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备课

2024-06-07

定风波备课(共8篇)

定风波备课 篇1

苏轼应该是大家都比较了解的一位词人了,那么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所学的苏轼的诗,词,文章,不知道那位同学愿意谈一谈。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前赤壁赋》)

同学们说了很多,(但不知还记不记得)其中也包括了 我们上学期所学的赤壁赋,我们今天所学的这首词呢和赤壁赋都是在苏轼在被贬黄州时所作,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 定**

首先,请允许我为大家范读一下这首词

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们在下面有感情的练习朗读这首词,我会请同学来朗读

朗读过词之后,想必大家对这首定**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让我们,下面,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作者和写作背景

作者:因为在上学期在学习赤壁赋时,我们已经对苏轼有了认识,那么我就跟大家一起简单回顾一下有关苏轼的知识常识

请同学先打开同步导学23页作家与作品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 这些大家都非常了解了,让看投影 苏轼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代——韩愈

柳宗元 宋代——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曾巩

王安石

同时,苏轼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都为豪放派的代表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他是“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之一;他的画开创了湖州画派。

不得不提的一点是苏词的历史性贡献超过了苏文和苏诗。正如宋朝胡寅《酒边词序》:“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于是花

间为皂隶,而耆qí卿为舆台矣。”

这里皂隶和舆台指的是地位低贱的人,而耆卿是柳永的字,意思是说花间、南唐派词风,在苏东坡面前顿时黯然失色,小气萎靡了许多

苏轼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

接下来在介绍一下写作背景

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由于苏轼对尖锐的社会矛盾的认识没有王安石深刻,所以当王安石提出激进的变法主张并雷厉风行加以推行的时候,他就接受不了了。终于站到以司马光为首的反对变法的旧党营垒中去了。但是苏轼的反对新法与旧党领袖司马光等人的顽固态度是很有区别的。对新法,苏轼并没 有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为此,他遭到了旧党中顽固派的排斥。激烈的新旧党争,使他遭致了一连串的打

击。,那些曾经依附过王安石的小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劾苏轼,致其入狱。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营救者络绎不绝(包括王安石),最后,神宗才决定不杀苏轼,而以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了事。正如余秋雨所写的那样乌台诗案

他从监狱走来,他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走来,他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他满心侥幸又满心绝望地走来.他被人押着,远离自己的家眷,没有资格选择黄州之外的任何一个地方,朝着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走来!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黄州团练副使仅仅是个虚名,他不仅没有俸禄,而且受到监督,生活也很贫困,但

可贵的是,挫折和不幸,没有使他消沉颓丧,他总是以豪爽乐观的性格和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把自己从苦闷和失意中解救出来。这首《定**》词就表现了他的这种态度。

接下来,让我们仔细研习一下这首诗

这首定**共62字,不知道同学们是够还能辨别这是小令,中调还是长调呢 在上学期,大家应该记录过

宋词按字数来分,分为小令(58字以下)、中调(59字~90字)、长调(90字以上)。先看小序部分

三月七日①沙湖②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③,余独不觉。已而④遂晴,故作此。

其中“沙湖”是地名 ③狼狈:进退都感觉困难 ④已而:不久。

这个小序,是作者对为什么写这首词作了说明。就是在元丰五年3.7,苏轼去沙湖看田归途遇雨所作

再看上阕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先解释一下词语 何妨: “不妨”

吟啸:吟咏、长啸。表示意态闲适。徐行:慢慢地走。芒鞋:草鞋。谁怕:有什么可怕的平生:指平时,平素 上阕的意思是:

不必去理会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竹杖和草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怕什么呢,自己的一生就是披着蓑衣在风雨之中过来的,对此我早就习以为常、处之泰然了。

词开头的第一句,“莫听穿林打叶声”,“穿林打叶声”是指风雨穿过树林在叶子上发出的沙沙声响。用“穿林打叶声”来描写风雨声,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雨下得很大,给人以十分真切的感受。面对风雨,作者用“莫听”一词表现出了自己的无所畏惧和气定神闲。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苏轼在风雨之 2 中独自漫步吟诗长啸,这种表现极富于浪漫色彩,通过这句,就把苏轼鲜明独特的个性一下子突现出来了。

竹杖草鞋:属于闲人和隐士的装束;马:忙人或官员的坐骑。常识都知道,竹杖草鞋怎能比马快,所以这里的轻:非步伐,而是心情,也就是所谓的是无官一身轻;

而在上片结束时,作者用了这么一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个不同凡响的惊人之笔!它画龙点睛般地表现出了作者的胸怀、抱负,体现了全词的中心思想。“蓑”本指蓑衣,这里是说以一件蓑衣抵挡自然界和人生旅途的凄风苦雨。强调不借助外力的保护,依靠自己走过艰难旅程。“任平生”三字是指平生饱经风雨,早已听其自然的意思。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描画出了苏轼的气度、旷达超逸的胸襟,以及乐观自信的人生的态度。

下阕

料峭⑧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⑨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料峭:形容春天的微寒。向来:方才

萧瑟:风雨吹打树林的声音。译文:

早春微寒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信步归去,风雨,天晴,我都无所谓

下片前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回首向来萧瑟处”,这里的“萧瑟处”,是指作者刚才遇雨的地方。全词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作结束。这样结束,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发人深思。意思是晴天也好,雨天也好,对我说来都是无所谓的。当然,这里的“风雨”,不仅是指自然界的风雨,更重要的是指政治上的风雨。一语双关,苏轼所经受的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实在太多了。他一生长期被贬在外,尝尽了人世的艰辛。生活磨炼了他的意志,他对来自各方面的打击和挫折早已习以为常了。不惊恐、不退缩、任其自然,坦然处之。这样就同前面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前后呼应的,通过这种写法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心胸、志向以及对人生的态度,从而作者的个性也就表现得更鲜明了。

定风波备课 篇2

词作小序写道:“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 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已而遂晴, 故作此。”另据《东坡志林》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予买田其间, 因往相田。” (幻灯展示)

由以上两个材料, 了解到:元丰五年 (1082) 春天, 被贬官到黄州的苏轼到黄州东南的沙湖相看新买的农田, 途中遇雨, 因为没有雨具, 同行的人都狼狈不堪, 只有苏轼从容不迫, 不久天晴, 苏轼写词记述了这段经历。是一首记事抒怀之作。

试想道中突然遇雨又无雨具, 该是一件多么令人沮丧的事情, 可苏轼却说“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 明白地告诉我们, 他并没有躲雨, 问题出现了:苏轼为什么不躲雨?道中遇雨本是平常小事, 苏轼由这件小事而生发出《定风波》这样一首千古名词, 原因何在?

让我们将视野放大, 走近苏轼, 来了解这首词创作的大背景。

苏轼 (1037—1101) ,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 (今属四川) 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词开豪放一派, 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诗文集《苏东坡集》, 词集《东坡乐府》。

宋仁宗嘉佑二年, 21岁的苏轼进京, 文坛领袖欧阳修对他非常赏识, 预言苏轼的文学成就将超过自己。后来苏轼苏辙兄弟同科及第, 相传宋仁宗曾满心喜悦地对皇后说:“朕为子孙得两宰相。”这似乎预示着苏轼今后的仕宦生涯将是一帆风顺, 可又如何呢?

宋神宗时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执政, 秉性耿直的苏轼对王安石新法颇多意见, 认为政治改革应该采取比较温和的态度, 与欧阳修等一大批文人一起站在反对新法的立场上, 为新党所不容;于是主动要求外放, 先通判杭州, 后又做过密州、徐州、湖州等地知州。

自以为远离了政治漩涡的苏轼, 没想到一场巨大的灾难在等待着他, 这就是“乌台诗案”:元丰二年, 正在湖州任职的苏轼突然被逮捕下狱, 罪名是在诗文中攻击朝廷的新法, 被捕押在汴京御史狱103天, 险些丧命。因汉代御史府又称“乌台”, 史称“乌台诗案”。后经营救出狱, 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之职。

神宗去世, 哲宗继位, 高太后垂帘听政, 旧党上台, 苏轼重新被起用, 但他又不满旧党将新法全盘否定的极端做法, 主张“校量厉害, 参用所长”, 因而又与当权者发生分歧, 并愈演愈烈, 发展成政治、学术乃至意气、党派的尖锐矛盾。他处于被攻击的处境, 只好自求调离京城, 出任杭州、颍州、扬州、定州四州知州。

哲宗亲政, 又把时局倒转过来, 起用维护新法的官僚, 打击“旧党”。于是苏轼又被列入惩处之列, 一贬再贬, 最后贬到岭南惠州、海南琼州、广东儋州。

直到徽宗即位, 大赦元祐旧党, 他才北归, 卒于常州。

苏轼在北宋中期多年的政治斗争和权力倾轧中, 一直扮演着一种奇怪的角色。正如他的侍妾朝云所说他是“一肚皮不合时宜”, 无论旧党还是新党上台, 他都不讨好。“乌台诗案”是苏轼一生的转折点。此前的苏轼是一位踌躇满志的政治家, 却因为这一场卑鄙的文字狱在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在黄州期间, 他自号“东坡居士”, 彷徨于山水, 在老庄及佛禅中寻求解脱。《定风波》就创作于此时。

词的开篇突兀而起,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作者没有正面写雨, 而是写雨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一个“打”字, 证明雨下得很大, 首句就给读者营构了一个突然而至的不利环境。“莫听”二字凸显出东坡的性情:说“莫听”, 就有不为外物所累之意, 同时照应小序“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何妨吟啸且徐行”, 是首句的延伸, 词人连用了两个表动作的词语“吟啸”“徐行”, 不仅照常舒徐行步, 还要吟啸抒怀。

“竹杖芒鞋轻胜马”, 竹杖芒鞋为布衣所用, 而马则是官员的坐骑。竹杖芒鞋固然轻巧, 可雨中泥泞, 拖泥带水, 比起骑马的便捷又差远了。“轻”如果不指“竹杖芒鞋”的“轻快”, 它的含义究竟是什么?

我们看一段话, 苏轼贬黄州后写过一篇文章《答李之仪书》其中有“得罪以来, 深自闭塞, 扁舟草履, 放浪山水间, 与樵渔杂处, 往往为醉人所推骂, 辄自喜渐不为人识。”东坡在这里将“竹杖芒鞋”与“马”对比, 暗含的是对二种生活方式的比较。远放江湖, 安步当车实在是胜过奔走官场啊。这个“轻”字恐怕正是宦海风波后词人最强烈的人生体会。

此时的苏轼虽说名为团练副使, 实际无权过问政事, 他既无官场之累, 还有什么可畏惧的?自然引出“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谁怕”道出了苏轼漠然自定的生活态度。“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上片结句, 也是重点句。一蓑:指一袭蓑衣。沙湖道中没有雨具, 何谈蓑衣。这里自然不是实指, 应该如何解释?在人生的旅途中, 纵使漫天风雨, 一袭蓑衣的我也要前行在崎岖的路程上。词人用了一个“任”, 任其自然, 任烟雨弥漫, 任乱云飞渡, “任”突显了抒情主人公形象:即一位直面疾风骤雨盖顶而来的词人, 一位不惧穿林打叶声声在耳的词人, 一位在人生道路上履险如夷、泰然自若的词人, 随着这一幅山中风雨图浮出了水面。

上片记叙的是山中遇雨。主要是叙事, 但叙事中渗透了强烈的感情色彩。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这句话描绘了雨后风光, 也寄寓了作者的人生体验:一边是料峭春寒, 一边是阳光温暖。人生大抵如此, 逆境中有希望, 忧患中有喜悦。“迎”是点睛之笔, 由写眼前景过渡到抒心中情。料峭微冷的雨后, 词人感到的并不仅是冷, 而是山头夕阳送来些许暖意, 好像特意迎接他一般。“迎”显示出词人能在逆境中看到曙光的旷达。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回顾来程中的风雨, 自有一番感触:自然界阴晴圆缺的循环, 早已司空见惯, 宦途中风雨的袭击, 却很难料定何时能转圜。在苏轼看来, 风雨、微冷不会让他愁眉苦脸, 阳光、温暖也不会让他欣喜若狂, 只要处之泰然, 世上的一切现象对自己来说都是无差别的, 人生道路上的忧患和喜悦, 官场上的得意与失意又有什么不同?所以词人才写道:“也无风雨也无晴。”

下片写的是雨后抒怀, 突出了作者的感受和襟怀, 抒情之中又描述了雨后的风光。

上片着眼于雨中, 写眼前景, 重点句是“一蓑烟雨任平生”, 关键词是“任”;下片着眼于雨后之晴, 抒心中事, 重点句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关键词是“无”。

如何才能任平生, 无阴晴?词人的答案是“归”。“归”, 是全词思想情感的核心所在, 那就是:作者不惧任何风雨, 也不在乎阴晴变化, 有退隐归去之意。词人在宦海风波变幻的现实面前, 真的要归隐吗?这里要向大家提一个问题, 供大家讨论:

苏轼360首词中, “归”字出现100多次。他要归向何处?是要摒弃这带给他无限痛苦的官场, 如他终生仰慕的陶潜一样“种豆南山”“采菊东篱”“归去来兮”吗?可为何终其一生, 他从未逃离过官场?

要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来听一则佚事:一日, 负责约束他的黄州郡守接到密报, 说罪官苏轼要乘舟潜逃, 因为昨夜有人看到苏轼酒后将衣帽扔在江边, 而且填词说:“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黄州郡守闻之大惊, 急忙带人赶去缉拿, 没想到苏轼正卧床酣睡、鼻息如雷, 丝毫没有不辞而别之意。 (翌日喧传子瞻夜作此词 (《临江仙·夜归临皋》) , 挂冠服江边, 拿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猷闻之, 惊且惧, 以为州失罪人, 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 犹未兴也。———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二)

另一佚事是苏轼的友人王定国被贬官到岭南, 家中一位名叫柔奴的歌女随往, 多年后, 苏轼拜访还京后的王定国, 偶遇柔奴, 问她:“岭南的风土应该不好吧?”不料柔奴却答道:“只要心灵宁静, 哪里都是故乡。”苏轼闻之, 深有同感, 遂填词一首相赠, 其中有“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万里归来年愈少, 微笑, 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通过这两则佚事, 答案不言自明:苏轼的最终归宿便是自己的内心世界。苏轼的一生从未躲避官场、逃离尘嚣, 也从未像陶渊明那样“归隐”过, 在苏轼眼中, 无论官场抑或江湖, 对苏轼而言都是“外部世界”, 本无区别。只要求得内心的宁静, 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换言之, 他所追求的并非外在的“身”的隐退, 而是内在的“心”的退隐;所欲归之处, 是一个能让他的灵魂得以安放的精神家园。李泽厚先生说:“苏轼一生并未退隐, 也从未真正‘归田’, 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 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 (《美的历程》) 。

这一点正回答了开头提出的问题。东坡为何不躲雨, 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 人生就是一场雨, 无边无际, 无可躲藏。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这种宁静和旷达不正是词人对人生积极的思考与选择吗?

了解了“归”的真正含义, 就可以归纳出词作的主旨:《定风波》借道中遇雨之小事, 即景生情, 抒写词人被贬黄州, 倍受打击后胸怀旷达、淡泊人生的心情, 表现了词人在内心世界寻求解脱的人生态度。

苏轼的一生, 仕途坎坷, 人事艰难, 我们本以为愁苦会进入到他的生命, 哀叹会成为他生活的主题。可事实是他始终微笑, 优雅地生活、诗意地栖居, 这使我们不禁要问:他究竟是如何化解苦难的?让我们一同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 来看看“儒道合一的人生哲学”

在《宋史》苏轼的传记中, 开端就记载了他早年时代的两则故事。一则是说在他十岁时, “父洵游学四方, 母程氏亲授以书, 闻古今成败, 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 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 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 吾顾不能为滂母耶?’”又一则是说长大之后:“既而读庄子, 叹曰:‘吾昔有见, 口未能言, 今见是书, 得吾心矣。’”

这两则故事, 本来都出于苏轼的弟弟苏辙为他所写的《墓志铭》中。一是说苏轼的父亲苏洵喜欢到四方去游学, 常常不在家, 他从小受母亲的的教诲。有一次, 他的母亲为他读到《后汉书·范滂传》 (范滂是东汉党锢之祸时被迫害的一个人, 当他被任命为清诏使时, 登车揽辔, 慨然有澄清天下的志意;而当遇到迫害灾难, 又不逢迎苟合, 甚至为了理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 他内心激动, 对母亲说愿意象范滂一样, 奋发有为, 原以天下为己任, 虽遇艰危而不后悔。这是苏轼儒家的积极用世志意的一面, 所以他才能在王安石的新党当政的时候, 不苟从于新党, 司马光旧党当政的时候, 他也不苟从于旧党, 他每次不管受到什么样的政治迫害, 只要是回到朝廷上来, 仍然是坚持政治上的理想, 不盲从当权派。所以, 他一生遭遇到那么多次的贬谪, 而他的志意理想操守一直不曾改变。

第二个故事是讲苏轼长大之后, 读到《庄子》, 感叹说他从前内心也有一种见解, 自己不能说出来, 现在一读了《庄子》, 书中所说正是他心中所想。这是他的另一面修养, 即不为外物的得失荣辱所累的道家的超然旷达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经历多年宦海风波的苏轼能清楚地看到政治斗争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阴暗、卑琐、险恶, 并能跳出苦难的旋涡, 淡泊名利, 超然物外。

苏轼正是把儒家积极用世的志意与道家超然旷达的精神, 作了极为圆满的融合, 巧妙地解决了进取与退隐、入世与出世、社会与个人那一类在士大夫心灵上历来相互纠结缠绕的矛盾, 并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加以充分的表现。如他被贬至远恶之地的岭南时, 依然吟道:“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45岁贬黄州, 59岁贬惠州, 62岁贬儋州, 可苏轼在自题画像上豪迈地写道:“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就其政治事业而言, 这话当然是自嘲。但对文学家苏轼来讲, 他的盖世功业确实是在屡遭贬谪的逆境中建立的。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 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甚至有人认为贬谪并不是苏轼的不幸, 逆境是时代对这位文学天才的玉成。

三品《定风波》 篇3

笔者认为,抓住“轻”“任”“无”这几个关键词,品味琢磨,就能一步步走进作品,走进作者内心世界。

先看“轻"和“任”。面对“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作者开门见山:“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莫听”“何妨”表明态度之后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轻”轻快,轻松,你说能胜过马吗,学生当然不信。为了让学生全面深刻地了解这首词,有必要把相关的背景告诉学生。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三月,是作者贬谪黄州后的第三个春天。三年前,新任湖州知州的苏轼,忽然被朝廷的使者五花大绑押往京城,莫名其妙地被关进了京城的大牢。在牢中,严刑逼供。罪名原来是他在杭州任职时,常常写些小诗,在诗中发发小牢骚,有时表示出对新法即王安石的变法,有不同意见,有时针砭新法的流弊。而官场的群小却以此为借口,攻击苏轼“毁谤朝廷”。这就是北宋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在牢中受尽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几近死亡的边缘。后来经多方营救,幸免一死,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1080年正月,身心俱受摧残的苏轼经过长途跋涉,踏进了黄州的大地。在这块偏僻但风景优美的楚天荆地,东坡先生,面对自己的遭遇,思考宇宙、人生、社会的各种问题“风波”,经过一番精神的炼狱之旅,终于获得了精神上的大解放。才华横溢的苏轼,赋诗作文,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千古不朽的诗文,表达自己这种精神上的探索和收获。

当学生了解了有关背景之后,便会明白,“轻”是一个夸张,其实是苏轼的内心感觉。离开朝野的政治纷争,尔虞我诈,“轻”是一种超脱。“牙笏紫袍今已矣,芒鞋竹杖任悠然”(元.密兰沙《求仙诗》),接下来,“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就进一层了。苏轼一生坎坷,政治风雨此起彼伏,不曾间断,但作者一声呐喊,“谁怕?”特别是“任平生”,一个“任”字,任由,任凭,顺其自然,与其说是坚韧、坚强,甚至是倔强的表现,不如说是内心苦闷的喷涌,愤懑情绪的宣泄,“谁怕”,不就是在叫板、较劲吗?

这样,走进作品,走进作者,我们会发现,用坚强支撑起来的洒脱旷达,是以愤懑为根基的。在下片,特别是结尾,这一点表现得更为明显和充分。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送走了穿林打叶的风雨,迎面而来的是山头的斜照,这自然景物的描绘,虽有作者情绪的点染,但还是一个铺垫,一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却奇峰突起。当然,结合作者的遭际,学生会知道,这里的风雨阴晴有双关意,实指政治风云,人生沉浮。粗看起来,是宠辱皆忘、超然物外的旷达,细细考量,却不尽然。

我们知道,面对反动军阀杀害革命青年的残酷现实,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中说,“我已经出离愤怒了”,你能说他没有愤怒了吗?“也无风雨也无晴”,同样是一种极端的说法。另外,前提是“归去”——在被贬谪之后,这是一个时空界限。我们将直线思维掉回头想想,若不“归”不“去”,那会咋样呢。再说,我们换个角度,纵向看看。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三月。同年的七至十月,曾两次携友夜游赤壁的苏轼,兴会淋漓之余,一展胸怀,写下了至今传诵不衰的《赤壁赋》。仰慕周郎丰功伟业背后,对自己命运多舛,磨难屈辱的万般感慨,外人难会。我们有理由相信,压轴的“一尊还酹江月”,人们普遍认为的洒脱旷达,不过是勉强为之。人间可大展宏图,和周郎媲美,何必诉诸江月!其中的无可奈何、愤激之情,不是更加浓重吗?同样,“也无风雨也无晴”,作为此时必然的也是唯一的选择,一种心理调适,权当没发生过一样。这样故作旷达,正是苦闷无奈,愤懑之极的表现。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肯定,坚定;“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否定,淡定。面对反复无常的风风雨雨,苏轼是有中生无,我们也只能在有中品无。

当然,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开,才能走得远。告别不堪回首的过去,来一句“谁怕”的呐喊,来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感慨,有何不可?但我们切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者无限升级,诸如“超然物外”“大彻大悟”之类。

《定风波》是一条路,我们踩着“轻”“任”“无”这几个点,走进作品,走进作者,一路看到的,有不逃避的坚强,有不哀伤的从容,也有故作旷达的自慰,但这条路的尽头最终展现的,是遭受打击的愤懑。

读《定风波》有感 篇4

--读《定**》有感

学校:赤峰二中 班级:高二二班 姓名:王瑾 指导教师:罗莎

人生是一条风雨路,每个人都要走过。有的人灰心丧气,被风雨阻挡后不敢前行,畏手畏脚。终究,败在了风雨中。有的人坦然自若,勇敢前行,成功的走过这条路。路途漫漫,我们应该乐观面对,泰然处之。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风雨,对苏轼来说,既是现实的景色,也是官场上的遭遇。刚被贬谪时,词人在叹息:“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希望“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可希望不等同现实,此时他的心里,有的是对仕途的失望,对未来的迷惘,对人生的无奈,悲观的情绪充盈于词中。三年的谪居生活,使苏轼的心态有了变化。词人在序中写:“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为何“余独不觉“?正是因为苏轼在感受这风雨时,相比刚遭贬的他,此时的他多了一份缓和、宁静、和一颗乐观的心。

有时能摧毁一切,但只要我们有一颗乐观的心,挫折并不可怕,无臂钢琴师刘伟用他的双脚演绎着美。“要么死,要么精彩的活着。”是他的人生信条。可能在我们的生活中难以完全做到“也无风雨也无晴”,但我们能够让它留在我们的心里,存在于我们的思想里。这样我们面对挫折将更加坦然,在风雨的洗礼下我们将更加顽强,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把这一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放在心里,那么我们的人生也将会坦然许多。

失意不惧,得意更要淡然处之。风雨路上也会有晴天,走过时“山头斜照却相迎”。在一生中,得意、失意都是常有的,都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管是顺境、逆境,来了,就坦然面对,从容接受。“无风雨”可贵,“无晴”更是一种境界。中举的范进,听到中举后昏厥,不敢相信,最后丑态毕露。禁不住那份成功的喜悦,这份喜悦最终酿成恶果。乐极必哀,范进没有做到从容面对。我们在面对成功时,也应做到“无晴”。“宠辱皆忘”,才是真正的达者。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在个人的天地之间,唯有心才是真正的主人。怀着那也无风雨也无晴的释怀与坦然的心去迎接困难与挑战吧。每一次困境,便是一次内心的强大。每一次挑战,便是一次人格的历练,更是一次灵魂的沉淀。

定风波讲课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词作内容。

2.体会本词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学习通过诵读,分析字词含义鉴赏词作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苏轼旷达、坦荡,无惧困难的胸怀和达观的处世态度。

【教学重点】:

学习通过诵读,分析字词含义鉴赏词作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感受苏轼旷达豪迈的精神之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宋代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话说当年,苏轼官至翰林学士时,问自己的幕僚说:“我的词跟柳永的词这么样?”对方答道“柳永的词只适合十七八岁的女孩,手执红牙板,吟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的词,必须要找关西大汉,怀抱铜琵琶,手绰铁板,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为什么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只有女孩才能把那种韵味唱出来,而苏轼“大江东去”就必须找关西大汉唱呢?

不同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在诵读时就要注意采用适当的方式。今天,我们就来做一趟关西大汉,通过诵读来学习苏轼的另一佳作《定**》。

二、展示目标

三、教学过程:

(一)、请同学们看教材p37注释1、2以及诗的小序,了解〈定**〉的写作背景。时间:三月七日——宋神宗元丰五年,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个春天。★地点:沙湖道中。

★天气:雨,晴。

★人物:雨具(拿着雨具的仆人),同行,余。★故,交代写作缘由。

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招致改革派的不满,当时有人故意曲解他的诗句,大做文章,说他做诗讽刺新法。最终,苏轼以“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坐牢103天,濒临被杀的境地,史称“乌台诗案”。师:说得简洁准确。这首《定**》就写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被贬黄州时期是苏轼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期。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就说:“苏东坡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东坡。”

苏轼因 “乌台诗案”被(贬官)至黄州。同学们想一想:被贬官的人的心情如何?有一天,他出访友人,天公不作美,却在沙湖道中(遇雨),没有雨具,大家极为(狼狈),只有他独(不觉),同学们你们想到了什么呢?苏轼这个人真是„„大家带者省略号,放声朗读〈定**〉

(二)、诵读、理解课文内容情感

1、提要求,找同学朗读课文

2、点评:同学们在字音和节奏上读的都没有问题了,就是感情方面,还不是很到位,可能是对于课文的内容还不是很清楚,我们先看看课文大意,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们在进行诵读。

3、让学生说说这首词作的大意。

明确:不要去听雨点子穿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不妨一边舒适地吟诗、长啸,一边慢慢地走去。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比乘马还要来得轻便。这雨有甚么可怕?虽只有一件蓑衣,任凭一生风雨都不在意。

带着寒气的春风将我的醉意吹醒了,微微感到点冷。雨后放晴,前面山头上的夕阳普照,好似在招手欢迎我。回头望望刚才遇雨的地方,真是晴雨无常!回去吧,不管风吹雨打也好,阳光四照也好(却可过着平静安定的生活)。

4、简单概括诗的内容。

明确:上片描写苏轼面对风雨的心理感受,表现了词人面对苦难的旷达超脱精神。

下片描写雨过天晴后的景象表达了词人于挫折中看到希望,于逆境中看到曙光,不让这暂时的挫折和逆境左右自己的心情。

5、自读上片并思考:你认为上阕中哪些词语用得好?它直接表现了作者的情感,请找出来和同学们一起品味,对于这些词我们应该怎样读?

6、自读下片并思考:雨停了,苏轼人生中最大的一场雨也结束了,那么在这场大雨过后,苏轼对人生有了怎样一种新的认识呢?抓住哪些字词?如何读?(抓住“斜阳”“迎“)

7、“苏轼这个人真是„„”请你用一两个词概括。

8、让我们带着感情再读课文。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名家的朗诵,看自己的理解与名家是否相符。(欣赏朗诵视频)

(三)拓展延伸; 思考:《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也是苏轼旷达词的代表作之一。词中哪些诗句体现词人旷达情怀?请加以赏析。

明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几句诗借月之圆缺的“物理”排解人之离合的情理,最后以由衷的美好祝愿收结全篇,表达了作者超逸旷达的情怀。

(四)作业:

请利用书籍或网络搜集苏轼其他旷达风格的词作,并把它作为本周的摘抄作业抄于摘抄本上。

四、小结:

《定风波》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感受词人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3.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教学重点:

感受词人淡定从容、豁达洒脱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教学难点:

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合作式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宋代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话说当年,苏轼官至翰林学士时,问自己的幕僚说:“我的词跟柳永的词相比怎么样?”对方答道“柳永的词只适合十七八岁的女孩,手执红牙板,吟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的词,必须要找关西大汉,怀抱铜琵琶,手绰铁板,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为什么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只有女孩才能把那种韵味唱出来,而苏轼“大江东去”就必须找关西大汉唱呢?(多媒体板书)

不同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在诵读时就要注意采用适当的方式。今天,我们就来做一趟关西大汉,通过诵读来学习苏轼的另一佳作《定**》。希望可以打破时空限制跟苏轼达到心灵相通。

多媒体板书课题:定**

二、写作背景简介→→→请同学们看教材注释①,以及题记(词前小字),了解《定**》的写作背景

提示:可以先请一位同学起来翻译词前的小字的含义。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的三月七日,时苏轼谪居黄州(今湖北黄冈县)已第三年。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即景生情,而非因情造景。(多媒体板书)

过渡语讲解提问: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官)至黄州。同学们想一想:被贬官的人的心情如何?有一天,他出访友人,天公不作美,却在沙湖道中(遇雨),没有雨具,大家极为?(狼狈),只有他独自?(不觉),同学们你们想到了什么呢?苏轼这个人真是„„大家带者省略号,欣赏《定**》的视频录音,初步感受本词的意境。

三、品读诗文,鉴赏形象

1.多媒体播放教学视频录音,初步感受本词的意境

发挥想象思考:在本首词中,身处风雨之中的行者苏轼给你的最大印象是什么?(即苏轼是怎样的一个人,他 有着什么样的形象特征)从词中找一下答案。→→→学生讨论完成此题。提示:此文属于开放式的设问,言之成理均可得高分。

明确:漫画式的一个老者,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

象。

(1)沉着(淡定)————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

徐行。“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2)豪迈————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

(3)随意而安————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难晓,不如听其自然。(4)旷达(达观)————也无风雨也无晴。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并泯灭

(有几分禅意了)。

2.解读小序,加深对背景的理解(1)齐读小序。

(2)思考:小序交代了哪些信息?(多媒体板书)

明确:时间、地点、天气、人物、缘由。(3)具体分析

① 时间:三月七日——宋神宗元丰五年,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个春天。② 地点:沙湖道中

谪居黄州的背景:(学生先讲,教师总结)王安石变法时,苏轼因不满新法中某些政策及其执行中的流弊,写过 一些批评和讽刺性的诗文,被有些人将他以“谤讪新政”之罪弹劾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结果20多人 受到牵连,苏轼差点被杀,最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在那里偏居荒野,躬耕自乐。1082年的春天,诗人到黄冈东 南三十里的沙湖购买田地。③ 天气:雨、晴。

④ 人物:雨具、同行、余。

雨具,借代,拿这雨伞的仆人。狼狈,进退都感到困难。独,风雨无惧,特立独行。⑤ 故,交代写作缘由。

四、合作探究

(一)齐读上阙,回答下面的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完成此题)(多媒体板书)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抓住雨怎样的特点来写的?

2.在遇雨时,行人及作者分别采取什么措施应对?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态? 3. “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1)狂风骤雨;

(2)同行:皆狼狈;

作者:独不觉、吟啸、徐行; 心态:闲适、轻松、自如、坦然的心态。(3)大意: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 态度:反映作者不避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超凡脱俗的人生观)。

(二)齐读下阙,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多媒体板书)

1.从“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

提示:此题可以当成是一个话题作文,给你一段古文字,自己加以身体构思,望同学们给它拟出一个标题或者写一句简短的话,此问的含金量极高,能极大的展示出你们的语文修养。

2.“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的?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

讨论明确:(1)① 阳光总在风雨后;

② 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

③ 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 ④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⑤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⑥ 阴雨之后必有阳光,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

⑦ 打击只会让我们坚强。(要求学生记笔记,上述是写作“挫折”话题作文的最佳素材)(2)提示:联系诗人的生平,尤其是他的人生经历。

① “风雨”比喻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 ② “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

③ 顿悟及启示: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

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五、信息筛选(多媒体板书)

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请联系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这首词作者通过记叙了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用象征手法,写出──在突如其来的政治风雨面前,自己内心的坦荡与气度的从容。从历史和磨难中走来,在穿林竹叶声中吟啸徐行,不避崎岖,走入安宁,走入心灵的坦途,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自己崭新的位置。表现了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将成为过去的人生哲理。

六、《定**》的思想内容

明确:苏轼在《定**》这首词中,借对自然风雨的应对态度来表达他对人生风雨和政治风雨的处置心态——他准备要以不避坎坷,任其自然的态度来对待眼前和将来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风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坦荡的心胸和泰然自处的生活态度。——引用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名著《岳阳楼记》中一句话,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处事 原则和豁达胸襟。(多媒体板书)

过渡语:苏轼的处事哲学彰显出诗人独特的人生价值取向,那种不被困难所打败的精神,值得我们后世所以的人去学习,在这里我们也可以把苏轼当作是一个硬汉子来敬仰。但我们有一句俗语可言:“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苏轼这位有着侠骨柔情般的关西大汉精魄中去,了解诗人心中那份孤寂的情感,进入苏轼写给亡妻王弗的那首著名的悼亡词——《江城子》。

七、课外延伸————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江城子》解析:这首感情深挚的悼亡词,虽题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诗人娶王弗为妻,二人恩爱和睦,感情笃厚。王弗随苏轼官居京师,不幸亡故,先葬于汴京西郊,次年归葬故里四川眉州东北之彭山县安镇乡。这首词即为怀念亡妻王弗而作。全词感情深挚,充满一种凄婉哀伤的调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长久郁结于心的深长的悲叹,首句即从心底迸发而出,为全词定下了主调,凄哀至极。岁月的流逝,生活的变迁,都没有冲淡诗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他不仅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她,而且思念之情,历时愈久而愈深、愈浓。传达出一种莫可名状的空寂凄清之感。“两茫茫”,就不只是讲诗人这一面的心情和感受,也同时包含了九泉之下的妻子在内。生者和死者,一样情思,一样哀绪。“两茫茫”所表现出的感情,凄婉、沉痛,直笼罩全篇。

八、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多媒体板书)1.课堂小结:

明确: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风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如果做不到,再多读读他的文字吧。2.布置作业:(1)背诵《定**》。(2)预习辛弃疾词二首。教学后记:

苏轼《定风波》的症候解读 篇7

苏轼写于元丰五年(1082)即因乌台诗案谪居黄州的第三年春天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主要含有悖逆症候(指看似荒谬有悖于生活逻辑却符合情感真实的现象)和含混症候(指作品中模糊不清的表述,一般是作者故意为之),下面试就此作一解读。全词(含小序)如下: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通过该词上片“莫听”“何妨”“谁怕”“任平生”等字眼,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有意识地与外界环境抗衡。从苏轼的洒脱、从容里,读者可以发现其可爱的倔强。其实,他在极力调整自己的心态。这说明作者仍然在乎外物之变,表面上好像是外物不足以萦怀,而内心里却是执着一念、难以宁静。风声雨声的强劲之势,引起了作者的强烈反应,任凭作者怎么掩饰,还是留下了抗争的痕迹。心底波澜终难平,一腔幽愤究可哀!迫于无奈的作者只能以隐者、闲人的角色来遮蔽自己的用世之志,也只能以佛老思想的清静无为来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这种深广、持久的人生体验,阅历尚浅者很难与之共鸣,说不定还会被作者外在的实则又违心的言辞所迷惑,最终只知道用“旷达潇洒”的词语来分析作者的心境。如此一来,所谓旷达、潇洒、从容、淡定诸类词语的色彩将显得何其苍白!若如此解读文本,则很难抵达作者的内心深处。因此,有必要分析其文本的症候,进而探寻作者最真实的创作意图。

“竹杖芒鞋轻胜马”便是典型的悖逆症候,手拄竹杖,脚著草鞋,行走在崎岖的山间小路,怎么会比骑马轻快呢?这是悖于生活常理的。但,透过此一症候,我们得知个中之“轻”,实则是作者的轻松、闲适心态的真实反映。在作者看来,乡野闲人无案牍之劳形,无名利之纷争,的确是远胜于那些策马驰骋于污浊官场的达官贵人。是所谓“无官一身轻”!此时的苏轼虽有“黄州团练副使”的头衔,但这仅仅是一冷曹闲职,并无“签书公事”的权力,戴罪之身,落了个清闲。作者不能改变困厄的现实处境,那就只好改变自己的心态,随缘自适且悠闲。作者明确表示的“轻”,在我们读者看来,还是非常沉重而可悲的,有什么比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更悲哀呢?如果是心性平庸,那也罢了,反正造化常常是为庸人设计的;然而偏又是才情卓荦、极富理想的词人遭遇了“乌台诗案”之政治风雨的摧折,其内心果能风平浪静而无丝毫反应?他果真是物我两忘,遁入了逍遥之境?恐怕未必尽然。苏轼自己曾经说过:“处患难不戚戚,只是愚人无心肝尔,与鹿豕木石何异!”(《苏轼文集》卷五七《与赵晦之》之四,第1711页)他固然生性旷达,善于自我调剂,排解苦闷;但其心灵上的雾霾是很难彻底廓清的。闲适与旷达的表象,那是留给政敌们看的;痛苦与压抑,最终只能留在自己的灵魂深处。因此,透过“轻胜马”的悖逆症候,我们既可以看到苏轼的兀傲、旷达,还可以看到他的压抑、苦闷。这才是真正的苏轼。他的超出常人之处是善于为自己调制精神上的止痛膏,其所用药材便是老庄思想。作者始终在以隐士的角色来抵抗外在的影响,自然界有穿林打叶的风雨之声,他便故意用隐士的吟啸之声来表明自己的心志,在潜意识里,他把自己当成了“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陶渊明。“啸”历来是隐士或有归隐情怀者的行为举止,心有怨怼,发而为啸,乃“啸”之本意,后为名士借用以发抒苏世独立、高蹈傲然之情。作者的“吟啸徐行”也正是一种傲岸不屈的姿态,在大劫大难面前,他并没有倒下,而是兀自立在自己的内心抵御着外界的风风雨雨。回归内心的力量的确是强大无比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作者长啸而出的震古烁今的宣言,有什么好怕的?我政治上的风雨经历得还少吗?这一路坎坎坷坷的,还不是走过来了?但这层意思,作者在词作中是绝不可能明确表达的,他一下笔便故意在“烟雨”(风雨)上运用了含混不清的表述,究竟是自然的风雨,还是政治的风雨?其实,在作者的意识里,早已将这两种风雨进行了巧妙的置换。这就致使“一蓑烟雨任平生”呈现出了悖逆和含混的综合症候。该词的小序中明明已说“雨具先去”,那这里的“蓑”从何而至?这便有悖于生活逻辑。分析此一悖逆症候,我们得知这是作者由自然的层面跳到了政治的层面来说事,即借题发挥说出心中无限事!作者从张志和那里借来“青箬笠、绿蓑衣”这一属于隐士的道具,表明对“风雨”的毫不畏惧。再者,这“烟雨”,从表象看,仿佛是眼前的自然界的烟雨,其实它仍是具有隐逸色彩的意象。这一含混症候已折射出作者的政治态度:贬谪生活并不可怕,看你们这帮巧以酝酿、无端生事的鼠辈小人(指搜寻作者诗句、罗织罪名的政敌),其奈我何?!我充其量做个生活在自己内心的隐士罢了!揣摩整个上片的口吻,作者也确实是旷达得豪气冲天,尤其是通过对悖逆症候和含混症候的分析,我们发现,这里已经透露了作者对政治风雨毫不在乎的在乎。简言之,上片实际上全是作者的醉中言辞,尽显其醉态、醉情和醉中之豪、醉中之真!试问,如果作者对自己的政治遭遇,真的不在乎的话,何以会寻春而醉、冒雨扶醉而归?

过片“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承上片而来,但已有明显的转折,春寒料峭,经风一吹,上片的酒意醉态皆已消散殆尽。这意味着作者的心态将有极大的改变。寒意让作者更加清醒了———先前的冒雨徐行以及“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言壮语多少有些作秀的成分,此即“不在乎的在乎”。现在是雨歇风起,乍觉微凉之际又“山头斜照却相迎”,些许暖意,不期然泛起。但作者并无太多的惊喜,他已从自然界的阴晴不定中参悟到这世间的祸福相因、仕途的或浮或沉,原本是如此平常。此时的作者真的是非常平静了,他的情绪已经没有了先前的亢奋激动,在清醒、冷静中,他开始反思。“回首向来萧瑟处”———这又是含混症候的表现,是回首此前冒雨徐行的经历,还是回首已经走过的人生道路?恐怕更主要的应在后者。作者不便明确地说出对仕途的认识,免得又惹出无穷事端,遭人暗算,因而采取了含混的表述策略。他的一言一行,仍在监视之中,是没有自由可言的。尤其是写诗作文须格外谨慎,由不得率性而为。作者反思的结果是“归去”二字。至此,苏轼的思想已进一步滑行至老庄。儒、佛、道三家思想在他那里始终是杂糅交融的状态,外界环境的变化将会导致其不同方向的“滑行”———这里,绝对不能说成某种思想变成了某种思想,其实,苏轼的佛老思想早在年轻的时候就已具备。那么,作者究竟要归向何处呢?结合其思想实际来看,不可能是故山之归,也不可能是田园之归,只能是心灵之归隐。作者在表述其反思结果的时候,也是非常模糊的,这仍是含混症候。该词多处出现含混症候,实际上说明作者儒家思想的根基是不可动摇的,即其用世之志只是暂时被遮蔽而已。作者表示欲回到自己的内心深处,那里才有可能“也无风雨也无晴”。从客观的角度看,自然界肯定是“也有风雨也有晴”的;但是,从主观的角度看,却可以相反。因为你可以不在乎外界的变化。“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处主观与客观互相矛盾的悖逆症候,正好说明了作者想完完全全地回到忧乐两忘的真我。

苏轼《定风波》的症候解读 篇8

苏轼写于元丰五年(1082)即因乌台诗案谪居黄州的第三年春天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主要含有悖逆症候(指看似荒谬有悖于生活逻辑却符合情感真实的现象)和含混症候(指作品中模糊不清的表述,一般是作者故意为之),下面试就此作一解读。全词(含小序)如下: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通过该词上片“莫听”“何妨”“谁怕”“任平生”等字眼,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有意识地与外界环境抗衡。从苏轼的洒脱、从容里,读者可以发现其可爱的倔强。其实,他在极力调整自己的心态。这说明作者仍然在乎外物之变,表面上好像是外物不足以萦怀,而内心里却是执着一念、难以宁静。风声雨声的强劲之势,引起了作者的强烈反应,任凭作者怎么掩饰,还是留下了抗争的痕迹。心底波澜终难平,一腔幽愤究可哀!迫于无奈的作者只能以隐者、闲人的角色来遮蔽自己的用世之志,也只能以佛老思想的清静无为来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这种深广、持久的人生体验,阅历尚浅者很难与之共鸣,说不定还会被作者外在的实则又违心的言辞所迷惑,最终只知道用“旷达潇洒”的词语来分析作者的心境。如此一来,所谓旷达、潇洒、从容、淡定诸类词语的色彩将显得何其苍白!若如此解读文本,则很难抵达作者的内心深处。因此,有必要分析其文本的症候,进而探寻作者最真实的创作意图。

“竹杖芒鞋轻胜马”便是典型的悖逆症候,手拄竹杖,脚著草鞋,行走在崎岖的山间小路,怎么会比骑马轻快呢?这是悖于生活常理的。但,透过此一症候,我们得知个中之“轻”,实则是作者的轻松、闲适心态的真实反映。在作者看来,乡野闲人无案牍之劳形,无名利之纷争,的确是远胜于那些策马驰骋于污浊官场的达官贵人。是所谓“无官一身轻”!此时的苏轼虽有“黄州团练副使”的头衔,但这仅仅是一冷曹闲职,并无“签书公事”的权力,戴罪之身,落了个清闲。作者不能改变困厄的现实處境,那就只好改变自己的心态,随缘自适且悠闲。作者明确表示的“轻”,在我们读者看来,还是非常沉重而可悲的,有什么比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更悲哀呢?如果是心性平庸,那也罢了,反正造化常常是为庸人设计的;然而偏又是才情卓荦、极富理想的词人遭遇了“乌台诗案”之政治风雨的摧折,其内心果能风平浪静而无丝毫反应?他果真是物我两忘,遁人了逍遥之境?恐怕未必尽然。苏轼自己曾经说过:“处患难不戚戚,只是愚人无心肝尔,与鹿豕木石何异!”(《苏轼文集》卷五七《与赵晦之》之四,第1711页)他固然生性旷达,善于自我调剂,排解苦闷;但其心灵上的雾霾是很难彻底廓清的。闲适与旷达的表象,那是留给政敌们看的;痛苦与压抑,最终只能留在自己的灵魂深处。因此,透过“轻胜马”的悖逆症候,我们既可以看到苏轼的兀傲、旷达,还可以看到他的压抑、苦闷。这才是真正的苏轼。他的超出常人之处是善于为自己调制精神上的止痛膏,其所用药材便是老庄思想。作者始终在以隐士的角色来抵抗外在的影响,自然界有穿林打叶的风雨之声,他便故意用隐士的吟啸之声来表明自己的心志,在潜意识里,他把自己当成了“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陶渊明。“啸”历来是隐士或有归隐情怀者的行为举止,心有怨怼,发而为啸,乃“啸”之本意,后为名士借用以发抒苏世独立、高蹈傲然之情。作者的“吟啸徐行”也正是一种傲岸不屈的姿态,在大劫大难面前,他并没有倒下,而是兀自立在自己的内心抵御着外界的风风雨雨。回归内心的力量的确是强大无比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作者长啸而出的震古烁今的宣言,有什么好怕的?我政治上的风雨经历得还少吗?这一路坎坎坷坷的,还不是走过来了?但这层意思,作者在词作中是绝不可能明确表达的,他一下笔便故意在“烟雨”(风雨)上运用了含混不清的表述,究竟是自然的风雨,还是政治的风雨?其实,在作者的意识里,早已将这两种风雨进行了巧妙的置换。这就致使“一蓑烟雨任平生”呈现出了悖逆和含混的综合症候。该词的小序中明明已说“雨具先去”,那这里的“蓑”从何而至?这便有悖于生活逻辑。分析此一悖逆症候,我们得知这是作者由自然的层面跳到了政治的层面来说事,即借题发挥说出心中无限事!作者从张志和那里借来“青箬笠、绿蓑衣”这一属于隐士的道具,表明对“风雨”的毫不畏惧。再者,这“烟雨”,从表象看,仿佛是眼前的自然界的烟雨,其实它仍是具有隐逸色彩的意象。这一含混症候已折射出作者的政治态度:贬谪生活并不可怕,看你们这帮巧以酝酿、无端生事的鼠辈小人(指搜寻作者诗句、罗织罪名的政敌),其奈我何?!我充其量做个生活在自己内心的隐士罢了!揣摩整个上片的口吻,作者也确实是旷达得豪气冲天,尤其是通过对悖逆症候和含混症候的分析,我们发现,这里已经透露了作者对政治风雨毫不在乎的在乎。简言之,上片实际上全是作者的醉中言辞,尽显其醉态、醉情和醉中之豪、醉中之真!试问,如果作者对自己的政治遭遇,真的不在乎的话,何以会寻春而醉、冒雨扶醉而归?

过片“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承上片而来,但已有明显的转折,春寒料峭,经风一吹,上片的酒意醉态皆已消散殆尽。这意味着作者的心态将有极大的改变。寒意让作者更加清醒了——先前的冒雨徐行以及“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言壮语多少有些作秀的成分,此即“不在乎的在乎”。现在是雨歇风起,乍觉微凉之际又“山头斜照却相迎”,些许暖意,不期然泛起。但作者并无太多的惊喜,他已从自然界的阴晴不定中参悟到这世间的祸福相因、仕途的或浮或沉,原本是如此平常。此时的作者真的是非常平静了,他的情绪已经没有了先前的亢奋激动,在清醒、冷静中,他开始反思。“回首向来萧瑟处”——这又是含混症候的表现,是回首此前冒雨徐行的经历,还是回首已经走过的人生道路?恐怕更主要的应在后者。作者不便明确地说出对仕途的认识,免得又惹出无穷事端,遭人暗算,因而采取了含混的表述策略。他的一言一行,仍在监视之中,是没有自由可言的。尤其是写诗作文须格外谨慎,由不得率性而为。作者反思的结果是“归去”二字。至此,苏轼的思想已进一步滑行至老庄。儒、佛、道三家思想在他那里始终是杂糅交融的状态,外界环境的变化将会导致其不同方向的“滑行”——这里,绝对不能说成某种思想变成了某种思想,其实,苏轼的佛老思想早在年轻的时候就已具备。那么,作者究竟要归向何处呢?结合其思想实际来看,不可能是故山之归,也不可能是田园之归,只能是心灵之归隐。作者在表述其反思结果的时候,也是非常模糊的,这仍是含混症候。该词多处出现含混症候,实际上说明作者儒家思想的根基是不可动摇的,即其用世之志只是暂时被遮蔽而已。作者表示欲回到自己的内心深处,那里才有可能“也无风雨也无晴”。从客观的角度看,自然界肯定是“也有风雨也有晴”的;但是,从主观的角度看,却可以相反。因为你可以不在乎外界的变化。“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处主观与客观互相矛盾的悖逆症候,正好说明了作者想完完全全地回到忧乐两忘的真我。

上一篇:我们都是追梦人征文,以梦想为话题的优秀作文下一篇:今天,我发现了蚂蚁的力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