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与爱教学案例

2024-05-27

和平与爱教学案例(精选7篇)

和平与爱教学案例 篇1

背景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多事之秋,学生在这个时期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提出了“全员育人”“全科育人”的先进理念,让科任老师能自觉参与到育人活动中来,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与心理情况,适时给予帮助,做学生思想上的指引者、学习上的辅导者、生活上的指导者、心理上的疏导者,从而使所谓的特殊学生得到了一定的转化。作为德育导师,我深感责任重大。为此我做了多方的工作,并针对结对学生的情况采取了一些措施。一个学年过去了,学生的学习及行规有所好转。案例介绍

小莫,男,14岁,初二(1)班学生。学习成绩优良,智力较好,理科成绩较突出,理解能力很强,之前每次考试基本都在前五名,但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经常和父母、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你越是反对的事情,他就越和你对着干。在家里,一旦父母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他就使性子,以绝食抵抗父母,弄得父母亲实在无计可施。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也很尖锐。每当老师批评他时,他眼睛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科学老师因他上课做小动作点他名字,他就和科学老师作对,上课故意睡觉,不交作业,不愿担任科学科代表,科学成绩明显滑坡。在上思品课时,老师在讲诚信与宽容时说:当别人做错事,要学会宽容他人。他在课堂上小声说:老师要宽容学生。小莫可以说是个家长和老师十分头疼的孩子。案例分析

该生的行为一方面是做事冲动,遇事缺乏理性的思考,另一方面也是进入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四个:

一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父母对孩子关心过度,缺乏了解,不去了解和掌握孩子的需求,与孩子缺乏沟通。莫某的父亲是生意人,工作很忙,和孩子的交流很少,遇到问题就会斥责、谩骂孩子;而他的母亲主要关心孩子的营养状况和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思想教育,久而久之母亲的话不起丝毫的作用。在孩子的教 育问题上,两人的方式也常常不一致。

二是小学时缺乏管教,为所欲为,很自以为是,而且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助长了他的散漫气焰。

三是个别老师不懂得学生的心理特点,不能正确对待他所犯的错误,处理方式不当,使矛盾和冲突日益恶化起来。

四是青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第二性征的出现给他们的心态造成了冲击,他们面对自身的变化常常感到不知所措,从而产生了浮躁心态和对抗情绪;同时他们的心理状态呈现青春期心理的特殊性,他们觉得这个时候的他们已经像个成年人,因此在面对问题时他们常常呈现一种幼稚的独立性,并未成熟的他们会处在反抗期内。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家长对着干很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

辅导方法

1、个别谈话:我经常与他个别交谈,并采取信任互敬态度,耐心倾听他的陈述,一开始他由于不信任,不敢直言,我注意鼓励其消除顾虑,以全面了解他内心世界,发现导致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

2、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在家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环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骂,合理对待孩子的需求,不挫伤他的自尊心,尊重他,信任他。经常鼓励他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使他在学习上有个明确的目标,特别是初二这个特殊阶段。同时让他感受到亲人的关心,慢慢地消除他的对立情绪。

3、春风化雨,坚持疏导教育:教师要正确对待这类学生,避免直接批评,不要与他发生正面冲突,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采取以柔克刚的教育方式。当他犯错误时,不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点他的名字,而是在与他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逐渐缓解紧张的师生关系,让他接受你。

4、允许他在进步中的“反复”: 青春期的逆反心理不是

一、两次说服教育就可消除的,而他的进步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也会出现反复现象。每当这时,老师不 “算旧帐”、“揭伤疤”,而是抓住他的“反复”进行耐心地启发、教育,促使他继续进步。老师的一再宽容,且宽容中有信任与等待,平时多留意观察他的 2 情绪变化,经常与他交流、沟通,深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解决青春期的烦恼。

5、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作用。老师的信赖、同学的支持使他的树立起责任心。学习上的进步更要及时地表扬他,使他有一种成就感的满足,同时此时也趁势指出他的不足,让他迎头赶上。

6、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每次集体教育之后,都要个别找莫某谈话,谈感受思想,了解他的所思所想,指出他的不足,并对他不能理解的教师行为进行分析,使他真正的理解老师的用意、苦心。更让他感到老师对他的严格要求是真正关心和爱护,让他开始逐渐消除对老师的厌恶、敌对心理,逐步的接受老师批评、指导。并与任课教师积极配合。

7、指导小莫阅读一些伟人、科学家成功事迹的书刊,开阔视野,不断激励自己,使他明白只有胸怀宽广,能接受他人意见的人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把注意力引到学习上,启发、诱导他走出错误的心理误区。

辅导效果

通过辅导,该学生逆反心理已逐渐消除,遇事不再盲目的顶撞,保证以后 尽量改正。和父母、老师的紧张关系也得到了缓解。学习比以往更认真,上科学课还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作业也能按时交了,学习成绩有所提高。辅导反思

“逆反心理” 现象在青春期孩子身上是很常见的,作为老师自己在学生时代可能也有过,所以在学生问题产生过程中应该给予更多正面的引导,为孩子多想想,站在孩子的角度与他们以心换心,那么,再倔的孩子也会有被感化的一刻;走进孩子的心,了解孩子的需要,从孩子的现实出发,更耐心细致地引领,再“拙”的学生也会渐渐进步;不要把学生推向自己的对立面,教育时更多的站在学生的立场来想问题,发现问题给予更多的指导,做个“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的有心人。

和平与爱教学案例 篇2

一、播撒爱科学的种子, 让学生爱学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动力, 学生对所学的科学知识发生兴趣, 产生情感, 从而热爱科学。这样就会去积极思维, 去探索创新。

1. 每课的开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要创设情境, 运用趣味实验、趣味问题、谜语、故事等引入课题, 从课的开始就把学生的思维引入课堂,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从而激发兴趣。例如讲《蒸发》一节时, 一开始用手蘸酒精在黑板写上“液体”二字, 很快不见了。学生想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进而产生了学习这一课的兴趣。再如讲《运动与静止》一节时, 讲述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m高空抓到一颗德国子弹的故事。顺便提出:“这名法国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什么情况下我们才能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让学生从课的开始, 其心理就达到最佳状态。

2. 在课堂教学中, 尽量让学生有真实的参

与体验,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领会、理解和掌握。如讲“蒸发吸热”时, 把酒精擦在学生的手上;在讲“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时, 让学生同时用指压一端很尖的铅笔二端, 感觉压力和受力面积不同时手指的感觉。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 把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改成魔术———“清水变牛奶”, 让每个学生都当一回魔术师, 往“清水”里吹几口“仙气”, 使“清水变牛奶”。又如讲“功的原理”后, 提出问题:阿基米德曾说, 只要找一个支点, 就可以 (用杠杆) 把地球撬起, 如果支点能够找到, 他的预言能实现吗?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去思考、去想像。

3. 结尾提出一些趣味性问题, 做一些趣味

实验或做引下节课的小实验, 从而留给学生悬念, 做到课已尽而“余味”无穷, 引入深思、延伸兴趣。如学习光的直线传播后, 问“光总是直线传播的吗?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这是为什么呢?”在学习了酸的通性之后, 向学生演示“花现花隐”的实现, 先用毛笔蘸无色酚酞试液在滤纸上画花, 晾干, 将滤纸挂上墙后, 用装有氢氧化钠的小型喷雾器向纸上喷洒, 即有红花显现, 再用另一装有稀盐酸的喷雾器向纸上喷洒, 红花随即消失。老师用的各是什么试剂?为什么?为下面学习碱的有关知识伏笔。

通过兴趣培养, 使学生爱科学之情油然而升, 学好科学的信心倍增。

二、创设爱的氛围, 让学生乐学

对一个教师来说, 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动起来体验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不但会对学习产生兴趣, 而且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发挥学生的潜力。

1. 爱是一份尊重。

爱是教育的营养,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相通相容, 充满民主的空间是教学的佳境, 良好的心理气氛, 胜过任何教育技能。因为这些因素最容易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而做到这一点, 须从尊重学生开始。尊重学生的人格, 尊重他们的个性。新课程理念下, 尊重学生已成为一种时代的要求。尊重学生教师须放下传统“师道尊严”的架子。不仅要“蹲下来”和学生寻求平等的对话, 还必须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课堂上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潜能, 尊重他们的差异, 尊重他们出错的权利。尊重是民主教育的核心, 是爱的胸怀。只有建立在尊重前提下的爱, 才会变得宽容, 才能自然地淌进学生的心田。有了尊重, 才有师生间的平等对话、才有沟通、才有合作的过程, 有了尊重、教师才有可能以理解、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才能给学生留下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也会感到教师对他们的那份特别的爱。

2. 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科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充分利用和发挥学科特点意义重大。如学习弹簧秤时, 让学生动手多测几组数据, 二个钩码的重力、一本科学课本的重力、一根头发丝的最大拉力等等, 既使学生学会弹簧秤的正确使用, 又对力的单位“牛”的概念有了感性认识。特别是测量一根头发丝的最大拉力时, 学生热情高涨, 相互比较, 脸上露着满足的微笑。又如讲“大气压”时, 多准备一些流体力学的实验, “用漏斗吹乒乓球”, 向上吹时, 就会引起认知冲突, 看得目不斜视, 向下吹气, 乒乓球仍不会掉下来, 还可以听到一点乒乓球与漏斗的撞击声。此情此景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接着让学生动手做一做、试一试、想一想, 为什么乒乓球不会往下掉呢?然后组织课堂讨论, 学生会七嘴八舌的议论不停, 在相互启发和思想碰撞中, 对地球周围存在气体及这些气体存在压强有了一定的认识。再如:上“杠杆”课时, 先请一位男同学不借用任何工具的条件下, 尝试将玻璃可乐瓶打开, 其结果当然是无功而返, 再请一位女同学用启瓶器, 其结果打开了瓶盖。由此引出生活中的杠杆, 教师还可以请同学举出各种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接着从生活中的杠杆入手, 让学生动手做实验, 称量质量不等的物体, 通过移动秤砣去联想影响杠杆平衡的条件、概念及平衡规律的探究。利用所提供的实验器材。去实验、去探究、去发现, 最终获得杠杆平衡的知识, 让学生有劳动和成就的感觉, 体验成功, 获得快乐。

另外, 我们还利用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去完成小制作、小实验, 如制土电话、潜望镜、潜水艇、简易电动机等。让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转化为对科学制作的兴趣。这样不仅使科学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当制作成功时, 他们收获的就不仅仅是一声来自别人的喝彩, 更重要的是他们心中涌动成功的喜悦及对科学的热爱。

其次, 教师在讲解过程做到深入浅出, 化难为易,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使学生体验易学之乐, 成功之乐。例如电压概念很抽象, 学生很难理解, 就用水流比拟电流, 用水压比拟电压, 把电源比作抽水机来讲。这样能化难为易, 符合初中生特点。

再次, 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尽量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学习的成功。如:在课堂提问时教师应设计一些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回答, 并对学生进行及时引导和鼓励,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体验和进步的喜悦。在成功的体验背后, 那便是学生更加强劲的学习动力。

三、激发爱的情感, 让学生会学

教学过程中, 结合教材的特点及内容渗透德育教育, 应深挖细掘。通过介绍祖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介绍科学史上有许多科学家淡薄名列、无私奉献、报效祖国的高尚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在学习元素时, 介绍居里夫人为纪念祖国, 把新发现的元素命名为钋;学习原子能时介绍我国科学家钱学森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到祖国并参与成功研制二弹一星等。讲《连通器》时, 介绍三峡工程的船闸的工作原理及建设情况, 了解三峡工程的宏伟壮观。讲《热能》、《浮力》时, 介绍中国第一艘太空船“神舟”五号的能量转化, 火箭中的原料, 降落过程中“环伞”的作用。学习《家庭电路》时, 介绍爱迪生勇于从上千次实验失败中吸取教训, 坚持不懈, 最终发明了光照世界的电灯。还有牛顿、伽俐略等, 每个科学家名字的背后不知隐藏了多少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故事。他们坚忍不拔的毅力、默默无私、废寝忘食的工作, 不惜以生命为代价, 这些高尚的人格与情操, 为真理奋斗不息的精神, 是培养学生高尚品质的典范。

让学生会学、会用是教学最终目的。初中科学学习中潜存许多科学的思想方法,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渗透, 让学生体验和学习研究科学的基本方法。例如“研究电压”中类比法、“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中的控制变量法、“研究运动与力之间关系”中的推理法、讲蒸发与沸腾采用列表对比法。为简化记忆, 渗透记忆方法。例如判断导体的受力方向与产生感应电流的方向简化为“左力右电”。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绳子的绕法时简化为“偶定奇动。”画力的图示时, 简化为“点、线、标、分、箭。”有的知识则编成顺口溜。如天平的使用编成:先调平, 后调衡, 左放物体, 右砝码, 先大后小计总量。为提高解题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中渗透解题方法。如解复杂的电路计算题时, 可将电流表用导线代替, 将电压表看成断开, 电流表看成导线, 开关可根据题目条件或闭合或断开, 导线尽量缩, 画出等效电路。再按照读题、审题、破题列式计算, 检验作答解题。同时要经常进行多变训练, 迫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方向去思考问题, 重视分析、比较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尼泊尔——永不停止的和平与爱 篇3

尼泊尔巴克塔普尔|余香满手

加德满都河谷地有一座整个尼泊尔保护的最好的古城——巴克塔普尔。一对雄壮的大石狮雕赫然立城池的入口,城门并不高大,但却间隔了时空。在这里,你可以避开熙攘的人流,私享视觉的盛宴。当你站在尼亚塔波拉神庙之前,抬头仰望,五对神兽雕塑静穆地立在高达五层的基座上,不得不叹服于作为纽瓦丽建筑最佳典范的这座寺庙的雄奇。沿着神庙的台阶而上,在顶层的平台我遇见这位卖花的老妇人。她手捧鲜花,面带微笑,清晨的阳光正好。

想起有人对尼泊尔国名的解读,Nepal=Never endpeace and love。永不停止的和平与爱。

尼泊尔帕坦|国王之柱

帕坦(Patan)位于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南5公里的巴格马提河畔,是尼泊尔第二大城,意为“艺术之城”。该城建于公元298年,为尼国最古老的城市,也是加德满都河谷古代商业中心。在过去的2500年,艺术大师在尼泊尔建立了无数的杰出的佛教和印度教的艺术作品。

和平与发展教学反思 篇4

教学反思(和平与发展)

上公开课是个人成长进步的好方法,课后的评课活动更是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平台。这一节公开课准备的匆忙,上的也问题多多,但是,收获却是巨大的。

这一课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二是建立国际新秩序。其中,和平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我国对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一系列主张是课程标准确定的教学重点。

在选择这节课作为公开课后,我发现,第一个重点——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学生在理解上没有难度,过于简单;第二个重点——我国对国际新秩序的主张,内容限定的太死板,没有发挥的余地。所以,如何把这节课上的内容充实、有思维高度、又有发挥的空间,成为教学设计是考虑的重要内容。经过考虑,我发现,世界主题的判断问题,是国家制定一系列内政外交政策的前提和依据,也是国民理解和支持国家政策的前提。所以,无论从学习第七课中国外交知识的内在逻辑来看,还是从德育目标的实现来说,都有必要强调世界主题判断问题的重要意义。于是,我把这一问题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学素材则主要选择了毛泽东和邓小平对于二战后世界主题的不同判断的对比,让学生从中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并且引导学生结合十年来的国际局势,对于世界主题进行重新判断,从而最终引导学生思考中国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应该采取的内政外交政策。这样的思路确定下来以后,重要的工作就放在了课堂提问的设计上。课堂提问是引导教学推进的重要手段。课堂提问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处理好预设

2013年肇庆市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网络全员培训

感觉是:罗列了一大推学生回答的观点,散乱而没有中心;课堂没有得出多少明确的结论;教师仅仅是为学生搭建了发表不同意见的平台,但却没有成为一个有效的引导者。

这节课引出了几个需要继续思考的问题:

1、课堂提问的开放度(开放给多少学生和问题的指向性)如何把握?

2、对于学生的不同意见如何有效的回应和探讨?

《我们爱和平》教学反思 篇5

《我们爱和平》一课教学的重点是认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知道热爱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激发学生向往和平生活的情感。

教学中我体会到应着重给学生讲清三点:

1.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都是爱好和平的,和平是人类的共同愿望。课文通过一个普通中国女孩的一封信,说明这一观点。教师在讲解这一部分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

第一,中国的这个女学生并没有受到战争的侵害,她为什么感到忧虑?以此体会这个少女对人类和平事业的关注和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并让学生认识到这是新中国少年儿童应有的态度。

第二,为什么一个普通中国女孩的信会赢得那么多国家元首的赞扬和重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是希望和平、反对战争的,和平是人类共同的愿望。

2.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课文以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为例,说明战争的.野蛮性和残酷性。抗日战争中日本帝国主义残杀中国人民的事例,学生从电影、电视、书籍、展览中看到不少,并不陌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再说一些,也可以列举二次大战中和近些年发生的两伊战争、海湾战争、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中给人们带来灾难等事实,使学生认识战争给人类造成的巨大灾难。从而激发学生对战争的厌恶与仇恨之情;感受今日和平环境的可贵。

和平鸽教学反思 篇6

找到老人向毕加索述说法西斯暴行及毕加索作画的内容。

找出重要的词句进行品词品句,并有感情地朗读。

严与爱 篇7

一、严在当严处

近10年的教学经历中, 无论是面对具有一定是非判断能力的高中生, 还是面对天真无邪、自我意识还比较淡薄的小学生, 我都因自己的严厉没有恰到好处而碰过不少壁, 教育效果差, 有时碰到逆反心理强的孩子, 还会弄得自己下不了台。于是, 现在的我在碰到问题时更加小心翼翼了, 三思而后行, 尽可能冷静、理智地来处理问题。针对不同性格的孩子, 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在不同的场合, 采用不一样的教育方法。

好动, 爱玩东西是小学生的一大特点。在语文课和数学课上规规矩矩坐了几节课的孩子们在综合课上变得好动起来;中午要在教室做作业或听课, 下午上课时孩子们有些好动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英语课上孩子不专心听讲、思想开小差、玩小东西也是时有发生的事。每每这时, 我总是通过提问或走到孩子跟前悄悄给予提醒等方式来解决此类问题。这样既不影响其他孩子听课, 又维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及时有效地提醒了不专心的孩子。针对平时屡教不改的孩子, 我总是直接点名收了他们手上的东西, 既起到“杀鸡给猴看”的效果, 又让被收了东西的孩子收敛了不少。在琐碎的教学工作中, 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这时规则不是越多越好, 要求不是越严越奏效, 关键在于如何执行。对学生的严格也需把握好度, 艺术地处理问题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爱在细微中

没有爱的教育就不能称其为真正的教育, 而师爱是“师德”的灵魂, 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比起你知道多少, 学生更关心的是你关心他们有几分。你没有必要成为他们的挚友, 但你一定要离他们的心更近些。学生只有“亲其师”, 才会“信其道”。所以, 我们给学生的爱不能是只挂在嘴边, 而是要实实在在地付出;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事迹, 但一定要是真真切切的关爱;让点点滴滴的爱注入学生心田, 最终“生根”“发芽”。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 多与学生交流, 了解他们的学习, 谈论他们的喜好;对学生嘘寒问暖。例如, “你刚才这节课状态不好, 是生病了吗, 还是有什么事?”说话时语气一定要温和, 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 而不是责备。教师要给予学生及时的鼓励和赞扬。学生考试没考好时, 不要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批评, 应该帮助学生分析原因, 鼓励他们不要气馁;向来不爱举手回答问题的孩子最近积极发言了, 要给予及时的表扬, 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 以激励他以后做得更好;课间遇到孩子, 你可以放低姿态, 主动和孩子打招呼, 与他们聊天, 还可以趁机赞扬孩子。如此轻松的话题怎会让孩子对你避而远之呢?当你在办公室和孩子谈话时, 尽量压低声音, 不到万不得已, 没必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你在批评孩子, 因为孩子到办公室已经有很大的压力了。让孩子坐下说话, 这样可以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 从而能够轻松且真心地与老师交流。对孩子们的爱也可以是无声的。当孩子们向你问好时, 你可以给他们一个会心的微笑;当孩子不开心流泪时, 轻轻为他们擦干眼泪, 拍拍他的肩, 爱怜地摸摸他的头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 会给孩子莫大的安慰和鼓励, 也悄悄传递了对孩子们的爱, 日积月累, 孩子的心离我们更近了, 关系更融洽了, 开展教学也就更容易了。

上一篇: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简介下一篇:安德的游戏读书心得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