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岳霖先生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2024-09-12

金岳霖先生高一上册语文教案(共9篇)

金岳霖先生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把握人物形象,感受金岳霖先生独特的人格魅力。

2、学习文章运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文章运用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把握人物形象,感受金岳霖先生独特的人格魅力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品读、讨论、合作学习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播放歌曲《纤纤手》

这是清华大学学生王昊为纪念金岳霖先生诞辰110周年而创作的一首歌。(引出《金岳霖先生》)

2、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金岳霖先生》译文,请大家翻开课本看一下,这篇文章收录在课本第几专题呢?(第四专题,慢慢走欣赏啊)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放慢脚步,好好地来欣赏欣赏金岳霖先生!(板书“金岳霖先生”)(授课方式主要是“品读”)

二、明确学目标

下面我们首先来明确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幻灯片)

三、检查字词读音(出示幻灯片)

我们把这些词来齐读一下,每个词读两遍。

(过渡语:课下大家通过认真地预习,已经对汪曾祺、金岳霖、西南联大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接下来我们直接进入对文本的学习)

四、齐读第一段,思考作者为什么写金岳霖先生?

明确:①金岳霖先生有趣

②他是“我”的老师沈从文先生的好朋友

③我在《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一文中提到过金先生。有些事情在那篇文章里没有写进,觉得还应该写一写。

五、(过渡语:作者已经写过金岳霖先生了,觉得还应该写一写,那么金岳霖先生身上有什么样的独特魅力呢?下面我们就走进这个人。要想真正感受到金岳霖先生的独特魅力,我们必须抓住本文中的细节)

1、什么是细节?2、细节的作用(出示幻灯片,一名学生来读一读)

3、鉴赏细节要领(读----抓----品老师读)

品:就如一杯美酒,一杯好茶,如果端起来就一饮而尽,那是和不出它的滋味的。要想真正喝出就得滋味茶的芳香,就要学会“品”。其实无论喝酒喝茶,还是赏景观人,还是读文章,都需要品的精神。下面我们就通过品细节来品读金岳霖先生。

(提示学生按照“读----抓----品”这样的步骤进行,边读边划边做批注)

五、品读细节(课堂有学生生成,老师引导)

(一)仔细阅读全文,抓住细节描写,把握金岳霖先生的形象。找出让你触动最深的一点,并用一个词语或短语表述。

示例如:

1、他常年戴着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

衣着很怪,让人觉得有趣

2、一副眼镜一只镜片是白的,一只是黑的。

样子很怪

3、经常穿一件烟草黄色的麂皮夹克,教授里穿夹克的只有金先生一人。

经常:条件艰苦

只有金先生一人:怪、有趣、有个性(在学术上才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4、每一学年开始,给新的一班学生上课,他的第一句话总是:“我的眼睛有毛病,不能摘帽子,并不是对你们不尊重,请原谅。”

语言怪、对学生很尊重

5、他有时一上课就宣布:“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听完回答说:“Yes!请坐。”

提问问题的方式怪、独特、有个性语言幽默

6、逻辑学是一门艰深的学问,金先生的回答是:“我觉得它很好玩。”

热爱知识,才能够做到把枯燥的知识当成乐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以知识为乐的人才能把学问做好,才能够在学术方面有很高的成就,才能够成为大学者、大教授。

7、搞文学讲座,题目是《小说和哲学》,讲了半天,结论却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红楼梦里的哲学不是哲学”。

在学术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坦诚直率

8、微仰着脑袋,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联大新校舍的一条土路上走着。

走路的样怪

9、他讲着讲着,忽然停下来:“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了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

语言幽默,不拘小节。在条件艰苦的生活中能寻找乐趣,个性使之然。乐观

13、和斗鸡在一个桌子吃饭;和教授的孩子进行比赛,输了奖励孩子大梨、大石榴。

童真童趣、童心未泯

14、给逝去的林徽因过生日--重于情,深于情。

其情也特别深、特别纯、特别真挚、特别伟大。课文中说金先生是个单身汉,这缘于他对林徽因的真挚深沉的感情!(幻灯片补充材料,与其他人对比更显其情深)

15、林国达之死--珍惜师生情。

其情弥深,整堂课都没有笑容。与平时上课的风格迥然不同。

(板书学生概括出来的词语或短语)

(二)小结人物形象

根据细节品读用一句话来概括金岳霖先生的人物形象。

金岳霖先生是一个-----------------的人。

明确:有趣、幽默、重情、可爱、天真、热爱学问、有个性、、、、、、、

七、品读金岳霖先生的西南联大精神

王安忆说:汪曾祺的文章“拆开来看,每一句都很平淡,放在一起,就很有味道。他追求准确、简洁,崇尚朴实、平淡,在意境和韵味上下功夫。”所以在这朴实的文字背后一定有你没有读出的金岳霖的某些情感和精神。

(一)请大家再读第二段“他身材相当高大--在联大新校舍的一条土路上走着。”

思考:金岳霖先生身上有着怎样的西南联大精神?

1、从金岳霖先生、闻一多先生、朱自清先生的衣着入手

他们穿着各有特色------有个性

他们的衣着都是很破的、甚至是过时的------他们追求的不是物质生活,而是精神上的富

有(联系学案上提供的西南联大的条件、社会条件以及他们的成就)。

2、闻一多先生骂蒋介石---------言论自由、不畏强权

3、他就这样穿着黄夹克,微仰着脑袋,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联大新校舍的一条土路上走着。

(幻灯片出示西南联大图片和乞丐向朱自清乞讨的故事,了解当时条件的艰难成度)

(1)把这句话想象成一个特写镜头,从这个特写镜头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有学生生成)

(2)微仰着脑袋------在文中提到过多次,而且金岳霖先生的这个微仰着脑袋的姿态一直未变。从这里能够看出他那种在任何艰难的环境中都不会被打垮的一种顽强的精神。

(3)深一脚浅一脚、土路------走路的艰难,条件的艰苦

(4)他就这样走着(重点体味“这样”)

“这样”是怎样?他带着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走着?

补充完整:他--------地走着

明确:执着、刚毅、坚卓、坦然、乐观、(板书)

(二)小结

这是一个坦然的、执着的、乐观的、崇高的背影,然我们一起来怀念他吧!

齐读“他就这样穿着黄夹克,微仰着脑袋,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联大新校舍的一条土路上走着。”

根据板书总结金岳霖先生的个性与精神。

八、学以致用

1、幻灯片出示本文中的细节描写(分好类),让学生说一说这些是什么细节,总结方法。

2、请同学们运用至少一种细节描写的手法,写一写咱们身边的老师、同学,让大家猜一猜他是谁。(100字左右)

倪效思

金岳霖先生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篇2

摘 要:课改推行了十年,成就显著,弊病也明显。以语文学科为例,重文本解读的理念深入人心,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语文教师在对文本进行解读时,只注重对文本进行文法技巧方面(语文工具性)的穷尽自我的所谓的深度解读。囿于语文相关必要学养的缺乏(诸如历史知识积淀等人文素养的严重缺失),以及长期以来缺乏相应的专业引领,使得当下语文课堂“工具性”的深层解读大行其道,而人文性的相关探究严重缺失的局面愈演愈烈。找寻一条文本的“语文人文性”分析的有效途径值得研究。

关键词:《金岳霖先生》;文本解读;历史忧患;长者劝诫;正确引领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33-0028-03

近期我校高一年级的语文老师针对《金岳霖先生》一文进行了同课异构,八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是依托文本进行写人散文的写作技法指导;二是借助教学参考挖掘金岳霖背后的联大精神。《金岳霖先生》的确可作写人散文写作技法指导的范本,但仅把此文作为一篇范文来“解剖”,不知汪曾祺先生创作此文的良苦用心是否会受伤;由金岳霖先生到西南联大,挑明汪曾祺写作此文的目的是呼唤联大精神的回归,学生也能够接受,但西南联大的精神到底是什么?汪曾祺又为什么要在1987年再说联大精神?恐怕学生只能是“烟笼寒水月笼沙”了。鉴于此,笔者想借《金岳霖先生》一文对“语文的人文性”分析作一尝试。

一、“此时”与“彼时”的比对,看清作者深沉的历史忧患

汪曾祺先生于1987年初创作《金岳霖先生》,是有他深刻寓意和应景性目的的。历史的时针指到1987年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近十年,西方的“自由”“民主”“独立人格”等意识逐渐传入中国并被广大知识分子所认同,然而这一意识却“超越了与当时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相关精神领域的追求”。当时高校的中青年教师中真正留洋归来的人很少,绝大多数人对西方的“自由”“民主”“独立人格”等意识的理解并不深刻,在某种意义上说仅是一鳞半爪的了解而已,但由于不满当时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双轨”体制下腐败问题滋生蔓延,在高校课堂上借宣传西方民主自由之精神而泄愤世之念。在他们的鼓噪之下,那些涉世不深的青年学生便生发“求民主、争自由、反腐败”之豪情壮志,在各种因素的结合下,就出现了1986至1989年“波澜壮阔”的学潮。特别是当时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行大规模 “和平演变”的浪潮下,苏东改革出现重大波折的同时,西方国家趁中国国内政局不稳而加紧对中国进行“和平演变”的渗透,诱惑那些所谓 “民主斗士”的高校中青年学者去鼓惑青年学生“求民主、争自由、反腐败”,进而反政府,最终酿成1989年的“六四风波”,对当时改革开放局面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当时,身为经历过西方“自由”“民主”“独立人格”等意识熏陶,并对其有深刻理解和领悟的德高望重的学者、长者汪曾祺先生,痛感那些中青年学者们由于自身的肤浅与浮躁,并由于这种肤浅与浮躁以及不负责任的鼓惑给国家、民族带来的伤痛,以长者的身份去深刻地刻画当年西南联大那些“喝足洋墨水”、真正理解西方民主自由精神,又更理解中国当时万事之“要”为“抗日”,而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躬身执教,培养人才,服务国家抗日大计的那种真挚情怀。如金岳霖先生那种甘守清平、教育为尚、爱生如子的“教育人”的情怀,特别是总以他的“风趣”创造自由亲切的教学氛围和挡不住的亲和力,进而时时处处表现了作为教师对学生的一颗温热的爱心,一种庄严的责任感。学生林国达游泳淹死了,金先生在整整一堂课上“一直没有笑容”。之所以在课上与王浩“师生二人对话”,是因为其他学生对“符号逻辑”这门选修课没兴趣,金先生出于因材施教的需要而重点予以培养,王浩后来果真成了国际知名的学者。

汪曾祺先生似乎想通过对金岳霖先生形象的刻画来劝慰、告诫、引导当时中国的部分中青年学者,要分清楚主次,不要在一鳞半爪的理解情况下就去盲目崇尚西方的民主自由,更不能在高校课堂上借宣传西方民主自由之精神而泄愤世之念,并鼓惑那些涉世不深的青年学生不明就里地生发出那种“求民主、争自由、反腐败”之豪情壮举,要注意学习金岳霖先生那一代人,先做好自己的本业“教好书、育好人”,然后再以学者的经世治国智慧、智者的匡扶社稷情怀去冷峻地反思当下的社会症结,并努力寻求如何以平和的方式方法去化解社会矛盾,在各种利益群体的博弈中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主流”与“阵痛”的分辨,读懂作者真诚的长者劝诫

当然,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在其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负面问题是在所难免的,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弄清楚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主流”是什么,不能以某些不可避免的“阵痛”来否定“主流”。

汪曾祺先生文中提及“闻先生在清华校友会上大骂‘蒋介石,王八蛋!混蛋!”一事:

闻一多先生有一阵穿一件式样过时的灰色旧夹袍,是一个亲戚送给他的,领子很高,袖口极窄。联大有一次在龙云的长子、蒋介石的干儿子龙绳武家里开校友会,——龙云的长媳是清华校友,闻先生在会上大骂“蒋介石,王八蛋!混蛋!”那天穿的就是这件高领窄袖的旧夹袍。

作品这里的描写就“金岳霖先生”的形象而言是“闲笔”,但就作品的整体创作意图则不是“闲笔”,而是“神笔”。“式样过时的灰色旧夹袍,是一个亲戚送给他的”,意在说明抗战时期国家很艰难,即使大学的名教授也很清贫。“领子很高,袖口极窄”,意在表现闻一多先生刚正不阿的形象。“闻先生在龙绳武家里开的‘清华校友会上大骂‘蒋介石,王八蛋!混蛋!”意在表现闻一多先生分得清大是大非,抗战中即使国民政府与蒋介石有诸多不是,如专制独裁、腐败等,但当时的中国一致对外的抗战才是万事之“要”,闻先生充其量也只是在这种极小范围的聚会上表达自己对国家民族的深深忧虑而已,而绝不会在课堂上这样做,更不会去鼓惑青年学生“求民主、争自由、反腐败”,进而反政府,最终对中华民族的抗战大局产生负面影响。

至于抗战结束后,闻一多毅然不顾国民党特务的威胁、恐吓,置生命于度外,开始振臂一呼发动民众“反独裁”“反内战”“争和平”“争民主”(学生初中学习过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这一表现与上文笔者所述的反差,对当下的高中生而言理解起来是有难度的。抗战结束后,全中国民众都翘首以盼能和平建设国家,但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顽固地坚持一党专政,置共产党与多数民主党派和平建国的努力以及全中国民众的期盼于不顾,对内专制独裁,镇压民主运动,积极准备发动内战;对外卖国求援,与美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换取军事援助以消灭共产党。当时中国的万事之“要”是“和平、民主、建国”,而国民党却违背了人民的意愿,社会的主流。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闻一多等民主人士该有如此表现,也该有如此作为!

汪曾祺先生是想通过对闻一多先生形象的刻画来劝慰、告诫、引导当时中国的部分中青年学者,要分清楚当时中国整体走向改革开放的良性趋势,与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所出现的某些负面影响的问题之间的主次,不要在一鳞半爪的理解情况下就去盲目崇尚西方的民主自由,更不能在高校课堂上借宣传西方民主自由之精神而泄愤世之念,并鼓惑那些涉世不深的青年学生不明就里地生发出那种“求民主、争自由、反腐败”之“豪情壮举”。

三、“学生”与“老师”的抉择,悟透作者温良的正确引领

学生的抉择:汪曾祺先生文中提及金先生在课上与王浩“师生二人的对话”,以及后来王浩成了“国际知名的学者”一事:

“除了文学院大一学生必修逻辑,金先生还开了一门“符号逻辑”,是选修课。这门学问对我来说简直是天书。选这门课的人很少,教室里只有几个人。学生里最突出的是王浩。金先生讲着讲着,有时会停下来,问:“王浩,你以为如何?”这堂课就成了他们师生二人的对话。王浩现在在美国。前些年写了一篇关于金先生的较长的文章,大概是论金先生之学的,我没有见到。……

他现在成了洋人——美籍华人,国际知名的学者,我实在想象不出他现在是什么样子……前年他回国讲学,托一个同学要我给他画一张画……王浩的学问,原来是师承金先生的。”

汪曾祺先生意在说明王浩后来之所以能成为国际知名的学者,与当年能分得清主次,课堂上非常认真学习,与老师积极互动,从而积淀了厚实的学术基础,是有一定因果关系的。作品深层寓意在于劝慰、告诫、引导当时中国的青年学生,要分清楚主次,要认真、静下心来务主业,日后才能有建设国家、报效国家的本领。不要被那些本身对西方民主自由仅一知半解的所谓“民主斗士”鼓惑,然后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盲目加入那种“求民主、争自由、反腐败”的游行示威行列。

老师的抉择:汪曾祺先生文中提及金先生晚年坐平板车去王府井“接触社会”一事:

“金先生晚年深居简出。毛主席曾经对他说:‘你要接触接触社会。金先生已经八十岁了,怎么接触社会呢?他就和一个蹬平板三轮车的约好,每天蹬着他到王府井一带转一大圈。我想象金先生坐在平板三轮上东张西望,那情景一定非常有趣。”

老年金岳霖乘坐三轮车,转游于王府井街头熙熙攘攘人群中的一幅特写,是对其一生孤往精神的一个形象化的写照。彼景彼情想来的确有趣味。不过,金先生此举另有一番难言苦衷。金先生患青光眼疾后,尝就医于“协和”。“文革”伊始,“革命派”不许70多岁的金先生用车。金先生闻讯问曰:“停用专车可以,可我怎么去‘协和看大夫?”“革命派”答曰:“给你派辆排子车吧!”在“革命派”来说,此为戏言,揶揄,抑或是推托之辞?不得而知。反正金先生欣然从命,乐不可支。每每于就诊之日,准时自携一木制小马扎,端坐于平板三轮车上,且东张西望,不胜惬意……

这里的金先生端坐于平板三轮车上,且东张西望,“不胜惬意”的“有趣”为与作品主线的“有趣”遥相呼应并圆合,有如诗的复沓,有如京剧慢板的拖腔,使全文的最后的抒情也似乎是余音袅袅,意味无穷。而问题的真实极可能是金岳霖先生洞悉了人生与社会的纷繁,进而表现出面对文革那种“无趣”的隐忍,“有趣”只是外显而已。

汪曾祺写王浩同学、写金岳霖老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坚持与隐忍,恐怕是要以自己的同学和老师的行为为1987年时的高校学生与老师作一指引,树一榜样的。

金岳霖先生教案 范 篇3

教学目标理清全文的行文思路,指导学生学习掌握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金岳霖先生的独特之处及其表现出来的独特性格。

3了解全文的语言风格。

教学 重点难点

1、归纳人物的性格特征,把握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2、结合语境分析重点语句的深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柔缓的钢琴曲

一、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平常的生活中肯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个你认识的人站在你的面前,可是你却突然记不起他的名字,可是你绝对不会把自己的名字给忘了。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就有一位哲学家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有一次,他打电话给他的朋友陶孟和,陶家的佣人问:“您是谁?”他张口结舌答不出来,又不好意思说自己忘记了。只好说:“你不要管,请陶先生接电话就可以了。”但那个佣人说不行,请求再三,还是不行。于是他跑出去问他的车夫王喜。谁想王喜也不知道。他急了,问:“你有没有听人说过?”王喜这才想起来:“我听见人家都叫你金博士。”“ 阿弥陀佛,原来姓金!”我想大家都猜出来他是谁了吧?(出示金岳霖漫画像)

这是著名漫画家丁聪给金老画的一副漫画像,在这幅漫画中,金岳霖具有哪些特点?(眼睛都被大眼镜,深深的眼袋,皱纹)通过这些特征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一肚子学问的老学究,或者是个大学者。我们来看他的资料。

(出示金岳霖资料)

二、介绍金岳霖

金岳霖(1895—1984),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字龙荪,湖南长沙人。1911年入北京清华学堂,1914—1921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学。获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之后在英、德、法等国留学和从事研究工作。1925年回国,1926年在北京清华大学任教授,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以后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和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和副所长。1954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1979年被选为中国逻辑学会会长。1953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曾任中央委员、中央常委。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后历任全国政协第二、四、五、六届委员,还曾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主要精力集中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上。发表了几十篇哲学和逻辑论文,出版了《逻辑》《论道》《知识论》3部专著。

金岳霖是现代中国哲学第一人。

金岳霖是把西方现代逻辑介绍到中国的主要人物,他推动了中国对现代逻辑的研究,并培养了许多逻辑学者。

从以上这些资料,我们可以看出金岳霖不愧为是一个满肚子学问的大学者。

三、分析

今天我们将进一步感性的了解金岳霖先生。(出示幻灯,题目)

这篇课文是沈从文的学生,也是金岳霖的学生,著名作家的汪曾祺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文章,也可以说是弟子眼中的老师。下面呢大家就用几分钟的时间快速默读课文,看看文中写了金先生的哪些事儿,写出了他的哪些特点?

(学生读书,5分钟)

分析归纳总结真性情

外貌:古怪的样子

教学:别出心裁的提问方式(穿红衣服的女同学回答)

幽默的问答(以古怪的问题回答林国达古怪的提问)

对话式教学(与王浩的随堂交流)(兴之所至,自由随意)

扪虱而谈(不拘小节)晋书 王猛传 魏晋南北朝(战乱频繁,政权更替多变的,但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却是极度的自由。由于政治的黑暗,知识分子心系朝廷却遭到了无情地屠杀,精神无所依托,于是他们回归自然,本真,形成一种名士风度:放浪形骸,表现为饮酒、服药,不拘礼节,自由、率真,可谓真性情也。)

生活:与斗鸡共餐(世说新语 群猪共饮)

与小孩比水果大小(孩子气十足,充满了赤子之心)老顽童周伯通

王府井大街东张西望(人虽老,心未老)

情感:

1、为林徽因过生日(请学生讲关系)

若学生不知,补充:

林徽因是个建筑学家,曾参与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她还是个诗人、中国现代作家,风华绝代、聪明过人。金岳霖一直倾慕着林徽因,从不掩饰自己对林徽因的感情,后因林徽因嫁给了梁启超之子梁思成而将爱情升华为友情,与梁林夫妇结为友谊深厚的朋友,和他们一家始终比邻而居,给他们照顾孩子。并终身未娶。足见其深情厚谊。

2.一个叫林国达的学生淹死了,金岳霖感到很不幸,很痛苦,上课也就没了笑容,这既是师生之情的真实流露,更是对生命的意外消逝所表现出来的悲悯。金岳霖是哲学家,而哲学关注的就是生命的价值,可以说,金岳霖不是仅仅在纸面上做学问,更能用他的实际行动实践他的学问。

小结:作者从外貌、教学、生活、情感等方面,从外到内、由形及神地写出了金岳霖魏晋名士般的风度,即真性情。

金岳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文章的最后部分有这样一句话很好地概括了金岳霖的形象,这句话是:

“这位先生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文章分析到这里,你们还有没有疑问?(若没有,反问)

文章第二段写了闻一多的穿戴以及他大骂蒋介石的事件,还写了朱自清的穿戴;第八段还写到了王浩,是不是跑题了?分析闻一多朱自清语段。

汪曾祺的小说和散文中这样的文字是比较多的,有评论家称其为“闲笔”,说这成为了他的写作的一种风格。你们怎么看,这是一种多余还是另有深意呢?提示:文章开头,结尾。一个人——一批人

闻一多、朱自清与金岳霖有何共同点:贫穷,背景西南联大:

有谁知道有关西南联大的情况?

补充:抗战时期,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学校的师生为躲避战乱而南下至云南昆明,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仅八年,1937年-1945年。

政治黑暗:(闻一多大骂王八蛋)、生活艰苦:天冷了仍然只一件黄夹克,闻一多穿一件式样

过时的、亲戚送的旧夹袍。朱自清 一口钟。跳蚤。这些都说明了联大生货的艰苦。但无论政治环境怎么恶劣,生活条件怎么艰苦,他们都坚持教书育人,坚守文化阵地,以各自独特的人格魅力努力培养着祖国的下一代。无论是义薄云天、一身正气的闻一多,还是温文尔雅、一丝不苟的朱自清,抑或天真率直,大智若愚的金岳霖,他们身上都充分体现了联大思想自由,率真的精神。不仅老师这样,西南联大的学生亦是如此,如“王浩”,„„

可举例:路不好,“鞋底磨穿,脚踏实地”“空前绝后”;伙食差,劣质米,沙石,老鼠屎,糠屑,“八宝饭”。

正因为秉承了这一精神西南联大走出了90位两院院士、二位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六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回到文本的语言上,这小小的闲笔,其实大有深意。看似平淡,实则隽永。

总结:

汪曾祺正是用这种淡而有味的笔法,刻画了金岳霖魏晋名士般的风度,即真性情,表达了对金岳霖的怀念之情,进而怀念西南联大及背后的思想自由的精神。

板书:

真性情

一个人——一批人

【修改】金岳霖先生教案大全 篇4

汪曾祺

教学目标 :1 .理清全文的写作思路,指导学生学习掌握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写作特点。.帮助学生理解金岳霖先生的独特之处及其表现出来的独特性格,并能正确地

把握和借鉴。.结合课文,了解全文的语言风格。

教学 重点难点 :1、文章的线索。、归纳人物的性格特征,把握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历史上有很多名人大家留下许多奇闻异事。今天上课之前,我也给大家讲个名人轶事。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有一位哲学家,有一次,他打电话给他的朋友陶孟和,陶家的佣人问:“您是谁?”他张口结舌答不出来,又不好意思说自己忘记了。只好说:“你不要管,请陶先生接电话就可以了。”但那个佣人说不行,请求再三,还是不行。于是他跑出去问他的车夫王喜。谁想王喜也不知道。他急了,问:“你有没有听人说过?”王喜这才想起来:“我听见人家都叫你金博士。”“ 阿弥陀佛,原来姓金!”说到这儿,我想大家都猜出来他是谁了吧?

(板书题目)

二、金岳霖先生简介

金岳霖(1895—1984),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字龙荪,湖南长沙人。

1911年入北京清华学堂。

1914—1921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学。获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之后在英、德、法等国留学和从事研究工作。

1925年回国,1926年在北京清华大学任教授,创办清华大学哲学系。以后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和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和副所长。

1954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1979年被选为中国逻辑学会会长。

金岳霖是把西方现代逻辑介绍到中国的主要人物,他推动了中国对现代逻辑的研究,并培养了许多逻辑学者。金岳霖是现代中国哲学第一人。

{而就是这么一位满腹学问的大学者却在打电话的时候突然忘记自己的名字,我们不禁要问金岳霖先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看看金岳霖先生在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京派小说的传人汪曾祺先生的笔下又是什么样的。}

三、整体感知

{下面请同学们迅速阅读文章,思考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写金岳霖先生的。}

{读完文章之后,同学们感觉金岳霖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那么作者对金岳霖先生总的评价又是什么?}

(一)总体评价:“西南联大有很多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文眼是:有趣。{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第一段总领全文,第一句正是全文的核心句,而其中“有趣”一词是全文的文眼。那么汪曾祺先生说金岳霖先生有趣——}

(二)金岳霖先生是如何有趣的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体现先生有趣之处!

1.外貌:古怪的样子

【讲课时戴帽,帽檐压得很低;戴一副一白片一黑片的眼镜;穿一件其他教员很少穿的夹克。微仰着头,走起路来深一脚浅一脚。】

【追问】在具体的事件描写之前作这些外貌描写有何作用?

作者采用远近结合的观察手法写金先生的外貌的。“金先生的样子有点怪”,这是金先生给人的第一印象,也是一个总体的肖像。接着,作者写金先生常年戴帽,进屋也不脱下;更奇怪的是他的眼镜镜片都不是一样的:一片白,一片黑,以上是近观。远观金先生却是一位身材高大,穿黄夹克,微仰着脑袋,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西南联大的土路上。这样一个很奇怪、很有意思的教授,很自然地就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教学:穿红衣服的女同学回答

以古怪的问题回答林国达的提问

回答学生深浅不一的问题,有问必答

与王浩的随堂交流

觉得逻辑“很好玩”

得出“小说与哲学没有关系”的结论

扪虱而谈

3.生活:与斗鸡共餐,与小孩比水果大小

王府井大街东张西望

(三)“有趣”是金先生的主要特色,在金岳霖先生身上,还有重情的一面,试着在文中找出相关事例。

4.情感:对林国达溺水表示哀悼

为林徽因过生日

{作者从四个方面通过一些小事写了金岳霖先生,而这些小事中又处处是细节描写。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四)细节描写学习

细节描写就是把细小事物,如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句话等,用特写镜头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换句话说,就是对某些细小而又能很好地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环节和情节,加以具体描写。

常见的几种细节描写:

肖像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行动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表情变化细节描写、心理活动细节描写、事物细节描写

肖像细节描写

即对人物肖像进行细节描写。如《孔乙己》中的一段肖像描写:“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段描写,抓住了“长衫”这一典型细节,穿长衫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象征,而孔乙己的长衫却“又脏又破”,一个穷困潦倒的迂腐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也由此可见封建科举对知识分子的愚弄和迫害。

语言细节描写

即对人物的某一典型语言进行仔细描写。比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在鲁达打死镇关西之后他诈死,就是一个语言的细节,说明鲁达粗中有细,勇敢机智的性格特点。孔乙己“多乎哉?不多也”、“读书人窃书不算偷。”

行动细节描写

即对人物的典型行动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比如,还是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关于鲁达借银两帮助金老父女这个段落中,在使用的动词上就生动的表现出了三人不同的性格特点。

……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走了。”(鲁迅《药》)作者对康大叔取钱的动作描写,用了“抓”“捏”等动词,准确地写出了他接钱、数钱的熟练程度,生动地刻画了康大叔凶狠、贪婪、惯于敲诈的丑恶嘴脸 心理活动细节描写

表情变化细节描写

事物细节描写

即对某一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细致的描写。比如,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中,对鲁提辖如何三拳打死镇关西的这个部分的描写就可以看作是对事物发展变化的一个细节描写。

场面细节描写:《药》中的一段描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使人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这段文字写的是革命者夏瑜被杀的情景,而那些无聊的人们都伸长了颈项在欣赏着,就象一群“鸭”,生动形象,一个比喻就展现了国民的麻木、不觉悟。

【实例】朱自清《背影》: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这个特写镜头精细地描写父亲爬月台的动作,通过品味动词,从中感受到父亲年迈、遭受打击后显得步履艰难,感受到父亲爱儿子的真情,还写到自己的情感反应,也抒发了儿子对父亲的怜爱之情。我在将父亲说的四句话也作为细节加以品味。《背影》从发表 至今,始终具有巨 大的魅力和影响 力,关键在于作者 抓住了生活中的细 节。父亲给儿子送别时买几个橘子,原是件 寻常事,朱自清却能很好地选取“父亲过铁 道”这一细节,把父亲对儿子的慈爱,儿子对 父亲的眷恋等特别真挚的感情,通过细节描写生动地反映出来,从而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背影》中对父亲爬月台时吃力样子和动作的描写,突出了父亲对我无私的爱,让每个读者感动不已。他的成功之处在于对父亲动作的细致观察和准确地表达。)

四、品味鉴赏

文中的细节描写有很多,请每个同学当一回鉴赏家,在这篇课文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细节有哪些?品一品,说一说,这些细节表现了金岳霖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

外貌:古怪的样子

教学:别出心裁的提问方式(穿红衣服的女同学回答)

幽默的问答(以古怪的问题回答林国达古怪的提问)

对话式教学(与王浩的随堂交流)(兴之所至,自由随意)

扪虱而谈(不拘小节)晋书 王猛传 魏晋南北朝(战乱频繁,政权更替多变的,但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却是极度的自由。由于政治的黑暗,知识分子心系朝廷却遭到了无情地屠杀,精神无所依托,于是他们回归自然,本真,形成一种名士风度:放浪形骸,表现为饮酒、服药,不拘礼节,自由、率真,可谓真性情也。)

生活:与斗鸡共餐(世说新语 群猪共饮)

与小孩比水果大小(孩子气十足,充满了赤子之心)老顽童周伯通

王府井大街东张西望(人虽老,心未老)

情感:1.一个叫林国达的学生淹死了,金岳霖感到很不幸,很痛苦,上课也就没了笑容,这既是师生之情的真实流露,更是对生命的意外消逝所表现出来的悲悯。金岳霖是哲学家,而哲学关注的就是生命的价值,可以说,金岳霖不是仅仅在纸面上做学问,更能用他的实际行动实践他的学问。

2、为林徽因过生日 补充:林徽因是个建筑学家,曾参与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她还是个诗人、中国现代作家,风华绝代、聪明过人,她嫁给梁思成后,金先生为她终身未娶,将爱情转化为友情,与梁林夫妇结为友谊深厚的朋友,和他们一家始终比邻而居,给他们照顾孩子。在林徽因死后还给她过生日,可见金先生重于情深于情。《世说新语》上说:“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如果这个我辈能囊括一些人的话,金先生算一个吧,我们也就算最下不及情的那一类吧。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在学术上聪明过人,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个率真可爱,不拘小节,自由随意,孩子气十足。让我们用什么话来评介他呢!也许我们无从说起,那么还是用汪曾祺的文字来概括吧!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可以用来概括金先生特点的那句话?

这句话是:“这位先生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

小结:汪曾祺先生用细腻的笔触,从外貌、教学、生活、情感四个方面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在学术上聪明过人,但在现实生活中,不谙世故,待人真诚、坦荡的大哲学家。这篇文章处处从细节入手,伟大的品格在琐细的小事上得以体现。生动的细节使整篇文章读来清新自然、内蕴深远,可以弹掉人世间的浮躁之气,能够荡涤人的心灵。整篇文章看起来短小随意,却在精致中渗透人生,以小见大地写出了金岳霖先生最美好的人性。

五、拓展延伸

【讲一讲】同学们上学多年,一定遇见过许多老师同学,他们一定有许多有趣的、有特点的言行举止。

【写一写】请同学们运用细节描写,写一段文字来描述你的同桌,表现出他或她的特点。

【备用】、问题探讨

文章第二段写了闻一多的穿戴以及他大骂蒋介石的事件,还写了朱自清的穿戴;第八段还写到了王浩,是不是跑题了?分析闻一多朱自清语段。

作者简介:汪曾祺(1920---1997),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师从沈从文。其散文“记人事,写风景,谈文化,述掌故,兼及草木虫鱼,瓜果食物,皆有精致。兼作小考证,亦可喜。娓娓而谈,态度亲切,不矜持作态,文求雅洁,少雕饰,如行云流水,春初心韭,秋末晚松,滋味近似。”文中始终贯注着互融相济的儒道文化思想,因此被称为“二十世纪最后一位士大夫”。而汪曾祺的小说和散文中常会有一些文字似乎游离于主体内容之外的文字。有评论家称其为“闲笔”,说这成为了他的写作的一种风格。

{那么同学们是怎么看待本文中的这些“闲笔”呢,提示是开头结尾}

一个人——一批人

闻一多、朱自清与金岳霖有何共同点:贫穷

虽然作者记的是金岳霖先生一个人的事,但是,个体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他与周围的人和世界发生联系,只有在此基础上,个体的形象才会丰富和充实起来;而且与金先生有关系的人都是西南联大的同事和学生,这样一个群体的行为当然具备深入了解的意义。回到文本的语言上,这小小的闲笔,其实大有深意。看似平淡,实则隽永。

七.回顾总结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汪曾祺用精彩的细节写出了金岳霖先生的真性情,展示了他独特的风采。每当那率真、怪诞又满腹经纶的金岳霖形象浮现在我们的脑海,就会有微笑情不自禁的挂上我们的嘴角。

八、作业布置

金岳霖先生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欣赏文章中富有趣味性的写人记事的特点。

2.品味本文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风格。

3.学习金岳霖先生待人真诚、坦荡、特立独行的品格。

教学重点

1.欣赏文章中富有趣味性的写人记事。本文故事吸引人,一方面与人物本身的趣味性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作者的写作技巧有关。前者,作者善于选取有趣的材料,组织成一篇生动有趣的文章,其间叙事的先后、详略,描叙、议论,过渡、照应等,自然,妥帖恰当。作者写作本文的初衷是描写一个现代学术史上的富有个性的人物。

2.品味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品味本文的语言,需要有相当好的语感。体会语言的简洁精粹,语言的形象生动、精彩有趣,说出个人品味的感想。

教学步骤

一、明确教学目标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8),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所写内容大多是他对已经逝去的岁月的回忆。作者注重挖掘生活在旧时代的下层人民身上的善与美,把人引入历史文化境界,讨取往昔生活中的美趣。他的小说具有一种散文美,以朴实自然的文笔,抒写生活的内在诗意。

2.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情节。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1.仔细阅读全文,找出有关金岳霖先生行事的描写文字。

明确:本文中金岳霖的行事大约有:

(1)奇特的外貌。讲课时戴帽,帽檐压得很低;戴一副一白片一黑片的眼镜;穿一件其他教员很少穿的夹克。

(2)奇特的行为举止。患眼疾,微仰着头;走起路来深一脚浅一脚;在学生面前抓自己身上跳蚤;养一只大斗鸡,同一桌吃饭;搜罗大梨、大石榴,与小孩比赛。

(3)独特的教学风格。有时一上课就宣布穿红毛衣的女生回答问题,致使女生们紧张而兴奋;面对学生们提的各种问题,他都回答;开选修课,师生平等对话,上课时与王浩探讨问题,旁若无人。

(4)对专业理论的独特理解。学生觉得逻辑枯燥,但他觉得“很好玩”;沈从文给他出“小说和哲学”的讲题,他却得出结论说二者没有关系,可见他对专业理解的严格,又缺乏变通,不给学术沙龙东道主的面子。

(5)对友情独特的珍惜。对学生很爱护,林国达死了,他在课堂上表现出悲哀;林徽因死后,别人都忘记她了,可他还记得林的生日。

(6)对生活独特的热爱。喜欢与孩子相处,做孩子的游戏;老年时,坐在平板三轮上逛王府井大街,以示接触社会,观察生活。

2.通过以上有关金岳霖先生行事的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金岳霖具有特殊的性格、特殊的外貌、特殊的言行,他的性格较为复杂,在学术上聪明过人,但在现实生活中,不谙世故,头脑单纯;他待人真诚、坦荡,但学生觉得他很可笑。他一心只想学问之事,以致对社会人事的感受理解与众不同,于是从内心到外表都特立独行,没有想到要从众从俗,也正是这种孤独精神和单纯心理,才使他静心做学问,成就

用心爱心专心 1

了他的学问品格。

3.本文叙事写人有什么特点?

明确:金岳霖是著名的国学大师,作者对老师充满敬爱的感情,本文即是这种感情真诚流露的见证。但是作者写作本文,采取了一种轻松活泼、幽默滑稽的笔法,让世人看到一个极其富于个性的活生生的金岳霖。作者对金岳霖的描写是漫画式的。漫画笔法,可以是讽刺的,也可以是亲切热情的。本文表现为后一种,我们看到的似乎是一幅夸张了的人物漫画,其实并不是作者想有意地或人为地夸张,而是人物本身就具有夸张性的特点,作者只要照直写来就自然生动活泼了。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似乎只写直观印象,并不像平时见到的写名人的文章那样郑重其事,非写出人物的深刻性、崇高性不可;作者写的是活生生的人物,印象、感性、趣味的特点非常突出。

三、研读探究

1.本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汪曾祺是当代著名作家,其散文别具一格,经历了一辈子的写作训练,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平实而有韵味。自然而然,少造作。本文的语句都很短,描叙性和议论性的语言都很精粹,辞达而已,不事夸张,但都很好地表现了人物的本来面目,表达了作者的本意。这样的语言粗看不见精彩,须细味才见功力,如描写金岳霖对学生讲《红楼梦》里的哲学时有一插曲:“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领,捉出了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事件、情境本身就很有趣味性,作者只是照直说来,并没有过多的精雕细琢,但留有阅读品味的余地。又如描写金岳霖与朋友的交往:“君子之交淡如水,坐定之后,清茶一杯,闲话片刻而已。”这些语句中间没有可有可无的文字,也许老作家行文至此,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而具有感染力的简洁而畅达的文风已经凝聚在字里行间了。

2.如何看待文中出现的“闲笔”?

明确:文章在描写金岳霖的穿着之后,展开联想,写到了闻一多和朱自清的穿着,以及闻一多大骂蒋介石的情景;再往后,写金岳霖的得意门生王浩,展开联想,写到王浩“现在成了洋人”,与作者仍有来往。这两处描写,都是由“本事”言及“他事”,与金岳霖不甚相关,但又成为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按梁实秋的散文创作法则来说,这种“闲笔”是犯忌的,但汪曾祺写散文常有这种“闲笔”,并无人提出批评,倒是显示写作的个性,表现了老作家特有的文风。

3.从文章中可以看到当时西南联大怎样的校风、学风?

明确:(1)宽容个性。教师们充分地保留了各自的个性,金岳霖只是“很多有趣的教授”当中的一个,他外貌、言行奇特,无人干预。

(2)思想自由。闻一多可以在公开场合大骂蒋介石。

(3)学术气氛很浓。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尽管战事频仍,纷扰不断,但西南联大教学秩序井然,师生们致力于学问、学术,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后来许多联大毕业生学有成就,都应归功于联大的办学方针和校园学习风气。

四、总结扩展

本文的当代阅读价值:金岳霖是中国著名哲学家之一,学术界不少人都写文章称赞他的学术思想,肯定他在学术史上的地位,而汪曾祺则把生活形象、师表形象留给广大读者,留给历史,这本身就很有意义;再有,金岳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物,凭借老作家汪曾祺的写作才华,写出来自成一篇有特色有趣味的散文佳作,供后人长久阅读,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另外,文章涉及西南联大的一些人和一些事,也有史料价值。

五、布置作业

P107“活动体验”

素心人“金岳霖先生” 篇6

一、自由联大风——“联大的教授穿衣服是各色各样的”

金岳霖先生在给每个新班级的学生上第一节课前,“第一句话总是:‘我的眼睛有毛病,不能摘帽子,并不是对你们不尊重,请原谅。”他为自己常年戴呢帽、进教室也不脱的行为做了解释。原来他的眼睛有毛病,怕光,“即使是到美国治了后也还不太好”。他的“一副眼镜,一只镜片是黑的,一只镜片是白的”。金先生就戴着这样的呢帽、这样的眼镜,穿一件“烟草黄色的麂皮夹克”,“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联大新校舍的一条土路上走着。”联大的土路,是写实,道出了当时环境的艰苦;金先生“深一脚浅一脚”也是写实,道出金先生眼睛不好后走土路的不易;联想一下,西南联大在战火中坚持学术之路何尝不是“深一脚浅一脚”艰难而孤独地前行着?联大那么多教授在时时“跑警报”躲炸弹的环境中还能从容教书,还能给学生留下“有趣”的印象,何尝不是精神强大,执着坚守,求自由呢?

“联大的教授穿衣服是各色各样的。”在“蒋介石的干儿子”家里开校友会时大骂“蒋介石,王八蛋!混蛋!”的闻一多先生“有一阵穿一件式样过时的灰色旧夹袍”,“朱自清先生有一阵穿着一件云南赶马人穿的蓝色毡子的一口钟”,“除体育教员教授是穿夹克的,好像只有金先生一个人”。在那个艰苦时代,物质短缺,教授们贫寒中洒脱从容,不是一味要么要长袍飘飘,要么要西装革履,而是服饰各色各样,这也让我们感受到联大一种自由的校风。

二、将逻辑坚持到底——“王浩,你以为如何”

“金先生为什么要搞逻辑?”大概是陈蕴珍,即萧珊问道。“她的意思是这种学问是多么的枯燥!”金先生没有苦口婆心讲大道理而是直接回答“我觉得它很好玩”。“好玩儿”,多么纯真率性的回答,由心而发呀。可见他眼中的逻辑是一种兴趣,他的专研是兴趣使然。

金先生讲授选修课《符号逻辑》时,常会在上课过程中停下来,问:“王浩,你以为如何?”因为这门课“简直是天书”,“学生里最突出的是王浩”。这不就是哲学鼻祖“苏格拉底”的“问答法”么。

金先生“是研究哲学的,但是他看了许多小说”。沈从文请他以“小说和哲学”为题作讲座,他最后得出的结论竟然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并指出“《红楼梦》里的哲学不是哲学”。全然不顾朋友请他的初衷,执着地坚持自己对哲学的理解。他的结论,未必是金科玉律,但是他能坚持自己的逻辑,这点极其可贵;这是一种学术的自由与精神的独立。正如时任西南联大文学院院长的冯友兰先生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撰写的碑文中所写,“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获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可谓是一语中的。众多的联大学子后来说起西南联大办学的成功原因时,都不约而同地强调“自由”与“独立”。

金先生的大作《论道》就是怀疑休谟的成果,可见他追求学术自由而治学严谨。金岳霖得意弟子王浩是知名学者,“师承金先生”,“一个人一生哪怕只教出一个好学生,也值得了。当然,金先生的好学生不止一个人”。可见金先生学术之精,影响之大。

三、真挚师生情——“这一堂课,金先生一直没有笑容”

金先生的逻辑课“班上学生很多,上课在大教室,坐得满满的”,大学生不翘课,可见他的课吸引人。他讲课提问方式也是别出心裁,不按章法,有时他一上课就宣布:“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这时所有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心里都唱起了“忐忑”,但又有点兴奋。为什么会这样提问?一是联大没有点名册,二是在不点名的情况下人数也很多。可见联大学习风气自由浓厚,更能让我们想到金先生的课吸引人。能让学生对上课抱有期待,始终紧张而兴奋的课,必然是有趣的课,上课的老师必然是有趣的人。师生之间必然结成了真诚的情谊。

不仅教师提问,学生也可以提问,一次林国达提出一个怪问题,金先生机智反问:“林国达同学,我问你一个问题:Mr.林国达is perpendicular to the blackboard(林国达君垂直于黑板),这什么意思?”林国达傻了。林国达当然无法垂直于黑板,但这句话在逻辑上没有错误。用怪问题回答怪问题,金先生的智慧可见一斑。

林国达游泳淹死了。“这一堂课,金先生一直没有笑容。”专门这么写一笔,说明金先生平时是有笑容的;可是这次,他为自己的学生遭遇不幸而哀痛,一节课沉痛着,情意真诚。

四、至死不渝的爱情——“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金先生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为什么要在北京饭店呢?北京饭店当时是接待国内外重要人物的饭店,金先生选择北京饭店这个地方请吃饭可见其对此事的重视,“今天是徽因的生日。”简单的话语带出实际行动,大家不知情下被请到这吃饭可见金先生内心情感的隐忍多年,更能看到他对林徽因的真挚隋深。多年后金先生还为林徽因过冥寿,此时林徽因已死29年了,时为1984年,金岳霖已90岁,也正是在这一年,金岳霖先生与世长辞。

林徽因与梁思成是夫妇,两人在建筑学上卓有建树;金岳霖也爱林徽因。三位成为终生的朋友,金岳霖也终身未娶。林徽因先过世,梁思成在过世之前,再三叮嘱儿子,一定要照顾好金爸爸。这些知识分子身上的境界,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这种德行不是刻意追求的,是很自然的,不仅有中国古代儒家的美,也有从西方留学带回的绅士文明。金先生身上兼有古今中西多重美德,对待内心的情感亦是展现出美好的一面。

刘培育曾说:“评价金先生真诚,不能用真诚两个字,必须加上非常真诚!”哲学大师冯友兰回忆金岳霖曾说:“金先生的风度很像魏晋大哲学家嵇康,嵇康的特点是‘越名教而任自然。天真烂漫,率性而行;思想清楚,逻辑l生强;欣赏艺术,审美感高。这几句话对于金先生的风度也完全可以使用,这种风度,是中国文化传统所说的雅人深致,‘晋人风流的具体表现,金先生是嵇康风度在现代的影子。”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着不被生活所击倒的率性、韧性。这股士子气,这股饱满的风情,是一种“范儿”。

综上所述,再来看金先生身上的“有趣”,是否又多了一番“滋味”。俄国理论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所有不属于我们这个时代并且不属于我们的文化的艺术作品,都一定需要我们置身到创造那些作品的时代和文化里去,否则,那些作品在我们看起来就将是不可理解的、奇怪的。”这种“趣”隐含着知识分子的精神尊严,纯真的率性、广博的学问、美好的德行。简单地说这是一种典范。陈丹青把这种典范代表的精神称“民国范儿”。它包括人的精神、气节、面貌、习性、礼仪等。‘民国范儿并不单指权贵,而是各色人等坦然率真那股劲。讨论民国范儿,是讨论曾经存在的一种趣味,一种风尚和一种美学。”金先生的“民国范儿”就是他身上的“趣”。

汪曾祺写过这样一段话:“重读我的一些作品,发现:我是很悲哀的。”我觉得,悲哀是美的。结尾写道:“联大的许多教授都应该好好地写一写。”为什么强调许多和好好呢?

作者汪曾祺是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的学生,应该说他是最为完整地在昆明读书的学生。作者在《西南联大中文系》一文写道:“中文系的学风和别的系差不多:民主、自由、开发。当时没有开放这个词,但有这个事实”,“我要不是读了西南联大,也许不会成为一个作家。至少不会成为一个像现在这样的作家”。那些教授们的言谈举止,正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在他们身上的折射和反映。汪曾祺每每不能忘怀的就是西南联大给予他的这种精神影响。

这篇文章,是汪曾祺67岁在金先生去世后写成的,由金先生一人让作者想到许多教授,表现了汪老先生对已逝美好人物的感伤。本文表面写金先生许多趣事,实际上是以此为触发点以点带面、由外而内地展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展示了西南联大这块精神圣地——“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展现了那个时代、那些教授身上的精神追求,传达出作者对金先生敬佩之情,以及对那个年代消逝的精神的伤感之情。

学法指导

一、从外貌言行品味人物

作者抓住特殊视角“有趣”形成一个叙述链,从外貌、教学、生活等方面依次展开。从细节入手挖掘金岳霖先生的人物形象,让读者能走进金先生的世界,体味这位大师的人格魅力。例如:借助语言(“我的眼睛有毛病,不能摘帽子,并不是对你们不尊重,请原谅。”),展示了“怪”的背后原因;借助其举止形象(穿着黄夹克,微仰着脑袋,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让读者感受到,在金岳霖怪的外在形象之下,更隐含着一种内在精神,令人发自心底地敬佩……这就是细节描写的魅力所在,具有传神的艺术效果。

二、结合时代看文章内涵

《金岳霖先生》教学反思 篇7

江苏省宝应中学

李 兵

本反思于2013年3月5日赴南京听课所得。执教者:无锡洛新中学

省青年优秀教师

强陆新

执教班级: 高一(22)班

听课实录:

一、整体感知

师:大家已经初读了课文,金岳霖先生给你留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印象?

生1:金岳霖先生是一个有趣的、幽默的、可爱的人。

生2:金岳霖先生是一个天真、好玩的人。

生3:金岳霖先生是一个可爱、有趣、有学问、对爱情执著的人。

[点评]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散记了金岳霖的一些琐事,但全文都是围绕金岳霖这人物展开。根据此散文写人为主的特征,设计主问题:“金岳霖先生给你留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印象?”这既是从人物形象入手的,同时也是从题目入手的,这是主问题设计综合运用的表现。这个主问题牵动了对全文的整体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金岳霖先生对爱情执著,他眼中只有爱情吗?

生4:不是的。金岳霖先生对学生也很有感情,学生林国达死了,金先生一堂课一直没有笑容。

师:你能不能把这两种情感结合起来,评价金先生?

生4:重感情。

师:大家觉得这个词用得恰当吗?

生(齐):好!

三、总结要领

师:重感情既有对学生的情,又有对朋友林徽因的情,作者是如何描写金先生对林徽因的感情的呢?

生5:文中有这样的描写:林徽因死后,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从这段话可以知道金先生对林徽因是重情的。

师:我们来看一下这段话。(投影)请大家一起朗读。

生齐读

师:哪些字词描写了金先生对林徽因的重情?

生6:“老朋友纳闷”说明老朋友们已经忘记了林徽因的生日,他们并不重视林徽因,而金先生依旧记得,可见金先生对她的感情很深。

生7:“北京饭店”,听店名感觉在当时这应该是个高档次的饭店,金先生在高档次的饭店里请客,可见金先生对她的重视。

生8:“有一年”的“有”字表明林徽因死的时间比较久,但他仍然记得,说明他对林徽因的

感情深。

生9:“徽音”的称呼少了姓,说明他们关系密切,感情亲切。

„„

师:这几句语句简单,但是其中透出来的感情„„

生(齐):有淡淡的苦味。

[点评] 主问题具有生发性,在教学过程中,生成了一个让学生感兴趣的情感问题,预设稍作改变,根据生成点拨追问:“作者是如何描写金先生对林徽因的感情的呢?”进而完善原有的预设,帮助学生明确鉴赏细节的基本要领。当学生回答欠全面或不够准确时,教师也要及时进行点拨追问。恰当的点拨追问还能引导学生品味文本语言,挖掘文本语言。这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

二、鉴赏细节

师:大家对细节把握得不错,请你们概括鉴赏细节的要领。

生10:先有感情地朗读,再抓住关键字词,最后是品味字词中的意蕴。

师:这位同学总结得比较全面。文章中的细节描写还有很多,请每位同学根据这一要领当一回鉴赏家。在这篇课文中,你最欣赏哪处细节描写?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认真寻找,讨论)

师:我们请同学来说一下你欣赏的细节描写。

生11:在第9段。(生有感情地朗读)他当着学生的面捉虱子,并称它为“小动物”,动作“伸进、捉出、捏在手指里、看一看”,神态“甚为得意”,这些细节中可以看出他是个风趣幽默的老顽童。他除了看哲学书,还研究《红楼梦》,评价《红楼梦》与哲学无关,可见他是知识渊博、态度严谨的教授。

生12:在第5段。(生有感情地朗读)语言上说林国达 “很不幸”,神态是“一直没有笑容”,可见金先生是重感情的。

生13:在第13段。(生有感情地朗读)金先生点“穿红毛衣的女同学”们的名时,她们的心理是“有点紧张”“有点兴奋”“想出风头”,而金先生态度好,“很注意听”,这些细节描写可见他与同学关系密切,这也是他重感情的一面。

生14:在第10段。(生有感情地朗读)金先生养一只大斗鸡,同一桌吃饭;搜罗大梨、大石榴,与小孩比赛。这些行为举止可见他有个性、怪。

生15:在第2段。(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主要是外貌描写,他常年戴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脑袋总是微微仰着;经常穿一件麂皮夹克;戴一副一白片一黑片的眼镜。这些说明他是个很古怪的一个人

„„

师:大家例举了金先生的趣事,有感情地朗读了,还抓住关键字词进行了品味。其实文中还有很多,因为时间有限,我们就不再一一举例了,大家课后自己可以再去交流。

[点评] 前面已经大致了解了金先生的性格特点,教师根据其中“重感情”的性格特点带领学

生一起研读了与之相关的语言,总结了通过鉴赏细节分析人物形象的要领。此处设计了一个主问题是:“你最欣赏哪处细节描写?说说你的理由。”这个主问题是整个课堂教学的重要活动板块,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

师:现在请大家用一个字来概括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点。

生16:怪。

生17:纯。

生18:真。

师:哪一个字最好?

生(齐):真。

五、教师寄语

师:对,汪曾祺先生用精彩的细节描写把一个幽默风趣、重感情、知识渊博的老者刻画得活灵活现,让我们感受到金先生的真性情。也让我们明白“真”才是人世间最美好的天性,我们都应该像金先生那样真诚、坦率,做一个真人,一个透明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同学们,慢慢走,别忘了欣赏啊!

《金岳霖先生》教学反思

这堂课主要是抓住人物形象,从把握性格到分析细节的方式设计主问题。但这堂课也综合运用了其他的设计主问题的方法。比如第一个主问题:“金岳霖先生给你留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印象?”这既是从人物形象入手设计的,同时也是从题目入手设计的。

第一个主问题:“金岳霖先生给你留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印象?” 是让学生初读文本后,对人物的性格有一个整体的感知,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教给学生分析细节描写的方法后,提出了第二个主问题:“你最欣赏哪处细节描写?说说你的理由。”让学生带着这个主问题阅读文本,研读文本,品味文本语言中细节描写的魅力。这个主问题还突出了本堂课的教学重点,达成了教学目标。最后,按精炼的要求总结人物形象,并寄语于学生。

始终注意细节美。即使在后半部分的学生实践过程中,应在文本的基础之上进行表达。如“‘林国达死了,很不幸。’这一堂课,金先生一直没有笑容”抓住这其中用了句号,而为什么没有用叹号,值得思考和挖掘的。“有趣”是本文的文眼。本文有两处提到“有趣”,开始的“西南联大有许多有娶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到结尾的“我想像金先生坐在平板三轮上东张西望,那情景一定非常有趣”,从实写到虚写,体现了作者在写法上的技巧。“有趣”和“怪”都是展现给人的性格特点。但我认为“怪”更能体现金岳霖的特点。“怪”更是“有趣”的延伸和拓展。

金岳霖先生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篇8

一、基础验收

1.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因此他的呢帽的前沿压得比较低,脑袋总是微微地仰着。B.金先生是个单身汉,无儿无女,但是过得自得其乐。

C.王府井人挤人,熙熙攘攘,谁也不会知道这位东张西望的老人是一位一肚子学问的大哲学家。

D.金先生晚年深居简出。他就和一个蹬平板三轮车的约好,每天蹬着他到王府井一带转一大圈。

2.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作曲家多年积淀的质朴纯实与崇高宽阔的胸怀相,充满了纯朴的人性之美。②他对我有很深的,以致在我提出合理的建议时也常常反对。

③这些赠品都是他们

不舍得用,不拿给人看,一直藏在小包袱的最里层的。A.契合偏见

素来

从来

B.契合成见

从来

从来 C.吻合成见

素来

素来

D.吻合偏见

从来

从来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的是()

A.中国女足0比1负于挪威队,无缘本届女足世界杯四强,这是个赛前就被许多人预测到的结果。实力早已今非昔比的中国女足面对排名世界第四的挪威队,失利应在情理之中。....B.刘经理果然是商场高手,很快就和外商谈好价格,签订了合同,完成了“凯利公司”的第一笔一锤子买卖。.....C.苏轼《和子由渑池怀归》诗的前四句说明了一个哲理。苏轼早年的经历、理想、抱负有如雪泥鸿爪,如今回忆起来令人感慨万千。....D.目前,美国华尔街金融风暴已经席卷全球,在各大新闻媒体上,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了诸....如股市大跌、楼价跳水、工人失业等令人沮丧的报道。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给他画了几个青头菌、牛肝菌,一根大葱,两头蒜,还有一块很大的宣威火腿。——火腿是很少入画的。

B.联大有一次在龙云的长子,蒋介石的干儿子龙绳武家里开校友会,——龙云的长媳是清华校友,闻先生在会上大骂“蒋介石,王八蛋,混蛋!”

C.除了文学院大一学生必修逻辑,金先生还开了一门“符号逻辑”,是选修课。

D.林徽因死后,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广东粤通公司出口烟花爆竹储存爆炸事故,反映出烟花爆竹在生产、经营储存等环节和安全监管中存在重大隐患。

B.母亲为我赚学费的经历给了我一份温暖,不至于让年少的我继续自卑和惶恐。但是,对母亲的心疼却贯穿了我的生活,那份浓浓的爱我将在心底永远铭刻……

C.三十年的改革之路并不平坦,特大自然灾害、传染性疾病和国内外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虽然给人们带来了几多忧虑和担心,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焕发。D.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各国本应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可法国总统萨科奇却在中欧峰会的关键时刻,会见**,干涉中国内政,这对于金融危机是毫无益处的。

6.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

①美国著名画家麦克唐纳还根据基姆的描述,画出了万户飞天的插图。②因此这次实验,被6个世纪以后的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人类试图利用火箭升空的首次壮举。

③由于万户想象得太简单,风筝和椅子也不符合飞行原理,飞行试验最终失败是情理之中的。④基姆在《火箭与喷气发动机》一书中引用这条史料后,引起了欧美各国火箭学者的注意。⑤但万户这种大胆而天才的技术构思,比后来俄罗斯有“火箭之父”称号的齐奥尔科夫斯基1903年提出的利用火箭进行星际交通的设想早了几百年。A.①③②④⑤

B.③⑤②④①

C.①④⑤②③

D.③⑤④②①

《金岳霖先生》课堂作业

1.A 前沿——前檐 2.B 3.C

金岳霖先生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篇9

第1段总领全文。“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这是全文的核心句,其中“有趣”二字是“文眼”,全文就是围绕着这两个字生发、展开的。

“有趣”的字面义可以理解为“怪”、“好玩”、“风趣”、“幽默”等,其实质却是表现了人物独具魅力的真性情。作者选择了几件事,从外到内,由形及神,反反复复,不避其繁地来突出金岳霖先生的率真。

文眼是指文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起着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作用。通过文眼,读者可以理清文章的行文脉络,掌握文章的内在结构,窥见作者的思想感情。《现代汉语词典》对“有趣”的解释是:能引起人的好奇心或喜爱。通过细读课文我们发现,说“有趣”是《金岳霖先生》的文眼,并把“有趣”的字面义理解为“怪”、“好玩”、“风趣”、“幽默”,完全是牵强之说,因为它既不能概括金岳霖的思想性格,也不能统领文章的段落结构,更不能反映作者的写作意图。

《金岳霖先生》是一篇回忆散文。作者围绕写作对象,回忆了与金岳霖的性格、治学、为人等有关的几件事,抒发了个人的感受。文中所写的人和事虽然也有“有趣”的成分,但绝非“有趣”二字所能涵盖,有些甚至与“有趣”相距甚远。

课文第二段写金岳霖的外貌和穿戴。“他常年戴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眼睛有毛病,不能摘帽子”,因此他不但上课要戴着帽子,而且“他的呢帽的前檐压得比较低,脑袋总是微微地仰着”。“后来在美国讲学期间把眼睛治好了”,“但那微微仰着脑袋的姿态一直还没有改变”。此外,他还“经常穿一件烟草黄色的麂皮夹克,天冷了就在里面围一条很长的驼色的羊绒围巾”,“他就这样穿着黄夹克,微仰着脑袋,深一脚浅一脚地在联大新校舍的一条土路上走着”。这里写金岳霖先生的外貌特征,着重突出“微微仰着脑袋”,写他的穿戴特点,强调的是“呢帽”、“烟草黄色的麂皮夹克”、“很长的驼色羊绒围巾”。我们发现,金岳霖的穿戴,无论是色彩,还是品质,似乎都和西南联大的“土路”格格不入。那么,汪曾祺为什么要刻意描写他非常独特的神情和略显张扬的穿戴?其实,作者在这里通过对人物外貌特征和穿戴习惯的描写,是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解放前的金岳霖,按照他的知识出身,属于英美派自由知识分子。一九一四年从清华学校毕业,留学美国,六年后在哥伦比亚大学拿到政治学博士学位。”作为留美归国的知识分子,金岳霖身上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那就是高傲和脱俗,戴呢帽、穿夹克、围围巾,走路微微仰着脑袋,就是高傲和脱俗的外在表现。作者在这段文字的第一句说“金先生的样子有点怪”,这里的“怪”显然指的是金先生的穿着、神情给人与众不同的感觉,而这种与众不同,就源于金岳霖的高傲和脱俗。因此,如果仅仅把金岳霖外貌的与众不同理解为“怪”,并认为这种“怪”是“有趣”,“令人莞尔”,而没有理解“怪”背后的个性特征和人格魅力,感受到作者对这种性格和气质的欣赏,那么这种理解不但浅显,而且失之偏颇。

理解了这一点,课文第二段中“离题”的文字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在课文的第二段,作者除了写金岳霖的穿戴外,还写了闻一多“有一阵穿一件式样过时的灰色旧夹袍”,朱自清“有一阵披着一件云南赶马人穿的蓝色毡子的一口钟”,以此说明“联大的教授穿衣服是各色各样的”,而这些各色各样的穿着,一方面反映了当时生活的艰苦,只能是有什么穿什么,而且经常是长时间穿同一件衣服;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这些教授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立的人格。正因如此,“联大有一次在龙云的长子、蒋介石的干儿子龙绳武家里开校友会的时候,闻一多才敢于在会上大骂‘蒋介石,王八蛋!混蛋!”,而“到四十年代后期,整个清华园越来越激进,金岳霖也多次在教授们抗议国民党暴政的联名信上签名”。金岳霖和闻一多、朱自清一样,都是西南联大教授的代表,在他们身上有长者的风度和学者的风范,也有人性的光辉和人格的魅力,而具有良知和品格的知识分子恰恰是现实社会所缺少的,是值得人们尊敬和怀念的。

课文第三至第九段以及第十三段主要写金岳霖的教学和研究。金岳霖所教的课程是逻辑学,这是一门深奥又枯燥的学问。“逻辑课的前一半讲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周延、不周延、归纳、演绎……还比较有意思。后半部全是符号,简直像高等数学”,说明这门课非常难学,“多么枯燥”,特别是他开设的“符号逻辑”这门课,“对我来说简直是天书”。所以他的学生陈蕴珍曾问金岳霖“为什么要搞逻辑”?金岳霖的回答是“我觉得它很好玩”。这里的“好玩”绝非金岳霖“有趣”的玩笑之语,而是一个严肃、认真的回答。金岳霖曾经说过:“坦白地说,哲学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游戏。……我们不考虑成功或失败,因为我们并不把结果看成是成功的一半。正是在这里,游戏是生活中最严肃的活动之一。”汪曾祺在《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一文中也说,金岳霖、梁思成、徐志摩他们“这些人有共同特点。一是都对工作、对学问热爱到了痴迷的程度。”[7]如果没有对学问的真正热爱,就不可能把它当作游戏一样“觉得它很好玩”,做到乐此不疲,达到“治学精深”的程度。在这里,“好玩”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学者所能达到的研究境界。同样,金岳霖在课堂上回答学生林国达的“怪问题”,用“林国达君垂直于黑板”这样一句语意不通但符合逻辑的句子来作为回答,这种回答问题的方式虽然有点“有趣”,但真正目的也是用来纠正学生把逻辑这门学问归入“玄”学的错误认识,表明金岳霖治学的严肃和教学的认真。

正因为金岳霖对自己研究的学问如此热爱,对教学如此认真,所以他开的课很受学生欢迎,“学生对这门课很有兴趣”,“班上学生很多,上课在大教室,坐得满满的”,哪怕是“对我来说简直是天书”的“符号逻辑”这门课,也有人选,而选了金岳霖所教课程的学生日后也往往很有出息。在课文的第八段,作者用了整整一段文字写金岳霖的一个学生王浩,写了作者本人和王浩的关系,王浩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惯、个人身份,重点则在于点明“他现在成了洋人美籍华人,国际知名的学者”,“王浩的学问,原来是师承金先生的”。作为老师,“一生哪怕只教出一个好学生,也值得了”,而“金先生的好学生不止一个人”,王浩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所以这段文字看似旁枝侧出,实际上仍然是从侧面来写金岳霖学识的渊博和教学的成就。

课文第九段还写了金岳霖讲课的另一件事。有一次,沈从文请金岳霖去给学习写作的学生讲课,给的题目是“小说和哲学”。金岳霖是研究哲学的,讲课的题目又限定在“小说和哲学”,按照常理,他应该会阐述小说和哲学的关系,论述一番哲学对小说的影响等等,“不料金先生讲了半天,结论却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这样的结果虽然出乎人们意料,似乎把大家都“幽默”了一把,但恰恰体现了金岳霖治学的严谨,对“哲学”的坚守。因此把金岳霖认为做学问“好玩”,他讲课时的“幽默”归入“有趣”,显然也是讲不通的。作者在这里展现的是一个热爱哲学、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教学认真的学者形象,表达的是对一位真正学者的尊敬和喜爱之情。

课文第十至十二段主要写金岳霖的生活和感情。“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饭店请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纳闷:老金为什么请客?”等客人都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这里的徽因是指林徽因,课文是这样介绍的:“她是学建筑的,但是对文学的趣味极高,精于鉴赏,所写的诗和小说如《窗子以外》、《九十九度中》风格清新,一时无二。”当时林徽因已经过世,为什么还要在她的生日请客?从表面上看,金先生在林徽因生日请客,应该是缘于“金先生对林徽因的谈吐和才华,十分欣赏”,但这并不是根本的原因。根本的原因在于众所周知的金岳霖对林徽因始终不渝的个人感情,在于金先生对这段感情的珍视和坚持。请客之前之所以不告诉客人原因,是因为这里面有着言语无法表达的情感,有着说了便不是的意味。这件事既写出了西南联大教授之间“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友情,更写出了金岳霖浪漫、纯真的情感世界。为了这份纯真的情感,哪怕是终身不娶也无怨无悔,哪怕是对方不在了也要给她送上生日的祝福。有着真挚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行事方式的金岳霖,留给我们的会是“有趣”的形象吗?汪曾祺了解金岳霖的这段感情经历,对他珍视和坚守感情的浪漫行为,有敬佩、有感动,也许还有些许的叹息与感伤。

课文第十二段写了金岳霖晚年的一件事。当时金岳霖已经八十岁了,他为了听从毛主席的教导“要接触接触社会”,“就和一个蹬平板三轮车的约好,每天蹬着他到王府井转一大圈”,“我想象金先生坐在平板三轮上东张西望,那情景一定非常有趣”。对于金岳霖在平板三轮车上“接触社会”的情景,作者想象“那情景一定非常有趣”,这是因为一位八十岁的老人,习惯于在抽象世界进行抽象思维的哲学家,居然把坐着平板三轮车在街上转一圈当作“接触社会”,而“王府井人挤人,熙熙攘攘,谁也不会知道这位东张西望的老人是一位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所以在“有趣”的背后,我们读到了作者对金岳霖做事认真的钦佩之情,更读到了作者对那个时代的冷静反思,字里行间流露着无奈、心酸和感慨。

综观全文,作者笔下的金岳霖是一位性格高傲而脱俗、治学严谨而精深、感情浪漫而真挚的学者,作者对他充满了崇敬和赞美,也流露着些许无奈和感慨。与此同时,作者写金岳霖也是为了写西南联大的教授们,写知识分子身上难能可贵的个性和品格,表达对这个特殊群体的敬仰和赞赏。实际上,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金岳霖先生》一文的写作重点并不是金岳霖本人,而是作者对往昔生活的独特感受和主观情感。1939年,汪曾祺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这是一座战时的,临时性的大学,但却是一个产生天才,影响深远,可以彪炳于世界大学之林,与牛津、剑桥、哈佛、耶鲁平列而无愧色的,窳陋而辉煌的,奇迹一样的,‘空前绝后的大学”,“我要不是读了西南联大,也许不会成为一个作家”。在西南联大,作者听过沈从文、闻一多、金岳霖等教授的课,并成了沈从文的得意弟子,日后走上了创作的道路。因此,作者在文中满怀深情地回忆了西南联大的人和事,表达了对金岳霖等西南联大教授们的崇敬之情,呼唤知识分子精神和价值的回归,这才是作者写作这篇散文的真正意图,而这种写作意图是无法通过“有趣”一词去概括和窥见的。

上一篇:履行职责诠释忠诚教师演讲稿下一篇:六年级小学生英语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