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2024-06-27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精选11篇)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篇1

对于李老师的《分数的意义》的这堂课,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思路清晰,环环相扣。这节课主要是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分数的含义,对分数有进一步的认识,也就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一种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有两个:

1、整体方面:是在学生原有的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的基础上突破到由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2、部分:平均分成的每一份由原来的一个突破到由几个组成一份。

教学中李教师从平均分一个苹果导入,复习把一个物体作为单位1进行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并让学生说说这个分数的意义。此环节是学生学习新知的切入点。在认识1/2基础上,教师充分信任学生,鼓励学生,放手让学生借助学具自己去创造分数、研究分数。这就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我们欣喜地发现,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分数,他们有各自独特的发现。不仅顺利地认识几分之一,而且还创造出了几分之几的分数,并且还能举生活中的实例来验证,说明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在这“做数学”的过程中,学生创新火花不断地迸发出来,不断体验到创造的愉悦和探索的乐趣。

本节课中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交流反思中共同分享学习成果,提升活动的价值。如当学生利用学具充分操作后,及时组织小组讨论:你是怎样创造出分数的?让学生交流各自的学习成果,使认知结构得以扩充与放大。当学生提到“正方形的1/4”时,抓住契机,收集学生的不同的折法,展开对-本质意义的探讨。教师只提出:看到这些图形,你有什么想法?生自己提出问题:为什么阴影部分的形状各不相同,却都是这个图形的1/4呢?经过讨论才发现:分数与平均分的份数有关,而与具体分的方法和分成的形状无关,从而剔除分数的非本质属性。在上述思维的相互碰撞中,明确本质,升华认识。又如:“奇妙的色块图”的问题解决,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再采用小组讨论,合理反馈交流的活动形式,既总结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又展示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形象思维,渗透极限思想。不仅满足了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需要,同时为部分困难学生创造了“最近发展区”,进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达到共享成果的层面。

李老师很重视比较,一节课多次组织学生比较,是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我们能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比较教学的方法有求同性的比较和辩异性比较。小学数学教材中,一些数学知识的差异性常常为它们的相似性、相近性和相关性所掩盖,运用辩异性比较,不仅可以显示知识间的差异,有利于学生区别知识间的各自内涵,而且可以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篇2

一、学习源于系统的重复和变异

“变异理论”认为:一定数量的重复对于学习来说绝对必要。因此, 为了认识某事物, 就必须注意到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不同之处, 即本质特征。为此, “变异理论”总结出了“变”与“不变”的四种范式:“对比”“类合”“分离”与“融合”。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时, “平均分”是分数的关键属性, 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平均分”这个关键属性, 教师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 (生日派对) 导入新课, 让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将一块蛋糕分成两份, 得出“相等”和“不等”这两种分法。通过两种分法的对比, 学生可认定“平均分”是最公平的分法, 从而引出1/2, 为“分数”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师在学生用1/2表示出半个蛋糕之后, 通过“类和”这一范式帮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其他教学情境中。例如让学生借助圆形、长方形、等边三角形和等腰梯形等学具, 先动手折一折, 再用斜线把它的1/2涂上颜色, 以此说明1/2的意义。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对比长方形的三种折法, 进一步体会不管怎样对折, 只要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份, 每份便是这个长方形的1/2。在学生充分感知1/2的基础上, 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分数”的“分母”这一关键属性, 教师运用“分离”这一范式, 适时提出问题: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用手中的学具折一折, 并用彩笔表示出来。就这样, 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 让学生自主创造“分数”, 学生在动手折、说“分数”的意义和观察板书的同时, 会发现不管什么图形, 只要平均分成几份, “分母”就是几, “分母”表示的是分的份数。

接着, 教师通过图形的变换, 不断拓展学生对“分数”的认识, 体会“分数”的“分母”和“分数”数值的关系。下列图形中, 涂色部分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

最后一幅图运用“融合”这一范式, 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几分之一, 又引出新知几分之几, 通过“上图中空白部分可用几分之几来表示?为什么分子不是1?”这两个追问, 分离出“分子”的属性:“分子”表示所取的份数。就这样, 学生明白了“分子”“分母”的属性, 从而在头脑中建立“分数”这一概念。

二、学习是迁移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变异理论”认为:没有“共同性”就不会有迁移。其实, 没有“差异性”也不会有迁移。可见, “共同性”和“差异性”这二者同样重要。我们能认识事物的特征, 关键在于这些事物有些方面相同、有些方面不同, 于是通过对比、区分, 我们认识和理解了事物的特征。传统意义上的概念性变式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改变概念的外延, 称为“概念变式”;另一类是改变一些易混淆概念外延的属性, 例如举反例, 称为“非概念变式”。这两类变式构成“概念性变式”, 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对概念的多角度的理解。因此, 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时, 我设计了三道练习题。

其一, 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并读一读。

其二, 按分数把下面各图形涂上颜色。

其三, 下面图形中涂色部分可用分数表示吗?

在这一巩固练习中, 我运用“融合”这一范式, 将是否“平均分”“切分”的份数、所取的份数进行变换, 为学生提供标准、非标准的正例, 使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属性, 以帮助学生形成准确的概念, 最终使学生真正掌握概念。值得注意的是, 第三道练习题需要学生添加辅助线, 然后才能将图形平均分, 最终用恰当的分数表示。

三、学生的错误是最好的教学资源——反例

“变异理论”认为:学习者要先认识事物的相关属性, 然后把这些相关属性联系起来, 才能准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这为我们理解正、反例在概念学习中的作用提供了独特视角。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时, 我们通常会采用这样的练习形式。

用下面的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对吗?对的画“√”, 错的画“╳”。

前两道题是判断“平均分”这一关键属性的反例, 但第二小题往往会有学生将其判断为正确。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给学生创设宽广的思维空间, 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审视“图”与“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而深化对“分数”的认识。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篇3

一、情境引入的比较与分析

五套教材首先都创设了一个“平均分”的生活情景。其中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浙教版都以情景中的“一半”作为切入口,引出最简单的分数■;而西南师大版则是直接从情景中指出“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但同样是这个“一半”的出现,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浙教版这四套教材也有一些微妙的区别。

【苏教版】先创设了一个“2位小朋友在郊游当中要分4个苹果、2瓶矿泉水和1个蛋糕”的情景。为了体现公平,当然要平均分。

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2=2个。

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2=1瓶。

那么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半个。

【北师大版】创设了一个“2人分苹果”的情景。

2人分2个苹果,每人是2÷2=1个。

2人分1个苹果,每人分到半个苹果。

【人教版】创设了一个“2人分一个月饼”的情景。

每人一半,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

【浙教版】创设了一个“种一半地”的情景。

先讨论一半的意思,再指出“把一块地平均分成2份,1份是一半。

可以说,苏教版、北师大版、人教版、浙教版都是为了向学生表明这样一个意思,把单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一半。但苏教版、北师大版、人教版都遵循了一个由“具体操作再到抽象”的原则,即先通过操作引出“一半”,再由一半引出■。特别是苏教版、北师大版还让学生经历一种由“每份是整数个到每份是半个”这样的过程,努力沟通除法与分数的关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比的数学思想。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对一半的理解似乎又深了一步。而浙教版是“先直接讨论一半的意思,再指出一半的定义”,似乎是“先抽象再具体”,好像有点不合乎逻辑。

二、学习素材的梳理与分析

五个版本的教材,首先都创设了一个“平均分”的情景,然后用平均分当中的一半来引出■,再通过操作活动来加深对■的理解,最后或是引出分数的概念或是比较大小。

1.引出第一个分数的梳理和分析

在理解一半后,苏教版、北师大版、人教版、浙教版都直接指出一半用一个数来表示就是■,或半个就是。这样一来,分数的引入就以“一半”这个词为跳板,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但是西南师大版是直接指出“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有点灌输的味道,稍显直接了一点。(如下图)

综合五个版本的教材来看,都是以■作为第一个分数来引入的,这个方法是十分正确的。首先它是一个分母最简单的分数,最容易操作而且直接明了。其次,它还有一个简单的词义外壳包装——“一半”,学生容易理解。

如果借助表格理解的话,可以是这样一个表格:

2.理解分数的学习素材分析

由于本块内容是对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的起始课——认识几分之一,所以比较浅显形象,以感性认识为主。主要分两个层面展开:

第一层面:动手操作折(涂)分数。基本都以■或■为对象,进行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不断进行变式,从中感悟分数的共性内容。

【人教版】在让学生理解了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一半,也就是■后,思考:那么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 )分之一,写作( 。紧接着,让学生通过操作来折出一个正方形的■。

通过操作、比较,让学生明白,不管折出来的形状怎样,只要是平均分成4份,每份一定是■。通过刚才分月饼(圆形的■,到正方形的■),其实是在不断舍去分数的外在属性——形状,而指向分数的本质属性——平均分。不管形状怎样,只要是平均分成4份,每份一定是■。

【北师大版】在引出■后,设计了一个让学生涂一涂的练习。

这样也是在向学生透露一个信息:■的形状可以有很多很多,为什么这些不同的形状都可以表示■呢?原因只有一个,它们都平均分成了2份。只要平均分成2份,每份一定是■。

另外的版本不再一一说明,附图。

【浙教版】

【西南师大版】

【苏教版】拿一张长方形纸,先折一折,把它的■涂上颜色,再在小组里交流。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为了理解分数的真正内涵,5套教材都采用了动手操作的方法。在操作中,学生的方法肯定是多种多样的,这样就为我们的比较提供了素材,也为变式提供了材料。在教师的引导、追问下,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就逐渐从表面到了核心。就是说,只要是平均分了,就是分数;同样的分数可以有不同的形状,关键是是否平均分。

第二层面:通过意义比大小。苏教版、人教版、北师大版安排了通过分数意义来比较大小这样一个环节,但还是要基于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比如■和■,在同一个等圆中,前者是平均分成2份中的1份,后者是平均分成4份中的1份,肯定是前者大。这种基于分数意义上的比较大小,对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找到分数的数感也是十分有益的。

两个层面比较如下:

我们发现,在通过涂折对分数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北师大版和西南师大版是最充分的。苏教版和浙教版只涂折了一个■,人教版只涂折了■,也都进行变式了,但就显得学生体验过程不够长,感觉太仓促和局限了。北师大版和西南师大版通过对两个分数的不断比较,就拉长了学生的体验过程,学生对分数的理解也比较深刻。浙教版和西南师大版,都不安排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是可惜的。因为大小比较的前提还是要基于对意义的理解,虽然教材提供了直观图,但这种直观图必须理解了意义才可能画出来。

3.分数定义的分析

本学段的分数还是一种初步认识,所以对分数的定义也是一种描述性的,以感悟为主。五个版本的教材中只有苏教版、北师大版、西南师大版都在第一课时出现,人教版、浙教版在后面的课时出现。其中苏教版只用一个分数■就引出了分数定义,这样就给人一种很单薄的味道,而另外几个版本用多个分数来引出分数,给人的感觉就丰富多了。

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三、 练习题型、题量的梳理与分析

【人教版】在第一课时后安排了两个练习:

2.在○里填上“>”或“<”。

第1题是填分数,一共有4个图形,分别是圆、十字形、正六边形、平行四边形。所提供的图形比较丰富,平均分的方法也比较多,而且答案都是几份中的一份,巩固了今天所学的分数。第2题是比大小,借助于图,为比大小提供了感性支持。

【浙教版】在第一课时后安排了三个练习:

1.涂色部分用几分之一表示?

2.按要求涂色。

3.下面哪几个图形涂色部分是这个图形面积的■?

这里的三个题目,第1题和人教版的第1题意义是一样的,但人教版提供的图形比浙教版丰富,浙教版在三角形的分法上别出心裁。这里的第2题是为了突出里面部分和整体的数量关系。第3题是为了体现分数的平均分。

【北师大版】在第一课时后安排了四个练习: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

2.按分数把下面各图形涂上颜色。

3.用下面的分数表示阴影对吗?对的画“√”,错的画“×”。

4.图中有■

(1)哪个图形的阴影部分等于它的■?

(2)哪个图形的阴影部分大于它的■?

(3)哪个图形的阴影部分小于它的■?

第1题是看图填分数,提供的图形也比较丰富,分法也比较巧妙。第2题的看分数填图和第1题刚好相反,抽象程度比第1题高,分法也比较丰富。第3、4两题都是为了体现平均分的思想。

【苏教版】一共安排了6个题目:

1.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吗?

2.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是■,在( )里画“√”。

4.你能折一折,表示出一张纸的几分之一吗?

5.先按照分数涂上颜色,再比较分数的大小。

6.《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

第1、3两题都是填分数,但第1题提供的图形比较简单,分法也很一般;第3题主要是为了孕伏分数的大小与分母的关系。第2题主要是为了体现平均分的思想。第4题既体现了平均分的思想,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第5题,先涂色,再比较大小,学生印象更深刻。第6题是对学生分数数感的培养,是一个亮点。

【西南师大版】安排了3个练习:

第1题,通过动手操作,来理解分数的意义。第2题,思维含量不大,主要巩固分数的读写。第3题,太过笼统,指向性不强。

我们把以上信息列成一个表格:

每个版本的教材都紧扣了课堂中的学习素材,注重用多种形式来理解课堂的内容,同时又注重了材料的丰富性,拓展了学生思维。其中,苏教版的练习最为丰富,但1、3两题可以合并在一起,以精简题量;西南师大版的练习太单一;人教版的练习内容似乎又太单薄了一点。

综合上面的教材,可以发现:任何一个版本的教材在同一个内容的编排上都有着共性,但又有自己的特色和侧重点。一些共性的东西,可以说是“英雄所见略同”,我们往往可以直接引用;一些不同的地方,我们可以借鉴每种教材的长处,“博采众长,取长补短”往往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责编 金 铃)

3.分数定义的分析

本学段的分数还是一种初步认识,所以对分数的定义也是一种描述性的,以感悟为主。五个版本的教材中只有苏教版、北师大版、西南师大版都在第一课时出现,人教版、浙教版在后面的课时出现。其中苏教版只用一个分数■就引出了分数定义,这样就给人一种很单薄的味道,而另外几个版本用多个分数来引出分数,给人的感觉就丰富多了。

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三、 练习题型、题量的梳理与分析

【人教版】在第一课时后安排了两个练习:

2.在○里填上“>”或“<”。

第1题是填分数,一共有4个图形,分别是圆、十字形、正六边形、平行四边形。所提供的图形比较丰富,平均分的方法也比较多,而且答案都是几份中的一份,巩固了今天所学的分数。第2题是比大小,借助于图,为比大小提供了感性支持。

【浙教版】在第一课时后安排了三个练习:

1.涂色部分用几分之一表示?

2.按要求涂色。

3.下面哪几个图形涂色部分是这个图形面积的■?

这里的三个题目,第1题和人教版的第1题意义是一样的,但人教版提供的图形比浙教版丰富,浙教版在三角形的分法上别出心裁。这里的第2题是为了突出里面部分和整体的数量关系。第3题是为了体现分数的平均分。

【北师大版】在第一课时后安排了四个练习: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

2.按分数把下面各图形涂上颜色。

3.用下面的分数表示阴影对吗?对的画“√”,错的画“×”。

4.图中有■

(1)哪个图形的阴影部分等于它的■?

(2)哪个图形的阴影部分大于它的■?

(3)哪个图形的阴影部分小于它的■?

第1题是看图填分数,提供的图形也比较丰富,分法也比较巧妙。第2题的看分数填图和第1题刚好相反,抽象程度比第1题高,分法也比较丰富。第3、4两题都是为了体现平均分的思想。

【苏教版】一共安排了6个题目:

1.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吗?

2.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是■,在( )里画“√”。

4.你能折一折,表示出一张纸的几分之一吗?

5.先按照分数涂上颜色,再比较分数的大小。

6.《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

第1、3两题都是填分数,但第1题提供的图形比较简单,分法也很一般;第3题主要是为了孕伏分数的大小与分母的关系。第2题主要是为了体现平均分的思想。第4题既体现了平均分的思想,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第5题,先涂色,再比较大小,学生印象更深刻。第6题是对学生分数数感的培养,是一个亮点。

【西南师大版】安排了3个练习:

第1题,通过动手操作,来理解分数的意义。第2题,思维含量不大,主要巩固分数的读写。第3题,太过笼统,指向性不强。

我们把以上信息列成一个表格:

每个版本的教材都紧扣了课堂中的学习素材,注重用多种形式来理解课堂的内容,同时又注重了材料的丰富性,拓展了学生思维。其中,苏教版的练习最为丰富,但1、3两题可以合并在一起,以精简题量;西南师大版的练习太单一;人教版的练习内容似乎又太单薄了一点。

综合上面的教材,可以发现:任何一个版本的教材在同一个内容的编排上都有着共性,但又有自己的特色和侧重点。一些共性的东西,可以说是“英雄所见略同”,我们往往可以直接引用;一些不同的地方,我们可以借鉴每种教材的长处,“博采众长,取长补短”往往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责编 金 铃)

3.分数定义的分析

本学段的分数还是一种初步认识,所以对分数的定义也是一种描述性的,以感悟为主。五个版本的教材中只有苏教版、北师大版、西南师大版都在第一课时出现,人教版、浙教版在后面的课时出现。其中苏教版只用一个分数■就引出了分数定义,这样就给人一种很单薄的味道,而另外几个版本用多个分数来引出分数,给人的感觉就丰富多了。

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三、 练习题型、题量的梳理与分析

【人教版】在第一课时后安排了两个练习:

2.在○里填上“>”或“<”。

第1题是填分数,一共有4个图形,分别是圆、十字形、正六边形、平行四边形。所提供的图形比较丰富,平均分的方法也比较多,而且答案都是几份中的一份,巩固了今天所学的分数。第2题是比大小,借助于图,为比大小提供了感性支持。

【浙教版】在第一课时后安排了三个练习:

1.涂色部分用几分之一表示?

2.按要求涂色。

3.下面哪几个图形涂色部分是这个图形面积的■?

这里的三个题目,第1题和人教版的第1题意义是一样的,但人教版提供的图形比浙教版丰富,浙教版在三角形的分法上别出心裁。这里的第2题是为了突出里面部分和整体的数量关系。第3题是为了体现分数的平均分。

【北师大版】在第一课时后安排了四个练习: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

2.按分数把下面各图形涂上颜色。

3.用下面的分数表示阴影对吗?对的画“√”,错的画“×”。

4.图中有■

(1)哪个图形的阴影部分等于它的■?

(2)哪个图形的阴影部分大于它的■?

(3)哪个图形的阴影部分小于它的■?

第1题是看图填分数,提供的图形也比较丰富,分法也比较巧妙。第2题的看分数填图和第1题刚好相反,抽象程度比第1题高,分法也比较丰富。第3、4两题都是为了体现平均分的思想。

【苏教版】一共安排了6个题目:

1.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吗?

2.下面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是■,在( )里画“√”。

4.你能折一折,表示出一张纸的几分之一吗?

5.先按照分数涂上颜色,再比较分数的大小。

6.《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

第1、3两题都是填分数,但第1题提供的图形比较简单,分法也很一般;第3题主要是为了孕伏分数的大小与分母的关系。第2题主要是为了体现平均分的思想。第4题既体现了平均分的思想,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第5题,先涂色,再比较大小,学生印象更深刻。第6题是对学生分数数感的培养,是一个亮点。

【西南师大版】安排了3个练习:

第1题,通过动手操作,来理解分数的意义。第2题,思维含量不大,主要巩固分数的读写。第3题,太过笼统,指向性不强。

我们把以上信息列成一个表格:

每个版本的教材都紧扣了课堂中的学习素材,注重用多种形式来理解课堂的内容,同时又注重了材料的丰富性,拓展了学生思维。其中,苏教版的练习最为丰富,但1、3两题可以合并在一起,以精简题量;西南师大版的练习太单一;人教版的练习内容似乎又太单薄了一点。

综合上面的教材,可以发现:任何一个版本的教材在同一个内容的编排上都有着共性,但又有自己的特色和侧重点。一些共性的东西,可以说是“英雄所见略同”,我们往往可以直接引用;一些不同的地方,我们可以借鉴每种教材的长处,“博采众长,取长补短”往往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篇4

我觉得胡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领会是深刻的,教学方法把握得当,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的知识体验,找准学生新知的“最近发展区”。

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一种自主建构过程。教学时,注重从学生的这一数学现实出发,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创设具体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知识体验,促进他们有效地开展建构活动。

2、挖掘生活素材,巧妙整合课程资源。

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篇5

拓展材料7: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椒江区第二实验小学 翁玲燕

同课异构是一种新的教研方式,充分发挥了我们教师的创新才能,使课堂教学别开生面,三位老师同上《分数的初步认识》,他们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教学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我们听课者真正感受到数学教学艺术的魅力。我觉得三位老师对新课程理念的领会是深刻的,教学方法把握得当,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⒈尊重学生的知识体验,找准学生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如何将这一全新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是重要的,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的桥梁,学生的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一种自主建构过程。教学时,三位老师都注重从学生的这一数学现实出发,从学生熟悉的“一半”入手,明确一半是怎么分的,从而引入用一个新的数来表示所有事物的“一半”。创设具体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知识体验,促进他们有效地开展建构活动。⒉挖掘生活素材,巧妙整合课程资源。

新课程实施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不再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是提倡教师依据自己所追求的,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体现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如三位老师都有把生活中的“汽车标志”、“国旗”“巧克力”和一些生活中的图片等搬入认识分数的课堂,可以说这些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细枝末节”,放置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场景中简直不值得一提,但我们惊喜地发现,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生活事物,成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感悟数学价值的有效载体。学生从这些生活画面中,不仅联想到了分数,更重要的是结合具体表象辩证地体会到了其中的数学算理。这样的设计更贴近生活,而且将知识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在“生活”与“数学”的一拍即合之下,才生成了如此经典的课堂。⒊注重开展自主学习,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三位老师摒弃了“师生问答”的传统教学模式,组织、引导、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并让学生上台展示。尊重了学生的意见,发扬了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由单一被动式接受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转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

当然,每一节课都很难做到“踏雪无痕”,多多少少会留下一些遗憾。我有几个观点,纯属“一家之言”,现提出来与各位共同商榷。

⒈张老师的设计可谓是大胆、开放,给了我们对分数初步认识教学方法上的一种全新的感受,真的是很震撼。但是我觉得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张老师在此内容的传授中过急,没有让学生充分地去体会和表述几分之一的意义,重难点没有突破。

⒉周老师自己个人的各方面素质都非常不错,不管是语言的表述还是板书的书写都显得那么干脆、漂亮,很让人羡慕!但是毕竟这是借的班级,学生跟不上你的的语速,跟不上你的思维,在这种情况下能稍放慢一些,提出问题后不要急着让学生回答,等一等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

⒊在李老师的课堂上充分表现出李老师对数学语言表述的重视,整节课下来,基本上学生都能准确的表述几分之一的意义,知识目标落实的比较到位。但是李老师自己的语言还不够准确、精炼,在课堂上出现了一些失误。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还请各位同仁指正批评。

评:吴颖老师的《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 前言:

以“聚焦课堂,行为跟进,合作共赢”为主题的第三届景东杯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于14周展开。为了能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自身的教学素质,我们备课组精诚合作,共同探讨。在课前,吴颖老师和陈佳峰老师都作了充分的准备,他们认真钻研教材,查找相关的资料,观看“862”与之可以借鉴的观摩课,精心设计教案,同时向其他老师虚心请教。值得一提是,由于我们学校数学方面的教具比较缺少,两位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各种途径寻找教具或者自己制作。而备课组的其他老师积极发挥团队精神,对两位老师的教案设计认真研究,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对新教材的理解,提出一些非常好的设想。此后,在听了两位老师的试教课后,针对试教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中肯的意见,并和两位老师一起探讨如何改进的措施。两位新教师在听取了备课组的其他老师的建议后,针对试教课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积极思考,认真反思,对课堂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组织形式,三维目标地落实等方面重新定位,对教案作出了较大地修改。特别是陈佳峰老师,他的敬业精神和对自己严格要求的态度实在让人感动。为了能达到较好的课堂效果,他对教学设计几度易稿,多媒体课件制作了好几遍,试教课上了两次,他积极进取的态度让我们每位老师由衷地敬佩。评课:

吴颖老师作为一名新教师,却给我们上了一堂成功的而且有实效性的数学课。教师教态自然,思路明确,说明课前做了充分准备而胸有成竹;教师语言规范,教学节奏把握准确,说明教师的教学素质较高。教师不仅出色的完成了知识目标,而且在完成知识目标的同时,非常注意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情感的渗透,体现了三维目标的落实。下面我谈一下,我对这堂课的感受:

1、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入手,逐渐过度到新知。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从旧知识逐渐迁移到新知识,并让学生通过对新知识的探究,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这堂课,吴老师通过对“倍”的复习,巩固了旧知与解题方法,很自然地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到新授内容“增加几倍”。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采用小组合作,同伴互助的教学模式,通过小组里一部分学生摆一摆小圆片,另一部分学生画一画线段图,最后共同算一算的合作学习形式,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得自主学习成功的喜悦和体会小组合作的力量,最终达到提高个体学习的动力和能力,达成团体目标。同时,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直观的形象思维逐渐过渡到抽象的逻辑思维,逐步领悟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的解题方法。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得到了充分发挥,真正体现了以学生的学为主体,教师的教为主导,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3、注重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探索方法的获取。“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整堂课教师不仅培养了学生摆学具,画线段图的学习方法和解题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对获得的知识予以阐述,从而培养了学生严密的数学思维过程。在对结论的推导过程中,吴老师运用列举的方法,层层引导,使学生的思路清晰明了,从而培养了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

4、学习氛围宽松,自由,和谐。

整堂课吴老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自由,和谐学习氛围,师生之间的交流融洽。特别是教师能给学生恰当的鼓励。有一位学生在回答提问时,由于紧张一时没有讲出理由,教师不是马上让其他的学生去帮助他,而是让全班同学一起鼓掌予以鼓励。教师的信任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温暖,而且会让学生克服害怕答错的心态,今后能勇于发表自己的建议。常听到老师讲,自己所教的学生上课不举手发言,从吴老师的课中,我能体会到学生发言的积极性,需要我们老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地给予鼓励和培养。纵观整节课,我有点个人的建议: 小组合作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组操作,合作探究是数学课重要的学习方式。但是,合作前要让小组明确探究的目的,让每一个同学对要“做什么 ”“怎么做 ”以及小组成员之间如何合作谁是发言人要有明确的安排。要注重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在上一届的景东杯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后,专家也对我们提出了要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给予关注。由于农村的孩子接触的事物较少,人比较淳朴,平时言语较少等客观因素,再加上我们教师平时也不重视(我也是),因此我们学校学生的表达能力一直是制约课堂教学发展的瓶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多讲。可以采取师与生,生与生,小组与小组等多元地交流方式,使全班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教师的语言要规范和预设性。

数学语言是很严谨规范的,教师的提问,引导,总结等言语对学生理解知识有着莫大的关系。同时,教师对自己的语言要有预设性,要讲得精简而明确。目标的制订,角色要正确。

新课程目标的主体是学生,所以说目标表述是以学生的角度出发的,而我们教师常常将三个维度的目标主体转移为教师。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阅读新课程标准,改变以前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后绪:

应该来说,从两位新教师身上折射出我们景东小学教师踏实勤劳,埋头苦干,积极进取的工作作风,相信经过若干年的磨练,并且通过对自身的不断要求,一定会对景东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添上浓浓的一笔。

《用字母表示数》评课 小学生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对于他们来说是很抽象、显得较枯燥的。而且用字母表示数的许多知识和规则与小学生原来的认识和习惯是不同的,而这些知识和规则又是学习简易方程以及将来学习代数的主要基础。杨老师的这节课,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找准了知识的切入点,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旧知迁移诱导到新知学习,完成了认知上的一次飞跃。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来说说我对这节课的认识:

1、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新的课程标准里说,数学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原来的认知基础上的,杨老师这节课恰当地运用了学生身边的教学素材,比如:母子年龄、儿歌等,这些的设计使原来抽象的字母变得具体与富有情趣,并且杨老师还现场提取数学信息,创设了老师和学生年龄对比的这一有趣的生活情境,营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2、重视学生自主与合作,讨论与交流的学习。

本节课杨老师基本上是放手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比如本节课中,教师提出:选用一个你自己喜欢的(转载自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字母来表示自己的年龄,并用这个字母来表示你爸爸、妈妈等身边熟悉的人的年龄。学生先合作讨论,然后自主完成,最后再拿出来大家交流。这种学习方法,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我认为杨老师在这一环节处理的很恰当,值得我学习。

3、教师和学生都处在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中。

本节课学生在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中自由地发表各自的想法、观点,使学生学的轻松,教师教的也轻松。比如:一个环节,教师采用了“数青蛙”的儿歌。课堂进行到此学生已有些疲劳,在此采用儿歌“数青蛙”,给学生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玩中学,乐中悟,充分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再一次体会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的乐趣。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篇6

首先,在教学介绍环节,我从学生识别的三角形、矩形等平面图形入手,用漂亮的云娃娃覆盖,让学生猜出它们是什么图形并给出理由,从而引出主题:对角度的初步理解。在这个环节中,通过观察角的集合发现角的共同特征,要求学生多动手多讨论,指出角的一个顶点和两个边,同时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在孩子们掌握了角点有一个顶点和两个边之后,让学生确定一些图形中哪些是角点,哪些不是角点,并解释原因,以进一步加强对角点特征的理解和理解。

本课程的难点在于角度的大小与两侧的分叉程度有关,而不是与两侧的长度有关。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先让学生用两支铅笔做一个物理角度,指出活动角度的顶点和两个边缘,让学生操作几次,播放活动角度,让学生感觉到两边合一时角度大小的变化,让孩子们操作,讨论并感知角度大小与两条边之间的关系。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篇7

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1

王老师的课带给我最大的体会是那儿童般的语言和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环节设计。本节课的亮点有: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热情,有利于学生学习。

在导入阶段,教师出示游乐场情景图来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同时让学生感到加数相同的情况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为下面的教学提供一个平台。

2、在新知的教学中能突出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认识乘法的来历,在教学时,刘老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列连加算式,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加法与乘法的比较,帮助学生体验乘法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当学生列出了几个加法算式后,教师出示了2+2+2+2…+2=?这么多数加在一起,你觉得怎样?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突出矛盾,计算不方便,然后引出了可以用乘法计算。这样,乘法的来历就很明了了。

3、在练习中突破难点。

刘老师设计的练习都很典型,涉及了很多方面。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尤其是后面的第4题,每竖行合作写算式时,学生的热情高涨,积极活跃的去做题。而老师在学生的反馈中也引导学生注意先想想是几个几,然后再列式,第六小题,涉及到了有加数不同的时候,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到了不同的加数是不能用乘法计算的,只是时间关系,要是再让学生说一说就更好了。

建议:

1、在乘法的引入环节上。刘老师引导大家列出了很多几个相同数相加的算式,然后又出示了几个算式去观察是几个几,最后由2+2+2+…+2=?引出了可以写成一个比较短的算式,从而介绍乘法。我觉得可以列出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后,直接就介绍可以用乘法来计算,再说说这是几个几,可以写成几乘几,这样会节省出后面练习的时间。

2、对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体现的不太明显。学生的表达能力并没有太多的体现。

3、在语言上要多强调是几个几相加,不要光说是几个几。

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2

俞老师的这节课,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切身感受相同加数这种特殊的加法算式来引出乘法,既符合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也加深了学生对乘法的理解。将这个新出现的计算形式合理的融入到了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在具体操作上,让学生从不同的加法算式中挑出那些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分类环节)作到了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感受形象的数学,也增加了学生的兴趣。然后利用算全班小朋友的手指数目,将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改写成新的算式——乘法算式。由一般的加法算式中提炼特殊的加法算式,既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再把这样的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步骤清晰,层次分明,已为这节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实接下去的核心内容基本都是为这个“改写”服务的。包括认识乘法的基本读写方法,巩固“改写”的`过程。学生在学习刚刚认识的这个乘法的时候,一般很容易将其意义与加法混淆,比如课堂上就出现了4×4=8的回答。这是对乘法意义的不理解。巩固和练习是可以熟练“改写”,但是对于一些对意义还有存疑惑的学生,可以采用各种方法在加强和巩固。俞老师在课堂上的运用了各种方法,让学生从不同方面感受了乘法的意义以及与加法的区别,只是在具体练习上有所欠缺。

数学的计算方法是一个很一般化的,能够普及的方法。既然是方法,就能够通用。乘法的出现就直接囊括了所有加数相同的加法,将这个思想贯彻到学生知识体系中就是所有加数相同的加法都可以用乘法表示。俞老师尽量多的用到了各种各样的形式的加法算式改写到乘法算式,其实可以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发掘。最后一个学生自己发掘并改写的环节由于时间问题草草收场实在可惜。

二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初步认识》评课稿3

今天的两节课都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值得学习、反思的地方。以下我就陈xx老师执教的《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发表自己几点浅薄的看法。如果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首先我认为这节课陈老师很成功的落实了这样几个问题上:1、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为什么要用乘法。2、什么样的加法才可以用乘法表示。3、怎样用乘法表示以及乘法的写法和读法。其次,陈老师在以下几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让学生在童趣中学数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陈老师根据低年段学生的思维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利用数学小精灵并借助多媒体呈现的情景,让学生置身于熟悉的“游乐园”情景中。同时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创设有价值、有意义的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动机,为学生理解数学,学习知识搭建一个有力的“支架”。

二、让学生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学数学

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为了让学生主动建构,理解乘法的意义,陈老师设计了多种多样的活动:

如在课的伊始,教师创设游乐园里“飞机图”的情境,利用生动的生活情境和数一数、圈一圈、说一说等数学活动,从生活情境和加法算式两方面,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每份数量相同于加法算式中加数相同的特点,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解决、加法算式的书写,为理解乘法的意义积累感性经验。教师提出“观察这个加法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又一次针对本质特点进行提问,充分释放了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和才华,通过概括表述相同数连加算式的特征,渗透乘法的意义。

三、让学生在需要中学数学

从过山车的7个2相加,到8个2,9个2,10个2,再到,如果我们全班都去坐过山车,就有20个2相加,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标准地列出了,2+2+2+2+……通过写连加算式让学生体验到用加法表示多个数相加的繁琐,促使学生不满足于现状,对相同加数的连加产生强烈的改革需要,有一种想创造简便写法的欲望,再一次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经历了知识发展的过程。这时陈老师适时地引入乘法计算。学生进行对比后,自然就体会到了乘法简便和快捷的优越性,同时也充分感知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四、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在练习环节,陈老师也颇费苦心,她以挑战的形式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分层练习,通过写一写、分一分、改一改的练习,既重视了基础训练,同时又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这样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巩固性、多样性、层次性的练习,符合二年级小朋友的心理特征,让他们在动中学,玩中学,游戏中学,使他们对新知的认识升华一步,进而形成技能。

总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陈老师追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过程。

当然,课堂永远是遗憾的艺术,在此我也想提几点自己觉得疑惑的地方:

1、如何能更好体现乘法的简便

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是在列加法算式(加数相同)太繁琐时产生的一种简便运算,因此这节课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陈老师在这节课虽然有所体现,但是学生却感受不够深刻,如何设计才能让学生的感受更深刻些呢?如果能够在这里设置情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再引出乘法算式,学生或许能够对乘法的意义理解更加透彻。

2、在3+3+3+2=11与前面算式的比较环节,学生感受还不是很强烈。

3、关注学生还不是很到位。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篇8

单位:龙安区烧盆窑小学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龙安区烧盆窑小学侯俊玲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课书三年级上册91、92页例1、例2--《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整数基础上进行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都与整数有很大差异,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分数的认识在小学阶段分两个阶段学习,本单元只是“初步认识”。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认识几分之几的第一阶段,是单元的“核心”,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说学情

学生对于平均分并不承生,在二年级学习除法时已经有了这方面的经验,在生活中有时候也对一个物体进行平均分,你一份、我一份、他一份平均分一个物体;也有的同学通过不同的渠道听说过甚至知道12、13等一些分数。这些都是学习本课的宝贵的基础资源。

学生学习本课可能会遇到的障碍是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数就是数出来的,今天遇到的数却没法数,怎样表示对学生都是新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以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我拟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分数,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2、通过操作、比较、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几分之一的认识过程,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即把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3、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主动探索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新课标第一网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若干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

四、说教学流程

基于以上分析,本课时的教学过程我分为四大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

课始,我先设计了让学生打手势的比赛。(1)把4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几块?(2)把2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几块?(3)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几块?

此时学生的手势肯定会乱,这时学生会用语言告诉我。学生可能会说出:半个或一半,也有的学生会说出用12表示。如果有人说出12,我会充分利用这一课堂生成资源,揭示课题;如果没有,我会问学生:如何用数来表示“一半”或者“半个”呢?就要涉及到一个新的数--分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由此点出课题,使学生明确目标。

这一环节是从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问题入手,问题简单,学生感到亲切,。当出现了“半个”或“一半”时,老师却提出要用一个数表示,这样就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德国的教育学家曾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启发,引导和鼓舞。”我就是在这一指导思想下设计这一环节。

(二)探索新知,自主建构

这一环节分为4个小环节:操作性探究、合作交流、建立模型、知识迁移。

1、操作性探究,认识二分之一

孩子们,如何用分数来表示“一半”呢?我让学生动手自学,并出示以下自学提示:

(1)用圆来表示这块月饼,请找出这个圆的一半。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

(2)打开数学书92页自学例1的内容。

(3)同桌互相交流,从例1中你知道了什么?

2、合作交流

(1)学生交流,要求边操作边用语言表述。

根据上面的自学提示和同桌交流,学生很容易的想到用对折的方法来找到圆的一半,在交流时我会引导学生理解对折后能把这个圆平均分,进一步强调要“平均分”。通过学生自学例1,学生会知道“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板书二分之一),学生还会知道它的写作方法,同时引导学生书写。先写“--”表示平均分,再写“2”,表示平均分的2份,最后写“1”表示其中的1份,读作:二分之一,并让学生读一读。此时让学生摸一摸这个圆的1/2,并在圆上表示出1/2,巩固分数的写法。然后问学生:“把这个圆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这一份是这个圆的1/2,那另外那一份呢?”学生会说也是这个圆的1/2。在此我会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叙述1/2。

在此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是以平均分为基础的,让学生初步感知二分之一。

(2)质疑。教师拿出一张圆形纸片,随手分成两半,这是12吗?(不是)为什么?学生会说:“一边大,一边小,没有平均分。”

(3)思考: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得到12?xkb1.com

进一步强化平均分,并让学生用正确的语言表述。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平均分、是谁的12。

3、建立模型

孩子们,想一想还可以通过平均分什么能够得到12?

让学生用一张纸折出它的12时,并涂上颜色,我让学生交流各种不同的折法。主要是深究: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它的12?

通过动手折12,说出自己的折法,进一步强化了对平均分的理解。

4、知识迁移

学习二分之一安排了详细的过程,而其他的几分之一,我认为学生完全可以能过交流汇报来完成。此时我会说:“孩子们,我们只能得到二分之一吗?你想通过分什么得到几分之一?”(学生各抒己见)此时我让学生自主动手折纸、涂色、表示出图形的几分之一。最后展示学生制作的几分之一,并让学生用正确的语言介绍自己得到的分数。并小结:像1/6、1/4、1/8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这样设计是出于这样的认识:学习二分之一学生需要在心理上整合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是一个调整的过程,而学习其他的几分之一,是一个同化的过程,用刚刚建立的二分之一的认知结构去同化。这样安排不仅使课堂简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做课本93页第一题

通过题学生不但学会了写分数,还进一步巩固了对几分之一的认识。

2、聪明小判官。96页2题(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3、我说你做,你说我做。你说出一个几分之一,我用实物或图形表示出来,同桌互练

这样安排顺应学生学习规律,让学生互练,既扩大联系面,又提高学生的兴趣。

4、寻找生活中分数。

(1)出示91页主题图,让学生从图中寻找分数。

(2)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的数?

充分利用教材呈现的资源,引出寻找现实生活中的分数,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也有分数。

(四)回顾反思,拓展延伸。

1、回顾反思,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回个反思

(1)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是如何学习几分之一的?

(3)几分之一这样的分数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帮学生把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网络,为进一步学习分数打下基础。

2、拓展延伸。介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分数的国家。

西汉时期,张苍、耿寿昌等学者整理、删补自秦代以来的数学知识,编成了《九章算术》。在这本数学经典的《方田》章中,提出了完整的分数运算法则。分数运算,大约在15世纪才在欧洲流行。欧洲人普遍认为,这种算法起源于印度。实际上,印度在七世纪婆罗门笈多的著作中才开始有分数运算法则,这些法则都与《九章算术》中介绍的法则相同。而刘徽的《九章算术注》成书于魏景元四年(263年),所以,即使与刘徽的时代相比,我们也要比印度早400年左右。

设计意图:不仅使学生热爱数学,也是学生更加热爱我们伟大得祖国。

五、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分之一12

13

我在设计板书时注意两点:

(1)图文并茂,条理清楚。

三年级教案: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 篇9

2.折好涂色表示四分之一,交流。

(学生对二分之一有了初步认识后,对折四分之一感到很顺利)

3.折的方法不同,形状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呢?

(通过这一折,学生理解了只要是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

3.辨析:哪几个图形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说明理由。

三、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比较

1.折过了四分之一,你还能折一折,取一份用分数表示吗?

学生折出了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三十二分之一等等,他们通过自己操作而得到新的分数很兴奋。

2.折出了这么多的分数,你觉得谁折的分数大?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三十二分之一,折出的八分之一最小,并且还说了理由:32比8大,当然1/32大。一些学生发现越折越小了,觉得1/32是最小的。(这时教师也不表态)

4.故事:

猪八戒分西瓜:一次,唐僧派猪八戒前去探路,谁知去了好久也不见回来。于是派孙悟空去找。原来猪八戒在美滋滋的吃西瓜。刚咬第一口,悟空就从天而降。孙悟空说:“我吃西瓜的二分之一。”八戒心里一直想多吃点,听了高兴极了,说:”我可要吃八分之一。”学生这时候就议论纷纷了,到底谁吃的多呢?这下大部分同学认为孙悟空吃的多,因为他吃了西瓜的一半;一些认为猪八戒吃得多。

课件演示:分西瓜(通过直观演示:大家一致认为八分之一比二分之一小。并且学生发现:平均分的份数多了,它的一份就小了。)

5.回到折纸时的分数比较,1/8和1/32的比较,这时候,同学们都笑了,原来不能直接用32与8的比较来比较分数的大小,学生认识上提升了。理解了分母越大,平均分的份数就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

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篇10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万以内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无论是意义,还是读写方法、计算方法,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

《课程标准》对这一内容作出了以下要求:知识能力要求

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过程方法的要求: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

2、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有与同伴合作的体验。

情感态度的要求:1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在学习分数初步认识之前,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已经有了用整数来表示物体个数的多少的经验基础,还学习了用除法来求平均分物体数量的计算方法,具有了平均分物体的操作能力。但是,分数的认识,是从整数到分数进行数的概念的第一次扩展。学生学习时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习惯。

因此,教材主要从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生活经验出发,主要利用直观的方式,使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操作的活动,使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打下基础。由于是初步认识,本册教材涉及到的分数,分母都不超过10。而五年级要学的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则逐渐脱离了直观方式的支持,更多的是从数系发展的角度,认识分数产生的必要性,抽象地学习分数的一般意义与各种性质,并且所有形式的分数都在研究范围之内。所以三年级教学分数初步认识时,不能盲目地提高教学要求。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根据教材特点和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互换思考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通过带有思考的动手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富有创造力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想法,使学生能富有激情地、充满想象力地学习数学;通过交流学习的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倾听、敢于发言的积极学习态度;通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美,数学来自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建立起分数的概念。教学难点:能够借助具体的实例说一说分数的意义。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时主要利用让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画一画1/2,认识1/2,将学生已有分东西时每份分得同样多的生活经验加以提升,沟通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的联系,升华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老师再通过课件和实物的演示,揭示出1/

2、1/4这些分数的意义,这样重点和难点都在学生的操作和老师的引导下变得不难了,并为全面的学习做了有效的铺垫。

第一学段学生的生活经验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而第二学段相对第一学段而言,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更为丰富,他们更多地关注周围的人和事,有进一步了解现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而且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与第一学段的学生相比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而在知识方面学生在三年级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基本是真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的学习,将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技能。

这些知识在后面系统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及其应用时都要用到。因此,学好分数意义的内容是顺利掌握分数四则运算并学会应用分数知识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的必要基础。

《课程标准》对于五年级下册分数意义的要求是: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认识分数,(2)进一步体会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用分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过程与方法:

1、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

2、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2、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3、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分数的意义》教材安排了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三段,即三个层次的内容组成。通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能使学生比较完整地建立起分数的概念。第一层次分数的产生。通过测量与分物,引入分数,使学生感悟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并促进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第二层次分数的意义。通过举例说明1/4的含义,它可以是一个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也可以是一个整体四等份中的一份,引出分数概念的描述,并强调了单位1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再给出分数单位的概念。这里,实际上是揭示了分数一个方面的意义,即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第三层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再通过两个实例,由计算13和34概括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从而揭示了分数另一方面的意义,即表示两个整数相除(除数不为0)的商。(这是第二课时的内容)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1.通过揭示概念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教材的内容载体,既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又富有相当的趣味性。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特点,注意通过揭示概念产生的现实背景,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2.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本节内容重视单位1和分数单位这两个概念,以及分数与除法关系。因为这三个知识点是完整分数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它们本身又比较抽象。所以教学时,应注意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适当展开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在这过程中获得感悟,自己建构这些概念的意义。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分析,我们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分数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概括等活动来理解分数意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到数学知识是在人类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分数意义及分数单位含义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在教学设计时,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一些物体如4块糖、8块糖、12块糖分别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分,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都可用分数来表示,通过学生独立操作,在分一分、画一画、圈一圈的动手操作活动中自主构建单位1的1/4,这样即利用了学生在三年级时学习过的分数初步认识的已有知识来表示出一个物体的1/4,又在不知不觉中借助已有知识经验通过迁移、尝试解决新知(一些物体的1/4),搭起桥梁和纽带,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一个物体的1/4和一些物体的1/4所表示的每一份的大小不同,即单位1不同,平均分的份数相同,每份的大小就不同的结论,突显单位1的丰富含义。教学重难点就迎刃而解了。我们知道,数学讲究的是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性。要把握好数学知识的发展脉络,要有高瞻远瞩的洞察力,全面系统的传授数学知识,做到前后照应,要有全局观。后续的学习应有什么样的发展方向,现在的知识夯实到何种程度,拓展到什么程度,使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才能做好铺垫。

《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分数的意义》都是强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但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侧重点有所不同.《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是从同一物体出发的不同分法,体会平均分在一个物体中的含义,初步理解从一个物体中取出的一部分--几分之一.《分数的意义》则把一个物体拓展为一些物体,把它作为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来表示。因此在设计时,三年级是在学生深刻认识1/2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学生的数学学习引向深入,通过一个正方形折出任意分数,学生在这样开放的空间中用相同的纸折出不同的分数,用不同的纸表示相同的数。利用折法多样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特别是相同的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不同的分数1/

4、1/

8、1/

16、1/6为分数的大小比较做好了铺垫。五年级在学完分数意义后,为了进一步深入理解分数意义,设计让用同一个单位1(12个苹果)表示出不同的分数(1/

2、2/

6、3/

4、5/12,)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双手在与同伴交流、合作、共同分享的过程中理解意义,同时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小学数学概念的有系统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因此概念教学的阶段性是教学中需要解决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要切实把握概念教学的阶段性目标。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就是三次飞跃。第一次是在学习小数以前,就让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教材用像上面讲的1/

2、1/4等,都是分数。这样的语句,并通过大量感性直观的认识,结合具体事物描述什么样的是分数,初步理解分数是平均分得到的,理解谁是谁的几分之几。第二次飞跃是由具体到抽象,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然后概括分数的定义,这只是描述性地给出了分数的概念。这是感性的飞跃。第三次飞跃是对单位1的理解与扩展,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一个群体等,最后抽象出分谁谁就是单位1,这样单位1与自然数1的区别就更加明确了。通过这样三个层次展现知识的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去理解分数。呈现逐步递升过程。

在把握阶段性目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每一个教学阶段,概念都应该是确定的,这样才不致于造成概念混乱的现象。第一学段不严格下定义的概念,也要依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或者用描述代替定义,或者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同时注意与将来的严格定义不矛盾。

(2)当概念发展后,教师不但指出原来概念与发展后概念的联系与区别,以便学生掌握,而且还应引导学生对有关概念进行研究,注意其发展变化。

三年级数学《面积认识》评课稿 篇11

三年级数学《面积认识》评课稿1

数学知识的学习有时是枯燥的,特别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本节课中,刘敏老师从学生身边常见的平面图形入手,接着创设了问题情境,驱动了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刘老师的这节课学生兴趣高涨,进行了充分的活动,并且在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等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充分的体验中,感悟到了面积的实际含义。教学过程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这一理念。具体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一、概念的掌握比较扎实

在课的开始,刘老师通过让学生摸数学书、桌子、黑板表面、铅笔盒盖的面,直观感受物体表面的大小,再让学生比较黑板面和数学书面的大小,通过比较引出面积的含义。接着再让学生通过练习说一说什么是数学书、课桌面、铅笔盒盖的大小,巩固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理解。随后又让学生自己选择周围物体并比较他们面积的大小。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自主说一说周围物体表面的面积,和比较物体面积的大小,让学生充分感知并且初步理解面积的概念。

二、体验策略的多样性,感知用正方形进行测量的优点

刘老师先让学生猜一猜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激发矛盾。再引导学生借助老师提供的学具,同桌合作交流,自主选择工具进行测量比较。让学生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初步感知用正方形进行测量比较的优点。这一环节是整节课教学的难点,这里放手让学生充分自由发挥,学生可以将两个图形重叠后,再进行观察;可以用方格子摆一摆数一数;还可以用长方形纸条摆一摆数一数……最后通过“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些”的问题的争论,让学生初步感知用正方形摆或画正方形格子的方法比较的优点。

三年级数学《面积认识》评课稿2

今天在网上观看了著名特级教师俞在xxxx年上的一节三年级概念课《面积的认识》,底气造就了大气,正是俞老师对教材的独特见解,深入的挖掘;对学生的了解;对知识建构的把握,造就了这一堂大气的概念课。老师们都知道,概念课好上,但是要把一节概念课上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俞老师却给我们展示了一节充满大智慧的数学概念课。下面就把我听课的体会与大家分享。

1.俞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节扎实的课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在一节课中,学生的学习首先必须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是什么呢?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再进一步是他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了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是他愈来愈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俞老师从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和学生谈自己理解的“面”;接着是对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引导,过渡到数学学科中所谓的“面”,揭示面积的概念,再接着,组织学生认识面积单位,安排测量身边物体面积的实践体验活动,巩固知识,积淀新经验,内化知识。学生从学到什么是物体的面,到发现面是有大小的,再到主动测量,主动建立测量标准,无不体现这是一节扎实的课。

2.俞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节充实的课

整个的教学过程中,俞老师面向全体学生,该动手时全体都动手,该思考时,学生都被俞老师引入深深地思考中,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从这一意义上讲,这是一节充实的课。

3.俞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节平实的课

听俞老师的课,没有一点作秀的痕迹,就像他在上一节平时的课。从课的开头就可见得,一般的公开课,上给听课者听的成分居多,总是用一些高科技的多媒体手段吸引听课的老师,总是让孩子们去配合自己的表演。可是俞老师的课时扎扎实实上给孩子们的课,没有用过多的多媒体手段,只是用自己的幽默风趣的语言,简洁明了的带领孩子们去遨游数学的世界,全无他人,这是一节真正的平实的课。

4.俞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节真实的课

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从这一意义上讲,有遗憾的.课才是一节真实的课,有缺点才能有进步,才能给听课者留下反思的空间,才能与听课者一同进步。俞老师的这节课在开头用了大量的时间在生活中找物体的面,学生面的概念建立的很好,可是正是这一部分用的时间太长了,导致后面学习面积的概念,面积单位用时短,学生的操作稍嫌少了些,如果学生的操作在多一些,学生对面积单位的认识将更加深刻。

扎实、充实、平实、真实的课堂是我们教师对课堂的追求,俞老师正是给我们展现了一堂这样的课

三年级数学《面积认识》评课稿3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学习了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来进行学习的。人教版教材将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放在一课时进行课堂教学比较充实。而新课标教材认识面积独立成节。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编写意图,利用广泛的课程资源来教学,在学习本课知识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熟识的事例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从而为后续的面积单位的学习和面积计算的学习做好准备。罗老师的课让我回味无穷:

一、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学习数学,建立概念。

本节课上,罗老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和体会,直观地理解面积的含义:首先结合学生自己找的身边的具体实例,通过摸一摸书桌面的动作,找一找身边还有什么有面积等活动,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其次通过找正方形、三角形的面积,从而使学生感受面积并认识到平面图形也有面积,又出示开口图形,学生学生在对比中理解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以完整的认识面积的含义。

二、在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练习设计中深化概念。

小学生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思维过程对具体形象存在着依赖性。罗老师根据中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各种梯度的习题,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面积之后,既巩固了面积的概念,又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在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时,追问学生能不能一下子比出来,在摆铺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第三个练习让学生估测图形的面积应该是有多少个小方格,其实是在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思维,理解面积是二维的,通过课件的逐步演示,用小方块填充整个图形,进一步丰富了面积的概念。

三、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上一篇:关于援藏、援疆等干部人才有关待遇下一篇:贝克汉姆的初中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