推动着会计文化的发展, 同时充分认识到人的因素在企业会计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极大地发挥会计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三) 诚信性

从“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创立的“立信精神”来 看, 诚信是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也是会计人员从业的基本准绳, 这也清楚地说明了会计文化诚信的特征。

(四) 规范性

企业会计文化有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这三大要素, 无论从哪一要素看, 都显示其规范性特征。在会计精神文化要素上, 它利用其文化属性更有效地引导、凝聚、激励、约束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 规范会计管理活动。在会计制度文化要素上, 它利用其已形成的三个层次会计制度体系来规范和约束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在会计物质文化要素上, 它利用其约定俗成的会计物质文化活动和不同的媒体宣传表彰优秀会计人员忠于职守、严于理财、诚实守信的先进事迹。

(五) 群体性

这是企业会计文化的固有特征, 会计文化是会计人自己的特有文化, 是具有鲜明会计群体特色的文化。我们研究企业会计文化的群体性特征, 会有助于我们加强会计队伍群体文化的建设, 从而推动企业会计文化的整体建设。

(六) 服务性

企业经济越发展, 会计工作越重要。有四方面表现:一是企业会计文化为服务经济提供了会计创造价值的理念, 会计人员把公司发展视为已任;二是企业会计文化为服务经济提供了丰富的服务内容, 正确进行会计核算、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益;三是企业会计文化提供了优质的服务方式, 即会计人员在长期工作中形成的“亲情式”、“一站式”、“一条龙”服务方式;四是企业会计文化为服务经济, 提出了更高的服务要求, 即他们依法主动作为, 提高自身服务的本领。

四、企业会计文化的结构

它是指企业会计文化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顺序, 主次地位和结合方式。企业会计文化由三个层次的内容组成, 一是表层文化;二是中层文化;三是深层文化。

(一) 表层文化。会计物质文化作为一种载体文化, 是会计文化发达程度的外在表现, 也是可以直接感觉到的外显部分, 即表层文化, 相对核心层而言, 是核心价值观的外在表现。由于它是一种有形文化, 较易被发现和引起重视, 在会计工作设施的配套上, 企业领导者也会大力支持。然而, 综合性人才的短缺, 却不能使这些设施工具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 只有通过加强对现有在职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培育, 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综合性的会计人才, 建设一支具有过硬专业知识的会计人员队伍, 才能建设高质量的企业会计文化。

(二) 中层文化。企业会计文化的制度层又叫企业会计文化的制度文化, 是指会计工作的建章立制, 工作方式和方法, 组织体制与机构职能中的制度文化, 属于中层文化。

企业会计制度文化是一种约束企业和会计人员行为的规范性文化, 它使企业在复杂多变, 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处于良好状态, 从而保证目标的实现。

(三) 深层文化。企业会计精神文化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积淀于会计人员心灵之中、无法直接感觉的理性文化, 主要包括理想追求、价值理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人文精神等, 也是会计文化的核心内容。企业会计文化代表全体会计人员信念和追求, 也代表着会计人员工作的最大追求, 可以激励会计人员工作的热情。

五、建立企业会计文化的途径

会计文化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最高形式, 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提高会计人员文化素质为出发点和切入点, 采取各种方法, 拓宽会计文化的落地途径, 会计文化只有从理论走进会计人员的心里, 得到大家的认同和领悟, 才能真正落地, 进而才能生根、开花、结果。

(一) 加强和深化企业会计的职 业道德教育

一是会计文化的实质和灵魂是会计精神文化。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夯实会计精神文化的基础, 提高会计职业道德, 首先要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 养成遵纪守法, 廉洁奉公, 不为自己谋取私利的思想。其次, 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用扎实的专业知识, 为企业服务;第三, 要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培训, 通过对规范的学习和遵守, 潜移默化到日常工作中, 使之成为自身的行为规范。

二是要加强会计人员的整体意识, 形成良好的行为文化。要让会计人员认识到, 会计工作是一个整体, 会计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整体意识, 相互配合, 相互沟通, 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而整体意识的培养, 对于企业的会计文化建设工作而言, 不仅仅是会计部门自己的事情, 而是需要整个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有了整体意识, 会计人员就会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 维护会计组织以及整个企业的形象, 增加工作热情, 提高主观能动性。

三是要加强会计人员专业水平的教育, 着力培养综合性会计人才, 建设高质量的会计文化

(二) 找准企业会计文化的切入点

会计文化的切入点就是要铸造企业会计文化的主导力量, 是与企业生产经营直接发生关联的, 其主要力量是企业的会计领导者和会计人员。企业会计领导者应当成为企业会计文化的领导者, 要逐步从制度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 要将关注人、尊重人、关心人、依靠人、研究人、发展人作为企业会计文化的核心。因此, 会计领导者在企业会计文化中应扮演思想者、建构者、变革者和合作者的角色, 加强会计文化领导力, 深谙会计领导的任务和策略, 使会计人员成为与会计领导者并肩作战的企业会计文化的倡导者、共同者。会计人员是企业会计文化的直接建设者, 必须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意识和专业精神, 围绕企业发展为宗旨, 将个人发展与团队协作结合起来, 将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 使自己成为具有优秀专业素质, 良好的职业精神, 会终生学习的会计人员。

(三) 拓宽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 途径

推进企业会计文化需要创新思维、不断进取,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 采取有效方法, 拓宽会计文化落地途径。

首先要完善企业会计监控体系。第一,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会计系统内部分工协作机制, 依据内部控制要求, 制定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第二, 要健全企业财务内部审批流程, 保证会计信息在传递、加工制造过程中有质量监控, 不走样失真;第三, 要健全理财制度, 严格控制投资风险,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加强对企业会计行为进行监督, 从而克制财务管理中会计人员的违规行为。

其次是建立企业资金双向监控协议。及时从银行方面获取企业的资金运作信息, 起到实时监控企业资金使用状况的作用。

最后是健全严密的企业会计系统。伴随企业会计业务的不断拓展, 企业会计系统要结合内部控制的建设而健全会计系统, 使会计系统能够及时发现不合理、不合法的会计行为, 并能通过行政手段加以制止和纠正。

创建学习型文化企业纪实 篇8

集团成立6年来,围绕企业经营和发展两大主题,紧紧抓住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坚持“诚信经营,追求卓越”的服务宗旨;积极调整经营结构,不断创新经营机制,逐步改革经营方式,制定并实施了“规模经营、多元化开发、周边辐射、移民迁建”4大发展战略和“对外联合、对内连锁”,“全员学习、人才强企”的新战略。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以省为单位建制实现连锁经营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加快了企业集团化发展进程。集团成立6年,发展迈进了6大步。2003年主业实现销售17.1亿元,比1997年的9.7亿元增长76.3%,实现税利1.016亿元,比1997年增长165%,实现利润5116万元,比1997年增长308%,2003年末资产总额13.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总额4.58亿元,2003年与1997年比,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率达到325.4%,自营图书发行网点由1998年的140个增加到2003年底的193个,集团的其他产业营业额达1.67亿元。集团的营销业绩在全国同行业中增幅居第2名,职工的收入逐年提高。2002年集团销售收入名列重庆市企业集团20强中的第14位。连续6年保持了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6年来为重庆市民供应了83亿元图书,教材和音像制品,为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集团的工作受到亲临视察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央政治局委员,原重庆市委书记贺国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原国家外经贸委主任石广生、重庆市市长王鸿举等领导的高度称赞。

创立全新的企业理念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在1998年集团建立之初,就提出了“读者至上,效益第一”的企业宗旨。这一宗旨既体现了新华书店的行业服务特点,又明确了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二者统一,成为了集团每一个员工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在企业的发展目标上,制定了分三步走,即组建集团、“三项制度”改革、股份制改造;在企业发展战略上提出了“规模经营、多元化开发、周边辐射、移民迁建”四大发展战略和“对外联合,对内连锁”“全面学习,人才强企”的新战略;在经营目标上提出销售额达到2005年20亿,2020年40亿,经济指标翻两番,职工收入逐年增长的中长期目标,争取提前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把集团建成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直至跨国经营的大型传媒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上提出了“为读者创造价值,为企业创造业绩,为员工创造机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人才观念和“多学一点,胜人一筹”的学习理念,并围绕这些目标和理念对员工开展了学习和教育,使员工明确了企业的奋斗方向。增强了搞好国有文化企业的信心,为创建学习型企业打下基础。全集团有1000多名员工在校学习。正如员工在入校时写到:我们需要学习将工作实践中的经验加以充实、提炼和升华,从总体上去把握图书发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干好今天的工作,迎接未来的挑战。

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集团制定的《2001年—2005年教育培训工作规划》中提出了“全面发展人才强企”的战略观念,确定了教育培训工作梯度发展的目标和任务。规划中要求,到2005年末,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员工中,研究生学历要达到员工总人数的5%,本科学历达到20%,大专学历达到50%。并从2003年起,新招员工必须具备大专学历以上,要求45岁以下的老员工必须在3年内达到专科以上学历,并辅以奖励办法,如:对参加集团组织的MBA研修学习和到武汉大学本科学习的人员,根据不同情况,学费中的个人交纳部分,分别按80%、70%、60%交纳。这些办法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员工学习的积极性。集团每年投入100万元用于各种类型的教育培训,购置了投影仪、笔记本电脑、扫描仪、刻录机、录音照相器材等必要的教学设备。据统计,仅有限责任公司1300名员工中,现有研究生学历3人,本科学历183人,大专学历898人。他们在各个岗位上发挥着作用,成为了推动企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自2002年以来,集团与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研修中心联合开办了高级工商管理(MBA)课程研修班,有包括8位集团老总在内的83名学员参加学习。第二期MBA研修班也即将开办。集团于2001年先后开办了2期武汉大学〈出版发行学〉专业本科班,参加人数有110人,学员毕业后,在重庆市新闻出版系统内享受国民教育本科待遇。通过教育培训,加快了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了企业活力。企业改革的力度增加了,阻力减小了,员工们积极拥护改革,自觉投身改革,成为了企业改革的动力。从2001年开始,新华书店系统掀起了学习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的热潮,鼓励员工参加各类专业职称考试。几年来,集团员工报考专业职称的人数逐年增多,据统计,集团现有高级职称的人员11名,中级职称人员116名,初级职称人员282名,使专业人才结构逐步达到合理。

上岗前参加培训是新员工入门的必修课。近几年我们组织了20期新员工上岗培训,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使新员工了解新华书店光荣历史和出版工作的方针、任务;掌握了基本业务知识及技能;增强了做一个合格的新华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集团对首签和续签合同的员工坚持进行考试和绩效考核,对不适合在岗的员工进行调换或缓签合同,直至解除劳动关系,完善了用工机制。为连锁经营的推行和新书城开业,我们组织了10期“服务礼仪专题培训”并针对营业员在读者服务,接待艺术上的薄弱环节,请工商管理学院教师来店举办了“营业员服务接待艺术”讲座。

集团还举办了“十六大”文件专题学习和“诚信文明”、“消防安全”、“普法知识”、“公民道德标准”、“营业员守则和规范服务”、普通话、哑语培训,开办了50多次教材、图书、音像、农村发行、计算机、采购物流等业务人员培训班,并选送了10名门市导购员到重庆剑桥英语培训中心进行口语强化训练,为第一线培养和输送人才。几年来随着集团信息网络的建立,我们分批组织了“连锁信息网络平台业务培训”和“教材发行信息网络平台业务培训”,着眼从内部培养人才,使集团信息网络化管理得到持续的发展。今年,我们针对集团即将实施股份制改造这一重大改革,专门从北京邀请了股份制改制专家开办“企业股份制改造讲座”,集团党委专门编发了股份制改造宣传学习资料供全体员工学习,为推行股份制改造创造良好的思想和物质基础。

工会、共青团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文体活动,举办了“学习十六大精神演讲比赛”。针对书店女职工多的特点,女工委员会定期进行计划生育、妇女保健知识的学习。工会组织的职工书法摄影展,文艺、体育活动丰富了员工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团队凝聚力。集团上下形成了人人受教育,人人关心教育的风气,从各个层次和不同方面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建立起集团的教育培训平台,形成了有新华特色的教育文化体系。

建立学习型企业 带来的新变化

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共同愿景催人奋进,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共产党员,涌现出了一批先进班组和优秀员工。重庆市民权路图书发行大楼的青年员工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的光荣称号,民生路图书发行大楼的员工被重庆市总工会授予“职工道德建设先进班组”。一曲由集团自己创作并演出的《我们的老家在延安》唱出了新华员工的骄傲和豪迈,展示了新华书店的风彩。在文化部主办的全国企业创作歌曲大赛中获得创作和演唱金奖,被选送到中央电视台参加颁奖晚会演出,为新华书店争得了荣誉。

超越自我再创业奠定规模经营基础

集团投资3000万元在重庆滩子口建立批销中心,形成了总面积4万平方米的物流中心,形成主业规模化发展的中盘,投资1.3亿元在解放碑闹市中心建成了重庆书城,营业面积1.4万平方米,经营国内外700余家出版社的15万种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使重庆出版物零售市场面积从全国大城市排名中的第22位跨入第二位。

多元化开发初见成效。集团投资5000万元扩建了重庆市渝北区新华宾馆,达到三星级标准,在重庆书城楼上新建四星级新华酒店。在重庆南川和垫江县投资兴建了三星级宾馆。投资合建了重庆电子音像出版社。投资6000多万元合资新建了西部地区第一家光盘(CD-R,VCD,DVD)生产基地,成为重庆市高新科技支柱产业之一,2003年实现产值1.444亿元,生产光盘1.2亿片,出口创汇240万美元,税后利润3980万元,经营业绩发生了深刻变化,集团实力大大增强。

周边辐射格局形成。集团控股联合全国29个大城市新华书店建立了北京新华同盟图书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广州建立了有3000平方米经营面积的书城。在四川自贡建立了连锁店,在跨区域经营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移民迁建工作获得成功。集团在三峡库区有9个区县新华书店将被水淹,集团发挥整体优势,6年来总投资2亿多元,使三峡库区的丰都、巫山、奉节等9个区县新华书店全部实现了整体搬迁,经营面积扩大了,职工住房解决了,在库区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与时俱进,使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转换

上一篇:售货员个人简历怎么写下一篇:绿豆成长日记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