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专业《版式设计》本科 课程教学大纲

2024-07-20

视觉传达专业《版式设计》本科 课程教学大纲(通用11篇)

视觉传达专业《版式设计》本科 课程教学大纲 篇1

一、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

版式设计 / Format Design 2.课程代码

162Y003.课程类别

专业课

4.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 5.学时/学分 48(24+8+16)/ 3 6.先修课程

构成原理

一、构成原理

二、构成原理

三、基础图案 7.适用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与设计实践,使学生了解版式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并掌握合理运用现代版式设计中的构成要素、视觉要素、审美原理、版式形式,从而独立完成相关命题的版式设计。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通过版式设计的学习,应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严谨的科学作风,提高学生设计技巧和艺术设计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能力。

第一章 版式设计基本理论。(4学时)

了解:版式设计的概念。理解:版式设计的历史和发展。掌握:版式设计的原则。

重点内容:1.版式设计的历史和发展。

2.现代版式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版式设计的视觉流程与基本程序。第一节:版式设计的历史和发展。

知识点:中国的书籍形态和版式设计的历史。第二节:版式设计的流程。

知识点:读者群定位;明确设计项目;明确传播信息内容;设计要求与安排。第二章 版式设计的基础知识。(8学时,含4学时上机)了解:视觉心理对版式设计的影响。理解:版式设计中点、线、面的编排构成。掌握:版式设计的视觉要素。重点内容:1.版式设计的基本类型。

2.版式设计中点、线、面的编排构成。

教学难点:版式设计的编排技巧;版式设计的视觉要素。第一节:版式设计的构成元素。

知识点:点的编排;线的编排;面的编排;其他构成元素。第二节:版式设计的基本类型。

知识点:满版型;分割型;倾斜型;三角型;曲线型;自由型。第三节:版式设计的编排技巧。

知识点:版式视觉心理学;版式设计主题;色彩影响版式设计;视觉度应用技巧。

第三章 文字与图形的版式构成(12学时,含4学时习题作业,含4学时上 机)

了解:文字的编排。理解:文字与图形的编排。掌握:图片的编排技巧。重点内容:1.图片的裁剪与应用。2.文字与图形的编排。教学难点:文字与图形的综合版式构成。第一节:文字的编排。

知识点:字体样式和风格;多语言文字混排;文字排列;文字应用的技巧与 方法。

第二节:图片的编排技巧。

知识点:图片直观的传递信息;人物图像编排技巧;肌理图片应用。第三节:图片的剪裁。

知识点:通过图片剪裁版式图像;一图多用技巧;两次图的应用。第四章 版式设计与印刷。(12学时,含8学时上机)了解:版式与纸张。理解:版式设计的线法规定。

掌握:色彩的标示、出血及图片输出要求。重点内容:1.版式印刷的相关知识。

2.色彩的标示、出血及图片输出要求。教学难点:版式设计的线法规定;前期制作与后期印刷。第一节:版式与纸张。

知识点:开本的认识;纸张的选择。第二节:线法规定。

知识点:角线;出血线;十字规线。第三节:前期制作。

知识点:计算机应用中的版式设计;版式设计软件。第四节:后期印刷。

知识点:拼版印刷;校对菲林色彩;装订方式选择。

第五章 版式设计的具体运用。(12学时,含4学时习题作业,含8学时上机)

了解:版式设计的基本形式。理解:不同类别的版式设计

掌握:书籍、报纸、杂志、招贴、DM版式设计。重点内容:1.具体版式设计的应用能力。

2.书籍、报纸、杂志、招贴、DM版式设计的运用。

教学难点:掌握版式设计的基本形式;能运用不同的版式形式独立完成命题 设计。

第一节:书籍版式设计。

知识点:书籍版式设计的特点;封面、内页版式设计。第二节:报纸版式设计。

知识点:报纸版式设计的特点;颜色模式的选择;标题及文字的设计。第三节:杂志版式设计。

知识点:杂志版式设计的特点;文字、图片、标注的应用。第四节:DM版式设计。

知识点:DM版式设计特点;DM的开本与纸张选择;DM的文字与图形设计。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形式:考查。

题型构成:版式排列30%,创意40%,电脑制作30%。成绩构成:考查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四、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一)推荐教材

[中国] 贺鹏、谈洁、黄小蕾 编著.《版式设计》.(第二版)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年2月。

(二)主要参考资料

[1] [中国] ArtTone视觉研究中心 编著.《版式设计从入门到精通》.(第一版)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3月。

[2] [中国] 余岚 编著.《版式设计》.(第一版).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年8月。

五、其他说明

课程结束后学生优秀作品由主讲教师推荐,交教研室留存并发给《优秀作品留存证》。

撰写人(签字):

****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院(系、部、基地)院长(主任)(签字)(盖章):

视觉传达专业《版式设计》本科 课程教学大纲 篇2

在目前国内艺术类院校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 大部分都开设了摄影课程。摄影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与视觉门类, 其应用技巧和视觉展现方式涵括甚广。如果作为摄影专业的学生, 他们需要完整的四年本科学习与大量的实践练习来掌握摄影技巧与视觉语言的表达。而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 最多只有半个学期或几周甚至更短的时间用于学习。在本人所任教的学院中, 摄影课程开设于本科二年级的上半学期, 此时正值学生从基础类课程过渡到专业课课程的第一阶段。在该阶段, 学生需要解决进入专业学习以后亟需掌握的基本技巧, 例如图形创作、字体设计及视觉软件操作等。因为总课程数多, 所以留给摄影学习的时间相对受到挤压, 一共只有三十二学时, 其中包括了所有的课堂理论部分授课时间, 以及能够用于面对面指导的课堂练习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根据视觉传达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 使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基本的摄影技巧与摄影语言的运用, 并能在将来的学习中, 灵活地运用摄影这项技能, 更好地为本专业创作服务, 就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二、摄影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在探讨应该如何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安排摄影教学的内容之前, 我们必须先明确视觉传达专业的特性和学生学习的目标。根据目前公认的定义来说,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门学习如何以某种目的为先导, 通过可视的艺术形式传达一些特定的信息到被传达对象, 并且对被传达对象产生影响的专业。

著名的图像研究者W.J.T米歇尔曾这样归纳过两种摄影语言的表现方法, “摄影与语言的关系可以有两种基本描述。第一种强调摄影不同于语言, 它以“没有代码的信息”为特色, 是视觉现实的纯客观的艺术再现。第二种把摄影转变为语言, 或强调在实际应用中它被语言的兼并。”虽然摄影区别于其他艺术创作手法的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客观记录性, 但在实际运用中, 无论拍摄者如何努力地想站在完全中立的视角上, 在利用镜头选取目标图像的过程中, 已不可避免地带有作者的主观愿望和思想。而在视觉传达专业的摄影学习中, 应凸显摄影图像传递信息的这项功能, 教导学生学会如何将摄影作品作为一种传递信息的媒介来到对待, 而不仅是一种在无意识情况下对客观现实随意捕捉的产物。在这里, 摄影作品不但是视觉传达设计创作中的一种辅助元素, 也可以成为主要的创作手段。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 可首先从新闻纪实类摄影入手, 让学生通过学习优秀作品, 学会如何调动画面元素, 让照片充满信息量, 能够“开口说话”和“讲故事”。获取一张具有美感、故事感和情绪感的照片, 不仅需要理性的分析和调动, 还需要敏锐的观察力, 动用全身的感官, 努力地捕捉周围的事物。而对题材和拍摄对象的选择, 能够同时引发学生对于他人与周边世界的关怀及思考。这些能力的培养, 对于一个立志成为优秀设计师的视觉传达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通过纪实类摄影的分析和学习, 培养以上的诸多能力外, 激发学生的创意也非常重要。通过对创意摄影和观念摄影作品的学习, 可以使视觉传达其他课程内容与摄影相交叉, 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场景搭建、情节设计等手法进行创作。但这部分内容, 因为涉及较多技术层面的问题, 教师应以启发为主, 对学生作品的完成度不应做太高的要求。

在摄影学习的初级阶段, 有许多人认为只有拥有昂贵的摄影器材才能拍出优秀的照片。诚然, 器材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但抱着这种唯器材论的看法, 往往会使学习者们忽略了美学素养的提高和瞬间捕捉的能力。因此课程的初始阶段, 就应该让学生明确一个概念, 那就是:好的构图能力、巧妙的光线利用能力、富有创造力的思维能力和敏锐的洞察能力才是一幅好的摄影作品最重要的保障。因此在面对已经学习了若干年基础绘画的视觉传达专业学生, 仍旧需要强调构图、色彩和光线等元素。在课程初期阶段的实践内容中, 安排学生利用差异较小的手机拍摄功能创作作品, 同时比大师级的手机摄影作品, 则更能起到启发和对比学习的效果。

虽然在摄影中器材不是万能的, 但摄影作为一门离不开技术与器材的艺术呈现方式, 离开技术只谈美学, 是非常不可取的。教会学生了解快门、光圈、景深、曝光、ISO、白平衡等概念, 以及灯光、滤镜、脚架等配件的应用, 能够大大拓展创作的可能性和多变性。技术熟练和提高需要长时间的练习, 因此这部分的教学内容应穿插在整个教学阶段展开, 同时督促学生不断练习, 从而达到熟练掌握。

总结

摄影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作为一种视觉呈现手段, 摄影不仅拓展了学生在进行创作时的视觉表现形式的多元化, 提高了作品的完成度, 同时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的视觉与传播的核心概念, 并从多方位调动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对美感的感知。因此, 摄影教学应该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来对待。但仅仅几周的学习, 无论如何是不够的。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在课程结束以后, 继续保持摄影的爱好和习惯, 不断自我学习进步, 就需要任课教师根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W.J.T米歇尔著.《图像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9月第一版.

视觉传达专业《版式设计》本科 课程教学大纲 篇3

【关键词】 非艺术类专业;版式设计;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8-000-02

一、高职院校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现状分析

从高考的角度说,非艺术类是指只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的学生,而艺术类是指要参加省区的术科联考和高校的校考,也就是说艺术类学生在进校之前就有一定的美术基础,而非艺术类学生在进校之前基本上都是没有美术基础的。我校的城镇规划专业就是非艺术类专业,而城镇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面向城镇规划设计和房地产策划市场,牢固掌握城镇规划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从事规划设计、制图、建设管理、房地产策划与管理等工作的高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在课程设置上,该专业在大一时候学习了素描、色彩和设计基础课程,对于该专业来说平面设计软件的学习应用是零基础,而版式设计至少应该掌握Photoshop和CorelDRAW等平面设计软件,作为一门非专业课程在课时设置上相当少,只有16节课,也就是说在这16节课内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版式设计的原理,还要学会版式设计的制作方法,掌握基本软件的应用,面临着基础弱、课时少的问题,具体如何实施教学步骤与教学方法将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点。

二、课程的定位与设计思路

版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把版面上所需要的设计元素进行必要的编排组合,成为直观动人、简明易读、主次分明、概念清楚的美的构成,使其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传达着设计者的艺术追求与文化理念。从而通过版式设计,给阅读者提供一个优美的阅读“空间”。何谓版式设计?版式设计又称为编排设计,是平面设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为视觉传达的重要环节。版式设计要调动各类视觉元素进行形式上的组合排列,但更重要的是,版式上新颖的创意和个性化的表现。版式设计的学习对建筑规划设计的学生来说,在呈现设计方案时有很大的作用,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审美素质,对建筑规划设计的专业学习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学习版式设计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Photoshop和CorelDRAW软件的应用,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位图图像处理能力和矢量图形制作以及文字编排的能力,而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需要同学们在课外运用大量的时间来自主学习软件的应用。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以版式设计训练为导向,以典型版面构成方法为基点,综合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一体的思路设计。通过对优秀版式设计作品剖析和模仿,引导学生建立版式设计的整体概念。并着重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解析,现场演示,修改作业中不足的地方,从而引导学生在实战训练中熟练掌握设计原则。

三、课程目标设定

(一)专业能力

1、学习版式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掌握版式设计科学性与艺术系的统一理论,为创作出一个有序而独特的画面组织结构,使其有利于信息的传递和主题内容的表达,符合人们的接受心理和视觉要求。版式编排一方面提高版面的注意价值,强化信息传递的快速与准确,另一方面,使读者通过版式编排艺术产生美的遐想与共鸣。

2、使学生熟练掌握和了解版式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构成的基本形式,掌握版式设计在作品中的应用,对于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来说让其为自己的专业服务,美化自己的专业设计,可以通过美化设计方案ppt的制作,以及画册、展板等的制作,从而熟悉常见的版式设计问题与解决办法。熟练运用Photoshop和CorelDRAW等平面设计软件进行版式设计。

3、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二)方法能力

1、能根据项目要求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有效的分析。

2、能够根据项目任务制订工作计划,并组织或协同执行工作计划。

3、能够充分理解项目任务的要求,并能根据项目任务寻找合适的切入点。

4、具备一定的对社会观察的敏锐度,能够发掘出新的观点,并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创意完成相应的画册、展板等设计。

四、教学实施的主要步骤及方法

通过分析该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为解决当前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制订一套适用于该专业版式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该课程主要运用讲授式与训练实践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操作训练中主要采用了案例示范、临摹法、自主学习法、任务驱动法等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前期课程主要以案例示范为基本,通过示范操作和讲解使学生掌握版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临摹版式环节放置在课后完成,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自主学习是课程学习强有力的支撑,由于课时太有限,软件操作学习的环节主要就依靠学生自主学习;任务驱动是实践训练环节的根本,推动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效进行。

第一,案例示范。是指教师通过示范操作和讲解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教学方法。在前期,课程必须导入案例示范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来讲解版式设计的知识点和如何利用软件来进行制作。在本课程中,案例示范操作主要是结合所讲理论知识点,利用Photoshop和CorelDRAW软件进行版式设计实例操作演示。在示范教学中,教师对实践操作内容进行现场演示,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强调关键步骤和设计要点,使学生边做边学,理论与技能并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临摹版式。对于初学者来说,临摹无疑是很好的入门方法。每次课结束后都会给学生课后布置版式抄绘作业。在课时紧张的情况下必须充分利用课外的时间,督促学生加强训练。要求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搜集各类优秀的版式设计,并抄绘版面构成。将设计较好的版式设计作品用点、线、面知识进行解构,从而加深对版式设计中点、线、面关系的处理和版式设计原则的理解。并以此让学生点滴积累,搜集素材,有了一定的模仿积累,学生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为今后的设计打下基础。

第三,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生通过自学、探索、发现来获得科学知识的新型教学方式。通过老师讲解示范有了一定的版式设计理论知识和软件基础知识,课后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目标,做到对整个学习过程心中有数。版式设计课程的重点和时间分配上主要在设计思维的培养和设计原则的掌握上,在软件的应用上基本完全靠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研究,让学生去发现和探索,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四,进行项目任务训练。有了前面的案例示范、临摹版式、自主学习为基础,最后进行项目任务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去讲解应该怎么做,而是创设某些技术上的难题,让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并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大体思路及有关线索,即从哪里去获取相关的资料,教师要担任好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去学习现成的结论。

由问题的创设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效应,而且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需要,唤起学习的动力。比如,在进行个人作品集封面设计的时候,先留任务给学生,学生完成任务以后老师再评讲。设计之前,学生就需要对版式设计的开本和印刷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如开本知识点、分辨率、出血、颜色模式等;还会对构成知识的点、线、面的应用,以及美学原则等知识进行思考。留下任务,其实就是留下问题。让学生去发现设计中的问题,让老师去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第五,检查结果,科学评价。这个环节非常重要,课堂教学的目标有没有实现,必须通过课后的检查评定才能知道,这种检查可以是教师的检查、也可以是同学间的自查与互查。同学们自己从对比中找出优点、缺点,找出自己做到的与没有达到效果图的地方,并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然后加以改正。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的意识,让学生能直观地发现自己的进步和成绩,找出薄弱环节,以便在后期的学习中加以注意和改进。科学的评价是指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的一种评价。评价的原则是:以激励为主,注重过程评价和自我评价。在高职院校中,对学生的评讲也应该符合职业教育形式。改变单纯的以学生的课堂、课后作业和美观性评价为主体的方式,可以改为以学生设计、创意、制作、美观等各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价。注重每个项目任务的过程性评价,这样可以更全面的反应学生的能力。

五、小结

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的教学思想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将发生很大的改变,教师需要在不断的在经验探索中寻求一种适合于不同受教对象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实践,案例示范、临摹法、自主学习法、任务驱动法等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多维度解决教学中学生基础差、课时少等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完成我们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美国]麦克韦德.版式设计原理与应用[M].侯景艳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09

[2]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05

视觉传达专业《版式设计》本科 课程教学大纲 篇4

一、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

POP广告设计/Point Of Purchase Advertising 2.课程代码 162Y011 3.课程类别 专业课 4.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 5.学时/学分 64(48+16)/4 6.先修课程

立体构成,平面广告设计 7.适用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课程教学目的

POP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初步的POP的字体与配图,从而能在校园的宣传工作中能有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POP字体活泼、配图简单、色彩多变、容易上手。在理解和学习宣传知识的同时,可以使学生对美术的接受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提高本校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对美术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通过POP的教与学,增加学生对宣传板报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多方面的宣传形式和手段。并在教学中紧密结合配色、插图及书写多种字体等多方面的学习。使学生逐步了解和认知宣传海报各个较为详细的步骤和过程,提炼宣传语言。第一章 POP广告设计概述(4学时)了解:认识POP广告的分类。理解:POP广告的功能。掌握:POP广告的作用。

重点内容:认识POP广告设计的功能。

教学难点:认识POP广告设计对企业及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地位。第一节:POP广告的起源与发展。知识点:了解POP广告起源与历史演变。第二节:POP广告的分类及概念延展。知识点:按照展示形式及功能进行分类。第二章 广告策划(10学时)了解:策划原则、调查程序。理解:调查内容、广告计划。掌握:调查方法、广告策划。

重点内容:掌握POP广告设计的原则和程序以及调查内容与方法。

教学难点:要求学生认识到POP广告设计对企业及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地位。第一节:POP广告策划的原则。

知识点:POP广告策划统一性、灵活性、有效性原则。第二节:POP广告的调查方法与程序。

知识点:1.了解POP广告观察法、访谈法、抽样调查法等。2.了解POP广告设计目标、定位、预算及发布时间。第三章 广告创意(10学时,含8学时习题作业)了解:创意方法。

理解:POP广告形式的创意。

掌握:POP广告图形的创意、POP广告文案的创意。重点内容:学生重点掌握POP广告设计的创意。教学难点:POP广告图形的创意。第一节:POP广告创意的原则。知识点:了解POP广告首创性、简明性、形象性原则。第二节:POP广告图形与文案的创意。

知识点:了解POP广告图形与文案设计的方法。

第四章 POP广告设计的图形与创意(12学时,含12学时习题作业)了解:POP广告设计的图形分类与功能。

理解: POP广告设计的图形创意和POP广告设计的图形绘制方法。掌握: POP广告设计的工具掌握。

重点内容:使学生掌握POP广告设计的图形绘制方法。教学难点:形式美法则在图形绘制的运用。第一节:POP广告设计的图形分类与功能。

知识点:了解POP广告模拟形、几何形、构成式的分类与功能。第二节:POP广告图形图形绘制与创意。知识点:了解POP广告图形构成要素与造型。

第五章 户外POP广告设计的制作流程与技巧(12学时,含12学时习题作业)

了解:POP广告设计的造型要素。理解:POP广告设计的图形设计。掌握:POP广告设计的测量与起稿。

重点内容:使学生掌握户外POP广告设计的造型技巧。教学难点:POP广告设计的测量与起稿。第一节:户外POP广告设计的造型要素。知识点:了解户外POP广告美的形式与法则。第二节:户外POP广告设计的测量与起稿。知识点:了解POP广告设计的测量与透视原理。

第六章 户外POP广告制作(16学时,含16学时习题作业)了解:POP广告设计的材料选择。理解:POP广告设计的用具选择。掌握:POP广告设计的制作方法。

重点内容:使学生掌握户外POP广告设计的绘制流程。教学难点:户外POP广告创作时,承担课程的指导老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安排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户外POP广告创作题目,场地并做好户外POP广告创作的各项准备工作。指导教师在户外POP广告创作时要承担对学生的选题,创作思路和创作进度各方面的跟踪指导。

第一节:户外POP广告设计的材料与用具选择。

知识点:了解不同材料、色彩在户外POP广告制作中的应用。第二节:户外POP广告设计的绘制流程。

知识点:了解POP广告设计的具体流程与绘制方法。

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形式:考查。

题型构成:草绘图30%,创意40%,材料30%。

成绩构成:考试成绩占30%,平时成绩占70%。

四、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一)推荐教材

[中国] 宋华 编著.《POP广告设计》.(第一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

(二)教学参考资源

[中国] 方卫 任赛赛 编著.《POP广告设计》.(第一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

五、其他说明

课程结束后学生优秀作品由主讲教师推荐,交教研室留存并发给《优秀作品 留存证》。

撰写人(签字):

****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系(部、基地)主任(签字)(盖章):

视觉传达专业《版式设计》本科 课程教学大纲 篇5

好的视觉设计路径应该是顺应这样的用户习惯,糟糕的设计会让用户无所适从,焦点到处都是。

当然,上图的视觉路径图并非绝对的,浏览习惯因人而异。

网站中方块

因为人们从接触信息以来,信息的呈现就是以方块式存在:报纸、书,单个字成点,一行字成线,一段字成面,而这个面当然是以方形呈现的效率最高。网站的视觉设计大部分其实都是在拼方块。

网站中的方块能很好地引导用户的视觉路径,用户可以通过区块来分辨这个区域的信息是否是自己需要的,从而可以迅速缩小范围细致寻找或者浏览下一个区块,比如yahoo的首页,从大块上来看,用户很容易分辨出4个大区块,每个区块里面又有小的区块。

1方块感越强越能给用户方向感。

2方块越少越好。

3尽量用留白做视觉区分。

对齐和间距

视觉设计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忽略的就是对齐。检查的方法就是查看每个方块中的边线,方块与方块之间的边线,尤其是纵向维度。

间距的一般规律:字距小于行距,行距小于段距,段距小于块距。检查的方法可以尝试将网站的背景图案、线条全部去掉,看是否还能保持想要的区块感。

拿淘宝的新首页举个细节的例子(右边是我调整后的)。有时候我们不需要花心思做多么漂亮的图标和颜色搭配,用心地调整好网站的每一个像素或许也能让它焕然一新。

主次关系

怎么对用户引导的关键就在于怎么处理主次关系。说白了就是对比,从视觉的角度上看:形状的大小,颜色,摆放的位置都会影响信息的重要与否。

从大的区块来看,不要平均分割页面,三栏的设计应该让其中一栏明显短一些。

从局部来看,也要把握信息呈现的节奏,比如yahoo中间新闻栏的设计,大图带大标题是第一要点,小图带字是第二要点,纯文本第三,节奏感、主次关系非常强。

常见问题

1 视觉设计师不懂代码,前端设计师在视觉方面又不专业,

常常是实现出来的产品跟视觉设计出来的图片有所偏差。建议视觉设计师跟进调整。

2 广告图片破坏视觉效果。如果网站足够牛的话,可以让广告方遵循视觉规范。如果不行的话,起码设计师还能决定广告的尺寸,位置等等。

写这篇文章刚刚赶上4月份新浪、腾讯、淘宝的首页改版。单纯从视觉设计的角度上看,腾讯非常清爽,很用心。

来自:uitony.com/?p=32

评论

小猪(1楼)-04月 11th, at 9:25 am

是我眼睛笨??淘宝那个没看出来区别~

愆伏(2楼)-04月 11th, 2008 at 9:28 am

淘宝那个例子乍一看还真没发现左右2张图有什么不同。

放到PS里量了一下,发现了端倪:)

果然是“精确到像素”,非常精彩

愆伏(3楼)-04月 11th, 2008 at 9:30 am

@小猪 注意纵向的对齐

蜡笔小梅(4楼)-04月 11th, 2008 at 9:36 am

很好的文章,学习了.

你写的第2个淘宝的例子我看了好久才发现你所做的调整.

我想这是大多数人都不在意的.

但正是这许多点滴的细节处理.组成了网站整体呈现的视觉效果.

影子(5楼)-04月 11th, 2008 at 11:33 am

刚从蚂蚁.com出来,这些问题,我觉得在它身上体现的很严重。

我也给他们提了建议,希望他们有所改进。

Denis(6楼)-04月 11th, 2008 at 12:15 pm

Tony 是一代设计粽狮!

稻草(7楼)-04月 11th, 2008 at 12:18 pm

我在做视觉设计的时候.

在PS里习惯将效果图缩成33.3%与50%再看效果

在写完xhtml+css后

再截个屏与原始的效果图对照下

细节最好能精确到1px.

视觉传达专业《版式设计》本科 课程教学大纲 篇6

课程名称:Matlab程序设计

一、课程概况

所属专业: 课程类型: 开课学期: 学时: 拟使用教材:

郑阿奇.《matlab实用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国内(外)现有教材:

郑阿奇.《matlab实用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学习参考资料

1.于润伟.《matlab基础及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自动化 专业方向课程 5 36

开课单位: 课程代码: 学分: 核心课程: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0845600 2.5 否

二、课程描述(300字以内)

本门课程是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类等专业方向课,为学习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matlab程序设计知识,主要培养学生掌握掌握Matlab语言的编程方法,并能够熟练地将Matlab应用于学习中,解决相关课程中的复杂的数学计算问题,为后续多门课程使用该语言奠定基础。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Matlab的数据类型、矩阵输入和操作方法、语法结构、函数的使用以及二维、三维绘图功能,掌握工具箱的使用方法,初步具有综合运用matlab编程知识,分析并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要求

授课教师将按照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有关要求做好课程教学各项工作,严格按照课表规定的时间、地点上课,不迟到、不早退,将根据本大纲要求,认真备课完成教案与讲稿编写等各项课前准备工作;授课过程力求内容充实、概念准确、思路清晰、详略得当、逻辑性强、重难点突出,力戒平铺直叙、照本宣科,同时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和课堂教学效果信息的反馈,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同时将结合课程目标要求,做好考核内容设计,并严格按照本大纲要求做好出勤率统计、作业评价等各项工作。

学习是大学生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学生应根据课程大纲要求制定本门课程学习计划,加强学业管理,严格自我要求,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主动适应课程学习要求。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不迟到、不早退,无正当理由不请假,上课认真听讲,不做任何与课堂教学无关事宜,不使用手机,积极与授课教师进行教学互动,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做好预习、复习、课外书籍阅读等工作,主动与同学开展合作学习,认真完成任课教师布置的课程作业。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本门课程考核方式及要求为:出勤率及课程作业占10%,点到不少于3次,其中缺席1次,按无成绩计算;随堂测验1次,测验成绩按10%折算后计入总成绩;实验成绩按20%折算后计入总成绩;期末考试为卷面考试,占总成绩的60%。

六、课程内容

第一章:Matlab语言概述(授课时间:第五学期第1周)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熟悉matlab的基本功能、发展历史、运行环境以及上机运行方法。

教学重点:matlab的基本功能;命令行及脚本运行方法。教学难点:matlab脚本的概念及编写;matlab的命令行指令。学

时:课堂教学2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2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主要内容:

1)MATLAB简介

一、matalb功能和特点

二、matlab发展历史

2)MATLAB环境设置 3)MATLAB帮助 4)其他管理

学习方法:小组讨论、实验操作 课后作业:

1.什么是高级语言?什么是低级语言?

2.Matlab语言的优点是什么?Matlab程序如何运行?怎样查看帮助?

第二章:Matlab数值计算(授课时间:第五学期第2,3,4周)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matlab语言中的矩阵、数组、多项式的应用,掌握matlab常用的数据分析函数。

教学重点:矩阵和向量的定义及使用。

教学难点:各种多项式函数及数据分析函数的掌握

时:课堂教学6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6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主要内容:

1)变量和数据 2)矩阵和数组

一、矩阵输入

二、矩阵元素

三、字符串

四、矩阵和数组运算

五、多维数组 3)日期和时间

一、日期和时间的表示格式

二、日期和时间函数 4)稀疏矩阵

一、稀疏矩阵的建立

二、稀疏矩阵的运算 5)多项式

一、多项式的求值、求根和部分分式展开

二、多项式的乘除法和微积分

三、多项式拟合和插值 6)数据分析

7)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 学习方法:小组讨论、实验操作 课后作业:

1.怎样用matlab求解线性方程组?

2.如何用matlab进行二次函数拟合?

第三章:Matlab符号计算(授课时间:第五学期第5,6周)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符号表达式的建立,掌握符号表达式的代数运算以及符号积分变换。

教学重点:符号表达式的概念及使用。

教学难点:符号表达式的建立以及符号表达式的代数及微积分运算,符号积分变换的应用。

时:课堂教学6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6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主要内容:

1)符号表达式的建立 2)符号表达式的代数运算 3)符号表达式的操作和转换 4)符号极限、微积分和级数求和 5)符号积分变换 6)符号方程的求解

学习方法:小组讨论、实验操作

第四章:Matlab的计算可视化和GUI设计(授课时间:第五学期第7,8,9周)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图表绘制的方法,熟悉图形绘制工具,掌握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方法。

教学重点:图表绘制及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教学难点:多个图形的绘制方法;三维图形绘制;可视化的GUI设计界面环境使用。

时:课堂教学6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6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主要内容:

1)二维曲线的绘制 2)特殊图形绘制 3)三维图形绘制 4)图形绘制工具 5)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学习方法:小组讨论、实验操作

第五章:Matlab程序设计(授课时间:第五学期第10,11周)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程序的三种基本结构,熟悉m文件的编制,掌握函数的设计与使用方法,掌握性能优化方法和性能分析工具。

教学重点:m脚本文件和m函数文件;流程控制语句。教学难点:函数参数传递;函数句柄的使用。

时:课堂教学6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6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主要内容:

1)程序流程控制 2)M文件

3)函数调用和参数传递 4)函数句柄 5)数值分析 6)内联函数 7)性能优化和加速

学习方法:小组讨论、实验操作

第六章:线性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授课时间:第五学期第12,13周)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matlab中与控制系统相关的函数,熟悉相关工具箱的使用,掌握熟悉如何应用matlab对线性系统进行时域及频域分析。教学重点:线性系统描述;模型之间的转换,控制系统工具箱。教学难点:线性控制系统时域分析;频域分析。

时:课堂教学4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4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主要内容:

1)程序流程控制 2)M文件

3)函数调用和参数传递 4)函数句柄 5)数值分析 6)内联函数 7)性能优化和加速

学习方法:小组讨论、实验操作

第七章:Simulink仿真环境(授课时间:第五学期第14,15周)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matlab中simulink仿真工具的使用,掌握模型创建方法,掌握子系统建立与封装方法,掌握simulink模型的运行方法。

教学重点:模型创建;模型仿真与分析。

教学难点:常用模块的参数与属性设置;连续系统仿真;离散系统仿真;混合系统仿真。

时:课堂教学4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4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主要内容:

1)Simulink简单程序演示 2)模型创建 3)Simulink基本模块 4)复杂系统仿真与分析 5)子系统与封装

学习方法:小组讨论、实验操作

第八章:matlab高级应用(授课时间:第五学期第16周)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matlab的应用接口,了解低级文件的输入输出方法。

教学重点:应用接口;文件输入与输出。教学难点:mex文件的使用。

时:课堂教学2学时,课外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2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 主要内容:

1)Matlab应用接口 2)低级文件输入输出

视觉传达专业《版式设计》本科 课程教学大纲 篇7

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二字, 要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 主要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2014年3月中国教育部改革方向已经明确:全国普通本科高等院校1200所学校中, 将有600多所逐步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 转型的大学本科院校正好占高校总数的50%。

二、高校转型面临的问题

高校转型如何进行, 各大高校都在进行不断的探索, 现在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参考, 但是转型的目标已经确定:以职业为导向, 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在转型过程中, 各大高校普遍会遇到如下一些问题。

1. 教学计划过于传统和陈旧。

以往高校的教学计划, 主要以大量的公共课及理论课为主, 实践课时严重缺乏, 个别学校受硬件教学条件限制, 缺少校内外实训基地, 即使安排了实践课时, 也仅仅停留在“名义实习”, 实际用于学生实践、培养动手能力的课时仍然不足。

2.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仍显短缺和落后。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 教师为了保证授课进度, 使学生系统学习更多的理论知识, 往往采用讲授法, 而且大多数教师主观地将讲授法变成了“填鸭式”灌输教学法。讲授的过程中缺乏互动, 即使提问, 也是围绕着教材进行提问, 问题死板, 答案单一, 甚至遇到学生回答不出、或者回答不全面的时候, 教师主动为学生回答,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遭到扼杀, 失去了主动学习的热情。

3. 传统的考核方式存在弊端。

考试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教学效果反馈的重要手段。高校传统的考核方式一般采取闭卷笔答的方法。但是, 传统的考核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 首先, 传统的考试方式命题常取自于书本, 理解记忆少, 知识应用能力考核的更少;其次, 传统的考试命题主要以背诵为主, 个别学生平时不学习, 考前突击, 也可能考出好成绩, 不能真正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后, 传统的考试由于考生人数众多, 通常无法做到试卷个人化。因此, 传统的考试也就无法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

4. 师生间缺乏顺畅有效的日常沟通及反馈。

当前的教学过程中, 大部分高校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教学的主体是教师, 从制定教学计划、选用教学手段、确定授课内容到评定学生成绩, 完全由教师掌控, 这是一种不平等的教学关系。在这种学习氛围中, 学生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不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化思维。

上述问题如何解决, 是高校能否成功转型成应用型本科院校关键之一, “互联网+”因为其独具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三、“互联网+”的特征

教育就是“教”与“学”的互动, 实质上就是信息交换和处理的过程, 而互联网的核心功能正是信息交换和处理。在现代教育中, 互联网对信息化教育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互联网在信息交换和处理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超越时空。

互联网信息交换和处理, 不受时空限制, 使地球变成了地球村。网络上的资源可以传播到网络上任意一个节点上, 无论是休闲娱乐还是学习, 都可以随时随地根据个人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2. 实时交互性。

互动性又称交互性, 包含“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传播方式, 这是互联网的一个显著特点。互联网中信息不再是单向传播, 而是信息互动传播, 用户可以有选择地获取他们认为有用的信息, 并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一定的信息反馈。

3. 公平、人性化。

人们在互联网上接受和发布信息是平等的, 在互联网上不分种族、地域、身份, 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同时, 现在的网络终端操作都很人性化, 操作简单, 使用方便, 互联网之所以普及的这么快, 就是因为其“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标准的设定。

4. 成本低、效率高。

互联网由于是虚拟的, 节省了实体的制作费用, 省时间, 省人力, 省投资, 省费用, 省精力, 省物力, 成本大大降低, 使大多数单位、个人都可以承受。

四、“CCMM精品课程包”信息化建设

互联网的作用不可替代, 如何更有效地利用互联网资源, 对转型的专业进行合理的教学改革, 对高校及任课教师都是一种挑战。笔者所在院校就是这样一所处在转型期的应用本科院校, 在转型过程中, 以视觉传达专业为试点专业, 我们开发了“CCMM精品课程包”。“CCMM精品课程包”的建设包括:课程整体设计、课堂课程设计、视频课程学习系统、智能测试系统及信息反馈系统等。整个课程包依托于互联网, 对传统的教育进行了创新性改革。

1. 项目教学使课程整体设计更具实践性。

“CCMM精品课程包”中的课程整体设计采用“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 改变了以往“教师讲, 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 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项目教学, 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实现了无缝衔接, 每个项目都有对应的实训, 配以详细的实训指导书, 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理论应用能力。

2. 多种教学方法并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备课过程中,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丰富资源, 将于课程相关的视频片段进行剪辑, 授课过程中形象地将课程内容直接展示出来, 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生动性、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 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将书本中的知识点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 使原本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味。同时, 将幕课和微课作为课后复习和预习的辅助资料, 便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3. 人性化智能测试客观反映学习状况。

针对传统考试存在的弊端, “CCMM精品课程包”中的考核采取无纸化考试与答辩相结合的方式来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无纸化考试的优点在于对考试的全过程实现管理与控制, 考试时考生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 考试可以做到公平、公正、合理, 避免大量作弊现象的发生。答辩是对试卷检测和作业环节的有益补充, 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答辩师生的互动, 可以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构思与想法, 有助于教师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以后的教改。

4. 多渠道信息反馈系统促进课程包信息化建设。

辽宁传媒学院在建设“CCMM精品课程包”过程中, 充分重视教学信息反馈, 通过组织“精彩一课”、“学生综合测评”、“学生民主座谈会”等活动, 师生间可以进行顺畅的沟通。特别是“互联网+”的兴起, 学生与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平等的交流。通过网络, 使用网名的学生可以向教师倾诉自己真实的想法, 可以坦率地对教师的教学提意见, 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 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 促进了课程包的信息化建设, 教师可以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及时的反思, 从中总结经验, 发现问题, 从而改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CCMM精品课程包”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艰巨的工程, 不仅仅是将传统的课程信息化和网络化, 它涉及到课程整体设计、课堂课程设计、视频课程学习系统、智能测试系统及信息反馈系统的研究与创新, “CCMM精品课程包”的建设, 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确保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摘要:近年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 网络技术已经应用到各个行业和领域。在“互联网+“时代, 如何利用互联网丰富的虚拟资源, 对视觉传达专业精品课程包进行高效的建设, 是应用本科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从互联网在课程包建设的各个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加以阐述, 为如何建立视觉传达专业信息化精品课程包提供了一个解决思路。

视觉传达专业《版式设计》本科 课程教学大纲 篇8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平面构成;教学;创新

一、平面构成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内容相对陈旧,缺乏创新性

上世纪八十年代,设计学者从国外引进了“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该课程体系由日本教育界根据包豪斯课程的相关内容及训练方法归纳、整理而形成。构成课程拉开了设计与绘画专业的教学体系,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设计教育的发展。过去三十年,只要开设有设计专业的高校都遵循先素描色彩,随后构成,再进入到专业课学习的教学模式。笔者在高考前就接触过类似平面构成的训练,本科阶段在华中的美院学习平面设计,毕业后在工科院校从事设计教育两年,随后去北京的师范院校攻读设计学的研究生,最后来到广州的农科院校继续从事设计教学工作。近十年的求学和工作经历,笔者亲身体会到,从南到北平面构成的课程教学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学生的作业先从点、线、面的抽象练习开始,然后是抽象单元形的重复、渐变、放射等骨格的排列与分割。全国高校的平面构成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教材编写大同小异,教学模式同质化比较普遍。

(二)课程教学与专业课没有联系

笔者走上教学岗位后,结合求学阶段所学的平面构成,经常给自己提这样的问题:①点、线、面,骨格的作业为什么要那样做,目的是什么?②平面构成与其他专业课有什么联系?所教的学生在图书馆查询相关平面构成的参考书后,也会产生类似的疑问。

如果素描以解决学生勾勒草图为目的,那么,平面构成课程应该培养学生对设计元素及构成规律的认知与创新,并让学生意识到以后的专业课学习依托于这些元素。而笔者在真正理解平面构成的作用时,是在三、四年级,并在研究生的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深入。因为一年级的学习目的并不清晰,导致对设计元素及构成规律认识也相对孤立和模糊。如果学生在刚接触《平面构成》除了用大量的文字编排、海报广告、标志、书籍、包装等设计实例分析设计元素及构成规律外,还从这些案例中提炼相关设计元素进行构成作业训练,比起单纯地用点、线、面、方形、圆形、三角形等抽象元素练习,教学会更有针对性,学习也会更加有目的。因为,学生在提炼创作过程中,实际上是对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主干课进行有效对接,学生会知道这样的构成练习能够应用到以后的课程学习中。

二、平面构成课程教学的创新性实践

(一)课程教学紧跟时代,寻找创新点

时代的变化,教学对象的不同,教学内容相应也要改变。当90后逐渐成为教学对象的主体时,课程设置要更加灵活,作业完成形式也要多样化。平面构成的教学对象一般是一年级新生。他们接触新事物快,可塑性强,同时又对过于抽象的设计形态缺少认识。因此,平面构成课程教学要强化对设计元素及构成规律的理解,打破现有教学设置。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构成教学还停滞在三十年前刚进入中国高校时的模式,现在看来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了。特别在骨格的讲解和训练中,学生往往不知道这些抽象练习作业的目的。艺术设计类的学生本身就对数字兴趣不大。面对几何形的分割与组合,学生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对现有教材上图例进行似懂非懂地模仿,学习枯燥,教学效果不理想。

在课程设置上,通过把抽象的点、线、面,用平面设计中最常用的文字替代,如中国汉字,让学生先分析汉字的形态,结合教学案例的讲解完成对设计元素和构成形态的理解。这样的教学设置,既能加强对平面构成课程学习的兴趣;又对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

在教学手段上,改变常规的教学形态。当前教学基本上先用多媒体课件,对知识点进行讲解,从理论的概念,到案例分析,最后进行课程作业。对于设计专业的教学,仅有课堂的讲解和练习是不够的,设计元素和构成形态的提炼也需要来自于生活。对点、线、面和方形、圆形、三角形的认识可以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在周边生活中发觉,而不仅仅在课堂上徒手描绘。例如安排农林院校设计专业的学生,去学校农场的实验基地观察,提炼设计元素;同时还可以结合学校所在城市的社会资源进行课外教学——笔者就尝试带领学生去IKEA家居考察,让学生用手机或相机拍摄有构成设计的广告,产品或空间布局,并指导学生注意画面的比例构图,这样既学到了构成知识,又对摄影课的学习做好铺垫;通过对宜家的观察,还提升了学生的眼光。学生普遍感觉对平面构成的认识更加直观、深入和全面。

(二)强化平面构成作业设置与其他专业课的联系

作为学习专业主干课的过渡性课程,平面构成承担着专业引导的角色。要让学生意识到专业主干课是建立在对设计元素和构成规律的基础之上。平面构成的课程内容就相当于英语中的字母和语法,字母组成单词,单词与语法构成句子和篇章。海报广告、标志、书籍、包装等专业课,就是运用平面构成的设计元素和法则进行设计创意。举一反三,是平面构成课程的核心要求。平面构成的作业练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业设置基本分为三个部分:形态、组合和形态组合的规律。举例来说,形态练习可以从标志的分析入手,把标志从點、线、面元素进行归类,分组汇报。如图,26个字母组合练习,则是考虑字母是视觉传达设计必不可少的视觉元素,目的是使课程更有延续性。让学生挑选26个字母中最感兴趣的一个字母,再进行组合构成——重复、渐变等练习,让学生有目的地寻找和字母形态相关的构成规律。一方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平面构成变得趣味;另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构成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为以后课程的学习提供启蒙。

视觉传达专业《版式设计》本科 课程教学大纲 篇9

新建本科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程序设计

语言课程设置与教学

摘要: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基础课,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是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环节,以专业需求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根据目前流行的程序设计语言,从课程选择与设置、教材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和改进教学手段等方面做了探讨。

关键词:应用数学;课程;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教学手段

2009年4月我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是首批升本专业之一,教学内容改革和课程体系设置是我们学习本科教育、研究本科教育和实践本科教育的重要工作。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1]。高等院校必须紧跟社会发展需求,构建科学、合理的具有特色的教学与实践模式,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上,而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是课程体系设置,因而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的前身是数学教育专业,自1978年学校成立招生办学以来,数学教育专业就是学校首批师范类全日制专科的招生专业之一,至今毕业生人数已达1 500人。除此之外,从建校开始,数学系就曾与云南师范大学联合办学招收全日制本科数学教育专业学生61人,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对数学教师的需求逐渐增大,对专业和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1998年起又连续办了五届本科成人教育函授班,毕业生人数383人。

1充分认识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

数学正形成三大分支: 基础数学、计算数学和应用数学。基础数学,即传统的纯粹数学理论,如拓扑学、泛函分析、抽象代数、微分几何等。计算数学,即计算机与数学相结合形成的直接应用于生产、服务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产品,它由数学模型和算法构成,通常表现为软件的形式,如快速报价系统软件、中长期天气预报软件、计算机模拟技术等。应用数学,用数学的观点、理论、方法去理解自然和社会,把实际问题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化建立描述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选择或创造合适的数学工具,并借助计算机求解该模型,最后通过模拟或实践修正该模型,使之达到最优[2]。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应该说数学与应用数学方向是非师范教育,培养目标主要不是教师,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非师方向与建设历史较长的综合大学和理工科大学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不同,后者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数学研究和应用人才[3]。如果我们也把培养目标定位在数学研究和应用人才上,这不符合实际情况,至少目前是这样。虽然将来有为数不多的学生考上研究生,并能够做数学研究和应用工作,有部分同学继续学习与数学学科关系紧密的应用技术类专业,如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或相关的理工科专业,但大多数学生主要还是从事基础教育师资的,所以我们的课程体系设置应该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改革。

2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重要性

正如自然语言是人类社会交流的工具一样,计算机语言也是应用者和计算机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工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电子设计比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尚需一批既懂专业又懂程序设计语言的学生去实践。而对于常用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其管理和维护也需要使用者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目前,虽然软硬件技术平台在飞速发展,但还没有一个不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就能进行软件开发的环境,要使学生毕业后进行软件开发工作,就需要较深入地掌握先进的可视化开发工具,如Visual C++、Java Builder、VisualBasic、PowerBuilder、Delphi等,但是目前的课程设置,还不能较好地满足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大学生能力和知识的要求在不断变化,已经从单纯的专业能力,向综合能力和综合知识转变。这个转变也直接对大学生产生了影响,计算机、外语、金融类课程越来越受到学生的重视[4]。而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来说,程序设计语言课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时,除了报考基础数学和学科教学法方向外,还可以报考计算机、自动化、经济类等方向,这些学生学习程序设计语言对他们考研大有益处。

3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选择与设置

经过考查、分析、论证各门课程相互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将相关的课程和教学环节组成一个体系,减少授课内容的重复,增强课程的总体效能,实现减时增效[5]。程序设计语言种类众多,而且各有优缺点,目前流行的语言主要有:C语言,侧重讲解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数据结构与算法、模块化程序设计等;C++或Java语言,侧重讲解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应用程序编程接口;VC++、VB或Delphi侧重讲解可视化编程技术、组件技术、图形用户界面设计及应用程序开发等。

从培养学生编程能力的侧重点不同,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也可分为两个层次,语言级程序设计,重在语言(如C、C++)级程序设计技术与原理;工具级程序设计,重在利用工具(如VC++、VB、Delphi)开发应用程序。无论选用哪种语言,都应讲解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编程技术。

由于不同的要求和学时所限,在程序设计语言课程设置中可以采用“1+X”的方案,其中X部分由各新建本科院校自定,即:大学计算机基础+若干必修∕选修课程。在规划必修∕选修课程时,可根据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定位和学生的发展方向,制定合适的必修和选修课程,也可将典型核心课程整合,构造新课程,如运筹学、数学建模等课程。

程序设计语言课程设置应贯彻少而精、不断线的原则,在第1学期修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可以开设如下程序设计语言课程。

1)第2学期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总72学时(其中理论54学时,实验18学时),侧重讲解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数据结构与算法、模块化程序设计以及程序的测试与调试技能等;

2)第3学期开设VB,总54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18学时),侧重讲解可视化编程技术、可视化编程环境的使用等;

3)第4学期选修C++或Java,总72学时(其中理论54学时,实验18学时),侧重讲解面向对象设计方法、类及其对象等;

4)第5学期开设数值计算软件Matlab,总72学时(其中理论18学时,实验54学时),侧重讲解矩阵运算、绘制函数和数据图形、实现算法、创建用户界面、连接其他编程语言的程序等;

5)第6学期选修中小学课件制作,总72学时(其中理论18学时,实验54学时),侧重讲解课件制作技术,为学生进行教育实习做好准备;

6)第7、8学期学生忙于实习、找工作、写毕业论文和报考硕士研究生等,学习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效果不好,开设综合性较强的数学工具软件及其应用课程,如Mathematica或

Maple,总54学时(其中理论18学时,实验54学时),侧重讲解数值计算与符号演算。

4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和课程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6]。教材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数学与应用数学的专业特点,以应用为目的和出发点,选择教育部推荐的“十一五”规划教材、获省部级以上优秀教材奖的教材,或者著名大学编写的实用性较强的教材,如谭浩强教授编写的《C语言程序设计》。鼓励教师参加各类规划教材、重点教材的编写工作,提升专业教材建设的水平层次和竞争力。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普及化,新建本科院校要想在激烈竞争的教育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除了抓好本科层次教育外,还应适当发展专科生、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教材建设应体现多样性、层次性;同时,还应注重学科性质和专业特色,选用教材应体现出程序设计语言课与专业课、基础学科和培训教材的联系和差异[7]。程序设计语言课程选用的教材不仅能传授最新的知识、体现教材的学科特色,而且应考虑教师主体的自身需求和受教育者兴趣、态度、接受能力等个别差异,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5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教学改革

5.1加强实践教学,注重能力培养

程序设计语言是一类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知识点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生上机的实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实践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起更大的作用,很多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实验课教学形式讲授,在教学计划中需列出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课时安排,以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以行动引导学生为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实验中,一部分是验证教材的知识点,这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巩固是必要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设计属于应用型的实验内容,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除了对所有学生进行统一的要求之外,还应做到因材施教,对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洞察力和创造力,增强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借助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联系实际开展实践性教学,如在数组应用中根据考生的成绩获取考生信息的问题。通过这个例题使学生掌握数组的使用方法,弄清楚计算机处理问题的过程,从而学会利用二维数组处理矩阵运算、矩阵求转置、解线性方程组等[8]。通过实践教学,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所学的知识,更清楚和形象地了解学科间的横向联系,充分显示应用数学的魅力所在。

5.2改进教学手段

程序设计语言课程采用集中授课和上机实践两个主要的教学环节。从早期的单纯“黑板+粉笔”发展到后来的“计算机+大屏幕”,又发展到目前的“网络化教学平台”,体现了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不断变革[9]。网络化教学平台是在校园网支持下构建的现代化教学环境。从事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的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环境所提供的各种功能,开展教学模式、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与实践,使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更加适应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要服从于教学内容,要着眼于人才培养,同一课程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集中授课时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多功能教室授课比较适宜,教师可以直接使用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CAI课件等,从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逐渐过渡到多媒体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但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夯实程序设计基础知识也是必要的。而对于上机实践时,精讲多练、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受到普遍推崇,现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工具软件为学生自主学习和项目开发提供了环境。

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科学合理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多种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扩大学生视野,使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师生互动式和计算机辅助式教学有益于构造自主探索的环境,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这也是教师倡导和学生向往的教学方式。

6结语

新建本科院校课程建设始终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作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重要的基础课,其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们认识到应用数学的重要作用,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应用数学,21世纪的知识经济需要具有应用数学专业特长的高素质人才,给新建本科院校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方法提出了巨大挑战。如何进一步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考虑和解决的实际性课题。

参考文献: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计划 篇10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全面掌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理论及技能的富有创新能力的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合格现代实用性设计人才。

二、基本规格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树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振兴中华而奋斗的思想。具有创新精神,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2、专业方面

全面掌握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基础知识、理论体系及基本技能,能熟练运用电脑等现代化设计工具。具有较高的综合文化素质、较强的创新理念和创新的设计能力。

掌握一门外语,通过规定等级的外语、计算机水平测试。

3、了解体育的基本知识,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身心健康。

三、学制三年

四、主要课程

1、设计基础课程:

设计素描:是工艺设计专业的必修基础课。主要解析形体结构特点,掌握基本造型原理,主要内容有:石膏几何体写生训练;静物组合写生训练;石膏头像解析训练;资料素描写生训练。

装饰色彩:是工艺美术基础教学内容之一。树立主观的表现意识强调色彩的内涵与隐寓。主要内容:装饰色彩景物、装饰色彩风景。平面构成设计:是造型艺术的基础训练之一。主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艺术造型能力。主要内容:平面构成的类型、基本元素、基本形的创造。

色彩构成设计:是设计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主要训练色彩设计、研究和探讨色彩的构成原理,基本规律和表现技法。主要内容:色彩的

基础理论;色彩的感觉训练;色彩的审美原理;色彩的构成规律。立体构成设计:是设计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主要用理性和科学的方法分析形态、创造形态。主要内容:立体感觉、立体构成的材料、线材构成、面材构成、块材构成、立体构成的技巧。

装饰图案:是设计艺术的基础,主要通过图案设计进行创作。主要内容:图案来源与发展;图案形式美的规律;图案构成形式;图案的色彩;图案的制作。

2、设计专业课程:

字体设计:主要将文字形态施以美化的造型活动。主要内容:字体设计的意义与原则;宋体字、黑体字;汉字结构;汉字书写的方法与步骤;汉字创意设计;拉丁字母基本字体设计;拉丁字母创意设计。

标志设计:具有识别和传达信息做用的象征性视觉符号。主要内容:标志概述;标志的类别;标志的形式组合;标志的设计。

包装设计:主要掌握包装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主要内容:包装设计的概念和特点;包装设计的分类;包装设计基本原则;包装设计的范围;包装结构;包装装潢。

广告设计:本课程主要讲述广告的功能、构成要素设计创意和广告设计的手法。主要内容:广告设计概述;商业广告的设计;广告设计的艺术手段;广告设计的表现手法;现代广告的设计程序。

装饰雕塑:主要掌握装饰雕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主要内容:装饰雕塑的概念和特点等。

装饰设计:是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内容之一。树立主观的表现意识装饰艺术的内涵与隐寓。主要内容:装饰现代设计、装饰艺术的表现形式等。

室内设计:主要以技术为功能基础,艺术为表现形式的理论性创造活动。主要内容:室内设计的基本理论;建筑装饰材料、配套设备与安全防护;室内设计方法;室内设计的表现手法。

视觉传达专业《版式设计》本科 课程教学大纲 篇11

1.版式设计课程概述

版式设计主要涉及将文字、图片、表格等视觉元素通过专业、艺术的编排,并结合一定的艺术原理,使得设计者的构思及设计能够更加直观、个性的体现出来,在这种内容与形式强烈融合的关系之中有效的表达版式设计者的情感与性格等主观因素。

版式设计课程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课程,具有两个方面的作用。第一,版式设计通常作为衔接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过渡课程而存在,以更好的培养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专业素养。其在内容上不仅涉及到平面设计、要素编排等专业技能的学习,同时也与学生对艺术的领悟能力等高度相关,能够直接体现设计者的综合素养。因此,版式设计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基础设计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学生在基础课程上所学到的图形课、字体课等点状知识或线状知识连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系统化的面状知识结构。第二,版式设计通常作为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的课程而存在。版式设计在内容上不仅体现在对视觉要素的优化组合上,更体现在设计者情感和意识的体现上。其内容包涉及平面、立体、地面、空间、静止、互动、单一、多样、传统、跨界等方方面面,充分体现了时代发展的特色。

2.当前版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一些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实用性不够

纵观当前高职院校艺术专业课程设置可以看到,对于“版式设计”重视程度不够,对于版式设计课程的安排仅仅停留在单方面的平面设计之上。一方面,内容单一,与平面设计未进行很好的区分。在传统的版式设计课程中,过于注重素描、素材等基本课程的教育与教学,却忽视对图形、字体等课程。部分高职院校在开设课程时将图形设计、字体设计的课程等安排在同一时间内,甚至对学分和课时等情况也没有出现相应的划分,这就导致学生对办事课程难以引起重视。另一方面,版式设计课程设置时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仅仅停留在基本的理论教学之上,实用型教学学时安排较少,在学生学习时难以引起重视,从而造成了学生对版式设计课程的误解,甚至使得学生难以结合社会实际将理论知识更好的应用与扩展。

(2)教学体系割裂,综合素质培养欠缺

大多数高职院校在版式设计课程安排时,未能很好的安排版式设计课程,使得版式设计这一衔接性的课程的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影响了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对于课程的安排并不会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接受度。在一门课程教学结束之后,匆忙安排下一个课程,而在课程之间并未安排充足的时间给予学生,使其能够对知识进行梳理整合,这就造成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割裂。这种问题的出现就造成了版式设计课程的作用得不到发挥,不仅难以对素描、色彩等课程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融合,同时也降低了对后期专业课程学习的影响力度。从基础课程上看,这种割裂式的教学体系使得学生难以体会文字、素描等基本元素的内涵,限制后期的创新能力。从专业课程上看,这种单一化的教学体系,使得学生容易从根本上忽视色彩、素描等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系,难以客观认识艺术设计课程,甚至由于缺乏相应的基础知识,使得后期课程任务的完成显得异常艰难,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3)人才培养体系有待健全,实用性不够

在传统的艺术设计课程中,版式设计仅仅作为平面设计的一个方面来进行的,始终停留在基础课程的范围内,阻碍了版式设计的发展。思想上的限制,造成了行为上的缺陷。因而,版式设计课程在师资力量上得不到有效的配备,教师教学多停留在理论上,而在实践教学方面缺少经验,难以更好的指导学生,从而带来如下不利影响:

第一,教师对于人才培养认识不充分,难以根据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改革,使得人才培养难以跟上时代步伐,教学内容较为传统落后。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创造力,以理论限制学生的思想,使得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创作中难以体现个性。第三,教师在教学方式的采用上较为单一,过分依赖书本,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第四,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固定,过分偏重于理论环节,在学生学习成绩评定上对于实践考核内容不够重视,使得学生在实际应用上的能力较为欠缺。

3.实用型版式教学的重要性

(1)有利于完善实践课程内容

由于当今社会,艺术产品形式多种多样,设计门类也琳琅满目,使得人们逐渐呈现出视觉疲劳之感。因此,企业要从众多宣传形象之中脱颖而出,充分展示企业的形象和经营理念等,就必须改善宣传手段,提升艺术设计作品的内涵,实现内容到形式上的变革。然而,从根本上看,这些都涉及到视觉要素的有效编排,从而使得要素能够更好的传达感情,发挥创意。高职院校的版式设计课程在内容上,准确的说在整合视觉要素上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版式设计的地位和作用应该在更高层面上得到凸显,从宏观角度对其进行评价和衡量,从而使得高职艺术院校学生能够适应时代需求,增添个人色彩,提升总体能力。因此,采用实用型版式教学,有利于完善实践课程的内容。第一,由于实用型版式教学在更多的程度上体现了高职院校与现代企业发展得有效结合。实用型版式教学的内容突破了传统教学在平面方向的限制,在内容设计上更多的借用图形、字体、多媒体等进行教学,并结合社会发展得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保证版式设计能够拓展到室内设计、展台设计等方向,从而深化学生对专业课程的理解,提升整体素质,适应时代需求。第二,实用性版式教学能够改善传统的版式设计课程认知。通过实用型版式设计教学,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提供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增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2)有利于科学设置课程结构

实用型版式设计课程使得教师更多的关注学生“实用”能力的培养。首先,在课程结构设置上,注重实践,在实践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上更为科学,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了解当前社会和企业的而需求,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其次,通过实用型版式设计课程的开设,能够调整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建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教学标准,从而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和能力。最后,在实用型版式设计课程中,课程内容更为丰富。一方面,学校通过建设实践基地保证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及时了解在学科学习上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完善。通过实践,学生能够了解专业的发展现状和企业的需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在课程中通过引入项目教学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加入竞赛的元素,要求学生根据学习情况,设计出有效的项目结果。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教师仅仅提供相应的引导。在该竞赛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竞争中成长,在比赛中创新,提高教学质量、

(3)有利于改善人才培养体系

在实用性版式教学中,主要依赖教师水平的提升。通过师资力量的建设,教师队伍的能力也更加全面,因此实用性版式教学的作用也能够得到全面发挥。首先,在培养方式上,教师能够更加主动的运用实践课程,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实践课程的设置上,教师通过采用更为有效的方式,增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其次,在考核方式上,实用型版式教学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考核,因此教师在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定时将会安排50%以上的比重以评价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从而做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最后,通过实用型版式教学的开展,能够转变学生对课程的认识,科学的认识课程实践,主动的进行实用技能的学习。

结论

总而言之,实用型版式教学有利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开拓出实践教学的新出路,创建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保证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提高,从而为社会和企业出输出更多的综合型人才。

(作者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爷爷生日快乐的祝福语有哪些下一篇:我的就业能力培养方案(测绘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