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学生作业评价标准及实施研究”的研究方案(张天安)

2024-06-16

“小学美术课堂学生作业评价标准及实施研究”的研究方案(张天安)

“小学美术课堂学生作业评价标准及实施研究”的研究方案(张天安) 篇1

课堂学生作业评价标准及实施研究”方案

南关岭小学张天安2010年9月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还有许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地方,如美术课堂作业评价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作业评价的基本标准和原则;评价方式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性评价等等,忽略了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发展的实际,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影响了美术教育功能的发挥。在这样一个大的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作为教学一线的美术教师,我们只是学习相关的课改理念、理论,但实际教学中我们很难把握一个明确的作业评价的操作方向,未找到评价激励功能的最佳切入点,因此仍处在徘徊之中。如何更为有效地发挥评价的诊断、导向和激励功能,如何更好地实施美术课程,就成了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再者,近年来甘区年轻美术老师愈来愈多,他们的成长对提升全区的美术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据调查,很多美术老师手中没有课标,有的没有对口的专业师傅,甚至有的学校由其他学科老师兼课或者课堂上根本不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等等诸多因素,其自身教育观念以及教学行为没有质的转变,或者说多数教师注重了教学过程的设计,对作业评价只是从显性的结果进行判断。我们认为,学生课堂作业的结果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呈现,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换言之,就是对评价结果的应用仍处于模糊的状态,导致评价的导向与激励功能未能得以充分的发挥。因此,我们试想通过“造型表现领域美术课堂作业评价标准及实施研究”作为一个突破口,促使教师明确本领域作业评价的重要意义,进而能够科学有效地从多种维度把握其评价标准与多元评价的方式方法,以此来促进学生个性形成和健康主动地发

展,同时逐步提升全区青年美术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二、概念的界定

1、造型·表现

《美术课程标准》以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是学习美术的基础,其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

造型与表现是美术创造活动的两个方面,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则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本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看、画、做、玩融为一体,模糊学科门类界线。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美术学科知识的轮廓将逐渐适度的显示。

2、评价

“评价”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今亦泛指衡量人物或事物的价值。

布鲁姆将评价作为人类思考和认知过程的等级结构模型中最基本的因素。根据他的模型,在人类认知处理过程的模型中,评价和思考是最为复杂的两项认知活动。他认为:“评价就是对一定的想法、方法和材料等做出的价值判断的过程。它是一个运用标准对事物的准确性、实效性、经济性以及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的过程。”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评价就是指,通过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根据评价标注进行量化和非量化的测量过程,最终得出一个可靠的并且逻辑的结论。其中,所谓评价者,也称为评估人,主要是对某个对象进行评价的主观能动体。

评价是主体在事实基础上对客体的价值所做的观念性的判断活动。因此,评价是价值判断主体,在先有的价值信念和价值目标的引导下进行的,价值信念和价值目标在评价活动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和作用。一般来说,具有不同的价值信念就会产生不同的评价结果。人们对评价活动的展开深深地植根于对评价对象的认识之中。另外,从人类的活动序列来看,评价是更为接近实践活动的认识活动,其强烈的实践指向性对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3、标准

“标准”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衡量事物的准则。标准原意为目的,也就是标靶。其后由于标靶本身的特性,衍生出一个“如何与其他事物区别的规则”的意思。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

4、评价标准

所谓评价标准,又称评判标准,是指人们在评价活动中应用于对象的价值尺度和界限。评价的客观性因素是评价标准具有科学性的重要依据。是指相对于评价准则所规定的方面,所确定的优良程度的要求,它是事物质变过程中量的规定性。评价标准是评价活动方案的核心部分,是人们价值认识的反映,它表明人们重视什么、忽视什么,具有引导被评价者向何处努力的作用。

5、“小学美术‘造型·表现领域’课堂学生作业评价标准及实施研究”课题的初步界定

“小学美术课堂学生作业评价标准及实施研究”是指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理念为指导,按照《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小学美术学科‘造型表现’领域中不同学段的教育对象和教学内容,科学探索并制订出多维度的综合评价标准,运用多元化的方式与方法,有效发挥作业评价的诊断、导向和激励功能,对学生美术课堂作业做出行之有效的判断与策划的研究。

三、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1、研制出小学美术高年段‘造型·表现’领域的多维评价标准体系,使教师对‘课堂美术作业评价’产生新的认识,初步理解评价标准。

2、探索与‘造型·表现 ’领域评价标准相适应的评价方式方法,促使教师更好地掌握与使用。

五、研究的方法:

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谈话法经验总结法

六、研究的原则

1、理论先导性原则:理论是实践的指南,用理论指导课题研究。先进的教育行为,来源与先进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育思想,必须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因此,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必须首先引导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用教育规律指导、规范课题研究工作。

2、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使每个学生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主动发展。

3、实践性原则:学生的学习是在实践活动中进行的。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自主参与作业评价的活动情境,使学生在自身感受中得到发展。

4、实效性原则:要充分考虑实际操作的可行性,注重有效地促进作业评价的实施办法研究。

5、科学性原则:在研究过程中,对教学行为的分析,必须是真实、客观的;方法与措施的运用,必须要符合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符合教育规律。作业评价标准和办法的构建,必须以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在研究过程中必须贯彻实事求是、踏踏实实、讲求实效的原则。

6、超前性原则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为了使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该项研究所预计的成果——构建小学美术造型表现领域评价标准和实施办法,一定要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

七、研究的程序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半年时间)

(一)准 备 阶 段(2010年9月上旬—2010年9月末)

1、选择并确立专题,提出课题申请。

2、撰写《理论综述》并制定研究方案

(二)实 施 阶 段(2010年10月初—2010年12月初)

1、撰写“验前调查报告”——制定调查方案并下校调查,整理调查结果。

2、个案研究——下校跟踪调研,采集视频切片并进行分析,在学习、实践、反思的过程中逐步调整研究方向,改进实施措施。

3、探索出“小学美术‘造型·表现’领域不同学段的多维评价标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式方法和实施办法”。

4、展示研究成果——设计并实施公开研训活动方案,实践来验证研究成果的实效性。

(三)总 结 阶 段(2010年12月末)

1、收集整理研究资料。

2、总结研究情况,提炼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3、提出验收申请,参加验收工作。

4、参与专题交流活动,编辑成果集。

八、成果的形式

1、理论成果

①《“小学美术‘造型·表现领域’课堂学生作业评价标准及实施研究”理论综述》

②《“小学美术‘造型·表现领域’课堂学生作业评价标准及实施研究”方案》

③《“小学美术‘造型·表现领域’课堂学生作业评价标准及实施研究”课题的验前调查报告》

④《“小学美术‘造型·表现领域’课堂学生作业评价标准及实施研究”课题的研究报告》

2、实践成果

“小学美术‘造型·表现领域’课堂学生作业评价标准及实施研究”档案过程资料。如:个例、量表、操作办法、课例(设计、实录、反思、视频)

九、课题组成员

1、课题研究成员:张天安 王晓瑜 马晓莉 杨慧 柏瑜 曲梦 赵翔宇 程燕

飞 高超等。

2、课题研究导师:孙红柳 栾树权 刘毅辉 李春华

3、课题研究专家:赵桂弟

十、保证措施

1、学习相关的课改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掌握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2、建立课题组例会制度,参与定期例会活动,总结阶段实验工作,安排下一步研究任务;

3、定期交流,及时总结经验;

4、建立实施过程档案,认真记录、整理研究资料;

5、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学校为此次研究提供必要的研究经费及资料。

上一篇:2010年春车站小学教务处工作计划下一篇:田园风情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