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珙县蚕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2024-08-02

关于珙县蚕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精选9篇)

关于珙县蚕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篇1

珙县课题组

今年以来,面对国际茧丝价格波动导致蚕茧收购价格的下滑和五十年不遇的干旱天气,珙县高度重视蚕桑产业发展,始终坚持政策上给力,科学上助力,干群上聚力,力促蚕桑产业科学发展,高位奋进。截至目前,全县发种12971张,产茧94571担,蚕农售茧收入达到1.47亿元,加上桑园套种、小蚕共育、桑枝食用菌、蚕沙等收入,蚕农总收入达到2.72亿元,同比增收4150万元。全县行业产值达到6.28亿元,同比增收5817万元,增长10.19%。

一、政策上给力,再掀产业发展新高潮

(一)投入上强化。2011年的蚕业产业化工作,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市要求,结合珙县实际,科学创新投入机制,采取本级政府配套安排、龙头企业多元投入、涉农部门项目倾斜、乡镇政府打捆帮扶、蚕农集资投工投劳等五个方面筹措产业发展资金。截至目前,全县投入产业发展资金4252.1万元,其中:龙头企业投入1500万元,县政府投入375万元,乡镇政府投入200余万元,蚕农筹资投劳近2177.1万元,争取到市委、市政府产业带建设资金235万元。

(二)政策上优化。切实加大了政策的组装和投入力度,今年在蚕业产业化发展上,继续稳定对龙头企业培育、千百万元村建设、桑园综合开发和优质茧工程等10个方面的扶持政策。同时,不断完善政府投入为导向、需求投入为依托、蚕农投入为主体的多元投入机制,采取向上争取项目,政府配套补助,涉农项目捆绑倾斜,龙头企业重点帮扶,农民主体投入的办法,重点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对“蚕房”、“共育室”建设的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建设工厂化小蚕共育所6000平方米,建设标准化养蚕大棚2005间,改建174间,全县标准化蚕房达到7500间,打造现代蚕业示范基地11个。

(三)责任上细化。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发展模式,由大面积整体推进向养蚕大户推进转移,本着集中投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县级有关部门与乡镇全力抓的领导机制,及时解决产业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严格考核奖惩。在三冬生产、蚕茧秩序维护等关键环节上,采取全面检查与重点督导相结合的办法,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强化养蚕技术专题培训和跟踪服务,严把消毒关、饲养关,全面落实了养蚕大户的建设协议、小蚕专业共育协议、共育设备资助服务协议的签订,提高了养蚕综合效益。

二、科技上助力,再上提质增效新台阶

(一)提高户共育规模。将过去每季共育30—50张种的规模调整为每季共育150—200张种,用三年的时间将全县季共育规模150—200张种的工厂化共育户增加到200—250户,使每户共育收入达到3—5万元以上,从而形成稳定的专业共育户。截至目前,全县的小蚕共育面达到100%,共育三龄蚕达到100%。

(二)坚持“万病一把灰”和病虫害统防统治。智溢公司投资100万元,新建一个年产生石灰粉4000吨的加工厂,全县蚕农100%的使用生石灰消毒防病,每张蚕种的用灰量达到20公斤以上。全县实现统防统治的蚕桑主产村115个,占92%。

(三)加快优质蚕茧工程建设。智溢公司采取反哺蚕农的办法,对优质蚕茧分别按照3元、6元、9元标准给予奖励,春蚕的平均单产达到41公斤,夏蚕的平均单产达到39.6公斤,创历史新高。优质蚕茧茧粒数420-600粒,茧丝长提高到1100—1200米以上,上车率、茧舒率分别达到94%和85%。

(四)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大力开展“大培训、大示范、大推广”三大行动,加大蚕业科技的创新、转化与应用力度,全面推进蚕业向标准化、规模化、经营化、集约化和工厂化发展,全县小蚕共育到三龄达100%,重点村消毒防病达100%,省力化养蚕达100%,优质蚕茧工程覆盖面达到90%以上,栽桑养蚕关键技术入户率达90%以上,全力打造“高单产、高质量、高效益”的“三高蚕业”。截至目前,共举办培训班285期,印发学习资料2万份,培训蚕农2万余人次。

三、干群上聚力,再谱和谐发展新篇章

(一)打牢增收基础。抓住全市10万亩循环蚕桑产业带建设的有利契机,找准蚕业产业化发展的薄弱环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力以赴抓好产业带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去冬今春新栽桑3500亩,今年秋季栽桑9600亩,确保全年新栽一步成园桑13600亩以上;完成标准化养蚕大棚建设680间、4.08万平方米;新建和改建工厂化小蚕共育室75间、6000平方米;完成项目区域内的公路改建18.6公里,硬化人行便道25公里。

(二)提高养蚕水平。全面实现小蚕共育化、病虫害统防统治化、桑园建设丰产化、养蚕省力化,同时逐步推进工厂化养蚕,科技水平和经济效益明显提升。2011年,全县共打造示范基地35个,其中:孝儿镇中安村,成片集中、规范化新栽桑200亩,全年养蚕2150张,生产鲜茧1630担,蚕农售茧收入252.6万元,全年平均单产达到39公斤,小蚕共育100%,建设室外养蚕大棚50间;底洞镇楠桥村,年初调入“农桑14号”桑苗55万株,填空补缺栽桑550亩,全年发放蚕种2400张,生产蚕茧2016担,蚕农售茧收入322.5万元,平均单产达到42公斤。工厂化共育小蚕100%,全村累计新建设标准化养蚕大棚210间;曹营乡海棠村,新栽桑150亩,全年发放蚕种2300张,生产蚕茧1794担,蚕农售茧收入278万元,平均单产达到39公斤,建设小蚕工厂化共育所2间,新建室外养蚕大棚 21间。

(三)拓宽增收途径。突出抓好桑园综合开发,全县发展桑枝食用菌种植示范村8个,分别为底洞镇楠桥村、芭蕉村,孝儿镇中安村,沐滩乡中山村、共腾村,曹营乡海棠村,珙泉镇大营村,恒丰乡武林村等,示范村全年共种植桑枝食用菌菌袋35万个,开发主要品种有平菇、小香菌、鸡腿菇,大球盖菇、杏鲍菇等6个产品,桑枝食用菌产值达到455万元; 2011年,全县共间种紫红苕3000亩,黑花生5500亩,黑玉米2000亩,黑土豆3500亩,大头菜5800亩,黑豆1500亩,生产桑枝条6.8万吨,共计开发21300亩。全县桑园综合开发收益已达5325万元。

关于珙县蚕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篇2

珙县共17个乡镇, 262个村, 总人口43万, 其中农业人口32万人, 全县有16个乡镇193个村近2万户栽桑养蚕, 其中蚕桑重点乡镇11个, 重点村100个。目前智溢公司在编员工达413人, 其中孝儿丝厂210人, 蚕桑生产员工109人, 智溢迎宾馆员工94人, 总公司下设3个分公司, 16个蚕丝生产管理站点。

到2006年, 全县桑园面积达到6.5万亩, 生产鲜茧5.1万担, 蚕农收入达到4550万元, 孝儿丝厂在停产多年后, 于2005年恢复生产, 2006年生产生丝100多吨, 产值近2500万元, 蚕业总产值达到7000万元, 创历史最高纪录。20万元以上的村55个, 其中50万元以上的村20个, 100万元以上的村7个;10万元以上的社125个, 其中20万元的社37个, 30万元以上的社23个;养蚕收入1~2万元的户390户, 超过2万元的户43户, 7000元以上的户3000余户, 2007年出口创汇80余万美元。2007年新育苗栽桑2.4万亩, 全县桑园总面积近9万亩, 预计2008年鲜茧总产量可达到6.3万担, 将比2006年增加1.2万担, 蚕农总收入可达6500万元 (含桑园综合利用) , 孝儿丝厂生产白厂丝115吨, 总产值约4000万元, 智溢迎宾馆产值超过700万元。全县蚕业总产值可达到1.1亿元, 首次突破亿元大关。目前达到万担生产基础的乡镇有3个, 2008年超过万担的镇1个——孝儿镇, 预计达到2万担。

2 问题

从总体上看, 全县蚕业发展势头较好, 无论是“特色”地位、区域布局、科技基础, 还是产业的特色优势都有利于推进产业化建设, 但还必须看到我们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是认识不到位。特别是对这个产业的特色优势和产业的新的发展目标在一些部门、一些乡镇还存在认识上的差异, 从发展规划、领导措施、工作力度上反映出对产业、对目标的底气不足。二是工作不到位。个别部门和乡镇对发展蚕业生产的工作落实不够, 力度不大, 甚至还以各种借口提出县委、县政府下达的蚕桑任务过重, 而无法完成。三是科技人才与标准化生产不相适应, 随着蚕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从企业到蚕农, 从乡镇到村社的科技人才严重紧缺。四是激励机制助推产业发展的效果不明显。五是政府投入与环境渠道治理尚未形成长效机制。

3 几点思考

3.1 明确发展目标, 实现跨越发展

针对珙县的实际, 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长期稳定增收, 围绕新农村建设, 强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这一主题, 确定了未来五年蚕业发展目标, 即到2011年底全县桑园总面积超过12万亩, 比2003年增加8万亩, 鲜茧总产量达到15万担, 比2003年增加12万担, 蚕业总产值达到4亿元, 其中蚕农综合收入达到1.5~2亿元, 工业产值达到2.5亿元, 税收超过1000万元。

3.2 明确指导思想, 创新发展理念

指导思想是以“八个新突破”为途径, 强力推进蚕业产业化跨越发展。即坚持规划先行, 努力实现基地建设新突破, 夯实目标基础;坚持科技领先, 努力实现蚕丝生产质量、产量新突破, 提升品牌水准;坚持内涵发展, 努力实现蚕业风格特色新突破, 增强跨越发展优势;坚持重心下移, 努力实现求真务实作风转变新突破, 提高职能管理效率;坚持和谐并进, 努力实现“三为服务”新突破, 营造跨越发展优良环境;坚持创新发展, 努力实现区域发展新突破, 提升“千、百、万元”特色产业的标志风格;坚持桑田综合开发利用, 努力实现土地增效, 拓展蚕农增收渠道新突破;坚持加大培育龙头企业力度, 努力实现龙头企业+基地+农户, 连专业合作社+协会, 连市场的发展路子新突破, 增强龙头企业发展后劲和带动作用, 全县蚕业生产由传统农业推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快车道。

3.3 明确发展重点, 打造产业链条

3.3.1搞好规划, 科学布局。到2007年止, 全县的桑树资源已达到9万亩, 按照15万担的鲜茧目标, 桑树资源面积应巩固在12万亩的投产桑园。为此, 2008年至2009年应新育苗栽桑3万亩以上, 目前全县蚕农20600户, 根据我县土地资源和农村产业结构现状, 结合蚕业发展目标, 全县蚕农应稳定在3万户以上。因此, 从2007年起到2009年, 每年新增蚕农3000~4000户, 新育苗栽桑1.5~2万亩, 蚕农户平养蚕5担以上。到2011年全县实现产茧15万担的目标。在全县形成4个千万元富民特色产业带。

3.3.2狠抓9个万担茧乡镇建设, 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要下真功夫, 花大力气, 采取强有力措施, 真抓实干, 扑下身子抓落实, 使孝儿镇年产茧3万担以上, 打造西南第一蚕茧大镇、沐滩乡、底洞镇各产茧1.5万担以上, 恒丰乡、仁义乡、下罗乡、上罗镇、罗渡乡、曹营乡等各产茧1万担以上。

3.3.3以蚕桑“百万元专业村”为抓手, 着力推进四个蚕桑千万元产业带建设。全县规划蚕桑“百万元村”64个, 2006年已实现7个村, 从2007年起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工作力度和领导力度, 确保每年实现12个, 到2011年全县实现67个, 其中:200万元以上的蚕桑专业村达到15个, 同时抓好100个30~50万元专业社建设。

3.3.4突出蚕业大户, 重点户建设。在全县64个“百万元村”、“100个专业社”中发展10亩以上桑 园, 年养蚕产茧20担以上, 收入万元以上的蚕桑大户2000户, 户平栽桑5~8亩, 年产茧10~15担以上, 收入8000元以上的蚕桑重点户5000户。

3.3.5重视蚕桑工业, 拓展产业链。对孝儿丝厂要实施技改, 扩大生产能力, 即由现在的150吨, 扩大到350~400吨, 缫丝工业产值达到1.5亿元。同时创造条件, 兴建制绸厂, 年生产丝绸300万米, 丝绸工业总产值达到2.5亿元。

3.3.6科技创新, 打造品牌。首先是整合科技资源。一是在科技培训上, 要充分利用现行的培训政策, 加大对蚕、丝、绸产业链员工的培训力度, 县级有关部门和智溢公司创造性地落实好培训;四是建设利用国家扶贫劳务开发、金桥金宝、阳光工程等培训政策, 二是充分调动珙县职业中学和孝儿职业中学的积极性。此两所职中作为珙县劳动力开发和城镇居民、企业下岗职工的培训基地, 应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 抓好各类适用技术人才的培训;三是充分利用本地现有的乡土专家人才及有计划的举办专业技能培训班、专业学历班, 着重针对蚕、丝、绸产业发展中所需的各类人才开展培训;四是建议利用国家扶贫劳务开发、金桥金宝、阳光工程等培训政策在蚕业产业上实施万户蚕业技术明白人, 千名科技带头人 (乡、村、社、干部、协会、合作社组长、社长) , 百名生产技术服务员和中层管理干部的培训。具体培训目标是, 用三年的时间 (2007~2009年) , 培训年养蚕收入5000元以上的蚕农1万户, 培训乡、村、社干部500人, 蚕业协会、蚕业专业合作社小组长、分会的会长, 合作社的理事、社长等500人, 培训缫丝工、制绸工500人, 小蚕共育技术员、管理员200人, 蚕茧烘炕工100人, 病虫害统防统治专业人员200人,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工100人。

3.3.7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彻底改变生产加工条件, 按照15万担的生产能力, 到2011年底前, 全县蚕茧收购站点应扩大到22个, 其中新建11个;新安装10台自动烘茧机, 累计达到20台自动烘茧机, 日烘茧能力达到20万公斤以上。新建室外专用蚕房1.5万间, 95%的蚕农户平有一个室外专用养蚕大棚, 新建小蚕共育室450间, 全县小蚕共育室总量达到900间, 共育面达到100%, 每个蚕桑重点村有机动喷雾器10台, 潜水泵10台, 全县蚕桑统防统治机具, 喷雾器1000台, 潜水泵1000台。在64个蚕业百万元村中新建防旱蓄水池5000口, 渠堰管道100万米, 硬化人行便道150万米, 建沼气池10000口, 新建蚕区乡村公路100公里, 硬化蚕业专业村公路50公里, 蚕农的庭园绿化1万户50万平方米。

3.4 完善发展机制, 抓住关键环节

关于油茶产业发展的思考 篇3

一、发展现状

2008年,桃源县纳入首批油茶产业示范基地后,抢抓政策发展机遇,大力实施油茶新造低改、不断推进“公司+林农”“龙头企业+小企业+林农”“合作社+林农”等现代产业发展模式,致力把油茶产业打造成林农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目前,该县现有油茶面积2.9万公顷,占全县林地面积的6.4%,位居全市第1,全省第4。全县每年油茶籽常规产量8600吨,茶油产量2300吨左右,油茶产值达1.1亿元,约占全县农业生产总值的1%。概括来说,该县油茶产业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

基地标准化建设不断推进。桃源县依托油茶产业项目,以扶持企业、协会合作连片进行规模化种植,从优化品种、调整结构入手,先后引进优质油茶苗木,同时出台《关于加快全县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规定凡纳入项目建设和连片0.067公顷以上的林农由林业局免费提供良种苗木和油茶抚育资金。连续7年来,县林业局每年整合项目资金1440万元支持油茶产业发展,免费发放优质油茶苗60万株,新造油茶林1866.67公顷,低改5066.67公顷。2014年10月,湖南省林业厅组织相关专家对“桃源县油茶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进行了现场核查,分别对2009年太平桥乡66.67公顷的新造林和陬市66.67公顷低改林进行测产,造林后第4年产鲜果1987.5公斤/公顷,改造后第2年产鲜果7518公斤/公顷,据此推算,盛产期产油量达750~900公斤/公顷,较普通油茶林增产2倍。2006年,漆河镇林农新造的油茶林已进入盛产期,每公顷产茶油达900公斤。2014年,该县纳入全省第二轮特色产业县域重点县,大力推进基地建设标准,共实现标准化建设基地466.67公顷。油茶苗种植成活率由原来的30%提高到80%以上,低改油茶2年内开始收到成效。

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2008年,湖南省文源林业开发有限公司落户该县,拟投资3.65亿元,以太平桥乡为点,辐射全县周围油茶乡镇,建立油茶基地6666.67公顷,致力打造集油茶种植、加工、经营和研发于一体的大型高科技企业。目前,该公司已完成投资1.2亿元,在太平桥、盘塘等8个乡镇建立了3333公顷(其中新植800公顷,低改2533.33公顷)油茶林示范基地;2013年该公司注册博邦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产能1万吨/年的油脂加工厂,4条生产加工线已投产2条,开发6个产品系列,年产油1万吨。全县油茶产业开发热潮高涨。与此同时,康多利、金虹茶油、金山粮油、三盟等油茶加工企业逐步壮大。全县现有油脂加工企业7家,作坊260家,年加工油茶籽8600吨,产茶油2300吨,其中,博邦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桃花源富硒茶油畅销全国各地,康多利富硒茶油、泥头山牌茶油获省级著名商标。文源林业有限公司、康多利油脂晋升为全省林业龙头企业。

协会合作模式成效凸显。该县漆河镇封火溶油茶产销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吸纳社员429户,林农以山林入股,在自家山林里栽种油茶,减少了失地的担忧。社里提供技术、管理、种苗,林农有了资金、技术和销售保障,减少了投资风险。8年丰产后,林农与合作社实行二八分成。2013年,该社社员培管到位的已开始受益,每公顷产茶油225公斤,2017年预计每公顷产450公斤茶油。每公顷平均收入3万~4.5万元,且收益逐年增加,社员之间通过效益对比,增加了培管积极性,促进了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全县现有油茶专业合作社4家,连片种植33.33公顷以上的有8处,均开始挂果受益,林农取得收入平均3万元/公顷。油茶种植的兴起,对当地调整产业结构,带动林农增收致富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发展前景

油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素有“油中之王”的称号。近年来,我国油茶产业步伐加快。湖南作为油茶大省,目前共有油茶企业300多家、种植大户2000多户,并有500多家专业合作社参与油茶发展,市场潜力巨大。

湖南是中国的油茶之都,而桃源又是湖南的油茶生产重点县。目前该县共有油茶林2.9万公顷,其中2.67余万公顷属于天然油茶林,现已低改的5066.67公顷,仅占25%。实践证明,通过低改的油茶出油率较老油茶林提高2倍,在不破坏林业生态重复耕种的状态下,品种的改良潜质很大。此外,桃源的油茶生产企业以博邦为例,年生产量为1万吨,如果满负荷生产,全县的原材料都供应不了一家企业。大力推进油茶新造低改,提升产量产能,以企业原料供应为主,辐射周围区县加工生产,二者齐驱并进,将带动桃源油茶经济飞跃发展。

三、发展对策

因地制宜,编制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13年,县政府召开油茶产业调度会,加快油茶产业发展,制定《桃源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10~2030年)》《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及时成立油茶产业领导小组,确保油茶产业发展的组织、技术、资金保障。2014年,桃源县纳入全省第2轮特色产业县域重点县,将油茶产业纳入全县特色产业项目和实施考核范围之列。林业部门将22个油茶主产乡镇的油茶产业项目发展作为项目资金扶持验收的依据,加强督促指导,促进油茶产业发展。

科技投入,加快油茶基地标准化建设。桃源县人民政府已出台《桃源县特色县域经济重点项目扶持补助暂行办法》,扶持奖励资金100万元用于油茶产业基地标准化建设。要充分利用林业科技推广项目、阳光培训、点村扶贫、科技活动周、基层服务月活动,加大油茶技术的培训;继续支持合作组织、产业大户、龙头企业推行标准化生产、基地化扩张,因地制宜,适度规模经营,建设规模要求集中连片、面积达20公顷以上。加大林地流转力度,使一部分缺乏劳力、技术、资金的林地集中到企业大户手中;大力实施油茶低改,力争低改率提升到90%以上,新造规模达6666.67公顷以上,高标准完成 “二带三群”(常张高速公路油茶产业示范带,常吉高速公路油茶产业示范带,西北部、东部和中部3个油茶产业示范群)高产油茶基地4万公顷,茶油年产量增加到3.6万吨以上。

协会合作,加强油茶籽采摘管理。茶油出品质、增产量,其中采摘是个重要环节。县政府进一步加大组织力量,宣传寒露籽与霜降籽采摘适时的重要性,加大公告力度,统一公布采摘时间。大力发展油茶产业专业合作社,加强管理与培育,正确引导抱团合作,用共赢效应提升林农自觉性和产业发展的高效性。

精深加工,创优油茶产业品牌。桃源县历来以油茶品质优名声在外,经过实践与探索主攻3个精品。一是高山油茶精品。该县理公港镇泥头山牌油茶因地处高山,无污染,品质纯正,茶油产价卖到110元/公斤,高出平原茶油40元/公斤;二是富硒油茶精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经多次调查表明:在桃源县已查清占63%的国土面积中,大于0.4毫克/公斤的富硒土壤占总面积的50%,达22万公顷;大于1毫克/公斤的高硒土壤呈条带状或点状分布在牛车河、钟家铺、理公港、观音寺、陬市、茶庵铺、沙坪等地,约占总面积的3~5%,约1.3万公顷。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做优富硒油茶品牌,博邦农林注册的桃花源富硒茶油可采取在有硒林地建标准示范园的方式,扩大茶油品牌影响力;三是生态油茶精品。精深加工,对博邦农林以产学研的方式开发出的油茶枯、渣、壳加以提炼,开发出洗涤、护肤、美发等原生态日常生活用品,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原材料,还可以创优桃源茶油生态品牌。(作者系桃源县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关于珙县蚕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篇4

关于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情况汇报

中共珙县县委办公室: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建的一种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受益的民办合作经济组织。是联合农户、企业和市场的纽带,对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转变政府职能,增强农业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2004年以来,我们在规范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审查登记工作,指导和监督其业务活动,维护其合法权益和保障其法律地位方面作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社团发展情况。

在2004年以前,珙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都是空白,按照宜宾市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宜委办[2004]38号和宜宾市民政局宜市民发[2003]119号;[2004]12号文件,以及珙县县委办公室、珙县人民政府办公室的有关文件规定,我局进行了广泛宣传,并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全县农村专业经济组织实现了零的突破,迅速发展到6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降低登记有关条件,为农村经济合作协会成立提供便利。

按照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的必备条件,一是其社团登记时会员不得少于50人,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降到10人;二是其社团活动资金需30000元,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登记活动资金降为:县级3000元,乡镇级2000元,村级1000元。

三、简化登记程序。

其他社会团体的成立分为两步:即筹备阶段和成立阶段。协会筹备组要报两次有关材料,我局按照法律规定程序也要发两次文,即:同意筹备和同意成立登记两次批复。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简化了筹备程序,材料齐备后直接进行登记,从而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受到基层的好评。

关于珙县蚕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篇5

泰州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蔬菜、淡水产品、生产基地,素有“鱼米之乡”、“银杏之乡”等美称。近几年来,通过实施农业结构调整,推广农业先进科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泰州农业取得长足发展。随着长三角经济的崛起,泰州农业及时调整定位,加快与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对接,大力发展无公害生产,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近年来的生态农业建设实践来看,泰州生态产业规模还比较小,安全无公害的农产品在市场上所占份额还不大,未真正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因此,研究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促进泰州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自然资源优势与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一)生态农业发展的自然资源优势

1、热量充裕,降水丰沛,农业发展气候条件优越。泰州位于东经119°43′—120°33′,北纬31°56′—33°13′,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全年太阳辐射总量109—119千卡/平方方厘米,全年平均气温14.4 15.1℃,无霜期223—239天,稳定通过0℃以上积温(80%保证率)为5146—5421℃。年平均降水量为950—1030mm,雨量适中,光、温、水三要素协调,适合多种农林作物生产。泰州的气候生产力可达1400—1600公斤/亩,平均生产力为800公斤/亩,最高年份可达1200公斤/亩,具有较好的生产潜力。

2、平原广阔,养殖水域大,具有发展种植业、园艺业和水产养殖的土地资源优势。境内以新通扬运河为界,北部属里下河平原区,地势低洼,水土资源丰富,是全国的商品粮、蔬菜生产和水产养殖基地,兴化的淡水养殖产量连续十一年位居江苏省第一。南部属长江三角洲平原区,分为高沙土地区和沿江坪区。高沙土地区畜禽养殖业发达,泰兴是全国首家生猪上市过百万头县,同时又是全国的“银杏之乡”,银杏产量占全国的1/3。沿江坪区依托长江优势,外贸蔬菜和江水养殖发展较快。

3、水网密布,具有发展农业的水资源优势。境内主要河流,纵向上有上官河、下官河,卤汀河等,横向上有通扬运河、新通扬运河,周山河等。兴化境内有5湖12荡,水面较大的得胜湖、郭青湖等,丰富的水资源和众多的排灌网络,不仅可满足日益扩大的农业灌溉的需求,而且水资源开发潜力很大。

(二)生态农业建设稳步发展

1、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工作推进良好。已有112个产地通过省农林厅和省海洋与渔业局的认定,其中,种植业基地84.3万亩;家禽基地123.515万只;家畜基地6.9726万头;水产基地2.4万亩。2003年7月,姜堰、兴化分别被列为全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第一、二批推进试点县。12月份,姜堰、兴化市通过省海洋与渔业局无公害水产品产地整体认定,分别有10个和15个申报主体通过认定,认定总面积为16.7万亩。

2、优质农产品开发品牌建设起步。泰州市共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77个,已转换成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29个,直接申报成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1个。通过认定绿色食品9个。有机食品建设与申报工作也已积极开展。

3、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泰州市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1700多家,其中在里下河地区形成以戴窑粮食批发市场为核心稻米加工企业群,以顶芳、信友等公司为核心的出口脱水蔬菜加工企业群,在通南地区形成银杏加工企业群及面粉加工企业群,以及沿江的外贸蔬菜加工企业群等。不少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通过了ISO9000、HACCP等国际认证的农业产品加工企业达到几十家。

二、生态农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源相对短缺,生态基础脆弱

1、森林生态功能低。2003年泰州市森林覆盖率5.68%,低于全省12%的水平,且树种单纯,层次结构单一,生态功能较差。自然保护区覆盖率仅为1.59%。

2、耕地质量下降。根据近年1400个农化样分析结果,土壤有机质平均为14.6g/kg,土壤速效磷平均为4.8mg/kg,除里下河地区气量中等偏低,其他地方土壤均缺钾。不少耕地微量元素低于缺素临界值。

(二)农业面源污染较为严重

1、农药使用强度较大。2003年,泰州市用药量1200多吨(含量为100%),农药使用强度(折纯)达3.8公斤/公顷。其中杀虫剂占50%以上。

2、化肥施用量大。2003年,化肥施用量12.12万吨(折纯),每公顷施用量380公斤/公顷(折纯),大大超过发达国家设置的化肥安全上限225公斤/公顷,也远高于全国330公斤/公顷的平均水平。化肥品种速效N肥为主,N、P、K配比仅为1:0.2:0.33,N肥利用率仅30%左右。

3、农业废弃物污染较为严重。畜禽粪便直接排放,秸秆露天焚烧,造成空气污染和土壤破坏。

(三)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农产品安全生产预警预报监控体系不健全,对农业环境污染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

(四)生态农业建设规模偏小。在现行土地经营模式下,尚缺乏有效手段控制千家万户的生产;同时也难以刺激增加农业投入,生产优质、标准化的农产品。市场机制尚未健全,绝大多数无公害优质农产品连市场上未能实现优质优价,生产者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缺乏动力。

三、生态农业产业化是解决问题的出路

(一)生态农业的概念

生态农业就是实现农业生产系统良性的生态循环相协调,形成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相统一的高效农业。其前提就是保护生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促使农业持续、稳定、高速发展,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是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的1、实施生态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可以避免农业单一性和分散性。生态农业的核心之一是强调整体协调,即要求面对整个国土资源进行多学科规划,组织多学科、多部门、多产业开展实施,实现资源、产业协调,形成规模化生产。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整体协调、综合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使农业不断向产前、产后延伸渗透,农业和非农产业交融,不断导出新的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农业经营方式上不断创新,走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之路,使农业经济、生态、技术三大系统整体协调发展。

2、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化具有循环再生功能。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循环再生,强调能量流、物质流的良性循环和综合利用,不断增殖。循环再生在很大程度上包括了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内容。农业产业化是把农业作为一个部门企业,与其他相关的非农业部门组成联合,使农产品从粗原料经过产业化联合后,以商品进入市场,从农业生产部门到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企业的流通循环和增殖过程,也就是生态农业循环再生的表现之一。

3、科学技术驱动是生态农业建设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共同特征。生态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共同特点是科技驱动占主导地位。生态农业建设需要在农业生态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开发、研制、组装并替代传统高能耗、高环境危害的农业技术,要求建立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也需要用现代高新技术的应用与开发,提高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三)生态农业必须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生态农业作为一种特殊的农业,其农产品也要接受国内乃至世界农产品的挑战。因此,生态农业的立足与发展,必须走产业化经营之路。生态农业产业化,就是要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约束下,通过种、养、深加工、农工贸并举、产加销一条龙的形式,促使生态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产业群体。这个产业群体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为前提,围绕区域化的支柱产业,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种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逐步形成生态农业产业链,促进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关于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建立环境与资源支持保护体系,夯实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

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农业生产力,要着力构建农业环境综合整治、农业自然源保护与增殖的支撑体系。在教育和社会舆论层面上,加强引导,提高公众生态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在公共行政层面上,要加大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防治、处罚力度,对生态农业持续发展项目给予税收、信贷等方面优惠。在宏观调控上,要制定森林资源、水土资源、基本农业田保护规划、中低产田开发利用与土壤培肥规划,高毒高残留农药控制与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发展计划,制订村镇生活污染,工业污染防治计划,并建立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再生能力。

(二)遵循地域分异与生态适宜性原理,发展优势产业。

从开发和保护生态资源优势出发,因地制宜,调整产业布局,把生态农业建设原则体现到大规模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中。首先要根据泰州三大农区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特点,科学制订产业发展规划。规划要强调在特定区域内自然资源的整体开发,产业基地规模的发展。要体现环境友好原则,发挥资源优势,实现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治理和保护。其次要实施龙头带动战略。严格按照生态经济规律扶持龙头企业,选择规模大、起点高、技术力量强的龙头企业作为产业骨干,鼓励企业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进一步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体制。要在投资上给予倾斜,从各级财政支农资金、支农周转金、农业发展基金中划出一定的比例,扶持农业产业化的优势项目,开发优势商品基地建设。鼓励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扶贫资金、农业发展专项基金向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倾斜,对刚起步的企业采取减征或免征增值税,对新开发的产品缓征所得税,允许经济实体在税前从产品经营额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技术改进费等。再次要加强产业发展工作的综合管理,加强对产业运行质量及各个环节监督管理和组织协调。加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生产基地所在地及周边区域综合治理,做到“源头控制、流域治理”,关、停、并、转一些污染企业,按照“谁污染,谁负责”,督促企业不排污或少排污,多栽树,多种草,提高绿色植被的覆盖率,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生产乃至加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强化生产过程管理,制订无公害优质农产品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加强环境监测与监控,严格实行农产品质量检查与市场准入。

(三)完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提升农产品核心竞争力

生态农业产业化技术是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精华与现代高新技术集成的技术体系,包括生物技术资源节约型利用、清洁生产、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信息技术等。首先要加快生态农业技术集成开发与推广。加强与国内外农业科研机构协作,促进科技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建立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加速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把发展高新技术与改造传统产业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农业竞争力。鼓励龙头企业加快新技术开发,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科技开发投入体系。其次要大力构建农业信息技术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将经验性、分散性的农业技术规范化、程序化和集成化。加大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与科研院所、企业、生产基地网络互联,通过信息网络传播科技,指导生产。再次要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建立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积极培养农村种养专业户、示范户,加快农业科技的普及。

(四)建立市场调控体系,引导生态农业产业化开展

生态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引导生产、加工和销售,是生态农业的市场化。充分发挥市场的支持与调控作用,以更好地引导生态农业产业化开发。首先,要扶持建设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引导,重点培育对区域性生态产业有带动作用的批发市场,改善交通设施和市场基础设施,壮大市场规模,完善市场集散农产品,形成价格的功能,强化其对生态产业的发展带动作用。其次,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不遗余力地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保护优质农产品品牌,实行农产品优质优价。再次,加强市场预测功能,避免出现农产品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协调,供需脱节的状况。在市场信息失灵的情况下,要积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通过适当的经济政策倾斜,调整农产品价格,保护和支持生态农业的发展。

(五)建立生态农业的考评机制,保障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关于珙县蚕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篇6

关键词:旅游产业;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思考

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國旅游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对我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已经成为了我国的支柱产业。旅游产业不仅仅是经济产业,同时也是文化产业,做好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能够有效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并且能够丰富我国旅游产业以及文化产业的内涵,两产业的融合发展将是时代发展中不可逆转的趋势。

一、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一)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互交融

一方面,文化产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孕育着旅游资源,使旅游资源的开发有着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内涵,使旅游资源更具吸引力;另一方面,旅游产业为文化的传承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为文化的实现提供了载体。由此可见,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是相互交融的,二者互为交融,离开文化的旅游资源或者离开旅游资源的文化,都必定黯然失色[1]。

(二)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相互促进

首先,文化促进了旅游的发展。通过文化,能够提升旅游资源的品味,将旅游资源赋予更多文化内涵,使其吸引着较多的游客,并且给人以足够的审美体验;其次,旅游产业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旅游资源越来越能够吸引更多的游人,通过旅游活动,使更多游客了解更多的文化。

二、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条件

(一)技术融合是两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

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以技术融合为基础。对于旅游产业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是以技术融合为支撑,两产业的成本结构比较相似,因而为技术融合提供了必要条件,且随着生产技术、工艺流程等技术层面的不断融合发展,这样对消除二者之间的技术性壁垒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

(二)产品融合是两产业融合发展的标志

文物、风土民情、名胜古迹等都带有浓厚的文化气息,既是一种文化资源,又是旅游资源,所以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以产品融合为标志。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充分的将地域文化风土民情展示给游客,从而来发扬笨地域优秀的文化习俗,同时也带动本民族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目标[2]。

(三)企业融合是两产业融合发展的载体

旅游产业以及文化产业融合的重要载体便是企业的融合,主要是旅游产业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企业支持。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不断实现多样化兼并,使开展的业务更具多样化,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有着密切的联系,极易被企业领导者所选中。另外,企业在实现两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必须将组织内部结构进行有效创新,使之与发展形势相适应。

(四)市场融合是两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

技术层面的融合使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都突破了产业原有界限,从而达成市场的融合。文化产业的原传播渠道、模式较好的应用于旅游产业中,与其形成有特色的传播市场,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优秀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提升了产业的竞争力。

三、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途径

(一)用先进的体制加以引导

体制观念作为一种无形的存在,对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而,在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必须加强先进的体制作为指导。首先,充分发挥观念指导作用。提高产业负责人的体制观念意识,使其认识到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其次,充分发挥产业规划的指导作用。最后,充分发挥体制管理的主导作用。

(二)为两产业的融合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要想做好旅游产业以及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那么必须要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文化旅游市场,为其提供健康发展的环境。首先,更新企业的运营机制,以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共同为中心,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其次,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现企业的集团化,为旅游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最后,创新营销模式,并且加强对市场的开发和研究[3]。

结语: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旅游产业的重视度逐渐提升,而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二者之间具有很大的联系性。在对进行旅游产业以及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时,一定要利用科学有效的途径,并且根据地域特色来选择途径,从而来促进二者融合发展,带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琰飞,朱海英.信息化视角下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与途径——以武陵山片区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3,1(05):72-76.

[2]赵东.数字化生存下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以陕西为中心[D].山东大学,2014.

关于珙县蚕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篇7

关键词: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思考;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6-0013-02

一、红色旅游的发展定位

红色旅游中又有公共服务的成分,主体可以享受到公共服务所提供的多元化,这也为红色旅游中公共服务部分职能的发挥创造了更多的条件,公共服务职能在红色旅游自身内涵基础上的发挥为红色旅游带来了一种选择性的盈利。

要想大力的发展红色旅游,首先要有恰当的定位,对其有一个综合的认知。比如,“旅游”是在“红色”的基础上发展的,因此,旅游的主题要有严肃感,并且要有正确的定位,如若不然就会与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背道而驰;其二,要将“红色旅游”的范围进行清晰的确定。不能将红色旅游的景区发展为一种消极消费的场所。红色旅游景区应该尽可能的撤免门票。在国外的“红色旅游景区”一般是由政府进行拨款与其他资助者所建立的纪念历史的场馆。门票大都价格低廉或者是不设门票,景区的开放都是具有固定时间的,开放景区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盈利。

二、红色旅游存在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存在现状。

1.红色旅游景点形式单一。

经过专业部门相关的调查和研究,当前红色旅游的静待呢存在的形式过于单一,内容也不够丰富,没有可以为游客提供体验的丰富的项目,因此,一般情况下,游客游览过一遍就没有兴趣再来第二遍。在调查中显示,景区的大部分游客都是经过自己的单位或者部门组织参加的,几乎不存在自愿去参与的游客,形式的单一严重抑制了红色旅游的发展,而人们对于红色旅游的限制性思维也阻碍了红色旅游的持续性发展。

2.景区的基础建设落后。

红色旅游景点一般存在于山地等较为隐蔽的地区以此来体现其独有的特点。而这些地区一般经济较为落后,没有先进的基础设施,这就为当地红色旅游的发展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供电、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十分落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红色旅游的发展。

3.宣传工作不及时,宣传内容跑偏。

当前,还是有部分的紅色旅游景区大家耳熟能详,但是大多数的景区不为人们所知,导致该现象的原因就是,对于红色旅游景区的宣传工作不及时,同时对于红色旅游景区内容的宣传也没有针对性。例如平阳县的红色旅游景区,其自身的优势十分明显,但是对于宣传形式仅仅放在当地的报刊上,这样以来,宣传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现如今,时代进步,经济、科技迅速发展,要想红色旅游获得发展,就要为红色旅游景区选择一种最为恰当的宣传方式,这样一来,不仅有助于景区品牌特色的形成,还有利于更多的游客愿意去走向红色景区,了解红色旅游的意义。

(二)未来发展的方向。

1.实现红色旅游向旅游产业型的转变。

首先,要保持管理机构的一致性,避免景区管理的混乱。其次,要为红色旅游景区的产品的推出和发展制定合适的规划,根据市场的需求和特点来推出合适的旅游产品,综合利用资源,向多个方向开发合适的产品。即,其一,可在“红色”的前提下,开发出合适的产品,可以融入红色基调之中;其二,开发方向向纵向发展,对于那些具有历史性、高价值的红色旅游景点进行保留和休整,同时开发一些可以充分体现其经济、政治和文化功能的景点。这样一来,才能使红色旅游的魅力充分发挥出来。

2.实现时间定位的准确性,丰富红色内涵。

当前,对于红色旅游的定义不一,关注的重点也都有所不同。在我国的《0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认为“红色旅游活动”和“红色资源”应该都包含于“红色旅游”的定义之中 ,此外,还规定了红色资源的时期。但是笔者认为,对于时间段的定义会导致人们对于时间的定位产生错误的理解,这将不利于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应对方案

(一)拓展促销红色旅游的道路。

一般来说,革命圣地所在地或者革命纪念地所在地的经济状况不佳,在发展红色旅游时没有过多的经费用于对景点和景区的宣传,不过可以寻找一些其他方面的优势,利用好每一次机会,顺应发展趋势。此外,还可以深入研究旅游市场的需求现状,将其他方面的旅游产品融入到红色旅游当中,以此来提高红色旅游在旅游市场的竞争能力。

(二)探析并丰富红色旅游产品的内涵。

要想为红色旅游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可以在先前引导人们参观革命圣地等方式的前提下,大力的将红色旅游的独特性和具有的特色体现出来,同时提高接待人员的接待能力,丰富旅游产品的表现形式,为游客增添更多的乐趣。

(三)加强红色旅游的产出能力。

加强红色旅游的产出能力,首先就要保持客源的充足,这就需要坚持走集约化的道路。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将红色旅游景区的娱乐、餐饮等休闲设施进一步的完善,丰富消费者的消费对象。但是在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遵循红色旅游的主题,体现革命和传统的特色,以此来提高红色旅游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结束语:发掘红色旅游资源,加强旅游景区娱乐、餐饮等项目的发展可以为旅游带来一大笔的盈利,同时还可以为当地经济的提高提供动力,同时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转变,为社会减小失业率,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同时,对于红色旅游的发展来说,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对于红色旅游的管理、红色旅游景区服务水平的提高、当地综合环境的优化等等。综上所述,要想实现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在顺应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和当地综合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出旅游产品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贾浩华,张英明,方淑婷.井冈山红色旅游的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增加[J]. 党史文苑. 2012(16).

[2]刘建平,伍先福,黄玲.红色旅游的三大功能[J]. 学习导报. 2012(05).

[3]陈国生,李玲.论可持续发展与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14(03).

关于珙县蚕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篇8

关键词:农村英语教师;专业化;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04-01

一、农村英语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的现状

1. 教师学历明显偏低,知识结构比例失调,从教能力显得不足。在农村,很多英语老师学历不达标,有的是中师学历,有的是高中学历的代课教师转正而来,还有的专业不对口,学语文的教英语,学地理的教英语等等,不是科班出身影响了教学能力,教师的专业技能由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技巧和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所构成。有的老师不能紧跟新课改的步伐,还采用老一套的“填鸭式”,“满堂灌”等方式进行授课,这样新教材的理念就没有体现出来,与新《英语课程标准》的精神相差甚远,情况让人堪忧。

2. 城乡差别和师德修养欠缺导致部分英语老师流失。农村学校待遇偏低导致优秀教师流失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目前,农村骨干教师流失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据调查,笔者所在学校附近的6所农村中小学,近三年来有15名教师因待遇等低下流向了待遇好的城市(镇)学校,有8名教师到私立学校任教,流失率高达10.5%,个别学校甚至高达15%,如农村学校待遇偏低导致优秀教师流失;教师学习专业与所教科目不对口;青年教师缺乏专业人士引领等问题,一直是困扰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最大“绊脚石”。

3. 教育专业书籍的缺乏及教科研不到位使农村教师的成长缺乏能量补充 。调查表明,我们这里6所农村中小学校中,有4所没有象样的图书室,有1所学校没有建立图书室,藏书最多的学校只有5000多本图书,这些书中大多是旧书、名著和旧教参,而能够使教师们提高教育素养、更新教育理念、增强教育信念、改善教育教学方法与技巧的书籍是少之又少。本人从事英语教育快十五年了,一直实践在教育的第一线。近年来,经常参加市、区及片教科研活动,也常学习一些各校教师执教的公开课、观摩研讨课。与各校的英語教师多有接触和了解,大家经常互相交流且常有同感,觉得我们英语学科的专业发展常常受到不同客观条件的制约和限制,虽然教师们都愿意和能主动地学习,但往往方向很迷茫,每天忙忙碌碌,虽然努力地做了很多,总不尽人意。为什么新课改这几年来,对教师的要求大大提高,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机会也大大增加,而收效却甚微,这需要我们的反思。

二、解决农村英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1. 加强教育理论、英语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加强理论及专业学习,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我们不仅能够掌握教学的基本规律,而且能够得到理论思维的训练,可以使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不为一时一事的现象所迷惑,更有利于应用理论付之实践。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思想指导下,必然会形成各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合格的英语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应用能力。

2.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加强部分教师师德修养。自从2009年实行绩效工资以来,农村老师的积极性比以前大涨,他们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和爱护,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投入到工作中去。记得我刚增加工资那会儿,周围的亲戚,朋友以及熟人等无不赞叹不已,一致认为老师的地位提高了,国家重视了,越来越受人尊重了,这些改变,让我欣喜,欣慰,所能做的就是把工作干好,干出色!因为和城里老师的待遇差别不大,很多人打消了往城里调动的念头,静下心来投入到农村教育事业中去。“调动潮”减弱不少,人心稳定下来,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开展,更有利于均衡教育在农村的实施。由于经济收入提高,以前很多老师热衷的“做家教,赚外快”,在省教育厅颁布的“五严”规定后,此现象消除了很多,这样有利于师德的修养和提高。

3. 加强教师间的互相交流,开展专业小课题研究及教学反思活动。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存在着重大差异,正是因为有这种差异,才使教师队伍呈现各具特色,形成不同的教学个性,而且这种不同可以使教师们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只有积极开展教师间的合作学习,才能更好地发挥这种宝贵的教学资源优势。因此学校应在集体备课、教育科研、辅导学生等诸方面开展教师合作,形成互补、协作的工作学习关系。专业小课题研究是一种教育研究方式,英语教学研究就是英语教师为解决英语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或者说是教师对自己的英语教学实践进行批判性的思考。教学反思是教学活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这个环节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往往被忽视。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行,教学反思的重要性也逐步被老师们所认可。我自己也深深感受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并逐渐形成了教学反思的习惯。教学反思主要包括对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重点、难点的处理,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多个方面的反思和总结。经常性的教学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反思是教学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总之,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的过程。加强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建设是促进农村英语教师素质提高的重要措施,它关系到英语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均衡教育在农村的实施及发展,要在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过程中积累,继续完善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教师专业化.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中国教育报,2002年1

月.

[2] 袁贵仁.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 大力提高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关于珙县蚕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篇9

关键词:蒙药产业;发展战略;措施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261-01

内蒙古自治区随后出台的自治区规划明确指出,自治区要努力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蒙药产业,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绿色经济产业链之一,可以为自治区实施可持续科学发展提供长期文化和物质资源支撑。蒙药作为我国民族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一、蒙药发展存在的问题

1、蒙古族生活习性、文化主要为内蒙古地区居民所了解。无疑,蒙药目前现状也是如此,其很多药品种类不为人知。此外,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消费者对蒙药了解不透彻,导致购买时存在疑虑,这是蒙药销售的瓶颈。因此,目前蒙药产品并没有广泛进驻一线城市及没有少数民族的地区,导致蒙药发展受阻。

2、在研发方面,自治区拥有的蒙药专业技术人员较少,大部分集中于医院,科研人员所占比例甚少,因此科研水平低下、科研经费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均导致科研进程的缓慢和滞后;另一方面,由于对市场需求的了解不透彻,导致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不符,生产和科研相脱节,产品与消费者需求相脱节。在销售环节,蒙药没有直接代理商,导致蒙药的大部分利润被中间商掠夺。这些问题最终导致整个蒙药产业链条的不完善。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提高科研水平,建立强大的科研团队,使其成为生产和销售的坚强后盾。

3、发展速度相对滞缓

近年来,全国医药经济迅猛发展,医药工业增加值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民族药已成为西藏、青海、新疆、贵州和宁夏等少数民族省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与其他省区和全国平均水平对比,内蒙古蒙药产业的发展速度缓慢。当地政府对蒙药的扶持力度较弱,缺乏有关方面政策法规,缺乏扶持相关方面人才的培养和技术支持,缺乏蒙药研发方面的资金支持,蒙药企业自身生存发展艰难。

4、缺乏系统正确有效的宣传

蒙药的药品种类仅为蒙古族人民熟知,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出现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再者,近几年地方电视台虚假药品广告泛滥,多数药品广告均以民族药的神秘性蒙蔽消费者,夸大产品适应症,甚至有不良蒙药生产企业或经销商自身投放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对蒙药的正确认知,消费者购买时存在疑虑,或购买后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对蒙药销售产生影响。

二、内蒙古蒙药产业发展的战略建议

1、S-O战略建议

利用深化醫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机遇,政府应更加重视蒙医药产业的发展。要经过科学的论证制定蒙药产业的发展规划,保护和提升蒙药产业的优势。全面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的《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中医药条例》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扶持蒙医中医事业发展的决定》精神,根据蒙药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全面科学论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蒙药产业发展规划。蒙药产业的发展根本出路在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改革,发展和提升蒙药产业的资源优势,市场优势,价格优势,促进其产业的快速发展。

2、W-O战略建议

利用政府扶持蒙医药事业的机遇,关注蒙医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快蒙药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步伐,完善蒙药企业的优化建设。一是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中要进一步完善蒙医药的教育体系,培养蒙医药高层次人才。做好蒙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加快培养壮大蒙医药继承人队伍。抓紧基层蒙医药培训基地的建设,培养蒙医药基层医务人员。实现多途径多层次的人才培育,完善蒙医药队伍的梯队建设。二是在蒙药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中要从原料上把好质量关,实现药材生产的基地化,产业化,建立药材的质量标准,保证药材的来源可靠,质量的稳定可控。要在蒙药的规模生产中把好质量关,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操作。并在蒙药的质量检测体系上实施定量检测,力争将蒙药的质量标准达到国际标准。三是在蒙药企业的优化建设中要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优化蒙药企业,培育大型龙头企业。要依靠龙头企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优势,研发新型蒙药产品,提高蒙药的创新和现代化制药能力。

3、S-T战略建议

完善和强化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蒙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全面贯彻《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中医药条例》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扶持蒙医中医事业发展的决定》。国家在1987年颁布了《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而且要即将出台《中医药(含民族医药)法》。根据以上的法律法规加强蒙药材的保护和科学开发利用工作。要对野生蒙药材资源实行动态监测和定期普查,要建立野生蒙药材种植基因库,建立GAP药材基地,规划建设野生蒙药材的保护区和抚育区,确保蒙药材的优质、高产,实现蒙药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4、W-T战略建议

加强学术交流和国际交流合作,强化蒙药的品牌宣传。蒙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做好其传统技艺的传承保护和发扬工作,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为传承人的传习及现代化科学研究创造条件。并通过蒙医药国际交流合作,提高蒙医药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声誉。同时要利用好广播、电视、网络、杂志等平台,应用蒙汉文夸大传播蒙医药文化,加深群众对蒙医药的理解和认识,树立蒙药品牌。

5、开发新剂型、提高药品质量

加大蒙药新制剂和新剂型开发力度,注重人才培养,不拘泥于固定的药物试剂,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打破传统制作方式,发掘传统药方优势,开发出更利于被广大患者所接受的制剂形式。在此基础上,保证蒙药的生产质量,为消费者提供高效、安全、放心的蒙药。

6、传播蒙古族文化、推广蒙药产品

面对目前存在的销售瓶颈问题,蒙药企业需要在销售药物的同时传播蒙古族文化,增强品牌知名度。在此基础上,加强营销策略、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开办加盟连锁店,以扩大市场占有率。在宣传蒙药的同时,提高企业本身素质,在制造出放心药的同时提升企业本身的可信度,杜绝虚假广告,杜绝夸大蒙药药效,科学合理地面对广大消费者。

结语

内蒙古的蒙药产业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也面临着很好的机遇和前景。只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克服不利因素,适时把握发展机遇,迎接挑战,开拓创新,必将实现蒙药产业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徐青。蒙药新产品市场开发策略初探[J].传统医药,2001,(01)

上一篇:房地产15秒电台文案下一篇:班导师工作总结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