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词汇互译练习

2024-07-07

英汉词汇互译练习(精选12篇)

英汉词汇互译练习 篇1

1.Translating the following two passages, paying attention to Note.提示:练习有关 Tools for Translation(翻译的工具)。英译汉中,用字典、电子辞书、网络词典、网络引擎(google等)等多种翻译工具查询相关的文化背景、弄清楚关键词语的确切意思,从而帮助理解原文。汉译英中,用各种翻译工具查询所翻译的词语并验证其英译用法的正确性和通顺流畅。注意英英单语词典是了解英语词语的精确意义的最好方法,英汉词典则帮助选择汉语译文,但不能一味依靠词典的汉语翻译。

1)第三周上课时交作业

The story1 of English is typically one of massive stealing from other languages.But how did the language of a small island off the coast of Europe become the language of the planet – more widely spoken and written than any other has ever been2?

The English composite character betrays3 a mixed origin.In the simplest terms, the making of English is the story of three invasions and a cultural revolution4.The language5 was brought to Britain by Germanic tribes, the Angles, Saxons, and Jutes6, influenced by Latin and Greek when St.Augustine and his followers converted England to Christianity, subtly7 enriched by the Danes8, and finally transformed by the French-speaking Normans.From the beginning, English was a crafty hybrid, made in war and peace.It was, in the words of Daniel Defoe, “your9 Roman-Saxon-Danish-Norman English”.In the course of one thousand years, a series of violent and dramatic events created a new language which, by the time of Geoffrey Chaucer, was intelligent to modern eyes and ears10 without the aid of subtitles.The English have always accepted the mixed blood of their language.There was11 a vague understanding that they were part of a European language family, but it was not until the 18th century that a careful investigation by a gifted amateur linguist began to decipher the true extent of this common heritage.2)第四周上课时交作业

三只小猪居无定所,有时在朋友家里过夜,有时在野外露宿,甚是缺乏安全。在储蓄了点钱后,他们决定要买一个小小的单位,一个永久的居所,一个家。

英汉词汇互译练习 篇2

在英汉互译过程中, 我们应明白这样的事实, 由生活经验、社会结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而引发的英汉两种语言成分在意义上不完全对应的情形, 也就是有时彼此不能在对方的语言里找到相应的对等词, 即所谓的词汇空缺现象。通俗地说, 就是一种语言能用单个词语明确标记的东西, 另一种语言却可能要兜个圈子才能表达。如果译者不了解词汇空缺, 就会给交际和翻译带来困难和障碍。因此, 研究词汇空缺产生的原因是寻求词汇空缺问题解决策略的前提。

一、英汉互译中词汇空缺产生的原因

1. 因生存环境差异而引起的词汇空缺。人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语言。汉语的谚语、典故、成语都是以本民族的历史、经济、文化、传统、习惯等作为基础形成的, 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及深远的历史渊源。如:“隔墙有耳”、“四面楚歌”、“东山再起”、“名落孙山”、“胸有成竹”等, 若直译只会令英美读者费解。在我国, 吃饭问题长期以来都是人们特别关心的问题, 因而成了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人们见面时总爱说:“吃过了吗?”在一般情况下, 说话人并不是十分关心听话人是不是吃了饭, 只是打个招呼罢了。但如果向英国人问起:“吃饭了吗?”则他的第一反应是“怎么, 没吃过饭你会请我吃?”有的还会对问话人产生反感。

2. 因宗教信仰差异而引起的词汇空缺。如paint the lily, 从《圣经》天使报春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百合花在基督教艺术中被当做贞洁、清白、纯正的象征, 显得格外高贵和美丽。因此为百合花饰粉抹彩是徒劳无益的事。如果仅译成“多此一举”、“徒劳无益”等汉语习语, 则文化差异丧失殆尽。汉语习语“锦上添花”比喻好上加好, 含有褒义, 而原意略带贬义, 二者修辞色彩不一致。“画蛇添足”又令人联想起中国文化中有关蛇的传说故事, 与原文文化背景不符。又如把中国的玉皇大帝译为Jade emperor, 或把佛教里的“观音”、“四大金刚”之类的词直译过来, 都会令西方人困惑。

3.因风俗习惯差异而引起的词汇空缺。如汉语里用“张三”、“李四”、“王麻子”来指普通人, 而英语则用Tom, Jack, Mary表达同一个意思。我们常见的“油漆未干”说成英语也变成了“湿油漆” (wet paint) 。女生宿舍门口常见的“男士止步”警示语, 多被误译做Don’t come in boys!或No admission for gentlemen!这是最为典型的直译。国外习惯性的称法为Girls only.我们考虑的是别人的立场, 总是客气地说:“您先请!”而一般在国外却常说自己怎样, 一句After you也传达了不少思维过程的差异。

4. 同一人或事在两种语言中各有所指。如即翻译专有名词时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名从主人”和“约定俗成”。否则会造成混乱。如你把“张曼玉”译成Zhang Manyu, 英语读者多会不知所云, 但是你若说Maggie Cheung他们就会啧啧称赞, 因为他们在影片中所熟悉的美女是Maggie Cheung而不是ZhangManyu。

5. 英汉两种语言里, 有不少修辞格利用了各自语言的特点, 要把它们译成另一种语言相当困难, 有的甚至是不可译的, 因为它们的语法、语音语言形式或文化背景不为译文读者所了解和熟悉。如:

人曾为僧, 人弗能成佛 (拆字)

外甥打灯笼——照舅 (歇后语)

民国万税, 天下太贫 (双关)

女卑为蜱, 女又可为奴 (拆字)

上述方面是英汉互译中产生词汇空缺的几个方面的主要原因。需要明确的是, 语言之间存在词汇空缺, 完全属于正常现象, 我们应当客观地看待。

二、英汉互译时词汇空缺现象的处理

在英汉互译中, 针对词汇空缺现象, 在词汇的借用、引用方面通常采取三种对策:音译、直译、意译。

1. 音译

音译对策主要适用于人名、地名及一些表示新概念而本族语里又找不到对应词来表示的情况, 如汉译英的例子有:磕头 (kowtow) 、荔枝 (litchi) ;英译汉的例子有:engine (引擎) 、motor (马达) 、sofa (沙发) 、logic (逻辑) 。

2. 直译

由于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素质不同, 两种语言的一对成语即使词义相近或相似, 因潜在的背景因素引起的心理联想不同, 二者的确切词义与情感色彩也不会完全等值。直译加注至少有三个好处:一是不会歪曲中文形象, 二是有益于文化交流, 三是可以开阔读者的视野。

“三个臭皮匠, 合成一个诸葛亮”, 这就是说, 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 (《毛泽东选集》第956页)

The old saying, 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would equal zhuge liang, the master mind, simply means the masses have great creative power.

3. 意译

填补语言中的词汇、语义空缺, 采用“并行对策”即意译对策非常有效。如果某一语言现象, 在译文语言中只用意义相同的不同语言形式即“并行”的词汇来翻译, 那么译文语言的形式中存在一个“空缺。有些汉语在字面上就内含中国古代的人名、地名, 有的出自寓言或历史典故。对这部分词汇不能按字面意思直译, 加上解释性的文字又失去了成语精粹的特点。这时最好避开其文化背景, 译出其内含意义即可。如将“毛遂自荐”译成to volunteer one’s service, “塞翁失马, 安知非福”说成A loss may turn out to be a gain, “不管三七二十一”译为regardless consequences, 粗枝大叶仅说成careless或crude均较妥帖。

4. 套译成英语习语

有些汉语惯用语所具有的民族性、民俗性和地方色彩很浓厚, 直接把它们的字面意思译成英语, 无法使英美读者接受, 我们可用对等的英语习语进行套译。一方面可使译文读上去更通顺, 另一方面能给英美读者带来一种亲切感。如“说曹操, 曹操到”可译成Talk about the devil and he will appear.“惺惺惜惺惺”套译为Like attracts like.“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Noth-ing venture, nothing gain.

结语

我们只有深入研究词汇空缺现象产生的原因, 了解其蕴含的文化内涵, 才能更好地解决它给交流和翻译造成的障碍。英汉翻译中的词汇空缺现象繁杂, 只有把握好源语言的真正含义, 才能取得良好的翻译效果。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 许多原本难以翻译的词汇已经被直接借用, 这给翻译工作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但新的词汇空缺仍会不断出现。深入学习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 翻译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必将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汉译英教学之我见[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9.

[2]范仲英.使实用翻译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3]杨佳.翻译处处皆学问[J].英语学习, 1999.

[4]冯庆华.辞格与翻译[J].英语自学, 1992.

[5]邱懋如.翻译纵横谈[J].英语自学, 1999.

[6]沈志莉.谈英语互译中的词汇空缺现象[J].英语自学, 1997.

[7]苏海花.汉英翻译中的词语缺乏对应[J].外语教学与翻译, 2003.

英汉词汇互译练习 篇3

关键词:文化词汇 对等关系 翻译策略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英语和汉语因属于不同的语系,基于不同的文化基础,在翻译中,经常会出现两种语言互译时找不到对应词的情况。这种情况我们通常称之为文化词汇的翻译。广义上看,文化词汇分为两种,一种为文化词,即在某一文化中特有的事物和概念,在翻译中会形成词汇空缺现象;另一种为文化含义词,其所指的事物或概念在另一种语言中也存在,但在词义的宽窄等方面相异。文化词汇的翻译是英汉互译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如果出现误译或错译,往往会造成中西方国家在文化交流方面的误解,甚至阻碍相互之间的文化交流。相反,准确、恰当的文化词汇的翻译,会帮助我们理解对方文化的魅力,促进相互间文化交流。

二、英汉词汇层面上的对等关系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活动,是“从语义到文体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对译者来说,翻译过程的开始即涉及对词义的理解和翻译。确切理解每句话中重点单词的意义,是顺利理解全文的前提和关键。因而,要进行翻译,首先要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层面上的不同对等关系。其中,就文化词汇翻译而言,理解完全对等、词义相异、无对等词三种对等形式十分重要。

(一)完全对等

一种语言中有些词所表达的意思,在另一种语言中可找到完全对应的词来表达,这种在词义上的对等称之为完全对等。如英语中的Bluetooth对应为“蓝牙技术”,Talk show译为“脱口秀”等。对于文化词汇的翻译来说,完全对等需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即这种词义上的完全对等既包括指称意义上的对等,也包括蕴涵义上的对等。例如:他是只老狐狸。在这句话中,英语和汉语中的fox (狐狸)在字面意思上都指一种哺乳动物,由于该动物生性狡猾,在蕴涵义上都指狡猾的人,因此可以直接对应过来进行翻译:He is an old fox.

(二)词义相异

词义相异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指称意义相符,但蕴含意义相异。以“西风”为例,汉语中的“西风”和英语中的west wind指称意义相同,但在汉语中,西风盛行于冬季,寒冷而干燥,所以就有“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凄凉描述。而英国位于欧亚大陆的西北,西风的蕴含意义与中国完全相反,所以英国作家梅斯菲尔德赞美西风:“It’s a warm wind, the west wind, full of birds cries…”,而著名诗人雪莱则在《西风颂》把西风比作革命的力量。

第二种情况是指称意义与蕴含意义都相异。例如,汉语“龙”指称意义指一种神异动物,具有九种动物合而为一之九不像之形象,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在中国文化中常与帝王联系在一起。而英文中龙的对应词“Dragon”的指称意义为 “an imaginary animal with wings and claws, able to breathe out fire”,蕴含意义常指凶残的有翼巨兽、恶魔、悍妇等,与汉语中龙的蕴含意义完全相反。

(三)无对等词

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基于不同的文化基础,因此在翻译中,经常会出现词义空缺的现象。如:英文中的teenager指 young men aged from thirteen year old to nineteen year old, 而汉语中并没有一个词能完全表达其含义,而汉语中的阴、阳、文房四宝等词汇,在英语中也没有其对等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英汉互译中,需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技巧,译出这些无对等词的文化词汇。

三、英汉互译中文化词汇的翻译策略

根据文化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不同的对等关系,英汉互译中文化词汇的翻译应以文化平等相待和文化传真为翻译基本原则,在考虑译入语读者文化接受能力的前提下,在译语中尽量再现原语的文化信息,从而真正达到传播交流的目的。文化词汇翻译策略主要有音译、直译、意译、释译等四种。

(一)音译

汉语和英语中特有事物名称的文化词汇,在翻译时可采用音译法,然后逐渐深入到译入语中,最后成为译入语中的新词汇。在汉语和英语中,有很多新词、新语都是通过这种形式产生的。如汉语中的“孔子, 功夫,太极”等音译为英语的单词Confucius, Kongfu, Taichi 早已融入了英语词汇。而英语中的sofa,bungee, domino等的汉语译文“沙发,蹦极,多米诺骨牌”也早以成为众所周知的汉语词汇。

有时音译不易让译入语读者明白其含义,在翻译实践中可用其特殊的形式---谐音谐义,即音义兼译。如“秀水街”的英文译名为Silk Street。其中英语单词silk和汉语中的“秀水”发音相似,而silk(丝绸)又是中国最具特色的代表,这种谐音谐义的翻译使英语读者很容易记住这个地名,并了解其特色。另外,2007年,天津狗不理正式注册其英文商标为Gobelieve,也是文化词汇英汉互译中一个音义兼译的典范。

(二)直译

在词义完全对等的情况下,文化词汇的翻译往往可使用直译。直译法是指在不违背译入语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在译入语中完全保留原语词语的指称意义,求得内容和形式相一致的方法。直译既能传达原语概念意义,又能再现原语的文化信息,是丰富语言、促进文化交流的理想途径。例如,汉语中的“经济特区”可直译为special economic zone;“希望工程”可直译为 Project Hope。英语中的see God可直译为“见上帝”,see Marx可直译为“见马克思”。上词义相异部分所提到的西风(west wind)、龙(dragon)等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蕴含意义不一致的词,往往也可采用直译,其蕴涵义通过文化交流来帮助理解。

直译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文化词汇的翻译应考虑指称意义和蕴含意义两方面,避免找到假的对应词。如“红茶”的英语译文不是red tea 而是 black tea;in the same boat的汉语译文不是“同舟共济”而是“处于同一困境”。

(三)意译

在无对等词的情况下,文化词汇的翻译倾向于使用意译。意译法是指译者在受到译入语社会文化差异的局限时,不得不舍弃原语的字面意义,求译文与原文的内容相一致,主要语言功能相似,即求“神似”而放弃“形似”。例如,汉语中“乌纱帽”的蕴含意义与指称意义完全不同,英译时不可采用直译,需意译为an official post;同样,英语中的Adam’s apple源自于《圣经》中的典故,在译为汉语时也只能意译为“喉结”。意译法需译者自身具备对两种语言精确的把握,扎实的语言知识和深厚的语言功底。

(四)释译

当译入语读者刚刚接触外来文化词,无法真正理解和接受时,采用先直译或音译再增补信息说明的释译法,更有利于文化词汇的理解和接受。如汉语中的“阴、阳”可先音译为 Yin, Yang ,之后在进一步解释(in Chinese thought) the soft/strong inactive/active female/male principle or force in the world。汉语中的“文房四宝”可先直译为the four treasures of study,之后再补充 writing brush, ink stick, ink stone and paper。同样,英语中的olive branch可先直译为“橄榄枝”,进而再补充其为“和平的象征”。释义法是处理文化词汇翻译无对等词时另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结语

文化词汇是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民情有关的词语。在翻译文化词汇时,译者绝不能拘泥一种译法,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最适当的翻译技巧来传达原文信息,尽量规避译文承载的信息量大于原文承载的信息量的超额翻译和译文承载的信息量小于原文信息量的欠额翻译,进行恰当的文化补偿,使得译入语最大限度地既能传达原语的意思,又能保留其文化内涵,从而真正起到对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栾晓虹.文化词语及其翻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4):72-76.

2.谭载喜.奈达论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3.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小学常用短语英汉互译 篇4

1.绕口令2.去郊游3.玩得开心

5.因...而发笑6.看

8.明天见9.我们的学校10下课后11.放学后 12.去看电影

13.电脑游戏14下午好 15.在沙发下面

16.在冰箱里面17.打开窗18.学习语文

19.野餐20.寻找21.好消息

22.坏消息23.在操场 24.在周一早上

25.听见26.吃药27.当心,小心

28.车站29.等候30.红灯停

31.绿灯行32.黄灯等 33.左转

34.直走35.右转36.下棋37.思考/想 38.看一看39.醒来40.出现41.笔友42.宠物商店

44.鞋店45.长城

48.have to

49.just do it50.use

56.speak to57.stay at home

英汉互译哲理文章 篇5

当朋友成功时,你要大碗喝酒;当女友分手时,要真诚的说声抱歉,因为你是男人,男人就该如此气壮心宽。

因为你是男人,所以,对女儿你应是一棵结满故事的大树,对妻子你应是一片金色的沙滩,对父母,更应该是一座物质丰富的大山。

因为你是男人,一生就要有所成就,不懒惰,不侥幸,不虚荣,不欺骗,不流浪,不嫉妒,不后悔,不自卑,不献媚,不投机,不惟利是图,不抱怨,男人就该堂堂正正,磊磊落落,风度翩翩。

做一个男人也是一项事业啊,一个民族仅有女人的光荣是不够的,阴盛阳衰,对每个男人来说都应觉得自惨形溃。

也许你很矮,但好男人博大的胸怀才使你顶天立地;也许你很弱,但好男人坚定的意志品格将赋予你侠义铁肝;也许你恶疾缠身,但好男人的字典里根本没有伤残。

浅析英汉谚语互译论文 篇6

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过:“外国文字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一种字义最不容易对付。”谚语是一种最富联想意义的语言现象,它是由一种简单符号传达复杂信息的方式,其特点是能够引起读者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以及文学故事等。

一、谚语的内涵

何谓谚语?谚语是指“在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谚语的绝大部分是人民群众对长期生活经验的科学总结,有的是来自文学名著的警句妙语。英语谚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圣经,以格言或箴言的形式,总结生活的经验、阐述做人的道理,因此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在语言形式上,英汉谚语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

二、英汉谚语的特征

(一)用词精炼、句式整齐。

经过长期的实践,谚语的用词十分讲究,单句间接凝练、言简意赅,双句大多采用对仗,结构整齐、对称。

汉谚:

1、滴水穿石

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眼不见,心不烦。

(二)音韵和谐、易于上口。

谚语经过人们长期的使用流传,具有很强的口语化特点,单句讲究韵律,双句讲究对仗,因此说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

汉谚:

1、嘴上无毛,说话不牢。

2、失之东隅,收之桑隅。

家规再严,丑事难免。

滴瓶不响,半瓶叮当。

(三)比喻生动,寓意深刻

谚语来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包含着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汉谚:

1、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2、宁为鸡头,毋为牛后。

三、英汉谚语的翻译方法

由于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同一内容的谚语,由于各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不同,有不同的说法,因此谚语的翻译需灵活处理。一般来说,谚语的翻译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同义谚语借用法

同义谚语借用法就是运用相同意思的`谚语相互翻译的方法。虽然英语与汉语在语言习惯、民族特色、地方风情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别。但是在某些谚语无论内容、形式都有相似之处,其中运用的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也大致相同,且表达的意义也相同。对这些谚语采用同义谚语借用法,一方面可使译文更加通顺,另一方面更容易为译文读者理解和接受。 汉谚:1、一次被火烧,二次避火苗。

2、失败是成功之母。

(二)直译法

采取直译法翻译谚语,指在翻译时尽量保持源语谚语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等,把原来的内容、形式、精神都输入到译文中,保留形象,努力减少翻译中的损失。张培基在《习语汉译英研究》中指出直译法的重要性,“由于一国语言中的习语最能集中反映该国的民族文化、传统等各种特点,民族色彩很浓,习语的直译就有了它的特殊重要性。”

汉谚:

1、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有半块面包总比没有好。

(三)意译法

由于语言结构和文化背景的缘故,有一部分谚语无法进行直译。这部分谚语一般没有很强的比喻,或者根本没有比喻,且这类谚语的特点是寓意较深且隐含于较浅显的字面下,带有浓厚民族色彩且多来源于历史典故,我们就没有必要去追求原文的形式了,而应选用意译法表达出来。意译主要是指在翻译时抓住内容和喻义这一重要方面,牺牲形象,结合上下文灵活地传达原意,帮助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2、天有不测风云。

“天有不测风云”,若把它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毫无保留地译成英语。会使英文读者不知所云,因为汉语中“风云”的文化含义一般的西方人很难理解,若把它的隐含意义译出,就一目了然了。

类似的,在英语当中也有很多只宜意译的谚语,如:When Greek meets Greek。then comes the tug of war。两雄相争,其斗必烈。(不宜直译成“希腊人遇上希腊人。定有一场好斗。”)

(四)直译和意译兼用

由于汉英两个民族在文化传承、语言结构、表达习惯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在许多情况下,单独使用直译或意译不能达到目的,因此要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采用直译保留原文比喻形象,兼用意译作适当补充,不给读者造成错误联想。

对一些喻在言外的汉语谚语可以采用这种翻译方法,例如:一个碗不响,两个碗丁当。One bowl is quiet,tWO bowls make a row。(译文中的前半句采用直译法,后半句中的“丁当”意译为吵架,不仅弥补了直译的不足,将含义译出,而且收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同样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四、英汉谚语互译时需注意的“三化”

(一)民族化

谚语和本民族的社会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翻译时不仅要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和社会习惯,而且要了解译人(书面语)语的社会习惯、生活习俗等文化背景。千万不要用充满本国民族色彩的谚语去翻译原文,也就是说不能用含中国地名或人名的汉语谚语去译英语谚语,反之亦然。

下面这个例子都是有欠考虑的,译文充满了异国文化色彩,让读者感到啼笑皆非。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分析:如果读者不了解这句汉语谚语所包含的历史文化背景,他们看到译文1就会大惑不解。庆父是鲁庄公的弟弟,庆父不死,鲁国的祸乱就平息不了,比喻不除掉罪魁祸首,就不会有安宁。所以还是选择译文2比较好,因为把这句汉语谚语的寓意翻译出来了,读者也就容易理解了。

(二)口语化

谚语在语体上非常接近日常口语,具有很强的口语化特点。谚语翻译时要注意口语化。

英谚:The leopard can#39;t change its spots。试比较两种译文:是豹改不了斑纹,是狗改不了吃便便。(口语化)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书面语)

(三)艺术化

谚语翻译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一要注意用词的精练,二要注意上下两句的对仗,尽量使译文具有韵律又押韵,通俗易懂。

五、结束语

英汉互译的文化因素 篇7

文化是与自然相对而言的, 是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生活方式和共同创造的事物, 以及基于生活方式而形成的心理和行为。语言是记录文化的符号系统, 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奈达 (Nida1986b:30) 认为,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词语的意义源于文化因素。奈达语言文化观中的另一个重要思想, 反映在他对语言文化关系的动态理解上。他认为语言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密切难分,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但从另外一个方面看, 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符号系统, 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应当是一种静态的镜像系统, 而应表现为一种动态的互动关系。

2. 翻译在语言与文化中的角色

美国翻译理论家Eugene A.Nida认为:“翻译是在接受语言中寻找和原文信息尽可能接近的自然的对等话语, 首先是意义上对等, 其次才是风格上的对等”。就其本质而言, 翻译是一种信息的传播或交际活动, 即communication, 是一种跨文化跨语际的信息传播和交际活动。文化既是人类创造的价值, 又具有民族, 地域, 时代的特征, 因此不同文化需要沟通, 这种沟通离不开翻译。在翻译领域中进行文化研究的首要任务是要了解文化的差异, 在各自语言中的反映,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掌握语言。

3. 文化语言:不同文化的碰撞

不同的文化各有各自的特点, 那就是文化的个性。文化个性反映到词汇里, 便会出现“词汇空缺”和“词汇冲突”的现象, 反映到语法里, 便会出现语言结构上的差异。在英汉翻译中的常见的文化差异,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原语中的文化概念在目的语中没有对应的词。例如中国文化的“老油条, 阴阳八卦, 四合院”等文化概念在英文中无法找到对应词;英文中的“tuxedo, meet one’s waterloo”等等文化概念在中文中里也难以找到对应的词。

第二, 原语和目的语有对应的词, 但意义不同, 如“龙”是我国文化的特产, 有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 它是至尊无上的帝王的象征, 中国人都骄傲的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可英美人却把它看作喷火吐烟的凶残怪物。

第三, 原语概念有明确的分类, 而目的语则没有, 反之亦然。如英文cousin一词在中文有8个相对应的词 (堂兄, 堂弟, 堂妹, 堂姐, 表哥, 表弟, 表姐, 表妹) , 这些词表达了不同的性别, 年龄, 亲缘等因素。

第五, 不同的风俗习惯, 客观生活环境, 民族心理, 观察事物的角度和表达方式, 促成了不同语言习惯形成的不同。如英国的天气变幻无常, 阴雨天多, 人们对天气便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感觉, 因而喜欢见面谈论天气。在我国, 人们见了面爱问“吃饭了吗?”, 其实, 说话人并不十分关心听话人是不是吃了饭, 而只是打个招呼罢了。

4. 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方法

在翻译中如何处理原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差异, 无论在理论上或是在实践上来说都是一个重大的课题。温努提 (Wenuti) 把处理文化差异的方法概括为“归化法” (domesticating method) 和“异化法” (foreignizing method) 。他说, “译者可以选择归化或异化的方法, 前者以民族主义为中心, 把外国的价值观归化到目的语文化之中, 把原文作者请回家来;后者则离经叛道的把外国文本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表现出来, 把读者送到国外去。 (Venuti 1995:20)

提倡归化的代表人物奈达提出的“动态对等, 是要做到译文完全自然的表达”, “接受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 应该与原文接受者和原文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这样, 译者必须能够拨开语言与文化差异的屏障, 让读者清楚的看到原文的相等意思。正如许多种种翻译方法都是词有增减, 词性和句型有转换, 语序有颠倒, 句子有拆有并等现象, 都是以归宿语言的表达方式为标准的。

尽管归化论在我国占统治地位, 但是一直以来也有不少学者主张异化翻译, 早在60多年前, 我国著名学者鲁迅就主张异化翻译, 认为翻译的第一目的, 因此它必然具备异国情调。其他不少学者也有类似的提法:翻译中保存原文语言上的特点, 将有助于读者理解西方文化和表达方式, 有效的促进文化交流, 以丰富和提高民族文化。

在实践翻译中, 应该采用“归化”还是“异化”翻译法, 除了考虑“选择能够分化目的语文化标准的外语文本” (Venuti1995:41) , 还要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由于读者的经验视野的不断扩展, 其接受能力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因此同意外语文本在不同时期的翻译就有可能采取不同的策略。

5. 结束语

文化, 语言与翻译三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翻译工作者要想更好的完成传递文化信息的使命须深谙两种语言所依附的文化及其有关词语的背景知识, 注意文化之间的类同与差异。译者只有通过文化上广泛而深入, 系统而具体的对比, 翻译的本质才能得以真正意义上的实现。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1998b.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外国语》第三期, 39-32.

[2]Venuti.L.1995.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3]包惠南, 包昂, 2004,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 北京:外文出版社。

[4]奈达 (Nida.E.A) , 2001, 《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英汉谚语互译浅见 篇8

关键词:谚语含义;语言特征;翻译方法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但是这两种语言都拥有一种很相似的语言形式——谚语。汉语字典对谚语的定义是这样的: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大多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同时,英语中的谚语还有很多来源于《圣经》中的历史故事,多是以格言或箴言的形式来阐述经验、道理,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所以,英语和汉语中的谚语有相似的特征。

一、英汉谚语同其他语言形式相比具有鲜明的特征

1.民族、地域特征明显

英汉谚语都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逐渐总结出来的,一定会受到其所处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文化、历史、地理和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必然会带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汉谚:(团结就是力量。)Unity is strength.英谚:Every man must carry his own cross.(每个人必须背他自己的十字架。)

2.语言口语化、方便记忆

英汉谚语多是以口头形式流传下来的,其语言通俗易懂,便于人们记忆。一般采用简短单句或是对仗双句形式。

汉谚:(活到老,学到老。)We are never too old to learn.英谚:Do in Rome as the Romans do.(入乡随俗。)

3.语句简单、含义深刻

英汉谚语虽然都采用非常简单的语句,但是大多能表达出很深刻的内涵。汉谚:功夫不负有心人。Everything comes to him who waits.英谚:Great minds think alike.英雄所见略同。

二、英汉谚语互译基本方法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在翻译不同语言时,要考虑到形成该语言的历史背景、社会文化、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等因素。谚语是其中尤为特殊的一种语言形式,基于以上叙述的谚语的语言特征,在英汉互译过程中,对于谚语的翻译可以采用以下基本方法。

1.直译法

直译法是指在英语和汉语互译过程中,两种语言在词汇、格式等各方面条件都允许的条件下,采取直接翻译的方法,使译后的语言在形式、内容、含义上都与原文保持一致,读者也能一目了然。

汉谚:Seeing is believing.(百闻不如一见。)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Wine in,wit out.(酒后吐真言。)英谚: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Like father,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

2.意译法

意译法是在原文与译文直接翻译容易产生歧义或矛盾时采用的一种翻译方法。此方法可以用英语或者汉语中读者常用的语言和熟悉的事物、典故来翻译和表达对方諺语中深刻的道理和含义。这样,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更好地理解谚语。

汉谚:Misfortune may be an actual blessing.(塞翁失马,焉知非福。)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comes. (说曹操,曹操到。)Something unexpected may happen any time.(天有不测风云。)英谚:Spend money like water.(挥金如土。)All roads lead to Rome.(殊途同归。)

3.直译和意译结合法

英汉谚语是英汉两个民族经历了漫长的文化传承,逐渐形成的自己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在许多情况下,单独使用直译或意译不能完全表述原文的韵味,因此,要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采用直译保留原文字面含义,兼用意译作适当的补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Cut your coat according to your cloth.(量布裁衣;量入为出。)If I have lost the ring,yet the fingers are still there.(戒指虽丢失,手指仍然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A daughter is fairer than fair mother.(女儿比母亲更漂亮;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总之,英汉谚语汇聚了英汉民族的智慧和哲理,是英汉文化中浓缩的精华,我们在翻译谚语时要采用最合理、最科学的翻译方法。谚语的翻译不仅仅是把一种语言简单地译成另一种语言,更重要的是要以语言为载体把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形式进行更广泛的交流和传播,达到文化融合的目的。

(作者单位 辽宁省铁岭市信息工程学校)

五一见闻英语作文英汉互译 篇9

五一见闻英语作文英汉互译

This years winter vacation to return to returning to the homeland and have discovered many amazing clean and tidy the streets have become. Although already Tales green trees along the road, but could not conceal the solemn past and prosperous; Litter has become a large green center of boulevards to the yellow straw mattresses, summer seems to reverberate with the Joyful laughing; new commercial logging within the flow of action; just widen the roads is a busy! All this only shows that the chang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 home layer height!

今年的寒假返回家园,并发现了许多惊人的.干净,整洁的街道。虽然路边的树很绿,但不能掩盖过去的庄严和繁荣;垃圾已经成为了一个大的绿色的林荫大道中心黄色草垫,夏天似乎与欢乐的笑声回荡;新商业伐木内流行动;刚刚拓宽的道路,是一个很忙的!这一切表明,在一个家庭层高度的经济发展变化!

我们的酒店邀请函英汉互译 篇10

女士们,先生们,

Welcome to our hotel! The Blue Sky Hotel is very big. There are 150 rooms and 2 restaurants . You’ll taste many delicious food. You can swim in the swimming pool. You can see the beautiful flowers in the garden. And the hotel is near the downtown. It is very convenient.

欢迎来到我们酒店!蓝天酒店非常大。有150个房间和2餐馆。你会品尝很多美味的.食物。你可以在游泳池里游泳。你可以看到漂亮的花在花园里。和附近的酒店是在市中心。它非常方便。

Oh, sorry, I forgot to tell you the address of the hotel. It is No.156 on Huanshi Road, Yuexiu District, Guangzhou. You can call us at 020-74083868 or you can fax us at 020-84081868.

哦,对不起,我忘了告诉你酒店的地址。这是No.156环市路,越秀区,广州。你可以叫我们在020 - 020或者你可以传真020 - 84081868。

I think you’ll enjoy yourself in our hotel. We’ll try our best to help you.

英汉文化负载词互译探析 篇11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 翻译 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而词汇在语言诸要素中是最能反映文化的物质层面,所以受文化的影响也最大。通过研究一个民族文化内涵词可以了解到该民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土人情及宗教信仰等。

那些只为某一个民族语言所特有,具有独特的文化信息内涵,在其他民族的语言中没有包含这样的文化信息的词就叫做文化负载词(cultural-loaded terms),它们既可以是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也可以是这个民族独创的词。

由于负载着特殊的民族文化内涵,文化负载词往往成为跨文化交际和翻译中的难点,甚至成为信息传递的障碍。孙致礼(2000:359)曾指出:“翻译的最大困难往往不是语言本身,而是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意蕴。”刘守华(1992:150)也认为:“不同文化世界的人们有着不同的对现实世界的观察方式,因而也就使得自己的语言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独特的风貌和民族特性”。文化负载词就是这一特定文化现象的具体体现。

二、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从词汇翻译的角度看,语义可分为表层意义,即词的指称意义,和深层意义,即内涵意义。

文化负载词的文化内涵意义就是指在文化词汇的实体指称意义的基础上,添加的反映某一特定民族文化的语义,即文化附加义。由于民族文化存在个性差异,文化负载词翻译中的文化信息对等往往很难达到指称意义和文化内涵意义的完全传达。

为使译文和原文最大限度的等值,传递较完整的文化意义,翻译策略的运用就尤其重要。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简要分类如下:

1.音译。就英译中而言,音译主要是指用汉语中谐音的字或字的组合翻译英语的词语,而这些字或字的组合并不是汉语现成的有意义的词。

例如:“cool”译成“酷”,“hacker”译成“黑客”,“cola”译成“可乐”,“salad”译成“色拉”,“ e-mail”译成“伊妹儿”,“AIDS”译成“艾滋病”,“coffee”译成“咖啡”等等。

而在汉英翻译时,在介绍具有中国特色的独一无二的词汇时大多采用汉语拼音拼写,以最大限度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和民族语言的风格。

如:“豆腐”译成“tofu”,“饺子”译成“jiaozi”,“福娃”译成“Fuwa”,“武术”译成“wushu”,“气”译成“qi”,“阴阳”译成“yinyang”等等。相对于“dumpling”(饺子),“martial art”(武术),“breath exercise”(气)等翻译,现在更倾向于直接用汉语拼音直译这些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词汇,有利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彰显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

2.音译加解释性翻译。解释性翻译是我们在翻译文化负载词的时候一贯采用的翻译策略。音译加解释性翻译可以说是一种较全面的翻译策略,既能保留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和语言,又能让外国人了解异国的文化。音译加解释性翻译能将词汇的意义完整地表达出来,从而达到较好的翻译效果,以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如:“汤圆”可以翻译成“glutinous dumplings with fillings in the round shape,often eaten at Lantern Festival,symbolize family reunion”;“压岁钱”可译成“the gift money for children,a kind of ritual of Chinese in celebrating Lunar New Year”。

3.直譯。除去以上两种翻译策略,直译法也是翻译文化负载词的方法之一。直译法指用译语中“对应”词语译出源语中的文化信息,能够尽可能地保留源语文化特征,开阔译语读者的文化视野。不过,不能生搬硬套,应做到以不引起目的语读者误读误解为前提。

例如:毛泽东首创的“纸老虎”翻译成英语就直接用了“paper tiger”,这个词现在已收录进英语词典,用来指那些外强中干的人或物,再如,“丢脸”译成“lose face”,“火上加油”译成“to pour oil on the flame”,“了如指掌”译成“to have something at one's fingers’ ends”,“丝绸之路”译成“the Silk Road”,同理“cold war”翻译成“冷战”。

三、结语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两者之间所反映出的文化差异构成了交际的障碍。如何克服障碍取得文化对等就成为翻译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高度重视源语中的文化因素,运用各种翻译手段更好的传达两种语言的文化内涵,以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翻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流活动,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翻译不仅仅是“拿来”:把外国的东西引进来,让国人感知到、体验到异国情调,更是要多“给予”,向世界奉献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中国文化,让外国人也体验“中国情调”。

汉语也应该为丰富英语语言作出应有的贡献,让外国人更加了解和接受中国文化,这才是跨文化交际要达到的目的,也是翻译工作者要切实做好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刘守华.文化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浅谈英汉互译的不对等性 篇12

理论阐述,并且运用大量的例句作为举例说明,使得学生能够学习、运用这些衔接机制来组织完整连贯的句子。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学英语写作中的衔接教学提出一些感想和建议。

关键词 : 翻译;文化传递;文化差异;不对等性;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但事实上,翻译是一件实践性很强的事情,它绝对不是简单、机械地把一种语言换成另外一种语言的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译者会遇到很多想象不到的实际困难。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它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互相交换,也是两种文化的传递。文化在翻译中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正如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 奈达所说:“要真正出色的做好翻译工作,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甚至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例如在翻译工作中,首先遇到的就是词的问题,而要处理好词的问题,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词。“不同语言之间词的不对等问题”也是翻译中时时遇到的棘手问题。翻译中,对等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对等才是绝对的,完全的对等是不存在的。因此,对等词的选择也就只能是相对对等词的选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过程是跨文化交际。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因此,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必须了解掌握本国与异国的民族文化差异,并设法使这些差异在传译过程中消失,同时在译入语中找到准确的词语,使异国文化在译入语中再现。本文就翻译中词的不对等现象进行探讨并提出几点解决方法. 首先是词汇层面的不对等现象。所谓“不对等”,即指译入语没有与译出语中的词语直接相对应的词.这种 “不对等”有程度上的差别: 有时为完全不对等,有时为部分不对等, 因此造成困难的程度也不等.下面就几种词汇层面上的不对等现象进行讨论.

一、与特定文化有关的词的不对等。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 不同民族的历史地理,文化传统等因素存在差异, 在译出语中存在的代表特定文化的词语在译入语中不存在. 如某些西方宗教信仰, 社会风俗, 甚至某一种食物是一个民族, 地区特有的, 不存在于其他民族和地区. 例如:由于文化差异,一个词的概念在英语中可能与汉语中完全不同。将“speaker” 译为“chairman”则不能反映出“speaker”的真实身份和权力。又如“ 拜年 (pay New Year call)”是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 特指在中国农历新年时亲戚朋友之间互相拜访, 交流感情.中国人注重社会以及人际之间的交流, 过年时拜年也是几千年来流传的习俗, 而西方人相对独立, 也没有过年时拜年的习惯, 因此没有特定对应的词存在. Pizza 是西方人非常喜欢的一种食品, 有点像中国的馅饼.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是缺少这一概念的, 自然是没有对应的词来翻译, 而翻译成馅饼又明显是不合适的. 再举一个例子,有些时候我们会遇到这种情况,英语中的一个单词我们能够很容易理解其含义,但却没有相应的词与之对应。“savoury”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其含义为“西方人在用餐后吃的一点点盐”,我们都知道,食物中含盐是很重要的,但过多又有害,所以西方人在餐后会补充一些,对于这个含义我们很容易理解,但是要表用相应的词来表达这个含义,在我们汉语是不可能的。这也是一种不对等。

二、对事物认识的文化差异。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 龙) 不是中国人心中的吉祥动物,而是表示邪恶的怪物。在中世纪,dragon 是罪恶的象征,圣经故事中恶魔撒旦(Satan) 就被认为是the great dragon。另外,dragon 还有“泼妇’的意思,由此可知,dragon 在英语国家人中所引起的联想与中国人的“龙”完全不同,所以,翻译时就要特别小心。东亚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四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被西方人称为“亚洲四小龙”,将其翻译成英语Four Asian Dragons 恐怕不太妥当。有人建议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这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文化信息的对等,因为tiger( 老虎) 在西方人心中是一种强悍的动物,至少不会让人联想到某种可怕的动物。所以说,将“亚洲四小龙’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 在文化信息方面基本达到了对等。再如,我国著名的“白象”牌电池,翻译成英语White Elephant,语义信息对等虽然不错,但从文化信息对等来看却是糟糕的翻译,因为white elephant 在西方国家中意思是“没有用反而累赘的东西”。由此可知,英语国家的人恐怕不会买牌子为White Elephant的电池,因为消费者不愿买“没有用反而累赘的东西”。那么。“白象”牌电池应该怎样翻译呢? 我们可以考虑用一种西方人心中象征着强大、有力量的动物lion来代替,将“白象”译成Brown Lion。如果买来的电池威力无比,顾客何乐而不为呢?

三、颜色的文化差异。不同文化的人对颜色的认识尽管有相似之处,但他们对各种颜色的感觉有可能不同,甚至截然相反,其原因在于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

例如,蓝色在英语国家有忧郁的含义,美国有“蓝色星期一”(blue Monday),指心情不好的星期一。blue sky 在英语中意思是“没有价值”,所以,把“蓝天”牌台灯翻译成Blue sky Lamp,意思便是“没有用的台灯”,这样的台灯怎能销得出去呢? 另外,埃及人和比利时人视蓝色为倒霉的颜色。蓝色在中国人心中一般不会引起“忧郁”或“倒霉”的联想。尽管如此,世界知名品牌“蓝鸟”汽车并不是“伤心的鸟”的汽车,否则怎么会用Blue Bird 作为汽车商标呢? blue bird 是产于北美的蓝色鸣鸟,其文化含义是“幸福”,所以,英语国家人驾驶Blue Bird 牌的汽车,心中的文化取向是“幸福”。但是,驾驶Blue Bird 牌汽车的中国人恐怕不知道身在“福”中,而只感到驾驶世界名牌汽车是一种身价的体现和财富的象征。再如英语国家视“红色”为残暴、不吉利,红色意味着流血。在中国红色预示着喜庆,中国人结婚习惯穿红色衣服。经商时,商人希望“开门红”。经营赚钱了,大家都来分“红利”。某员工工作出色,老板发给他“红包”。美国人一般不喜欢紫色;法国入不喜欢墨绿色却偏爱蓝色。在马来西亚,绿色被认为与疾病有关。巴西人忌讳棕黄色。西方人视白色为纯洁、美好的象征,在中国白色有不吉祥的文化含义。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可能将绿色和“缺少经验”联系起来,而在中国绿色代表春天,象征新生和希望。

四、数字的文化差异。众所周知,在西方,“十三”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所以,在西方国家,人们通常避免使用“十三”这个数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数字“十三”没有这种文化含义,但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近来这种蕴涵也被国人所接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九”因为与“久”同音,所以“九”经常用来表示“长久”的意思。例如,我国历史中,皇帝都崇拜“九”,希望其天下长治久安。因此,我国便有“999”药品。英语中的nine 没有这种含义。但不要把用“666”作商标的商品出口到英国,因为“666”在《圣经》里象征魔鬼。“七”在欧美国家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商标为“7-Up”的饮料翻译或汉语为“七喜”,而不是“七上”。英语国家的人心目中的“七”相当于中国人的“八”。“七”对英语国家人是个大吉大利的数字,投掷中以“七”为胜利。商标还有Mild Seven、7-Eleven( 连锁店)。但在我国,“七”是个普通的数字。

以上是在翻译中常见的不对等问题和例子。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不对等,注意原文的意义和暗示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一些翻译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翻译中遇到的问题。文化信息的传递是完全可能的,主要是通过翻译了解他国文化。文化信息的对等也是可能的,我们可以遵循奈达先生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 原则,这里的“对等”不能理解为数学意义上的等同,只能是近似的等同,即以功能对等接近程度为依据的近似。他认为翻译的目的应该是原文和译文在信息内容、说话方式、文体、文风、语言、文化、社会因素诸方面达到对等。为了达到这些对等,必须在翻译中进行调整。

一、如果在形式上贴近的译文对所指意义可能产生误解的话,必须对译文文字作某些变通;可以保留直译,但必须加上脚注来解释可能产生的误解。

二、如果在形式上贴近的译文,有可能导致对原文联想意义的误解,或者对正确理解原文的风格造成重大的损失,那么对译文进行必要的调整来反映原文的联想价值就十分重要。例如,将中国名酒“杜康”翻译成英语一般按发音译为Dukang,英语国家读者看到英语商标Dukang 时,只会把它与酒联系起来,而不会想到中国历史上酿酒的高手“杜康”,也不会像中国人那样把“杜康”(Dukang) 与“好酒”联系起来。所以,“杜康”作为商标,文化信息没有完全对等。不过,我们不妨可以用希腊酒神的名字Bacchus 作“杜康”酒的英语商标,这样,文化信息的对等无疑比“杜康”要好得多,因为Bacchus 会使西方人产生更多有关的联想。

上一篇:催化剂在环保中的应用下一篇:企业人才培养经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