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对策

2024-08-11

浅谈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对策(共12篇)

浅谈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对策 篇1

易县狼牙山镇教师李东清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必然。但在农村存在着软硬件跟不上,教师年龄偏大,无专业性知识,使得信息技术难以在农村教学中充分运用来提高教学效果的问题。如何运用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培养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和水平已成为农村教育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1、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体系:

为了保证农村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效果,应建立重点校与农村学校的结对,由重点校来帮扶,及时补充新鲜血液到农村。

2、教师要转变观念、激发兴趣:

教师要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要开扩眼界,要充分认识到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的要求。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要激发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及时充电以满足时代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

3、改变现有农村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的模式:

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水平。而目前的培训都是由计算机教师担任,他们仅仅熟悉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对于其它学科知之甚少,从而使培训内容局限于计算机操作技能上。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计算机教师与各学科教师、教研员有机结合,从而将计算机知识整合到学科教学中。

4、将培训重点放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上:

浅谈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对策 篇2

一、存在问题

(一) 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不重视

在农村中学, 很多教师比较重视文化知识的成绩, 他们在从思想上没有对信息技术看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领导的思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他们仍然认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是学习的首要任务, 在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 会使学生仅仅对信息技术的设备感兴趣, 使他们对学习的知识不能集中精力。2.具备较强信息技术能力的教师很少, 很多教师对发展信息技术教学缺乏热情, 在进行教学时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二) 信息技术教育设施资金投入少

在农村地区的中学中, 没有较多的资金进行信息技术硬件设备的扩充。要想发展这些地区中学的信息技术教育, 不仅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还要给教师进行专门的配套设备, 使教师能通过学习来提高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三) 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农村地区中学真正掌握较高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水平的教师不多, 在对其他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过程中, 不能进行专业的、有针对性地培训, 这就导致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 只会进行简单的操作, 对一些较复杂的课件不能制作。这就导致在教学中, 教师只能把教学中要学习的理论知识反应到课件上, 而不能利用课件把教学设计的更有乐趣, 更能使学生接受, 这就失去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

虽然现在高中学校都设立了信息技术课程, 但在农村地区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很多都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的, 和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相比, 这些教师仅仅是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 对一些较难的专业知识和操作不能达到专业水平。这就使得在学校内部对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时, 不能有效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 由于不能制作比较成功的课件, 只能从网上下载现成的课件。由于能力水平不同, 这些下载的课件不能有效地针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能力提高, 久而久之, 教师就失去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热情。

二、解决措施

通过对农村地区教师信息技术情况的分析, 我们得出需要加大力度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进行培训, 同时对给教师配备的信息技术硬件要增大投资力度, 使教师在发展信息技术能力的同时能更方便地进行课件制作, 继续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为了改善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变。

(一) 改变传统落后思想, 大力支持信息技术教育发展

传统教学中, 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 信息技术融入到了教学中, 各个学科和信息技术的结合使学生对学习越来越感兴趣。所以, 农村地区的中学教师要尽快转变自己的观念, 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来提高教学效果。

要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需要营造一个运用信息技术的氛围, 使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发展重视起来, 促进学校教师提高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 通过不断地相互影响, 使信息技术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使用。

(二) 加大资金投入,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1. 政府增加资金投入, 鼓励社会力量支持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投入, 确保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专项经费得以正常支出。要鼓励农村中小学发展信息技术教育, 并出台相关的支持政策。对有优秀成绩的学校或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比较薄弱的学校实施专项资金补助, 尽可能地为学校添加信息技术教育相关的常用设施。

2. 改变过度重视硬件设施建设的现状, 增加软件资源。在现在的农村中小学, 信息技术教育硬件设施需要基本上可以得到满足。每次上课, 学生都能够使用电脑进行实际操作。相反, 软件资源还是比较缺少的。在对校园网进行使用时, 存在很多问题。例如, 网络连接不稳定, 经常出现网络掉线的情况;校园网是由校外人员建立的, 校内人员在使用时存在限制等。因此, 要加强软件设施建设, 进一步改进校园网络。

(三) 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专业素质

为了让学校教育实现信息化教育方式, 要对教师进行专项训练, 使他们通过一定的培训能更熟练地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高:

1. 建立完善的培训机构。在农村地区的中学中, 很多信息技术教师不具备专业水平, 很多信息技术教师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的, 如果在学校进行的信息技术培训中让这些教师进行培训, 那么取得的培训效果会不如专业信息技术教师的效果好, 这就要求学校要重视对教师进行的信息技术培训, 为他们寻找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 通过培训使教师具备在教学中结合信息技术的能力。

2. 加强信息技术教师自我提高的意识, 使其不断钻研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 还要形成不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意识, 通过参加信息技术的培训使自己在信息技术教学上有更大的发展。

浅谈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对策 篇3

一、存在问题

(一)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不重视

在农村中学,很多教师比较重视文化知识的成绩,他们在从思想上没有对信息技术看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领导的思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他们仍然认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是学习的首要任务,在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会使学生仅仅对信息技术的设备感兴趣,使他们对学习的知识不能集中精力。2.具备较强信息技术能力的教师很少,很多教师对发展信息技术教学缺乏热情,在进行教学时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二)信息技术教育设施资金投入少

在农村地区的中学中,没有较多的资金进行信息技术硬件设备的扩充。要想发展这些地区中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不仅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还要给教师进行专门的配套设备,使教师能通过学习来提高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三)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农村地区中学真正掌握较高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水平的教师不多,在对其他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过程中,不能进行专业的、有针对性地培训,这就导致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只会进行简单的操作,对一些较复杂的课件不能制作。这就导致在教学中,教师只能把教学中要学习的理论知识反应到课件上,而不能利用课件把教学设计的更有乐趣,更能使学生接受,这就失去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

虽然现在高中学校都设立了信息技术课程,但在农村地区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很多都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的,和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相比,这些教师仅仅是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对一些较难的专业知识和操作不能达到专业水平。这就使得在学校内部对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时,不能有效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由于不能制作比较成功的课件,只能从网上下载现成的课件。由于能力水平不同,这些下载的课件不能有效地针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能力提高,久而久之,教师就失去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热情。

二、解决措施

通过对农村地区教师信息技术情况的分析,我们得出需要加大力度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进行培训,同时对给教师配备的信息技术硬件要增大投资力度,使教师在发展信息技术能力的同时能更方便地进行课件制作,继续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为了改善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变。

(一)改变传统落后思想,大力支持信息技术教育发展

传统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融入到了教学中,各个学科和信息技术的结合使学生对学习越来越感兴趣。所以,农村地区的中学教师要尽快转变自己的观念,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来提高教学效果。

要实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需要营造一个运用信息技术的氛围,使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发展重视起来,促进学校教师提高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通过不断地相互影响,使信息技术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使用。

(二)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1.政府增加资金投入,鼓励社会力量支持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专项经费得以正常支出。要鼓励农村中小学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并出台相关的支持政策。对有优秀成绩的学校或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比较薄弱的学校实施专项资金补助,尽可能地为学校添加信息技术教育相关的常用设施。

2.改变过度重视硬件设施建设的现状,增加软件资源。在现在的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硬件设施需要基本上可以得到满足。每次上课,学生都能够使用电脑进行实际操作。相反,软件资源还是比较缺少的。在对校园网进行使用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网络连接不稳定,经常出现网络掉线的情况;校园网是由校外人员建立的,校内人员在使用时存在限制等。因此,要加强软件设施建设,进一步改进校园网络。

(三)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专业素质

为了让学校教育实现信息化教育方式,要对教师进行专项训练,使他们通过一定的培训能更熟练地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高:

1.建立完善的培训机构。在农村地区的中学中,很多信息技术教师不具备专业水平,很多信息技术教师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的,如果在学校进行的信息技术培训中让这些教师进行培训,那么取得的培训效果会不如专业信息技术教师的效果好,这就要求学校要重视对教师进行的信息技术培训,为他们寻找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通过培训使教师具备在教学中结合信息技术的能力。

2.加强信息技术教师自我提高的意识,使其不断钻研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还要形成不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意识,通过参加信息技术的培训使自己在信息技术教学上有更大的发展。

总之,信息技术发展在农村地区的中学发展很缓慢,存在很多困难,但是随着信息化的逐渐深入和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的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也会越来越熟练。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仅要从专业角度上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结合信息技术教学为课堂教学添加更多的乐趣,节省更多的时间,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索和分析。在有效地使信息技术和教学进行结合的过程中,能有效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课堂教学获得有效提高,使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获得可能,真正实现高素质的教学。

浅谈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对策 篇4

2016年11月25日

这次测评工作历时近两周,通过自测自评、申报学校成立专门小组进行现场操作演示,量化打分评定,程序井然,严格按上级要求逐项全员测评,其结果真实有效。

信息技术教育是中小学校的必修课,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教师具有应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这次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感觉非常有意义。

一、通过这次测评,进一步更新了教学观念,树立了 “教育信息技术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的理念;教师们明白了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使教育教学赋予更多的内涵,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方式,使我们的课堂更具活力,使我们的教学更具实效;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学校的管理更现代,更快捷,更科学。

二、通过这次测评,提高了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这次测评,我们重点进行了“自选学科应用软件实践操作”、“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实践操作”、“白板课堂应用能力”内容。通过测评操作,提高了教师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到了集成和开发教学资源的方法以及传输和管理教学资源的方法;提高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能力。这对我今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大有裨益。

三.通过这次测评,要更新理念,将精神贯彻到教学实际。积极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用以指导实际的教学工作,向新课改的目标不断努力。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 “难、繁、偏、旧 ”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在教学过程中,改变灌输知识的思想,更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帮助学生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与其他学科有效整合,使学生更喜欢、更容易接受、学到更系统、有价值的知识。

浅谈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对策 篇5

我是农村中学的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通过近二十年的语文教学,对教师这个职业产生倦怠,时常感觉力不从心,下面我就农村中学语文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谈谈我的看法。

(一)、教师职业倦怠就是指教师不能够顺利应付职业压力而产生的各种不良心理反映,是教师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而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衰竭状态。教师职业是一种典型的助人职业,工作量大,工作任务繁重,社会责任大,教师本人及社会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期望值很高,这就往往导致教师不能顺利处理工作中的许多压力,从而损害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产生了职业倦怠的心理。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偏重于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而忽视了教师主体自身的心理需求和发展需要,忽视了教师的生存状况和身心健康。

农村中学语文老师的职业倦怠问题,一直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网上盛行的“五等教师歌”人尽皆知不说,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中广为传诵的“前世杀过猪,今生来教书;前世杀过人,今生教语文”俗语,则一语道出农村中学语文老师的悲观失望,令人痛心。

(二)、造成农村中学语文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有很多:(1)、农村中学的环境制约(工作环境、人文环境、交通环境)、城乡教师交流的停滞、买房的经济压力(这些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是

所有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共同诱因。(2)、相对于其它学科而言,语文教学的低效已经是一个人尽皆知的问题。特别是农村中学,由于城乡教育的现实差别,造成了大量优质生源的外流。而留在农村中学上学的孩子,除了留守儿童,就是大量的学困生。小学语文基础的薄弱、学习习惯的丧失、学习兴趣的转移,考试成绩的低下,这些都给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带来了难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作文教学的艰难,繁重而低效,直接导致了语文教师教学效能感的急剧下降,进而带来教师的情绪变化,焦虑,易怒,烦躁。而最终换来的,却又常常是语文教学的失败。这种让人无奈的恶性循环,使得语文教师的职业倦怠来得特别早,特别快。(3)、如果说,当今社会对哪一种老师的指责最多?最不满意?那么,语文教师必然是首选。特别是在农村,由于学生家长素质的低下,对语文教学工作的不理解,使得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常常承受着比其它学科教师更大的压力。“语文教师就是教小孩认字的,谁都能教!” “孩子学了九年语文,写不出一篇像样的作文,你们的语文老师是干什么吃的?”“我家小孩在小学语文都能考80多分,你们中学语文教师是怎么教的?”“怎么这样不务正业?”这些都会对语文教师的自尊心造成强烈的冲击,让人难以承受“语文教学之重”。

(4)、近些年的语文课程改革,实在是花样繁多,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专家自说纷纭,教师一头雾水。单是那一个个名词术语,就让信息完全不对称的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手忙脚乱,难以适

应。什么“快乐语文”、什么“杜郎口教学”、“三、三、六课堂”……说真的,至今我还没有搞清楚“建构”一词到底是什么意思,是要让我们语文教师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而“工具性”和“人文性”到底应该怎样的结合,大概也让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痛苦了很多年。

(三)、对策与措施建议

面对上面现实存在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从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反映的情况来看,要想改变教师的职业倦怠的现状,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点做调整。

(1)、自我修养的提高。

一方面要有正确的自我认识,要全面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实际,要悦纳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和优势,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陷、不足。另一方面,对教师职业要有一个合理的认知,在看到教师职业的复杂性的同时,要看到教师职业的神圣与光荣。这样,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才会调节和控制自己,产生适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提高自我效能感。

(2)、人际关系的改进。

教师要十分明白良好人际关系对个体学习、生活和工作的积极作用。改进人际关系要先从改变自己开始,要加强品德修养,使自己具备诚实、信任、善良、热情、谦虚等素质,要注意自己能力、特长、兴趣的培养。同时,要学会正确认识他人,遵循交

往的原则,掌握交往的技能和技巧等。

(3)、满足心理需要。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除少数病态的人之外,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有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尊重的需要和欲望。”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尤其如此。“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是教师的普遍心理。所以说“尊重”是教师的第一需要。教育管理者们应走进教师和学生中间来,和师生多沟通,让他们感受到管理者的人格魅力,感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提高教师待遇。政府要想使教师感受到较高的幸福指数,政府就应该使教师的工作水平、福利、保险真正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水平。教师是需要奉献,但是不能满足基本的需求的奉献是不现实的。因此,政府需要切实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从而让教师安心工作。

(4)、营造和谐氛围。

教师所乐见的是一种愉快、合作、开心、高效的办公室文化。这种办公室文化的形成发展与校长的个人风格、学校的管理水平等直接相关。为此,校长首先要着力于软件建设:平时要注意对员工的教育和引导,注意同一办公室的人员构成包括性别比例,俗话说得好:“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增加办公室的亲和力;还要适当增强人员流动性,避免不团结的教师坐在同一个办公室,也要避免小团体的形成;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其次要在硬件建设上下功夫:教师办公室要求宽敞明亮、干净整齐、办

公用品够用方便,凡装修过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值得玩味的细节,传递出强烈的现代感,传递出浓郁的文化特质,体现了对人的关怀。总之,只有“软硬兼施”,才能创造并维护一种良好的办公室文化,教师整天保持一种良好的心境,办公效率才能发挥得很高。

(5)、促进专业成长。

我们坚信:“人是靠精神站立的,又是靠业务行走的。”一个教不好书、当不好班主任的老师在学校里无论如何是不会幸福的。在教学管理中,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服务,为教师的学习与研究创造良好的环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管理。因此,校长关怀教师,就要帮助教师专业成长,从而使教师享受专业成长和事业发展的幸福。

浅谈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对策 篇6

岳麓区含浦镇之字小学 姚凯 0731-88552660

摘要: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由于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益,因而得到了广泛运用。但整合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文章分析了整合过程中出现的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功底不扎实,条件不完美,教师目标定位不准、忽略学科特点、教学设计不当、课件制作粗糙、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不强等问题,并制定了解决诸多问题的对策。

关键字:信息技术、学科整合

在农村,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发展趋势缓慢。2010年9月,我来到农村小学教书。我对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四年的专业知识学习,两年的工作经验积累,使我体会到了农村信息技术的贫乏。为此,我总结了一下农村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问题,并探索出一些相关的对策。

一、问题

1、教师信息技术根底不扎实,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

农村的老师,对信息技术知识本身就掌握不扎实,很多老师做个简单的PPT都比较困难,对信息技术基本上是不了解,年龄偏大的老师是不知道怎么操作计算机。因此,在农村学校,绝大多数教师依然是用传统的方式教学。

2、硬件、软件条件不够,影响教学方式的改变

许多偏远农村小学,根本就没有计算机室和多媒体室,像我们镇里面的小学,总共有16所中小学,但只有3所小学才配备了计算机室。全镇专职计算机老师只有2人。所以从硬件和软件两大方面,农村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就很难以实现。

3、目标定位不准,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最终目的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为了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而不顾是否有利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将各类文字、图像、动画、声音、影片等一股脑地加进去,追求信息技术的高、精、尖和界面的精美,一节课下来似乎一直在展示信息技术的作用,结果导致教学内容主次不分,教学目标不明确。

4、忽略学科特点,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学科教学,不能因为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了信息技术而抹杀了学科教学的特点。但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认为信息技术教学是推进教育现代化,促进教学技术改革的“全权代表”,似乎不用“信息技术”就不是好课,用了“信息技术”就是全优课,因而导致许多教师盲目地,不切实际地,花大力气把工作重点放在课件的制作上,而放弃了深入研究教材,忽略了学科特点。

5、教学设计不当,影响学生思维的拓展

我们知道,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由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转换,有经验的教师总会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想象、理解,实现思维能力的培养。但许多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时,却大大减少了学生这种“思考——发现”过程,教师变成了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操作者,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设计整个课件的结构和一些问题的“标准答案”。学生按预先设定的模式,进行

学习,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思考,只能顺应教师的思维方式简单作答,这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灌输式”教学,因而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6、课件制作粗糙,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受

有些课件制作过程过于简单,只是几张简单的幻灯片缺乏交互性,上课时学生当“观众”,只能被动观看,教师当“导演”,只能按顺序播放:有些则过于复杂,追求表面上的新颖、花哨、动感,其课件往往是画面背景杂乱,并且使用大量的动画和音响,导致学生上课时,一味看课件中的图案和动画效果,而不关心教师的讲解和画面上的知识点,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受。

7、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不强,影响实际的教学效果

有些教师上课时用的课件、网页不是自己亲自做的,对课堂上出现的突发性的技术问题无法处理,如局域电子教室学生机突然黑屏,教师就无计可施,只得“助教”上阵;一些学生在电脑上操作交流,教师不会控制其他学生机,任那些学生自由浏览;有些学生打字速度慢,电子邮件不会发,这些均会造成课堂教学组织不严密,张弛度把握不好,影响教学效果。

二、对策

我们提倡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但并不是说可以无目的的、随意的整合,解决整合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认为教师应该首先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1、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农村教师队伍信息技术的素养

要想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首先要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素养,加强教师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与深造。只有教师的信息技术功底扎实,技术过硬,对信息技术有全面的了解,才能够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如果教师连信息技术的基本常识都不懂,何谈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通过不断有效的学习,提高自身技能,以适应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的要求。只有教师有效利用有限的设备和资源,才能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学科中去,让信息技术从学生学习的对象转变为学习的工具,才能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才能使学生由一个被动的学习者变成了一个主动的参与者。从而构建丰富多彩的课堂,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

2、加强农村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的更新与完善

在农村,许多学校没有计算机室,多媒体室等信息技术设备,那么,怎么能够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呢?所以,加强农村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的更新与完善,是必不可少的。

3、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在学科整合中的作用

信息技术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视野、动画”等多种传播媒介于一体,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向学生传递信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生动活泼,灵活多样,丰富多采的人机交谈的信息环境。但是信息技术无论多么优越,都应是为了教学服务,即一堂课中学生应永远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者,信息技术只能是起了辅助教学的作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他们之间是互相协作的关系,而不能相互替代。

传统的教学方法仍具有很大的优势。如,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较之屏幕更具亲和力,适当的板书,板画可以给学生一个短暂思考、回味、休息的时间。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的课堂教学,应该在教师的主导下,各种教学方法互相协调,相互促进,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才能真正得以发挥,因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应遵循适时、适用、适度的原则,即应在某些需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

题中,在恰当的时候,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而不能滥用,绝不能喧宾夺主,取代学科教学。

4、围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目标制作教学课件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应该实现这样的目标:在学科的教学时间里整合,既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学科教学提高教学效益,又借助学科载体学习并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学科学习问题。因而,教师在备课时,要围绕学习主题展开,筛选信息,巧妙安排,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给学生有利于完成学习目标的方法和资源,优化教学设计。

5、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师和学生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过程中,师生是共同的学习伙伴。针对部分教师及学生计算机知识相对贫乏的问题,首先,教师自身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其次,要求学生重视信息技术课程,努力学习信息技术,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学会使用与学习和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并能熟练操作计算机进行信息收集、整理,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令人欣喜的是,近些年来,各种各样的实践模式不断涌现,如互动课件、基于网络的研究型学习,这些新模式的出现很好地说明了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的实践正在稳步地向前推进。我们要借鉴新模式,深入研究和实践,促进我市的信息技术教育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实验向纵深方向发展。

2012年6月25日

浅谈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对策 篇7

●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常见问题

1. 对信息技术学科不够重视

三年前, 我区大部分农村中学校长老龄化问题凸显, 对信息技术认识不足, 一些媒体“痴迷游戏而荒废学业”的报道, 更是给了他们否定信息技术教育的“理由”。而且多年来信息技术没有纳入学业考试, 主管部门也没有进行统一的考评, 学校、教师、家长均把信息技术当作“非主流”学科, 很多农村中小学甚至没有可用的微机室, 即使有能用的也是摆设, 根本不正常开设信息技术课。

2. 课程设置不合理

多年以来, 很多农村小学每周1课时的信息技术课形同虚设, 到初中学业考试前疲于应考, 每周加到3课时也难以完成教学任务, 这是因为信息技术教学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弥补的。

3.信息技术教师配备不足

目前, 我区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大部分没有专业教师。教师不固定, 无经验, 缺乏信息技术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是普遍现象。我区每年要引进近百名教师, 但其中信息技术教育相关专业

陈斌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电教仪器管理站

的教师却平均每年不到一名。

4.硬件设备配备不能满足需求

硬件配备对于经费紧张的农村中小学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难题。学校信息化教学设备更新缓慢、缺少维护, 严重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虽然由于信息技术纳入了初中学业考试, 促使农村初中学校想方设法、克服重重困难努力更新机房, 全区近二十所初中基本达到了教学要求, 但距学校信息化建设标准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完善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对策

1.加强信息化领导力培训, 提高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已成为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而信息化领导力是校长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 我区调整了大部分农村初中学校校长, 使校长平均年龄由50岁下降到40岁, 年轻化的校长队伍更易接受新鲜事物, 通过信息化领导力培训、交流, 校长们具有了较强的学校信息化发展战略远景的规划能力, 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教育信息化的挑战。

2.更新教师观念, 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师要熟练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效果。还要变传统的技术传授为素质培养, 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节省时间, 提高效率。教学中注意教学方法的研究, 如采用“任务驱动法”、“问题解决法”、“情境创设法”等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法。授课时做到因材施教, 明确新课程的改革意图, 转变自身角色。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懂得如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使课堂教学变得轻松有趣。

3.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建立高素质的信息技术专业教师队伍

相对于农村中小学而言, 城市中小学对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很高, 教师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才能上岗。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都是教育技术专业或是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 他们系统地接受过信息技术的专业教育, 能熟练应用各种教育软件、硬件, 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而农村中学缺少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 首先, 他们可以跟城市中学加强教学交流和研讨, 多让城市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带动自己的年轻教师, 使农村学校也形成较系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体系。其次, 根据信息技术教学的需求, 在教师招考中适当增加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的数量, 鼓励信息技术专业的年轻教师到农村执教, 在物质和精神上对到农村执教的教师给予更多激励, 从而使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4. 增加财政投入, 确保信息技术课程的硬件配备

要使城市与农村的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均衡, 就要先解决教学条件均衡的问题, 而这需要多方共同关注。首先,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都应积极筹措资金, 争取社会各界的共同援助。三年来, 我区农村初中学校通过政府部门拨款、企业赞助、教师自筹等方法, 筹措了部分资金, 由原来的两三个较合格的微机室增加到近三十个合格的微机室, 达到了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要求。其次, 可以尽量争取国家的教育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的援助, 还可以建立信息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对贫困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的扶持机制, 以减轻农村地区的资金压力。学校还应在技术人员方面投入相应的资金, 配备专人维护和更新机房, 让信息技术课真正在农村中小学中开展起来。

5. 渗透积累, 注重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教学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及信息素养, 但这不仅仅是信息技术学科的任务。应以信息技术学科为主阵地, 通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教学, 长期渗透积累, 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2008年到2011年, 我区农村初中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有了质的飞跃, 原来10名教师才能共用一台办公电脑, 现在达到了平均2人一台的水平, 很多农村初中学校已经达到了教师人手一机的配备水平。很多学校还实现了班班通, 绝大部分学科实现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 这样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和信息素养的培养也渗透在其他课程教学中了, 通过几年的积累, 农村学生的信息素养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浅谈职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对策 篇8

在观念上,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要与新课改相结合。职校领导首先要转变观念,利用书本学习、出外考察、网络浏览等途径,广泛接触先进院校丰富、鲜活的教育信息化理念与新课改思想,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在本院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要让教师明白,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是教育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信息环境,教师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对信息技术加以选择,决定采用哪种媒体,运用何种策略、方法与模式。

在内容上,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要具有实用性,要让教师习惯性地将信息技术作为备课、授课、组织教学活动的工具。各职校要根据本校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精选培训内容,精心组织培训。教师培训内容的选择应立足于现代信息技术理论基础的应用,立足于教师信息素质的培养。

在方式上,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要从实际出发,方法要灵活,形式要多样,要注重针对性,讲求实效性。根据部分职校信息资源匮乏,培训面广量大的实际情况,可采取“集中组织培训为主,多途并进”的培训方式。各职校应充分依托本地高校培训基地搞好集中培训,并组织实施现代信息技术考核,充分发挥高校师资培训机构主阵地的作用。同时,还要在切实利用本校与社会资源、做好本校培训与校外培训的基础上,做到自主学习与集中培训相结合,重点培训与全员培训相结合,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在培训过程中,要因材施教,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针对教师的不同专业与水平,分层次、分类别地进行培训,务必使教师听懂学会,切不可照本宣科而不问实效。

在管理上,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应力求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基础教育主管部门要从基础教育的总体需要出发,统筹规划,科学论证,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培训制度。各职校要成立信息培训指导小组,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制订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计划,建立教师信息素质培训机制与评价机制,确定提高教师信息素质的培训方法与策略,先解决急需,后系统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整体效益。培训部门要集中有限资源,大力创建信息化平台,提供优越的培训环境,有计划、分层次、分类别地对教师进行各种形式和各种类型的培训和指导。各职能部门要构建适合教师自主学习的教学支持服务系统,从教学资源建设入手,为教师提供多种媒体的教学资源、网上图书资料的查询等教学支持服务。学校应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业务水平提高,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为他们提供方便,给予时间保证,对成绩优异者应给予奖励。学校要重视对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开展新老教师互助学习信息技术活动,要重视组织教师观摩试点学校开展相关教师的课程试点改革教研活动与信息技术培训工作。

(作者单位 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县职业技术教育

中心)

浅谈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005 篇9

湖南省永兴县悦来中学 林志颖 423301

摘 要: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初步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实践,养成良好的网络习惯,要求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探索知识。结合农村中学教学现状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了“培养兴趣,端正态度;严格组织,讲练结合;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以“玩”促练,科学评价”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和素养。关键字:信息技术 教育 教学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技术成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技术之一,信息技术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等重要责任。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巩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让学生初步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实践,使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能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习生活,初步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具备信息社会相适应的道德观、法律、价值观与责任感。由于城乡经济的巨大差距,农村中学在“硬件”配置和“软件”建设上都有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刚刚起步,还处于边缘状态,学生的信息素养差的惊人。如何激发农村中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正确认识网络,增强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等问题是摆在信息技术教师面前不容

回避而又刻不容缓的课题。笔者根据九年的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浅谈如下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培养兴趣,端正态度,养成良好的网络习惯。

有人会问:信息技术课还需要培养兴趣吗?很多学生不是恨不得整天泡在机房和网吧吗?信息技术课与沉迷网吧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概念,前者是一种技能,一种方法,后者是一种纯娱乐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如何以学习兴趣为诱因,正确引领。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才会启动思维;才会主动的想办法去解决它;才会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所以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活创造力的必要条件。例如:教师可以用Excel统计班里的各学科的成绩表,通过展示Excel强大的数据统计功能,让学生有初步的认识,让学生明白成绩表原来是通过Excel统计出来的,并且还可以求出个人的总分和平均数,使学生产生操作欲望,然后布置任务:让学生求出自己的相关数据。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录制声音、文本图象的处理、多媒体文件的播放、E—mail的收发等相关操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兴趣基础。

我校的地理位置环境比较特殊,地处乡镇中心,周边村庄有几家非法的网吧,对学生的诱惑很大。学生进入网吧会很自然地沉迷于网络游戏、QQ聊天、网上视频,甚至于浏览非法网站和黄色网页。这就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正确引导学生获取信息资源,培养他们良好的网络习惯,促进学生心身健康发展。

二、严格组织,讲练结合,培养良好的操作能力。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首先要严格要求学生什么事可做,不能把信息课当作“休闲课”和玩游戏。去年我校才更新了机房,但机房过小,只有40、50台电脑左右,而我校每班人数都在60人以上,合理处理电脑数与班级人数不符的难题,需做好课前组织工作,制定出一套可行的规章制度。使每个学生都有上机的时间,学到更多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其次要严格要求自己,课前切断网络。所谓:“正人先正已”,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自身态度端正,才能作好学生的榜样。

信息技术课的实践性很强,要注重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不能采用传统的“纸上谈兵”教学模式。一堂课中通常只安排15分钟左右讲解示范,讲一个知识点就让学生操作,然后布置一个类似的练习让学生操作,通过实践得到巩固,甚至熟练掌握。有时可以根据学生的操作能力适当调整内容,主讲重点、难点、疑点,把时间多留给学生操作。另外还可以让有代表性的学生在课堂上演示,教师适当讲解并指导,教师讲解会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从而使自己由讲述者成为引导者和促进者,这样既缩短了教学时间,又提高了教学效率。例如:我们在讲解画正方形、圆形时,特别强调与shift键的配合,会有什么效果产生、然后在演示过程中逐一讲解,比较、突出重点,让学生掌握和消化。

三、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由于家庭条件及学生个体能力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在知识层次及实践层次上就有个体差异。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就尤为重要。鼓励这部分优生自学课本上的知识,并对他们布置作业、小竞赛、提高练习和一些感兴趣的操作等。让优生对基础差的同学进行帮助与指导,既克服了学生层次上的差异,又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而且在课堂上谁掌握好知识.就由谁来当小先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能顺利的完成我布置的教学任务,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四、以“玩”促练,科学评价,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信心。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的自主性与“玩”成任务相结合,完成教学之后,要充分发挥“玩”的功效。当然这种“玩”不是纯粹、绝对的,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引导,使学生在玩中获取更大的收获,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信息技术素养。如在教学WORD中的图文框、文本框、图片、自选图形的使用时,当学生完成相应的操作后,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创造一个版面,以一首古诗或一幅对联为例,看谁“玩”成的最棒。学生通过插入、修饰等操作,设计出美丽的版面,有的学生把版面设置了背景图案及声音等,真是群星璀灿,百花争艳。另外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助学性游戏软件促进练,应用“玩”这个手段达到促进“练”的目的。当然,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还可以出一些难题,给有技能较强的学生去完成。使他们在课堂教学上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个人能力,带动其他同学共同进步。

及时的反馈学生操作情况,科学的作出评价,有助于学生了解自身信息技术掌握的程度,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自信心。让学生们评选出一些好作品,利用多媒体控制软件展示给全班同学观赏,同时加以表扬鼓励。这样以来既加强了师生的交流,又发挥了团体作用,同时还使我

能够全面及时了解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以此作为制定下一步教学计划的依据。

浅谈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对策 篇10

2011级计算机 袁玉干

摘要:当前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问题主要有硬件设施不完善,课程设置不合理,学校专职老师少、时间安排不足等问题,学生对信息技术缺乏正确引导等。这直接影响了老师的教学,限制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和发展。同时由于学生地处乡村,大多数学生到了初中后才有机会接触到计算机。这些都给信息技术教学造成相当大的困难,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探索适合农村学生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成为了当前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是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任务。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探索适合农村学生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提高有效教学成为了当前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分析,对策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速度的加快,社会各界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信息技术教育软硬件环境建设已经有了一定基础。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可以说面临着前所未有机遇,但随之而来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

一、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分析

如今,信息技术课已纳入中学的必修课。主要内容由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两大部分组成。但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落后的农村学校可能还存在硬件设施不完善,课程设置不合理,时间安排不足等问题,直接影响了老师的教学,限制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和发展。同时由于学生地处乡村,大多数学生到了初中后才有机会接触到计算机。而现在我国2亿3千多万中小学生中,农村就有1亿4千多万,所以农村学校如何更好地开设好信息技术课,缩短与城镇中学的差距成了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根据了解,我将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为以下几点:

扬州大学继续教育毕业论文

(一)对于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视不够

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绝大多数基层干部、教师以及家长都认为信息技术课不是升学考试科目,没有必要大力发展。他们都是以提高升学率为教学工作的中心目标,对于这一目标有利的方法措施就实施,而其它的则无关紧要。以这种偏颇的目标来作为教学工作的导向,学生也会受其影响。会使学生只去学习升学科目,而不会去发展自己的特长,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符合国家提出的素质化教育。近年,中国教育部作出了“从2001年用5到10年左右的时间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的决定,而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关系到信息技术教育能否全面普及,由此可以看出,计算机教育,尤其是计算机在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

(二)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有限的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资金是困扰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一个大问题,经了解得知,经济条件差的地方,无法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而能够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地方,绝大多数是硬件设施不齐,拿我所在的学校来说,虽然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信息技术设施,但还是不能保证学生每人一台机器,因为这很不利于开展学生上机操作部分的教学工作,还有部分学校已经初步拥有了信息技术教育的条件,修建了诸如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等硬件设施,但学校在课程安排上限制了学生只能在上课时才能用得上这些设备,以至于这些设备除了上课以外的大部分时间就被闲置起来,没有充分发挥其有效的作用。特别是这几年,原来校校通工程实施时,国家配备的TCL电脑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它的硬件设备与现在的主流设备的性能差距很大,很多软件都无法正常的安装使用。近两年,在我们江苏地区,又实施了一个大的工程,龙芯工程,我们江苏每一个学校都安装了一个龙芯机房,但说实话,这次配备,国家虽然投入了很多资金,但实际作用是不好的,龙芯电脑的CPU是我国自主研制开发的,龙芯电脑CPU的主频也只相当于2002年左右当时奔腾处理器的主频,电脑的整体运行速度不够理想,在这里我用一个例子来对比一下,用我校的老式的TCL电脑来打开WORD软件需要5秒左右,而用我校的刚配的新的龙芯电脑打开类似于WORD的一个软件需要25秒左右,这种对比是很明显的,另外,龙芯电脑由于架构的原因,所安装的系统是linux系统,与目前主流的Windows xp在使用方面格格不入,特别是linux系统支持的软件不多,安装一个新的软件也很麻烦,扬州大学继续教育毕业论文

没有windows xp使用方便。所以说,虽然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没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三)教师专业素质水平不高

经了解,目前在职的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分为信息技术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其中信息技术专任教师中八成是自学成材,还有部分是经过培训半路出家的。这些教师在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方面还比较薄弱,由于认识的肤浅,而容易片面地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还有些信息技术教师自身对计算机及其操作就是一知半解,在教学中往往会把知识讲错使学生理解错误。实际上计算机是工具,学会使用计算机是同会读、会写、会算一样的;但计算机又不是一般的工具,只会使用是不行的,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计算机的优秀用户,还应懂得一些原理,并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不仅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提高专业素质水平,所有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及素养还有待于提高。

(四)社会引导不当

目前,农村家庭中拥有电脑的还是少数,计算机及网络在学生们的心中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而学校又认为这不是统考科目,与自己的升学无关,把大量的精力放在读、背书本知识上,即使有时老师让他们上网查查资料都无从下手。教师上信息技术课时,怕学生误操作会在网上感染病毒,自身又不懂计算机维护,只好将网络切断。再由于目前网吧的违规经营,有些家长误以为孩子上网不能学好,不让自己的孩子上网查找信息资料。还有一些家长玩网络游戏、上网聊天成瘾,这样就给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使其也痴迷于网络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

(五)学生基础较差,教材与课程设置不合理

经了解,农村小学近两年才开设信息技术课,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而中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机会也很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计算机术语及一些操作的理解能力较弱。而教材的选定相对偏难,更适合于城市里的学生。课时的安排又较少,学生的基础差,导致信息技术课的开展有一定的难度。

扬州大学继续教育毕业论文

总之,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观念、资金、技术、师资等诸多困难。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一)转变教育观念,领悟新课标教学精神

首先要正确认识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必要性,在实际教学中,不要只强调“计算机学科”教学,还要注重计算机技能的培养以及德育和情感教育,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指导和帮助,再由学生通过与周围学习环境进行交互得到新知识,让学生站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上。

(二)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信息技术水平

由于地区差异性,发达地区早已开展多年的信息技术教育,而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目前还没有解决基本的信息技术教学条件问题,很多学生小学阶段都没有很好地接受信息技术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问卷,交谈等多种方式收集所有学生的真实情况。通过了解后,一个班往往只有二、三个学生有家用电脑,并且电脑应用水平并不高,只能进行一些常规的电脑操作。了解后做好登记,便于以后的教学。通过以上的工作,可以让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相应教学计划。

(三)正确引导,端正态度

建立绿色网站和适合于青少年年龄阶段特点的网站,彻底净化网络,给学生上网创造良好的条件。利用好网络可以纯洁人的灵魂,拉近沟通的距离,增长见识,培养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但上网一定要适度,不能成天流连于网络游戏、网上聊天等,这更需要社会、家长、教师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

(四)灵活处理教材

扬州大学继续教育毕业论文

信息技术是一门更新换代非常迅速的课程,其发展的速度几乎与时代同步。而现在农村中学用的教材多是老教材,内容偏繁、偏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某些内容对农村学生来说不易理解,范例和操作偏难,吸引力不够。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可以大胆创新,对教材重新整合,适当进行增删,重新设计,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使课程内容适应农村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应农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五)深入研究教法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掌握基本技能和获取基本知识离不开课堂,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特殊学科与其他学科有很大不同,即它的操作性很强。

1、作为教师来说,必须提高专业技能、紧跟时代发展,加强科研能力,完善教学评估。要重视教学设计,要处理好教学目标——内容——过程——效果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设计中,应用系统分析法,对教学各个环节进行协调、控制,使课堂教学系统的整个功能达到最优化。要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目标,深入领悟信息技术教育内涵。教师要利用自身优势、资源,积极参与赛课、论文评比、各类制作比赛,积极参加本地区教研活动,加强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

2、在教学过程中

(1)要激发兴趣,保持长久的学习动力。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强化因素,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在教学中要活用教学形式,比如游戏学习法、竞赛学习法激发学习兴趣。对于农村的中学生来说,“电脑”是新奇的“玩意儿”,所以学生刚接触时兴趣非常大,老师这时可以对计算机的神奇功能进行介绍,使学生对计算机有了一种神秘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机会,恰当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2)要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气氛,培养合作精神。信息技术课程的整个教学活动不光是学生个人对学习任务的完成,它离不开学生团体的共同参与。由于农村学生智力因素的差异,其认知水平和操作水平也相差较大,所以,民主平等、尊重信任、互相合作、共同参与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对于那些水平偏低,缺少合作勇气的学生,教师要肯定他们的能力,经常有意识地引导、鼓励他们增强自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合作。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合作表现尤为重要。在课堂上,老师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都进行个别的辅导,一个班中往往只有几个学生水平较高,接

扬州大学继续教育毕业论文

受速度较快,很容易就掌握。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好为人师的特点,采取分组教学法,让学生教学生,事半功倍。

(3)教学形式要求讲练结合,注重学生上机实践的时间安排;要精讲多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特别强的学科,学生只有通过动手实践,才能掌握信息技术,培养信息技能,探究新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规定,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这种讲练结合的教学形式一方面使课堂教学动静结合,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节奏,符合农村学生的认知规律;另一方面,注重学生上机实践的时间安排,为农村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解决了农村学生因对信息技术接触过少而产生的神秘感和陌生感。

(4)尊重农村学生个体发展差异,对差生应耐心指导,并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勤作尝试。由于农村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情况不一,以及学生家庭经济环境、曾经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程度不同,导致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的起点是参差不齐的,在学习过程中也会分化很快,这会给教学带来诸多不便。这就要求在教学时必须注重基础教学,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针对学生操作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差异设计不同难度和层次的内容,也要求我们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个体发展差异,对差生应耐心指导,并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勤作尝试。既要因材施教,又要因生施教,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

(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有效利用已有资源

加强专业人才实际教学能力方面的培养,是实现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保障之一,教师一定要经常参加业务培训,及时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自觉地能动地研究信息技术,掌握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并从中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探究新的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从而有效地推进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在农村教育中,学生机房是信息技术课的主要场所,因此要确保教学效果,还要保证机器的完好率和使用率,教师要解决好维护与使用的矛盾,探索一些可行的维护方法,如用GHOST对系统分区做镜像等,以便适时快速恢复。

要让信息技术更有价值,教者就应更多的关注学生,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不能仅停留在练习的层面上、满足于基本技能的掌握,要在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建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适时适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学科整合和综合应用的能力,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实现教学成果最大化;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需要教师精心营造教学情境,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吸引住所有的孩子,仿佛他们就是情境中的人物,让他

扬州大学继续教育毕业论文

们在一个温馨的、舒适的情境中学习,在玩中学、在学中练,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创造的舞台。我们坚信:经过我们的努力,信息技术教育这朵花一定会在祖国的大地上开得更加鲜艳。

主要参考文献

给农村信息技术教师更多的掌声 篇11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快,但是农村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处于信息技术刚刚起步的状态,那么,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究竟发展的怎么样?现在几乎所有的中心小学已建好了计算机房,一部分学校做到了一人一机,“因特网也在农村小学得到了普及,并且基本上实现了专线接入或建设了远程教育网”……应该说具备了信息技术传播的条件,但是, 信息技术教育及其应用最终要通过教师贯彻实施到学校教育教学当中去。

“硬件毕竟是‘死’的,只有人才能赋予它生命与活力,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就是其中的主力军,他们的生存现状更值得关注。”从某种程度上讲,教师的信息意识及对信息技术的理解、掌握、运用决定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效果和水平。因此,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首先要强调教师应具备信息技术素质。

另外,各课任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制约着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信息技术教师是老师的“老师”

学校安装了多媒体教室预约系统。在许多教师还未接触到这一新鲜事物之前,信息技术教师就为他们上了一课。在许多农村学校,教师对信息技术抱以很大的热情,但由于基础薄弱和对外交流的缺乏,绝大部分学科教师的技术应用水平还有待提高。因此,以信息技术教师为首的校本培训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刚接触信息技术时,信息技术老师就成了启蒙者师,他们手把手地教会他们使用电脑。多媒体课件制作是许多教师头疼的一件事,也是培训最多的一项内容。尤其是中老年教师。一旦他们要上公开课,课件制作的任务就只能落在信息技术老师身上了。

二、学校、家庭对信息技术教育观念落后,从一个深渊走向另一个深渊

我们谈到信息技术,许多学校认为,信息技术就是上计算机的课,上课如何运用计算机,不用计算机就要扣分;一说多媒体,就都得是多媒体;像追赶时装和流行歌曲一样,追时髦,赶风头。有的教师认为,因为使用了计算机,学生不动手算了,不会画图了,不作笔记了,也懒得想了,课堂上只剩下乱喊了,这样一来使用电脑将导致人脑的退化,索性再不用计算机上课了。大多数的家长拒绝孩子摸计算机,原因是怕孩子迷上了计算机而会耽误学业。这样一来,家庭、学校便彻底的剥夺了部分孩子利用计算机学习的权利,导致逆反心理重的学生利用一切机会在街道的“网吧”上网,有的甚至嗜网成癖,反过来又给家长、学校造成管理上的问题和困难。

三、信息技术课不容易

在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最时髦的学科,应该受到重视,但事实上,它却是最容易受到冷落的学科。由于信息技术本身发展太快,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方向和内容的稳定性。长期以来,许多农村学校领导感到这门课程难指导、难评价、难控制,因此采取了不过问的“冷”处理办法。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校内是兼职,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认真上好信息技术课。

学生而言,教育信息化肯定不能等同于简单的互联网的概念,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信息网络及技术,变成自觉学习、自我发现、自主探索的工具。

四、将信息技术的教学等同于计算机的教学

目前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从大纲的制定、教材编辑到课堂教学、教师的观念等,实际上还停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上。至于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能够探索到什么、怎样探索、如何加工,并没有引起有关人士足够的重视,比如高三的毕业生能否快速利用互联网查询各大学的招生信息,然后进行有效分析以帮助自己确定报考志愿。这就使信息技术的教育目标发生了偏移。

有些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就是用计算机上的课,便在一些课上从头至尾都用计算机教学,忽视了其它传统教学媒体的作用。事实上,任何教学媒体都有其所长,亦有其所短,尽管计算机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它传统教学媒体的一些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有的甚至是计算机所不能完全替代的。实际上信息技术并不单指计算机,还包括很多的方面!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只有把各种信息教学媒体和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使用,取长补短,才能真正提高教学。

五、专业成长何去何从

“网站有病毒”“网站病毒一般是在主页,并且在主页的最下面有一个链接指向病毒网站,删除这个链接就是了”“不行呀,前台和后台都进不去了?”“这个有什么前台后台?自己用FTP进到上传文件夹直接把整个网站拷下来就是了”……。据“浙江省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调研报告”表明,农村学校几乎没有信息技术教研组,条件好一些的也只有综合实践活动组,信息技术校本教研困难重重。同时,省、市、县开展的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活动少之又少,部分县市甚至从未组织过一次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培训,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对于新的教学理念的了解,造成一些教师闭门造车,全凭自己的理解去教学。“有时候,我真不知道这样教学生对不对?”一些教师扪心自问。 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代科技开辟了一条教研的新渠道。虽然没有常规的制度,但只要教师遇上问题,登陆QQ群就成了他们首选。“信息技术教师很多是非专业出身,个人专业成长极其重要,正常教研活动的开展已迫在眉睫。”

IT業的飞速发展要求计算机专业学生改变在某一行业或领域从业的旧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具有广泛和多层次的适应性。作为近代科技革命重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发展方兴未艾,正在渗透到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成为新一轮竞争的重要手段,信息化对我国来说也是难得的机遇,正视在信息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差距,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并重视推动信息技术在产业的应用,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而学电脑,也得从小抓起。我们相信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明天会更美好。我们期待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和我们一道为此进行更多、更科学的探索和尝试请给农村信息技术教师更多的掌声。

浅谈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对策 篇12

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当前农村中学教育过程中仍然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 一线教师并没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应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现。针对以上问题, 全国各地已经大规模开展了学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 培训模式主要分为由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集中培训形式和由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形式[1]。笔者认为学校是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发展的主战场, 应充分利用本校资源, 开展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的校本培训, 有利于发挥学校教师集体的智慧, 提高培训和教育科研的质量和效益。

二、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校本培训存在问题

笔者一直负责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方面的工作与活动的组织。在该项工作中, 笔者发现, 当前的农村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 直接影响到培训的效果。主要有:

1. 农村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处于较低水平

笔者在当地所有的中小学 (1所中学, 4所小学共有300多位教师) 开展了一项问卷调查, 有效的问卷243份, 其中部分的调查结果如下:

第1题您的年龄[单选题]

第2题您的教龄[单选题]

第3题您的第1学历[单选题]

从上表可以看出, 农村学校教师由青、中、老年教师构成, 且中、老年教师为主要的教学力量, 他们大部分是早期的师范院校毕业生。15年前我国师范院校的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基本是空白的;且工作的地方身处农村, 信息技术继续教育落后, 制约了当地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发展, 所以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如果按照当前大多数的信息技术培训模式进行, 会造成很多教师跟不上, 从而产生放弃的念头。

2. 农村学校对培训重视不足

学校领导对教育技术真正意义理解不充分, 没有积极推动基层培训工作。因此, 在具体开展培训工作中出现经费困难、执行不力, 有效的激励机制没有形成, 阻碍了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教师认识不到位, 认为国家对教师教育技术素养的要求距离农村教师还很遥远, 不重视信息技术培训, 认为学得太早, 用处不大, 以拿到证书为目的, 考前突击学习, 没有深刻领会到培训的深远意义。

3. 培训安排欠合理

对于目前的培训, 受训教师的普遍反应是: (1) 时间的安排过短, 且多安排在假期, 占用了教师的休息时间, 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2) 以采用集中培训为主, 教师工作时间与培训时间有冲突, 教师难以调配时间, 平衡不了在工作与培训之间关系; (3) 主讲教师不了解农村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实际水平及培训需求, 其所采用的培训形式、培训内容严重脱离学校教学实践, 缺乏典型案例。

4. 培训缺乏后续支持

在调查过程中, 笔者发现60%以上的教师在刚刚结束信息技术继续教育培训时, 都会进行后期的练习, 且尝试把相关的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但过了一段时间, 他们就会慢慢放弃。教师访谈结果表明:老师们认为培训是好, 对他们很有帮助, 但是就一次的培训, 他们也不能掌握相关的技术。有时用起来不会, 就失去信心, 一段时间后就不想再用了, 需要培训能提供相关的后续支持。而现在的信息技术培训都是集中培训, 完成后发证明, 缺乏后期的教育、辅导的支持。

5. 培训内容脱离教学实际需要

学校教师参加的“全国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只是理论层面居多, 且与其他的信息技术培训内容分离, 教师们很难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应用。所学的内容大多脱离实际应用, 而且内容又多, 学了很快忘记, 效果不理想。受训教师能力层次差异很大, 其所工作的学校软硬件环境也有很大差异, 培训中没能进行合理安排相应的内容, 培训内容与教师的实际水平有一定距离, 影响了教师的学习积极性。

以上农村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 在开展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时, 应该多关注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及时做好调整, 细化工作的步骤。

三、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策略

1. 制定校本培训的方案

要设计好培训的方案, 内容包括培训的时间、培训的内容、培训的形式、人员分工等。方案要有序列性和可操作性。一学期或一学年计划培训的内容不要太多, 有一个或两个重点内容便可, 如太多内容, 学校也安排不了, 教师也学不完, 只会造成中途流产。培训的时间要参考学校的日程、课时安排, 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惠及, 可利用教师会议、科组会议、备课组会议的时间段安排培训。其次要发挥信息技术科组的力量, 安排信息技术科组教师承担培训任务, 责任到人。组织召开培训前会议, 明确培训目标、内容要点, 让信息技术教师成为校本培训的主要力量。要发挥学校教导处 (教研处) 的优势, 以教导处 (教研处) 牵头组织开展培训的活动。

2. 完善校本培训的组织与管理

成立校本培训的领导机构, 完善机构人员配置与分工;制定校本培训的规划、培训相关的管理制度、考勤制度等。根据每次培训项目的实际情况, 制定培训的计划及评价机制等。适当引入激励机制, 将教师参与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与教师评先选优、职称评聘、工作考核等挂钩, 确保培训有效开展与推进。其次, 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各项教育技术比赛活动, 如这几年的教育部门举办的“微课视频”比赛, 教师教育教学软件大赛等活动, 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并对获奖的教师给予物质及精神上的奖励等。

3. 设计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内容

上级主管部门一直都很重视教师的信息化培训, 所以在信息技术的校本培训安排不能与之相冲突, 避免内容上的重复, 造成资源上的浪费。同时, 农村学校地理位置偏远, 教师的学习、认知跟不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2]。城镇教师已经熟练掌握、习以为常的使用方法、操作技巧对农村教师来说是好奇、不懂、不会使用, 甚至不敢使用。所以, 培训内容难度不能太大, 要有针对性。

(1) 加强设备使用方法的培训

近几年学校在信息化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入, 添置了不少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但目前, 教师所接受的培训多以软件的操作为主, 且由于教师的水平不一, 教师对设备的使用不熟悉, 甚至不懂以致不敢使用。有时, 教师在使用过程中, 设备出现一些简单的故障或使用不当等问题时, 不知道如何处理, 耽误了上课等问题时有发生。这也是教师不愿意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原因之一。针对此问题, 在学校开展校本培训过程中, 在教学设备的使用方法方面要加强, 可以级组或科组为单位, 开展讲座或实操示范形式进行培训。

(2) 加强综合操作能力的培训

教师们参加了由上级部门组织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培训, 内容都是以单一的软件操作为主, 或以完成某个单一的目标为任务的教学, 教师在接受培训后都达标了。但是在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 常要综合运用到多方面的计算机知识才可以更好、更合理的完成教学的目标。如要制作多媒体的课件时, 有的教师只会把相关的素材添中到课件中, 对课件的布局和颜色的搭配等就不会处理, 结果课件的显示效果差。针对以上培训内容存在的问题, 在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时建议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教学设备常见故障与故障排除方法、声音的录制与编辑、视频的录制与编辑、图片的编辑、课件制作时的注意事项、教学主题网站的制作等, 在具体操作中, 其内容要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定。

4. 培训形式多样化

在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 信息化渗透到每一个环节, 可根据实际情况, 通过不同的形式组织培训:一是讲座式的培训。这一类的讲座利用学校的周会议、科组会议时间, 如条件及经费有限, 可由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 (或科组内的优秀教师) 负责就可以完成。二是分组进行讲授或示范操作。由于学校经常会召开科组或级组的会议, 可以利用这些会议的时间进行一些简单的、简短的讲授或示范操作。三是以科组或备课组为小组开展讨论学习。以小组为单位, 通过讨论的形式进行培训, 并做好小组活动记录。制定科组或备课组活动计划、科组信息技术培训制度。

5. 建立校本培训资源库

校本培训资源库的规划建设要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优势, 便于教师参加培训学习随时随地浏览查询。支持培训的资源库要实用也要适用, 内容紧贴培训的内容大纲, 使之真正成为教师学习参考、培训后续支持。资源库的建设原则要易于使用, 要易于教师通过网络进行交互自学。资源库的规划建设要具有扩充性和兼容性, 还要有点前瞻性, 有利于资源库的充实及各种现成资源的集成, 便于集中管理[3]。

四、结束语

农村学校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发展是推动农村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推动力, 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还是处于起步阶段, 需要我们不断的尝试、总结、努力。在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中把工作细化, 把工作落到实处, 才能够惠及大部分的教师, 信息技术继续教育工作才能持续进行。

摘要:目前农村学校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方面存在的不足成为制约农村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瓶颈之一。笔者通过分析农村学校教师在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方面的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制定完善培训方案;完善学校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的组织与管理;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内容;采取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加强农村学校校本培训资源的建设。

关键词:农村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培训,策略

参考文献

[1]张成光.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5, (8) :59-61.

[2]杨建军, 胡蓉.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构成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2010, (6) :134-135.

上一篇:初中我的家风故事下一篇:拜访横河康乐养老院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