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言行

2024-07-20

基层干部言行(共10篇)

基层干部言行 篇1

最近,浙江某县南星村村民蒋海根发现医保中的几笔医药费迟迟未报,便来到村部询问村干部徐某,徐某回答了一句“这事不归我管,我不清楚,你去问别人吧”,结果不但挨批评,还主动登门向蒋海根道歉。这是该县推行镇村干部“负面言行清单”活动以来的一个缩影。

制定“负面言行清单”,目的是引导基层干部规范日常言行,提升自身素养,密切干群关系,防止“虽不贪不占,但不管不干”问题发生,让基层干部要好好对群众说话,好好为群众做事,做到言行不“任性”。

一些基层干部之所以言行“任性”,其原因就是我们有些基层干部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官本位”思想在作怪,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甚至有的基层干部错误地认为,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低,做群众工作与其讲道理不如简单粗暴更有效。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个别党员干部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不到位,权力缺乏约束。粗放的话语,不端的行为,表现出权力的任性与骄横。言行“任性”带来的危害,不仅仅损害基层干部个人形象,更是伤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损伤了党和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

基层干部每天都要同群众面对面打交道,群众对这些干部工作的感受更直接、更具体,对他们的一言一行看得更清楚、更真切。因此,每一位基层干部要严格遵守党章党纪党规,严格用党的纪律和规矩约束自己的言行,做规范言行的榜样,决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更不能为一己之私肆意妄为,大行违法乱纪之事。干部要自觉做到慎言慎行,不说假话、大话、空话、套话,更不能说粗话、脏话,多与群众说说真心话、暖心话、贴心话。对漠视群众、口无遮拦、伤害群众的言行,按照“负面言行清单”,不护短、不遮丑,严肃处理,让有损党员干部队伍形象的事情不再发生。

基层干部言行 篇2

一、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 充分认识开展机关干部基层锻炼的重要意义

选派机关干部去基层进行挂职和深入开展调研工作, 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 对于加快干部的成长, 提高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 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开展机关干部到基层锻炼, 有助于提高干部服务生产前线意识和服务水平。机关面对基层、服务生产前线。让机关干部到管理难度较大、条件相对艰苦的生产一线进行砺炼, 经受“摔打”, 多接触基层的干部员工, 有利于培养实干精神, 丰富基层工作经验, 增强为基层服务意识, 增强工作的创新性和针对性, 使今后公司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更加贴近基层, 更加符合实际。同时能准确掌握前线生产动态和员工思想动态, 对前线各项诉求能给予快速的帮助和解决, 对于加强生产前线日常管理、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机关干部到基层锻炼, 有助于提升干部素质和促进干部成长。现在, 许多机关干部是从家门到校门、大学毕业后经过短时间的基层实习后进入到机关, 多数都具有比较高的学历, 对于业务工作比较精通, 对政策的了解和把握比较深入准确, 综合协调能力较强。但往往缺乏基层实践和艰苦环境的锻炼, 在熟悉一线、了解最基层的实际, 抓具体问题、抓落实、抓执行的能力方面需要加强。把他们又放回到基层一线, 扎实补习基层工作这门必修课, 有利于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基层, 锤炼作风, 开阔视野, 积累经验, 提高分析处理实际问题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对他们的成长大有裨益。

开展机关干部到基层锻炼, 有助于加强基层干部力量和提升基层工作水平。机关干部眼界开阔, 熟悉政策, 思想活跃, 富有活力, 在基层锻炼和提高个人能力的同时, 机关干部也能够发挥和运用其长期在机关工作中所集累和培养出来的本领和才干, 为创新基层管理, 提升基层工作水平作出贡献。同时, 机关干部到基层锻炼, 本身也可以从机制上推动更广泛的联系员工群众, 更深入地了解基层、一线的实际情况, 更全面的掌握公司生产、科研、经营管理情况, 有利于上情下达、下情上报, 提高管理效率。

二、加强领导和规范管理, 明确机关干部基层锻炼的主要内容

目标是一切行为的“灵魂”。锻炼什么内容, 达到什么目标, 是机关干部到基层锻炼必须明确的方向性问题。

要融入基层一线生活, 增强群众意识。机关干部到基层锻炼, 应当与基层员工同吃、同住、同劳动, 零距离地接触一线员工, 学会融入一线, 了解一线, 亲近一线。分享他们的幸福与快乐, 感受他们的困难与艰辛, 从而更深切地了解企情, 培养与基层一线员工的深厚感情, 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服务于一线。

要砥砺意志净化心灵, 锤炼工作作风。机关干部到基层锻炼, 既是一段学习、调研并获取各种知识的充实经历, 也是一次磨砺意志、净化心灵、丰富阅历、历练人生的过程。应该到条件更艰苦, 工作更辛苦, 生活更清苦的基层一线去锻炼, 越是条件艰苦、越是困难较多, 越能砥砺人的意志、净化人的心灵, 越能培养不畏困难、坚忍不拔、奋发有为的优秀品格和坚定、坚强、坚韧的工作作风。

要身入心入“沉”在一线, 提升综合素质。机关干部到基层锻炼, 要潜下心思, 放下架子, 多听, 多看, 多接触, 多了解, 多观察, 多思考, 多实践, 学习一切未知的东西。应该亲自动手, 亲历亲为, 从中锻炼和提高开展群众工作的能力、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达到实习锻炼的目的。

三、珍惜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机关干部要努力做到“三多”

到基层锻炼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也是对大家的考验。要坚持虚心学习、认真学习、带着问题学习, 在基层的大熔炉中, 不断增强自身业务水平, 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在基层实习锻炼中努力做到“三多”。

多方面学习。主动“拜师学艺”, 坚持“跟班学习”, 时刻注重向基层的同志们学习, 把向书本学习与向基层员工学习结合起来, 把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结合起来, 确保学得好、记得住、用得上。

多渠道实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静下心来, 沉下身子, 广闻博采, 积极关注和充分参与基层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实践, 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地运用到工作实践中, 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 找方法, 出经验。

多层次沟通。注重和基层的同志进行思想的碰撞和对接。深入到基层员工中间, 全方位的和他们进行沟通交流, 坚持同吃、同住、同劳动, 了解基层员工的生活、倾听基层员工的意见、结交基层员工朋友。不断把自己在基层锻炼产生的想法和观点拿到有经验的同志那里去印证。

基层干部言行 篇3

“规矩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严,这碗饭真是越来越难吃了。”2016年7月以来,一本印有这句“禁忌”提醒的小册子,被下发到浙江宁波市党员干部手中。

这本《机关党员干部负面言行提醒本》,重量、尺寸和苹果手机相仿,可以轻松地装进口袋随身携带。其中收录了党员干部平时可能出现的68条“负面言行”,不仅包括对上级的“妄议”,也包括对服务对象的口大气粗,如“这件事领导没跟我说过,我不清楚”。

提醒本用漫画加文字的形式呈现,形象地明确了“哪些话不能说”“哪些事不能做”。对于那些在下发后仍发生“负面言行”的干部,轻则被约谈,重则会影响个人年度考评。目前,宁波全市已有近20名基层干部因存在“负面言行”被约谈。

宁波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编印这本小册子主要是针对少数党员干部存在言行上的自由散漫现象,并结合“两学一做”(学习共产党党章党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合格党员)做出的尝试。

记者了解到,对干部言行列出“负面清单”并非宁波首创。最近几年,浙江省内的嘉善县、绍兴柯桥区、舟山普陀区等地都开过类似的“清单”,安徽歙县、广东韶关、西藏林芝市巴宜区也在今年发出了负面言行提醒卡。

党纪党规管不到的“灰色地带”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代表着廉洁,宁波“口袋书”的封面上就印了一朵水墨荷花,打开内页则是一幅幅让人感到戏谑的漫画,每页一条“负面言行”。

从排列顺序来看,排在前面的都是诸如此类跟政治规矩有关的负面言行。全书涉及负面言行共有5类,除了政治规矩,还涵盖了工作作风、群众纪律、生活作用、学风等4个方面,比如遇到群众反映问题时,干部回答“有问题先到信访局反映去”,都属于负面言行。

宁波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制定“提醒本”是受到了宁波下辖余姚市马渚镇的启发。

2015年春节后上班的第二天,马渚镇信访室走进了该镇马漕头村的几名村民,值班镇领导询问村民们有事为何不在村里解决,而要到镇里上访。村民的回答是,村干部说他们管不了,“要解决自己到镇里”,最终经过镇里协调解决,村民们的诉求得以解决。

但村干部“要解决自己到镇里”的说法让镇领导觉得,有必要在村(社区)干部中进一步规范言行。经过两个多月的收集整理,最终编成了马渚镇《村(社区)干部负面言行提醒本》,这个提醒本引起了时任宁波市委书记刘奇(现任江西代省长)的注意,认为做法不错,并作出了批示。

根据刘奇的批示,宁波市委组织部启动了市一级的提醒本编写工作。今年2月,刘奇调任江西省委副书记之后,编写工作继续开展,并在今年“七一”前完成。

编写工作由宁波市委组织部牵头,联合市纪委、市直机关工委共同完成,但在印刷本的封面上,纪委在三家中排在最前面,这让不少人误认为纪委牵头的。宁波市纪委主管宣传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主要是因为纪委工作性质决定的,组织部的同志也很谦虚。”

据宁波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第一次列出1200多条“不当言行”,经过部领导讨论,并与在组织部、纪委、机关工委工作过的老同志一起商量后,下发到各区县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结束后,经过逐一比对筛选和归纳梳理,确定了68条,这与之前的1000多条差距比较悬殊,主要有3个原因。

首先是合并了一些“同类项”,对相近的内容进行合并;其次是删除了一些不太普遍、党员干部一股很少会出现的言行,一些只在个别部门会出现不典型的“负面言行”也被删除,如司法系统可能出现的“急什么啊,又不是只有你一个案子”,在其他系统就很少会出现。

此外还删除了一些违反党纪党规的言行,比如“搞老乡会、同学会、战友会、拉山头、搞派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随心所欲、不拿纪律当回事”“找关系,开后门”等。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解释,对于这些违反党纪党规的言行,本来就要立案处理的,此前已多次强调,不必再次提醒。

最终被写进宁波提醒本的,主要是党纪党规管不到的一些“灰色地带”,比如有的党员干部说“现在老百姓越来越难弄了,能不接触还是不接触的好”,部分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国外的东西就是好,国产的真心比不来”,也算是一个“灰色地带”。

这些言行很难说违反了党规党纪哪一条,更谈不上违法,但反映了干部的信念存在问题,传出去也会形成不好的影响,就有必要进行提醒,积极引导党员干部“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

与提拔使用挂钩

宁波市的“口袋书”下发后,该市质监局第一时间就在例会上推出了提醒本,局机关六十多名党员干部人手一册。

宁波市质监局纪检组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质监局跟商户打交道比较多,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出现言语上的不当,感觉“口袋书”上有些提醒还是比较实用的,比如“有事最好不要来找我,我又不想提拔”“跟你说话怎么说不灵清的,好了,不要再讲了,你的事情我们已经知道了,有消息会通知的”。

宁波现有党员51万人。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提醒本实际其印刷了4.5万余册,主要是发放给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同时也通过电子版等多种途径,让全市所有党员都能学习”。在发放口袋书的同时,宁波专门还下发了文件,要求党员把口袋书经常带在身边,时时学习、时时警醒,包括市委领导班子成员,也都人手一本。

在提醒本上,干部之间的称兄道弟被视为负面言行,如对上级不称“同志”称“老板”“老大”,平级之间称“兄弟”,上级称下级为“弟兄们”“伙计们”,漫画中,一个拖着箱子的下属对上级说:“老大,以后就跟着您混啦!”“老大”用手搭在下属的肩上:“兄弟你就跟着我好好干”。

在一些平时被认为无伤大雅的“吐槽”,诸如“过年过节啥也不发了,年夜饭也没得吃了,搞得人情味都没有了”“就这么点工资,加什么班啊,工作明天再说,活是永远干不完的”等,也被视为负面言行。

虽然负面言行不违法、不违纪,但当有党员干部发生负面言行采取必要的监督措施还是要的,否则失去了提醒的意义。

宁波的监督措施主要有,当某人出现2次以上负面言行时,要由党组织的书记或班子成员对其进行谈话提醒、责令改正,此外还会进行量化考评,把负面言行记录与党员评优评先、提拔使用挂钩,提高对党员干部的约束力和警示度。

如何发现党员干部的负面言行?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通过与群众的交流谈心发现,二是接受群众在办事过程中直接反映。宁波市质监局的热线电话12365也接受群众反映,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接到反映干部不当言行的投诉。

作为配套,宁波下辖的余姚市,则制作了《反面言行监督提醒记载本》,群众在办事过程发现干部有负面言行的,可以直接反映登记。最近余姚市马渚镇长冷村就接到了一起投诉。

今年当地种植的晚稻倒伏现象突出,影响了产量和质量,甚至连收割都非常困难,于是村民魏兴炎就找到负责农业工作的村干部,希望能由村里出面找保险公司商量赔偿事宜,但村干部只给了一句话“要赔偿自己去找保险公司”。

魏兴炎觉得这名村干部不能用这样的态度说话,于是找到村支部书记魏国华告了一状。魏国华了解来龙去脉之后,拿着宁波市的《机关党员干部负面言行提醒本》,带上那名村干部一起,向村民魏兴炎赔礼道歉,事后,那名村干部主动找到了保险公司,让全村种植晚稻的村民都获得了赔偿。

据宁波市委组织部统计,提醒本下发后,全市已有近20名基层党员干部被约谈过。他们的负面言行主要集中在联系服务群众方面,比如“这个事情不归我管,我不知道的”,“你们有本事直接向上面反映好了,我不管了也管不了了”。

此外还有少量被约谈的干部是因为工作存在问题,比如缺乏大局意识,工作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缺乏团队协作精神等。多地开始约束党员干部言行

其实在宁波之前,国内已有多地开始对党员干部的言行进行约束。有的直接受到纪律处分,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因为“口无遮拦”,通过网络发表了被认为是“不当”的言论。

今年5月,“大炮”任志强受到北京西城区纪委留党察看1年的处分,理由是任志强多次在微博、博客等网络平台和其他公开场合公开发表违背四项基本原则、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的错误言论。

稍早之前,广东岭南师范学院英语系副主任梁新生因在微博上发表多篇言论过激的博文,被认为“有损党和国家形象,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受到行政撤职处分。

更早些时候,2013年10月,河北承德县原信访局长马晓志在用餐时说“你个人跟政府打官司,你赢官司也是败官司,打也把你打哗啦喽”,讲话视频被传上网络后,承德县纪委对马晓志作出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受到处分较重的要数四川达州市达川区罐子乡原党委书记罗颂,2014年初,他在处理一起当地百姓诉求时说“威胁我就是威胁党”,语出惊人,视频被达州电视台播出后又被网友转发,引起轩然大波,罗颂被停职接受调查。

就在越来越多的官员以“言论不当”之名被处分时,不当言论的“负面清单”也开始盛行。在浙江省内,2015年起,嘉善县、绍兴柯桥区、舟山普陀区、温州平阳县等地,都开始推出类似的“负面清单”。

在具体操作上,有的与后来的宁波一样,限于“党纪党规管不到的灰色地带”,有的则直接将包括违规违纪的不当行为都囊括在内,并对相关人员进行“追责”。浙江省嘉善县对党员干部发生“负面清单”中的言行,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要记入干部考核,分类从严处理,既追究当事人责任,也追究相关领导责任。绍兴柯桥区要求村干部每半年一次,接受党员群众评议负面言行,严重的耍被罢免职务。

浙江省外,今年以来,山东乳山、广东韶关、西藏林芝市巴宜区、安徽郎溪县也出台了“负面清单”,林芝市巴宜区印制了藏汉双语版的负面言行提醒卡。

众多制定负面清单的地区中,将“负面言行”与违纪违规明确区分的宁波市的做法,引起的反响最大。宁波在编印负面言行提醒本的同时,市委组织部还编印了《清风漫笔——习近平总书记党风廉政论述漫画解读》,摘录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论述,同样是68句,诸如“喜好攀比,追求奢华生活”等典型“病症”,用生活语言直述、用漫画形式展现,也是制成了“口袋书”发放,中其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纪委副书记赵洪祝作出了肯定的批示。

据宁波市委组织部介绍,负面言行提醒本小册子经媒体传播后,他们不断接到全国各地的电话,希望给对方寄送提醒本,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广州、黑龙江、新疆等14个省份收到了提醒本,不少地区表示要在当地推广宁波的做法。

机关干部如何贴近基层,服务基层 篇4

一、什么是“进村入企”

“进村入企”是指各级领导干部下基层、深入生产第一线,访民情、办实事,抓落实。活动之所以成功,关键在于坚持群众路线。广大干部沉到基层,深入一线,真正把自己作为群众的一份子,了解群众诉求,身入心入,问需于民,全面摸清底数,积极破解难题,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二、为什么要“进村入企”,贴近基层,服务基层。

坚持群众路线是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干部工作作风的重要途径,充分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党的理念,应该大力发扬,其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进村入企”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扎实的贯彻群众路线,促使广大机关干部深入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二、“进村入企”是转变干部工作作风的重要抓手。通过干部下基层,有利于克服官僚主义作风,树立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三、“进村入企”是体察实情民情的好机会。通过下基层可以找到群众心中的“焦点”、“热点”问题,更加深入的了解基层群众的生活问题。

四、“进村入企”是促进基层发展的重要动力。干部下基层,就是要更好地推动工作的落实,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群众解难题、为基层办实事。

二、“进村入企”,贴近基层,服务基层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一是流于形式,不注重实际效果。一些地区虽然也在搞“进村入企”,但却只重场面,流于形式,没有真正从内心深处培养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所以活动效果不明显,群众也不认可。

二是目的错误,抱有“镀金”思想。抱有“镀金”的思想,“金”镀得再漂亮,也只是镀在表面,最终的结果是把自己“镀”成跑皮型干部。

三是责任心弱,缺乏工作动力。有些干部下基层后,就是开开会,到处走访,做做调研,写写文章,觉得自己学历高、能力强,纯粹是因为上级号召才去的,没有真正为基层百姓服务的动力。

机关干部何如贴近基层,服务基层,需要做好以下五点:

一、“进村入企”首先就要要坚持群众路线。执政为民,说到底就是要切切实实为广大基层群众解决问题,谋取福利,提高他们生活的幸福感。而要达到这种目的,就必须走到群众当中去,接接地气,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诉求。只有深入了解基层的真实状况,与群众沟通建立良好的干群关系,才能真正办实事、办好事。

二、“进村入企”不能流于形式。“进村入企”不能只注重场面,搞走马观花的形式主义,而是要形成完备的制度体系,让干部拿出足够的精力,沉下心来在基层、在生产一线干上一段时间。要让人民群众看到变化,尝到甜头,更重要的是,要让老百姓能够对领导干部的工作效果作出评价。

三、“进村入企”要有责任心、事业心。“进村入企”是否有效果关键在于责任心,不可抱有“镀金”的思想,要避免只做表面化文章,到处走访,做做调研,写写文章,开开会。有责任心就是不把自己当局外人,用老实的态度,不做“悬浮干部”,要把基层作为“第二故乡”,全心全意的服务好。

四、“进村入企”要敢于吃苦。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干部唯有在复杂、艰苦的环境中历练,才能磨炼意志品质、提升思想认识;在与群众打交道中改进作风、做到亲民爱民,在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中增长本领、提升工作水平。

五、“进村入企”要成为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中的一环。各级党政机关提拔领导干部,要优先从具有基层和生产一线工作经历的优秀干部和人才中选拔。要完善领导干部到基层锻炼的工作制度。

胡锦涛同志曾经说过:“凡是在各种领导岗位上有所作为、成绩突出的干部,都是注重实践锻炼特别是基层实践锻炼,在丰富生动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这已经成为一种规律性的现象。”这是中央用人的导向,每个干部都应当铭记于心。

基层干部言行 篇5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党自成立起就恪守的工作方法。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保持着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取得了革命事业的伟大胜利,取得了和平建设发展事业的伟大成功。当前,全社会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给我们做好群众工作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挑战。

领导干部“下基层、抓基层、直接联系基层”这一工作理念的提出,无疑是对新挑战的积极回应,更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根本要求,意义重大而深远。我们只有深入基层,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才能真正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才能真正解决人民群众所最关心、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的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真正做到体察民情、确实做到关心百姓的疾苦,做好充分的思想和心理准备。

通过下基层、抓基层的方式,听取群众代表汇报工作、和群众面对面对话,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了解群众的喜怒哀乐,捕捉到群众的心声,据此做出相应的对策,满足群众的合理要求,这样,党和政府就能更好了解和掌握群众情绪,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情绪,尽量疏导群众的消极情绪,最大程度的增加社会和谐因素。

作为领导干部,既要深怀爱民之心,更要多办利民之事,要真正做到下基层、抓基层、直接联系基层,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脚踏实地地为群众谋利益。二不是只喊口号不做事,要认真调研,了解当地情况,发现实际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要既能听到响雷,又能见到骤雨,切实做到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基层干部学习心得 篇6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从2014年12月到2015年2月,短短时间内,总书记先后10多次阐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丰富内涵、辩证关系以及战略意义,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引领各项工作”。“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绝非话语的简单并列与排比,贯穿其中的是中国共产党人清醒的忧患意识与自觉的责任担当。

全面小康,核心在于全面。我们不仅要在经济领域实现小康,还要在政治方面更文明进步,文化方面更丰富繁荣,社会方面更和谐友善,生态方面更绿色环保。小康社会如果不“全面”,就会出现用平均数掩盖大多数的问题,就会出现“一俊遮百丑”的现象。“全面小康”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是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全面小康。如果政治发展、社会和谐、生态良好、人民富裕等方面还存在短板,也不能算是货真价实的全面小康。

“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金钥匙”。当前,我们的改革正驶入深水区、攻坚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深化改革如果不“全面”,某些领域一马当先走出很远,其他领域坐而论道没有动静,不仅会让改革失衡、跛脚、事倍功半,甚至会使得改革发生变异,导致公平正义缺失、社会隔阂与对立加剧。

法治是繁荣稳定的基石,法治是执政兴国的支撑。只有全面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在全社会范围形成尊重法律、敬畏法律的法治氛围,我们才能真正从人治走向法治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上,人民群众才能真正享受到法治精神的阳光雨露。

全面从严治党,不仅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起着政治保证、组织保证作用,而且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坚决铲除腐败的毒瘤,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为重点加强纪律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总之,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不是各自为阵的“散兵游勇”,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只有“四个全面”百花齐放,齐头并进,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梦想成真。关于四个全面心得体会

(一)按照会议安排,我认真学习了总书记“四个全面”的重要论述,在学习过程中,使我对“四个全面”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有了新的提高。现将自己的几点体会汇报如下。

一、对“四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四个全面”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布局,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也是对治国理政实践的新总结、认识的新境界、工作的新要求,是我们全部工作的总遵循、总抓手、总方略。“四个全面”的每个“全面”都有各自丰富的思想内涵,各个“全面”之间又有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和辩证统一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战略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另外三个“全面”是重大举措,其中全面深化改革是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

二、努力落实好“四个全面”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一些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以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的小康社会。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的要求,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小康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还有不少差距。就城镇化而言,我市是45%,全国小康目标是城镇化率60%,我市的城镇化率到2020年还要提高15个百分点,必须大力推动全市城镇化。为此,我市制定了全市推进城镇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了2015年主城区城市建设、规划、管理工作行动计划和百姓安居工程行动计划,主城区实施“两环、两桥、xx路、xx口”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xx市区实施“一街、一路、一镇、一社区”改造工程,建设实力县城和风情小镇。结合实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乡村面貌。

(二)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上强调,改革要坚持从具体问题抓起,着力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眼于解决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把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的改革举措往前排,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实,做到紧之又紧、细之又细、实之又实。习总书记开宗明义的这一要求,是真抓实干、打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的又一动员令。目前我市主城区正在进行城市管理事权下划的改革,理顺了管理体制,不少事项已落实到位,必将有力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

(三)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鲜明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论断,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对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法治队伍建设以及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作出了全面部署。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既是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对诸多考验。无论是推动保障科学发展,还是有序推进改革;无论是调节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矛盾冲突,还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都需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

(四)全面推进从严治党

从严治党,首先要严格按照党章办事。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始终牢记入党誓词,以焦裕禄、杨善洲等模范人物为榜样,对照宗旨检查言行、修正坐标。自觉讲党性、重品行、以实际行动作表率。

从严治党,还必须严肃党纪,坚决惩治腐败。我们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用党章规范言行,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改进工作作风,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改作风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求我们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历史已经证明,不受制约的权力,比然会被滥用,必然导致腐败。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我们要慎用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从自身做起,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

总书记强调,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四个全面”是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战略布局,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新飞跃,必将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因循,成为人们自觉的精神动力,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行动指南,确保我们从一个胜利迈向又一个胜利。

“四个全面”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总书记要求我们:“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究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四个全面”思想的提出,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信仰、注重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优良传统的必然成果,它与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脉相承的,是批判吸收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四个全面”既是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第三步的顺利实现的确保,又超越了“三步走”战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落脚点,而是指向了完完整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四个全面”自觉践行了我们党群众路线的生命线。十八大以来,全国上下深入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书记反复强调,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和关键所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习近平“四个全面”思想正是在贯彻落实群众路线中萌芽,并逐渐形成、丰富与完善,由“三个全面”升华为“四个全面”。正因为“四个全面”思想是群众路线的结晶,所以一经正式表述,就立刻获得全国人民的共鸣。

“四个全面”是我们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生动体现。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努力,中国已经基本完成邓小平“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临着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发展进入了“新常态”。在这种背景下,总书记以一个革命家的高度责任感,在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和对中国国情、世界形势深入了解研究基础上,对国家与民族发展战略问题再次进行了审慎的思考,提出的“四个全面”的伟大思想,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反映了他对真理认识的不断探索精神,贯穿着实事求是这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化解乡村债务为基层干部“减负” 篇7

乡村债务问题虽然不是“一免两补”政策带来的, 但多年形成的债务链难以化解, 成为乡村干部身上难以卸下的重负, 影响着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 甚至影响着农村税费改革向纵深推进。调查中, 我们了解到, 全省村级债务达92.5亿元, 平均每村欠债约101万元。

一、黑龙江省村级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

第一, “普九”达标形成的债务。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 为了改善农村教学条件, 对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实行硬性达标, 而上级配套资金十分有限, 大部分依靠乡村两级自筹, 而筹资渠道主要是向农户集资和向银行借贷。故因“普九”达标形成的债务在乡村债务中所占比例较大。

第二, 为完成各项税费和集资任务而形成的债务。税费改革前, 农户的负担项目非常多, 除农业税、特产税和“三提五统”外, 还有各种集资摊派。村级组织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只有向银行和民间借贷完成各项税费任务, 长此以往形成的债务 (农户欠集体, 集体欠银行) 也占相当大的比重。完成各种“急难新”任务支出2012.4万元, 占6.1%;垫付税费3673.2万元, 占11.1%。

第三, 公用经费支出形成的债务。村级为支付代课教师、护林员、防疫员工资等形成的挂账负债;过去一些部门订阅报刊杂志、会议费、办公经费等非生产性开支造成的负债;兴办公益事业造成的负债。

二、对当前村级债务存在问题的建议

第一, 加大力度化解乡村债务, 为基层干部“减负”。中央和省级党委政府应尽快出台政策, 解决乡村债务问题。对乡村两级基本建设、公共设施建设等债务实行挂账停息;对“普九”建校达标形成的债务, 可逐年在转移支付资金中安排一定的资金进行偿还。由于乡村债务面广、量大、成因复杂, 可采取试点, 及时监测乡村债务的动态情况, 探索化解债务的有效措施和办法, 化解方式应该实事求是、灵活多样, 要在现有政策、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 大胆探索多种有效途径和方法, 首先要严格控制新债务的发生。

首先, 从完善村级财务制度入手, 通过加强群众监督来健全财务管理, 加大对村级财务预算的控管和公开力度, 通过制度约束达到锁定旧债、不发生新债的目的。如黑龙江省个别村为了农村稳定, 村干部抬款给计划外耕地实施了粮食补贴, 虽然缓解了矛盾, 却产生了新的债务, 加重了村级组织的负担。

其次, 盘活村级资产, 偿还债务。可以将村集体拥有的企业、闲置房产等固定资产, 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 进行资产评估和产权界定, 采取拍卖、租赁、承包等形式, 综合开发利用, 盘活存量资产, 筹集资金用于偿还村级债务。但在执行中, 一定要避免出现为了追求还债的成绩, 而将不该盘活的资产也用来出售抵债的情况。调查中, 我们发现有些村级组织连办公室都没有了, 严重影响了村级组织在农民心目中的政府形象。

再次, 积极清收债权。对有关单位和个人拖欠集体的款项, 采取经济、行政或法律手段等多种办法进行清收。一是对农户的税费尾欠和集资等欠款, 促其主动偿还。对暂无还款能力的或一次性交清有困难的, 可分期偿还。对确无还款能力的特困户, 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 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 按政策规定实行减免缓。二是对国家干部、村组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及其家属的欠款, 要限期清收。对有还款能力而拒不还款的单位和国家干部职工, 可申请法院依法清收。

最后, 发展集体经济化解债务。发展集体经济, 增加集体收入是化解村级债务的根本措施。只有充分发挥本地的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民营经济, 增强集体经济实力, 增加农民收入, 才能提高化解乡村债务的能力。

第二, 出台新措施, 解决耕地不均问题。黑龙江省农民现有耕地面积分配情况主要是1998年二轮土地承包时确定的。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出台新的措施进行局部调整, 按现在农户的实际情况核查实种面积, 调查耕地不均的现状, 合理解决耕地纠纷的问题。

第三, 转移支付应视实际情况而定, 区别对待。建议村级经费应按人口、户数或耕地来确定。因为黑龙江省农村的村级规模大小、工作量大小、干部人数, 各县、各乡之间差异较大, 统一标准使村级财力不均衡。

如何当好基层干部 篇8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如何才能站在时代的高度,以饱满热情、崭新的姿态投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中去,联系自己的实践,浅谈几点体会。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作为一基层领导干部要提高领导水平,具有好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最重要是加强学习,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当前,我们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不懂得、不熟悉的东西很多,只有刻苦学习,不断增长知识,才能提高本领,干好工作。首先要学习政治理论。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积极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并学会运用其基本观点分析问题,指导实践。其次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我们的基层领导干部对党的政策理解了、吃透了,才能及时、全面、准确地把这些政策传达到群众中去,执行起来才不变形不走样。再次要学习市场经济、科技文化和法律知识,学习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产品开发等经济知识。最后,还要学习掌握农村工作的基本方法。在农村第一线工作,我们经常会遇到计划生育、宅基地纠纷等难题。能否化解、疏导和处理好这些难题,是衡量一个基层干部是否合格的标准。因此,我们要注意学会运用思想的、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多种手段,而不能只靠行政命令,而是善于讲政策,做耐心细致说服教育的思想工作,使群众接受,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冲突。总之,我们开展工作的方式方法,要从书本上学,更重要的是要在实践中学,向群众学,在失败的教训中学。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是要求我们端正思想,改进工作作风。作为基层领导干部做好基层工作,就要克服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思想,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地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基层工作如何进一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进一步在工作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根据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和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需要,坚持从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出发,以我们正在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根据基层工作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有关的决议决定变为自觉的行动,主动深入基层,主动深入群众,多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在涉及群众利益、群众要求、群众呼声的问题上,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厂要真正关怀,切不可漠然视之,而要想尽千方百计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困难。对群众提出的一时做不到或某些不合理的要求,也要做好宣传疏导、解释工作,不能简单粗暴地加以拒绝或不理不睬,以取得群众的谅解和支持。

三、勇于实践,勤政廉政。

勇于实践是提高干部素质的必由之路,只有实践是亲知,出真知,求深知。作为基层领导干部,应该勇于实践,善于实践。人们常说:“情况明,决心大”。我们只有全面、准确、及时地了解情况,才能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做到这一点,基层干部首先要吃透中央和上级的精神,然后结合本地本单位的实际问题,包括镇情、村情以及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有的放矢地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上级指示精神。同时,要注意听取群众的反映,要与群众多谈心、多沟通、多请教,及时了解和掌握群众的思想脉搏。绝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也不能对中央的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照搬照抄,而应当吃透“两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勤政方面,作为基层领导干部,一定要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勤奋工作,真抓实干,热情服务,要出实招,干实事,鼓实劲,做到干净干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基层干部代表发言 篇9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年以来,我们在区、镇总工会的领导支持下,围绕“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奋斗目标,积极响应市区总工会提出的“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的号召,在企业中开展了“五比一创”劳动竞赛活动。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工人主力军作用,用激情和汗水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为我镇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做出贡献。为继续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扬乐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把“五比一创”活动进一步向深层次拓展。为此,我代表基层工会向在座的各位同仁,并通过你们向全体工会会员发出倡议:

一、全镇职工、会员要继续深刻理解和坚决贯彻区、镇总工会提出的“五比一创”劳动竞赛活动总体指导思想,严格执行所在单位和企业提出的各项生产经营举措和工作步骤,认清当前企业发展所面临的竞争形势和严峻挑战,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目标,拼毅力、抢时间、争市场、创效益。

二、各基层单位和企业的工会组织,要切实发挥职工群众在企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发挥职工群众在生产经营中的主力军作用,弘扬拼搏精神、连续作战精神、发奋图强精神,确立“企业发展我发展,企业兴衰我有责”的责任意识。

三、工会会员要继续在基层工会的组织下,积极投身到劳动竞赛活动中,以“五比一创”活动为载体,提高技能,增长本领,比出成绩,赛出水平,把劳动竞赛活动取得的成效用于促进企业发展中。

基层工会干部直选问题评析 篇10

关键词:基层工会,直选,独立性,改革

一、基层工会干部直选的背景

(一) 有关集体劳动关系的调整短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正式施行, 它的指导思想从纯粹追求“意思自治”转变为追求“实质公平”, 实行倾斜保护。这意味着我国在个人劳动关系的调整方面有了很大改善, 但是我国有关集体劳动关系的调整比较短缺, 使得企业变相规避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如解除原合同、抹去工龄, 签订阴阳合同等, 使得工人利益无法有效维护, 特别是农民工和一些非编制员工。

(二) 民主法治的呼吁

“民主法治”要求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 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我国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需不断推进民主化、法治化的政治改革进程。宪法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因此, 民主法治的不断发展完善会使“空降”干部逐渐减少, 实现干部由公民选举产生。我国基层工会干部选举也不例外, 这是基层民主的本质要求, 是保障人民权力 (特别是弱势群体权力) 的重要途径。当然, 民主法治应是一个缓慢曲折的发展过程, 会出现许多过渡时期的特殊状态, 但我们仍应坚持积极推进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

(三) 工会缺乏独立性

首先, 我国《工会法》第二条规定, 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其各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第四条规定工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工会与共产党的密切结构性关系, 使工会代表了不止一个团体的利益, 决策相关问题时经常左右为难, 缺乏工会应有的独立性。其次, 根据“统合主义”理论, 我国工会具有国家统合主义的性质, 具有同行的垄断权, 但同时其主要领导人的选择等受到国家一定程度的控制。最后, 我国工会具有科层福利主义。工会的许多干部成员同时又是党政人员或企业领导层, 工作和工资激励都来自于上级, 而不是工人, 进一步加剧了其独立性的缺乏。

(四) 基层工会干部直选层出不穷

我国最早尝试工会直选的地方应该是广东深圳蛇口工业区, 它早在1986年就尝试了工会直选。到2003年, 工会直选已经层出不穷, 时至今日, 基层工会干部直选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壮大。2011年9月大连市沙河口区举行了不设候选人、投票不记名的全体会员代表直选工会主席活动, 选出了深得人心的工会主席。上海市电信工会更是用了将近十年的时间不断推进工会直选, 使其基层工会直选的比例达到80%以上。

二、基层工会干部直选的阻力

虽然基层工会干部直选已经取得许多成绩, 并得到许多改革派的支持, 但基层工会干部直选仍然是地方而不是中央在积极推动。这主要是因为基层工会干部直选面临许多阻力:

(一) 政治因素

首先, 我国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 因此有许多国企和公共事业单位。他们肩负着国家的特殊使命, 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而直选产生的干部不排除有些激进的或不能顾全大局的人。其次, 外资企业是比较特殊的企业, 如工会主席人选不合适, 会直接影响我国与他国的经济交往, 且容易被不法之徒利用, 破坏我国的政治稳定。最后, 我国缺乏强有力的政治力量积极推动基层工会干部直选。目前, 我国推动基层工会干部直选的主要是各级工会的支持者、较低级别的党员或干部及一些知识分子、学者。一项制度的变迁如果缺少了伟大的政治家就像是缺少了导航, 使工会直选步履维艰。

(二) 制度因素

虽然修订后的《工会法》第二条规定:“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其各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 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而且《中国工会章程》也允许工人直接选举工会主席, 但是具体的选举程序等事项并无细则规定。这使得基层工会干部直选缺乏了制度性因素。只有一些省市在实践中小心翼翼的摸索着直选前进的方向。同时我国也缺少一个通过直选当选工会干部后的训练、约束模式, 使得工人们看好的楷模成为工会干部后会慢慢脱离基层, 并不能很好的处理工人们的诉求, 使得直选的最终结果与“空降”并无不同。

(三) 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对基层工会干部直选的影响是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我国城乡二元经济体制造成了许多农民工的差别待遇, 他们无力在城市中找到更好的工作。过剩的农民工使企业有了压价的空间, 他们也自然成了社会底层的廉价劳动力。当然, 现在一些沿海地区也出现“用工荒”的情形, 说明经济较发达地区, 无论是雇佣单位还是受雇者对于工资的普遍心理预期都会偏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工会所起的作用和农民工的待遇都会越来越好。

三、我国工会的性质

根据我国《工会法》, 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无论从其维护的利益、调整的方式和调整的手段等来看, 工会都有着私法人的属性。但是现实中, 我国工会缺乏独立性, 它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有着多方维护的属性———既要维护劳动者的利益, 又要维护社会利益、企业利益。因此, 它实质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 是连接党和劳动者的一个纽带部门。无形中我国工会成为带有私法人性质的公法人。

工会的这一性质主要体现在:第一, 我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我国工会的垄断地位, 并赋予它参加国家事务的权力, 参与立法和一些政治决策的权力。第二, 关于工会干部的选举, 国家经常推荐一些党政领导人作为候选人, 从而参与到工会的组织活动中。第三, 工会许多活动的推进需要依靠政府, 凭借政治权力实现工会的目标, 如集体谈判等, 因此工会与政府的关系密切。第四, 我国工会的经费属于行政拨款, 一般都从企业按工资的一定比例直接行政拨款。

从上述可知, 我国并没有形成真正意思上的工会、政府、企业三方协调机制, 工会没能真正实现与国际接轨。对我国工会性质的界定直接关系我国劳动者未来维权的发展方向。所以, 我国工会的性质应重新界定, 确保工会的独立性。

四、基层工会干部直选引发的思考

(一) “直选”的弹性应有多大

“直选”具有弹性, 我国公民直选在农村的实际操作是海选或联合提名。这说明直选也面临着两种选择。我党还创新了一种新的基层党内民主建设模式, 即“公推直选”。它是指把党委直接提名和委任变为在党组织领导下, 通过党员个人的自我推荐、党员群众的联名推荐、党组织的推荐这三个环节产生候选人, 然后由全体党员直接参与选举产生党组织领导班子。那么, 基层工会干部直选的弹性应有多大, 是工人直接选举候选人还是由企业经理或上级工会提名候选人?目前学界并无定论, 实际中, 许多企业关注到工人直接选举候选人的重要性并付诸了实践。笔者认为, 鉴于我国特殊的国情, 工会“直选”的弹性可慢慢放开, 在条件不成熟的企业中, 如一些外资企业, 可由上级工会提名候选人, 再由工人直接选举。在条件成熟的企业中, 应大胆尝试工人直接选举候选人的形式。

(二) 基于“多源流模式”的思考

“多源流模式”是由约翰·金顿提出的, 这种模式指出任何一项立法都是“问题流”、“政策流”、“政治流”三种源流的流动性与交互影响性, 最终达成会合而产生的。所以笔者将引用“多源流模式”, 分别探讨关乎基层工会干部直选的问题流、政策流、政治流。

1、问题流。

我国工会的问题流早已凸显, 从中国工会的三次大改革便可看出我国工会目前面临许多问题, 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具体来说, 首先, 我国在不断改善农民工的工资及环境待遇, 但我国大部分的农民工仍面临着工资待遇差、工作环境恶劣、工资延发不发等问题, 加之我国基层工会力量薄弱, 农民工易走极端路线, 从而对社会稳定造成影响。其次,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国出现了大量的私营企业、外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外合资企业, 这些企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了力量, 但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如超时劳动、克扣拖欠工资、签订阴阳合同规避相关法律、粗暴地对待工人等。所以这些企业中急需工人的真正利益代表者。最后, 受欧债危机的影响, 我国工人饱受通货膨胀和失业压力之苦, 政治地位更趋下降之势。

2、政策流。

在问题流的大量涌动下, 关于职工的政策流也在不断增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同时强调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在这一政策号召下, 2012年两会进一步强调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千方百计的扩大就业。关于工会改革方面, 全总提出“做到哪里有职工哪里就有工会组织, 哪里有工会组织哪里就有工会作用的发挥”, “保证企业工会在党的领导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一些地方省市开始谨慎的实施基层工会干部直选, 许多学者也积极探讨基层工会干部直选的意义、具体程序、影响等, 提出了许多关于直选的有益建议。如有学者建议我国应走“民间工会”道路, 有条件允许各地工人自发组织成立, 变审批制为登记制。有些学者提出增加工会的独立性、使工会的代表性增强等。

3、政治流。

一个国家的政治气氛直接影响一项法律的出台。正如以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为标志, 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使改革开放的步伐更加稳健。在工会方面, 我国提倡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即要坚持党的领导, 防止工会“西化”、“分裂”的发展方向;坚持顾全大局的思想, 既要维护职工利益又要维护全国人民根本利益;坚持工会与政府、企业的合作关系, 使企业发展, 职工权益得到维护;坚持与时俱进, 积极探索工会发展的有益道路。

我国基层工会干部选举的改革必须建立在以上三种源流的交汇之际。从上述可知, 虽然我国关于工会的问题流很多, 但是关于工会的政策流与政治流还处于积聚、酝酿之势。我国目前尚无探索出一条完全符合我国国情的基层工会干部选举道路, 相关的政策正在被实践检验和发展, 我国政治上面临内外两方的阻力, 也尚不能大刀阔斧的改革, 所以基层工会干部直选之路只能在曲折中发展。

(三) 基层工会干部直选应结合工会其他方面的改革

虽然基层工会干部直选意义重大, 但是它毕竟只是一种技术手段。我们从根本上追求的是达成职工群体、政府、企业的三方协调机制, 从而实现职工利益最大化, 所以基层工会干部直选需结合工会其他方面的改革, 如工会会员的会籍管理、工会筹备金制度的推广、工会民主管理权的完善等。

我国目前有许多外资企业没有建立工会, 而职工凭借自己的力量组建工会却困难重重。没有工会, 又何来基层工会干部直选问题?因此我国许多职工不能通过和平手段、内部解决他们的问题, 会不惜采取一些极端手段解决。所以笔者建议, 在《工会法》中应明确未设立工会的企业职工加入当地的地方工会或产业工会的权利。

我国工会经费的主要来源是行政拨款, 即企业按职工工资的百分之二直接提取。这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建立工会的惰性, 因为建立工会就意味着提取一定比例工资作为经费, 这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相悖的。笔者建议推广工会筹备金制度, 企业工会一旦建立, 上级工会将已缴纳的工会筹备金的固定比例返还给企业工会, 这样对基层工会的建立会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另外, 工会民主管理权的完善可监督通过直选当选的工会干部, 使其在关乎职工利益的重大事项方面与资方积极协商, 条件成熟时, 可在劳动部门成立专门的解决争议委员会。

参考文献

[1]徐小洪.中国工会的双重角色定位[J].人文杂志, 2010 (6) .

[2]任小平、许晓军.“双重受托责任”下的中国工会维权机制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8 (10) .

[3]董保华.论工会职能的新定位[J].工会理论研究, 2003 (6) .

上一篇:六项机制实施方案下一篇:怎样开家特色服装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