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总结

2024-09-0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总结(通用12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总结 篇1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按照教学计划在毕业前必须完成的反映学生综合知识水平和代表学生见解、能力及成果的学术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和检验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2010-2011学年我担任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07级六个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学生通过选择教师命题或个人自主选题的方式,最后在学院的系统一协调安排下,有六位同学的毕业论文(设计)由我负责指导。他们分别是07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XXX、XXX、XXX、XXX、XXX、XXX、XXX。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末,在接到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任务和指导的学生名单后,我立即招集这六名学生对他们的论文选题作第一次的交流。还与学生交换了各种联系方式,便于即时的交流和沟通。帮助学生分析选题,指导学生如何查阅参考资料、如何确定毕业论文的主题和思路、如何做好开题报告的撰写工作。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参考文献,并与我多次交流后,都按时完成了开题的相关工作,撰写了切实可行的开题报告。

开题以后,我分别与每位同学交流,进一步明确其论文写作所需完成的日程安排、大纲编写、资料搜集等工作。随后,对学生编写完成的论文大纲及各项工作日程安排进行认真审阅,再次招集六位同学指导其论文写作。通过交流我感觉这六位同学中间也存在着学习能力及对毕业论文写作意识方面的差异。比如,XXX、XXX两位同学从选题角度、论文大纲、资料搜集方面都完成得非常好,思路明晰;个别同学康选题后的工作就显得有点不够重视。为此,我有针对性地对每个同学进行多次的面谈,理清其写作思路。由于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初次接触,难免在版面、格式、用语的规范化等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所以,在2011年3月底第一次交论文初稿开始,我便通过对每位同学写作中存在的错误及不足之外给予批阅指正,细心指导,并提出修改意见。写作最好的XXX同学的论文也通过三易其稿才最终敲定。

六位同学均能在学校规定的毕业论文写作时间内完成各自的工作。我觉得,学生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不仅帮助学生完成一门学业,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让我们老师也看到了学生们是如何看这个世界,感受着每一位即将步入社会的学子心灵闪现的火花。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总结 篇2

关键词:社会需求,培养质量,大学毕业生

0 引言

由于目前对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及适应性状况研究, 尚没有统一、成熟的量化办法, 为了客观、公正地对蚌埠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进行调查, 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 蚌埠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开展了毕业生就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研, 分别采取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问卷调查、毕业生座谈及走访企业等形式。通过调研, 分析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及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指导课程设置, 建立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模式。

1 毕业生跟踪调查基本情况

2013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毕业生171人, 问卷调查毕业生100人, 其中大部分为男生, 共80人, 占80%, 女生20人, 占20%的比例。

2 就业单位类型

毕业生的就业单位类型中, 大部分是民营企业, 余下的几乎平均分配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教育单位和其它国家行政机关、自主创业, 这些单位类型中民营企业73人、读研10人、考公务员5人, 教育部门3人, 当兵3人, 国企2人、自主创业4人, 分别占所有样本单位的73%、10%、5%、5%、5%、2%、4%。

3 就业地域及岗位分析

2013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地区, 主要集中在合肥地区和长三角地区, 再次为珠三角地区、省内普通乡镇和其他地区。毕业生主要从事软件开发相关技术的占调查学生总数的88%, 剩下的基本平均分布于各类型的岗位中, 各岗位类型单位负责人、部门主管、项目经理、助理、生产一线和其它比例分别为1%、1%、2.3%、2.4%、5.3%。

4 就业月薪分析

2013届毕业生半年后的月薪主要在 (2500, 3000) 元的区间, 占到所有就业样本学生的49%, 其次分别为区间 (3000, 5000) 占到所有就业样本学生的41%, 大于5000的占到所有就业样本学生的10%。其中样本毕业生中70%从事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月薪在三千五百元以上。

5 在校期间获得证书类型

样本毕业生中, 在校期间获得证书中排名几位的分别是:国家计算机等级证书15%、英语四级证书20%、英语应用能力证书8%、软件工程师资格证书26%、网络工程师资格证书27%、其它4%。样本毕业生中认为软件工程师资格证和网络工程师资格证意义最大。

6 毕业生学以致用及适应工作情况

样本毕业生中, 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很多的为20%, 运用较多和一般的为62%, 18%的样本学生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较少和基本用不上。样本毕业生认为适应工作最主要依靠的是吃苦耐劳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部分学生表示有创业的想法, 样本毕业生对所学专业实践环节安排充足的占大部分达到样本毕业生的56%, 说明所学专业的实践环节安排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可以从教师的教学、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践环节安排。

7 总结

在全部有效单位样本调查中, 用人单位对蚌埠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毕业生的评价结果均较为满意, 学生的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均比较理想, 该系应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 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专业大赛, 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动手能力及知识学习与应用的能力。在已开展的与南京网博、无锡中软、NIIT等软件公司的毕业对接实习, 培养了学生开发大型项目的能力, 提高了团队合作意识, 有效地将所学专业与市场接轨, 体现了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的一致性。

本次调研因部分毕业生联系方式改变, 造成与毕业生联系受阻。对2013届毕业生毕业后半年的就业进行调研和评价, 仅对毕业生进行了短期的了解, 要科学、客观地评价教育培养的效果, 不仅要对毕业生进行短期的就业状态和能力测量, 还要对中期、长期的职业发展进行跟踪监测, 对学校培养的就业能力在长期职业中的表现、职业升迁路径建立一套完整的、动态的跟踪数据库, 为优化课程、提高教学、推进培养高质量的毕业生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宪杰.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及适应性状况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3年第28期:43-45.

[2]吴长洪, 刘茜, 高欣.高职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报告[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年第11卷第7期:76-78.

[3]肖战峰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调查报告[J].决策探索, 2011年01期:56-58.

[4]李奔.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是高校学科专业设计改革的方向[J].高等教育研究, 2010年07期:94-96.

[6]盛秋芳.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状况及对建筑类高职毕业生评价调查报告[J].科技资讯, 2013.04

[7]杨凯, 朱斐斐, 陈怡欣.金融危机形势下我院毕业生心理状况的分析[J].文教资料, 2011.02

[8]孙志凤.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期望和评价——基于已就业毕业生的调查[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3.02

[9]沈苏海.社会网络视角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2.11

[10]岳俊芳, 孙道金, 张艳, 陈碧蕾.高等网络教育毕业生学习需求调查研究——以网上人大“毕业生服务工程”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 2013.06

[11]兰季萍, 王云多.大学质量、工作收入对毕业生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以哈尔滨市问卷调查为例[J].沈阳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0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总结 篇3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

近年来,各本科院校的不断扩招、重点院校独立学院的开设、部分专科院校与其它院校合并为本科院校以及部分民办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人数不断增加。这部分以应用型为主要培养目标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学生的教育教学问题,成为各院校探讨的热点。我国对研究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的教育教学已有几十年经验,基本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但應用型本科的教学还是一片新天地,有待于不断探索。本文试图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进行一些设想,以期能抛砖引玉。

一、紧贴社会实际需要进行课程体系设置

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种多样的,需求是多类型、多层次、多规格的。职业教育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技能培养为目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则应在坚持这一原则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改变,由技能型人才培养转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用型本科不是低层次的高等教育,它的培养目标是:面对现代社会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工程领域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维持工作正常运行的高等技术型人才;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适应性,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现场工程师和管理人员。这种人才既掌握某一技术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包含在技术应用中不可缺少的非技术知识,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技术思维能力,擅长技术的应用,能够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技术问题,他们是现代技术的应用者、实施者和实现者。应用型本科的课程体系设置,除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为目标外,还应考虑学生的进一步深造的问题:确保学生在四年大学学习结束后,有能力参加全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这类学生同时应该计算机基础扎实,理论功底强,能够触类旁通。为了这个目标,教学计划中核心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选用应该适合学生参加研究生课程考试。

基于这一双重的教学目标,教学的课程体系应作相应调整:课程设置应该既具有相对稳定性,同时又要能适应社会需求而灵活变化。对于经典的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如计算机系统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机算法、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库概论等,应该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在大学的后期教学过程中,则应以市场为导向,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方向,将课程设置成模块或体系进行教学,大致可以侧重于工程化软件开发的课程体系(模块)、侧重于网络技术的课程体系(模块)、侧重于网站应用的课程体系(模块)、侧重于网络安全的课程体系(模块)、侧重于数据库开发的课程体系(模块),着重培训学生的动手能力。这种动静结合的课程体系,既能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又能满足学生进一步深造的需求。

二、编写适合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材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学生学习的最基本依托。在我国的办学体系中,综合性大学基础理论研究实力雄厚,主要培养从事基础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的研究型人才;多科性大学在应用科学、技术科学领域中具有很强的实力,培养的是擅长技术发明、解决社会实践中带有一般性技术问题的科技人才。这两种高等院校培养的都是研究型人才。经过几十年的探索,这类教材业已成熟。但应用型本科的概念则是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分工及社会对用工的需求而产生的一个新概念。应用型本科教学的各个领域都处于一个摸索阶段,因此,不仅需要学科型的本科教材,而且需要应用型的本科教材。这种状况使得应用型本科教材的建设问题日益突出。

目前在人才市场有个怪圈:一方面IT人才匮乏,企业求贤若渴,而同时很多大学生,以及有一定技术基础的人不符合企业用人要求,找不到工作。近两年来,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出现了找工作越来越难的现象,同高校计算机教育的教材内容严重落后于正在流行的IT技术潮流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有关。一位IT行业业内人士认为,目前高校正在使用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整体上已经落后于当前流行的IT技术潮流3—5年。

在一项对8省市74所高校14500名学生的调查中,大学生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呼声十分强烈。大学生认为,当前高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次是:“教学方法单一”(57%),“课程内容陈旧”(52%),“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不全面”(50%),“考试方式不科学”(50%),“学生没有选课、换专业的自由”(47%)和“教材落后”(3%)。

要真正培养出能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教材。对这类教材的编写,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编写教材。一本教材写得再好,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样不能受到欢迎,更不用说引入教学。

2根据学校教师的多年教学经验编写教材。教师通过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除了对所教知识体系结构有一定了解外,最了解学生需要什么,而只有满足学生实际需要的教材才能为学生所接受。

3教材应吸纳当今社会的前沿知识,并及时将这些知识系统地介绍给学生。编写教材是完成这一工作的最好途径。当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只有建立一种使作者直接能与出版社对话的机制,减少中间环节,才能保证新的知识能及时与读者见面。被称为软件界“麦当劳”的印度NIIT公司,其教材内容也与国际最主流的软件发展趋势接轨,平均每18个月就能更新一次。它的成功,与培训过程中能使用最新的教材是分不开的。这些成功的事实值得我们借鉴。

4教材的编写还应有计算机行业的工作者参与。这些工作在第一线的IT实践者们,他们最了解企业需要什么,他们也最了解哪些技术和知识是当前最流行,并在未来会对该行业产生影响的。他们的实际工作经历以及他们对前沿知识的了解与教师的教学经验的完善结合,必将能编写出能真正满足学生学习,又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优秀教材。

当然,国家应对计算机教学加大投入,计算机教材编写应适当放开,出版社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要考虑社会的需求。只有多方合作,才能真正地为学生、教师提供满意的适合计算机本科教学要求的应用型教材。

三、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实验教学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是具备专门、深厚的技术应用能力,在某一领域具备开创性和研发能力,且具备一定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实训经验。因此,在实验教学体系设计上应作相应调整。在具体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借鉴社会上各种职业技能培训的成功

经验,培养学生的开创性和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要有完整的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中对实验的目的、要求应具体。在实验教学大纲中要明确写明每一实验与课程的关系,以及通过实验应达到的目标。对实验考核方式以及在总成绩中的比例应有严格规定。否则,很容易导致实验成为课程的附属品,没有应有的地位,不被教师和学生所重视。

2要有完整的实验指导书。所有的课程都应有配套的实验指导书。实验指导书的內容应该如何编写,对学生的能力有何提升作用,应有明确说明。要使学生在使用实验指导书的过程中能真正体会到实验指导书能帮助自己完成实验任务。

3切实可行的实验内容。应用型本科的教学,实验应从强调“技能”提升到强调“应用”。应使学生明白,技能只表示自己有能力去做某个事件,但应用则除了能做之外,还要求能进行变通。条件变了,环境变了,类似的问题自己还有能力去解决,这就是应用。

4完善的实验报告和严格的批改要求。学生在完成实验后,应完成并上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不仅是对学生实验过程的一次重新梳理,而且是对每次实验的总结,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初步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是科学论文写作的基础。因此,参加实验的每位学生,均应及时认真地书写实验报告。教师对学生上交的实验报告应认真批改。对学生实验报告中的结果与理论课上所学的知识有明显不符的地方,应有能力帮助学生找出不符的原因所在,并能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分析。让学生真正从实验中理解理论课上的知识,用实验来验证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的正确性,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实验基础。实验室应配备相应数量的实验员,协助任课教师准备实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实验效率,充分发挥实验室应该发挥的作用。

四、改革传统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考核模式,做到理论与实验并重

传统的考试考核方式大体上是期中考试占30%~40%,期末考试占60%-70%。这种考试考核方式,虽然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但由于考试考核次数受到限制,导致考试考核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大,容易使学生在考试问题上产生投机心理。

将传统的教学与考试考核方式改为分阶段教学,分阶段考核。增大各阶段考核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如:每次测验所占总评成绩的比例可分别为5%、5%、10%、20%、20%,期末考试占40%等,考试次数及相应比例由任课教师设定,并在开学时通知学生),增加考试次数。一改过去一考定终生的考试模式,减少学生考试过程中的侥幸心理。同时,这种考试模式还可帮助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使教学效果得到及时反馈,也有利于学生阶段性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同一门课程,应该既有理论课的成绩,又有实验课的成绩,两类成绩并重。只有这样,才能完成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同时也才能彻底摆脱实验课是理论课的附属课程的老观念。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测评,或者是对学生学习课程的阶段性考核,其根本目的是要加强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管理,及时反馈学习信息,指导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计算机课程的内容有连续性,也有阶段性,针对某一相对独立的内容,在教学内容完成后就进行考核,便于学生掌握,也易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加强复习,加深印象,增强理解。

五、相应地推出奖励学分制度、免修制度和提前毕业制度等激励机制

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根据他们的学习能力,学校应指导他们加修额外的课程,作为对这类优秀学生的奖励。这是保证优秀学生可能提前毕业的前提。

在当前社会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条件下,部分学生通过双休日或寒暑假自学、进修有关课程或取得了相关技能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从而可免修有关课程或实践性内容。对于参加社会组织的各种类型的专业技术技能考试(如信息产业部组织的计算机资格水平考试、微软的认证考试、Cisco的认证考试等)合格者,学校应从制定建立相应的免修制度,允许该类学生免修相应的课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总结 篇4

2014届本科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工作方案

一、毕业实习安排

1、实习动员:时间:2013年12月18日15:00,地点:小礼堂。

2、实习时间:2013年12月23日~2014年3月21日,2013年3月21日(周五)返校报到。

3、实习形式: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4、信息,截止日期:2014年1月10日。

5、实习结束后提交以下实习资料:实习回执、实习鉴定表、实习报告(两份,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可以同一单位进行),返校后进行实习答辩,如果实习资料不齐备,实习成绩直接认定为不及格。注:

(1)实习返校后需提交以焦作为出发地与最终到达地的闭环实习车票。乘车区间必须与网上提交实习地点一致,按照学院相关规定发放实习交通补。(2)因各专业培养方案的实习环节分为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两个阶段,根据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生产实习与毕业实合并开展,但由于要提交两份成绩单,因此每位同学需要提交两实习报告一式两份,一份为生产实习报告(日期:2013年12月23日至2014年1月17日),一份为毕业实习报告(日期:2014年2月24日至2014年3月21日)。

6、实习答辩时间拟定为2014年3月23日~2014年3月29日。

7、实习期间与指导教师保持持续联系,及时向导师汇报实习开展情况,并为毕业设计搜集素材、做好准备工作。

二、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时间:2014年3月24日~2014年6月1日

毕业设计提交材料:

1、毕业设计开始后一周内提交开题报告;

2、第九周(4月21日-4月25日)提交中期检查表;

3、毕业设计结束后提交:毕业设计英文文献资料及其中文翻

译(手写)、毕业设计论文、设计成果(软硬件)、以上所有文档材料的电子稿(刻盘)(装入学校统一印刷档案袋内)注意事项:

1、要求学生全部在校内进行毕业设计,每周到辅导员或班主任处签到。如需到校外进行毕业设计,应提供正式三方就业协议且有单位公函(有单位盖章,校外单位必须为其配备中级以上职称或部门经理经上职级的现场指导教师),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校内指导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院副书记、学院教学副院长依次审批后交学院教学办(jsj204)方可到校外进行毕业设计。

2、学生选定题目后原则上不允许更改,签订正式三方协议的除外。需要更改题目的学生应于开题后一周内提出书面申请(有申请人本人、指导教师、教学院长签字的个人申请一份,有指导教师签字的新毕业设计题目设计大纲一份),经审批同意后方可更改,并将申请及大纲提交至学院教学办(jsj204),更改题目后3日内向指导教师提

交新的开题报告,并保证后续过程的正常进行。

3、毕业设计期间保持每周都要与指导教师见面汇报设计进展,并签名考勤(通过外出毕业设计审批者除外)。

三、毕业答辩

1、毕业答辩时间暂定于6月上旬,具体方案会在学院网站->教学园地->教务信息中发布,请大家随时关注。

2、论文如有文不对题、内容空洞、抄袭等重大问题,取消答辩资格,成绩记不及格。

3、毕业答辩实行导师回避制、全程录音制、末位二次答辩制、二次答辩末位淘汰制。

说明:

1、选题及指导教师情况登陆毕业设计管理系统查询。系统入口:http://218.196.240.60/bysj/index.asp

或学院主页->教学园地->毕业设计系统

2、登录方式:

用户名:学生学号

初始密码:20143、此方案与实习报告要求、封皮挂在学院网站->教学园地->教务信息、下载园地,请同学们及时查看下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总结 篇5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姓名:

班级:

学号: 时间:

2013年1月4日

上周三,我们计1113班在老师的带领下去进行认识实习,这是我上学来第一次去进行这种实习活动,这次的实习是使我对自己今后要从事的行业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上午九点多,我们到达了浪潮集团济南分公司。浪潮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计算平台与IT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服务器制造商和服务器解决方案提供商,浪潮集团拥有“浪潮信息”和“浪潮软件”两家国内A股上市公司和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浪潮国际有限公司。浪潮是科技部首批认定的创新型企业,浪潮高效能服务器和存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亚太地区最大最先进的柔性服务器生产线和研究中心,拥有首批认证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企业博士后工作站,首批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浪潮服务器成为“国家863成果转化基地”、“国家服务器产业化示范工程”。浪潮ERP被列入国家863计划的“适合中国国情的ERP软件”、浪潮ERP、SCM、CRM三个项目全部入选国家863计划,浪潮还在香港、日本和美国硅谷设立了技术研发中心。

在参观浪潮的展示厅过程中,解说员给我们系统解说了浪潮的建立与发展,主要成就和核心方向,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不同年代的计算机,使我们对计算机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为国内计算机产业中的龙头巨擘,浪潮无论是在发展企业事业,研究高端市场方面,还是在开拓公司创新精神,培养后继人才方面,都是国内计算机企业中的顶尖高手。浪潮的发展腾飞史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中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史,浪潮成立的几十年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信息化进程,这不仅仅是在生产方面,在人才培养方面更是如此。

今天的认知实习不仅让我体会到了企业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让我对于IT行业以及自身未来的发展有了一些新的认识。通过与工作在一线的IT技术人员和工作人员交流中我知道了IT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的发展趋势,并且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作为一位IT人所具备的严谨的工作态度,细心地工作热情。当前IT行业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我们日常生活中,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医疗器械的使用,交通管理,税务验收等方面都需要IT行业作为基础。应当说,我们现在所学的专业比起普通本科教育来说有着更广阔的前景,但是我们也应意识

到,发展靠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努力,所以,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将自己打造成专业过硬,公文写作能力强的新时代IT人才是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具体的说,我们未来进入IT行业应当努力使自己参与一些重大项目的开发,并以此积累经验。其次,我们要培养团队意识,现在的开发工作往往都是由团队组成,我们必须学会与团队成员通力合作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通过与组员的交流,我们不仅能提高语言交际能力,还能结交许多新的伙伴。通过本次认识实习,我对IT行业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我看到了当今IT行业的发展趋势,逐步了解我们今后的就业领域与就业方向,让自己的奋斗目标更加明确、就业思路更加清晰。而且让我们对自己的就业方向也有了定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总结 篇6

一、毕业设计选题范围

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选题范围包括:计算机应用(相当广泛的领域)、硬件与软件设计、程序设计理论和方法。具体范围包括:

1.数据通信技术与应用 2.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3.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4.信息管理系统 5.数据库研究与应用 6.工业控制系统

7.网络实用软件 8.智能算法研究与应用 9.系统软件、工具分析及研究 10.程序设计理论及方法 11.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网络安全 12.智能仪器仪表设计 13.图像处理技术与应用 14.计算机仿真技术与应用 15.信息可视化技术与应用 16.电子商务,电子政务

毕业设计地点可以在学校内、科学研究单位、公司、企业等,只要有研究、开发环境即可。时间一般要求在一个学期内完成。毕业设计原则上一人一题。

二、毕业设计选题参考

1.网络题库建立与考试系统的设计 3.等级考试网上辅导系统 5.《***》课程自动组卷软件系统 7.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分析及编程实现 9.网络操作系统安全性能研究 11.《***》课程远程学习网站 13.《***》网络课件设计与实现 15.单片机多功能数字钟设计 17.WWW浏览器软件设计

19.教学质量自动评估系统的开发 21.自动应答留言对讲式语音门铃

23.利用Delphi设计人员管理系统数据库 25.电脑故障辅助诊断系统 27.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29.网络通信程序的简单实现 31.远程信息采集监控系统

33.基于PCI总线的温度测试系统

35.基于USB的图形扫描信息处理系统 37.基于ISA总线的采样控制卡 39.Windows环境下集散系统串行通信实验研究 41.基于ACCEES数据库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 43.图书信息管理系统

45.单片机反汇编软件设计 47.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设计 49.算法实现过程可视化研究

2.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设计 4.网上自动答疑系统的实现 6.小局域网的组建方法

8.利用汇编语言编写音乐程序 10.用户信息数据库加密 12.机房自动计费系统

14.基于局域网的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 16.网站的设计、管理与维护 18.路由器的配置仿真

20.机房供电欠压过压自动断电系统 22.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度表 24.JAVA网络程序设计 26.机房管理系统 28.单片机定时系统 30.公司工资管理系统 32.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34.虚拟电子商务系统

36.基于CAN的高性能MCU控制解决方案 38.单片机实验系统研究与开发

40.12位A/D、D/A采集控制显示卡 42.科研信息管理系统

44.教学软件中的人工智能方法 46.网络性能的实时监控

48.数据、信息可视化方法与实现 50.网络测试系统 51.个人网页开发 53.公司人事管理系统 55.Internet网上实用软件 57.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59.网络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及实现

61.基于VRML的网络虚拟现实环境研究与实现 63.万年历生成及农历公历转换查询软件的设计 52.学校教务管理系统

54.超声波测距仪的研究与开发 56.计算机辅助教学管理软件 58.智能考勤系统

60.用**语言实现数据结构的基本算法 62.***学院虚拟校园研究与设计 64.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与实现

65.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67.基于JSP的网上图书销售系统 69.图像的压缩和加密方法与应用 71.流媒体通讯技术与应用

73.面向Agent软件体系结构和设计模式 75.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与应用 77.视频处理及运动体特征分类技术 79.基于Linux的防火墙设计与实现 81.光盘信息管理系统

83神经网络在预测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85.多路径路由算法的研究与分析 87.网络管理协议分析

89.初始参数对BP网络泛化能力的影响研究91.数据挖掘算法及其软件实现 93.汉字录入测试系统开发 95.指纹识别算法的研究 97.CCD视觉检测系统设计 99.车牌号的图像识别

计算机科学系学生毕业设计备选课题

序号 题目 联系实际,制作一个小型企业网站。谈谈UI设计对客户端技术的影响。影碟租赁系统。多媒体排课系统。电子商务如何与传统经济相结合。电子商务开发技术研究。企业导入ERP对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电子商务中的信息安全。航空订票信息系统。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网站开发前台技术。网上拍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企业网站建设技术综合分析。信用体系与网络安全体系的探讨。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工资管理信息系统某商场销售管理信息系统书店图书预定信息系统

66.基于硬盘的数据恢复可能性研究与实现 68.基于Matlab的***模拟(仿真)70.汇编语言程序调试软件开发 72.嵌入式GUI系统设计

74.基于Windows的媒体播放器设计与实现 76.数字水印处理技术研究与开发 78.网络安全软件研制

80.神经网络学习算法仿真软件包的开发 82.神经网络在聚类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84.网络流量工程模拟器的设计与实现 86.Linux内核代码分析

88.免疫算法在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 90.基于GA的BP网络结构优化 92.英文录入测试系统开发

94.用C语言进行简单的动画制作 96.多功能虚拟示波器设计 98.计算机人脸识别算法研究 100.USB接口技术的开发

银行储蓄信息系统对未来客户端的展望 电子商务对未来市场营销方式的影响网络银行发展趋势 电子商务系统中的数据库技术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对策 基于Web服务的电子商务体系及数据集成研究基于MVC设计模式的电子商务Web应用框架基于JSP和ASP技术的电子商务系统比较研究ASP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基于JSP的电子商务网站设计电子商务网络信息安全问题

基于ASP.NET的电子商务网站设计

网络聊天程序设计

基于ASP.NET的论坛设计

电子日历的设计

新闻发布系统设计

ftp服务器的设计

学生管理系统的设计(B/S模式)

企业信息化建设初探

RFID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分析

网络广告发展趋势探讨

谈如何做一个收效良好的网上广告

在线调查系统设计

ASP、ASP.NET、JSP技术的比较研究

JAVA平台与.NET平台的比较研究

如何高效高质量管理好局域网(如校园网)

网络游戏的开发

计算机系网站设计及建设

蓝牙关键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初探

蓝牙技术及其安全性的研究

电子万年历

液晶电子广告牌

企业销售合同管理系统

企业客户服务中心系统

酒店住宿管理系统

书店管理系统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

asp技术与动态网页的设计

网络安全与入侵检测技术

基于Director或Flash的游戏设计

基于Linux的邮件服务器

基于Linux的防火墙设计

书店销售管理系统

中小酒店客房管理系统

ATM自动取款机系统设计

大型仓库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基于Internet的网络教学系统

视频点播系统

基于Internet的车辆管理、调度系统

学生档案及成绩管理系统

汽车综合性能工位测控系统设计与软件实现

基于LAN的汽车性能微机检测系统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件设计

基于Web的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网络的教材管理系统

医院药房管理系统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网上图书馆(在线浏览及在线查询)

工资计算系统

网上超市(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旅游资源研发网的开发与设计

餐饮娱乐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视频会议系统设计与开发

多媒体毕业纪念册及播放系统设计开发

网络媒体播放器设计与实现

客户管理系统

设备管理系统

实验室管理系统

新闻网页自动生成系统的开发

基于Web的异步按需点播学习系统

多媒体同步实时授课系统中应用程序共享研究

基于web的远程测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B/S模式文献检索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在线课题项目选题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学生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

在线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多媒体开发与应用(Java2D,Java3D,JMF,Java图形制作与动画设计)98 计算机辅修远程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B/S的职工信息管理系统

动态网站制作

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

网站视频点播

聊天程序

个人网页设计与友情连接

试题题库及判分系统软件设计

家庭理财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人事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计算机图形学在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远程打印及计费管理系统

基于XML的数据交换在分布式WEB系统中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

教学管理系统

客户管理系统

大学考试考场安排系统

校园二手货市场网站设计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

银行管理系统设计

J2ME中GIS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大学生学习论坛

基于LDAP的用户身份管理系统开发

人事资源管理系统

网上书店系统

论坛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WEB的人事管理系统

学生党员信息管理系统

档案管理系统

基于WebGIS技术的校园地理信息系统设计

人事工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智能信息检索系统的设计研究

图书管理系统

党员基本信息管理系统

电子商务系统

中、小商店管理系统

Windows媒体播放器

进、销、存软件系统设计

搜索引擎的设计与实现

旅游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网络硬盘的设计与实现

流媒体技术应用

物流解决方案设计

无线局域网构建方案

电子商务中安全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我国电子商务现状的研究及应用

UML的研究与应用

Win2003域控制管理及应用

校园网络安全技术

校园网络构建

商场管理系统

大学生活-flash动画设计

网上商店

151 学生管理系统

152 图书管理系统

153 基于3dmax的三位虚拟场景漫游设计

154 三维电子地图制作

155 音乐网站

156 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

157 旅游网站

158 网上贸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59 基于WEB的读书笔记管理系统

160 基于WEB的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系统

161 网页预处理技术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162 加密/解密系统研究

163 用Java制作ICQ

164 网络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发分析

165 信用卡数据分析系统

166 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167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168 构建校园网电子邮件系统

169 谈谈对计算机的使用的认识和家用计算机的普及问题170 组建完善的邮件服务器

171 基于windowsxp操作系统的无盘工作站组建分析

172 企业办公网络中面临的安全威胁及解决方案

173 校园网组建方案分析

174 网吧组建及管理

175 网吧收费系统的结构设计

176 超市进销系统的结构设计

177 关于无线电网络的组建方案设计

178 基于有线网络的组建方案设计

179 基于有线电视光纤网的宽带解决方案

180 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加密技术

181 在线交易网站的架构设计

182 网站论坛的架构设计

183 实时聊天系统的原理分析

184 主流下载软件的原理分析

185 面向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系统建设

186 现代网络防病毒及防火墙技术

187 关于现代常用的系统攻击方法及其防御技术的研究

188 网络入侵检测技术原理及其应用改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总结 篇7

1 对本科生科研训练的探讨

本科生是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源泉和生力军, 就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来说, 在常规工程能力培养的基础上, 如能更好地发挥科研训练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作用[1], 必能开启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局面。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 承担需要创新才能完成的工作任务时, 成功率也定会大大增加[2]。国际上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本科研究机会计划”, 著名的“伯克利”模式, 到在全国各大高校广为推广的大学生科研训练, 以及广泛开展的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 (STITP) , 都充分证明科研创新能力越来越得到高校的重视, 是教育改革尝试中的重要内容。应该充分意识到, 本科生是最富活力和最具创造性的群体, 如果人才培养改革围绕本科生科研训练做好规划, 让他们在校能以更高的质量开展科研训练, 一定能带动就业行业发展, 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因此从学校层面上来说, 应积极制定相应政策, 完善个性化培养方案, 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 把科研训练纳入到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实验教学资源建设和科技创新资源建设, 充分调动高校教师参与学生科研训练的主动性, 提高教师自身科研能力。从教师层面上来说, 做好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引路人, 一方面将国际研究动态融入课堂教学, 激发学生科研训练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吸引学生尽早参与到科研研究、技术开发或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中。就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本身来说, 一方面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 其次更为重要的是, 能对所研究课题的立项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有较深刻的把握, 要学会用创新思维去深化现有的专业知识, 逐步培养信息检索、发现科学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撰写科技论文报告的能力[3]。科研训练“承上启下”, 贯穿于本科4年的全部时间, 和毕业设计环节环环相扣。但目前受机制、人力以及经费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很多高校学生真正能够参与科研训练的时间和空间都非常有限, 产生的效果也较微弱。因此,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完善多元化的科研创新培养模式并尝试新的培养途径显得十分必要。

2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科研训练实践的实施建议

2.1 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 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电子技术是当今科技领域中发展最为迅速、应用最为广泛的产业之一, 传统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远落后于当前电子技术的发展, 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很难实现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这就要求改革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科研活动无疑为本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提供了大量新型学科前沿内容。教师将课题成果提炼分解转化为实验项目, 融入实验教学中, 教师通过课堂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等方式进行实验教学, 此类实验教学定会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课内, 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实验比例, 引入先进的研究型教学理念;在课外, 借助开放实验、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科技社团活动等方式, 实现了对学生创新能力训练的全覆盖。此外, 依托专业的优质软硬件资源 (如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等) 和师资力量, 鼓励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 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战中得以进一步提高。

2.2 设置科研训练项目, 加强学生的科研素质训练和科研技能培养

依托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电子设计竞赛或者教师的科研课题等多种形式, 积极组织学生对教师科研子课题进行申报, 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热情。课题来源可以是学生自主选题, 也可以是教师指定内容。对于自主选题, 指导教师对其科学性、创造性和可行性等严格审核后, 帮助学生利用一流的科研基地和先进的仪器设备, 将熟悉的课内实验延伸到专业前沿研究、课外研究。而对于教师指定的内容, 鼓励教师将科研项目转换为开放实验项目、创新性项目或课程实验项目等科研训练内容, 促进教师与本科生自主组成科研合作模式, 推动本专业科学研究的多维度发展。当然, 教师科研训练课题的创新性、前沿性、实际应用开发性以及可行性等决定了能否激发起学生的研究热情, 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学院层面应建立激励机制, 重视教师科研成果的创新和实际贡献, 有计划、分步骤地帮助和促进教师提高科学研究水平。

2.3 完善导师指导和监管机制, 保障科研训练和科研技能培养的质量

在科研训练开始之初, 导师应指导学生制定出系统化、可行化的项目实施方案, 指导学生阅读相关领域的重要的中英文参考文献, 关注学生对专业术语的理解和把握程度, 定期审阅学生提交的进展报告和文献综述报告, 培养学生发现科学问题以及质疑科学问题的能力。学生对课题进展以及对本领域所使用的研究手段等的适应都有个阶段, 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需时间也不尽相同, 因此要求导师必须在这一前期阶段主动关心、关注学生在科研训练活动中产生的各方面困难, 包括心理上的畏难情绪以及专业技术上的难题, 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课题开展过程中, 导师更要及时跟进工作进度, 与学生进行学术探讨, 包括实验开展、实验结果的分析以及论文撰写等。在与学生的交流中, 多给学生信心, 引导他们用创新的思维一步一步解决问题, 让学生受到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方面的训练。组织学生与本组的研究生进行交流, 让本科生与研究生之间形成一对一的互助, 使其更充分地感受科研氛围, 分享科研创新的乐趣。同时, 项目组教师也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科研与工程实践能力, 争取各类科研项目、产学研项目。

2.4 加强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以专题讲座、专题阅读或专题汇报等形式开设新生研究课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课, 为学生进入专业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和进行基本的训练引好路, 架好桥, 助好力。新生研究课和专业导论课必须理论和实践结合、选题前沿、内容深刻和覆盖面广, 例如可以从材料、电子器件、电子电路和电子系统4个体系, 逐层递进, 吸引更多对创新实践活动有兴趣的同学深度参与, 让学生对本专业的研究发展有深刻、全面的认识, 进而找到今后训练的兴趣点和切入点, 形成有层次、有体系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流程, 并获得更多的创新活动成果。组织国内外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和其他互动活动, 进行学术研讨, 开阔学生知识视野, 提高创新能力。重视学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培养,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重要国际学术会议, 将科研训练成果用英文撰写成文, 与同行开展广泛交流。鼓励学生在祟尚真理、祟尚科学的同时也能敢于挑战权威及传统观点, 培养他们的创新潜力和科学精神。加强优秀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科学研究后备人才选拔, 提出“严进严出“的考核机制, 开创教学与科研、校内校外协同、课内课外协同的创新育人新模式。

3 结语

总之, 科研训练可以强化学生科研素质的训练和科研技能的培养, 是丰富电子科学技术专业教学内容, 拓展实践领域, 更好地推动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是切实提升学生毕业后胜任研究开发工作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卢苇.基于SRTP的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 (11) :11-13.

[2]洪喻.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培养模式与机制探索[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6) :121-12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总结 篇8

摘要:应用型本科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也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目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主要来源于高等院校。为更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高职院校应构建专本衔接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高职学生人才培养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动手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为培养和构建具有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应用型本科人才。

关键词:协同育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为适应社会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和现代信息化人才的需求,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及广东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等精神,进一步阐明了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要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率先应用“卓越计划”的改革成果,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要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整合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和实验实践课,更加专注培养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要构建专本衔接协同培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资源整合共享,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

1、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含义是:我们要培养的人是什么样的,如何培养。首先,根据教育理念和思想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 其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使用的教学运行方式和方法。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素质教育是处于知识和能力之上的一种内涵教育,它注重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的培养,其主要体现在知识、能力及道德品质等方面,学生的能力应具有厚实的理论和较强的实践技能。

2、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及定位

新型的信息技术是国家的新兴产之,计算机行业发展快,知识更新速加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的采用也要符合市场需求,学校的办学水平、硬件条件、教师水平也要有相应的提高,学校不仅要培养学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要培养出学生具有高的实践经验及动手能力。培养学生重技能应用,较好理论基础,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提升空间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适应广东省珠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满足高场对信息技术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高实践、高技能的高级技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知识面广,应用性强,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有实用性和针对性,然强调学科系统性的同时,适当增加专业课和学习,注重实践,减少通识教育课的比例,如可以选修课比例中适当增加,明确方向课程特色,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3、协同育人,专本整合资源

1.1协同育人是整合资源、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意义

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途径可以进行专本对接,协同育人有利于资源整合。

通过对省内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调查发现,近年情况是招生就业平稳,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的定位与课程体系各有特色,但也存在各自的瓶颈,通过协同创新、改革教学、整合资源,联合培养人才,可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服务区域经济,培养企业适用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并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本对接应用型人才定位在各地方、行业、企业、学校及相关研究机构从事计算机教学、研究、开发应用工作。具备较完善的学科体系和学术型人才,目前培养的学生更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动手技能普遍偏弱,岗位适应需要一定时间。

高职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技能及动手能力较强,但是理论水平与系统性开发、设计、迁移能力偏弱,目标岗位层次偏低,可持续发展能力有限,难以成长为企业的高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专本对接,校校联合、校企联合,成立协同创新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才能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动手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适应高新技术产业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1.2协同培养计算机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改革与实施

按照“产教融合、专业对接、课程衔接、专本一体、协同育人”的总体思路,发挥本科院校学科优势、师资优势与高职院校实训和企业资源优势,遵循立体化资源整合、协同培养、工学结合的思路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构培养体系。

(1)政校企合力开展教学:充分借助政府、两校、企业的力量,整合金融学院的实验室、现代化教室,工程职院的专业群实训基地、合作企业工作站,应用国家职业指导工作室与就业创业校园资源,提供现代教学实训的立体资源。

(2)多层次全方位的师资团队:聘用教授、双师素质教师、企业工程师、高级职业指导师担任授课教师。

(3)依据职业标准与行业规范,课程对接岗位认证:重点课程应用企业工作站资源,学生可掌握行业规范与职业标准,考取软件设计师、网络工程师等证书。

1.3协同培养、工学结合

(1)构建高职、本科、企业协同培养模块

利用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各自的双方优势,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从新构建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职业需求为导向、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人才培养在综合素质、专业技术及职业实践课程模块,同企业协同创建以工作岗位需求为目标、以专业技能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2)基于学科与行业标准,建设教学工作标准

基于学科人才标准与职业技术标准,结合行业规范与企业用人标准,修订人才培养目标。深入推进高职、本科和企业协同育人过程的标准化建设,从培养的规格、教学过程、实习管理、教学资源、教学方式和内容、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建立统一的管理标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3)把握全球职业需求,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国外资源

结合两校及职业教育集团的资源,与港澳台及国际知名机构的合作,推进国内外师生学术交流。把握全球技术趋势,参考国际标准与职业资格调整教学内容,结合跨国企业与外包项目需求选取课程、选用国外教材、课件、认证,探索双语教学,组织师生参加外企、留学人员项目,引导学生培养国际视野、考取国际认证,提升面向全球就业、升学能力。

(4)整合行业与实训资源,打造高质量有特色的计算机技术人才

充分利用工程学院工科专业群实训资源整合与职教集团优势,利用金融学院的行业特色与高端企业资源,结合区域信息技术人才需求,结合国家技能竞赛项目,联合东软睿道公司等企业工作站,将职业资格和技能竞赛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并根据教学模块,在课堂、实验实训室、企业进行不同类别的授课。

4、专本协同育人进行人才培养的效益

协同创建专本协同育人机制,优化计算机科学技术人才培养模,加强资源整合,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深化应用型本科与高职教育改革,开展专业群协同培养的模式;通过与企业的协同和合作,输出的一大批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能使企业生产技术工艺有明显提高,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面向社會产出一批高水平的纵向、横向社会服务项目。

参考文献:

[1]陈旭东,地方本科院校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0,(5).

[2]杨进.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挑战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2).

[3]覃志奎,蓝雪芬.构建基于岗位能力为核心的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J].大众科技,2012(08).

[4]王观玉.地方本科高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思考[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总结 篇9

题目:防火墙技术的研究 题目:考试题目录入系统 题目:培训班学员管理系统 题目:网上书店 题目:网上办公系统

题目:实用网吧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题目:商品销售管理系统 题目:文章发布系统

题目:学校在岗人员工资核算系统 题目:计算机科学技术学习网站 题目:基于Web的图书管理系统 题目:网上购物系统开发与实践

题目:病毒入侵微机的途径与防治研究 题目:聊天室软件实现

题目:实用电子商务网站建立

题目:单片机多机应用系统网络设计 题目名称:医院信息系统

题目名称:银行自动柜员机ATM业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题目名称:酒店管理系统

题目名称:汽车客运站管理系统 题目名称:网站人事管理系统 题目 计算机阅卷系统 题目:公路收费管理系统

题目:基于web的电子邮件系统 题目: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题目:工作日志管理系统:以B/S方式实现企事业单位员工工作日志管理功能 指导老师:张元平

主要完成的功能:1)表单自定义2)日志录入3)报表生成

按软件工程的流程(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集成与测试)进行写作,要求给出工作日志管理系统的框架图,功能界面(功能文[字说明),后台数据库的物理设计和逻辑设计等。并能根据需求,用报表将日志打印出来。

题目:目录同步软件开发 指导教师:张渝

题目说明:在工作过程中,经常需要把修改后的文件复制到其他目录下边。例如,经常需要把计算机的某一目录复制到移动存储设备中;企业也经常需要把某个目录同步到其他目录下,以进行数据的备份。针对这种情况,本题目利用C#开发目录同步软件,实现硬盘、U盘、移动硬盘等的指定目录进行文件同步。并尽量支持多种同步方式。知识与技能要求:C#程序开发、Visual Studio开发平台 完成形式及要求:软件,论文

题目:局域网文件传输系统 指导教师:张渝 题目说明:局域网内的计算机经常会相互传递文件。本题目开发一种轻量级的文件传输系统。在局域网中实现将一个计算机中的文件,通过TCP/IP协议传递到另外一个计算机上。开发平台为Visual Studio,利用C#语言。在实现基本传输功能的基础上,尽量添加数据完整性验证,用户权限管理等附加功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总结 篇10

您好!

我是一名即将于20xx年毕业的XX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学生,所学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学四年来,我奠定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巩固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务实的工作作风。

在理论学习上:

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理论,上课认真听讲,课外能认真完成余下的学习内容,完成基础课的任务,阅读相关英语书籍,同时阅读了大量计算机书籍,自学一些硬软件的使用和一些程序的开发。同时对于法律、文学等方面的非专业知识我也有浓厚的兴趣。

在专业知识上:

在软件方面,系统把握了c语言,java程序设计,数据结构,power builder,数据库原理,汇编语言,软件工程等,并对面向对象的delphi和vc等windows编程有一定了解。精通visual basic、sql server、asp。熟练使用linux、windows 9x/me/nt/20xx/xp等操作系统。熟练使用office、wps办公自动化软件。自学html 、frontpage 、dreamweaver 、fireworks 、flash等网页制作相关软件。对于常用软件都能熟练使用。

自入校以来,我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广泛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除此之外,在校期间,我还做过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曾担任院学生会成员、副班长等职。多次组织系部、班级联欢会、春游等活动,受到老师、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在思想修养上:

品质优秀,思想进步,笃守诚、信、礼、智的做人原则。开阔的胸襟使我获得许多朋友。聪明的头脑,创造的思维,开拓进取的坚韧,加上熟练的专业技能,相信我是您的最佳选择。社会实践上,四年的大学生活,我对自己严格要求,注重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实践动手能力更是我的强项。

我心怀自信诚挚之念,想请您给我一次机会,我必将还您以夺目的光彩。

感谢您耐心的阅读了我的求职信

敬候佳音!

XXX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总结 篇11

关键词:课程建设;课程体系;课程群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2-0077-01

通过课程建设可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加更好地掌握该课程的知识,相关的技能得到锻炼。但当前多数高等院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建设都是基于单个课程建设的,各个课程之间有一定知识重复,实践训练关联比较少,这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信息社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进一步对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深入研究,按照计算机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培养标准科学地划分课程模块,按照课程群的模式进行课程建设,这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分析了各门课程内涵以及他们之间的必然联系,把其课程体系划分若干课程群。并针对不同的课程群进行不同建设目标的规划,实现课程群的内容知识共享和计算机编程和解决能力的连贯培训,同时教学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实现各个课程群的内部优化。进行计算机专业课程群的课程体系建设,可以加强计算机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进一步优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更好使学生达到培养目标,在有限的学时里掌握计算机的核心知识,并具有更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课程群的划分原则

课程群的划分具有明显的方向性,是针对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训练的需求实现的,课程群的个数按照不同的专业方向建设的需求来分析确定。计算机专业课程群的课程体系建设关系到各个课程群的建设,是课程群的教学团队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群的知识系统建设。为此合理划分出课程群并进行建设是实现学生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合格的计算机人才的关键。

按照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知识的层次结构,课程体系进行若干课程群的划分,所需的公共课不再规划到计算机课程群中,他们是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群、计算机硬件课程群、软件核心课程群、软件工程课程群、计算机应用课程群等五个课程群。每个课程群应包含哪些核心课程以及相关的选修课程,按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能力培养的层次进行,并分析出其知识结构及构建的过程,规划教学内容和实践训练过程及能力培养目标。

二、课程群的培养目标

根据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对计算机的课程体系按照知识的结构进行层次的划分,确定各个知识群,理顺各个课程群之间的内部关系,使之课程群的知识要集中,围绕计算机专业培养的某个方面或多个方面的知识,课程群体系的确立是课程群建设的关键,关系到达到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的程度。

每个课程群都有一个具体培养目标,该课程群设置的目的,能够提供本科生什么知识,培养学生什么素质,训练什么技能,经过课程群的学习,学生应该在哪些方面得到能力的提高。如果一个课程群没有长远的培养目标,该课程群要进行调整,减少或增加新的课程,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知识培养目标。

三、课程群建设内容

根据课程群的划分,可以知道那些课程是课程群的核心课程,哪些是从属课程,构架出该群的知识内容,并对课程群的知识点进行整体的划分,在课程群的内部进行知识共享,达到讲授这些课程时不必重复已经掌握的知识,达到节省课程的目的,也能够使知识在课程讲授时变的结构化、层次化、使学生能从整体上理解,更加便于掌握。课程内容的设置,也能够使该课程群的实践训练变得非常体系化,更加容易确定如何达到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高,达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每个课程群的知识体系一定要给出知识的重点,围绕这些知识的核心来讲述课程,并进行整个课程群的知识体系融合,便于学生综合掌握知识,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课程群建设措施

每个课程群的知识层次以及实践训练的目标不同,要根据课程群的特点研究出适合的具体建设措施,让课程群内的各个课程的讲授协同化,共享知识,以相同的目标进行试验训练,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时间性非常强,只有把计算机知识应用到试验、实践项目训练中才能提高学生的技能,为此要跟据课程群的知识体系设计出每门课程的每个知识点的教学案例。采用任务驱动的案例教学是课程群建设最根本的措施。在每个案例设计的一定要有目的。同时要兼顾各种学生知识层次的变化。同时要和学生实践锻炼结合起来,留有学生自我提升的空间。否则也会成为填鸭式教学。与高职式的培训没有什么差别、课程群的每个课程要根据案例教学内容设计出相应实践内容。形成课程群的实践体系,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讲授计算机专业所需要的知识,必须引导学生自学,在课堂学到的知识架构上进行补充。帮助学生自学、融会贯通课程群内的知识,最好的办法是每个课程群都设立在自己上网web网络教学系统,采用学习控制和学习住宿来引导学生完善知识体系。Web网络教学系统也是学生在学习是交流的最好方式,可以非常容易实现每个知识点不同理解的讨论,其历史信息也为后续学生的学习提供参考;Web网络教学系统也可以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更较顺畅,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同时也促使了教师内容和质量的提升。

五、课程群建设规划

课程建设要有建设规划,划分多个建设阶段来完成,并设定每个阶段的目标。课程群的建设,,以三年为时间规划。对每年进行阶段划分,并设定每个学期内容建设,每个阶段要进行详细的划分的建设规划。其中课程群的划分,课程群的知识体系的建立,课程群的素质培养和能力规划,案例教学的每个案例的设置、课程群的实践体系、web网络教学系统、课程群的教材建设、课程群相关的教学研究等等都要进行详细规划,只有采用工程模式的建设才能控制课程建设的进度,进行合理时间安排和各个建设者之间合理分工,才能达到课程群设定的建设目标。

六、结语

随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如何进行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当前重要的任务。本文在分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技能和素质能力要求以及教学条件的变化,提出基于课程群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按照知识层次划分课程群,设定各个课程群的建设,本文的课程群建设多所高校有序的进行,课程建设的成果已初步显现出来。为此各个高校根据各自的不同的情况,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课程群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素质高的本科毕业生,为经济社会建设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志德,刘德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机械职业教育,2008,11

[2]何丽.计算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J],2011,1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总结 篇12

毕业设计是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阶段的必修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之一,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所学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独立进行测绘科学研究或工程实践并取得成果的过程。毕业设计的好坏不仅对学生毕业成绩和能否取得学位有影响, 而且对学生的成长、今后的工作及学生素质培养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 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衡量本科阶段的教学质量。因此, 加强对测绘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工作的总结和分析, 查找不足并总结经验, 推进毕业设计工作的改革, 这对提高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1 毕业设计基本环节

我校测绘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八学期的第5周~17周, 共13周。毕业设计主要由选题、布置设计任务、开题、资料收集、设计相关工作、论文的撰写、论文答辩及成绩的评定等环节构成, 通常, 从时间上可将学生的毕业设计划分为资料收集、设计相关工作及论文撰写三个阶段, 论文撰写完成后要参加毕业设计 (论文) 答辩以检验设计成果的质量, 并由毕业设计答辩组老师或专家评议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评定毕业设计成绩, 对答辩不及格的学生应针对存在的问题要求限期解决后再次评议以确定是否通过毕业设计答辩, 最终答辩不及格的同学不能正常毕业。

2 本届毕业基本情况

本届毕业设计之前, 测绘工程系按照学校及我院的要求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10余位测绘工程及相关专业导师按照我校毕业设计的选题原则拟定了60多个符合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要求的毕业设计题目, 并举行了全体导师与测绘工程09级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见面会, 每位导师依次将自己带来的毕业设计题目、该课题所要进行的研究工作及预期成果简单介绍后供同学们选择, 选题涵盖工程控制网设计、控制网测量方法与精度分析、兰州市大地水准面精化、LZCORS RTK测量、RTK施工放样方案与方法、地理国情监测、全站仪工程放样、数字地形图测绘、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测绘工程教学研究等方面, 选题更新率达到75%以上, 首次完全满足生均一题。测绘工程09级59位同学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就业方向确定了适合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 选题结果表明, CORS RTK测量等测绘界的热点题目、高速铁路施工控制网研究及测量、地铁测量等方面的题目倍受欢迎, 高学历、高知识结构的导师人气指数比较高。

毕业设计选题, 拉开了本届测绘工程本科毕业设计的帷幕。此后, 在学校的精心部署和正确领导下、在学院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督及我系全体教师的认真指导下, 经过测绘09级全体同学的努力拼搏, 为期13周的我校测绘工程系2013届毕业设计工作圆满完成任务, 59名同学全部顺利通过毕业答辩, 为大学本科阶段的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经毕业设计成绩统计发现“优秀”9人, “良好”15人, “中”34人, “及格”1人, 09级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成绩统计见表1。

根据表1的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成绩分布表绘制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成绩折线统计图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毕业设计成绩分布合理。

3 本组毕业设计工作总结

我在本届测绘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工作中主要完成了对Student guan, Student yu, Student song和Student yue四位同学的毕业设计指导, 对本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总结如下。

3.1 确定合适的毕业设计题目至关重要

毕业设计选题要符合本专业培养方向, 与本行业的实际生产紧密结合, 能够综合运用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 使学生能够学有所用。2013届测绘工程专业毕业生是我校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的首届毕业生, 学院领导对首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尤为重视, 要求毕业设计应一生一题, 且从学院成立就积极联系兰州市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兄弟单位以收集测绘生产中急需研究的课题, 以便我们学生的毕业设计能够紧密联系测绘生产实际。在制定毕业设计题目时, 按照学校、学院的要求, 结合测绘专业的培养方向和我主讲的工程测量学课程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我拟定了CASS7.0软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基桩控制网测量方法研究、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施工工艺及安装测量方法研究、GPS-RTK工程放样的方法及精度分析和城市隐蔽地区地物点的采集方法及精度分析等五个毕业设计题目, 供学生选择。经过毕业设计动员及选题会, Student guan等四名同学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爱好及就业去向选择了其中的四个选题, 后因生产单位的需求, Student yu, Student song两位同学到中铁十七局“兰渝项目岷县工区”去进行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 结合生产实际, 两位同学的毕业设计题目随后进行了调整。四位同学的毕业设计题目及变更情况见表2。

3.2 制定适合学生的设计任务是毕业设计按期完成的前提

由于个人智商的差异和十几年知识积淀的不同使毕业生在基础、能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指导教师在安排设计任务时, 既要考虑学生的整体水平又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安排与学生基础、能力相适宜的毕业设计任务, 使每位学生都能在个人能力范围内, 积极有效地展开毕业设计工作, 这是我们的毕业设计工作得以完成的前提。我指导的四位学生中, Student guan是各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 Student song可以说是班上综合能力比较差的一位, Student yue, Student yu居中。根据四位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 结合四位同学的整体水平和个体差异, 我在安排设计任务时要求Student guan要熟悉无砟轨道施工工艺, 掌握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方法, 分析安装测量的主要方法自由设站法的精度, 由于高速铁路施工方面的课程并未学习, Student guan要在补充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毕业设计工作, 任务比较重;要求Student yue掌握GPS-RTK工程放样的主要方法及步骤, 分析GPS-RTK工程放样的精度及影响因素, 总结RTK进行工程放样的精度保障措施及注意事项, 任务适中;而yu, song两位同学结合自己生产实习的中铁十七局兰渝项目二工区的实际工作, 分别对兰渝铁路LYS-3标路基工程及路基附属设施的施工测量方法进行总结, 并分析其测量精度, 设计任务相对比较小。这样, 三位同学都能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按期完成设计任务。

3.3 答疑与检查是毕业设计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作为测绘工程专业的必修重要实践环节, 毕业设计主要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训练过程。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可能要用到以前学过的多门课程的知识, 有些知识学生可能印象已经不是很深, 有些甚至已经忘记, 指导教师要在毕业设计开题时安排好设计的内容和进程, 学生在必要的知识准备的前提下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进程开展设计工作。在设计的每个阶段, 指导教师应对本阶段的工作任务、要求、拟完成的工作、设计方法做以部署, 并随时与学生沟通, 做到及时解决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保证设计的正常进行。在设计过程中, 教师应随时对学生设计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解、检查, 督促毕业设计工作进程。

3.4 撰写毕业论文是毕业设计的重要环节

毕业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设计工作, 以期在知识运用、程序开发、文献检索、论文撰写等各个方面有一定的提高。毕业设计的成果常以书面的形式表现, 这就是论文部分。毕业论文应该结构合理、观点正确、语句通顺、格式及文整符合规范要求, 这些方面指导教师应严格把关, 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3.5 答辩是检验学生毕业设计的重要手段

毕业答辩是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 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答辩可以有效地检验学生毕业设计的成效, 因此, 指导教师和学生都应充分重视答辩环节, 做到:1) 指导教师在答辩前就答辩要求、技巧及注意事项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 如论文陈述时间的控制、答辩PPT的制作及重点内容的总结与陈述等;2) 学生应按答辩要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包括:熟悉个人毕业设计的内容、毕业设计主要内容的提炼、设计与制作具有个性风格的答辩PPT、论文答辩PPT的放映操作、陈述内容及时间的合理控制;3) 通过预答辩发现问题并进行完善与总结, 既可使陈述内容与时间控制更合理, 又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如此, 只有学生在答辩前做到胸有成竹, 才能保证答辩时的万无一失。

本组四位同学答辩现场发挥正常, 对毕业设计的陈述条理清楚, 能抓住论文的重点, 能够正确地回答答辩组老师及专家提出的问题。通过答辩组老师与专家评议, 本组四位同学都顺利通过答辩, Student guan毕业设计成绩为优秀。

3.6 发现问题与不足

本届毕业设计工作中发现, 在生产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能够紧密结合测绘生产实际, 但由于生产单位的工作任务安排比较饱满的原因, 学生的毕业设计时间比较难保证, 这对毕业设计的按期完成不利。因此, 若要在生产单位进行毕业设计, 应该提前返校进行论文的撰写, 这对有效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是必要的。

4 结语

可见, 本届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工作中既有一些可推广的经验, 也存在有待改进的问题或需要克服的不足。只有对毕业设计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 查找不足并总结经验, 不断推进毕业设计工作的改革, 方能有效提高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

摘要:通过对测绘工程专业2009级本科毕业设计工作进行分析、总结, 归纳了其中存在的不足, 并总结经验, 推进毕业设计工作的改革, 以提高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

关键词:测绘工程,毕业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春玲.加强毕业设计管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J].济南科技信息, 2010 (21) :34-35.

[2]闫晋文.加强管理提高毕业设计 (论文) 质量[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3) :72-73.

[3]柴保明.加强毕业设计管理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 :54-55.

[4]胡菊英.加强成绩分析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测量学课程教学质量[J].甘肃科技纵横, 2013 (12) :15-17.

上一篇:成长中的烦恼的优秀作文下一篇:徒步活动内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