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探究题研究

2024-06-12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探究题研究(精选10篇)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探究题研究 篇1

一.解读两类文本能力要求

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09年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关于探究能力的要求: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2)探究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初一看,两类文本的能力要求似乎没有太大的区别,但仔细研读,个别字眼的变化,其实蕴含着两类文本的不同能力要求。

1.关于“个性化”和“创意”。文学类文本鼓励多元解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甚至可以从正反对立的角度设题,作品的内涵丰富而有韵味,如08年宁夏、海南卷: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 而实用类文本的主旨相对明确,阅读时不求个性化,只要求对文本的疑难问题提出见解,做深层次的解读,如07年宁夏、海南卷: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些方面已经体现了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题目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探究,答案相对固定,考生自由选择观点的空间较小。

?2.关于“人文精神”和“时代精神”。正如《2009年福建省(语文)考试说明》: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

??? 文学类文本选材时往往会选名家之作,如《河的第三条岸》、迟子建的《泥泞》、欧·亨利的《二十年以后》、汪曾祺的《侯银匠》、张炜的《歌德之勺》和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林冲见差拨》,作品的主旨大凡是环境与命运、情与法、情与理的冲突,在这些冲突中又彰显人性的光辉和永恒的人文关怀。

??? 实用类文本选文不求经典性,而突出时代性。传记类文本的传主都是有高远追求和高尚情怀的正面形象,如梁漱溟、杨守敬;新闻类文本则体现时效性,注重彰显时代精神,如《梦碎雅典》,要求结合奥林匹克精神来谈认识。

?二.理清四大类的探究题

对近两年新课标省份高考试卷探究题的分析研究,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1.正反对立类。

例一(08年宁夏、海南卷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 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例二(广东省调研卷):《奥斯卡决胜之前接受采访? 张艺谋:得失平常心》张艺谋说完最后一段话后,记者没有作任何评论就结束了采访,你认为有没有必要评论一下???? 如果不必要,请说明理由。如果必要,请说明理由并说一说你准备如何评论。

2.深层剖析类

例一(08年广东卷文学类文本阅读):

有人说,“河的第三条岸”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它象征着“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如果这样,那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持何种态度?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示例:如果说“河的第三条岸”是“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我”对“父亲”的这种

追求既支持,但又害怕、不理解。??? 首先是支持,表现在乐意跟随父亲一起上船;在父亲需要的时候帮助“偷”食物;当全家人都走了还在默默地守护着父亲,说“无论何时,我会踏上你的船,顶上你的位置。” 其次是不甚理解,少年的不理解,只为了追求而去,当父亲提出提议后,我浑身战栗,害怕极了,甚至“发疯似的逃掉”,把父亲看作是“另一个世界来的人”。??

例二(08年广东卷实用类文本阅读):

绝妙的错误

[美]刘易斯·托马斯

作者为什么将标题取名为“绝妙的错误”,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绝妙的错误”指的是DNA的演变过程,在不断的“错误”中由单细胞生物逐渐形成不同的生物。??? 之所以称为“错误”是指演变过程中“每一个突变都是某种随机的全然自发的意外”,比如“在进化路上的某处,核苷酸旁移,让进了新成员;也可能还有病毒迁移进来,随身带来一些小小的异己的基因组;还有来自太阳或外层空间的辐射在分子中引起了小小的裂缝,于是就孕育出人类”这些错误。? 说错误是“绝妙”的主要是说这一个个的意外错误,才成就了今天的生物。所以标题取名为“绝妙的错误”。

3.拓展启示类

例一(08年山东卷文学类文本阅读):

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突出特色?请结合文本,谈谈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6分)主要是以小见大的手法。

启示主要有两点。①要善于观察,注意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寻找最佳的切入点。如本文对歌德故居中的炊勺的发现。②要精于思考,学会从具体事物中发现和发掘深刻的意蕴,就像作者从炊勺中看到了歌德的非同一般一样。

例二(08年山东卷实用类文本阅读):

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梁漱溟的?这样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6分)

主要是从学问和人格两个方面去认识梁漱溟的。

启示有四点。(1)从文体来说,要评传结合。(2)选取自己熟悉的材料。(3)中心内容要体现人物的身份特征。(4)通过细节表现人物。

4.综合理解类

例一(07年宁夏卷实用类文本阅读):

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一方面已经体现了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请简要论述。(8分

三个方面:①对子女循循善诱,呵护备至。②对作者、读者精心扶植,热情宽容。③对年轻编辑辅导提携,关心爱护。

例二(07年江苏卷实用类文本阅读):

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杨守敬取得多方面学术成就的原因。(6分)

(1)好学精神:聪明好学,刻苦用功,博览群书。

(2)治学方法得当:既有考据学的基础,又能吸收新知识;既能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又不盲从。

(3)广泛交游,视野开阔:结识名流学人,游学日本,多方涉猎。

?三.梳理探究题的三大关系

(一)拓展探究和文本的关系

例如(07年山东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灯火的温情? 叶延滨

作者说人在孤绝的环境中,往往容易采取酗酒、乞助和寻求怜悯等方式来解脱自己。你怎样看等这种人生态度?假若你处在这样的环境又会如何?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此题分两问,看似都是开放题,允许考生自由发挥。第一问,表面上看可以从肯定和否定两方面回答问题,但把题目放回到原文中“可惜这种解脱是以出卖或出让尊严与自信为代价的”可知,作者对题干的生活态度是否定的,考生如果答成肯定的答案,思想性方面就会受影响,这一题就不能得高分,而顺着作者的思路可以答成:这都不是积极的做法。身处逆境,至少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更重要的是在逆境中能在心中点一盏温情的灯,保持自我,不失人格,不失风骨,勇于进取。第二问,回答似乎更为自由,但必须联系全文主旨答题。文章说“其实,人难免不失意,失意时不失人格,不失风骨,不失高洁,才可独居寒冷的江峡中,成为高天银雪世界的唯一自持者”,依据作者观点,应该围绕“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个中心作答。这一类探究题在设题时给考生留下一个陷阱,好像可以多角度多侧面回答问题,但无论题干如何开放,都必须扣紧文本的提示,领会作者的思想倾向,切不可天马行空,任意而为。这类试题和平日训练的现代文阅读题有较大的区别,受定势思维的影响也较大,考生要特别注意。

(二)深层探究和问答题的关系

例如(08年广东卷文学类文本阅读):

有人说,“河的第三条岸”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它象征着“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如果这样,那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持何种态度?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这个问题,按现代文阅读的一般思路回答就是“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持肯定或态度的态度,但是探究题如果只限于这种线限的回答,就缺少思维的深度了,所以,做好这样的题目,考生除了要像第一点所提到的基本要求外,还要追求思维的深刻性和全面性。回到具体的题目中,“我”对“父亲”的态度是动态发展的。首先是支持,表现在乐意跟随父亲一起上船;在父亲需要的时候帮助“偷”食物;当全家人都走了还在默默地守护着父亲,说“无论何时,我会踏上你的船,顶上你的位置。”其次是不甚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心慢慢减少,对父亲的行为表示疑惑;最后,当父亲提出要“我”接收他的事业时,“我浑身战栗,害怕极了”,甚至“发疯似的逃掉”,把父亲看作是“另一个世界来的人”。?综上所述,“我”对“父亲”的态度是动态的、立体的,如果说“河的第三条岸”是“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那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既支持,但又害怕、不理解。

(三)重点突破和多点开花的关系

近两年课改实验区的探究题有七题是考综合理解的,其实,这应该是探究题中最缺少创新和最缺乏思维品质的设题方向,之所以这类题出现的频率高,是因为设题较简单,参考答案也较容易设置,这是探究题处在初级阶段的产物,随着研究的深入,笔者认为,这类题会越来越少。

那么,考生如何完成这一类题呢?以08年江苏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为例:

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6分)①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

②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女儿出嫁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重点突出,可以避免平铺直叙。

③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正面描写侯菊,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

④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作者实写侯菊,暗写侯银匠,以有形写无形,更有情趣。⑤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

考生答题时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把参考答案的五点都答出来,只要能抓住其中一点结合文本深

入展开,应该也可以得满分。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探究题研究 篇2

江苏省高考语文中的现代文阅读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学类文本——散文或小说;第二部分是论述类文本或者实用类文本。基于我国语文高考制度出发, 以“高考语文阅读能力考查研究”为重点研究对象, 深入研究阅读能力考查目标的划分、阅读材料的选择、考试内容的设定、题型设计与评分标准进行深入研究, 存在其价值性意义如下:

(一) 活跃高考语文与中学语文课堂之间的关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中对阅读能力的要求是:具备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文本的能力, 不同类型的文章存在不同的阅读目的, 使用多元化阅读的方式来提高阅读的效率与质量。现代文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标准,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能够接触到论述类、文学类、实用类等三类文本。因此, 现代文阅读能力值得我们进行深入学习, 探究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文本阅读能力的出题规律、考查重点, 实现教学目标与高考语文目标统一化, 活跃高中教学与高考的良性互动。

(二) 优化语文教材编写结构

选文在语文教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语文教材的选文是整本教材的精神面貌与形象。若是课文的质量高, 语文教材的编写任务也就完成了一大半。对于语文教材选文存在三种要求:一是思想内容必须要健康向上, 二是掌握好词汇的用法, 三是符合教学目标。论述类文本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文学作品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用类文本能够满足人们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在高考语文阅读能力考查中, 阅读材料的选取是整个考试选材的重点, 选文标准与主题可以引导语文教材的编写。

(三) 强化中学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功能性

现代文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与人文素养的重要方式, 在语文教学中也占有主导地位。其能力涉及:体会作者思想、看法与情感, 表述文章内容, 理解文章写作目的, 同时也完全适用于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考查目标。科学化研究高考阅读目的与考查内容, 能够提高高考语文的价值性。

(四) 增强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难度

高考语文阅读能力主要是针对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与自身文化素养, 在深入分析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内容的同时, 仍需要对题型设计与评分标准进行详细评估, 进一步推动高考语文向科学化转移, 体现其价值性。

二、存在的问题

(一) 论述类阅读与实用类阅读匹配率低

《考试说明》中将论述类与实用类阅读作为选考, 这两类考题在题型与分值上都全部吻合, 不确定考哪类文本。教师与学生在复习中花费了很多精力, 但从今年的江苏高考上看, 论述类文本考查明显多于实用类文本, 考查的目的已经远远超出了预期, 如今对高中语文选修产生了很大的阻碍。这个问题需要现代文阅读考查不断完善, 同时是教师对高考语文的最大期望。

(二)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目前高中生与成人的创新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从考生的角度出发, 若是掌握批判性思维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 就能够证明具备创新思维能力。但是现在的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 重点是在理解、分析、鉴赏方面进行思维扩散, 因此仍需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 优化探究题的出题结构

自2007 年高考语文开始出现了探究题, 主要是抓住考生的兴趣进行发问, 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意识、探究意识等一系列的综合能力。中学生的思维发展趋于完善, 好奇心也极为强烈, 愿意寻求问题的根源, 在现代文阅读设置探究题, 能够进一步满足中学生的需求。

三、改进建议

(一) 调整试卷结构, 快速促进论述类与实用类的匹配问题

江苏卷有待于完善试卷结构, 优化论述类与实用类的匹配问题。其处理方式细化到两个方面:一是保留选考, 《考试大纲》需要纳入三类文本, 论述类与实用类应该交替进行出题, 不应明显偏重一种文本的考查, 这给一线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二是取消两种文本的选考, 明确考查论述类文本或者实用类文本。这样明确两类文本的考查, 可以减少一线教学的压力, 减轻学生的负担, 提高教学效果。

(二) 重点推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进行论述类选材的过程中, 一定要具有强烈的论述能力, 并且寓意要有深度, 文学类文本需要选择多元化的文字因素、文学色彩较为浓重以及体会感受多样化的文本。题目在设计方面需要注意思维的考查, 重点体会文章的思路与情感, 问题的关键点与得分点, 以及相应批判性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甚至综合运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关知识的能力。

(三) 注意课外阅读与阅读技巧的考查

重点强调高考对于中学教学的影响力, 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课外阅读与阅读技巧。现在的教育模式过于僵硬, 教师将分数作为主要的奋斗目标, 使得学生难以逃出大量的阅读习题。学生无法挤出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一些文学名著也是很少有机会接触, 只有习题集是经常的阅读对象。因此, 导致这种现象发生是源于多种因素限制, 不能将责任归于老师与学生。若是高考改变阅读的命题形式, 重在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想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阅读教学。

四、结语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探究题研究 篇3

关键词:探究性阅读;教学实践;答题指导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已经在陕西实行七年,课改方案的全面实施,其中要求探究课堂教学成为课改后较长一段时期的教学主旋律。因而高中语文探究性的阅读教学,成为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高中探究性阅读的具体实践

结合对“探究性阅读教学法”的探索,结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比较实用且比较成功的具体方法和操作程序,就整个高中三年的阅读教学内容来说,我认为要整体考虑、分段安排。具体说来可分三个阶段:

1.个性爱好探究性阅读阶段,这一阶段适用于高一学年,主要讲阅读个性。在这一阶段,特别需要教师有一定的魄力,即要敢于“放手”,敢于放开。优异的语文成绩主要得益于自觉广泛的阅读。当然,说是由着学生“性子”阅读,并不等于放任自流。阅读进度、专题选定、材料收集等都要由教师精心策划,最终要求学生形成阅读专题总结。否则,阅读会成为“放羊式”阅读,高兴而起,无果而终。

2.教师指导探究性阅读。高中生面对的是高考,所以其阅读就不免带有很强的功利性。教师要借助第一学年个性阅读已经形成的探究习惯和方法,促成学生的阅读成为自觉,要让学生的视线收缩到老师指示的体裁上,并要求他们把兴趣爱好阅读的经验自觉地加以运用,且要引导学生基本定型对各类文体的阅读技法,尽量使学生参差不齐的感悟能力、认识能力趋于统一。

3.应考探究性阅读。第三学年直接为高考服务,要求学生把已锤炼到手的探究性阅读本领,针对高考阅读题进行探究性阅读训练。高考阅读试题的答案虽然是开放性的,但仍然有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受文章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的限制。因此,必须要求学生答题逐步趋于科学化、规范化。规范阅读和规范答题可以说是高三学年的主要任务。

二、高考现代文阅读探究题型答题方法的讲授

高考语文试题中选做的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都存在这样一个压轴题型,那就是对文本相关知识的探究。文学类文本鼓励多元解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甚至可以从正反对立的角度设题,作品的内涵丰富而有韵味,正如《陕西省(语文)考试说明》: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文学类文本选材时往往会选名家之作,如莫泊桑的《保护人》、迟子建的《泥泞》、汪曾祺的《侯银匠》和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林冲见差拨》,作品的主旨大凡是环境与命运、情与法、情与理的冲突,在这些冲突中又彰显人性的光辉和永恒的人文关怀。传记类文本的传主都是有高远追求和高尚情怀的正面形象,如袁隆平、谢希德、梁漱溟、杨守敬;新闻类文本则体现时效性,注重彰显时代精神,如《梦碎雅典》,要求结合奥林匹克精神来谈认识。

因此,我们得出这样的依据得分点答题的方法技巧。无论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还是实用类文本阅读,涉及的题型均为8分。我们可以将答题步骤定为:第一步,明确观点。即结合题干的信息及问法,得出相应的观点;第二步,依据题干的提示在文本中寻找答题区间,结合观点,筛选信息证明观点,此步骤必须全面,一般最少答两点;第三步,根据不同文本,组织语言升华主旨,谈自身的看法、见解、启示等。这时,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涉及作品的民族心理、人文精神和作品意蕴,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涉及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模式具有明显的实践意义,对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更加贴近了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也有利于学生高考语文的备考。

参考文献:

詹燕.研究性学习与语文阅读教学[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4).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作用题” 篇4

首先要了解“作用题”常见命题表达式和设题角度及其范围。

“作用题”常见命题表达式有: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效果)?”提问变式:1)为什么这样写? 2)为什么要写这一内容? 3)删去这一部分可以吗?

“作用题”设题角度及其范围:

①首段(末段)的作用②文中写这些内容的作用③修辞的作用④表现手法及其作用⑤表达手法及其作用⑥不同人称的作用。

其次要注意掌握答题模式。

开头(结尾)有什么作用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1.(2008年四川卷第17题)文章主要写什刹海,却又从“我爱水”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

例2.(2007年辽宁卷第17题)第一自然段,作者写了“秋去冬来”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例3.(2008年全国卷Ⅰ第17题)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例4.(2007年全国卷Ⅰ第17题)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解题思路】

散文(小说)开头,形式不拘一格,作用也多种多样:或开门见山,点题明目;或宕笔引题,铺垫后文;或总括全文,点题明旨;或描写景物,渲染氛围。结尾是一篇文章的总收束,好的结尾能给人深刻的印象,或如“豹尾”“撞钟”,引人振奋;或如“临去秋波”,含蓄隽永,耐人回味。无论开头还是结尾,都可以从“内容”“形式”两方面分析其作用。

【备选术语】

开头语段的作用大致为: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结尾语段的作用通常是: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等等。

【答题规范】

这些仅是术语,答题时需根据文章从内容、结构、效果等方面作答。根据文本内容,可拟制答案如下:(四川卷)开始写“我爱水”既照应了标题,又与文章的结尾相呼应,同时可由眼前之水过渡到故都之水,使行文自然巧妙;(辽宁卷)起铺垫或引出下文的作用,写“秋去冬来”,自然引出下文“炉火”,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写出了作者的感伤情绪,为下文写“炉火”的深刻意蕴预设了空间。

2008年全国卷Ⅰ的《阳关古道苍凉美》,作者主要采用回忆与实景比照的方式赞美阳关,结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的作用为:回应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2007年全国卷Ⅰ的《总想为你唱支歌》,写“戈壁石”的作用是:以戈壁石的美丽,揭示出大西北的美丽;以戈壁石的诱人,强化对大西北的热爱之情;以戈壁石的呼唤,突出“到大西北去”的主旨。

文中内容有什么作用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5.(2007年江西卷第17题)“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例6.(2008年山东卷第19题)“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首先确认指定内容在文本中的位置,然后分析它的语言表达方式是议论、叙述还是描写,使答案更有针对性,如属议论文体中举例论证,答题思路则可概括为“论点+作用”,具体事例一般有“丰富内容,突出中心,增强说服力的作用”。最后根据指定内容的位置,联系上下文,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思考作答。过渡语段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启下,做题时要具体回答怎样承上、如何启下。有时,对文章上下文内容的检索要认真仔细,弄清楚承上启下的具体内容。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一致,那么在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或烘托、铺垫)。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反衬。

【备选术语】

承上启下过渡总领后文照应前文引出全文关键词,衬托烘托铺垫反衬

【答题规范】

例5中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原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

例6的“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根据山东卷《歌德之勺》的具体内容,一句承接上文作者谈年轻时阅读歌德作品的情况,开启了下文作者对歌德故居的描述,尤其是对大炊勺的描述。

修辞手法作用题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7.(2004年重庆卷第20题)本文在描述十二月党人的年轻妻子义无反顾地选择追随丈夫,承受悲惨和苦难后,写道“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解题思路】

首先要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排比、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反语、设问、反问(或反诘)、借代、层递、反复等;其次,结合语句分析其具体作用。一般来说,比喻的作用就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拟人的作用是赋予人的感情,便于抒发情感;对比有突出或反衬的作用;反复能起强调、突出重点,升华主题的作用等。

【备选术语】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突出思想,强调感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对比中有正比,就是平常说的衬托,术语有侧面烘托衬托(烘托);有反比,就是平常说的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答题规范】

“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这句话照应了文章题目;作者以巍峨高大的山峦作喻,形象传神地写出这些年轻妻子突遭厄运时意志像山峦一样坚忍,爱像山峦一样博大;同时,歌颂了她们甘愿为自由而受难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她们的热情赞扬和仰慕之情。

表现手法作用题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8.(2008年北京卷第19题)本文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这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解题思路】

明确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表现手法有类比、象征、联想、想象、托物言志、铺垫、比兴、烘托、白描等。衬托的作用是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特点;渲染的作用是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等。在此基础上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解题步骤:手法+分析(举例)+作用,分析时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切合手法的特点,表述作用时要符合作者写作的动机及主旨。

【备选术语】

白描象征反讽类比联想想象托物言志铺垫比兴

【答题规范】

北京卷材料是《碧云寺的秋色》,文章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其作用是:写出了秋叶的绚烂多彩,展现了秋色的丰富性,给人以一种视觉的享受,富于艺术感染力,从而凸显了文章主旨——对秋色之美的发现与赞叹。

表达方式作用题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9.(2006年安徽卷第17题)文中画线部分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这样描写起什么作用?

例10.(2008年宁琼卷第12题)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首先要确认指定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其次要明确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中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向。如:肖像描写以形传神;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白描简笔勾勒,准确传神;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现,具体生动;细节描写准确鲜明传神;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叙后议论画龙点睛,点明主旨;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委婉含蓄等。第三要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备选术语】

①再现自然风光。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答题规范】

例9可答为:以秀美的山河烘托两位爱国诗人的伟大形象,以宁静的环境衬托作者激荡的内心世界。

例10可这样答:第一次写“一阵冷飕飕的风”的作用是:烘托了自然环境的凄冷,为故事结局预设感伤基调,同时烘托出警察吉米忠于职守、不徇私情的坚毅个性。第二次写“一阵冷飕飕的风”的作用为:渲染两人无话可说的沉寂氛围,暗示了警察吉米内心的凄苦、矛盾,同时也为下文便衣警察的出现起到了情节转换的作用。

不同人称作用题答题程式

【真题回放】

例11(2008年浙江卷第21题)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

例12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06年辽宁卷,原文《杨柳》)

【解题思路】

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如:第一人称则便于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感情真挚。第二人称既自由、灵活,又拉近距离,便于抒情,有真切感、亲切感。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备选术语】

第一人称: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 第二人称,是呼告修辞,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

第三人称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全知全能的特点,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

【答题规范】

例11答:“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通过“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突出了乌米的形象,借“我”的感触揭示了全文主旨;

例12答:改用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形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 篇5

忆刘半农君

这是小峰出给我的一个题目。

这题目并不出得过分。半农去世,我是应该哀悼的,因为他也是我的老朋友。但是,这是十来年前的话了,现在呢,可难说得很。

我已经忘记了怎么和他初次会面,以及他怎么能到了北京。他到北京,恐怕是 在《新青年》投稿之后,由蔡孑民先生或陈独秀先生去请来的, 到了之后,当然更是《新青年》里的一个战士。他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 譬如罢,答王敬轩的双u信,“她”字和“”字的创造,就都是的。 这两件,现在看起来,自然是琐屑得很,但那是十多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的时候,所以的确是“大仗”。 现在的二十左右的青年,大约很少有人知道三十年前,单是剪下辫子就会坐牢或杀头的了。然而这曾经是事实。

但半农的活泼,有时颇近于草率,勇敢也有失之无谋的地方。但是,要商量袭击敌人的时候,他还是好伙伴,进行之际,心口并不相应,或者暗暗的给你一刀, 他是决不会的。倘若失了算,那是因为没有算好的缘故。

《新青年》每出一期,就开一次编辑会,商定下一期的稿件。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半农却是令人不觉其有“武库”的一个人,所以我佩服陈胡,却亲近半农。

所谓亲近,不过是多谈闲天,一多谈,就露出了缺点。几乎有一年多,他没有消失掉从上海带来的才子必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艳福的思想,好容易才给我们 骂掉了。但他好像到处都这么的乱说,使有些“学者”皱眉。有时候,连到《新青年》投稿都被排斥。他很勇于写稿,但试去看旧报去,很有几期是没有他的。那些 人们批评他的为人,是:浅。

不错,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 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

但这些背后的批评,大约是很伤了半农的心的,他的到法国留学,我疑心大半就为此。我最懒于通信,从此我们就疏远起来了。他回来时,我才知道他在外国钞 古书,后来也要标点《何典》,我那时还以老朋友自居,在序文上说了几句老实话,事后,才知道半农颇不高兴了,“驷不及舌”,也没有法子。另外 还有一回关于《语丝》的彼此心照的不快活。五六年前,曾在上海的宴会上见过一回面,那时候,我们几乎已经无话可谈了。

近几年,半农渐渐的据了要津,我也渐渐的更将他忘却;但从报章上看见他禁称“蜜斯”之类,却很起了反感:我以为这些事情是不必半农来做的。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回想先前的交情,也往往不免长叹。我想,假如见面,而我还以老朋友自居,不给一个“今天天气……哈哈哈”完事,那就也许会弄到冲突的罢。

不过,半农的忠厚,是还使我感动的。我前年曾到北平,后来有人通知我,半农是要来看我的,有谁恐吓了他一下,不敢来了。这使我很惭愧,因为我到北平后,实在未曾有过访问半农的心思。

现在他死去了,我对于他的感情,和他生时也并无变化。我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因为我希望他常是十年前的半农,他的 为战士,即使“浅”罢,却于中国更为有益。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八月一日。

注:⑴1928年鲁迅任《语丝》主编期间,选登了一篇读者来信。这封信纠正了刘半农发表在该刊的一篇文章中的一个史实性错误。(2)指刘半农于1933年到1934年间发表于《论语》《人世间》等刊物的《桐花芝豆堂诗集》和《双凤凰砖斋小品文》等

1.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一句中,作者为什么 在“古文”前用“弄”字和“烂”字?请从字义与情感两个方面分析(4分)

【答案】(1)“弄”是“写”的意思,还有“玩弄”(游戏)的含义,“烂”是“陈旧”的意思。(2)从前刘半农投身文学革命,提倡写白话文,是一名勇敢的战士“五四”退潮后,思想发生了变化,日益走向保守,写古文是其表现之一,鲁迅用这两个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是要表现对刘半农的批评。

2.从文章看,鲁迅对有些人所批评的刘半农的“浅”持什么态度(4分)

【答案】(1)鲁迅承认刘半农的确有浅的一面。(2)鲁迅认为刘半家坦诚、真率,虽然浅,却浅得清澈。(3)鲁迅觉得,作为一个战士,刘半农的浅是可以原谅的,因为那是前进中的浅。

3.请根据原文概括鲁迅与刘半农之间的关系由亲到疏的原因(4分)

【答案】(1)刘半家出国留学,“我”懒于通信,从此两人疏远起来。(2)鲁迅在《何典》序文中说了“老实话”,又在《语丝》上发表了指出刘半农错误的读者来信,使刘半农感到不快。(3)刘半农后来“据了要津”,也影响了两人的关系(4)“五四”退潮后,刘半农思想发生了变化,这是两个疏远的最根本原因。

4.联系最后一段,谈谈你对“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一句的理解(5分)

【答案】(1)“这憎恶”是鲁迅从朋友立场出发所产生的一种情感,是他对刘半农关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2)鲁迅是站在“于中国更为有益”的高度来要求刘半农的,他认为刘半农应该始终做一个战士。(3)写“憎恶”刘半农的近几年,是为了肯定与突出他过去的战绩,以免“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文章赏析(14分)

5.从下列角度中任选一个,写300字左右的文章赏析

(1)简析本文人物形象的表现艺术

角度:①多方面、多角度刻画刘半农形象

①抓住人物性格特点

①综合运用比喻和衬托等修辞手法表现人物

(2)简析本文的主要修辞手法

角度:①比喻②衬托③多种修辞手法的套用。

(3)简析本文的结构特征。

①本文以时间为线索,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中心,安排材料,叙事写人。

②结构上前后勾连,环环相扣。③前后呼应。

【答案】

(1)

①多方面、多角度刻画刘半农形象,文章既表现了刘半农“五四”时期的战士形象,也表现了他在“五四”退潮后的落伍与保守;既表现了刘半农的活泼、勇敢、忠厚、易于亲近等优良品质,也表现了刘半农的浅、草率、无谋等不足。

①抓住人物性格特点,选取代表性的事件,在对比中表现人物。如抓住刘半农活泼、勇敢、忠厚等性格特点,选用“答王敬轩的双簧信”“要来看我”等有代表性的事件描写人物。通过刘半农在“五四”时期与“五四”退朝以后的不同表现,鲁迅与“那些人们”对于刘半农的“浅”的不同看法等,在对比中表现人物。

①综合运用比喻和衬托等多种修辞手法表现人物,如用“武库”作比,以陈独秀、胡适之有“武库”,来衬托刘半农的无“武库”,突出其没有城府,易于亲近的性格特点。

(2)

①比喻,文中运用了“武库”“清溪”“烂泥的深渊”以及“陷沙鬼”等多种比喻。

①衬托,如以“剪下辫子”来衬托刘半农的“答王敬轩的双簧信”等,突出他在“五四”时期“很打了几次大仗”。

①多种修辞手法的套用,文中的“武库”既是比喻,又是衬托。“清溪”与“烂泥的深渊”,两者既是比喻,又成对比。

(3)

①本文以时间为线索,以作者的思想情感为中心,安排材料,叙事写人,文章中多处出现了表示时间的词和短语,时间线索十分明显。在叙述中,文章紧紧扣住作者“爱十年前的半农,憎恶他的近几年”的思想感情选取材料组织内容。

①结构上前后勾连,环环相扣,如文章的标题是“忆刘半农君”,文章第一段“这是小峰出给我的一个题目”,紧扣标题;接下一段,“这题目并不出得过分”,又与上段紧密衔接起来。以后各段大豆如此,全文在形式上前后勾连,环环相扣,结构严谨自然。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篇6

人类胚胎干细胞是人类胚胎发育早期——囊胚中未分化的细胞。囊胚外表是一层扁平细胞,可发育成胚胎的支持组织如胎盘等;中心的腔称为囊胚腔,腔内侧有内细胞群。内细胞群在形成内、中、外三个胚层时开始分化,内胚层分化形成肝、肺和肠等,中胚层分化形成骨骼、血液和肌肉等,外胚层分化形成皮肤、眼睛和神经系统等。由于内细胞群能发育成完整的个体,因而这些细胞被认为具有全能性。

成人身上也有干细胞,主要分布于骨髓、血液、大脑、胰腺等处,比如骨髓和血液中就有造血干细胞。但是,这些成年干细胞非常稀少,较难分离和纯化。它们的作用基本上是确定的,例如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体内环境下的使命就是分化成各种血液细胞。虽然近年来发现成年干细胞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例如在体外培养时,可通过改变条件让骨髓干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但是目前还未发现成年干细胞能像胚胎干细胞那样具有分化出所有类型细胞的能力。同时,成年干细胞在体外难以扩增,而胚胎干细胞可以在体外扩增达三四百代。因此生物学家们普遍认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更有价值,美国生物学家戴利说:“20世纪是药物治疗的时代,21世纪则是细胞治疗的时代。”

目前,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一个重点是用来产生神经细胞,以修复受损伤的神经系统。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一个实验室用病毒感染老鼠的脊髓神经,使之瘫痪,然后从人的胚胎组织分离出来干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注射到瘫痪老鼠的脊髓中。三个月后经过治疗的老鼠能蹒跚地走路,而未经治疗的老鼠依然故我。解剖结果显示,这些来自人类胚胎的干细胞已经布满了老鼠的脊髓,并具有成熟的神经细胞的特征。

胚胎干细胞另一个研究重点是用于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再将这些胰腺组织移植到体内,以根治糖尿病。去年西班牙的研究者就将胰岛素基因转入小鼠的干细胞中,使之具有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再将这些干细胞植入患糖尿病的小鼠胰腺中,结果小鼠的糖尿病症状消失了。

胚胎干细胞还有多种可能的用途。不过,医学界的美梦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变成现实,胚胎干细胞分化的组织是否会在人体内无限度地增殖,甚至形成肿瘤,科学家必须小心提防,以免未得其利,先受其害。而分离干细胞必须“杀死”胚胎,这是否属于谋杀,也正在成为媒体和饭桌上争吵不休的话题。

《人体干细胞》阅读理解及答案

7.下列对“人类胚胎干细胞”这一概念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人类胚胎干细胞即人类胚胎发育早期囊胚外表的扁平细胞和囊胚腔内侧的内细胞群。

B.人类胚胎干细胞就是人类胚胎发育早期囊胚腔内侧的内细胞群。

C.人类胚胎干细胞是人类囊胚中可发育成胎盘、肝、肺、骨骼、皮肤等的全能性细胞。

D.人类胚胎干细胞不仅指人类囊胚中未分化的细胞,也指成人身上的成年干细胞。

参考答案:B

8.文中生物学家认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更有价值”,下列不属于生物学家判断依据的一项是()

A.成年干细胞主要分布于骨髓、血液、大脑、胰腺等处。

B.成年干细胞非常稀少,较难分离和纯化。

C.成年干细胞并不具有分化出所有类型细胞的能力。

D.成年干细胞在体外难以扩增到三四百代。

参考答案:A

9.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都属于成人身上的成年干细胞。

B.成年干细胞在体内的分化方向是确定的,在体外培养时其分化方向则是不确定的。

C.所谓“细胞治疗的时代”,主要是指利用胚胎干细胞治疗疾病的时代。

D.利用胚胎干细胞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以治疗糖尿病,已取得初步研究成果。

参考答案:B

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已经证实,把胰岛素基因转入人类胚胎干细胞可以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

B.从人的胚胎组织分离出来的干细胞可以培养成为其他动物的多种组织细胞。

C.胚胎干细胞具有无限度增殖的危险,所以目前还没有条件在人体上进行移植。

D.胚胎干细胞研究在医学上有令人鼓舞的前景,但在社会伦理上却遇到了很大麻烦。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探究题研究 篇7

一.命题形式

认真研究两年来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的探究题, 联系以往有关省份高考中的探究性试题, 笔者认为, 探究题一般来说包括以下六种命题形式:

1.多角发掘型。这种题目要求立足文本,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理解、审视、阐发、评价和质疑作品中的形象、情感和表达形式, 领悟作品内涵的多义性、丰富性和模糊性, 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例1. (2008年江苏卷现代文阅读必考第15题) 小说题为“侯银匠”, 但写侯菊的文字多, 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答案要点】 (1) 从人物的品质看, 侯家父女相依为命, 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 写侯菊就是表现侯银匠;同时也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 (2) 从故事情节看, 女儿出嫁是主人公侯银匠生活中的大事, 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 重点突出, 可以避免平铺直叙。 (3) 从表达技巧看, 作者截取侯菊出嫁前后的片段, 正面描写侯菊, 实际上是间接描写侯银匠, 虚实相生, 烘托出主人公侯银匠的人生况味。

这道探究题, 命题者正是根据小说的主要特点, 从主要人物———侯银匠的品质, 主要情节———女儿出嫁, 表达技巧———烘托、虚实结合等角度来考查学生的, 同时小说所呈现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也能让考生探究出中国的传统道德及文化在人物身上的传承。解答这类题目需要对全文整体把握, 前后勾连, 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真正弄清文本背后包含的奥妙, 同时也不必面面俱到, 能抓住一点说清说透即可。

2.个性阅读型。这类题目主观性强, 开放性大, 它鼓励多角度、有个性地认识文本的内涵, 鼓励考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这样既能使阅读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也能使解读活动全面深刻而充满智慧。

例2. (2008年宁夏、海南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14题) 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 在“情与法”的冲突中, 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 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 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

【答案要点】 (1) 鲍勃值得同情, 因为他重情守信; (2) 鲍勃罪有应得, 因为他是通缉犯; (3) 吉米忠于职守, 因为他不徇私情; (4) 吉米背叛了友谊, 因为他抓捕了朋友。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探究能力。笔者认为, 这一题目的价值在于, 其命题形式应看作是考查个性化解读和有创意解读的一种命题范例。“题干以假说的形式, 分别对小说中的两个主要人物作了二元对立的评价, 意在启发考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并就自己感受较多、体会较深的一点展开探究。” (余闻《200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解析》) 这样既使高考这一特殊情境下的探究题目降低了难度, 又预留了一定的探究空间, 提高了题目的可操作性。题目所给的四种观点, 其理由的充足性可能是不等值的, 但却都是有话可说的, 该题就是要求考生立足文本将这些观点具体化, 从文本中寻找到所认同观点的具体内容及其认同理由的依据。无论认同哪种观点, 答题时都要做到观点明确, 紧扣文本组织理由。

3.内外联系型。这类题目要求考生首先对文本有一个全面、准确的把握, 对立足于文本从内容或形式等各个角度提出的问题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然后再联系自身实际谈出文本所给与自己的具体启示。题目要求考生由文本出发自然地向文本之外自己的学习、生活等多个方面拓展和延伸。

例3. (2008年山东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22题) 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突出特色?请结合文本, 谈谈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答案要点】主要是以小见大的手法。启示主要有两点。 (1) 要善于观察, 注意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物, 寻找最佳的切入点。如本文对歌德故居中的炊勺的发现。 (2) 要精于思考, 学会从具体事物中发现和发掘深刻的意蕴, 就像作者从炊勺中看到了歌德的非同一般一样。

该题实际上考查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这一探究能力。回答这一问题, 首先要从整体上来把握和感受作品。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作家, 歌德有很多可写的地方, 但作者却从一个很小的细节 (即“歌德之勺”) 切入, 来挖掘其蕴含的深刻内容, 可谓以小见大。联系自身实际谈写作启示, 实际上就是回溯一下作者形成这种突出写作特色的根本原因, 寻找到文本所带给自己的写作艺术滋养。可以首先谈寻找最佳切入点的问题, 然后再深入挖掘一下能寻找出这样巧妙切入点的原因, 那就是精于思考。如此, 这一题目就可以顺利作答了。

4.空白补充型。任何一个文本都有一些未定点或空白点, 有的可能是作者未作评判的意见分歧, 有的可能是作者提出的疑点或难点, 有的可能是作者为激发读者的思考、使读者实现二次创造而故意留出的空白……这些方面常常成为用以考查学生的辨别能力强弱、思维品质高低的命题点。

例4. (2007年上海卷阅读第12题) 文末说“不, 不仅是一种享受……”, 请续写一段80字左右的文字。

【答案示例】因为享受只是对生活、对环境的浅层感知。西湖积淀了丰厚的文化, 代表着中华文化的精髓, 走进它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里还蕴藏着一种精神, 一种坚守正义、追求光明的精神, 走进它可以感受到一种力量在感染着你, 启迪着你, 鼓舞着你, 可以让你感受到一种责任。多在西湖边走走吧, 因为你那是与高尚同行。

该题亦属于挖掘文本丰富意蕴的探究题, 它可以自由发挥但又必须符合作品的整体内容。回答本题要从三个方面注意:一是恰当的内容, 如“人在湖边走, 边走边与那湖对话”除“享受”外的传承文化、承担责任等;二是语气要与原文衔接;三是语言要优美、通畅、得体。

5.矛盾思辨型。这一类题, 需要对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进行辩证思考、深入探究, 要透过语言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 要根据两方面各自表达的角度及两方面的关系, 并结合语境, 在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基础上, 解释这两个方面的语句或内容的含意, 以将其辩证统一在一起。

例5. (2007年广东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18题) 最后一段, 作者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 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 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案要点】因为泥泞是浑然天成的, 无法人为制造;而且泥泞象征着苦难与屈辱, 没必要在未来的路上人为地设置逆境和挫折;但是泥泞可以使人警醒, 给人力量, 可以促使人们重温历史, 所以当我们在顺境中茫然和麻木时, 我们会渴望在“泥泞”中再跋涉一回。

本题要求从文本中表面看似矛盾的两句话切入深入挖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并探讨作品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从全文来看, 作者笔下的“泥泞”首先是一种自然存在, 是“浑然天成”的;其次, 它还具有象征意义, 象征着“困难”、“挫折”、“逆境”等方面的意义。既然如此, 人们当然不能也不必去人为制造;但同时作者也写出了“泥泞”的作用, 比如当人们处于疲软、茫然、麻木等情状下, 它能带给人“磨砺和锻炼”“使人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等。抓住文本的这些内容, 则可形成较为全面准确的答案。

6.疑难探讨型。“探究文本中疑难问题, 提出自己的见解”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在探究能力考查方面的一个重要考点。因此, 实用类文本阅读也往往围绕文中或内容或形式方面的疑难设计问题, 要求考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对疑难问题加以突破。

例6. (2007年广东卷文学类文本阅读第21题) 根据傅聪的观点, 演奏家如何才能使伟大作曲家的作品“不断地发展”, “不断复活、再生、演变”?

【答案要点】演奏家要经历一个“师今人、师古人、师造化”的过程, 在音乐上有很高的造诣;演奏家要对音乐原作的内涵有真正的理解, 领悟到作曲家的精神世界;演奏家把个人体验和追求融入作品, 从而使作品具有个性和创造性 (不断地对作品进行演绎、阐释与再创造) 。

该题考查对文中重要、疑难句子含意的理解、探究能力。答案可以从傅聪对第四问和第七问的回答中寻找, 而最直接的答案应该在对第四问的回答中。第四问回答中的“师今人, 师古人”, 就是说演奏家首先要对音乐原作的内涵有真正的理解, 领悟到作曲家的精神世界。然后就是“师造化”。“造化”, 这里指的就是对第七问回答中的“创造”和“个性”, 即在领悟作曲家的精神世界的前提下, 对原音乐作品不断进行个性化的再创造。而这种“再创造”还是无穷尽的。只有将这些内容全面理解、融会贯通, 才能准确解答此题。

二.应对策略

注重语文探究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标确立的课程基本理念, 积极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提出的重要教学建议, 不断加强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是今后高考的大趋势。鉴此, 我们应采取如下应对策略。

1.“探究”的神秘色彩必须消除。“探究”是新课标中的新提法, 是高考中考查的最高能力层级, 探究题是高考试卷中的重点题目。从教学实际情况看, 往往是一提到“探究”二字, 就有许多学生感到高深莫测, 于是畏难发愁;一提笔去做探究题, 学生则又战战兢兢, 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试想, 抱有这样的心态, 怎么能搞好探究, 应对好探究题呢?“探究”其实并不神秘, 它简而言之就是探索、研究。一般来说, 这种“探究”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不能缺位的, 只要我们端起书本或投身实践进行学习, 那么也就意味着我们的探究活动业已开始。对某一专题的深入研究是探究, 对某篇文章的探疑求新是探究, 而对一词一句的精心揣摩同样也是探究。只有教师首先帮助学生剥下加在“探究”身上的神秘外衣, 他们才能勇于探究, 并逐渐亲近探究。

2.“探究”应从平时做起。消除了探究的神秘色彩后, 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增强探究的兴趣, 进而树立起自觉探究的意识, 引导他们在平时自觉运用探究的学习方式, 对问题进行认真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中除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主或合作探究外, 教师还要有意识地经常提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当然不是那种难于短时间内探究清楚的大问题, 而是切入角度巧妙、有思考价值的小问题) , 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学习《荷花淀》水生嫂们“探夫遇敌”一部分内容时, 某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对水声的描写:“哗哗, 哗哗, 哗哗哗!”并且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颇具思考价值的问题:上世纪50年代的教材编者把最后一个“哗”字删去了, 作者孙犁为此专门写信说明那最后一个“哗”字删不得, 为什么?学生通过探究认识到:水声越来越急反映的是妇女们在遭遇了日本鬼子后的心情越来越紧张。再例如在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时, 某教师针对文中没有“套中人”别里科夫墓志铭这一“空白点”, 要求学生以为别里科夫拟墓志铭的方式来对人物进行点评, 于是引出了学生众多睿智灵动的精妙点评。类似这种课堂上随机的探究设计, 看似无心, 实则有意, 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真可谓“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探究题研究 篇8

摘 要:高考对每个学生而言,都是一次改变命运的考试,当然,高考试题的难易程度对学生的成败具有决定作用,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试题中所占比重较大的题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对考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几年,高考阅读在选材角度、出题方向等都有所变化,不同省份的变化也略有不同。本文以2005年山东省独立命题为起点,以2013年为终点,寻找山东省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发展变化,分别从阅读文本和试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高考现代文阅读在选材、命题等方面的规律。

关键词:山东高考 语文现代文阅读 语文教学

一、山东省语文现代文阅读材料发展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行,自1999年至今,许多省份开始了高考独立命题,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及其地域文化特征进行题目命制。山东省自主命题以来,按照国家教育大纲及山东省的地域特点进行命题,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注重山东省考生的实际,不仅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逐步探索中,山东高考语文试题的题型及考查角度逐步稳定。其中,在现代文阅读材料方面也发生了许多变化。

(一)篇目及长度的变化

由上表可知,自2007年至今,山东现代文阅读由原来一篇阅读必做转变为从文学类和实用类文本的文章中选做一篇。这样不仅对学生快速选择阅读篇目、快速寻找文章主要信息的能力提出要求,也加强了阅读的主观色彩,考生可以选择自己比较有把握的篇目作答。

字数方面,2005到2009年,阅读字数虽有所不同,但基本维持在1200字左右。但从2010年开始,阅读总字数有所增加,大约增加了200字,维持在1400字左右,这与山东高考语文更加重视阅读的总体趋势一致,增加了阅读的难度。

(二)体裁的变化

文章体裁是阅读的重要信息,也是考生能否读懂文章、能否得到高分的关键。

2005年以来,山东高考现代文阅读体裁较为多样,散文、小说、新闻、评传、访谈等都有所涉及,如:2005《溯源》、2006《文赤壁》、2007《灯火的温情》、2008《歌德之勺》、2009《记住回家的路》、2012《被时间决定的讲述》等都是散文;2010《骆驼祥子》、2011《审丑》、2013《活着》是小说;2007《梦碎雅典》是新闻,2008年《我所认识的梁漱溟》和2013年《定和是个音乐迷》是人物传记;2009第二篇是访谈;2010《“她只能活七小时”》是报道;2011《没有天堂》以及2012《古怪的重水》是社科类文章。

在体裁多样的阅读中,散文所占比重较大,约占阅读总数的37.50%,访谈、小说、新闻、评传等新颖体裁比例较少,如表2:

因此,笔者认为应拓宽文章体裁类型,使高考阅读体裁多样,吸引考生的做题兴趣,给考生更多的选择阅读文章的机会。

(三)山东省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文章的价值取向分析

根据国家对高考阅读“取材多样、取向多元”的要求,山东高考阅读紧跟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体现新课标“学会尊重、理解和容纳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多元文化”的精神,文章内容的价值取向也体现出日益多元化的趋向。

1.对现代化生活的反思

在对经济利益追求加强的今天,许多人忽视了对现代化生活的反思,这种反思在阅读中得到很好地表现:

2009年《记住回家的路》,告诉人们在前进的过程中要记住回家的路,寻找内心的宁静;2012年《被时间决定的讲述》,通过对偏僻村落传统生活方式的介绍,表现出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引起人们对现代化生活的思考。

2.关注视角多元化

(1)关注中外名人

2007年《梦碎雅典》和2008年《歌德之勺》分别对奥蒂和歌德进行了介绍。

2009年访谈语录和2013年《定和是个音乐迷》分别对余光中和张定和作了介绍。

(2)对普通人进行刻画

2010年《骆驼祥子》车夫祥子、2011年《审丑》中的小臭儿和2013年《活着》的福贵都是普通人物。

(3)关注科学领域

2011年《没有天堂》对宇宙中有星体没有天堂进行了科学论述。

2012年《古怪重水》对重水进行了介绍。

(4)阐述人生哲理

2010年《审丑》,通过揭露社会的黑暗面,告诉了人们要孝敬长辈。

2012年《被时间决定的讲述》,告诫人们不要在喧闹的社会中放弃对安静生活的追求,要保留优秀的传统文化。

2013年《活着》,通过福贵的遭遇和善良,引发对人性的思考。

3.选材范围广泛,体裁倾向明显

选材上有写人写事,还有写物的,选材广;体裁以散文和小说为主,诗歌、戏剧基本不涉及,体裁倾向明显。

山东高考语文阅读的变化,顺应了时代发展,符合新课标的要求:“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山东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目设置发展分析

现代文的发展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材料的变化中,试题设置也发生了变化,小到试题数量、题序、分值,大到试题题型都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如表3:

对大阅读题目设置分析如下:

(一)题量、分值的情况

2005年到2013年大阅读题量稳定在四道题目,分值也较为固定,除2006年为21分外,2007年到2013年均为18分。山东省在自主命题和新课改的进程中,不断探索创新,对于现代文阅读的考查也在探索中逐渐稳定。endprint

(二)题目设置

大阅读侧重点在于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主观性较强,更能够体现出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文综合素养。除2005年有1道客观选择题外,2006到2013年均为主观性题目,如“归纳总结”“理解概括”“语言特色”“理解评价”等题型,题目设置较为全面。其中,“作用类”“理解句子含义”“理解评价”类题型出现频率高,所占分值大,如:

1.作用类

05年的第18题,06年的第16题,07年第一篇的第19题和第二篇的第19、20题,08年第一篇的第19题,第二篇的第20题,09年第一篇的第19题,10年第一篇的第20题和第二篇的第19题、12年第一篇的第19题。

2.理解句子含义类

05年的第20题,06年的第17题,07年第一篇的第20题、21题以及第二篇的第21题,08年第一篇的第19题,09年第一篇的第20、21题,10年第二篇的第21题,11年第一篇的第20题,12年第一篇的第20题。

(三)阅读能力层级分析

阅读是考查考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项目,不同材料和题目会造成考试难易程度不同,从表3能力层级一栏可知:2005到2013年对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等题型考查较为全面,近几年能力层级难度基本固定,每篇阅读中都会有探究F的题目出现,为22题。这类题目侧重于对学生主观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考查,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同时,根据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规定,文学类和实用类文本能力层级也有所区别,文学类题型能力层级往往高于实用类。能力层级不同,意味着考生在选择做哪一篇阅读时,也要进行思考,选择能力层级较低的阅读作答,减少在阅读上的失分。这种现象对考生迅速阅读文章并做出正确选择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三、给考生的建议

最后,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山东近几年阅读的命题趋势,笔者给考生提出以下几点答题建议:

(一)要对文本有整体把握

做探究题,先要对文本有个宏观透彻地了解,要了解讲了什么内容,哪些是重点,怎么去写的要点;构思上、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文章作者用哪些词语和句子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和情感;他写作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二)重点训练观点的归纳提炼和思路梳理

把握文章主旨、理清文章思路是文本阅读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方法。重点观点的总结归纳提炼和思路分析是近几年山东高考阅读非常重要的题型,做好这类题型,有助于考生更少失分。

(三)看分答题

分值不同,答案命制也有所不同,分值越高,答案角度也会越多。在分析近几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案特点的情况下,笔者建议,按照每个要点2分的安排进行答案组织。

(四)探究题表面深层含义全面考虑

探究题就是对文章表层意义进行理解,但阅读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阅读而阅读,而是为了告诉考生一个深层的社会人生道理,这就要求考生对文章进行深度思考,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作答。真正做到明确要求、言之有理、表述简明。

参考文献:

[1]任志鸿.高考高手[M].北京:知识出版社,2012.

[2]倪文锦.语文考试论[M].昆明: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3]郑国民.语文课程改革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王朝银.创新设计[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

[5]潘庆玉.科学主义语文教育观的评析[J].山东教育科研,2000,(06).

[6]教育部考试中心.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S].2013.

[7]王朝银.步步高考前3个月[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2.

[8]陈明华.语文——一种文化的深度阅读[J].语文教学通讯,2008,(06).

[9]荣令存.中华第一考[M].昆明:云南出版集团公司,2012.

[10]徐默凡.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命题语言刍议[J].语文学习,2009,(02).

高考语文复习:怎样抓现代文阅读 篇9

说起现代文阅读,真有些老生常谈,怕谈不出什么新意,见笑于大方之家。在此只能略谈一二,请大家指教。

仅从天津市高考命题题型来看,现代文阅读“三大块”几成定式,即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文六题18分,再加一篇散文18分。前者为选择题,后者为文字表述题。应该说这36分所占的分值仅低于作文――必须多拿分;并且它不像写作,需要有深厚的基础及平时的积累,也不用像那些小题似的在练习题上“多多益善”,它更多的是依赖于临场状态及发挥。从这点上看,这36分远比那些琐碎的`小题来分来得容易,因此,希望同学们对这类题不要害怕,要知难而上,相信通过精选精炼,大多数同学还是能拿到较多的分的。

问题在大文了――散文阅读,许多学生说,文章都能看懂,但一沾答题就犯晕,怎么也找不到答题的要领,写了半天,答不到点上,既浪费时间又不得分;还有些“聪明”的学生,索性把原文大段大段地抄下来,让老师去择答案。最后再看他的答题,赶上一篇作文的字数了。我想,以上两种做法都对现代文阅读存在误解,因而事倍功半。

那么,怎样才能切实有效地进行阅读训练呢?

1.要选“三好”――好文、好题、好答案

为什么?好文,它的思路清晰,文笔优美,哲理深刻,能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好题,它设题巧妙,发人深思,体现阅读能力;好答案,它是出题人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题目作了精心地研究,题的难度适中,答案的要点精准。因此,这个工作,应该说是必须由老师来完成的,学生自己很难做到。看来我们每个老师,如果想提高您学生的阅读能力,想提高他们阅读的成绩,就得辛苦一番,认认真真地给学生们选“三好”。

2.教给学生具体、实用、见效的阅读方法

如:阅读的顺序:先浏览,后看题,再回文中去找答案;

又如:阅读的搜索:寻找关键语句,用铅笔轻轻进行勾连;

再如:阅读的表述:删繁就简后如何将关键词连缀好并在卷子上表述,另外,关于作用的归纳,关于含义的归纳,关于艺术手法的归纳等,这些都需要做系统的训练,不求多,只求精;不求量大,只求收效大。那么,现代文阅读多拿些分,不是没有可能的。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探究题研究 篇10

议论文阅读 (8分)

安于平淡

陈鲁民

①近日看央视生活频道,主持人说了一段颇有哲理的话:人的生活大体可分为三块,5%的快乐,5%的痛苦,还有90%的平淡。普通人的一生会受到5%的诱惑和5%不得已的痛苦,最后过上90%的平淡生活。可见,平淡是生活的主要部分,我们在生活中要适当控制自己的欲望,回归宁静,安于平淡,才能让自己充满幸福。

②大千世界,许多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轰轰烈烈,事业出人头地,名声传播四方,处处鲜花掌声,似乎这样才没有白过,才实现了人生价值,而把安心于平常的工作,平淡的生活,平凡的事业,都看成是没有追求,缺乏理想,没有出息的表现,这其实是很脱离实际的美丽幻想,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不管是否心甘情愿,大多数时间都是生活在平淡之中的,平淡始终是生活的主旋律。

③即使那些叱咤风云的名流、巨擘,那些惊天动地的风云人物,其全部生活也大都是平淡的,每天可称为不同凡响的时间和机会不会超过十分之一。一个政治家,在政坛上可以慷慨陈词,指点江山,回到家里他可能也是一个含饴弄孙的平常老人;

一个在绿茵场上纵横驰骋的国际球星,坐在电视机前看比赛时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观众;一个在商场、股市翻江倒海的.资产大鳄,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里也是在吃饭、睡觉、娱乐,就和我们普通人没啥两样,无非是吃得好一些,房子大一点而已。

他们也不希望老是生活在镁光灯下,不希望始终成为公众关注的对象,也想和普通百姓那样,能不受干扰地去逛逛公园,能和家人自由自在地安享天伦之乐,也就是过平淡的生活。

④我们人生的许多烦恼,都是来自不安平淡,不甘寂寞。譬如,为了实现所谓不平凡的人生理想,为了当人上人,为了跻身名流,为了飞黄腾达,为了功名利禄,为了赚更多的钱,不停地奔波忙碌,无休止地投机钻营,长年累月地拼命折腾,最后也许成功了,达到目的了,但付出的代价太大,也距离人生的真谛越来越远,还没有来得及认真享受生活,就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也有些人早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美国作家梭罗孤身一人跑进了无人居住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自己砍柴,在瓦尔登湖畔建造了一个小木屋,并在小木屋里住了两年零两个月又两天的时间。

他通过自己的生活试验,告诉世人不要被纷繁复杂的生活所迷惑,从而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和意义。假如人们能过宇宙法则规定的生活,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焦虑来扰乱内心的宁静。

⑤托尔斯泰说过:“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平淡的生活,就是自觉降低欲望的结果,而不切实际的欲望,只能让我们感到痛苦和无奈。

安于平淡,可以说是治疗人生许多精神疾患的一副良方,是我们通向幸福彼岸的一只轻舟。安于平淡,就是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安于平淡,就是善于惜福,过好眼前日子;安于平淡,就是知足常乐,不与人胡乱攀比;安于平淡,就是不好高骛远,这山望着那山高。

当然,安于平淡不是甘于平庸,不是没有理想追求,而是善于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把平凡的生活过出五光十色的花样,在平凡的人生之途实现丰富多彩的人生价值,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小题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小题2:用简洁的语言说说第④段的论证过程。

小题3:有人说,生活中有很多看起来遥不可及的梦想,就是在不甘于平淡中拼搏出来的。作者却说我们要安于平淡。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小题1:我们在生活里要安于平淡(我们在生活中要适当控制欲望,回归宁静,安于平淡,才能让自己幸福也可)。

小题2:先提出本段的论点“我们人生的许多烦恼,都是来自不安平淡,不甘寂寞。”,然后用世人不安于平淡匆匆一生的例子和梭罗独居瓦尔登湖、安于平淡生活的例子,正反对比论证。意对即可

小题3:示例:我同意作者的观点。平淡是生活的真谛,是通向幸福的小舟。生活中的很多烦恼就是因为人们不安于平淡。但安于平淡绝不是甘于平庸,而是把平淡的生活过出五光十色的花样,实现丰富多彩的人生价值。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点的掌握。议论文的论点大多就是题目,或在暗含在第一段中,或一个故事来引出论点。本文,题目即是论点,或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也可。

小题2:

试题分析:结合论证过程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回答,首先提出“我们人生的许多烦恼,都是来自不安平淡,不甘寂寞。”,然后正反对比论证。

小题3:

上一篇:玉蝴蝶美文下一篇: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文言文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