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的那些事儿散文

2024-05-14

梦想的那些事儿散文(共11篇)

梦想的那些事儿散文 篇1

谈谈你我的梦想吧你的梦想是什么?

记得摩西奶奶说过,很多事情只要是你最喜欢现在开始做永远都不算晚,但除了这句,最打动我心弦的可以说是那一句,你最喜欢做的事情恰恰就是你的天赋。我相信很多人都赞同。卢思浩的微博里也说过很多次,关于梦想这次词离你很近也很遥远,可你就是忍不住欣赏它喜欢它愿意奋不顾身去追逐它,为什么?因为它发光啊!很多时候,有些你想去做的事情,现在不做,以后就更不会去实现了。

这也是我的座右铭,一直挂在我的微信名言上。

Do it now.Sometime later becomes never.

不管你的梦想是什么尽管去做吧,哪怕看起来机会渺茫,哪怕看起来不切实际,但至少是今生唯一能够让你觉得可以为此付出所有心血青春的东西,对我来说就是无价之宝,只有勇敢踏出了第一步才有坚持走下去的可能,至于结果是什么样的,谁又知道呢?

人一生的道路上总是充满了很多磨难与荆棘,如原野上开满着遍刺的玫瑰,那么诱惑却又危险。而作为一名梦想家如果你具有比别人多一点的对梦想追逐的勇气,一路披荆斩棘,永不言弃,相信走到最后尽管受了伤,也有前方宏伟壮丽的`景色在等着你。

有的人会说,我什么梦想都没有,甚至现在都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最想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那就摸着自己的心,问问自己平常自己静下心最喜欢最经常做的事情是什么,或是认为自己的发光点在哪里,哪里就是你的天赋,抓住这个藤蔓,好好研究,你会熟悉这些事物的自然定律,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原来沉迷在自己喜欢的事情里是件多么无比快乐的事。

就如同我会在得空的时间做些自己热衷的事,发表一些发自内心深处的感言到博客,这种感觉很妙不可言。

青春本就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心在哪,梦想就在哪。

无论结果是什么,只要是自己极力追求的,就算再艰难也一定会坚持要底,这是送自己也是赠给所有寻梦者的不忘初衷。平坦大道之所以走的人多是因为安全和稳定,而充满荆棘的玫瑰庄园会吸引很多的冒险家前往探险寻宝,但由于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很多人中途就不得不迫于生活的现实放弃了,而最终能够得到这位庄主垂青的人一定是那种对目标锲而不舍,不达目标誓不回头的勇者。

同样是生活,看你为自己定位在哪条路。其实都各有千秋,好比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如每条路都可以试着去走一走,偶尔走弯了也不要紧,可以欣赏下沿途不一样的风景,但最后适合你的一定是为你量身定制的。

青春不是在战场上受伤就是在磨练中成长,永远抱着会输和乐观的心态去看待一切会获益良多。只要为自己选定了方向,就只管不顾一切地向前走吧,或许走到最后回顾那段曾经,你会无比佩服当年这个为了梦想勇敢追逐的自己。

只要你喜欢,只要你想要,就心无旁骛去争取吧,你的梦想值得你去奋不顾身,同时也要相信结果会你想象中的要好很多。如论如何都要做自己喜欢的事。

就如卢思浩说的那样,梦想一旦踏上了,跪着也要走完。

梦想的那些事儿散文 篇2

崔学斌老师是山东省平阴一中的老校长, 也是我的初中生物老师, 崔老师当时虽然公务繁忙, 却始终坚持一线教学工作。每当上课铃一响, 先生便夹着课本准时出现在教室门口, 他上课时总是一脸的严肃, 在讲台上站定之后一言不发, 先拿出一支粉笔刷刷在黑板上勾勒几笔, 一个惟妙惟肖的动物或植物形象便跃然于上。同学们不禁瞪大了眼睛好奇地打量着, 这时崔老师便用他那沙哑的嗓音带领我们进入那一个个神奇的动、植物王国。先生上课从不拿教案, 却对教学内容了然于心, 他喜欢用自己诙谐生动的语言去阐述看似生涩的自然界原理。比如当讲到细胞结构时, 先生会举例说:“生物细胞包括细泡膜、细泡质、细胞核三部分, 这个细泡膜啊就像我们家里的房子可以遮风避雨, 细泡质就像一个个孩子跑来跑去, 细胞核就像家长, 是家庭的核心, 当然孩子也可以在屋里屋外跑进跑出, 于是也就有了细泡液的渗透, 不过小心跑得太远, 家长会打你屁股的。”接着便略带夸张地做出一个扬手打人的动作……于是同学们爆发出一阵大笑。最奇的是当全班同学都笑得前仰后合、花枝乱颤时, 崔老师仍旧一本正经地板着脸不苟言笑, 后来才知道原来这就是讲故事的最高境界了。

及至上了高中, 又见识了更多的个性老师, 教物理的张清源老师便是其中一位。张老师是胶东人, 说话的腔调抑扬顿挫, 面相和哑剧大师王景愚有几分相像, 上课时手舞足蹈的样子每每让我们忍俊不禁。张老师讲课有一绝, 就是能从每一个学生的目光中捕捉到听课的投入程度。记得有次上课讲到物体平抛运动原理时, 板书之余, 他用眼睛的余光刷地在班里扫了一遍, 突然将手中的粉笔头准确地掷到一个正在打盹儿的同学头上, 继而说道:“同学们, 这个粉笔头的运行路线就是平抛运动, 物体落地的水平位移与时间及水平初速度有关。”课堂上继而爆发出哄堂大笑, 于是再也不敢有人在他课上开小差了。

那些年,那些红黄牌的事儿 篇3

所以,最终无论哪方捧杯,功劳簿上估计鲜有他几人的亮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切尔西队长特里,半决赛结束后就有多数媒体引经据典表示——即使切尔西最终捧杯,身为队长的特里也不能亲自捧起大耳朵奖杯。倘若剧情真的就这样发展下去,那特里估计相当郁闷。四年前迷失在莫斯科卢日尼基体育场滂沱的大雨中,四年后却因为一张红牌直接断送了踢决赛的权利,只能无奈地坐在安联球场的看台上默默地为自己的队友加油打气。一旦切尔西捧杯,还能稍稍抚慰一下受伤的心,否则只能让四年前的那一幕重现。

万幸的是,欧足联最终网开一面,表示一旦切尔西夺冠,特里能够以队长身份捧杯。这对特里来说无疑是一种宽容。

相比于对特里的宽宏大量,欧足联在对待累积黄牌停赛的六将则依旧态度明确——停赛继续执行。

即使是FIFAPro(国际球员联合会)在半决赛结束后向欧足联发出请求,希望能够在决赛中避免累积黄牌停赛的现象出现,让拉米雷斯等六名球员可以参加最终决战。如果一旦成真,这六名球员绝对能够留名万世。但欧足联最终驳回了FIFAPro的上诉,累积黄牌停赛的结果维持不变。哪怕是根据两年前南非世界杯上“半决赛前的黄牌全部清零”的新措施而未能实现。

欧足联发言人还借此表示,双方各有三人累计停赛,这也算得上是一种公平。需要引起关注的是,在即将到来的2012年欧洲杯上,欧足联也将采取新规,1/8决赛的黄牌不会带到半决赛和决赛。

红黄牌的前世今生

如今的我们早已对球场上的红黄牌见怪不怪了,即使是一些吸引眼球的“红黄牌大战”也能够很快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毕竟我们这几代球迷早已习惯了这一绿茵执法规则。

那么,又是谁在什么时候发明了这一规则呢?

时间回到1966年的英格兰世界杯,主场作战的英格兰队与“宿敌”阿根廷队在四分之一决赛相遇,当时由于没有现行的红、黄牌制度,很多球员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经被裁判警告过,场上动作仍然很大,间接导致比赛几乎失控,粗野碰撞的场面比比皆是。在经历了这样一场比赛后,当值主裁阿斯顿开始了他的思考,偶然间他在十字路口遇到红绿灯时突发奇想,若是利用这醒目的红黄指示信号来约束警告那些严重犯规的足球球员会如何呢?因此,红绿灯就是红黄牌之父。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包括红、黄牌在内的几项“阿斯顿建议”终于在在1970年的世界杯上被正式采用。后来经过不断的演变,逐渐形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种制度。

特里之幸反衬基恩之不幸

如果说特里因红牌停赛但依旧有捧杯的权利能够让所有切尔西球迷振奋的话,自然也有红魔拥趸只能惋惜这样的网开一面真可谓“姗姗来迟”。

让我们再次将自己的记忆集体转回到那个属于红魔曼联成就“三冠王”伟业的1998-99赛季,为球队晋级决赛拼尽全力的红魔队长基恩因为半决赛和尤文图斯的比赛中因累计黄牌不得不缺席欧冠决赛,佩戴队长袖标上阵以及最终捧杯的均是曼联一代传奇门神舒梅切尔,留给基恩的只能是与斯科尔斯一起西装革履地接受队友们的迎接。

虽然最终赢得一枚欧冠冠军奖牌,但留在心中的那一丝丝缺憾终究会伴随基恩相当长一段时间。当曼联时隔9年再次打进欧冠决赛时,彼时的铁血队长早已因为种种原因离开梦剧场。

也许,他至今都无法释怀;也许,他至今都难以接受;但也许,他早已看淡这一切。

就这么提前跟决赛“沙扬娜拉”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两句话:第一,你永远不会独行;第二句,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当主裁判向基恩出示黄牌的时候,他已经想到了自己将提前与决赛告别,但最终那场荡气回肠的90分钟后,队友们的努力还是帮他赢得了一枚冠军奖牌。而4年后内德维德呢?拼劲全力帮助老妇人杀进决赛,自己却只能作壁上观,看着自己的球队在120分钟后倒下。我们仅仅从主裁向他出示黄牌时,内德维德的行为就能看出他的失望、无奈和无助。

当2007-08赛季欧冠八分之一决赛尤文被切尔西淘汰,内德维德表示将会在赛季结束后正式退役。曾经的铁人离开了,他只不过是为了能够填补心中那一块缺憾——一场欧冠决赛,但还是失望了。于是,心累了,选择了彻底离开。

在经历了噩梦般的南非世界杯后,如今的高卢雄鸡在主帅布兰科的率领下正在不断地强大起来。可法国主帅也会时不时地惋惜,因为同行比利奇的一次表演,主裁的红牌让他与接下来的一场比赛说了再见,而这场比赛偏偏就是球员生涯唯一的一次世界杯决赛,而且还是在自己家门口。索性队友很给力,法国首次捧起大力神杯,而且两年后还是以这套阵容为班底的法国队捧起德劳内杯。

失意在一辈子只一次的世界杯决赛,冠军奖牌抚慰了受伤的心。两年后的欧洲杯冠军应该会让布兰科彻底释然吧。

如果布兰科当众哭自己的世界杯决赛,那么有一个人肯定不会答应——德国硬汉巴拉克。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后,他有了一个新的称呼——“千年老二”。据笔者统计,巴拉克的职业生涯至今已经拿到了大大小小14个亚军,其中不乏2002年的俱乐部“三亚王”和世界杯亚军、2008年的俱乐部“四亚王”和欧洲杯亚军。

其中,需要着重提到的是2002年夏天的韩日世界杯决赛,巴拉克在与韩国队的半决赛中吃到黄牌无缘决赛。当时的德国队正处于低谷,中前场凭借着克拉克的组织和进攻,后场则依靠卡恩。果然,在缺少中场大将的情况下,德国队两球不敌桑巴军团,当时恐怕没有多少人会预测到巴拉克之后坎坷和悲情的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至今14个亚军,世界杯、欧洲杯、欧洲冠军杯、德甲、德国联赛杯、英超联赛、英格兰联赛杯和足总杯,名副其实的“亚军大满贯”,可谓前无古人,估计也鲜有后来者。

如今的巴拉克已经步入职业生涯暮年。在曾经引以为傲的足坛“76黄金一代”逐渐离开绿茵场的历史大背景下,巴拉克“亚军大满贯”的帽子已无法摘掉。

被幸运女神撞了一下腰

看过了如此多错过决赛便抱憾的人和事之后,我们开始怀疑这个世界是否真的公平。还好,斯科尔斯站了出来。虽然最终的结局对他也不完美,但他至少得到了再一次征战决赛的机会。

与队友基恩一样,曼联“三冠王”的那个赛季里“唯二”不完美的就是斯科尔斯和基恩,两人双双因为累积黄牌错过最终的欧冠决赛。可他又是幸运的,正是9年后凭借他的唯一超级远射进,曼联成功与切尔西会师于卢日尼基体育场的007-08赛季欧冠决赛。老爵爷早就答应让“生姜头”首发出战。

这一次,命运没有和他开玩笑,莫斯科的大雨不仅见证了特里的泪水和无助,也定格了斯科尔斯的欢乐,迟到了九年的礼物总算收到了。

之后的三年间,红魔两次闯入欧冠决赛,但却败在同一个对手脚下——梦三。相比于其他人的失落,斯科尔斯应该感到幸运,至少自己曾经重新走过这段未曾走过的路。

过年那些事儿散文 篇4

现在想起过去过年的那些事儿,十分温馨,十分留恋,特别忘不了。特别温暖的,是那一双穿上了就会暖遍全身至今难忘的新棉鞋,因为那是外婆待我们睡觉后,在电灯下不知熬了多少夜晩,甚至遇到停电也要点起不甚明亮的煤油灯,一针一线、千针万线手工做成的鞋。

学车那些事儿抒情散文 篇5

我学车那会驾照的江湖还算平静。那是在,报名费1800块,团报的话还能优惠,更好的是考过倒库移库,你就可以躺在草上晒着太阳等着驾照飘到你手里,因为科目三很简单,只要会靠边停车,那就过了。

科目二的练习是个苦差事。恰逢暑假,骄阳似火。我每天中午一点半出门,大背心,大裤衩,戴着墨镜,咱是男士没那么多讲究,不像女孩子捂得只剩两个眼睛。一路上太阳烘烤还不算什么,关键是在场地练习时的暴晒,场地上一棵树都没有,也没有凉棚,只有库杆在那里竖着,洒下几条窄窄的影子。因为人多,一天只能练四把车,上午两把下午两把,剩下的时间就是在那里干等,十几号人,或坐或立,像一条条正在晒制的移动鱼干。

教练姓于,四十多岁,是个大高个,白色T恤,黑色运动裤。每天早晨来上班,从车里下来,他随手提着一个煎饼果子,夹油条的那种。一般都是我们先练车,他就坐在旁边台阶上大快朵颐,馋得我是直流口水。

练车挨教练的批评是免不了的。“让你打死老你不打死老,么脑子啊!说多少遍了……那个谁,你还向后倒,都倒到天上去了……你么眼神啊!那杆在哪里,你看不见毛,哎呦,你真是哩……”学员们听了都脸红脖子粗,如同一个挨凶得小学生。后来发现不练车的时候,教练满脸的憨厚,有时候说个笑话,逗得大家大笑不已,也就介怀了。教练着急也是为了自己能快速通过考试,少受几天烈日的.煎熬。

经过一个暑假的练习,八月底终于可以去德州考试了。早晨三点半就要在驾校集合出发。教练叮嘱一定带好身份证,否则去了也是白去。我自己心里一直暗示自己,千万别忘了,并提前放在了裤兜里。第二天早晨起来稍晚一点,事务忙,忙多错。急匆匆赶到集合点,教练让我们检查身份证带了吗?我一摸裤兜,我的娘呀!裤子穿错了,身份证留在了家里,赶紧打的,以火箭的速度回去取。回来的时候,好再驾校没有抛弃我,还有一辆车在等,上了车我不住地说着抱歉。接下来的一个车友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车到半路,听到车友们聊到身份证,他才顿醒,自己没有带身份证。没有办法只能下车,回去取。我又下意识地又摸了摸裤兜,长舒一口气。

梦想的那些事儿散文 篇6

通常,我们见到行人要过马路,都会立即停下车,等着行人过去。大部分的情况是,行人面无表情,匆匆忙忙或走,或跑到对面后,司机才安心启动车。

可也有特别难弄的路人,有一次我旁边一个司机停得有点过,刚好斑马线稍微超了一点才刹车,那个路人是一位老爷爷,指着它的前车窗,一边拍着他的车还一边骂人,好象是司机上辈子欠他的一样,这时候的感觉并不是因为司机超出了线,而是你有车你该死的感觉,惹得司机哭笑不得。这次的印象特别的深刻。

而我在路上,最深刻的记忆有三次。

第一次,我碰到一个带娃的妈妈,立即停车,妈妈带着宝宝都回了一个甜甜的微笑给我,到了马路对面还跟我打了再见的手势。说实话,那时候心理美滋滋的,那个笑至今记忆深刻。

第二次,碰到一个老外,当我停车看着他时,他朝我笑了笑,并竖起了大姆指,你会觉得国际友人在异乡,仍带着良好的礼仪风范,守着规矩,真是很棒。

第三次,就是前几天,一位老爷爷牵着老奶奶的手,我停下车,当时我后面没有车,老爷爷大概觉得他们会走得很慢,便示意让我先开走,我打了一个请的手势,执意让他们先过,后来就看见老爷爷牵着老奶奶的手,一步一回头地照顾着奶奶,很怕她摔跤,看着他们慢慢移动着渐远的脚步,那暖心的一幕既令人感到温馨,又羡慕他们彼此迟暮的陪伴。

司机礼让行人,是对行人的尊重和保护,而行人也应对司机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彼此的尊重,才能成为一个高素养的现代人,也才会让交通秩序变得更好。

作者:逸娅

说说“车联网”的那些事儿 篇7

车辆在外, “军令有所不受”否?不知道。

司机师傅有没有疲劳驾驶, 有没有多次急加减速、不安全超车?不知道。

跑超长途的车辆本身“健康”状况如何, 下一次保养维修该是什么时候?不知道。

……

这一系列问题困扰各地客运企业多年, 依旧没有很方便、省时省力的方法。有的企业会派“跟车员”上车全程或半程跟踪, 默默检测司机行为, 查油耗;有的企业会将司机分线路跑, 定期调换;还有的企业……

有没有一种方法, 能让管理者坐在办公室里, 就可以诸葛亮一般明了天下大事?有没有一种高科技产品, 能够保障司机安全驾驶, 不违规操作?

答案是肯定的。

G-BOS首发解决客运“老大难”

2010年, 这是一个跨时代的开始。

海格客车—这个客车界年轻的巨人, 闷声不响地耕耘了三年后, 一朝发力, 推出了G-BOS智慧管理系统, 让业界内外震撼不已。

“科技改变生活”, 是的, G-BOS让所有人看到, 在了解市场冷暖的背后, 真的有客车制造商将客运企业的问题放在心上, 以此为导向研发出了改变客运管理方式的“神器”。

G-BOS智慧运营系统是Telematics (特力玛) 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卫星定位、网络通信技术、车载电脑) 、CAN总线技术、商业智能技术、先进管理技术在客车上的综合应用。

它通过安装在客车上的G-BOS终端从CAN总线、各类传感器上持续不断的采集发动机运行数据、车辆状况信息、驾驶员的操控行为, 同时接收GPS卫星定位信息记录车辆所在位置, 所有这些信息通过3G通信技术实时传递到数据处理中心。G-BOS终端同时还融合了行车记录仪、倒车监视器、故障报警显示台、视频播放器、短消息接收器等功能, 实时将车辆故障信息提供给驾驶员。

紧接着, 数据处理中心通过商业智能技术将接收到的海量数据实时分析、整理, 并结合国内外先进管理思想将驾驶员不良驾驶行为、油耗数据、车辆运行情况、维修保养计划等内容以直观的报告、图表等形式展现出来。

客运集团相关负责人即可使用独立账号从互联网访问G-BOS智慧运营系统, 及时了解车辆运行情况, 驾驶操控是否存在违规行为, 实时跟踪车辆运行轨迹, 车辆是否需要维修保养, 从而制定相应的策略, 更可随时向前段运营车辆发送各类指令, 进行实时的调度管控。同样的系统也可根据客户要求, 自动化生成各种类别、各时间段、各种形式的管理报告, 从而满足客户对长期运营规划所需要的数据支持与决策依据。

这是一个全新的思路, 它拓展了所有人的视野—原来客车制造商还可以这样!

当几乎所有的厂家都在“因循旧路”的同时, 苏州金龙从用户的使用体验出发, 运用科技的力量, 让G-BOS应运而生。就像当年加利福尼亚淘金热, 当所有人都在为河对岸的金矿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时候, 苏州金龙就像那唯一一个脱下外衣开始造船的人。

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想法甚至比“做了什么”要重要得多。

就此, 2010年被称为客车行业的“车联网元年”, 载入史册。

不甘落后群龙涌动

蓦地, 市场突现一块大蛋糕。苏州金龙携“智慧运营”一时间独领风骚, 客运企业赞声一片, 装车量第一, 其他同行岂甘寂寞?

于是乎, 各家企业纷纷仓促上马新项目, 探索新的发展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 百鸟朝凤, 群雄并起, 一时多少豪杰。

宇通作为“老大哥”, 在随后的2011年5月杀出了“安节通”, 分别有基本版、专业版、豪华版之分。安节通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开源”, 类似手机的android (安卓) 系统。

在推广方式上, 与竞争对手如火如荼在各个城市开展推广活动相比, 宇通的营销办法是, 先招募一批客户, 而后再慢慢扩大。

在去年安节通产品上市发布会上, 副总经理王文兵发布了招募政策:整个促销的情况是从六月到七月总共两个月。在整个促销期内, 订购宇通九米以上的大客车的客户, 免费加装安节通基本版终端。宇通这样的营销方式充分与客户互动, 真可谓是别出心裁, 扳回了一成。

同是2011年5月, 厦门金龙也毫不示弱, 重磅推出“智驱”, 在“车联网”技能的基础上, 经过智能的控制让车辆和路途随时随地处于最优化的匹配状况。

它最著名的口号是“油价永远打九折”, 意在节油。这对于燃油成本开支占据了营运支出的1/3以上的公路客运企业来说, 确实很有诱惑力。

青年则与尼奥普兰强关联, 推出的“行车宝”源自德国Neoplan Bus Liner (尼奥普兰客车航线系统) 技术平台, 由登陆识别系统、行车安全系统、行车经济系统和服务系统四大部分组成, 部分“沿袭”了G-BOS对驾驶员路上驾驶行为的细节监测与管控、车辆油耗监测的功能, 在客车维保方面的测评和到期提醒的功能上比较出新。

金旅、安凯、黄海、申龙……在G-BOS的引领下, 客车界群雄并起, 各家的类似产品不断推出, 一时间硝烟弥漫, 一场轰轰烈烈的争夺车联网制高点的战役打响, 让笔者误以为中国商用车车联网的春天真的已经来到。

时至今日, “那些花儿”还好吗?

朴树的《那些花儿》唱尽了沧海桑田、时过境迁。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转眼已到2012年, 那些各家曾力推的类G-BOS产品, 现今何如?当这一阵“时尚风”刮过, 相关产品的研究之路是继续, 还是搁置?

纵观近半年的客车传播状况, 校车热持续不减, LNG、新能源逐步发力, 各家新产品新车型不断推出……而那曾经火热的“车联网”系列产品如今怎样?

笔者一一数来, 大多已成昨日黄花, 有的止步不前, 有的干脆放弃, 真正潜下心来持续研发的客车制造厂家已寥寥无几, 屈指可数。究其原因, 是因为车联网技术不是仅仅互联网技术的简单应用, 它需要足够深入的了解运输企业的真实需求, 足够数量的客户运营数据支撑, 足够方便适用的科学架构, 足够时间的研发验证改进, 足够专业的研发人员和足够强大持续的资金投入, 还需要足够多的市场客户的反馈和认可……想想当初车联网鏖战之时, 除了海格是历经三年研发之外, 大多企业或是图谋回报优厚, 或是无奈接招匆忙上阵。实际上, 没有这么多足够的支撑, 并且没有立竿见影的利益回报, 车联网研究最终只能是无疾而终。这就是商用车车联网彼时火爆如今坚持者无几的根本原因。

当然, 中国的车联网技术并不会因为应者无几而放弃它前进的步伐, 利用车联网技术实现智能化运营始终是未来运输行业发展的最光明前途。不管道路如何曲折, 如何艰难, 总有行者在路上。当年海格客车为首, 让客车运营与科技、网络紧密结合, 开创了“车联网”的新纪元。如今, G-BOS研究并没止步不前, 而是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研发、验证、调整、升级, 更加契合行业发展需要和行业发展趋势。据可靠消息透露, G-BOS第二代产品经过充分验证, 已经成熟, 并即将推向市场。

据了解, G-BOS二代拥有了更强大的功能。UI界面更加友好, 实用性、易用性和兼容性更强, 在安全管理和节能降耗方面下足了功夫。如驾驶员可以调取分析数据, 提升驾驶技能、管理者报表分析更为透彻直观, 新升级了整车智能体检, 站内外上车人数统计, 道路偏移系统, 整车防撞系统等, 更契合行业管理难题和发展趋势, 可以说是驾驶员的好教官, 管理者的好帮手……

这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大浪淘沙过后, 经过市场检验确实能被客户认可的的产品会幸存下来。G-BOS没有让我们失望, 装车量在不断增加, 目前官方数据已突破3万台, 超过1500家企业成为忠实拥趸;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案例在不断涌现:火眼金睛抓油耗子、纠正司机师傅不良驾驶行为、提升运营管理安全……安节通也不负众望, 用更杰出的营销手法步步紧逼;厦门金龙持续猛推, 油价9折依旧十分诱人。

“年”的那些事儿 篇8

华夏大地上的炎黄子孙,无论平时多忙,过年的时候也得回家,正所谓“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中国人过年最讲究的就是个团圆,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互相拜年共贺新春。那“年”究竟是什么呢?艺术杂志落入尘世,要讲述“年”的故事。

年兽与夕兽

在民间传说中,关于“年”的由来有很多种。这里就略说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第一种是夕兽之说。“夕兽”是一种四角四足的恶兽,每年除夕就到村子里找食物,伤人无数,破坏村子。村里有个叫“年”的聪明孩子想出了在家门口挂红布,往火中扔竹节的办法吓唬夕兽。村民用爆竹节吓唬走了夕兽,孩子却被夕兽挑起来摔死了。以后每年的腊月三十,大家都守着碎竹节等待着,希望早日除掉“夕”。可是一年年过去了,谁也没有再见过“夕”,有的只是大家为防止“夕”的到来燃放的爆竹与门前挂的红布条,慢慢的,挂红布条、燃放爆竹就成了每年的习俗:腊月卅的夜里,大家齐聚一堂吃着年夜饭,一起守岁等待除夕的钟声。放爆竹,贴门联。等到天亮彼此走访邻里给予问候与祝福。 初一早上乡亲们彼此走访说一些吉祥客气的话。希望来年的腊月“夕”不再来,而为了纪念“年”的牺牲,大家又管除夕叫“过年”。

第二种是年兽的传说。相传上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到除夕就要下山,吞食牲畜伤害人命。村民们为了驱赶年兽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恭喜“过年了”。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这些传说,其实都在说一个意思,“过年”就是大家团结在一起用红布和爆竹把怪兽赶走后,聚在一起吃饭道喜庆祝新生。至于为什么用的是红布呢?因为在汉族的传统观念中是亲近红色、把红色视为欢乐、喜庆、顺遂、成功和进取的象征的。中国的古代汉族,以红、黄、青、白、黑为五方正色,红为五色之首。中华民族的祖先是炎帝,以火为名,故红色为中国人民最喜爱的色彩。因其色似火,被认为是太阳和火神的化身,由崇拜日神、火神,转为对色彩的崇拜,古人认为红色可以辟邪,所以抵御怪兽必然要用红色。

年节的起源

民间传说表现了百姓对幸福、团圆、平安、富足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农耕大国,人民生活的苦乐全凭一年辛苦劳作的收成。正所谓“瑞雪兆丰年”,“年”的出现其实是跟节气、季节有着不可分的密切关系。

据历史记载"年"出现于周代。在此以前,尧舜时称"载",有天体星辰运载一周之意,夏代称"岁",含人长一岁,新春将临之意;商代称"祀",表示四时已过,该编史造册,奉祀神灵祖先了。虽然在唐肃宗时曾一度将"年"改为"载",但为期很短,又复称为年。年为计时单位,一直沿用到现在。春夏秋冬一个周期,称为一年。据语言学家黄现璠在其著《古书解读初探》一书中说道:“必先有禾之种植,而后有年字之发生,年生于禾,非禾生于年。故《说文》曰:“年,谷孰也。”《尚书正义》引孙炎亦曰:“年,取禾谷一熟也。”

年的产生与农耕生活密切相关。它最初是指庄稼的一个生长周期。西周的农夫在农历的十一月间庆祝丰收和新年的到来,这被认定为是新年的习俗起源。但这时的年没有固定在某一天。到汉武帝时期,才正式确定农历的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开始,春节开始定型。

“年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人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年节”也是祭祝祈福的日子。古人谓谷子一熟为一“年”,五谷丰收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一年一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年节期间,都备享人间香火。人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年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高潮。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元日后,开始走亲访友,互送礼品,以庆新年。年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踩高跷、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此时,正值“立春”前后,古时要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各种社火活动直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花灯会,再次形成高潮。这“年节”的庆祝才算彻底结束。

“春节”的命名

虽然“春节”的称呼虽然在历史上早就有了,不过当时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在《后汉书?杨震传》中有载:“春节未雨,百僚焦心,而缮修不止,诚致旱之征也。”到南北朝时,“春节”则泛指整个春季。

把农历正月初一作为过年之日,称之为“春节”,并且放假,是在辛亥革命以后定下的。从时间上说,我们现在所过的“春节”到现在也不过100年的历史,但是过年无论叫“春节”、“年节”还是“元旦”,传达给我们的最根本的精神都是一样的,就是经过一年辛苦的劳动,人们团聚在一起用盛大的仪式祭祀、庆祝旧年的过去,新年的到来。辞旧迎新、万象更新。用过去的一年的收成,祭祀祖先、神灵,感谢他们在过去的一年里的赐福,为家庭生活带来丰收,祈祷他们在新的一年能赐给全家人更多的福祉。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已经淡忘了“年”最初的意义——辞旧迎新,祛灾避邪。过年越来越变成吃吃喝喝走亲访友的大聚会,“祭祀”、“祖宗”、”神灵“等词语已经越来越离我们远去,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类越来越不畏惧、尊敬自然,越来越狂妄自大丧失自我。让我们现在开始回归心灵,找回我们快要消失的信仰,“年”依然是我们心灵中最重要的寄托。

作文的那些事儿 篇9

龙游县湖镇启明小学 张俊红

一、引子: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小学语文教学建议30条》(征求意见稿)中关于作文的有关建议 1.“教学组织与实施”中

第15条

作文教学先要让学生敢于表达,再慢慢让学生善于表达。起步阶段应放手让学生独立写作,尽量少干预,不说教。要关注学生写作的投入状态,尊重学生作文的语言个性,必要时给予指导和督促。作文要有一定的速度,小作文尽可能当堂完成。

第16条

习作要有适当频率和数量要求。低年级要经常进行写话练习;中高段每两周写一篇大作文,每周写一篇小作文。鼓励学生写日记、周记和读后感。阅读教学中要经常随机进行读写结合练习。

第17条

作文批改要以鼓励为主,多表扬少批评,多建议少修改。作文讲评要有针对性,不可面面俱到,应对照每次习作要求,欣赏优点,指出不足,使学生领悟写作方法与规律。讲评之后要安排修改和后续训练,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每学期至少对每一个学生有一次面批。2.“教学资源的利用”中

第30条

指导学生从大自然中、校园社区里、电影电视和课外阅读中寻找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提出适合探究的问题,并自主开展活动,提高综合语文素养。郭沫若曾说过:“应该时常练习写作,写多了写得久了,自然也就会巧起来,好起来。”的确,任何一种能力的提高,都必须经过反复的训练。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仅靠几次习作是不够的。因此,根据我们所教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多层次,多触角的作文小练笔,是提高学生作文的有效途径。

二、探讨:

如何增加习作的密度?(写什么?怎样引导?„„)

如何评价?(如何有效地保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如何提高讲评的效果、效 率?)„„

三、交流

1.语文教师应具备作文课意识

(1)要决: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适时适景适理,见缝插针,为我所用。(2)示例:06年我在四(3)班设计的周记主题

设计自己的名片 歇后语的魅力 编本成语图谜 做回分段的高手 多啦A梦的诱惑

来到快乐星球(幻想篇 会讲故事的机器人)围棋少年,我来了(我心中的少年英雄 嘎子)洗刷刷,刷去我们的污点(我们存在的缺点)网络,“我的眼里只有你没有他”-------PK-----勤奋——收获盛夏的果实 希望——大长今之歌

我心飞翔——刘翔的崇拜者

(2.学生必须有大量的操练

(1)交流: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

——————小练笔,你让学生试了吗?

小练笔,就是让学生结合语文教学中的有关写作知识,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着手,作为作文教学的一种补充。

一、借助课文,开辟小练笔的新天地。

正如叶先生所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因此,在教学中,我把课内小练笔的训练当做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去落实,因文而宜,找准课内小练笔的切人点,积极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问题,让学生在读写训练中,看到一片新天地,获得一种新认识,养成一种好习惯。

(一)补白---补出孩子的灵动

1、为生动鲜明的插图补出画外音。

在新教材中,许多文章都配有生动鲜明的插图。有些插图课文中已经作了细致的描绘,就无须再写,如《颐和园》昆明湖的插图,文中作了详细的描绘。有些插图文中只是一笔带过,如《麦哨》中,孩子们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文中没 2 有具体的描绘孩子的动作、表情、心情等,而这些恰好是学生感兴趣的,又是有生活实际的。于是,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然后把画上的内容补充出来。通过描写文章中的插图,学生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无忧无虑,而且在把画变成话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为语义未尽的文本补出潜台词。

文章的有些地方写得或含蓄,或简练,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想象、延伸的空间。学这样的文章时,我找准这些“空白”,让学生把写得简炼的地方写具体,把写得含蓄的地方补充出来。

如《草虫的村落》中: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他们的会面会如何打招呼呢?会攀谈些什么?他们在聊天时又会伴着什么样的神态和动作呢?文章没有写,正是一个补充潜台词的好机会。我以“甲虫们的攀谈”为题,开展了一个对话描写的小练笔。孩子们们写的对话可长可短,可以是两只小甲虫之间的窃窃私语,也可以是几只甲虫的集体聊天,孩子们在对话中加入了“黑甲虫妹妹颤抖地躲在哥哥身后”、“知识渊博的哥哥摸了摸胡子”、“妹妹歪着头问哥哥”等充满趣味的动作和神态的描写,展示了一幅有趣的甲虫攀谈的情景。

再如,《金色的脚印》中,正太郎跑着跑着,一不小心踩到了悬崖边的积雪上,和雪块一起头朝下栽了下去。之后发生了什么,狐狸是怎么救了他的,课文中只是简单交待,我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让学生进行小练笔,对狐狸救正太郎的情景进行动作细节描写,在学生的笔下呈现了一幅幅充满温情的画面。

(二)仿写-----借他人之长,写自己的文章。

儿童都有着天然的模仿才能,而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借助范文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发展创造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我常常用到仿片断和仿篇。

1、仿片断。

在仿写时,要精心选择具有明显特征且具有价值的精彩片断。新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让学生把最精彩的句子或段落积累起来,从中体味到作者谋篇 3 布局、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悟出表达方法的真谛,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如《桂林山水》第二自然段语句优美,采用了对比、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以及先总起后分述的写作方法。因此,在教学时,让学生反复诵读,在品味好词佳句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仿照这种写法,写一段写景的片段。例如:“西湖公园的花真多呀……西湖公园的花真美呀……西湖公园的花真香啊…… ” 孩子活学活用,运用积累的词句和学到的表达方法写出了一段段生动的文字。

2、仿篇章。

这种方法是从整体上模仿范文作文的方式。学习了《桂林山水》一文,我要求学生按“总──分──总”的构段方式,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和描写一处景物,在抓特点描写景物的同时展开联想,抒发感情。在句式表达上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仿篇成了孩子摸索写作之路的一个拐杖,被搀扶着坚强地站了起来,最终学会了自己攀登。

(三)续写——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后续故事

读完一篇好故事,常常会使人觉得言犹未尽,;好像故事还没有结束,使人浮想联翩。这时教师应该因势利导,让学生大胆去想象故事发展下去的结果应该是什么样的,让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进行新奇大胆的设想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学《穷人》、《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展开想象,续编故事。故事由孩子的笔变得随心所欲,充满想象,充满温情。

(四)写读后感----情到深处,写心动的一霎那。

新教材的文本的内容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力,让学生在读后写自己的感想抒发自己的感受,在练笔中学会表达情感。如学《大瀑布的葬礼》,让学生以巴西总统菲格雷特的身份,结合课文对大瀑布以前和现在不同景象的描写,写葬礼上的致辞;读《小抄写员》后,让学生结合叙利奥的行为写感受;读《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让学生给钱学森爷爷写信。这样的练笔方式,让学生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表达中抒发了真情。

二、延伸课外,让小练笔成为生活习惯。

(一)写身边的人和事,生活无处不精彩

生活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宝库。为了让学生“有东西可写”,我们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的写下来。4 如:一天,我走进班级,看到班上又脏又乱,而很多学生却无动于衷,我默不作声地拿了扫把开始扫地。扫完地后我让他们说说刚才的情景,再跟他们说起主人翁责任感,谈起“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然后思考,对这件事你有什么想法?当天,我就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心里的感受记在了小练笔本子上。下面是写当时情景的练笔:“同学们也不禁低头往地上看,:碎纸围绕在桌椅旁;没有扔准的纸团不甘心地躺在纸篓边;扫把和畚斗横七竖八地摆放着;墙角的灰尘被微风一吹,漫天飞舞……”

“灰尘弥漫了老师的身影,引起了微微的轻咳;扫把带起的风扬起了纸屑,轻轻飘起又落入畚斗中……教室里不再有一丝声响,同学们惭愧地低下了头,有的望着老师,眼里充满了懊悔……”

此外,季节的变化,你与小动物的故事,新来的同学,社会实践中活动的场面,比赛的情景,对生活中大小事件的看法……这一切无一不是练笔的素材。但生活中细小的事情转瞬即逝,这就需要老师首先有一双善于捕捉的眼睛,能时时刻刻抓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积极引导学生睁大眼睛仔细观察,竖起耳朵认真倾听。积少成多,相信孩子们也能练就一双善辨的慧眼,练就一颗善感的心。

(二)翻新古诗词,让古人为“我”喝彩。

语文教材每册都编排有古诗。这些古诗的内容浅显易懂。写景的将景物描绘得细腻生动,叙事的表达的情感真挚感人。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可以要学生将这些古诗改成写景或叙事的现代文。在十一册教材中,《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可以改写成一篇写夜晚行走乡间所见所感的文章,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优美如画。《赠汪伦》可以改写成一篇以“送别”为内容叙事的文章。借助文本,在理解的基础上,孩子为古诗附上了时代的气息,小练笔有了大收获。

三、及时批阅,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

学生每次上交小练笔后心中总是带有一丝的期盼,就如同期盼收获的农民一样。如果教师只是一味让学生写而忽视对小练笔的批阅,就辜负学生的信任,极有可能造成他们写作热

作文小练笔如同一座现代化立交桥,从四面八方通向作文的主要干道。这些训练内容为学生的作文提供了生动的材料、鲜明的画面、达到了以读促写、以写 5 促读、读写相结合的目的。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想象和创新能力,丰富了词汇,提高了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通过这种训练,学生的作文兴趣有了显著的提高。作文不再骑虎难下,渐渐的,孩子们开始乐写、善写……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磨刀不误砍材功

示例:六(1)班《诗海漫步》

六(1)班《成立我们的环保党派》(3)丰富儿童的心灵

——习作教学的应有策略

丰富孩子的生活,拓展孩子的阅读,培育孩子的思维,提高孩子的认识,陶冶孩子的情怀,提升孩子的思想。充实了体验细腻了,眼光敏锐了,思想深刻了,心灵丰富了,习作主体强大了,才能可能使习作展现出活力、个性、风采。拨动心弦,让习作与情感相随

“言为心声,情动辞发”是习作的应然之态。本节教学中,教师营造情境,找准动情点,拨动学生的心弦,即或了他们的倾吐欲望。展现心智,让习作与智慧共舞 拓展心空,让习作与想象齐飞

想象是舒展学生心灵、放飞学生思维的最好形式,因此想象类习作得到学生的无比青睐。让学生的思维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翱翔。丰盈心泉,让习作与生活相融 滋养心田,让习作与阅读想拥 倾听心声,习作与思想相约

习作要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和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习作本来就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作业,教师倘若忽略了儿童爱想象的心理特点,就等于扼杀了儿童的创造力,更何况没有想象,也写不出真正有童趣的作文。培养创新作文的能力其训练途径主要有: A、幻想式。学生写童话,科幻故事,会令他们浮想联翩,思维奔放,充满活力。学生写作是有创造的愉快,学生作文像绚丽的鲜花,芬芳四溢。如让学生写《机器人历险记》、《小蚂蚁的烦恼》、《天鹅没了翅膀》、《书包背我上学》、《大象开澡堂》、《小路石游记》等。B、写意式。小学课本入选的古诗,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结晶和荟萃。让学生通过想象描绘出全诗或部分诗句的优美意境,是融理解、想象、表达、学习、创造于一体的最佳方法。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后,让学生合理想象在春光明媚的田野中捕蝶嬉戏的景象,以《春天的田野》为题,把这一场景描绘下来。这样不仅加深了对原诗的理解,而且增强了对美的感受和鉴赏。C、扩散式。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某个事件的环节,进行合理想象,写出一个具体,生动的故事来。比如《赤壁之战》一文,当曹操接到黄盖的信,欢喜 6 得不得了,将曹操的言行扩散写具体。还可以将《武松打虎》、《孙悟空三打白

骨精》都可以进行扩散式写作。D、图画式。借助图画,想象作文,不仅要说或写画面上实实在在的事物,还要尽可能想象画面所蕴含的意境,弹出“弦外之音”。如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后,可根据图意,让学生写《惊天动地一瞬间》。或给一幅几何图,或给

一幅漫画,写出其中的原由。E、预测式。向学生提供事情的前因,让其推测后果;或讲一个故事,介绍一个人物,让其推想后来的发展变化。如写《_______二十年后》等,引导多侧面,多角度推测结局,预料以后的发展变化。F、条件式。教师给学生提供条件,给实物或词语,让学生想象作文。比如出现一个词语“惊讶”,写一篇文章,或一件物品,写一篇作文,可以从中想到

社会、人类、自然其发展。G、续写式。教师提供开头,借助想象续写下去。如教师写上暗示性短语“冬天来了”,要求学生写下去,也可以结合阅读教材,续写课文结尾,如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参观人民大会堂》这后,合理想象作文,也可以看了电影、电视、故事、文章后续写。

H、创想式。可以写诗歌、歌曲作词、广告词、顺口溜等不拘一格的文体。3.让学生享受作文

青春的那些事儿作文 篇10

青春是一首欢快的小曲儿,有节奏的响起。记得那个夏天,走廊上一直徘徊着我们的身影。我们在排演两部话剧《狮子和老鼠》、《骆驼寻宝记》。刚一开始,效果十分糟糕,这是多方面造成的:青春的我们十分好动,加上话剧人员众多,排练时经常笑场,吵闹不已,每次都得先让他们安静下来。还有人员总在变动,总是停在第一幕。更可怕的是此刻班上男女生内讧,于是出现了以下局面:《狮子和老鼠》中是清一色的“革命娘子军”,“封锁”了“敌人”的“外援”力量,以至于《骆驼寻宝记》中男生演“仙女”的笑话出现。不过总还是一个班,后来自然和解了,男女一同交流经验,相互指导。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取得了圆满成功。刘老师说,这是我们最成功的一次班会活动。

青春是一片蔚蓝的海,充满着激情与活力。政治课上的我们,曾为了一场辩论赛而热血沸腾。李明钰和肖尔康舌战高文泉与曾天添。全班八个组分两派。双方争论得面红耳赤,颇有“舌战群儒”的气势。因为青春,我们不肯服输,我方充分发挥“钻牛角尖”的本领,使本处于劣势下的我们,以压倒性的优势胜出,硬将黑的变成了白的。紧张、焦虑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胜利的欢呼。

青春是一杯浓浓的咖啡,苦涩而幽长。同样一个夏天,我们为红歌比赛而准备着。整个过程,全班同学都认真投入了感情,歌声十分有力。可惜我们有个致命弱点:速度。不知是何缘故,我们总是比背景音乐快几拍。尽管我们已经很努力了,但在最后的比赛中,还是以失败为结局。每次想到这里,班上同学总是苦笑,心里酸酸的觉得难受。

地震的那些事儿 篇11

地震并不能像天气一样被成功预报,因为天气总是有迹可循,冷空气的南下预示着降温,台风的行径终不免影响沿海地区,而地震则完全不是这样。“有前兆则意味着地震的发生,没有前兆则说明地震不会发生”这句看似合理的话在地震上并不适用。在中国科学院的石耀霖院士看来,有前兆却最终没有发生地震是正常的事情,甚至有一些地震发生前没有发生任何明显前兆(比如汶川地震)。归根结底,只因为这些前兆太过于复杂,稍稍有一个条件发生改变,就会对结果造成巨大的蝴蝶效应。

但我们在预报地震的道路上也并非一无所获。美国地质勘察局的“常见问题”承认当下没有人能够可靠地预报地震,不过也给出了当下的研究成果:通过数据的积累和分析,我们可以估计出在未来30年内于旧金山湾发生大型地震的可能性有67%。而随着我们逐步建立起地震发生的模型,并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地下深处的温度与发生的位移,或许终有一天人类能攻克这个难题。

地震来了,我们应该如何自救?央视在地震后介绍了一种叫做“生命三角”的准则,说在地震中应该寻找到能够形成三角形的空间,这将形成一个坚固的结构,避免躲在其中的人受到挤压。这个理论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在一次实验中,放置在“生命三角”中的假人均没有在倒塌的房屋下受到太大的损伤。然而这个实验最大的问题在于使房子倒塌的是炸药,而不是地震。由于性质的不同,炸药和地震对房屋的损害也不尽相同,所谓的“生命三角”是否真的牢不可摧也让人心生怀疑。更遑论后续的一些实验发现所谓的“生命三角”并不能阻挡在地震中飞来的家具。

不过确实有一种做法能够减少潜在的伤害,用一句话总结便是“伏地、遮蔽、手抓牢”。提出这个口诀的美国红十字会灾难教育部前总管洛基·洛佩兹(Rocky Lopes)认为在地震中危险最大的是四处乱飞的家具以及碎裂的玻璃。而采取这个口诀的人们可以迅速地防止大件家具砸中自己,甚至还能进行短距离的移动,无形中提高生存能力。在未来,我们或许会向近邻日本学习第二项提高生存能力的技术——预警。尽管我们不能准确地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与震级,但我们可以在地震产生的刹那感知到它的存在,并在其威力释放在地表前数十秒通过各种移动终端提醒当地的人们,提供宝贵的避难时间。

也许是巧合,在上周开始播放的日剧《神探伽利略》第二季里,主角汤川学教授就与人进行过关于地震的讨论。在他看来,地震学家们研究地震只是为了自己的兴趣,防灾的工作交给其他人就可以了。我对前面的兴趣一说表示赞同,但对“科学家与防灾无关”的说法深不以为然。既然满足科学家们兴趣的科研资金来自于纳税人,那科学家们自然也应该对纳税人负一点责,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真相,这也就是本文的初衷。

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作者注:本文所得稿费将由科学松鼠会统一捐献给灾区的天全中学。

上一篇:读书座谈会策划下一篇:教师收费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