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矛盾与意义

2024-06-3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矛盾与意义(精选8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矛盾与意义 篇1

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不断化解社会矛盾中促进社会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一战略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花更大气力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前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我国的改革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又必须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在这样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们要有力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必须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这是我们集中全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这要求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必须正确认识及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抓紧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只有把这些工作都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做好了,我们党才能不断增强执政的社会基础,才能更好地实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全党同志一定要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自觉承担起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矛盾与意义 篇2

随着人类产生, 人与自然的矛盾就应运而生了。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加强, 这一矛盾也不断加深了, 特别是科技革命以后到现代社会, 矛盾表现更为明显。看似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源在于科学技术, 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正是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充分, 加之人们对自然认识能力的限制导致了科学技术的异化, 进而给世人造成了科学技术是导致人与自然矛盾加深的罪魁祸首的印象。

一方面, 从实践的角度看, 科学技术越发达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越强, 这种能力的提高势必加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程度, 也就是说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日益明显了。我们知道, 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了改造自然的方法,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正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的。没有了科技的发展, 一切好的方法和手段都将失去其支撑、失去其基础。另一方面, 从认识的角度看,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到了科学技术的本质, 摸清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 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科学技术为人服务, 同时, 科学技术也使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了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 这样可以更便于人们制定相应制度以适应自然界的发展, 从而达到一定程度上的和谐。

总之, 人与自然要达到和谐, 到目前为止来看, 没有什么可以代替科学技术的作用, 科技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改造自然、认识自然的历史, 如果要摒弃科学技术那将意味着近千年的人类文明的基础将被否定, 这显然是偏激的, 也是倒退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离开科学技术也将是空谈。因此, 我们一定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人与人的矛盾, 靠道德

当前随着社会阶层的出现, 利益主体逐渐多元化, 利益矛盾也随之扩大, 一些人的价值观出现了偏差, 个人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等现象层出不穷。在这些不良价值观指引下, 为一己私利, 做伤天害理之事比比皆是, 诚信和道德的缺失的不良现象屡见不鲜。

1997年世界银行一份报告指出, 中国80年代初期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是0.28, 1995年是0.38, 到90年代为0.458, 另据有关数据显示, 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 中国的基尼系数仍以每年0.1个百分点的速度在提高, 1999年为0.457, 2000年为0.458, 2001年为0.459, 2002年为0.460。学者们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推算我国2004年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465。由此可见, 中国社会收入差距日益拉大, 社会不平等问题日趋严重, 这引起广大处于中下层的社会成员的严重不满, 阶层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出现逐渐增加的迹象, 严重践踏了社会公正。在处理利益关系和各种矛盾时, 应当互谅互让、友好协商, 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尚。

三、人与社会的矛盾, 靠法治

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弘扬法治精神, 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尊重和保障人权, 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由此, 不难看出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几乎所有的人都不会否认这样的事实, 即法与利益有着极其紧密的关系, 法的存在之所以必要就在于它是维系某种社会利益关系、利益格局所不可或缺的条件。从历史上来看, 一个国家基本的社会制度都是借助法的力量———法治, 即对破坏或颠覆社会制度的行为加以惩罚以此来维护这个制度的稳定。在现代社会建设中, 法以保障基本人权和约束公共权力为价值追求, 为公共权力的获得、行使和运行确定基本的规则、程序, 建立和维护宪政构架下的社会制度以及由此达到社会的稳定———人与社会的和谐。

摘要:和谐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 以及人自身和谐。矛盾主要是指辩证思维下的矛盾, 即对立统一。和谐社会的目标就是要达到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 就是要在实践中正确地处理这几对关系中的矛盾, 使之成为相互促进的关系, 推动和谐发展。

关键词:和谐,矛盾,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王玉平, 李晓元.马克思的和谐交往范式及其意义[J].探索, 2010, (2) .

[2]张亚.和谐社会构建与社会斗争形式[J].探索, 2010, (2) .

[3]樊文娥.思想道德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软实力[J].思想政治教育, 2010, (4) :4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矛盾与意义 篇3

关键词:矛盾;和谐;过程

中图分类号:D648.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0—0036—02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历史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1886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中深刻地指出:“一个伟大的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以及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像即概念,都处在生成和消灭的不断变化中,在这种变化中,前进的发展,不管一切表面的偶然性,也不管一切暂时的倒退,终究会给自己开辟出道路,——这个伟大的基本思想,特别是从黑格尔以来,已经如此深入一般人的意识,以致它在这种一般形式中未必会遭到反对了。”在这里,经典作家论述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命题:任何事物的发展、存在,都是“过程的集合体”。恩格斯进一步指出:“这就是辩证哲学所承认的唯一绝对的东西”。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用了很长的篇幅,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到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空想;从经典作家的理论构建,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无不在启示这样一个道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是也必须是一个历史过程。

这样的历史过程,迄今为止,大约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前的时期。第二个大的阶段,可以截至1917年的苏俄十月革命的胜利。在这样一个阶段,马克思恩格斯首先在哲学上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吸收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以实践为基础,并运用推广至社会领域,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三个大的阶段是从苏俄的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到现在。其中,又可以分出若干个小的阶段。不论在前苏联时期还是在1949年后的中国,人们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付出了艰辛努力、不懈探索和沉重的代价。直到1977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探索才重新走上了科学的发展之路。在21世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正在华夏大地阔步推进。

二、矛盾运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史过程的基本动力

(一)矛盾运动贯穿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全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亲身目睹的现实寻求破解人与人、人与自然矛盾,实现人类解放、和谐社会的科学路径。在《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等文中,他对无产阶级人类解放思想作了最初的论述:资产阶级作为追逐私利、奴役工人的力量,已使它发起的“政治解放”陷入不可解救的矛盾之中,法国大革命不过是资产阶级解放的实现。而真正的人类解放,只有诉诸于无产阶级,通过“社会革命”,消除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之间的横沟,把社会变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才能实现。这个在当时多少带有抽象思辨的论述,表达了马克思后来一直始终坚持的无产阶级人类解放的重要原理。这种思想在随后的《共产党宣言》、《资本论》、《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等重要著作中得到科学的论证和系统的阐述。

必须指出的是,马克思恩格斯从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这一根本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始终把实现共产主义理解为一个由多个历史阶段组成的,经由政治革命,转入社会革命最后实现“自由^联合体”的不断演进的过程。

(二)不断解决现时代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经途径

1社会利益冲突加剧。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人们在利益问题上,不论从观念还是从实际维护上,经历了一个非常深刻的变化。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受到当时的物质生产水平和特定的历史环境所限,人们的个人利益的诉求降至极限,从某种程度上说,处于休眠状态。改革开放政策唤醒了人们的利益意识。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人们对利益的追求以及由此带来的利益竞争迅速升温,并日趋白日化。在政府和社会还来不及制定和形成规范的市场规则的时候,这种激烈的竞争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各种恶性竞争以及由此引起的政治腐败与社会腐败、贫富差距的迅速扩大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裂痕的产生就是表现。

2社会心理失衡加重。社会贫富差距和社会裂痕的出现和扩大,引起了人们社会心理的失衡。生活在体制内与体制外、社会中心与社会边缘、上层与下层的社会群体相互敌视与仇恨的情绪在持续的增加,各种经济犯罪和社会犯罪有所增长。如何医治或修复社会心理的失衡状态,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花大力气解决的问题。

3,社会道德失范与诚信缺失。在利欲的驱动下,人际关系呈现商品化、实用主义化和机会主义化的倾向。社会道德严重滑坡,社会诚信严重缺失。这与和谐社会的目标严重相悖。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构社会道德伦理体系。

4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不足。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巨大转变。但是,相比较于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明显滞后,与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许多体制性障碍还有待铲除。

5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依然面临许多阻碍。传统的人治观念仍然具有很大的市场,现代法治观念在短期内还很难从根本上替代人治思想。迈向现代法治的目标还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6重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迫不容缓。目前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向人类发出了严重的信号。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改善付出了较为沉重的环境代价。尽早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仍然是严峻考验。

三、“矛盾”与“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的永恒话题

毛泽东指出,“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是没有完成的。任何过程,不论是属于自然界的和属于社会的,由于内部的矛盾和斗争,都是向前推移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应跟着推移和发展。”磋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可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正是矛盾的持续运动,推动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所以,“矛盾”与“和谐”,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的永恒话题。

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解释,“和”即和睦之意,含有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的意蕴;“谐”即相合之意,强调顺畅、协调、避免抵触、冲突。“和谐”就是和睦协调。把和谐运用

到宏观社会发展领域和对于社会发展状态的描述,则其内涵丰富许多,可以从诸多方面进行表述。

要理解矛盾的含义,首先要区分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所谓逻辑矛盾,是指人们的思维过程不符合逻辑、违反逻辑规则造成的混乱。它与我们理解的辩证矛盾有着本质的区别。列宁指出,“‘逻辑矛盾’——当然,在正确的逻辑思维的条件下——无论在经济分析中或在政治分析中都是不应当有的。”恩格斯在为撰写辩证法著作《反杜林论》准备材料时指出,“对立——如果一个事物具有对立,那末它就同自身处在矛盾中,而且它在思想中的表现也是如此。例如,一个事物是它自身,同时又在不断变化,它本身有‘不变’和‘变’的对立,_这就是矛盾。”嗯格斯在这里指出了矛盾的最本质含义:对立,同时说明了矛盾本身就一个不断持续的变化过程。

这种矛盾与和谐的持续运动过程的辩证关系一旦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多样性相结合所产生的复杂性,往往导致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产生迷惑、偏差和难以把握。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异常复杂性有亲身体会的毛泽东同志对此有着深刻的见解。在探索如何处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时,他指出,“这个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作者注),在中国懂得的人逐渐多起来了。但是,对于许多人说来,承认这个规律是一回事,应用这个规律去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又是一回事。”

四、结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矛盾与意义 篇4

一、当前基层国税机关存在的社会矛盾及原因分析

(一)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社会矛盾。一是队伍“新陈代谢”慢。作为垂直管理的国税部门,由于进人渠道有限,尤其是在2001年以后,分配到基层国税系统的人员屈指可数,部分县局甚至几年都未进一个,这种新人员流入少,队伍长期相对稳定不变化的局面,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存在一些固有的矛盾和潜在的危机。二是年龄结构老化,队伍缺乏活力。目前,就道县国税局而言,全局职工平均年龄都在42岁左右,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职工少之甚少,整个队伍年龄结构日趋老化。这些现状导致了干部职工思想僵化,队伍缺乏活力。三是公务员管理办法不尽科学。主要是激励机制没有真正建立,相应的配套管理措施不完善,造成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和干多干少一个样,这种利益分配不合理的格局普遍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再加之年龄和职位所限,仕途发展困难,导致干部职工进取心不强。四是干部队伍思想不稳定。与经济发达地区和北边县区相比,作为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山区,在工作环境和职工福利待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距,干部职工对劳动报酬和工作环境的攀比心理和个人期望的较大差异,导致了干部职工心理不平衡,工作不安心。五是协调沟通配合不够。主要表现在单位内部各科室、分局间存在工作衔接、沟通、配合不力,个别干部职工考虑问题只站在本单位、本岗位和本人的角度,缺乏大局观,造成了工作整体质效不高。

(二)征纳关系存在的矛盾。首先是纳税意识不强,影响了征纳关系的和谐。一方面,少数纳税人对税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依法诚信纳税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有的纳税人以种种借口故意拖欠缴纳税款甚至逃避缴纳税款;另一方面,少数税收管理员在思想上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不能积极主动地与纳税人加强沟通,为纳税人搞好服务,而满足于传统的完成收入任务,重收轻管淡服务,直接影响了征纳双方关系的和谐。其次是纳税服务不到位,得不到纳税人的理解与支持。部分税务干部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岗位和职责,服务意识不强,缺少沟通理解,不能依据税收法律法规及时进行宣传引导,导致纳税人对政策理解不全面而产生矛盾。还有的税务干部只把纳税人当作被动的执法对象,只强调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的义务,忽视了其应获得优质服务的权利,因此得不到纳税人的理解与支持。其三是文明执法意识差,加深了征纳之间的矛盾。由于个人素质和修养以及制度不规范等问题,部分干部职工不能够文明执法,文明收税,甚至不具备基本的税收执法技能,在执法中因程序不规范、语言不文明等问题引发征纳冲突,加深了征纳之间的矛盾。

(三)与地方党委、政府的关系矛盾。一是税收计划分配的矛盾。地方党委、政府只注重一般预算收入计划,而对上级国税局下达的税收计划仅作参考。党委政府下达的一般预算收入,要求国税部门必须完成。而一般预算收入的增长比例较大,年增幅都在20—30%,像今年市国税局下达道县局的税收任务是8100万元,而地方党委、政府下达的税收任务却达9100万元之多,这种“现有税源难以满足税收计划高增长需求”的隐患,给税收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二是严格执法与营造宽松软环境的矛盾。为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作为欠发达的边远山区,需要大量招商引资,地方政府为实现招商引资目标,就明确要求各部

门宽松地执行政策,为引资企业营造良好的软环境。而作为国税部门如果不严格

执法,就难以真正为纳税人创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加大税务人员的执法风险。

如严格执法又将影响招商引资企业的迅速发展,这种矛盾让税务机关进退两难。

二、对策与思考

(一)化解社会矛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思想,也是

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思想。因此,化解社会矛盾必须以科学发

展观作为指导,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理念,不断提高

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及时有效化

解社会矛盾。

(二)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应坚持的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一切

工作都应把人的因素要放在第一位,注重调动人的能动性,使人的聪明才智得到

尊重和最大限度发挥,这也是激发国税活力的关键所在。工作要讲原则,也要讲

人性重感情,学会换位思考和相互理解。二是坚持合作共事原则。要搭建一个真

诚友爱、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平台,通过同志之间的相互合作,促进国税团队精

神和奉献精神进一步发扬,实现国税机关、纳税人、税务干部等方面利益的多赢,达到1+1>2的效果。三是坚持公平效率原则。建立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

公平、分配公平的公平保障体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创造活力,使之焕发蓬勃生机,促进国税和谐

和人的全面进步。

(三)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应处理好五大关系

1.处理好国税机关与纳税人的关系。征纳关系和谐是基层国税化解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方面。构建和谐征纳关系,国税机关必须处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在处理征纳关系上,一是必须树立以纳税人为中心的工作理念;

二是坚持依法治税,为纳税人创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三是建立纳税人权利保

障体系,不断拓宽征纳沟通渠道,让纳税人的各种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解决,权益得到切实保护;四是优化纳税服务,一方面要让税收政策服务到位,确保国

家税收政策得到贯彻执行,另一方面要提高办税效率,使纳税人能够方便快捷办

税;五就是创新税收宣传,使税收工作能够得到纳税人理解,取得支持和配合。

2.处理好单位领导与干部职工的关系。国税机关的稳定和谐,体现在领导

干部和职工关系的和谐。构建和谐干群关系,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必须发挥引导

作用。一是树立以人为本观念,并作为工作的指导思想;二是注重领导班子和领

导干部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妥善处理新形势下国税部门面临的各种

矛盾;三是实施民主管理,引导税务干部职工主动关注和积极参与国税机关建设的决策和管理,提高决策和制度的科学性、民主性。同时,注重制度化管理向机

制化管理转变,建立有序的工作体制,提高干部职工对制度规范的遵从度,实现

无为而治;四是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体制,以国税事业凝聚人心,使人尽其才,才尽其能,营造鼓励干事业、支持干事业的良好氛围,促进人的全面进步;五是

关注社情民意,真心实意为民办实事,为税清廉讲正气,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

作用,树立良好的国税机关形象。

3.处理好本系统干部职工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税务机关内部同志之间的人

际关系,不容置疑是每个税务干部的共同愿望,也是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

要建立良好的同志关系,作为税务机关,一方面要积极加强团队精神的培养,增

进干部队伍的团结。另一方面就是要尽可能处理好内部干部职工的利益分配问题,避免干部职工之间因利益的分配不公产生隔阂。每个干部在处理同志关系时要首先应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尊重包容同志,真诚善待同志;要学会看到别人的长处,自己的短处,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要讲奉献,主动帮助同志,真诚对待同志,才能取得周围同志的信任,建立温馨的人际情感,融洽的同志关系。

4.处理好上级机关与基层单位的关系。作为垂直管理的国税系统,上级机关主要担负领导组织职能,基层单位主要负责具体税收征管工作。因此,在处理上级机关与基层单位的关系上,作为上级机关,一是强化服务意识,为基层税收征管工作创造环境和保驾护航。对到上级机关办事的基层干部应热情接待,真诚服务,耐心解答问题,不能动辄就训斥,要克服高高在上的官老爷习气,树立领导机关的威信;二是要关心基层。在资金、人才、待遇等资源上向基层倾斜,切实解决基层单位税务人员因工作条件差,待遇福利低等原因都往上级机关钻,留不住人才的问题发生;三是建立上下级机关的沟通机制。要让上级的精神和意图能够及时得到基层机关领会和贯彻,能够及时了解和解决下级的情况和困难,从而避免因信息渠道不畅造成上下级税务机关配合不默契。作为基层单位,则必须树立大局观念,绝对服从上级机关的领导和指挥,确保上级机关的决策和工作部署得到贯彻落实不走样,不把矛盾上移,切实维护好上级机关的权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矛盾与意义 篇5

[摘 要]《矛盾论》第一次系统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学说,详细的阐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和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及其辩证关系等,为我国革命建设时期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如今,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国际关系等社会各领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矛盾,如何顺利巧妙的解决这些矛盾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因此,我们需要重新研读《矛盾论》,从书中提炼出解决现有矛盾的基本思维和处理办法。

[关键词]矛盾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矛盾论》的写作背景

(一)思想环境分析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始到《矛盾论》写作完成,党内出现过两次较大规模的“左倾”错误思潮。

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共产党开展了土地革命,在此期间毛泽东提出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被拒绝。李立三认为“城市是敌人的头脑和心脏,乡村只是统治阶级的四肢。” 由此,左倾冒险主义思想第一次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占据了主体地位。在党内占据时间最长,给党的各项事业造成的损失最严重的就是以王明为代表的第二次左倾错误思想路线。王明在工作部署中坚持苏联革命的成功经验,坚决执行共产国际的指示,无视毛泽东提出的关于工农武装割据、武装夺取政权的思路,其结果就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导致红军惨败被迫离开江西,开始艰苦卓绝的长征。

(二)地理环境分析

经过艰苦卓绝的“长征”之后,红军队伍在陕北胜利会师。一九三五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国民党和共产党于一九三七年开始第二次合作。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是主力军,属于正面战场,而共产党位于抗战大后方,绝佳的地理位置给毛泽东同志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学习环境,有更多的时间阅读马列专著。

二、《矛盾论》的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矛盾论》的理论基础

为了能够学习更多马列主义书籍,毛泽东来到了北京大学图书馆打工,利用工作之便饱览群书。在革命过程中,毛泽东曾被人机讽“狭溢的经验主义者”,这大大刺激了追求理论修养的毛泽东。因此,发奋阅读马列主义著作是毛泽东极端重视的工作内容之一。第二次国共合作后,共产党位于大后方的第二战场,给毛泽东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马列主义著作。其中最主要的有列宁的《唯物论和经验批判主义》、《关于辩证法的笔记》、普列汉诺夫的《论一元论历史观的发展》等书。这些书给毛泽东关于矛盾的思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中古传统文化中的哲学丰富了《矛盾论》的内容

中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始于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 ”后经汉代董仲舒唐代韩愈深入研究,宋朝时的周敦颐、程颐、程颢不断发展,于南宋朱熹和明末清初的王夫之达到最高成就。毛泽东是秉持着批判继承的态度对待中国传统哲学,并不断赋予其新的含义。

一方面,毛泽东继承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精华。毛泽东吸取了古代文化“相反相成”的观点,用它来表示对立面的统一,即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问题,指出对立面双方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另一方面,他对传统哲学进行补充,赋予其新的含义。毛泽东的新陈代谢规律与老子的“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的循环论思想,与王安石的“新故相除”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也显然有一定的联系。不同的是,毛泽东克服了老子的历史循环论思想和相对主义世界观,同时又从事物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角度,更新了“新故相除”的理论内涵,用事物内部新旧因素的对立统一,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

三、《矛盾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一)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日趋复杂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分析到,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一类是敌我矛盾也就是对抗性矛盾,另一类是人民内部矛盾即非对抗性矛盾。

目前我国存在敌我矛盾较之前的更为复杂。就国外而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经济上、科技上、政治上、军事上的优势,极力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活动。在国内,虽然不存在两个对立阶级实体之间的阶级斗争,但阶级斗争的某些表现还存在着并呈现出新的特点。如:党和人民同贪官污吏之间的斗争,破坏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敌对分子之间的斗争,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内同国内外散布腐败的矛盾斗争。对于我国存在的对抗性矛盾,应该采用专政的办法去解决,而不能心慈手软采用了说教的方式,必须用法律武器去裁决这些破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事情。

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的各方面同样存在着复杂多样的非对抗相矛盾。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体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将触及深层矛盾问题、劳动者就业结构和就业方式不断变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等。这些矛盾和问题,绝大部分属于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可以通过民主的方法、和平的方法、说服教育等方法妥善加以解决。所以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地分析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构建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

(二)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要在坚持矛盾普遍性的前提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就是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在复杂事物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性;同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性。因此,我们需要在解决矛盾中善于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方法。

我国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为了解决我国现阶段的矛盾,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只有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才能为解决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矛盾与意义 篇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一战略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可能更复杂、更突出。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正确应对这些矛盾和问题,花更大气力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前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国际形势继续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我国的改革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同时又必须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在这样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我们要有力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必须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这是我们集中全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保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它适应了我国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次升华,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探索和认识,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一个历史性课题。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把 “社会更加和谐”作为这一目标的重要内容。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根据实践的发展与时代的要求,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执政的重要目标和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更加明确地提了出来。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不仅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概念,而且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这是对十六大确立“全面小康”要求的进一步展开和丰富,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飞跃。这不只是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它扩展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内涵,是我们党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越来越体现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它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入把握,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执政理念上的新发展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这是我们党对人类文化中和谐思想的继承与发扬,更是对我们党执政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我们党在治国理政思路上的重大创新。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党顺应时代特征和矛盾性质变化提出的关系到社会主义安定团结、长治久安的重要战略决策,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执政理念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的迫切需要

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即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关键阶段。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按照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3000美元。从2003年的人均1000美元到2020年达到人均3000美元,对于我国而言这一阶段机遇良多,是一个 “黄金发展期”,同时隐忧不少,又是“风险高发期”。而这种隐忧和风险,又主要来自伴随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不协调。这些不协调、不和谐的状况,不仅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快速发展,而且使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现实矛盾更加难于处理。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迫切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完成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党的执政所必须的广泛的社会基础也不是一劳永逸就能解决的。历史和现实表明,任何一个政党要掌握政权并巩固政权,不仅要有坚实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阶级基础,还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要竭力获取社会大多数群众的支持和认同,善于增强对整个社会的凝聚力。一个政党要在历史上有所作为,必须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去实现历史发展的目标。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实践证明,人民群众对执政党的认同感和执政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公信力,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基础。

这就要求我们党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人民群众以及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充分发挥出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抓紧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广大群众安居乐业。只有把这些工作做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我们党才能真正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并且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创业,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矛盾与意义 篇7

一、马克思主义矛盾论概述

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认为,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普遍存有, 且矛盾是不以人的一直为转移的、处于事物发展始终的运动规律, 更是推动事物不断发展前进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 矛盾推动事物发展是由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来决定和共同完成的, 其中,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对立面间相互依存、吸引和贯通, 缺一不可, 如美丑、善恶等, 矛盾对立面双方会吸收各自的因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新事物只不过克服了旧事物特点, 且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决定了事物发展的趋势, 新事物是旧事物的反面、对立面, 并不是纯粹的新。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的对立面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 矛盾双方的此消彼长也是在量变和质变中实现的, 在量变的同时, 矛盾的斗争一旦打破统一体, 会产生新的矛盾统一体, 从而旧事物发展成为新事物;因此, 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集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矛盾的共同作用。

二、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正确认识矛盾

中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征途中, 同样也时刻到处充满各种矛盾。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没有差别的社会, 是要在对立与统一、平衡稳定中寻求和谐, 没有差异、没有矛盾的和谐是根本不存在的, 其中, “差异就是矛盾”。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来看待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矛盾, 指导意义重大:

(一) 矛盾这一事物的普遍法则, 当前中国社会也不例外

当前, 尽管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是和谐的, 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因素、矛盾和问题, 如城乡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发展压力;就业、住房、医疗、教育等状况问题种种;社会治安、安全生产问题较为突出;腐败现象仍较严重……。这些都是在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不能去回避、也不能够掩盖的现实矛盾和问题, 只有正视矛盾、揭露矛盾、寻求解决矛盾的途径方法, 才能妥善处理矛盾, 在矛盾的合理解决中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

(二) 当前中国社会的矛盾表现

当前, 中国社会的矛盾主要有两类: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矛盾呈现新动向, 且不断复杂。

一方面, 中国社会的敌我矛盾从国外来看, 主要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分化、瓦解, 及其在经济、政治、军事和科技上的渗透;在国内尽管我们不存有根本对立的阶级斗争, 但新时期党和人民同少数腐败官员、广大人民同少数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破坏国家安定团结的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也是敌我矛盾, 对于这些矛盾绝不能心慈手软, 需要采用专政办法解决, 对敌实行专政与构建和谐社会不矛盾, 是统一的, 只有肃清敌我矛盾, 才能顺利构建和谐社会。

另一方面, 对于人民内部矛盾也要争取处理,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特别是社会利益关系的复杂多变, 体制改革和劳动就业形势的变化, 这些领域面临的种种矛盾, 都是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 要通过批评、说服教育想、协调、讨论等和平、民主的方式解决, 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让人民分享改革成果, 才能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

其中, 我国人民内部矛盾的集中表现是利益矛盾, 社会转型变革中, 随着分配方式、工作就业方式的多样化, 人民利益格局发生重大调整, 不同阶级、基层和群体间的矛盾、摩擦、冲突等日益增多, 贫富差距问题不容忽视, 如工农间、城乡间的矛盾和社会贫困问题;党群、干群间的矛盾和既得利益集团问题;民族矛盾和宗教问题;社会公平公正问题、劳资问题、社会就业矛盾、群体性事件、资源环境问题等, 这些都是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不和谐因素。

三、注重社会建设, 解决社会矛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如上所述, 对于敌我矛盾, 要坚决采用专政、打击的斗争手段去解决矛盾, 以排除不和谐因素, 克服不和谐障碍, 但是我们也不能过分强调斗争, 需要把握好斗争的度, 重视斗争的目的,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进程中, 要明白斗争是为了寻求矛盾的高度统一, 即和谐。

对于人民内部矛盾, 要调整中和严重失衡或者不合理的利益格局, 要让改革惠及全体人民, 在经济改革, 大力发展社会经济和社会生产力的同时, 解决好发展失衡的矛盾, 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 注重区域发展战略, 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 妥善处理中西部发展问题和三农发展问题;同时要加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从制度、体制上理顺各种利益关系, 拖进民主发展建设, 在选人用人上, 特别要注重干部的德才兼备, 要注重选择过程的公正、公开和竞争, 要全面惩治和预防腐败, 加强政府行政职能转变和政府审批, 保障人民权益、化解人民矛盾;特别要从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方面, 重视解决人民内部的精神需求矛盾和社会建设, 依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国梦的思想引领和文化价值, 在全社会倡导民主、自由、诚信、友善、和谐、爱国、敬业、奉献的氛围, 同时发挥传统文化的思想阵地和教化功能, 大力促进文化繁荣;要着力解决民生问题, 从就业、收入分配、医疗、教育等方面研究政策, 加大努力;创新社会管理, 大力吸收信息技术, 发挥大数据的神奇威力, 重视信息的利用率, 在社会管理方面进行创新, 如北京市东城区实施的网格精细化社会管理就是这方面的有益尝试, 只有推进为群众的服务管理创新, 提高效率和科学性, 才能在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有效解决矛盾。

摘要: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观点, 正确认识和分析各种社会矛盾, 从途径方法上找到解决矛盾之路。笔者在概述马克思主义矛盾论基本内容的基础上, 重点分析了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正确认识矛盾, 针对矛盾分析给出了注重社会建设, 解决社会矛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矛盾论,中国,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张立文.中国和合文化导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矛盾与意义 篇8

【关键词】和谐社会 人民内部矛盾 成因

一、和谐社会与人民内部矛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全面而持久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是以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协调发展,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终目的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价值功能在于营造正义、民主、自由、法治、平等、宽松、和谐的政治氛围,满足人民的主体价值需求,优化人民的生存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协调发展,两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过程中。

二、和谐社会构建中人民内部矛盾的成因

1. 生产力水平不够高是根本原因

当前我国人民内部的主要矛盾仍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相对滞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在人民内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之所以存在大量的,有时甚至转化为对抗性的矛盾,根本原因就是因为目前经济落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马克思曾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而物质利益作为利益结构中的核心内容,因为人们的一切活动“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由于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人们在占有生产资料和取得收入方面还存在着不平等现象,这必然引起分配不公、行业之间不平衡、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以及各种经济成分之间收入差距的矛盾。而社会不和谐不过是物质利益矛盾的外化形式。

2. 社会政策缺失,社会保障脆弱是深层原因

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原有的农村保障体系随着集体经济的瓦解已基本解体;城镇中原来的保障制度存在种种问题,许多劳动者还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由于没有社会风险的分散和分担机制,他们的基本生活条件与发展机会处在更为脆弱的状态,更容易受到失业、疾病、工伤的打击,他们的子女也更容易失去平等的发展机会。在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城乡二元化的问题不仅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而且随着大量的农村务工者进城打工,城镇中也出现了二元化的社会结构。农村来的务工者不能享有城市居民所能享受的社会福利和保障,而且连他们的子女也无法在城里享受平等的义务教育,这又造成了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分化。

3. 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是主要原因

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是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新旧体制在磨合过程中带来的碰撞和磨擦所引起的,新旧体制交错,制度不完善,法律不健全,政策不配套,管理不到位,各种碰撞和磨擦交织在一起而产生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向治理和善治的转变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人们曾经希望政治体制改革能够走在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的前面,至少也能与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同步。正因为如此,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才不可避免。

4. 少数党员干部能力素质低下,腐败行为严重是突出原因

近几年,领导和群众矛盾紧张,主要是少数领导干部在生活待遇、利益享受上严重脱离群众,甚至贪污腐化,从根本上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邓小平指出的:“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 “官僚主义现象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少数官员 “高高在上、滥用权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好墨守成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拉。”对此,广大人民群众深恶痛绝,最终导致矛盾激化。因此,官僚主义是造成群体事件的主要原因。

5. 公共管理体制建设相对滞后,发展不平衡是重要原因

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巨大转变。但相比较而言,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明显滞后,不能很好地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存在着许多体制性障碍。公共管理体制建设的滞后主要集中体现在:一是管理关系不顺。诸如,党政关系、政府和企业、党与政府同第三部门的关系等还没有理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管理责权也没有完全理顺;二是公共管理体制不健全。另一方面,原有的农村医疗卫生合作体制却在改革过程中流失了;在社会治安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导致各种犯罪还在高位运行;在社会事业方面,有效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认清楚人民内部矛盾的产生原因,正确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使社会达到真正和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0页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7

上一篇:安徽中考英语07-11年历届作文下一篇:过渡期交接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