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产业化生产

2024-07-21

食用菌产业化生产(通用8篇)

食用菌产业化生产 篇1

屏南县农业局现代农业食用菌产业生产

发展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屏南县农业局是屏南县主管农业的行政部门,下属单位有农技站、植保站、土肥站、经作站、种子站、经管站、农科所等站、所。主要职能是贯彻执行《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农业技术推广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福建省村集体财务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指导农村土地承包、耕地使用权流转和承包纠纷仲裁管理,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

(二)项目基本情况

现代农业食用菌产业生产发展项目资金主要用于对食用菌生产发展的补助,目标任务是依托专业合作社建成集产、营、销及深加工为一体的标准化、工厂化、设施现代化的标准茶树菇产业生产基地,建成达到日产茶树菇菌包3.4万袋自动化生产加工能力一条,并投入正常运转。带动周边村庄的茶树菇种植发展,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户劳动力转移、增加社会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二、项目实施基本情况

(一)项目组织管理情况

按照省级现代农业食用菌产业发展项目要求,由各乡(镇)推荐上报,按照闽财(农)指【2014】116号实施。

(二)项目财务管理状况

专项经费50万已于6月份拨付到位。主要用于对食用菌生产发展的补助。项目执行过程中厉行中央“八项规定”要求,严格执行《福建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销审批手续的若干规定》等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做到真实、完整、及时,支出审批程序严谨。

三、项目绩效分析

(一)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屏南县财政局有关要求,我局研究制定了绩效自评工作方案,开展2017年度现代农业食用菌产业生产发展项

目资金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我局根据现代农业食用菌产业生产发展项目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特点,我们选用评价指标分投入、产出与效益三个指标进行自评。对2017年度现代农业食用菌产业生产发展项目工作,经过收集资料,核实情况,比较原先设定和实际完成的工作任务和目标、比较原先经费预算安排和实际的各项经费开支进行评价。综合自评得分98分,等次为优秀。

(二)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投入目标完成情况

资金到位率目标值为100%,实际资金到位率为100%,目标完成比例100%;项目完成时效目标是2017年,实际项目于2017年完成,目标完成比例100%;投入资金目标值50万元,实际投入50万元,目标完成比例100%。

2、产出目标完成情况

新建日产量达3.4万袋的茶树菇生产线1条、建成面积达1296平方米的净化接种车间,以上指标实现预定目标,目标完成比例均为100%。

3、效益目标完成情况

增加农户劳动力转移、社会就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群众满意度达90%以上,实现预定目标,目标完成比例均为100%。

(三)项目绩效分析

1、投入指标体系得分28分,其中:

(1)项目时效情况满分3分,得3分。该项目于2016年6月份开始实施。

(2)项目立项方面满分15分,得15分。绩效目标设置合理,绩效目标与项目年度工作任务相对应;绩效指标设置明确,将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绩效指标,指标值设置清晰、可衡量;项目立项规范,项目按规定程序申请立项,提交材料充分、完整,事情进行集体决策。

(3)资金落实方面满分12分,得10分。资金到位不及时,到位及时率本项不得分,资金到位率和资金使用率达100%。

2、过程指标体系得30分,其中:

(1)业务管理投入类指标满分9分,自评9分。管理制度健全,具体相应的业务管理制度,业务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制度执行有效,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管理制度,实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或手段保证质量。

(2)财务管理方面满分11分,得分11分,管理制度健全,资金使用较为合规,资金使用比较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

(3)会计信息管理方面满分10分,得10分。会计核算符合规范要求,相关材料完整。

3、产出与效益体系得分40分,其中:

(1)产出数量方面满分16分,得16分。新建日产量达3.4万袋的茶树菇生产线1条、建成面积达1296平方米的净化接种车间,以上目标指标实际完成率均达100%。

(2)产出质量方面满分8分,新建茶树菇生产线日产量达3.4万袋,目标指标实际完成率达100%。

(3)项目效益方面满分16分,得分16分。增加农户劳动力转移、社会就业,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

四、项目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存在问题:

1、食用菌项目投资大,资金补助不足

2、缺少食用菌专业技术人员

3、项目绩效评估工作内容多,专业性强

(二)项目改进措施:

1、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2、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各项工作的质量;

3、加强对项目绩效评价人员业务培训,提高绩效评价各项工作的质量。

五、下一步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建议财政部门加强对各预算单位绩效管理工作的培训和交流工作,通过抓预算绩效管理促进工作开展,保障财政资金的合理、高效使用。

食用菌产业化生产 篇2

1.1 资源丰富成本低廉

栖霞市现有果园4.33万hm2,柞岚1万hm2,加上棉槐等灌木每年可生产40万t废弃枝条,可生产食用菌3亿多袋。如果这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可产食用菌10多万t,可增加收入12亿元。

1.2 自然条件优越技术成熟自成体系

栖霞市全年平均气温12℃~13℃,春、秋两季昼夜温差大,是优质食用菌的理想产地。2001年以来,栖霞市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为市、镇、村培养了食用菌科技服务人员20多名,并成立了市食用菌生产办公室和栖霞市食用菌协会,通过引进全国各地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优良品种,结合本地实际,经过反复试验示范,形成了独特的适合栖霞市的袋料香菇春栽和反季节栽培技术操作规程,完成了香菇周年生产供应技术配套,为进一步推动栖霞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3 市场前景广阔销售渠道畅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营养、保健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考察食品的重要内容,食用菌成为首选食品,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一素一荤一菌”的膳食结构。目前,世界每年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需求量以10%的速度增长。除日本、韩国、中国和中国香港等香菇主要消费国家和地区外,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等欧美国家成为新的消费重点,在那里鲜香菇价格高达8~10美元/kg。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了各地的种菇能手和销菇大王前往淘金。栖霞市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周边县市食用菌生产量很少,给销售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产品总是供不应求。

1.4 发展食用菌生产是促进果业、农村能源、畜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利用果树枝条生产香菇等食用菌,促进农民增收,食用菌废菌棒既可作为有机肥施于果园,又是生产沼气的很好原料,还可作为饲料,促进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的粪便和沼渣作为有机肥施于果园,提高果品的质量和产量,促进了果业的高效益、大发展。一些基地村已形成了果树枝条→食用菌→有机肥→优质果品或果树枝条→食用菌→沼气→优质果品的良性循环模式。

2 栖霞市食用菌生产过程及现状

2.1 发展食用菌生产是一条致富路

2001年,栖霞市委、市政府结合栖霞市实际,经过专家论证,确定了在全市大力发展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并培育成栖霞市农业第二支柱产业的目标。经过5年的努力,全市已经初具规模。其中发展较快的2003年-2004年食用菌生产总量突破了1 000多万棒,其中,香菇500万棒、真姬菇500万棒、平菇等200多万棒,总产6 000 t,可增加收入6 000万元,出现了许多生产基地村和专业大户。不少农民依靠发展食用菌增加了收入,走上了致富路。发展食用菌一般是在农闲和冬季,不影响其他果业和农业的生产,确实是一种投资少、占地少、见效快的产业。

2.2 食用菌品种多样化

近几年,栖霞市的食用菌在主栽品种香菇、平菇生产的拉动下,作为珍稀菇之一的真姬菇栽培发展势头很好,看好的市场价格吸引了一批资金丰裕的菇农或城区老板前来投资,实施定单农业,从2002年的苏家店镇马耳山的两条山洞20万棒,发展到现在的11条防空洞及10多个大棚,年制袋总量达到500多万袋,年产量达到100万kg,菇农年增加纯收入700多万元。形成了以蛇窝泊镇为主,翠屏、庄园、松山、唐家泊、亭口、桃村为辅的真姬菇栽培格局。2004年西城镇毛家村党支部书记毛炳德引进福建古田技术和人才,开创了栖霞市袋料银耳室内栽培模式,当年栽培1万袋获得成功,2005年租赁西城镇赵家村一废弃厂房栽培银耳10万袋,增加纯收入12万元,并逐渐扩大规模。

2.3 香菇生产发展不均衡开始走下坡路

这几年栖霞市食用菌的发展也是起起落落,经历了从2001年-2002年的示范推广阶段、2003年-2004年的快速发展阶段及2005年至今的急剧下滑阶段。近几年,由于市、镇、村扶持力度降低,村级服务组织基本瘫痪,服务网络不健全、技术操作不到位、生产成本增加等,导致经济效益降低甚至亏损,食用菌生产急剧下滑,负面影响更大。

3 现阶段制约栖霞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3.1 部分领导干部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食用菌生产在发展初期需要一定的投入(粉碎机、装袋机、灭菌炉、生产场地、水电配套等),而对于镇、村来说没有一点经济回报,加之市委、市政府对食用菌生产发展考核力度过低,一些镇、村干部认为发展食用菌生产不仅费力而且赔钱,多数干部不愿意干。而这项产业不同于一家一户可以操作的的花生覆膜和苹果套袋,由个人做大做强很难,必须由镇、村统一组织、协调和服务。

3.2 以果障目不思增收

作为果业大市,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果业。农民有了一定的经济收入,温饱已解决,存在自满心理。有些农民总是大钱挣不来,小钱又不想挣,怕出力,嫌麻烦。看不到发展食用菌的优势和增收渠道,抱着单一的果业这一条腿不放,这种坐、等、靠的思想已经严重制约了栖霞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3.3 发展观念不强有始无终

有些村在市、镇政府和村委会的支持下发展了食用菌,第2年村里看到集体没有经济效益就不再组织,不发动,一推了之,缺乏有效的协调组织和长远发展的理念,部分想继续干的菇农感到群龙无首,很茫然,终因顾虑重重,被迫终止,因此好多村干了1~2年就下马了。

3.4 整体规模较小

现在整体规模较小,形不成市场,又无加工厂,产品销售被一些小商贩所控制。有限的规模只能由一些零散的小商贩来收购,供应周边市场。他们常常在收购人多的时候提价,挤走小商贩后又压低收购价,相对减少了菇农的收入,挫伤了菇农的积极性。

3.5 乡镇技术推广网络不健全

大多数镇政府没有成立真正的食用菌生产办公室,甚至没有自己的专职技术员,即使有专职技术员,其工资待遇也得不到保障,积极性受到挫伤,基地村里没有自己的技术员,现场指导跟不上,管理水平太差,影响了产品产量和质量。

3.6 生产资金短缺

这也是阻碍农民扩大生产规模的主要因素之一。最近几年来,连年自然灾害使果农收入减少,又无钱投入。一些下岗职工也苦于资金短缺无法从事食用菌生产。

3.7 技术部门服务经费不足

经费不足导致技术指导不及时和许多试验示范难以落实,业务培训甚至业务会议不能参加,市场考察不能进行,技术储备受挫,市场信息不畅。

4 做强做大栖霞市食用菌产业的保障措施

4.1 加大宣传力度

要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宣传食用菌的发展前景,帮助广大群众总结经验教训,消除顾虑,让广大农民真正认识到发展食用菌是一条既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增收,还能促进果业发展的最有效途径。

4.2 提高思想认识

要提高广大干部的认识,真正深入基层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加强协调,认真组织,提供信息。通过多种渠道解决产品加工和批发销售问题,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树立长远发展观念,实现栖霞市食用菌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国际化,真正成为栖霞市农业新的支柱产业。

4.3 加大扶持力度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确保服务经费落实到位,切实把栖霞市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为搞好技术指导、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市场调研和信息服务,市财政每年列支专项经费,并保证专款专用。同时,各部门应充分利用烟台帮扶栖霞的有利时机,结合扶贫、招商引资等,加大扶持力度,尽量为一些想干的村、农户协调、解决资金、设备、场地等难题,让他们进一步带动周围群众,发挥以点带面的拉动作用,努力把栖霞市建成北方以香菇为主的基地大市。

4.4 加强监督建立奖惩机制

栖霞市政府要把食用菌生产列为岗位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增加食用菌考核份额。建立了一套合理的奖惩制度,对规模大、持续发展的重点镇、重点村和香菇生产大户给予重奖,彻底打破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努力打造栖霞香菇名牌镇、名牌村,叫响栖霞香菇品牌。

4.5 完善技术服务体系明确分工与责任

食用菌产业化生产 篇3

【关键词】食用菌;产业化;现状;问题;对策

近年来,我县将发展和壮大食用菌产业作为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坚持以园区为龙头、采取规划引领、政策引导、典型引路、科技支撑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促进了全县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先后先后被授予“全国工厂化食用菌生产示范县”、“江苏省食用菌产业基地”和 “全国食用菌产业基地县”、“全国食用菌行业优秀基地县”“全国菌文化建设先进县”等称号。

1 灌南县食用菌产业化发展现状

1.1 发展迅速,态势良好

灌南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具有悠久的食用菌栽培历史。2006年灿绿食用菌有限公司采取工厂化栽培纯白金针菇获得成功,促发灌南县菌业呈连锁式迅猛发展,截至2012年底,全县已拥有食用菌企业近70家,其中工厂化生产企业近50家。企业集聚度、生产规模均居全国之首,灌南县已名符其实地成为全国工厂化栽培食用菌第一县。

1.2 效益显著,作用显现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我县食用菌产业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规模,在全县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趋凸显。全县已经有两家工厂化食用菌生产企业被评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0多家食用菌生产企业被评定为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并实现了生产设备升级和产能扩大化。2012年一年全县已生产各类食用菌菌包8亿袋,吸收消化农副产品下脚料270000t,产鲜菇300000t,销售产值突破30亿元,带动农民工就业人数达2万余人,从业人员年均增收1.8万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效显著。

1.3 废菌包循环利用,生态作用突出

作为“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示范县”,灌南县已发展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50余家和食用菌百亩生产基地6个,创造了就业岗位2万个,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但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每天鲜菇采收后的菌包数量也在与日俱增,每年生产近8亿袋的废菌包。为了充分利用废菌包,灌南县农委以食用菌研发中心为平台,进行了系列研究,已初步总结出几种高效利用途径。一是制作有机肥料。食用菌废菌包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而且质地疏松,经过隧道发酵等特殊的加工工艺,加入畜禽粪便以及氮、磷、钾等矿物质营养,经过造粒装袋,就是优质有机肥料,在蔬菜大棚中施用,不仅可以起到改良土壤、提高蔬菜品质、增产增效的效果,而且肥效持久,经济实惠;二是开发育苗基质。由于废菌包主要成分是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等农副产品下脚料,质地疏松,营养丰富,而且经过高温灭菌环节,不含杂菌等有害物质,是优质的水稻、蔬菜、花卉等育苗基质,而且还可以直接做育苗覆土材料,覆盖在种子上可以降低或消除根腐、猝倒等病害。三是作为沼气原料。由于食用菌废菌包中富含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等原料营养物质丰富,纤维素及木质素等难溶性物质被降解,为沼气细菌长期繁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与直接利用稻麦秸秆相比,不仅可以缩短投料前的准备时间,还能缩短发酵时间升高换料工作量,原料分解和转化效率更高,大大提高产气率。四是作为灭菌燃料。纯白金针菇、杏鲍菇、海鲜菇等食用菌的废菌包可以直接装入锅炉中,代替煤炭,作为燃料使用,既节约了煤炭成本,同时也解决了废料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此外,采用先进加工工艺还可以将食用菌废菌包制作成活性炭,既可以变废为宝,又可以节能环保。

2 灌南县食用菌产业化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几年来的大力发展,灌南县食用菌产业特别是工厂化生产食用菌方面已实现跳跃式跨越,正进入一个外延扩展和内涵提升并举的发展新时期。但是,与国内外先进地区相比,灌南县在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管理和产业开发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资金投入少

工厂化栽培食用菌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虽然我县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但是企业需要改进生产工艺和扩大产能,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因为食用菌企业都是租赁农业用地,虽然建设标准化厂房设施,但没有土地使用证和产权证,无法独立申请银行贷款,企业往往因为资金限制,先进的生产设施不能一步到位,影响生产效益。

2.2 技术力量薄弱

我县食用菌主要以工厂化栽培为主,科技含量比较高,目前,全县食用菌专业技术人员相对不足,技术推广与研发力量还比较薄弱,对生产企业无法做到及时有效的指导,技术普及不到位,技术服务跟不上企业及基地发展进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食用菌的产量、质量及效益。食用菌鲜菇产量、产品质量、精深加工和产品开发取决于食用菌的科研投入和科技创新能力。在以质量效益为主的现代生产模式中,由于科研投入的严重不足,对于食用菌产品质量、精深加工及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心有余而力不足。目前全县每天近500t鲜菇都是直接进入市场,产品附加值低,市场抗风险能力较弱,特别是农户季节性生产品种,一到出菇旺季,滞销现象时有发生。目前迫切需要整合科技资源,加强技术研发与培训,解决食用菌产业化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升级发展。

2.3 地方行业标准亟待制定

我县以工厂化栽培食用菌为主,生产环节相对规范,但由于生产企业相对集中,也存在着交叉污染的隐患,生产上必须要求标准化管理,在控制企业内部精细管理的基础上,还要严格保护生产大环境的清潔无害。目前,我县食用菌生产品种和生产工艺也多种多样,虽然部分企业也获得无公害、绿色品牌,但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特定菌菇地方标准还相对不足。应积极打造优质地方品牌,确保我县食用菌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4 产业结构需要调整

目前,全县40余家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中,纯白金针菇、杏鲍菇生产企业占了近70%,需要引进海鲜菇、白灵菇、珊瑚菇等珍稀的生产品种。食用菌生产多采用福建食用菌生产工艺,和国内外先进的瓶栽自动化生产工艺相比还有差距,市场主导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全县食用菌企业、生产基地生产所需的棉籽壳、玉米芯、麸皮、塑料袋、消毒药品等生产原料大多需要从外地调入,成本较高,如何开发本县资源,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食用菌产品的流通体系是全县食用菌产业结构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我县比较薄弱的环节,缺少规范的食用菌批发、物流市场。

nlc202309020445

3 灌南食用菌产业发展应对措施

作为食用菌主产县,我县要在稳定当前产业规模的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产品质量为突破口,坚持生产设施高端化、生产规模集约化、生产管理标准化的要求,着力提升全县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的科技含量,努力推进食用菌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3.1 培育龙头企业,促进精深加工

积极培育和扶持1~2家食菌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高水平的食用菌加工企业和专业化经营企业,加强龙头企业同生产基地及菇农的衔接与合作。同时,要在食用菌深加工上寻找突破口,提高产品附加值,逐步向即时食品、休闲食品、保健食品等全方位、多元化渗透,构建面向千家万户的“餐桌经济”。 主要解决初级产品居多,深加工产品开发少,制约附加值提升和市场调节能力的问题。

3.2 加大食用菌科技研发,增强技术支撑

以南京农业大学(灌南)食用菌研究院建设项目为契机,强化灌南县食用菌科技研发力度,重点开展菌种良繁、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安全生产控制技术、配方配比优化、废菌包的综合利用、代料新资源的开发、深度加工、提高生物转化率等关键技术的研究、集成创新和应用。加强与中国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农科院、上海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等食用菌科研机构与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充分利用相关产业资源,建立政府部门、科研单位和企业联手互动机制,合力培育一批集生产、加工、出口于一体的科技型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

3.3 强化标准化生产,夯实发展基础

加快食用菌标准化进程,是灌南县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快制定食用菌生產技术操作规程,不断提高生产企业、菇农的专业化程度,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3.4 强化协会职能,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综合性帮助

进一步发挥灌南县食用菌协会、灌南县菜菌协会和灌南县农产品安全协会等组织的协调与服务职能,密切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争取政府的支持,积极反映生产企业经营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要求,为企业、菇农排忧解难。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全国食用菌供需信息平台以及灌南县食用菌信息网页,向各地推介灌南县食用菌产业的优势及先进经验,积极组织全县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参与省、市、县乃至全国性交流与合作,把握食用菌产业发展动态与行情。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 篇4

1.1 影响搅拌效果的两个关键点

栽培原材料相当广泛,有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甘蔗渣、米糠、麸皮、玉米粉、石膏、石灰等,但是对不同原材料的配方或原材料的混合物搅拌方式有所不同。搅拌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实现被搅拌原料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取大量的水分,尤其是提高培养料自身的蓄水能力。衡量搅拌效果成败的关键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搅拌促使原材料混合物的均一性,不会造成一些死角;另一个是确保在搅拌的过程中不会使原材料酸败。搅拌均一性的实现主要靠搅拌机本身的性能和搅拌时间,这一点基本上可以得到满足,而引起酸败的主要原因是在高温的季节(温度高于30℃),营养物质倾倒后,微生物快速发酵致使培养基料变酸腐败。1.2 培养料酸败后对出菇及产量的影响

培养料的酸败直接影响出菇结果,酸败后的培养料使菌丝吃料困难,料发黑,发菌时间大大延长,催蕾时料面分泌大量黄水,增加了受杂菌污染的机率,单产水平下降。1.3 采取的工艺

(1)针对不同原材料采取不同的加水方法,对于木屑可以在室外长期日晒雨淋,以促使其提高自身含水量;棉籽壳含有丰富的棉绒纤维可以短期预湿,在搅拌前可以将其浸入水桶中使其充分吸水,从而减少在搅拌锅里搅拌的时间;

(2)玉米芯含有相当多的糖质,加水后不立刻装料容易引起酸败,但可以通过短期预湿的方法使其增加含水量,经过研究证明玉米芯在35℃高温天气下预湿2hr后pH下降不明显;(3)对于营养物质如麸皮、米糠、玉米粉等极易酸败的物质采取的办法是,在装填料前0.5hr将其倒入搅拌,1.5hr内完成装瓶,培养料不会酸败。

(4)高温季节,在搅拌锅的上方安装风扇,把搅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及时排除,可减轻料的发热和酸败。

1.4 影响装瓶的五个关键点

装瓶是指将培养料均匀地装入栽培用的容器-塑料瓶中,然后在瓶中央打一个直径1.5~2.0cm的通气孔。主要的原理是通过震动、翻转使培养料漏入栽 1/6页

培瓶中。这当中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装瓶需要装得上紧下松,这样有利于菌丝的两头发菌,使菌丝在最短的时间内吃料完毕;(2)装瓶时必须确保培养料的含水量位于64%%之间,而且瓶肩无空隙;(3)装瓶时850mL塑料瓶必须确保瓶重瓶,1100mL装料重量在770~800g/瓶,不能装得太轻或太重。这样有利于保持瓶内培养基质之间的空隙度,确保瓶内基质间良好的通气性;

(4)装瓶时确保栽培瓶之间的误差在之内,确保菌丝发菌的均一性,从而保证出菇的均一性。

1.5 采取的工艺

(1)装瓶要达到上紧下松的目的,可调节装瓶机的震动频率,使其不致过大,且确保每瓶的平均装料重量位于和770~800g之间(850cc.塑料瓶58mm口径,装瓶重量含瓶与瓶盖重,约78g,1100cc塑料瓶,78mm口径);

(2)含水量的确保及瓶肩无空隙则通过大量的配方试验来验证,实验证明必须提高主料(木屑、棉籽皮、玉米芯等)的蓄水能力,如通过堆制的方法使杂木屑的持水力达到68%%、松木屑持水力达到76%或更高、浸泡过夜的棉籽皮蓄水能力达到76%、预湿3hr的玉米芯蓄水能力也达到70%以上,实验中还发现主料吸水后吸胀的体积各不相同,吸水后膨胀性越大装瓶的效果越好;(3)营养物质一般为麸皮、米糠、玉米粉类,它们的使用量越大,装瓶的难度也越大,但是工厂化瓶栽要想获得高产(在一潮内完成较高的产量),必须使营养物质的含量达到30%以上,营养物质吸水后由于吸胀作用很小,培养料的空隙率大大降低,发菌速度大受影响,所以要达到这一点必须进行配方的优化,对主料进行选择与配比;

(4)培养料装得太轻,干物质含量减少,尽管菌丝发菌较快,但是后期的出菇受影响,子实体发育后劲不足,菌盖变薄且容易开伞,菇体细弱无力,容易开伞;装瓶装得太重,培养料之间的空隙率大大降低,影响了菌丝吃料的速度,使发菌变得相当缓慢,使后熟期延长,增加了栽培成本;

(5)确保瓶与瓶之间的重量差别在范围内,这样可使发菌变得相对均匀,使将来出菇的整齐度提高,缩短了采收期,便于栽培参数的设定及更改。2/6页

2.无菌操作工艺 2.1 消毒工艺

原材料的消毒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利用高温、高压将培养料中的微生物(含孢子)全部杀死,使培养料处于无菌的状态;另一个作用是使培养料经过高温高压后,一些大分子物质如纤维素、半纤维素等进行降解,有利于菌丝的分解与吸收。消毒的效果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培养料配方的改变:如果培养料的配方变化以后,基质之间的空隙可能会变小或变大,消毒程序也要作相应的修改,否则可能会导致污染或能源的浪费;

(2)季节的限制:一般在炎热的夏季,培养料酸败很快,所以除了装瓶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外,锅炉的蒸汽供应以较大为好,尤其在消毒前期,如果在较长的时间内消毒锅内仍达不到100℃,培养料仍然在酸败,消毒后培养料会变黑,pH下降,使将来出菇减产。

(3)灭菌锅内放置数量:灭菌锅内放置数量和密度也影响灭菌的效果,放置数量过大、密度过高,蒸汽穿透力受到影响,灭菌时间要相对延长。(4)空气过滤装置:采用全自动灭菌锅在灭菌结束后都有脱气过程,为了使锅内外压力平衡,在灭菌结束后,外界空气通过过滤装置回流到灭菌锅内,便于锅门打开,所以安装空气过滤装置十分重要,也影响着灭菌的效果。2.2 冷却工艺

冷却是指将培养料由高温降至接种所需的温度(一般为20~22℃)的过程,由于在冷却的过程中存在冷热空气的交换,这样栽培瓶就可能在冷却室中造成冷空气回流带来的污染。所以对冷却室有较为严格的要求:

(1)冷却室必须用无菌的气流彻底清洁,至少保持10000级的净化度;

(2)冷却室中的空调设置为内循环,且功率要求较大,降温迅速,资料证明栽培瓶由100℃降至20℃度,瓶内外空气体积交换为50%、栽培瓶由80℃降至20℃瓶内外空气体积交换为30%,所以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栽培瓶降至合适的温度至关重要,因为这样可以减少空气的交换比率,降低污染的风险。3/6页

2.3接种工艺

接种环节是对清洁度要求最高的环节,因为在此区域涉及到瓶盖的开启,人员的操作,所以也是最容易引起污染的环节。接种室主要对硬件与软件的要求非常苛刻:(1)接种室必须有空调设备,使室内温度保持℃,而且采用齿片散热方式;

(2)接种时由于有栽培种传输至外操作区域,所以室内必须保持一定的正压状态,且新风的引入必须经过高效过滤,室内保持10000级,接种机区域保持100级;(3)接种室的地面必须易于清理,最好用环氧树脂材料等无尘材料;

(4)接种室必须安装紫外灯或臭氧发生器,对室内定期进行消毒、杀菌,紫外灯安装时注意角度和安装位置;

(5)接种操作前后相关器皿必须用75%的酒精擦洗、浸泡或火焰灼烧;(6)接种操作的过程中人员必须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3.培养工艺

食用菌的培养必须置于清洁干净、黑暗、恒温、恒湿并且能定时通风的环境中,蟹味菇栽培种在22℃温度下经过天(配方不同天数有所改变)菌丝吃透培养料,然后再经过天的后熟培养,即可搔菌出菇。金针菇在16~18℃温度下培养28天(采用液体菌种可缩短1星期),即可搔菌。而杏鲍菇在22~23℃温度下培养30~35天,即可搔菌。培养期间保持环境的卫生,避免杂菌和虫害的大量发生。4.栽培工艺 4.1搔菌工艺

工厂化食用菌在出菇前必须经过搔菌处理,使菌丝断裂(机械刺激),蟹味菇将培养料表面搔成“馒头型”,而金针菇采用平搔方法,然后再补充一定的水分后出菇。但是,杏鲍菇采用平搔方法,不补充水分。在搔菌的过程中的留意点主要有:(1)及时挑出在培养室中感染的杂菌; 4/6页

(2)将污染的搔菌头及时用酒精或火焰消毒;

(3)搔菌要确保培养料面搔成“馒头型”,保留老的菌种,可缩短现蕾时间,提高出菇整齐度;(4)搔菌头调节适当高度,搔菌后瓶子边缘料面距离瓶口在1.0~1.5cm。4.2催蕾工艺

搔菌后须快速移入催蕾室进行催蕾。催蕾室满足下列工艺要求:

(1)催蕾室满足温、光、气、湿、风的硬件要求,空调能及时的降温(升温),确保室内的温差在℃之间,催蕾室里的灯光设置必须合理均匀,催蕾室里要能及时换气或安装CO2浓度控制探头,催蕾室必须保证较高的湿度,真姬菇催蕾时的湿度近乎100%,所以室内要安置充足的加湿设备,最后室内必须保证一定的气流循环,使不同方位的气流一致;(2)催蕾室内必须经常清洗消毒,使其保持清洁;

(3)真姬菇的催蕾最好能覆盖无纺布、纱布等通气性良好的覆盖物,以保湿与通气;在此种环境下(℃、95%%湿度下经过即可现蕾)。4.3子实体品质控制工艺

真姬菇经过近10d的催蕾过程,针头状的菇蕾就会冒出培养料表面(此时揭去覆盖物),即进入子实体生长阶段,工艺要求为:

(1)生长室满足温、光、气、湿、风的硬件要求,空调能及时的降温与升温,确保室内的温差在℃之间,栽培房不同床架都要安装层架灯,确保菇蕾能及时地、均匀地得到较强的光照,以促使真姬菇特有的大理石状花纹的分化和菇型的美观,生长后期每天光照不得少于;室内要能及时换气或安装CO2浓度控制探头,确保CO2浓度位于之间;湿度保持在%之间;室内必须保证一定的气流循环,使不同方位的气流一致,以促使均匀长菇;

(2)栽培房内必须保持清洁,不要存有烂菇体或培养料残渣等,在每批次结束后对室内进行清扫和消毒处理,减少杂菌的累积;

(3)栽培 房内是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房间,有子实体浓厚的香味,所以在进排气孔方位均要安装防虫网,以防止一些菌蝇或菌蚊类害虫的入侵。采收包装工艺

5.1采收工艺

真姬菇生长至菌盖大小2cm且菌盖呈半球形或扁半球形,菌柄长度5-8cm时即可采收,由于其质地脆嫩异常,菇盖容易脱落或破损,在采收时要非常小心,减少破损,研究中发现利用压缩空气进行采收非常方便,速度也非常快,采收速度为株/人.小时。5.2 包装冷藏工艺

台湾食用菌产业参访考察报告 篇5

2010年2月28日至3月7日,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食用菌分会组织的大陆食用菌产业代表团赴宝岛台湾对其菇类产业进行了全面考察。大陆代表团由25位食用菌专业人士组成。代表团先后走访了桃园、台中、彰化、台南等地的多家菇类生产农场、生物技术公司及食用菌机械设备制造工厂,并参观了台湾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和台湾菇类文化馆。

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的不断改善,两岸各界的交流互访也日益增多。但因受一些客观条件限制,大陆食用菌产业界对台湾菇类产业的了解手段不多,认识也非常肤浅,因此,我会决定策划、组织本次赴台参访活动。虽然起初在赴台手续办理上遇到了一些波折,但最终参访活动还是取得了圆满成功。参访行程的安排得到了台湾菇类发展协会及多位台湾友人的大力协助,在此一并致谢。

现将本次赴台参访考察的几点重要心得体会小结如下:

一、台湾菇类产业整体水平先进

同大陆地区相比,台湾食用菇类产业起步相对早,发展比较快,整体水平领先。台湾菇类人工栽培可追溯到1909年,即南投县埔里地区段木香菇栽培唱功。早在上世纪60年代,台湾蘑菇罐头出口位居全球第一,为台湾赚取大量外汇,成为农业经济振兴的一大功臣。据有关资料,1978年台湾双孢蘑菇产量就达到12万吨,列当时世界第三位。2005年,台湾地区新鲜菇类年产量也达到11万顿以上,人均菇类年消费量超过3千克。台湾的菇类产地集中在中部地区,包括南投、台中、彰化、苗栗等几个县市。台湾地区菇类栽培品种和大陆大致相同,主要包括香菇、金针菇、秀珍菇、杏鲍菇和双孢蘑菇等。近十几年来,因受日、韩等国产业发展的影响,台湾地区菇类生产方式也由传统的简易菇棚栽培方式转变为设施化、工厂化栽培。

台湾菇类生产技术整体水平高。以本次参访的戴氏养菌园为例,该农场采用全套现代化瓶栽系统,日产金针菇30吨,雇佣工人60人。早在数年以前,该农场曾是亚洲最大的菇类生产农场。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该农场从瑞典引进的自动搬运系统,自动搬运系统实际上就是无人驾驶的电动小车,在电脑控制下,依靠激光定位,按既定线路行驶,将接种后的菌瓶搬运到培养室指定位置。相比日、韩等国用工人驾驶叉车搬运,自动搬运系统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污染并节省了劳动力开支。

二、台湾菇类生化产品开发很成熟

除一般性栽培外,台湾菇类产业十分注重下游开发,暨利用生化技术来研发以菇类为原料的保健产品。本次专程考察的葡萄王生物技术公司和金颖生物技术公司就是很好的典范。这两家公司都拥有多座2~50吨不同容量的发酵罐,利用发酵和萃取工艺,开发了牛樟芝、灵芝、云芝、桑黄、姬松茸、猴头菇、蛹虫草、蜜环菌等液态发酵产品,以及红曲、纳豆激酶、乳酸菌等产品。牛樟芝是台湾地区特有的珍稀药用菌,经证实具有解毒、解酒、调解血压及肝病治疗等功效。本次参访的另一家生技公司——康健生技,还成功利用太空包人工栽培出牛樟芝子实体。

和IT技术一样,菇类生物技术产业受到台湾地区政府和业界的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生化、药理、毒理及临床方面的研究,本次参观的几家生技公司都同台湾相关大学、科研院所、医院进行了广泛合作,加速新产品开发,产品都获得了HACCP、ISO22000:2005及FDA认证,并为全球众多知名药厂提供保健原料代工业务。

三、台湾菇类休闲产业相当发达

在台湾地区,有相当一部分菇类生产农场是定位于悠闲观光产业的。本次考察过的阿亮香菇园和蕈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这方面的代表。菇类休闲农场可向游客提供菇类栽培教学,鲜菇采收DIY,菇类即食食品(菇类膨化脆片、菇类肉松等)、保健礼盒销售,农场还另设餐厅,供应各类菇类原料的菜肴。据了解,这些菇类休闲农场深受都市白领和中小学生的欢迎,不仅传播了菇类文化,也另辟蹊径实现了商业价值。

四、台湾菇类产销体系十分独特

台湾菇类生产体系形态多样,除个体菇农和大型农场外,还有产销班(地区性农名组成的非法人团体)、产销中心(地区性菇类集散地)和生产合作社(综合性菇类生产、加工、包装、配送团体)。就销售形态来看,合作社和农场也可分为专业生产、生产与包装、包装与营销或生产、包装与营销一体化等。与中国大陆、日本和韩国通常采用竞价拍卖制不同,台湾地区菇类价格形成一般采用长期议价方式。议价方式更有助于保护菇农的利益,特别是在市场情形不好的时候。

台湾菇类产品的各种标识也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例如,本次参观的彰化县菇类合作社包装的鲜菇产品就有CAS标识(台湾优良农产品)和TAP标识(产销履历农产品)。此外,考察团还在台北大润发超市货架上见到贴有“台湾香菇”标识的干香菇产品。各种产品标识及相应认证、登记制度的推出,促进生产者提高产品品质的同时,也提升了消费者的信心和购买意愿。

五、结语

台湾地区地狭人稠,适合发展无需占用太多土地且经济效益颇高的菇类产业。但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又抑制了菇类的生长,因此,需要运用一些现代科技手段和创新理念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台湾菇类产业恰好做到了这一点。与日本或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台湾菇类产业在某些领域和环节上仍有一定差距。但是台湾菇类产业善于因地制宜、兼收并蓄,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特别是在菇类生化产品深加工和悠闲农业发展上,很值得大陆同行学习和借鉴。

由于台湾市场容量较小,近年来,不少台商来大陆投资菇类产业,促进了大陆食用菌生产技术的进步。这次赴台考察也是大陆食用菌产业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台湾菇类产业。由于时间有限,考察往往也只能是“走马观花”,但仍受益良多。今后,大陆和台湾菇类产业界应更多地交流,善于利用不同平台,在市场开发、技术转移和打击走私等方面加强合作,力争实现双赢。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赴台考察团

关于食用菌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篇6

属中温带湿润温凉气候区,大陆性气候显著,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3.9℃,年平均10℃以上活动积温为2473℃,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年平均无霜期135 天。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气候特征非常适宜食用菌生长。

一、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县的食用菌产业发展已有多年的历史,1979年曾被国务院授予“木耳千担县”的称号。90年代末,根据“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政策,结合我县实际,县委做出了“建设食用菌大县、发展黑木耳产业”的决策,经过多年的努力,××县黑木耳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生产规模迅速扩大。我县于1995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黑木耳之乡”;2001年我县成功的举办了“中国首届黑木耳节”,极大地推动了我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2005年和2008年,我县被中国食用菌协会分别评为“全国食用菌生产优秀基地县”、“小蘑菇新农村建设优秀示范县”、“全国十大食用菌主产基地县”,天桥岭镇被评为“食用菌生产优秀基地镇”。截止到2008年末,全县黑木耳栽培总量达到2亿袋,产量达8000吨,实现产值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5%、56%和64%,从业户数5,198户,农民人均增收1800元,占全县农民人均收入的43%,已建设规模在500万袋以上的标准化黑木耳示范园区8个,食用菌协会发展到12个,食用菌专业合作文秘杂烩网社发展到6个,经纪人150多人,黑木耳产业已真正成为带动全县农民增收致富效益最高、时速最快的支柱产业。

二、基地和龙头企业建设情况

多年的产业生产实践中,我们深深的体会到,实现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非常关键,重点是做好产品精深加工,如果基地建设跟不上,产品质量就不可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如果没有龙头企业的带动,或是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不强,必将影响产业发展。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 “招商引资,大力扶持,放手发展,不断提高”的原则,实施名牌战略,加强了对标准化生产基地和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五年共投入上亿元,先后对延边丹华山珍食品有限公司、长白山绿野森健食品有限公司和天桥岭绿岭食品有限公司、吉林延边林业集团天桥岭林业有限公司食品加工厂,进行了技术改造,激发了企业活力,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加工能力,生产的丹华牌、山里友牌等系列产品,曾多次获得国家、省、地区名牌产品称号。其中,我县丹华公司生产的“丹华”牌食用菌系列产品远销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国内41个城市。该公司在2005年12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评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创新机构;2005年11月被全国食用菌协会评为“农业产业化优秀龙头企业”;2006年5月被吉林省绿色食品领导小组评为“全省先进绿色食品企业”;2008年1月公司管理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取得了美国fda食品认证,出口企业食品卫生登记证。2008年,我县又引进俄罗斯北龙集团和吉林省洪德堂济邦制药有限公司,分别投资2000多万,注资建厂,生产黑木耳保健食品,通过几年的努力,使我县的龙头企业已发展到六家,带户功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确保了产品畅销,全面推动了我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完善组织机构建设

我县为了更好的发展黑木耳产业,成立了以主管县长为组长,有特产、供销、林业、金融、质量技术监督局等相关部门参加的黑木耳产业开发领导小组,成立了黑木耳产业发展办公室,各乡镇也都成立了相应的机构,配备专人管理,抓全县食用菌生产,使产业生产得到了有效的组织保障。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黑木耳产业发展

食用菌产业化生产 篇7

云南是我国野生食用菌的主要分布省份和重点产区。“十一五”期间, 食用菌产业坚持以野生食用菌为主, 栽培食用菌并进发展的思路, 大力实施“五个十”工程,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和增加山区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07~2010年全省食用菌总产量累计达21万吨, 总产值91.5亿元, 实现销售收入112.5亿元, 出口创汇3.417亿美元, 出口产品由传统单一的盐渍品、干制品向速冻品、快捷即食品等多元化发展。生产加工企业由不足300户发展到400多户, 餐饮户增至600多户, 增长33.3%, 已建设资源保护基地10个, 培育龙头企业10户, 扶持专业交易市场8个, 研发自主专项技术10个, 培训农户20万人次, 使主产区直接从业农户年平均收入由3 000元增至5 000元。已基本建立以基地为基础, 以市场和加工企业为龙头, 以科技为依托, 内外销相结合的经营格局, 成为边远山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1) 建设资源保护基地, 推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期间, 全省129个县市中, 已有40个被列为云南省食用菌基地县。迪庆、丽江、楚雄、大理等主产区结合林权制度改革, 积极发展林下经济, 组织建设松茸、羊肚菌、块菌、牛肝菌、鸡枞等资源保护基地, 进行野生菌资源保护和原生境人工促繁, 推广面积达50万亩, 封山育茸, 自然产量提高15%~20%。以金耳、杏鲍菇、金针菇、香菇为主的地方品种栽培食用菌基地已在昆明、玉溪、曲靖、保山等地区建设, 面积达60万平方米, 生产规模增长10%, 食用菌产业示范基地基本建成, 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 涉农带动面广, 助农增收作用日益明显

云南食用菌92.8%是野生食用菌, 自然产量达50万吨, 具有种类多、分布广、产量大的特点。松茸、牛肝菌、羊肚菌、鸡油菌、鸡枞、干巴菌等品种各具地方特色, 每年5~10月野生菌产菇季节, 当地市场、农村集镇产销两旺, 一片繁荣。云南野生食用菌以其区域特征突出、产地环境质量优良、初级产品具有绿色、生态、健康的品质优势占据国际、国内市场。“十一五”期间, 随着食用菌采集、加工、销售、餐饮、文化整个产业链的不断发展, 参与食用菌采集、加工、经营的人员由1 500万人增至1 800万人, 上千户生产、加工营销企业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务工就业提供了大量机会, 直接增加农民尤其是山区农民的现金收入。

3) 加强管理和措施保障, 出口实现恢复性增长

“十一五”期间, 我省受牛肝菌尼古丁事件和松茸农残限量的影响, 出口严重受挫。特别是2009年受欧盟提高牛肝菌尼古丁限量标准影响, 我省2009年出口牛肝菌干品770吨、创汇2054万美元, 数量、金额同比下降27%和27.2%, 牛肝菌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各级有关部门及时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 扶持企业发展, 增强检验检测能力, 加强质量安全保障, 稳定扩大出口创汇, 2010年使牛肝菌产量实现恢复性增长, 全省野生菌出口完成1.2118亿美元, 其中:牛肝菌出口1.05万吨, 创汇7 183万美元, 数量和金额分别增长4.4%和9.4%;松茸出口1 206吨, 创汇4 735万美元, 数量和金额分别增长26.8%和8.4%, 野生食用菌出口创汇稳居全国之首。

2、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到2015年力争年产量达到36万吨, 其中:野生食用菌16万吨, 栽培食用菌20万吨, 年产值接近100亿元, 出口量3万吨, 创汇3亿美元。建立起包括栽培、生产、加工、餐饮、旅游在内的较完整产业链, 体现产业鲜明特色。

具体目标:

1) 推进野生食用菌人工促繁基地建设, 着力建设野生食用菌基地县40个, 面积增加到1 500万亩, 其中野生食用菌重点资源保护采集主产区10个, 保育面积达100万亩, 自然量增长20%;发展特色栽培食用菌基地县10个, 面积增加到200万平方米;培训农户50万人次, 直接带动从业农民年人均增收1 000元, 其中主产区直接从业农户年收入由5 000元增至8 000元, 增长60%左右。

2) 加强技术创新, 建立和完善食用菌生产关键技术标准、质量检测与控制体系, 使综合加工率从目前的平均30%上升到60%, 显著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业效益, 其中生鲜原料产值10亿元, 初加工产值30亿元, 精加工产值20亿元, 餐饮文化产值25亿元, 功能性产品产值15亿元。

3) 加强专业市场建设, 按照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要求, 以企业主导, 政府支持, 多渠道融资方式, 在昆明、玉溪、楚雄、大理、迪庆等生产消费重点区域新建或改扩建10个大中型食用菌专业批发交易市场;‘结合“新网工程”、“乡村流通工程”等各种项目资金, 以增强保鲜、冷链物流设施为重点, 建立和完善各类乡村集贸市场;积极构建安全、快捷、有序的市场流通网络体系, 加快食用菌产品流通, 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

4) 研发推广自主创新技术10项;培育龙头企业30户, 组建产业集团;改扩建大中型加工生产基地20个, 打造20个示范县, 为产业的升级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3、产业布局

充分发挥自然、经济、市场和技术等区域比较优势, 以优化品种结构, 提高产品质量, 推进标准化生产为重点, 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

1) 原料基地建设:依托全省野生食用菌重点区域, 建设50个食用菌基地。主要在四个片区对我省特有的松茸类、羊肚菌类、鸡油菌类、珊瑚菌类、牛肝菌类、乳牛肝、奶浆菌进行重点布局。其中建立滇西北地区 (迪庆、丽江) 为主的松茸、羊肚菌资源保护基地, 滇西地区 (楚雄、大理) 为主的牛肝菌、块菌资源保护促繁基地、滇南地区 (版纳景洪、普洱澜沧) 为主的红菇、奶浆菌资源保护促繁基地, 滇中地区 (玉溪易门、峨山) 为主的干巴菌资源等自然保护基地40个, 在保山施甸、玉溪易门、曲靖陆良、马龙等县 (市、区) 建立反季节茶树菇、金针菇、双孢蘑菇等特色栽培食用菌基地10个。

2) 流通市场建设:在滇东、滇中、滇西、滇西北、滇南、滇东南等六个片区, 布局10个食用菌专业批发交易市场, 配套建设加工处理和物流配送设施设备。

3) 龙头企业培育:以现有企业为基础, 结合区域现状, 在全省范围内择优布局, 重点培育食用菌生产加工、营销等大中型龙头企业30户, 打造生产加工基地, 实现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

4) 技术研发中心:以昆明为中心, 聚集产业技术研究力量, 开展食用菌精深加工技术研发, 加快产业成果转化。重点在野生食用菌驯化、人工保育促繁、菌根菌半人工栽培、良种筛选和产品质量安全及深加工技术上攻坚克难, 取得突破。

5) 产业服务中心:以滇中为中心, 建立覆盖全省的产业服务机构, 开展食用菌产业信息网络数据统计、食用菌质量检验检测、技术培训等工作。

4、重大项目

2011~2015年期间, 围绕食用菌产业链建设目标, 组织实施原料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质量安全体系、市场流通体系、技术支撑体系、产业联盟等六类重大项目。项目总数200项, 平均每年实施40项。

1) 原料基地建设

(1) 野生食用菌产业带基地建设

重点扶持以名贵特色野生食用菌 (虫草、松茸、羊肚菌、牛肝菌、鸡枞、块菌、红菇、干巴菌、鸡油菌、竹荪等) 为主的基地建设, 在全省选择40个县 (市) , 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建立40个野生食用菌资源保护、人工促繁基地, 面积1 500万亩, 培育资源产能16万吨, 培训农户50万人, 带动从业农民年人均增收1 000元, 建成后农业产值45亿元, 加工增值22.5亿元的产业带基地。

(2) GAP栽培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建设

以香菇、双孢蘑菇、杏鲍菇、金针菇为主, 按照周年生产, 大力发展反季节栽培的思路, 在滇中、滇东、滇西、滇南、滇西北、滇东南等片区, 建设GAP栽培食用菌标准化基地10个, 面积200万平方米, 产量20万吨, 产值10亿元以上, 加工增加值10亿元。

2) 龙头企业培育工程

选择10户创新力强、成长性好的企业和20户年产值5 000万元以上, 有品牌优势的生产贸易企业, 给予政策、资金、技术、项目的重点扶持, 鼓励支持企业向即食、保健食品、药品、化妆品、生物制品等多元化发展。通过加大食用菌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力度, 延长产业链, 实现提质增效。培育产业引导龙头, 着力打造食用菌产业集团, 按照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要求, 构建基地、生产、采供、储藏、销售为一体的经营体系, 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化经营组织中的带动作用, 创建特色优势品牌, 大幅度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3) 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针对野生食用菌出口的技术贸易壁垒和质量安全问题, 加强对野生食用菌地方和行业标准的制修定工作;加强野生食用菌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的研究, 加大全程质量监管和检测能力建设, 建立从采摘、收购、包装、运输到加工的质量安全控制监管链条, 提高野生食用菌质量安全水平;建立出口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 按照《食品卫生法》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加强生产企业行为自律, 全面推行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和分级管理, 构建完善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 为食用菌的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4) 市场与物流体系建设

石灰在食用菌生产中的应用 篇8

一、场地上的应用。包括菌种培养室、出菇场地、四周环境的应用。首先清除场地四周杂草,撒一层石灰粉,然后将培养室打扫干净,喷常规杀虫药物,再撒一层石灰粉。这样能杀灭部分杂菌,减少污染基数,特别是细菌性污染,同时也能防止蛞蝓等害虫侵入场地为害。

二、培养料中的应用。大部分食用菌都能在微碱性的培养料中正常生长,除猴头等喜酸性外。在培养料中加入1%~2%的石灰,可基本控制生料栽培中的杂菌污染。实践证明,生料栽培平菇,加入2%的石灰与不加石灰对比,前者杂菌污染率在2%以下,后者高达20%~30%。因为未加石灰的料经堆制发酵后酸性偏大,pH值一般在5~6以下,适宜各类杂菌滋生,易引起杂菌暴发性污染。而加入石灰的培养料呈碱性,发酵后可保持pH8左右,杂菌较难生长,从而达到控制杂菌的目的。另外,由于石灰含有大量的钙元素,使用后菌丝粗壮洁白,同时还可增强菌块的结实性,提高产量。

上一篇:优秀党风廉政监督员下一篇:高三毕业典礼学生代表发言稿(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