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军事理论课提纲

2024-08-07

大学军事理论课提纲(共8篇)

大学军事理论课提纲 篇1

军事科学:亦称军事学,是研究战争的本质和规律,并用于指导战争的准备与实施的科学。(论述题)大学生学习军事科学的意义。

1.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是法定的公民义务,责无旁贷。

2.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提高全民国防意识,振奋民族精神。3.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4.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学习军事科学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军事思想的定义: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军事思想的分类:按阶级性质区分,有奴隶主阶级军事思想、封建地主阶级军事思想、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和无产阶级军事思想等。

军事思想的内容:一是军事哲学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观、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二是军事实践基本指导原则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指导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军队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等。

军事思想的特性:军事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军事思想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军事思想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军政》、《军志》专门兵书的问世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的重要标志。《战争论》——C.von克劳塞维茨、《战争艺术概论》——A.H.若米尼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战争观和军事问题方法论、人民军队思想、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国防建设思想。战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

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原则,军民一致原则,瓦解敌军和宽待俘虏原则。三大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

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既是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新时期我军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

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加强军队的全面建设,使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落到实处。

三个提供、一个发挥: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现代军事高技术争夺的十大“热点”:军用微电子技术、军用电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军用信息技术、军用光电子技术、军用核技术、军用航天技术、军用海洋技术、军用生物技术、军用新材料技术、军用定向能技术。

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对策:正确认识高技术武器装备;要有选择地发展高技术武器装备;研究探索高技术条件下的作战方法。

影响侦查的基本因素:目标的特征信息;地形、地物;气象条件。

预警雷达:一般采用相控阵或超视距技术,作用距离在1000~5000千米之间,能在远距离上探测到各种远程导弹或轰炸机,根据探测数据提供早期的预警。

中近程对空侦查雷达的目标:主要是各种作战飞机、巡航导弹、直升机、无人机等。这种雷达作用距离在150~200千米之间,主要担任防空系统的空情侦查任务,也可以对我方飞机导航或对制导雷达方向引导。五大隐身结构技术:防雷达探测隐身结构技术;防红外线探测隐身结构技术;防电子探测隐身结构技术;防可见光探测隐身结构技术;防声波探测隐身结构技术。

精确制导武器的定义:是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概率在50%以上的武器。如各类导弹以及制导炸弹、制导炮弹、制导鱼雷等。

制导技术定义:是以微电子、电子计算机和光电转换技术为核心,以自动控制技术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

军事航天技术定义:是把航天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为军事目的进入太空和开发、利用太空的一门综合性工程技术。是军事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运载器技术是航天技术的基础。

执行军事任务的载人航天器包括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空天飞机等。军事航天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1.极大地增强了军事侦察能力和军事指挥控制能力。2.有效地提高了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

3.对建立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部队和数字化战场发挥关键作用。4.促使战场进一步向空间延伸。

电子对抗的定义:是为削弱、破坏敌方电子设备(系统)的使用效能,保护己方电子设备(系统)正常发挥效能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行动的统称。

光电干扰手段有:红外干扰、红外欺骗、烟幕干扰、致盲式激光干扰。

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客观历史过程。其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创、迅速发展和成熟时期。

把C3同情报结合起来,称为C3I(指挥、控制、通信、情报,即C3加上intelligence)系统。C4I(指挥、控制、通信、情报、计算机,即C3I加上computer)系统。

军队自动化指挥系统从技术的角度讲,分为信息收集、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显示、决策监控和执行等6个分系统。

(论述题)军队自动化指挥系统的应用对作战保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信息保障和后勤保障两个方面。

战略的构成要素:战略目的、战略方针、战略力量、战略措施。战略的基本特性:全局性、对抗性、谋略性、预见性。

国际战略格局定义:是指国际社会中国际战略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全球性的、相对稳定的力量对比结构及基本态势。国际战略格局本质上就是一种国际战略力量的对比关系。

国际战略格局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单极格局、两极格局、多极格局、多元交叉格局。国际战略格局的基本特征。

1.国际战略格局总是同一定的历史阶段相联系,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 2.国际战略格局总是同世界经济格局相适应,并以经济格局为基础 3.国际战略格局总是同一定形式的国际秩序相互关联、相互作用 4.国际战略格局的不同层次之间总是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

对国际安全与稳定的影响: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三股恶势力”。

(论述题)未来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趋势。

1.“多极化”将是未来国际战略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 2.未来国际战略格局中各方关系将日趋复杂化

3.国际中间力量的崛起影响国际战略格局的发展变化 4.中国在“多极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将愈显突出。 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上起制约作用;  在经济发展上起示范作用;

 在维护第三世界权益的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周边安全环境定义: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周边地区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的外部及内部条件的总和。周边安全环境是周边地区各种力量长期作用的产物。周边安全环境对国防建设具有直接的影响,同时,国防建设对周边安全环境具有反作用。

与中国有共同边界的国家有14个,共有陆地边界线约2.2万公里。

中国周边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祖国统一面临严峻形势、海洋权益存在复杂纠纷(关于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的争议、关于南海海域及南海诸岛的争议)、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影响边疆地区安全的其他不稳定因素。

制信息权定义: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控制战场信息运用的主动权;是夺取制空权、制海权以及陆上、太空作战主动权的先决条件。

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战争内涵扩大化,战场空间透明化,作战行动实时化,打击目标精确化,力量运用高效化,作战手段智能化。

国防的定义: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的主体:是国防活动的实行者,通常是国家。

国防的手段:是为达到国防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包括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的对象:是指国防所要防备、抵抗和制止的行为。一是“侵略”,二是“武装颠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组成: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

中国人民解放军由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组成。

现役部队是国家的常备军,由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组成。

我国武装力量建设的目标: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是指武装力量建设在一定时期内所要达到的程度和标准。

国防动员是增强国防实力的重要措施。

武装力量动员的定义:国家将军队及其他武装组织由平时体制转为战时体制所采取的措施。通常包括解放军现役部队、武装警察部队、预备役部队、民兵和预备役人员,以及相应的武器装备和物资等动员。它是战争动员的核心,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特别是对战争初期军队的迅速扩编和战略展开,掩护国家转入战时体制,争取战略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防立法的原则:以宪法为依据的原则;维护国防利益的原则;国防法律从严的原则;民主的原则;协调统一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于2001年4月29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表决通过,同日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第52号主席令,公布施行。

大学军事理论课提纲 篇2

在我国, 军训既是德育为纲这一理念的必要组成部分, 又是推定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入学“第一课”必须进行军训, 这是《宪法》、《兵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所规定的内容。《兵役法》第43条规定:“高等院校的学生在就学期间, 必须接受基本的军事训练。”新的兵役制度也对普通高校大学生能够开展国防教育提出了更细致的要求。2012年教育部、总参谋部等7部门联合下发文件, 强调各高校要把军事训练作为必修课, 列入教学计划, 并要求“军事技能训练时间为2~3周, 实际训练时间不得少于14天。”

一、国防教育是维系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需要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都会遇到安全和发展问题, 为了保证安全和发展, 国家需要有强大的国防实力, 更需要有大批优秀的国防人才。当前, 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但“和平和发展”仍是当前时代的主题。然而, 无数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在和平时期, 人们的和平麻痹思想容易滋长, 国防观念容易淡化, 因此, 对全民开展国防教育, 使全体国民增强国防概念, 关心和支持国防事业, 提高保卫国家和民族安全的自觉性, 是巩固和加强国防, 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和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

二、国防教育是加速国防现代化和落实战时兵员动员的重要措施

在现代战争中, 人的因素仍然是四第一位的, 它不仅包括人的勇敢、觉悟和牺牲精神, 还包括人对科学文化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国防教育的重点对象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大学生。大学生具有文化程度高, 接受能力强, 知识更新速度快等特点, 对大学生开展国防教育, 开设军事理论课和军事训练, 挑选一部分专业对口, 适合担任军官职务的大学生, 在集中进行一段时间的专业训练, 就可服军官预备役, 或充实到部队去弥补我军院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不足。我军自1983年以来, 从地方院校选拔培养一大批大学生, 已经在部队建设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所以, 国家自2002年, 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从全日制高等学校在校生中征集新兵工作的通知》, 启动大学生应征入伍工作。

三、国防教育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好形式

当代大学生充满青春活力, 接受事物能力强, 思维敏捷, 积极进取。他们中绝大多数有维护国家安定团结的大局意识, 但是, 他们从小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 缺乏艰苦锻炼和社会实践, 他们知识知识面窄, 知识结构不完善, 鉴别是非能力差, 容易受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影响, 国防教育是一门综合的科学:它集德、智、体、美、劳教育为一身。因此, 对大学生能够开展国防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才。

我们党和政府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培养出的大学生、研究生, 应当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应热心于改革开放, 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努力为人民服务, 为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现代化而献身;应当自觉遵纪守法, 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秦风学习, 掌握现代化科学文化知识。目前在高校中开展的国防教育, 正是围绕着这一目标而进行的。

四、大学生国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军事教育与素质教育既有内在的一致性和互补性, 又有一定的区别, 二者是相互联系, 相互促进的。素质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侧重于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理想、信念、毅力、情操、品格、纪律、精神、生活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军事教育不仅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这些学科知识, 而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又丰富和充实了素质教育的内容, 对素质教育起到促进作用, 它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了基础。实践证明, 军训与军事理论课的学习对大学生的全面成长, 对推动高校素质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大学生国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军事课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的社会活动领域, 具有其他学科和教育方式无法替代的综合素质培养和教育的功能。军训中, 在解放军教官率先垂范、言传身教的影响下, 我们接受军事化的管理, 不论是紧张而有规律的军营生活, 还是艰苦而又严格的技能训练, 都磨练了我们的意志, 锤炼了我们的体能, 增强了我们的体质, 培养了我们顽强的作风。通过接受严格的三大条令的教育, 在耳濡目染和切身体验中, 自觉接受人民军队的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不怕困难、勇于吃苦的教育。这些都使我们在政治素质、思想作风、身心素质诸方面均有显著提高, 有利于我们树立革命的人生观、乐于奉献的价值观, 因此军训活动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新课堂。同时, 通过军训也达到促进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目的, 使我们以健康的体能、旺盛的精力投入到科学文化学习中去, 促进智育水平的提高。

六、军训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补充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 军训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军训可以使大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达到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 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的目的, 加强大学生组织纪律性, 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大学生中开展军事训练, 进行军事知识教育和身心素质提升教育, 是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载体。

七、有利于做好大学生应征入伍工作

通过军事课程的学习, 可以增强大学生国防观念, 培养国防精神, 有利于做好大学生预征入伍工作。征集高文化素质青年入伍, 是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是提高兵员素质的重要举措。2001年, 国务院、中央军委修订后的《征兵工作条例》第25条规定:依法可以换证的正在全日制高等学校就读的学生, 本人自愿应征并符合条件的, 可以批准服现役, 并保留学籍。大学生应征入伍国家给了许多优惠政策, 吸引了全国高等学校的大学生, 在校大学生步入军营, 是进入部队的新兵文化程度构成有了新的提高, 这是我国走科技强军的步骤之一, 也是加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军事理论课师大学生必修的重要课程, 他给与大学生的不仅是学分, 更重要的是一种人格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只是体系的完备, 国防意识强化, 国家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的养成, 他对大学生人生价值有很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1:4-5.

大学生军事理论课导课方法探析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军事理论课  导课方法

大学生军事理论课是一种课堂教学活动,要提高它的教学实效,虽然主要取决教育内容的真实性、教育方式的针对性和讲授语言的艺术性,但与课前的“导入”也有着必然的联系。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一堂思想教育课,如果一开始就引起教育对象的兴趣,吸引住教育对象的注意力,教育效果就容易实现。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些有经验的军事课教师,常常在授课前或道个“开场白”,或讲个“小故事”,或来段“小插曲”,或设计个“小序幕”,其目的也是为了把大学生的情绪和注意力引导到教学内容上来。那么,军事理论课的“导入”有何规律可循呢?据对部分示范课例的总结分析和我们在不同大学教学的体会,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的“导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设置悬念导入。人们在欣赏戏剧、电影或其他文艺作品时,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总是产生关切心情,这主要是因为作品中存在悬念的缘故。同理,设置悬念导入军事理论课,就是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恰如其分地设置疑问,甚至是自相矛盾的疑问,引发教育对象的思考兴趣,在课堂上造成一种“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的心理效应。如在讲“中国国防建设”课时,军事教师就可以设计一个“连环包袱”导入,军事教师可以说:“今天上课,我要给大家透露一个军事秘密!”这是设置的第一个悬念,军事教师要透露军事秘密了,自然把学生的胃口吊了起来,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都想知道会说出什么样的军事秘密。接着,军事教师可以说:“在我国国防建设的大军中,有一支特殊的部队。他们不拿枪,不驾驶坦克和飞机。”听到这里学生们开始嘀咕了,没有武器那是什么部队啊?其实,这是设置好了第二个悬念。军事教师可在稍作停顿后接着说:“他们的任务是每年给全国新入学的500百多万大学生讲军事理论课,这支部队的名称叫派遣军官!”。这个巧妙的“连环包袱”,既宣传了派遣军官队伍的重要价值与功能,也传递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重视,对下面的教学自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讲述故事导入。即授课前军事教师讲述一段与教学内容有内在联系的小故事、小传记,使教育对象听后感到有趣,受到感染,激发思维,急想知道蕴藏于故事之后的新知识、深道理,从而体现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如我们在讲“新中国国防建设成就”课时,军事教师可以讲:“同学们,1962年9月8日上午九点多,在江西省南昌市北郊的上空,我们的雷达发现了台湾当局派出的U-2高空侦察机,当敌机有恃无恐的侦察完返回时,我军地空导弹部队突然开启雷达发射导弹,导弹呼啸着飞向高空,准确无误地将一架侦察机击落,这是我军保卫祖国神圣领空的首次保卫战…”。通过讲述故事开头,打动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有愿意继续听下去的欲望。

三、点将问答导入。这种方法就是授课前围绕拟讲课的中心思想,抽点若干人直接了当进行提问,甚至把大家问“闷”住,以激发教育对象的求知欲和期待欲,使其大脑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从内心产生急于听课的愿望。如讲《中国国防》课时,军事教师就可以设置:国防的含义、国防的作用和我国国防建设成就等问题,连续提问了4-5名,学生对这些耳熟能详的问题,现场回答的都不够全面,课堂气氛一时沉闷起来,这便引出了要讲的课题,“国防这个名词,同学们每天都在接触,但要让你比较准确的讲出国防的定义和作用,大家不一定能将的清楚,所以也就不清楚自己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本堂课就专门来学习这个问题。”点将问答导入,最好结合大学生的所学专业来确定,提问与他们专业相关,但大家有容易混淆的问题。这样很快就能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所学的教学内容上了。

四、引发争议导入。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将要灌输的思想和观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种有争议的观点和见解,或借他人之口陈述彼此相悖的看法,让大学生去辨析和判断,在激发“异议”、形成“分歧”中引入课题进行讲解。如在讲授《毛泽东军事思想》课时,就可以设置:有人说:人民战争思想与现代战争形态不相符已经过时了!也有人说:人民战争对现代战争仍然有指导意义!你是怎样看的?这样观点相左的问题,立刻能引起大学生的认真思考和热烈争论,使其揣着验证是非或寻求道理的思想心态认真听下去。

五、激发情感导入。人的情感是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激发情感导入,即围绕教学内容,或通过军事教师抒发个人爱憎分明的真情实感,或通过播放相关内容的录像录音片段等,触发大学生的喜乐、愤怒、悲伤、爱慕、厌恶之情,从而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和思想对流,为导入新课创造必要条件。如《中国武装力量》课,军事教师要在声音语气上加大力度,以慷慨激扬的情绪在课堂上讲述我国最新的一些新型武器装备情况,同时在投影仪打出相关照片,如果有视频再链接播放。军事教师要用语言和体态语言,把自身的情感淋漓尽致地发挥到对我国武器装备研发成绩的赞扬上,让学生受到充分的感染,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注意力自然而然集中到“怎样爱国奉献”的问题上来。

综上可以看出,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的“导入”,既有其内在规律性,也有其方式方法的灵活性,有时一个教学内容可以选择几种方法考虑导入。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运用好“导入”的环节,除了把握其基本规律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紧扣教学主题。也就是说,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应从服务主题出发,紧紧围绕教育的目的和内容进行构思和设计,以便能够“引人入境”、“引人入胜”。如果离题甚远,甚至风马牛不相及,那样就会弄巧成拙,事与愿违。二是要合乎逻辑。每次“导入”设置的问题、表述的现象、列举的事例、涉猎的知识,都应贴切实际,符合事理,缜密准确,做到高而不玄,大而不空,惊而不失真,奇而不离谱,使被大学生听了无“玄、空”之感,无哗众取宠之疑。同时军事教师呈现出的心态和情感,也要真诚朴实,恰到好处,以烘托教学的思想内容。切不可矫揉造作,故弄玄虚。三是要严谨利落。“导入”的环节,既然是“小插曲”、“小序幕”,就应以“短平快”取胜。这就要求军事教师要通过简练自然、新颖活泼的语言尽快地凝聚大学生的思想,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其适时进入“角色”和“意境”。只有这样,才能達到应有的“导入”效果,切实增强军事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国强.大学生军事理论课教学艺术[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1

大学军事理论课提纲 篇4

国防、国防动员、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战略、战略环境、国际战略格局、周边安全环境、军事高技术、精确制导技术、隐身技术、电子对抗、航天技术、信息化战争、战争形态、新概念武器、二、简答

1、国防的基本类型

2、国防的特征

3、国防历史的启示

4、国防法规的特性

5、国防建设成就

6、国防建设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7、国防教育的内容

8、现代战争动员的主要特点

9、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

10、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11、江泽民国防和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12、胡锦涛国防和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13、国际战略格局的特点

14、习近平提出的总体安全观

15、军事高技术的特点

16、高技术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17、侦察监视技术的发展趋势

18、电子对抗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运用

19、新概念武器主要有哪些

20、新军事变革的基本内容

21、新军事变革的重要影响

22、信息化战争的特征

23、信息化战争的作战样式

三、论述

1、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2、如何继承和发扬毛泽东军事思想

3、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4、如何加强国家和军队信息化建设

5、如何加强普通高校中的国防教育工作

考试题型

1、单选

2、判断

3、名词解释

4、简答

大学军事理论课心得体会 篇5

继五一军训已经好久了,迟来的军事理论课在新学期伊始终于与同学们见面了。坦白的说在学习这门理论课之前,我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知识的了解甚少,我总觉得,自己没有参军,军事应该离我很遥远,因此只是单纯的喜欢军队,也正因为如此我一直很期待这次的军事理论课。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我认为军事,是一个国家安全稳定的坚强后盾,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有力的表现,更是一个中国大学生应当为之奋斗,为之拼搏的永恒主题。总体说来,通过这几天的军事理论课,我对军事理论、军事知识与技能有了初步认识,同时增强了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了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观念,提升了个人思想理论修养和人文素养。与此同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八个字在我脑海里的印记更深了一步。从小我就是一个酷爱军队的女孩,喜欢那笔挺的军装,喜欢那矫健的步伐,喜欢那严明的纪律,喜欢军人身上那种极其朴素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军人,在我心中,是正义的化身。这次军事理论课的学习,让我离军队、离国防更进一步。

学习军事理论知识是继我们军事训练之后的第二次国防教育.在我们进行军事训练之后,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我国的国防,军事思想.世界军事,军事高科技,高技术战争,核武器,步兵分队技术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共同条令等等,以便我们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达到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和纪律性,促进我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本来,我们的人生从高中到大学就是一个转变.从一个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转变,从一个不独立有依靠思想的人向一个独立而必须自己面对自己,负责任的人这样一个转变.在这个转变中,对我们进行恰如其分的军事理论教育,有助于我们强化自我的思想意识,开始体会自我,民族和国家的关系.在这个教育中,我懂得了一些国防和军事知识,开始思考作为社会中的一个人,我应该怎样对自己的国家负责.让我不仅认识到自己对自己,或父母,朋友的价值,更认识到自己对社会和国家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了些中国国防力量,增加了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了解了一些军事思想,懂得了一些世界军事力量和战争,使自己的目光更加高远.

在军事理论课的教学中,我充分认识到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更应该了解我们的祖国,更坚定的认识到自己身负国家和民族的重任.我们更应该志存高远,心系祖国,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读书.在这个认识过程中,也不断地在完善自己,目标从无到有,从不坚定到坚定,把生活的每天付诸于学习和提高.这是我知道了中华民族不是一个虚无的概念和信仰,而是一种前进的动力和为之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同时也充满感恩,我感谢保卫全国人民的解放军战士,感谢中国,感谢一切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和国家统一作出贡献的人们.感谢那些为祖国国防贡献汗水和智慧的一切人民.虽然,我的感谢或许微不足道,但是,军事教育至少让我们拥有了一颗感恩的心.想着我们能在明亮的教室学习,我就对一切维护我们安危的人致以谢意.

在军事理论学习之后,我懂得了国防的真正含义,即国家的防务.是指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的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自古以来,有国就有防,国无防而不力.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最重要的是生存与发展,国防是否巩固,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兴亡.因此,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更应该以学习国防知识,把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与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存亡联系起来,更努力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国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当今世界这样一个和平大背景下,种种战争的阴影仍如同鬼魅一般隐藏在世界各个角落,不管是领土争端,经济利益争端,意识形态,或是民族歧视,种种无疑给世界布上阴影.现代高科技迅速发展,军事高技术日益被世界各国采用,一方面能提高整个军事领域的改革,对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从而使以后的战争具有高科技性质,使一些人不敢轻易发动战争,因为一旦战争爆发,这样造成无法弥补,无法想象,甚至能使整个人类毁灭的后果.而另一方面,一些大国独自垄断一些高技术,酒会自视强大,会对弱小国家发动战争,鉴于以上原因,我国为了更好的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了更好的发展其他各项工作,必须作好国防工作.

虽然,由于目前世界局势仍以和平为主,但我们应警惕战争,特别是随着新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壮大,在世界上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会迎接到更多的挑战,一些西方大国对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恐惧,向世界宣扬中国威胁论,目的使中国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如果中国国防势力一旦下降,中国所受到的威胁将是空前强大的.另外,台湾问题仍市中国的一块心病,台湾问题本是中国的内政,但是,由于外部势力插手,致使台湾问题变的复杂,成为中国必须认真面对的重大安全问题.虽然,一国两制,和http:///wenzi/平统一主张提出,但是台湾分裂势力的阻挠也很严重.但是,中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决不允许一小撮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决不畏惧强敌干预,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另外,由于日本国和我国历史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而新的矛盾却又出现,随着日本经济,军事力量的增强,野心不断膨胀,日本对我国安全构成潜在威胁成不断上升趋势,边界和海洋权益争端情况日益复杂,都是我国国防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当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在世界形式趋于平缓的环境中,中国安全环境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有利机遇,利用和争取一个较长的和平环境,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为维护祖国同意和保卫国家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在国防教育中,我了解了我国古代军事留下来的灿烂的中国古代军事文明,知道一大批军事家极其他们的思想著作.知道了各种作战方法以及先发制人的心理优势,而在后发制人也可避其锐气,以逸待劳.在祖国瑰丽的文化宝塔上,去领略先哲们的丰富的想象,增加了自己的军事素养,<孙子兵法>教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兵无常式等军事思想又何尝不适用于生活这个大战场呢?所以在另一方面,也让我明白了生活中的很多事,在这里让我收获最大的是从战争中看到了古代先哲们的思想.

在以前军训中,我不知道我们是学生干吗要参加军事训练.通过军事理论这门课程,我知道作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格公民,我们必须参加军事训练.而当代大学生,提高自己的军事素养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在这个过程中,我自然而然的开始关注我国的国防,开始心系天下.明白了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而且,在授课中,所有教官的军人风格,讲授时的一丝不苟也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自己太过自由的性格,认识到自己对什么事都不够严谨的这一不好的态度.所以,不仅仅是教官传授我们国防知识,促进我们爱国观念,从某种角度来说,在真个教学过程中,教官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我们,也在鞭策着我们.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能使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的管住自己,做一个有纪律的人.

对于大学生军事理论教育,我认为内容上如果在加上最新的世界战争,如伊拉克战争等等,用记录片的形式播放出来,会使我们更加了解现代战争的特点极其国防的含义.这种直观的效果比枯燥的文字更能引起大家的共鸣.还有目前全世界受到的恐怖主义威胁,这一类算不算国际应注意的呢?作为世界上三大公害之一的恐怖主义,其实大多的同学对这很不了解,不知道恐怖主义和政权之间的关系,还有一系列反恐活动.因为现在披着反恐的外衣干的事太多,真正的反恐是什么样的呢也不是很清楚,如果这节于国防之类,我建议把这方面的知识讲些.还有中国目前的军事力量到底如何,在这课结束之后,我仍然不是很明白.对于目前最热的朝鲜核问题等等中国努力斡旋,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其军事力量能否坚固到捍卫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站在一个中国人的角度看中国的国防有时会感到很放心,觉得祖国很安全;有时却有非常担心,看者强大的世界压力而感到害怕.以中国目前的军事实力能否控制住这股强大的压力等等问题依然存在我的心中.

但是通过军事理论课,我已经学到了很多,从中收益非浅.在大学的三年,我想这门特殊的课程为我的生命上了一层绿色,不仅是绿色的军装,也是一颗能感受的心.提醒着我不仅要努力学习知识,更应关注天下大事,更应心系祖国安危,这是一颗感恩的心,让我感谢能让我平静的坐在教室学习的保卫国家安全的战士,让我感谢那些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贡献的人,我也应感谢为世界的和平作出贡献的人.

大学公选课军事理论课后心得 篇6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觉得“国家安全”只是印在课本上的概念,离我们的生活很远。而读完这篇推送,才发现原来“国家安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非常明显,各国间的交流日益增加。从一开始的经济全球化到现在文化的交流也不断增强。各国间的文化频繁地输出与输入。虽然说这样可以使自己国家的文化走出国门,也能够了解和吸收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但是在这种情形下也会给我国的国家文化安全带来危机。在学习完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相关知识后,我们更加强烈的感受到了国家安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的重要意义,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就没有富强民主国家的可能,就没有中华个民族团结奋斗的机会,并且国家安全牵扯着个人发展,与我们息息相关。在诸多因素中,我们认为经济,作为各方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文化,作为人们思想的根基,网络,作为新兴发展阶段中可能性和潜力并存的媒介,是威胁我国国家安全的主要因素。

现在一个国家意识形态的输入有很多种方式,例如美剧和美国电影在我国的上映。美国的影视作品里通常都会体现出个人英雄主义的意识形态。借助其文化的输出,公开或隐蔽地宣扬它的政治理念,价值观念等,以此来向中国观众展示美国生活的优越。还有就是通过宗教的传播来进行文化宣传。优秀的外来文化能够使我们不断完善本土的文化,从而提高我们的文化软实力,但是不良的外来文化会侵蚀我们的思想。特别是身为青少年的我们处于一段很容易接受外来东西的年纪,而我们又是国家的未来,所以我们就更加需要提高警觉性,学会辨别文化的好坏。

网络越来越普及,网络用户的年龄下限越来越低。而西方的反华势力很早就通过网络对我国一些网络用户进行着文化渗透,特别是年龄较小的网络用户还未完全具备成熟的思维,很容易被误导。例如网络上的某些公知们,经常大肆夸赞西方的政治制度而使劲贬低我们自己的国家,更是无限放大我们国家的缺点来衬托出西方的好。如此的言论在网络上大肆宣扬,就有些人会被洗脑成西方的月亮都比中国的圆。不过随着我们新一代素质的提高,思想的成熟;这些人的把戏被越来越多人看穿。虽然仍有被洗脑的人,但大多数人还是清醒的。在我们平时接受网络上的讯息时,一定要批判的思考,坚决维护我们的国家安全。

大学军事理论课提纲 篇7

一、研究型大学的教育理念

“理念” (Idea) , 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代, 是指理智的对象或理解到的东西[2]。教育理念是建立在教育规律之上的、人们追求的教育理想, 它是一种“远见卓识”, 正确地反映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的特征, 科学地指明教育前进的方向[3]。大学教育理念, “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最基本认识, 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之间关系的规定, 以及内部管理及运转的哲学基础”。[4]

1. 探索真知, 崇尚自由。

探索真知, 是向未知领域探寻新知, 发现规律, 在已知领域向深度发展, 修正偏差, 更新认识。研究学术, 崇尚自由, 是德国哲学家威廉·洪堡所倡导的教育理念。1809年洪堡创立柏林大学时, 首次确立科学研究为大学根本性的任务, 提出学术自由的原则[5]。所谓学术自由, 是指大学在学术研究过程中, 不受外界压力如教会、政府、党派等的影响, 在宽松的环境中充分发挥学人的潜能, 独立地寻求真理。学术自由, 包括治学自由、自主办学和教学自由。探索真知与学术自由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的。提供宽松的环境, 保障学术自由的权利、独立的创新精神, 是学人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校自主办学不可或缺的条件, 而真理一旦被人所发现、掌握和传播, 人类就享有了更充分的自由。诚如马克思所说:“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正因为如此, 柏林大学成为当时新思想、新科学的发源地, 其办学模式成为世界许多研究型大学仿效的原型。研究型大学遂成为社会高度自治的领地, 研究高深学问与崇尚自由也就成为研究型大学的价值特征和文化标志。

2. 培育道德修养, 提升人性境界。

追求真理不仅需要独立思考, 不迷信权威, 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还需要淡薄名利、与人为善、诚实正义、谦虚宽容的道德修养。理性思想是建立在对社会责任感的基础上的, 没有社会的责任感, 失去了社会良知, 就不可能求得真理。教育是人的教育, 目的“就是教育人去进行创造性的思维, 去进行符合道德原则的行动”[7]。研究型大学在强调创新的同时, 非常关注学生道德修养的培养、人文精神的提升, 把道德修养、人文精神视为造就拔尖人才、科学大师的核心素质。1971年担任哈佛大学校长的博克曾指出, 有教养的人应该思考道德与伦理问题, 并做出恰当的道德选择[8]。竺可桢先生倡导的浙江大学理念:“求是和牺牲精神, 学业与道德并重。”[9]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都体现了对道德与人文精神培养的高度重视。道德修养的培养, 在大学里是通过人文教育的路径来实现的。人文教育, 是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 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 它的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10]。人文精神的内涵是善待自己, 善待他人, 善待社会, 善待自然。“止于至善”, 含有引导学生做一个高尚人的寓意, 这是研究型大学教育的方向, 也是研究型大学的又一种价值追求和文化标志。

3. 科研与教学一体。

除“学术自由”原则外, 洪堡提出的另一项原则就是“教学与科研相统一”。他认为, 大学教授和大学生“都是为了学术而在大学”[11], 教授作为已知者和研究者, 学生作为求学者和研究者, 共同以研究的方式为科学服务, 以seminar (研讨班) 方式进行教学活动[12]。此后, 研讨式教学成为研究型大学普遍采用的教学形式。1998年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博伊研究报告认为研究型大学没有给本科生提供“知识与创造性发展的最大化机会”[13], 建议大学从本科生一入学即开始提供探究式教学和科研训练。博耶报告促使了美国研究型大学以本科生科研为中心的教育改革。中国研究型大学紧随其后, 也实行本科生教学改革, 如北京大学开设的“教师指导下的独立研究” (Supervised Independent Study) 课程和“教师指导下的小组研究” (Directed Group Study) 课程, 就是对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课程模式的借鉴[14]。清华大学自2003年以来已开设新生研讨课 (freshman seminar) 100多门, 并推出“研究型教学”的理念[15]。

研究型大学的教授用自己的研究向学生传授最新的成果, 把学生领入科学研究中, 既培养了他们的科研能力, 也使他们感到学知识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学生在这种研究型的文化中成长, 必然产生强烈的求知愿望和探知精神, 这就是研究型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与众不同的地方。可见, 将科研带入教学, 使科研与教学合而为一是研究型大学特有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

4. 重视学科建设。

学科水平是反映大学办学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 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世界著名大学的共同点是有一些独具特色的、世界公认的一流水平的学科。因此, 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核心是高水平学科建设。高水平学科是实现拔尖人才培养的基础, 是承载学术研究和产生创新成果的平台。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学科方向的确立, 学科结构的构建, 学术队伍的建设, 科学研究的立项, 研究基地建设, 学术环境建设, 研究生教育等。其中, 高水平学术队伍是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的关键;高水平科研是学科建设的中心;合理的学科结构是学科发展的平台;科研成果是学科发展的标志;研究基地和学术环境是学科建设的保障。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 学科之间既相互交叉又相互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建立、发展新学科, 改造传统老学科, 是大学在学科建设中必须经常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因此, 大学学科建设必须跟随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对学科作不断的调整, 以发挥学科的综合优势, 催生科研成果, 提高教学水平。

二、研究型大学军事理论教学现状

自1985年国家在普通高校实施学生军训以来, 研究型大学较早就自主开展了军事理论教学。经过20多年的教学实践, 军事理论课已经纳入研究型大学的教学计划, 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军事理论教学也成为学校整体教学的组成部分, 其教学效果得到了学校的肯定。目前, 研究型大学军事理论教学基本情况如下:

1. 教学思想有所转变, 教学内容具有时代特色。

在开设军事理论课之初, 考虑到当时普通高校师生的实际情况, 国家教育部和解放军总部制定的《普通高校学生军事训练大纲》对军事理论课教学的指导原则是“宜广不宜深”。军事理论教学的内容主要有军事思想、外国军事研究、军兵种知识、解放军战史、局部战争等。后来随着国防建设与军事领域的发展、变革, 多次修改了教学大纲, 到了2007年, 教学内容主要是中国国防、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等五大项, 体现了时代特色, 理论的深度也有了加强。同时, 在2007年版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中没有再提“宜广不宜深”的教学原则。显然, 国家教育部和解放军总部对新时期的高校军事理论教学思想有了重要转变, 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主要的教学原则, 而对教学内容的理论深度则采取了灵活的手段, 放权给高校自己把握。这对研究型大学军事理论教学的研究性、前瞻性发展给予了较大的空间。

2. 建立了军事理论教学机构, 师资队伍得到加强。

根据国防法、国防教育法的规定和国家教育部与解放军总部的文件要求, 研究型大学成立了军事教研室作为军事理论教学机构, 与原来的学校国防动员部门———人民武装部合署办公, 为“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为适应大学师资质量的基本要求, 研究型大学先从热爱军事教师工作的学校复转军人、干部中选调、培养军事教师, 后从本科、硕士毕业生中招聘、培养军事教师。尽管因机构精简、改革的影响, 各研究型大学的军事理论教学机构归属做法不一, 但是军事理论教学机构和军事教师队伍得到了保留。本世纪初, 研究型大学进入内涵式发展的新阶段, 学校对师资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军事教师通过在职读研, 取得了硕士以上学位, 一批博士毕业生加入到军事教师队伍中。目前, 军事教师积累了军事理论教学经验, 教学素质和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3. 研究高校国防教育与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明显。

高校军事课程, 包括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军事任意选修课, 是学校国防教育的载体和主要表现形式。研究型大学军事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 积极开展了国防教育科研工作。科研的重点主要是探讨高校国防教育的任务、地位、作用, 国防教育与学生素质教育的关系, 高校国防教育组织机构、实施形式、师资培养等, 对军事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和教学手段应用的研究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并形成了一批科研成果, 如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高等学校国防教育》[16]的完成。目前, 研究型大学在军事理论教学中普遍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 教师自己制作课件, 结合教学内容穿插视频片断, 使课堂的形象性、趣味性、生动性、艺术性有了很大的改观。

4. 尚未建立有普通高校特色的军事理论学科。

高校军事理论教学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是具有普通高校特色的军事理论学科依然没有建立起来。原先寄予厚望的国防教育学科, 经过十数年的研究, 尚未得到国家的认可, 或许对国防教育学的研究领域和体系还没有得到界定和公认, 或许国防教育涉及的相关领域的关系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总之, 没有本专业的独立学科, 是研究型大学军事教师的缺憾, 也给军事理论课的学科发展和军事教师的职称归属带来了很大的限制, 这已成为高校国防教育发展的“瓶颈”, 也是研究型大学军事教师学术研究的“软肋”。

三、研究型大学教育理念对军事理论教学的影响

研究型大学特有的教育理念已经逐步贯彻在研究型大学的建设中, 对研究型大学军事理论教学的理念、学科、模式、师资产生了重大影响, 主要表现如下:

1. 要求充实、更新军事理论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就是人们对教学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 是对教学活动的基本态度和观念。受长期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 研究型大学军事理论教学还停留在讲解模式上,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动。“提高国防意识, 增强爱国主义精神”的教学指导思想似乎偏重了意识, 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研究型大学教育理念突出地表现在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上。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 军事理论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如何为履行“知识创新的源头和创新文化的重要发源地”[17]的使命作出自己的贡献, 是研究型大学军事理论教学面临的新课题。学生对新近发生的军事事件、热点问题是十分感兴趣的, 研究型大学的军事教师能不能引导学生对这些事件、问题展开研究, 从中学到研究军事的方法、获得思考军事问题的一定能力呢?这恐怕需要研究型大学军事教师的勇气和能力, 更需要充实、更新研究型大学现有的军事理论教学理念。研究型大学以创新为成功之道, 创新的意识应该体现在包括军事理论在内的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基于军事理论学科综合性、战略性的特点, 研究型大学军事理论教学理念, 既应强调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也应重视战略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或许可以达到研究型大学教育理念对军事理论教学的要求。

2. 要求军事理论的课程设置具有研究型大学特色。

大学宁静、祥和、自由、优美的校园环境有助于提升人性的境界, 塑造较高的道德情操, 大学因此被称为社会的“象牙塔”。然而, 社会是综合的、包罗万象的, 研究型大学不仅要培养“大师”和“大家”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而且要培养能维护国家安全的公民意识。战争是当今世界仍然萦绕在人们心头的阴影, 对战争问题尤其是当代战争问题怎么看, 研究型大学师生希望能得到有时代特色的解答。我们以往对战争的认识是从马克思主义著作中得来的, 但是, 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今时代, 战争的根源、性质、形态有了新的发展, 需要对战争作出新的理论概括, 需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观。战争观是人们对战争的根本观点和看法, 是人对社会态度的组成部分, 也是人文精神的一部分。加强战争观理论研究, 特别是战争价值论的研究, 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和战争价值观解答学生对当代战争的疑问,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战略思维能力, 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爱国、卫国的和谐人文精神。现有的军事理论课设置对战争观内容有所忽略, 这不符合大学师生对战争认识的实际需求, 也不符合军事理论的逻辑。因为战争观是军事理论的基础, 没有正确的战争观, 其他理论大厦如军队建设思想、国防建设思想均难以建立。军事理论教材应加强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理论内容, 强化军事理论各部分的逻辑联系, 构建具有大学特色的军事理论课程。

3. 要求军事理论课有学科支撑并开展学术研究。

学科是人才培养的基础, 是科研的平台, 重视学科建设是研究型大学重要的教育理念, 这就要求军事理论课需有学科支持。军事学, 早在1983年就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与哲学、理学等并列的中国第十一大科学, 1990年10月也被列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下发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的11个学科门类中。但是, 在教育部高教司并没有军事学这门学科, 军事学仍然属于军队院校专有的学科。大学没有军事理论学科, 只有通过对相关学科的研究来创建, 走学科交叉融合之路才是方向。通过军事理论学术研究, 解决学科建设问题, 促进教学发展, 是研究型大学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目前军事教师科研局限在国防教育和教学的领域, 只研究“怎么教”, 不研究“教什么”, 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使教学研究缺乏活力和创新。对研究型大学而言, 教育教学规律和方法的研究固然重要, 但是其学术研究的重点在学科本身。所谓高深学问, 正是指学科发展的前沿研究成果, 所谓学科建设, 更是体现在学科知识研究和创新上。因此, 研究型大学军事教师应广开思路, 除了研究国防教育规律之外, 更应重视国防军事理论的研究, 并取得较高的成果, 这有助于创建具有大学特色的军事理论学科。

4. 要求实施研究式教学, 为培养拔尖人才服务。

拔尖人才, 通常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出类拔萃的人才, 具有极丰富的想象力、宏大的战略思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极强的开拓精神等特征。军事领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领域, 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装备、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对手需要不同的策略和军事斗争方式、方法。军事理论围绕国家利益洞察国家的安危, 思考着整合社会物质与精神之力来构建强大军力的原理、原则和方法。它具有综合、谋划和创新的特征, 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学习军事理论, 对训练拔尖人才战略性、创新性思维和责任意识, 以及收集、鉴别、综合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很有帮助。

大学军事理论课提纲 篇8

【关键词】大学生 军事理论课程 教学模式 现状 创新策略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储备人才,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程的主线是国防教育,以军事知识等部分为辅。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军事知识,增强国防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一、当前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模式上,当前高校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多采用传统式的讲授法,教学都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师生之间互动较少,更是很少与学生一起讨论军事课程,并不了解学生掌握的军事理论知识。这种情况直接导致课堂气氛不浓,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如此一来,教师讲课没兴致,学生听课没激情,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无法达成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上来看,当前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程教學多以书本内容为主,较少与当前时事政治和军事情况联系起来,也较少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这也是学生对军事理论课程兴趣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程应遵循的原则

(一)育人为先的原则

教育的主要目的就在于育人,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也不例外。有的高校教师不太注重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学,往往是肤浅讲解,并不知军事理论课程的深入内涵。新阶段的高校军事理论课程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军事理论知识,还要将人才培养、教育发展和国家安危统一起来,从知识和思想上实现军事理论课程的“育人”目标。

(二)点面兼顾的原则

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程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授予学生相应的军事理论知识,更在于提升学生的军事思想,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和责任感。所以教师在讲课时要从思想和能力处着手,不仅要顾及军事理论课程中“点”上的军事知识,更要将军事知识连成“面”,深入讲解关键之处,拓展学生视野,达到教学目标。

(三)重在提高的原则

由于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程不是专门的军事教育,所以教师不能要求学生全面深入了解军事知识,灌输军事知识也不是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将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于在教学中重在提高学生的国防观念和责任意识,了解一定的军事理论知识即可。

三、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创新高校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程教学模式是新时期高校军事、国防教育以及我国人才培养和国防建设发展的共同需求。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能够有效改善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学现状,提高教学质量,更进一步达到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学目的。

(一)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

互动式教学方法不同于传统的讲授法,它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交流、探讨的方式进行,本着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根本原则,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军事理论的兴趣,进而提高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互动式教学方法在军事理论课程中的应用,就需要教师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实现师生之间深层次的交流、互动。比如,组织学生分组交流探讨国内外的时政和军事形势及我国军事发展,或者以此为内容开展辩论赛,让学生在交流、探讨、辩论中学习军事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国防意识和历史责任感。教师在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时候,需要恰当选取教学内容,比如国际时事政策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就比较适合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此外,教师还可以将传统的讲授法和互动式教学方法有效结合起来,充分体现教师的教育智慧。

(二)将国防教育和实践教学相结合

国防教育是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程教学的主线,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也是军事理论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如果教师在军事理论课程中对学生空讲军事国防知识的话,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要适时将国防教育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实践教育让学生学习国防知识,全方位地了解国防教育,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国防意识的教学目标。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在特定的历史时间开展相应的演讲活动、开展英雄人物事迹报告会等;另外,教师还可组织班级中爱好军事、国防的同学成立军事爱好小组,课上可让该小组成员给其他同学讲授军事知识。

(三)在军事教育基础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军事理论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不仅包括军事知识的学习,还包括国防意识和历史责任感等思想观念的培养等等,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是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要提高大学生的国防意识、增强历史责任感,就必须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增强其历史责任感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只有增强学生的思想观念,才能更好地对学生施加教育和影响。所以,要将军事理论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就需要教师从军事理论教学的独特视角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军事理论课程教学,以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四、结束语

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提高其历史责任感是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保障,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储备军的当代大学生必须要提高自身的国防意识,增强自身的历史责任感。对当前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在教学内容上,将作为军事理论课程主线的国防教育和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此外,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举措,提高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而达到高校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增强其历史责任感。

【参考文献】

[1]蔺宏涛.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设计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4).

[2]杨育林.普通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设计的创新[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

上一篇:小学生感恩老师演讲稿下一篇:民主生活会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