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业务发展

2024-05-11

邮政业务发展(精选8篇)

邮政业务发展 篇1

一、××业务发展现状

本部分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业务发展概状;××业务在本地区发展情况及变化趋势;××业务在本地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二、××业务在本地区的市场竞争环境分析

本部分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业务在本地区的竞争对手情况;本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及优劣势分析。(还可以探讨竞争格局变化的趋势、政策环境的变化等。)

三、××业务的发展策略

本部分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业务在本地区的市场潜力分析;市场细分与定位;根据前面的分析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策略 选题说明:

1.应以所在企业为论述对象,选择一种或一类业务为论述重点。2.在对业务发展现状的分析时,应收集近几年业务发展的数据资料

3.竞争环境的分析要注意收集反映竞争对手情况的资料,特别是相关数据。可以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企业在竞争中的地位。

4.对业务发展策略的分析应结合市场营销学的相关理论。提出的策略应能体现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论文说明及要求:

1、论文字数要求在5000字以上

2、论文中的案例要真实,并且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

邮政业务发展 篇2

一、目前我国邮政企业在物流分销方面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经营理念、经营方式制约着邮政企业物流分销的发展。

我国邮政物流自2002年开展以来, 邮政物流一直是我国物流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统的终端销售以及全员营销的模式也一直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占据了物流市场的绝大部分, 成为我国传统的有着重要竞争又使得物流行业。但是在邮政企业初期分销业务少、涉及范围大的这种物流市场特点已经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尤其是网络普及以后, 已经不能够顺应社会发展需要了。在当今时代随着圆通、申通、顺丰、韵达等等快递的发展, 传统的邮政物流的市场正在逐渐被新兴快递企业所挤占。因此邮政物流要想顺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只有不断地改革, 打破传统的经营理念以及经营方式, 才有可能获得一席之地。

2、分销商品在末端大量滞留, 阻碍了物流分销的发展与经营。

物流分销的目的就是将货物尽可能快的送到客户手中, 从而获得经济效益。然而, 物流终端销售的理念使得分销商品在末端由于交通、环境等等原因导致分销商品滞留在各级配送中心, 或者城区支局所, 甚至有时候滞留很长时间, 导致货物过期, 给客户带来经济损失。因此货物的滞留在一方面占据了厂房的空间, 另一方面资金不能及时回流, 这样就阻碍了物流分销的发展与经营。

此外,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 人人最为珍贵的就是时间, 因此当我们在网络上购物之后, 最为担心的便是货物何时能到。然而我们知道随着现代快递的迅速发展, 想申通、圆通、顺丰等物流企业在商品分销上面非常注重效率, 物流速度非常得快,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邮政物流的迅速发展。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终端销售等的传统物流经营模式在城市化加快的现代已经很少有着竞争优势了。

例如, 我们都知道圆通、韵达、申通等快递省内邮寄东西一般一天就到, 并且价格十分便宜;然而省内邮寄东西邮政最少需要三天, 并且价格还很贵, 这样就导致了邮政企业的物流市场正在被顺丰、圆通等新兴的物流企业所抢占。

3、虚假的销售环境以及销售景象阻碍了邮政物流的健康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经济利益成为每一个邮政员工面对的巨大诱惑。不可否认邮政企业内部总是存在着一些员工, 他们在分销商品的时候, 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 可能将商品低价变卖, 跟客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引起客户的不满, 这样就严重影响了邮政企业的声誉, 阻碍了邮政企业的健康发展。

另外, 邮政分销商品的人员一般是没有经过营销培训的人员, 因此他们没有专业的营销知识以及理念, 这样他们在进行全员营销的时候, 就缺乏发展的眼光, 以及商业头脑, 只在亲朋好友中进行推销, 在一定阶段, 可以迅速地提高销售和分销的业绩, 但是并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不利于市场的持续拓展, 从而将会阻碍邮政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邮政企业发展物流分销业务的方法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邮政企业要想真正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只有将自己企业物流分销中的困难克服, 问题改正之后, 在创新等的带动下, 才有可能真正的重新占据物流市场, 迎来邮政企业物流分销业务的辉煌。因此邮政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转变经营理念、创新管理思路以及营销方式。

从上文中我们知道传统的经营模式以及理念成为阻碍邮政企业向前发展的重要障碍。邮政企业只有克服传统观念的惯性, 采用先进的管理思路以及经营理念, 不断的创新才有可能真正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提高邮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变则通, 通则久。”邮政企业转变经营理念首先就是, 邮政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好好地研究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 然后在借鉴外国先进管理经验以及自己传统的管理经验甚至是圆通、申通等新兴快递企业的发展方式, 进行综合的分析。考察, 从而定好自己的位置,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营销方式, 进行结构的调整、程序的规范等, 从而不断地适应社会、创新理念, 用理念领导行动, 相信邮政企业可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 在物流行业中占据自己的位置。

2、以电子商务为指导, 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平台。

物流就是帮人运输货物的一个行业, 其最为重要的组成便是信息的通达, 因此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 以及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 邮政企业只有顺应社会发展, 利用科学技术以及物流技术等完善自己传统的信息平台, 才有可能赢得信息方面的优势。互联网以及先进经营方式相结合, 有助于将商品从生产、包装、运输、装卸、仓储以及终端零售等环节紧密的结合起来, 统一进行调度以及跟踪, 有助于提高邮政企业分销的效率, 以及质量, 甚至是节省资源从而促进邮政物流的绿色运营, 提高经济效益, 促进邮政企业的健康发展。

例如, 现代社会非常流行的网上购物, 这是物流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契机, 商家只需要在网络上与客户进行沟通, 然后将订单发送到物流企业, 然后企业在商品生产地, 直接进行物流运输、分销等, 这样既可以拓展物流行业的业务, 也可以促进商家的经营。因此在消费者在网上拍到东西的时候, 物流行业就以电子商务为指导, 通过完善的物流平台进行商品生产、包装、运输、分销等方面的运作, 促进物流企业的健康发展。

3、引进先进物流人才, 培养员工的专业素质。

我国邮政企业是一个传统的企业, 因此在员工素质等方面的要求跟许多传统企业一样要求并不是非常高。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这种专业人才匮乏、人员素质不高的缺点逐渐的显露出来, 影响到了邮政物流的健康发展。因此邮政物流要想适应社会物流行业的发展, 那么提升员工专业素质、道德素质等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邮政企业可以通过面向社会招聘, 通过良好的待遇等吸引先进的专业物流人才, 不断的壮大着专业人才的队伍, 提升邮政企业整体的素质, 从而不断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当然我们也应该对于分销人员定期进行培训, 提高他们的营销理念以及改善他们的营销方式, 从而不断地拓展市场, 为邮政企业的健康发展, 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尤其是网络的普及, 物流行业的业务也在逐渐的发生着质的改变, 因此邮政企业要想健康发展, 那么还可以培养专业的网络人才, 提高电子商务的能力, 从而顺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促进邮政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三、结束语

邮政物流企业作为我国的一个传统企业, 其经营方式、经营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了, 尤其是网络普及以来, 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使得传统的物流业务也在发生着改变, 因此邮政企业要想在当今市场环境下占据物流行业的一席之地, 只有不断地进行改革。因此本文针对邮政物流分销业务进行了发展问题以及发展前景的探析, 希望有助于传统邮政物流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丽, 高磊, 都继萌.邮政农资分销业务的营销对策[J].邮政研究.2012, 05 (01) :02-03.

[2]杨立军.黑龙江省邮政物流发展策略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02 (04) :05-06.

[3]赵卉.浅析我国农村邮政物流发展战略[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 12 (05) :10-11.

邮政业务发展 篇3

关键词:邮政;电子商务;转型

中国邮政开始了在电子商务领域的探索和尝试。回顾过去的十多年,我们在发展邮政电子商务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先后建立包括183网站、185客户服务中心、绿卡支付网关、邮政安全认证系统、递送调度信息系统等电子邮政工程系统。但是,面对物联网时代趋势,原有的邮政业务运作模式显然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需要加以创新,探索邮政电子商务的运作新模式。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冲击着邮政传统业务

随着数字化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邮件逐渐被电子邮件等互联网通信方式取代,无纸化邮件、无纸化报刊的出现,对邮政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其一函件业务首当其冲。近年来,邮政信函业务在信息传递领域和消费账单领域严重萎缩,业务量已呈现停滞不前、甚至下降的趋势。与传统的信函相比,电子邮件具有传输速度快、寄递手续简便、费用低等优势,其省时、省力、省钱的特点更加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更能滿足人们快捷便利交流的需要。其二报刊业务困难重重。互联网的普及,网上订阅、网上看报等现代技术手段的推广应用,使传统报刊发行的整体市场份额逐年减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已达到5.38亿人。读者上网阅读时间已超过阅读传统图书、报刊的时间,并且这种趋势还在扩大,今后邮政报刊发行将会面临更严峻的生存环境。其四包裹业务潜力尚未激活。近年来,邮政普通包裹的发展停滞不前,业务量一直徘徊在4 000万件左右。而中国邮政的电子商务速递业务发展效果也不理想,2007年电子商务速递业务开办之后,虽然增速较快,但与目前整个行业的发展相比,仍有较大拓展空间。2011年邮政E—EMS和E邮宝两款产品的业务量为1.3亿件,其中E—EMS业务量为580万件,E邮宝业务量为1.24亿件,相比整个电子商务配送市场24亿件的业务量,邮政的市场份额仅为6%,而“四通一达”民营快递公司在电子商务配送市场的份额却高达72%,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二、中国邮政业务转型的发展途径

电子商务的兴起,唤醒了传统的中国邮政,使其开始寻找新的突围方向与转型之路。中国邮政正逐步打破传统业务局限,积极拓展电子邮政业务,实现传统邮政向现代邮政的转型。其一全力打造电子商务平台。近年来,在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下,邮政系统搭建的网上营业厅已经成为全国服务网点最多、辐射区域广、“虚拟+实体”、“线上+线下”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并支撑着越来越多的新业务。除网上营业厅之外,中国邮政集团公司2010年8月开设了B2C网上购物平台“邮乐网”,该平台是一个结合线上网购和线下零售于一体的独特创新购物服务平台,“邮乐网”上线以来发展迅速,业务量不断攀升。同时,各省也都在建立电子商务网站。

电子商务平台已经成为中国邮政新型的服务渠道,它与邮政传统渠道一起构成了中国邮政的公共服务平台,为邮政业务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转型与拓展奠定了基础。其二倾力电子商务配送,拉伸产业链长度。快速成长的电子商务市场将极大促进寄递市场的发展,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业务量达到36.7亿件,同比增长57%,其中电子商务配送市场规模约占65%,达24亿件,日均650万件,同比增幅超过50%,网络购物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消费形态,而电子商务配送市场也正以井喷之势进入快速发展期,市场潜力巨大。但是,我国快递行业整体科技水平落后,而且缺乏行业规范和诚信保障,急需若干品牌信誉优良、服务渠道完善、服务能力卓越的企业提供规范服务,这给中国邮政拓展电子商务配送市场提供了极其难得的历史机遇。其三开通安全电子邮箱,拓展产业深度。在网络经济环境下,邮政传统信函业务正逐步被电子邮件、即时通信所取代。但是目前网络通信业务私密性差、安全性低,容易损害公众的基本通信权利。因此,如何顺应网络经济的发展,应对信息通信对传统邮政信函业务的挑战,满足公众新的用邮需求,实现邮政普遍服务向电子信息领域的自然延伸,成为全球邮政行业共同面对的焦点话题。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邮政应以安全电子邮箱的推广和应用为基础,以用户需求为核心,建设和完善具有安全保密性及法律地位的电子邮政工具,逐步推出电子挂号邮件、电子账单、电子发行、虚实地址转换、混合邮件等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电子邮政产品,最终实现实体邮局电子化、网络化运作。

论邮政函件业务的发展策略 篇4

关键词:邮政函件 营销 发展策略

一.邮政函件对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虽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信通信技术的广泛使用,信函业务受到很大的冲击和挑战,函件业务市场萎缩,利润空间缩小,但是邮政作为信息产业和基础产业,必须参与社会、服务社会,才能获得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 良好外部环境。在邮政经 营的诸多业务品种中,函件寄递无疑是广大公众依法享有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服务之一。虽然邮政的发展要关注其商业前景,但决不能放弃提供普遍服务的社会效益,而函件的传递正是邮政提供普遍服务,参与社会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的最好方式之一。

(一)函件业务直接体现邮政的本质

近年来,由于电子邮件营销以及电子账单的出现,函件业务发展缓慢。当前中国邮政函件业务构成比例的快速下降,但其存在性是关系社会服务职能以及邮政这个品牌,如果失去函件业务,邮政的本质将无法体现,邮政企业的性质将会发生变化。

(二)函件业务关系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对信件业务实行国家垄断,交邮政专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规定“信件和其它具 有信件性质的物品的寄递业务由邮政企业专营”,其资费标准由国家规定。这些规定,都为中国邮政获得了最有利的宏观政策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行业获取垄断专营的空间并不大,如果我们不利用政策环境优势,在尚无竞争对手的领域迅速扩大业务发展的规模,而是坐视函件量的萎缩而不顾,将最终导致现有政策失去实际意义。邮政业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泡影。

(三)函件业务发展是邮政企业扭亏的关键

邮政同时拥有资金流,实物和信息流三流合一的特性。为了保障“三流”的畅通,组建了庞大的邮政通信网。但依现有的函件业务量,造成网上实物流量不足,使网络中大量的分拣设备、运输设备处理能力闲置。只有充分发挥函件业务的优势才能实现三流畅通,保障资金流和实物流的有序发展。二.我国邮政函件业务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邮政拥有三流合一的资源优势,以及全面系统的客户信息资源,有效整合三流的资源优势可以稳健函件业务的发展。

2.政策优先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邮政函件业务的竞争环境的平稳。3.无可替代的沟通平台和有效的信息传达。借助这个良好的平台,可以帮助提高顾客的忠诚度和对公司的信任;可以运用交叉销售和向上销售,成功实现产品或服务的销售;可以对客户进行培育;可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更可以保持与客户的互动与沟通。是商家与客户沟通的最佳平台。

(二)弱势分析:

1.邮政函件业务的构成比例失调。在我国邮政函件业务的主体信函业务中,私人之间来往的信函比例约为70%,商业信函比例 于30%,这与发达国家邮政的信函业务结构正好相反。进入90年代以来,电话、移动通信、E-mail等通信手段逐渐分流了邮政信函中纯信息传递的大部分私人信函量。由于私人信函在信函总量中占的比例过高,其量的快速下降直接导致了邮政信函业务总量也以较大幅度下降。2.商业信函“媒体”品牌意识不强。

由于没有很好的树立商业信函“媒体”品牌,其社会知名度不高。加上各地片面强调业务的营收,甚至让不法分子钻了空子,利用商业信函散布虚假广告,骗人钱财,严重败坏了商函的信誉。另一方面,由于我们“合作和双赢”的意识较弱,加上自身诸多原因:名址库个性化不足、严重老化,投递网最后一公里妥投率较低等,始终没有 为商业信函的使用者——工商企业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电视媒体讲究收视率,而商业信函这一“媒体”投递到位率并不高,商家无法从寄发商业信函得到他们期望的利益回报。久而久之,他们对这一媒体失去了兴趣。

(三)机会分析:

1.商业函件需求总量仍然存在很大需求空间。由于私人函件是最容易受到现代先进通信手段冲击和分流的部分,事实上,由于近年来电话的普及,已经引起居民信函需求总量的大幅下降,在大中专院校更是如此。据调查,一些临近高校的邮政支局目前纯私人信函的收寄量连90年代初期的1/3都达不到。从世界范围来看,电信技术发展的确削减了部分民间函件业务市场,但发达国家邮政的函件量并未出现逐年下降的局面,而且还在稳定地增长,关键在于他们及时实现了函件业务从个人通信到商业使用的战略转移。以美国为例,美国是电信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但美国邮政函件量并未受到冲击而引起下降,相反 每年仍有增长,现在已达到2000亿件,人均600多件。他们主要是抓住了商业函件这一稳定 的寄递市场。在美国函件总量中,商业函件占了80%左右,成为一个支柱产品。由于我国目前的函件结构是脆弱的,因此,加快结构调整,让商业函件成为我国邮政函件的主流是首要任务。

2.函件广告的优越性被越来越多广告商和企业认可。产品竞争的加剧促使商家不断寻找新的营销手段和渠道,电视、手机、网络、直邮等多种媒体都成为产品宣传的方式,面对这些信息,消费者更倾向于接收哪种方式的营销呢?在美国的一项调查中,每人每天会接触到347-3000个市场促销信息;其中,60%的美国人适用Do not call法规;33%的美国人阻挡Pop-up网上广告。

(四)威胁分析:

1.电子邮件和无纸化营销给邮政函件业务的发展带来了冲击和挑战。随着电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写信量大为减少。近年来,很多企业采用电子邮件的营销方式来进行产品宣传和账单业务。全国邮政函件业务一直呈萎缩态势。

2.新兴的通讯行业和电子商务的发展,采用电子化的技术,采用电子贺卡,动态电子邮件的通信方式是纸质函件实用率下降。三.邮政函件业务的营销发展策略

(一)正确选择目标市场 发展商业函件业务商业函件能否快速、稳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目标市场的选择。目标用户定位得当的话,商业函件的到位率会很高,起到的效果也会较好。

1.以三资企业作为龙头。国外企业使用商业函件比较多,商函这种媒体比较容易让他们接受。首先应该积极发展国内的三资企业来使用商业函件业务,通过他们使用后成功的事例来带动国内企业选择使用商函这种广告媒体。

2.以个体工商户、新产品生产企业、科技开发企业、出版社、报社等单位作为重点。这些单位有许多的产品需要推销出去,邮政商函可以帮他们策划、设计产品推销方案,与回购订单结合起来,提高回函率和交易的成功率,3.以商业企业(如百货、批发商店、医药商店等)作为依托。这类企业面向广大的消费群体,通过他们的成功使用可以提高商函的知名度,扩大商函媒体影响面。

4.以在各种宣传媒体上做广告及派出大量营销人员推销产品的企业作为切入点。这类企业有大量的推销员,每年要花费大量的业务宣传和广告费用,应通过向他们宣传商函媒体的成功事例,宣传商函媒体的特点和优势,帮助他们将产品销售出去,帮助他们提高企业效益。

(二)灵活营销,促进商业函件业务快速发展

1.产品策略

产品策略是商业函件业务发展的核心,根据用户不同的需求开发出适销对路的商函产品。针对目前市场的供求状况,大力发展促销类、推销型的商业函件,帮助需要推销产品的企业收回订单,将产品销售出去;面向广大消费者,大力发展宣传企业形象、公益性广告等促销类、宣传型商函和明信片,大力发展产品质量反馈卡,为这类企业做好售后服务工作;积极探索发展礼仪贺卡类商业函件,如生日贺卡、教师节贺卡等;千方百计发展各类型的对帐单业务,包括电信费用对帐单、金融、保险等部门的对帐单业务等等;大力发展邮送广告业务。同时,还可依托主业发展回音卡、回执寄送等业务。

2.促销策略

促销活动的重点要放在上门营销上,立足点应放在帮助用户分析使用商函业务能带来的好处,帮助用户提高商函回函率,将产品推销出去。如顺昌局通过帮助“顺心面包房”出主意,提出以邮资广告明信片作为其销售优惠卡,结果用户使用后日营业额比以往提高了40%;晋江局帮助“勿忘我婚纱摄影店”策划使用商业函件提高知名度,取得很好的效果,用户表示还要不断使用商函业务。在上门营销时,可以将使用商函取得较好效果的事例汇编成册作为活生生的例子来进行宣传介绍,通过比较,鼓励用户试用商业函件业务。

3.渠道策略

重视委代办业务的发展。目前商函广告业务处于启动阶段,与社会其它广告公司相比,在经营广告业务上差距较大,因此如果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是很难实现商函业务快速发展的。商函业务的发展还应该依靠社会委代办力量,委代办可以有两种。第一,聘请当地的乡镇领导或有活动能力的干部群众作为社会营销员,通过他们熟悉当地情况的特点来协助发展商函业务;第二,通过与社会广告公司合作,联合发展商函广告媒体,邮政主要赚邮资,广告策划费、制作费等让利于社会广告公司。

由政府部门出面,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办法来推动商业函件业务的发展。如通过经贸委等部门召开企业厂长、经理座谈会介绍商函广告企业明信片等业务,让各企业了解商函,使用商函,进而离不开商函。南平市邮政局在全市500人参加的企业厂长、经理座谈会上介绍商业函件、明信片等业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价格策略

加快商函业务的发展,关键在于培育业务市场,尤其是大用户市场。因此,应该采取“低门槛”的资费政策或先免费试用一两次的办法,树立几个营销典型事例,形成营销过程中有说服力的事实依据,以说服更多的商家使用商业函件。优惠政策方面,可以在国家邮政局规定的范围内灵活掌握,可以根据交寄量的大小采取梯形定价。同时,在业务发展过程中还要用好、用活、用足国家规定的商函业务发展代办酬金政策,保证商函业务稳步发展。

(三)商函发展过程中应该处理好几个关系

1.处理好加快商函发展与邮政多元化发展及发展其它邮政重点业务的关系。在发展过程中,不应该为发展商业信函业务而人为地削弱邮政金融、集邮、速递等其它重点业务的发展,应该在加大、加快有利可图的邮政重点业务发展的同时,加大发展邮政商业函件的力度,动态地使商函在邮政业务中的比重得到不断提高。

2.处理好推销型商函与其它类型商函发展的关系。目前,应该将产品推销型商函作为发展重点,因为推销型商函发展得好将会有大量的回头客。促销时应该立足于帮用户策划商函广告促销活动,让用户使用一次后会不断地使用商函业务。但在发展过程中,各地还应根据各地特色发展适合当地市场需求的商函业务,如产品质量反馈卡、旅游明信片、对帐单等等,促进其它类型商函业务的开发。

3.处理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目前,商函的发展还处于市场培育阶段,处于投入期,在发展过程中不能急功近利,应该从战略发展、长远发展的高度来看待商函业务的发展。只要持之以恒,一个一个企业宣传,商函业务就会逐渐形成规模,就会给邮政企业带来较高回报,就会在邮政业务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4.处理好企业利益与用户利益的关系。在商函业务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用户利益的保护,应该将用户利益置于第一位,只有用户的利益得到保证,需求得到满足,企业形象上去了,邮政企业的利益才可能会体现出来。

5.处理好主业与商函广告单位的关系。目前,邮政商业信函制作一般都在商函广告单位公司(如商函广告公司等)经营,因此尤其应注意主业利益与商函广告单位利益的关系,制作费的收取应该以成本为基础、以微利为原则,不能过多地追求商函广告单位利润而影响商函业务的发展。

6.处理好专业化经营与支局所经营的关系。在强调专业化经营管理的同时,还应该努力发挥各支局所发展商业函件业务的积极性,通过理顺条块关系,促进商函业务快速发展。各支局所对当地企、事业单位的情况一般都比较熟悉,充分发挥出他们的积极性,可以更有效地开展商函营销工作;各专业经营部门则应该对各支局所加强业务上的指导和管理。四.结语

邮政业务发展 篇5

论文题目

浅析县城邮政代理金融业务发展策略

挂职锻炼单位

XXXX县邮政局

挂职锻炼岗位

局长助理

原 单 位

XXXX市邮政局

指导老师

XXXXXX

指导老师

XXXXXX

论文提交日期 2012年7月10日

浅析县城邮政代理金融业务发展策略

文章摘要:本文首先简单介绍县城邮政代理金融业务发展现状,其次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最后针对问题,就如何发展县城邮政代理金融业务提出几点对策。

第一部分:县城邮政代理金融业务的发展现状

2007年12月18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广西区分行在南宁隆重挂牌成立。广西邮政代理金融业务开始它的成长之路,邮政金融业务实行“自营+代理”的二元管理体制。

何谓“自营+代理”的经营模式?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和邮政企业为了实现共同发展,形成的和谐共赢局面。一部分为邮政银行自营网点,办理全功商业银行业务;一部分为邮政企业代理网点,继续办理储蓄,汇兑等基础性金融业务。邮政金融业务“自营+代理”的二元管理体制及其相应的经营机制既是顺应邮政金融业务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选择,也是邮政金融业务扬长避短加快发展实现优化结构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发展战略。

四年多时间,广西邮政企业与邮储银行通过战略性的、兄弟般的亲密合作,采取配置人员、加强培训、建立机构、出台奖励办法等各种措施积极发展业务,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代理金融业务成为邮政的吃饭业务,更是总体收入的半壁江山,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截止2012年5月,广西邮政储蓄存款余额突破1460亿元,邮政代理储蓄余额593亿,邮银储蓄余额867亿元,本代理金融业务收入4.79亿,结构占比58.8%,县级邮政企业业务占比84.01%。县城代理金融业务出现腾飞发展,已经成为代理金融业务的主心骨。

优异成绩光辉还是挡不住我们发展中的不足,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较,县城代理金融业务发展还存在很大差距,发展过程中存在三大突出问题:一是邮政代理金融业务受体制上的制约;二是服务意识形态的影响;三是网点环境和硬件实施的影响。主要表现:

一、邮政代理金融业务受体制上的制约:

1、邮政金融体制改革网点划归,对县城邮政代理金融业务发展的制约。在广西在邮政银行成立时,县城区域大部分邮政网点划归给邮政银行,硬件差,布局、位置不合理等储蓄网点基本留在县级邮政企业。大部分县城邮政企业在县城没有代理金融网点,给邮政代理金融业务发展带来一定困难,给用户使用邮政代理金融服务代理许多不便。

2、邮政代理金融的业务品种存在很大的“缺陷”,主要是“只存不贷”的模式,很难让邮政代理网点满足企业客户的业务需求,实现产品的联动。这对我们县城的金融业务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

3、现在劳动用工人事制度,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同时导致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金融专业人才匮乏,制约县城的金融业务的发展。目前,邮政企业有三种用工形式:A类用工(正式工),B类用工(聘用工),劳务性用工。而从事邮政代理金融业务的基本是劳务性用工,现在,虽然他们薪酬待遇和企业福利比以前有所提高,差距有所减少,但是与A、B类用工相比存在很大差距,与邮政银行的劳务性用工相比依然很大的差距。如邮政银行劳务工有公积金,邮政劳务工就没有,形成“同岗不同酬”。这样,很难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导致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态度跟不上发展的脚步的主要原因。

4、绩效考核制度与其他方面的影响。代理金融网点二次绩效考核基本是吃大锅饭的比较多,业务发展缺少标准的考核模式;人员结构不合理,配备不到位;网点支局长管理水平欠缺,营销能力欠缺,缺乏主动性,积极性等方面的影响。

二、县城邮政代理金融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1、我们业务增长的方式依然很粗放。余额的发展,还是比较多的采取高成本拉动业务增长方式;未处理好余额增长和活期占比提高的关系,没有找到很好的切入点;业务结构调整步伐不快,活期比例提升慢;余额储蓄不稳定;中间业务发展手段不多,单一。

2、客户资源的掌控能力较为薄弱。代办员的发展模式存在很多不做,甚至风险。主要表现,代办员主要抓的,发展定期,但对企业付息高。代办模式容易引起金融机构的恶性竞争,银监查处,演变成高息(成本)揽储,成本高,不利于维系客户,现在也只是权宜之计。

3、代理金融业务专业经营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素质不适应业务发展需求、经营管理方式简单等突出问题,要进一步明确各级单位对金融业务发展目标与结果的领导责任,落实与业务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尽快解决代理金融业务经营与管理基本延续邮务类业务经营的理念和粗放管理的方法问题。第二部分:县城邮政代理金融业务发展策略

2012年,中国面对的国内外矛盾和变数,不能简单用“更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加”,“欧债危机继续蔓延”等似是而非的判断,来描述2012年中国经济面对的国内外环境。

2012年县城邮政代理金融业务发展的方向何在?如何发展县城邮政代理金融业务成为我们研究的主要课题。

代理金融业务将是邮政企业今后发展的总体趋势,进一步做好金融代理业务,培育壮大市场关键在于进一步强化代理意识,高度重视金融代理业务;坚持邮银全面合作,实现双赢。

县城邮政代理金融业务的收入占比决定了,它成为代理金融业务的重中之重。代理金融业务的发展是县级邮政企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代理金融业务的管理是县级邮政企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代理金融业务的网点建设是县级邮政企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代理金融业务的服务是县级邮政企业的重要内容。

县城邮政代理金融业务发展策略:以储蓄余额发展为中心,坚持邮银全面合作,坚持“因地制宜,改善服务,积极营销,强化管理”四项基本原则,立足于县城金融市场和农村储蓄市场,积极拓展,把县城邮政代理金融业务做大做强。

一、以储蓄余额发展为中心,达到“上规模,提效益”的目标。

代理金融业务是高效业务,也是邮政企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储蓄余额的收入是代理金融业务收入最大的结构占比。存款是立行之本,是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最终防线,也是邮政金融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我们要继续坚持结构调整和规模发展并举,深入开展各类营销竞赛活动,不断扩大储蓄存款规模,做大市场份额。要坚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形成亮点”和“重点业务重点抓、重点业务全局抓”的经营理念,坚定不移地,狠抓余额增长不放松,及早部署动员,达到储蓄余额“上规模,提效益”的目标。

1、县城邮政代理金融业务发展,要立足于“两个市场”。“两个市场”指一是县城的金融市场,二是乡镇和农村的储蓄市场。如何把握住这个“两个市场”是我们代理金融业务发展的成败所在?

(1)首先坚持两个摸清,有效的掌握两个市场的客户资源。储蓄余额发展要紧紧围绕“抢信息、找技巧、强力度、抓落实”指导方针,从掌控客户资源出发,掌握客户资源。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跟当地政府搞好关系,抓好项目客户;二是把员工资源集中起来,把握稳定客户;三是利用好营投网对客户资源的了解,发展拓展客户。

(2)以项目拉动占领县城的金融市场,做大储蓄余额规模。主要以开展邮储好邻居,组织营销队伍人员进政府、企业、机关、校园等,壮大我们的客户群,加大窗口和柜台宣传,扩大邮储在社会影响力,以项目拉动促进我们余额发展上规模。利用好跟当地政府搞好关系,把国家一些专项资金,如扶贫款、搬迁款、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通过我们代理金融业务渠道进行发放,增加我们余额的自然沉淀。

(3)有效的开发农村储蓄市场,促进储蓄余额自然增长。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政府涉农资金规模越来越大,掌握了农民的基本账户就为我们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希望大家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抓住小额的储蓄市场,把农民手头的闲置资金存入我们邮政储蓄账户;农民外出务工的收入,还有种养户、煤矿、木材等收入来源来拉动我们储蓄余额增长;利用我们网络优势,大力拓展汇兑业务、代收费、代理养保险等中间业务,扩大邮政代理金融业务收入;以助农取款为契机,以商易通进行营销,加大农村市场的开发和覆盖,促进我们余额的自然沉淀,提高自然吸储能力。

2、完善用工体制,积极调动员工积极性,促进业务发展。

针对邮政企业用工体制制约代理金融业务发展,必须完善用工体制,加大人才体制的建设,支持业务发展。(1)加大现有人员培训力度。具体可以采取到其他商业银行挂职培训、脱产进校学习、在岗岗位练兵等多种方式。(2)严格新招员工的准入条件,大力引进人才。具体可以考虑从大学校园里招聘金融、财经类毕业生;也可以采取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吸引部分有经验的金融从业者。(3)深化劳动用工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市场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真正做到引进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

3、建立县城邮政金融业务发展目标与结果的领导责任制度。

目标与责任是考核的长效机制,对代理金融业务发展起到内在推力。可以进一步强化代理意识,高度重视金融代理业务。对代理金融业务的发展目标与战略要有正确、全面、深刻而长远的认识,牢固树立代理金融业务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邮政企业业务收入增长的着力点和邮政企业“吃饭”业务的战略与发展观念。既然是长期的“吃饭”业务和收入结构中优先发展的重点业务,尤其是业务增长方式的着力点,就必须全面、客观地认识邮政金融业务的发展方向、目标与战略。这就需要县级邮政单位领导、各有关部门和经营管理人员要深入研究建立邮政代理金融业务专业经营机制,以银行金融业务经营与管理的专业理念、方法对邮政代理金融业务进行经营和管理。适应并跟上金融市场展的步伐,筑牢邮政代理金融业务发展的思想认识、组织管理、业务发展与市场竞争的物质与思想基础,促进业务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4、完善网点的绩效考核机制,让员工“动起来”、“活起来”。网点绩效考核坚持打破“平均主义”、吃“大锅饭”,拥有二次考核权。建立尽可能完善的按劳分配制度,有效的调动网点员工的积极性。

(1)网点绩效考核机制建立支局长责任制,绩效考核尽可向网点一线员工倾向。在储蓄余额发展方案给予政策上的支持,让员工做到劳有所得,劳有所值。(2)加强职工之家的建设,提升员工的凝聚力。县城和乡下一些邮政支局所,还没有职工之家或职工之家很简陋,很难让提升员工凝聚力,形成较强团队精神促进业务发展。需要支局长和员工驻点,确保有足够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发展业务,解决支局员工缺少时间商讨解决业务发展的问题。(3)实施支局所全员参与,加大客户策反力度。有效利用好县局里给支局业务发展的措施,把流失的大客户进行策反。以支局员工为基础,发展储蓄余额,提高余额的稳定性。

二、坚持邮银全面合作,实现双赢

邮政金融业务“自营+代理”的二元管理体制,这既有利于延续邮政储蓄多年来积累下来的网点与客户资源优势,从而形成“高覆盖、低成本”的竞争优势;更有利于邮储银行与邮政企业代理网点发挥分布于广大城乡具有银行业务不同功能作用形成了互为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效果,充分显示邮政金融业务广覆盖的范围经济优势。正是这些优势难以被其他银行在短期内被复制。所以我们必须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在邮政金融业务的长远发展中,银行与企业在“自营+代理”、“全网统一、互补共存”的模式下运行是适应邮政金融业务发展的最佳选择,是保持并不断增强邮政金融业务竞争力和发展能力的关键所在。绝对不是简单的“委托代理关系”,更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同一个团体不同发展方向、相互支撑的利益共同体。邮、银双方只有相互帮助,相互扶持,充分发挥竞争优势,形成邮、银多边的联动机制,才能达到邮政金融业务整体效益最大化的业务发展目标与市场发展目标。

1、县级邮政企业与邮储银行建立战略性的、兄弟般的亲密合作。

发展代理金融业务至关重要,事关邮政企业、邮储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大局,我们要站在大邮政的角度去思考,要从上到下,从银行到企业,形成合力、达成共识、资源共享,做到补台不拆台,加大投入、加大培训,确保这项业务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加强与银行的通力合作,拓宽代理渠道,共同营造良好的金融代理氛围,提高代理经营效益。凭借点多、面广、线长的优势发挥特长,达到邮政企业、邮储银行可持续发展。

2、实行邮政企业和邮储银行两个“一把手”负责制,促进邮银合作。

从观念入手,切实推行大邮政,大合作局面。切实履行邮银协调领导小组职能,把推动金融业务发展当作双方共同的事业来抓,从邮政事业全面发展的高度,加大教育培训职工的力度。

从制度入手,进一步规范完善相关工作体系。一是完善以技能建设为核心的培训体系。借鉴专业行的培训经验,制定双方培训框架,围绕不同层次的标准设置培训项目,切实达到双方共同提高。二是完善以技术发展为导向的员工技能开发体系。在加大对员工任职培训和更新业务知识培训的基础上,根据技术系列分类,为每类员工开展相关的开发项目培训,切实帮助双方员工能力、技术的共同提高。

从基础入手,进一步做好领导工作。一是加强双方领导协作配合机制。二是加强业务发展的领导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各级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形成统一协调、分工协作、齐抓共管、有序运作的工作机制。

三、坚持“因地制宜,改善服务,积极营销,强化管理”四项基本原则,做大做强县城邮政代理金融业务

1、“因地制宜”是县城邮政代理金融业务发展的主导方向,也是检验县城邮政代理金融服务于县域经济的紧密度。由于县域经济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县域经济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广西有7个县级市、56个县、12个自治县,县域经济的发展,以 “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 “宜游则(旅)游”为原则,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县城邮政代理金融业务发展的必须跟进 县域经济发展的步伐,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制定出适合县城邮政代理金融业务发展策略。

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县城邮政代理金融业务?首先,县城邮政代理金融业务溶于县域经济,服务于县域经济。服务于当地经济,立足于本地市场,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便利。其次,县城邮政企业必须跟当地政府搞好关系,争取到一些政策支持,便于代理金融业务的项目拉动,便于业务发展与工作的开展。“因地制宜”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模式,提高自然吸储能力。

2、“改善服务”是邮政金融业务发展永不变的主题。跟其他商业银行相比,我们服务水平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县城邮政代理金融服务的差距最为突出。相比之下我们的服务存在“三差”现象,“一差”是网点服务环境和条件差;“二差”是网点设施和设备配备差;“三差”是员工素质和窗口服务态度差。

(1)县城邮政企业要加大投入,解决“三差”现象。主要是解决目前的人员、服务意识、硬件落伍等问题,提升、培育网点自然增加能力;首先,利用好现有网点的资源,进行适当的投入和改造,提升硬件服务条件。第二、增加存取一体机ATM数量投放,实现交易分流,提高交易笔数,同时提升网点服务水平,降低劳动成本,解决了网点的人员问题。现在网点基本配备是4到6个人员,由于交易笔数的增加,一般做一笔交易是3~8分钟,网点人员无法满足现有服务要求,更别说提升服务水平,这样必然会造成客户流失,用户满意度下降,如果引进、新增网点人员必然增加人工成本,员工按2000元/月算,每人一年就增加2.4万人工成本,这样投入不太合理。经过投资测算,设备投入更直接解决县城邮政代理金融业务的实际问题。

(2)我们必须加大对员工的业务、服务意识培训,提升我们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人最根本的就是思想问题,只有从根源上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服务理念就发生根本变化,我们的业务也必然跟着提高。邮政薪酬待遇和用工体制是影响员工服务态度的根源,成为员工的思想问题。只有提高网点员工的待遇,完善我们的业务考核机制,真正做到待遇留人、制度留人的服务体系。薪酬待遇是员工的物质基础,积极性的关键。如何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改善我们的窗口服务,作为每个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3)增加网点的人员配备,改善我们窗口服务。县城邮政网点现在网点基本配备是4到6个人员,没有保卫人员、没有大堂经理基,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窗口服务,乡下邮政代理储蓄网点更为明显。根本无法满足服务的需求,业务发展的需求,更别说优质服务、人性化服务。除了加大投入增加存取一体机ATM数量投放,实现交易分流,另外的解决渠道就是增加网点窗口人员和营销人员的配备。

3、“积极营销”是县城邮政代理金融业务发展的主要手段。

储蓄余额“上规模,提效益”是县城邮政代理金融业务发展的主要目标,在于立足于县城金融市场和农村储蓄市场,积极拓展依靠的是“积极营销”手段。

(1)利用好县级邮政企业各项资源,促进代理金融业务发展。

“两个利用”是县级邮政企业对自我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一是利用好投递员在最后一公里客户的优势,发展投递员协储。同时,提高员工收益,提升员工积极性;二是利用好邮政百年好信誉,加快绿卡业务的快速发展,以绿卡发展带动储蓄余额稳步发展,真正做到”增存款,抢市场,促效益“。

(2)建立以专业营销为龙头,以全员营销为支撑的适合县级金融市场的营销模式。

县城邮政代理金融金融业务发展与市局邮政代理金融金融业务很大区别,具有很强的地域经济性,主要依靠是人际关系和人脉关系。于是,“全员营销、岗位营销+成本支撑”仍然是业务发展的主要手段。从这一结果中明显感到邮政代理金融业务的发展战略、经营机制与市场营销策略对于业务经营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县城邮政代理金融业务的发展主要措施,就是“积极营销”:一是提升、培育网点自然增加能力;二是让网点营销员走出柜台,乡镇网点营销员做到村村到营销方式,采取具体的扫街式,开展多活动的营销模式,如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县城网点开展同心圆的营销模式,把重点单位,重点客户的相融合的网格式营销。加大网点的营销队伍建设与培训。网点的业务除了依靠其自然增长外,只有靠我们的营销人员走出去发展业务,我们的代理业务才会出现新的增长点,培育出新的亮点。(1)加强县城邮政营销队伍建设。只有在网点有一批营销营销骨干融入地方经济,服务地方,才能更好发展我们的代理业务。我们网点营销队伍建设必须以支局长为核心的组建,坚持多层次的营销培训,分别为县局、市局、区局的营销培训,提高网点人员营销水平。(2)实施全局所全员参与,加大客户策反力度。有效利用好市局里给我们业务发展的措施,把我们流失的大客户进行策反。以全局员工为基础,发展储蓄余额,提高余额的稳定性。(3)做好营销方案策划,坚持让“客户、企业、员工”三利。营销方案,是一个营销团队水平检验的开始,也是县城邮政企业营销队伍最薄弱的地方,如何改善和提高,是每个邮政企业管理者和领导者需要思考的课题。

4、“强化管理”是县城邮政代理金融业务发展的关键基础。必须重视并切实解决好邮政代理金融业务风险防控和资金安全保障问题,有效降低和控制操作风险、经营风险。

(1)“自营+代理”的经营机制与业务发展和管理模式决定了邮政代理金融业务操作风险比较突出的矛盾。二类支行网点人员由邮政企业管理,支行行长由银行和邮政企业双重管理的现象比较普遍。二类支行业务人员管理交叉复杂、责任不明晰的情况比较普遍,违规操作问题容易发生。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好邮、银协调合作机制的各项制度与办法非常关键,特别是要细化邮政代理金融业务内控制度,明确内控制度的执行、检查、整改责任,以确保基本制度的落实,保障资金安全。(2)县城邮政代理金融业务按银行业金融业务管理的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邮政代理金融业务的提法仅仅是企业内部为了区分自营与代理的概念以及分项收入清分、资金结算和归集反映的需要而选用的业务名词,并不能从完全意义上真正反映邮政代理金融业务的实质与可扩展性。邮政代理金融业务无论是从金融业监管角度,还是从银行业务经营管理与发展的视角来看,应当是邮政金融业务或者干脆说是邮政银行业务,这才是邮政代理金融业务的实质所在。(3)县城邮政代理金融业务加强合规管理,完善风险内控制度。通过对员工合规管理的培训,提升员工合规意识和风险的安全意识,做到风险内控,为邮政代理金融业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结论:

邮政局大力发展物流农资分销业务 篇6

xx局大力发展物流农资分销业务

为实现省公司提出的快速占领农村市场的要求和目标,把物流农资分销业务做大做强,成为农村邮政业务新的增长点,2007年3月州局召开了全州物流工作现场会,对此,xx局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进行研究探讨,xxx局长亲自带队深

入了解市场,到各乡镇及村社进行调研、宣传业务、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加盟邮政服务三农连锁网点。

业务发展中,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出了行之有效的激励政策:一是找内部职工及亲属建网点、以点带面。二是免费做中国邮政服务三农网点店面招牌。三是先期铺货、送货上门、售货付款。四是保证一乡镇一个店、城乡一个价格。

为了提升宣传力度,x局长带头购买了10包肥料,并在全局职工大会上要求全局职工购买和动员亲属朋友带头使用,还亲自带队深入到xx、xx、xx等乡镇反复宣传激励政策、着手建立分销网点。因此,到6月份建立了邮政服务三农连锁网点12个、销售肥料69吨、农药135件,产品效果在亲戚朋友甚至在社会也得到肯定,使这项业务在xx县农资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

新局面终于打开了,然而售后服务问题由此也产生了:一是资金不足使网点供货跟不上;二是没有车辆运输使货源跟不上;三是人员不足使管理、库管、财务管理等跟不上;四是管理人员及网点经销商都半路出家、缺少农技知识、无证经营。

面对这些困难,xx局领导班子不等不靠,积极思考对策。在筹集资金方面,以网点出大部分资金,县局筹集一部份周转金,州局垫支一部份备货产品的方式,解决了资金运行难题。局办公会研究决定,在xx县城区内找一家总代理商,以网点管理网点的形式进行公司化经营;邮政局物流管理员为经理,总代理商为副经理,主要分管全县的农药和肥料批发及零售业务。县局以批发的形式供货、保证不得以任何方式发货给他人。但条件是必须服从局上的管理和接受州局下达的计划任务,并且先期投资15万元以上。这样在2007年8月份和xx县城网点的经销商签订了为期五年的总代理合同。

为了推动业务发展,9月份组织各网点经销商召开了物流农资分销业务工作会。会上,x局长根据自已使用产品后的质量效果发表感言,表明了局上支持发展物流业务的决心;县局物流管理员和总代理商分别作了动员报告,现场进行了产品介绍及使用方法说明。各经销商通过学习了解产品,增强了信心,鼓足了干劲。会议所生费用由县局和代理商各承担一半。10月总代理商按照合同规定进货土博士肥料一火车皮60吨金额13万余元,以借鸡生蛋的方式创收了7200元。

为了更好地发展此项业务,紧紧依靠当地政府的支持,10月在县农科局的主持下,召集各邮政服务三农连锁网点人员通过培训考试,取得了农药和种子的经营许可证。

根据农资市场品种多样,竟争激烈,利润大众化的规律,他们进货选择了市场上没有的、价格好操控的、质量保证的产品,这样既保证了质量安全问题,同时保证了利润的空间。

在抓物流农资分销业务中,xx局严格按照州局的安排和部暑,在局长的正确领导下,物流管理员扎实工作,找准切入点,不断开拓市场,通过努力实践,真抓实干,2007年物流业务超额完成了州局下达的指标计划,其中农药销售额5.6万元、肥料销售129吨、累计销售额33.8万元、网点建设12个、网点创收约6万元、实现了收入计划的150%达到3万余元。

邮政业务发展 篇7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日益发展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变化,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银行价值最大化管理需要。因而,商业银行三大产业之一的中间业务成为了各家商业银行竞相争夺的焦点。各家商业银行为了抢占中间业务的市场份额,积极加强管理,出台各项政策,激励各类创新产品,促使中间业务快速发展,不断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所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使其逐渐成为银行业重要的收入来源。

但是,各家商业银行在快速发展中间业务的同时,却忽略了合理、合规性的管理,特别是中间业务会计核算的管理,因此出现了指标大于制度、利益指挥核算的现象,使会计核算成为了调节中间业务收入的工具,违背了会计核算的独立性、真实性、准确性的原则,造成会计披露信息严重失真,也偏离了商业银行规范经营的轨道。

二、目前中间业务收入核算存在的问题

从各项内、外部审计和检查反馈信息来看,涉及到中间业务核算的问题日渐增多,突出反映在以下两方面:

(一)部分有受益区间的中间业务收入没有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进行预计或递延处理,造成时点收入虚增,影响对外披露信息的真实性。

按照国内、外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制度规定,收入确认期间应与义务承担期间相配比,凡是当期已经实际提供服务的中间业务,不论款项是否收到,都应作为当期收入予以确认;凡是不属于当期的中间业务收入,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到,也不应确认为当期收入,其目的就是要合理反映各期损益。因此,凡是这种跨区间的业务收入都应按照受益期分期确认。现在,各家商业银行开办的中间业务中,有许多收费是按年或合同约定的时间收取的,如常见的银行卡年费、账户维护费、财务顾问费等。

但是在实际核算中,许多商业银行却没有严格执行这项规定,应该预计确认收入核算的没有确认,需要递延核算的没有递延。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是核算人员专业素质较低,责任心不强,规范核算意识薄弱,对于一些统一核算系统不能进行自动核算、需要手工进行账务处理的业务,没有按照核算制度要求进行核算,出现错计、漏计的现象,造成核算错误;其次是有些商业银行迫于管理指标的压力,不顾核算制度的规定,人为的要求核算部门将需要分期确认的收入一次性计入到当期损益中,以达到增加时点中间业务收入,完成既定任务的目的。

(二)部分财务顾问咨询类中间业务收入的核算依据不够充分,与实际交易事项经济特征不符,缺乏真实性及可验证性。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按照交易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现在许多商业银行为了促进中间业务的发展,采用了中间业务与贷款业务组合营销策略。该策略主要是利用商业银行在贷款业务方面的优势,向贷款客户推出各种财务顾问咨询类的中间业务服务,而且这些中间业务的收费标准与贷款利率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这样就存在着来源于同一客户的收入是按照中间业务收入核算还是按照利息收入核算的问题。各行现在普遍的做法是凭借与客户签订的中间业务合同将这部分业务纳入了中间业务收入核算。但是,在接受内、外部审计的验证性分析时,监管部门常常发现各行在业务办理环节存在着诸多问题,无法有力的支持这种核算方法,如:

1. 与客户所签订的中间业务合同内容比较含糊、空洞,未具体说明所提供的服务内容。

2. 在实际工作中未保留为客户所提供一系列服务的书面记录,如财务顾问报告等。

3. 缺少客户方的成果性文件或是成果性文件过于简单,无法证实是否确实接受过中间业务服务,如财务报表、项目进展情况表等。

上述存在的这些问题,其实恰恰又是核算部门进行核算的重要依据,如果缺少这些依据,只是凭借一纸合同就将这部分收入纳入中间业务收入核算,未免太过牵强。因此,监管部门认为究其经济事项的实质这类业务更趋向于贷款业务,应该纳入利息收入核算。

虽然目前对于这一收入确认的问题,各家商业银行与监管部门还存在着分歧,但是监管部门所指出的业务办理环节上存在的漏洞却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有些商业银行正是利用这种模糊的管理方式,人为的将利息收入调节为中间业务收入。

三、不规范的中间业务收入核算产生的不利影响

上述中间业务收入核算存在的这两方面问题,在各商业银行普遍存在,如不及时根治,将会对中间业务的发展乃至金融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障碍。

(一)影响到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影响管理层做出正确的管理决策,并失去投资者的信任,给银行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这些势必会阻碍银行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过多的依赖人为因素来调节中间业务收入,长此以往,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间业务的发展与创新,这与各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是背道而驰的。

(三)通过核算问题所暴露出的管理环节上的漏洞,也存在着一定的法律风险隐患,如果处理不当,将给商业银行带来资金损失,出现事与愿违的被动局面。

四、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中间业务收入核算的规范管理

从商业银行业长远发展的大计出发,各家商业银行应从规范中间业务的核算抓起,合理、合规地推动中间业务健康、有序的发展。主要措施可有以下几项:

(一)规范中间业务收入的确认原则。各家商业银行应该对本行所开办的中间业务进行梳理归类,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制定本行各类中间业务收入的确认原则,明确直接确认收入与递延核算、分期确认收入的划分标准,严格执行权责发生制原则,正确指导各核算机构准确核算中间业务收入。

(二)明确部门职责,规范中间业务收入的确认流程。由于中间业务的办理涉及到不同的职能部门,因此应该按照业务的办理流程制定相应的收入确认流程,明确各部门职责,做到入账手续完备,入账依据充分,这样既确保账务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同时也维护了会计核算独立性原则,避免受到其他人为因素的干扰,出现指标大于制度,利益指挥核算的现象。

(三)加强中间业务收入核算的系统化建设,减少人工操作环节,客观、真实、准确的反映损益情况。规范中间业务收入核算,除了要有明确的核算制度、清晰的操作流程外,还应有严密的核算系统作保障。将制度与流程系统化,可以对中间业务从签订合同到最终的会计核算的全部流程进行严密的系统控制,这样既可以避免人工核算的疏漏与错误,又可以杜绝人为的、主观性的操纵,从根本上解决中间业务核算不准确、不规范的问题。

(四)加强中间业务的后续化管理,合同事项与服务内容应保持一致,确保会计核算的合理性与合规性。为了保证入账依据的充分性,业务部门在签订完中间业务服务合同后,更应加强后续工作的管理,特别是服务档案的管理。关注中间业务服务标准及服务成果,保留相应的服务记录,落实服务的纸质化、单据化,以清晰、完整的成果性文件支持核算部门会计核算的合理性与合规性,保证每笔中间业务核算的真实与准确。

邮政业务发展 篇8

第3代移动通信(3G)技术是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已得到广泛的共识。特别在业务能力、业务承载和开发平台、业务种类上,3G都比传统的第2代移动通信(2G)系统有了质的飞跃和提高,使3G业务特性成为3G标准化和系统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在业务的标准化上,IMT-2000定义了具体的业务能力:提供灵活的多业务接入能力和更加丰富的业务;增加对宽带业务的支持;根据业务需求分配带宽;通过协商机制,提供保证不同服务质量(QoS)的高比特率的业务承载,满足突发性、非对称业务的需要。

2 3G业务平台

2.1 3G业务性能

3G的业务范围从最基本的寻呼、话音到多种分组和数据业务,速率从几个字节每秒到2 Mbit/s。IMT-2000提供业务的一个总的目的是能够同时提供话音、分组和图像等,用户得到的业务必须依赖系统业务能力和终端能力。IMT-2000业务的标准化重在3G业务能力的标准化,具体的业务应用将根据市场驱动不断开发和完善。我们可以根据用户调查和现有业务的分析,对未来3G业务进行预测和定义,使之无论怎样灵活多变,只要在3G业务能力范围内,都可以通过3G的承载来实现。ITU对IMT-2000业务的最低性能要求进行了定义(见表1)。

2.2 3G业务能力

以3GPP R99标准为例,3G系统提供的业务可以被分为基本业务和补充业务两大类。

基本业务按功能又可分为电信业务(teleservices)和承载业务(bearer services)。

电信业务是指为用户通信提供的,包括终端设备功能在内的完整信息表达能力,属于高层能力。3GPP R99定义了部分电信业务,包括:话音业务;点对点短消息业务(SMS-PP),在UMTS和GSM接入网间提供无缝隙的点对点短消息;小区广播短消息业务(SMS-CB),在UMTS和GSM接入网间提供无缝隙的小区广播短消息;紧急呼叫,UMTS R99支持GSM标准中定义的紧急呼叫。

承载业务则提供用户接入点(也称用户/网络接口)间信号传输的能力,属于低层能力,如电路承载、分组承载等。

3GPP R99支持的电路承载,其电路交换数据业务和实时数据业务应当同PSTN/ISDN一起联网提供,用户不会感觉到在使用不同的业务接入网(在UMTS接入网、GSM接入网或在不同接入网之间切换)。电路承载支持透明(固定时延)业务和非透明(使用流量控制的零差错)业务,在GSM接入网和UMTS接入网之间切换时,数据业务应保持最小的数据损失。

分组承载业务应当同其它分组网,如IP网和LAN联网提供,应确保切换基于业务分组的连续性。

补充业务是对两类基本业务的改进和补充,它不能单独向用户提供,必须与基本业务一起提供。同一补充业务,可应用到若干个基本业务中,比如呼叫转移、来电显示等等。

2.3 3G业务平台

3GPP定义的3G业务平台包括业务承载、业务开发和具体业务提供3个层面。

2.3.1 3G业务承载平台

3G业务承载平台(services bearer platform)具体包括有线子网(wire subnetwork,3G核心网子系统)和无线子网(wireless subnetwork,3G无线接入网子系统)。

由于采用了CDMA技术和ATM网络协议结构,使得3G系统在无线接入侧和核心网络侧都以宽带系统来设计,比2G/2.5G有着巨大优势。WCDMA系统采用DS-CDMA方式,其空中接口的码片速率是3.84 Mcps,载波带宽5 MHz。核心网基于增强的MAP协议,支持宽带业务。

3GPP R99核心网分为电路域(CS)和分组域(PS)两部分。CS域主要处理传统的电路型业务,如语音电话及ISDN等;PS域则处理分组数据业务。

R99核心网技术标准是在现有的GSM/GPRS基础上发展的,它把GSM MAP 协议作为上层核心网协议。为了支持高速数据业务,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3GPP在核心网和无线接入网之间增加了开放的基于ATM的Iu接口,替代原来的A接口与Gb接口。

R99核心网CS域在业务方面不仅要完全支持MAP Phase 2阶段以上的业务和GPRS的业务,还要对未来业务进行支持,并且新的系统要提供与现有固定网一致的较高的服务质量。R99核心网PS域主要为移动用户提供数据承载业务,包括点对点(PTP)数据业务和点对多点(PTM)数据业务,同时还支持补充业务和短消息业务,提供以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承载业务为基础的各种电信业务,如网络应用业务。3G可以通过协商业务量和QoS特征的方式支持高比特率的业务承载,还可以有效地支持突发和不对称业务,支持 Internet接入、移动多媒体、多呼叫等。在应用方面,通过增强和综合,提供定位服务和移动智能业务等。

在向全IP方式演进的3GPP R4/R5版本中,MSC分成两个不同的实体:MSC Server和MGW(媒体网关功能),分别负责处理信令和用户数据。HSS用于存储用户签约信息的主数据库,信令网关RSGW主要完成不同网间七号信令和IP信令之间的转换。TSGW是连接公众交换电话网(PSTN)和3G核心网之间的信令网关。

基于全IP的R4/R5版本的网络结构基于分组技术,可同时实现实时和非实时业务。IP用于所有数据和信令的下层传输,通过在IP网上构建逻辑独立的信令处理服务器(如Softswitch)处理控制信令和构建多种业务应用服务器(service application server)提供业务,实现全网的“业务、控制、核心路由、接入”各层的逻辑分离。全IP网络是通信发展的趋势,一旦VoIP和IP QoS技术成熟,即可实现移动网络与IP网络的统一。

2.3.2 3G业务开发平台

3G标准化中,没有定义标准的业务,而是定义了业务生成的工具,如MEXE,CAMEL,USAT等,便于运营商和业务提供商迅速开发出具有特色的、为用户需求的、廉价的多媒体业务。

对业务开发平台来讲,无线传输环境和接入技术都是透明的。3G业务承载平台为业务开发平台提供了承载控制(bearer control)、呼叫控制(call control)、移动控制(mobile control)等功能。承载控制主要是业务承载的建立、释放和重建。3G标准定义一个呼叫可以同时建立多个承载,而且在每个呼叫周期,承载可以自由释放和重建。呼叫控制和移动控制分别负责呼叫的建立和位置管理。

业务开发平台提供标准应用开发接口(API),不同的业务提供者可以在此基础上自行设计电信业务,并做到设计周期短、代价小,不影响其它网上运营的业务。

2.3.3 3G业务提供

在未来3G系统中,移动多媒体业务将占有重要地位。因此3G系统除传统电信业务外,应能有效地支持移动多媒体业务。多媒体业务在一个呼叫中集合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媒体组件,例如语音、数据、图像、影像。多媒体业务可以包括多个呼叫方和连接不同的呼叫方,可以提供不同的媒体组件,因此要求多媒体业务应该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以便增加和删除多媒体组件和呼叫方。

多媒体应用和业务一般分为两类:互动式业务和分配式业务。

互动式业务可以是会话、消息通信或检索。一般来讲会话业务是实时双向的,不存储和转发,要求较低的端到端时延(小于100 ms), 并且对不同媒体组件之间的同步级别要求较高,可视电话和会议电视是典型的会话业务;消息业务要求有存储和转发功能;检索业务可以使用户在一个或多个信息中心中检索信息,信息中心发送给用户的信息是受用户控制的,接入的每个信息中心可以提供不同的媒体组件,例如高分辨率图像、录音和一般的存档信息等。分配式业务属于广播业务,可以使用或不使用用户控制功能。

2.4 3G终端

3G无线空中接口标准化的多样性,决定了3G多媒体终端会有几个技术标准(目前至少有两种技术有可能成为主流)。当IMT-2000的全球统一的无线接入标准的理想最终夭折时,采用自适应技术、空中软件下载技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开发多模/多频3G终端,支持不同标准系统的接入成为实现全球漫游的最佳解决方案。

同时3G终端可以集成很多功能模块,例如网页浏览器、MP3播放器、游戏机、电子钱包、个人ID等,未来的3G终端将是集通信、娱乐、记事簿、信用卡、身份证于一身的多功能个人事务处理设备,支持丰富的3G多媒体业务。

3 3G业务演进

3.1 业务演进

从业务发展的角度看,2G/2.5G向3G的演进,实质是业务的演进。

3G业务演进的上游有两个方向,一个是2G/2.5G业务是3G业务的子集,另一个就是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

在3G业务的发展初期会沿袭大量的2G/2.5G系统的业务以得到市场的认可和漫游的支持。在业务演进中,运营商需要根据市场和用户需求,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通过引入和更新网络设备逐步引入有特色的3G业务。在业务标准化方面,MAP Phase 2+定义的虚拟归属环境(VHE)、无线定位业务(LCS)等3G业务的概念在3G业务中都有继承和发展,以GPRS为代表的移动数据网络的运营模式,也已经开始向3G业务运营模式过渡。而大量的、为人们所熟悉的互联网业务,会逐步通过3G网络的承载,具备移动的特性,这是3G业务进一步丰富的重要来源。

所以,基于移动通信个人化和互联网业务的特性,在进行3G电信业务设计中,需要考虑诸如检索业务(如Internet业务)的非对称性,特别是支持用户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和主动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的能力等。

3.2 3G业务需求分析

i-mode的成功,充分说明了移动数据业务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巨大潜力,为3G提供了新的运营参考模式,其经营模式与业务内容成为全球各大电信业者争相模仿与研究的对象。截至2001年2月,日本最大的移动运营商NTT DoCoMo拥有移动用户3 500万户,占日本移动用户总数的59%。i-mode 业务采用简化的HTML协议,利用PDC的分组交换平台提供丰富的移动数据业务和应用,用户使用彩色显示的i-mode手机。i-mode 1999年3月开始商用,2000年3月由最初的4.8万人上升至749.9万人,目前已有用户2 100万户,共有近4万个相关业务网站。

那么,什么样的移动数据业务会带动国内3G市场的发展呢?

除了具体的技术条件,非技术因素在3G业务的需求中起重要作用,具体可以概括为业务演进方向、用户接受程度、价格、时尚、消费习惯、消费心理、文化传统等,还有与互联网的嫁接关系。

在i-mode中,新型的移动数据业务更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占用户总量的75% 以上)。这一消费阶层的特点是有活力、善于接受新事物、习惯于互联业务、讲究品位和流行时尚、追求前卫,但又因社会地位而消费能力不足,所以更倾向于物美价廉的业务。他们的需求是未来移动数据业务发展的重点。

互联网的消费群以年轻人为主,网上聊天、Email、娱乐已经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互联网通信方式和他们生活习惯,会导致移动通信也具有互联网的特性。所以消费者选用移动数据业务时更强调互联网通信功能,更重视可在移动环境中随时收发信息的能力;同时互联网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及程度和影响力,也决定了移动数据业务的被接受和迅速普及。

手机有操作简易的特性,但利弊并举,关键要看在提供移动数据业务时如何兴利除弊。i-mode推出了多元的、符合大众消费心理的业务和增值服务,这就使得将近6成的i-mode用户,舍弃PC而选择以手机上网。

如果将具体移动数据业务分为邮件、资讯、网页浏览3类,则可以看出多数使用者除打电话的基本功能外,收发短信息和电子邮件类型的业务量最大,生活资讯方面次之,而网页浏览算是附属功能。毕竟手机屏幕较小,用于浏览网页不如PC方便,价格也决定了移动数据业务在大数据量下载和浏览上没有优势。

资讯类业务可分高端和低端市场。低端属简单的信息发布,较适合一般消费者;高端则包括今后市场潜力很大的行人移动导航、车用导航服务、LCS等,对高消费人群和商务人士有吸引力,但需要移动数据市场进一步发展和高度发达的互联网内容提供能力。

借鉴i-mode业务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移动通信发展强于互联网发展的实际,建议可重点发展以下几类数据业务:

(1)移动E-mail

这是最实用的、最受欢迎的移动数据业务,因为一般移动用户肯定也是互联网电子邮件的用户,而电子邮件的用户都是未来潜在的移动用户。对很多消费者而言,移动E-mail也许是他们接触的第一个真正的移动数据业务,将会直接影响他们对移动数据业务的消费习惯。

(2)移动多媒体短消息

在2G网络中,无论在国内外,短消息已经成为话音之后发展最快的业务。今后的3G网络将突破纯文本短消息方式,发展图片与文本结合、多媒体与文本结合的短消息业务,加大短消息的信息量,开发出丰富的供下载的数据库。

(3)生活资讯

生活资讯可分不同的资讯类型和栏目以电子杂志的方式通过短消息平台承载,由消费者鉴别、选择,然后登记订阅,或在具体区间发送商业信息,对消费者进行商业宣传。付费分为消费者付费和ICP付费等方式。

(4)娱乐型业务

娱乐型业务主要有MP3下载、游戏下载、卡通贺卡、幽默、时尚资讯等,由具有丰富数据和服务的主题网站或门户网站提供。这部分业务很可能成为移动业务利润最高的业务,但要通过引导消费者使用来逐步产生示范效应。

(5)高端数据业务

针对高端用户的电子商务、移动局域网、移动登录等高端业务,初期市场份额会较小,但主要以大客户为主,业务消费稳定,发展潜力巨大。

4 总结

发展合适业务、培育市场需求是3G良性发展的关键点,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

在业务方面,3G系统制造商应重视3G业务平台的开发,同时为3G网络业务提供商(ISP)和内容供应商(ICP)提供相关设备和技术方案的支持;应与运营商密切合作,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直接为用户开发适合的3G业务;应在原有2G的WIN开发基础上,继续发展3G无线智能网。□

参考文献

1 3GPP. R99 TS 22101. 2001. UMTS Service Principles. 2001,5

2 3GPP. R99 TS 22105. 2001. Services & Service Capabilities. 2001,5

(收稿日期:2001-09-26)

作者简介

上一篇:《乖孩子的伤最重》的读后感下一篇:写一篇像老王的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