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中秋节习俗作文

2024-06-26

家乡的中秋节习俗作文(精选15篇)

家乡的中秋节习俗作文 篇1

在早上于中秋这段时间,我们就会开始筹备拜神的物品、晚上吃的食物,这一天里要拜两次神,有的人甚至到很多地方拜神。

午夜到晚上是最为热闹的时段了,在中秋也像过年一样早早就要洗澡穿新衣服。午夜时就要开始第一次拜神,这一次是拜晚上吃的食物,可以形容为“八菜一汤”一点也不比新年的时候差。

晚上最热闹的时候到了,家家户户把一个大圆桌摆到天台,大圆桌意喻着一家团团圆圆,并且在这一天不管在多远的亲人都要回来共度佳节,边吃团圆饭边赏月是何等的享受啊!吃过饭后,就要开始拜嫦娥了,再拜嫦娥里必须要有五果、月饼其他的则是小孩喜欢吃的,糖果、水果之类的。

大人在家拜,小孩在外玩,一般是潮州人的惯例,在公园或天台看,人人都在赏月吃月饼,有些小孩就会拿着灯笼到处游逛,有时候家乡里还会举办一些活动,拿猪、羊、牛祭拜,有时候还会有潮剧可以看,一些老人和小孩特别喜欢潮剧,并且边看便跟着唱,处处洋溢着快乐喜庆的气氛。

中秋佳节每每都会让我很开心,不仅仅家人庆祝,还能与亲戚朋友一起过节。

家乡的中秋节习俗作文 篇2

如何缩小城乡学生间作文水平差距呢?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与探索。

我首先调查分析了所教班级新生作文的态度及心理。通过问卷调查与个别谈话分析: (1) 喜欢作文的人数与不喜欢作文人数相当, 只是不喜欢作文人数中乡村学生居多; (2) 喜欢作文的人中却有很多人为作文得不到高分而苦恼, 很希望得到老师的指点帮助; (3) 不喜欢写作文的学生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写作心理障碍: (1) 畏惧心理, 多年作文失败的记录, 使他们有一种“谈文色变”的畏惧心理; (2) 自卑心理, 总认为自己不是写作的料, 不可能把作文写好; (3) 无所谓心理, 自己作文成绩好也罢, 不好也罢, 觉得都无所谓; (4) 自我满足心理, 认为自己作文还行, 不求新的突破和长进。

心病还得心药治。消除学生写作的心理障碍是当务之急, 教师必须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采取作文教学与学生心理发展同步的方法, 进行集体疗救。《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学生写作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捕捉事物的特征, 力求有创意的表达……”初一学生正处在思想开放期, 易于接受新事物, 敢于用自己的笔书写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乐于表达自己的向往和追求。

鉴于此, 我决定放手让他们写自由文, 培养他们讲真话, 抒真情, 求真务实的写作态度, 进而实现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效益, 缩小城乡学生间作文水平差距的目标。

一.课例实践

开学第四周学校安排我上公开课, 我选了何其芳的《秋天》。这天适逢周末放月假, 课堂上我布置了一道课外练笔题———《家乡的秋天》或《感悟秋天》, 要求农村学生利用周末休息的机会回家乡转转, 城里的孩子可以到邳州公园、街道、小区、河岸等处遛遛, 慢慢看, 细细听, 静静想, 感受秋天的气息, 把自己的身心融化到秋天的美景之中, 像何其芳那样记下自己的感受, 形成一篇感悟秋天的文章。写作形式可以写成诗歌样式, 也可以写成记叙文。 (投影)

我略作指导, 提出要求:

1.出门前带好纸笔, 定下“寻秋”路线。农村孩子可以看看丰收的原野、乡村小路、母校校园、路边树林……城里孩子关注街道公园、小区广场、街上行人、运河风光带等等, 做到实地观察, 切身感悟。

2.观察时, 留心身边一草一木, 注意空中微风和周围的人群状貌, 记下写作素材, 触发联想与想象。例如:你到邳州公园来悟秋, 可以记下:秋天的花园里有些什么?颜色、味道、样子?人漫步其中有什么感觉?

3.可以联想与秋有关的诗句, 如咏菊的、咏秋风秋雨的……与古代诗人一起悟秋, 其乐无穷。

4.如遇有特殊天气, 毛毛细雨啊, 轻轻薄雾啊, 会有更特殊的感受……

5.回家后将所记所想变成一篇有自己真实观察、真正体验的文章, 我相信那一定是你最美的创造。

……

作业收上来了, 我发现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超出我的预料。不管是城区学生, 还是乡下孩子, 均有佳作佳句出现, 读后我很激动。现略举两例:

刘欣怡 (城区) 写了一首诗:秋天是一幅画/大雁是秋天的使者/丰收是秋天的心愿//落叶是秋天的蝴蝶/果实是秋天的彩灯/金灿是秋天的衣裳/我愿做秋天的画师……刘晗 (城区) 分别以“红色是那被秋霜染红的枫叶……”“黄色是那被秋风吹黄的稻穗……”“褐色的是那一颗颗可爱的毛栗……”“紫色是那一串串诱人的葡萄……”为中心句领起下文, 结构全篇, 很有些散文诗的味道。

王庭庭 (农村) :“秋姑娘挎着她神奇的小花篮, 迈着轻盈的脚步, 悄然来到人间。她轻轻地挥了一下她手中的花篮, 一瞬间, 门前的那盆玫瑰向着秋姑娘张开了笑脸, 红润润的脸蛋细腻而柔软……”闫宇 (农村) :“……秋国王统领着故乡的这方水土, 你看, 家里忙起来, 学校闹起来, 田野里的农民笑起来……”

针对这次课外练笔, 我精心准备, 认认真真地上了一节讲评课。课上, 我首先整体表扬了这次作文练笔写得很好, 我很满意, 并点名表扬了一大部分学生, 其中特别强调有一些人是开学初调查时不喜欢写作文的人, 我充分肯定了他们的进步。接着声情并茂地范读了4个学生佳作全文, 12个学生作文中的好句段, 并给他们都打了满分, 以示鼓励。然后让学生分组议一议: (1) 被范读作文还有哪些可以修改的地方? (2) 听读同学的作文后有哪些收获? (3) 若让你重写这篇文章你将作怎样的修改?最后让所有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文章后上交老师。

这一堂课, 我发现同学们始终精神振奋, 笑容挂在脸上, 听得认真, 议得投入, 发言积极。以此为契机, 我安排了第三单元写作训练——《感受自然》, 并在课后找那些没被表扬的同学谈话, 指出他们作文存在的问题, 了解他们内心的困惑给予个别指导, 提出修改建议。对个别没有经过实际观察应付作文的行为进行了批评, 同时再给他们一次机会, 让他们模仿本单元课文, 重新写自己喜爱的季节, 并表示对有进步的作文我将再次在全班表扬。这些同学态度很端正, 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反思提升

我对这次写作训练的教学, 初步做了如下反思。

1.凭借课文引路, 降低写作难度。

何其芳的《秋天》中一个个生动鲜明的画面, 构成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农家丰收图——“秋天栖息在农家里”;霜晨归渔图———“秋天游戏在渔船上”;少女思恋图———“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在优美的意境中, 我们仿佛听到诗人在深情絮语, 仿佛看到幽谷、农家、渔船、牧羊女……那么, 乡村秋景中还有哪些景物是你观察知道的, 而诗人没写到呢?请走进乡村, 用你那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尽情观察, 用你手中灵动的笔尽兴描画《家乡的秋天》吧……学生的眼里闪着激动的光芒, 个个跃跃欲试。

仿照课文补画乡村自然秋景图, 像作者那样感悟秋天的诗情画意, 同学们也能做一回诗人啊……凭借课文引路, 降低了写作的难度, 学生勤于观察, 乐于表达, 才能写出好文章, 以后要多做尝试与探索。

2.命题贴近生活, 消除畏惧心理。

“生活就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水, 泉源丰盈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叶圣陶先生用这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阐明了生活与写作的关系。只有让学生“深入生活”, 才能获得生活的赐予, 才能进行写作活动。

这次写作训练我先安排学生去观察自然, 感受生活, 去经历秋天、体验秋天、感悟秋天, 所以他们笔下的秋天才色彩纷呈, 神韵各具。

今天的学生不是没有生活, 而是不会在看似单调平淡的生活中发掘出生活的情趣和意义, 体验到生活的启示和波澜。也不是生活太单调, 而是教师没有教会他们采撷生活浪花的方法。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可谓单调, 但他反映童年生活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却写得情趣盎然、耐人寻味。这说明即便是枯燥乏味的生活, 也是写作的源泉。

我想, 只有研究学生, 做到“目中有人”, 想他们所想, 爱他们所爱, 命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才能为学生所喜爱, 才能让他们有话可说, 有事可写, 有情可抒, 也才能消除他们畏惧作文的心理。

3.观察积累——写好文章的基础。

作文难, 我觉得主要原因是同学们对生活中的人事物熟视无睹, 没留心观察, 不善于观察。因此, 我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只要“处处留心, 时时在意, 事事关心”, 做到细心观察、体验分析, 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进而体味到生活的道理, 作文也就不那么难了。观察积累是写好文章的基础。

这次写作训练在指导上还没达到最优化, 没有教给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对某一事物进行观察的技巧。应当先教育学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然后引导他们学会把自己观察事物时所引起的心灵体验捕捉下来, 这种观察不是用眼睛, 而用心去体验, 用心去咀嚼。积累呢, 身边随时备有一个笔记本, 一旦有感悟, 就立刻记下来。这样, 观察才是富有个性的观察, 积累才是个性鲜明的积累,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有个性特色, 才会富有灵气。

如果再次安排学生写秋天, 我将调整指导方案: (1) 写作知识讲座:观察与观察方法———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知识与方法。我认为, 对初一学生进行基本的写作知识辅导是必要的, 必须教给学生观察、积累生活的本领。 (2) 由何其芳的《秋天》引申到刘禹锡的《秋词》, 再对比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让学生感悟赞秋与悲秋两种不同的情怀, 认识到情不同而景亦有异:作者选的景物必须服务于主旨——抒发感情的需要, 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然后, 再让学生到大自然, 到生活中有针对性的去观察, 去感悟, 效果一定会更好。

家乡的习俗 篇3

海蛎饼由面粉、海蛎、胡萝卜丝、瘦肉、紫菜做成。入锅炸完之后,外皮金灿夺目、香脆可口。里面的馅料呈金字塔状,上层的海蛎、瘦肉,柔嫩多汁;下层的胡萝卜丝、紫菜清爽美味。一口下去荤素搭配、海陆俱全。那味道,神仙走过都要停下尝一尝。

春节期间,福清很多人家都会炸海蛎饼,这成了福清特有的习俗。春节期间,你若去福清乡下,便能听见那不绝于耳的噼噼啪啪的炸海蛎饼声和烟花爆竹声。我们家也不例外。只见外婆将油倒满了锅,拿出了一个铁制带柄小圆铲,将面糊均匀地涂抹在上面。然后又将红宝石一般的胡萝卜丝放于底下,再将褐色的紫菜放在上面,接着将海蛎和肉放在上面。这海蛎可是整个海蛎饼的点睛之笔,没了它,海蛎饼定会失掉一半的美味。这海蛎必须用刚刚捞上来的新鲜海蛎,只有这样,海蛎饼才会那么鲜、那么香。最后再涂上一层面糊,入锅用中火炸10分钟左右便好了。可10分钟对我来说却很漫长,我像只馋猫似的不停地在油锅旁转悠,等着做第一个吃海蛎饼的人。海蛎饼终于出锅了,我一口咬下去,香软的海蛎在口里慢慢融化,再加上香脆的皮,美味至极,一股香气直沁心田,简直比山珍海味还好吃呀!

说起海蛎饼,还有一个传说呢!当年荷兰军队占领台南,郑成功从鹿耳门率兵攻入,欲收复失土。郑军势如破竹、大败荷军,荷军一怒之下,把米粮全都藏匿起来。郑军在缺粮之余急中生智,索性就地取材将海蛎、番薯粉混合加水然后炸成饼吃。这便是海蛎饼的起源。可见我们福清的海饼还是小吃界的“长老”呢!

家乡中秋节习俗作文 篇4

中秋节也叫中秋节或团圆节在中秋的前几天,大街小巷都有月饼卖、有灯笼卖。到了中秋节那天,家家户户都摆着月饼赏月,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着佳人团圆的象征。在中秋节的夜晚,小孩子提着灯笼,挂着荧光棒,在小巷里追逐、玩耍;而大人们在家里吃月饼赏月;年轻人出外猜字谜、逛街。

每当到了中秋节,东莞就会焕然一新。街上人来人往人们都会拿着月饼去拜访好友,在漆黑的夜景里,人们都拿着荧光棒,一闪一闪的,增添节日的喜庆。中秋节,人们都非常开心、喜庆。月饼又圆又甜,象征着团圆和甜蜜。年老的爷爷婆婆们都会给年幼的小孩灯笼钱,寓意着给福禄小孩,希望小孩子平安。中秋节的灯笼精致美观,各形各色。

中秋节象征着团圆,而且一年一度。“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有民风名俗都有他的意义。中秋节已经有多年的历史,希望我们的炎黄子孙能把这个传统。

家乡的中秋节习俗说明文 篇5

中秋节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不过有一个比较特别的事情估计其他地方是没有的。

在中秋左右这段时间,农历8月份,我们家乡几乎每家每户的主妇们会去磨“八月米”——农历8月糯米参合着大米磨成的糯米粉。这种糯米粉是用来做汤圆的,这种磨出来的糯米粉和宁波水磨粉很不同,比宁波水磨粉比较粗,但是做汤圆时糯性已经足够,又不容易开裂,不容易变形,吃起来也不容易腻味。

很多人可能都吃过酒酿圆子,这个圆子就是典型的宁波水磨粉做成的。我觉得水磨粉做的汤圆不管是甜的还是咸的都容易腻,粘牙,吃不多。而且我们家乡的汤圆还有很不同的地方是,馅子不是芝麻的,也不是鲜肉的,而是由几种材料混合而成,荤素搭配,通常包括猪肉、豆腐、葱(我家通常是这些馅)等剁碎了炒过才开始包,如果能够加上油渣子那么会更香更好吃。也有一些主妇不会做汤圆的,所以我妈有空时也会给她一些朋友做上一些送去,让他们自己汤里加点青菜煮了吃,据说每次都是大受欢迎。

家乡的习俗初三作文 篇6

家乡,是梦想的摇篮,是温暖的港湾,也是童年的乐园。我永远忘不了那熟悉的面孔,熟悉的味道,还有那泥土淡淡的清香。

小时候,记忆里的家乡是天堂。在那里,我可以无忧无虑地玩耍着。累了,可以坐在绿油油的草地上休息;饿了,可以吃奶奶做好的香喷喷的饭菜;渴了,可以喝那甘甜的泉水。那时候,家乡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我觉得可以在那里待一辈子。长大了,又觉得家乡是个“魔法”盒子装满记忆的盒子,每次回到这,都能勾起儿时温馨的回忆。不过,最令人难忘的,莫过于元宵节时的迎龙灯(俗称板凳灯)了。

龙,是吉祥的化身,寄托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龙灯,顾名思义,就是把灯放在用纸糊成的“龙”里。龙由龙头、龙身和龙尾组成,所以,龙头就属最重要的.部分了,要选在正月初八进行。先是准备材料,因为整个龙头是用毛竹加工过后扎成的,所用的毛竹也是有讲究的,去砍的人叫“偷”,砍好后要放鞭炮,同时边上还要放点象征意义的“礼士”(红包)。龙头做得高大威武,两只眼睛大如灯泡,嘴如脸盆,口里还含着一颗大龙珠,头上插满了彩旗。背龙头的人要经过精挑细选,年富力强,一点儿马虎不得。中间的“龙身”,就是用一块块木板接起来的,每块木板上都插着两支蜡烛,最后用灯罩罩上,如果人越多,“龙身”自然也就越长,不过迎起来也越困难。最后就是龙尾了,有的用鱼当尾,意欲年年有余的意思。

迎龙灯,是一个很传统的习俗,农民伯伯为了一年的风调雨顺、安居乐业、平平安安,每年的正月十五期间都用这样的活动方式来祈福。所以,每到正月十五的晚上,远远地便听见了那锣鼓声,响彻云霄。那喜气洋洋的气氛,至今也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那时的我可真开心,牵着由外公给我做的兔子形状的灯笼满大街跑,龙灯去哪,我也跟到哪,即使小脸和小手已冻得通红,也不放弃,继续追赶着。

记忆中,一条“龙”要去许多地方,隔壁村子都要地“游览”一遍,只要看见龙灯来了,家家户户都拿出最好的鞭炮,“霹里啪啦”地响起来。大街小巷也都围满了人。最好看的,就是转圈了,在平时农民伯伯用来晒粮食的空旷的场地上,“龙”开始“跳舞”了,一圈一圈不停地在展现它那婀娜多姿的身体,龙头在里,龙尾在外,当整条龙围成一个圆时,突然中间一串鞭炮响起,锣、鼓等乐器也加快了节奏,这时看见龙头高高抬起转了一个身开始从里向外,这就是俗称的龙翻身,速度也加快了,这时整条龙一圈高一圈低相对而行,煞时好看,当龙头出来后,龙尾乖乖的往里钻了,慢慢的,龙尾越来越靠近中心了,又形成了一个圆,听大人们说这样意喻团团圆圆。

夜渐渐深了,可“龙”还在四处转悠,我却玩累了,肚子也开始咕咕叫了。刚进家门,就飘来了一阵香味,原来是奶奶把夜宵给烧好了,那就是我最爱吃的—粉干。深泽的粉干,那可是名副其实、味道一绝啊。吃起来爽口,而且很有弹性,煮久了也不会糊。小时候的我,经常吃这个,每次端着小板凳,把碗放在板凳上,自己蹲着吃。而如今,再也找不到那种熟悉而陌生的味道了。

春节习俗的古老记忆 篇7

《荆楚岁时记》是南朝梁人宗懔撰写的一部记载荆楚岁时习俗的著作, 也是保存到现在的我国最早的一部专门记载古代岁时节令的专著, 更是我国第一部岁时民俗志。“荆楚”一词, 最早见于《诗经·商颂·殷武》:“挞彼殷武, 奋伐荆楚。”本指楚族或楚国, 后因楚国的境域约相当于古荆州, 故沿用泛称长江中游一带。

宗懔 (502—565) , 字元懔, 又字怀正, 祖籍南阳涅阳 (今河南涅阳县) , 居江陵。南朝梁著名学者。湘东王萧绎镇荆州, 宗懔经长史刘之遴推举往见, 一夜写就《龙山庙碑》, 深得萧绎赞赏。历任刑狱参军兼掌书记、临汝令、建成令、广晋令、荆州别驾、江陵令。萧绎在江陵即帝位, 擢为尚书郎, 封信安县侯, 食邑千户。承圣三年 (554) , 元帝兵败, 宗懔被俘, “周文帝以懔名重南土, 甚礼之” (《北史》卷七十) , 居于长安。世宗即位, 又与王褒等在麟趾殿刊定群书。保定中卒, 年六十四。有集二十卷, 已佚。遗著甚夥, 辑为二十卷行世。其中最著名者为《荆楚岁时记》。

《荆楚岁时记》一书就是宗懔寄人篱下之时思念家乡, 追忆故土而著, 距今已近一千五百年。书中, 宗懔根据自己耳闻目睹和前人记载, 记述了荆楚地区岁时风俗的概况, 年节时的饮食、活动和颇有趣味的民间故事等, 并考证了一些风俗习礼的缘由, 反映了古代荆楚大地的社会景象和人们的生活情趣。其中采录的某些神话和传说, 以及方物和民俗, 多为他书所失载。全书记载了自元旦至除夕的二十四节令和时俗, 总三十七条。在每个条目下, “正文”简述节令时俗, “按语”说明某一时俗的来龙去脉, 引用经典俗传六十八部, 共计八十多处。全书以时间为序, 从正月至十二月依月而记, 每月中所含的节令分而述之。

今人谭麟钟情《荆楚岁时记》, 为其详作译注, 嘉惠读者。一九七六年和一九七七年, 谭麟参加《汉语大字典》编写工作, 开始接触《荆楚岁时记》并对它产生浓厚兴趣。当时他承担制作《荆楚岁时记》选择式卡片的任务。在对一些字头的义项研究中, 谭麟逐渐对《荆楚岁时记》爱不释手, 遂决定将其进行整理和译注, 使之晓畅易懂。译注时的底本为线装古本, 全无句读, 但有分条提行的书写款式, 共计三十八条, 也无分条目录。所以译注时, 为了使每条内容完整, 各条之间互相衔接, 谭麟就参照《湖北先正遗书》本, 将“是日 (指五月初五日) , 竞渡, 采杂药”和“是日, 竞采杂药”两条合并为一条, 形成《译注》本三十七条, 每条均拟定八字标题。为醒目起见, 谭麟又将三十七条标题编成目录列于书前。

荆楚大地传统的节俗活动丰富多彩, 尤以春节为甚。据《荆楚岁时记》的记载, 至少在南北朝时, 荆楚地区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岁暮, 家家具肴蔌谒宿岁之位, 以迎新年。相聚酣饮。留宿岁饭, 至新年十二日, 则弃之街衢, 以为去故纳新也。”守岁的习俗, 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 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年三十守岁, 俗名“熬年”。

《荆楚岁时记》这样记述古代荆楚人民过春节的欢乐情景:“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月。鸡鸣而起, 先于庭前爆竹, 以辟山臊恶鬼。”每到初一这天, 家家户户争相燃放爆竹, 以吓退怪兽恶鬼。“帖画鸡户上, 悬苇索于其上, 插桃符其傍, 百鬼畏之。”为祈求平安, 人们在纸帖上画一只鸡, 贴在门上, 把苇索悬挂在画鸡上面, 桃符树立在纸帖两旁, 以次驱逐邪恶。

《荆楚岁时记》还描绘了春节隆重而欢庆的场面:“长幼悉正衣冠, 以次拜贺。进椒柏酒, 饮桃汤。进屠苏酒, 胶牙饧。……凡饮酒次第, 从小起。”大年初一, 男女老少人人穿戴齐整, 到亲戚朋友和邻居家拱手作揖, 相互祝贺拜年。各家还为拜年的客人准备了糖、水果、糕点、瓜子等款待品。人们频频举杯, 畅饮丰收美酒, 年幼者首先品尝, 享受着节日的优待。

中秋节习俗 篇8

是“中秋”还是“仲秋”?

有的同学在一些书里可能看到过“八月仲 (zhòng)秋”的说法。那么,农历的八月十五到底是“中秋节”还是“仲秋节”呢?

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被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每个季节包含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按照这个道理,那时的秋季是七、八、九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秋”、“仲秋”和“季秋”。其中八月作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就被叫做“仲秋”了。而八月十五日正好是八月的中间,因此称为“中秋”。

现在你知道了,“仲秋”指的是八月这一整个月;而“中秋”才是专指八月十五这一天。所以当然是“中秋节”而不是“仲秋节”啦!

拜月习俗

从很早的古代开始,中国的帝王就有在八月十五这一天祭拜月亮的习俗。你去过北京的月坛公园吗?那里就是明清时期皇帝们祭拜月亮的地方。但直到唐朝时,中秋节才成为一个固定的节日。那时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因为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拜月节”。到了宋朝,各种庆祝中秋节的习俗活动开始盛行。到了明清时,这个节日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在古代,中秋节有一个很重要的习俗就是祭拜月神。人们在院子里摆上大香案,放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果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所在的方向,点上红烛,之后全家人依次跪拜,祈求月神保佑一家人健康平安,团团圆圆。最后切开团圆月饼,每人吃一块。切之前要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和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而且每块月饼的大小都要一样。这个风俗代表了中国人对合家团圆、幸福美满的渴望,至今还在很多地方流行着。

舞火龙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有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上起,香港铜锣湾的大坑地区就会开始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要连续进行三个晚上。这条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龙身,上面还插满了长寿香。这一活动在当地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成为香港的一项重要传统活动。

相传很早以前,大坑区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出搜捕,终于把它击毙。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飞。数天后,当地就发生了瘟疫。这时,村中父老忽然被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事有巧合,此举竟然奏效。从此,舞火龙的习俗就流传至今。

闹秋灯

在家拜完月神,大家就要开始吃月饼、赏月聊天啦。如果是文人们聚在一起,免不了又要吟诗作对。许多著名的大诗人都写下了咏月的诗句。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要到外面去逛逛夜市、溜达溜达,经常一玩就是一个通宵。晚上游玩,当然少不了要点上灯笼。 慢慢地,中秋节也和元宵节、中元节一样,成为一个赏灯、闹灯的节日。

与前两个节日不同的是,这时玩灯的大多是儿童。大家自己动手,用各式各样的材料做成精致、小巧的彩灯,提在手里,出门一起玩耍。例如在广东一带,孩子们在家长的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挂起来比赛,看谁挂得高、挂得多。而在广西南宁一带,很多人会自己动手制作柚(yòu)子灯、南瓜灯、桔子灯。所谓柚子灯,就是将柚子掏空,只留下皮,在上面刻出简单的图案,穿上绳子,在里面点上蜡烛,就做成了一盏灯。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同样的做法。人们还会把这种柚子灯放在水里,顺水漂走,成为当地一景。

在南方,放孔明灯是最有趣的玩灯习俗。人们用纸扎成大灯,灯下绑一根蜡烛点燃,随着热气的上升,就会使灯飞到空中,非常奇特好玩。但这种灯有一个很危险的地方,就是你不知道它会飘到哪里,落下时很容易引起火灾。所以在一些城市里已经禁止燃放这种灯。如果你特别想玩孔明灯的话,最好到郊外找开阔的地方燃放。

兔儿爷

要是你不知道这个东西是啥,那还算哪门子的北京人?在北京街头,一过农历七月十五,兔儿爷摊子就摆出来了。前门、鼓楼、西单、东四等处,到处都是兔儿爷摊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看着就觉得热闹。

兔儿爷到底是干嘛的?前面不是说了吗?中秋节拜月的时候,要把月神的塑像供起来。在明朝末年,受到嫦娥神话的影响,人们认为月宫里住的“月神”是一只小兔子的模样。于是就开始用泥土捏成兔形,作为月神的塑像,用来在中秋节拜月时使用。这个风俗后来尤其在京城盛行,渐渐地,制作这种兔子塑像就成了一门手艺。

家乡端午的习俗作文 篇9

家乡的端午节盼望着,终于把期待已久的端午节给盼来了。又闻到那想念已久的粽子香,荷包香。吃粽子是我们家乡端午的习俗,每年端午家家都会包粽子,煮鸡蛋。青青的柴叶包着白白的糯米,煮熟闻一闻,清香扑鼻,没吃就陶醉了。吃完粽子,大人们会去野外采些或者买些艾草,青蒲等香草给孩子们煮水洗澡,驱蚊。洗完澡后会给他们换上新衣服,戴上香荷包和彩色绒线,祝福孩子们在夏天里蚊虫不侵,健康成长。换上新衣服的孩子们会聚集在一起玩耍,比比谁的衣服好看,谁的香包好闻,谁的绒线鲜艳,非常热闹。家乡的端午节,人们会一家子人聚在一块吃饭,一起品尝着粽子,谈论着孩子,享受这幸福的好时光。这就是我们家乡的端午节,悠闲,平淡。你喜欢吗?

 

家乡过年的习俗作文 篇10

在我的家乡崇武,至今还保留着许多闽南过年的习俗,其中,我觉得最有趣的是“跨火盆”。我至今还忘不了第一次跨火盆的情景。那个年兜的晚上,一家人喜气洋洋地吃完团圆饭,奶奶就恭恭敬敬地在香炉里点上线香,然后把用红纸、金纸包着的薯藤柴枝堆在大门外,点燃,等到烟绕火旺时,她让伯伯、爸爸和哥哥按辈份跨过那堆火焰。我也兴致勃勃地排在哥哥后面。可是,被奶奶拉到了一边,严肃地说:“这是男人才能跨的,你女孩子家跨什么火盆?”我嘟起小嘴,不高兴地走开了。爸爸把我抱了起来,对奶奶说:“妈,现在都什么年代了,女儿也是儿啊!”

在大家的说服下,奶奶才同意让我跨火盆,我高兴极了。我们一个接一个跨过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奶奶在一旁大声念道:“跨入来,年年发大财;跨出去,无忧又无虑;跨过东,五谷吃不空;跨过西,钱银滚滚来。”

我当时只觉得好玩,并不知道“跨火盆”意味着什么。后来妈妈告诉我,这也叫“过火盆”,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我们跨过火盆后,奶奶把一串鞭炮放进火盆里,立刻传来一阵清脆的噼噼啪啪声。随后,奶奶急忙把“跨火盆”未熄的余灰用畚斗收集起来,添于炭炉中,她说,这叫“添旺”,象征家业更加兴旺。

浅析甘南藏族的婚礼习俗 篇11

新中国成立以前,藏族之间通行等级婚姻,即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要对等。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由自由恋爱成婚的比例越来越大。藏族姑娘到十七,八岁时就要行“上头礼”,在举行过上头礼接受过长辈的祝福后,表明已经成人,就可以自己自由选择称心如意的伴侣。逢年过节或众人聚会时,男女青年相互认识结交,或在放牧时通过对唱“拉伊”表露爱慕之心,撒播爱情的种子。

在舟曲、迭部一带,当男女青年听过接触、交流或对唱情歌彼此了解后,男女方双方先告诉自己的父母,双方父母会通过不同的关系打听对方的情况,觉得双方合适,便会去寺院请寺里的喇嘛推算两人的属相是否相否。如果相合,男方的父母就会找一位与姑娘家关系好的老人或都了解的双方的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做“瓦日哇”(系藏语,意为“中间人”即“媒人”),准备提亲(俗称喝订茶酒)。“瓦日哇”就会带着男方家的直系亲戚,拿上青稞酒,几斤茶叶,几包糖,前往女方家提亲。女方家闻讯,请来关系较好的邻居作陪。提亲当天,是不允许男方家前来提亲的任何人见姑娘。“瓦日哇”进到女方家后,首先由“瓦日哇”说一说男方家中的情况,并把拿来的青稞酒等一些礼物放到堂屋前的柜子上面(佛龛)。女方家里再在看到这种情况后,就会打开“瓦日哇”拿来的酒共同畅饮。“瓦日哇”受到女方家的盛情款待后,便回去告知男方家人,尔后等待女方家的回音。这期间女方家还要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合在一起卜算一下,看其是克是合,相合才能配婚,否则,女方家要提出拒绝这门亲事。八字相合、“阿央”也同意这门亲事,女方家为了慎重起见,一般不马上答应,过数日后再答复。女方家同意后,就会把“瓦日哇”带来的一壶青稞酒酒喝完,装上青稞或食粮,女方家就要将此意托人转告给“瓦日哇”,“瓦日哇”将酒壶送到男方家,男方家一看就会明白女方家已经同意了这门亲事。“瓦日哇”再转告给男方家,并选定吉日,带上系有白羊毛的酒二瓶、哈达一条、砖茶一包、烧馍一对(其上也系有白羊毛)、衣服一套到女方家。因这次来代表着二家人共同的意愿,故称提“双瓶”。女方家将“阿央”请来,一则订亲,二要商量彩礼、娶亲时间。这门亲事就算是说定了,女方家要设宴款待“瓦日哇”。从现在起,男女双方不得在二家中相互走访,见面,只等洞房花烛。

迎娶新娘的前一两天,新娘家要招待娘家客人。出嫁时,新娘哭着不肯离去,以示对娘家的不舍。在亲戚朋友的劝说下,新娘在自己的姊妹陪同下到婆家去。到了婆家,新娘拜见男方的长辈以及亲戚后,就算正式成了男方家的人。之后,新娘来到婚礼席前,给前来贺礼的亲戚朋友敬酒,以示感谢。到了晚上,亲戚朋友都走后,婚礼就算结束了。婚礼后的第七天,新娘家的人请新娘在娘家住上七天后,再由新郎接新娘回婆家,正式开始婚后的生活。

卓尼、临潭的藏族,娶亲另有讲究。大清早,新郎打扮出众,一行人带上礼品、哈达到新娘家去,到新娘家门前,先向新娘家的人(迎达)献上哈达,相互致意后,而后新娘家的姑娘们向新郎及娶亲人(稍连)泼水,以示涤污去晦、吉祥如意。新娘头顶大氆氇褐杉,被阿舅们簇拥着来到男家,进入新房后与陪伴的女伴坐在一起,众来客坐上席。等大家吃完后,女队跳一种叫“阿加”的舞蹈,男队唱“善巴”酒曲,通宵达旦地上演。新娘当晚不进洞房,由新郎母亲领新娘去村里认识本家亲戚,回来后转灶房,熟悉家庭环境,同时举行告别仪式,然后新娘仍被阿舅们接走,在娘家住一段时间。之后选定吉日,由娘家人陪同或由男方接回婆家,开始正式的婚后生活。

在碌曲、玛曲、夏河,婚礼一般选定在正月上半月的单日来举行。娶亲之日,新郎与年龄相仿的表兄弟在媒人的陪同下,骑马去接新娘。同时牵上给新娘乘坐的一匹白马,并带上哈达、就、糖果之类的东西。男方的迎亲队伍到达女方家举行告别仪式后,新娘便被扶上马背,用左臂衣袖口捂住半边脸,哭着力量去,迎亲的人则在新娘旁边劝说。女方的送亲人除了两位伴娘,其余都是男性(阿舅)。新娘到达男方家后,先要绕喜帐一圈(帐前用白毡铺路),由新娘的舅舅说一番“下马话”后才下马,由新郎抬进账房里。紧接着,娘家人在账房左侧最尊贵的位置依次坐下,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吟唱祝婚词,然后由男方的执事们摆设婚宴。执事们手拿酒碗、唱着酒曲,向娘家人敬酒。婚宴结束后,婚礼才算正式结束。

招婿(上门)也是藏族婚姻的一个主要内容。藏族群众对待儿子和女儿没有亲疏之分。当姑娘已经确认自己爱上某个小伙子的时候,她就可以备下一条“哈达”和一瓶酒,托媒人到小伙子父母处去求婚。亲事如说妥当,一切迎亲之礼概如出家姑娘时的程序。在人们的心中,出嫁儿子和出嫁女儿是一样的。在一切从妻居的家庭中,男性家长制都是十分明显的,女婿理所当然地充任家长,在社会上代表家庭。同时,藏族中寡妇也可以再嫁或招人上门,如有转房条件,可以转房。对婚前子女,不歧视,与其他小孩一视同仁。

参考文献

[1]康莉.走进藏族婚礼[J].森林与人类,2003(1).

[2]王京.藏族婚礼[J].今日民族,2001(1).

家乡的习俗小学作文 篇12

进入腊月,年的气氛越来越浓,大人、小孩都在为过年准备着。腊月初八,俗称腊八节,这天一大早,家家户户都要做腊八粥。腊八粥里有黄豆、绿豆、江豆、花生、小米、大米、红枣和饺子,放在锅里煮熟后,再把同时准备好的浇汁(豆腐丁、胡萝卜丁、白萝卜丁、调料)浇到盛出来的粥上,放到院子中间准备好的桌子上敬天神。之后,才和家人一起吃。

腊月二十三,俗称过小年。这一天,家家要包饺子,买糖瓜。晚上,要送老灶神升天。全家人要把准备好的对联贴在老灶神像的两边。对联是: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在老灶神面前的`桌子上,摆上糖瓜之类的祭品。全家人还要在老灶神像前,烧香,行礼,最后把老灶神像揭下来烧掉。

过了腊月二十三,人们就更忙碌了:杀猪、宰羊、买菜、磨面、蒸馒头……

到了除夕这天,人们忙着打扫卫生、贴春联,而且每家的门口都要放上一根挡财棍。人们还要煮饺子,年夜饭做好了以后,要把新请的灶神贴上,贴好后,还要敬神,放鞭炮,最后全家人才一起吃年夜饭。吃完饭后,长辈会给小孩子发压岁钱。这一夜,人们还要熬夜,称为守岁。

大年初一,在敬神和放鞭炮后,全家人开始吃早饭。饭后,人们就开始相互拜年,互致新年祝福。

从大年初二开始,人们相互走亲戚,拜年。

到了正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家家要吃元宵,门上要挂灯笼,小孩也要提着灯笼,聚在一起比比谁的灯笼好,玩得可开心了。

家乡的习俗作文700字 篇13

我们家乡有个习俗,只要谁家小孩满十岁了,准在初八那天请所有的亲朋好友吃饭,什么七大叔,八大姨,都要来,今年刚好赶上,又有人过十岁生日了,我和妈妈带上礼物,一大早便出发了。

这个亲戚属于那种不是特别熟的,不熟到什么程度呢?见了面,我连他叫什么,该怎么称呼他都不知道,毕竟,一年就见一次面啊!到了他家,很龙套地向他拜了拜,说了句“新年好”!主人便把我一人请进了里屋,留我妈妈一人在客厅,至于干什么,不看我都知道,要交礼金,也可以理解为份子钱,但未成年人是免费的。哈哈。

过年时,中午饭吃的特别迟,一般是在一点或者两点时才吃的,这时,大人们可以聊会天,把小孩子们放在一边,小孩子们这会无非就是看看电视,玩玩游戏,轻松自在。

要到吃午饭的时间了,但你吃饭总不会站着吃吧,你首先得会“坐席”坐席也有讲究,辈分越低就要坐在离门口越近的地方,在吃的时候也有讲究,不能翘二郎腿,这样对主人们不尊重。不能大声喧哗,会影响别人,也很不礼貌,吃完饭后,更加要注意,不可以擅自离位,必须等大家都吃好了后才可以离开。吃完饭后,要把筷子放在桌子上,千万不要放在碗上,这是一种非常没有礼貌的行为。因为只有在有人去世的时候,才会这样摆放碗筷,如果没有人去世这样摆放碗筷,可以说是客人对主人的诅咒,是非常没有礼貌的表现。

上完菜后便没有过多的规矩,反正就是吃,吹!吃饭时大家谈的很开心,什么话题都有,说说你今年的工作如何,孩子的成绩如何,一派和谐,从话中透出的是对亲人的`怀恋与关心,主人将鞭炮烟花燃起,在这本不安静的和谐中增加了几声重重的喜悦。桌上的菜有很多,各式各样,但少不了鱼,年年有鱼,年年有余!

浅析乔治·迪基的艺术习俗论 篇14

在这篇文章中他首先批判了历史上为艺术下定义的两种努力, 一种是模仿说, 一种是表现说, 他认为这两种学说只是看到了艺术作品那些突出的但是偶然的特征, 并把这些偶然的特性看作必然的本质, 如模仿说就把艺术与题材之间的相似关系当作艺术品的本质特征, 而当表现主义作品出现时, 那么这种看法也就不攻自破了。所以, 他认为“传统下定义的种种尝试, 时常只看到艺术作品那些突出的但是偶然的特性, 而不能发现那些显示艺术在历史发展中某一特殊阶段的特征”, 从这句话来看, 乔治·迪基似乎意图跳出“偶然的特性”的圈子力图寻找一种艺术的必然共性。可是, 他所谓的“历史发展中某一特殊阶段的特型”又与“偶然的特性”有什么区别呢?“偶然的特性”本来就是某一历史阶段显现出来的。这里, 他似乎是为二十世纪末现代派艺术的反艺术特性寻找理论上的支持与依归, 这也就是为什么他对现代派艺术采取了极为宽容的态度, 显然, 他把“废物塑料”与“惊奇艺术”等看作是他口中的“某一特殊历史阶段”的艺术。如果为艺术下定义要照顾到历史上每一个历史阶段的种种特性, 那么, 历史本来就是不断发展的, 艺术也会随之翻新, 眼前目下, 我们为艺术下了一个定义, 而当艺术走到一个新的特殊的历史时期时, 哲学家和美学家又当如何处之呢?是不是应该修正我们关于艺术的定义呢?那么, 艺术就应该算是一个流动不居的概念, 就像乔治·迪基所认为的艺术的亚概念是开放的, 那么, 它的种概念也应该是开放的。

然后, 乔治又批判了维特根斯坦与韦兹等分析美学家艺术不能下定义的观点。维特根斯特提出了对美学产生极大影响的“家族相似理论”, 它以游戏为例, 认为所有游戏种类之间, 诸如牌类游戏, 棋类游戏, 球类游戏等并不存在一种本质上的共同特性, 只是此类与彼类有某种相似, 而彼类又与第三类有一些相似之处, 这些相似构成一个复杂的相似网络, 于是就有了所谓“游戏”一说。显然维特根斯坦反本质主义的立场消解了传统美学为艺术下定义的种种努力, 要求人们放弃“美的共同本质”这样的幼稚概念, 也放弃为艺术下定义的企图。

然而, 毛瑞斯·门德鲍姆就维特根斯坦的这一著名观点提出质询。他认为维根特斯坦只关注了游戏“外观”的特征, 即容易被察觉的性质, 而没有注意到游戏的共同具有的“一种对每一个参与者或旁观者有吸引力的非实用性的兴趣的潜能”。乔治·迪基认为“虽然门德鲍姆并不试图给艺术下一个定义但他提出, 如果人们关注艺术的‘非外观特征’的话, 那么, 将成为为艺术下定义的基础的一切艺术品的共同特征也许有可能被揭示”, 于是乔治·迪基深受启发, 在此基础上为艺术下了一个定义: (1) 一个人工制品: (2) 一系列方面, 这些方面被某个或某些代表一定社会习俗 (艺术世界) 而行动的人, 授予供欣赏的候选者的地位。

显然, 乔治·迪基并没有真正理解门德鲍姆“非外观特征”的真正含义。门德鲍姆提出“家族相似”不仅是外观上的相似, 而是一个家族在遗传学上具有共同的基因特征, 也就是“内在特征”。乔治·迪基也试图找到艺术的共同的特征或者说本质特性, 他说“我们已经知道, 艺术世界诸系统的极为多样化, 所以艺术品没有共同的外观上的特征是不足为奇的。然而, 如果我们回过头去按这些作品的习俗背景去观察它们, 那么, 我们将能发现它们所共有的本质特性。”这里, 乔治·迪基强调了艺术的“本质特性”。所以, 从出发点上, 他试图找到所有艺术品的共同特性, 这也是他认为艺术可以下定义的理由, 所以, 我们似乎可以说, 从出发点上, 乔治·迪基的立场还是本质主义倾向的。但是, 其所说的本质并不在艺术品本身之中, 而是外在于艺术品的艺术世界, 即种种社会习俗或者制度, 这显然和我们所理解的“内在特征”大相径庭, 因为所谓社会习俗显然还是外在于艺术作品的种种外在因素, 艺术品仅仅是被艺术世界授予被欣赏的候选地位的东西, 一个“艺术品”能否能够成为乔治·迪基分类意义上的艺术品显然不是由这个“艺术品”自身的内在特性决定的, 而是由外在的艺术世界决定的, 也就是说, 乔治·迪基根本不承认艺术品有什么共同的内在特性, 一切东西, 只要是人工制品 (后来他又扩而充之, 认为自然物品也是如此) , 都有成为艺术品的可能。显然, 这又是分析美学家的论调。所以。乔治·迪基的出发点和他的最终归宿是自相矛盾的。其实, 当乔治·迪基最初认为艺术可以下定义的时候, 就已经是一个本质主义者了, 因为下定义这件事本身就是要为所定义之物找到一个或几个本质的特征, 以便人们可以对其他之物根据定义的特征看是否能够对号入座。

我们再来看乔治·迪基关于艺术的定义: (1) 一个人工制品; (2) 一系列方面, 这些方面被某个或某些代表一定社会习俗 (艺术世界) 而行动的人, 授予供欣赏的候选者的地位。这里, 他提出了艺术“授予”说, 认为一件物品之所以成为艺术品是由艺术世界授予了它这样的资格, 就好像一位牧师授予一对男女合法夫妻的地位。这艺术世界是由创作艺术作品的艺术家, 艺术评论家, 画廊经纪人, 图书馆馆长等以及它们的艺术活动构成的。他以达达主义代表人物杜桑的作品“泉”来印证这一观点。1917年, 杜桑让他的女朋友给“独立艺术家展览会”送去一个小便器, 并题名为“泉”, 这个展览会是一个与学院派作对的前卫艺术家协会主办的, 虽然他们并没有接受杜桑的作品, 可是它在日后却成为众所周知的艺术品。那么, 我们可以用乔治·迪基的艺术定义来的姿势, 它指的应该是一种有意味的审美态度。如此说来, 其实乔治·迪基艺术定义的第一个条件也可以取消, 为什么必须是一件人工制品呢, 如果杜桑当初选择并不是一个小便器而是一件自然物品, 比如韦兹的浮木, 谁又能否认它也可以成为一件艺术品呢?所以, 是否是一件人工制品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人的选择态度, 当一个人把一块浮木用审美的眼光带回家并挂在墙上, 那么, 它就是一件艺术品。如果另一个人觉得它长短适宜, 粗细恰当, 于是把它带回家搭鸡棚, 那么它就是一件实用品。所以, 归根结底, 创造者和欣赏者对一个对象的经验特征尤其重要。关于这一点, 乔治·迪基在文中也有承认:“同样的, 图钉, 信封, 塑料, 餐叉也有种种能够被人欣赏的特质, 假如我们努力把注意力集中于它们上面的话”, 这里有一个词很关键, 这就是“注意力”, 这种注意力不可能是一种实用态度上的注意力, 是我们观察衡量一把勺子容量大小可以盛多少汤料, 长短如何, 是否方便放入口中, 它应该是一种审美注意力, 关注它的色泽, 纹理, 曲线等等。所以,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 只要采取一种审美注意力, 那么, 如乔治·迪基所说“说任何对象会不具有某种可供欣赏的特质, 似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 他却在《审美态度的神话》一文中否认审美态度能用任何一种注意力来加以论证, 他根本就否认有一种特别的审美注意力, 而认为只有“注意”与“不注意”的区别。他认为, 人们看一件艺术作品如果只考虑它的实用价值, 那么“注意力”就分散为“不注意”。可是, 显然, 把浮木挂在墙上的人和拿它搭鸡棚的人都是对它实施了注意力的。所以, 我以为, 乔治·迪基像许多哲学家一样犯了一个错误, 这就是维特根斯坦所说的“哲学病的主要原因——偏食, 只用一种例子来滋养思想”。

参考文献

[1]蒋孔阳.西方美学通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2]蒋孔阳.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3]乔治·迪基.艺术和审美.美国:康乃尔大学出版社.1974年版

家乡的习俗作文500字 篇15

在春节,有着很多有趣的事情:在大年初一至初五会制作酒酿蛋同家人、客人们分享。自家酿造的香甜的米酒,加上蒸熟的乌鸡蛋,再添上又甜又大的蜜枣,撒上有着调味作用而又有营养价值的枸杞。一碗香甜的酒酿蛋便成功出场了!相信没有客人能够抵挡那香甜的诱惑……而在这时,即使不是客人的我,也忍不住先尝下一口,看着家人与客人那慈爱而又带着哭笑不得的眼神,就感觉这才是春节的最大享受!

还有就是祭拜天地,每次在过年的期间我们都要祭拜天地,让他们保佑我们可以全家安全一年里不会出事。我们要把猪头和一些吃的东西放在桌子上,拜天地这样可以全家幸福。每次拜佛的时候,我都淘气地对着佛像做鬼脸,虽然总是被家人制止,但我相信,在这一年一次的盛会中,佛主是不会介意我的小小举动的……

在春节之后的元宵节,家家户户都会做汤圆、麻琪(一种油炸汤圆,里面通常会放慢豆沙等香料。)糯米制的汤圆,在晶莹的汤汁中放射出迷人的华光。轻轻咬一口,酥脆而又可口的香芝麻糊或者豆沙就从汤圆中流出来,令人回味无穷!而在吃完汤圆后,又有绚烂多彩的烟花欣赏,所以元宵节一直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划龙舟也是在赣南地区非常盛行的,龙舟的代表队都以乡、公司集团等划为参赛单位……虽然在我的身边无幸见到这种盛景,但我一直很向往这样的比赛,等今年有机会,有一定要见识见识!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精彩的习俗,精彩的文化;这就是精彩的我的家乡——精彩的江西赣南!

上一篇:辅导员给大一学生评语下一篇:华师大版九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