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中心社区活动方案

2024-08-22

早教中心社区活动方案(精选6篇)

早教中心社区活动方案 篇1

一、活动时间:4月9日

二、活动地点:万街小区广场

三、活动主题:早教进社区,家园共提高

四、活动目标:

1、为让1_3岁幼儿接受更优质的教育,为宝宝提供专业的早期教育课程。

2、给家长提供一个学习教育技能的平台,了解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四、活动准备:

幼儿园宣传展板、报名册、育儿知识、早教游戏活动、学前教育指导书籍、气球、音响、横幅、宣传资料及各类游戏活动道具

五、活动组织

活动人员安排:

1、负责人:

2、招生报名:

3、游戏活动组织:

4、活动摄影和气球发放:

活动安排:

(一)活动区

1、宝贝运动区:

《小青蛙》(负责老师:___)

活动准备:《小青蛙》音乐、小青蛙手套。

活动玩法;请全体家长和宝贝一起站起来和老师一起动起来做运动,一位教师带操,一位教师可以手拿话筒,适当为宝贝加油。

《投投乐》(负责老师:___)

活动准备:篮球架、皮球、纸球。

活动玩法;请宝贝拿起皮球或纸球在指定的位置将球投进篮球架。

2、亲子互动区:

游戏名称:《小推车》(负责老师:___)

游戏准备:小推车、音乐一首。

游戏玩法:请一位家长把幼儿放在小推车上,将小推车推到终点,抱一个纸球推回起点,游戏结束。

游戏名称:《爬爬乐》(负责老师:___)

游戏准备:动感音乐一首、地垫、球。

游戏玩法:家长指导幼儿爬到终点抱一个气球返回起点,先到者获胜。

(二)育儿咨询区(负责老师:___)

0_3岁育儿咨询区——婴幼儿卫生保健、疾病预防、心理特点及教养要点专家咨询活动。

主题:生活行为习惯、入园衔接及适应问题、心理发展及个性培养、家庭养育方法指导、常见疾病预防等。

早教中心社区活动方案 篇2

2004.03上海四平社区文化中心一期工程改扩建及室内装修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2007.06上海四平街道办事处敬老院改扩建及室内装修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

2007.09上海四平社区文化中心二期工程改扩建及室内装修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

1 改、扩建与新建的区别

保留现存建筑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并根据新的要求对其余部分实行不同程度的变更, 本文中把包含上述内容的建筑活动称为改建。扩建是指在原有建筑物的基础上或在其关系密切的空间范围内, 对原有建筑功能进行补充或扩展的新建部分。随着越来越多改、扩建后的老建筑的投入使用, 人们逐渐意识到了改建的重大意义。

1.1 原始条件的限制和设计的局限性。

改、扩建不同于新建, 其可供建筑师随意发挥的余地比较小。原有建筑的结构、风格、周围环境等都是对它的制约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 改、扩建比新建难度更大。

1.2 前期的准备工作繁重。

改、扩建项目在设计前建筑师手中必须拥有一套完整的原有建筑的平立剖图纸。有些无图纸的建筑, 此时须依据实物进行测绘。同时周围的环境和现状也是十分重要的设计前提条件, 必须做好深入和仔细的调研工作。

1.3 结构、设备专业的提前参与性。

在改建设计中, 建筑师必须从方案设计开始就要和各专业的工程师通力紧密协作, 在充分尊重原有建筑的前提下, 协调好原有建筑空间与新的功能要求之间的关系。在总平面设计中应提前与设备专业密切配合, 合理布置建筑、道路及广场的雨污水排放及走向, 以确保新旧场地的一体化, 不留设计空白。

2 结合实际工程后的设计思考与总结

2.1 总体规划与布局。

2.1.1现有总体布局存在的问题。a.很多老城区的社区用房往往是利用居民小区里的闲置的房屋, 它们基本所处的地理位置复杂, 标志性差, 无法满足现代观念中社区服务中心的功能;b.周边被大量的居民住宅包围, 与城市干道的联系通道狭窄, 消防车难以到达建筑周围, 施工操作面小;c.没有统一的绿化景观设计, 布局零乱, 健身及活动场地缺乏;d.老城区的城市管网陈旧, 场地内没有合理的排水设计, 容易造成大面积积水。2.1.2合理布局新旧建筑。针对上述问题对现有建筑的基地周围进行仔细调研, 找出最佳的切入点着手设计。一般扩建建筑的平面位置会选在原有建筑的南侧以及更靠近城市干道的一侧, 这样做有很多优点:a.减少对周围现有居民住宅的日照影响, 减少矛盾的发生;b.减少应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成使用后可能产生的噪音对周围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c.增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标志性, 更好服务于民;d.可与旧建筑形成一个独立的内部院落, 增加健身及活动场地, 给老年人带来一个舒适、安全的室外活动场所;e.缩短消防车的行驶路线, 更便捷的到达目的地。

2.2 平面设计。

2.2.1现有平面存在的问题。原社区用房都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建筑物, 一般多为砖混结构体系, 预制空心楼板, 开间只有三米左右的小空间平面形式, 无法满足现代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使用功能的要求。2.2.2调整平面功能。一般的设计原则是:将有大空间使用需要的房间 (如:营业厅、多功能厅、健身房等) 放置在扩建的平面中, 相对空间要求不严格的房间 (如:棋牌室、医疗保健室、老年公寓、后勤办公等) 放置在原建筑平面中。改、扩建的平面可以有机结合也可以相对独立, 可根据不同项目的设计要求具体设计。尽量减少改、扩建的平面之间直接连接面的宽度, 这样做有以下优点:a.可以保证处于北面的旧建筑的南侧采光问题, 不用应为采光不足而勉强形成平面使用不合理的狭长空间;b.改、扩建的建筑之间可以围合出的内部庭院空间更大、更舒适, 让老年人可以享受充足的阳光;c.有利于不同的结构体系各自独立, 避免过多的相互制约和影响, 减少可能产生的不同建筑之间沉降的问题。2.2.3增加设施完善功能。在四平社区项目的设计中我发现将垂直交通系统设在改、扩建两栋建筑的南北联系廊处十分合理和讨巧, 平面流线也很顺畅, 这样做还有以下优点:a.垂直交通系统属于不需要考虑日照的平面空间, 布置灵活, 不影响主要日照采光面;b.由于改、扩建两栋建筑的平面使用功能不同会形成两栋建筑的层高也不同, 如何处理这个高差?这时连接它们的楼梯间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就是将楼梯间横于新、旧两栋建筑之间, 利用楼梯梯段的上下平台分别作为通向新、旧建筑的不同出入口, 这样就可以将层高错开一个楼梯梯段的高度。在上海四平社区文化中心一期工程项目的设计中, 就是利用这种手段解决了改、扩建两栋建筑之间2米左右的高差问题;c.另一种布局方式是楼梯间垂直于新、旧两栋建筑之间, 并在平行楼梯间的位置设置连接走廊, 对于新、旧两栋建筑层高高差较小时, 可以利用这条长廊做缓坡自然过度。在上海四平社区文化中心二期工程项目的设计中, 就是利用这种手段解决了改、扩建两栋建筑之间0.5米左右的高差问题。2.2.4无障碍设计。总结工程实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筑的无障碍设计可以做到以下几方面:a.建筑入口处按规范设置无障碍坡道, 入口平台宽度满足规范的要求;b.设置无障碍电梯;c.设置无障碍卫生间, 配套的洁具设计到位;d.整栋建筑的公共区域设置靠墙扶手, 便于老年人行走;e.室内外地面装修应选用防滑材料, 最好选用弹性质地的材料。

2.3 立面设计。

建筑立面的设计犹如穿衣服, 不与别人攀比豪华, 注重的是恰如其分。就四平街道的三个改建工程而言, 原建筑的结构体系陈旧, 结构图纸丢失, 给改建设计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建筑设计从以下几方面着手:2.3.1既然可以将立面设计理解为“穿衣服”, 那姑且将其定性为建筑表皮。将这层建筑表皮尽量不依附于原结构体系上就会减少对原有结构的影响;建筑表皮材质应尽量选用轻质、高效、节能、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如轻钢, 玻璃, 木材, 人造纤维等;2.3.2尽量将扩建部分的建筑立面展示在城市道路的景观面上, 以减少对旧建筑的立面改造要求;2.3.3空调室外机的安装与立面设计要完美结合, 同样采用自身解决承重的问题, 与旧建筑只是在楼层梁的位置拉接一下。无论是采用铝合金百叶还是金属栏杆的形式都可以达到很好的设计效果和满足合理的使用要求。

在上海四平社区文化中心一期工程项目的设计中, 我们在旧建筑的外墙外侧增设了一个带通风层的外表皮, 与原结构体系脱离, 形成双层玻璃幕墙, 其优点在于可以大大改善玻璃本身较薄而热熔小的薄弱环节。在双层皮之间实现组织通风、设置遮阳、引入阳光等一系列截然不同的目标。

3 结论

上海四平社区文化中心的三个工程现已全部竣工并先后投入使用, 在后来的回访中得知投资方、使用方和周围的居民都反映良好, 对于我们曾经付出的努力这是最值得欣慰的一点。在上海拥挤的城市中可以让老年人有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安逸空间, 满足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需求, 让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养。改、扩建能使旧建筑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是值得推广和发扬的。

摘要:城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筑物很多已“超龄”使用, 且使用功能不尽完善, 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上海市政府对此类建筑的改、扩建已迫在眉睫。通过对上海四平社区文化中心的三个改、扩建项目研究为例, 试图分析此类项目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早教中心亲子活动方案 篇3

活动动准备:皮球一个

活动过程:

1、请家长带宝宝面向教师席地而坐成一个半圈,宝宝坐在家长的面前,教师盘腿坐在家长和宝宝的对面。

2、教师情绪饱满,面带微笑,进行自我介绍。

教师:各位家长、宝宝,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参加活动,我是**老师“。向宝宝挥挥手说:”宝宝好!请宝宝也小手挥一挥,来向老师打招呼。”

3、介绍点名活动“滚皮球”

教师滚动皮球,皮球滚到谁边上,谁就上来介绍自己。

指导语:今天的主要是为了让宝宝能大方的介绍自己,知道自己的基本情况。家长在平时也可以用这种方式帮助宝宝尝试与人交往,愿意挥手与别人打招呼。

二、生活活动:宝宝来洗手

活动目标:提高家长的卫生意识,让家长指导养成孩子正确洗手和良好洗手习惯的重要性。

活动过程:

1、与家长交流讨论:宝宝在家饭前便后都洗手吗?经常洗手有什么好处?不洗手有什么坏处?洗手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2、教师指导家长边念儿歌边指导宝宝洗手。

儿歌:洗手歌

小朋友们来洗手,拉拉袖,湿湿手,

抹上肥皂搓一搓,清清水里冲一冲,

甩一甩,擦擦干。

三、律动:小手拍拍

活动目的:

1、发展宝宝手部动作。

2、让宝宝尝试语言口令与动作配合。

3、学习手部动作:拍拍,敲敲,转转。

活动准备:《小手拍拍》

小手拍拍,嗒嗒。小手拍拍,嗒嗒。小手拍一拍,嗒嗒嗒。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小手敲敲,咚咚。小手敲敲,咚咚。小手敲一敲,咚咚咚。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活动过程:

1、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学习一些手部的基本动作,如小手拍拍,小拳头敲敲等。

2、跟着音乐,小朋友自己做动作。

3、跟着音乐,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合作玩音乐游戏。

四、动手游戏:搭高楼

活动准备:各种形状、设计或颜色的积木

活动过程:先从一堆积木开始,逐渐给宝宝搭一座高楼。宝宝可能想帮你,或者他大概更喜欢一直等到你搭完了,再把高楼推倒,并以此为乐。在搭建过程中,要一直和宝宝说话,要么边搭边数积木的块数,要么说出积木的不同颜色。告诉宝宝,你打算搭一个大的还是小的高楼。看着你刚搭好的高楼坍塌下来,会促进宝宝因果意识的发育。

五、美术活动:涂色――小花

活动目标:

1.练习手指的精细动作,感知物体颜色。

2.体验活动的快乐,增进亲子感情。

活动准备:

背景音乐《多啦A梦》,彩虹伞1把,红色颜料,纸盘1O个,抹布1O块,图画纸1O张,盘子10个,布娃娃。

活动过程:

对家长的指导语:此次活动的目的在于通过让宝宝用手指点画来促进宝宝精细动作的发展.并感知物体颜色,体验活动的快乐。

(1)教师从手指游戏“开小花”自然过渡到用手指蘸颜料点画小花。教师示范点画的过程,并指导家长引导宝宝选择自己喜爱的颜色用手指点画。

(2)家长和宝宝合作点画小花。

活动的重点是帮助家长指导宝宝用指尖和指腹点画小花。

六、体育活动:大型玩具

活动目的:愿意在集体前展示自己。

活动准备:滑梯1座。

活动过程:

1.家长带宝宝面向教师坐成半圆,教师挥手与家长、宝宝打招呼,家长带宝宝挥手回应。

2.出示小滑梯:“哪个宝宝勇敢地上来坐滑梯,并告诉大家你是谁?”教师有序地请宝宝上来坐滑梯,协助宝宝爬上滑梯并滑下后,抱住宝宝站立并问宝宝:“勇敢的宝宝叫什么?”家长协助宝宝大声介绍名字:“我叫×××。”其他家长、宝宝一起拍手表扬:“×××、×××,真勇敢。”

3.游戏继续,直到每个宝宝都被介绍到。

早教中心元宵节活动方案 篇4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灯节”。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伴随人们迎来春天,是把节日习俗体现得最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组织本次活动,是通过家长和孩子的亲子交流、资料查阅和学习制作等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幼儿不仅能对元宵节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更可以通过自身的参与和表现,进一步获得对节日气氛的体验,获取多方面的经验:

如: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团圆的日子。

元宵节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

③元宵节有吃元宵、玩花灯、猜灯谜、划早船等丰富的风俗习惯。④“元宵”象征着“团圆”,它有不同的种类和味道。⑤元宵节有各种各样的花灯,给人们带来了喜气和欢乐。

二、主题活动环境创设

班级环境

(1)各班级教室门口悬挂两个灯笼

(2)在家长园地贴出“元宵节活动方案”,介绍主题活动的构想和配合事项。

某某早教中心高尔夫教育活动方案 篇5

“主办方”是欧盟教育组织与比利时皇家教育部在华授权幼儿教育机构,是某国政府学校在华的唯一合作伙伴。致力于为3-6岁学龄前儿童提供专业且100%纯正的欧洲某国皇家早教课程,国内首创“爱心之家”,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培养自主、自信、自觉和自创的人生态度,创造幸福美好的童年办学特色。以本次高尔夫体验活动为小朋友们营造一个娱乐、健康、快乐的学习氛围。

赛事意义

旨在宣传某某早教中心,更以本次活动为某某早教中心的客户(小朋友及家长)之间搭建一个高层次的娱乐、休闲、交流、学习的平台。秉承着谦逊、协作、诚实等高尔夫礼仪,与某某早教中心教育文化相结合。发展和推动某某的教育特点及高尔夫运动。

赛事介绍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某某早教中心

承办单位:某某高尔夫俱乐部

协办单位:(略)

赞助单位:(略)

二、活动构成1、活动时间:2010年10月1日(左右)

2、活动地点:某某高尔夫练习场某某高尔夫俱乐部

3、活动选手:某某早教中心的小朋友及家长。

4、参赛人数:20个家庭(约50人左右)

5、活动项目:讲解高尔夫礼仪,高尔夫挥杆及果岭推杆。

6、活动纪念奖品:(略)

三、活动奖项设置:

推杆最远距离奖(1名)奖品(略)

幸运奖(10名)奖品(略)

(可以适当加些趣味奖,达到轻松,愉快的氛围)

40人-中奖率51%;30人中奖率-70%

四、活动比赛规则:

1、挥杆比赛在练习场打位上进行,每人打3球。被打3球中,以距离最远记为成绩。颁发最远距离奖。

2、推杆比赛在练习场练习果岭上进行,每人推3球。被推3球中,以离球洞最近记为成绩。颁发最近距离奖。

3、幸运奖,建议统一讲解高尔夫礼仪时进行。

五、活动赛场布置:

1、条幅一条印有本次活动名称(放在练习场会所上方)

2、拱形门1座印本次赛事名称

3、气飘2个印本次赛事名称或赞助商名称或贺词

4、活动赛场主背板印本次赛事名称、主承办单位名称和赞助商名称

5、另外,在练习场会所设有活动签到处。

六、活动主办/承办双方责任:

某某早教中心:提供活动主持并对活动进行全程监督。

某某高尔夫俱乐部:负责赛事的筹备和组织,报名和比赛签到。

七、比赛框架:

地点:某某高尔夫俱乐部

时间:2010年10月1日(左右)下午1点30分

邀请人员:

1、某某早教中心的小朋友及家长。

2、某某早教中心的老师们。

3、某某高尔夫俱乐部(市场部)工作人员

4、主持人(1名)由某某早教中心提供

5、教练员(1名)有某某高尔夫俱乐部提供

进程:

下午1:30—2:00选手签到 领取纪念品 饮料

2:00—2:401、(一)所有活动参赛选手在练习场一楼集合。

(二)所有活动参赛选手在练习果岭前方长草区集

合。

2、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并介绍组织机构,介绍教练。

3、由教练讲解高尔夫礼仪。

4、由某某中心讲解自己的办学理念。

5、从中抽取 幸运奖5名。

2:50 — 4:00教练教学练习挥杆 推杆

4:00 —4:20挥杆比赛推杆比赛

4:20—4:30颁奖仪式最远距离奖最近球洞奖

4:30—5:00某某高尔夫俱乐部正规场地参观

5:00回程当天活动全部结束

备注:穿着要求(带领T恤,休闲裤子,运动鞋)

不可穿高跟鞋,牛仔裤

早教中心社区活动方案 篇6

目前,我国正在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发展而进行着一场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的深刻变革,采取了“政社分离”的政策,计划经济背景下的单位制逐渐解体,社区取代原有的单位小区作为社会的最小生活单元承担着稳定社会发展的基础作用。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载体,社区中心在社区发展模式中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然而,当今中国的社区发展尚未成熟,在分析学习发达国家发展模式的同时也要发扬自己的特点。在中国特色式社区发展管理过程中,社区中心可谓一个重要的管理节点,它既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接受着政府至上而下的行政管理,又是居民社区自治的物质载体,其内部功能空间分布也值得建筑师深刻推敲,将合理的设计反作用于社区稳定发展。

2.城市社区模式分析

2.1国内外社区管理模式对比理论分析

不同的国家的社区的起源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共性,都是各个国家意愿的基层体现。不同的管理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政府对于社区管理的干涉程度不同。社区中心的使用性质则受着管理模式的影响。

2.1.1美国模式-独立自治(图2-1)

2-1 | 美国模式

美国之所以城市化范围最广,具有完善的城市管理系统,社区发展是其根基。自治模式下多样性发展使政府与社区的行为相对分离。社区即社区居民的利益共同体,社区居民组成社区委员会来进行管理与自治。政府则是通过利用社区独立自治组织来执行社区的项目开发与政策法规的制定,同时政府也会对于非政府组织进行引导性管理来使其为社区进行服务。美国的社区自治性确定了美国社区中心发展的形式多样性,不同的社区在自治过程中会因其自身的社会条件、宗教性质、地理状况和资源占有状况影响到社区中心形式的最终确立。

2.1.2新加坡模式-政府统筹(图2-2)

2-2 | 新加坡模式

当代新加坡作为亚太地区较有代表性的国家,其社区建设在此过程中功不可没,也堪称亚洲社区建设的标榜。新加坡政府对于社区的管理直接而又具体,基本由政府统筹建设,社区在其建设过程中也紧密的体现政府的意志。新加坡政府在社区中设有各种形式的派出机构,并通过派出机构来规划社区与完善社区设备建设。社区建设费用有大部分是由政府直接拨款的,也有社区会自筹经费对派出机构的社区建设进行供给。在新加坡,社区中心是由政府直属的人民协会统一运营管理的,相对欧美国家的社区中心而言,社区中心的功能更加集中,为民众提供的服务也是由政府来统筹的。

2.1.3中国模式-民主集中(图2-3)

2-3 | 中国模式

中国的社区管理模式具有自身的社会主义特色,不同于欧美的自治或自立管理模式,也有别于亚洲资本主义社区管理模式。就国内现状而言,社区是我们在为适应城市化快速发展所采取的转型背景下,由原有的自上而下的中央集中管理模式,向现在的自下而上的基层自治管理模式转变的重要节点。社区建设对象是区、街道、居委会管理的城市居住区。“城市住区内的共同居住及休闲生活不应当是均质而完全分散展开的,作为居住共同体,居民的生活需要统一的引导与管理,更需要凝聚与集结”。中国的社区建设是在政府统一管理下进行的基层建设,与国外社区管理模式相比,中国社区管理模式中中央政府所起作用权重最高。在管理过程中,社区中心是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与基层人民自下而上的自治的权力相交的节点,也是进行中国特有的社区建设的基本保证,其所起作用不容忽视。

3.武汉大学社区中心改扩建方案介绍

3.1社区中心建筑设计理念(图3-1)

社区中心是社区组织管理的核心载体,而社区服务是发展社区的本质,一个好的社区中心有必要根据服务需求做出合理的设计。本建筑设计所遵从的理念也将社区中心的性质与功能列入思考范围来构思,试图为社区服务提供一个人性化平台并对其发展起到正面推动作用。

3-1 | 社区中心总平作者自绘图片

3-2 | 社区中心效果图项目图片

3.1.1功能灵活性

当代中国的社区中心一般会有一些特定的功能空间的组织形式,如办公空间、活动娱乐空间、集会空间等。本案例中,在规模有限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提高空间功能的灵活性来满足社区居民对社区中心功能的全面性要求。例如,通过室内陈设设计的改变来改变空间内部属性,使其满足不同居民团体活动的需求。

3.1.2场地开放性

作为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面对社区居民需要呈现出一种亲和力与包容性,其场地开放性则是最好的体现。珞睿社区中心的入口庭院没有明确的围墙,入口处设有一排横向排列的廊柱,与社区周边空间形成浑然一体的通透的空间,在庭院中间布置了绿化小品,营造了亲和又具活力的城市空间环境。

3.1.3连接可达性

更好的连接可达性则有利于提高社区中心的便民程度。珞睿社区中心位于武汉大学居民区的南三区与北三区之间的一处台地,正面面对着校园主干道,侧面也修建了方便市民穿越的长廊,使各个方向过来的居民都能方便顺利地进入社区中心。同时,这条长廊连通前后干道,增加了社区中心的可达性。

3.1.4区域特色性

建筑的特色性体现往往不仅可以提高社区的辨识度,亦可增加社区之于居民的内部认同性。珞睿社区中心传承了武汉大学珞珈山十八栋的早期红砖风格的同时,又加入了现代建筑风格元素,采用了简洁的立面设计,并在不同楼层的转角处都设计了窗体,使整个建筑外观看起来更加有新意,却不失对传统校园风格的敬意。

3.2环境分析

武汉大学依珞珈山环山而建,校园内形成了特有的山地地形。社区的居民楼附着于山体向下层层排列修建,由主干道为界将居民区分为南、北三区与上、下九区的居住片区。本建筑处于个片区的交接地段的台地上,同时也是大部分居民通勤或出行必经之地。处于路口处的建筑能得到良好的自然光照环境,周边亦无视线遮挡。周围拥簇的树木少则有几十年历史,天然原始的自然绿化环境不可多得,最大化利用此优势也是此方案的一大倾向。

3.3方案介绍

3.3.1总平面布局(图3-2)

珞睿社区服务中心属于小型公共建筑,针对校园内家属区进行服务。围合庭院的柱廊形成的帘幕将服务中心的入口处隐于其后,内敛得宜。

建筑充分利用其基地环境,将原旧址北面的空地进行绿化,扩大了新建筑的占地面积,入口依旧设于北面,庭院中间围绕原址保留下来的老樟树进一步绿化。而南侧的廊道前后贯通,为行走于此的居民塑造出一处曲径通幽的小景观。建筑背面设有地下室对外的辅助出入口,建筑周围其他方向的交通路线上也尽量保留了原路线,但周围进行翻新与加固,增加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3.3.2平面布局(图3-3)

一层为行政服务空间与内部办公空间。空间的组织上同时照顾到了工作人员与社区居民的双向需求,同时在有限的内部空间中安排了多个具复合性能的服务空间,使空间的利用率最大化。人流进入大厅后一分为三,利用对不同使用性质的空间的科学性布局将不同的使用空间无形的划分开来,居民由一层东侧的楼梯导向其他各层进入多功能使用空间,办理业务的居民可停留于大厅的南侧进行办理,而工作人员则在一层西侧的办公区域进行办公和接待活动。在相对较有限的空间中合理且有效地把进行不同互动目的的人流分流,减少不同目的的使用者之间的相互干扰。(图3-4)

建筑二层以上为居民交往互动与集中活动的功能性空间。以老居委会使用经验为功能参考基础,又以推进社区中心在社区中的职能体现为方向,设计者对于空间的使用需求做出了分析与总结,每层按使用需求的不同而划分出不同大小的细部空间,简洁明了空间划分却也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空间的符合使用性,不同大小与功能的安排可供居民进行不同形式的聚集活动。建筑的空间划分从功能空间的综合兼容性角度出发考虑,能在后期使用过程中最大程度增添建筑的使用率,同时也是对于社区内居民互动的一种行为模式上的助推。

3.3.3立面处理(图3-5)

在立面的处理上,服务中心跳脱出了武汉大学一贯的古典主义倾向,采用简洁明快的红色砖墙贴面与白色涂料,重点突出两个体块之间的穿插和对比,典型的现代建筑设计手法契合社区服务中心的定位——这里并非是陈旧保守的“官衙”,而是服务于社区居民的现代职能部门。不规则的竖向开窗活跃了立面的元素,突出服务中心的亲民特质。

建筑上部立面上四面做大面积开窗处理,深凹的窗洞将建筑体量进行消减,且采用非对齐的排列处理手法。不同宽度的窗间隔排列,给建筑的外立面带来了平面表现上的韵律,墙体拐角处的镂空也让建筑体本身形成一种横向的动势。建筑采用双层墙体,起到建筑内部保温作用。对于建筑本身的服务性质来说,在功能上可以刺激内外空间的交流,更具感染力,路人可透过窗看见建筑内部的交流活动,在无形中建立社区中心在社区居民心中具有亲和力的形象。同时内部使用者也能得到更好的视觉享受。

作者自绘图片

作者自绘图片

作者自绘图片

4.总结

在社会制度转型的大背景下,社区中心的建设模式探讨有利于社区建设的稳定发展。在国家宏观调控社会制度以适应快速的经济发展的同时,起到稳定基层的作用。而本方案在深刻理解转型意义的基础上,基层自治的社区中心的功能要求,对社区中心的建筑空间模式进行了尝试性的设计探讨,在对比不同国家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得出一个中国特色的社区中心发展模式。本次设计实践目的在于为拓展社区中心建筑设计的设计理念,将服务于制度的建筑结合制度的需求来设计,让建筑设计不仅作用于使用,还作用于社会发展。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中,随着我国政策的“政社分离”的制度转变,社区作为稳定社会发展的基础因素也越来越受各学科专家的重视。社区中心在这样一个微观的城市社会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承启角色。在社会多方位转型的背景下,社区中心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时代性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社区管理模式,同时以武汉大学珞睿社区中心扩建方案为例,试分析制度转型背景下社区中心所应呈现的建筑特点与其今后发展趋势。

上一篇:电工岗位职责和安全操作规程下一篇:2024湖北高考语文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