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搞好医院后勤安全管理工作

2024-09-01

浅议如何搞好医院后勤安全管理工作(精选10篇)

浅议如何搞好医院后勤安全管理工作 篇1

刘文平(川西北石油医院)

摘要:安全生产是后勤工作为医院临床诊疗工作服好务的头等大事,但是由于医院后勤人员少,工作杂,如何强化这方面的工作,使安全工作成为后勤服务强有力的保证,一是认识到位;二是培训到位;三是制度到位;四是责任地到位。

关键词:医院后勤安全管理

一、认识到位,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在很多人眼里,安全生产是一线职工的事情,与后勤部门似乎无太大关系,但是随着石油企业改革和市场竞争的激烈以及企业发生的一件件惨痛的教训,使职工普遍认识到安全是后勤经济工作的基础,明确了安全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安全责任重于泰山”不是哪个人凭空想象出来的,更不是一句空洞无实的口号,它是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目前,我们有些后勤领导和职工的思想中还存在着“要我安全”这种旧的安全理念,把各种安全活动理解成企业的强制行为,认为后勤工作主要是服务于主业、服务于职工,与安全无太大关系,正是这种思想认识的偏差,安全观念的淡薄,才使各种不安全因素处在萌芽状态,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首先要从思想上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安全工作”是各种经济活动和服务工作的堡垒,来不得半点松懈和马虎,更不能摆架势、走过场,虚张声势,要做到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千万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学习执行两回事的做法,更不能认为各种安全活动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我们要在思想深处认识到安全工作无小事,抓安全就是促发展,抓安全就是保稳定,要自觉树立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忧患意识,做到“警钟长鸣”。切实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和分量。

二、培训到位,夯实后勤安全工作的基础

要认真学习西油分公司“十条禁令”,必须入脑入心。“我要安全”是认识上的转变,但这一转变依然是不够的,还必须由“我要安全”转变到“我会安全”,才能从事故的源头上遏制不安全因素的作用,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发生。后勤职工普遍存在技术素质较低、安全防护意识弱等显而易见的现象,因此“我会安全”的根本就是“为我而学”。在日常的培训工作中,要让大家逐步认识到学习安全生产技能既是企业的需要,更是自我的需要,要把强制性与自觉性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从个体到团队都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安全技能的氛围,从点滴学起。另外在加强专业技术培训的同时,决不放松对安规、技规等的学习,在制定培训计划时,要针对每个员工的实际,充分利用各种学习活动,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形成有效的教育培训链,形成有效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避免纸上谈兵,要分层次、分类别、联系实际的加强后勤各级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强化后勤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后勤人员的安全意识,教会他们如何才能安全工作,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本领。

三、制度到位,严格管理有章必循

制度到位就是在工作中既要建章立制,做到有法可依,又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做到有法必依。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多少年来、多少职工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经验、教训和智慧凝结成的,是我们保证安全生产的法宝。目前,在实践中实施的监督制约、教育激励、安全风险这三项安全管理机制都非常适合后勤部门,但后勤部门也要结合本部门的实际,建立起安全生产的层层考核监督网络,制定一些适宜的能促进安全生产的考核办法,从管理机制上让大家认

1识到安全生产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是紧密相连的。班组也要结合各自的实际工作内容,制定和完善出一些适合本班组的安全规定,并通过切实有效的管理方法使这些制度和规定得以实施。制度、规定既然建立了,在实施中就要把工作抓严、抓细、抓实,严格按章办事,有章必循,凡事从点滴做起,从细微之处做起,防微杜渐,形成一个人人讲安全、人人抓安全的可喜局面。

四、责任到位,加强基层班组的安全管理

班组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作为管理工作人员和班组长又是班组安全生产的核心,因此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真正发挥核心的作用,形成核心的职责,对安全生产活动要扎实、认真对待,反之,如果只搞形式,最终吃亏和受害的将是我们的职工。因此,班组长和安全员一定要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安全工作的指挥官、排头兵,同时带动班员增强安全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同时要认识到作为班组的每一个成员都是安全生产的一个个小分子,不管在任何情况下,如果任何一个分子发生裂变,就足以影响整个班组、部门乃至全院,甚至酿成不可挽回的事故。足见安全工作没有职务高低之分,没有主辅之分,因此每个人都要绷紧安全这根弦,决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真正做到人人监督,各负其责。树立“我的岗位我负责,尽职尽责保安全”,在班组中掀起“违章可耻、守纪光荣”、“安全生产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的良好氛围,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安全工作渗透到每个角落,让违章远离我们,让我们共同筑起一道安全的防线。

浅议如何搞好医院后勤安全管理工作 篇2

(一) 部分机手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有的机手由于经济困难, 有要求参加培训的愿望, 但又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 无钱参加培训。有的机手怕参加学习耽误时间, 影响收入, 不愿参加培训。有的机手遵纪守法意识不强, 想逃避培训办证, 不想参加培训。

(二) 生源严重不足。目前主动到培训机构报名或咨询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少得可怜, 几乎没有。其原因有:一是驾驶员办证和培训脱节, 使得一些新机手未经培训就有了驾驶资格--驾驶证。从而躲过了培训这一重要环节, 也给以后的安全操作驾驶留下了隐患。二是有些机手存在侥幸心理, 无证驾驶, 只注重了经济效益, 忽视法制和安全, 不愿参加培训。

(三) 师资力量不足。农机培训是一项专业性强、技术更新快的工作。因此, 农机教师必须加快知识更新的步伐。现在一些培训机构的教师素质偏低, 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经验、实际操作技能差, 照本宣科还可以, 缺乏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传授给机手的真本事少。对想来校参加培训的人员缺乏吸引力。知识老化, 得不到及时“充电”更新, 满足不了新时期农机培训的需求。

(四) 经费不足, 每年的经费只能保工资, 保“吃饭”, 致使教学条件、教学设施长期得不到改善。不能为教师的进修提供有利条件。

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农机培训工作也是一样的, 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 求新、求变、求发展才有前途。不思进取, 怨天忧人是没有出路的。为此, 我们必须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牢固树立以民为本, 为民服务的思想

农机培训工作直接面对的是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三农”是我们培训工作的根本宗旨。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也是我们农机化学校得以生存发展之根本。农机校要想方设法改进教学质量, 提高办学水平。真正做到“想农民所想, 急农民所急”。必须牢固树立以民为本, 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 把服务贯穿于农机培训的全过程。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机培训工作。自觉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深入了解农民群众的技术要求, 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为他们答疑解惑, 把先进实用的农机技术及时传授给他们, 不断提高他们的技术素质, 加快先进农机技术向现代农业生产力转化。让农民群众充分享受到农机化发展和现代农业带来的文明成果。

二、解放思想, 不断提升农机培训的工作质量

1.培训工作要与农民的需求相结合。为了了解农民对农机化教育培训的要求, 切实增强培训工作的实用性、针对性, 必须深入农村, 调查研究, 问需于民, 把满足农民的需求做为农机培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有的放矢的开展培训。

2.农机培训工作要与农机购置补贴相结合。对于国家补贴投放的新机具, 要同有关部门协商一致, 做到先培训后投放, 组织开展技术培训, 考试发证, 对购机农民不失时机的进行跟踪培训服务。通过农机购置补贴投放促进农机培训工作的开展。

3.农机培训工作要与农机监理工作相结合。两部门要协商一致, 形成合力, 先培训后办证, 以监理促培训, 以培训提高监理质量。做到培训、检审两不误。农机监理部门要加强田检路查, 杜绝无证驾驶现象。当前, 在农村田间场院, 乡村道路, 经常因黑车非驾、无牌行驶、无证驾驶、违章载人、超速超载等酿成各种事故, 给农民及他人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究其原因, 都与他们缺乏培训教育有直接关系。从源头上抓农机安全生产, 预防农机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加强对拖拉机驾驶和其他农机操作手的培训, 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驾驶操作水平。

4.招进来与走下去相结合。走下去到各乡镇、各农机户, 调查摸底了解他们的需求, 为他们答疑解惑, 解决他们在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发现“学苗”, 就地培训, 人不论多少, 就是一个人听也照讲不误。进行面对面服务, 其本质也是培训, 而且是更直接有效地培训, 比起坐在教室里, 照本宣科, 平淡地讲解, 更受农民的欢迎。这也是缓解招生难、办班难的有效途径。

5.专职与兼职相结合。招聘既有较深厚的理论基础, 又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技术技能的人才任兼职教师, 以充实农机化技术师资力量, 弥补专职理论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实践技术技能薄弱之不足。从而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和知识水平, 保证教学质量。

三、根据实际办学需要, 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师编写通俗易懂、简单实用、理论联系实际较强的教材

通过具体形象的教学手段、实物模型求教板演示、农机技术讲座, 技术问答等对农民进行培训, 通过农村有线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进行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 向全县农机人员不断灌输农机技术知识, 提高他们的技术素质。

浅议如何搞好思想政治工作 篇3

关键词:想政治工作;职工;党组织

笔者认为:进行各种行之有效的培训、学习、参观、会议、报告、谈心等活动,是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形式。但是,要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和深度,使本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取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还应该注重发挥以下四个方面的效应:

1.政工人员自身表率的示范效应

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人员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带头人和具体操作者,毫无疑问,首先自身素质应在各方面过得硬,能起到积极的模范带头作用。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成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危难关键时刻干部下令“跟我上”与“给我上”的不同。一字之差决定了两种思想政治工作风格,也决定了两个政党的命运存亡,由此可见,带头模范的作用是无穷的。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个人利益比以往更加看重,更计较个人经济利益的得失,在这种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形象如何,就显得更为重要。尤其当前社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腐败问题,群众的不满、愤懑情绪日益严重,如果政工人员自身存在着较强的私欲,缺乏全局观念,不能做到以身作则,那么就会“讲理嘴短、办事手软”,没有说服力。若一事当先,政工人员不能率先垂范,做到身先士卒,就缺乏感召力,宣传也会变得苍白无力。如果自己能做到事事处处时时身体力行,本身就会产生一种无声的动员、无声的命令,有时甚至可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使自己在群众中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让群众不仅信任自己,而且会敬佩自己,自觉形成一种向心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政工人员自身充满凝聚力,为进一步搞好思想政治工作在群众心目中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和思想基础,才会在工作中产生一呼百应、一喊即响的效果,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2.群体影响的促进效应

一个企业的工作如何与本企业的群体水平好坏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群体所焕发出的生机和氛围决定了企业的生产力和发展的动力。这里的群体包括:以党组织为核心,党政工团等组织形成的领导群体和团聚在这个领导集体周围,以党团员、先进分子为骨干的广大职工群众形成的大群体。群众群体是在领导群体形成同频共振合力之下而产生的,若领导班子四分五裂、各施其号、各行其是,势必造成群众群体的无所适从、自由焕散。甚至会出现派系小团体等不良现象,不可能形成一个步调一致、团结奋进的群体。所以说,必须把党支部这个核心中的核心抓好,使各部门的领导能统一思想、统一步骤、统一格调。这样,就不会给少数钻营取巧者留下钻空子的机会,也会更好地把群众团结起来形成更强大的合力,思想政治工作也就会在群众中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就会出现群众互相鼓励、互相促进、团结向上的局面。

一个优秀的群体不仅在各项工作方面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而且能够影响和带动一批人,同时也对个别落后人员造成一种思想和精神上的约束,具有群体式的群帮群教效果。人们都渴望被尊重,不会愿意受到别人的议论和指责,更不愿承担“害群之马”“一个老鼠坏一锅汤”的名声,这样就会自觉的形成一种向群体靠拢的效果。正如一些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并不是不存在问题或没有思想落后的干部职工,而是在整个群体的影响下,有些不正确的思想在头脑中产生的同时就会被群体的力量所窒息。由此可见,群体影响的促进效应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政工人员要着力营造和培养这种群体意识,注重发挥一个优秀的群体所产生的群体效应。

3.尊重与理解的感化效应

理解职工、尊重职工,是每一位政工人员必须做到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深入细致的工作,是触及人们灵魂的工作。一名优秀的政工人员应该是深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打成一片,在群众心目中占有一定位置的人。要达到这一效果,必须首先要尊重与理解职工群众,只有这样才能随时随地了解群众的心态和苦与乐,才能与职工群众心心相印,听到群众的心里话、肺腑话,才能把所掌握的第一手感性的东西,经过提炼升华到一个全方位、高定位、有深度的位置上来,并有针对性的更好地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也就会更加紧贴实际、有的放矢。一名政工人员,如果高高在上、目中无人,就根本谈不上对群众的尊重与理解,本人也不会得到群众的尊重、理解和拥护,处在这样一个隔离层位置做思想政治工作,就会形成一种形式上的、毫无效果的说教,思想政治工作也成为一句空话。

尊重与理解应是长期的、每时每刻的,而不是一朝一夕的短期个别行为。这不仅需要对普通群众尊重与理解,而且也要对个别与自己有意见的职工群众给予尊重和理解,特别是对犯了错误的同志也应当尊重与理解,不能对犯错误的同志进行不必要的辱骂和斥责。虽然他在个别问题上犯了错误,但他的人格和尊严还是独立存在的,在尊重人格的前提下给予批评教育,甚至严厉的处罚,只要据之有理、罚之有据,是会使犯错误的同志心服口服,也有利于彻底改正他自身的错误。如果一昧地对其斥责,不讲究方式方法,很容易使其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产生报复的思想,这不仅不利于改正错误,严重者会扩大问题,产生新的不安定因素,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4.内部政策的激励效应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新农村医疗合作、免除农业税等等国家政策的出台,极大的激励了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短短三十年间,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贫困到解决温饱到迈步小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飞跃。细究其因,这其中党的政策符合亿万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广大农民的愿望,适应我们的国情是关键因素。可见,政策激励的作用是巨大的,是会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对于单位和企业来说,内部政策的制定同样会在本单位职工思想上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诸如福利待遇、劳动分配等有关政策。如果政策切实保障和体现了群众的利益,那么必然会充分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激发出职工群众的生产潜能,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如果政策制定的违背了大多数职工群众的意愿或者政策制定的不能体现公平公正,会很容易使大家产生消极抵触情绪,对企业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企业领导者在制定政策时,要充分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充分尊重职工群众的意愿,符合大多数职工群众的利益,从公平公正出发,及时调整相关政策。

党组织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不仅是党建工作的需要,同时也是稳定企业大局并使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对于思想政治工作来说,应该纵揽全局,站在全局的政治高度来考虑问题。企业的每一条政策都会决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也会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所以要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作用。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和执行政策的落脚点如何,决定着思想政治水平的高低、企业发展的快慢。政工人员应该抓住机遇并充分利用政策的激励作用,多思考企业的大政方针,多探索符合职工群众利益的途径,多提出制定政策的建议和意见,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综上所述,努力发挥好以上四个方面的效应,是对思想政治工作必要的补充和完善,同时也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和提高。要发挥好以上四个方面的效应,对政工人员来说无疑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对政工人员个人综合素质是一种考验和衡量。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多研究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多思考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方法,为本企业的发展壮大而努力。

如何搞好后勤服务工作 (定稿) 篇4

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后勤工作的宗旨就是为教育和教学服务的,如何搞好后勤服务工作。学校后勤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一宗旨来进行。为此,后勤工作人员不但要树立全心全意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思想,还要懂得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后勤工作的规律,要根据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和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部署,要以优质周到的服务去促进教学、教研的开展,充分调动师生员工学习和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服务工作。

学校的后勤工作,既是一项理财管物、购置分发的事务性工作,又是一项执行财务制度、维护财政纪律的政策性、原则性很强的技术性工作。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缺乏廉洁奉公讲原则的人,是难以胜任的。况且,这项工作具有“一多”、“二广”、“三难”的特点。即:师生员工人人与后勤部门有关,涉及人员多,校内校外联系面广,教学活动要求面广。在物质条件与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不协调,民风、社会风气没有根本好转和理顺的地方和单位,做好后勤工作实在是存在着很大的难度,但只要有任劳任怨、勤奋工作,甘为孺子牛精神的人,后勤工作是干得好的。

在此,还应指出的是学校后勤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贯彻党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关系到维护国家有关财经政策、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的执行。特别是在小学,学校的全部管理工作包括后勤工作在内,诸如环境的布置,卫生状况要求,设备的管理,工作人员的作风和服务态度等,都有着直接的教育作用,有的甚至给学生以终身的影响。因此,学校对后勤人员的要求高,对后勤人员的挑选也应该是有条件的。所以,根据学校性质和后勤工作任务的要求,后勤工作人员应具备如下条件。

1、思想上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有立足后勤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热情和决心。

2、作风上要大公无私,廉洁奉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甘当无名英雄。

3、工作上认真负责,爱校如家,办事热心,细心、耐心,不安于现状,勇于改革,具有较强的政策观念,勇于坚持原则;有敏锐的洞察力,超前的思想意识;有以不便应万变的技能,工作总结《如何搞好后勤服务工作》。

4、在专业上,懂得教育教学规律,熟悉教育方针和有关财务政策与规定,了解各科教学的需要与发展,虚心好学。掌握一定的有关后勤的知识和技能。

二、用钱

后勤部门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把好学校全部经费收支关。没有一定的经费,确实很难抓好后勤工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起码的常识。只有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合理、科学地安排和使用有限的经费,才能做到少花钱,多办事。正是从这个角度上讲,管好经费,用好经费是检验学校后勤工作好坏的标准之一。后勤工作要做到办事有计划,支出有预算,管理有制度,收入有标准,监督有要求。明确规定工作目标及次序,注重经费的预算工作,并严格按预算办事。这样才有利于保证资金收支平衡。

其次,要加强财务工作的监督和控制。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坚持做到在决策中抓预先控制;在实践中抓现场控制;在结算中抓反馈控制。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经费审批制度;财会人员分工制度,报销验收制度;检查监督、***理财制度。坚持“一支笔”批条原则,保证专款专用,接受群众监督。

再次,必须抓好总结,认真做好经费的决算。决算是预算执行的年终总结,也是财务活动为教学、为师生生活、福利服务的最后检查。从而找出规律,便于更好地指导制订下一的预算。

三、管物

勤俭办学是学校后勤工作的基本方针,因此,既要重视开源,而更应注意节流。因而必须重视节约物力,做好校产的保管、维修工作,大力提高校产的使用率,延长校产的使用年限,加速校产使用的周转。校产管理,必须建立健全各种财产管理的责任制。所有校产都要建立专帐,分门别类登记造册,进出库均应严格执行制度,做到手续完备,账目清楚,杜绝贪污和浪费的发生。校产的维修,可少花钱,用于解决教学急需。既节约了物力。也节约了人力和财力。杜绝任意毁坏、糟蹋校产和只管用、不管理不管维修的现象;加强师生爱护公共财务的思想教育。把爱护公物纳入教育的内容,形成以爱护公物为荣的好风尚。引导师生,爱惜公物,修旧利废。自力更生,自己动手,注意节约,自觉做学校财产管理的主人,努力延长各种教学设备的寿命,大力提高各种教学设备的使用率,用于缓解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

四、惜时

后勤管理活动中,时间不同于人、财、物能够择优选用;也不同于物资那样能调整分配。时间具有不可逆性,对管理活动是极其重要的。第一,要做时间的结合者、后勤管理人员不仅要做到当天的事,当天完成,而且应该认识到,今天耗用时间不只是为完成正在做的工作,同时还得为明天将做的工作打基础,为未来作好准备。第二,要善于掌握自己的时间。后勤管理人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做好工作,提高工作效能。一要计划工作用时。什么时间内做什么,什么事情何时作,做到心中有数。二要分清工作主次。把众多的工作排出顺序,依次办理。三要把握工作的内在联系。实际工作中的不少事情往往是有联系的,要善于把有联系的工作结合起来办理,决定相应的实施措施,可以节约时间。第三,要善于处理上下关系中的时间因素。布置任务时要有时间限制。约人谈话要把握时机。对待请示、汇报要及时处理。做到计划、实施、检查、总结相结合。

医院后勤安全工作总结 篇5

一、医院后勤工作的特性

医院后勤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已经成为现代医院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涉及到房屋的.建筑、各类设施的维修、保养、环境保洁、绿化美化,洗涤缝纫、通讯交通、生活服务、物资保障、以及水、电、汽等能源供给。正如人们说:“吃喝拉撒睡、桌椅板凳柜、泥土沙石卫、动力水电汽、上下难满意。”但是它的运转效能、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医院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声誉,后勤各班组如运行不好,可直接导致医疗工作的连续中断甚至停止,后果不堪设想。

(1)全局性和社会性

后勤工作面向全院各个行政部门和业务科室以及所有员工和病人,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所以服务成为后勤的首要任务,而且后勤与社会多个部门打交道,只有经常沟通,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才能保证医院的各项工作正常进行。

(2)复杂性和技术性

后勤小到一针一线,大到空调水电,尤其是近几年的医疗快速发展,高新设备的大量增加等都给后勤保障,动力运转,维修维护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时效性和突发性

这一特性也是医院不同于其他单位的显著特性。医院需24小时不间断的连续运转、各种业务检查、会议、参观以及应急突发事件等都必须有后勤人员在一定时限内提前完成。

(4)服务性和经营性

物质的下收、下送、被服的洗涤、缝纫、垃圾的收敛、运输,病床的配送等,也就是后勤服务渗透到医院的每一个角落,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同时后勤又承担了物质的采购和改造工程的设计以及对外的经营等。

(5)超前性和具体性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不后、走在前头”,后勤工作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经常居安思危,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可有效的判断事情的前因和后果,并能准确的及时处理,才能保证一切工作的正常良性运转。

根据医院后勤工作特性,应把握住以下管理的重点

1、后勤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方针。

2、以“人人讲安全、事事重安全、时时记安全、处处保安全”为原则。

3、以“消除隐患,杜绝事故”为目标,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和应急救治能力,为临床做好后勤保障。

二、事故原因分类

1、线路老化起火。

2、注意明火,不注意高温引起的火灾。

3、乱拉电线,线路老化,家用电器,冰箱、微波炉、电磁炉、热水器、电饭锅等或多个电器连接一个插盘使用,这些问题往往被容易忽视。

4、配电设施、空调、电梯等检修检查走形式,走过场,强检投入不到位,设备老化不更新或要求整改不落实、不彻底。

5、油漆、涂料等保存不当。施工过程管理和监管不到位,没有专人负责,未签订责任条款。

6、仓库管理不细,有带明火进入或下班后不切断电源线路。

7、高窗坠物或地面井盖处理不及时。

8、消防、供水、水管爆裂,洪水、灾害等原因未及时发现或处理。

9、工作中不按规程操作。

三、防范措施

1、严格管理,严格按操作程序进行,杜绝因违规操作而造成的安全事故。

2、强化责任、明确分工,结合实际,逐步鉴定责任壮,定期安全检查,检查结果要亲笔签名、上抱。

3、积极排查不安全因素,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消除隐患,确保运行安全。

4、认真学习专业技能,熟记要害部门具体方位和操作要领。

5、克服浮躁心理,克服不良情绪,不要过于自信,扎扎实实的做好每项工作。

6、各班组长对自己分管的工作要做到心中有数,能预见性的发现和观察到新的安全隐患,做到预防性维护。

7、定期开展业务讲座,学习工作经验,掌握工作操作要领。

8、定期开展应急演练,知道应急处理的程序和方法,提高应急抢险救治能力。

9、一旦发生意外,要及时报告,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处理,最大限度的降低事故发生带来的损失。

如何搞好安全管理工作 篇6

一、目前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1、安全管理存在重罚款、轻教育现象。近年来,我们在企业管理方面,突出一个“严”字,严格管理、严格考核,对一切不安全现象一律出重拳、罚重金,这本身是一种好现象。但是,在生产现场,有些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在执行制度过程中,方式简单,态度粗暴,对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和现场不安全因素,常常是一罚了事。有的单位还对各级管理人员下达了抓“三违”指标,规定一天或一个月抓多少个“三违”人员。尽管这种冷冰冰的方式在表面上让员工身上暴露出的“三违”行为少了,可员工与安全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也随着一张张罚款单日渐疏远。现在有些员工将安全管理人员“下现场”称作“狼来了”。“狼来了”,规规矩矩;“狼走了”,我行我素。员工这种潜意识里排斥安全管理人员的现象无疑为安全工作埋下了更深的隐患。

2、安全教育存在走形式、轻实效现象。目前,在安全教育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说起教育,就是管理人员照本宣科地读一些规章制度或安全管理方面的文件,听者不疼不痒,无动于衷。最近,笔者随领导到基层检查安全工作时,在某个单位听说了这样一件事:在一次安全活动中,该单位组织员工安全学习,管理人员花时间宣读两个安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在宣读过程中,员工看起来听得很认真,但是,当宣读完毕,管理人员向大家提问刚才所读两个规章制度的题目时,在座的几十名员工只有两人举手。在回答时,只有一人说对了,另一人回答错了。这可以说是对这种教育的极大讽刺。还有如果检查员工对安全知识学习效果时,就出一些试题,连同答案一起发给员工,让参加教育的员工自己抄抄填填上交了事。更有捉刀代笔者,以致于几十份答卷均出自一人之手。这种走形式的教育方式在企业各单位不同程度的存在。可以说,管理者花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但是安全教育的效果却不甚理想。对管理者而言是渎职、是犯罪;对员工来说,是走过尝自欺欺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助长了形式主义。这种情况任其延续下去势必后患无穷,害人害己,工作总结《如何搞好安全管理工作》。会对企业的安全工作造成很大的隐患。

3、安管人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近年来,一些二级单位在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上,通过理论考试的方式选拔一些员工到管理岗位,造成许多文化知识欠缺,但实践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同志从安全管理岗位退下来。一些文化水平高,但实践经验欠缺,甚至不懂安全的人员走上安全管理岗位。以至于这些安管人员在进行安全检查时,不能对症下药,不能及时、深层次查出不安全因素和隐患,效果大打折扣,给安全工作造成被动。

4、安全检查存在早通知、做准备的现象。安全检查应该实行突击检查,这样才能真正查出所检查单位的安全状况,确保安全生产。但是,在一些企业里,每次要进行安全检查时,都是大会小会的通知,被检查单位提前将一些安全设施不全的电源电器进行配备安装。这样造成了一些电气维修人员平时不注重检查电源电器的安全运行状况,只有在安全管理人员来检查时才仓促检查,忙于应对,给安全工作造成了不好的影响,让员工认为只有安全检查时,才进行安全隐患的整改。有推一推、转一转的现象存在。

二、对搞好安全工作的几点建议

1、安全管理“温情”操作。在安全工作中,安全管理人员在态度“强硬”的同时,也应适当地进行一下“温情”操作。要做到“无情考核,有情操作”。在按制度进行考核的同时,应将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安全管理工作中,多找被考核、被处罚的员工谈谈心,听听他们的想法,要通过相互沟通来化解员工对安全考核制度以及安全管理人员的排斥心理,达到员工思想上的真正转变。员工只有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在工作中时刻提高安全警惕。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安全管理人员在与不在一个样,真正遵章作业,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2、安全教育防止“做秀”。安全教育对员工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员工真正受到教育,从思想上提高安全意识,才能保证其在工作中按规章办事,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因此,在安全教育工作中,各级管理人员要以对企业负责,对员工负责的态度,克服形式主义,力戒弄虚作假,切切实实把“安全第一”的思想落实在行动上,创新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内容,认真抓好各类安全培训,从而赢得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权,实现企业稳步健康发展。

3、安管人员配备要强调综合素质。安全管理人员在一个单位的安全工作中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因此,在配备安全管理人员时,要强调综合素质,要选拔任用技术全面、责任心强、有丰富的安全知识和经验的人员,而不能将一些只有书本理论,而无实践经验或专业技术的人员放到安全管理岗位上。检查安全工作与一般的检查卫生、检查劳动纪律等不同,它不但需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而且检查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安全工作经验,有发现问题和隐患的火眼金睛,这样才能及时查出不安全因素和隐患,并使问题得到快速处理。不然的话,事故隐患、不安全问题就在面前,也会熟视无睹,发现不了。

4、安全检查应注重突击检查。安全检查的目的,是为了真正消除安全隐患,杜绝事故的发生。安全人员要经常进行检查,尤其是进行突击性检查,这样才能使所检查单位时时处处注意安全,注重安全隐患的排除,以此确保安全生产,而不会出现“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如果让所检查单位准备好再去检查,那么效果就不一样了,这些单位存在应付现象,是为了上级的安全检查才进行安全检查,有被动的嫌疑,不利于安全工作。在安全工作中,应该是时时处处仔细进行安全检查,绷紧安全之弦,确保长周期安全生产。

市级医院后勤安全风险与管理 篇7

1 从“大安全”的角度审视后勤安全风险

笔者认为, 所谓的医院“大安全”是指围绕“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全要素 (人、财、物、制度) 地进行安全管理, 把各种安全风险尽可能降至最低, 从而保证医院的生产安全和各类人群的生命安全、履职安全、避险安全、社交安全及心理安全等。不可否认的是, 由于医疗活动的专业性、医院环境的开放性、设施设备的多样性、人群需求的差异性、管理流程的复杂性等因素, 使医院的日常运行隐藏着许多安全风险。后勤管理与医院的安全运行息息相关, 主要涉及人员安全、设施设备安全和环境安全三大方面, 存在如下风险。

1.1 人员意外伤害的风险

由于环境设施缺陷或管理不善导致人员意外伤害, 如道路台阶不平、地面湿滑、扶手松动、微波炉操作不当、插座漏电等, 或是由于突发灾害天气活动 (台风、暴雨、雷电、冰雪等) , 导致跌倒、触电、砸伤等意外事件。

1.2 重要后勤保障生命线——供水、供电、供气 (燃气和医用气体) 中断的风险

由于设施设备老化陈旧、维护不善、巡查不到位、操作失误、突发灾害、应急处置不当等因素, 导致医院泵房、锅炉、电梯、配电、液氧站、输汽 (气) 管道等设施设备发生故障, 严重时甚至造成医疗事故和生产事故。

1.3 火灾事故的风险

由于消防基础设施不健全, 制度和人员管理不到位, 对消防隐患巡查和检查的疏忽或整改不力, 对初起火灾的应急处置不当, 极易造成火情继而酿成事故。据统计, 每年的医院火情大多发生于夏冬两季, 集中在电线插座、用电设备、厨房脱排油烟机、电焊施工现场、制冷取暖设备等。

1.4 危险物品管理不善的风险

医院危险物品种类多, 涉及管理部门有临床医技科室、科研部门、后勤部门, 贮藏地点分散, 如果贮藏条件不满足要求, 保管制度和措施不严, 极易造成危险物品流失, 以及化学安全、生物安全和环保事故。

1.5 内部交通安全的风险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社会机动车保有量呈迅速上升的趋势, 大大加剧了医院内部 (尤其是大型医院) 的行车难、下客难和停车难问题。由于医院建设管理滞后于社会发展的步伐, 导致内部交通流线设计不合理, 人行和车行道路混杂, 交通指挥困难, 极易发生车辆碰擦、撞伤行人等交通事故, 给医院的交通安全埋下隐患。

1.6 网络通信系统故障的风险

据统计, 大型医院每天有近万次左右的对内和对外话务量, 同时对网络信息系统的依赖与日俱增, 是医院开展业务活动, 救治病患的又一重要后勤保障生命线。任何影响网络通信质量的因素 (光缆破坏、服务器烧毁、电力故障等) 均会对医院正常的医疗活动造成极大的干扰, 引发投诉甚至新闻媒体和舆论的干预。

1.7 院内感染的风险

医院大量的日常消毒工作和医疗废弃物收集、运输、贮存工作由保洁员来承担, 员工的培训、制度的落实、安全质量的监督关系到每一个操作人员、医务员工和病人的健康, 关系到医院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管理不善容易造成交叉感染、院内感染暴发和医疗废弃物流失。

1.8 财产失窃的风险

医院人员密集, 贵重仪器设备多, 财务部门现金流大, 病患及其家属也往往携带大量现金就诊, 是盗窃案件的高发场所。医院对员工和病患的防盗窃宣传、保安的定时巡逻和技防物防设施的完善程度与盗窃案件的发生频率密切相关。

1.9 食物中毒的风险

医院内部涉及食品储存和加工的场所主要是职工食堂和营养食堂, 对食品安全制度执行的不严格是导致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尤其在高温季节这种风险的几率会大大增加。一旦发生, 波及的医务员工或病员数量大, 将会严重影响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 应给予高度重视。

1.1 0 建筑施工安全的风险

建筑施工具有人、机、料立体作业和交叉作业, 作业场所有限, 作业条件恶劣的特点, 加之医院为24h开放的特殊公共场所, 工地周围人员流动量大, 地面交通和地下管线复杂。如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不严, 施工人员冒险作业野蛮施工, 极易发生人员伤害、地下管线破坏的安全事故, 影响医院正常运行。

2 医院后勤安全管理的定义、特点与实施要点

医院后勤安全管理是遵循医院运行和安全事故发生发展的规律, 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 运用现代安全管理理论和方法, 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考核、激励等手段, 充分发挥医院人、财、物、技术、信息等要素的作用, 以达到减少安全隐患, 把各类安全生产风险降至最低程度的目的。医院后勤支持系统专业性强, 如电气专业、锅炉专业、机械专业等;特殊工种多, 如水电工、司炉工、电梯工等;重点部位多, 如变配电室、锅炉房等;工作时间连续, 如液氧站、锅炉房、变配电室、总机房等, 这些特点大大增加了后勤安全管理的难度。

海因里希法则、海恩法则等现代安全管理理论提示我们, 要避免潜在性安全事故的发生, 安全管理要做到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任何生产过程都要程序化; (2) 每一个程序都要划分相应的责任, 可以找到责任人; (3) 列出每一个程序可能发生的事故, 引起员工警觉; (4) 定期检查每一个程序, 发现事故先兆; (5) 任何程序发现安全隐患或小事故都要及时报告、及时排除[1]。针对当前医院后勤员工普遍年龄较大, 专业化素质和技能较低的现状, 笔者认为尤其要加强后勤“三基制度”的执行、员工的培训教育及考核激励机制。

2.1 后勤“三基”制度的执行

“三基”是指基本岗位职责、基本工作制度、基本工作流程。大型医院的后勤岗位工种多, 需要明确每一岗位每一个人的工作职责、必须知道的规章制度和应该遵守的操作规程 (应知应会) , 同时要注意相关工种的衔接。通常以岗位说明书、上岗须知、操作规程、安全责任书的形式告知员工, 并在日常工作中由班组长、部门主管不断强化“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不断完善和巩固安全操作程序, 起到积极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作用。

2.2 后勤及其他员工的培训教育

除了最基本的岗位操作证的培训外, 开展工间讲评、组织集中学习、外请老师讲课、观摩规范操作、岗位技能比武等各种形式的岗位教育活动, 不断提高后勤员工的职业素质。由于后勤员工普遍文化层次较低, 年龄较大, 培训的形式应活泼多样, 通俗易懂, 便于记忆。加强医院所有员工消防安全“四个能力”的培训, 教会员工应对火灾五步骤 (RACEE) , 即救援 (Rescue) 、报警 (Alarm) 、限制 (Confine) 、灭火 (Extinguish) 、疏散 (Evacuate) , 最大程度的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和可能造成的伤害。

2.3 后勤员工的考核激励机制

要让每一个后勤员工明晰自己岗位的安全目标, 细化每个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相应的考核办法, 并通过竞争激励、强化激励、反馈激励、兴趣激励等方式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形成良性循环的安全管理机制。

3 新形势下后勤安全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3.1 医院“网格化”管理的探索

大型医院占地面积多, 建筑体量大, 有些医院还有两个以上院区, 管理部门多, 存在交叉界面和管理盲区, 易出现安全管理死角和相互扯皮的现象, 不利于安全隐患的及时发现和排除。在后勤组织架构上采取院区属地化管理, 并按照建筑布局、特定区域 (锅炉房、配电间、监控室、地下室等) 将院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均有专人负责协调、监督、考核“网格”内相关后勤部门员工的工作质量, 落实“网格”内的环境安全、设施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治安安全等。由部门负责人定期召开工作例会, 分析存在的安全隐患, 按照“四定”原则 (定部门、定人员、定职责、定流程) 逐一解决, 并采取“PDCA”循环的方法, 持续改进, 以达到长效管理的目的。

3.2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后勤设备智能化管理平台

物联网 (The Internet of Things) 的关键技术主要有射频识别 (RFID) 技术、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云计算 (传输数据计算) 等[2]。利用安装在各种系统设备 (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变配电系统、锅炉系统、照明系统、医用气体系统等) 上的不同传感器或集成楼宇自动化系统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BAS) , 通过网络将传感器接收到的各种设备运行信息发送到中央处理系统进行集成处理和分析, 可对后勤设备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故障诊断和安全预警。例如某医院后勤值班人员通过智能化管理平台发现一病房楼内负压吸引泵运行异常, 他迅速通知人员到现场查看和维修, 第一时间排除了故障。故障的原因是负压吸引泵的控制电路出现了问题导致负压泵缺相运转, 如果当时未能及时发现, 缺相运转时间一长, 就会使负压泵电机烧毁, 威胁到病房的医疗安全。较之传统的人工巡检维护模式, 智能化管理平台能够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的故障和安全隐患。平台根据异常数据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及发展态势设置三级预警系统, 告警信息会通过平台界面、短信、邮件等形式对相关人员进行警示, 提高了设备安全管理的效率, 减少了后勤管理的人力成本, 因此在市级医院推广平台的建设将极大地提高后勤安全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

3.3 后勤服务社会化进程中的安全风险控制

当前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已成趋势, 绝大部分医院的保洁、绿化、保安、配餐等服务均已实现外包。外包服务公司在为医院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也存在人员、设备、环境安全管理方面的隐患, 医院应就安全管理的内容和责任与服务公司签订协议, 并将服务公司驻医院的项目主管纳入后勤安全培训和教育的人员范围, 定期反馈和督促服务公司落实安全隐患整改。

3.4 组建医院特保队, 密切医警联系, 建立医警快速对接机制

医院是个小社会, 社会治安问题同样在医院中有所反映, 加之医患矛盾突出, 医患纠纷频发, 使得医院的治安形势不容乐观, 尤其需要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医院在常规人防、物防、技防工作的基础上, 可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一支年龄结构合理 (25~35岁之间) 、基本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特保队, 用于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同时在市、区两级层面建立医警联系会议制度, 促进医警沟通;通过“110”联网报警、报警直通电话、实时监控图像上传等技术手段, 建立医警快速对接机制, 有效维护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

3.5 公众责任保险在医院后勤安全管理中的引入

医院人员复杂, 流动性大, 在医院活动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意外伤害事件, 以环境设施伤害事件 (跌倒、高空坠物等) 居多。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社会互助机制和社会管理机制, 是市场经济下进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公众责任保险主要承担被保险人在其经营场所内从事生产、经营或其他活动时, 因发生意外事故而造成他人 (第三人) 人身伤亡、财产损失, 依法应当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主要有场所责任险、电梯责任险、火灾责任险等, 具有保险费率低、针对性强的特点, 不失为医院规避意外安全事件赔偿责任的途径。

摘要:分析了医院日常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阐述了后勤安全管理的定义、特点与实施要点以及新形势下后勤安全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市级医院,后勤,安全风险

参考文献

[1]刘晓勤, 王树峰.医院管理学后勤管理分册[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279-283.

谈如何加强医院后勤综合管理 篇8

关键词:医院;后勤管理;人才建设

医院后勤管理在协助完成医疗、教学和科研任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全院工作正常运行的基础和保障。它的服务对象是医疗临床一线工作人员和就医的患者,是整个医院正常工作的保障体系。医院后勤涉及范围广泛,而且随着医院先进技术和管理不断引进,患者多样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后勤工作涉及的层面越来越广,近年来医院后勤管理逐步走向社会化,在新形势下作好医院的后勤工作,需要不断深化以下几方面:

1、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是后勤和物业管理的核心,二者相互依存,互为促进。

1.1 加强管理,规范运作后勤改制和管理首先要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合理定岗定编,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考评奖惩等多项制度,逐步与服务主体建立正常的、规范的合同关系,健全费用结算机制、合同管理机制和监督约束机制,做到依法管理,规范运作。

1.2 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质量动力服务与医疗主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体制如何改、机制如何变,以后勤为主业、为职工服务的宗旨不能变,离开了这个宗旨,后勤单位就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依据。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会越来越大。

1.3 加强经济核算,完善材料费用管理后勤要根据材料市场行情变动趋势,结合后勤实际经营和资金状况,参与大宗原材料的商务洽谈和签订合同,利用专业的经济头脑做出市场分析,避免不必要的商务纠纷,使库存数量和采购价格趋于合理,避免因供应不及时造成停工待料现象,又防止了盲目采购造成库存积压而带来的经济损失。根据各项期间活动费用及其可变因素的对比,即与上期、往年、预算等指标对比做出分析后查找原因,提出可控制和节约费用方案:对采购、保管、维修各环节进行全面跟踪监控,促进后勤改善经营管理,不断提高后勤工作效率。

1.4 狠抓安全,保障服务供水、供电、供暖、维修系统的安全作业,人命关天,安全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具有一票否决权。每位职工都必须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将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来抓。确保用水、用电安全操作,每个人都应明白自己的工作职责,进行准确的工作定位,懂得什么事情是第一位的、必须要做的,而且是必须要做好的,面对繁杂的事务,确保忙而不乱、分清主次、井然有序、保质保量地为医疗一线服务。

2、重视加强岗位培训和后勤人才培养。提高职工素质

什么是人才?社会需要的就是人才。科学家、医学专家是人才,高等技工、技师也是人才。随着各类物业及后勤保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服务对象、环境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服务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医院应十分重视选派有敬业精神和后勤管理经验的人才充实到后勤领导岗位。重视增强后勤群体的凝聚力,妥善处理好后勤人员与医务人员的人际关系,和谐关系是影响后勤系统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提高职工素质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二是加強岗位培训,三是医院后勤每个职工必须增强“一体化”服务意识,以整体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服从全局,否则会“一步走错,全盘皆输”。四是作为后勤工作部门,不仅需要一批懂管理、善经营的领导,而且也需要一大批高水平的技工,如电工、水工、管工、锅炉工等。未来的后勤工作一方面要求结合后勤职工和后勤工作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技能培训。

3、实施科务会制度,加强与各班组、医疗科室间的沟通与联系

每周召集班组长与各专业召开科务会,传达上级和医院工作的指示和决议,讨论科室工作计划,小结近期工作,布置今后任务,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由各班组长与相关专业负责人以点带面,向下传达会议要求,做到事有人管,活有人干。

坚持与临床、医技科室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及时、有效地收集各科室的需求,将处理问题的意见及时反馈给相关科室。后勤工作人员要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应当高度认识后勤工作在整个医院工作中“育人”的重要作用,在后勤职工特别是“窗口”职工中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经常深入病房、门诊和科室,了解临床一线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各班组主动查房巡视,在第一时间解决临床发生的问题,做到想临床之所想,干临床之所需。缩短与被服务者之间的心理距离艘医患人员对后勤人员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

4、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

4.1 引入物业管理公司

后勤社会化是解决医院后勤运行高成本、低效率、低质量的必由之路。医院后勤改革的好处是推动了后勤成本核算,促使能源节约,延长设施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后勤服务外包使本院职工岗位危机感陡增,促使后勤服务更加主动、优质和高效。由于医院后勤管理涉及范围广,在一些适宜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班组中,适时引进优势明显、服务优、信誉高的专业公司,将物业及配套设施管理、电梯维保、安保保洁、各类垃圾处理等后勤服务项目均交给专业公司管理经营,后勤管理人员监督并协同其工作。

4.2 增强节支能力,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努力创建节约型医院

加强水电设施的管理与维护,大力提倡使用节能产品,有效控制和节约利用能源,提高供水供电保障能力和节水节电效益。科学合理调配水电资源,有计划地维修和改造陈旧老化的供电线路和供水管网。自觉节约用水用电,严格控制浪费,杜绝“常流水”、“长明灯”现象。要充分运用智能化管理手段,加强路灯、办公区域、医疗区域等场所的照明管理,消除“常流水”、“长明灯”现象。严格执行夏、冬季空调使用规定,减少用电损耗,保证医疗、教学的水电使用。做好各类水电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比较分析等基础性工作,做好水电责任管理、计划管理、安全管理,积极开展节约能源和水资源工作,建立节能组织,完善节约用水、用电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创建节约型医院的工作,积极开展节水、节电的宣传教育工作,强化节能意识,树立厉行节约的观念,努力形成节约资源、勤俭办事、反对浪费的良好风尚,并使之成为全院员工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切实降低医院运行成本。

5、实施信息化的管理

医院数字化是目前国家卫生信息化发展的重点之一,也是国内医院现代化建设的新兴热点,没有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的现代医院后勤管理将面临许多难以逾越的困难。因此,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高度重视医院后勤,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依托电子信息平台和网络资源优势,充分利用信息通道和反馈渠道,建立高效快捷的“信息走廊”,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为运行环境的全面优化提供有力的保障。以医院数字化发展规划为依据,以计算机硬件为基础,以医院局域网络为平台,利用自动化办公系统,通过对现有的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升级,用信息化的手段对医院后勤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将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浅议如何搞好医院后勤安全管理工作 篇9

一、通过医院后勤工作社会化,为医院解压

后勤工作社会化是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把医院后勤的保洁、运送、工程、保安、洗衣、饭堂等项目外包,转交给有资质专业的后勤保障公司服务,因其有后勤保障实践经验,专业的后勤保障管理人才和工作人员,能够为提供医护人员、患者满意的服务。并由市场来决定后勤保障公司自负盈亏,其若要获得发展,就要遵循市场规律,不断改善自己的服务质量,获得客户的认同,如此才能进步。所以医院后勤社会化可以明显提高后勤保障的质量,从而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

(一)减轻了医院的压力和负担

将后勤保障服务包干后,可使后勤保障与医疗业务齐头并进,不仅改变了后勤保障项目繁杂投入过大,“三多一低”(即困难多、漏洞多、浪费多、效率低)的现象,近年由于广医大技术支持力度的加大和广大医疗医护人员的技术能力的大幅提高,诊疗人次、住入院病人大幅的增加,医疗用房面积各种设施设备的维保也相应增加,后勤服务、保障的工作量大幅增加,而后勤保障服务的外企公司通过现代管理理念和专业的保洁、运送、维修、合格的安保人员,系统条理的工作路径,改变了后勤保障的不利局面,从而使医院如释重负,无后顾之忧的专职发展医疗事业,减轻了医院的压力和负担。

(二)明显提高后勤保障质量

长期以来医院的后勤就是一个小社会,包含五花八门,各行各业,面宽点多线长,效率低、工作状态、满意度差,工作上行动缓慢、操作粗糙、施工时不文明、作业时不规范,干好干坏一个样,多干少干一个样,整个服务质量滞后不前,制约了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社会化后,引进一批高水平的技工,如水电气暖工等,依据现代化的医院管理操作规范和医院的实际要求,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规范的技术要求,规范化的服务礼仪,专职巡查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和外包公司交流沟通,提出改进意见。以临床科室、医护医技人员、患者的满意度为后勤管理部门的重点抓落实,使规范化的服务流程成为自然而然的惯例,后勤保障质量明显提高。

(三)合理分解了医院闲置资源

由于医院在长期的发展建设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出现了一些闲置资源或者过剩资源,产生了不必要的浪费。利用租赁、承包等方式将这些闲置的设施、设备外包出去,如将闲置的房屋办做“士多店”、药店等,将闲置的场地外包给有资质的公司办停车场等,即减少了后勤保障设施的维护保养费用,又降低了医院的运行成本,使医院的设施设备得以充分的利用。

(四)有效的减少人员的闲置和浪费

医院后勤人员普遍存在着服务意思不强,专业性不高的现象,以往医院的“通包通管”工作模式,不可避免造成了人浮于世,工作效率底下的局面。社会化后,根据服务项目明细、数量、面积、人员的技能,制定社会化的方案和计划,重新调整后勤工作的岗位和布局,优化组合人员,应人应事应职设置岗位。如和外包公司合作达成协议,让其聘用在职在编的后勤职工,并在市场经济的规律下加强对这部分人员的培训、管理使用,避免了人员的过度浪费,后勤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得以加强。

(五)追求项目低成本运作,以市场规律调节医院后勤管理

通过降低成本而产生效益,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形成良性循环;如医院各科室的被服间、护士站、治疗室储物柜经过十年的使用,已破旧不堪,如全部更换费用很高,但经计算成本,投入极少费用,翻旧如新,此一项就为医院节约成本20余万元。低成本的对全院的墙面进行保养和翻新,也节约了可观的费用。

故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有利于医院集中精力回归到医院本质职能上来,大量的服务体系的各项开支、各种闲置的存储物资和经费,都可以转移到医疗、教学、科研上来,从而更好的服务于病人。并能够使组织管理后勤服务的大量精力,转入到医院更重要的`岗位上。

二、通过后勤保障工作的精细化管理,节约成本

(一)工作流程精细化

1)优化门诊服务流程。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平台,进行门诊流程改造。一是建立了门诊、住院医生电子病历平台,实现门诊就医信息化、效率化和挂号、就诊、付费、检查、取药一站式服务,提高了效率,方便了患者;二是患者可利用门诊大厅触摸屏、滚动电子屏幕、专家栏、坐诊时间表等硬件,方便搜医生、药价等相关信息,可直接选择自己信任的医生诊疗,缩短医患之间的距离;三是设立了检验信息查询系统,提高了信息传递速度,使医生在最短时间内就能在内网上直接阅读各种检验结果,提高了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时效性。

2)优化水电维修服务流程。医院工程部门提出了 4个“要”:接到报修要第一时间到现场,到达现场要不忘一声招呼,维修结束后要进行一次清理,维修完毕要填写一张维修单。强调职能意识,把节水节电、科学管理作为自己的职能;强调日常维修,每周定期巡检,力争把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如将全院日光灯改造为LED节能灯,既不用前期投入,还可以享受节约电费20%的优惠,五年将节约资金180万元,并且还响应了政府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号召。 (二)成本核算精细化

结合医院实际,统一规范各个方面的收入、成本和费用的核算管理方法。一是规范成本核算项目。规范核箅项目是全成本核算的重要环节,全成本核算中,科室收人项目包括 药品、材料、检验、检查、治疗处置、放射、手术、输血、床位和护理等收人,成本项目包括仪器折旧、电话费、药品 投人、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仪器维修,工资成本、水电费、房屋折旧费、办公用品费和被服折旧费等。二是建立核算单元。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和岗位职责,把全院划分为若干个核算单元,分别提出核算管理要求,明确责、权、利关 系。三是完善成本核算方法。在全成本核算方法中,我们重点完善收人的分配比例和成本分摊方法。科室的收人分为直接收人和间接收人,间接收人(如检验费、放射费、特诊费和手术费等)都是由几个不同科室完成的,因此要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分摊,即按照开单执行科室按分配的比例进行科室间的收人分配。科室的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科室的变动成本每月全额计人科室,对固定成本(医疗设备折旧费、房屋折旧费等)按规定的年限进行折旧。一切成本均从源头录入。四是各核算单元指定专人负责,每月向经管科报送报表,并负责本科室与经管科的联络工作。

(三)人力资源管理精细化

医院实行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首先是全面加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工作的制度建设和规划,为各类人员的成长搭建平台,疏通渠道;明确用人程序,增强选人用人公信度;加强人员管理,特别是任期管理、绩效考评和全程监督;加强人员培养,形成梯次结构,为医院发展提供不竭的人才资源。其次是创新分配制度及激励机制,医院设计制定相应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激励制度,成为巩固竞聘工作成效、激发干部职工干事业的激情与活力的重要保障。再次是通过培训提升干部职工队伍的能力素质,在管理理念、专业素养、文化水平、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等方面进行更新和提升,以尽快进入角色,承担起新的历史责任。

(四)紧急状态下医院后勤保障措施精细化

紧急状态是指医院应对社会紧急医疗救护任务和医院自身面临的灾害性事故,如火灾、断电、停水和突发卫生事件等状况,为此,医院后勤保障应制定精细、完善、高效、有力的10项应急预案,如火灾事故、地震、中毒事件等应急预案,做好人、财、物的准备,最大力度地发挥后勤保障效能。

三、资源合理配置

优化物资采购和管理流程医院的物资采购实行集中统管,即医院所有物资的采购,由物资采购领导小组集中管理。据各科室上报的计划,汇总制订全院的物资采购目录、报院领导核实审批,采购部门组织采购,由财务部门集中支付,实现纪检、科室全程监督的采购程序,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合理、有效。仓库施行零库存,不占有医院的资金。通用物资采购通过询价、批量集中采购和定点采购等多种方式,保质量、压价格,采购价格平均低于市场零售价5%左右。后勤物资采购在主渠道供应、定点采购、协议采购及招标采购的基础上,根据上级的统一要求,开始将所有后勤物质按上级规定实行网上集中招标采购,按照集中招标采购“四网制度”原则,即网上计划、网上采购、网上交流和网上监督,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全年节约经费80多万元。

四、健全后勤保障规章制度

随着国家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的管理也由传统管理模式转向精细化管理模式。医院后勤管理是医院全流程管理的一部分,这就对后勤保障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首先,要完善健全各项精细化管理制度,精细化管理制度是医院发展的基础.是加强医院精细化管理的依据,后勤精细化管理制度的完善更是管人、管物、管钱的可靠保证。结合医院自身全流程管理的实际,经过科学论证,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各项管理制度,并在实施中不断完善和规范。其次,各项制度要全方位覆盖后勤管理工作,不重复、不漏项,使之发挥精细化 管理的最大效能,做到人人懂精细、处处有精细、事事见精细。第三,后勤管理人员要明确岗位职责,明确工作标准,熟知规章制度,依据精细化制度检查和考评后勤工作情况。

总之,在医疗改革的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医院后勤保障工作是不断完善、提高、创新、发展的,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时、因地制宜,统筹兼顾,不断提高完善后勤服务质量,为医院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和病人创建一个安全、温馨的工作和诊疗环境,更好地为医院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挥后勤有力的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 许亚伟,褚福建.坚持科学发展全面提升医院后勤保障能力[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3):108110.

[2] 申建周.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探讨[J].西部医学,(12):22112212.

[3] 刘来生,叶锋.精细化管理在医院后勤保障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管理,(2):7677.

[4] 周冬兰,王金星. 构建医院后勤保障体系的管理体会[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9(6):131132.

[5] 李艺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医院后勤保障工作[J].医学信息(上旬刊),2009(11):23652366.

如何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篇10

我叫XXX,现任XXXXX煤矿,煤矿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必须建立和落实长效机制,良好的安全工作理念,才能彻底扭转安全上的不利局面,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现就如何抓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谈一下认识。

每一个煤矿都是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硬手腕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安全生产方针和原则不能长期得到贯彻执行,造成了安全生产中的漏洞。建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保证安全生产方针和原则贯彻和落实。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长效机制:

一、建立健全责任制约机制

理顺管理体制。首先要确立安全生产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并从根本上影响企业和个人对安全管理的思想和行为对安全的关注。

在企业内部体制。一是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要建全,安全管理职能需要相应的机构和人员,而且一定要设臵专门机构和专职工作人员,机构和人员一旦兼职必然使安全管理职能削弱,甚至名存实亡。现实的情况往往是,发生重大事故之后的单位管理机构健全,而未发生事故单位的管理机构就要薄弱得多。在这方面,一定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消除因事故而设机构的不正常现象。二是要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各级生产或行政管理人员,必须对自己负责区域的安全工作负责。三是分级管理原则,在正确设立管理机构的基础上,一定要坚持分级管理的原则,按现场作业人员—班组—队—井—矿—集团公司的顺序,按职能分级进行安全管理,能由下级管理的尽量由下级负责,让上级集中精力来抓更重要的工作,处理更重大的问题;四是安全红线不可触及,触及必处理,必严格追究。

二、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明确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使每个人的权利清楚,责任明确,权责一致。受权先受责,责权利相互制约平衡,横纵到边,形成矩阵网格化的一个企业内部各岗位责任体系。责任体系落实问题是关键,责任联系和制约,各个责任制之间并不是独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在煤矿企业内部有上级对下级的管理,也有下级对上级的监督,还有职能部门的指导和监管。

因此,落实责任制必须要有相应的考核和奖罚措施,严格考核,才能保障落实。否则就成一纸空文。

安全教育培训机制中,人是安全工作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在安全生产中处于主导地位。在安全教育培训方面。一是安全教育培训是认识安全重要性的最基本手段,安全教育培训可以使人们在较短时间内比较系统地获得对安全的基本认识。尤其对新工人的安全培训更为重要,使他们在工作之前先了解安全和认识安全。通过安全教育和培训,使人了解怎样安全怎样危险,什么是企业提倡的,什么是企业反对的,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在认识安全的基础上,掌握安全生产的基本操作和技术,从个体上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二是事故案例教育从反面激励人们引以为戒,以往事故的严重后果和惨痛教训能引起人们心灵深处的强大振憾,自觉地支持和维护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增强与不安全行为作斗争的勇气。三是现场急救培训是减少事故伤亡的重要方法,一旦发生了事故,人的生命相对来说是脆弱的。专业医护人员的救助往往显得时间过于漫长,可望而不可及。现场人员在第一时间的自救和互救往往最重要。

培训的形式中员工“三级”教育的入矿教育,员工入矿教育是安全教育的启蒙,是预防为主方针落实的第一步。入矿教育使新职工初步了解本单位存在的主要危险源、防护措施和规章制度,在煤矿,就是必须经过入井安全培训,使职工获得安全的初步认识,留下第一印象。入矿教育搞得好,将为职工以后的安全生产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科室(队)教育是职工参加安全生产实践之后的进一步教育。职工经过入矿教育后,并不能立即熟练而正确地将安全生产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所以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实习期。这一时期的工作必须在熟练工人的带领下进行,在规定的实习期内熟练掌握必要的操作技能,就变为能独立工作的熟练工人;否则,予以淘汰。

岗位教育方面,安全生产以人为本,而人在不同的岗位上,各岗位又有其不同的特点,所以必须加强以岗位为主的安全教育。特殊岗位工种必须严格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

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教育。在一定因素影响下,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会淡化。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采用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不断强化职工的安全生产意

识,从而规范其安全生产行为。

班前会。班前10分钟,根据当班安全生产的具休情况组织学习和进行指导,针对性强。日积月累,能够大大提高职工操作技能和安全隐患处理能力。

跟班检查和现场指导。各级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在现场对具体问题的指导,直接和操作相结合,更易于学习和理解,对员工操作技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学习例会。以科室、队或班组为单位组织的安全学习例会,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与当前安全生产情况,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并有利于增进集体内的团结和协作。

违章学习。违章与安全知识欠缺、安全意识不足有着直接的关系。为帮助违章职工认清错误,改正缺点,必须组织违章者进行安全学习,进一步掌握安全知识和规章制度,澄清安全认识。

事故分析会。发生事故后必须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召开事故分析会,其中的一个不放过就是职工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由此可见,事故分析会是对职工群众进行教育的良好形式。当然,能够参加事故分析会的人员有限,所以必须及时对分析会的内容进行通报。

安全宣传。宣传是制造舆论环境的主要手段。由于人受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浓厚的安全氛围必然是安全工作的强大动力。

思想政治工作。职工中的少数人员在性格和观念上可能很特殊,一般的传统方法在他们身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这就要依靠思想政治工作。通过互相交流,找出根结,消除隔阂,把少数安全思想上的落后人员拉回到安全生产建设的队伍中来。

安全教育培训的手段方面。为了收到良好的效果,教育培训应改变“一块黑板一支笔”的单调说教做法。广泛采用幻灯、投影、电教等现代教育手段。做到动态的有声有色,静态的图文并茂。

三、安全装备保障机制

安全装备是安全工作的物质保障,煤矿必须严格按“三同时”的要求,进行落实。要做到以下几点:

设计落实。矿井安全设施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符合煤矿生产建设规模,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并严格进行审批。施工落实。安全设施必须

严格按设计和作业规程施工,加强现场管理,严格进行验收。组织落实。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是落实安全设施的负责人,其必须认真履行组织协调职责,保证安全设施建设工作顺利进行。资金和物资落实。安全设施建设必须建立专项资金,物资必须及时采购,单独管理,专项资金和物资不得挪作它用。

四、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控制机制

危害识别、风险评价是辨识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危害,为风险控制提供依据,为持续改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提供衡量基准。

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应覆盖矿井全部的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主要有采掘系统、通风系统、粉尘防治系统、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系统、防灭火系统、防治水系统、提升运输和空气压缩系统、爆破系统、电气系统、救护系统等。

五、安全质量标准化机制

质量标准化从专业分工的角度对工作的开展提出了详细和明确的工作标准。认真开展质量标准化工作,可以真实地反映一定时期的安全工作水平。通过持续地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不断消除存在的差距,就能不断巩固安全基础管理工作,提高矿井安全工作水平。

六、现场管理机制

现场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关键和最终归宿,其它各项机制的目的都要落实到现场管理中,其作用最终要在现场管理中得到体现。现场管理好坏,是检验各项机制落实情况的最终指标。所以,现场管理又集中体现了各种机制的全面效果。在这个意义上说,现场管理机制就是将其它机制应用于现场的过程。

职工是作业现场中安全工作的最基本因素,他们分布最广,有一定经验,可随时发现和消除作业过程中出的安全隐患,或向领导汇报,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为解决安全必须提供参考和基本保证。

按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班组长担负着现场生产和安全的双重作用,是现场管理中最根本的领导者,直接担负现场安全检查贯彻的程度,隐患整改的责任,是安全管理最基本的组织者。

安全大检查。安全大检查的参与者最为全面,检查的范围也最广,可以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并研究解决重大隐患和解决难度大的安全问题。

安全隐患的解决,主要有现场解决,对于安全隐患解决难度不大的,由职工

或班组长负责,当班在现场进行解决。对于解决难度大的安全隐患,必须按“三定”原则制定措施,指定专人负责限期解决,做到“有安排、有落实、有反馈、有复查”。

七、救援体系保障机制

在普遍意义上说,事故是客观存在和不可避免的,建立完善的事故救援体系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尽快消除事故影响,恢复正常生产。煤矿企业必须制定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组织全矿职工贯彻学习。一旦发生事故,可以做到快速反应,有效进行防治,不致发生延误。生产条件发生变化必须及时对灾害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修改,使预案与实际情况相符,预案一般每半年修改一次。

上一篇:童年趣事作文:跳舞下一篇:古诗中的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