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12周年祭优秀作文

2024-07-07

汶川地震12周年祭优秀作文(共13篇)

汶川地震12周年祭优秀作文 篇1

汶川地震12周年祭优秀作文1

自然界,极力挣扎的飞蛾,在石缝中绝处逢生的杉树,在老鹰爪子下脱逃的小鸡,都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说到生命,在我脑海中浮想到的就是汶川大地震的场面,虽然过去好几年了,但还是让人感叹人类对生命的顽强付出。

当地震发生时,房屋倒塌,洪水威胁着娇嫩的生命之花,天空中弥漫着死亡的气息。有的人被压在了沉重的石板下,有的人无家可归。还有的人被那可怕的洪水冲得无踪影。无论走到哪,天空总是灰暗的,河水也都变凶猛暴烈起来。在陆地上,到处都能听到人们的叫喊声,叫喊亲人生还的希望声。在废墟里的生命也在回应这种希望,强烈的求生欲望。

一位母亲在挖着石块,正在寻找自己的孩子,可是找了整整好几天,孩子还没有找到,这位母亲已经筋疲力尽,但是还是不听人们的劝告,继续寻找着她的孩子。那孩子大概也感应到一定会有人来救他的,他要活着,只要能活着,他还可以上学,还可以吃妈妈做的菜,还可以有美好的事情等着他。最终,解放军来救他了,抬出来睡到单架上的那一刻,他情不自禁地行了个少先队礼。当场感动了所有围观的叔叔阿姨。

人类永不放弃生命,他们依然努力着,希望能逃出困境,永远的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没错,生命只有一次,是非常宝贵的,我们都要好好地去珍惜它,完美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们必须对自己负责,虽然生命是有限度的,但是我们要在短暂的生命里,做出许多有意义的事情,让生命永恒。

汶川地震12周年祭优秀作文2

这一次自然灾害,牵动了我们十三亿中国人的心。中国各界人士踊跃捐款,捐物。全国各地的空军、海军、陆军,都积极救援灾区,还有国际友人的帮助。汶川大地震这件事通过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慢慢的稳定了下来。

在这件事里,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其中有几个故事,我印象非常深刻。一件事。有一位叫林浩的九岁小男孩,在地震发生的时候,他正从教室往走廊里跑,只听“轰”的一声,林浩被那石泥给埋在了废墟里,他自己成功自救了出来,却没有选择逃跑,而是转身去废墟里救同学,当他把两位同学救出来交给校长,他自己又去救同学,这时突如其来的余震,把小林浩又埋进了废墟里。当那些媒体的叔叔阿姨知道林浩舍己救人的故事以后,就问他为什么要救他的同学。林浩说:“我是班长,我应该去救我的同学。”

还有一件事。有一位叫秦静文的小姑娘在地震中她和同学们埋在了一起,她的同学有的因为受伤而去世,有的因为饿了而去世。那些同学们的尸体压在她的腿上,使得她的腿不能动一下,但这没有压倒她那顽强的意志,她仍然在废墟里生存了三天三夜。终于在第4天被救援人员发现,当医护人员要进入为秦静文打针时侯,秦静文竟用她那微弱的声音说:“阿姨别进来,这里危险!”在场的人听了都为之感动起来。

这几件事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几个月,但还是难忘这些激动人心的事件。

汶川地震12周年祭优秀作文3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在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发生了7,0级的大地震。地震中一个个揪心的场面牵动着我们的心,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撩拨着我们的情。但是,只有那一幕最让我触目惊心!

一块肮脏不堪的木块上躺着一位妇女,她的秀发已经沾满了石灰和血迹,嘴角还隐约有些血痕,原本清瘦的脸已经变的苍白无比上半身还在隐隐抽蓄,无数血色的花在她的身上绽放。而她的怀里还抱着一个孩子,那孩子的脸已经血肉模糊,让人看了忍不住感叹——好好的一个孩子怎么就成了这副模样!检查后,医生称:母亲还有心跳,而孩子却不幸走了。看到这里,心里涌出一股担心。这位母亲醒来以后一定会很难过吧!毕竟是自己的亲骨肉,而且,明明自己那么竭力的却保护他,可是,最后,死神还是把他抢走了。

看完这个故事后,我的内心久久难以平静,这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这真是一位值得让人尊敬的母亲!可是,回过头来想想,我们的父母不也是这般为我们着想吗?可是我们的尊敬在哪里?所以,我决定以后一定要收敛脾气,争做父母心中的乖孩子。

汶川地震12周年祭优秀作文4

这次地震中,有许许多多的人遇难,许许多多的人为他们而献身,又又许许多多的人伸出援救之手。

95岁的老人-----冯三秀他虽然已在家乡捐了2万元,但是后来他又捐出了10万。这年过九旬的老人拥有这样大的“爱”,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更让人感动的是:

一位43岁的男教师,“李国林”,他为就自己的学生,却牺牲了自己的儿子!当他听到儿子呼喊着:‘救我’,难道会忍心失去他吗?”“不,因为他明白---如果其他家长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样的伤心。当他把三十多名学生成功解救后。谁?谁知道,那年轻的生命已经悄悄离去。这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父亲,更是一位伟大而让人敬佩的教师!

“是谁?”给了那些婴儿滋润的露水;是谁?哺育了一个由一个的婴儿;又是谁给了他们无数慈母般的温暖与爱?是一位女警察,她给了那些地震中的婴儿无限的爱,无限的温暖。这位警嫂还年轻,她对每一位没有亲人在身边的孩子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如果没有她,那些无辜的婴儿会怎么样?

当然,在这次地震中,不仅仅只有这几个感人故事。还有许许多多的人,许许多多的事,都会让人感动的泪流满面。我相信听到、看到这些故事的人,都已经把他们当作真正的英雄了,因为他们付出太多太多了。

“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汶川地震12周年祭优秀作文5

人们都说,美丽的风景是杨柳依依溪水潺潺,是桃红柳绿蜂蝶跳舞,是蓝天白云鸟语花香,是小桥流水绿草如茵,是崇山峻岭名山大川,是早晨彩霞傍晚落日,是瀑布飞流青松翠柏,是天高云淡大雁南飞,是海市蜃楼沙漠奇观……

可是,留在我心底的风景却是人心的勇敢善良、救人急难和奋不顾身的伟大精神!那光彩夺目、动人心弦的一幕幕景象,总会情不自禁地浮现在我的心底里。

谁能忘怀啊!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大地震。刹那间,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地动山摇,无数间房子在摇晃倒塌,无数条生命顷刻间阴阳两隔。世界的末日倏然降临到汶川人头上。

我眼前老是晃动着幼儿园教师杜正香的身影。她不过是一个代课教师,可是面对即将倒塌的大楼,面对死亡的危险,她并没有逃避,一次次地从死亡的阴影中抱出一个个吓呆了的孩子。她肯定清楚地知道,教学楼顷刻间会轰然倒塌,可是她还是冲进了教室里,因为那里还有没有出来的孩子。在她的心里,孩子的生命远远超出了她自己的生命。“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谬论在此时此刻是多么的荒谬和无稽。

杜正香永远地走了,永远地离开了她的丈夫和孩子,离开了那些活着的学生。撬开沉重的水泥大梁,人们惊现杜老师的怀里还护着几个孩子。壮烈的阴魂护卫着几个幼小的魂灵去了天国,留给人们几缕慰藉,因为年幼的孩子还有着老师的照顾。我不相信迷信,但是却坚信杜老师一定活着,她和死去的孩子们过得很幸福。

一方有难,八方支持。汶川是全国人民的汶川,汶川的苦难是全国人民的苦难。汶川的事情就是全国人民的事情。

地震的硝烟还没有散去,震后的房子、山峦还在晃动,全国人民就掀起了紧急救助的热潮。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人出人;火车在疾驶,汽车在奔波,飞机在翱翔。解放军战士、工人、农民、学生和干部,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火速奔赴汶川。在最短的时间里,在废墟下抢救出一个个兄弟姐妹。试问,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和民族,有我们中华民族那样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这一幕救人急难的壮烈场面,永远留在我的心底里。


汶川地震12周年祭优秀作文 篇2

数万生命顷刻陨落

灾难发生的那刻起

历史见证了灾难无情

“只要有一线希望,

我们就要做百倍地努力”

党和政府始终如一的坚定信念

支撑着感天动地的举国大救援

危难考验了大众的耐心信心与爱心

啊!大爱无疆

感人的场景不断上演

一个刚从废墟中

带出一个孩子的战士

跪下来大哭

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

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

我还能再救一个

谭老师张开双臂护着四个学生

用自己5 1岁的宝贵生命

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

啊!大爱无疆

“房子裂了、塌了,我们还可以再修只要人在,我们就一定能够渡过难关战胜这场重大自然灾害”

一场灾难

让亿万国人血脉同博,

废墟下支撑起无边的大爱

汶川地震周年祭 篇3

还记得公元2008年5月12日,无数人的心因汶川纠集在了一起,无数摄影人的步伐因汶川而一致。那时就有许多从汶川灾区拍摄回来的人说,汶川地震是一个值得拍摄十年以上的摄影题材。翻看历史,无论是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过后的新奥尔良,还是印尼地震海啸后的苏门答腊,它们的影像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有许多摄影师跟踪拍摄了许多年。这种长期跟踪拍摄在国外屡见不鲜,题材也很广泛。

印度博帕尔事件是历史上最严重的环境灾害事件之一,(当天死亡数千人,死者达两万人,伤者以数十万计)。从1984年事件发生当天起,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印度摄影大师帕布劳·巴塞洛一直对此事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长期跟踪拍摄。他的这一事件拍摄的系列作品极富震撼力,引发了强烈的国际反响。再比如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摄影师保罗·法斯科跟踪了这一题材近20年,记录了在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发生后那里的一切。他的画册《切尔诺贝利的遗产》中记录的那些因核污染而患病的孩子,引发了人们对于核能源深层的思考和参考。

对于汶川这样一个巨大的灾难,摄影人应该把镜头对准在哪里呢?许多人在思考和实践着这个问题。春节前后,一拨又一拨的摄影人来到灾区,陪伴灾民们度过第一个孤独悲伤的春节,并用镜头记录了他们的生活——震后家园的重建,震后百姓的生活,震后学校的状况以及学生的学习、震后重组的家庭……甚至许多文字记者也拿起了相机、DV,用动静结合的影像来记录震后灾区的点滴变化。但是有一些摄影人回来讲,灾民很难接受我们的采访和拍摄,他们也不愿意谈及过去的那段经历,重组家庭后的人们更不愿意曝光。在这样的情况下,拍还是不拍?的确让人为难。

汶川地震12周年祭优秀作文 篇4

汶川地震12周年纪念日心得体会(一)

2008年5月12日

汶川发生8.0级地震

十二年过去

那些在地震中戛然而止的生命

我们从未忘却

汶川这两个字

依然成为了全体华夏同胞心中共同的裂痕

汶川地震12周年纪念日心得体会(二)

5月12日,一个全世界人民都不会忘记的日子,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震降临到四川。那一刻,多少人在瞬间被夺去了宝贵的生命,多少人在瞬间被埋入了废墟,多少幸福美满的家庭在瞬间支离破碎……

面对这场灾难,我们中国并没有畏惧,也没有退缩,而是勇敢的,从容不迫地去面对。

地震发生不久,部队官兵立刻行动起来,向灾区进发。道路不通的,官兵们就徒步强行。所有的官兵们都写下了遗书,这不正是他们不把灾民解救出来不罢休的誓言吗?这不正是他们血浓于水的同胞的爱吗?!

温总理和胡书记全都放下了手头的工作,来到抗震救灾的第一线,鼓励搜救人员,安慰受灾群众“我现在什么也不关心,只关心我的十万人民。”这是他们的呼喊。数以万计的志愿者也纷纷戴上了绿丝带,为灾区献出了自己的力量。“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到哪里去。”这是他们面对镜头所发出的豪言;外国友人也帮着抬起了担架,面对记者,他们用生硬的中国话说:“我爱中国,我要为她做些什么。”……看,连领袖,外国友人都献出了爱,我们又怎么能袖手旁观呢?!

地震期间,感人的故事数不胜数,可有几件事却令我无法忘记:当消防队员掀起水泥板时,眼前一幕却让他们愣住了:一位母亲双腿跪地,双手撑地,她的身下,是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孩子,可是这位母亲却永远停止了呼吸。队员们从孩子身上找到了一个手机,上面是这位妈妈编写的一条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下来,请记住,妈妈永远都爱着你。看着短信,消防队员们无不动容。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最伟大的。这句话在这位母亲身上充分展现了出来。此刻,这位妈妈身上闪耀着光芒,闪耀着母爱的光芒!

在一所中学中,搜救官兵看到了一个神圣而又令人动容的场景:一位老师双手紧紧护着两名学生,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可是,这只雄鹰却再也飞不起来了,但两个学生还活着。由于老师的双手已经僵硬,官兵们只好含泪将他的手锯了下来……是什么力量使们不顾身的安危?是什么力量使他放弃了生的希望?是什么力量促使他宁愿死也要守护自己的学生?是爱,是老师对学生的爱,是穿越生死的爱!

最近,国家确定了全球哀悼日,所有人都在5月19日至21日14时28分默默哀悼,为灾区人民祈福,为死去的亡灵默哀。这不正是人民的爱吗?这是纯洁的爱,是不需要任何修饰的爱,是震不垮的爱!

在灾难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全国人民都行动了起来,积极捐款,献血,为灾区人民尽出了自己的力量。面对灾难,我们又一次向全球展现出了我们中华的丰采,展现了我们中华人民震不垮的爱!

汶川地震12周年纪念日心得体会(三)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四川汶川县发生7.8级大地震。据四川省地震灾害和抗震救灾最新进展情况通报,截止5月13日下午16点,四川省内灾情为:死亡已超过12000人,受伤26206人,被埋9404人,损害房屋346万间。

从昨日到今日,时间一点一点的消逝,每一分钟,都有着不少灾区人民因抢救官兵与医生的资源不够,而面临着死亡的危险。在网上,最新的消息和图片以及视频不断传来,而其中一则视频,更让我难以忘怀:视频的第一画面,是一座已经坍塌的楼房,这个地方曾经是一座美丽的校园。在坍塌的瓦砾堆中,一张稚嫩的小脸出现在眼前。那是一个一二年级左右的小女孩。经过了一天的掩埋,小女孩的脸由于过度饥饿和缺氧,原本红润的小脸已经变成了黑黄黑黄了。在她的脸上,依稀可以看见哭过的泪痕,还有那淡淡的绝望。小女孩的嘴巴还在一张一合,可是在视频中却听不到她的声音,想来小女孩在被废墟掩埋时曾经哭喊、求救,嗓子已经变哑了。看到这个小女孩,我心中很是感慨。四川的大地震,导致数以万计的人民围困在废墟中。他们和这位小女孩一样,在瓦砾堆之中无法自救,如果官兵不及时抢救他们,这些人民的生命将岌岌可危,受到死神的压迫。这时,只听一阵大喊:“这里有人!”一群官兵奔跑而来,激动地实施抢救工作。小女孩的脸上顿时充满了喜悦,大声叫着:“快来救我!”一位官兵低下头,对小女孩说道:“小妹妹,我们正在救你。你不要讲话,好好待着,耐心等我们!”小女孩听话地不讲话了,眼巴巴地看着官兵们。由于小女孩在废墟的里层,如果动用一些抢救的机器,可能会使废墟再度坍塌,危机小女孩的生命。不能动用机器,官兵们就围成一个圈,趴下来用手来刨着瓦砾。此时已是凌晨一点,这些官兵们已抢救了多个坍塌地点,早已累的不行了。可是,只要自己松懈一秒,那么困在废墟下的人民就有可能面临死亡的危险!为了受灾人民,自己苦点、累点,根本不算什么。官兵们就是秉着“早进一秒就可能多救一人”的信念,不间断地抢救着受灾人民。这时,小女孩周围的瓦砾终于被官兵们清理完了,小女孩成功地被解救了出来。

四川7.8级地震惊动了世界,灾区人民的命运也牵动着13亿中国人的心。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已启动一级预案。由中国地震局12人、北京军区某部工兵团150人和武警总医院22人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陆续奔赴汶川灾区,负责搜索、营救和医疗救护任务。中国空军今天派出二十二架军用运输机,向四川地震灾区空运六千多名空降兵和四台指挥车,执行绵竹、安县、北川地区的抗震救灾任务。民政部也紧急调拨25000顶救灾帐篷支援四川灾区,其他救灾物资正在调集运输中。而社会各界人士、中国多家企业公司、中国红十字会,也在援助四川。


汶川地震12周年祭优秀作文 篇5

我们永远铭记着一段惨痛而悲伤的历史,一个个惨烈而惊险的故事,一群正义而崇高的人:无数个老师和父母,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牺牲了自己,挽救了弱小的生命;无数个消防官兵.武警战士,在第一线承担着拯救人民的责任;无数个上级领导乃至,亲临就在现场,不畏余震的危险,指挥救援;无数个陌生人和各行各业的工作者积极参加救援活动,用自身的力量支撑着灾区人民的蓝天······

时光匆匆,过去了,我们迎来了,我们无时不在关心着灾区人民,生活还好吗?这种关心持续而深情,令人欣慰的是和就在给我们的感动一样,在这九年里,文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所所崭新.漂亮的学校建起来了,一座座整齐的班房立起来了,灾区人民久违的笑容又绽放了!此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灾难会给人们带来伤心痛苦,但也能带来温暖和幸福!

汶川地震12周年祭优秀作文 篇6

关键词:地震,古建筑,评估

1灾后应急评估概况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波及四川、陕西和甘肃多个县市,桃坪羌寨也遭受严重损失。桃坪羌寨有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羌族古建筑群,其碉楼式城堡民居、地下水网、四通八达的通道和碉楼合一的迷宫式建筑程式,被誉为“羌族建筑艺术活化石”。2007年,桃坪羌寨被评定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2008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预备名录,正与“藏羌碉楼”捆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中央领导高度重视羌族文化保护工作,多次作出要尽快抢救修复羌族文化遗产的批示。2008年7月,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与美国华盛顿大学派出联合专家团队,在充分尊重羌族的古老文化的前提下,对桃坪羌寨的受损情况进行评估,制定了设计方案,以确保在未来村民和游客拥有足够的安全水平的房屋,以及更好地发展和保护老羌寨的建筑。

2灾后应急评估结果分析

2.1 震损情况总体分析

本次分析的对象为98幢房屋。各类震损的数量和比例被评为“基本完好”(A级)的共16幢,占全部的16.32%;被评为“轻微损伤”(B级)的共28幢,占全部的28.57%;被评为“中度损伤”(C级)的共39幢,占全部的39.80%;被评为“严重损伤”(D级)的共15幢,占全部的15.31%。

2.2 按照地理位置差异分析

调查发现,建筑受损程度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

1)基本完好区域。

建筑只有少数的表面裂缝的墙壁,窗框部分变形,结构并未受到破坏。这些地区的房屋以20世纪90年代的新建筑物为主,他们大多采用现代材料和结构。该建筑损害区沿着老村附近的增头沟河边缘,呈带形分布(见图1)。

2)轻微损伤区域。

建筑体内墙外墙都有裂缝,窗框变形严重,墙壁和屋顶局部倒塌。这些地区的建筑物大部分是1950年前建造的,它们传承的材料、工艺做法,采用传统“收分”手法,墙体由黄土和片石堆砌。此类建筑主要分布在老村的中心区域(见图2)。

3)中度损伤区域。

建筑物承重墙和屋顶分离,部分墙壁倒塌或错位。这些建筑物分布在老村的中心区域,建于20世纪50年代~90年代之间,建造时未采用传统的“收分”手法,但使用传统建筑材料石材和黄泥修筑墙体,其稳定性可能弱于采用传统“收分”手法修筑的向内倾斜约8°墙体(见图3)。

4)严重损伤区域。

建筑物承重墙体和屋顶坍塌,部分只剩木结构梁柱。这些建筑物位于建筑群体架构边缘,紧邻地下水网修筑(见图4)。

3地震危害风险评估

3.1 老寨疏散评估

由于建筑物存在着高层次的结构性损坏,如没有适当考虑现代抗震改造技术,在修复中羌寨仍会存在安全风险。由于羌寨内部形成的户户相通的格局及复杂的路网系统,在地震来临时,羌寨大多数区域是危险地带(见图5)。

3.2 避难反应能力测试

为了测试地震发生时村民的反应能力,专家组对40余名村民进行疏散定时演练。演习时,规定每个人有12 s反应时间从家里到达最近的开敞空间区域。该疏散测试表明,羌寨内部存在潜在危险区。当地震发生,生活在这一地区的村民很难在短时间内安全撤离。在村内贯通的走廊里创造更多的开敞空间,可以建立与地震抵制结构(见图6)。

4结语

地震中房屋受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地质因素。相较而言,建筑本身的形式和构造方面的因素对地震中房屋受损程度影响不大,可能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归结起来有几点:

1)建筑所处位置:处在老村中心的房屋受损程度通常大于处于建筑群边缘的房屋;2)房屋若处于整个寨子的建筑体系之中,则在地震中受损的程度较小;3)采用传统“收分”手法砌筑、使用片石加黄泥的传统建筑材料的房屋,震损程度大于采用现代砖混结构、使用水泥砖墙材料的房屋。

参考文献

[1](90)建抗字第377号,建筑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S].

[2]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汶川地震一周年感想 篇7

当时山摇地动、天崩地裂、撕心裂肺,而今歌舞升平、草长莺飞、高楼林立。转眼到了5月,值此“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来临之际,我拿起笔和纸记录下生活“感恩和关爱”的感想。去年5月和爱人ECHO在余震不断、灾区情况不明的情况到四川做一名普通的志愿者,进入灾区心中确实闪现过一种莫名的不安和恐惧,尤其飞机抵达四川上空,透过浓云的缝隙隐约可以看到多处巨大的山体滑坡,这种莫名的浮躁和不祥再次闪现,当时抱着一种与灾区人民在一起同生死的念头,时不时的余震还考验着我们紧绷的神经,甚至都有写遗书的念头,可不能在ECHO面前表现出来,因为不能让她和家人担心,我一定要把爱人安全带进灾区也要平安带出灾区,更不能为灾区人民添麻烦,现在回想起来这一幕幕都有些惭愧!

汶川,一个被大山环绕的一个县城,一个山清水秀的县城,一个可能永远不被注意的一个县城。但就在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汶川牵动着所有中国人和全世界人的心,汶川被永远的记在了中国的历史上,汶川被世界所关注。就在那一刻,一场持续了5分钟的里氏8.2级强烈地震在那里发生了。这是自1976年唐山地震之后,在中国大陆发生的最严重的地震灾害。在那之后的日子,所有的人都被牵动了,上至国家主席和总理,下到几岁的孩子,国内的同胞姐妹,海外的华侨华胞,国内的兄弟姐妹,国外的外籍友人,有许许多多的人献出了爱心,有许许多多的人做出了贡献。在那之后的日子了,在地震的现场,每天都有着数不清的感动画面,默默无闻辛勤工作的中国军人和不同肤色的自愿者。

生命是脆弱的、也是最坚强的!我们悼念死去的同胞、祝福幸存者,也感谢所有为灾区提供帮助的好人。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我们无法阻止,甚至我们无法预测这样的灾难的发生,但通过这次灾难让我们深深的感悟到大爱无疆,爱惜生命、快乐生活,珍惜每天平淡却朴实的生活,也算是对不幸遇难者的一种慰藉吧。

祝愿逝者在天堂快乐生活无所牵挂,祈祷生者平安健康、吉祥如意。

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讲话 篇8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2009年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周年祭的日子。

一年前,一声撕心裂肺的巨响,一个地动山摇的震颤,一场摧肝断肠的灾难,降临在泱泱巴蜀。在生死一线的救灾现场,代表消防抗震救援人员的橙色,代表中国军队和武警部队的绿色,代表医护人员的白色,代表志愿者传递爱心的黄丝带„„绘成照亮废墟的生命色。一年来,无数拳拳赤子之心一齐跳动,爱的潮水一浪胜过一浪地涌向巴蜀大地。国家的牵挂、社会的支持、同胞的援助,加速地改变着汶川,温暖着灾区人民的心。一年来,无论是在救援现场,还是在急救帐篷,无论是在临时过渡房,还是在灾区孩子寄读的异地他乡,全球炎黄子孙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我是中国人的真正含义。

“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总会由进步来补偿。”一年来,面对特大地震所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们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重建的规模、力度和速度,令世界惊叹。

一年后,崭新的住所、熙攘的游客、平静的生活,凝结成灾区里一道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景观。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一周年的日子里,让我们为六万多遇难同胞虔诚地献上一朵花,点燃一只烛,祈求一个福;让我们把地震中的故事记录下来,把地震中的瞬间留存下来,把温暖的爱心播撒开来,用不停息的爱之潮,鼓励更多的伙伴坚强而乐观地面对未来。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历练,一个民族的成长更需要历练,正所谓百炼成钢。经受过各种大小磨练,一个民族才会迸发出强大的凝聚力,才会挺立起不屈的脊梁。

汶川地震12周年祭优秀作文 篇9

关键词:移民选址,地质灾害,汶川地震,空间分析

0 引言

四川汶川发生的8.0级特大地震,致使多个地区造成严重的损失,房屋倒塌不计其数。地震在灾区诱发了众多次生地质灾害,严重威胁重大工程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这些灾害仍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直接影响恢复重建、城市规划、居民点安置等等。灾民的临时安置和灾后重建选址规划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随着遥感技术理论的逐步完善和遥感图像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的不断提高,以及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逐渐增强,遥感与GIS技术已成为选址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己有很多将遥感与GIS技术应用于工厂、车站、超市、勘探油井、电站、铁路、机场等设施选址研究的案例。例如,李双(2007年)在新平县地质灾害移民搬迁选址研究中应用遥感与GIS技术,以坡度、断裂带、城镇、交通线、水系、矿区和风景点为评价指标[1];高劲松、关泽群等(2005年)在某地化工厂选址中,采用遥感和GIS综合方法,以研究区的坡度、距主城区距离、水域等为主要评价指标[2];杨武年等(2000~2008年)综合应用“3S”技术在西藏阿里机场、云南腾冲机场、昆明新机场以及四川康定等机场的选址及其工程地质勘察与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本文以5.12汶川大地震灾区-雁门地区为例,以高空间分辨率的航空图像为遥感数据源,以地质灾害、植被指数、断层、水系、高程、坡度为评价指标参与选址研究,探讨了研究区的移民搬迁选址模型方案,给相关部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1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数据

1.1 研究区简介

汶川县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因汶水得名,是中国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地图坐标北纬30°45′~31°43′与东经102°51′~103°44′之间。研究区位于岷江两岸,气候干燥,属岷江上游典型的干旱河谷地带。距汶川县城近4km,面积约为42km2,如图1所示。

汶川是个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特别是沿岷江流域更是高发区。5.12汶川大地震后更是产生了大量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次生灾害,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1.2 研究数据

目前,常用的遥感数据源主要包括TM图像、SPOT图像、QUICKBIRD图像、IKNOS图像和航空图像等。考虑到本文的目的是研究灾区选址,需要提取地质灾害、河流、植被指数等精细信息;同时考虑到数据源获取的问题,选择了国土资源部航拍彩红外图像,拍摄时间为2008年5月18日,其空间分辨率为1m。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涉及灾害学、遥感学、空间分析等多学科。在数字图像处理的基础上,进行遥感信息提取及地形因子提取,建立评价指标数据库,在ArcGIS平台下对各种评价因子建立缓冲区和进行叠加等空间分析,计算出每个栅格的居住适宜性综合指数。研究采用的具体技术思路如图2所示。

3 数据处理与评价因子提取及其量化

3.1 数据处理

在对遥感图像进行信息提取之前,需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包括几何校正、正射校正、图像镶嵌、图像融合、增强滤波等。

研究区的航空图像,由于其分辨率高,飞机飞行高度高,拍摄区高差大,导致几何变形程度很大。而采用光机校正方法虽然精度很高,但需要专门设备,校正复杂且成本高[4]。因此这里选择了数字微分校正方法对航片数字地图进行几何校正,选取航空飞机拍摄某区域的航空照片,给出该区域 3个控制点的航空照片坐标和地形图坐标,用数字微分校正方法进行校正。校正后的航片精度较高,能够满足后期信息提取的需要。

3.2 评价因子提取及其分级量化

根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过渡性安置地点应当选在方便受灾群众恢复生产和生活的区域,并避开地震活动断层和可能发生洪灾、山体滑坡和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雷击等灾害的区域,以及避免对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及生态脆弱区域造成破坏[5],安置模式根据规划就近、就地集中和异地分散安置。

依据上述选址要求,本研究确定了以下六个评价指标因子:地质灾害、植被指数、水系、断层、坡度、高程。将得到的六个评价指标因子分别进行缓冲分析或分级,并进行量化。

各指标因子可分为不适宜区和基本适宜区、适宜区三个级别,同时对各级别区域相应赋值为0、1和2,如表1所示。

(1)地质灾害信息提取

滑坡、崩塌、泥石流是震后最常见的地质灾害。这些地质灾害破坏山体,损毁地表植被等覆盖物,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本文利用高分辨率航空影像,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半自动提取灾害信息[6,7,8],得出地质灾害分布图。为了便于分析,解译的矢量数据均转化为面文件。

根据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划分,对其进行缓冲区分析,分成三级,距灾害边界50m范围内危险程度高,赋值为0,50~80m范围赋值为1,80m之外赋值为2。

(2)植被指数提取

植被盖度是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也和人类的居住环境有密切关系。在植被盖度较高的地方修建住房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从而易引发一些地质灾害(如泥石流等),同时,植被盖度过高的地方也不利于人类的生产生活。

植被指数是指在植被遥感中,选用多光谱遥感数据经分析运算(线性或非线性组合)产生某些对只给长势、生物量等有一定指示意义的数值,以定性和定量地评价植被覆盖、生长活力及生物量等。目前国内外学者已发展了几十种不同的植被指数,常用的有比值植被指数(RV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差值植被指数(DVI)、调整土壤亮度的植被指数(SAVI)和垂直植被指数(PVI)等。在植被遥感中,NDVI的应用最为广泛,它是植被生长状态及植被覆盖度的最佳因子,与植被分布密度线性相关,是反映生物量和植被检测的有效指标。NDVI随覆盖度增大而增大,计算公式为NDVI=(NIR-R)/(NIR+R),其中NIR代表近红外波段,R代表红光波段[9]。

本研究使用NDVI指数表示植被盖度,主要用来剔除植被盖度较高的区域。在ENVI4.3软件中的Band Math模块,以彩红外航片的第一波段为近红外波段,第二波段为红光波段进行计算,即可得出NDVI植被指数图。考虑到要方便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NDVI值大于0.35的区域赋值为0, 0.2~0.35区域赋值为1,小于0.2区域赋值为2。

(3)水系信息提取

作为人类生活、农作、生产的必要条件,便利充裕的水资源是选择适宜居住区的重要指标。从高空间分辨率的彩红外航空影像上可以方便、精确地解译出水系。水资源是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之一,但居住区不宜选在水系15m范围内,在该区域赋值为0,水系外围15~1500m范围内赋值为2,大于1500m外因距离水源过远赋值为1。

(4)断层信息提取

地质构造复杂的地区,断裂构造造成岩石破裂或破碎,使之在不同部位、不同坡段发育有方向、规模各异的构面,使岩块易于与母岩脱落,极易产生崩塌滑坡和岩石崩落。

研究区断层因子的提取[10],来源于对经过正射校正的ETM图像(7、4、1波段组合后与8波段融合而成)解译及前人野外资料。地貌及断层信息提取结果如图3所示。

本研究只考虑研究区的活断层,以断裂带为中心轴线分别以500m、1000m为半径做缓冲区分析,得到三个分区分别赋值,在断裂带及其300m范围内危险程度高,不宜居住赋值为0,断裂带外500~1000m内区赋值为1,大于1000m外区域赋值为2。

(5)坡度和高程信息提取

数字化1:5万的等高线后,基于ArcGIS9.0平台,在3D分析模块中,构建出不规则三角网(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简称TIN),检查并确定TIN没有错误后,利用TIN内插生成DEM。得到DEM后,可以生成坡度图,以及对DEM进行重分类,可以得到高程分级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1年颁布实施的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居住用地的最大坡度为25°。因此,将坡度图进行分级并赋值,坡度大于25°区域赋值为0,10~25°区域赋值为1,小于10°区域赋值为2。

根据统计汶川县居民居住的一般高程范围,对高程图重新分级,高于2400m范围赋值为0,在海拔高程范围2200m以下赋值为2,2200~2400m范围赋值为1。

4 选址实现

对多个专题数据进行预处理后,通过建立各因子的乘积的计算来评价选址适宜性,综合评价得到结果用下式表示:

Ρn=i=16Κni(1)

式中:Pn为第n个评价单元(栅格)的适宜性综合指数;Kni为该评价单元第i个评价因子的的定量值。

叠加分析是对各不同层之间的一种分析功能,它是地理信息系统提取空间隐含信息的手段之一。叠加分析将有关主题层组成的数据层面,进行叠加产生一个新数据层面的操作,其结果综合了原来两层或多层要素所具有的属性。

基于ArcGIS的分析工具,结合公式(1),将以上六幅评价栅格图进行相乘运算,得到任意地块的综合评价指标,该综合评价指标值等于每一个栅格的前面六项评价指标值的乘积,则综合评价指标值越大的地块,其各项指标的分值也越高。将计算结果图重新分成三级,value值为小于2的为不适宜区,2~32的为基本适宜区,值为64的为适宜区,得到研究区的评价结果图如图4所示。

从评价结果图看,白线框内带有斜线纹理填充区域为适宜居住区和基本适宜居住区,其中,颜色稍暗区为适宜居住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西南区域,颜色较浅区域为基本适宜居住区,白线框外区域为不适宜居住区。

通过ArcGIS统计工具对结果图矢量文件进行统计可以得出,适宜区面积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3.58%,基本适宜区面积占8.21%,不适宜区占88.21%。图4对于宏观决策和野外勘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借助研究区评价结果图,野外勘察部门可以对适宜区范围进行重点考察,对基本适宜区进行选择性考察,为最终选址作为参考,从而实现了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半自动化选址。

5 结论

(1)在建立了以地质灾害、植被指数、断层、水系、高程、坡度为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遥感技术与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了移民搬迁选址方案,得出了研究区震后居住适宜性评价图。

(2)从研究区的搬迁适宜地空间分布上看,适宜区基本分布于研究区右下方两条断裂带中间区域,该区域地质灾害相对较少,离断层距离大于1km,坡度在10°范围以内,可以作为重点参考对象。

(3)勘察人员可以对适宜区进行重点勘察,对基本适宜区进行选择性重点勘察,从而为宏观决策和野外勘查提供了科学依据,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提高了决策部门及勘察部门工作的实际效率。

(4)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的逐步完善,遥感与GIS技术在选址问题上将会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李双.新平县地质灾害移民选址方法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7.

[2]高劲松,关泽群.基于遥感和GIS的选址策略研究与实现[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2005,30(9):778~781.

[3]杨武年,李天华,廖崇高,刘汉湖等.高原机场建设工程“3S”技术综合应用[J].地球科学进展,2008,23(5):457~462.

[4]谢利理,李玉忍,齐蓉.航空照片数字地图的几何校正[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1,19(4):617~620.

[5]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2008.

[6]杨武年,濮国梁等.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遥感图像信息处理及其监测和评估[J].地质学报,2005,79(3):423~432.

[7]武利娟.金沙江上游区域地质灾害遥感解译与GIS分析[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7.

[8]贾韶辉.基于RS与GIS技术宣县天台乡滑坡灾害危性评价[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6.

[9]杜培军,陈云浩等.遥感科学与进展[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79~80.

广播稿:汶川地震一周年 篇10

八年级一班

在汶川大地震发生一周年的日子里,让我们为六万多遇难同胞虔诚地献上一朵花,点燃一只烛,祈求一个福;让我们把地震中的故事记录下来,把地震中的瞬间留存下来,把温暖的爱心播撒开来,用不停息的爱之潮,鼓励灾区更多的伙伴坚强而乐观地面对未来。

深深的怀念永远的铭记

-----写在汶川地震一周年

公元2008年5月12日,注定将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四川汶川的地震震惊了中国,震惊了世界。一幕幕感人肺腑的画面至今让我们心绪难平,感动万分。面对无数的生命被埋在废墟中,失去孩子的父母们对着废墟呼唤,撕心裂肺的声音响彻夜空。山悲水泣天垂泪,星黯云浓地含愁。全国人民举国悼念,国旗第一次为百姓而垂降,汽笛第一次为故去的生灵而哀鸣。

难忘那段哀痛的日子,全国人民心手相连,共度灾难。一幅幅画面让我们惊叹万千,一个个身影让我们肃然起敬,一份份感动让我们记忆犹新。我们的军队在危急时刻排除万难冲到了最前线,空降兵穿过云层落在地震中心,我们的军队遍布所有灾区,实施紧张的救援任务。冲锋艇靠上去了,通往汶川的道路打通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因他们的到来而坚强起来。奇迹不断的创造着,无数的幸存被解放军官兵、武警官兵、消防官兵解救出来。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写意着中国的骄傲。

在第一时间里,为抢救灾民的生命医护人员不分昼夜、无私奉献着,白衣天使用坚强和忙碌演绎着国际护士节精彩的篇章。志愿者从四面八方赶赴灾区,一个人的能力虽然有限,可所有人的力量加起来,就能够凝集成最美的光环。义务献血的人们排起长长的队伍,我们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方式和心情为灾区奉献着自己的爱心。一批批捐赠物资源源不断的送往四川的灾区。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胜灾难。

有种大爱历经世事变迁,却依然浓厚;有种信念经风沐雨,却历久弥坚;有种情感血浓于水,却饱含真诚。始终有一个胸怀让我们亲挚依偎、温暖绵长。他就是共和国的总理,一位慈眉善目的长者、一位灾民眼中敬爱的亲人。他是山崩地裂时,废墟之上不倒的旗帜,他是灾难发生时,抚慰心灵的光芒。他在千钧一发时,力挽狂澜,心系苍生。他的慈祥、真切、深情、温暖着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

历经了悲痛、镇定、坚强、抗争之后,一种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让中华民族更加团结、更加奋进、更加成熟。精神的力量让我们一次次的动容,一次次得到洗礼。让我们看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让我们看到在和平环境下成长的年轻一代的责任感,让我们看到了民族未来的希望,看到了全世界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支持。

在汶川地震一周年到来之际,让我们焚起一炷心香,深深地为遇难的同胞祈祷:让我们铭记那些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平凡英雄,铭记那些共和国的忠诚卫士,白衣天使,铭记所有为抗震救灾奉献自己力量的人们!

安息吧,汶川地震中的亡灵!安息吧,遇难的同胞们。你们是否感受到了亲人的思念?是否感受到了血脉相连的爱?你们放心吧,我们会用爱筑起摧不垮的家园。让失去了父母的儿女会拥有千万双父母,让失去了儿女的父母拥有千万个儿女。地震无情,人间有爱。我们会手牵手,肩并肩,坚强地挽起手臂筑起爱的长城。我们会心手相连,演绎生死不离的人间真爱。

地震教给我们懂得珍爱生命

您还记得吗?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点28分。您还记得吗?中国,四川,汶川。那一刻,汶川大地震爆发!

顷刻之间,汶川震动,四川震动,重庆震动,湖北震动,上海震动,北京震动,中国震动,世界震动!

顷刻之间,山崩地裂,公路阻断,桥梁坍塌,房屋倾颓,通讯中断,尸横遍野,哭声震天,大地悲泣!

顷刻之间,美丽的山河变得满目疮痍!顷刻之间,温馨的家园被夷为平地!

顷刻之间,嗷嗷待哺的婴儿失去了母亲,初婚的新娘失去了丈夫,苍颜的老人失去了儿女„„

顷刻之间,药品告急,血浆告急,食品告急,饮水告急,棉被告急,衣物告急,医务人员告急,抗灾物资告急!

汶川震颤了,四川震颤了,大地震颤了!

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使悲壮瞬间包裹了整个中国。在这场天灾中,最令人惋惜的不是坍塌的房屋,也不是埋在废墟里的钱财,而是那一条条鲜活的生命。特别是那些被埋在水泥板下的中学生、小学生们。他们正在教室里上课的时候,被瞬间的灾难夺去了生命,留下的,只是曾经用过的书本,还有永远抹不掉的痛苦。做个假设,如果他们真的能够选择,他们的选择一定是在阳光下生长,在书本里徜徉„„

地震灾害,教给我们的是珍惜生命、珍惜生活、珍惜亲情、珍惜我们拥有的一切。哪怕是困苦,哪怕是挫折,哪怕是这样那样的不快。和能生活在这个世界里相比,什么都是微不足道、不足挂齿的。

和生命比起来,金钱不重要。真的遇到了这样的灾难,钱再多又有什么用呢?世 界上许多东西是金钱买不到的,它既不能使生命复生,也不能抵御灾难,甚至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换不来一瓶水、一块面包。

人的求生欲望是强烈的,尽管生命垂危,也抱有生的渴望。我不明白,有的人遇到了点儿事儿,就会跳楼、割腕、上吊,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人生的亵渎。尽管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理由,但放弃生命,总归是对生命的不敬不恭„„

不要等到没有电的时候,才知道光明的重要;不要等到没有水喝的时候,才知道它是生命的必需;不要等到失去了的时候,才知道拥有的幸福。没有电,或许我们可以在黑暗中前行。没有水,或许还能生存几天。如果没有了生命,那么一切都将不复存在,一切都无从谈起,一切都化为乌有。

人,是渺小的。特别是在自然灾害面前,但我们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珍爱生命、珍爱健康、珍爱亲情、珍爱生活。

珍爱生命,不仅仅是善待自己,更需要对他人生命的关爱。每一项工程,尤其是公共设施建设,一定要确保质量,偷工减料无疑是漠视生命;医生治疗的时候,要谨慎开出每一张处方,因为每一片药都维系着患者的安危;铁路交通要确保安全,所谓的超速、管理不善都是对人民生命的不恭不敬、不负责任。

为那些不幸逝去的生命沉痛哀悼,为那些尚未脱离危险的生命默默祈祷,为那些幸免的人衷心祝福!

用爱创造奇迹

转瞬之间,汶川地震过去已经将近一年了,每回首,依旧会感动、会震憾,感动于生死边缘的无言大爱、震憾于灾难面前的不屈不挠。

2008年5月12日,一个让13亿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的日子;北川、汶川,一个个让中华儿女泪眼凝望的地方。中华民族走过了太多的坎坎坷坷,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但这永远也难掩我们民族的辉煌,一次次的雪雨风霜,一次次的坚强面对,一次次的负重前行,一次次的勇敢征服,中华儿女们英勇无畏,迎难而上,用爱诠释了奉献的力量;他们不离不弃,休戚与共,用爱展现了人性的温暖;他们勇敢无私,坚韧不拔,用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废墟里婴孩的啼哭,是年轻的妈妈用弓起的身形把生命延续;人群里可乐的味道,是坚强的意志对生命的无限渴望;危险中橄榄绿的穿梭,是黑暗里光明的灯塔;颠簸中斑白的华发,是国家对美好未来的郑重许诺;路途上红色的丝带,是一家人温馨殷切的关爱„„

这一切,都源于一个“爱”字,爱己爱人,爱国爱家。

地震虽已经渐渐滑入记忆,伤痛后生活会重新开始,但是地震中的精神却前所未有的彰显了中国人的“爱”本色。是慈悲信愿的生命大爱——是对自己生命的自信,是对他人生命的恻隐,就因为这份大爱,我们克服了骨肉分离的痛苦重新站起在废墟上;就因为这份大爱,我们鼓起勇气要再造明天的辉煌。

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一次次的在艰难困苦中崛起,已经记不起枯荣了多少草木,迎送了多少光辉,只是一直如高山般傲岸屹立,像大海般宽广无际。中华的信念在磨难中坚定,中华的精魂在烈火中重生,中华的壮志在困顿中逸飞。炎黄子孙用爱感动了心灵,用爱感动了生命,中华儿女用爱感动了世界,用爱创造出了一个个中国的奇迹。

一路走好

大悲天犹怜,追忆无语丝。时间总是容易冲淡哀伤,转瞬汶川地震周年,那些熟悉可爱的脸庞却时时浮现在脑海,总有一种冲动,点亮心中祈福的烛火,无语地仰望苍穹,对着那些在灾难中逝去的人们轻轻的问候,一路走好,您在天堂还好吗?

伤别离是最痛苦的事情,逝者已矣,生者可追。回忆那难忘的一幕,需要承受和面对再一次的痛苦折磨,而我们又不得不真心面对,群山哀号,江河呜咽,用什么样子的追忆可以抚平心灵的创伤,在那些逝者倒下的地方,曙光初升的天府之国。

对于逝者和生者,一样的祝福,别样的感受。废墟瓦砾中长起来的那一片绿意,是春天来临的讯息。曾记去年灾难来临的时候,群情激昂,大家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忘不掉总理忍着悲伤,向天抱拳,泣语成声:拜托了人民子弟兵,你们是吃着人民的血汗壮大起来的,是你们回报的时候。同样的语录还有: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生还希望,我们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险恶的路况,频发的余震,阻挡不了人民子弟兵救人的前进的步伐。从来没有的动员,在狭小的岷江两岸,汇聚了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志愿者,他们急促的步伐掩饰不住急切的救人心情,可爱的脸上,写着悲伤后的自信,向着震中出发,岷江上冲锋舟的破浪是与时间赛跑,公路上轰鸣的作业声响彻寰,向世界宣告我们的力量。

我们在自救的同时,还接受了来自世界其他国家的专业援助,在灾难的废墟上,有时染血的双手成为最原始的救人工具,急切与死亡时间竞赛,为的是早一点从瓦砾中及时救出那一个又一次幸存者。

我们激动,我们自豪,正是这些无私的血肉之躯,构筑了新的钢铁长城,山河咆哮,地动山摇在他们面前低头;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张张疲惫幼嫩的小脸,在他们的手中重生,一个个动人的可歌可泣故事在广泛流传。在没有硝烟的战地,哪里有危险,哪里有灾情,总会看见红旗在山岗上迎风飘扬。

当一切回复平静后,回响起来总是让人热血澎湃。祖国没有忘记,人民没有忘记,灾难中的救助,灾难后的扶伤,稳定中透漏出救灾的自信,无语中默默的奉献青春和力量。灾后重建的路上,有你有我有大家的一份捐款,整个世界的目光聚焦在那狭小的地域,这里曾经是魔鬼捣乱的人间地狱,可这里又是展示中国人民战胜自然灾害的天堂。让世界震惊的不是祖国无疆的大爱,看到的是国人在灾难面前的万众一心。

那些在灾难中无私奉献的子弟兵,你们用朴实的情愫感染了天地,你们用惊人的毅力战胜了死亡。那些在灾难来临时远渡重洋的异域专业救助队,千言万语的致谢,总难以忘怀你们在废墟中的努力,你们的专业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感动的还有你们其中的代表那个日本救助队员的为没有救起一个生还者的自责。对于生还的每一个幸存者;只有面临生死抉择的考验,我们才有活下去的勇气的希望,一路走好。

我的祖国。多事之秋的考验,再一次证明大爱无言,真爱无语,我们在祖国的怀抱,永远是那么幸福。

汶川地震12周年祭优秀作文 篇11

5.12纹川浇铸在心间,4.14玉树雕刻在心田

零时已过。前年纹川的今日,天空电闪雷鸣,阴风怒号。蜀地的山川抽泣着,扭曲着,崩裂着。瞬间破碎的山河吞噬着,掩埋着数万条鲜活的生命。

今年玉树的昨天,又有千余逝者随风,让生者有了新的祭日,谁能面对?又怎能忘记?它浇铸在我们的心

间,雕刻在我们的心田。

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不再回首那一幕幕催人泪下,令人悲伤的惨象,因为那是上天所赐,是天灾。我不想重提惨剧发生的时候,国家领导怎样地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因为他们是人民的公仆,为国民排忧解难是他们的使命。我不想再赞部队官兵怎样地奋不顾身,冲锋陷阵,因为他们是人民的子弟兵,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我也不想再夸各族同胞怎样地群情激愤,慷慨解囊,因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当代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想做的是采颉一朵盛开的白菊花寄放在逝者的墓前,并祈求圣主垂怜他们的亡灵,赐给他们永恒的安息,以永远的光辉照耀他们。

我更想做个反思,反思人类与自然究竟是怎样的关系。

去年、今日,都让我明白了一个真理:人类是伟大的,自然是强大的,有时伟大奈何不了强大。人胜不了天,也胜不了地。而天与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对这个浩瀚神秘的宇宙,我们必须心存敬畏,心怀感激,没有了它,人类将无处立锥。就说说我们头上的这片皇天吧,它若是吝啬起来,不滴一粒儿圣水,庄稼便干渴得奄奄一息。它若是撒起野来,狂风大作,骤雨倾盆,折腾得我们房毁人亡。当然,大多数时候它其乐融融,和颜悦色,赐给我们的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再说说我们脚下的这方后土吧,它轻轻地打个喷涕,我们就如惊弓之鸟。它不经意伸个懒腰,我们便魂飞魄散。它若是撒起欢儿来翻个跟头,我们将会遭到灭顶之灾。

人类在宇宙面前显得多么脆弱,脆弱得不堪一击。又显得多么无助,无助得有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不要再振臂高呼人定胜天,而是提倡天人合一。人类履后土而戴皇天,取材于地,取法于天,应该尊天而敬地。象古人那样回归自然,亲近自然。自然是高大伟岸的,它象一个无边无际的房子,大庇着万物之灵长的人类。这个莫测的庞然大物哪怕有一点儿漏洞,就会给人类带来不能承受的灾难。去年的纹川,今天的玉树,灾难为何一再光临?大地就那么一颤,数万条生灵未灭先亡,长眠地下。林壑优美,望之蔚然而深秀的巴山青水,顷刻之间疮痍满目,哀鸿遍野。大地无情,苍天有泪,山河动容,人神共泣。

再看看人类栖息的家园——地球吧,它早已不堪重负,钢筋水泥构成的灰色森林,成为繁荣昌盛的象征。对资源野蛮开采,风狂掠夺,把地球凿得千疮百孔,危机四伏。浊水横流,乌烟行空,生态恶化得人畜共染相同的病毒。人类过分依赖科学,而对自然的破坏到了无所顾忌的程度,好象这个地球毁了,还有另外一个地球等着我们去住似的。我们只有这么一个家园,必须爱它的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片森林,甚至爱它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芳草。

汶川地震一周年:带着温暖上路 篇12

2009年5月1日,四川绵竹市富新镇一个干净的农家小院里,青年教师李拥兵一大早就忙碌起来,照顾孩子、招呼亲戚。“今年阴历四月初八是我爱人去世一年的日子,要给她烧点纸去,告诉她孩子很好。”说这句话的时候,李拥兵轻轻地推了推眼镜框,眼底泛起一丝湿润。

28岁的李拥兵是绵竹市清平乡中心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妻子王琴同为该校的美术教师,两人2002年相识情投意合,2006年成为人生伴侣,2007年12月底爱子李子豪诞生。“5·12”地震时,李拥兵正在清平乡小学上课,结婚不到两年的妻子则前往汉旺镇中心小学参加一个教学交流活动„„妻子被埋不幸去世,留给他一个不到5个月大的孩子。

“5月11日那天刚好是母亲节,王琴还专门给我妈买了营养品,没想到„„她刚走的那段时间,我整个人都是懵的,非常绝望。以前听说过女人是抽掉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做成的比喻,现在真能感觉到身心都很痛。当时我用的是她的手机号码,每接听一次朋友的电话,都要痛哭一场,根本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李拥兵一边在厨房里娴熟地给孩子冲调营养奶,一边回忆当时的情景。当他从厨房里拿着奶瓶出来时,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欢快地扑到他怀里。他紧紧地抱着孩子喂奶,那股认真劲儿,就像一位母亲。李拥兵告诉记者,他平时一大早起床后就和母亲一起帮孩子穿衣洗脸、喂牛奶,然后就得匆忙赶去上班,中午打电话回家询问孩子情况。下班后赶回家跟孩子玩,教他学讲话。“一天中最高兴的事情就是晚上给孩子洗澡,孩子非常兴奋,我也觉得放松和幸福,可以忘却整天的疲劳。”因为父母健在,李拥兵感觉压力稍微轻了些。

一年前的李拥兵很消沉,地震后在家整整呆了十多天,茶饭不思。二哥告诉他,比他悲惨的人还很多,要学会坚强,去外面看看,能不能帮别人做点什么。一语惊醒梦中人,李拥兵走出了家门。

一开始,李拥兵跑到绵竹市体育场做志愿者,看到什么做什么,帮助救援机构搬运物资,发材料、水、棉被衣服等,还给外地来的救援机构做方言翻译。10多天以后,绵竹团市委招募志愿者到各个安置点,他报名去了清平乡板房区,从事志愿者工作近3个月。2008年8月,他被德阳团市委评为“抗灾救灾优秀志愿者”。8月初,清平乡板房小学开始复课,他回到了自己的岗位。“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但静下来以后,心里的伤痛还是难以平复。”李拥兵显得很无助。

生活的转机出现在去年9月,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绵竹工作站在当地43所学校设立心理咨询辅导课题,并从每个学校选择一名老师作为志愿者进行心理辅导,在对他们本人进行心理辅导的同时,也交给其辅导别人的能力。李拥兵有幸成为这批志愿者之一,开始了自我救赎和拯救他人的心路历程。他把从指导老师那里学来的东西一一传授给学校的孩子,通过集体做游戏、单独辅导的方式,告诉孩子们如何调整心态,应对地震带给自己的创伤;如何相信同伴同学,重建健康心灵;如何恢复自信,走出灾难阴影„„

纪念汶川地震八周年演讲稿 篇13

大家早上好!

诗人艾青有一句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我只不过是一个为生计而忙碌的小民,没有诗人那种伟大的境界,但这几天,一股莫名的情绪在我心里流动,令我不自觉地惦念着那片天空,那片土地,那片土地上的芸芸众生。5月12日,一个令所有中国人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苍天无情,成千上万人再也仰望不到当晚的星空,明日的太阳。看到无数条鲜活的生命在地震中瞬间消失,看到幸存者失去亲人后在雨中撕心裂肺地哭喊,一股热泪冲破自己尘封已久的眼睛,夺眶而出。在残酷的自然面前,人的生命就像风中摇摆的芦苇,是如此的脆弱。对同胞灾难中的感同身受,让所有感性的中国人掉下了哀伤的眼泪。

四川汶川的地震震惊了中国,震惊了世界。一幕幕感人肺腑的画面至今让我们心绪难平,感动万分。面对无数的生命被埋在废墟中,失去孩子的父母们对着废墟呼唤,撕心裂肺的声音响彻夜空。山悲水泣天垂泪,星黯云浓地含愁。全国人民举国悼念,国旗第一次为百姓而垂降,汽笛第一次为故去的生灵而哀鸣。

历经了悲痛、镇定、坚强、抗争之后,一种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让中华民族更加团结、更加奋进、更加成熟。精神的力量让我们一次次的动容,一次次得到洗礼。让我们看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让我们看到在和平环境下成长的年轻一代的责任感,让我们看到了民族未来的希望,看到了全世界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支持。

上一篇:青少年适合的电影下一篇:策划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