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人员信息管理

2024-06-24

石油人员信息管理(共8篇)

石油人员信息管理 篇1

随着信息化建设进程飞速发展,作为信息载体的计算机、互联网已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个层面得到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广泛性在全面数字化的今天给经营管理带来了便捷、高效、有序的工作环境,同时也带来了较大的安全管理隐患。安全漏洞的增多、管理的交叉混乱、恶意的网络攻击使网络安全管理遭受了较大的冲击,成为信息化健康发展的绊脚石。网络信息管理疏于安全的防范将危及到企业生产经济的有序发展。石油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任何风险都可能导致国家经济受到重大影响。因此,提高石油企业信息安全意识,加强信息管理应以保瘴服务和应用为目标,强化安全意识、制定周密的安全手段从而构建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1、加强企业信息管理的必要性

1.1企业信息管理概念

石油人员信息管理 篇2

关键词:石油地质资料,信息化,管理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难度不断增加, 勘探开发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油田企业的综合研究、生产运行、经营管理正向着更高深、更精细化方向发展, 对信息的需求也提出“完整统一、准确及时”的更高要求。

1. 石油地质资料电子化建设必然性

石油地质资料信息的电子化建设是顺应潮流、适应时代发展的新举措、新要求。资料作为一种原生的信息资源, 其重要性正日益凸显。

(1) 可改善资料管理。

实现资料电子化, 有利于冲破资料利用的种种局限, 使资料管理部门从封闭走向开放, 从资料的保管和利用职能向信息采集、管理和服务职能转变, 进而实现资料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科学管理, 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2) 形势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 一般资料馆都藏有数十万卷档案资料, 数百万件资料文件, 是地区最丰富、最有实用价值的信息资源库。这样一大批浩如烟海且十分珍贵的资料信息资源不能很好地为各级领导和广大公众利用, 充分实现信息共享, 就失去了档案留存的意义。近年来, 档案载体逐渐并迅速地被磁盘、磁带、光盘所取代或更替, 电子资料的出现给档案馆提出了亟待解决的课题, 那就是电子资料的收集、保管、保护和利用, 而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就是资料信息的电子化建设。

(3) 满足社会需求。

当今, 人们的时间意识越来越强, 领导做出重大决策需要迅速、准确;各职能部门工作查考要求快速及时;社会广大公众对资料信息需要量不断增加。那么, 要了解信息的详细内容, 恰恰只有档案馆才是全面、直接、方便的场所。这就迫使档案馆这个信息保管和提供利用的部门必须尽快改变传统的原始管理、检索和提供利用的手段, 以现代化、多功能的服务措施, 及时、方便地提供馆藏信息, 满足各方面的需求。

2. 本单位资料信息化状况

目前, 本单位地质档案资料主要分为:单井档案、综合档案、电子光盘档案三大类。其中, 单井档案分为钻井资料、测井资料、油水井施工总结、分析化验报告、其他测井图 (测吸、测地层压力、测饱和度) 等;综合档案分为分析化验、分油田开发方案、储量报告、技术座谈会材料、月报、季报、年报等;电子光盘档案主要有测井光盘、综合光盘、分析化验光盘、岩心扫描图像资料光盘等。

长期以来, 单位档案资料的归档、保存及检索方式以手工为主, 影响了档案资料的利用及档案价值的发挥。由于以往受技术条件限制, 这些地质档案资料主要是以纸介质保存, 特别是早期的资料, 主要采用人工查阅、保存的管理模式, 查阅资料很不方便, 同一时间段、同一资料只能由一人借阅, 而且在借阅的过程中容易造成资料的损坏和丢失。有些纸质档案资料, 由于年代久远已经发黄发脆。

近几年,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 电子版的档案资料逐步增多, 可以实现纸质档案资料和电子档案资料 (以光盘的形式) 的同步提交。但这仅仅只发挥了信息化后单一的借阅或者上传的作用, 共享程度差, 不能实现网络环境的快速查询。这种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信息化条件下资料管理的要求, 对资料管理工作并没有实质性推动, 因此需要更为系统的数据库管理。

数据库管理的主要优势: (1) 处理速度快, 能够方便快速的实现档案资料的纸质保管向电子化存储的转变。 (2) 不容易出错, 能够忠实反映基础资料原有的情况, 录入的资料可信度高。即使上传数据时出现了错误, 也能很容易被发现, 并及时纠正, 保证数据质量。 (3) 数据录入后即刻就能用, 实现档案资料的实体借阅向网上浏览的转变, 利于实现资源共享, 极大地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率。 (4) 目前大多数资料都有电子版, 可直接上传到数据库服务器中并及时得到应用;可改变乙方向甲方提交资料的方式, 实现资料的网上快速提交。 (5) 能够处理各种类型电子文件。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文件, 使用时首先要下载到本机, 用相应的专业解释软件 (如测井解释软件) 打开, 这样就能够实现对各种类型档案资料的管理。

数据库管理的主要缺点: (1) 与传统的建库方式相比, 所占用的数据库服务器的存储空间比较大。扫描一张A4幅面图片所占的硬盘空间是200k B左右, 一张高清晰照片所占的硬盘空间大约是2MB左右。在目前油田已具备的数据库服务器海量存储、主干网络千兆的条件下, 存储和查询都不会有太大问题。所需做的是:设计好数据库结构, 开发出数据录入和查询的软件, 特别是要优化数据集, 以便实现快速的存储与查询。 (2) 系统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对于那些资料密集度大、需要保持数据连续性的资料 (如开发动态数据) , 采用这种方式处理并不合适, 会急剧增大服务器硬盘的开销。此外, 这种方式数据统计分析的功能较弱, 它仅适合于满足电子档案的功能和简单的数据分析。

国内, 胜利油田信息化工作开始较早, 勘探数据库建设历程可追溯到1981年建立SOCRATE数据库, 历经20年, 目前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数据库系统。江苏油田的数据中心建设从2006年底开始, 根据油田的实际情况, 自主研发了一套适用软件, 实现油气勘探开发的所有环节数据的录入与查询, 现在注册人数达2500人左右, 真正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信息化系统, 节省了工作时间, 提高了工作效率。而本单位在缺乏人力投入以及相应资金的局限情况下, 可以结合以上成功范例, 利用现成的推广软件, 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数据库系统建设方案, 不断完善石油地质资料信息化的工作。

3. 信息化后应关注的问题

(1) 电子资料内容的保密性。

数据库使用网络的任何终端设备都能索取到存储在网络某一个设备上的电子文件;另一方面, 一个终端上的电子文件也可同时发给若干个网络终端。这对于在一段时间需保密或限制提供利用的内容带来了极大的安全保密威胁。使用人员在使用过程中也无法保证网络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阅读分享的流动性及时效性也远比想象中要大。

(2) 电子资料的长久保存。

信息存储在网络中, 只要操作一下键盘就可以得到。这种方法确实为资料的归档存储简化了程序, 也方便了利用。而一旦网络突然瘫痪或被毁, 如出现“黑客”、遇到病毒或其他方面的故障, 电子文件可能会在一瞬间消失, 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另一方面, 备份的电子数据保存也不容忽视, 一旦网络瘫痪, 原始备份的电子数据就相当重要, 移动硬盘、U盘或者电子光盘这些存储媒介的保存也并非长久, 也是有使用年限的, 一旦时间久远, 可能会出现无法读出的问题。

4. 主要解决方法

(1) 培养精通计算机技术的档案专业人才。

当前要在加强全员计算机知识培训的同时, 通过招考、送出去深造等渠道选拔、培养高、精、尖的电子资料管理应用人才, 使之不仅精通计算机技术而且熟悉档案业务, 热爱档案事业, 熟练应用档案软件, 同时也能对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思考, 提出解决方法和建议, 以便更好的完善信息化系统, 推进发展。

(2) 妥善保存资料备份。

对于长久保存电子档案资料问题, 可以考虑不单单局限于一种存储媒介, 而是一档资料多份保存, 重要资料加密保存。另外, 对于现存的资料电子化存储进行规范合理的分类及存放, 便于日后利用。

(3) 制定科学、合理、严密的电子档案工作标准和规范。

随着电子文件的大量产生, 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严密的电子档案管理标准和规范。将电子文件的形成、积累、整理、鉴定、归档工作和分类、排列、保存方式标准化和规范化, 使电子档案从诞生之初就得以科学、有序地管理。首先, 应实行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统一领导和规划, 使二者同步发展;其次, 要将文件管理的前期指导与控制纳入部门的工作职责, 确保从文件的形成归档到查阅利用等各环节都在统一监督指导下开展;再次, 要制定科学、合理、统一的电子文件归档管理标准;最后, 在接收电子文件时, 要对归档电子文件信息内容的原始性、真实性作出鉴定。

(4) 严格控制电子档案的可转换性以确保安全。

由于电子文件可以根据需要在不同的载体上同时存在, 也可以互相转换, 包括文件的字体、签名、印章等, 通过计算机基本的复制、粘贴功能就能达到完全一致, 这使得电子文件只能保证真实性而无法确定原始性。尽管如此, 还是可以利用计算机的更高功能对电子文件和电子资料加以保护。如将文档设为只读模式, 或对部分电子文件加密, 对电子文件进行特定保护。由于计算机系统中信息的相对独立性以及计算机环境本身的特点, 使得对系统中信息的增删、更改变得十分容易, 而且修改后可立即形成一份新的文件且看不出任何改动的痕迹。在此情况下, 如果未做备份, 数据一旦被修改, 原来的文档就荡然无存。因此, 必须要将形成的第一手电子文件和电子资料及时备份存档, 确保今后的准确利用。

参考文献

[1]张宝安, 王伟, 郭誉明, 等.石油地质档案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及初步实践[J].数字石油和化工, 2007 (7) .

[2]张继梅.档案信息电子化之路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 2011 (10) .

[3]张洪森, 任秀珍.2009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史志, 2009 (15) .

[4]王俐.开展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华章, 2011 (36) .

[5]薛海暖.浅析电子档案的优越性及其管理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2) .

关于石油企业信息管理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 石油企业 信息管理 内部架构 同步验证 调整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按照现下信息管理系统的构造机理以及搭接流程分析,涉及细致节点的归控问题一直引起有关单位的密切注意。在企业交互关系研究中,我国主张联合整体经济效益进行协调搭配。利用现有实验经验鉴定,信息管理已经成为石油企业综合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媒介。

1石油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石油应用的国际化定位标准目前已经逐渐统一,根据现有市场保障空间断定,为了获取内部经营更加科学的市场交流信息,为企业自身贯彻长久的发展地位,就必须将整个行业格局进行重新定位。因为市场归控因素比较众多,为了配合内调经营战略的准时制备需求,关于调试系统的搭建任务貌似势在必行。现代多元企业建设活动讲求科技共用、文化畅享条件,技术人员为了进一步维持创新价值能效,就必须联合各类知识进行有机整编。在整个企业框架内部进行知识梳理,能够为管制主体经验汲取创建协调气氛,为后期科学文化的建设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有关单位在正常机制管制范围下,会主动联合知识、经济实施生产活动调配,因为资源优化活力效应已经激发,企业为了迎合时代的挑战就不得不进行同步跟进。在这部分信息的优化配置活动中,若要令分散空间进行相互配合、依赖,就必须关注信息技术的吸纳功效,确保单位节点在操作终端的全面显示。

2石油企业信息管理的不足问题探讨

(1)系统结构不够完善

在贯彻信息资源科学应用目标环节中,有关不同阶段管制数据的共享优势将直接引领企业的发展取向,但是深究目前我国石油企业管制中心,系统支撑地位明显不够精确,有关结构偏差现象比比皆是,这使得后续创新机制的开发与应用活动长久萎靡。

(2)管制规模较为分散

有关制度调节隐患主要表现为:信息化规范制度长期缺乏科学依据的支撑,使得创新技术和人员素质等遗留问题众多,长久延续下去,势必阻碍石油企业结构科学改造进程,有关活力要素自然长久掩埋;此类制度缺陷状况,主要体现在系统建构流程中的硬件、软件应用流程之中。另外,企业信息化制度开发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约束能力,包括内部资料档案存储与人员基础素质培训活动,基本处于放任自流趋势。

3石油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搭建流程探析

3.1信息资源的高度整合与科学存储

数据信息需要经过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的精确筛选之后,才可进行相关程序疏导,为后期可应用资源的开发工作提供疏导经验。作为公司内部的信息管制人员,其有必要主动联合上级管制单位进行特定资源的汇总处理工作,同时将重要数据内容灌输到数据库制备架构之中,透过各类人员的交互式操纵来提升整合进程和制备质量。高效的企业信息管理技术可以将企业后期发展路径规划完整,保证阶段改造与经营活动的延展能效。

信息资源的完整性特征对于企业有机发展产生必要的指导效用,因此信息资源的科学整编流程显得异常重要,关于这部分工作必须依靠技术纯熟的人员进行交接处理,同时保证现场操作程序与硬件搭配的协调性能。具体管制方案如下所示:按照最新硬件搭配标准进行数据服务终端购置,而后联合资源安全管理要求和石油产品经营特征进行unix操作系统安装;根据oracle数据库进行结构补充;在信息存储活动中,主要配合既有局域网络进行转速服务终端的创建,保证其在市场内部竞争优势的彰显能力。

3.2信息资源管理的模块化改造

将人才培养机制与企业信息化建设活动相结合,同时全面规整专业技术保障制度,为整个石油企业管制环境肃清限制障碍。企业主体需要结合自身经济条件与信息化应用能力进行培训机制建设,积极开展最新技术培训活动。这部分改造行为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多元发展条件,因为信息管理技术与现场工作人员分工存在必要的交接关系,因此其有必要联合单位节点进行模块格局梳理。事实证明,系统在不同操作权限下的管控地位均有所上升,为各部门优化整改灌输延展活力。

4结语

进一步完善石油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架构,为内部数据资源安全性能识别和优化控制铺垫延伸路径,提升系统对分散节点的全面性管制实力。这是完善国家石油能源科学开发与长远应用的必要流程,需要国家有关部门予以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喻立.基于企业信息化的ERP实施研究——以石油企业为例[J].经济师,2009.13(02):89-93。

[2] 陈伟.议石油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大众商务,2009.25(08):36-39.

[3] 朱立新.企业信息化进程中的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J].领导科学,2010.18(17):55-57.

[4] 高阳.浅析信息安全在企业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2.31(09):142-146.

石油企业信息化物资采购管理论文 篇4

数字化采购技术是指将物资的信息通过电脑数据进行表现,同时相关人员可以对信息进行直接处理和筛选,通常也被称为“电子商务”,是实现信息化采购管理的第一步。而数字化采购技术的开展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立信息反馈系统,统计需求信息。信息反馈是由于信息的双向性决定的,而信息的反馈来源可以是一线的生产部分,物资供应部门根据系统反馈的信息,从而统计出供应物资的数量;设计供应商信息管理系统,在企业内部的网络平台建立供应商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档案记录的方式,记录各个供应商成交的物资信息、数量以及价格等多项指标,根据档案信息分析出物资性价比较高的供应商,并与之进行长久合作,从而防止采购过程中的分散化;构建动态信息跟踪管理系统,对物资从采购阶段到分配阶段的情况进行实时记录,同时可以查阅当前的库存状况、单据、消耗情况以及合同信息等,从而保证正常的生产需要;建设市场信息采集系统,当前市场物资供应情况和市场动向信息进行实时采集,方便企业根据供求需要,调整计划,也减少盲目采购的现象发生。

2.2统一流程管理,推行采购一体化

采购一体化是指供应链的完善保证采购流程的顺利和高效,而实现采购一体化需要通过数字化信息平台作为依托。而对于传统采购来说,通常是生产单位来物资供应单位领取材料,但是由于石油生产线是极其分散的,所以容易引发各部门的需求不均等,一些部门出现重复采购的现象。而推行采购一体化,则是将物资供应部门的供应过程由被动转为主动,即按照生产单位的分布情况,设立多个材料供应点,同时对供应进行记录并限额,如果有生产单位超出生产指定材料额度,供应部门可以拒绝向其提供材料。

3结语

石油人员信息管理 篇5

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2013年接收工程管理硕士(MEM)7名调剂生,欢迎现将相关调剂事宜通知如下:

一、调剂原则及要求

申请调剂的考生必须达到国家一类类地区工商管理硕士(MEM)的最低复试分数线。

二、申请调剂的程序

1、接收调剂的专业有:工商管理(125100)、公共管理(125200)、会计(125300)、旅游管理(125400)、图书情报(125500)、工程管理(125600)、审计(025700)

2、达到I区国家线(总分155,小分要求41(满分=100分)、82(满分=150分))要求的上述专业考生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开通后,登陆调剂系统并按要求填写个人调剂信息。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yz.chsi.com.cn

调剂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user/loginPub_tj.jsp3、对于我院审核满足条件的考生,我院会第一时间通过调剂系统及时通知考生并安排复试。

三、西南石油大学MEM专业学位介绍

1、MEM是继MBA之后的一个新兴专业学位类别,旨在培养掌握系统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以及相关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能独立担负工程管理工作,具有计划、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管理专门人才。

2、依托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地质工程等众多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学科,雄厚的工科科研实力和学科积淀为学院开办的MEM专业学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证;

3、采用集中学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对于在职人员采用相对灵活的学习方式;

4、收费相对较低,全过程收费只有3.5万元,相比其它院校、其它同类专业至少低0.5-1.0万元。该专业其他院校一般收费在4.5万元,有的甚至高达10万元。

5、研究方向主要为:建设项目管理、石油工程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等。

申请调联系部门: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联系地址:西南石油大学明志楼A406室

联系人:潘老师

中石油信息披露制度 篇6

2007年8月24日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的信息披露工作,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境内外上市地证券监管规则等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除非文中另有所指,本制度所称信息是指可能影响投资者决策或对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交易的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信息(即股价敏感信息),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上市

地证券监管规则要求披露的其他信息。

信息披露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指定的媒体上、以规定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公布前述信

息,并按规定及时报送公司上市地证券监管部门。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董事会、监事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总部各职能部门及各分公司和子公司负责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及持股5%以上的股东,以及公司其他负有信息披露职责的人员(以下单独或合称“信息披露义务人”)。

第四条公司及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在披露信息时应遵循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原

则,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公司及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同时向所有投资者公开披露信息。

第五条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忠实、勤勉地履行职责,关注信息披露文

件的编制,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和公平。

第六条公司应在各上市地同时(时差引起的差异除外)向所有投资者公开披露相同的信息,但对非实质性且不影响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及相关股东利益的信息,在遵

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上市地证券监管规则的前提下可以有所不同。

第七条除监事会公告及自愿性披露的信息外,公司披露的信息应当以董事会公告的形

式发布。

任何机构和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非经公司董事会书面

授权,不得对外发布公司未披露的信息。

第八条公司信息披露文件采用中文文本,同时采用外文文本时,应尽最大努力使中外

文文本内容一致,两种文本发生歧义时,以中文文本为准。

第九条公司信息披露文件和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履行信息披露职责的记录由公

司董事会秘书局或相关部门整理并妥善保管。

第十条公司认真执行并不断完善现有内控制度,保障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及完整。公司管理层每年对内控制度执行的有效性进行检查,董事会定期对内控制度进行评价。

第二章信息披露的职责

第十一条公司董事会负责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实施。董事会应对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实

施情况进行评估,并在公司报告内部控制部分中披露评估意见。

公司董事长为公司实施信息披露制度的第一责任人。

公司董事应当了解并持续关注公司生产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和公司已经发生的或者可能

发生的重大事项及影响,主动调查、获取决策所需要的资料。

第十二条公司监事会负责监督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实施,对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实施情

况进行评价,并在报告的监事会报告中披露评价意见。

第十三条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应及时向董事会通报有关经营或者财务方面出现的重大

事项,已披露事项的进展或者变化情况及相关信息。

第十四条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股5%以上的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实

际控制人应当及时将与其相关的公司关联人名单及关联关系的说明告知董事会秘书局。公司应当履行关联交易的审议程序,并严格执行关联交易的回避表决制度。交易各方不得通过隐

瞒关联关系或者采取其他手段,规避公司的关联交易审议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

第十五条公司董事会秘书负责组织和协调公司信息披露事务,汇集公司应予披露的信息并报告董事会;持续关注媒体对公司的报道,对涉及公司股价敏感信息的报道予以求证;组织对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进行信息披露的业务培训,并按要求将培训情况报

公司上市地证券监管机构备案。证券事务代表协助董事会秘书履行职责。

董事会秘书可参加股东大会、董事会会议、监事会会议和高级管理人员的相关会议,了

解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情况,查阅涉及信息披露事宜的所有文件。

公司总部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分公司及子公司负责人、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及持股5%以上股东以及公司其他负有信息披露职责的人员应当积极配合董事会秘书在信息披

露方面的相关工作。

第十六条公司法定信息披露的常设机构为董事会秘书局,具体处理信息披露事宜。其主要工作包括组织编写并发布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负责与上市地证券监管机构的联络,负

责组织实施投资者关系和信息披露工作等。

第十七条公司总部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分公司及子公司负责人为其所属部门和单位信息披露事务的第一责任人。上述部门和单位应当指定专人作为信息联络人,负责所属部门和单位相关信息的收集、核实及报送。各分公司及子公司指定的信息联络人应将须予披露的股价敏感信息及时报送总部对应的职能部门,总部职能部门信息联络人应将须予披露的信息

及时报送董事会秘书局。

第十八条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实际控制人应当指定信息联络人,组织、收集所属单位的基础信息,及时、准确地告知公司其是否存在与公司相关的须

予披露的事项,并配合公司做好信息披露工作。

公司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以下事件时,应当主动告知公司,并配合公司履行信息披露

义务。

(一)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其持有的股份或者控制公司的情

况发生较大变化;

(二)法院裁决禁止控股股东转让其所持股份,任一股东所持公司5%股份被质押、冻

结、司法拍卖、托管、设定信托或者被依法限制表决权;

(三)拟对公司进行重大资产或者业务重组;

(四)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上市地证券监管规则规定的其他情形。

如果须予披露的信息依法披露前,相关信息已在媒体上传播或者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出现交易异常情况的,相关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应当积极配合公司及时发出公告。股价敏感

资料如已泄漏,公司须立即公告。

第三章信息披露的内容

第十九条公司信息披露文件包括但不限于招股说明书、募集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招股说明书、募集说明书、上市公告书、20-F及6-K等信息披露文件

将根据公司上市地证券监管要求的有关规定进行编制和披露。

第二十条定期报告

公司应当披露的定期报告主要包括报告(含向美国证监会报送的20-F)、中期报告和季度报告。拟披露的定期报告的内容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公司上市地证券监管规则的有

关要求。

第二十一条临时报告

发生可能对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的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项以及相关法律

法规和公司上市地证券监管规则规定的应当及时披露的其他事项,投资者尚未得知时,公司应当按照上市地证券监管规则的规定及时进行信息披露,说明事项的起因、目前的状态和可

能产生的影响。

前款重大事项包括但不限于:

(一)公司的经营方针和经营范围的重大变化;

(二)公司的重大投资行为、重大的购置、处置资产的决定;

(三)公司订立重要合同,可能对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和经营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四)公司发生重大债务和未能清偿到期重大债务的违约情况,或者发生大额赔偿责任;

(五)公司发生重大生产、经营事故,造成重大损失或重大影响;公司发生重大亏损或其

他重大损失;

(六)公司有重大油气发现或重大科技突破,预计对公司生产、经营可能产生重大影响;

(七)公司生产经营的外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

(八)公司董事、三分之一以上监事、总裁发生变动;董事长或者总裁无法履行职责;

(九)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其持有股份或者控制公司的情况发

生较大变化;

(十)公司减资、合并、分立、解散及申请破产的决定,或者依法进入破产程序、被责令

关闭;

(十一)涉及公司的重大诉讼、仲裁,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被依法撤销或者宣告无效;(十二)公司涉嫌违法违规被有权机关调查,或者受到刑事处罚、重大行政处罚;公司董

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涉嫌违法违纪被有权机关调查或者采取强制措施;

(十三)新公布的法律、法规、规章、行业政策可能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

(十四)董事会就发行新股或者其他再融资方案、股权激励方案形成相关决议;

(十五)法院裁决禁止控股股东转让其所持股份;任一股东所持公司5%以上股份被质押、冻结、司法拍卖、托管、设定信托或者被依法限制表决权;

(十六)主要资产被查封、扣押、冻结或者被抵押、质押;

(十七)主要或者全部业务陷入停顿;

(十八)对外提供重大担保;

(十九)获得大额政府补贴等可能对公司资产、负债、权益或者经营结果产生重大影响的额外收益;

(二十)变更会计政策、会计估计;

(二十一)因前期已披露的信息存在差错、未按规定披露或者虚假记载,被有权机关责令

改正或者经董事会决定进行更正;

(二十二)公司聘任和解聘会计师事务所;

(二十三)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交易被公司上市地证券监管机构认定为异常交易;

(二十四)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上市地证券监管规则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二条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发生本制度所述之重大事项,可能对公司证券及其衍生

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公司应当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公司的参股公司发生可能对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的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事项的,公

司应当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第二十三条公司拟披露的信息存在不确定性、属于临时性商业秘密或者公司上市地证券监管机构认可的其他情形,及时披露可能损害公司利益或者误导投资者,并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上市地证券监管规则规定的其他条件的,公司可以向公司上市地证券监管机构

申请暂缓披露。

暂缓披露申请未获证券监管机构同意,或者暂缓披露的原因已经消除,或者暂缓披露的期限届满的,公司应当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第二十四条公司拟披露的信息属于国家机密、商业秘密或者公司上市地证券监管机构认可的其他情形,按有关规定披露或者履行相关义务可能导致违反保密义务或损害公司利益的,公司可以向公司上市地证券监管机构申请豁免履行相关信息披露义务。

第四章信息披露的程序

第二十五条定期报告

(一)定期报告的草拟

公司董事会秘书局会同公司财务部和会计师事务所制订出定期报告编制和披露工作时间表,组织公司相关职能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上市地监管机构的规定编制定期报告初

稿。

(二)完成报告审定稿

公司执行董事或董事会秘书对定期报告初稿进行审核,各相关部门按照审核意见补充、更新资料。董事会秘书局修改初稿,并报公司董事长审定后形成定期报告审定稿。

(三)审计委员会召开会议,审议定期报告并形成审阅意见。

(四)董事会召开会议,审议定期报告并形成决议。

(五)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监事会出具书面意见

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对定期报告签署书面确认意见。监事会对定期报告提出书面审核意见。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对定期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无法保证或者存

在异议的,应当陈述理由和发表意见,并予以披露。

(六)发布报告并报送监管机构

董事会秘书局根据董事会意见,完成定期报告,经董事长签署并加盖公司公章后,于规定时间将报告全文和摘要(报纸稿)、相应决议文件及交易所要求报送和披露的其他文件报

送交易所,并于规定时间在指定报纸、网站披露及报送相关证券监管机构备案。

如预计在董事会议上决定宣布、建议或派付股息、或批准任何、半或其他期间的利润或亏损,公司须按上市地监管部门的要求在董事会召开至少7个工作日前将拟订的会

议日期通知境内外交易所。

(七)信息披露后续事宜

公司应当于信息发布之日起将定期报告等信息披露文件载于公司网站及按照上市地监管机构的要求刊登在交易所的网站,供信息披露义务人及社会公众查阅。信息披露义务人应

当及时查阅公司网站,了解披露情况。

第二十六条报告及宣派股息的其他定期报告中的财务会计报告应经合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定期报告中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的,公司董事会应针对该审

计意见涉及事项作出专项说明。

第二十七条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中期报告应当在每个会计的上半年结束之日起2个月内,第一季度报告和第三季度报告应分别在当年4月底和10月底前编制完成并披露。第一季度季度报告的披露时间不得早于上一报告的披露时间。若公司上市地证券监管机构有不同要求的,遵守其要求。

报告应当根据上市地证券监管要求在规定时间发送股东,及/或载于公司网站供投

资者查阅。

定期报告披露前出现业绩泄露,或者出现业绩传闻且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的交易出现异常波动时,公司应及时披露该报告期内相关财务数据。公司预计不能在规定期限内披露定期报告的,应当及时向公司上市地证券监管机构报告,并公告不能按期披露的原因、解决方

案以及延期披露的最后期限。

第二十八条临时报告

(一)重大信息的收集和内部报告

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发生异常交易或者在媒体中出现的消息可能对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的交易产生重大影响时,或者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交易被上市地证券监管机构认定为异常交易的,董事会秘书局应当及时向相关各方了解情况,收集信息,并及时报告董事会秘书。董事会秘书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呈报董事长。董事长接到报告后,根据授权自行决定或

向董事会报告形成意见,并敦促董事会秘书组织临时报告的披露工作。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各职能部门、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及持股5%以上的股东在知悉重大事项或其他须予披露的事项后应尽早通知董事会秘书局。

(二)临时报告的草拟

董事会秘书局根据实际情况可制订出临时报告编制和披露时间表,组织草拟临时报告。

监事会发布的临时报告由监事会办公室草拟完成临时报告。

(三)临时报告的审批

对于无须经董事会审批的事项,由董事会秘书审核批准后披露。监事会发布的临时报告,由监事会审批后披露。

对于须经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和/或股东大会批准的事项,按照《公司章程》及议事规

则的规定履行相应的审核批准程序后进行信息披露。

(四)发布报告并报送监管机构

董事会秘书局负责将临时报告报送境内外证券交易所,并于规定时间在指定报纸、网站发布。对于须经董事会、监事会和/或股东大会批准的临时报告,在有关会议召开当日(如会议召开当日为非交易日,则顺延至下一个交易日)将临时报告报证券交易所,并于规定时

间在指定报纸、网站发布及报送相关证券监管机构备案。

(五)信息披露后续事宜

公司应当及时将信息披露文件载于公司网站及按照上市地监管机构的要求刊登在交易所的网站,供信息披露义务人及社会公众查阅。公司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及时查阅公司网站,了解披露情况。

已披露的重大事项出现可能对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进展或

变化时,公司应当及时披露进展或者变化情况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第二十九条公司应当在最先发生的以下任一时点,及时履行重大事项的信息披露义

务:

(一)董事会或者监事会就该重大事项形成决议时;

(二)有关各方就该重大事项签署意向书或者协议时;

(三)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知悉该重大事项发生并报告时。

在前款规定的时点之前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应当及时披露相关事项的现状、可能

影响事项进展的风险因素:

(一)该重大事项难以保密;

(二)该重大事项已经泄露或者市场出现传闻;

(三)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出现异常交易情况。

第三十条公司拟披露的相关信息提供给其他媒体的时间及在公司网站发布的时间不得先于指定媒体,公司不得以新闻发布或者答记者问等任何形式代替应当履行的报告、公告

义务,亦不得以定期报告形式代替应当履行的临时报告义务。

第五章与投资者、证券分析师及媒体的沟通

第三十一条对于不涉及敏感财务信息和商业秘密、但可能对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决策产生较大影响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发生的重大活动如新闻发布会、签字仪式、开工庆典等,以及公司发展战略、经营理念、生产经营、工程建设、科技进步、重大合资合作等

方面的信息,公司可进行自愿性的信息披露。

自愿性信息披露可参照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披露程序。

公司实行发言人制度,负责日常需向媒体发布的信息。

第三十二条公司董事长及董事会其他成员、总裁班子成员及公司指定的其他人员在接待投资者、证券分析师或接受媒体采访前,应当从信息披露的角度适当征询董事会秘书的意

见。

第三十三条公司在接待投资者、证券分析师及媒体时应当谨慎,不能提供未曾公开的重大信息。

第三十四条公司设立包括信息披露栏目的网站,建立投资者热线、传真和电子信箱等

股东咨询联系方式,并在定期报告中予以公布。

第六章信息披露的保密义务

第三十五条公司应加强对处于筹划阶段的重大事项和处于进展过程中的信息披露文件的保密工作,凡预期会对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的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信息,在公布

之前,公司及所聘请的中介机构必须严格保密。

第三十六条公司信息披露义务人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在相关信息公开披露前将其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在公司作出正式披露前,若信息已经泄露,或者市场出现传闻,信息难以保密,或者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的交易发生异常波动,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及时通知董事

会秘书局进行相应的信息披露。

第三十七条涉及公司的经营、财务或者对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的市场价格有重大影

响的尚未公开的信息为公司的内幕信息。

公司的内幕信息在依法披露前,任何内幕信息知情人和非法获取该等信息的知情人不得以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上市地证券监管规则禁止的方式利用该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不得公开或者泄露该等信息,不得利用该等信息买卖或者建议他人买卖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不得在投资价值分析报告、研究报告等文件中使用该等信息,不得提供、传播虚假或者误导投

资者的公司信息。

公司的内幕信息知情人包括但不限于:

(一)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二)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三)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四)由于所任公司职务可以获取公司有关内幕信息的其他人员;

(五)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上市地证券监管规则规定的其他人员。

第七章信息披露的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公司信息披露义务人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公司上市地证券监管规则及本制度有关信息披露义务的规定,给公司造成严重影响或损失的,公司有权视情节轻重追究其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对责任人给予批评、警告、免解除职务、解除劳动合同等处分。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九条本制度由公司董事会制订和修改,于董事会审议通过发布之日起生效,并

报公司上市地证券监管机构备案。

第四十条本制度由公司董事会负责解释。

第四十一条本制度未尽事宜或与不时颁布的法律、行政法规或其他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冲突的,以法律、行政法规、其他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为准。

第四十二条本制度施行之日起,《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试行)》

石油人员信息管理 篇7

一、国内外石油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

国外主要石油公司如埃克森美孚、壳牌公司不把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单独的管理系统,而将其功能分散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各个环节,如财务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功能可以对石油企业工程预算参数及过程进行管理控制,实现企业预算的汇总平衡;项目管理中的招投标管理、项目前期研究中综合经济评价、材料价格管理等功能。

我国目前主要石油企业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集中于价格网上发布、价格预决算的编制等方面,虽然部分企业开发出了诸如价格定额管理系统、油气田工程造价信息共享系统等,[2]但还未将整个石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研究和建设。

二、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1. 石油企业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已成必然趋势。

目前,数字油田建设已成为众多石油企业,特别是上游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对于下游企业,与数字油田对应的“数字石化”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已经成为各石化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热点。数字油田和数字石化作为数字石油最重要的两方面内容,引领着新时期石油行业的信息化。这给石油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提出很多新的要求。石油企业工程造价管理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手段,与之相应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也将发生相应的转变。石油企业已经在工程造价管理中运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过网上招投标,价格共享系统等开始实现了石油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石油企业工程造价必将实现完全的信息化管理。

2. 石油企业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促进管理模式的转变。

迄今为止,全球近90%的石油天然气企业实施了具有行业针对性的ERP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其中一些企业已经初步实现了协同电子商务。现在,每天有超过50万石油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通过全面集成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企业的战略、勘探、开发、炼化、营销及人财物等全面管理,管理信息化成为石油企业决胜国际竞争必不可少的管理基础和重要手段。信息技术的应用目标就是将分散的公司级管理系统逐步整合到集团级的管理系统,将业务系统或按区域、或按业务板块进行系统整合实现系统的高度集中,达到业务模板和数据的高度统一。

在ERP在国内石油企业大力推广的背景下,符合经营管理、生产建设的实际情况及技术先进、功能强大、信息资源共享的工程造价管理系统可以有效控制石油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

三、石油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内容

1. 石油工程造价综合分析。

从总体上对石油工程造价进行分析。一是石油工程造价总量分析,主要内容有:实际结算与计划投资对比分析、石油工程造价趋势分析、实际结算与实际成本对比分析、施工队伍能力和劳动效率分析等。二是综合指标分析, 主要内容有:新建百万吨产能投资分析、新增亿吨探明储量投资分析、老油田投资效益指标分析等。

2. 石油专业工程定额结算。

石油专业工程定额结算是对石油专业工程实际结算情况、重要指标、造价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做出正确评价, 反映石油专业工程造价的内在规律。主要内容有:石油专业定额结算总量分析、石油专业定额结算因素分析、石油专业工程定额分析。

3. 石油地面工程预结算。

石油地面工程预结算是指对石油地面工程造价的概算、预算及结算进行对比, 并对造价构成要素、影响因素、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科学、准确、全面反映工程造价的内在规律。主要内容有:石油地面定额结算总量分析、石油地面定额结算指标分析、石油地面重点单项工程造价分析。

4. 石油工程结算额与实际成本的对比分析。

石油工程结算额与实际成本的对比分析, 是按可比口径将最后审定的工程结算额和施工单位的实际成本进行对比分析, 为施工单位的成本控制和石油工程定额的修订提供依据。着重从石油专业工程和石油地面工程两个专业进行分析, 其中, 石油专业工程主要内容包括:石油专业工程总量分析、施工单位工作能力分析、成本构成要素差异原因分析和单项重点工程分析。石油地面工程主要内容包括:总量分析、单项工程结算收入与实际成本的对比分析和清单计价方式招标项目标底价和中标价对比分析。

四、石油企业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建设的举措

1. 石油企业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目标方法。

石油企业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就是利用科学管理方法,合理确定造价和有利控制造价,以提高施工企业的经营效果,确保施工企业健康发展。工程造价管理是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始终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即从工程招投标开始至整个工程竣工结算为止。

石油工程造价信息化的建设要融入到石油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石油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主要是通过规划计划与评估、工程造价、财务、供应、基建和质检等部门结合,实现从项目提出到工程造价结算的全过程信息网上流转和动态控制,经过与相关信息系统的信息共享,逐步实现重点建设项目进度、物资消耗和施工质量三位一体的动态管理。通过造价信息与物资价格、计划、财务及施工单位的物资消耗等有关信息资源的综合分析,找出影响工程造价的关键因素,以利于进一步提高综合投资效益和其它管理工作的进行。

2.石油企业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实现途径。

(1) 以完善标准体系为核心。石油企业分布区域广, 经营管理基础信息资源量大, 涉及单位和部门多, 要实现跨地域、跨单位、跨部门信息资源共享, 其信息化建设必然要统一标准。信息标准化体系包括信息代码标准、信息技术应用标准和信息管理标准三部分。石油工程造价信息系统作为石油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一个重要的基础环节, 其建设标准必然要融入信息标准体系之中。在工程造价信息体系中, 畅通和利用是关键。信息载体水平越高, 共享性、互通性越高。而所谓推进工程造价信息化, 就是要解决工程造价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互通、共享。其前提是要建立数据标准体系, 工程造价数据标准体系一般涵盖两大内容, 即基础信息数据的标准和数据交换的标准。数据标准体系的建立必须与工程项目建设和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相对应, 以满足石油工程造价信息资源的收集、分析、利用, 全过程造价数据的交换, 造价管理机构测算、发布各阶段各时期工程造价信息, 以及相关企业开发内部投资管理系统的需要。 (2) 以石油企业数字化建设为动力。数字油田本身也成为各油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建设在各油田企业大力推广, 借着石油企业数字化得建设推动石油企业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能源的需求大幅增长, 在目前石油企业投资项目快速增加的情况下, 石油工程造价信息资源也随着大量增加。如何快速、准确地整合这些信息资源, 做好资源的处理、再生和利用, 是建立全方位信息服务体系、实现石油工程造价管理的科学化, 石油企业数字化建设为实现石油工程造价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了机遇和动力。 (3) 以培养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人才为根本。石油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同其他任何工作一样, 最终决定于人力资源。实现石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 当务之急是培养出一大批既懂信息技术, 又懂石油工程造价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要建立相应的机制, 采取多种有效形式, 培养适应石油企业各层次的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人才。

石油人员信息管理 篇8

摘要隨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步入了信息化社会。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我国的石油企业中,FMIS7.0系统被引入财务管理中。本文首先根据实际应用情况,探讨了FMIS7.0系统的应用特点;然后阐述了应用效果。为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石油FMIS7.0系统应用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石油企业的财务管理也迎来了一次信息化的革命,从根本上更新了石油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程序与内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石油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中,一些理论与实务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难以适应现代的财务管理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对石油企业财务管理软件的开发与运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总体来说,科技的进步与企业的管理要求是FMIS7.0系统被引入石油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两个因素。

二、FMIS7.0系统的应用特点

在我国现今的石油企业中,广泛运用了财务管理FMIS7.0系统。随着系统的改进与完善,FMIS7.0系统与FMIS6.0系统相比较,在功能和操作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减少了系统升级的成本,降低了财务人员的劳动强度。FMIS7.0系统在应用方面具有下面五个特征:

1.流程规范、标准一致特征

会计一级集中核算在核算体系与业务流程规范、统一的要求下,FMIS7.0系统能够将各地区分公司的会计信息快速发送到总公司,总部利用FMIS7.0系统对分公司的财务信息进行分类与汇总,生成相关的财务报表。同时,会计一级集中核算系统在整个公司得到了应用,所有的系统由标准管理平台控制,各种会计信息的处理标准能够做到一致。

2.高度集成特征

FMIS7.0系统是石油公司财务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和其他财务系统构成了石油公司财务系统的有机整体。FMIS7.0系统具有高度集成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对外围系统的财务数据收集与处理上。在FMIS7.0系统将外围系统的财务数据集中分类后,可以根据数据的不同种类,传递给其他的管理系统。

3.分层部署和两级应用特征

在FMIS7.0系统的部署中,由总公司来统一进行分层部署。在总公司,部署所有的财务信息系统,如标准管理平台、SAP系统、FMIS7.0系统等。而在各个地区的分公司,仅仅部署FMIS7.0系统。在具体的应用方面,分公司FMIS7.0系统集中处理的财务数据,在自己保存和利用的基础上再传递给总公司。所以,分公司与总公司在FMIS7.0系统利用方面都较为充分,但是却稍有区别。

4.统一生成财务报告、实时交易抵消特征

总部通过会计一级集中核算系统生成主要财务报表,而其他一些财务信息通过FMIS7.0系统上报到总公司。各个会计主体之间的交易,可以通过FMIS7.0系统来进行实时抵消;同时,各个会计主体之间的资金流动也可以通过这个系统来进行实时抵消。

5.流程应用、控制严密特征

分公司通过一系列申请、同步、审批流程,才能应用总公司的标准编码;对于主要系统用户的各项信息进行了分别管理;为了保障与其他财务系统的兼容性和统一性,审核后的凭证不能做删除、撤销处理。从这里可以看出,FMIS7.0系统应用具有特定的流程和控制严密的特征。

三、FMIS7.0系统的应用效果

在石油企业中,FMIS7.0系统在财务管理中的大范围应用,提高了财务信息的质量和时效性,提高了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成本,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打下了基础。

1.缩短、优化业务流程

FMIS7.0系统在石油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是财务自动化和电子化的进一步发展,减少了会计实体数量,缩短了财务报告的流程,提高了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FMIS7.0系统的应用,简化了会计核算程序,优化了业务流程,降低了财务工作的劳动强度。石油财务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简化了会计核算,使业务流程得到优化,大大降低了会计工作量

2.规范、统一会计核算与数据

FMIS7.0系统在石油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通过遵守相关的规范与标准,简化了会计数据加工、分析程序;同时,通过信息系统的运行,能够解决手工产生的错误或者信息不一致、时效性不强与监督不足等问题。FMIS7.0系统的应用,使得会计核算得到了规范,统一了会计数据的口径,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3.加强了企业的预算与资金管理

(1)加强预算管理。在预算中,FMIS7.0系统可以结合项目合同管理系统,通过在项目合同管理系统中设定预算指标,使得预算在各种支出与各项费用的申请时得到有效控制与管理。修改预算的权限进行专人、专职管理,来保证预算的刚性。

(2)加强资金管理。在资金管理中,可以将FMIS7.0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项目管理与预算管理系统结合起来,制定具有联动性的控制措施,在资金使用时对其进行控制,避免了事后控制的滞后性缺陷。同样,可以和银行建立互联关系,发挥电子货币的作用,减少现金的流动,提高企业的资本运营与资金统筹能力。

4.财务管理职能得到转变,提高财务管理的效能

FMIS7.0系统的建立,强化了资金监控与财务控制,使得约束机制得到加强,有利于防范企业的资金风险与填补资产流失的漏洞。同时,信息的共享,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使得财务管理的效能得到提高。

5.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得到提高

FMIS7.0系统的应用,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使得整个财务系统与其他的管理系统结合起来,整个企业能够在信息平台上共享数据资源,并促进企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

四、结束语

FMIS7.0系统的建立为石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了先进的平台,适应了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要求。在今后,在石油企业FMIS7.0系统中,要发掘其潜力,使之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同时,为了应对激烈、变动的市场情况,要对FMIS7.0系统不断地完善与改进,使其优势能够完全地发挥。

参考文献:

[1]杨桂英.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2).

[2]杨华浅.议信息化财务管理的特点及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04).

[3]赵怡浅.析信息技术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08).

上一篇:2024美邦国际赴美带薪实习总结下一篇:外国古代文学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