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模式、经验及借鉴

2024-07-28

国内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模式、经验及借鉴(精选6篇)

国内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模式、经验及借鉴 篇1

国内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模式、经验及借鉴 景丽1,苏永涛2,王爱玲3(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中心,河南郑州450002;

2.河南省农村科学技术开发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河南郑州450002;3.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几种典型模式,论述了不同模式对河南省的启示,讨论了河

南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模式;借鉴

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3268(2008)10—0015—05 现代农业是以现代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现代科

学技术和物质装备为支撑,运用现代经营形式和管

理手段,贸工农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功

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现代农业是科技化、工

业化、社会化、农民知识化、可持续化的农业。笔者

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并结合实地考查,谈一下国内外 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及启示。l 国内外发展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模式及经验 1.1 美国模式

美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表现为:采用政府干

预和保护下“市场主导”推进机制,以现代科学技术 收稿日期:2008一05—18 作者简介:景丽(1977一),女,河南安阳人,农经师,本科。主要从事农业经济与管理研究工作。,· 】5 · 万方数据 2008年第10期

和现代工业装备农业为支撑,以机械化、规模化和公

司制农场管理方式为主要途径,走以提高劳动生产

率为核心,提高农业生产率、商品率、经营效益和资 源配置效率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形成了“规模化生 产+市场机制+政府保护”的运行模式。这种模式

建立在土地丰富,劳力短缺的资源禀赋特征之上。主要特点是:

(1)生产机械化、科学化和规模化显著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据统计,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

国一个农民平均拥有设备价值达7万美元,高于当

时产业工人拥有量;目前美国农场中合股农场占私

人农场、合股农场和公司农场总数的90%以上,其 销售量占总量70%以上。(2)农业产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程度提高。主

要依靠农民自发组织的民办合作社,开展农产品流

通、初加工、储运等专业化服务,在连接生产和市场 的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3)政府保护和促进政策制度化、系统化和持续

化。美国政府通过立法手段和每隔5年修改出台

《农业法案》计划等调控手段,建立健全了完善配套的农业政策体系。目前,美国农业生产率、农业资源

配置率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使美国农业以其超乎 寻常的高效率著称于世。1.2 日本模式

日本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表现为:以政府主导、市场为辅型的机制作用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

“三位一体”(小农地权、农协组织和政府保护)农业 体制为条件,以大量资本投入为前提,通过依靠农业 科学技术引进创新和政府强力干预,走以土地生产

率为核心,提高农业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农民收入的农业现代化跨越式发展道路,形成“小农经济+农

协组织+政府保护”的运行模式。这种模式建立在土地贫乏的资源禀赋特征之上。主要特点是;

(1)政府强力增加农业资金投入。解决了“资金

从哪里来”的关键问题,制定了多渠道增加农业资金 要素投入的政策措施和法律制度。

(2)疏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解决了“人往哪 里去”的重要问题。

(3)通过法律形式,强化政府保护。日本政府对

农业的保护性干预强度超过美国,体现了日本政府 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倾斜和保护。据统计,20世纪 80年代中期日本对农业的平均保护率达到21%(同

期美国和欧共体都在6%左右),同年的农产品补贴 为400亿美元。

.1宅.· ’

(4)日本充分发挥了工业大国的生物化学技术

和机械制造技术上的优势,以引进为主,研究应用先

进农业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大大降低了农民生产成本和风 险,提高了投入产出率。(3)政府保护政策。政府制定了财政补贴等政

策,建立了农业风险保护机制,农业呈现了农业萎缩与农业现代化同时并存的格

局,但这种情况却反过来促进了台湾农业内部结构 调整和技术进步。

(4)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发展精细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率。

(5)探索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小农经济的农

业管理体制——实行“三位一体”(小农地权、农协组 织和政府保护)的农业体制。这种管理体制,弥补资

源不足和小农经济的缺陷,推动日本农业的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1.3 韩国模式

20世纪70年代到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韩

国农业保持了长达30多年的高速发展态势,并使韩

国一举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其发展的持续高速特性,被学术界称誉为“汉江奇迹”。韩国的农业现代化发

展主要得益于以“脱贫、自立、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 标的韩国政府发动的韩国“新村运动”。韩国新村运

动作为农业的革命性运动,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条

件和农村环境,加快了韩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韩

国农业现代化模式的特点是:(1)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为基础和起点,以增加

农业投人渠道为切人点。韩国政府通过工业反哺农

业,城市支援农村和资金适度倾向等多种渠道,不断 增加农业投入。

(2)加强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加强农业基础设

有效地控制了农业的 生产和社会风险。1.4 台湾模式

台湾农业现代化模式表现为:以小农经济为基

础,依靠科技创新和农民教育,通过适度规模的集约

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专业化分工,提

高资源产出率;通过政府推动和市场带动的有机结

合,推动农业现代化。主要特点是:

(1)适度规模化。尽管台湾城市化使农业劳动

力数量大大减少,但受“兼业现象”制约,台湾生产的 规模扩大幅度有限。1952年到1991年劳动力人均

经营耕地的规模从0.57hm2增加到0.89hm2,40 年增长了56%。

(2)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专业化的合作

社、农会组织及其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把小生产 和大市场联系起来,把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现代化 结合起来,兼顾国际国内市场,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万方数据 河南农业科学

(3)受国际市场影响,台湾作为农产品出口地

区,从上个世纪70年代逐步转变为农产品进口地

区,而且贸易逆差逐步增大。尽管贸易逆差使台湾

变化。1952年

与1991年台湾农业产值中农林牧(畜)渔的比例分

别为69:6.5:15.8:9.1和49:0.4:28:25.6,稻谷从58.7%下降到26.2%,水果从3.5%上升到

30.4%,蔬菜从4.8%上升到22.2%。1.5 沿海地区模式 沿海地区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

神的同时,大胆实践,主动探索,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用现代化方式指导

农业,用城市化手段推进农业,创新工作思路,创造 性开展工作,闯出了一条突出“四进”服务,发展现代 农业的新路子。广东、江苏和浙江等沿海地区始终

把开发、推广、应用优良品种、先进技术、高效模式作 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努力在提升农业科技贡

献率上做文章。通过引导农户“进”组织、组织产品 “进”品牌、打着品牌“进”市场等形式,推进现代 农业。

其中典型代表为厦门市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厦门市针对农业腹地小、农村城市化程度高、农民居 民化进程快的实际,大力推行“两头在厦,中间在外” 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一

方面,进一步培育

和扶持科技程度高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

强,进而通过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引导农产品集约

化、规模化、品牌化经营;另一方面,通过鼓励龙头企 业在原料供应、技术交流、市场拓展等方面加强与欠

发达地区的协作,有效带动福建中西部地区与沿海 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2 国内外发展农业现代化模式对河南省的启示

(1)农业现代化发展离不开资金、工具、人力和

技术等四大生产要素投入质与量的全面增加。为提

高资源配置质量、效率和效益,进行适应性制度体制

改革,消除农业生产力发展中的制度障碍已成必然。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可以看

出,凡是对农业的资金、技术、人力和生产工具的投

入越大,农业现代化发展速度越快;凡是制度创新越

适应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其进程就越快越稳。违

背了这个规律就会延缓进程,甚至造成失败。

(2)农业现代化离不开政府干预、支持、保护和

调控。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是农业生产

要素质与量的增加过程,又是农业资源合理流动、合理配置的过程和结果,客观上要求农产品质、量和效 益的提高,要求农产品结构优化,适应市场需求,流 通顺畅,流通成本低廉。农业发展离不开政府引导

和支持,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离不开政府政策和法 律的保护。

(3)在小农经济的基本框架下也能够实现农业

现代化。其关键在于能否使农产品流通的服务功能

强大化,适应小农经济分散生产和经营的特点,提高

农产品的商品率。其实现途径可以是“公司+农户”的产业化形式,也可以探索像日本的农民专业化协 会等组织。

(4)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劳动

者现代化。无论美国还是Et本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历

史证明,没有强大农业科技支撑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单靠资金、耕地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是难以实现农 业现代化的。

(5)当代农业现代化是农业产业化、市场化、信

息化和经管管理现代化的结合与均衡发展的结果。如果离开了以上几个方面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单靠某个方面的单向突破同样难以实现农业现 代化。

(6)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离不开一定的工业化、城市化基础及其支 撑,否则农业现代化将是一纸空谈。历史已经表明,越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业现代化实现得越早,发展

速度也越快,这一基本规律在落后国家一样适用。

3推进河南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3.1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

件。从理论上讲,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大致有2条途

径:一是扩大经营主体的规模。二是靠产业群体内

各经济主体的联合,即通过规模的扩大来实现。就

是从河南省各地的实际出发,把基地建设、生产规模 的扩大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各具特色、布局合理的优势产业和产品形成区

域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与资源特点相适应且具有一 定规模的区域经济格局。社会化服务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农业充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中,农业经营主 体(农户)与农业服务产业是双层经营、统分结合的 · 】7 ‘ 万方数据 2008年第10期

2个方面,丽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主要起“统”的作用。规模化生产和社会化服务是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的两翼,缺一不可。社会化服务以专业化生产为基础,而专业化生产则以社会化服务为前提。在经济较发

达的苏南地区,靠社会化服务完成的劳动量占到总

用工量的70%,正是靠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作

用,使苏南农业在乡镇企业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基本

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因此,河南省作为经济不发达

地区实行农业现代化,更要加强

双层经营体制中

“统”的环节建设,即加强社会化服务的作用,以提高 农业的规模效益。

3.2工业化理念,一体化发展 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第一,有重要的推广应用

价值。这种模式,把较大的集团公司与农民合作经

济组织等中介服务组织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通过 农民自发组织把分散的农户组层经营,把更多的农 户同大市场联系起来。目前,河南省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

织发展到6 544个,吸纳农户会员578724户,仅占

要借鉴企业效

益至上的理念,促进效益农业的发展;第二,要借鉴 企业广泛实行产权制度改革的理念,进一步放宽搞

活农业资源的使用权和经营权;第三,要借鉴企业注

重科技创新的理念,加速农业科技进步;第四,要借

鉴企业注重产品营销的理念,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和市场占有率;第五,要借鉴企业讲求社会化协作的理念,加速农业经济组织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走向规模化、市场化进

而实现现代化的一条切实而有效的途径。同时,也 较好地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衔接和农业与

非农产业的协调发展问题,使得千家万户的分散经

营得以较佳的规模组合,也使得种养加、产供销、农 工商形成一体化经营。截止2006年底,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达

4万多个,较1997年增长了80%以上。全省农业产

业化经营组织呈现出多种发展格局,主要有:“公司 +农户”型、“公司+基地+农户”型、“公司+中介组

织+农户”型、“公司+农场”型、“公司+园区+基地

+农户”型等多种多样的模式。在这些模式中,“公

司+中介组织+农户”型模式,具

织起来,而且也实现 了农业产业的一体化发展。3.3市场化运营,合作制管理 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建立高度市场化农业的过程。商品化和市场化是农业现代化的起点和强

大推动力,因此,河南省的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也必然 就是大力发展商品农业和健全市场运行机制的过

程。要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就必须加快建设适应

现代农业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使农产品商品 · 18。

化,而且还必须使劳动力、土地、技术等各种生产要 素商品化。

现代农业是农民组织化程度比较高的社会化农

业。通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组织管理农业,将广大农民组织到社会化大生产中去。世界上许多

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广泛存在中小农户的农业现

代化,大都是通过组织专业农业合作社实现的。河

南省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省,农业经济中千家 万户的分散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矛盾比较突

出,因此,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十分必要。在建立

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合作社应逐步成为完整而相对

独立的自我服务组织,并通过多

全省农户总数的2.95%。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数

量和层次距建设现代农业所要求的合作制管理还有

相当大的差距。因此,要把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作 为推进全省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根基”工程,同“科技 富民”工程一样,列入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3.4标准化生产,科学化推进 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农

业科学技术化的重要方面。近年来,“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充分反映 了社会对食品安全、环境质量和生命健康的关注与

迫切要求。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生产和加工

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食品安全和质量保证

显得尤为重要,对河南省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也具有

至关重要的影响。农业标准化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

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化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因

此,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要积极发展标准化农

业,严格按食品质量认证标准和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进行标准化生产。

科学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传统农业转

变为现代农业实质是将农业科学转变为科学农业,也

就是现代科技武装农业。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初

见端倪,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质上就是现代技术尤其 是高新技术改造或替代传统农业技术体系,特别是生 物技术、信息技术起先锋和主导作用。河南省人多地

国内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模式、经验及借鉴 篇2

关键词:特色农业,模式,经验借鉴

发展特色农业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 是区域对接市场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有效载体。改革开放以来, 国内涌现出了以山东寿光蔬菜产业发展为代表的专业批发市场带动模式, 以内蒙古乳业产业发展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 以陕西苹果产业发展为代表的主导产业带动模式和以云南花卉产业发展为代表的政府诱导模式等的典型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模式, 其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为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1 要素禀赋是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

区域经济学认为, 经济空间存在不均质性, 最初的空间地理要素特征和自然要素禀赋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同时, 经济性要素在时间上的变迁演进与空间上的动态积累形成的要素禀赋导致了地区发展的差异, 而且要素禀赋会在一定的时段内锁定区域动态累积, 强化或弱化区域经济的发展。自然生态气候环境具有不可复制性和不可移动性, 特定环境下生长的农业产品在品质或规模方面甚至具有不可替代性, 同时, 也只有结合本地的要素禀赋形成的特色农业, 才具有形成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可能, 只有结合本地要素禀赋形成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才具有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可能。国内现有的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中, 无一不是立足于当地的要素优势而不断累积发展的。

2 农业产业化是特色农业发展的根本路径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家庭经营和多元参与主体的共同利益为基础, 依靠龙头企业及各种中介组织的带动, 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联结为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条, 推动农业的专业化分工和市场化发展, 实行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 形成系统内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利益互补、协调发展的经营机制和经营方式。农业产业化的特点是农业布局区域化、农业生产专业化、农业管理企业化、农业经营一体化、农业服务社会化、农业流通市场化, 龙头企业带动型、专业市场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等都是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形式。农业产业化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 融合传统农业生产、工业企业加工及第三产业服务等, 实现了农业产品的再造升值, 兼顾提升了农业产业链条各个利益主体的利益。与农业产业化相比, 特色农业产业化更具有市场需求的针对性和地域生产的专业性, 在农业科学技术提升、产品品质提升及市场化程度等方面更具优势, 更易实现农业生产的价值目标。

3 标准化建设是特色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以质量求效益, 以品牌建设求发展。农业标准化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是特色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特色农业产品实现价值的载体是品牌建设, 而提升产品质量和推进标准化建设都是产品品牌建设的直接手段。各种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模式, 都可以看成是特色农业品牌建设的样板, 品牌在吸引消费者、创造消费者忠诚度、带来产品价格优势、给产品带来超越其功能的附加价值或附加利益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面对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诸多变化, 在调整农业结构中要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市场竞争意识等, 实现由以数量取胜到以质量取胜的转变。注意市场消费需求的变化, 优化品种和品质结构, 提高特色农产品内在品质,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测检验和监督体系, 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为发展方向, 切实提高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根据国内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典型经验, 加快特色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产先进实用技术、检验检测方法以及农产品管理等相相配套的农产品生产、加工、贮运、销售标准体系;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科学设置市场、基地检测点, 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分工负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三是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以龙头企业为主体, 引导它们积极申报并运用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标识;四是加强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体系建设。引进推广一批先进实用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 为实现农业标准化奠定基础。

4 产业集群是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本质路径和外在表现

农业产业集群具备农业产业的“地理集聚性”和“产业关联性”, 但农业产业集群更强调以农业或农业关联企业为基本单位, 以网络方式相结合的有机整体。农业产业集群的地理集聚性表现为农业生产的集聚即农业规模化及农业产业企业的集聚, 其产业关联性表现为不同农业产业企业及农户商业化行为都围绕农业产业进行。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以农业资源禀赋为基础, 通过消费需求和市场竞争的筛选, 在技术发展和制度变迁下路径依赖的强化惯性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是农业产业集群的细化, 更具农业产业集群地理集聚性和产业关联性的特征。在增加区域特色农业产品的有效供应, 增强区域特色农业产品的生命力, 提高市场竞争力, 发挥可持续的地域品牌效应以及实现集群内的公共资源协同效应、组织协同效应和服务协同效应等方面, 产业集群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是最新的农业产业发展组织模式和形式。在催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时, 一是要综合考虑资源条件、生产基础、市场环境以及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 扬长避短, 优先发展具有一定基础和竞争力的产品和产区, 尽快形成规模优势;二是必须要大力拓展农业产业发展领域和途径, 延伸产业链, 拓展产业功能。

5 发挥不同主体的作用是加快特色农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政府、企业和农民是农业产业发展的三个主体, 在农业发展中担当着不同的角色。发展特色农业, 对政府而言, 首先是提供良好的政策与制度环境, 如针对特色农产品加工的优惠税收政策, 开通特色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等。其次要拓宽特色农业发展的融资渠道, 改变投资方式, 采用多种办法, 引导银行资金和社会资金的投向, 形成政府引导, 多渠道、多元化的特色农业发展投资机制, 积极支持特色农业发展, 重点扶持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村农产品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在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企业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龙头企业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 是连接农民和市场的桥梁, 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 它负有开拓市场、科技创新、带动农户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任务, 龙头企业的强弱和带动能力的大小, 决定着产业化的规模和成效。政府和企业是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参与主体, 而农民是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实施主体, 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 三个主体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应根据特色农业发展的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 因势利导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 促进特色农业产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斌, 张兆刚, 霍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4.

[2]王永平.欠发达地区农村全面小康与可持续发展之路[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6.

[3]刘志澄.加快现代农业建设[J].农业经济问题, 2003 (4) .

[4]万宝瑞.把发展现代农业贯穿新农村建设的始终[J].农业经济问题, 2007 (1) .

国内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模式、经验及借鉴 篇3

二、国内外城市发展转型趋势

(一)以产业高度化、就业充分化引导,促进城市经济转型

全球化导致产业尤其是服务业的空间转移趋势日益加剧,服务业全球化是制造业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转移,发达国家仍控制相关行业的核心技术和附加值较高的环节,通过不断转让其技术专利取得市场利益。发展中国家为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也积极引导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和发展现代服务业。

实现充分就业是城市经济发展十分重要的目标,因此,城市政府更加注重通过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吸纳就业;通过财政、税收等政策措施来促进就业水平的提高;通过就业保障政策保证就业水平,以实现人的均衡发展,促进城市经济转型。

(二)以信息化、制度创新引导,促进城市社会转型

社会现代化不仅取决于经济增长,更多受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及人口等许多非经济因素的制约。信息化降低了信息收集、储存、处理、传播成本,改变了个人和组织所面临的约束条件,影响个人和企业的选择,导致社会就业与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以及社会交易与交往方式发生转变,有效地促进社会进步。

通过收入分配、就业、税收等相关制度、政策的革新,更加民主、科学、公平地进行社会利益结构调整,把因利益调整所引发的各类矛盾和冲突降低到最低程度、最小范围,逐步消除城市二元社会结构;相关制度的创新以满足人的发展、实现人的价值为目标,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以新产业空间规划引导,促进城市空间转型

城市市场化水平提高与创新能力增强,推动着城市空间形态不断变化。产业结构转移与重构通过城市空间结构中城市经济用地功能的变化而具体呈现出来。尤其在现代科技的支撑下,生产驱动的标准化大批量产品的刚性生产方式逐步转向为市场驱动的小批量定制产品的柔性生产方式,新产业空间就是以柔性生产方式为主的发达城市经济区域的典型象征。

顺应生产方式的变更与技术革新,以本地网络与根植性为主要识别标志的新产业空间大量涌现。美国硅谷、波士顿128号公路、英国的剑桥-瑞汀-布里斯托等高技术的集聚地区等新产业空间形成并得到不断发展;发展中国家城市以各类开发区的形式为城市拓展空间;此外,尚有大量以商务、办公、购物等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发展空间,如巴黎的拉德芳斯。新产业空间的规划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城市空间转型。

(四)以科技创新引领,创建智慧城市

以“智能+互联+协同”为特征的智慧城市,推进先进信息技术应用与全新城市运营理念的融合,以更快、更好的实现城市政府从管理到服务,从治理到运营,从零碎分割的局部应用到协同一体的平台服务的综合应用。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全球众多城市的目标,通过智能化、交换共享与关联应用,实现城市运作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更绿色的和谐目标。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使信息成为城市的新资源,为城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城市管理、城市服务、城市运营中各参与主体实现多赢。

(五)以低碳经济引导,创建低碳城市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低碳经济”迅速成为全球热点。通过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建设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低碳城市”已成为共识。众多国际大都市关注和重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代价最小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性的舒缓包容。着力构建低碳城市发展所需的产业结构体系、基础设施体系、消费支撑体系和政策制度体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城市。

(六)以人文环境和自然景观环境营造,创建宜居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最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中提出。随后,生态城市的理念迅速发展,成为一种城市发展的新概念。它不仅反映了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也反映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提高。创建宜居生态城市成为众多城市追逐的目标。以丰富多彩的人文环境塑造城市形象,促使城市的无形资产增值,增强城市居民增加归宿感、自豪感,提高居民素质,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同时,强化城市的吸引力,提高城市的知名度,获取旅游、投资等方面的回报。以自然景观的保护与修复改善城市环境,建构城市生态安全体系,坚持保证城市生态基本生态控制线,增强城市居住适宜度。

三、城市发展转型典型案例分析

(一)芝加哥:多样化发展的典范

芝加哥在1960年代的世界经济结构大变动中,经历了制造业衰退、就业岗位减少、人口流失、中心区衰退、经济困难等各种问题。面对复杂的城市经济、社会问题,芝加哥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对策。

在1980年代确定“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体系”的发展目标,并对制造业进行升级改造,形成独特的多样性经济发展模式。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同时并没有全部舍弃传统制造业,而是通过给予税收优惠、帮助解决土地问题等措施扶助有优势的、已经建立了产业链的传统产业。同时,着力引进新兴高科技产业中的研发和管理部门,占领产业链高端领域。从经济多元化的目标出发调整城市用地,优化空间结构。通过城市中心地段进行大量改建项目,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城市活力。

到1990年代中后期,完成了经济结构多元化的调整,不仅帮助其顺利度过经济波谷期,而且形成集聚效应,促进了新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重新成为经济全球化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恢复了其国际城市的地位。

(二)汉诺威:突出专业化功能的样板

汉诺威历史上是制造业主导发展的城市,1947年工业博览会的成功举办开启了其战后经济的快速发展。

专业化功能的培育与政府的强力支持密不可分。汉诺威政府将展览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扶持,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时,积极考虑会展业的发展需要;联邦政府在中央财政列出专门预算支持会展业发展。同时,功能完备、配套齐全的会展产业体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上至政府、行业协会的管理,下到展览公司、参展商之间的多方协调配合及专业会展人才教育、媒体合作、国际交流等的外部支持。专业性展览会依托自身和周边的德国其他城市产业而发展起来,两者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相促进的密切关系。

经过多年的发展,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已经成为全球顶级的专业性贸易展览会。其工业展被公认是联系全球工业设计、加工制造、技术应用和国际贸易的最重要的平台之一,汉诺威也被誉为“会展之都”。

(三)洛杉矶:技术创新驱动城市再生的范例

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对洛杉矶的制造业造成了巨大冲击,进入转型发展期。为应对危机产生的不利影响,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产业,着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使洛杉矶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之一;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城市吸引力,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其成为移民和成功人士的首选城市之一;通过“中心区的复兴”和“外围城市的兴起”使城市产业空间得以重构;鼓励废弃空间利用、集约用地、允许利用老区空地发展,地区之间转移发展权、鼓励土地混合使用以及在交通节点附近加大建筑密度等手段实现城市“精明增长”。

在高科技产业和生产服务业的推动下,洛杉矶城市经济迅速转型,日益呈现出国际化特征,并在1980年代后成功步入全球性城市之列。进入21世纪,洛杉矶成为美国西部的高科技产业和研发中心,成为“科技之都”。

(四)底特律:被动转型错失良机

“汽车城”底特律曾一度占据美国首要制造业城市地位,但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缺乏创新和被动转型而陷入一蹶不振的衰退之中;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更是给以致命打击。

底特律经济衰退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结构过于依赖汽车产业,致使抵抗市场风险能力的下降,一旦遭遇周期性的经济波动和外来的市场竞争的威胁,往往造成致命的影响。因此,城市经济发展既需要通过培植产业集群发挥其竞争优势,同时也需要防范其风险。一方面,产业集群存在着结构性风险,当产业集群老化或衰落时,由于其资源高度集中于一个产业或单一产品,将可能拖垮整个区域经济,变成难以复苏的“老工业区”。另一方面,产业集群借以产生优势的自身特征,同时可能是最终导致产业集群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

(五)深圳:以创新推动质量提升的先驱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在在资源紧缩的条件下,提出经济发展由“速度深圳”向“效益深圳”转变,进行城市发展的全面转型,从单纯的追求增长速度转向有效益的增长。

明确提出创新驱动作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2006年1月,深圳市发布了《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2008年6月,国家发改委批准深圳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将深圳列为全国第一个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明确提出在今后发展中不再攀比经济规模和总量,体现出深圳在摆脱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上的积极变化。此外,制定“效益深圳”统计指标体系,通过制定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指南、开展“绿色GDP”核算试点工作、编制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指引等措施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实行城市更新,来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土地、能源、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四、借鉴与启示

(一)以主动转型的姿态突破发展瓶颈

在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城市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对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种要素的争夺日趋白热化。同时,受城市自身发展条件的约束,当城市发展条件(劳动力、土地成本)变化的时候,为实现新的发展优势,需要打破城市发展的路径依赖。

底特律由于没有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合理的转型,致使城市竞争力难以为继,也丧失了健康、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在城市面临发展瓶颈或者其他约束的时候,必须以主动的姿态进行适应性调整。主动的转型要以科学的理论作指导,遵循城市发展规律,推动城市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加强战略目标、方向、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有针对性的弥补城市发展的不足,为实现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以高端产业链引领城市经济发展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提升优化产业层次,培育与发展多元支柱产业。围绕构建现代化的产业结构,实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双轮驱动、融合发展,加速推动制造业向产业高端、价值链高端攀升。加快淘汰落后产业,加速振兴装备制造业,在更新置换中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积极发展新兴战略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以金融保险、商贸物流、信息咨询、会展中介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城市功能的升级;以文化娱乐、旅游、创意和体验为主的现代生活性服务业,吸纳城市劳动力,提高居民收入。

(三)以功能提升强化城市发展的活力

逐步由生产功能转向服务功能、管理功能和创新功能。提升城市产业能级,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重点发展高科技创新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强化城市的产业实力和创新功能,带动城市周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在中心城市大力发展服务经济,通过服务业的发展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功能,提高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加强城市群内部资源整合,推进优势资源共享和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对接,促进要素在城市间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提高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推进城市现代化与发展活力。

(四)以空间紧凑与混合实现精明增长

优化空间结构,提升城市发展质量。重视用地规模扩张向重视资源集约利用转变,从用地增量的递增向存量优化转变,对空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升土地的产出效率;为规范工业企业用地申请和引导工业企业集约利用土地,推动产业升级,制定工业建设用地建设标准,搭建完整的工业用地管理体系。

引导城市节约、集约型高效发展。通过提倡适度的功能混合来节约土地,以公共交通引导城市节点地区开发来促使城市空间的高强度开发,提高城市发展的集约性。公交引导指以轨道交通引导建设空间集聚、以公交交通引导功能布局优化、以交通枢纽引导城市用地开发和服务业发展。功能混合利用包括水平混合与垂直混合,其中水平混合指在较小的地块内平衡居住、商业、办公以及其他功能,或在较小地块内以同一性质的不同形式的空间组合来实现混合利用;垂直混合指在建筑内部通过垂直空间划分实现建筑空间的混合利用。

(五)以机制创新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改进管理方式。依法实施行政许可,简化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率,逐步将政府职能从直接管理企业转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处理公共事务、满足公共需要、实现公共利益上来。城市公共财政作为国家财政的组成部分,应在城市经济活动中,尤其在市政和教科文卫等公用事业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提高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的透明度,降低商务成本。

国内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模式、经验及借鉴 篇4

--**县推进“三代”工作经验做法

省委、省政作出关于加快推进“三代”工作指示后,我市与域内垦区密切合作,积极探索农业共建途径,创新八种模式,提升了工作效能,引领全市现代农业大发展快发展。

一、拓展农业合作空间,创新“三代”工作模式

充分发挥垦地优势,创新了八种工作模式,落实落靠“三代”工作。一是大型机械代深松整地。发挥农场大型机械优势,提高地方整地标准。**县**乡集中1.5万亩旱田,由**农场采用大机械秋整地,深松达30厘米以上,解决了多年来耕地犁底层上移、土壤板结的问题。二是机械化代收割。由农场先进机械开展代收服务,提高秋收效率和质量。**县**镇10万亩水稻由**农场机械收割,收获期缩短了5天,损耗率降低,相当于多收粮食100多万斤。三是共建智能化催芽中心代催芽。引进农场水稻智能化催芽技术,改变农民一家一户盆里浸种、炕头催芽方式。**农场与**县**镇共建智能化浸种催芽中心,今春催芽12万公斤,覆盖全镇水田面积的54%。四是共建标准化水稻大棚育苗小区代育苗。农场按照工厂化育苗标准,与地方共建水稻育苗小区。**农场与**县**镇共建水稻育苗小区,育苗提前10天左右,而且苗齐、苗壮,可带孽下地。五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场全程代耕。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土地规模经营,由农场全程代耕。**县**镇组建**

1旱田种植专业合作社,连片种植玉米、大豆1600亩,由**农场全程代耕,全面提高了生产和管理水平。六是航化作业代喷施药肥。借助农场航化设备、技术,实施航化作业。**农场为**县**镇、**乡的5万亩水田航化,药肥喷施均匀,每亩降低成本10元左右。七是共建农机合作社代耕代收。联合组建农机合作社,按照农场模式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作业和收费标准,实行收入分成。**县与农场共建了16个农机作业合作社,代耕面积130万亩,代耕片综合机械化率达95.6%,比市平均水平高5%。八是承包经营农场土地。引导农民到农场承包土地,按农场标准和管理模式生产。**县**乡农民***承包857农场土地3000亩,购置大型农机具11台(套),按农场要求实行标准化作业,年纯收入达80多万元。

二、推进“三代”工作,引发“五项”可喜变化

以八种模式为主导,“三代”工作呈现出蓬勃生机,给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一是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转变。在“三代”中,农垦把标准化生产方式、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带到地方,树立了现代农业样板,农民在切身感受中转变了思想观念,现代农业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一些地方出现了农民“抢”着代催芽、主动预约代耕的生动场面。**农场干部***到**县挂职后,把农场水稻“三化一管”模式带到了地方,并根据实际提出调整种植水稻晚熟品种等10条建议,得到农民认可,成为当地水稻生产标准模式。

二是促进了农业标准化水平提升。农垦机械化生产、工厂化育秧和适时精量播种等标准化生产使农民大开眼界,真是“种在腰窝上,播在丰产期”。目前,水稻智能化浸种催芽、大机械深松整地、自动化精量点播、毯式育苗、大豆小垄密、玉米通透性栽培等标准化生产技术得到广泛推广,与地方的水稻生产技术综合组装、消化融合,进一步促进了地方种植业标准化水平的提升。目前,全市种植业标准化率达到90%以上。

三是促进了农民科技素质提高。农垦帮助地方建设智能化水稻催芽小区、育苗大棚、共建农业示范带以及选派技术人员到地方指导农业生产、联合开展科技培训,通过对农民面对面地指导、手把手地传授,进一步增强了农民科技意识,科技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不断提高,缩短了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周期,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去年以来,共培训农民2万人次,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

四是促进了农村经营机制创新。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通过承租、使用权流转、入股等方式,使土地逐步向种田大户、科技能手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推动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收到了“不增土地增产出、不增资源增实力”的效果;强化农村双重经营体制“统”的功能,解决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的难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也使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土地中转移出来,促进了农民增收。2010年,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9.5%。目前,全市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280万亩。

五是促进了农村干部作风转变。“三代”工作为各级农业干部服务“三农”提供了新“抓手”,广大农业干部主动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工作作风明显变化。一些农业干部和技术人员主动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民搞设计、建大棚,得到农民群众广泛赞誉和好评。

三、农业“三代”工作启示

“三代”工作显示出来的旺盛生命力和巨大发展潜力,充分说明省委、省政府战略决策是十分正确的,完全符合黑龙江实际,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最直接、最现实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

1、地方引导,农垦主动,是推进“三代”工作的重要保证。去年5月,省委书记视察我市时对“三代”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后,市委立即召开常委会议,贯彻落实省委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对“三代”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和部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与农垦对接,主管农业的副书记、副市长带队,先后三次组织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农口部门负责人到**县、农垦**管理局参观学习。并多次召开场县共建联席会议和推进会议,与农垦**管理局对接,共同制定合作方案,逐县(市)、逐乡、逐村、逐户落实任务,做到“六清一落实”,即村屯农户清、地块位置清、作业项目清、作业面积清、质量标准清、收费价格清、落实责任人。垦地

双方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行动迅速,联心联手,合力推动了“三代”工作健康开展。

2、因地制宜,创新机制,是推进“三代”工作的根本措施。鉴于农垦经营管理的相对独立性,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工作机制,如发展共商机制、联席会议机制、交叉任职机制等,保证了“三代”工作顺利发展。同时,坚持因地制宜,不断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土地流转机制、利益共享机制等,逐步完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推动规模经营,促进“三代”常态化创造有利条件,在提升地方农业生产经营水平的同时,也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作出初步探索。

3、优势互补,互利双赢,是推进“三代”工作的基本原则。“三代”不是简单帮建、援建,更不是农垦为地方无偿服务,其生命力在于互利双赢。在农垦示范带动下,加快提高了地方农业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推动地方现代农业发展。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双方比较优势,互相补充支持,实现互利互惠,合作双赢。农垦在提升农民生产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机械综合利用率,增加了收入;农民到农场承包土地,既增加了农民收入,也解决了农垦一些生产环节劳动力不足的现实问题。

4、农业发展,增产增收,是推进“三代”工作的最终目标。我们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通过“三代”工作实现粮食增产,使广大农民获得实惠,极大地激发农民主动参与“三代”的热情。**县水稻示范区将原来零散小

国内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模式、经验及借鉴 篇5

2013年09月03日 14:43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3年1期 作者:张胜利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02

摘要:休闲农业在国外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程。本文在对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政府扶持、协会推动、市场导向和协调发展等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的基本做法与成功经验,并据此就我国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思考,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及其研究。

关键词:国外休闲农业,典型模式,经验启示,借鉴

休闲农业是贯穿农村1、2、3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紧密连结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1].休闲农业在国外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程,1865年,意大利专门介绍城镇居民到乡村去感受农业野趣的“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宣布成立,这标志着休闲农业作为一种乡村旅游类型诞生。20世纪30~40年代,欧洲休闲农业取得较大发展,并逐渐向美洲、亚洲所在地区拓展[2].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休闲消费需求高涨,各国的休闲农业也蓬勃发展起来。近年来,休闲农业成为我国旅游开发的重点,同时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也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笔者通过对国外休闲农业的典型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其基本做法与成功经验,并据此就我国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思考,以期能更好地促进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及研究。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

从国外不同国家休闲农业发展的具体实践来看,由于思想理念、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等的不同,因此各国休闲农业在发展形式、组织机制和效益等方面各有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总结如下:

1.1 以日本为代表的绿色观光旅游发展模式

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岛国,气候高温多雨,国内资源贫乏、人均土地资源紧缺,农业规模小,因此政府希望通过政策和制度来引导休闲农业的发展,希望通过当地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内涵和风土人情来吸引游客。因而,日本休闲农业奉行“回归自然”的理念,强调市民实践体验,通过农园吸引市民租地经营,农民在公园里生产、生活、休闲,实现了农业、农村和农民一体化经营管理。为了有效推动绿色观光旅游体制、景点和设施建设,政府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农业土地法律体系,在硬件配套设施、税收、补贴等方面给予许多优惠政策。目前日本国内有很多富有诗情画意的观光农园,内设动物广场、牧场馆、花圃、跑马场、射击场等各具特色的设施,同时配有完善周到的服务,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为观光农园赢得了不菲的经济收入。

1.2 以法国为代表的专业农场发展模式

法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得益于多个非政府组织机构的联合,具体是指各行业协会在政府的政策指导下制定相关的行业规范和质量标准,推动以农场经营为主的休闲农业得到快速发展。这些农场基本上都是专业化经营,主要以农场客栈、点心农场、农产品农场、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探索农场、狩猎农场、暂住农场以及露营农场等形式存在。早在1954年,联邦国营旅舍联合会主办“法国农家旅舍网”,此后各类农业旅游社团组织和法国农业与渔业协会等中介机构陆续成立,有力促进了休闲农业的经验交流、信息传递和业务培训。随着行业协会的不断发展,行业自律作用逐渐凸显,法国政府也逐渐由管理职能转向监管职能,行业协会在休闲农业的发展中显现主导作用。截至2005年,法国已有1.77万农民经营休闲农业,超过5800户农民加入全国性的联合经营组织;2007年有2.92亿人次前往乡村进行休闲,占全国旅游总人数的33.4%;农业旅游收入约244.6亿欧元,相当于全国旅游收入的1/5[3].1.3 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葡萄酒旅游发展模式

澳大利亚作为开展休闲农业最早的国家之一,其休闲农业特别重视葡萄酒旅游产业的“产、学、研”紧密结合,主要依托葡萄庄园的田园风光、酿造工艺生产设备、特色美食、葡萄酒历史文化吸引游客,同时开发观光、休闲和体验等农业旅游产品,带动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产业延伸,促使休闲农业向第2产业和第3产业延伸,实现了特色农业产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为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澳大利亚葡萄种植始于1788年,从1810年开始,葡萄酒酿造和销售开始走向商业化,目前已经形成了60多个葡萄酒产区,2008年澳大利亚葡萄酒产量为125714百万升,出口量为71417百万升,成为世界第6大葡萄酒生产国和第4大葡萄酒出口国[4],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应。据澳大利亚资源、能源和旅游部统计报道,2009年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就吸引410万国内游客和66万国外游客,创汇达48.9亿澳元。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

国外休闲农业依托区域特色资源、民俗文化、科技水平等优势,形成多样化的项目开发经营模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其成功经验总结如下:

2.1 政府适度扶持

国外政府制定休闲农业发展相关法律、法规或规划,加强统筹协调和引导扶持。如日本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20多部,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法规体系[6];国外政府对休闲农业的精品景区实行以奖代补,并设立专项扶持发展资金。如在1992年,美国专门设立了“农村旅游发展基金”,推行“旅游政策会议”制度,确保国家的重大决策充分考虑旅游收益[5].2.2 协会积极推动

国外休闲农业通常通过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来提高休闲农业质量,从而引导休闲农业经营者、管理者不断提升发展和管理水平,在会员与政府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最终来规范休闲农业的发展。如法国农会、罗马尼亚乡村生态和文化旅游协会以及爱尔兰的农舍度假协会等行业协会均有力推动了当地休闲农业的发展[2].2.3 坚持市场导向

国外休闲农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确定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内外贸、产供销、农科教于一体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如澳大利亚依托本地龙头产业葡萄酒,通过拓展休闲农业旅游、休闲、度假和体验等新型职能,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组合,带动农副产品加工、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协同发展[4].2.4 协调均衡发展

国外休闲农业发展注重在发展经济效益的同时,鼓励当地农民积极参与,重视控制休闲农业活动对资源所造成的浪费和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强调休闲农业在促进工农协调和城乡经济社会均衡发展,注重提升传统文化内涵、提高公民素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从而创造社会文化效益。

国外休闲农业对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的启示

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我国实际来看,加强休闲农业发展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3.1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导向,加强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与资金扶持

政策完善是根本,市场运行是重点。发展休闲农业应加强政府的统筹协调和引导扶持,强化政府在政策扶持、规范管理、公共服务、营造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建立休闲农业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和制订我国关于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研究部署重大活动和工作措施。设立休闲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采取多种经营模式,充分调动行业协会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鼓励支持个人和各类经济实体参与休闲农业开发建设,发挥社会资金在休闲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组织制订并完善我国休闲农业服务标准体系,强化对各类休闲农业行业协会等合作组织的管理与支持力度,增强行业自律性。

3.2 坚持以农为本、彰显文化,深入挖掘休闲农业发展的文化内涵

发展休闲农业不能脱离农业、农村和农民,要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农村为单元,要坚持以促进农民就地就业和增收为目标,融合1、2、3产业的要求,围绕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深入挖掘乡村深厚的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内涵,深入发掘休闲农业的历史文化内涵,弘扬传统休闲农业文化,突出文化底蕴厚实、景点丰富多彩的特色,拓展多元功能、功能齐全、环境友好、文化浓郁的休闲农园,推进乡村传统文化的产品化,变资源优势、文化优势为经济优势,大力培育特色休闲农业产业,在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为城乡消费者创造良好的休闲环境。

3.3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营销与品牌建设

发展休闲农业应以突出自然生态为重点,加强休闲农业与农业产业化、旅游业的结合,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的发展思路,充分整合农、林、牧、渔和旅游文化等资源,依托区域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循环农业示范区,加快培育一批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的休闲农业精品点、精品休闲农庄和精品农家乐,组织开展展示推介活动,形成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特色品牌,重点培育乡村旅游著名、驰名商标和品牌,实现差异对接、优势互补、合理组合,构建功能完善、形式多样的产业布局,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及其他旅游业态融合发展。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统一,加快培育大中城市和名胜景区周边、依山傍水逐草自然生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传统特色农区的休闲农业发展,变资源文化优势为产业经济优势。

3.4 坚持创新服务,规范培养,提升休闲农业发展的水平与经营机制

发展休闲农业应以创新的理念盘活我国传统资源,将农业资源与创意相结合,开发丰富多样的创意农业产品,打造特色鲜明、富有魅力的农村农庄,形成创意农业产业带。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公共安全、生产安全、产品服务、环境保护等公共利益,要通过制定标准、加强管理、培育品牌、引导行业自律等多种方式,规范休闲农业的发展。

总之,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和建设任重道远,无法因循已有的模式,在实践中将会遇到各种复杂的难题,需要我们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注重吸取国外成熟和有益的经验,不断探索和创新。在农业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新时期,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和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宏观调控,紧紧依靠广大农民,充分调动各行业协会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就能够实现突破,道路会越来越宽广,我国休闲农业的前景最终也会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国内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模式、经验及借鉴 篇6

1 海岛旅游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1.1 国外海岛旅游交通体系

交通运输是旅游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与旅游产业形影不离。它主要解决旅游点的异地性, 实现游客快速的空间位移。目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分为:海运、陆运、空运。国外发达国家构建的海岛旅游交通体系具有休闲便捷、高效直达、稳定舒适、实惠低廉、新奇求异等特点。

国外道路贴近城市聚落、结合居民的日常活动需求进行构建, 研究了人们的消费心理和偏好, 采用就近原则和最大效益原则, 缩短人的消费距离。如今, 巴利阿里群岛已把古老的“邮轮”运输转型升级为以游玩为主要目的的“豪华游轮”, 通过娱乐设施吸引游客, 缩短其感知距离, 并且在其各岛之间游轮可达航程与到空港距离都在半个小时之内。舒适性和稳定性也都随着技术的转型升级而提高。更有特色新奇交通工具出现:缆车、骆驼、滑翔机、马匹、高空气浮力气球、雪橇和飞艇等, 让游客根据自身的行程远近、喜好、身体条件自主选择, 而不仅仅是国内单一、普遍的方式。

2009年9月27日, 中国唯一直航南湖国旅马尔代夫直飞航线在广州开航, 一周两班运行。这就直接给马尔代夫带去了可观的旅游收入。据统计, 2008年中国前往马尔代夫的游客大约为4.15万, 而广州约为1万人次, 以该旅行社每个班次平均200人计算, 那么仅此一家就给马尔代夫带去2.16万游客, 并给旅行社带来2个亿的收入。节假日直飞马尔代夫的旅游报团十分火爆, 也带着飞机机型升级, 机位从190多个增至260多个, 交通方式直接促进了旅游发展。

1.2 打造海岛旅游品牌

旅游品牌包括使产品与旅游市场联系在一起的质量评估、广告、产品经验、商誉以及其他有价值的特性。发达国家常常运用品牌的民族性、原产地效应性来向旅客传递积极的全球品牌形象。具体使用某个名称、术语、符号、记号、设计来打响为消费者认可的旅游民族品牌, 形成本地独有的民族特色, 旨在区分出其他竞争对手, 并使自己的品牌形象在旅客脑中打下烙印。创建旅游全球品牌并进行有效的宣传, 对旅游产品进行有效的定位, 还可以改善游客对原产地的消极看法, 打消其对本地的旅游产品笼统又模糊的成见, 促进原产地效应的积极影响, 即让游客对旅游产品的设计、制造、装配的看法有所改观, 认为该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就是本地创造, 提高游客的关注度, 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

Aloha这个词在夏威夷语里是“你好”的意思, 表达出了一种热情、欢迎的含义, 形成了它独具特色的品牌名词, 由此夏威夷州也被常常称为Aloha州。就连本地的许多公司、企业、商店也带上了这个品牌名词, Aloha Airlines (阿罗哈航空公司) 、Aloha Tower (阿罗哈大楼) 、Aloha Stadium (阿罗哈体育场) 、以及夏威夷鼎鼎大名的连锁商店ABC Stores (ABC:Aloha Brings Customer) 。夏威夷凭借着这个Aloha精神塑造了独特的旅游品牌, 吸引了游客的到来。

1.3 特色旅游文化宣传

文化特色是海岛旅游业的核心和灵魂, 更是旅游地形象的体现和生命线, 是旅游资源持久吸引游客的利器。国外的海岛旅游体系规划注重打文化特色牌, 走特色路, 坚持突出特色原则、因地制宜与特色开发相结合原则, 采取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举办民间文化节日活动, 建设众多博物馆、美术馆、教堂、古城等措施构建多元化文化特点来让游客流连忘返。

国外发达国家把旅游作为一个自由、主动、积极、创新的文化活动, 不仅能满足游客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和享受, 更是一部反映历史与现实、文化和社会的生动著作。把旅游历史与人类文化相结合, 比单纯的经济影响更为深远, 这才是成为人们旅游过程中求知、交流的重要途径。实现跨文化交流、保护和复兴民族传统文化、促进社会文化的现代化都是采用的积极手段。

2012年10月16日, 马耳他旅游局宣传司长Leslie Vella就做客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怀旧金曲频道《听文字在唱歌》节目中, 与主持人王子聪一同向广大听众与网友介绍了这个誉为地中海“心脏”的美丽国家———马其他。马其他政府十分注重对旅游特色的宣传, 广告、网络、博览会、电视采访都不忘推销自己的旅游品牌与产品, 有效地推动了其海岛旅游的迅速发展。又如韩国南怡岛, 人文旅游资源就非常丰富, 它把发展目标定位在亚洲的文化艺术中心。岛上设有艺术坊, 作为“南怡岛观光纪念、环境文化商品专门店”;岛上的展览馆主要有安徒生馆、南怡陶瓷院;主要拥有南怡陶工艺和玻璃工艺的工艺院等等。

1.4 海岛旅游产品设计

海岛旅游产品的内涵十分丰富, 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 而陆地旅游产品受空间地域、构筑层次的影响比较大。海岛旅游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 全面发展海、陆、空三位一体, 甚至又细分海上、海中、海底, 突出了海岛旅游产品的区域特色和空间地域的多样性。另一方面, 以海岛上形成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而创造的旅游产品还大程度地保留着原有的韵味, 设计的观光旅游产品、度假旅游产品、康体旅游产品、商务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产品等也是跟大陆有极大差异的, 大陆产品、资源受人工改造严重, 受人类活动影响巨大。国外发达国家尽量保持旅游产品的原生态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休闲旅游是当今打造旅游产品的主题之一。众所周知的3S旅游产品 (阳光、海水、沙滩) 的发源地在地中海。位于地中海西部的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突出展示了旅游的“休闲”产品。例如375多个有阳光覆盖的海滩使该岛变成“地中海的乐园”;近20000艘游轮已不仅仅作为唯一的运输用途, 更看重的是带给游客的休闲感受。另外巴利阿里群岛还设有高尔夫旅游。据统计, 巴利阿里群岛高尔夫旅游者人数从2003年的101480人次增长到2008年的112752人次, 并且年平均增长2.13%;高尔夫旅游每人每天消费从197.00欧元增长到211.00欧元, 年平均增长1.38%;高尔夫旅游总收入年平均增长3.54%。就2008年一年来自高尔夫旅游的总收入达1.83亿欧元。

1.5 特别的海岛旅游政策

各国都逐步颁布了各种直接或间接促进本国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其内容主要有直接立法支持旅游业的政策、利用财政税收给予支持的政策、间接休假促发展政策、实现低门槛可进入政策、金融经济政策等, 维持旅游产业有序、协调地发展, 并且多数国家推崇以政府主导型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这些手段有效又直接地解决了当前旅游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出现的问题, 形成有扶持、协调、监督作用的旅游政策保障系统, 即旨在保障旅游业有序、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该系统有明确的目标, 能对症下药, 保障系统中的政策能具体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特定问题, 具有针对性特点。行动迅速、简洁, 一旦情况发生改变, 政策也立即随之改变, 具有时效性。它还让旅游企业部门明白当前经济的运转情况, 能因此作出准确的调整运营, 具有导向性等。

日本政府颁发的旅游法律法规已经是比较健全的, 早在1963年就发布了“旅游法规的母法”或“旅游行政管理的宪法”———《旅游基本法》, 是所有法律法规的依据。指出了日本旅游政策的目标是:“谋求国际旅游的发展、普及和扩大健康的国民旅游, 以此促进国际友好, 为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的稳定提高作贡献, 同时缩小地区差别。”2014年1月9日, 日本法务省入国管理局公布了2013年日本出入境人数统计初值。首次突破千万人次大关, 创纪录地达到约1125万人, 其中包括再入境在内的入境外国人比2012年增加了约208万人。首次入境人数也从200多万人增加至950多万人, 创造历史新高。日本的相关金融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导致日元低走, 从而使赴日旅游费用降低, 并且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日本放宽了对东南亚国家的签证发放条件。

2 国内发展海岛旅游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国内海岛旅游基础设施亟待完善

浙江舟山就是我国著名的海岛城市, 与大陆旅游点相比, 各交通不便, 缺乏公路相连, 主要靠轮船这一交通方式运输。有很长一段时间, 由于没有直接的交通运输纽带相通, 舟山受到宁波乃至全省的积极辐射明显大打折扣。由于舟山跨海大桥的建成, 把舟山从几近孤立的岛屿变成同大陆相连的半岛。但是光依靠这一狭窄的跨海大桥来承担舟山旅游主要交通明显是不足的。不可进入性的增大严重阻碍了旅游资源开发的进程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再者2011年甬舟铁路建设已列入浙江省铁路网规划 (2011~2030年) 以及《浙江舟山群岛新区 (城市) 总体规划 (2012~2030) 》, 而现在还未落实建设甬舟铁路, 使得舟山的旅游发展更为滞后。虽然造船业发展迅速, 但是高级豪华游轮等技术还是与日本、韩国有很大差距。供水供电设施相对陆地也不够完善。

2.2 海岛旅游品牌意识薄弱并缺乏宣传

海南岛对自己品牌宣传不到位, 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并不高。只着眼于国内游客, 缺乏完整的旅游产业链, 无法实现对旅游品牌的一体化、优质化。虽然其自然资源丰富, 但是对国外游客的宣传力度不足, 严重缺乏国际竞争力, 限制了入境旅游的发展, 也没有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旅游品牌引人入胜, 形成不了品牌效应。

2013年用巨资制作的海南本土演出作品《印象·海南岛》《海棠·秀》, 被指缺乏本土特色, 不能代表真实的海南岛特色, 非常遗憾不能成为一次成功的宣传。因为此次宣传并没有深挖海南岛的文化底蕴, 展现给游客肤浅枯燥的表演未免差强人意。只有呈现与众不同的宣传, 才能形成品牌效应。

2.3 缺乏创新的海岛旅游产品

珠海生态环境优美, 山水相间, 陆岛相望, 气候宜人, 是全国唯一以整体城市景观入选“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的城市。即便如此优秀的海岛, 还是没能打造出创新性拳头精品, 都是千篇一律的海岛沙滩、日光浴、游泳、捕鱼、出海游玩之类的单一产品。大多以表面化、无深层次的产品为主, 缺乏对产品的品质与特色的深入创新, 历史文化底蕴、自然文化景观的精心策划、研究与安排。

对于这点, 舟山普陀的产品确实是创新合理的。普陀山南海观音立像、佛教的宣传越来越到位, 知名度也在不断上升。据统计, 普陀山2014年接待游客人数达625.56万人次, 远远多于岱山县的334.5万人和嵊泗县的365.41万人。

2.4 相对滞后的海岛旅游体制

国内的旅游政策缺乏动态性、方向性、操作性、持续性和灵活性。并且缺乏监督考核机制, 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体制, 但仍然不能切实可行。旅游政策也是主要侧重于增加旅游收入来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在短时间内确实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这些政策的后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呈现, 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文化景观的破坏等等。而且政府研发支持旅游政策的力度也十分薄弱。而且目前公布的旅游条例、政策、法规都主要针对旅游企业的法律关系, 对旅游者的法律关系重视不足, 带有明显的暂时性、应急性、片面性, 许多法规内容已经过时, 不适合用于某些行业和部门的实际情况。

3 国际经验对我国海岛旅游发展的启示

3.1 策划可进入性方案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时间、交通方式、交通条件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海岛旅游发展的进程。如果一个海岛是难以进入的, 甚至是完全封闭的, 可以想象是不会有旅游业的发展的。短时, 高效的交通也极大减少了游客在旅行过程中的消费支出, 提高了游客的经济效用。道路的规划建设要按照集约化原则, 尽量利用现成的交通格局布局、地形地貌, 注重经济效益。

交通无非是海陆空三个方面。国内海岛应该大力研发游船的速度与稳健, 因为游船是进出海岛的主要工具。海岛与大陆之间增加跨海大桥、高架桥的建设, 铺设铁路、动车, 并适当增加一定的航班。航空方面建设飞机场, 并设直飞航线缩短游客前往目的地的等待时间, 为高端游客提供快速通道, 满足游客的需求。

3.2 加强海岛旅游品牌培育

拍摄海岛旅游宣传片是主要宣传方式之一, 通过合作的旅行社在报纸、电台、电视上刊登广告, 并要深入挖掘海岛本土的特色, 制作与众不同的推广策略吸引游客的眼球。积极采取主动的品牌营销策略、人际关系推广营销来激发国内外潜在游客的到来。并且利用文化节、旅游节等伺机提高自身的知名度, 提高国际竞争力, 把自己的旅游品牌推往世界各地。

以“休闲旅游”为品牌主题, 配合本土文化底蕴升华品牌层次, 提高“精品旅游”的意识, 借鉴世界各岛屿的开发意见, 充分挖掘各地方的风俗习惯特点、资源环境特点、建筑风格特点、生态环境特点以及饮食文化特点。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实现品牌效应。

3.3 创新海岛旅游精品

在海岛旅游产品方面要打破常规, 不能只局限于单一的3S产品, 在前者基础上加入探险旅游、会议旅游、文化旅游、运动旅游、美食旅游、文物古迹旅游等新鲜旅游产品来刺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打造海陆空立体空间旅游产品, 满足游客整体全方位感知景区美景的心理需求。甚至更细分海上、海中、海底立体旅游, 策划海上垂钓、海中观光、海底探险等创新精品吸引游客眼球。采用创新性原则基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转”的理念设计高效益的精品。

在旅行途中豪华游轮上加设儿童乐园、游戏厅、购物商场等, 消减游客在前往目的地风景区的无聊情绪。在自然风景、餐饮住宿、娱乐购物比较完善的景区, 多举办旅游娱乐节、文化节, 吸引游客们加入节日活动。可以考虑开设高尔夫等高端运动旅游产品提升本地的档次。游泳、潜水、海底探险等猎奇刺激产品也能触发游客的兴趣。提倡“生态”旅游, 研发低碳无污染产品提高游客的健康消费观, 循环利用废弃物, 减少过多的浪费, 还能增加旅游收入。

3.4 加强海岛旅游扶持政策

首先我国应该建立起健全的旅游法律体制, 学习日本、韩国等国家先进的旅游管理法制, 有一个完整的统筹规划, 处理好海岛旅游业与港口物流、水产养殖、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 避免盲目地、无序地、无依据地开发。政策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制定旅游业的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合作的政策、促进旅游企业部门发展的政策、优化旅游组织结构的政策、培养发展旅游人才的政策等。利用政府财政手段来扶持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特定的低碳旅游产品给予免税优惠政策、争取设立免税商店、合理调整旅游服务的税收、发放资助金给旅游委员会协助本土旅游业发展、设立旅游基金会等都是有助于促进旅游发展的措施。实施低门槛可进入性政策扶持发展也是有必要的。结合我国海南岛、舟山群岛的实际情况减少复杂的签证手续、放宽签证条件, 甚至对国际海员、国际邮轮乘客实行免签证措施, 加快健全便捷的出入境政策。

参考文献

[1]杨洁, 李悦铮.国外海岛旅游开发经验对我国海岛旅游开发的启示[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9 (1) .

[2]陆林.国内外海岛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J].地理科学, 2007 (4) .

[3]王跃伟, 陈航.借鉴马耳他的成功经验发展我国海岛旅游业[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5 (3) .

[4]王跃伟.舟山市海岛旅游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 2006.

[5]江海旭.地中海地区海岛旅游开发经验及启示[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 2011.

上一篇:遵守社会公德论文下一篇:两人相爱的幸福qq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