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与审美文化

2024-07-23

大众文化与审美文化(共10篇)

大众文化与审美文化 篇1

关键词:大众审美文化;大学审美文化;理念价值;传承构建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public aesthetic culture, university aesthetic culture should notonly inherit thegood traditions of ideas and values, but also keep pacewith the times to constructand perfec.t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aesthetic culture, on the one hand, has to pass on the humanistic and guiding ideas. On the otherhand, onthe basis of the practice, ithas to construct the innovative ideas combinedwith the transcendence, with the pursuitofharmonious beauty, and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ofmankind as its goa.l Meanwhile, on the basis of inheri-ting aesthetic value and social value, constructing humanistic value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with the is also nee-ded.

Key words:popular aesthetic culture; popular aesthetic culture; ideas and values; inheritance and construction 20世纪90年代,大众审美文化迅速发展,人性世俗欲望的诉求是其兴起的基础,电子媒介为其插上了翅膀,市场经济为其提供成长的沃土。随后,大众审美文化带着娱乐性、商品性、视像性、复制性等特征,以不可阻挡之势影响并冲击着大学审美文化。

大学审美文化作为一种精英文化,是在大学审美文化理念的引领下,大学审美文化价值观的指导下和大学生实践活动的互动中形成的。然而,由于大众审美文化对大学审美文化的价值和理念造成了一定的消解和颠覆,所以,当代大学审美文化一方面有必要接受传统审美文化中优良部分使其发展,另一方面又要根据社会发展方向的变化,构建新的审美理念与价值。

一、大众审美文化视野中大学审美文化理念的传承大学审美文化理念是大学人在总结长期的审美经验和文化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大学人经过理性思考和高度概括形成的,是对大学审美文化的本质性、规律性的判断和看法。[1](P332)大学审美文化理念的形成,既有大学发展历史上原创性的成分,也有根据已有理念再创造的部分,还有借鉴外部先进理念的成分,是继承、学习、借鉴和创造的结果,当下的大学审美文化在此基础上,传承了传统审美文化的人文性和引领性的理念。

人文性主要表现为自大学创建之时就以育人作为根本宗旨;以关注人的具体生存、启示人生意义、引导人去追求人性完满的特性为根本目标。《大学》开篇便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所谓“大学之道”实际上是指为学与为人之最高目标境界,最为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为教、为学、为人的“大学”理念,显示着一种强烈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如今的大学审美文化仍然显示其独有的人文精神,表现在:指导大学生在感性的审美中进行理性的思维;从关注感性生命出发,在审美的过程中体会美的意蕴;启示人用理性的思维思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通过完善审美理想追求人性的完满、人格的完善、人性的自由。大学校园建设是大学审美文化人文性理念得以传承的环境条件,大学校训是大学审美文化人文性理念得以传承的形式载体,大学审美教育是大学审美文化人文性理念得以传承的根本方法途径。人文性是大学审美文化的灵魂,是大学独特价值的表现。

大众文化与审美文化 篇2

“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的提出源于西方学者迈克·费瑟斯通的《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一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他是在三种意上谈论“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第一种是渴望消解艺术的神圣光环, 把艺术从博物馆受人尊敬的地位拉到现实中人人可以享用的境地, 认为“艺术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任何事物上”, 艺术试图冲破原有的界限而与生活合一;第二种是“ (后现代社会中的) 普通人按照艺术作品来规划自身生活世界的倾向”;第三种是“ (后现代) 物质生活世界的形象化”。无论是哪一种“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 都强调了要打破西方传统美学那种艺术与日常生活界限分明的状态, 实现艺术与日常生活的融合。

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的发生

1、西方语境下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发生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特定语境的产物, 这个语境就是“消费文化”或“后现代主义”。“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首先是出现在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的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在工业主义时代中, 为生产大众文化, 作为幻觉的艺术权力, 艺术真迹的权威, ‘灵气’之源, 都已转换到了工业之中:绘画进入了广告, 建筑进入了工程技术, 手工业品与雕塑成了工业美术”。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建立在物质的极大丰盛的基础之上的。消费主义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艺术品也经过现代大工业的流水线的无限复制和批量生产从极少数人拥有而走入平常百姓家, 美与审美泛化到日常生活中去。

2、中国语境下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发生

当代的中国, 是一个前现代、现代、后现代杂糅共生的复合体, 笼统地判定我们现在的日常生活已完全审美化为时尚早, 有失偏颇。

改革开放与加入经济全球化热潮极大地重塑了中国社会的日常生活, 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社会主体心理体验和观念方式激变, 革命年代所压抑的欲望冲动被空前地激发出来。大众审美文化消解了理性对人的压迫, 以极端感性化的形式结构了理性, 从而减轻了人的生活压力和精神苦闷。特别在现代性初期, 以感性对抗理性的压迫, 发挥了瓦解传统意识形态的巨大作用。

把大众文化放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来把握, 肯定或部分肯定世俗化大众文化的合理性是符合历史要求的。它客观上冲击了文化的一元主义局面, 也颠覆了“文革“时期的禁欲主义。这时, 无论从社会发展的现实来看, 还是从主体心理要求来看, 作为一个问题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必然提上议事日程。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主张

德国后现代哲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认为当今生活中存在一个明显的“美学转向”。他从四个层次论证了现代社会审美泛化的这一渐次深入的过程:“首先, 锦上添花的日常生活表层的美化;其次, 更深一层的技术和传媒对我们物质和社会现实的审美化;其三, 同样深入的我们生活实践态度和道德方面的审美化;最后, 彼此相关联的认识论的审美化。”

表层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大多服务于经济的目的, 是作为经济策略的审美化。在这个意义上, “美学事实上就不再仅仅是载体, 而成了本质所在”。

随着电子媒介技术的发展, 审美化不只停留在日常生活的外观层面上, 而且深入到内在结构核心中了。由电视、电影、录像、商业广告所组成的图像世界在日常世界不断泛滥蔓延开来, 我们进入了一个视觉文化的时代。这些绚丽的画面不仅再现我们的现实, 同样也在传播、重构着我们的现实。鲍德里亚认为, 这是一种类象 (simulacra) 与真实之间的内爆 (implosion) , 与此相伴随, 人们从前对“真实”的那种体验以及真实的基础也均告消失。这一非物质的审美化, 较之物质的、字面上的审美化含义更深刻。它不但影响到现实的单纯建构, 而且影响到现实的存在模式, 以及我们对现实作为总体的认识。

四、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问题

如果说费瑟斯通所说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几个层面确乎如此的话, 那么, 当我们说日常生活已审美化或具有审美化的趋向的时候, 是否意味着现代日常生活已经由审美改造而变得不再具有压抑性和局限性?换言之, 现代性的困境已经在日常生活审美化进程中被超越了吗?当代消费社会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历史上无数先哲们所心仪向往的理想审美境界是否一致?当社会公众满足于高度物质性的愉悦快感时, 是否意味着我们失去了审美应有之义中的某些重要的东西?尤其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所暗含的商品拜物教倾向, 本质上是和审美精神及其无功利性背道而驰的。即是说, 今天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或许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完美的审美境界。特别是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 拜物主义引发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倾向:追求高档的、奢华的、甚至超越了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所容许的限度, 因而隐含了不少潜在的危机。

审美往往是作为与日常生活局限的对立面而出现的, 无论是韦伯所说的审美“救赎”, 还是海德格尔所钟情的“诗意地栖居”, 或是列费弗尔对“游戏城”的向往, 或是福柯所主张的“生存美学”等, 都隐含着某种对现代日常生活的深刻批判。

韦伯现代性研究的一个著名论断———现代日常生活是一个“铁笼”, 而审美则具有某种将人们从“铁笼”的压抑中拯救出来的世俗“救赎”功能。韦伯说:“艺术承担了一种世俗救赎功能。它提供了一种从日常生活的千篇一律中解脱出来的救赎, 尤其是从理论的和实践的理性主义那不断增长的压力中解脱出来的救赎。”

五、解决现代日常生活中的审美问题

我们应该如何来对待“日常生活审美化”一理论和现象呢?中国的学者也就此展开了激烈的论争。有的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一场新兴的美学革命, 我们应该满怀希望地用这一理论重新审视我们的文艺理论, 用新的视角来进行研究。有的则否认这种看法, 指出我们的生活并没有完全审美化, 也不能用文化研究的方法取代原有的文艺理论的方法。鲁枢元指出, “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在价值取向上是存在问题的, 在进行精神生产时“我们还应该‘叩其两端’:一端是精神创造的源头, 那还应当是民族与个人的质朴蕴藉的心灵;一端是精神生产的收益, 那不只是会计账目上的一串数字, 还应当是人性的丰富与提升。”陶东风对于鲁枢元、赵勇的批评作出了回应, 但也对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问题表示出担忧:“随着时间的推移, 随着主流文化的不断调整, 消费文化的政治意义也在发生变化, 它自身的批判性正在淡化乃至丧失……”其实我们在费瑟斯通和韦尔施的著作中同样看到, 他们也不是一味鼓吹“日常生活审美化”, 而是用动态的辩证的眼光去研究。韦尔施认为“当前的审美化既不应当不加审度就作肯定, 也不应该不加审度就作否定。两者都是轻率且错误的……惟有审美化过程原则上的合理性、对某些审美化形式的有的放矢的批评, 以及情感化机遇的充分发展, 才能使我们在审美化的大潮中有所收获。”

1、实现精英审美文化对大众审美文化的批判

韦尔施认为“惟有审美化过程原则上的合理性、对某些审美化形式的有的放矢的批评, 以及情感化机遇的充分发展, 才能使我们在审美化的大潮中有所收获。”也就是肯定了对不合理的审美化形式批判的正确性。

在现代社会, 现代性极度发展, 使其负面因素开始愈加严重化。大众文化极端发展, 缺少精英文化的制约, 造成文化生态的失衡。世俗现代性的确立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同时也导致异化。感性欲望的解放伴随着感性异化, 人成为欲望的奴隶, 被大众文化所支配, 成为消费动物。现代性的压迫必然引起反抗, 这就需要开展现代性批判。现代性批判不是来自现代性外部, 而是来自现代性内部, 即现代性的超越层面。现代性的超越层面是一种反思、超越的精神力量, 它源于贵族精神。必须吸收贵族精神, 建设精英文化, 开展对片面的现代性和大众文化的批判。

2、实现精英审美文化与大众审美文化的平衡

大众审美文化具有两重性, 不仅有符合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消磨人的意志的消极一面, 也有消解理性的压抑, 缓解人的生存压力, 增进人的感性享乐的合理性一面。如果只看到大众审美文化的一个方面, 就会产生片面性。必须全面地、具体地分析大众审美文化和精英审美文化, 以便在实践中取其长处, 避其短处。大众审美文化与精英审美文化都有助于人的价值的提高。大众审美文化与现代性的契合及感性的升华, 有利于增进人的现实幸福。精英审美文化对现代性的抗争, 有利于恢复精神的自由。大众审美文化与精英审美文化的长处与短处可以互相弥补, 大众审美文化可以弥补精英审美文化的贵族化、远离现实生活的偏向;而精英审美文化则可以弥补大众审美文化的感性化、低俗化偏向。两种审美文化各有独立存在的合理性, 同时也有所不足, 必须相容互补, 才是完整的审美现代性。

参考文献

[1]黄应全.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中西不同的“美学”泛化[J].文艺争鸣, 2003, (6) .

[2]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

[3][德]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陆扬, 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

[4].H.H.Gerth and C.W.Mills.From Max Weber:Essays in So-ciology[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6.

[5]鲁枢元.评所谓“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J].文艺争鸣, 2004 (5) .

[6]陶东风.研究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的三种范式及其西方资源[J].文艺争鸣, 2004 (5) .

大众文化消费的审美反思 篇3

在消费型社会里,大众文化已然和其他商品一样成为了大众日常生活消费的对象,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手段,一方面不仅使受众的范围瞬间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另一方面,资讯的新鲜度也随时而动、随事而动。现代传媒无限拓展了大众文化传播的广度,同时更是把大众文化追逐时尚性体现得淋漓尽致。从审美的角度来看,眼球经济背景下的大众文化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消费中,迷失了文化本身固有的批判性而沦为世俗的附庸;受众在传媒扭曲误导下,文化消费的对象被虚拟化。媒体的真实已经遮蔽了事实的真实,受众表面上在享受大众文化的繁荣之态,幻化了对真善美的追求,这无疑是令人痛心之事,本文拟从大众文化消费行为生发的审美主体、对象及过程进行研究。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替代美学批判性

大众文化是与中国社会文化自身转型相伴而生的产物。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科技文明的进步为大众文化的发生发展注入了内在的经济动力和强劲的传播条件。大众文化自身具备的商品性、时尚性、媚俗性在当下消费型社会里得以充分展现,它对日常生活的渗透却离不开“消费”魔掌的推波助澜。

经典政治经济学认为,在社会生产还不能有效供给社会消费的情况下,生产就规定和制约着消费,通常是社会能够生产什么,人们就消费什么,这便是生产型社会。反之消费型社会里,消费指导、制约生产,通常是市场消费什么,厂商就生产什么。在经济过程中消费不仅仅成为经济生活的主导方面,更在精神层面上形成了一种商品拜物教。它创造了一种使人类的生活迷失了方向的物化的逻辑,在于这种物化的逻辑对社会生活的宰制。物的逻辑创造了一种主宰人的逻辑!对物的迷恋主宰了人的精神生活。受众沉醉在对物品消费带来的迷狂和快感之中,势必在不断摧毀自身的理想追求,钝化自己审美感受能力,而当对物的占有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主宰之时,艺术(美学)也就难逃被世俗化、趣味化的厄运,沦为受众空洞灵魂上披着的华丽外衣。于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追逐的流行消费行为。姑且不论“日常生活审美化”概念兴起的理论背景和它对艺术的创新,单从消费的角度来理解,日常生活审美化是指对商品(包括家居装饰、衣着服饰、个人美容等日常生活所需品)消费产生的感性欢悦,即感官的快适和满足。无疑“日常生活审美化”使受众通过消费提升了生活质量。丰富了生活内容,但这种泛化的审美观只能导致受众对商品的外观形象即象征意义被强烈的追捧,商品的实用价值被淹没在意义价值之下,日常生活审美化此时演化为对商品外在形象及象征意义(或者说商品外在符号化)的消费中得到快感和满足,如对品牌的过分追求,对色彩风格的迷恋等,出现了当下城市建筑的干城一面吗,家居装饰的风格剪切、复制的审美泛化景象。从表面来看,日常生活审美化似乎是当代艺术摘掉头上的“光环”向日常生活靠拢,拓展了艺术受众的广度,开启了艺术发展的新趋向。实质上它是一种把神圣美学世俗化,高雅艺术大众化的行为,在不断挑战美学自身的严肃性和批判性,同时也在麻醉观赏者自身的审美感受能力和欣赏能力,以至混淆真正的艺术与日常生活审美化之间的本质差距:把艺术等同于琐碎的日常生活。而在古希腊时代柏拉图就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理念,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艺术又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亚里士多德进一步肯定了模仿是艺术真实性的体现,艺术(美学)是对现实世界影子的影子的描述。从审美活动的角度出发,日常生活与艺术活动也是有着本质的区别。日常的生活世界在给人以稳定感和居家感的同时,也消磨着人的创新意识和忧患情怀,是人最终溶解至下种平均化的生活状态中,与之相比,审美活动则使人从平凡、琐碎的世界中超拔出来,天生具有的开放性、超越性,使其不会安于日常生活的习惯状态中,天然地具有一种对平庸现实的批判力量,通过颠覆日常生活世界中那仿佛已自动化了的惰性链条,把人们移植到批判地审视生活的新视点上。揭开遮蔽在日常世界之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迫使人勇敢地面对挑战,凝视现实,在打破平静生活的同时,却把生活的真正意义深深地嵌入人的心灵。这正是人不断超越自身的本质追求的集中体现。

二、媒介真实遮蔽事实真实

据权威的关于大众文化概念解读认为:“大众文化”是在发达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中随着文化进入工业生产和市场领域而产生的新的社会现象,是由现代大众传媒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塑造并加以支撑的文化生产方式和文化传播形式。它之所以被大众广为使用和利用的文化消费形式,是由于文化已成为大众普遍的消费品。“大众文化”一方面是一种文化的现时代的存在方式,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报刊对事件、资讯的快速报道,电视对现场的直接传送,网络更是把地球演变成地球村,大众对大众文化、新闻资讯的消费也在悄然发生着革命。历时性的阅读变成共时性的观赏,被动性的接收变成主动性的参与。人们一方面在享受现代高科技技术带来文化消费形式的全新体验,另一方面现代传媒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在消费型社会里,消费成为衡量一切的主导性价值,在经济利益的牵引和推动之下,影视传媒、网络媒体对收视率、点击率的追求,势必造成电视网络传媒用尽全身解数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引起观众的极度关注,因为观众消费已然成为传媒生存的唯一道路。于是,大众文化在传媒的推动下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娱乐狂潮,从“超级女声”到“快乐男声”,从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到内地的“家庭轻喜剧”,观众在娱乐狂欢中沉醉,由以前的被动接受,而今借助发达的通讯工具、手机短信、网络论坛直接参加到各种选秀节目的现场,通过短信的支持率高低直接选出自己的“草根明星”,媒体更是顺水推舟把大众的热情推向极致,双方在互动之中达到“共赢”的局面。而节目本身质量的优劣、艺术价值几何、事件真实与否、审美品位高低与否等本质问题大众已无暇顾及。同时大众传媒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大众关注节目的热情。使大众沉醉在盲目、非理性的消费中从而达到其收视率、点击率的理想经济收益。媒体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充分调动大众的猎奇心理、娱乐心态,从而片面地报道事件的发生、发展的过程,误导大众对事件形成不真实、不全面的认识。而在科技发达、信息泛滥的时代,大众也对媒体产生了过分的依赖。媒体真实已然遮蔽了事实真实,大众在通过媒体虚构的空间里进行对象虚拟化、幻想化的观赏。当然,审美主体面对审美对象时,瞬间进发的无比奇异的触及心灵深处的体验,也被大众传媒所屏蔽,因为事件发生的一系列的真实细节已经被大众传媒所忽略和遮蔽,审美主体的独有的感知、深刻的体验同时也在观看传媒传递出来的扭曲画面之前消失殆尽,诚然,大众也就无从体验或品味审美对象带来的真正的“品味”和“意境”,这种“快餐”式的消费只能使得大众在渐渐丧失对“真实性”的判断能力,也滋生了娱乐至死的消费审

美观,从而失去对真正美的感悟能力。

三、感官快适阻断审美体悟

如前所述,中国大众文化崛起于20世纪后半叶,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20多年中,深深植根于市场经济的沃土并迅速成长壮大,一方面消弭来自官方的主流文化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解构来自学界精英文化的绝对权威,而成为一种被广大民众所接受、追捧的文化新形态,伴随着全球性的传媒革命引发了一场“文化娱乐化”狂欢。因为在这种消费至上、娱乐至死的社会里,商品的符号价值(形象价值)已远远超出实用价值而跃居价格榜首,任何新闻事件借助现代媒体传播,迅速辐射开去而成为可消费的文化娱乐产品,商家从中牟利。明星的个人隐私,媒体的超级秀场,甚至社会新闻事件,在全球咨询共享时代的裹挟下,电视和互联网的全球共时性传播的推动下,使得世界上任何一个区域,都有可能加入到同步娱乐狂欢当中。一些重大的社会事件,在一些区域是关于国计民生的大事情,而在另一些区域,可能就变成了消遣的对象,转化为公众共同参与的“集体狂欢”。无论是眩晕的视觉冲击,尖厉的听觉震撼,骇人的触觉接触等感官的怪异的体验,还是阴森恐怖的惊悚片,荒诞搞笑的肥皂剧,色情低俗的“爱情片”等文化产品极尽能事地发掘大众的感官快感,当这种肤浅、空洞的身体体验消失之后,受众仅且仅能通过大众文化提供的娱乐产品来填充渐渐上瘾的感官需求,这无疑于饮鸩止渴而不能自拔。受众在疯狂地吞噬着大众文化的垃圾品,同时也在为其产品的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在这种日益恶劣的经济循环之中,主体的审美体悟越来越被大众所遗忘和丢弃。“快感”和“体悟”显然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一种短暂的肤浅的简单的生理反应,为大众所共有的感官“享受”;审美体验是主体在具体审美活动中被具有某种独特性质的对象所深深地吸引,情不自禁地对之进行领悟、体味以至于陶醉其中,心灵受到摇荡和震撼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状态,与对象直接相处中的体验。“体悟”是一种持久的深层次复杂的心理过程,是审美观照中所达到的精神愉悦。中国古典美学认为:情由心生,境由情生。心灵、情感、意境是三位一体共同作用于审美主体,才能生发“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情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胸襟,“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闲适静谧的禅思。同时,由“体验”而发的“感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广博的知识,深厚的学养,凝神的赏析,精致的阅读,面对审美对象之时顿生的美妙、持久的精神愉悦,由“情”人“境”而达“天人合一”的境界,了悟人类的终极关怀——灵魂的寄托,精神的皈依。然而当下流行的大众文化运用“消费”这种廉价的入场券,“媒体”传播的快速覆盖,彻底阻隔了受众通往审美之境的道路,使其沉醉、迷狂在大众文化快餐所带来的感官快感和满足之中而浑然不知,这无疑也给大众文化的未来发展使用了“障眼法”,文化的消费者和制造者在共生的文化圈中失去了批判力和创造力,沦入世俗的泥沼。

四、结语

当“消费”和“文化”共生在当下社会里,这本身就是值得关注和探索的问题。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繁荣假象表面似乎给大众文化的审美难题找寻到了出路,从本质上来看,日常生活审美化给那些缺乏文化批判意识、美学鉴赏能力的受众找到了美丽的“藉口”,现代媒体制造娱乐大众的“真实”幻象成为欺骗自己的善意谎言,迷恋在感官饕餮后带来的娱乐至死的虚幻空间里,误认为自己已达到美妙绝伦的审美境界。如何在大众文化与审美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是需要不断思索和研究的问题。

对当代大众审美文化的反思 篇4

对当代大众审美文化的反思

在当代中国,由于大众传媒、市场经济、中西文化的交融碰撞,宣告了大众文化时代的到来,大众文化给人们带来了诸般好处和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令人忧思的隐患:一是机械复制带来了“韵味”的消失;二是感官的满足取代了精神超越;三是集体化的“个性”导致主体“我”的消失;四是对象的平面性,主体的.零散化、时间的断裂是其基本的存在方式.

作 者:李莉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文学院刊 名:美与时代(上半月)英文刊名:BEAUTY & TIMES年,卷(期):“”(5)分类号:G0关键词:

大众文化与审美文化 篇5

大众文化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在我国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但由于其消极功能的`存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批判.本文从这些批判的关键点入手,通过对我国大众文化在不同发展阶段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内容的分析,剖析了大众文化和大众的关系,指出大众是大众文化的主体,不仅是消费者更是生产者,其素质水平决定着大众文化质量的高低.因此,消除大众文化的消极功能的根本途径只能是通过教育提高大众的整体素质.

作 者:尚晓丹 尚晓丽 作者单位:尚晓丹(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尚晓丽(华北电力大学,法政系,河北,保定,171000)

大众文化与审美文化 篇6

在社会转型以及宽松、活跃的文化环境背景下,大学校园文化与大众文化应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闪光的.人文精神;而两者又存在着高雅与低俗的情趣、积极与消极的人生态度、高尚与卑微的价值观念、节制而有益的活动与狂乱的活动等方面的差异.

作 者:廖健春  作者单位:桂林工学院社会科学部,广西,桂林,541004 刊 名:经济与社会发展 英文刊名: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年,卷(期): 2(10) 分类号:G04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大学校园文化   大众文化   传承   差异  

大众文化与审美文化 篇7

影视文学是指充分运用电视、电影画声媒介, 以视觉、听觉的传播设计为着力点, 将传统文学作品创作的规律结构情节与人物塑造充分运用起来, 满足受众群体审美情致的一种文学种类。就实质特性而言, 影视文学本质就是文学, 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 所以影视文学与其他的文学形式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且具有规律上的共性。它贴近社会, 关注社会的热点话题, 迎合大众的情感需要, 与社会心理的敏感区域相碰撞, 以群众所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对事情展开叙述, 进而是最具大众化的一种艺术载体。同时, 影视文学作品是以影视传输媒介为载体, 所以无法避免与影视媒介产生千丝万缕的关系, 它具备的该种独特性, 在新兴影视媒介和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下的产物。

一、大众文化语境下的影视文学作品

现今是处在社会生活效率高、节奏快的大环境下, 大部分人已经没有精力去仔细推敲、品味和探索在概念和词语里隐藏的内涵和蕴意, 也没有精力展开精心的思想反刍和心灵省察。不想阅读文章, 更有意愿直接接触那些精美的形象。图像文化已经成为大众文化语境下的主流趋势, 而以文字为载体的文化形态已经逐渐淡入人们的视野, 影像、图像文化成为主流元素。当下, 影视文化的群众基础扎实, 与社会焦点问题相贴近, 且与人民大众的爱好和情致相契合, 逐渐地成为现今审美文化的主流元素。不过一种新事物的兴起总是矛盾的统一体, 影视文化在具备众多优势的同时, 也存在着很多缺陷。尼尔提出在电视兴盛的时代, 政治、新闻、宗教、体育、商业以及教育都自甘堕落成为娱乐的附属品, 更甚至默默无闻地为娱乐所服务, 而后果可想而知。影视文化是以图像为主, 这就使人们解密文字世界的能力大打折扣, 特别是影视文化是以商业化、市场化为主, 经济性是影视文化的一大特性, 趋利性导致影视文化向品类化和单一化发展。所以影视文化在大众文化语境下, 应当重新对审美价值体系和机制进行审视, 尤其是应当将文学艺术中的精髓吸取进来, 才能够使影视文化更加富有艺术气息和艺术生命, 而不是供人娱乐的工具。

不得不承认, 主打文字的影视叙事作品依然在我国占主导地位, 将图像、颜色以及音乐配合文字进一步阐述了影视作品的审美内涵和蕴意, 文本语言在影视作品中所起的审美作用是无可取代的。高尔基曾经说过,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第一要素。就创作文学来说, 想要将文学作作品的内在含义顺利呈现给大众, 最好的方式就是用优美的语言。同时优美的语言还有利于作者表达自己的情感。最近几年来影视文学的迅猛发展, 离不开文学语言的铺垫。虽然影视文学和文学创作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学种类, 不过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互动交流关系。而影视作品的成型是由导演、编剧、演员等艺术创作者共同的结果, 假若他们没有高品质的文学作品 (影视文本) 做铺垫, 那么再高水平的影视艺术传输也只能像巧妇一样“难为无米之炊”, 由于没有艺术作品做铺垫, 想要广泛传播也就难上加难。所以在审视传统影视文学时, 应当站在大众文化的角度来展开, 即观察现代大众传媒大环境下所创作的影视文学作品。

二、大众文化语境下解读影视文学的审美

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形态。大众文化是指人民大众创作且欣赏的一种普通文化。当前, 运用高新科技电子产品为传播载体的一种事件和时间上相同步的世界性文化也包含在大众文化当中, 呈现出通俗容易解读的风格。所谓的精英文化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者民族中具有代表性的精英所创作且欣赏的文化, 其风格是博大精深和高雅。精英文化主张影视艺术应当具备文学性, 这在本质上就是精英和大众两种文化形态的融通, 是指对仅仅少部分人才能理解阅读的经典精英文化作品, 经过电影、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进行凝练、提取、升华后变成大众能够吸收的文化。因此精英和大众两种形态的文化能够互相融合和沟通、交流, 互为补充是笔者的观点。而当下在大众文化语境下的影视文化审美主要包含以下三个特征。

(一) 美的真实性

卡希尔这为美学家提出, 所有艺术都是由自身的语言标记, 这些标记是一种非文字型的直觉符号语言。在影视艺术作品中, 比如颜色、图像、光感、声音等等均可以当做艺术载体, 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寄托思想和感情的生命形式符号。这些直觉性的标记符号拥有直接造型的能力, 可以将文学艺术作品中编撰的场景及人物用接近于真实的画面在观众眼前呈现出来。

在针对相同的事物时, 强调直觉影像性的影视文学作品与以文字为主的文学作品之间, 都是想要达到表达真实性的目的, 不过两者之间在挖掘层次和立场却各有个特点。文学作品重视的是内在无法言语的含义, 像“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中外哲学美学史以及佛教的“顿感”学说等, 均是通过对外在事物描述而提升到表现意境的高度。萨特曾经指出, 每种事物通过人的语言表达后就已经不是以前的事物, 该种事物已经丧失了原先的“纯洁”。外在事物经过人内心的想象而实现“境生象外”“传神”等景象, 也就是说文字这种语言符号通过对事物的表述和概括后能够十分真实。人们在创造的文学作品中, 是依靠着内心的想象来构造一个虚化的艺术世界。就影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而言, 则是不管是塑造服装、人物长相、表情等外在要素, 还是塑造人物性格等内在要素, 均是由演员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前演绎。即无需重塑思维, 就能够直接呈现给观众, 使观众能够见到确切的人物和听到声音。影响作品是通过艺术形式加工后能够重现现实物象, 进而在人们眼前呈现出具有审美意境的事物。就表现物体活动以及物质对象而言,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不能与影视作品相媲美, 这时说明影视作品最接近现实和人的经验。很多作品是通过人们幻想而编撰的影视作品, 也能够因为图画和声音的艺术感染力和造型力变成大多数人所认同的作品, 这主要是因为影视作品接近于“实际”和“物象”。相比较来说, 影视文学将真实性的影视世界展现给大众, 尤其是视觉的具象使审美对象变得更加生动和具体, 所以运用影视来展现对象时, 具有独一性和形象性的艺术特点。而文学语言是运用抽象思维来达实现形象的真实, 影视文学在描述事物时恰恰与语言文学相反是采用形象思维方式。比如文学家会用“太阳出来了, 天气真暖和”这种表达方式来将人们内心对太阳的感受描述出来, 不过影视作家想要将这种暖和的天气表达出来, 则是在具体形象的世界中找寻适当的图像进行描述。这时就可以采用“一个人正在脱下厚实的棉衣, 额头冒出涔涔的汗水”、“他一抬头就看到刺眼的阳光, 衬衫被汗水打透, 紧紧地贴在身上, 他右手拿着把蒲扇用力地扇着”等等语句来转换成视觉图像。比如将小说改版为影视作品后, 就会用生动、真实的形象补充文学作品中给人留下的空白, 将经典的文学形象塑造出来。比如将《红楼梦》小说改版成影视文学作品以后, 将其中的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贾迎春等人物加以重塑, 给人留下更加深刻的形象, 满足了人们对人物的期待。

(二) 美的时空性

影视文学表现出时间的延续和空间的扩展。假若文学上表现出的是一种组成或者展现的空间, 并且呈现出时间持续中的某个片段, 那么影视文学是将空间的再现和再反映。文学的空间是读者思想意识中的记忆与虚构的时空图。在用文字符号建造的虚幻世界中, 通常是会有所压缩或者变形。文学空间的根本属性是以时间为主轴进行故事的讲述, 而空间则表现出跳跃和间断性, 人们在文学作品看到的是文学世界中局部的某个片段, 是在按着时间主轴表现出的意识空间环境。

巴赞指出“银幕并非是一个相框, 而只是显示某个事件一部分的屏蔽光的框, 在人物从画面走出后, 应当觉得这些人物只是暂时从我们视野中消失, 依旧在另外一个我们看不到的地方“生存着”, 画框以外的背景与画面呈现出相反性, 作为“窗户”的荧屏空间能够向观众展现出一个近似无限向外延展的世界。影视文学作品中所构筑的空间是源自于人们真实的生活场景, 表现出向外无穷延展的形态, 以荧屏上有限空间为依托, 构建出虚幻的无限空间;充分运用画框内场景的转移, 将框内和框外的联想空间一同组织起来铸造影片的审美艺术空间, 因此可以将连续性、信任性的影视作品呈献给大众。在影视文学作品构筑的艺术世界中, 时间是以现实生活中的流动性为依据来表现艺术空间的时间。即影视文学是在空间转化中加入时间元素, 在流动的时间之中纳入空间变化, 因此影视文学时空是一个持续流淌的艺术时空。

在观众面前呈现的影视文学作品图像实际上是由空间性、持续性的动态图画组成顺畅、系统性的视觉图像。当我们在观看影片时, 视觉中产生的空间幻想是由光影技术制造生成, 特别是当前流行的3D影片, 其独有的透视效果给人一种置身其中的感觉, 再融合剪辑画面和时间交错的暗示性, 给人带来时间上的幻象。作为充分运用透视性的影片, 在辅之以音响、声音图像和场景切换技术, 给人带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

(三) 美的重构性

华丽的视觉效果、波折的视听叙事、精美的听觉感觉是影视文学给人们带来的效果。改编原著成为影视文学作品以后, 不但具备原著的内涵, 而且影片自身以独特的影像策略重构文学作品的内含。重构后的影片会在读者心中产生与文学作品不相同的领悟和感受, 即一种新式的审美体验成型。改编后的影片会在无形中消除了一部分原著的哲学意蕴, 将原著的深度降低, 不过在降低这种深度时, 增强了影像的叙事性, 给观众一种新的感悟, 能够使读者从新的角度来审视原著作品。接受美学理论家指出, 只是绝对的以文本形式出现的文学作品是不现实, 而电影或者文本与观众或者读者是共同存在的, 是有机的统一体。因此文本合理的采纳观众的批评或者反馈, 对自身发展是很大的推动力。

比如崔漫莉的《浮沉》小说有“最鼓舞人心的职场生存小说”, “经理人和销售者的商战圣经”的美誉。在改编成电视剧之后, 人们开始对小说有重新的认识, 将“把爱留下, 将钱带走”、“羡慕别人, 不如发挥自身长处”等赋予时代特色的经典语录在电视剧中提取出来, 并且对满足时代特色的职场生涯以及深不可测的商场对弈进行完美解读, 就是因为《浮沉》电视剧重构小说的效果。即一部好的影视文学作品能够对小说中的各种因素、意识和社会文化形态进行重组, 建立内在联系, 阐述作品的价值和意义。这充分体现了影视作品重构性的价值。

结语:

在当今社会中流行的大众文化, 不断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有长盛不衰的气势。不过大众文化在与社会流行趋势相接轨具有时代性的同时, 还存在许多弊端。在大众语境下的影视作品, 要求作品与文学底蕴相结合打造精英文化作品。比如张艺谋将莫言的《红高粱》改编成电影, 也是借着这部作品张艺谋成为人们熟知的导演。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影片的精美造型、绚丽色彩对莫言文学语言的一种补充, 给予人们一种强烈的冲击力, 直观的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色。所以影视文学作品只有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石, 才能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增强影视作品内在文化意蕴是现今乃至未来的发展方向, 只有以大众文化语境为标准, 才能够使我国影视文化作品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建国.大众文化语境下影视文学的审美解读[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06) :90-93+99.

[2]王璠.大众文化语境下影视文学的审美解读[J].青年文学家, 2014 (18) :124.

[3]刘文辉.20世纪90年代传媒语境下的文学转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13.

[4]徐哲.艺术裂变时代经典文学的影视阐释[D].云南大学, 2014.

大众文化与审美文化 篇8

摘 要:大众文化具有商品化、媒介化、普及化、娱乐化和时尚化的特征,其审美心理更多地表现为晕轮效应、从众心理和注重感官体验的特点。现代广告设计的创意要符合大众的文化审美取向,广告的形式要符合大众的欣赏习惯,广告媒体的选择要符合网络时代大众的审美心理需求。

关键词:现代广告设计 大众文化 审美心理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5(b)-0159-02

当前,大众文化显现出鲜明的商品化、媒介化、普及化、娱乐化和时尚化的特征,传统的广告设计理念、媒介及形式都已不适应大众文化的审美要求。如何设计出既能有效承载和传递商品信息,又能满足广告受众审美心理需求的广告作品,是每一位广告设计师共同面临的新课题。

1 广告审美是市场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广告与艺术的结合,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艺术与广告并不是一开始就天然的结合在一起。在市场经济尚不发达、商品短缺的条件下,消费者对广告的艺术性要求并不高,只要广告明确传达了商品信息,往往就可以达到推销的作用。在西方,最早的商业广告可以追溯到庞贝文明时期,但直到18、19世纪,随着世界经济及贸易规模的扩大,才使得商业广告的需求量得到了空前的增长。比如:在中国古代,最常见的商业广告即为“幌子”,幌子也叫“望子”,是旧时商店的重要标识,或者将羊头、酒壶等物挂在店铺门外,利用实物形象招来顾客。这种推销方式简单直接,容易制作,在我国流传了上千年之久。这样的广告作品往往只能满足消费者最低层次的需求,传达最浅显直白的商品信息,难以走出狭小的销售领域。

审美是一种心理的体验过程,是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众所周知,引起公众对商品购买行为的因素除商品本身的品质、价格等因素以外,广告的推介与诱导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广告设计师面对一则广告设计对象,既要关注对象的使用价值,获得对商品现实状态的认知;也要关注它的审美价值,获得对商品理想状态的认知。他的任务,就是发现、发掘商品在现实状态与理想状态之间形成的认知差,然后通过艺术的再创造以消除人们对于商品的认知差,从而产生购买行为。因此,要想吸引公众对商品的注意,就必须增强广告本身对公众的吸引力。现代广告设计以其独特的创意和美观的画面呈现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它除了准确传递商品信息外,还从实现顾客和潜在顾客的心理需求与现实需要出发,强调广告作品适应消费者的审美需求。经验证明,只有那些符合消费者审美期待,能将广告的目的、功能与美紧紧联系起来的广告作品才能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提高广告作品的艺术性已逐渐成为广告设计的基本追求之一。

2 大众文化对审美心理的影响

大众文化不同于哲学层面的“群众文化”,也不同于古典意义上的“平民文化”,更不同于所谓的“民间文化”,与“通俗文化”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它产生于“现代社会”[1],是一种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并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2],是与来自官方的主流文化、来自学界的精英文化相对应的社会主要文化形态之一。具体说,大众文化具有商品化、媒介化、标准化、普及化、娱乐化、时尚化等重要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大众文化审美必然不同于一般审美过程,其表现在:(1)强烈的晕轮效应。研究表明,人们对权威人士和名人歌星、影星、体育明星、政治人物等存在某种特殊的情感和心理。大众文化又造就了大批所谓的“明星”,而明星的作品和表演,连同他们的生活细节、一言一行都会对公众尤其是他们的粉丝产生深刻影响。充斥于电视荧屏上的广告片,多数是那些有名的歌星、影星,而很少见到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就是大众文化审美心理作用的结果。(2)明显的从众心理。实验一再表明,当一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时,多数人会在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当前,人们生活中确有许多震撼人心的大事会引起轰动效应,但也有许多情况是人为的宣传、渲染而引起大众关注的,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下的“炒作”与“跟风”现象层出不穷。(3)更加注重感官享受。大众审美文化常常伴之以功利目的,强调大众通俗文化尤其是流行时尚的关注,经典美学所不齿的时装服饰、室内装潢、广告设计甚至度假村布局等正式进入当代美学的研究视野。

3 现代广告设计必须关照大众文化审美需求

3.1 广告的创意要符合大众的文化审美取向

广告创意既不同于广告策划,又不同于广告制作,它是通过艺术手段的特殊处理,将广告主题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从而使企业形象、产品形象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更加鲜明、亲切、可信。优秀的广告设计创意能与大众的心理、审美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大众群体的心理和精神愉悦,刺激他们的物质需求。一个好的广告设计创意,能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从心理层面上得到满足,尤其要满足大众群体的文化需求。因此,在进行创意时,必须把广告的主题内容、表达形式等融入广告创意的研究与构思之中,深刻了解广告受众的文化背景、民族习惯、生活特色、人文环境,才能设计出有高度思想内涵的广告作品。

3.2 广告的形式要符合大众的欣赏习惯

要使广告设计适应大众文化的审美需求,就必须合理配置广告设计要素,让它们准确表达出广告设计者的思想来。在利用色彩元素时,要注意色彩的象征性特点,使色彩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与产品、受众的内心获得契合,尤其要注意色彩在不同的民族间所代表的不同象征意义;在画面的构图中,要对受众的文化背景加以深刻了解,使广告所呈现的画面能够引发广告受众的情感共鸣,并进而引起受众对商品的购买欲望;在广告语言的撰写中,可以使用具有诱导性、鼓励性的语言,向受众述说产品的功能、特点及产品的文化价值,同时体现其自身的美感,提高精练性,力争在短短的几秒钟内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在音乐的选配中,要注意唤醒受众的情感,把受众带入到广告作品所传达的那个情境中,感染受众、深化受众对作品的体验。

3.3 媒体的选择要符合网络时代大众的心理需求

人们进入网络时代之后,产生了电商购物这样一个崭新的业态,进一步提升了大众审美情趣,人们在海量信息中开始选择那些独特的、具有创意的、时尚尖端的类型。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广告具有广泛的开放性、实时的可控性、直接的针对性、双向的交互性、易统计和可评估性、传播信息的非强迫性、广告受众数量的可统计性、网络信息传播的感官性等特点,因而一经产生就迅速成为现代主流广告媒介之首。针对网络广告的这些特点,要利用好文字、图片、动画等设计元素,让网络广告更加符合受众者的接受范围,使广告新奇、生动、有趣,更具有吸引力。要根据网络广告受众的消费心理量身定做广告作品,使受众的消费心理与商品诉求结合在一起,有选择性地接收网络广告。

参考文献

[1]刘飞翼.广告艺术设计与受众的审美需求[D].广西师范大学,2011.

大众文化与大学人文精神 篇9

人文精神是大学最重要的精神财富,历史上的大学曾经高扬人文精神,而大众文化时代的到来,成为导致大学人文精神危机的重要因素.大众文化的.影响不仅止于日常行为或生活表象,而是从根本上导致大学生文化人格的不健全,而大学人文教育的缺失更加深了这一危机.大学应该从教育的本质出发重塑人文精神.

作 者:姜葵 JIANG Kui  作者单位: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四川绵阳,621000 刊 名: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M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 25(6) 分类号:G05 关键词:大众文化   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   大学教育  

网络流行语与大众文化 篇10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xxxxx化学工程与工艺)

摘要:近几年,随着新媒体网络的兴起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和依赖网络。在网络上人们可以在虚拟社区和志同道合的人谈论,可以在虚拟群体中传递信息,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网络也在悄悄的改变着人们的语言表达方式。如今在网络上出现了一些区别于现实生活交流所用的语言符号,即“网络语言”。这些语言通网络的迅速传播,在网上流行开来,成了一个特殊的 “网络流行语” 现象,虽然这些语言在网络上流行,但是他们来源于现实又影响着现实。那么,我们来剖析他形成的原因,在现代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产生原因囧 形象 符号

如今,打开互联网,有一些网络“热词”总能蹦入你的眼帘,诸如:“打酱油”“俯卧撑”“很傻很天真”“范跑跑”“猪坚强”“看星星”„„看似简单生动的网络流行语背后都有故事,都连接着网民关心的社会热点。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网络新词汇层出不穷。这些新词汇不止在网上盛行,有些甚至“跳”出了网络,出现在大众传媒上,出现在中小学生的作文中。面对这种网络语言的泛化,有人认为,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的语言词汇,应当促进其发展;也有人认为,网络语言是一些年轻网民自娱自乐,应任其自生自灭。网络流行语之所以能够在网民中广为流传,首先是因为反映了社会之现状,其道出了网友内心所思所想,能够引起共鸣。再者,由于网络流行语普遍具有简短精辟、诙谐幽默、容易记住等特点,使得广大网友能够过目不忘,这也为其能够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这种方式也是值得商业炒作借鉴的,抓住时下热点,制造网络流行语,巧妙地将品牌融入其中,才能引起共鸣,对于品牌企业来说,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未来将逐渐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手段。

(一)网络是大众文化的崭新平台

大众文化在英文里面对应的词是“popular culture”,而不是“mass culture”,这就说明了大众文化的对象并不是毫无个性的、统一的的大众,而是生活在现代社会里的单独的个人,不将其经济能力、社会阶层、知识结构等因素纳入考量的范围之内。大众文化是“一

种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出现而兴起的文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决定了大众文化的文化形态、受众、传播方式、运作手段和审美品格等。简单地说,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是电子媒介)为手段、按商业规律去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并融入其生活方式之中的日常文化形态。大众文化在现代社会里面的具体形态各式各样:畅销书、卖座的电影和电视剧、流行音乐、时尚的服装鞋帽、动漫、创意十足的广告、网络游戏等等。

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2.53亿,首次大幅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网络社会的虚拟性、隐蔽性,使活跃在互联网上的人毫无阶级、地域、年龄、身份的差别,只是一个个不同的ID。因此,人们在互联网上的数字化生存,逐渐使传统社会所公认的社会权力变得越来越分散。网络作为大众文化聚集的崭新平台,网络所衍生出来的网络文化也具有去中心化、通俗化、娱乐化和商业化等大众文化的特点,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代表了新技术和新文化,在这个平台上每天都在催生新事物,也伴随着旧事物的消亡。新潮的网友们把古老的汉字翻出来,再赋予新鲜的含义,让人看到古老和现代的巧妙对比。如“囧”字的构成在中文造字法里属于”象形”,它很像是古代的窗户,“八”和“口”构成了雕花的窗棂。有窗就有亮,引申而来就变成了光明的意思。而现代网民在使用“囧”字的时候,居然也是用了和古人一样的方法,也是采取“象形”,不过把窗子变成了人脸。由此我们可以从“囧”可以对网络流行语文化进行深入的解读。

(二)网络流行语文化的来源——传统文化

网络词汇的兴盛主要源于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这都是文化积淀很深的地方,网民大都是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他们对网络词汇的选择当然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网民迅速地接受了“囧”这个字的网络新含义,因为他们所接受的并非是某种新发明和新创造,而是看到了中国古老的汉字在网络时代有了新的应用。同时,又是源自于对于“象形”的文化传承,使网民迅速地认同了这种在网络时代对于古老孩子的全新的诠释。所以,每一个汉字,无论其是否生僻,都承载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心理。所以,尽管现在已经进入了21世纪的网络时代,“囧”字几乎已经被人们遗忘,一旦重新出现,又可以迅速地恢复了其生命力。并在原来的基础上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辉。

(三)网络流行语文化的特征

形象性:网络流行语的产生,首先在于符号的形象化运用。简洁、形象、含蓄、幽默,为网络文本增加了情趣。许多网络文学、流行歌的歌词里,都渗透了这些形象化符号的运用。如五月天的《恋爱ing》里的”陪你熬夜聊天到爆肝也没关系,陪你逛街逛成扁平足也没关系,超感谢你让我重生整个Orz。”这些形象化符号的运用,首先在视觉上就给予了读的人充分的直接的视觉想象。这也是网络时代的文本阅读的一大特点。

符号性:网络流行语,其中大多由非文字的特殊符号组配而成,部分与文字组合来表达含义。其最大的特点是用于表达人类各种表情。例如由冒号和右括号组成的“:)”,好比一个人的笑脸,“:-D”表示非常高兴地张嘴大笑,而由字母T和下划线“_”组配的“T_T”就好像泪水从脸颊流下来的样子。这种网络流行语比起传统的文字能更加生动活泼地表达人们各种情感,在信息交流效果上容易产生共鸣。

创新性:网络流行语的涌现,预示着某种新力量、新思潮、新观念的崛起。使用网络的主流人群从80后延伸到90后,90后这一新兴网络主体,在思想上、生活上有着更多的创新意识。而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实则是网络群体的集体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产物,如第一个把”囧”和人脸联系起来的人已经不可考,他发明了“囧”的新的含义,然后为大家所接受。并再次基础上不断创新,延伸出有关于“囧”的一系列新的网络流行语,如“囧rz”。

(四)网络流行语文化的意义

1.人性化的延伸

首先,网络流行语是网络时代的身势语。传播是一种多渠道的事件,传播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作为非言语传播系统的重要内容,身势语在跨文化传播、跨地域传播、以及最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传播之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身势语顾名思义,就是用展示身体的某一部位,来表达一定的意思,例如挥手表示告别。因此,一切身体的行为在一个传播情境中都会有其特定的传播意义和传播涵义。身势语有利于现代社会的人际交流和沟通,而在互联网上,人与人之间只是一个虚拟的ID,相互交流大多只能通过视觉系统——文字,许多即时通讯工具(IM)如MSN、QQ、飞信等应运而生。互联网上的人际交流方式,并不会止步于前。于是,网络流行语的出现,补救了网络世界里的人际交流的缺陷和空白,以简单的符

号、惟妙惟肖的形象性和创意十足的创新意识创造出了网络时代特有的身势语。使得互联网上的人际交流更加趋于人性化。

其次,网络流行语是对网络时代的言语传播行为的补救。保罗莱文森在其论著中提出了一个“补救性媒介”理论,用以说明人在媒介演化中的理性选择。他认为,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都是对过去某一种媒介功能的补救和补偿。以电话的发展历程来看:受话器与听筒的合一、一机带多机、电话录音、无绳电话、待机、来电转移、来电显示„„后一个功能总是对前一个功能的补救或补足。言语传播行为,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交际的主要途径和方式。人际传播的最基本形式就是面对面地交流。网络使整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整个世界逐渐融合成为一个“地球村”,能否实现远距离的“面对面”交流,是新媒介时代人际传播过程得以完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符号化的网络流行语的出现,是对以文字为基础的网络时代人际交流方式的补救。使得在以文字为主要交流方式的网络人际传播过程中,信息的传播能更加形象、有效、达到“面对面”的效果,使网络时代的文字传播更加完美,越来越“人性化”。

2.个性化的交流

语言是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它使得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思想得以交流。网络流行语虽然是一种书写语言,却有着自身鲜明特色,并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纳为书面用语或者口头用语,它是一种新的信息载体。这种信息载体之所以被人们接受,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清新独特的表达风格,它可以用文字的形式形象表达人类说话的动作、语气、音调、姿势等等,即时传递情感,也经常以一种诙谐的比喻形容某种网络行为,加深人们的印象,从而愉悦了信息交流的双方,营造良好的信息交流氛围。

网络流行语的盛行,使交流趋向个性化。网络信息传播的交互双向性使人们已不再是以往的受到限制的受众角色,每个用户都可能成为信息的接受者或传播者,信息交流开始转向交互式、去中心化个性化、自由化的信息模式。由于网络交流双方可以互不认识,也可以未曾谋面,所以交流的内容就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为了显示与众不同,突出自我,吸引更多的注意力,网民便刻意去追求表达的标新立异,从独具个性签名档就可以窥见一斑。因此,部分网络主体使用网络流行语的原因是希望自己尽快融入这个网络社区,网络流行语文化的传播,会使虚拟社区中人们的情感归属感越来越强。这种个性化交流的趋势,同时也体现在网

络文学语言里,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综上所述,网络流行语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新媒介视野中,具有重要的人际传播和信息传播的意义。同时,网络流行语文化也是大众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中的一个展示。伴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而产生的大众文化,是一个独立的、开放的、多义的言语系统,在不同的媒介形式下有不同的呈现形态。网络流行语也是一种大众文化产品,对于大众尤其是网民而言,更多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人性化的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为和谐。

参考文献

[1]埃里克·麦克卢汉,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M].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227.[2]百度囧吧:http://tieba.baidu.com/f?kw=%87%E5.[3]蒋瑞.甲骨文囧形义新证.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1月.[4]约翰·思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第二版)[M].杨竹山,郭发勇,周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9.[5]陈灵强.多维视野中的大众文化[M].南京: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1.[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7-22]

[7] 保罗·莱文森.保罗莱文森精粹[M].何道宽,译.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用阳光筑建生命的工程下一篇:一般工作会议方案(经典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