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言文《大学》有感

2024-08-24

读文言文《大学》有感(精选9篇)

读文言文《大学》有感 篇1

石狮市第四实验小学 六年一班 许东英

在文言文中有前人优良的思想、品行、作风可以作为借鉴,以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邴原泣学》写了古人求学精神;《顾荣施灸》告诉人们要一视同仁;《岳飞抗金》是有多么伟大的情怀!还有重情的宋弘、大公无私的裴光德、断案如神的程颢,都是我们值得我们学习的人。

古人有母爱如海、父爱如山的说法,当然他们也做到了孝道之美。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孝感动天、亲尝汤药都是一些古代出名的孝子。现在啃老族、虐待老人的事情层出不穷,这难道就是人人口中说的中华孝道吗?当我们渴望美国的自由式时,我们是否学会美国孩子的成熟?而美国孩子早就知道了如何孝敬父母了···

文言文中有匡衡凿壁偷光、王冕僧寺夜读、任末削荆为笔等,这些故事讲述了古代学者是多么的好学且能学以致用。而现在“学渣”成群,还要老师家长逼、追学,而且还“非暴力不合作”!能真正爱学好学的学生真的没有几个了。就身边的人为例,哪一个不希望早点下课,早点放学?人生就是一场是个课堂,学无止尽是最终目的,我们要珍惜这场课堂,不要下课了才想着课堂上的美好。

读文言文《大学》有感 篇2

一、课堂应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应以学生理解和能力突破为目的, 不是以教师为中心

书中介绍了这样一个实验, 老师在学期课程前做了一个精心设计的测试, 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 对该门课程讲授的内容都有一套基本的直觉看法。课程改变了学生的想法了吗?事实证明, 没有。因为学期结束后, 用同样的卷子再次对学生进行测试, 发现该课程对学生思维方式的改变相当小, 甚至有些学生仍然没有放弃他们原来的错误观点。即使学生对课程有一些概念上的理解, 他们也往往不能将所学知识同现实情景相联系, 不能根据具体情况解决实际问题。

思维模式的变化是缓慢的, 如何才能刺激学生去建立新的模式, 进行“深度”学习, 而不是只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 即所谓的表层学习。这需要我们教师深思熟虑、仔细斟酌, 以努力面对一些学生可能带到课堂上的思维模式, 从智力上挑战学生, 创造“预期失效”, 即这样的一种现存的思维模式将导致错误的预期, 使学生意识到他们在坚持原有思维时所面对的问题。当然, 在具体课程学习中, 首先学生们应该了解该课程的基本知识, 同时更要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来对他们所理解的或所应该做的事情作出判断。

其实我们的各门课程正是围绕着这些思维模式进行的。这些思维模式也正是该课程所要质疑的, 而这样的课程才是我们称之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教学模式。基于此种教学思想的改变, 我们要非常了解所教的课程, 在研究方向上追求发展, 发表独立见解, 广泛关注其他领域的新问题, 但是尤为关注的应是学科中更为概括性的问题, 比如史实的记载、辩论的议题和认识论方面的讨论, 并且以一切可能去认真设计、亲自实践、思考结果, 来亲自实践我们希望学生去做的任何事。

我们教学生的知识, 目的是为了让他们能够使用这些原理和概念去构筑自己的理解和能力, 以分析和解释问题, 从而以本课程的观点、原理和方法去切中事物的本质, 且能够根据我们所教的知识, 分析问题特征、评价其结果。因此我们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努力掌握概念和信息以建立他们自己的观点, 对他们的思想、行为和感知方式产生持久性的实质影响, 这才是学习的意义。

二、课堂应以提问为方法, 教学应以知识构建和学生应用为脉络, 不是以灌输为方法

在书中提到这样一个例子, 有位老师主张:学习事实、传递知识, 学习的方法就是记忆大量信息。事实证明考试时学生们能够回忆起老师讲授的知识, 但是几个月后, 就很难记得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另一位老师主张理解结构及各部分的内在逻辑关系, 并且更为重要的是, 关注学生根据自己“获得”的理解所能作出的种种判断, 她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理解, 学会使用知识, 去解决专业问题。在课堂上, 她确实常常解释基本原理, 简化阐明概念, 但她常引入“可能出了什么问题”之类的案例, 让学生设法解决问题。学生在努力理解和应用此种理解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她说“我必须考虑, 为什么人们需要记住细节性的知识?这一事实能帮助人们理解什么?它帮你解决什么问题?”, 并精心解释和论述, 巧妙安排阅读材料来挑战学生的那些观念。由此, 证明在课堂实践中采用灌输式教学, 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有限的。而富有成效的老师总是要求学生以该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成果看待现实, 不只是让学生“吸收”知识, 而必须用现成的思维模式来解释自己所遇见的一切, 所以对他们来说知识是构建的而不是灌输传递的。

事实上, 我们教师准备的讲课、讨论、解决问题以及其他教学要素是一件非常严肃的智力上的努力。而且这种努力同我们做科学研究、撰写学术论文所付出的努力一样, 是不容易且意义重大的。这种态度最明显的表现是, 当你为教学做准备的时候, 你问了自己什么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很重要。有关学习的著作和最优秀的教师都认为, 提问在学习和修正思维模式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提问有助于建立知识体系。它们犹如信息索引, 便于我们为某个问题找到答案。

由此, 它反映了一种教学观念, 这种教学观念就是使用更加有意义的提问来设计一节课、讲稿、讨论、以及在分析解决问题时可能遇到的与课程学习目标有关的其他问题。而不是上课一开始就告诉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当我们能够成功地刺激学生问他们自己的问题时, 我们就为他们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这里要注意的是我们要详细说明我们的课程将要帮助他们作出回答的那些问题, 但自始至终, 我们要让他们自己对我们的学科和论题逐步提出一系列丰富而重要的问题。

三、课堂应以学习为氛围, 教学应以学生自然和批判注意为契机, 不是以传授为氛围

优秀教师的高明之处在于尽力创造一种自然的、批判性的学习环境。所谓“自然”是因为学生“无意中”遇到某些问题和任务, 其中包含了他们正在努力学习的技巧、习惯、态度和信息, 这些内容对学生具有吸引力, 这些真实的任务能激发好奇心, 成为内在的兴趣;所谓“批判”是因为学生会以批判的态度来思考, 以证据来推理, 运用各式各样理智的标准来检验他们推理的质量, 在思考的同时做出改进, 对别人的思想提出具有探索性和深刻见解的质疑。

有些教师在讲课中创造这种环境;有些教师利用讨论, 另外有些教师利用个案研究、扮演角色、实地考察或各种其他不同的技巧来创造这种环境。一个令人感兴趣的问题或难题是构成自然的批判的学习环境的第一要素。第二个关键因素是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意义时要悉心指导。但是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往往从来不提问题, 而是直截了当给学生答案。

因此最成功的问题或者具有很强的煽动性, 或者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展开, 故事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构筑自己的理解力, 无意中自然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 讲课作为澄清和简化复杂知识体系的一个方法, 并不是用来对某些主题进行百科全书式的覆盖。而是设计运用一些煽动性行为、问题或陈述, 并有意识地设法捕捉学生的注意力, 并努力吸引和保持他们的注意力, 创造多元化的学习体验、用各式各样的手段来讲课, 比如图片、图表、流程图、要事年表、电影或表演等。

四、结语

高等教育有两类不同的范畴:一种是指专业的学科教育;另一种是指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基础教育。基础教学主要是为学生提供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教育, 旨在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提高学生的素质, 为将来解决自己专业问题打下基础。近几年, 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以及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入, 也给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如何适应学校和社会的需要, 如何满足学生不断增强的需求, 都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新的任务和课题。经过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中的交流、讨论以及自己的思索, 今后课程将主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建设工作。培养责任心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 以加强在岗教师的业务提高。通过外出交流、培训、学习来掌握国家的要求、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摘要:本文是阅读《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一书, 并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所撰写的, 旨在从最优秀的大学教师的教学实践中, 发现自身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目的是能更满意的担当起大学教师的神圣职责。本文主要探讨的是课堂上三个教学理念的转化, 即以直觉思维模式为契入点, 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解决或故事描述入手, 将以灌输知识为理念转化为以构建知识为理念;以自然批判环境的营造为设计, 将以呆板的传授为氛围转化为轻松的学习为氛围。并基于此在培训教师、完善教学内容、创新考核方法上进行课程建设的设计与实践。

读《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有感 篇3

迷茫,几乎成了当代大学生的口头禅,它就像浓雾笼罩在人们的头顶,让人失去了方向感,但又有人说“浓雾之后常是晴”。确实,当人们摆脱了迷雾也就离成功更近一步了。

“我很迷茫!”当我们大吼之后,抱怨之后,发泄之后,迷茫就烟消云散了吗?不,肯定不会。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来消除迷茫,重拾方向呢?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叫做《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我觉得受益匪浅。作者以前辈的身份,把他自己的经历、朋友的故事通俗而又详实地介绍给了我们这些后辈,让我们少了些许迷茫,少走了些弯路,多了丝丝方向感,多了解决的招儿。

首先,我们到了大学会觉得很无奈,感觉没有学到什么切实可用的知识,整天也就是无所事事型,更有人会觉得大学还没有技校学到的技能多,确实,就专业技能而言,大学生还比不过技校生,但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绝对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而是是否经过系统的思维训练,是否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这是一个合格大学生最本质的特征,社会需要的也正是大学生这种系统分析能力,所以,我们不能再为这种问题迷茫,抓紧时间锻炼思维能力,多掌握点儿理论知识吧!

其次就是课余时间怎么安排。尤其是我们大一的学生更有这

个迷惑。课程比较少,几节课之后就觉得无聊了,但再无聊也不想看书,于是躺在床上睡觉,窝在寝室玩电脑的同学就大有人在了。不过想到家长花着大把大把的钱让我们来学习,我们却荒废了,这又让自己觉得惭愧。那么,我们要怎样来有意义的度过闲暇时光呢?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同学,图书馆等。我们可以多听听一些大师的讲座,要尽量抓住机会与老师交流,这是思想对话的重要方式。同时,“三人行,必有我师”,同学之间的交流也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可以与同学一起参加一些活动,钻研一些问题,那么我们就间接地获得了不同的知识。还有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进图书馆,说得夸张点儿,图书馆就是大学的心脏,但大多数同学去图书馆借书是比较功利的,只借与考试相关的,那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把进图书馆当作享受,看书之后再写写读书笔记就更有用了,让我们多补充补充精神食粮吧!

然后就是考研,在校园内它也算个流行词了吧。有些人考虑得比较长远,可能从刚进大学就开始考虑是否考研了,但我们是否应该也去凑凑热闹,这又令我们迷茫了。学历高固然是好事,但考研需要综合很多条件考虑,千万不能随波逐流,否则也就等于服用安乐死了。让我们经过深思熟虑再决定考研吧!

读文言文《大学》有感 篇4

随着暑假的悄然到来,我在热辣辣的日子里读了覃彪喜先生的《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这本书。读了它,顿时感觉如灌醍醐、发人深省、催人奋进。如今说起这本书,仍然记忆犹新。它唤醒了象牙塔里做着美梦的大学生,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活在这个实实在在的现实中,而不是活在得过且过、“逍遥自在”的美梦里。不得不说,这本书能使迷糊者变得清醒,使懦弱者变得坚强。

覃先生告诉我们一个大学生和一个非大学生的区别究竟是什么,告诉我们在大学里应该怎样度过我们的大学生活,告诉我们如何规划未来的道路,告诉我们如何应对求职场上的地雷阵。他说,一个大学生和一个非大学生的根本区别不是是否掌握一门技能,否则专科技校岂不是比大学更好,而是大学生受到了系统的思维训练,比一般非大学生更具有独立思考、系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于大学生在大学里该如何度过、如何建设未来道路的问题和如何应对求职场上的地雷阵问题,《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写得十分详细,这里不能以一隅之见来概括。那就说个梗概吧,这本书告诉我在大学里要学会读书、学会做事、学会做人,还要重视并做好人生的规划,以最踏实、最实在的生活方式好好地在大学里看些有思想深度的书,并融入现实中,在求职的时候要学得精明一点。

校长读《大学》有感 篇5

——爱国二小校长 李桂秋

《大学》是四书之首,其核心内容是修身。内容不多但确值得我们用一生来读。初读时比较生涩,虽然也有个别语句耳熟能详,但只读一遍是万万不行的,因个人感悟能力较差,所以我采取了反复诵读的方式,而且在教师学习型例会上还大胆的为老师们诵读了相关内容,在学习中享受到了诵读经典的乐趣,没有细数到目前为止至少也做到了通读十遍以上了。而且我觉得还应该继续读下去,用心感悟《大学》的深刻内涵。其中三纲八目是大学的重要内容,“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是纲,引领全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细化的具体内容,这八个方面就像人生从低到高成长的八个台阶,指明了我们不断向上提升自我造福家庭报效祖国的人生道路。这里核心的内容是修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办法,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和基础。细细品读我们不难发现,修身实际上还在于修心,是通过人的内心活动来修正自己的言行,从而达到修身律已的目的。有几点感受如下:

一、做事要知其所止。

这里的知其所止可决不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而是我们要尽力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好了自己,那么整个社会就做好了。这里的止即是理想目标,又是底线要求,对于我们来说要树立远大目标,同时还要树立底线思维。做到知其所止,止于至善。指的就是知道自己应该停在哪里,努力做好,直到达到最完美的境界。这里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要求,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而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场所都会扮演不同的角色,儿子、父亲、上级、下属、同事、朋友等等,关键是我们要充分的认识自己,当好每个角色,才能够做到止于至善。特别是在忙忙碌碌的当下,如何保持淡雅清静的心态,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工作值得我们思考。我想只有不断学习提升自我修养才能让忙碌的心灵找到可以停靠的港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断的去打磨修炼自己,从而提高自己的修养,这才是知其所止的力量,在这一过程中务本求实才是止于至善的追求。这样的修身这样的追求需要我们用一生来完成。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因为有品德的人会不断的追求自己达到最完善的道德境界,做到了盛德至善,才能知其所止,这应该是我们的最高目标。

二、做人慎独毋自欺。

“意”是人心里最初发出的念头,道德修养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要真实,否则一伪百伪,真实的念头会让人很快乐,心安理得。所以做人要慎独,这里指一个人独处时,没人看没人监督时要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也指一个人在众人面前的心理念头,别人虽不知自己的想法但更需要谨慎。因为“人之视已,如见其肺肝”,这就是诚于中,形于外,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要做骗自己的事情,人都有私心,所以有时“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就是说由于溺爱,不知道自己孩子的过失,由于贪得看不到自己庄稼的茁壮,这都是私心,这都是自欺欺人的现象,这种现象生活中随处可见,包括我们自己细思量也有自欺的时候,甚至现象也不少,改变这种现象的办法真得要读好经典,从正心诚意做起,从改变我们的心念做起,()用思想觉悟纠正自己不应该有的言行。所以君子要慎独毋自欺这是做人的关键。

三、修心要管好情绪。

大学中写到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就是说当人有了情绪的时候,心就不正了,心不正则身不修,当一个人情绪脾气上来时,即影响身心,五脏六腹都跟着做痛,同时也可能伤及他人。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甚至有情绪及坏的时候,所以正心很重要,这是修身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正心,简单的说就是控制情绪呗。《大学》中提到了知止而后定,定而后静、静而后安、安而后虑、虑而后得。这里的定、静、安、虑、得是我们调控情绪的很好办法。我们平时所说的遇事冷静,想发脾气时数上几个数等等都是先转移我们的注意力,将心念定到一个与当下无关的事物上,使之冷静思考,从而达到安的境界,安是静的升华,有了定、静、安的基础,再去思考问题就会柳暗花明,所以说“定静安虑得”是正心的五个办法,即可以调控情绪还能提高我们的思考力。这里五个办法中重要的还是静,孔子曰:“仁者静”,真正有修养的人一定能体会到静的作用。最近也试着采用了这样的办法重新思考问题,有时真的会有豁然开朗的时候,处事时的情绪也更加平稳了,竞然真的得到了同事的夸奖,谈到了校长的变化,我不禁心理有些美哉,真的是读书让自己有了变化,让自己在做人做事上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四、治学要格物致知。

我们常说治学要严谨,治学要勇于追求真理,要不断探索在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其实这就是格物致知的精神。在治学过程中努力研究、充满好奇心不断去追问寻求真理,从而获得知识,所以说格物致知就是对世界的好奇心。然而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孩子们就是缺少这份好奇心,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孩子们的很多知识只是接受的过程而没有了探索的过程,多数答案都是在书本中或网络中找到而不是自己探索研究实践出来或求证出来的,多数孩子不了解答案背后的意义,所以也就很难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这样的孩子缺少的就是格物精神,先致知再格物或不格物的现象是我们当下教育的常态。格物致知就是对世界的追问,对现象的追问,所以做为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就很重要。只要学习就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做为教师我们的思想观念的转变不紧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行动上,如何培养我们的孩子追问真理和真相的态度,如何培养我们的孩子探索研究的欲望,多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多给孩子创造思考的情境,这是我们要思考并努力要做的事情,所以说格物应该是我们培养孩子必须要做的事情。

读文言文《大学》有感 篇6

第一, 读准字音。

洪镇涛老师说:“认清字形, 读准字音, 是文言文学习的起码要求, 也是文言文诵读的起码要求。”[2]文言文有很多生僻字、多音字, 如果想当然地读, 就很容易读错。有些字读错, 就可能破坏文章的音韵;有些字读错, 就可能会把字义曲解。更为可怕的是, 有些字读错, 就可能一辈子都纠正不过来。因此文言文的诵读, 最基本的要求是要让学生读准字音。请看欧阳代娜老师的《岳阳楼记》教学片段:

首先由两位同学分别朗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由大家指出听读中发现的读音方面的问题。

生:在第一自然段的朗读中“属”字读错了。

师:应该怎么读?

生:应读zhǔ, 不应该读shǔ。

师:“属”字在此当什么讲?

生:与“嘱咐”的“嘱”相通。[3]

欧阳老师将字义与字音相联, 学生在读准字音之时, 也理解了为何读此音。这个过程费时少, 收益大, 效果明显。

无独有偶, 韩军老师对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视的。他认为读书时, 要“通过老师指导, 或利用工具书和文下的注释, 把每个字音都核对准确。不能带着错音来读”。[4]基于这一认识, 韩军在上《与朱元思书》时, 让学生当小老师为学生范读课文, 并请其他学生纠正错误读音。之后, 韩军总结:“缥, 我们很容易读错, ‘缥缈’中应该读一声, 而‘缥碧’中只能读作三声。‘缥缈’还可以写成‘飘渺’, 都是若有若无、隐隐约约的意思, 而‘缥碧’是青白色的意思。‘窥’只有一个音, 就是一声。他还把一个字读错了, ‘急湍甚箭’, ‘湍’应是一声, 他读成了二声。这封信美不美?一封信居然还写得如此美!下面我们一起齐声把全文朗读一遍。注意, 刚才纠正的字不要再读错了。”[4]

笔者也特别注意这一点。在学习文言文之前, 必定让学生提出容易读错或难读的字音, 师生共同解决。这样, 学生读错的现象大大减少了。

第二, 读准节奏。

韩愈说:“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其中“习其句读”, 就是断句。古人的文章是无标点的, 学会断句是古人读文章的一个基本功。今人读到的古文都是标好标点符号的, 但句内的停顿也是存在的。句内停顿读错, 就有可能曲解句意。因此, 对于难以读准的片段和句子, 教师可借助语法、语义等手段帮助学生揣摩涵泳, 读准节奏。

如教学《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有学生读“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一句, 只在“将”后停顿, 把“天将”这两个单音词读成双音节词, 这就会把“上天”误解为“天将”, 把“于是”误解为现代汉语的连词。此时教师就要强调“天”与“将”都为单音节词, 为避免曲解文意, 此时应在“天”后停顿。而此句中的“于是”也属相同情况, “于”和“是”也要分开读。可见, 读准节奏, 不仅能使朗读更为流利顺畅, 还有助于把握文意。

第三, 读懂文意。

文言文阅读目标定位于读懂文章内容, “如果对作品思想内容理解错误, 那么朗读一定会以失败告终”。[6]的确如此, 文意不解, 文章其他方面的解读也就无从谈起。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要着力引导学生读懂文意。

读懂文意有两层含义。一为读懂文内之意。由于客观原因, 文言文存在很多疑难字词, 如果不清除字词障碍, 就无法准确理解文章, 读的有效性就如空中楼阁。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结合课文注解、相关词典进行口译。二为读出文外之意。读《愚公移山》, 教师就对“愚公”、“智叟”称呼的不同引导学生进一步品读文章, 在学生了解实际上“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之后, 教师乘机追问:为何作者不称愚公为智公, 智叟为愚叟呢?学生在读中往深处思索, 进而明确:一方面作者用“反讽”的手法, 隐含着作者人定胜天的价值观;另一方面, “公”之意为老公公, “叟”之意为老头子, “公”、“叟”之间彰显了作者的感情倾向。引导品读这两字, 学生不仅更为准确地把握了其中之意, 且对文章内涵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四, 读出文化。

脍炙人口的文言文大都是经过千百年淘洗而流传下来的, 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闪耀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光芒。朱自清认为, 对于中国古代经典作品, 可以止于理解和欣赏, 增加一番文化见识。因为古典文化的学习, 主要是对本国国民的一种文化素质的培养, 并不完全着眼于实际的应用。可见, 在读文时, 如果不透过语言与古人交流, 寻得文字符号背后的文化, 获得对时代文化的体验, 那这样的读很难谈得上高质量。文言文教学势必要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文化因素, 读出蕴涵于文字内的丰富文化。

如《季氏将伐颛臾》,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与“故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这两句,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 翻译并非难事 (教科书更是给足了注释) , 但仔细读, 我们就会发现句中的“均”、“安”、“文德”体现了孔子“仁”的政治理想。此时就要适时引导学生研读, 使学生理解并沉浸于优秀的民族文化中。

诸如此类的例子在教材中有很多, 教师要注意挖掘其中的文化蕴涵点, 在琅琅读书声中, 导引学生涵泳、品味, 使学生得到优秀民族文化的熏陶。

第五, 读出情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 大凡优秀文章, 都蕴涵着作者浓郁的思想情感。读文言文, 要读出字里行间的跌宕情感, 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使自己与作者的情感相契合。

情感倾向比较明显的文章, 教师可抓住情感关键词句, 引导学生品读。如《出师表》中的“临表涕零, 不知所言”一句, 就使诸葛孔明“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情感溢于文表之外。扣住此处再读全文, 情感就会更为到位。

情感含蓄的文章, 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到文章的情感处, 与学生一起琢磨体会。如《与朱元思书》, 其中“泉水激石, 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几句, 很多学生认为是纯粹写景。其实这几句从听觉入手, 写了水声、鸟声、蝉声及猿声, 但种种声响不会让人觉得嘈杂, 反而构成和谐的乐曲。这样细细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 隐藏在字词背后的是作者对大自然的向往、赞美之情。只有理解了这种情感, 学生才能更为准确、深刻地把握文章的思想, 读得才有成效。

第六, 熟读成诵。

韩军老师说:“熟读成诵, 这是语文教育最关键、最重要的环节。”[4]文言文更是如此。读的最高境界是熟读成诵, 能否使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文, 使文言文的精髓融入学生的血脉中, 让学生获得文言学习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是熟“读”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我们应想方设法让学生当堂成诵。洪镇涛老师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如在《伶官传序》的教学中, 洪老师通过“读———分析——背———再读———再分析———再背”的方式, 逐层推进, 学生分段背诵。课末, 洪老师进一步巩固背诵成果。请看教学片段:

师:下面呢, 我想我们能不能把全篇文章都背一遍!现在各人背一遍, 然后分角色来背诵全文, 好, 背书!

生: (紧张而快速地背, 书声琅琅约两分半钟)

师:好!我们一起来背, 还是这个办法。第一段, 男生;第二段按刚才那个办法;第三段男生;第四段全体。好吧!可以看黑板, 黑板上有提示。“呜呼……”预备起。

生: (合上书, 大声、整齐、有节奏、有感情地背) [2]

课结束, 学生背得差不多。这样, 学生的文言语感才有可能得以巩固。

清代桐城派刘大櫆提出“因声求气”说, 这是学习文言文的不二法门。在教学中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读, 甚至要求学生背诵。同时在读的过程中, 我们也不能“放羊式”地让学生读, 更不能“一读了之”, 作为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读”, 发挥“读”的最大功用, 提高“读”的有效性。我们有理由相信, 只要我们不断提高“读”的有效性, 文言文就会越“读”越精彩。

参考文献

[1]朱瑜章《也谈文言文的教学目的》, 《语文学习》2002年第2期。

[2][8]邹贤敏主编《洪镇涛:打开“学习语言”的大门》,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第51、133页。

[3]邹贤敏主编《欧阳代娜:“呼唤”整体改革》,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第89页。

[4][5][7]韩军《韩军与新语文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第140、213、147页。

读《大学》有感 篇7

(一):大学之道在“修身”

丁茂顺

《大学》是《礼记》的一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后被列为《四书》之首。那么,《大学》讲的是什么呢?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修身”二字。

一章

《大学》的主要内容讲的是,“三纲八条目”.“三纲”即明明德、作新民、止于至善三纲,讲的是世界观。“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则是方法论,实现“三纲”的途径和方法。

“三纲”是《大学》教诲人们,学习、求知的要实现的目的,光大自身的德性,在此基础上与众人(带动)一起进步、自新,最后实现人与社会、社会与万物的至善至美的境界,三纲的起始点是光大自身的德性。“三纲”是推己诸人,由小及大,因近至远的过程,是做学问的真理。

“八条目”,讲的是实现三纲的方式方法,从格物到修身,从修身到平天下,由小及大的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四条都是为了实现“身修”,而“身修”又是实现“家齐”、“国治”、“天下平”的前提和关键。“八条目”是自内向外,始轻终重,由微至宏的过程,是获取真理的科学方法。

然而,面对“止于至善”和“平天下”等如此宏大的理想,如“不积跬步”是“无以至千里”的。正如《大学》所言“自天子及庶人,一是以修身为本”,自身不“格物”、不“致知”、不“诚意”、不“正心”,是谈不上“身修”的,当然再谈“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更是迂阔了。从简单的做起,从小处做起,从自身做起,是研学“大学之道”的开端。世人说儒者多迂腐,那应该指的是多是空谈大道理,自身修为却很欠缺的“腐儒”,他们自身也是背离“大学之道”的“离经者”.二章

关于“明明德”.《大学》中,引用了《尚书》中西周、殷商、虞舜三个时代,关于“明德”的论述。大有总结承继今古圣王“明德”之道的意味,此处也可管窥孔子总结三代以来文化所付出的心血努力。同时也点明了《大学》以“德”为核心哲学研究内容。

三章

关于“新民”.《大学》中,从商汤王的自新,说到西周《康诰》的“做新民”,最后到《诗经》的其命维新。从个人,到人民,到国家天下,层层递进了“新民”的范围,一以贯之。

四章

关于“格物、致知”.对于这两个条目的解释被认为已经缺失。现存的《大学》中关于孔子论听诉讼的文字可以作为参照。了解万物万事的“事理”,便是格物,总结万物万事的“事理”我们就会了解,掌握天地间规律,做到“致知”.从“格物”的字面上推导,更接近与对具体事务的联系,对自然和人类实践活动的研究。

五章

关于“诚意”.“诚意”的关键是不要自欺欺人。一来自饰自伪无用更无益,二来“诚意”能使人“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有百益无一害。诚意,是对“致知”(通晓万物之理)后对人的看法,得自然之道而做自然之人,可谓是以天理言人事,所以说“知致而后意诚”.六章

关于“正心”.“正心”的关键是不偏激,不为外物干扰,能够保持自然理性的态度面对人和事。

七章

关于“修身”.“修身”的关键是“正身”,“心正而后身修”,内心不受外物干扰,那么反应到我们做人、做事方面就是要秉持一颗自然之心来来处理人和事,客观、公正来看待问题,做到“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好”.八章

关于“齐家”.“齐家”的关键是“其家不可教,而教人者,无之”.“齐家”之法有二,一是以身作则,处理好父子、夫妇、兄弟的关系,二是要永保赤子之心来对待父子、夫妇、兄弟。做到,这些才可以“一人定国”.特别要指出的是“齐家”是紧接“修身”后的环节,是“推己诸人”的第一个环节,“恕”道的开始,也是《论语》中关于“仁”道产生的发端。正如《诗经》上讲的“宜其室家”.九章

关于“治国”.“治国”是《大学》的最后一章。内容上分为四个方面,一是永持“絜矩之道”,推己诸人,从自身修为到家到国;二是“得众得民”,谨慎自身的行为和操守,“好民之所好、乐民之所乐”,通过“德”性来赢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即“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才,有才此有用”;三是“尊贤”,尊贤远小人,国家方可长治久安;四是“理财”,处理好“利与义”的关系“先义后利”,则国治,天下平。

十章

“修身”更是《大学》的通篇所反复叮咛的,三纲的出发点是光大自身的德性(本意也是修身),八条目的关键点是“修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均是实现好修身的前提步走,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是“修身”之后的推己诸人的结果。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修身”即是学习、获取、掌握和实践“大学之道”的“根本”所在,是告诉我们人之所以为人所首要要做的“事”.大学之道,其实就在我们身上,一思、一言、一行,而已。

读《大学》有感

(二)张薇薇

盖因近日天气多雨,窃以为正是读书的好时候,故把珍藏的《大学》拿出来又读了一遍。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古典诗文《大学》里的句子。所谓“大学”,实质为大学问,人世间最重要的学问。

大学原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

《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以朱熹《大学章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近日所读的就是常见的《大学章句》本。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

《大学》的的宗旨,在于彰明人类天赋的光明纯莹的心灵,光明正大的德行;在于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再通过礼乐教化,以启迪人们的自觉,去除物欲,不断更新自己的德行,而达到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对大学的纲领有所体会,自然便会立定人生志向,以此为生命的理想方向。()确定了心中志向,便不会轻易为外物所干扰,就会至死不渝的去追求。不论面对何事何物,都能认真思考,由此得到至善之理,明白明明德和亲民的关系如同根本和末梢的关系。“知止”是开端,“能得”是结果,对大学纲领有深切的认识和体会,自然距离大学之道的实现不远。

人们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又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古时读书人追求的“修齐治平”了。横渠先生曾言读书人就是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两者一样,都被人用来表达自己所理解的君子之道。这种君子之道,道出了儒家对理想的追求和实践,代表了传统中国人的担当与责任。

孟子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儒家治国思想是为政以德,以礼治国,以民为本。在上位者,要重视民众的力量,把人民做为立国之本,因为民众的向背,决定着国家的存亡。有仁德的君主,应顺应民心,以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则,宽以待民,善待民众,关心民众疾苦,让民众安居乐业。获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自然保有天下。这种治国思想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大学为立志作君子的千古士人立下了道德、为人处事的标杆,影响了中国千百年来的读书人。“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告诫读书人,要做有才有德的君子,必须时时反省、分秒不可懈怠,努力学习,谨守品行。之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也。

“君子必慎乎其独”,尊重自我,尊重天地良心,则应当人前人后一个样。独处时最能反应一个人的德行,自古至今,有多少道貌岸然,人前人样、人后鬼样,披着羊皮的狼,祸害世间。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是非黑白一眼洞穿,既需要广博的知识、深厚的阅历,更需要有一颗正直无私的心。心正才能摒弃个人好恶、世俗偏见,正确的去判断。

“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子其口出。”胸怀如大海,纳万物而波澜不惊;如宇宙,日月星辰运行其间,而静默不语。人有才,惜之、爱之、举荐之、助之。社会有此伯乐,则中华幸甚。

大学短短的二千来字,深刻阐明了人生和社会的大学问,以及做学问的最高境界。学问不在于某一具体的技术,不拘泥于世俗的琐事。学问在于明辨世间的大是大非,在于促进社会进步,为天下人树立榜样。

每每想到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我心中总会有难抑的向往与膜拜。每读一遍,总会有新的收获。作为手中握有人民赋予的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心中更应该时刻警醒,“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时刻记住自己的权力来自何处,又要用之于何处。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难道我们尚且不如2000多年前的古人吗?

谨以此文自警自勉。

读《大学》有感

(三):修 齐 治平

年过“知天命”之年,又拿起《大学》咀嚼了几遍,更有些感悟。

《大学》为我们指明了人生进修的阶梯: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目”,然后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方面阐述了实现“三纲目”的途径。内涵深刻,振聋发聩,对我们如何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立功立业等问题都具有深刻而实际的指导意义。

不管世事如何变迁,做人可以平凡,但绝对不可以平庸。做一个不平庸之人,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就是做人要彰显内心的光辉品德,要把普天之下的人民放在心上,胸怀天下,志存高远,要永葆一颗至真至善的善良之心。在追求经济利益高于一切的今天,在倡导“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今天,我们扪心自问,为人之本的“德”究竟还存有几何?人性光辉中最美丽、最温暖的“至善”还存有几缕?

成就一番事业,这是每一个人的梦想和追求。然而,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急功近利的浮躁和难以言状的焦虑,成为了我们这个转型社会的突出表现,终日思索成功要诀而不得其门,于是乎,抱怨这抱怨那的,丝毫不审视自己。其实,《大学》早就给我们指明了道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事有始终”.也就是说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定位,明确一个跃之能及的志向目标,保持一颗平常心,做事思虑周详,坚持做人做事善始善终的要求。而不是好高骛远,心浮气躁,半途而废。需要“适可而止”和“知足”的心态去调整、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持之以恒地付出应有的努力。倘若我们具备了这样一种为人做事的品格和精神,试问成功离我们还会远吗?

除了事业,人生的另一头就是婚姻家庭。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存压力之剧增,事业和婚姻家庭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多不和谐的音符。多少人为事业和家庭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而顾此失彼,多少人为了自己所谓的“事业”而摈弃糟糠之妻,一些人则为了家庭而放弃了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中国有句俗话: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于事业是何等的重要,可以说是个人事业的基础,这也是《大学》“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所表达的哲理。因此,不论你从事何等崇高的事业,也不论你工作再忙再累,请记住“必先齐家”.无论是立德,成事,抑或齐家,都离不开修身。不重视自身修养,就不会有远大的志向;没有远大的志向,就不能勤奋治学;不勤奋治学,就没有出色的才干,也就无从谈起成就功名。而最好的进业修身之道就是多读书,更要多读“圣人”的书,可以启迪心志,开阔视野,可以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成就高尚的人格,可以洗涤心灵,净化灵魂,让人更好地感受生命之美,自然而然也就成就了个人的事业。

回想少年时代,在充斥着做革命事业接班人的谆谆教导中,耳熏目染,立誓为祖国、为人民做个有用的人,周恩来总理便是崇拜的对象。第一次在课文里读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心中充满了深深的震撼,但是并不知出处。工作后,面对着第一份严重污染的工作及环境,在百无聊赖、情绪低落中,偶尔得到了《大学》一读,激起了自己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一改颓废,发奋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境遇。

现在,关注着年轻一代的成长,有很多感慨!提高年轻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他们的远大志向迫在眉睫。在班组建设中充分利用早会和大讲堂的时间,带领班员们学习、感悟“四书五经”的精华,以此来滋润心灵。

想起,周总理的一句话:“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那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气魄和胸怀多么令人肃然起敬!

春天来了,让我们敞开胸怀,迎接时代的伟大变革吧!

读《大学》有感 篇8

说实话我刚一看到书名还以为是斯坦福直接讲的创业课,结果拿到书看了之后才发现是李笑来先生自己的心得体会。虽然讲的也很不错,但是还是让我感到比较失望。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看,作者李笑来作为曾经的新东方老师,自己后面也是出来自己创业出书等等,在这本书中亲其师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李笑来自己的想法建议。

李笑来先生在这本书中将自己学的在线课程YC的内容及自己的感想整理归类为九部分,每部分的文章都是围绕着该部分的主题展开的。作为没有多少时间的职场人士来说,本书的很多小建议是值得借鉴的。例如当你看到马云,刘强东等人创业那么成功的时候,你可能也升起一股想创业的念头,那么你到底适合创业不?究竟哪些人适合创业?在本书第四部分“你适合创业吗?――创始人的创业基因”里的文章相信能给我们很多建议。在这部分里有些文章的观点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例如‘创始人可以不懂技术吗’这篇文章讨论的问题估计就争议性极强,记得马云曾经说过他之所以成功米就是因为他不懂什么技术,也就不会对手下的技术人员指手画脚胡乱指挥,反而阿里巴巴成长的非常迅速。而李笑来在文章中却表达了完全相反的观点,究竟作者是如何阐述这一观点的,读者感兴趣的话也可以阅读本书。

试谈文言文学习中的“读” 篇9

一、要求读准确

读准确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 是理解、品味教材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读准确了, 才有可能正确理解, 否则, 理解便无从谈起。所谓读准确, 即字音要读准, 句子、词语不能读破, 能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和停顿。首先是读准字音, 一般而言, 教材中初次出现的异读字和个别冷僻的生字, 课本下面的注释中都有注音, 这一部分要求学生借助注释来读准确, 此部分学生一般在课前就能完成, 不会读错。而对于有些学生不认识且课本下面也没有注音的字, 教师可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来查阅解决。但有些在文章里起关键作用的多音、多义字, 教材未加注音, 学生查阅工具书也不能完全理解, 往往容易读错, 这就需要学生反复推敲, 弄清该字在具体环境中的意思, 结合字意确定读音。例如, 文言文中的“为”字出现频率比较高, 用法也活, 《庖丁解牛》中“吾见其难为, 怵然为戒, 视为止, 行为迟”一句, 就有四个“为”字, 如果能联系上下文的意思仔细推敲, 也就能读准确了。《送东阳马生序》中“主人日再食”之“食”应读成“sì”而不是“shí”。因为“食”字在这里应作“喂养”而不作“吃”解。教材中还有一些常见的通假字, 书中在前面出现的后面将不再重复注音, 在初读时学生就应辨析清楚, 并读成原字的音, 读准了音, 意义自然也就理解到位了。对于课本中涉及到的古代专用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等, 要保留古音。例如, “吴广者, 阳夏人也”中的“夏”应该按古音读作“jiǎ”, 而不能读作“xià”;《木兰诗》中的“可汗”应读成“kèhán”而不能够读成“kěhàn”;“单于夜循逃”中的“单”应读如“chán”而不读“dān”等。其次是不读破句子和词语。读破有种种原因, 可能是因为不了解句子的意思造成的。“读”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法。因为学生通过读, 就能有所悟, 进而有所感, 在语境中体会到语意。例如, “今天下三分”, 句意是现在天下分裂成三个国家, 应读成“今天下三/分”;“荆州之地方千里”应读为“荆州之地/方千里”。否则, 就会读成破句, 而无法准确理解句子的含意。遇到这种情况, 可通过不同句读来做比较, 边读边结合上下文语境感悟语意, 从而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再次是要读好停顿。这里说的停顿是句中的停顿, 一要先弄懂句子的意思, 正确读准停顿。例如,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 , 此句在文中之意是: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 把 (治好“病”) 作为自己的功劳。在朗读时应在“不病”后停顿, 即“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如果读成了“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句意就变成“医生喜欢治, 没有大病 (的人) 作为 (自己的) 功劳”, 这就不对了。二要根据句子结构知识, 读好停顿。在弄懂句意的基础上, 可以用语法知识去分析句子的结构。先判断构成句子的词或短语在句中各充当什么成分, 这样就能把握文言文中句子的自然停顿。例如, “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 ,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狼》) 等句子的读法。三是有些表议论、推断、反问等语气的句子, 若前面有“夫”“盖”“其”等词领起朗读的时候, 在这些词后应稍加停顿。例如, “其/如土石何” (《愚公移山》) , “盖/大苏泛赤壁云”。诸如此类, 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要读通文意

读准确了, 就能对文章内容有初步的、整体的了解, 而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还须学生进一步读通文意, 在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从而正确解决问题。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文意, 这是一种更高要求的读, 是思考性的读、研究性的读。对于这个层次的学习, 一是要求读清注释, 根据课本注释理解句子, 进而理解文意;二是对于一些课本注释不全或者没有注释的句子, 尤其是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的句子, 则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地研读, 再根据上下文意来理解。例如《五柳先生传》中“衔觞赋诗, 以乐其志”一句, “乐”字若按本意解, 意思就很难理解了, 但若是让学生把其余三字的意思弄明白以后, 再读读自然就理解了它的用法, 意思也就明了了。又如在读《过秦论》第四段时, 为了进一步巩固词类活用的知识, 可根据教材中的注解, 再读一读“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这句, 思考一下, 其中哪些词是名词作状语的, 句中“去”“景”二字, 细读便知, 但“响”字难以发现, 一是由于“响应”混淆于现代汉语中的“响应”, 二是对“响”字的本义不懂。根据文言文构词的一般规律再读读、想想, 原来“云集响应”应该是四个词, “云”和“响”都应该是状语。

三、要读出感情, 读懂思想

上一篇:员工的职业素质个人总结下一篇:对健美操与体育舞蹈异同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