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故事会演讲稿

2024-09-11

百姓故事会演讲稿(精选8篇)

百姓故事会演讲稿 篇1

青白江福洪中学校

熊滢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我把人生定格在三尺讲台悄然而过7个春秋,我们选择教师,也就选择了平凡,然而平凡并不平庸,提笔书写清瘦时光承载的故事,看那一朵朵时光摊落桌前,总有纷繁的思绪不由分说涌入心底„„

我校是一所地处青白江区毗河以南的住读制农村初级中学,在校学生以留守儿童居多,且单亲家庭不在少数,在学生们一张张笑脸、家长们一声声称赞的背后,无一不是教师们敬业奉献的背影、无悔挥洒的青春。

还记得2010那年刚来学校时,母亲有一天激动地给我打电话,说青白江电视台播放了“最美乡村教师”,采访对象便是我校的黄正秀老师,当她在节目里听到黄老师父亲去世时黄老师还坚守在讲台上的消息、看到黄老师简陋的校舍里那半截蜡烛时,母亲难忍心中泪水,深深感慨教师的无私„„

常戏说“我们每天陪伴在留守儿童的身旁,却也让自己的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学校地处丘陵,过去道路交通很是不便,为了服务学生,教师们顶多只有周末才能回到自己家中,其中不免含有丝丝苦涩。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经济的日渐宽裕,教师们虽几乎家家有了车,但距离市区24公里的路程,工作与家庭也难以两全。我校的钟德勇老师任年级组长已有7年,他常自责自己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因为在儿子上初中以前他缺席了儿子12年的成长。初来学校,我有幸成为了钟老师当年所带领的年级中的一名班主任,更荣幸的是学校的“师徒结对”制度让我有机会拜钟老师为师父,也正因为如此,我从不否认他口中的“失职父亲”一说。钟老师常告诫我们身为班主任工作时间不是什么朝九晚五的八小时制,而是学生在校的每一分钟,也就是从周一早上八点到周五下午四点。虽然学生公寓有宿管老师,但几乎每天晚自习放学后钟老师都会带领我们年级所有班主任亲自去查寝,从一楼到四楼,再从四楼到一楼,如此反复,既是协助宿管老师管理纪律,更是24小时关心关爱学生,即便学生宿舍熄灯后我们也常在学生宿舍楼下坚守,期间,钟老师总是和我们一起探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当时我所在年级的6个班里,包括我在内就共有4名新手班主任,初出象牙塔的我们抱着满满的教育理论却不知道该如何实践,望着教室里四十多双求知的眼睛我们内心也有些迷惘,钟老师不厌其烦地手把手教我们,从告诉我们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在家庭和心理上的区别,启发我们如何进行班级管理、加强德育,到如何组建学习小组、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等,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一聊就常常聊到11点过才回自己寝室。而第二天一早,钟老师总是6点半就准时到操场等候学生们起床做早操,组织学生们有序地到食堂进餐,有时我们几个年轻老师偶尔会“偷懒”缺席早操,钟老师总是报以理解的态度帮我们照看好每一个学生,还安慰我们说他自己是老年人,睡不着觉,起得早可以帮我们看管班级,其实他不知道在他的以身作则下,我们每次也会为自己的缺席而感到羞愧,正所谓“身正为师”,钟老师充分展现了教师的职业灵魂,更是对“师父”二字的无声诠释,以至于我们只记得他是我们的师父,是我们的年级组长,而常常忘记了他也是一个孩子的父亲,他还有自己的家庭。后来,钟老师的儿子在临区就读初中,他为了弥补之前十多年的缺席,终于尽到了一点做父亲的职责,但又为了不耽误工作,在儿子初上初三时,他竟然每天在晚自习放学后从学校驱车三十多公里到新都接儿子回青白江市区,清晨五点半出发送儿子去学校,而后又返回工作单位,如此三点一线地已奔波了好几个月„„2015年,钟德勇老师当之无愧地被评为成都市优秀劳动模范。前不久,我无意间看见了一张多年前自己被学生偷拍的照片,上面写了硕大的两个字——“恩师”,不得不说我的内心是感动的,当年的学生已毕业四年,如今我能有幸得到这样的称呼,我想这就是钟老师常说的职业幸福感吧!

不管是黄正秀老师还是钟德勇老师,他们不过是全区众多教师的一个缩影。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兢兢业业、倾心奉献的教师队伍,孩子们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教育的社会满意度才能得以不断提升。

百姓故事会演讲稿 篇2

一、以百姓故事为平台, 挖掘出感动成都故事人物

成都“百姓故事会”的讲台上, 人人都是讲述者。成都“百姓故事会”为老百姓搭建了一个讲述身边故事的平台, 讲述的故事是自己和街坊邻居, 脚本是熟悉的身边热人和事, 老百姓在话人间真情、摆生活百态的讲述中娓娓道出感动成都的故事、人物, 如孝顺媳妇张天欢、“仁义哥”王冬、都江堰“最美司机”高洪明、《曹家巷的龙门阵》、《看图说二环》、《我是成都人》、《开往幸福的地铁》……这些感人的故事及人物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 挖掘出49名成都典型人物入选“中国好人榜”, 如成都市新津县“80后孝顺媳妇张天欢”、“抗洪英雄沈长明”, 特别是张天欢的故事吸引了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四川文明网、成都电视台、成都日报、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等多家媒体、网络的关注, 其中四川文明网以《丈夫车祸离世“80后”孝媳妇誓与公婆相守终老》为题进行网络报道, 并在腾讯微博以“身边活雷锋”为题进行网络宣传, 中央电视台还邀请其做客《社会与法》栏目。

二、以百姓故事会为抓手, 助推了讲成都故事能手

成都市20个区市县在百姓故事活动开展中, 按照“全民参与、突出主流、塑造典型”的总体思路, 积极探索有效工作机制, 注重整合资源, 打造亮点, 挖掘典型, 推出一批批讲故事能手, 特别是美国人陈德荣及他的弟弟陈德忠,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听他们讲成都故事, 一口标准地道的成都话, 让你绝不会想到他们不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正是这些讲故事能手助推了成都“百姓故事会”活动持续开展, 成都20个区市县结合各自的实际将成都“百姓故事会”开展的如火如荼, 如新津县以评说新津历史故事、本地往事, 精心编排快板将当地的经济、生活变化, 政府发展政策方针表演出来。成都市新津县老干部、老党员夏尚林同志为群众讲起了自身在战争年代艰苦卓绝的奋斗故事。夏老曾是原新津武工队政委, 在新津坚持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了数年, 几次身临险境, 他都临危不惧、大义凛然, 夏老用他的亲身经历以及声情并茂的讲解深深感染了所有倾听其故事的听众, 让众多的人体会到了幸福来之不易。新津县方兴镇花碑社区74岁的老党员杨桂芳等人用表演小品《杨大爷家的小故事》的方式, 见证了成都市农民生活与居住环境的改变……

三、以百姓故事会为契机, 道出了群众的幸福生活

成都“百姓故事会”以“摆龙门阵”这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 道出了老百姓的身边事、身边人, 也道出了城市的变迁、环境的变化, 更是道出了老百姓红红火火的幸福生活, 如:以成都市“北改”最前沿的曹家巷居民生活为主要素材创作的《曹家巷龙门阵》, 故事通过居民对“北改”后美好景象的憧憬, 表达了曹家巷广大居民对“北改”的深切关注和热切支持;以反映二环路工程建设的故事《看图说二环》、以地铁2号线为创作主线的故事《开往幸福的地铁》……这一个个源于身边的感人事, 让观众在欢笑、感动、幸福之余, 也多了几分回味与思考。这种以讲身边事、百姓事的方式, 让群众真实感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大发展、大变化, 即道出了老百姓幸福生活, 也倡导大家要爱护今天的居住环境和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树立新文明、新风尚。

成都“百姓故事会”的开展形成了以继承优秀传统、传播历史文化、品味百姓生活、讴歌人间真情、倡导城市文明、颂扬时代精神的生动局面, 它自上而下的引领和推动, 收获了自下而上的成果和影响, 让成都20个区市县的城乡群众在享受文化、参与文化、创造文化中增强了生活的幸福感, 增强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也鼓舞了城乡群众用双手去创造幸福成都的信心和决心。

摘要:成都市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为契机, 推出了以老百姓讲身边事的成都“百姓故事会”, 按照“全民参与、突出主流、塑造典型”的总体思路, 全市20个区市县结合自身的特点, 创新举措, 拓展思路, 无论是城市, 还是乡镇, 甚至是农民集中居住区、村 (社区) 等老百姓集中的地方都开展了“百姓故事会”, 无论男女老少都积极参与到讲故事、听故事、说故事的活动中, 以老百姓讲身边事这种喜闻乐见的方式, 挖掘出了感人至深的成都模范故事、模范人物。

关键词:蓉城,百姓,故事潮

参考文献

[1]俞彬.对群众文化的一点思考[J].文学教育, 2010 (10) .

[2]成都故事感动成都人[N].成都日报, 2013-1-16 (02) .

[3]刘志凌.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打造故事品牌栏目带[EB/ON].人民网, 2013.

百姓身边好故事 篇3

马骏:走访一整天报道乡村好法官

陈文

北京电台上周播出了由新闻广播记者马骏采写的《从城里娃到乡村法官》,生动讲述了生长在京城的80后法官朱政7年来坚守在郊区三尺法台的故事。或许听众不知道,为了这一篇短短5分钟的报道,记者马骏深入平谷走访了一天,跟朱政开庭、随他送传票、听他与当事人交流……对几个小时的声音素材整理剪辑后,又经过多次修改,最后才呈现出来的。

朱政出生在皇城根脚下,北京人,身为独生子女的他为何要离开繁华都市到平谷当法官?在面临法院(尤其是基层法院)工作压力大、不如当律师挣钱多的现实困境,他为什么依然选择留在郊区?这些问题是马骏想了解的。朱政所在的金海湖法庭离平谷城区还有十多公里的路程,采访那天,马骏不到7点就出了家门,坐地铁倒公交,辗转近三个小时来到了朱政办公的地点。“法官很忙,我和朱政只聊了20多分钟他就去开庭了。”马骏也来到法庭,她说可以一边听朱政审案一边观察。“当地人说的满口平谷话,我听不太懂。”马骏介绍。案件审完已经快中午12点了,匆匆吃完午饭,休息了一下,马骏又跟着朱政和法警去大东沟村送传票,“可惜没有赶上他们在村里巡回审判。”马骏说,这些都是乡村法官的日常工作。金海湖法庭只有3个法官,每年要审理600多个案子,因为人手少,很多事都要亲力亲为。

送完传票已近下班时间,马骏随朱政来到法庭三层他的宿舍,和朱政夫妇聊起他们的生活。朱政已在这里安家,妻子是当地人,也是一名法官,而他们两岁的儿子被送回到城里的父母家寄养,在朱政同事们看来他的孩子就是个留守儿童。“如果说朱政当初到平谷法院应聘是为了不想父母过多干涉自己的生活;而选择留下是由于基层法院的法官都走了就没人审案了。农村的案子看似家长里短,如果处理不好也容易让矛盾变成永远无法解开的死结。”马骏说,让朱政安心工作的还有一个原因是他的妻子,两个人是同行能相互理解,而且对他没有太多物质上的要求,“朱政说,别人开好车,我有车开就行;别人有大房子,我有地方住就可以。既然在这儿工作,就做好。”

那天马骏采访完回到家里,已经很晚了。她又把几个小时的采访素材用文字梳理出来,之后还要一点点剪辑,做成报道,从9分钟变成最终的5分钟节目,其间还经过了多次文字和录音的修改。“这些录音素材与节目是不成正比的,但他说的一百句话里可能有一句话正是我要的呢。”5分钟的节目足足花费了一天的时间采访,马骏说,去现场非常重要,如果只是电话采访就像“隔山隔海”似的,而如果能走进朱政的工作环境,包括跟随他送传票、与当事人交流,才能真正感受到他面临的基层到底是怎么样的情况,节目有聊场感也才更真实生动、更好听。

对于马骏来说,这只是一次很普通的采访,“作为一线记者,我们每天工作的地方就是基层。”马骏是新闻广播跑政法制的记者,她的采访不仅在城市里,北京东南西北的法庭她都跑过,包括北京海拔最高的法庭——斋堂法庭,坐车到门头沟后还要走一个多小时的盘山路;北京最远的法庭——位于清河的“非地”法庭采访;而最难走的要算去延庆的冰心墓采访;2012年7.21大雨的时候,她与新闻广播另一名年轻女记者冒雨在郊区各处采访;她还跑过部队,去全国各地的兵营采访……

“可能大家都觉得法官是在法庭里工作,实际上执行法官一直在路上。”马骏介绍,她曾多次跟随法官去各处执行案件。有一次是随房山法官夜间执行。“从晚上10点到凌晨两三点,因为这时候老赖们都在被寓里。”听到法官的敲门声,有的老赖慌忙从床上爬起来藏到院内的鸡窝里,家属谎称其不在家。那次马骏目睹了法官如何与躲在鸡窝的老赖斗智斗勇。“如果不深人基层,就无法感受法官的智慧。”而亲临现场采访,也让马骏面临着危险。在一个村子里,大半村的人把法院的车围了起来,一个村民凶巴巴地威胁拿着采访机、身材瘦小的马骏:“录什么录!”又指着旁边的一名摄像说:“你不信,我把你的机器砸了!”马骏坦言当时还是挺害怕的,她灵机一动,马上站到一名法警的身边,“这样他就不敢打我了。”马骏表示,遇到突发情况,就得随机应变。

黄河:采访“纪录之王”的辛酸苦辣

陈文

“他是北京盾构施工领域特别有名的专家型建设者,北京地铁建设里程碑式的一系列创新都是从他开始的。”北京交通广播记者黄河这样介绍郭玉海。在北京电台本周的百集系列节目“说出你的精彩一新北京广播故事”播出了黄海采访的这位北京市政地铁建设“纪录之王”的辛酸苦辣。

黄河介绍,早在2010年底、2011年初的时候就认识了郭玉海,他参加了北京地铁5号线、4号线、9号线、8号线的建设,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14号线建设时又创造了北京的一个历史——第一台直径超过10米、地铁施工领域最大直径10.22米的盾构机。“我全程记录了新设备的使用过程,先后跟踪采访了近加次。这一次走转改,正赶上14号线东段开通,我在郭玉海工作的地下又对他进行了回顾式的采访。”

黄河说他是北京新闻界里第一个下到大盾构隧道里的记者,这种超10米的盾构机比一般的3层楼还要高,而施工时面临的挑战也更大。黄河对郭玉海的多次采访都是在隧道里完成的,因为“只能在地下才能找到他”。其实,郭玉海是名管理人员,由于新技术第一次运用,他每天几乎都泡在隧道里。黄河介绍,隧道里昏暗、潮湿,夏天特别热,长期在地下待着的人,三伏天时上到地面很容易被冻感冒,因为地下温度太高了。“现在对地下施工者的劳动保障没问题,连盾构机里都有通风循环系统,但环境太压抑了,长期在一个密闭、幽暗的地方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多数人都会受不了。”黄河回忆,他在地下最长的一次采访花了3个多小时,“感觉有点喘不过来气,而且噪音很大。”

nlc202309051355

“我的工作就是跑新闻现场,而这些现场就在基层。”黄河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而他跑的路政、运输等分口的基层环境都艰苦,不是会议室、办公房,这些年跑下来他都习惯了。黄河表示,通过深入基层能了解新闻背后的故事和让人感动的人物,也可以用更加真实与自然的视角与笔触,去讲述这些故事,描绘区些人物。

黄河曾采访过城市防汛工作,每到汛期前排水集团都要将城市的雨水管线清理一遍。这些工作是怎么进行的?北京的地下管线到底什么样?黄河与排水集团联系希望到现场采访,但因为北京的管线都是雨水、污水合流的,管道内充斥着有害气体,出于安全考虑,他的几次采访要求都被拒绝了。于是黄河决定接受安全培训,“我上了好几次课,包括遇到问题怎么处理、如何与工友合作等,最后通过考核拿下了证书。”有了上岗证,黄河进入地下管线的采访申请终获批准。

“那天晚上,还分了我一个岗,发了我一套工具呢。”黄河笑着解释,“因为地下空间有限一次不能下去太多人,我既然占了一个名额,不能光采访耽误人家的活儿呀。”真实体验排水管线工人的劳动,才能感受这份工作的艰辛。黄河说,下去工作的人都要带着氧气瓶、背着呼吸机、穿着防护服,还有对讲机、铲挖污泥的工具等,“光那一身行头就四五十斤重,三伏天穿着,没干活呢就一身汗。”黄河介绍,一瓶氧气可以用40分钟,工人们一般在地下工作半个小时就上来换个新氧气瓶,或着换个人接着挖。黄河清楚地记得,那次他铲了11大桶的泥,当然同时完成了采访,“干完活儿全身都湿透了。”

黄洋:起早摸黑前往曹妃甸采访

冷梅

2014年12月15日北京电视台新闻频道《北京新闻》栏目推出了走转改专题节目《记者好形象社会正能量——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大型主题报道。

据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编辑部副主任王毅介绍:这档大型走转改专题节目每天18:30在《北京新闻》中播出,每周至少首播4期,每期5分钟。从开播至今已经制作、播出了不少深受观众好评的节目,如元旦期间连续播出的三期节目、跨年夜节目、南水北调特别节目、去年年底新地铁开通时连续制作了6期特别节目、冬奥会3期节目等,这些节目播出后反响特别好。第一期节目《郭现的“山海经”》的出镜记者黄洋,也为本报记者讲述了她参与“走转改”的经历——拍摄这期节目时的经历和感受。她说他们只有5天的准备时间,拍摄历时三天,拍摄的素材有两个多小时,把首钢转型当中的故事——10年搬迁,3年停产,如今再开工如实呈现出来了,播出时包括导语、记者手记总共才6分钟左右。通过这次走转改,黄洋理解“走转改”不是刻意要让记者吃苦,而是强调记者必须要去一线,要在现场,要与被采访者长时间在一起,了解所拍摄对象的内心世界,挖掘背后的故事。

黄洋回忆说:记得2012年她参加入台考试的时候,面试官还问过一题:“你知道为什么要走转改吗?”当时北京电视台上一轮的走转改正开展得轰轰烈烈,而黄洋并不知道具体情况,只是傻傻地回答:“看着记者都挺辛苦的!”她刚说完,在场的考宫就都笑了。就在2014年底这一次走转改任务来临时,让黄洋补上了这一课。她负责拍摄第一期走转改节目《郭现的“山海经”》:3年前已经停产的首钢石景山老工业区在天安门向西17公里处,今年也有了新变化,原先用来存放炼铁原料一个叫作西十筒仓的地方,现在被改造成创意办公空间,首钢转型成功第一个项目即将诞生。巧的是,这个项目的技术经理郭现还经历过曹妃甸厂区从无到有的建设。

当时接到拍摄任务时已经时间紧迫了,就在拍摄的前一天快到夜里12点了,黄洋和另外一位同事把了解到的情况细细梳理成片子结构。拍摄的主要新闻现场在西十筒仓,那里是一个大工地,经常有不明物体往下乱掉,他们几人偶尔不戴安全帽爬上爬下拍摄着,于是就经常会有人来提醒他们——别被砸着,一定要戴安全帽。这种情况下最辛苦的就要数摄像了,为了把镜头拍好,他们把本来好几十斤的设备加上更重的广角头,再上到60米高的大烟囱上,或下到地下10米深的电梯井,大摄像机和三脚架都是必须要拿的,黄洋他们三人小团队就这样“上天入地”不停地拍摄着。

片子内容是说首钢转型,黄洋他们是必须要去一趟曹妃甸的。曹妃甸很远,往返路程至少要7个小时。另一位记者李烨放下手头工作,替黄洋跑了这一趟。他和陈静岩赶到曹妃甸天就已经黑了,他们直接去找适合的拍摄地点,大概在夜里11点多才终于确定下了拍摄点。第二天凌晨五点,李烨就和陈静岩爬了起来,拍海滩和日出,他们的鞋子和裤腿全湿了。黄洋说这集片子之所以得以顺利拍摄,是因为帮他们的人太多了!黄洋想说的就是她是一个十分幸运的小记者,这次顺利完成了第一次“走转改”,是新闻中心领导和团队给予了她指导、帮助和支持:刘靖和陈静岩在全力拍摄之余,还反复琢磨主题、设计结构与镜头。徐京玲主任每天连夜看素材,反复打磨。张庆主任不断关注节目进展,随时给出指导。艾冬云副总编辑不仅听了这期节目详细的选题汇报,还多次到机房亲自审片,而且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从始至终一直亲自盯到节目播出前的最后一刻。还有本来很忙的李烨毅然去曹妃甸采访,帮助黄洋加工后期编辑。金蕾特地到单位帮黄洋配音。包装和技术也快要被黄洋烦死了,笺称全9楼都在给黄洋做包装!

就是这一次“走转改”让黄洋在报道过程中感受颇多,她深刻理解了深入一线是记者的本职工作,在与采访对象的沟通中不断发掘细节,而且镜头也要随时跟上,才算到位。

刘旭:夜班车,温暖的回家路

袁治安

2014年的最后一天,北京电视台记者刘旭接到临时任务,帮同事替班拍摄“走转改”选题——夜班公交司机。接到选题的时候他显得异常兴奋,他觉得这样的选题,和平时操作的纯新闻选题相比挑战更多,也更能练手。于是1月2日晚上,结束手中的工作后,刘旭和同事便提前赶到了临近北四环和京藏高速的夜2路公交场站。

其实他们要跟踪拍摄的司机师傅苗宇泉按正常交接班时间,在晚上10点50抵达场站即可,不过为了配合记者的拍摄,10点刚过苗师傅就早早来到场站,碰面后便快速进入拍摄前的预采访环节。虽然是有备而来,但预采访通常还是会较大地改变拍摄方案。“比如,苗师傅一上来就告诉我们,今天晚上人不会多。”苗师傅多年的夜班车经验已经总结出了什么日子乘客会多,由于节日特点,一年365天中,4月30日、9月30日、12月31日还有除夕夜这几天晚上人都非常多。这句话看似轻描淡写地从他口中说出,但细细一想便知道只有把这几天的班全都轮过一遍才可能总结得出来。再一问,苗师傅才说开夜班车的这几年,除夕夜的班都让他赶上了,而且即将到来的春节他还是除夕夜的班。

“为了展现苗师傅普通工作上的不易,还需要踏踏实实的跟拍记录”。预采访后,刘旭和同事决定使用两台摄像机在车内和车后同时跟拍,文字记者此时也改行当起了摄像。其实对电视节目稍微有些了解的人都清楚,很多综艺节目,现场活动的录制通常都需要多个机位同时拍摄,但新闻节目一般的标配却只是一个记者和一名摄像,一台摄像机和一个采访话筒。平时简单的新闻采访,这样的“标准配置”当然绰绰有余,可苗师傅负责驾驶的夜2路公交从祁家豁子发车单程二十多公里,是夜班车线路中单程最长的,因此一晚上他只能跑两趟。所以,这样的“标准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尽管准备充分,可刚拍了一会,困难还是一个接一个地找了上来。夜2路公交车的运行线路从北至南跨越北京城多个不同的区域,还要走“中轴线”,红绿灯多弯道多,在车内拍摄经常会站不稳,而且为了不影响苗师傅的正常驾驶,记者也不能过多地与他交流。而后面驾车跟拍的摄像同事,如苗师傅对这条路夜间路况的预测一样,遇到一队大货车,阻断了对公交车的跟随。随后只能电话沟通改变拍摄计划,让摄像上车再一同拍摄。由于去年9月底夜班公交改革后,对每一趟车到达每一站的时间都有严格要求,误差只能在前后五分钟内,因此司机对路况车速都要一直紧密把控。但路上不断出现的状况却让刘旭他们傻了眼,闯红灯行驶的、对向行驶车辆滥用远光灯的、非机动车占用机动车道不予让路的、还有大货在路上遗撒的……这一路只看到苗师傅不停地眨眼睛,每到路口都要左右观察,一直紧绷着神经,而作为记者,他们也记录着苗师傅驾驶的整个过程。一圈下来将近两个半小时,苗师傅都不可能下车去上厕所,再回到始发场站时,顾不上跟刘旭他们多说一句话,就径直跑向了洗手间。

最后采访时,苗师傅对半程晚了几分钟的情况有些懊恼,“因为你晚了几分钟,乘客就可能多站几分钟,而且有的乘客可能看车没到会以为车已经过去了”,最重要的,乘坐夜班车的乘客都还是代驾司机、下夜班的员工、早起去市场拉货的人这些和他一样的普通劳动者,这是最让他觉得过意不去的。

半路球迷百姓故事 篇4

洪艳知道丈夫的脾气,他不愿说的话,就是磨破嘴皮也问不出什么。吃过早饭,两个人便一前一后往市民健身广场走去。还没走到乒乓球桌前,一个高大帅气的小伙子伸手拉住了洪艳,亲热地对她说:“洪艳,我等你有一会儿了,咱们开始练球吧。”洪艳瞟了一眼杨阳,心里咯噔一下。事情还得从两个多月前说起。

那天,洪艳因为一点小事跟杨阳吵了几句,就一个人气呼呼地去健身广场了。她一时没找到球友,自顾自颠了几下球,突然,一个声音传来:“一个人?我跟你一起打吧!”洪艳抬头一看,一个高大帅气的小伙子正微笑着看她。

两个人就这样认识了,洪艳慢慢了解到,小伙子是县中学新来的体育老师,叫宋波,平时最喜欢打乒乓球。两个人成了球友,时间长了,他俩在“乒乓”声中碰撞出火花,关系暧昧起来。平时不打球的时候,宋波也会约洪艳逛街看电影什么的,而洪艳也会向宋波说说自己婚姻的苦恼。

此时,宋波见洪艳身边还有一个男人,猜出十有八九应该就是她的丈夫。但宋波毫不避讳,还是很热情地与洪艳聊起来,洪艳不禁有些心虚,她瞟了一眼杨阳,心想:难不成他是发现了我有出轨的苗头,故意以学打球为借口来监视我?

杨阳见到宋波,并没有表现出什么不快,而是大方地问洪艳:“这位是谁啊?”洪艳连忙朝宋波使了个眼色,然后对杨阳说,宋波是一位乒乓球高手,自己和宋波是球友,接着又向宋波介绍了杨阳。

洪艳教丈夫打起球来,宋波知趣地退到旁边的球台,和别人打起球来。杨阳练着球,话中有话地嘀咕着:“用不了多久,我一定也要成为高手!打败他!打败他!”洪艳听了,手心就出了汗,心不在焉地接着丈夫打过来的球。丈夫口中那个“他”,难道说的就是宋波?洪艳不禁胡思乱想起来,宋波年轻英俊风趣,假如自己真的和杨阳离婚,有没有可能和宋波建立起一个幸福的家庭呢?洪艳想到这里,自己吓了一跳。她下意识地摇了摇头,赶紧专心陪丈夫练球。

从这天开始,只要没有应酬,杨阳每天都会跟着洪艳去打乒乓球。杨阳练球的那份刻苦劲都快赶上专业运动员了,就连吃饭的时候,杨阳也经常不自觉地拿筷子当球拍比划着。甚至有几回,半夜时分,洪艳居然听到杨阳在说梦话:“看球!好球!”

转眼两个多月过去了,杨阳的乒乓球水平突飞猛进。他甚至学会了一些狠招:如何刁钻地发球,如何凶猛地扣杀。不知情的人都想不到,不久前杨阳还是个不会握球拍的人。现在,就连自认球技不错的洪艳也成了杨阳的手下败将。

这天傍晚,洪艳和杨阳又拿着球拍来到健身广场,打了一会儿,杨阳突然看见了宋波。杨阳说自己要和宋波打一场球。洪艳的心怦怦直跳。宋波愣了一下,还是答应了。

杨阳微笑着对宋波说:“我早听说你是乒乓球高手,今天咱俩比比,看我能不能打败你这个高手!”宋波听了,表情有点不自然,但推辞不过,只好和杨阳打起来,几个回合下来,他发现杨阳真是实力不凡!两人精彩的对战引来一些人围观。最后,宋波被杨阳打了个十一比八!这虽说宋波心里有鬼,屡屡走神,但也证明了杨阳的球技。获胜后,杨阳挥着球拍兴奋不已,宋波觉得自己堂堂一个体育老师,今天真是丢了面子,赶紧找个借口离开了。

望着宋波离去的背影,杨阳嘴里喃喃道:“连宋波我都能打败,明天我一定能打败他!”

洪艳一听,不解地问:“打败谁?你不是已经打败宋波了么?”

杨阳解释道:“嗨,我一直没跟你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要学乒乓球?是为了跟县长套近乎!”

原来,从去年在电视上观看奥运会比赛开始,县长就喜欢上了乒乓球,对乒乓球的兴趣一直不减。直到前段时间,县长在政府办公楼里摆了两张球桌,鼓励大家在闲暇时间打球。一开始,从不热爱体育运动的杨阳对此并不关注,可后来,他发现办公室的同事小张,由于打得一手好球,很快引起了县长的注意。

县长喜欢乒乓球,自己却从不打,就是喜欢观看别人打,且别人打得越激烈,越精彩越好。由于小张的球技好,县政府的人一个个被他打败。县长总是一边看小张打球,一边笑眯眯地称赞:“好小伙子,不错啊!”原本默默无闻的小张由此经常有机会与县长“套近乎”。人们纷纷议论,看样子,小张今后升迁有望啦!

“所以,你也希望变成小张那样?”洪艳总算明白了丈夫打乒乓球的原因。

“对。我明天要在午休的时候,打败小张,让县长注意到我!”杨阳信心十足地说。

洪艳心里叹了口气,她不知该庆幸还是失望。她本以为,丈夫是为了赶走“情敌”才打乒乓球,没想到是为了引起领导的注意,看来丈夫还是不关心自己。不过,洪艳也放松下来,看来丈夫没有发现自己和宋波的暧昧关系,而且,这段时间由于陪丈夫练球,她自己竟慢慢把那段暧昧的感情给放下了。

第二天下班后,洪艳回到家里,见杨阳还没回来。她一边等杨阳一边想,不知他今天在单位里有没有打败小张。正想着,杨阳回来了。洪艳急忙问道:“怎么样?今天午休的时候……”

“赢了。”杨阳轻轻地说。

“真的?太好了!”洪艳道,却发现杨阳并不怎么高兴。

“赢了又有什么用呢……县长今天确实来看我们打完球了,他也夸了我两句。可之后,他告诉我们,他就要调走了!我这两个月算白费劲了!”杨阳垂头丧气地说。洪艳听了,刚想安慰丈夫几句,却见丈夫独自进了书房,又像从前一样,变成了一个“木头人”。洪艳深深地叹了口气。

往后几天,家里的气氛又冷了下来。洪艳又恢复了往常的生活,晚饭后,她拿出球拍一个人去健身广场。来到广场,洪艳左看右看,并没有看见宋波,她想:宋波输了场球就不出现了,未免有点小心眼,这样的人,不理也罢。洪艳一个人颠起了球,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我陪你一起打吧!”洪艳一看,竟是杨阳!杨阳手握球拍,轻轻从洪艳手中拿过球。

“怎么,县长要调走了,你还来练球?”洪艳问。

一瞬温暖百姓故事 篇5

就这一句话,让姐姐下定了决心,嫁给姐夫。而父母也闪身放了行。

姐姐结婚后很快便生了孩子。那一年,姐夫没有出去打工,一心一意守在家里,地里不忙的时候就找些散活干。等孩子长到一岁多,可以省些力气的时候,姐夫开始跟着外乡的包工头到省城去干建筑。虽然同在省城,我和姐夫却从没见过面。

我只顾着读书,为毕业后能留在这个城市里而努力着。这样的努力,最终让我成功留在了这座城市,成为一名报社记者。

听姐姐说,姐夫知道我当了记者,兴奋得一宿没睡好,第二天便找到报社,要跟我见一面。可惜他只知道我的小名,我毕业的学校他也记不清楚,最后门卫当他是个骗子,把他赶走了。不知道姐夫有没有为此抱怨过什么,但他从此都没再找过我,也不在工友们面前提起我这个可以为他们打抱不平的记者。

我忙着让自己的生活更好一点,无暇去关注姐夫的生活。甚至有一次,他们的工地就在离我们报社几百米远的地方,我却没能去看望他一次。只是偶然从母亲口中得知,在那里,他的脚被从天而降的水泥包砸伤了,舍不得在省城住院,被老乡接回家去休养。又因为拖着不去治疗,只在家里进行简单的包扎换药,差一点感染……

听这些的时候,我感觉就像在听别人的故事,报纸上常报道一些关于民工的事故,我习以为常。而姐夫,他也当这是命运给予自己的一切,早就习惯了吧,因为,当我打电话给他表示慰问时,他只是憨厚地笑笑,说,没啥,干这个,磕磕碰碰是常有的事。很多时候,他也真的将这些当成了生活的常态。我们偶尔相聚,他讲起工头无理克扣工资,工友发着高烧爬脚手架,逛超市时被服务员贼一样盯着……所有这些,他像讲家长里短一样,语气淡然。

今年,姐姐的女儿已经4岁了,还没见过高楼大厦。我领她去城里玩儿,指着不远处一栋正在修建的大楼告诉她,这就是高楼。小家伙突然停住脚步,仰头看着上面来来往往的工人,问道:“小姨,那上面有爸爸吗?”

我抬起头,看着脚手架上顶着烈日迎风干活的农民工,他们正在为一座拔地而起的大厦紧张工作着,但他们从始至终都没有时间像大厦广告横幅上的宣传语那样,有“君临天下的豪迈”。甚至,他们连低头看一眼地上行人的时间都没有。

当外甥女又摇摇我的胳膊,问一句,爸爸在上面吗?我将她抱起来,说“小雨怎么知道爸爸会在上面工作呢?”她听了,即刻开心起来,拍手道:“妈妈说爸爸是盖大楼的英雄呢。小姨,我可以喊一声爸爸吗?”我一怔,随即吻吻她的小脸蛋,柔声说:“当然可以,虽然你看不见爸爸,但是爸爸能听到小雨的呼唤呢……”

音缸百姓故事 篇6

在圩街上,小姜找到了父亲,果真见他在商店里转悠。小姜牵着他的手说:“爸,你老回去吧,要买什么说一声,我帮你买不就得了,何劳你这么老远跑来街上,你别累坏了身子骨。”姜伯嘟嘟嚷嚷地说:“真奇怪了,过去这儿各种各样的缸都有卖,现在怎么绝迹了呢?”小姜说:“那种缸早过时了,如今时兴塑料桶,一样用,大家都改***惯了。”

姜伯无奈地回到家,儿子好言劝慰了一番,他仍固执地说:“儿呀,你去打听一下,这缸开裂了现在有没有新办法补修?花多少钱也得给我修理好。”小姜立马答应去请教行家。掏出手机“喂喂喂”了一通,小姜告诉父亲:“爸,可以修,一位泥工师傅说,用水泥拌浆糊住细缝,等干了就可以用。”姜伯格外高兴,立即吩咐儿子拌水泥浆。

小姜累了半天,好不容易才把那破缸修好。他叮嘱老婆:“等三天三夜后才可使用。老人恋旧,这口缸都用了三十多年了,听说还是当年我爸妈结婚时做的,如今年轻人的流行说法,这叫‘定情物’,你多关照他。”秋莲一听捂嘴笑了。

小姜料理了家事便要回县城,交代秋莲小心侍候老人。

三天过后,那口修好的缸可以使用了。秋莲一试,果然不漏水了。她高兴地唤来姜伯。姜伯过来一看,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秋莲总算松了一口气:“只要老人开心就好,破缸他喜欢就留着呗。”当日,她把旧缸放进了厢房。

次日,秋莲没有想到,姜伯又眉头紧锁。她很是不解,问:“爸,你老人家哪儿不舒服吗?”姜伯说:“没哪儿不舒服,就是那口缸……”他欲言又止。秋莲纳闷了,又问:“缸不是修好了吗,水都能装,蛮好嘛。”姜伯摇了摇头,长长叹着气,说:“儿媳,你不明白……”

秋莲一头雾水。

旧缸修好了,为讨老人开心,把它当宝物一样小心存放,本想让老人高兴,哪知,老人还是整天摇头叹气。气坏了身子怎么办?秋莲担心老人出事,又打电话叫老公回来。

小姜一进门,就去探望躺在床上的老爸。父子俩心贴心,姜伯这才把心头埋藏许久的往事,在儿子的追问下徐徐道了出来。

原来,姜伯与姜伯母结婚前,家里贫困,就只添了这么口缸而已。那时,姜伯跟师傅学烧缸,师傅有门绝活:烧音缸。他烧出的音缸,用手拍打缸的不同部位,就能发出“四季发财”之类的吉祥话,当地人称为一奇。姜伯得到了师傅的真传,师傅去世后他便成了方圆九百里掌握这一绝技的缸师。

不过,烧制音缸很苦,一点火便日夜不能熄灭;一天深夜,劳累的姜伯添柴烧缸窑时打了盹,不料,窑中爆出的火星引着了窑棚,一时棚内浓烟滚滚。大火中冲进来一位十七八岁的姑娘,她是姜伯请来煮饭的农家女。姑娘见姜伯困在火中,十分危急,竟发疯似的顶着火势奋不顾身地救人。姜伯被她拼命拖出来了,可是,她自己却倒在浓烟中……一场火烟把她呛晕了,喉咙也给呛坏了,从此,她说话总是一种低沉的破锣声。

“她就是你娘。你娘喜欢吃酸菜,她说,嫁妆就添口酸菜缸。我反反复复地调整缸壁的薄厚,试了九九八十一天才烧出了这口好缸。”姜伯说,“这口缸的缸音,跟你娘的噪音特别相似!当时呀,你娘又好奇又兴奋,就这么我们成亲了……”姜伯忆起往事,老泪纵横,“前年你娘重病,她知道自己不行了,怕我会念叨她,就说,‘我死后,你想我,就拍拍这口缸,我就会出来跟你说话……’”

这可是姜家的最高机密,小姜头次听说。他相信这事的真实性,因为,他工作的博物馆里,就保存着一口宋时皇家的音缸。他陪着老爸掉泪。不过,现在,那旧缸已经修好,老爸又为何高兴不起来呢?

姜伯看出了儿子的心事,说:“那口缸你们是修好了,可是,昨晚半夜,我爬起来想听听你娘的‘声音’,可是,那声音一点也不像你娘的嗓音。唉,走音变调喽,你娘不要我了!”

小姜恍然:开裂的旧缸,缸音走调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但是,对于父亲来说,他的情感世界却是塌了半边天——以往,想念逝去了的老伴,他半夜悄悄起来,溜进角屋,蹲在缸边,听到了熟悉的缸音还有一丝慰藉,如今是人去音散啊。小姜两眼湿润了……

东西用久总是要旧要破,小姜只得开导老爸,要他想开点,娘不在,还有他和两个姐姐陪伴他呀,还有小孙女与他亲热呀。说了半夜,姜伯的心情才慢慢好转。

话虽这样说,但小姜和秋莲心里总是结了个疙瘩。

那年冬天,姜伯病倒在了床上。

只有儿子、儿媳明白父亲的心病。怎么办?难道眼巴巴看着老爸在痛苦中挣扎而束手无策。他们心急如焚。

秋莲急中生智,她说:“既然缸音和缸壁的薄厚有关,我们试着把缸壁刮薄,如果能再发出一样的缸音,爸的病可能就会好起来。”一句话点拨了小姜,当晚,夫妻两人便悄悄来到厢房,一直试打、试刮到下半夜,果真找到了六个相似的缸音:“锵、当、咣——姜长刚。”这是姜伯的大名,“啦、工、几——老倌叽。”这是当地的方言,意为老头子。小姜一时兴起,狂喜得连连敲打。秋莲跳起来,说:“我去叫爸爸来听。”她刚一转身,陡然,“咣”的一声,她大惊,扭头一看,本就开裂的旧缸,在小姜狂喜时的无意敲打下,碎了!

夫妻俩呆愣许久。

好一会儿,失魂落魄的小姜才清醒过来,他泪流满面;秋莲见状,上去抱着老公呜呜痛哭。

这可怎么办?两人一时没了主意。

音缸失手敲碎了,只得面对现实。秋莲说:“爸明早发现这缸碎了,一定会伤心。你得想个法子。”小姜也知道这事的后果,好在他懂得粘合破碎文物的方法,他找来材料,一小块一小块地把水缸重新黏合。他明白,这口音缸没了影子,老爸在人世的时间也就不会太长了。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碎缸总算粘好了。但小姜知道:这缸千万不能再挪动,要不,弄不好又会散架。为防万一,小姜打个土坑把缸深埋厢房的一角;细心的秋莲还用婆婆生前的旧衣缝了个布罩,把缸罩着。这样,或许能给老人一丝安慰。

天亮了,累了一夜的夫妻俩沉沉睡去。

睡梦中,小姜被九岁的女儿叫醒。女儿说:“爸爸,厢房那口缸里,有婆婆的画像和声音。”小姜诧异。夫妻俩忙来到厢房,只见一条条裂缝无意中连成一个长圆,淘气的女儿用粉笔画上了“婆婆的头像”。她还天真地把头探到缸口,学嘴学舌地喊:“姜老倌叽!”缸里传来回音:“姜老倌叽!”小姜、秋莲都吃了一惊:女儿怎么会这样喊叫?太没礼貌了!秋莲正要教训女儿,姜伯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拄着杖走了出来,发话了:“你们不要骂她。儿呀,昨晚你们受罪了,爸起来上厕所全看见了,难得你们一片孝心……”

秋莲眼一热,说:“爸,您的儿子、孙女都爱您老人家啊。”姜伯听着,双眼一亮。小姜顺势把老爸扶住,劝慰道:“爸,娘一直在我们身边守着呢。您听——”小姜一使眼色,女儿又对着缸口喊上了。姜伯脸上有了笑容:“是啊,你娘陪着我呢,我们一家老小要和和美美地过下去!”

熬过寒冷的冬季,春天到了,姜伯丢掉了拐杖,在孙女的搀扶下,走进了阳光下的田野。

百姓故事会演讲稿 篇7

作为中原地区低温酸奶领域内的行业“霸主”——河南省花花牛乳业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花花牛) 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领着牛奶消费“新鲜”理念。

花花牛抓住了奶业消费趋势与市场发展趋势给区域奶业成长的机会, 走‘新鲜’线路, 打开了中原地区低温酸奶市场, 并实现了高速增长, 成为区域内最大的低温奶生产商。

花花牛的“新鲜”正与其创新的新鲜奶源-新鲜工艺-新鲜配送-新鲜储藏-新鲜消费产业链封闭运营模式有关, 这也是解答了花花牛锻造“新鲜”品质之内因, 又回答了花花牛打造市场竞争力之成因。

当然, 技术是支撑。花花牛“新鲜”品质来自于牛奶的巴氏杀菌工艺。

据记者了解, 国际上低温奶的生产技术均采用的是巴氏杀菌工艺, 这种工艺杀菌一般低于100℃, 温度与时间控制在85℃15秒, 或90℃5分钟等不同的方式, 而国际标准为74℃-76℃15秒。花花牛正是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技术标准。

正因为低温牛奶杀菌工艺特征, 低温牛奶的保质期相对较短, 一般仅有5天时间, 而且必须在2℃-6℃的条件下保存。

因此, 在低温、无菌环境中生产出的低温牛奶必须进行冷链储存、冷链运输、冷链销售。据该公司员工介绍:“花花牛从配送车间到终端零销商再到终端消费者, 都要求全过程冷链, 必须保证在2℃-6℃条件下运营, 才能保证低温牛奶是新鲜的。”

为此, 花花牛从原奶采集、生产、贮存、运输、销售等环节, 实现了全冷链无缝隙运营, 确保了花花牛低温牛奶“新鲜”每一天。

事实上, 花花牛的“新鲜”背后, 更有与国际标准一致的高品质保障。

这是因为花花牛背后有一个强大的高质量保障体系。这一体系的支撑就是河南瑞亚牧业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瑞亚牧业) 中牟现代牧场。瑞亚牧业正是花花牛旗下的子公司。

现场员工告诉记者, 瑞亚牧业中牟现代牧场投资达6.6亿元。奶牛设计存栏1万头, 第一期存栏5000头, 奶牛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纯种荷斯坦品种。

瑞亚牧业自筹建以来, 坚持“养健康奶牛, 产优质牛奶, 走生态循环现代化农业之路”的理念, 采用先进的技术、现代化的设备、优质的奶牛、先进的养牛理念, 始终瞄准国内外先进的饲养管理方式和繁殖育种技术, 注重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 努力建设成为高产优质奶牛繁育推广基地、现代化奶业技术和装备展示基地、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产学研结合奶业高新技术创新基地、奶业高端实用人才孵化基地, 为花花牛提供最坚实的奶源支撑。

高品质牛奶, 源自可靠的奶源供应体系

花花牛的牛奶品质源于国际一流的奶牛品种。瑞亚牧场拥有优秀的荷斯坦奶牛品种资源。其期从澳大利亚、新西兰一次性选购了2000头高产、优质的奶牛作为种源, 为花花牛牛奶注入了高品质基因。

据了解, 这批次奶牛进口时, 经过了国内进出口检疫的严格检测, 奶牛的身体健康有了切实的保证。同时, 对每一头奶牛还进行了严格的系谱分析和性能测定, 确立了每一头奶牛的品质, 确保其血统高贵。与时同时, 公司从加拿大、美国等引进全进口的性控冻精和普精, 加快繁育速度。在技术创新上, 公司还结合国内饲养环境, 强化奶牛生产性能和育种工作的数据化和科学化管理, 通过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不断完善优化核心母牛群各生产性状, 使瑞亚牧业的牛群的改良有了可靠的保障, 能够确保繁育出健康、高产、高效、优质的优良后代。眼下, 随着牛群的扩繁, 每年可以向社会提供优质健康有保证的奶牛1000头以上。

确保奶牛福利, 实现科学化饲养。公司采用的是集约化、散栏分群饲养、集中挤奶、粪污循环处理利用的先进工艺, 结合国外的先进饲养管理模式, 由国内最专业的设计公司进行设计, 生产系统设有饲养区、挤奶区、饲料加工区、粪污处理加工区、参观展示大厅等, 牛舍配备有厚厚垫沙的自由卧床, 采用德国全套进口的自动机械清粪系统, 水循环冲洗, 干湿分离, 使奶牛生活在洁静、干燥、舒适的环境中, 保证奶牛的福利, 促进了奶牛健康和产品优质。

在饲养方面, 科学定需定量供应饲料。采用全混日粮车技术, 在畜牧师 (奶牛营养师) 的精心配合下, 把精饲料、青贮饲料、牧草 (羊草、苜蓿) 、糟渣饲料和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通过全混日粮车搅拌加工成奶牛全混日粮, 按照设计好的配方和需求量, 实行全程摄像监控, 配送到各个牛舍, 使奶牛能够采食到营养全面、均衡一致的日粮。

采用最先进的现代化重型挤奶系统挤奶, 确保奶质安全。公司实现了对每头牛自动识别、自动消毒、自动计量、自动称重、自动赶牛的先进的智能信息管理。在挤奶过程中设备具有对每头奶牛进行乳房自动清洗, 对乳头进行自动消毒功能, 挤奶结束设备具有自动分群和称重, 可以让奶牛有序高效的挤奶过程中进行体重称量, 为奶牛日粮配方调整和牛只健康状况的识别提供精确的数据并进行自动牛群调整。鲜奶经过挤奶系统的密

封的管道进行及冷系统的处理, 进入奶罐车, 快速配送到加工厂, 进行有效的牛奶的保鲜。对于鲜奶挤奶、冷藏罐及运输设备具有全自动的清洗消毒功能, 通过环保清洗剂、蒸汽和清水清洗, 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设备清洁, 有效保证了牛奶的质量。

以共生的理念, 搭建循环生态体系

事实上, 花花牛赢得市场, 还与企业的远见与情怀有着密切关系。瑞亚牧场在建立之初, 就立足于循环养殖模式, 与当地利益相关者建立共生共赢共享的利益机制, 为花花牛牛奶品质提供生态保障。

据介绍, 瑞亚牧场位于中牟的现代化的奶业基地, 是黄河滩区绿色奶业示范带的示范基地, 也万头现代化循环农业现代奶业示范场。为此, 公司从设计到员工引进全部按照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现代化的的管理模式, 建立和实施符合中国国情的、达到国际良好农业规范保证体系, 按照欧美国际先进的农业规范的标准实施建设和管理。

为此, 公司坚持高投入, 目前, 牛场建设标准高, 共投资6.6亿元, 设施设备全部全球招标, 实现了国际国内行业一流, 全球领先水平进行设计、施工、建设、运营。投资呈现出养殖高效率的目标。目前公司人均养牛达50头, 远远高于国内人均养牛20头的水平, 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同时, 投资实现了高产出。奶牛全部国外进口的优良品种, 使用冻精也是全部欧美加拿大进口, 奶牛单产可达到9吨以上。

眼下, 高品质的资源, 如何实现效益最大化, 公司决定走出一条循环生态农业的生产模式, 实施循环农业、订单农业, 解决以往奶牛养殖的污染问题, 实施了生态循环农业, 从而实现绿色、低碳、环保, 污染零排放, 为中国奶牛饲养探索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公司按照循环生态农业要求, 从德国引进全套的粪污收集及处理系统, 牛场粪污实行自动刮粪系统, 实施干湿分离, 干粪进行发酵处理, 生产有机肥, 污水生物发酵处理生产液态肥, 现在公司与黄河滩区大面积土地承包者进行合作, 成立了瑞亚农业种植合作社, 利用牛粪有机肥种植青贮玉米和牧草做奶牛饲料, 实施循环经济、种养结合、全程无污染, 生产有机生鲜牛奶。

液态肥利用上, 开发大面积生态莲藕种植和蔬菜种植, 实现沼液生态综合利用。与当地移民村合作成立瑞亚蔬菜种植合作社, 开发千亩莲藕生态种植, 并与以色列合作在牛场项目1.5公里附近租地1300亩成立合资公司, 开发高端蔬菜、瓜果种植。

产学研结合, 为技术开发提供支撑

花花牛牌益生菌发酵乳, 是中原市场, 卖得最火的一款产品。

在花花牛研发人员看来, 这款产品卖得好, 从功能上观察, 益生菌发酵乳获得市场喜爱, 不仅是“益生菌”概念好, 口感好, 更重要的是活得“益生菌”能够提升人体消化吸收功能, 提高人体免疫力。从形象上看, 其ecolean (爱克林) 包材传递给消费者高端产品形象。这正是花花牛看到了消费升级的市场趋势, 跟踪市场消费趋势, 在口感、品质与包装上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升级的结晶。

这一产品也正是花花牛在产学研结合获得的成绩。

事实上, 在瑞亚牧场的成长中, 同样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成长之道, 为建立高品质奶源提供技术支撑。花花牛公司瞄准国内外先进的饲养管理方式和繁殖育种技术, 注重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 现与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郑州牧专等一批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在奶牛饲养管理、生物繁育技术和奶牛生态饲料进行科研合作和技术应用推广, 正在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协商, 建立全面的科研研发合作关系。

技术支撑之外, 一家企业发展的核心还在于人才支撑。为此, 瑞亚牧场在研发与养殖人才培育上, 也走在市场前沿。

读百姓故事 看今昔变化 篇8

从摄影到摄像

父亲的业余爱好之一是摄影,早前家里生活困难,父亲就借别人的照相机给我们照相。后来生活有了好转,父亲用几年攒的钱买了一架海鸥203相机,从此我们兄弟三个也学起了照相,尤其是四弟,还借来设备自己冲洗、扩印相片。

上世纪80年代,我们都参加了工作,经济上也宽裕了一些,120黑白相片已经满足不了我们的爱好,便买了美能达、理光单反照相机拍摄彩色照片。但那时彩色胶卷、冲扩相片对平民百姓来说价格还较贵,所以我们每拍一张照片都要取景、构图、人物表情等摆弄一番才按下快门,就像拍电影似的。我们兄弟经常在一块儿交流拍摄经验,谁有好照片就拿出来一起分享。

随着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有了飞跃的发展,人民生活也极大的提高。2000年前后,v8磁带摄像机进入了家庭。几年后,电子技术的发展,照相机和摄像机运用了数码技术,照相机由卡片机到数码单反机有了质的飞跃,大家再也不用考虑胶卷和冲洗的费用,拍起来随心所欲,有好的照片即刻就能通过网络发给亲朋好友。照片的亮度和颜色也能修改,保存和使用都十分方便。

退休后,我在《北京广播电视报》社区基层专版上看到申瑞芹老师在德外安北社区办DV摄像班就报了名,在申老师的指导下逐步掌握了摄像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编辑了“群英舞蹈队庆十一、迎十八大演出”、“军旅青春的记忆”、“老寿星与小寿星”等十多个视频短片,还录入解说、配上了音乐。全家人看了以前拍摄的老照片,再用大屏幕液晶彩电看我们一起外出旅游的视频短片,感觉到了年轻时的活力、激情和现在的快乐、幸福,同时也体会到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都是改革开放的结果。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国家一定会更加繁荣昌盛,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记忆碎片

1975年,我成了外事服务人员

1975年9月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来我们大队招工,20岁的我十分幸运地被大队推荐,成为我们村唯一的人选。面试是在公社一间坐北朝南很敞亮的屋子里进行的,桌子后面坐着一个戴着近视眼镜、留着偏分头、肤色白净、书生气十足的中年人,他把我从上到下打量了一番后微笑着对我说:“你的身高恐怕不够1米6吧?”闻听此言,我下意识地挺了挺胸说:“我早晨起来是够的,因为睡了一宿觉的缘故,骨关节全都松开了,上午又干了半天的活儿,下午骨关节就压缩了,所以看着可能就不够了。”这位看似领导的人听了我的大胆表述后没有说话,他低头看了一眼桌子上的表格后,抬起头来又看了看我,接着问了我几个有关外事工作的问题,我不紧不慢地一一回答。最后他面露满意之色,对我说:“好了,姑娘你可以走了,回去等通知吧!”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出了屋子。

事后我了解到,那几天全公社先后有400多名男女前来面试,最后包括我在内总共就录取了4个人,二男二女。后来,又进行了如同征兵般的严格体验,我终于拿到了进京的通行证。那一刻我有一种前所未有的亢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10天后,大队通知我带上行李及生活必需品到县委门前集合。全县各个公社共录取了约30人,我们乘坐的大卡车直接开到了双桥外交部“五·七”干校,在这里培训、强化英语两个月后,又被拉到北戴河继续培训、学习了半个月。之后我们返回北京就被服务局分配到下属各个单位上岗了。我被分配到了国际俱乐部理发室,成了外事服务战线上的一名新兵。

这张照片是在北戴河培训的余暇时,我站在大海边的岩石上拍摄的。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当年面试的那一幕情景,我依然记忆犹新。

家庭相册

我当了几十年业余老师

1951年我从学校走进邮局,被分配到业余学校给邮局招收的投递员和保育员等职工教课,我很喜欢这项工作,在业余教师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十年。我先是讲文化课,后来改教业务课,学员们都很认真,对文化知识如饥似渴,从不缺课,让我很感动。后来我在职高教课的时候,学生就不那么好教了,顽皮的孩子在课堂上说话、搞小动作,上课点名时有的学生替没来的孩子喊“到”……后来学校的老师交给我很多教育学生的方法,我的教学效果终于有了提高。我的许多学生被分配到发行工作的重要岗位,有的被提升为处级干部,使我感到无比高兴。退休后,我被高自考的补习学校聘为班主任。

我当了一辈子业余教师,感到教师工作的艰辛。老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老师是石阶,托举着学生一步步向上攀登;老师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份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

怀念学弟

上世纪50年代,我参加了中国人民大学计划开设的干部专修班。班里有一位从重工业部选派的武汉籍学员,名叫王铭键,由于年龄较小,而且父母双亡,他终日沉默寡言,生活上也不善自我照料。我非常同情他,与他结为兄弟,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他关心和帮助,经常与他谈心,后来他的精神面貌渐渐发生了变化。

两年的学习生活很快结束了,学员们都回到各自的单位工作。后来我调入北京市,王铭键则被调往辽宁鞍山支援鞍钢建设。相隔千里,我时常想念他。不久前,我偶遇当年人大干部专修班的同学,也是王铭键单位的同事,才知道王铭键早已去世了,而且他始终是一个人生活,终身未婚。

上一篇:饮食忠告:孩子远离膨化食品下一篇:条形基础专项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