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应急管理培训

2024-07-21

福建省应急管理培训(精选7篇)

福建省应急管理培训 篇1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强调在()的双重压力下,国家安全委员会任务是“统筹国家安全工作,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制定和实施国家安全战略,推进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制定国家安全工作方针政策,研究解决国家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A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内维护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B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

C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 D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内维护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无 3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把现实中总体存在的国家安全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的整体安全观,这当中涉及安全领域最多的是(),构建了“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A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 B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 C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 D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无 4

总书记在第四次亚信峰会上提出应该积极倡导()的亚洲安全观,创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A共同 B综合 C合作 D可持续

正确答案:ABCD 试题解析 无 5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期,公共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A重特大自然灾害 B重特大事故灾难 C重特大公共卫生事件 D重特大社会安全事件 正确答案:ABCD 试题解析 无 6

我国的国家安全教育日是每年的()。A4月15日 B4月14日 C5月15日 D5月14日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无 7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创新并非偶然,它与我们党的国家安全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从安全模式看,新安全观强调()。

A以合作代替对抗,以共同安全代替单边安全 B以合作代替分化,以共同安全代替单边安全 C以合作代替对抗,以共同安全代替多边安全 D以合作代替分化,以共同安全代替多边安全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无 8

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创新理念到建设文化强国、网络强国的夯实举措,从打造安全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宣示到捍卫核心利益的立场表述,从中国特色现代化军事力量体系的积极构建到强有力的国家安全工作统筹平台的稳妥搭建,一直提到关于()的新型安全观。A发展与安全并重 B权利与义务并重 C自主与协作并重 D治标与治本并重 正确答案:ABCD 试题解析 无 9

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体系具体包括()。A外部安全与内部安全 B国土安全与国民安全 C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 D发展问题与安全问题 E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 正确答案:ABCDE 试题解析 无 10

在“冷战”后期开始的安全探索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安全观,包括(),后来人们又开始用“非传统安全观”来概括这些不同的安全观。A综合安全观 B共同安全观 C合作安全观 D国别安全观 正确答案:ABC 试题解析 无 11

()是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政府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制度安排,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制定。A总体应急预案 B部门应急预案 C地方应急预案 D专项应急预案 正确答案:A 1

从合作主体上看,应急管理国际合作不包括()。A政府间合作 B企业间合作 C非政府组织合作 D个体间合作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无 2

2005年12月,国务院成立了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和()为职责的应急管理办公室。A综合协调 B综合指挥 C统一协调 D统一指挥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3

我国应急管理发展趋势主要包括()。A应急管理专业化 B应急管理一体化 C应急管理全球化 D应急管理个体化

正确答案:ABC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4

突发事件的共同特征,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突发性 B破坏性 C目标广泛性 D处置紧急性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5

“一案三制”具体是指()。

A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规 B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 C总体预案,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 D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系、机制、法制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6

以综合应对突发事件为目的,应急管理基本流程可分为()。A预防阶段 B准备阶段 C响应阶段 D管理阶段 E恢复阶段

正确答案:ABCE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7

根据突发事件成因、机理、过程、性质和危害的不同,我国将突发事件划分为()四大类。A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B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C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事件

D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起开始施行。A2007年8月30日 B2007年11月1日 C2007年12月31日 D2008年1月1日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1

应急演练按照组织形式划分,可分为桌面演练和()。A单项演练 B综合演练 C示范性演练 D实战演练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2

编制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内容一般包括()、应急队伍和装备物资情况等。A风险隐患分析

B相关单位联络人员和电话 C响应措施

D处置工作程序

正确答案:ABCD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从高到低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标示。A红色、橙色、蓝色和黄色 B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 C红色、黄色、橙色和蓝色 D橙色、红色、蓝色和黄色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4

应急预案修订涉及()、突发事件分级标准等重要内容的。A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B应急处置程序 C应急处置主要措施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5

应急响应分为()个级别。A三 B四 C五 D六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6

应急演练的评估主要采取()方式。A组织评估会议 B填写演练评价表 C高层领导内部评估 D参演人员进行访谈

正确答案:ABD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主要特点和责任义务,以下理解错误的是()。A扩大政府职能,赋予政府特定应急权力 B限制与保护相统一,最大限度保护公民权利

C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不得迟、谎、瞒、漏报突发事件信息 D应急信息主动公开,政府须统一、准确、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8

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一般应覆盖()的全过程。A事前预防与应急准备 B事发监测与预警 C事中应急处置与救援 D事后恢复与重建

正确答案:ABCD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9

市县级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侧重明确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机制、风险评估、()等内容。A信息报告 B应急物资保障 C应急处置措施 D监测预警 正确答案:ABCD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10

应急预案演练过程可划分为五个阶段:制定演练计划、()、演练实施、评估、改进。A演练准备 B演练需求评估 C演练设计 D演练宣传 正确答案:C 1

与常规的法律运行机制相比,应急管理法制具有()的特征。A权力优先性 B程序一般性 C社会配合性 D救济无限性

正确答案:AC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2

应急管理机制理解不正确的是():

A应急管理机制表现在通过对应急管理流程和工作内容的统一,从而实现在统一全国应对突发事件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上,全方位调集与整合资源,实现应急管理行动的协调统一

B从实质内涵来看,应急管理机制是一组建立在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之上的政府应急管理工作流程,能展现出突发事件管理系统中组织之间及其内部相互作用关系 C从外在形式来看,应急管理机制体现为政府管理突发事件的职责与能力 D从运作流程来看,应急管理机制只是体现在应急管理某些核心环节中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3

应急管理机制在预防与应急准备阶段体现在()。A社会管理 B应急准备 C宣传教育培训 D社会动员

正确答案:ABCD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宗旨在于()。A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发生

B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 C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 D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E维护国家安全、公安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 正确答案:ABCDE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5

国家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包括()。A办事机构 B工作机构 C地方机构 D专家组

正确答案:ABCD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6

我国应急管理体制基本原则是()。

A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 B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管理,分类负责,属地管理为主 C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 D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分级管理,分类负责,属地管理为主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7

应急管理法制功能阐释不正确的是()。A规范行政紧急权力的行使 B权衡政府权力和公民权利 C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 D推动应急产业发展 正确答案:D 《预防与应急准备》课后测验

考试人员:试卷总分:100分及格分数:分考试总时长:分钟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要求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和突发事件易发、多发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在应急物资保障方面应建立()。A应急救援物资 B医疗用品 C生活必需品

D应急处置装备的储备制度

正确答案:ACD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2 应急物资可分为三类,分别是()。A救生类应急物资 B医疗类应急物资 C安置保障物资 D生活类应急物资

正确答案:ABD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3

社区群众应急培训的重点在()。A报警 B疏散

C自救与互救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4

评审应急预案应注重其()完整性、组织体系合理性、应急处置程序有效性、应急保障措施可行性、应急预案衔接性。A基本要素 B主要环节 C核心资源 D各类要素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5

应急保障队伍主要包括()。A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 B志愿者队伍 C专家队伍 D学生队伍

正确答案:ABC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6

应急资金保障中,要求各级政府预算应当按照本级政府预算支出额的()设置预备费用,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开支和其他难以预见的特殊开支。A1%-3% B3%-5% C5%-7% D8-10%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7

危险源防范应注意()。

A定期、持久地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并使之成为政府的常规管理职能

B设定并公开危险源风险信息的标准和等级,加强风险信息评估工作,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风险预警

C明确政府的危机责任,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及时排查整治风险 D以上说法都正确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8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的种类和特点,建立健全基础信息数据库,完善监测网络,划分监测区域,确定监测点,明确监测项目,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人员,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监测。A自然灾害 B事故灾难 C公共卫生事件 D重要事件

正确答案:ABC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9

应急保障的内容主要包括()。①人力资源保障;②资金保障;③物资保障;④通信保障;⑤交通运输保障;⑥人员防护;⑦技术装备保障;⑧治安维护;⑨医疗卫生保障;⑩电力保障

A①③⑤⑦⑧⑨ B①②⑤⑦⑧⑩

C①②③④⑥⑦⑧⑨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1

在监测过程中对监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以便更清晰地描述突发事件事前的变化规律,为调查突发事件发生的客观条件而进行的监测。这是属于()。A群众监测 B专业技术监测 C定量监测 D定性监测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2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A十六届三中全会 B十六届五中全会 C十七届三中全会 D十八届三中全会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应当建立或者确定本地区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并与上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监测网点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A国务院

B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专业机构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4

如果有事实证明不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或者危机已经解除,发布警报的人民政府应()。A继续保持预警期 B立即宣布解除警报 C终止预警期

D并解除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

正确答案:BCD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发布三级、四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根据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措施()。A启动应急预案

B责令有关部门、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向社会发布突发事件信息,加强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 C组织有关部门和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有关专家学者,随时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预测发生突发事件可能性的大小、影响范围和强度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级别 D定时向社会发布与公众有关的突发事件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并对相关信息的报道工作进行管理

E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发布警报,宣传避免、减轻危害的常识,公布咨询电话 正确答案:ABCDE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发布一级、二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除采取本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的措施外,还应当针对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措施。

A责令有关部门、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布反映突发事件信息的渠道,加强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

B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准备应急设施和避难场所,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以投入正常使用

C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D转移、疏散或者撤离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人员并予以妥善安置,转移重要财产 E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场所,控制或者限制容易导致危害扩大的公共场所的活动

正确答案:BCDE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7

红色、橙色预警信息,由()发布;跨市行政区域,由()发布。黄色、蓝色预警信息,发生在县域内,由()发布。依次是()①县(市、区)人民政府或者县(市、区)人民政府授权;②设区市人民政府或者设区市人民政府授权;③省人民政府或者省人民政府授权。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②③①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应急处置》课后测验

考试人员:试卷总分:100分及格分数:分考试总时长:分钟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管理部门应()。A迅速控制危险源 B标明危险区域 C封锁危险场所 D划定警戒区

E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

正确答案:ABCDE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2

发生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后,()应依据有关反恐怖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D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3

中国参与应急救援的主要武装力量是()。A中国人民解放军

B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C民兵预备役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4

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政府可以采取的保障性措施包括()。A立即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和供热等公共设施 B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

C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 D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

正确答案:ABD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5

在灾害链中,最早发生并起主导作用的是()。A次生灾害 B原生灾害 C衍生灾害 D自然灾害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6

突发事件先期处置主体是()。A省政府

B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 D基层组织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7

突发事件现场指挥部必须()。

A确定应急救援的实施方案、警戒区域和安全措施 B向上级部门和领导汇报和通报事件有关情况 C根据实际情况指挥救援队伍施救 D负责对事态的监测与评估

正确答案:ABCD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8

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特点不包括()。A常态组织与临时动员相结合 B非营利性 C平战结合 D处置灵活 正确答案:B 《事后恢复与重建》课后测验

考试人员:试卷总分:100分及格分数:分考试总时长:分钟 1

突发事件善后处理工作中,以下不属于秩序恢复重建的是()。

A农业部门应组织农村劳动力抢救农田,恢复种植业、畜牧业和水产业生产

B电力、交通等部门要组织力量恢复灾区的电力、受损通信、道路等基础设施设备 C成立事故调查小组,查明事故发生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D劳动保障部门要与建设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灾区已有劳务基地的作用并因地制宜建立新的劳务基地,发展与生产自救相关的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渠道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2

救援物资分配包括推动式分配与拉动式分配两种分配情形,其中推动式分配适用于突发事件发生()。A初期 B中期 C后期 D全过程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3

恢复重建工作要做好人们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各种设施的恢复重建,其基本内容是()。A基础设施恢复重建 B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 C生命线工程恢复重建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4

自然灾害调查评估的内容包括()。A城镇和乡村受损程度和数量

B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地质灾害、地震次生灾害和隐患等情况

C人员伤亡情况,房屋破坏程度和数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工农业生产设施与商贸流通设施受损程度和数量,农用地毁损程度和数量等 D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隐患

E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河流特性、气象水文情况和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受影响情况 正确答案:ABCDE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5

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A继续执行 B停止执行 C深入执行 D贯彻执行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6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的“四不放过”具体是指()。A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 B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C事故调查报告没有提交不放过 D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E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正确答案:ABDE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突发事件信息管理》课后测验

考试人员:试卷总分:100分及格分数:分考试总时长:分钟 1

以下哪个不是值守应急的工作职责。()

A严格按照党的政策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领导指示办事,具有高度责任心和政治敏感性 B应急值守人员的个人手机须向社会公布

C根据领导批示指示对善后处理工作进行督促检查

D根据突发事件不同类型和不同情况做好通知有关单位赶赴现场应急抢险的准备工作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2

关于突发事件信息发布要求,不妥当的是()。

A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要快速反应,应在5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并持续发布权威信息

B突发事件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在信息搜集与报送过程中存在出现偏差的可能性,当偏差矫正后,行政机关应在后续信息发布过程中予以说明和解释

C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及时发布真实、客观、全面、充分的信息,减少人们对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感

D在突发事件信息发布过程中,无论何种情况,都要坚持以公众知情需求为导向,向公众发布信息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3

在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过程中,以下说法不妥的是()。

A舆论引导过程中,引导网络意见领袖是舆论引导的重要方法 B应主动发布相关信息,对新闻报道和社会观念进行引导

C在舆论引导过程,用平民化的语言与社会公众沟通,有利于实现对突发事件舆论的良性引导

D在舆论引导中使用现代引擎搜索技术实质是控制网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和内容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4

在突发事件的应对过程中,政府部门与媒体沟通应持有()的态度。A真诚沟通,尊重媒体 B保持沉默,忽视媒体 C正视舆论,换位思考 D主动沟通,回应关切

正确答案:ACD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5

突发事件信息获取渠道体现在()。

A当地政府通过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值班电话、传真、公文等形式报告 B各新闻媒体公开报道和内部刊物 C110、119、120等应急报警电话

D政府短信平台、微博、微信公众号等 正确答案:ABCD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6

发生()情形时,要进行信息速报。A民用航空器发生的飞行事故 B核定7座以下车辆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C公共场所的踩踏事故 D集体食物中毒

正确答案:ACD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7

突发事件信息报送主体包括()。A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B专业机构、监测网点 C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 D企业法人和其他组织

正确答案:ABCD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8

值守应急部门不包括()。A党委政府 B专业应急部门 C应急窗口单位 D社区居民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9

在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内容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突发事件发生初期,为防止公众恐慌,可以在短时间内隐瞒相关信息 B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只要发布突发事件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等信息

C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发布预警信息,让社会公众接受预警信息,敦促其采取相应措施 D在恢复重建阶段,信息发布内容主要是相关责任的调查处理,恢复重建的政策规划,灾区损失的补偿政策与措施,防灾、减灾新举措等 正确答案:D 《应急安全防护常识》课后测验

考试人员:试卷总分:100分及格分数:分考试总时长:分钟 1

遭遇泥石流和山体滑坡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当突然遭遇泥石流时,应立即攀爬到树上躲避或者躲在有巨石下面 B对于刚发生过泥石流的地区,应选择尽快离开,不停留在低洼地区 C遇到山体滑坡时,要朝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

D遇到山体滑坡,无法继续逃离时,可躲避在结实的障碍物下 正确答案:BCD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2

遭遇电梯突然下坠时,应()。A把每层楼的按键都按下

B整个背部和头部紧贴电梯内墙 C立刻蹲下,双手抱头

D将两臂展开握住扶手或紧贴电梯墙壁 E膝盖呈弯曲姿势

正确答案:ABDE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3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人正处于高楼,应如何避震?()

A快速审视环境,选择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B去楼道 C原地不动 D跳楼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4

在楼内发现发生火灾时,安全疏散主要有三个方向,向下可以跑到地面,向上可以爬到屋顶,还可以()。A躲到角落里 B向外逃到阳台

C钻到阁楼、大橱等处避难 D向楼道处逃生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5

进行心肺复苏时,进行心脏按压的频率为()。A30~40次/分钟 B50~60次/分钟 C60~80次/分钟 D100~120次/分钟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6

对骨折、关节受伤的人员进行固定时,应()。A夹板与皮肤、关节、骨突出部位之间加衬垫

B先固定骨折的上端(近心端),再固定下端(远心端)C绑带系在骨折处,骨折两端应该分别固定至少两条固定带 D暴露指(趾)端,便于检查末梢血液循环 正确答案:ABD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7

如果不幸遇绑架,下面的哪种自救方法是非常有效的。()A不要激怒歹徒,尽量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B不放弃希望,寻找机会报警或逃离

C牢记与救援和破案有关的信息:如歹徒的人数、姓名、身形、口音等特征,还有劫持的时间、地点、劫持的方向,劫往地点,自己所处环境等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8

当突然发现洪水来临时,以下做法错误的是()。A就近迅速爬上屋顶、墙头或附近的大树上等待救援

B用手电筒、哨子、颜色鲜艳的床单、衣服等工具发出求救信号,以引起营救人员的注意 C遇见落水者,从正面接近落水者,以仰泳的方法将溺水者带到安全地带 D遇见落水者并实施救助时,在流动的河水里,应该朝下游一点的方向游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9

公共聚集场所发生突发事件被踩倒不能站立时,应采取()姿势。A平爬地上 B仰面朝上

C身体蜷缩成球状,双手抱头 D侧身抱膝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未作答 试题解析 无 10

对于烧伤急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用大量洁净水清洗伤口,除非伤口烧黑、变白或太深 B用干净、无粘性的布盖住伤口 C直接在伤口上进行冰敷 D刺破水泡

福建省应急管理培训 篇2

据《2013-2017年中国应急物流行业市场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分析, 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不科学及不可持续, 国内逾七成大城市和超过50%的国内居民将面临各种各样的地址气候灾难;此外, 其他原因导致的公共安全事件频发。以上两者导致我国面临着应急物流发展的迫切问题。

2 建立对台应急物流作业安全机制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 台湾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各类地址气象灾害频发, 一旦发生公共安全事件, 迫切需要展开应急物流作业。同时, 福建省与台湾地区隔海相望, 是大陆距离台湾地区最近的省份, 自然在对台应急物流作业方面需要承担更多的人道主义义务。笔者认真梳理近年来国内关于应急物流方面的有关文件, 包括《应急物流科研指南》、《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体系“十二五”发展规划》, 发现其中对于应急物流作业的前期规划、作业规范等均作了严格详实的规定, 基本可以保证相关作业的顺利开展。但不应忽视的是, 上述文件以及中国物流学会批准立项的《中国应急物流现状研究》等5个与应急物流相关的课题的研究成果, 均没有设计应急物流作业的安全机制。更重要的是, 根据以往气象资料, 在台湾地区发生地质气象灾害之后的三天内, 即应急物流作业开始的最初两天, 台湾海峡上空气象条件往往较日常更为恶劣, 严重影响了应急物流作业本身的安全性, 很有可能因为安全原因导致应急物流无法达成预期目标。

福建省对应急物流系统建设工作高度重视, 在《福建省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条例》中, 特别强调“加强应急物流设施设备建设, 选择和培育一批具有应急能力的物流企业, 建立应急物流体系, 提高应急反应能力。”近年来, 福建省在建设和改善应急物流系统的工作中, 不断增强基础设施的应急弹性, 逐步加强组织协调能力, 并积极促进民间专业化组织有效参与, 应急物流系统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台湾地区各类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频发, 导致该地区极为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借“应急物流国家标准”即将出台之机, 与台湾一衣带水的福建省, 大力健全各类应急预案, 提升对台开展应急物流作业效率。

3 机制建立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应急物流管理方面, 大多数学者, 尤其是国内学者的研究还是停留在对应急事件的界定和应急物流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层面上, 多从应急配送体系、应急物流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应急物流网络体系过程中的标准、指导思想等方面着手。虽然, 其中有部分研究成果涉及政府如何调动社会物流资源参与等层面, 但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实务方面, 笔者注意到, 目前福建省的实践探索, 大都围绕“应急物流选用参与企业标准”、“应急设施设备标准”以及“应急包装标识标准”等三个方面展开, 力求作业的快速、专业和准确, 尚未涉及作业过程的安全管理机制, 而该机制的缺失可能影响福建省对台应急物流的实际成效。

4 基本工作方法

鉴于上述分析, 笔者认为, 应当充分结合理论研究和实务方面的前期成果, 从程序、方法等方面入手, 尽快构建突发事件下福建省对台应急物流作业安全管理机制。

4.1 厘清工作程序

在具体的研究中, 应当以福建省对台应急物流作业的安全管理机制为脉络, 从厘清台湾地区自然灾害类型及产生的应急物流需求入手, 在系统整理福建省已经出台的各类应急预案、完整调研福建省现阶段应急物流作业能力的基础上, 以应急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 以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为手段, 借助现有应急物流系统安全的研究成果, 设计安全管理机制, 并采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 具体计划如下:

首先, 完整搜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国家物资储备应急预案》、《商务部关于印发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国家医药储备管理办法》、《国家医药储备应急预案》及福建省颁布的《福建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福建省医药储备应急预案》、《福建省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据此开展福建省现阶段应急物流作业效能的实地调研, 包括调研福建省福州铁路运输开发公司魁岐储运分公司药品储备仓库、福建省医药公司邵武储备仓库、福建省医药公司福州洪山和溪口仓库以及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平潭—台湾新竹”客货滚装直航捷运码头等典型企业、基础设施, 完成《福建省应急物流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其次, 围绕“应急物流选用参与企业标准”、“应急设施设备标准”以及“应急包装标识标准”等作业标准, 福建省应急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 以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为手段, 借助现有应急物流系统安全的研究成果, 设计福建省对台应急物流安全管理机制, 重点对福建省建设对台应急物流系统的组织机制与系统安全以及作业过程中危险性较大的“平潭综合实验区客货滚装码头应急物流运输”、“储存保管”等环节进行潜在事故致因分析和系统安全分析, 并提出安全技术和管理的对策措施。

最后, 通过对上述应急物流作业安全影响要素的分析, 综合考虑一般应急物流涉及的组织协调能力因素、物流柔性运作能力因素和信息处理能力因素, 构建福建省对台应急物流作业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NP网络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分析, 并确定各个层次的指标权重;再运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方法对上述应急物流安全管理机制进行评价, 量化指标体系、提出评价灰类等级, 得出评价结果, 便于后续改进。

4.2 选择研究方法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充分掌握现有应急物流运行机制、物流安全管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 广泛收集相关数据, 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性分析方法为主, 在福建省应急物流效能、应急物流运作安全管理机制等的评价上, 通过定性分析方法, 深入挖掘其内在的影响机制, 做到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的相结合。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本课题侧重于从宏观方面提出发展对台应急物流的必要性互, 同时又从微观方面论证作业安全与作业效能的关系。

4.3 关注研究重难点

基础数据取得与筛选。本课题所需涉及到福建省应急物流的基础资源, 取得较为全面的基础数据具有相当的难度, 因为客观原因, 本研究放弃军事后勤的应急物流作业能力和现时储备方面的数据, 可能对最终的分析结果有一定的影响;且需要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初步的选择与筛选, 方可用于定量计算。

对应急物流作业的安全机制这一管理方向的定义问题。针对该管理方向, 现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尚未涉及, 安全管理系统及相关方法仅以常态物流作业为对象展开研究, 考虑到应急物流的突发性、不确定性、非常规性以及弱经济性等特点, 如何调整研究的内涵和外延, 是本项目的一个难点。

应急物流的运作对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较高。福建省乃至全国的应急物流信息化起步晚、起点低。尤其在对台开展应急救灾中, 如何解决现阶段“缺乏合理信息渠道所导致的指挥缺乏依据、物资配送不合理, 进而影响作业效能和作业安全”的问题是本项目研究的另一个难点。

摘要:福建省积极建设对台应急物流体系, 海峡两岸携手共建应急物流联动机制刻不容缓。但在实践的建设中, 目前的理论研究和福建省的实践探索, 围绕“建立应急生产、流通、运输和物流企业信息系统, 以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紧急调用。文中从工作程序、研究方法、研究重难点等方面入手, 阐述了如何建立突发事件下福建省对台应急物流作业安全管理机制。

关键词:应急物流,机制,方法

参考文献

[1]魏际刚, 张瑗.加快应急物流体系建设, 增强应急物资保障能力[J].中国流通经济, 2011, (05) :23-24.

[2]赵延勤.从汶川地震看自然灾害应急物流配送[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09) :45-47.

[3]谢建光.突发事件食品应急物流中应急能力评价与方案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 2012, (5) :112-113.

[4]冯潇, 杨翟婷.我国应急物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以“5.12”汶川大地震等灾情为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 2010, (11) :78-79.

福建省应急管理培训 篇3

[关键词] 突发性 水污染事件 应急监测

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属于丰水带,全省人均水资源十分丰富,年总降水量为2011亿m3,河水径流总量平均为1150亿m3/年,地下水资源也很丰富。但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水环境污染事故尤其是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日益增多,这也成为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存的重大环境问题,应急监测和水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监测具有相同的重要性,是水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 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及其成因

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是指污染物进入水体,超过水体所能容纳的污染物最大负荷量,使水质迅速恶化。其特点是极强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可能产生严重或不可逆转的威胁;社会影响大;历时长,覆盖面广;暴露问题多;涉水事务多,突出反映了水利工作的整体性、关联性及其需求特点[1]。

近年来,福建省突发的水污染事件有:2010年7月3日,紫金矿业的紫金山铜矿湿法厂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事故造成汀江部分水域严重污染;2010年9月27日,漳州市云霄县马铺乡峰头村的峰头水库大坝坝头局部位置发现绿色的藻类,28日有所加剧,在库区和上游各支流入库位置均出现藻类,至29日下午约五分之四库面暴发藻类,库面呈现翠绿色……

各类突发性水污染事件虽然具有显著的不可预测性,但主要成因有:一是企业违规排污或泄漏事件;二是过度捕捞鱼类,导致水生态破坏,库区附近的农业污染负荷已超过工业和生活污染负荷,大面积的果园施肥和农田受雨水冲刷退水,畜禽养殖废水直接排放,再加上我省部分水库存在水体富营养化,所以一旦有外因刺激,就很容易形成藻类突然暴发;三是洪水冲毁有污染物的工厂、仓库等,造成污染物向河流排放。

2 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监测的现状

2.1 制定应急监测的方案

当遇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时,处理原则就是及时和快速。首先要由专家组了解事故源的信息,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迅速组织应急监测人员赶赴现场,依照具体情况制定监测目的、采样位置、数量、方式和分析方法,先定性后进行定量分析,实施时注意根据事件发展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对方案进行调整,还要结合此阶段的水文气象条件及上游水库放流的情况[2]。

2.1.1 监测点的布设

污染事件发生地和供水水源地等敏感河段需要布点,从事发地往下游,一直到能监测到水体污染物的浓度明显上升但不超标的水域,通过实时监测数据来体现污染物的变化强度。

干流、一级支流重要饮用水供水水源地等水功能区和地下水在布点时还要考虑设置背景监测断面,实时掌握污染团进入干流的情况,确保城市供水安全。

湖库需要在入库、出库和库中心进行布点,可视湖库大小、水面宽窄,沿水流方向适当布设1~5条垂线。

干流的界河也需要布点,以便及时通知下游地方人民政府采取相关的措施。

2.1.2 监测的频次

由于污染物经过稀释、扩散等方式进入水体,污染浓度也随之改变,需要实时跟踪监测,每个阶段的监测频次也应随时改变。而采样频次应把握“先密后疏”的原则,在水污染事件发生的初期,加强采样频次,因为此时入水污染物浓度最高,对人类健康威胁最大。依照监测结果,如果污染物浓度降低,即可适当减少监测频次,直至水体中的污染物消失。另外还要考虑到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响应级别,高级别的应比低级别的水污染事件监测频次密。

2.2 监测项目

依据水污染事件发生的性质及现场调查的情况来初步确定应急监测的项目,在河道发生的水污染事件采集有代表性的污染样品,监测项目为pH值、生物毒性和评价水质类别的主要特征污染物,湖库监测项目为评价营养程度的指标:pH、叶绿素a、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和透明度;突发性的水污染事件还要考虑是否是外因造成的污染,比如危险化学物品和废品运输时发生事故引发的水污染,要先了解相关人员收集化学品的名称和数量,以便快速确定监测项目。

2.3 监测数据

组织人员迅速采集水样,采样时应考虑质量控制要求,每批控制10%~20%的平行样和全程序空白样。根据不同的项目采用速测仪器或者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及时得出数据。

2.4 数据评价和上报信息

依照监测所得的数据,对相应水体进行评价水质类别,分析其受污染的原因。同时配合水文的水量变化,通过量与质的关系,预计其所带来的危害,为解决污染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水污染事件要把握在4h以内,检测出污染物的种类,24h内检测出污染物的浓度,污染的程度和受影响的范围,出具评价报告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上报上级行政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4]。

2.5 跟踪监测

处理水污染事件后,监测的频次可以稍作调整,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还要继续跟踪监测,定期评价水体,尤其在发生洪水或者高温等自然因素改变的情况,水质往往也会发生改变,以此监控污染事件是否对水体造成长期的影响。

2.6 国内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实例

2012年1月15日,广西龙江河的突发性镉污染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迅速启动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突发环境事件Ⅱ级应急响应,并成立了自治区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成立应急指挥小组,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处置,一方面在柳江支流龙江河段糯米滩电站采取降解措施降低污染物浓度,另一方面调用柳江干流上游的四个水电站实施冲淡稀释;供水部门做好应急处置准备,保证在紧急情况下还能保持市民用水安全;环保部门加大监测次数,电视台、电台、报纸、网站等市属媒体及时向市民发布相关信息,确保社会稳定。

从1月18日起,广西河池市为切断新污染源,龙江上游7家涉重金属企业全部停产。当地先后派出重金属自动监测车4辆,采样车40辆,监测单位17个,监测人员200余人,在龙江及下游水域布点监测;23日,又增设7个监测点,密切监控龙江水质变化情况。1500多位专家、消防官兵、保障人员奋战在龙江应急处置一线。27日,柳州市开始紧急施工,将城市自来水管网与原柳州铁路局的供水管网连通起来,后者可以提供部分安全地下水。通过寻找地下水源,柳州启动日供3.5万吨地下水源潜能。当地利用大坝控制受污河水的流量,在污染源至叶茂电站、叶茂电站至龙江三桥、龙江三桥至洛东水电站、洛东水电站至三岔水电站、三岔水电站至三岔铁路桥等断面设立5道“防线”,通过放水稀释、投放降解吸附物等方式降低镉浓度,主要使用的是“弱碱性化学沉淀应急除镉技术”,也就是往江水里投放烧碱或石灰以及聚合氯化铝。投放烧碱或石灰提高受污染江水中的PH值,使水呈弱碱性,此时镉离子将以碳酸镉、氢氧化镉细小颗粒沉淀;而聚合氯化铝则能把这些细小颗粒混凝在一起,形成不溶于水的大颗粒沉淀。聚合氯化铝是自来水厂常用的药剂,加药量也与自来水厂的加药量非常相近。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污染水体经防线拦截削污,絮凝除镉,调水稀释,龙江河水镉浓度峰值从超标80倍降解到超标25倍。在此后一段时间内跟踪监测,持续开展高频的重点水域污染物监测工作,因为沉到河床里的碳酸镉、氢氧化镉颗粒还会慢慢地释放,即使在监测到河水中镉达标后,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重点跟踪镉沉淀物沉淀到江底后所产生的二次污染,以此监控污染事件是否对水体造成长期的影响,保证饮水的卫生安全。

3 福建省应急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福建省的应急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水污染事故信息渠道不畅,有关污染企业隐瞒污染事故,使事态危险扩大,这样延误了处理的时间。在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时,最好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理,尽可能保证污染被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第二,职责不明。处理突发性事件涉及很多部门,但每个部门间缺乏应有的沟通,水文只作为水利的技术部门参与监测和分析,无法参加事故调查。第三,应急终止后没有及时总结恢复。应急处理后应对受灾范围的生态环境做恢复建设,行业和行业间交流调查结果和新的预防措施,如果以后再发生类似事件,就无法快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

4 完善应急监测体系的措施建议

4.1 制定应急监测预案

预案的制定必须考虑入河排污口登记的具体情况,根据污染源的影响程度,结合水文、气象、河道情况和实验室监测能力等的条件,制订水质应急监测预案。成立应急专家小组和指挥中心,加强监测人员的应急监测设备和专业知识培训,当水污染事件发生时,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赶到现场迅速开展应急监测,查出污染源种类,检测出浓度,对水体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进行现场处理的建议,为及时控制污染事故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4.2 建立水质预警系统

水质预警系统包括实时监测系统、分析工具、数据库和快速通信系统,做好入河排污口登记资料的录入,建立重点污染源数据库,查清各个污染物种类、工艺流程、生产环节和污水排放量,进行污染事故风险分析。建立现代化的环境监测信息系统和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响应系统,比如配备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用于实时监测水体主要污染物和监测项目,重点生成生物水质信息预报模块,对环境应急所需的风险源、应急专家、事故案例等应急业务数据进行统一建库管理,为应急指挥决策提供辅助依据。及时直观地提供重大事故隐患及重点污染源信息、发生事故后抢险的救援信息,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4.3 明确水体质与量统一监测

水资源是质与量的结合,两者缺一不可,同一条河流排放同样的污染物量,如果水量不同,污染物的浓度也会不同,即控制入河污染物的总量不同;水量相同,污染物不同的情况也会造成水质状况的不同。所以当发生水污染事件时,要实施水质与水量同时监测,利用二者关系控制事态发展。水文部门已经有几十年的水量和水质监测资料,可以根据该河段水文特点,建立水质水量耦合模型,分析研究稀释自净的规律,采取人工曝气或引水冲污稀释等辅助措施,强化自净能力,是减少或消除水体污染的途径之一。

4.4 配备先进的应急监测仪器和技术

目前我局配备的应急仪器有紫外分光光度计、便携式多参数分析和测定仪、叶绿素测定仪和毒性光度计等,而市级监测机构没有配备,对于近期频繁发生的水污染事件,通常省中心距离事件发生地都比较远,无法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市级监测机构虽然可以及时赶到事件发生地,但因为缺乏相应的设备,无法对污染物种类作出准确分析,影响处理水污染事件的进度。例如可以考虑建立水源地水质模型,设计的基础是“3S”技术(地理信息技术GIS,遥感RS,全球大地定位GPS)的水源地决策支持系统,采取措施监控入河排污口排放的污染物对水体的影响。

5 结束语

在突发的水污染事件中,水文部门充分发挥其在河流、湖库水质评价等应急工作中耳目尖兵的作用,为事故的处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但在新的形势下,水文部门要不断完善应急监测体系,引进先进技术,建立可靠的水质预警系统,协调与各部门的联系,防范和降低水污染事件对水环境造成的重大影响,保证水环境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祈丽燕,张向军. 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机制分析[J]. 河北水利, 2010 (6):17.

[2] 孙子孟,陈家厚,周爱申. 水环境应急监测方案相关内容的探讨[J].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10,34(4): 40.

[3] 李合海,杜广伟,刘媛媛. 浅议水文部门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监测思路[J]. 山东水利, 2007(12): 40—41.

福建省应急管理培训 篇4

【发布文号】闽政办[2007]160号 【发布日期】2007-08-13 【生效日期】2007-08-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闽政办[2007]160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现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52号)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为做好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特提出四点要求:

一、要在加强领导上下功夫。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做好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摆到突出位置,作为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任务抓实抓好。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和健全基层组织和单位主要领导全面负责的应急管理工作责任制,并逐级落实。同时,将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县、乡级人民政府和基层单位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的内容。

二、要在分类指导上下功夫。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和特点,深入研究在社区、乡村、基层单位贯彻落实国办发〔2007〕52号文件精神、全省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及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措施,增强工作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三、要在发挥优势上下功夫。各级各有关部门在开展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充分调动起、发挥出、保护好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预防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四、要在夯实基础上下功夫。首先要夯实基层思想基础。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抓好文件和会议精神的学习与宣传,在基层形成关心、理解、支持、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同时,教育和引导基层组织和单位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树立常备不懈的思想。其次要夯实组织基础,指导基层组织和单位,紧密结合实际,落实应急管理工作相关机构和相关责任人,确保基层应急管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八月十三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国办发〔2007〕5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加强基层应急管理,深入推进全国应急管理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具有重要意义。为切实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基层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全面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目标

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决策部署,依靠群众、立足基层、夯实基础、扎实推进。力争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基本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初步形成“政府统筹协调、社会广泛参与、防范严密到位、处置快捷高效”的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机制,相关法规政策进一步健全,基层应急保障能力全面加强,广大群众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普遍提升,基层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显著提高。

二、基层组织和单位应急管理工作的重点任务

(一)做好隐患排查整改。基层组织和单位是隐患排查监控工作的责任主体,要结合实际,对各类危险源、危险区域和因素以及社会矛盾纠纷等进行全面排查。对排查出的隐患,要认真进行整改,并做到边查边改。对短期内可以完成整改的,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对情况复杂、短期内难以完成整改的,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并限期整改,同时做好监控和应急准备工作;对自身难以完成整改的,应当及时向县级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报告。要建立有关隐患排查信息数据库,并根据有关应急预案规定的分级标准,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和动态监控。

(二)加强信息报告和预警。基层单位是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基层单位要及时向有关单位和救援机构报告;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按照要求向上级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报告,紧急情况可同时越级上报。要畅通信息报送渠道,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要建立和完善24小时值班制度,居(村)委会及社区物业管理企业要加强值班工作。要建立基层信息报告网络,重点区域、行业、部位及群体要设立安全员,并明确其信息报告任务,同时鼓励群众及时报告相关信息。要建立完善预警信息通报与发布制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息、电话、宣传车等各种媒体和手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各地区应急平台中的预警功能,要通过公用通信网络向街道和社区等基层组织延伸;要着力解决边远山区预警信息发布问题,努力构建覆盖全面的预警信息网络。

(三)加强先期处置和协助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基层组织和单位要立即组织应急队伍,以营救遇险人员为重点,开展先期处置工作;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故,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要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疏散、转移,做好安置工作。基层群众要积极自救、互救,服从统一指挥。当上级政府、部门和单位负责现场指挥救援工作时,基层组织和单位要积极配合,做好现场取证、道路引领、后勤保障、秩序维护等协助处置工作。

(四)协助做好恢复重建。基层组织和单位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协助有关方面做好善后处置、物资发放、抚恤补偿、医疗康复、心理引导、环境整治、保险理赔、事件调查评估和制订实施重建规划等各项工作。同时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组织群众自力更生、重建家园。要特别注意帮助解决五保户、特困户和城市低保对象等群众的困难,确保灾后生产生活秩序尽快恢复正常。

(五)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社区和乡村要充分利用活动室、文化站、文化广场以及宣传栏等场所,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应急知识普及教育,提高群众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生产经营企业要依法开展员工应急培训,使生产岗位上的员工能够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有关防范和应对措施;高危行业企业要重点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宣传和培训。有关部门要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推进应急知识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把公共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

三、全面推进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县级人民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全面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工作;要明确领导机构,确定人员开展应急管理工作。街道办事处、乡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应对工作,可根据实际情况,明确领导机构,确定相关责任人员。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要将应急管理作为自治管理的重要内容,落实应急管理工作责任人,做好群众的组织、动员工作。基层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是本单位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在属地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积极探索跨行政区域的单元化应急管理模式,完善相应的组织体系,明确相关责任。

(二)完善基层应急预案体系。要进一步扩大应急预案覆盖面,力争到2008年底,所有街道、乡镇、社区、村庄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完成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基层应急预案要符合实际,职责清晰,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强,并根据需要不断修订完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指导,制订编制指南,明确预案编制的组织要求、内容要求和审批程序;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加强基层应急预案编制、衔接、备案、修订等管理工作。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基层组织和单位要针对本区域、本单位常发突发公共事件,组织开展群众参与度高、应急联动性强、形式多样、节约高效的应急预案演练。

(三)加强基层综合应急队伍建设。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要组织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民兵、预备役人员、物业保安、企事业单位应急队伍和志愿者等,建立基层应急队伍;居(村)委会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可根据有关要求和实际情况,做好应急队伍组建工作。要充分发挥卫生、城建、国土、农业、林业、海事、渔业等基层管理工作人员,以及有相关救援经验人员的作用。基层应急队伍平时加强防范,险时要立即集结到位,开展先期处置。要加强应急队伍的建设和管理,配备必要装备,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严明组织纪律,强化协调联动,提高综合应对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加快基层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国办发〔2006〕106号)有关要求,加强基层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乡镇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搞好村镇规划,合理避让隐患区域;加强抗御本地区常发突发公共事件的基础设备、设施及避难场所建设,提高乡村自身防灾抗灾能力;加强公用卫生设备设施建设,防止农村疫病的发生和传播。城市社区要严格功能分区,特别是城中村、人口密集场所和工业区等高风险地区,要加强消防、避难场所、医疗卫生等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按要求配备应急器材;电信、天然气、自来水、电力、市政等主管部门或单位要加强公共设施抗灾和快速恢复能力建设,做好日常管理和巡查;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终端与区县的应急指挥平台联网,有条件的社区,可布局一批电子监控设备,随时掌控辖区的安全状况,实现信息、图像的快速采集和处理。学校要结合隐患排查整改,重点做好教室、宿舍、集体活动场所等建筑、设施的安全加固工作,有针对性地储备应急物资装备;按照有关卫生标准要求,加强学生食堂、宿舍、厕所等卫生设备设施建设;加强校内交通安全标志和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校园安全监控系统。各类生产经营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装备及设施建设,有关单位应当定期检测、维护其报警设备和应急救援设备、设施。

(五)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出台后的贯彻落实工作,研究制定配套办法,并加强对基层组织和单位的宣传培训工作,逐步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有关部门要尽快完善应急管理财政扶持政策;建立完善应急资源征收、征用补偿制度,研究制定保险、抚恤等政策措施,解决基层群众和综合应急队伍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不断探索利用保险等各种市场手段防范、控制和分散风险;研究制定促进应急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鼓励研发适合基层、家庭使用的应急产品,提高应急产品科技含量;研究制定推进志愿者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鼓励和规范社会各界从事应急志愿服务;研究建立应急管理公益性基金,鼓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开展捐赠,形成团结互助、和衷共济的社会风尚。

四、加强领导,保障基层应急管理工作顺利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特别是县、乡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将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作为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一项重要任务,把应急管理融入到防灾减灾、安全保卫、卫生防疫、医疗救援、宣传教育、群众思想工作以及日常生产、生活等各项管理工作中,并将有关费用纳入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范围;平时组织开展预防工作,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要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主要领导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工作。要不断总结典型经验,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有利于推动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基层组织和单位的负责人要加强对本单位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制度建设,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确保应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二)建立健全应急联动机制。县、乡级人民政府要充分整合本行政区域内的各种应急资源,组织建立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基层组织、基层企事业单位以及上级救援机构之间的应急联动机制,明确应急管理各环节主管部门、协作部门、参与单位及其职责,实现预案联动、信息联动、队伍联动、物资联动。同时,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社区业主委员会等组织及志愿者在基层应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基层应急管理的合力。

(三)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抓好应急管理行政领导责任制的落实工作;各基层组织和单位要建立主要领导全面负责的应急管理责任制,并逐级落实责任。要制定客观、科学的评价指标和评估体系,将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县、乡级人民政府和基层单位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的内容。建立完善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和处置奖惩制度,对不履行职责引起事态扩大、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任人依法追究责任,对预防和处置工作开展好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

(四)发挥新闻舆论的作用。县、乡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单位要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工作水平。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应急处置指挥机构要尽快安排有关部门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信息,正确引导新闻舆论,稳定公众情绪,防止歪曲事实、恶意炒作,克服或及时消除可能引发的不良影响。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对舆论反映的客观问题要深查原因,切实整改。要组织新闻媒体积极宣传报道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形成全社会关心、理解、支持、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

二○○七年七月三十一日

福建省应急管理培训 篇5

一、项目概况

(一)立项情况

为确保我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经省政府领导批示,将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主要立项依据有:省委编办《关于设立福建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的批复》(闽委编办[2008]146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应急资源普查的通知(闽政办[2010]155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闽政【2010】22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省安监局<关于我省职业卫生监管职能划转及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的王惠敏副省长批示通知》、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省公安厅<关于贯彻落实省领导重要批示精神依法理顺我省烟花爆竹安全监管职能的请示>(闽公综(2015)226号)的批示》

(二)资金情况

财政授权总拨入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经费48.91万元,项目资金于2016年已全额到位。支出31.03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63.44%,本年度结余17.88万元。

(三)项目情况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项目主要内容为:全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协调过程中有关具体事务性和技术性工作。参加国家及安全生产工作各类会议,组织指导全省应急救援专职队伍人员开展业务工

作,赶赴较大以上事故现场协调处置事故救援,派出人员参加全省安全生产年中、年底及专项工作检查考核,开展应急资源普查统计工作,组织完成全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日常保障工作、协助省安监局做好省职业卫生监管、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贸企业安全生产监管职能等。

(四)主要绩效目标

降低行政成本,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二、评价过程

(一)评价主体

项目使用单位:福建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 项目类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经费 项目承担部门:福建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

(二)评价范围

本次评价的范围为2016年度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经费项目,该项目包括工资福利、办公费、公务车运行维护费、差旅费、邮电费、其他费用。实际项目资金支出总额31.03万元,此次绩效评价覆盖率达100%。

(三)指标体系设计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经费绩效评价共设置三大类指标体系,每一类均设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评价标准,权重以及评价得分。

一级指标一般包括项目资金投入情况、项目实施情况,项目产

出与效益共计三项指标。

二级指标一般包括时效情况、项目立项、资金落实、业务管理、资金使用管理、产出数量、产出质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持续性影响、服务对象满意度共计十一项指标。

三类指标一般包括项目实施时间差异、绩效目标合理性、绩效指标明确性、绩效指标完成率、项目立项规范性、成本控制率、资金到位率、到位及时率、资金使用率、财政投入乘数、目标制定合理性、管理制度健全性、支撑条件保障、目标完成率、财务制度健全性、财务信息规范性、参加全国会议及开展应急救援业务工作、赶赴较大以上事故现场协调处置事故救援频率、减少直接经济损失、降低事故死亡率及受伤率、事故总量及安全生产环境、服务对象对各项监管依法方面满意度共计二十二项指标。

(四)评价方法

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选用的评价指标包括项目立项情况、社会效益、资金管理情况、财务管理状况、项目运行情况等衡量绩效目标完成程度的指标。

通过审查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经费支出账目,核实项目资金到位率、使用率以及资金使用的合规合法性;通过座谈、咨询和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汇总安全生产监督相关制度的建设、项目资金投入所带来的生产安全事故总量的降低、死亡人数的减少、经济损失的减少等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可持续效益;委托有关部门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服务对象满意度等,并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绩效目标评价结果。

(五)评价结论

1、得分情况

2016年度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经费项目自评得分88.45分,自评等级为良好。其中得分较高的指标有:

(1)、产出质量-赶赴较大以上事故现场协调处置事故救援频率。实际2016年度至少派出2名以上人员赶赴较大以上事故现场协调处置事故救援,赶赴现场达49次,该项得7分。

(2)、经济效益目标-减少直接经济损失。实际2016年度同比减少直接经济损失1.5%以上,该项得7分。

(3)、社会效益目标-降低事故死亡率、受伤率。实际2016年度全省发生各类事故、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同比下降8%以上,该项得7分。

扣分较多的指标有:

(1)、目标完成率-完成率大于95%得满分,每低5个百分点,扣一分。实际2016年度完成使用资金31.03万元,目标完成率为63.44%,此项满分5分,实际得0分。

2、总体评价

2016年度,我中心在省安监局领导的关心和指导帮助下,面对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新形势、新任务,创造性地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制定了一系列应急救援管理制度、举办各类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培训班,以加强应急预案的管理和实施;开展应急立体救援演

练,进一步完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强化应急救援能力,为全省防范和处置生产安全事故,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三、存在问题

1、部门预算的编制质量不高。在编制组织收入预算时,采用上年基数+本年调整数的方法来确定,使得预算编制的结果粗糙简单。

2、制定的项目绩效目标大部分为定性指标,定量指标相对较少,可比性较差,给绩效评价带来一定的难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价结果。

3、项目预算执行进度较慢,资金使用率较低。2016年项目资金使用31.03万元,资金使用率为63.44%,未能及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有关建议

1、依据统一的预算科目和规定的收支标准、程序编制预算,要考虑上年总的支出水平以及近年来的财务收支状况,认真测算支出范围、开支标准,合理安排项目资金。

2、结合安全生产工作特点,科学设置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使评价结果更贴切反映项目的实际执行情况,使报告更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3、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预算管理,合理安排资金,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福建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

福建省应急管理培训 篇6

1、关于个体健康的基本标志说法错误的是()D、反应迟钝,眼睛呆滞

2、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关系是()C、包容与被包容关系

3、关于健康教育工作者基本技能说法错误的是()D、以盈利为目的组织健康教育

4、关于心理防御机制的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免疫性防御

5、下列对遭遇挫折时,产生的消极表现说法错误的是()D、树立信心

1、下列关于不良的生活习惯说法错误的是()A、规律健康的饮食习惯

2、关于危害健康的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适量运动

3、下列说法不是促进健康行为的是()B、致病性行为

4、健康调查的方法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猜测法

5、健康相关行为是()B、与疾病和健康有关的行为

1、行为主体对某种行为存在的一般而稳定的倾向和立场称为()B、态度

2、关于行为矫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没有整套定型的治疗形式

3、在行为矫正中通过去掉一个坏的刺激而引发或增加所希望的行为称之为()A、负强化

4、在行为矫正中通过结合使用正强化和消除的方法来使期望的行为得以呈现而不期望的行为得以抑制称之为()D、差别强化

5、在行为矫正中使用某种不愉快事件以减少某些不期望行为称为()C、惩罚

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1、关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的修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增加孕产妇、60岁以上老人检查项目

2、《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服务形式及要求不包括 E、开展体育健身活动

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中规定的考核指标不包括 B、健康义诊的次数和参与人数

4、关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版)》中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每次随访根据患者病情的控制情况,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康复指导,对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5、健康教育计划的正确顺序是

A、确定健康教育工作重点→安排活动→明确工作过程要求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儿童健康管理内容的是

C、为儿童提供生活空间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新生儿访视工作重点的是

E、满月访时不需要称体重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新生儿体重增重不达标原因的是

A、没有及时添加辅助食品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初访内容的是

D、辅食添加种类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满月访内容的是

B、血常规检查

1、哪项不是《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服务目标

E、及时发现身体异常的孕产妇

2、哪项不是《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服务要求

E、早孕期建册率=辖区内怀孕12周之前建册的人数/该地改时间段内活产数×100%

3、哪项不是《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的服务内容

E、产后半年检查

医疗文书规范

1、《侵权责任法》规定病历相关的内容不包括()

C、患者的病历销毁权

2、住院病历的保存时间不少于()

A、30年

3、病历书写过程中如果出现错字,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C、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4、有关病历的书写,不正确的是()

D、外国医生在中国行医可以用外文书写病历

5、既往史的内容不包括()

C、个人史

1、医院将患者检查单当废纸出售,该行为侵犯了患者的()

B、隐私权

2、患者门急诊病历原则上由谁负责保管()

A、患者本人

3、有关知情同意书签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B、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授权的人员签署

4、有关病历资料的封存,错误的是()

A、签封的病历为病历原件而非病历复制件

5、住院病历由谁负责保管()

C、医疗机构

中医药相关知识

1、下列哪个时期属于中医内科学术的形成阶段()

D、明清时期

2、下列哪部著作为中医内科辨证论治奠定基础()

A、《伤寒杂病论》

3、主张“脾胃论”的医家是()

D、李杲

4、“温病四大家”正确的是()D、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

5、下列哪项是我国第一部医案专著()

B、《名医类案》

6、下列哪个时期属于中医内科学术的形成阶段()

D、明清时期

7、下列哪部著作为中医内科辨证论治奠定基础()

A、《伤寒杂病论》

8、主张“脾胃论”的医家是()

D、李杲

9、“温病四大家”正确的是()

D、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

10、下列哪项是我国第一部医案专著()

B、《名医类案》、六淫中关于风邪的叙述,正确的是()

C、为阳邪,其性开泄

2、燥邪易伤哪脏()

D、肺

3、七情中分属于脾脏的是()

C、忧

4、与内湿形成密切相关的脏腑是()

C、脾

5、病机学中关于肝的病机,叙述错误的是()

E、气血亏虚

6、六淫中关于风邪的叙述,正确的是()

C、为阳邪,其性开泄

7、燥邪易伤哪脏()

D、肺

8、七情中分属于脾脏的是()

C、忧

9、与内湿形成密切相关的脏腑是()

C、脾

10、病机学中关于肝的病机,叙述错误的是()

E、气血亏虚

1、下列哪部中医古籍中首提“瘿病”病名()

D、《诸病源候论》

2、瘿病的基本病机是()

E、气滞痰凝

3、瘿病证型为气郁痰阻者,其最佳选方是()

A、四海舒郁丸

4、症见颈前喉结两旁肿大,按之较硬或有结节,肿块经久不消,颈部青筋显露,胸闷,咽部如窒。舌质暗,苔白腻,脉弦。其治法为()

D、理气活血,化痰消瘿

5、患者,女,30岁,颈前喉结两旁轻度肿大,触诊柔软、光滑,兼见心烦,怕热自汗,急躁易怒,肢体震颤,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应辨证为()

E、肝火旺盛

6、下列哪部中医古籍中首提“瘿病”病名()

D、《诸病源候论》

7、瘿病的基本病机是()

E、气滞痰凝

8、瘿病证型为气郁痰阻者,其最佳选方是()

A、四海舒郁丸

9、症见颈前喉结两旁肿大,按之较硬或有结节,肿块经久不消,颈部青筋显露,胸闷,咽部如窒。舌质暗,苔白腻,脉弦。其治法为()

D、理气活血,化痰消瘿

10、患者,女,30岁,颈前喉结两旁轻度肿大,触诊柔软、光滑,兼见心烦,怕热自汗,急躁易怒,肢体震颤,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应辨证为()

E、肝火旺盛

1、龙胆泻肝丸的命名来源是

C、以主药和功用命名

2、有关中成药的处方结构,错误的是 D、佐制药,即协助主、辅药,以治疗兼证或次要症状的药物

1、中成药服用描述,错误的是

D、外用法则由于剂量准确、显效快而适用于危重急症患者和因各种原因不宜口服给药的患者

2、关于中成药的证候禁忌,错误的是

C、清气化痰丸作用同二陈丸

3、妊娠禁忌用药,不包含

E、金银花

1、中成药配伍联合应用的目的,不包括

E、制作万能药

2、关于中成药配伍应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C、六味地黄丸、金匮地黄丸合用,治疗各种肾虚

3、恰当选用含毒性药材品种,应该注意

E、以上几项都对

临床合理用药及给药规范

1、提供给病人适宜的药品信息不包括

E、药品的价格

2、医院中与药物使用相关的任何环节都要实现5个正确,其中不包括

D、正确的地点

1、以下药物属于抗微生物药物的是

E、以上都对

2、青霉素G治疗梅毒时推荐剂量为

A、每4小时1次,共10~14日,200万~400万

3、以下使用苯唑西林比较安全的是

B、心功能严重损害者

4、头孢菌素类的分代是按

C、作用特点

5、下列头孢氨苄无抗菌作用的是

E、奇异变形杆菌

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以下病菌作用强的是

A、需氧的革兰阴性杆菌

2、一般对()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比较安全

B、肝功能不良者

3、磷霉素可能致血栓性静脉炎、心悸的给药方法是

C、静脉给药

4、宜与复方磺胺甲恶唑片大剂量、长期应用时同服的药物是

D、碳酸氢钠

5、诺氟沙星在中浓度最低的脏器是

E、脑组织、骨组织

1、卡托普利宜在()

B、餐前1小时服药

2、使用卡托普利时,应定期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最初3个月应每()一次()

C、每2周一次

3、依那普利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D、干咳

4、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维持剂量为()

B、一次10~20mg,一日1次

5、硝普钠溶液的保存与应用不应超过()

B、24小时

1、溴己新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D、转氨酶持续增高

2、氨溴索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中枢神经系统脑出血

3、关于氨溴索的用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儿童口服,餐前服用

4、喷托维林的不良反应为

D、阿托品样作用

5、关于复方甘草制剂用法用量,说法不正确的是

C、3岁以下口服复方甘草片,一次1片,一日3~4次

1、消化系统用药分类正确的是

A、抗酸药、抗溃疡病药、助消化药、胃肠解痉药及胃动力药、泻药及止泻药、肝胆疾病用药和其他

2、以下属于质子泵抑制药的是

B、奥美拉唑

3、复方氢氧化铝应该

C、饭前半小时或胃痛发作时嚼碎后服

4、需慎用法莫替丁的患者为

D、婴幼儿

5、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中常见的是

E、胃肠胀气及便秘

职业道德知识

1、下面不属于管理人员的行为规范的是

C、依法履行医疗质量安全事件、传染病疫情、药品不良反应、食源性疾病和涉嫌伤害事件或非正常死亡等法定报告职责

2、“遵循医学科学规律,不断更新医学理念和知识,保证医疗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合理性”是

B、医师执业的重要行为规范

3、关于护士在紧急情况下的救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护士有权独立抢救危重病人

1、关于药学技术人员行为规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E、对用药不适宜的处方,及时告知处方医师确认或者重新开具

2、关于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的实施与监督,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C、实施和执行本规范的情况,是医疗机构考核和医师定期考核的重要内容,但不影响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医务人员职称晋升

3、关于其他人员行为规范说法不准确的是

E、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处理规定,可以依据医院情况合理买卖医疗废物

基层常见病的诊疗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下属于下呼吸道的是()

A、喉

2、下列哪项不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C、免疫功能

3、下列哪项不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症状()

B、便血

4、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病因是()

D、感染

5、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关键是()

B、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1、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体多为()

E、柯萨奇A组病毒

2、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治疗方案是()

E、对症疗法

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是()

A、病毒

4、上呼吸道感染的并发症不包括()

E、昏迷

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一般治疗不包括()

E、多吃感冒药、抗生素

1、当前防治支气管哮喘最有效的药物是()

C、糖皮质激素

2、支气管哮喘发作时不能使用的药物是()

C、吗啡

3、临床用来控制呼吸道炎症最有效的药物是()

A、糖皮质激素

4、支气管哮喘与心源性哮喘一时难以鉴别时,药物治疗可选用()

C、氨茶碱

5、男性,64岁,有青光眼史,房屋装修刷漆后出现眼发痒、流涕、喷嚏,随后发作性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听诊双肺布满哮鸣音。以下用药不恰当的是()

B、阿托品气雾吸入

1、以下不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的是

A、与年龄性别无关

2、下列不属于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的生活干预内容的是

B、不需控制肥胖

3、调节血脂药物不包括

C、β受体阻滞类

4、抗血小板药物不包括

D、肝素

5、心绞痛发生的典型部位是

E、胸骨体中段或上段

1、冠心病的临床分型不包括

D、肥厚性心肌病型

2、下列疼痛不是心绞痛特点的是

D、疼痛为针刺样痛

3、下列不是心绞痛分型的是

B、疼痛在胸骨后或心前区

4、心绞痛发作时的疼痛性质是

C、压榨样闷痛,伴窒息感

5、下列描述不符合典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的是

B、含服硝酸甘油不能完全缓解

1、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不包括()

E、自然因素

2、消化不良症候群不包括()

E、腹泻

3、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约()存在胃排空延缓

C、40%

4、下列关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治疗,说法错误的是()

A、治疗目的:治愈功能性消化不良

5、抑酸剂可用于以()烧灼感为主要症状的非进餐相关消化不良

B、上腹部

1、提示胃穿孔最有意义的根据是()

E、气腹征象

2、以下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因素最重要的是()

D、胃酸

3、消化性溃疡主要发生在()

C、胃和十二指肠

4、胃溃疡的好发部位是()

D、小弯胃角附近

5、下列不是引起消化性溃疡发作的因素的是()

C、进食多量脂肪食物

1、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的分界点是()

D、屈氏韧带

2、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是()

D、上腹疼痛

3、消化性溃疡所引起的疼痛,最具特征性的是()

D、节律性疼痛

4、胃溃疡的节律性疼痛的特点是()

D、餐后1/2~2小时痛

5、女性,28岁,间歇性上腹痛已3年,近来腹胀加重,伴呕吐,呕吐物为隔餐食物,抗酸剂治疗无效,检查腹部有振水音,此病例考虑诊断为()

D、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梗阻

1、消化性溃疡合并大出血的特点,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A、出血后疼痛加重

2、男性,55岁,有消化性溃疡史20年,其间多次复发。近一周来上腹痛、反酸,胃镜检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幽门螺旋杆菌阳性。下列治疗最有可能减少复发的是()

C、三甲二橼络合铋+甲哨唑+克拉霉素+奥美拉唑

3、对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最有效的药物是()

B、奥美拉唑

4、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D、消化性溃疡

5、女性,43岁,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4年,近日又有疼痛发作,反酸,下列药物抑酸效果最好的是()E、奥美拉唑

1、下列部位受刺激后产生尿路刺激征的是()

C、膀胱三角区、膀胱颈

2、下列对诊断尿路感染最有意义的是()

E、清洁中段尿培养细菌计数≥10 /ml

3、肾盂肾炎常见致病菌是()

A、大肠杆菌

4、诊断慢性肾盂肾炎最基本要点是()

E、影像检查示肾盂肾盏变形

5、妊娠期急性肾盂肾炎最宜用的抗生素是()

D、头孢类

1、血清铁减低,总铁结合力增高及转运铁蛋白饱和度减低见于

C、缺铁性贫血

2、缺铁性贫血的常见病因是

D、慢性失血

3、缺铁性贫血周围血浆的主要特征是

B、以血红蛋白量减低为主

4、正常人消化道内铁吸收效率最高的部位是

B、十二指肠及空肠上部

5、下列表现与缺铁性贫血无关的是

E、黄疸

1、铁制剂治疗缺铁性贫血,其疗效指标最早出现的是

E、网织红细胞数上升

2、下列不能抑制铁吸收的是

D、维生素C

3、贫血病人血红蛋白50g/L,红细胞比积20%,白细胞4.8×10 /L,网织红细胞2%,红细胞平均体积76fl,MCH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0.24,血小板120×10 /L。最可能的诊断是

5D、缺铁性贫血

4、口服铁剂给药的最佳时间是 B、餐后12小时

5、口服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正确治疗方法是

E、血红蛋白达正常后再继续服1个月,6个月时还可复治3~4周

内科儿科常见病及诊疗方法

1、梅尼埃病引起眩晕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D、不具有复发性

2、梅尼埃病的临床特征不包括()

A、发作性头晕

3、下列哪项可引起中枢性眩晕()

B、听神经纤维瘤

4、关于周围性眩晕描述,错误的是()

B、眼震与眩晕发作同时存在,多为水平性或垂直性眼震

5、患者一周前“上感”,因突然眩晕、恶心、呕吐伴耳鸣2小时就诊,改变头位眩晕加重,查体:听力下降,水平性震颤。其原因最可能是()

C、周围性眩晕

6、周围性眩晕一般不伴有()

D、意识丧失

7、下列哪项是周围性眩晕的特点()

D、耳鸣,听力下降

8、眩晕伴有听力障碍最常见于()

C、梅尼埃病

9、头痛伴眩晕的疾病最可能的是()

B、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10、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眩晕属于()

E、脑源性

1、高血压的靶器官不包括()

E、肝

2、影响血压形成的因素有()

E、以上都是 3、24小时动态血压的正常值是()

D、<130/80mmHg

4、高血压分级标准错误的是:()

A、收缩压140mmHg以上为1级高血压

5、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正确的是()

C、需要在不同时间测量3次血压达到规定标准才能确定高血压

1、糖尿病或肾病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是()

B、<130/80mmHg

2、现场抢救高血压急症的首选药物是()

E、硝普钠

3、我国高血压急症病人最常见的致死原因()

B、脑卒中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不良反应主要是()

B、咳嗽

5、高血压出现心功能不全时不宜选用的降压药是()

E、β受体阻滞剂

1、发生脑出血最常见的血管是

C、大脑中动脉

2、高级皮层功能是

A、认知功能、语言功能、意识及其他

3、脑卒中是指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神经功能受损,症状和体征持续时间

D、大于24小时

4、某患者(右利手)只能讲一两个简单的字,且不流利,用词不当,对别人的语言能理解,但读出来有困难和差错。其病变可能位于

A、左侧额下回后部

5、女,60岁,脑出血昏迷,检查时发现两眼向右凝视,双侧巴宾斯基征(+),该患者最可能出血部位在

D、右基底节区

1、女,39岁,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病史10余年。本次突起口角歪斜,口齿不清,左上肢无力。考虑诊断为 C、脑栓塞

2、小卒中又称

E、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3、脑卒中溶栓的治疗窗是

A、3小时

4、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最常见病因是

E、动脉粥样硬化

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B、持续时间不超过24小时

1、男,60岁,大便后突起右手无力,讲话不清,约1小时后昏迷。体检:浅昏迷,瞳孔等大,血压220/110mmHg,右侧肢体瘫痪,肌张力低,腱反射未引出,右侧巴宾斯基征(+)。最可能的诊断是

A、高血压脑出血

2、脑出血最好发的部位在

A、内囊

3、脑出血患者CT图像为

C、起病后即可见高密度异常影

4、反复发作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将会导致

C、脑梗死

1、现场急救的核心原则是()

A、以患者的生命为中心

2、转诊和送院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D、完全按照家属意愿原则

3、分级诊治原则中,A级处理针对的患者是()

A、心搏骤停患者

4、根据医疗卫生管理条例的分流标准,三级医院一次接受重症患者人数为()

B、4~5人

5、根据医疗卫生管理条例的分流标准,二级医院一次接受重症患者人数为()

E、2~3人

1、下列哪项无需尽快送院()E、稳定型心绞痛

2、需要立即送院的是()

A、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

3、不适合立即转诊和送院的情况不包括()

D、心源性休克患者

4、转诊前需要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E、为了避免医疗纠纷,尽快让危重病人转院

5、患者基本符合转院的指征不包括()

E、患者暂时病情稳定,可随时发生意外

1、关于转院的描述,错误的是()

E、只要患者病情稳定均可转院

2、应劝说患者立即去医院的情况不包括()

D、稳定性心绞痛

3、对于患者拒绝去医院,医生的做法不包括()

A、只要患者不愿意去医院,医生便应听从患者

4、转诊前的告知工作不包括()

E、只要患者同意转院并办完手续,就与该院医生没有关系,医生无义务告知注意事项

5、关于转诊的说法错误的是()

E、对于心律失常患者,救护车上即便没有心电监护设备也可转诊

1、为了及时治疗急性中毒,下列哪项可作为中毒诊断的主要依据 E、毒物接触史和临床表现

2、吸入性急性中毒首要处理措施为

E、立即脱离中毒现场

3、氨羧螯合剂(依地酸钙钠)和巯基螯合剂用于那种中毒抢救治疗 D、重金属中毒

4、华法林中毒时主要解毒剂是

C、维生素K1

5、口服毒物中毒后,最常用的吸附剂是 D、活性炭

1、重度CO中毒时,COHb浓度至少高于

D、50%以上

2、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不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是 E、颅内压升高

3、促进巴比妥类中毒药物排出最好的方法 D、碱化尿液

4、毒鼠强中毒时的主要表现

B、剧烈抽搐

5、女性,26岁,一氧化碳中毒2小时入院。查体:深昏迷,呼吸规则,其余体征(-)。最佳治疗是

D、高压氧舱治疗

1、当前我国吸毒者最常吸食的三大毒品是()

B、海洛因、苯丙胺类毒品、氯胺酮

2、阿片类毒品急性中毒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A、呼吸抑制

3、下述哪项是正确的()

C、急性阿片类毒品重症中毒的特征是昏迷、针尖样瞳孔、呼吸异常、颜面青紫

4、苯丙胺类合成毒品中毒的抢救措施哪项是正确的()

E、以上都正确

5、下述哪项措施是现场抢救急性乙醇中毒患者时的必要措施()D、让患者采用侧卧体位,防止患者窒息

1、关于农药中毒的下述论述哪项是错误的()

E、导致中毒死亡的农药种类以敌敌畏、对硫磷、拟除虫菊酯3种高毒有机磷农药为主

2、以下关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论述哪些是错误的()

C、有机磷中毒的烟碱样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多汗、流泪、流涕、流涎、腹泻、尿频、大小便失禁、心跳减慢、瞳孔缩小、支气管痉挛和分泌物增加、咳嗽、气急,严重时发生肺水肿

3、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有时容易与有机磷中毒混淆,其鉴别点是()E、以上都正确

4、关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知识哪项是正确的()

D、对大剂量反复洗胃者要注意预防水中毒和脑水肿,应采取补充电解质及利尿脱水措施

5、治疗百草枯中毒的相关知识内容哪项是错误的()

C、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通常无效,故不能应用

1、小儿腹泻正确处理方法()

B、不能严格禁食,要合理补充液体

2、喷射性呕吐多见于()B、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3、高热惊厥的处理原则()D、退热、防惊厥、治疗原发病

4、呼吸系统主要功能是()C、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5、上呼吸道包括()

A、鼻、咽、喉

6、上呼吸道感染处理原则是()C、注意休息、补充营养、防继发感染

7、便秘主要原因是()

A、饮食不合理、未养成规律排便习惯

8、便秘的不正确处理方法是()D、反复使用通便剂

9、脱水分为几度()B、3度

10、喘息性支气管炎是()

C、一种过敏性的、常与呼吸道感染有关的疾病

1、食物中有几大类营养素()

C、7

2、蛋白质-能量不足对儿童的主要影响是()A、身高体重增长不良

3、营养不良的治疗原则是()C、去除病因,调整饮食

4、消瘦的诊断标准是()B、身高别体重低于2SD

5、预防营养不良的措施是()A、合理喂养,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6、单纯性肥胖的主要原因()

B、能量摄入大于消耗

7、培养小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正确做法是()

B、合理安排一日作息时间,并严格执行

8、脂肪细胞数量增加的主要年龄段是()C、出生前3个月、生后第1年和11~13岁

9、单纯性肥胖主要有几种诊断方法()C、3种

10、单纯性肥胖的饮食疗法的原则是()

A、低脂、低糖;高蛋白、高微量营养素、适量膳食纤维素

1、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分类不包括()B、传导性耳聋

2、关于耳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先天性耳聋均是遗传的

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诊断总,哪一项是最必需的检查()B、耳镜

4、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进行手术的目的中最重要的是()E、清除病灶,预防颅内、外并发症

5、婴幼儿容易发生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原因是()A、咽鼓管短、宽、平直

6、不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常见症状的是()B、面瘫

7、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D、咽鼓管途径

8、晚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型耳聋多是()E、混合性聋

9、下列哪项不符合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原则()C、清除中耳腔积液

10、传导性耳聋时纯音听力曲线的主要表现为()A、气导低频下降

1、以下哪项不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方法()C、青霉素抗感染

2、新生儿败血症早期最主要的特点是()

E、缺乏特异症状

3、某婴儿日龄10天,近4天吃奶不好,不发热,哭声弱。查体:反应差,黄疸明显,四肢发凉,9皮肤有花纹,脉搏细弱,肝脏右肋下3cm,脐部有少许脓性分泌物,血白细胞25×10 /L,中性占74%。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D、新生儿败血症

4、病理性黄疽应除外下列哪项()

E、均表现为血清间接胆红素增高

5、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最有帮助的检查是()C、血培养

6、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最常见的原因是()

B、围产期窒息

7、关于小儿急性感染性喉炎的症状,哪项是错误的()

D、呼气性呼吸困难

8、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起病前常有皮肤感染,其前驱期多为()

C、2~3周 9、9岁男孩,右下腹持续性痛阵发性加剧4天,发热,呕吐5次,为胃内容物,2天未排大便,仍排气。查体:体温38.8℃,脉搏100次/分,腹稍胀,未见肠形,右下腹扪及5cm×4cm肿块,9边界不清有压痛,肌紧张和反跳痛,肠鸣音减少,直肠指诊阴性。白细胞18×10 /L,中性80%,应诊断为()

D、阑尾周围脓肿

10、下列哪项不是诊断小儿呼吸心跳骤停的依据()A、瞳孔缩小、面色苍白或青紫

1、小儿肺炎引起全身各系统病理变化的关键是()E、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2、支原体肺炎确诊的依据是()

E、分离培养和血清学试验

3、下列关于支气管肺炎的治疗,错误的是()D、复方新诺明可适用于任何年龄的小儿

4、婴幼儿时期易患的肺炎是()

C、支气管肺炎

5、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临床特点为()D、较易发展成脓胸、脓气胸、肺大泡

1、支气管肺炎主要累及部位是()C、支气管壁及肺泡

2、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主要病理变化为(B、气管及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

3、小儿气管-支气管肺炎多见于()

C、2岁以内小儿

4、以下不是小儿支气管肺炎常见并发症的为()D、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5、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原则是()

C、控制炎症、改善通气、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

1、婴幼儿发生哮喘的诱发因素多为()

B、呼吸道病毒感染

2、婴幼儿哮喘的诊断依据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B、一定有细菌感染存在

3、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基本条件是()D、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可使咳嗽发作缓解

4、目前治疗哮喘最有效的药物是()

D、糖皮质激素

5、糖皮质激素长期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最佳给药方式是()D、吸入给药

1、防治小儿腹泻不正确做法是 B、腹泻患儿首选抗菌素治疗

2、补充液体不正确的做法是 B、饮食不限制

3、秋季腹泻的诊断错误的是 C、婴幼儿很少患病

4、提高免疫力不准确的说法是 B、孩子多学知识少运动

5、预防小儿腹泻的有效措施错误的是

B、最好选择夏季断奶

预防接种

1、脊髓灰质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E、粪、口传播

2、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的免疫程序第一次接种年龄为()B、8月龄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是

B、因疫苗质量不合格给受种者造成的损害

2、下列哪项不是目前我国预防接种工作管理的法律制度依据 E、《药品管理法》

3、下列哪项不是《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服务对象 C、患风寒感冒的人群

1、接种疫苗后应在接种点留观 D、30分钟

2、属于疫苗接种事故的是 E、因接种冻结的百白破疫苗引起的不良反应

3、儿童接种疫苗时正处在某种疾病的发病前期,在接种疫苗后碰巧发病,属于

C、偶合症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

1、下列选项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自然灾害的是 E、生物、化学、核辐射

2、下列选项不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的是 E、范围的广泛性

3、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期,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间期→前期→打击期→处理期→恢复期

4、下列关于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期,说法不正确的是

B、前期——事件的酝酿期和前兆期,应立刻采取紧急应变措施,是预防与应急准备的关键期

5、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__级 B、四

1、下列关于突发卫生公共事业分级正确的是 C、Ⅱ级指的是重大事件,用橙色表示

2、下列不属于突发卫生公共事业的特点的是 E、急救人员多时死亡率较少

3、国际医疗救援优先顺序错误的是

D、蓝色——第四优先:轻微擦伤

1、有关院外急救过程,正确的说法是

A、对大量的伤员首先应该进行分诊

2、震后救人时对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正确的护理方法是 C、蒙上眼睛救出来,慢慢呼吸、进食

3、交通事故遇伤者被压于车轮或货物下时,错误的方法是 C、拉拽伤者的肢体

4、搬运昏迷或有窒息危险的伤员时,应采用 E、侧俯卧

5、救助全身烧伤伤员的错误措施是

福建省应急管理培训 篇7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水上交通、石油勘探开发、海洋渔业等生产活动日益繁忙,所带来的潜在溢油污染风险还在继续加剧。

石油进入海洋后造成的污染对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资源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一起大规模溢油污染事故能引起大面积海域严重缺氧,造成局部“海洋沙漠”化,致使大量鱼虾、海鸟死亡;浮油被海浪冲到海岸,粘污海滩,造成海滩荒芜,破坏海产养殖和盐田生产,污染、毁坏滨海旅游区;若清理不及时,还易发生爆炸和火灾,酿成更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严重制约人类社会和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海上溢油污染问题目前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危害性极大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我国研究确立溢油应急对策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推动建立科学合理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建立溢油赔偿金制度;二是完善溢油应急反应机制,不断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包括建立科学合理的事故应急预案、配备足够的应急设备、建立专业和业余的应急队伍等。因此为了有效应对突发性的溢油事故,减少溢油带来的严重危害,建立相关海域溢油应急处置辅助决策系统,研究海上溢油漂移的数值预报机理,开发海上溢油应急处置模拟训练系统和海上溢油应急处置决策支持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国际上对海上溢油过程已有了较为准确的数学描述,并在实际中进行了应用。国内外基于溢油模型已成功开发了一系列溢油预报模拟、评价系统和应急反应系统。例如,美国的OILMAP、日本的MEGIS、澳大利亚的OSRA、挪威的OSCAR、英国的OSIS等;中科院南海海洋所的“南海海上溢油漂移扩散预测微机视算系统”、大连海事大学的“海上溢油应急反应专家系统”等。

福建海域溢油应急处置辅助决策系统针对福建海域的具体特点,在利用溢油漂移模型对海上溢油漂移状况进行准确预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溢油可能影响海域的自然资源状况及所辖海域溢油应急力量部署状况,制定出最佳的海上溢油应急处置辅助决策方案,对溢油事故进行快速、准确、有效的布控和预控,最大程度地降低溢油造成的污染和损失,并在电子海图上实现全过程的可视化展现。同时,通过建立海上溢油应急处置模拟训练系统,对各种不同的溢油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及其产生的效果进行模拟仿真,对应急指挥人员和海上作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其应对和处理海上溢油事故的能力。

2. 系统内容

福建海域溢油应急处置辅助决策系统由电子海图平台、海上溢油漂移数值预报子系统、海上溢油应急处置模拟训练子系统、海上溢油应急处置决策支持子系统和资源数据库五部分构成,同时预留遥感监测等其他系统接口。

该系统的组成框图如下图所示。

2.1 海上溢油漂移数值预报子系统

根据溢油扩散飘移预测以及应急辅助指挥的实际要求,将海上溢油漂移数值预报子系统划分为5个功能模块,分别为海洋动力模块、溢油漂移扩散模块、溢油风化模块、应急反应模块、辅助与显示模块。

2.2 海上溢油应急处置模拟训练子系统

建立海上溢油应急处置模拟训练系统,能够对海上溢油事件所涉及的各种不同的客观条件进行自由设置,包括溢油海域地理范围、溢油时间、溢油数量、泄漏性质(单点、连续)、溢油种类、水文气象条件等;能够运用系统内置的各类数值计算模型对溢油的漂移轨迹、归宿、所波及的海区敏感资源等进行模拟仿真;还能够对采取的应急措施或方案(例如,布设围油栏、物理方法、化学处理、生物降解等)进行仿真,并可视化地显示不同的应急措施所产生的效果,特别是能够针对溢油多发海域的特点,预设真实的潮汐、海流流场以及不同季节的气象条件,对该海域所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溢油事件进行仿真训练,模拟不同清除方案所产生的处理效果。

2.3 海上溢油应急处置决策支持子系统

海上溢油应急处置决策支持系统作为海上船舶溢油事故应急处置决策保证系统和技术咨询系统,可以提供海上船舶溢油事故发生时的报警、溢油动态的数值预测和监测;提供敏感区及资源保护的优先次序;提供海上船舶溢油事故的处理及人员、设备的配备与调动方案;提供回收油和油污废弃物的运输、储存、处理方案;提供海上船舶溢油事故的污染损害评价及索赔、赔偿方案等,为指挥人员提供决策支持。

本系统配有地理信息系统,使海上船舶溢油应急反应的各种信息与地理信息密切配合。备有城市资料库、海岸资源库、电子海图库、溢油处理装置资料库等,不仅能把海上船舶溢油的动态实测及预测结果随时标绘在电子海图上,还能提供沿海岸资源分布图、溢油处理装置配备及分布图等,便于指挥人员的指挥与调动。

3. 系统研究创新点、解决的关键技术

本系统突破了将潮流场、风场、浪场、海温、岸线网格等影响溢油漂移的多种物理模型向溢油计算数学模型自动转换技术,实现了对溢油状况进行预测分析,生成可靠的溢油漂移预测结果,同时结合溢油应急处置模型,生成最佳的应急处置方案,缩短了溢油处置方案的制定时间,提高了应急处置的行动的执行效率。

解决的关键技术:一是研究并实现了多物理因素影响下的溢油漂移计算数学模型;二是研究并实现了基于溢油漂移预测结果、敏感区、应急力量部署的溢油应急处置数学模型,解决了最佳应急处置方案生成核心技术。

4. 结束语

本项目成果提高福建海域溢油漂移状况的预测、预报的准确性,缩短最佳的海上溢油应急处置方案的制定时间,最大程度地降低溢油造成的污染和损失,有效地保障福建海域的环境和通航安全,产生了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本项目建立的海上溢油应急处置模拟训练系统,可对各种不同的溢油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及其产生的效果进行模拟仿真,对应急指挥人员和海上作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其应对和处理海上溢油事故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此外,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将我国沿海溢油的应急处置技术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并可以推广到我国其他沿海区域,必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摘要:海上溢油污染问题目前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危害性极大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建立相关海域溢油应急处置辅助决策系统,研究海上溢油漂移的数值预报机理,开发海上溢油应急处置模拟训练系统和海上溢油应急处置决策支持系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提出了福建海域溢油应急处置辅助决策系统设计思路和实现技术路线。

上一篇:例谈小学英语绘本解读下一篇:雅思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