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青藏高原作文

2024-07-09

美丽的青藏高原作文(共12篇)

美丽的青藏高原作文 篇1

西方,你别看它很偏僻,很穷,其实大的很呢!那12个省可不是白吹的。说实话,其实青藏地区非常得富饶,这里仿佛就像是个天然牧场,孕育了成群的大牛,骏马,那几乎没有一点瑕疵的“绿毯”上,群马疾驰,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仿佛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把羊群变成了大花,让心灵手巧的绣花女秀在这块绿毯上。显得出奇的美!尤其是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可爱,更加楚楚动人。更多了一种描写不出来的美感!

在西方大草原上策马疾驰,飞驰在那广袤的大草原上。肯定很爽吧!一声″驾″大喊出口,胯下的骏马便会像风一样飞驰而去,那感觉就算隔着屏幕,也让我感觉到一种快感!一种说不出的独特的快感!

在草原上放声高歌,仿佛他就是一个天然的KTV,任你尽情的歌唱!那里传来的哞哞声,群马嘶叫声,仿佛是对你的评价,对你的回应。

美丽而神秘的青藏高原 篇2

西藏自治区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这里既有举世无双的高原雪域风光,又有妩媚迷人的南国绮丽风光;既有雪山高原,又有莽莽林海。喜马拉雅山脉是它忠诚的卫士,整年守卫在它的南部;珠穆朗玛峰是每一个登山运动员渴望征服的山峰;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则给了它无尽的神秘。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西藏的景致:“看大山大水,尽在西藏。”

藏族人的服饰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由于青藏高原气候寒冷,人们多穿长袖大襟皮袍──“楚巴”。有的“楚巴”很华丽,袍面是大紫大绿的缎子,袍子的领口、袖口镶有水獭皮,以显示家庭的高贵。普通牧民平日只穿羊皮“楚巴”。“楚巴”的用处可大了,白天是衣裳,夜里做被褥,出门时还可以当口袋用,真正是一衣多用。藏民女子有时也穿“楚巴”,但最经常穿的是黑色无袖的长坎肩,里边穿色彩鲜艳的长袖短身内衣,腰上系一条横条图案的腰带。藏民男子衣着宽大,便于骑马行走,腰上系的是丝线编制的腰带,喜欢露出右臂,显出豪迈奔放的气质。

我国北方饮食以面食为主,南方则爱吃大米饭,这两样都不是藏民的主食。在西藏,农民和牧民的主食也是不同的。糌粑是藏族农民的主食,而牧区的人们则以牛羊肉为主食。酥油茶是藏族人民的上乘饮料,醇香美味,营养丰富,是款待客人的佳品。另外,青稞酒也是藏民喜欢喝的日常饮料之一。风干肉、土豆咖喱饭、灌羊肠、灌羊肺等都是藏族饮食中极有代表性的几种。

青藏高原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藏雪鸡、藏黄羊等活跃在这片广大的高原上。藏羚羊腿细而小,全身的毛丰厚柔软,体态优美,矫健敏捷。母羊没有羊角,公羊有两条竹节状的犄角垂直竖在头上。它们的胆子很小,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四散逃开,消失在高原深处。

相比之下,藏野驴的胆子就大得多,它们经常成群结队地在高原上昂首遨游,这时你会觉得,它们才是高原真正的主人。有时调皮的藏野驴还和汽车赛跑,野驴的速度真快!一般时速45公里左右,有时甚至达到60公里,可谓高原赛跑冠军。

野牦牛要在较高的山地上才能见到,它全身呈黑褐色,体侧腹部和四肢都有柔软细密的体毛,几乎要挨着地了。它们喜欢结伴而行,组织纪律严密,当大队牛群静卧休息时,必定有一两个“哨兵”站岗放哨,一旦看见危险的情况,便发出信号,迅速逃窜。

“开发西部,环保先行。”随着中国开发西部的步伐迈得越来越快,保护西藏的自然环境、文化遗产和风土人情就变得越来越紧迫。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到西藏投资、打工和旅游,都会给西藏固有的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另外,青藏高原是野生动物的乐园,这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无尽财富,可近来不断出现藏羚羊和黄羊等动物被猎杀的情况。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只有与它们和谐相处,才能共存于同一片美丽、祥和的蓝天下。

(选自《小作家选刊(小学版)》,2011年08期,选文时有删节)

小灯泡亮起来

本文写了青藏高原的哪几种动物?你最喜欢哪种动物?

牵手阅读

青藏高原的风光秀美,青藏高原的风情迷人,青藏高原的动物更让人惊奇。不是吗,一衣多用的“楚巴”,上乘饮料青稞酒、酥油茶,还有矫健敏捷的藏羚羊、昂首遨游的藏野驴……青藏高原,一个多么令人神往的地方!

情系高原,让格桑花美丽绽放 篇3

——泸县援藏工作小组援藏工作纪实

■《泸县通讯》记者黄祖泉

2012年7月13日,肩负泸县人民的重托,怀着对雪域高原的憧憬,泸县9名干部人才远离家乡,暂别亲朋好友,踏上了驰援藏区的征程。

遥远而陌生地方——四川省西南边缘地区——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及乡城县,是他们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

张泽泉、洪林、熊启彬、童彬、熊豪德、潘昌雄、毛水希、林光跃、兰发勇,9名泸县援藏干部,扎根雪域高原,一干就是两年,他们,用异乎寻常的魄力,务实求新的精神,澎湃激越的情怀,在藏区深深地烙下了泸县烙印,写下了一系列朴实而更感人的故事。

梦想在何方,心就在何方

“来藏区为什么,在藏区干什么,离开藏区留下些什么?”这是泸县援藏工作小组每位成员无法回避的问题。

“藏区就是我们的第二故乡,说藏区话、做藏区事、做藏区人。”这是他们郑重的承诺。“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却很难,但我们泸县全体援藏干部一直在努力地做,尽力去做,而且希望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这就是我们的援藏梦。”泸县援藏工作小组组长张泽泉说。

一路颠簸,一路风景。遥远陌生的地方,格桑花灿烂绽放,湛蓝的天空看到了真正的阳光。然而,距离目的地越近,他们少了兴奋,多了忐忑,藏区的风景愈发具象,同时,藏区恶劣的自然条件也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挑战。

“头痛、恶心、胸闷、呼吸困难„„,连吃饭、睡觉都变成了困难的事。”说起初到藏区的那段经历,他们无不心有余悸。

踏上高原,强烈的高原反应立即如影随行,从海拔200多米的泸县来到海拔近3800米的稻城,每个人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头疼、失眠、流鼻血、呼吸急促,折磨着每一位援藏干部。

“我觉得我们还是很坚强的。刚开始时的确很艰难,但是我们还是迈过了这道坎。”豪情溢于言表。泸县援藏工作小组全体成员不抱怨、不回避、不退却,乐观应对,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与当地干部同甘共苦,与藏区群众亲密接触。

恶劣的气候、艰苦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是自然坎,而如何深入有效开展工作是工作坎,也是横亘在他们面前必须跨越的鸿沟。

梦想在何方,心就在何方。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锻炼人,越能提高能力。缺氧不能缺精神,缺氧不能缺意志,这个信念始终支撑着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艰难跋涉。他们迅速转变角色,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各自工作中。在藏区,哪里需要他们,哪里就是他们的舞台,高原红成为他们奋斗历程的最好注脚。

千里风筝不断线,万里晴空寄乡情。2013年10月22日,县委副书记、县长薛学深到稻城县看望慰问泸县援藏干部人才时充分肯定了他们的工作,认为泸县援藏干部人才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仍然保持积极的工作状态,在各自的岗位上树立了泸县干部的良好形象。“我们将不辱使命,积极工作,主动作为,向组织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来自家乡的问候让大家倍感温暖,也倍增动力。

格桑花开处,在前方的路

两年的时间看似很长,但是对于真正要做事的泸县援藏工作小组全体成员来说,似乎太过短暂,“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必须做什么,怎样做效果才更好。如果两年过去了,我们回首往昔,没有变化,就是失败。”

到藏区一个月后,泸县援藏工作小组就适时制定了智慧援藏、创新援藏、开拓援藏、真情援藏、务实援藏、团结援藏、和谐援藏的工作标准。“藏区的发展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这是泸县援藏工作小组全体成员的座右铭。

要想看到格桑花最灿烂的时候,就必须走好脚下的路,因为美丽在前方。

他们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张泽泉主动向泸州市发改委和泸县发改局争取资金,共争取资金25万元、价值近2万元的物资;熊启彬多次协调,共争取10万元工作经费、价值近3万元的物资;童彬争取到资金5万元、价值近1万元的物资;熊豪德争取了3万元援助经费划拨给傍河乡自建食堂,联系毗卢镇成功人士援助傍河乡1万元购置复印机等办公用品,争取到仲玖村阵地建设资金25万元;潘昌雄争取到20万元的主水渠维修资金,惠及2个村500余户村民„„

但这还不是泸县援藏工作小组工作的最终价值取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重‘输血’但更重‘造血’。理念上的帮助比物质上的帮助更为弥足珍贵,作用也更持久。” 张泽泉说。

带去泸县发展的经验,带去新的发展理念才是让藏区蝶变的关键。春华秋实,硕果盈枝,艰辛的付出,换来沉甸甸的收获。“首次”、“第一”等关键词成为他们援藏工作的最好诠释。

张泽泉在稻城县首次建立了项目管理库,完善了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首次编制了项目推进工作简报,成功协助引进了总投资约3亿元的“亚丁古街”项目,目前,该项目已经破土动工,项目建设成功将全面提升稻城县的旅游现象。他结合稻城十一黄金周期间商家哄抬食宿价格的现象,首次使用了价格提醒告诫函,与县相关部门协调,向食宿经营者颁发了最高限价文件,有效规范了价格行为,受到稻城县县委、县政府领导好评。

洪林走遍稻城县12乡2镇17所学校,开展务实调研,举行师培教研活动并做了11次专题讲座。他编制了稻城县第一部校志,主编出版了第一本教育教学成果集,创办了内部免费交流季刊——《稻城教育》。2013年他被甘孜州委评为“群众工作全覆盖”先进个人。

熊启彬编制了《稻城县农D级危房改造(2012)实施方案》、《稻城—亚丁景区修建性详细旅游规划启动方案建议》等多个方案和报告,他所提出的在当地组建建筑公司的建议已提上议事日程,有望解决当地无建筑企业的现状。

童彬努力提升稻城审计工作水平,牵头开展了稻城县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专项经费审计、稻城县校舍安全工程跟踪审计、稻城县林业局2012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等7个项目,查出违纪违规资金6000余万元,上缴财政31.9万元,收缴罚款1.8万元。

熊豪德在每天单程步行近100分钟上下班的情况下扎实开展工作,完善了请销假、目标绩效考核等制度,编写了《傍河乡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去年5月17日发生了震中在傍河乡的4.2级地震,他立即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并积极整理材料上报县州,为灾民申请受灾补助。

潘昌雄参加了建设项目的前期规范、资金投入、建设进度的指导管理。他扎实推进干部作风建设,足迹踏遍青麦乡12个村,深入基层了解情况。他积极有效地开展传帮带活动,细心帮扶,让镇村干部的专业技术水平得到长足提高。

毛水希两年中先后在香格里拉镇卫生院、稻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金珠镇卫生院等三个单位工作。他率先在稻城卫生系统里举行多次专题培训,使稻城卫生系统在公共卫生、财务管理等方面有了很大提升。

林光跃、兰发勇开稻城教育之先河,组织举行了首届优质课竞赛。他们务实开展“传帮

带”工作,认真指导结对教师,在教学第一线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2013年,稻城县中学中考成绩在全县的排名实现突破。

真情融雪域,高原爱绽放

“我们是一个团队,时时要体现出团队精神,要树立泸县援藏干部的形象,要真诚地为藏区群众服务。”这是泸县援藏工作小组各位成员的共识。

最纯洁、无私的爱往往发生在那些远隔千山万水而原本素昧平生的人们之间,泸县援藏工作小组的同志除在各自的岗位上干好本职工作外,还集体开展了一系列关爱藏区群众的活动,用真情去回报藏区人民对他们的厚爱。事情虽小,但感动在雪域高原不停地位移和传递。

2012年9月的一个星期天,时值青稞收割季节,寒桑村克姆家青稞地里,高原严重缺氧丝毫没有挡住泸县援藏干部们的热情,他们愉快地挥舞着镰刀,快乐地学习如何捆绑青稞,满足地把青稞搬上拖拉机„„这是“情系牧民助丰收——援藏干部泸县小组开展‘亲民爱民’活动”的生动场景。

“你们在家里都没有做过的事情却到这里来做了。高原条件艰苦,你们克服缺氧的困难,来到我们村帮助特困户收割庄稼,真是难为你们了。”说起寒桑村支部书记、村主任达瓦的话,全体援藏干部仍然记忆犹新。

2012年9月9日,他们利用星期天休息时间,与稻城县傍河乡中心校全体教师一起开展“心连心”活动,既调研了解基层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又看望慰问辛勤耕耘在三尺讲台的园丁,更是全体援藏干部对教师表达的一份感恩之情。

泸县援藏干部在异乡拼搏的精神和真情关爱的热情也感染了一线教师,刀登校长动情地说:“泸县援藏干部带着深情厚意,看望慰问辛勤耕耘在一线的教职工,意义重大。”

“教师的成长是影响藏区后续发展的潜在动力。”这是泸县援藏干部关注藏区教师成长的初衷。

在藏区,交流多了,沟通顺畅了,工作组很快意识到,藏区孤儿和单亲家庭的孩子是更需要关爱和帮助的重点人群,孩子们的成长牵动着他们的心。2012年,在“让爱插上翅膀”爱心助学活动中,每个援藏干部定点帮助2名藏区贫困孩子,每年个人出资超1000元。2012年9月28日,在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为了让藏区的孩子孤儿不孤,单亲不单爱,工作组还精心组织了“让爱撒满雪域高原”活动,活动现场,欢乐荡漾,孩子们清澈的眼眸里跳跃着幸福的光芒。

青藏高原作文 篇4

站在代低谷找悬崖,只能永远的遥望。

记得我和一个朋友闹了一场很在的矛盾,就整日闷闷不乐,躲在阴暗的屋子里不出来。怎么也笑不起来,看着别人开心的笑脸,心里满是羡慕。看着打篮球散步的同学如此悠悠自乐,心中难受得要命。我甚至在心中骂与我闹矛盾这个人:真是烦人!好心情都被她给搅乱了。简直是王八婆!把痛苦都注入我的心里。我在心中郁闷了好些天,直到看到她――一个单纯的女孩子。她站在树阴下张开双臂说:“怎么太阳照不到我呢?怎么会没有太阳呢?”旁边的几个好生笑着回答:“谁叫你不站在太阳照到的地方来啊?!

是啊!怎么不站在太阳照着的地方呢?!我心中豁然开朗。站在愤恨悲伤中找快乐,快乐就像山那边的东西,你永远看不到尽头。而站在活泼欢乐中找快乐,快乐就像重重叠叠的山脉,永远的围绕在你的身边。

我将苦闷的脸换成了微笑的样子。我向每一个路过的人微笑,别人亦对我微笑。 感觉世界都在冲我笑呢!

我从阴暗中走到阳光下,呼吸一口,真爽!我举着双手,向身边的朋友呐喊:“我会站在青藏高原上晌太阳!”

高原上的彩虹作文 篇5

1300多年前,唐朝的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的松赞干布,从长安西行拉萨,走了整整三年;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雄伟挺拔的巍巍昆仑,白雪皑皑的唐古拉山,自古以来一直是横在青藏高原和祖国其他地区的一道道天堑。

如今,青藏铁路犹如一条钢铁巨龙,将高原古城拉萨和祖国内地紧密地连接在一体;它突破生命禁区,穿越戈壁昆仑,飞架裂谷天堑,横穿千年冻土;它以无可争议的事实告诉世人:它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自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党中央以及各届政府都致力于改善高原上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交通状况;几代领导人都做出重要指示,一定要修通把西藏和内地连接起来的铁路。

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谚:“到了西大滩,气短腿发软;来到昆仑山,如到鬼门关;过了五道梁,难见爹和娘;爬上唐古拉,伸手把天抓”。 就是在这样严酷的自然条件下,跨越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在其历时数年的建设中,在各行各业建设者的努力下,于XX年7月1日9:00全线通车。

青藏铁路的建成,开启了铁路运输穿梭“世界屋脊”的历史,也打开了雪域高原走向繁荣发展的“幸福天路”。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将对改变青藏高原贫困落后面貌,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促进青海与西藏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现在,从上海到拉萨坐火车只需要不到48小时;不再是从前的跋山涉水的漫漫苦旅,取而代之的是沿途优美的自然风光;草原上可以看到成群的藏羚羊自由地奔跑,远处的雪山在阳光下银装素裹,分外闪亮。

黄土高原上的美丽新家园 篇6

在新农村建设中,该县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基础先行、产业配套的原则,以新型民居为突破口,以农民渴望实现的安居乐业和子女成才两大意愿为核心,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先安居后乐业”的新农村建设新途径,在陕北黄土高原上为人们塑造了一个青山、绿水、新村舍的美丽新农村。

过去几年,吴起县财政累计投入5 7亿元的专项资金和配套3 8亿元的项目资金,群众自筹资金达20亿元,全部用于新农村建设。目前,全县新型民居建设共涉及145个村787个组、7个社区,完成了18965户、90063人的建设任务,使全县74%的农户实现了住宽敞房、走平坦路、饮安全水、用洁净能源、人人有技能、户户有产业的目标。

建設新型民居让农民住进新房子

在新型民居建设中,吴起县严格坚持“农民自愿、自主自建”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风俗习惯,政府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不大包大揽,由农户自愿参与,自找工队,自选图纸,自建房屋庭院,自己监督实施。真正做到房子怎么盖?农民说了算。

规划是建设的前提。吴起县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对全县164个村统一进行了合理的规划,依照川、山、半川、半山、涧地和乡村结合部等不同村情类型,总结推广出“自然生态型、田园农庄型、中心村镇型、城郊公寓型”四种建设模式。在建设过程中,按照“先易后难、由近及远、择优推进、综合配套”和“就镇、就路、就近”的原则,采取“建、改、留、移”相结合的办法,将全县164个村分类排队,确定不同建设模式,聘请专家为建设户设计多套建设方案以供选择,分类实施,全面推进,逐步建成各具特色的民居庄院和村镇。

为了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照耀到广大农村,该县财政每年列支1到1.5亿元专项资金,对农民建设新型民居进行补助。新建农户按照“1+2”模式进行补助,即在规划新建的村每户补助1万元,每人补助2000元:对旧村改造按照“5+1+5”模式进行补助,每户补助5000元,每人补助1000元,每孔窑补助500元。对施工达到要求的农户,政府还给予3000-5000元的奖励,并对实行集中搬迁的新建村组,每户以窑洞计算,每孔给予500元宅基地工程款。初步形成了“县组织、乡主抓、村实施、户参与”的新型民居建设运行机制。

发展致富产业让农民兜里有票子

近年来,吴起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将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主攻方向,从县情实际出发,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先后提出“稳牧兴菜抓果”和“土豆主导、菜畜果补充”的产业开发思路,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和专业户、规模养殖场作为重点,按照专业化分工、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的思路,整合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全面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

大力支持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组织,采取能人带动和大户带动的办法,着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合理布局三产服务业,重点打造白豹至王湾、周长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带,充分发挥同区示范带动作用。

通过园区示范带动,周长马铃薯示范种植基地走出了一条土地集约经营,农业化、水利化的新路子。吴起镇土河院、白豹镇王湾、吴仓堡韩沟门、庙沟乡楼房掌等农业示范点显现出了土地流转、大户承包、集约经营、效益提升的美好前景。

现代农业发展势头强劲,形成了川道涧地设施农业、偏远山村草畜林果业、城郊农民二三产业的农村产业开发格局。今年上半年,全县完成玉米全膜双垄覆盖种植3.3万商,种植药材5000亩,恢复利用大棚860座,新建大棚20座,完成马铃薯播种面积15万亩,文冠果种植10万亩,羊子存栏11.8万只,出栏4.4万只,生猪存栏5.3万头,出栏3.6万头。新建经济林果示范园72个,栽植各类经济林果苗木150万株,改造老园1万亩,管护抚育幼园5.5万亩,新建良种苗木繁育基地200亩。

改善基础设施让农民过上好日子

黄土高原的作文:悠悠黄土情 篇7

关于黄土高原的作文:悠悠黄土情

广东省清远市佛冈县第一小学四(4)班 黄靖 511600

暑假前,爸爸对我说,今年我们要去黄土高原玩。在我的印象里,黄土高原是一个荒凉、贫穷、寸草不生的地方。

7月25日,我们来到了关羽的故乡――运城。第二天,乘车去壶口瀑布。经过2个多小时的车程,开始进入了黄土高原。我们的车开始往山上走,山路崎岖不平,很多人都呕吐不止。经过几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终于来到了象征着中华民族气魄的黄河第一瀑布――壶口瀑布。还未到瀑布处,铺垫盖地的黄色水雾已向我扑来,弄得我白色的.衣服也变成了黄色的了。

望着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我不禁想起李白的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离开了壶口瀑布,我们的车继续往山顶奔驰。

到了山顶,我们的视野变得豁然一亮:远远望去,山脚下千沟万壑,尽管这样,但沟里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我觉得这不是原来想像中的黄土高原,我问导游原因,导游说:“因为国家花了大量资金利用飞机播种、人工降雨来保护水土流失,还倡导人民多种果树,所以现在就会有这么多的绿化!”我们的车继续往前飞驰,经过了南泥湾,看见了许许多多的窑洞,但里面看起来好像没人住了,现在经济发达了,大家都住一种新的窑洞:前半部分是现代化的房屋,后半部分是窑洞。一路上,我看见路旁种了许多苹果、大枣、玉米烟草……

终于,我们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看到了圣地象征――宝塔山。第二天,我们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故居,昔日的窑洞故居风貌依然。离开延安后,我们沿着黄土高原南下直奔黄帝陵,黄帝陵是华夏子孙祖先黄帝的陵墓,这里有一棵生长了几千年的柏树与黄帝相伴。

黄河是中华的母亲河,五千年来孕育了千千万万的华夏子孙。黄土高原中黄河流域是中华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发源地,为了让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更加源远流长,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森林,保护好黄土高原,保护好黄河,让黄河之水不再“黄”。

小学作文:黄土高原 篇8

黄土高原,给人以无比的厚重之感。西风漫卷尘埃,碧蓝的天瞬间就蒙上了一层黄沙。正是在这黄土高原,才有气势磅礴的安塞腰鼓,才有酸甜可口的美味佳肴。放眼那满山黄土,鲜艳的颜色,仿佛是稚嫩的生命,却已度过千百载。也许是西北荒漠吹来的风沙,经过千百年的积累,最终形成了这黄土高原,也许是岩石风化形成的卵石,沙子或更细的石沙,经过千百年的堆积,组成了这壮阔的高原。黄土高原,在天地间经过了风吹雨打,度过寂寞的千秋万载,它是孤独的,也是神秘的,我们不知道它来自何方,但它却一直在那儿安静地绽放,滋养着黄土高原上千秋万代的子民。

建在山坡上的一排排窑洞,便是黄土高原的一大特色。半圆形的小屋,镶嵌在厚沉的黄土中,那整齐规矩的砖块,也是黄土高原人民智慧的结晶。

黄土高原孕育着极丰富的煤炭,它就像一个聚宝盆一样为我们提供着它宝贵的资源。但是,在开采煤矿利己时,黄土高原的环境却受到了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在不断地加剧着,黄土高原已经呈现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样子,滔滔黄河,经过黄土高原便成了污浊的浑水。植被稀少、破坏严重的黄土高原在人类的魔爪下变成了一个垂暮的老人,布满了深深的皱纹,荒凉而孤独。

黄土高原作文800字 篇9

小时候眼中的故乡——土的世界

从我记事起,首先看到的便是土。清风带着尘土吹过,整个世界都弥漫着土地的气息,小时候,我眼中的故乡,是土,是土地的憨厚,无私。

成长中的故乡——山的世界

慢慢的,我长大了,走出这个全是山的地方,看到一些地区满山遍野的水,不由感叹,为什么我的故乡不能有锦绣的山,清澈的水呢?秋天回答了我,故乡的山,不是为了人们观瞻,而是养育我们,为人们奉献。在成长中,我看到的故乡,是山,是山的奉献,雄伟。

现在的故乡——树的.世界

近年来,人们退耕还林,山上的树越来越茂盛,一眼望去,一片翠绿,比起秦岭又有丝毫逊色?一层微风拂过,发出银铃般的笑声,响彻心扉,清除心头的烦恼。现在的故乡,是树,是树的挺拔,翠绿。

农民心中的故乡——苹果的世界

田野的气息临近,树上的苹果咧开了笑脸,对着夕阳,绽放出最美丽的笑脸。红而大的苹果被运送出黄土高原,送给全国人民品尝,人们赞美着苹果的香甜可口中,不正是赞美着高原吗?试问,除了黄土高原,又有多少地方能种植出如此香甜可口的苹果呢?我明白了,故乡—是苹果,我们的骄傲。

故乡的山在人们不可替代,它是我们心中最美的地方,当然,山美、人更美。丰收季节,人们总是互换着自家的特色,共同分享着丰收的喜悦,邻里邻间,你有困难我帮忙,互帮互助,成为一个大家庭,我明白了,故乡是人,是人们的亲密,互助。

我家住在黄土高原300字作文 篇10

我的家乡在黄土高原的陕西省,那里有青翠的垂柳姐姐,有挺拔的杨树哥哥,有清澈见底的溪流妹妹,还有苍老的大山爷爷。

春光明媚,溪水化了,水里藏了一冬的鱼儿小妹和虾弟弟都游了上来,青蛙大哥也从洞里跳了出来。溪旁的柳树姐姐抽出了柔软的嫩芽。爱唱爱跳的溪流妹妹唱起了欢乐的歌,青蛙也叫了起来。溪旁的小草弟弟和红花宝宝更是美不胜收。

艳阳高照的夏天到了,大山爷爷脱去了带有珍珠的大衣,穿上了一身浓绿的新装,远远看上去,绿的山和蓝的天混在一起,美丽极了。

金黄色的秋天来到了,树儿落叶了,蚂蚁们坐着一个个独叶舟飘荡在水面,一架架树叶飞机飘在空中,到处是一片金黄。

寒风刺骨,鹅毛般的大雪下着,河面结冰了,青蛙也躲在洞里睡觉去了。在这滴水成冰的季节里,唯有梅花在开放,她的身边有挺拔苍翠的松树。

瞧,我的家乡美丽吗?我长大一定会把家乡建设的更加美丽!

青海高原一株柳作文500字 篇11

干旱来了,地面涌动着滚滚热浪,一股一股地涌来。太阳烧灼着大地,使原来树木葱茏的大地变得干涸了。原来花草遍地的大山变得青石嶙峋了,川流不息的小溪变得滴水不剩了。大地也干裂了,都有一个人的手深了,柳树的根露在了外面,马上就要枯萎了。然而柳树并没有放弃生命,而是把根深深地扎在土里,向四处扩散。吸收那仅有的一点的水分和养料,艰苦地在干旱弟里生存。

寒冷来了,动物们都躲在洞里去过冬了。外面荒无人烟,一个人也没有,只有那孤零零的柳树在风雪地里。一切似乎凝滞了,时间似乎凝滞了,生命似乎也凝滞了。柳树就是在这死一般的世界里生存着。为了不挥发热量,它将自己身上的叶子全部脱掉,把自己身体里的水分全挥发光,然后,缩着它那枯萎的身体在寒冷中度过。

风雪来了,铺天盖地的雪花席卷了整个高原,高原就像披了一件白色的风衣,世界被白色笼罩。那雪压在柳树上,使柳树本来就不怎么硬的柳枝变得更脆了,似乎马上就要断了一样。虽然柳树身上压着厚厚的雪,可是它并没有埋怨,而是在风雪地里坚持,坚持,再坚持坚信一个道理:风雪的.袭击只会让我更加强大!风雪地里总能看到它那坚强的身影。

雷电来了,乌云密布,天空就像那一张狰狞的脸,仇恶地望着大地。突然,一个长达十几米的雷电劈来,正好劈到了那棵还不到一米的小柳树。柳树的枝干被劈成两半,白花花的树芯露了出来。柳树感觉到一阵剧痛,仿佛自己马上就要死了,可是它并没有想放弃生命,而是凭借自己的意志活了下来。三、四年后,柳树又长出了新的枝干。

美丽的青藏高原作文 篇12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今天,我温习了上学期的课本,我把每篇课文都读了一遍。当读到《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课文时,我不禁再一次为这株柳树顽强的精神感到敬畏。

这篇文章写“我”走到李家峡水电站大门时,看到了这株柳树。“我”觉得这是一株极其平常,却又是一株令人望而生畏的柳树。“我”便对这株柳树的经历展开了想象:长到这样粗的一株柳树,经历过多少场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被劈断了枝干又重新抽出了新条……我在这里体会到了这株柳树强大的生命力与不屈的.抗争意识。文章最后一句话让我感受最深:“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一片绿荫。”多么顽强而又有生命力的青海高原的柳树呀!

与这株柳树相比,我们这一代新世纪的青少年不禁觉得汗颜。这株柳树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生存了下来,而现在的我们缺少的正是这股毅力和韧劲,做事总不能善始善终;这株柳树不向命运屈服,复苏了被冻死,冻死了又复苏,而现在的我们往往承受不了打击,一次挫败便垂头丧气,甚至失去信心,很难像柳树一样振作起来;这株柳树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之后才长得粗实、挺拔,而现在的我们似乎在这方面远远不如这株柳树,我们的努力,我们的付出与这株柳树比起来,真的是“九牛一毛”了。

这让我联想到生活中具有这种精神的好多事物:那在悬崖峭壁中开出花来的百合,那从石缝里钻出头来的小草,还有那滴穿石头的不起眼的水滴……作为万物之首的我们更应如此: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运可能不公平,但只要心中一直充满希望,凭着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去努力,生命就会产生奇迹。

上一篇:中考语文答题步骤八步法下一篇: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