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

2024-05-20

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精选18篇)

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 篇1

一、提升认识,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幼儿品格意义重大

在幼儿园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首先可以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萌发民族自豪感。通过对成语故事、传统节日、三字经、弟子规以及民间游戏活动的接触和学习,使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明显增强了、对中国的一些经典动画片也逐渐地喜欢了,并由此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萌发民族自豪感。其次,在活动中可以很自然地扩大幼儿的识字量。幼儿早期识字有利于右脑开发,能够极大地促进幼儿的智力发育,开发幼儿的潜能,培育和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再次,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增强幼儿的记忆力。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幼儿巨大的记忆潜能正是大脑快速发育的特征,背诵记忆是幼儿最自然的学习方式,错过这一时期就会错过人生的最佳记忆期。

二、明确思路,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做到“四措并举”

一是要做好传统文学内容的选材。传统文学是在古老历史沉淀中形成的,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其中一些传统事物随时代不断发展已消失,幼儿难以有相关经验,在教育思想中,也难免有些消极、封建的思想混杂其中,且个别内容学习难度较大,对幼儿不具有意义且难以接受。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合理选材,辨证的扬弃,选择传统文学内容中的精华对幼儿教育。要适当对一些难懂文言文、成语合理改编、缩写、扩写等,从幼儿兴趣、情感体验出发,确立适宜的内容,这样才会通过传统文学把灿烂的文化思想进行传承,让孩子们受益非浅。

二要提升教师教学素质。要使传统文学释放出魅力,课程获得成功,要求教师必须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有把握分析教材的能力,能选用有效的方法深入浅出的教学,优美的语言可以使幼儿耳醉其音、心醉其情,愉悦的接受教育,所以要注重提高教师的教育素质,努力建立一批观念新素质好的教师队伍。

三要注重幼儿的体验与感受。开展传统文学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与喜爱之情,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记忆、认知、注意等多种潜能,因此我们必须要注重引导幼儿体验,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不以会背诵多少诗歌,会说多少成语作为衡量幼儿发展的唯一标准,而是关注其纵向的成长。

四要做到家园配合。

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 篇2

一学校开展传承教育的现状

我校始建于1986年, 位于云南省泸水县大兴地镇灯笼坝, 是一所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勤工俭学特色和体育运动特色的省级文明学校。学校开设了民族政策常识课, 让学生了解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 知道党和国家制定相关政策的历史背景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并在日常生活中遵循运用民族政策,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进一步树立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 但这还远远不够, 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不仅仅是音乐、舞蹈, 还有民俗、语言、文字等方面。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思想上不够重视

经过访谈, 很多教师、学生并不了解开展此项工作的意义所在, 这也导致思想上的懈怠和不重视。作为少数民族地区, 传承本地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责无旁贷。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下, 很多少数民族文化已经濒临灭亡, 我们要想感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就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树立一种民族自豪感, 将自己民族的文化发扬光大。

2. 组织活动单一

为了有效保护怒江州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经过努力, 2006年, 傈僳族民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傈僳族崇尚唱歌对调, 在傈僳族的多声部无伴奏合唱中, 傈僳民歌三大调“摆时”“优叶”“木刮”有“峡谷天籁”的美誉。此外, 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名录共有6类17个项目, 包括:语言、音乐、舞蹈、习俗和传统文化保护区等。但是, 对于传承教育, 仅仅只是表演民族歌舞是远远不够的。我校对于传承教育的组织活动形式还较单一, 传承内容有局限。

3. 缺乏有效的传承方案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有效的方案是活动开展的前提。要将传承教育活动办得有声有色、有实效, 需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 这样才有明确的目标, 做到有的放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教育, 要领会其精神实质, 并体现在具体的实践中, 达到继承和弘扬的目的。

三传承教育的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 我校计划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落实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传承教育活动:

1.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认识

为了有效开展此项工作, 我校将首先做好宣传工作, 让全校师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明确开展此项工作的意义, 了解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和必要性, 最终意识到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 发挥优势, 系统传承

我校多数学生是本地主体少数民族傈僳族, 他们都是少数民族文化的接受者, 他们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会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但是不够系统, 不够全面和深刻, 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不是单纯地会说少数民族语言或了解他们的节日或是一些生活习惯。真正地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首先应了解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历史, 以宏观的态度看待自己民族的发展状况;其次要全面地认识本民族的文化, 包括生活方式、语言、风俗习惯、音乐、舞蹈、文字等等;最后在文化多元化中, 还要继承和弘扬其中优秀的文化,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

3. 集思广益, 相互学习

“一个篱笆三个桩, 一个好汉三个帮”, 为有效地开展此项工作, 我校将集中群策群力, 广泛听取师生的建议、意见, 学习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我们也可以邀请一些民间的传承人进校园给我们进行现场的展示和学习。相信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在政府、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 一定可以取得更大的进步。

四传承教育任重道远

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对文化多样性观念的本质把握;有利于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也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能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 加快现代化进程的步伐。当然,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进程驱动着各民族为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而奋斗。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落后、生产力水平较低, 一些民族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丧失信心, 导致很多文化都出现了流失加剧的危机。这个危机有可能使少数民族历经数千年历史发展积淀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在一段时间后大部分丢失。因此, 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危机时,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显得尤为重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 联结着民族的历史、现实和未来, 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大业, 以进校园传承教育的方式不失为一个重大举措, 把传承的重担交在新一代祖国的希望上, 对于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泸水县民族中学开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传承教育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教育,调研报告

参考文献

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 篇3

通过学生对戏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家乡所在区域的一般特征和历史发展;了解家乡所在区域自然与地理的概况;了解家乡所在区域的艺术与民俗;了解家乡所在区域的当代社会与生活;通过舞台艺术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我校戏曲文化课程是为实施素质教育开设的一门整合了区域文化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活动型、综合性课程。戏曲文化课程属于综合课程,它将具有内在逻辑联系和价值关联的文化内容整合在一起,使学生形成对家乡文化的整体意识和运用知识与信息综合地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一方面,课程目标并非局限在某一个活动领域,而是涉及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涉及与学生人文素养发展相关的方方面面,如戏曲《卖水》《风雪配》等。另一方面,它是对家乡的自然、地理、历史、人物、经济、社会、文化、艺术等进行高度整合而产生的课程,兼具了社会教育、科学教育、品德教育以及生活教育等多重价值,如戏曲《花木兰》《穆桂英挂帅》《收姜维》《天仙配》等。

戏曲文化课程是“活动型”课程,是以活动为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方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与经验。一方面,课程是以引导学生获得体验,形成经验,获得人文滋养为主要目标,而非以知识教育为主要目标,如两夹弦《三拉房》、豫剧《挎红》等。另一方面,这些内容选择主要源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人们的现实生活以及优良的表演方式,如《苏三起解》《对花枪》等。

学校领导对弘扬传统文化,戏曲进校园、进课堂大力支持,主要体现在课程安排上,每天下午第四节课为特色课程,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戏曲演唱,音乐教师进行教、练指导。在音乐教学中讲到民歌时,我让学生了解当地的戏曲,开展“学唱戏曲”的活动;体育教学中我们把韵律操作为运动前的准备活动,中国传统运动、戏曲基本动作引入体育课中;美术教学中加入脸谱的绘画等。在校园的文化廊下、墙壁文化等,学生都能看到戏曲的倩影,同时也能经常看到孩子们互相切磋,互相指导动作。他们把从老师那儿学来的动作彼此表演,看看动作中还有什么不到位的,讨论一下该如何改正才能做得最好。这样就避免了把校本课程孤立于学科教学之外,真正达到了综合实践的目的。在强调学科整合的今天,我们认为只有融合了校本化内容,才有利于学校整体教育环境的开发,才有利于营造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

同时,学校还不定期聘请两夹弦剧团的专家老师来校给予专门指导,请他们纠正唱腔、表演的步法和手法以及面部表情和眼神。唱词力争优美隽永,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唱腔唱词力求迷人、亲切,清新的话语体系,让校园戏曲面貌更加焕然一新。

我们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体、以自己所教的班级、小组为整体进行戏曲教学。把最新的教学方法用于课堂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并及时总结。积极参与校内外的文体活动,积极参加一些文艺演出和县市电视节目,并获得了不同层次的奖励,我编排的戏曲《爱心家园》荣获全国第十届艺术节“群星奖”;我执教的《看大戏》荣获菏泽市电化教学二等奖,同时被评为菏泽市教学能手;我主持的菏泽市教学研究课题“地方戏《两夹弦》”获得成功结题。我还为我校成功地举办了六届“六·一”艺术节,我排演的戏曲《说唱脸谱》《卖水》、黄梅戏《女驸马》《天仙配》、越剧《收姜维》、曲剧《风雪配》、大平调《三传令》、枣梆《蝴蝶杯》、豫剧《花木兰》《穆桂英挂帅》《小二黑结婚》《拷红》《朝阳沟》《洼洼地里好庄稼》、两夹弦《三拉房》《王宝钏》《爱心家园》等都搬上了舞台。活跃校园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

总之,弘扬传统文化戏曲教学的设计尽量以唱为主要呈现方式,注重实践性。强调与身边文化的密切联系,将学习空间从课堂拓展到社会;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参与、合作、调查、社会实践、讨论、探究、体验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

戏曲文化课程的建构不应仅停留在“乡土气息”上,力求彰显戏曲的文化品位,弘扬文化精神。把戏曲文化教学呈现得美一点,再美一点,既有美的内容,也有优美的形式。我认为,只有美的,才会有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现实与超越的统一;美,才符合戏曲文化课程的意韵;美,才能让孩子们更愿意触摸历史,亲近家乡,自觉地接受地方文化的滋养;美,才会使学习不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种享受。

参考文献:

邓琪瑛.关于“戏曲进入中小学”校园活动的探索[J].创新, 2009(10).

开展廉政文化进企业活动工作总结 篇4

开展“廉政文化进企业”活动,就是要用健康向上的、先进的廉政文化占领思想阵地,塑造企业员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社会意识;是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大力弘扬优良传统和作风,抵制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意识,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利观、地位观、利益观,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工程监理站党支部高度重视,着力从教育、机制入手,从预防着眼,以教育学习的形式,在全站范围内,开展了廉政文化教育活动,充分认识要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根本目标,从影响和谐社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入手,从价值取向、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社会评价等层面,扎实有效地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我们只有站在和谐社会的高度,理清廉政文化的基本内涵,才能使廉政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到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第一,价值取向上,要着力解决“三观”问题。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廉政文化建设要求全体公民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现实生活中,利益的驱使、权力的失控、地位的诱惑,是影响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主要因素。一些领导干部犯错误甚至堕落为腐败分子,其根源是价值取向偏离了正确方向。在权利观上表现为私权意识膨胀、地位观上表现为追逐个人名利、利益观上表现为崇拜金钱。因此,着力解决“三观”问题,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一是摆正主与仆的位置,常存公仆情怀,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人民公仆”。二是坚持权与责的统一,牢固树立责任意识。要教育广大干部走出“官本位”误区,强化岗位意识和责任意识。三是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大力弘扬奉献精神。让正确的利益观在人们的思想上扎根,在实践中闪光,在奉献中升华。

第二,生活方式上,积极应对“三大挑战”。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廉政文化的重要支撑。今天我们建设廉政文化,面对着来自中西文化相互激荡、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和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三大挑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建设廉政文化,一要以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为突破,积极应对来自中西文化碰撞过程中文化变异的挑战。坚持以德治廉,通过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自觉抵制西方文化中的极端个人主义与我国传统的小农意识的侵袭,消除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给生活方式带来的不良影响。二要以养成高雅的情趣爱好为突破,积极应对市场经济折射出的文化阴影的挑战。教育和帮助人们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处理好工作与休闲、劳动和享乐的关系。三要以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为突破,积极应对来自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的挑战。

第三,行为方式上,养成清白清正的习惯。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痛恨腐败分子,但面对腐败现象,仍有一部分人愤怒声讨的同时,又随波逐流。构建廉政文化,必须从规范人的行为方式,约束人的不轨举止入手,坚持预防为主,教育引导人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时时处处检点自己的言行,把清廉、清正、清白的行为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四,在社会评价上,倡导“尊廉崇洁”风尚。廉政文化的构建关键在于能否形成文化的普遍认同及由此形成的社会评价。

廉政文化是解决党风廉政教育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抓手,具有深厚的渗透力。廉政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明确的目标性、极强的渗透性和广泛的群众性,开展“廉政文化进企业”活动,以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抓手,可以开阔党风廉政教育的视野,拓展党风廉政教育的思路,丰富党风廉政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 篇5

阶段性总结

自2011年6月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以来,我校认真贯彻《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制实施纲要》精神,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增强干部和教师的反腐倡廉自觉性,提高师生廉洁诚信、遵纪守法意识和荣辱观意识,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归纳总结如下。

一、宣传力度到位,营造氛围浓厚

1、把校园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廉政文化建设溶入课堂。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向学生进行廉政教育。

2、多次在国旗下的讲话中进行了廉政文化进校园的宣传教育。

3、在学校中开举办“廉政文化进校园”征文竞赛、手抄报专刊,同时各班级还在黑板报上举办了以《廉洁光荣腐败可耻》为主题的板报,学校对此进行专门的评比,起到了促进和推动此项活动的作用,也很好地营造了学习宣传氛围。

4、构建反腐倡廉教育新平台。在信息技术课和班级投影显示屏等环境下,利用网络等载体,让学生浏览与廉政文化相关的网页等内容,以达到弘扬精神、培育意识、巩固效果,推动廉政文化在校园的传播。

二、加强学习教育,构筑思想防线

1、大力开展廉洁从教的学习活动。

围绕“三学习”(即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学习师德规范、学习法

律法规)开展学习活动。采取党员大会、教职工大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教师认真学习中央各级会议精神,大力宣传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方针、政策和重大成果,深入开展了学习《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和教育系统八条禁令和教师《十不准》等,参学率达100%。

2、实施责任追究。

对于党员干部,加大了廉政建设职责教育,对不认真履行职责的,按有关规定实行责任追究,规范了教师廉洁从教行为。

3、廉政教育与教师管理结合。

我们把廉政宣传教育贯穿到对党员干部的培养、选拔、管理的各个环节,完善了教育制度,将廉政教育与教师管理紧密结合,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结合工作实际,开展廉政建设

1、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我校“廉政文化进校园”教育结合到学科教学之中,整合学生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渗透廉政文化,增加廉政教育内容,通过感受、交流、讨论等形式,加强学生对清正廉洁品质的感受与体验。

2、与“魅力教师”活动相结合把师德教育作为我们廉政文化进校园的一项主要任务来抓。针对师德师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从实际出发,积极开展“三评”活动。即学生评教师、教师评校长、家长评学校。让干部的工作作风、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教学质量及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自觉接受社会和学生家长的监督,评议结果公开,切实改变学校和教师的工作作风。

3、与校务公开工作相结合。

学校的重大问题如发展规划、规章制度、奖励方案等,都对职工进行公开。通过让广大教师参与决策,增加决策的透明度,建立公开栏等校务公开渠道,保证广大师生及时了解有关情况。

4、与家长学校工作相结合。

我校加大监督力度,把廉政文化建设和权力运行自觉置于社会家长各界的监督之下,聘请家长组成家委会成员为学校行风义务监督员。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不记名的问卷调查,向全体学生家长发放行《征求意见表》或《调查问卷》,受到了家长的好评,也大大调动了教工的积极性,使学校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四、活动效果显著,整体水平提高

1、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境界、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有力地推动了良好校风、学风和教风的形成,提高了教师的服务思想。

2、通过将廉洁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中,作为社会公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了学生廉洁光荣、腐败可耻的价值观念,奠定了廉洁做人的品德基础。

3、规范了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学校财务制度,增强了学校

经费收支的透明度,规范了学校经费的使用。

五、查找不足之处,加强完善整改。

1、个别教师认识深度不够。认为学校搞廉政建设是否没必要,思想认识高度达不到,还不能从加强党建工作的迫切性认识反腐倡廉工作。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和教育,争取尽快使遵守规章制度成为自觉的行动。

2、机制不够完善。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在今后一段时间的我校会继续将廉政文化建设作为主要任务来抓,在规范从教行为的同时,促进廉政文化的形成。

XX学校

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 篇6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传统和美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结合我校工作的实际,经研究决定,开展“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教育活动,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活动宗旨

文化作为人类活动的结晶,集中反映了民族精神、民族生活和民族经验。每一部伟大的作品都来自于时代、民族、国家以及整个人类进步发展的深刻关心与思考,承载和传递着民族的血液和精髓,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我校着眼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人文素质教育,努力加强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学生的特长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以引导激励为主、多方面渗透熏陶的原则,采取结合各科教学、融入校本课程、融入团队活动、链接闲暇教育等方式积极开展古诗文、弟子规诵读、书法、绘画、习作、汇报表演等活动。

二、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杨佳治 副组长:曹永吉 成 员:各班班主任

三、具体实施人员:

全体教师

四、活动内容:

(一)、认真组织顺利实施 制定活动方案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在教学楼内醒目位置悬挂名人画像、格言警局。营造浓郁校园活动氛围。

低年级

书法课(铅笔)诗文、弟子规诵读、舞蹈。中年级 书法课(钢笔)、诗文、弟子规诵读、绘画、舞蹈。高年级 书法课(钢笔)、诗文、弟子规诵读、绘画、舞蹈。初中段 书法课(钢笔、毛笔)诗文、弟子规诵读、绘画、舞蹈、习作。

教师 广场舞表演(达斡尔族)、业务学习传统文化。

五、具体实施:

1、各年级结合语文课开设书法课、利用早晨、午间课前进行诗文、弟子规诵读;结合美术课开设美术欣赏绘画课。舞蹈、习作可以结合兴趣小组。

2、传统文化融入各学科,利用语文、思品、历史、综合实践课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3、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校园之声”广播室、板报进行宣传,利用好团队活动课,让学生从中发现乐趣,得到赞许,获得鼓励,提高教育效果。

4、利用教师业务学习时间,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提高教师知识能力。

诗文、弟子规常规诵读要求

一、课前诵读:坚持每节语文课前诵读2~3分钟,努力取得其他学科教师的配合,鼓励学生在非语文课前也能自主诵读2~3分钟,安排并指导一名学生记载课前诵读情况。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低年级开展游戏中诵读活动,诱导学生课间在跳绳、跳橡皮筋、踢毽子、跳房子、丢手绢等游戏中,一边做游戏一边背经典。每学期举办一次小型的游戏中诵读观摩活动。中年级举办经典诵读故事会,讲传统经典故事,也可讲名家诵读经典和小伙伴们诵读经典的故事。每学期举办年级经典故事会不得少于一次,不仅要做好故事会的记录,还要将故事会的材料交档案室。高年级表演经典课本剧,指导学生从经典读本中选择合适的内容编写课本剧,并在班级表演。每学期举办一次经典课本剧汇演。初中年级指导学生撰写诵读笔记,组织学生召开诵读心得交流会。每学期,每班平均每人撰写诵读笔记不得少于5篇,每班召开诵读心得交流会不得少于一次,要有会议记录。每学期举办一次诵读笔记展。

三、把握原则,注重减负。

各班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开展学习活动,切不可以体罚学生,做硬性规定,机械抄、写等手段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要培养孩子乐学、爱学和想学的浓厚兴趣。

“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活动实施方案

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 篇7

为了引导小学生认识和了解种桑养蚕历史,弘扬蚕丝文化,普及养蚕技术,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于4-5月组织蚕桑专家免费到南宁市星湖路小学、云景路小学、南湖小学、天桃小学、陈东小学、清川小学、民主路小学等学校开展蚕桑科普进校园活动,举办蚕桑科普教育专题讲座。

课上,专家们通过大量精美的图片与通俗易懂的文字,向同学们图文并茂地介绍蚕桑历史与现状、蚕的一生、蚕桑产品等内容,详细讲解了蚕宝宝从蚕卵、孵化、幼虫、眠蚕、起蚕、熟蚕、结茧、化蛹到成蛾的成长全过程,并以物喻人,教育小朋友要学习蚕无私奉献的精神。课堂上小朋友们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互动中踊跃提出问题、抒发感想,并表示不仅要精心饲养,还要把饲养过程中的发现、体会和感悟记录下来。

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 篇8

为了进一步推动“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天津市文明办、市教委、市慈善协会经研究后决定,2015年开展“慈善文化进百校”暨我讲身边慈善故事活动。通过在学生中广泛开展讲慈善故事征文比赛和表彰活动,进一步推动慈善文化的传播。活动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四种全会和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宗旨,以慈善文化教育为切入点,通过在中小学生中开展讲慈善故事的活动,教育学生孝亲、尊师、知礼、助人,培养学生向善品性和感恩之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成长为社会栋梁之才,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积蓄更多正能量。

二、活动名称

“慈善文化进百校”暨我讲身边慈善故事。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天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慈善协会。

办公室:各区县文明办、各区县教育局(指定一名同志负责联络),天津市慈善协会(市慈善协会宣传部负责具体工作)。

四、活动内容

市慈善协会通过向社会募集善款购买《慈善读本》,捐赠给全市16个区县,163所中小学(每个区县5所小学、5所中学;滨海新区7所小学、6所中学),并携手原天津广播电台高级编辑、记者、主持人孙家才,无偿为中小学生讲慈善故事,培训慈善故事骨干。

(一)“慈善文化进百校”暨我讲身边慈善故事启动仪式;

(二)原天津广播电台高级编辑、记者、主持人孙家才到学校讲慈善、趣味故事,为学生做示范(每个区县选一所学校);

(三)慈善故事征文评选;

(四)慈善故事成果展示表彰。

五、慈善故事素材

以《慈善读本》和公开发行的反映中、外,古代和现代以及身边的慈善故事为基本素材。

六、参加范围

第一批、第二批37所“慈善文化进校园”试点学校;2015年开展“慈善文化进百校”暨我讲身边慈善故事活动的163所中小学,共计200所学校。

七、时间安排

2015年6月至9月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5年6月至8月)

1.6月15日之前,各区县教育局确定本区10所学校(5所小学,5所中学)参加“慈善文化进百校”暨我讲身边慈善故事活动,并将学校名单报送市慈善协会。(电话:23413768;联系人:曹建华 常勇;电子邮箱:tianjincsxh@163.com)

2.6月下旬召开2015年“慈善文化进百校”暨我讲身边慈善故事启动仪式。

3.参加活动的中小学,由区县教育局组织学校开展,“我讲身边慈善故事”活动。

4.孙家才到各区县推荐的16所学校讲授“怎样讲故事”,为活动培训骨干,并亲自为师生讲慈善故事和趣味故事。

5.学校结合德育教育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我讲慈善故事”比赛活动,并将优秀的故事版本推荐到“慈善文化进百校”暨我讲慈善故事活动办公室。

第二阶段(2015年9月上旬)

“慈善文化进百校”优秀慈善故事评选。

奖级设置:

小学组: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

中学组: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

由市文明办、市教委、市慈善协会有关人员组成评审组,进行评定。

第三阶段(2015年9月下旬)

举办优秀慈善故事演讲、表彰会并以资鼓励;部分获奖作品将在国内外发行的《慈善》杂志、《人民网—天津慈善新闻网》《天津慈善网》刊登发表。

八、活动要求

1.认识意义,加强领导。在中小学开展“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把慈善理念融入教育体系之中,对于探索青少年慈善教育内容、方法和途径,推动青少年道德教育,促进青少年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各区县要充分认识在学生中开展慈善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切实抓好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种子工程。

2.积极主动,注重协调。各区县文明办、教育局、慈善协会要发挥各自职能,各司其职,主动配合,积极开展工作,按照《关于开展2015年“慈善文化进百校”暨我讲身边慈善故事通知》要求,督促、指导各学校开展好活动。

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 篇9

——恩阳区青木小学扎实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

恩阳区青木小学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思想工作重点,深入开展以“廉润童心、清韵校园”为主题的廉洁教育实践活动,丰富了“廉洁从教、文明育人”的校园廉政文化内涵,促进了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

一、着眼“三个到位”,狠抓廉政文化进校园保障机制 一是意义认识到位。廉洁是一个人立身创业之本;是一个社会和谐稳定之基;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之源。廉洁教育应从娃娃抓起,让学生从小树立“廉洁光荣,贪腐可耻”的观念是极其重要的。

二是责任落实到位。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领导小组。全校教职工人人有责任,人人抓落实,形成了班子、教师、学生全员参与的良好格局。

三是检查督促到位。学校成立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查督小组,重点督查廉政教育“五进”情况(即进教材、进课堂、进活动、进头脑、进生活),教师 “五无”行为(即无有偿家教、无排斥讥讽和体罚学生、无违规向新生推销教辅用书和其它商品、无利用家长谋取私利、无训斥家长行为),学校管理“五规范”情况(收费规范、采购规范、接待规范、财务管理规范、教辅资料征订规范),实现了“五个零投诉” 1(歧视差生零投诉、体罚学生零投诉、作风懒散零投诉、乱发资料零投诉、有偿补课零投诉)。

二、立足“三个层面”,“ 三抓三促进”落实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

一是立足干部队伍,抓廉政教育,促进表率作用的充分发挥。通过抓廉政知识学习,抓制度建设,抓作风建设,抓主题实践活动,全体领导干部思改革、谋发展、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进一步形成,为学校的快速发展增添了活力,提供了动力。

二是立足教师队伍,抓师德师风,促进优良校风教风的全面形成。通过开展廉洁从教承诺活动、先进典型培育和宣传活动、师德师风自查自纠活动以及开展学生评教师、家长评教师、教师评教师、教师评领导的“四评”活动等,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是立足学生廉政教育,抓文明行为习惯养成,促进学生正确“三观”的形成。通过感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文明行为习惯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学生明是非、辨美丑、知荣辱,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爱国意识、诚信意识和廉洁意识,为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依托“三个载体”,夯实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基础 一是依托“敬廉崇洁、诚信为人”主题活动这一载体,塑造纯洁心灵。通过读廉洁读物、讲廉洁故事、看廉洁影片、唱廉洁歌曲、背廉洁诗词、集廉洁警句、办廉洁报纸、绘廉洁图画等形式积极开展“敬廉崇洁、诚信为人”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知廉学廉倡廉,走上一条健康、积极的人生廉政之路。

二是依托课堂教学这一载体,把廉政文化融入各科课堂教学之中,感悟人生真谛。充分挖掘学科教材的廉政文化教育资源,找准廉政教育切入点,落实廉政文化教育的课堂渗透。让学生春风化雨般地受到廉政教育,让廉政文化入脑入心,让学生感悟到人生的真谛在于正直、善良、知足、奉献。

三是依托社会实践活动这一载体,扎实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活动,感受廉洁阳光。在节假日及课外活动时间,积极开展 “小手拉大手〃廉洁进我家”、“争当勤俭持家小主人”、“文明礼仪伴我行”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寻找身边的榜样人物,纠正家长的一次错误行为;让学生给父母讲一个廉政故事、制作一份廉政礼物、写一封廉政家信等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把廉政文化融入生活、融入社会,让廉政文化成为学生阳光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营造浓厚氛围,着力打造校园廉政文化特色 学校利用廉政标语、廉政展板、廉政文化长廊、廉政文化墙、廉政文化寝室教室、廉政文化办公室会议室等形式,让廉政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达到以廉兴政、以廉兴教、以廉兴学的目的,全体师生把廉洁思想、廉洁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校园到处充满廉洁气息、充满文明气象,班子勤政廉洁,教师敬业奉献,学生乐学向上。

报送单位:青木小学

报送人:白永强 审签人:胡 铖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4

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 篇10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精神,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推进“四德”工程,切实提高我校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我校的德育教育水平,结合我校德育教育的实际情况,我校决定开展“传统美德进校园”系列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重点,对学生进行“仁、义、礼、智、信”教育,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培育文明新风,倡导文明礼仪,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

二、实施原则

知行统一的原则。坚持思想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鼓励和引导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身体力行,在体验中感悟,在实践中提升。

继承创新的原则。既要积极吸收和继承中华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又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探索创新,使之不断丰富和发展。

协调配合的原则。要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网络作用,形成整体合力,发挥积极影响,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

三、组织领导

为确保“中华传统美德进校园”系列活动扎实而有效地进行,我校成立了由曾建校长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

组 长:宁玉太

组 员:党光玉、彭运峰、李红、王青

四、实施途径

(一)全面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我校将把《经典诵读》纳入学校课程管理体系,在地方课程中开设《经典诵读》专题学习内容,主要以《弟子规》为诵读内容。在开设《经典诵读》地方德育课程的同时,通过“国旗下演讲”、文学社团等多种途径,组织开展反映传统

美德和优秀文化的古诗文、格言和名篇佳作的诵读活动;举行读书节朗诵比赛,评选诵读优秀学生。

(二)积极开展主题教育

我校按照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要求,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不断增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1.“传统美德”同家庭教育相结合

学校通过家长会、告家长书、教师家访活动等方式向家长宣传“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意义,动员学生家长收看有关家庭教育题材的影视节目,阅读相关书报,在家庭生活中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自律能力和自护能力。同时,通过校讯通平台,增强了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与交流,形成合力,互教互学,共同提高。

2.“传统美德”与“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相结合

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华传统节日为切入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民俗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同时,我们也组织学生走进平阳县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走进民俗馆,开展“走近非遗”系列活动,让未成年人进一步亲身感受非遗的魅力,让传统文化渗入他们心中。

3.“传统美德”与“文明系列”主题教育相结合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规范,培育学生“讲文明、知荣辱、守法纪”的良好道德品质,打造文明校园、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我校开展“文明伴我行”主题班会课、“做阳光好少年”德育展示课、黑板报评比、“礼仪知识竞赛”、“学文明礼仪、做文明学生”征文活动、设立班级文明监督岗,同时通过文明礼仪先进班集体和校园“文明之星”、“进步之星”“小道德模范”“文明小公民”“美德少年”的评选,树立榜样作用,更好地践行传统美德教育。

4.“传统美德”与“责任教育”主题教育相结合

围绕“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这个主题,我校积极开展“责任教育”系列活动,培育校园“责任文化”。通过开展黑板报评比、“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主题班会、“责任教育”演讲比赛活动,评选“责任之星”活动、“我有一颗

责任心”征文比赛,开展“责任在我心”感恩励志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懂得“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对国家负责”;引导学生珍惜现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增强学生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感。

5.“传统美德”与“廉洁文化”主题教育相结合

为了进一步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主题教育的进行,我校在全体教师中积极推行“反腐倡廉”系列活动,通过对历史人物、烈士先贤光荣事迹的学习,在师生心中产生“以廉为荣,以腐为耻”的共鸣心声,我校利用山门红色抗日根据地德育教育基地,通过清明祭扫、参观抗日根据地旧址及粟裕将军墓给学生宣传曾经在这片土地上艰奋斗过的革命先贤的朴素务实作风、努力拼搏的精神,使革命优良作风在我们这一代得以发扬。

6.“传统美德”与“会文”文化相结合

南雁中学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南雁荡山,这里有着具有千年文化底蕴的书香学府——南雁会文书院,坐拥这种先天地利优势,我校注重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与“会文”文化相结合。我校组织编写了校本教材《神韵南雁》,教材涉及会文书院的诞生与兴起、会文书院的文化内涵、学者名流等,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对这一千年学府的演变历史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也能激发学生作为雁中学子的自豪感。同时,我校引导师生学习朱熹这位曾经在会文书院讲过学的儒学大家的思想以及他的学说对温州欧越文化带来的影响,领略古人重视文化教育和注重内在品格修养的传统精神,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不无裨益的。

(三)继续深化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本着“成人-成材-成功”的理念,以“为学生创幸福人生奠定基础”为德育宗旨,利用楼道走廊、校园橱窗、校园广播、校园网,阐释校训校标的含义,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校训、校风、学风,让师生感受校园精神文化的熏陶与激励;促使他们逐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校园环境设计与建设中,植入浓郁的传统文化元素,突出南雁的地域文化特色,建设楼道文化、走廊文化,从而营造愉悦向上的育人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

五、工作要求

1.各班级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实施方案,确保教育活动顺利推进、有序开展。

2.活动开展情况将纳入先进班级评估考核体系,推动整个教育活动持续健康发展。

3.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等团体的优势,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逐步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为一体的传统美德教育机制,推动传统美德教育深入扎实开展。

4.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宣传报道活动的新进展、新成果和新亮点,增进社会各界对教育活动的理解和支持,积极营造有利于开展“中华传统美德进校园”活动的社会环境。

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 篇11

为更好地宣传反洗钱知识,让更多的农民百姓了解和掌握反洗钱的相关知识,永吉联社结合反洗钱宣传月的契机,并结合辖内实际情况,于11月18日在各乡镇农村赶集时开展“反洗钱知识进集镇有奖答题”活动,并对反洗钱进集镇宣传工作进行了周密的安排部署。一是注重宣传,营造声势。各信用社提前三天把信用社要举办“反洗钱知识进集镇有奖答题”的活动在信用社公示板和主要街道繁华商铺橱窗上张贴出来,公布了各信用社在11月18日举办的有奖问答题,对答对问题的群众赠送精美礼品,并向广大农民发放反洗钱知识宣传品及相关的反洗钱知识内容,以互动的形式来吸引群众们注意,使反洗钱知识有奖答题的主题更加突出,宣传效果更加显著。二是加强考核,注重成效。为使此次活动能够取得成效,切实把反洗钱知识传送给“千家万户”,让更多的农民受益,联社把此次宣传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同时还加强了考核,让各社能够给予高度重视,把各社开展的活动作为反洗钱宣传工作总结验收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各社反洗钱组织是否健全、宣传活动是否到位的重要标准,这些规定为组织本次有奖答题活动向纵深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民众受益,提高认识。通过反洗钱知识进集镇有奖答题活动,大大提高了反洗钱知识的受众面,使原来不了解反洗钱的农民朋友对反洗钱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社会公众对反洗钱工作的认知水平,夯实反洗钱工作的群众基础。

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 篇12

5月12日上午,为把“两学一做”引向深入,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宁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宁德技师学院,组织20名干部、教师深入荷园社区开展主题为“人社进社区,惠民在身边”的公益活动。活动现场设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就业创业、社保卡、职业教育等咨询台,并提供家电维修义务服务。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前来咨询,工作人员一一耐心解答,当天共发放宣传手册和购物袋800多份。

此次活动旨在向社区居民宣传普及人社知识,让广大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了解社保政策,提高参保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社会保障氛围。

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 篇13

称钩初中党支部

为贯彻落实安教党发[2011] 31号文件,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教育、示范、熏陶和引导作用,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文化氛围,逐步形成以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以教师和学生为基础、以丰富的廉政文化活动为载体的具有高校特色的廉政文化体系,现就我校“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做出如下安排。

一、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对“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的领导,学院成立“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该项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组 长:李世红

副组长:王具才

成 员:赵军 丁国胜 张宏黄圣斌 杨占斌韩志斌

曹支燕 冉向伟陈小玲

二、活动安排

1.开展廉政建设学习教育活动.学习十七届五次全会、教育部“全国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自治区纪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制定出学习教育计划,组织师生观看警示教育片。提高廉政学习成效,提高党员教师的廉政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

2.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廉洁从教能力。把学校中心组学习作为抓手,以专题讲座、讨论、交流等形式,推动我校作风建设的进一步转变。

3.加强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的舆论宣传工作,全面宣传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意义,大力营造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增强廉政文化的辐射力。

4.在教职工中开展“为人师表、服务学生,廉洁从教、廉洁管理”为主题的系列廉政教育活动。开展的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的评比活动。

5.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把廉洁教育纳入教师入党培训计划。将廉洁诚信教育纳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课程、促进廉洁诚信教育。

6.积极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1)由校团支部牵头在全校范围内举办以弘扬歌颂中国共产党、歌颂伟大祖国、歌颂社会主义、歌颂改革开放为主题的“红歌会”。

(2)“孝敬父母月”主题教育。5—6月,积极开展孝敬父母系列活动,培养青年学生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孝敬父母、学会感恩的道德情操。

(3)“学生诚信建设”主题教育。通过学生思想品德课、毕业生离校教育、学生社团活动、专题讲座、扎实推进廉洁教育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交往、人生经历中坚持诚实守信,知行统一。

(4)“廉政文化进校园”征文、书画、演讲等系列活动。积极组织征文评选、书画展览、演讲比赛、主题班会等活动,积极宣传倡导“敬廉崇洁、公道正派、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主体价值观。

7.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加强遵纪守法教育,拓宽廉政文化教育的领域,培养反腐倡廉意识。

三、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廉政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文化基础,廉政文化进校园对促进学校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净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氛围,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手段。要充分认识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和对师生进行廉洁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校领导作为廉政文化的学习者、传播者和实践者,要亲自动手、自觉参与、精心部署、狠抓落实,确保教育活动取得预期效果。

(三)遵循规律,讲究方法。在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中要把握教育规律,讲究教育方法,把廉政教育纳入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学生德育教学计划,有机渗透到学校教育管

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 篇14

活 动 总 结

以《禁毒法》为重点,大力推进禁毒宣传教育工作抓住《禁毒法》实施一周年的有利契机,围绕“依法禁毒,构建和谐”这一主题,结合“不让毒品进我家”法制宣传行动,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掀起学习、宣传《禁毒法》的热潮。

(一)开展纪念《禁毒法》颁布实施二周年宣传活动。深入乡村各单位等公共场所设立宣传点,以发放禁毒宣传资料、张贴悬挂禁毒宣传图片标语、展出禁毒知识板报、设立禁毒咨询服务点、开展禁毒有奖知识问答和表演文艺节目等形式,以“面对面”、“一对一”的宣讲方法,集中宣传《禁毒法》,着力提高广大群众识毒、拒毒、防毒的意识和水平,推动《禁毒法》妇孺皆知、家喻户晓。

(二)开展“6.26”国际禁毒日宣传活动。根据市禁毒委的部署,结合乡禁毒工作实际,在“6.26”国际禁毒日期间,各村要组织开展“五个一”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即开展一次禁毒宣传咨询活动,举办一期禁毒知识培训,组织一场大型禁毒文艺演出,制作一批禁毒标语,开展一次戒毒帮教活动。针对新型毒品滥用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着重开展防范新型毒品危害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流动人口和未成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

(三)开展“无毒家庭”创建宣传活动。“无毒家庭”创建工作是“不让毒品进我家”活动的深化和发展,是我乡开展“无毒乡”、“无毒村”创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无毒家庭”创建活动,要面向广大群众、家庭成员中的未成年子女、娱乐场所从业人员、流动人口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对涉毒人员及其家庭成员开展帮教、救助。要求家庭禁毒宣传覆盖面村达到80%。

“禁绝毒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为了家庭幸福,团结一心,争取早日建成“无毒乡”,共同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 篇15

为扎实推进2015年20项民心工程之一的“应急救护宣教项目”,进一步提升公交驾驶员应对突发情况的本领,由市红十字会、市广播电视台、市公交集团联合主办的民心工程公益互助宣传项目暨应急培训进公交活动启动仪式3月21日在和平区文化馆举行。天津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刘长河,天津广播电视台天津新闻广播副总监王芳,公交集团党委副书记王岩出席启动仪式并分别致辞。

启动仪式上,来自公交8路车队的驾驶员张东介绍了行车过程中突遇乘客出血不止,紧急施救并将乘客送往医院的事迹。来自地质矿产部五四三厂的张秀臣亲手为631路驾驶员许昆送来一面写有“弘扬正气助人为乐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锦旗,感谢驾驶员在自己突发急病时提供帮助、挽救生命的善举。活动现场,红十字应急救护讲师细致讲解了心肺复苏急救的方法和步骤,并邀请公交职工代表和志愿者代表登台进行模拟施救,让大家直观了解应急救护的技能要领。

集团党委副书记王岩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公交车厢内乘客突然发病、驾驶员热心相救的感人事例频频发生,市红十字会和市广播电视台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活动,为公交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为市民提供更为安全、舒适的出行服务创造了有利条件。集团将把此次活动与驾驶员星级服务考核工作紧密结合,车厢应急救护基本常识作为五星级驾驶员必备的车厢服务技能。集团还将利用公交车载电视、公交集团官方网站、官方微博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应急培训的公益宣传,共同维护良好地公交出行环境。(李喆)

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 篇16

关键词: 足球 皖西南 体育教师 学校体育 教育策略

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背景

在教育领域中,足球进校园已成为近年来最热门的话题,足球进校园现成为许多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一个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加快发展学校体育发展的积极诉求。经过多年的努力,足球作为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项目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在基础教育的各级各类学校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已初步形成发展态势。近几年随着皖西南安庆地方财政对学校体育场地、器材投入不断加大,该地区学校体育的办学条件、教学管理、教育教学质量都有很大程度上的改善和提高,为足球进校园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我们清楚地看到,这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借助于历史的惯性、政策的倾斜及地域的优势实现的。足球进校园所带来的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推动学校加强体育师资和场地设施建设,确保学生每天一个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满足学生足球学习的需求等方面内涵发展要求还明显不足,需要学校体育工作者深入学习2014年11月26日全国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深入领会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重要讲话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发展足球事业的重要指示精神,总结交流近年来皖西南安庆地区校园足球工作经验,部署推进该区今后一段时期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

1.2意义

足球是世界第一大运动,其锻炼的意义、价值和随之带来的影响无与伦比。而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传承文明的场所,足球进校园符合青少年成长规律和身心发展要求,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灵魂,也是教书育人不可或缺的要素。在多元教育思想激烈碰撞的今天,足球不可避免地涌进学校。足球进校园一方面给学校带来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因泥沙俱下而使学校体育举步维艰。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认识足球进校园的重要意义,更新学校管理者的办学理念,优化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终形成特色,创建品牌。因此在皖西南安庆地区开展足球进校园的可行性研究有特别重要的引领意义。

皖西南安庆地区足球进校园的引领意义具体有以下几点。

1.2.1增强青少年学生体质和增进健康的目的。足球运动通过跑动、带球、传球、接球、头球、停球、射门、假动作等技术可以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五个方面身体素质,改善青少年学生神经系统、心肺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内脏系统和骨骼、肌肉等运动系统的功能,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

1.2.2培养青少年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和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足球运动练习密度大、运动负荷高、对抗强烈,攻守频繁,局面复杂,这些都对青少年学生意志力、判断力、认识力、思维力和感知觉等心理品质的形成有广泛影响,足球进校园如果长期坚持下去,还可以培养青少年学生坚韧不拔、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意志品质,以及团结协作、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

1.2.3陶冶青少年学生的情操和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足球所蕴涵的文化和思想内涵,其影响已远远超过足球本身的竞技运动范畴。足球进校园不仅能增进青少年学生健康而且能鼓舞斗志,丰富校园文化,激发爱国热情。所有这些都有利于青少年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

1.2.4培养青少年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足球是以集体运动项目,注意集体形象和团队精神。这种来自足球运动的竞赛规则要求青少年学生处理好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以营造互相配合、团结协作、用爱相处的群体氛围。反过来,一个充满理想、团结协作的球队会使青少年学生亲身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团队力量的伟大,从而树立个人要服从集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

1.2.5锻炼学生的健康个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当今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比较差,而足球运动所赋予青少年学生的沐浴阳光、健康向上、个人拼搏、同伴互助的人际关系能培养学生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学生置身于开阔的足球场中会感到心旷神怡而暂时逃离“神经紧张,甚至心烦意乱”的教室境地,在轻松的心境下,心窗打开,可增强进取心,从而自愿接受足球运动带来的困难和挑战。

2.研究概念的界定

从教育学角度审视,足球进校园体现了育人的一种需求。足球不再是单纯的体育活动,从与育人隔离的状态下解脱出来,成了教育的有益补充。足球既有增强青少年学生体质和增进健康等方面的锻炼价值,又有培养青少年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和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陶冶青少年学生的情操和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培养青少年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锻炼学生的健康个性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一些特殊的教育方面价值。在教育与足球这两大教与体交汇处,需要足球进入校园来支撑。它是整个学校体育中的一部分,也是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

3.研究目的及内容

3.1研究目的

围绕足球进校园开展研究,寻求建立一种符合皖西南安庆地区学校实际,适应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有效教学策略和训练方法,以促使足球进入校园、留在校园。

3.2依此为据确定皖西南安庆地区足球进校园的研究内容

3.2.1足球进校园的教育理论依据,寻求在皖西南安庆地区各类学校开展此项运动的科学的方法指导和实践经验推广。

3.2.2足球进校园是否符合皖西南安庆地区青少年学生成长规律和身心发展要求,是否符合皖西南安庆地区地域条件。

3.2.3足球进校园是否满足皖西南安庆地区青少年学生兴趣爱好和活动要求。

3.2.4在皖西南安庆地区各类学校如何建立健康向上,体现素质教育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

3.2.5足球进校园与体育教学的研究。

3.2.6皖西南安庆地区各类学校足球进校园现象研究。

3.2.7皖西南安庆地区足球进校园的途径、方法和规律的探索。

4.研究思路与基本方法

研究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当前皖西南安庆地区校园足球开展现状的调查和分析,二是足球进校园的可行性研究。前者宜采用调查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在广泛占有资料、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当前校园足球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后者宜采用行动研究法、教育叙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最终归纳总结出足球进校园的方法、途径、策略乃至规律。

5.研究结果与分析

5.1研究结果

影响皖西南安庆地区足球进校园主要因素有:校园足球场地器材不足、管理推进体制的不善、足球师资队伍缺乏、考试评价机制造成学生升学压力过大、男女生性别差异等。

5.2分析

5.2.1校园场地不足、器材不够。皖西南安庆地区多丘陵地貌,造成该地区城镇学校足球场地不足,主要表现在城镇学校足球场地过小或没有。而该地区农村学校则缺少经费投入,主要表现为器材不够。

5.2.2管理推进体制的不善。足球进校园的离不开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学校领导的重视、家长的配合、青少年学生的参与。虽然2014年11月26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会议要求全国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但在皖西南安庆地区的现状是足球仅仅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之一纳入青少年学生体育课中,或作为阳光体育运动开展项目之一纳入青少年学生大课间活动中,没有广泛开展。

5.2.3足球师资队伍缺乏。皖西南安庆地区现在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绝大多数都是本省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而安徽省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招生历来都是以田径为主要招收科目,各校主修科目也都是以田径为主,缺少会教足球的体育教师,而皖西南安庆地区各级教研部门开展的体育教研活动又很少涉及足球,造成目前皖西南安庆地区足球进校园缺乏足球师资队伍,校园足球难以普及和广泛开展。

5.2.4考试评价机制造成学生升学压力过大。皖西南安庆地区是桐城派文化、禅宗文化和戏曲文化(黄梅戏)发源地,自古以来就崇文尚学、学风淳厚,再加上现行的考试评价制度造成青少年学生高考、中考压力过大,仅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学习、再学习,很少有时间来绿茵操场沐浴阳光踢足球。

5.2.5男女生性别差异也导致足球在校园开展不均衡。相比之下,男同学更喜欢足球,女同学则反之。

6.研究反思与建议

总体而言,足球的锻炼价值是有目共睹,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皖西南安庆地区足球开展足球进校园工作任重而道远。

6.1关于校园场地器材的不足的问题

对于城镇学校场地不足的问题,建议皖西南安庆地区可以通过教育局、体育局之间的协调,使各县(市、区)体育部门管理的场地向教育部门管理的学校免费开放,目前,各县(市、区)体育部门管理的场地能克服丘陵地,区地貌特点大多条件较好、位置优越、场地标准,能满足各级中小学青少年学生开展足球运动的需要;对于农村学校器材不足的问题,建议教育主管和学校加大投入,结合企业捐赠、社会资助才能妥善解决。

6.2关于管理推进体制的不善的问题

随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召开、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重要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发展足球事业的重要指示精神,足球进校园不再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工作了,建议皖西南安庆地区教育、体育主管部门和各类中小学通过完善制度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将足球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测试和初、高中招生(招收足球特长生),引起学生、家长的关注与重视,使管理推进体制不善的问题得以解决。

6.3关于足球师资队伍缺乏的问题

建议皖西南安庆地区教育和体育主管部门、各类学校应对体育教师进行足球方面的业务培训,将足球纳入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内容,安排他们观摩诸如甲A联赛和足球教学交流活动,使他们不断提高教授足球课程的技艺和技术水平。同时,还应建立科学的评价、激励、管理监督机制,为体育教师教授足球创造良好的环境。此外,可以聘请高水平足球教练或高校足球专业教师来校对本地区的体育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辅导和授课。

6.4针对皖西南安庆地区独特的区域文化氛围和现行的考试评价机制造成学生升学压力过大的问题

建议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在校园内营造足球文化氛围,把足球进校园作为己任,把学校足球运动的开展情况作为评价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指标纳入管理;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调整目前体育升学考试制度,增设诸如足球之类的体能与技能相结合的运动项目,提高青少年学生、家长的关注度;建议在皖西南安庆地区进一步加大中小学足球特长生升学方面的招生力度,扩大中、高考对足球的加分,以解决青少年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

6.5关于男女生性别差异的问题

建议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考虑男女生性别差异,有意识地加强对女生足球运动的宣传力度,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多宣传足球运动,培养更多女生足球兴趣和爱好,引导女生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积极参与足球运动,并在足球运动中体验到快乐、成功,增强体质、提高足球运动技能,提升综合素质。

7.加强领导,注重实效

皖西南安庆地区辖一市七县四区,人口660万,有3200所中小学,6万教师和72万学生,因此开展足球进校园是皖西南安庆地区教育的一个不断推进、长期积累的工作。足球进校园既是该地区学校教育的一件大事,更是该地区学校体育工作的头等大事。皖西南安庆地区各类学校应当将足球进校园纳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工作中。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应注意克服形式主义,注重实效,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学校教务处、共青团、少先队、职代会、学生会及体育教研组的作用,齐抓共管;要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突出特色;要加强督导检查,定期考核评价,促进其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健全和完善相应的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由于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的主体,他们的积极性和潜在能量是巨大的能动资源,因此,足球进校园组织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要由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等方方面面的代表组成,要确定以人为本的思想,学会关心人、尊重人、信任人,善于发挥人的潜能,激发人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沈建华.中学生参加校外体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8(12).

[2]奚天明,张俭,等.影响南京市中学生参加足球运动主要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9(3):16-19.

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总结 篇17

近年来,走进陇川县地方税务局办公区,廉政宣传展板、廉政文化长廊、廉政灯箱等随处可见;进入办公楼每个楼层,廉政格言、警言警句映入眼帘;来到办税厅,廉洁宣传显示屏、纳税温馨提示引人驻足观看。这是陇川地税以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创建地税廉政文化体系的一个缩影。

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是陇川县地方税务局按照“内提素质、外树形象,打造阳光地税”和“带好队,收好税”为目标积极开展的地税廉政文化活动。

为扎实推进和创建省级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的有效开展,一是成立了廉政文化进机关建设领导小组,局班子成员先后多次督促督办全局活动开展情况,有力地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围绕税收收入这一中心工作,将廉政建设贯穿到每

个征收环节,有效促进了组织收入工作的顺利开展。截至10月31日,全局累计征收各项地方税费xx万元,同比增长xx%,增收xx万元。

三是开展教育倡廉。今年开展了3次以“廉洁从税、爱岗敬业”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其中,邀请州县领导及检察院相关专业人员到陇川地税讲解当前反腐败形势及身边典型事例、组织干部职工到德宏州警示教育基地、到善洲林场接受实地教育各一次。二是积极引导示范传廉。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在陇把镇创建了廉政活动基地和廉政食堂,并把廉政文化建设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有机结合,组织干部职工到基地开展义务劳动栽果树、种蔬菜,让大家体验劳动的艰辛,教育大家珍惜目前的工作和生活。四是家庭助廉。采取组织干部职工家属座谈、邀请参加晚会、参加廉政书画摄影展、上门走访、签订家庭助廉责任书等方式,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廉洁教育,争做廉内助。

今年,县局与每位干部职工家属签订“家庭助协议书”xx份,做实做好地税廉政文化进机关推进工作。五是利用廉政手机短信促廉。1至10月,陇川地税以手机短信的方式向干部职工发送廉政短信累计达xx余条次,把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融入到每一位干部职工中,使廉政文化深入人心。六是地税特色兴廉。充分利用地税文建设的有力时机,以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税收宣传、文体活动,进一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同时,积极响应“全民运动”号召,把体育运动精神融入到税收工作中,积极组队参加各类体育项目比赛。在今年第三届滇西杯羽毛球赛、全民健身2014保山市羽毛球锦标赛中派队参赛的陇川地税运动员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彰显了他们朝气蓬勃,勇于拼搏的精神风貌。

七是活动兴廉。一方面举办书画摄影作品促廉。1至10月,向全局干部职工征集书法、绘画、剪纸、摄影作品150余幅,评选出一等奖1幅,二等奖2幅,三等奖3幅,优秀奖10幅,并选用78幅书画摄影作品在县局展厅展出。另一方面,于7月1日开展了主题为“为民、务实、清廉”的演讲比赛。八是宣传画宣廉。精心筛选图文并茂、寓意深刻的廉政教育箴言,如“爱民得清廉,廉者得民心”、“君子之交淡如水,为官之道清似茶”、“清者自廉”、“一身正气,清白治税”等,统一制成精美图版,贴于墙面、灯箱和悬挂在办公楼道的醒目位置,构成了陇川地税一道靓丽的廉政教育风景线。

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总结 篇18

一是加强宣传阵地和队伍建设。各乡镇都配备x-x名专职计生宣传员,各村配备x名专(兼)职计生宣传员,以确保机构和队伍建设建全。各级服务站抓好宣教室的规范化建设,实现电化宣传教学,广泛开展以“五期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宣传、咨询、培训服务活动。

二是切实加强宣传氛围建设。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和计生网站等做好计生工作的对外宣传;各乡镇在公路沿线及各村组醒目位置制作广告喷绘画和标语,各宾馆、饭店、金融机构、电信等窗口单位在醒目位置制定计生宣传画或标语;利用“三下乡”及《计划生育法》、世界人口日、法制宣传日、“xxx”活动日等重大节日,广泛开展宣传咨询服务活动。

三是全面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将“男女平等、生男生女都一样”等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宣传到千家万户;加大对全县有B超和开展人工终止妊娠手术机构的检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选择性别终止妊娠、遗弃女婴等违法行为;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女孩户家庭在经济上的优惠政策,确保他们生活上无后顾之忧。

四是确保宣传品进村入户。各乡镇及县计生部门印制以计生法律法规、生殖健康知识、治理出生性别比和奖励扶助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宣传资料,并发放到村、组、户,确保进村率xxx%,入户率xx%以上。同时,进一步做好计生报刊杂志的征订和发行工作,以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政策知识水平。

五是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各乡镇和计生、民政、卫生、教育等部门按照青春期、新婚期、孕产期、育儿期等不同时期实际需要,对育龄人群开展生殖健康和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培训工作。同时,监督、指导各中学开设《生理健康》课程,广泛开展青春期教育活动。通过努力,村级培训率达到xxx%,计生干部计生知识知晓率达xx%以上,育龄群众知晓率达xx%。

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总结2

为进一步弘扬柳南区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倡导关爱女孩,帮助辖区群众树立新型婚育观念,柳南区卫生计生局紧抓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这一契机,在金绿洲广场积极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

活动中,柳南区卫生计生局首先组织工作人员在活动场地拉起“婚育新风进万家,优生优育惠民众”和“男女平衡社会和谐,关爱女孩从我做起”的横幅,让鲜明的活动主题映入群众眼帘,让不同年龄段、不同层次群众对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建立初步认识,从而扩大群众知晓率。

随后,柳南区卫生计生局在载歌载舞的表演中,不断组织卫生计生工作人员走进观看表演的群众之中,通过面对面宣传的形式,深入宣传优生优育和生殖健康知识,引导现场群众自觉依法生育,积极预防性病、艾滋病的传播。同时,为了倡导社会性别平等,柳南区卫生计生局还组织工作人员,通过与群众探讨社会新闻典型案例为契机,不断引导现场群众关心关注女孩成长,逐步树立“生男生女一样好”的生育意识。

据统计,此次活动一共发放关爱女孩宣传资料约xxx份,服务咨询人数约xxx人。而柳南区也在此次活动之中,进一步打造了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的宣传品牌,也为柳南区不断弘扬婚育文明、性别平等的人口文化奠定了一定的群众和宣传基础。

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总结3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坊子区强化措施,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

强化组织领导

区卫计局成立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将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健全组织机构,制订发展计划。进一步完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为活动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强化宣传发动

充分运用传统和新兴媒体,通过报刊、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广泛传播婚育新风尚。利用“5.29”、“7.11”重大节日、纪念日、活动日等宣传节点组织形式多样的社会宣传活动,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和志愿者广泛参与。今年以来,开展宣传活动6次,宣传人员330人次。

强化妇幼健康保障

深化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大力宣传卫生计生惠民政策,以科学备孕、孕产期保健、安全分娩、新生儿安全为重点,制订专项健康教育计划,结合母亲节、儿童节等时间节点,对育龄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今年以来,开展专家讲座1期,培训适龄妇女160人。

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总结4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国务院《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雪峰街道积极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系列活动。

一、“关心女孩成长,树立文明新风”。女孩是美丽的晨曦,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是老师的乖巧学生,关心女孩成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x月xx日上午,街道社会事务和计划生育办在芸香社区举办了一场以“关爱女孩”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大力倡导了优生优育政策,广泛宣传了“以人为本、男女平等、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的新型婚育观念。宣讲活动后还向广大群众大家发放了宣传资料xxx余份、生育保健以及避孕药具等,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关爱流动人口,共享均等化服务”。“优生优育靠你靠我靠他,优质服务为你为我为他”,x月xx日上午,雪峰街道社会事务办联合留口所组成流动人口服务队走进芸香社区,向辖区内的流动育龄妇女现场讲解生殖健康知识、流动人口查环查孕须知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条例等,并督促未办理婚育证明的成年育龄妇女补办婚育证明,免费发放了避孕药具、计生知识宣传资料,将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心切实送到了他们身边。

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总结5

一、活动主题和目标

(一)活动主题。“人口流动健康同行”。

(二)活动目标。一是促政策知晓,向流动人口加强解读全面两孩政策,提高其对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等政策的知晓度;二是促权益保障,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政策落实,保障流动人口特别是流动妇女儿童的健康权益;三是促健康生活,引导流动人口关注并参与健康教育和促进,营造全社会关注关心流动人口健康的氛围;四是促社会融合,推动提升流动人口家庭发展能力,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城镇生活。

二、活动内容

(一)以流动人口为重点人群,开展重点卫生计生纪念(活动)日宣传活动。结合相关卫生计生节日纪念日和妇女节、儿童节、重阳节等重要公共节日,围绕全面两孩政策、国家公共卫生计生服务政策、健康素养、流动人口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在流动人口工作、生活聚集的场所开展集中宣传服务活动,送卫生计生政策、健康知识及服务进家庭(流动和留守)、进社区、进企业、进市场、进学校,加强对农民工、流动已婚育龄妇女和留守(流动)儿童等重点人群健康倡导的针对性。

(二)发挥典型带动作用,组织开展先进典型征集和宣传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充分运用传统和新兴媒体,通过报刊、卫生计生文化推广平台等开展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健康)服务集体和个人先进典型的推荐和展示、向社会和卫生计生系统征集流动人口健康故事和健康达人等活动,广泛宣传,并鼓励和引导相关文艺作品创作。

(三)与流动人口健康促进活动结合,做好经常性宣传服务活动。将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与“新市民健康城市行”、“流动人口关怀关爱”、“你在他乡还好吗”等流动人口主题活动紧密结合,引导流动人口学习健康知识、掌握健康技能、树立健康观念、提高健康素养、形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倡导关爱扶助农村留守儿童、老人、妇女,强化流出人口家庭履行养老扶幼责任。

三、工作要求

(一)各地要高度重视,纳入20xx重点工作任务,并为相关活动的组织实施提供相应的资金和人力保障。国家卫生计生委党组将20xx年确定为服务落实年,各地开展活动要兼顾宣传倡导和落实服务效果。

(二)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活动主题和主要内容的制订,相关部门联系协调,统筹相关司局和直属联系单位按照分工做好相关工作。各地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处室之间要加强沟通和协作,积极协调和联络各相关部门和委内有关处室共同参与,落实工作任务。

(三)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计生协会等群团组织和基层自治组织、商会、企业联合会等的积极性,协同开展宣传倡导活动,做大活动声势,提高活动影响,提升服务质量,做好服务流动人口健康的最后一公里宣传。

上一篇:在全市创新农村组织建设和民主管理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下一篇:酒吧形象大使选拔赛策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