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常规培养

2024-05-27

托班常规培养(精选9篇)

托班常规培养 篇1

托班幼儿年龄小,可塑性很强,容易接受成人对他们的行为训练。成人只要采用适宜的方法对他们进行科学的、及时的教育和培养,他们就会形成好的常规习惯。而从小养成的良好常规习惯,将会让幼儿受益终生。

具体的方法有:

1、榜样法

首先,教师在教育中的榜样作用是巨大的,对幼儿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前苏联领导人加里宁说过这样一段话:“教师每天仿佛都蹲在一面镜子前,外面有几百双精细的、富于敏感的、善于窥伺出教师优缺点的孩子的眼睛,不断地盯着„”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把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做幼儿的良好榜样,去感召幼儿、启迪幼儿。比如,教师经常表现出喜欢吃胡萝卜的样子,就会引起幼儿的模仿行为,使得那些不太爱吃胡萝卜的幼儿也学着吃。第二,幼儿的榜样作用。教师要善于发现表现良好的幼儿,并通过表扬来强化幼儿的这些积极的行为。孩子们都有期待得到教师的肯定和爱模仿的特点,同伴的影响也会促进幼儿良好常规的养成。

2、情感法

教师要和幼儿建立深厚的感情,这是培养幼良好常规的前提。托班幼儿更需要教师的关爱。教师的关心和体贴,会让他们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情感上得到满足,进而在教师和幼儿之间建立一种深厚的感情基础。比如,托班幼儿年龄小,自理能力差,有的幼儿大、小便不会脱裤子、提裤子,教师要反复地帮助他们;有的幼儿把大、小便弄在身上,教师要毫不嫌弃地帮助他们换衣服、洗衣服;遇到情绪不稳定的幼儿,教师要更加耐心细致地照顾他们。有了这种感情基础,教师就可以科学、灵活、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常规。

3、玩具材料练习法

单纯的说教对于幼儿来说是无用的,理解必须建立在他们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因此,在发展幼儿的某种能力时,教师可以先给他们提供一些材料让他们练习。比如,让托班幼儿学会叠衣服是一个难题。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用硬纸板制作玩具衣服——袖子和肩是用绳子连接起来的,衣身中间是可以折叠的——让幼儿练习叠衣服。同时,还有叠衣服的儿歌——“你抱我,我抱你,两只袖子对折好,最后再来弯弯腰,漂亮的衣服就叠好”,让幼儿边念儿歌边叠。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幼儿很快就能掌握叠衣服的方法。

4、情境游戏法

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形象的角色模仿游戏是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在常规培养中,增强游戏性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比如,午餐后的散步是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的活动,但幼儿活泼好动,在散步时

常发生追跑现象,教师一再提醒幼儿,但收效甚微。这时,教师可以换一种方法,对他们说:“咱们来学小乌龟走路好吗?”相信幼儿会特别感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模仿小蜗牛走路、小猫走路等。在幼儿眼里,这不是在散步而是在游戏。此外,教师生动的角色语言同样能够营造出幼儿感兴趣的情境,提高幼儿常规培养的有效性。比如,幼儿挑食不爱吃苹果,教师可以在幼儿吃苹果时说:“大老虎的嘴巴张得大大的,一咬苹果还发出咔嚓的声音。看看哪个小朋友像大老虎,也能让我听到咔嚓咔嚓的声音?”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就像一只只小老虎,大口吃完了苹果。

5、家园协作法

托班常规培养 篇2

一、要爱幼儿,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老师要和幼儿建立深厚的感情,这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前提。自从带了托班之后,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师对孩子的爱。托班幼儿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如大、小便不会脱裤子,提裤子,老师要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一个个脱,一个个提。吃饭时有的幼儿不会用勺子,老师要一口一口地喂。遇到情绪不稳定的幼儿,要想办法哄。有的幼儿大小便在身上,还要毫不嫌弃地帮助他们换衣服、洗衣服。教师的爱还不仅是这些,还要体现在了解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和幼儿的教育规律上。要通过老师的关心和体贴,使幼儿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情感上得到满足。在此基础上,把关心热爱孩子与耐心教育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从而使教师和幼儿之间形成一种深厚的感情基础,有了这种感情基础,教师就可以科学地管理幼儿,灵活、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培养良好的习惯。如我班欢欢小朋友,胆子很小,刚入园时老师组织的活动他不愿参加,甚至连吃饭、喝水也不愿意。我了解到这种情况后,经常耐心地帮助他,刚开始给他喂饭、喝水,后来慢慢引导他自己吃饭、喝水。

二、巧用儿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托班幼儿年龄小,喜欢接受老师亲切、易懂的语言。因此我经常使用儿歌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帮助幼儿掌握生活习惯的要领。

1. 刚入园在培养幼儿一个跟着一个走时,我就先运用小动物一个跟着一个走的表演,让幼儿观看宝宝兔、胖胖猪、贝贝羊、嘟嘟牛他们是怎样走的,我重复表演,让幼儿边看边讲,让动物们一个跟着一个走。孩子们的兴趣很高,当我领着幼儿在院子里练习时,一边走一边唱儿歌: “小朋友,走呀走,跟着老师往前走,不回头不掉队,一个跟着一个走”。幼儿边唱儿歌边走,经过几次练习,他们就会做了,但整齐度上,还要继续练习加强。

2. 在引导幼儿排队喝水时,我们在地上贴了几个小脚印,让孩子踩着小脚印排队,这样队伍就整齐多了,而且站在小脚印上还不拥挤,我们边排队边唱儿歌: “小水杯,右手拿,踩好脚印往前走。先要放好小杯子,左手背后右手接。先接蓝色水龙头,再接红色水龙头。两手端好小水杯,咕咚咕咚喝下水。”

3. 利用餐前的时间,给幼儿唱儿歌: “小朋友们不说话,安安静静来坐下,白米饭呀香喷喷,右手拿着小勺子,左手扶着小餐盘,大口大口吃饭饭, 看谁吃得最干净。”来激发幼儿进餐的欲望。

三、教师为幼儿做好榜样

良好的教师风范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因此,教师一定要成为幼儿学习的楷模,为幼儿做好示范作用。例如,我们要求幼儿在喝水时排好队,这时老师口渴了也要排队,不可以插到前面直接就接。 要求幼儿在午睡时要安静、不讲话,老师这时也不可以大声讲话,更不可以在寝室里聊天。因为,幼儿听到老师讲话,也想和边上的小伙伴讲话。午睡室里安安静静,想讲话的幼儿也会打消讲话的念头。在与孩子、家长、他人的交往中,教师也要特别重视语言内在和外显的教育、引导作用,要有感染力和亲和力。在建立习惯的过程中,必定会有要求,有检查。我们只需用轻柔的语言和动作做暗示,以榜样作用激励幼儿,从正面引导和督促幼儿。对托班幼儿讲话我们要做到慢、轻、短,即语速慢一些,声音轻一些,语句短一些。老师可以在向幼儿提出要求的时候一边说一边做,提高语言的示范性和直观性。一次提的要求不能太多太复杂,要突出重点,语速要相对慢一点。如孩子学习搬椅子为例,我在念儿歌和示范动作时“一手抓椅背,一手抓椅座,两手抓住放胸前,一个挨着一个放”,教师念时语速要慢, 动作要和儿歌动作内容一致,总的来说老师讲给孩子听的话,应该是孩子一听就能明白的。

四、在进行习惯培养时需坚持一致性和持久性

在进行习惯培养的时候,无论是班上的老师还是保育员,意见和方法一定要一致,要形成共识,如果不这样的话,孩子会感到无所适从。就如托班孩子在学习排队时,教师在给孩子认真讲解、示范和练习一个一个拉着衣尾走的方法,如果班上两位老师都能统一要求,长期坚持下去,那么孩子的排队就会排得很好,无论是哪位老师让小朋友排队,他们都能按之前老师的要求来做; 又如,在教孩子上下楼梯时,我们都会要求孩子从右边上下楼梯。但若在教孩子上下楼梯时,一位老师要求孩子一个跟一个扶扶手上下楼梯; 另一位老师则要求孩子手放背后一个跟一个上下楼梯; 时间长了老师们肯定会发现在上下楼梯时,有些孩子扶扶手上下,有些孩子则手放背后一个跟一个上下,两位老师的要求都没达到。所以说老师如果提出了一项要求,必须让另外一个老师也知道,这样,两个老师才能紧密合作,保持教学的一致性。而且,当习惯一旦养成,就必须要天天坚持,长抓不懈。 不能一看到成果就立刻把注意力转到别的事情上,也就是要有持久性。

五、在家园共育中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

托班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 篇3

【关键词】托班幼儿 语言能力 培养

托班幼儿都是两到三周岁的幼儿,刚从家庭走入幼儿园中生活,是语言发发展的关键期,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幼儿语言发展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智力的发展和概念的形成”。所以,作为托班老师,有责任努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幼儿刚入园时,一切都是陌生的,所以很多幼儿都会哭哭啼啼。所以,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成了摆在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一、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的语言环境,激发幼儿的交流欲望

刚入园的幼儿都有焦虑的情绪,他们对陌生的人和环境紧张、害怕,不愿意和陌生人交流,所以,每天入园时,我都会摸摸他们的头,抱抱他们,主动和他们打招呼,然后问问他们早饭吃了吗?吃的什么好东西呀?好吃吗?每天点名时,假如有的幼儿不愿意说“到”,我就会假装用找不到他的姿态说:“某某在哪里?我怎么看不到呀,快点告诉我,你在哪里。”就这样,在大家的嬉笑声中,孩子会说:“我在这里。”我在每个孩子的物品上贴上同样的标志,方便孩子找到自己的东西,每次找不到或忘了的时候,我就会提醒他们,你的东西上贴的是什么呀?他会躲到哪儿去呢?我们一起来找找好吗?当孩子找不到时就故意引导他们去找,直到让他们自己发现,这时孩子会兴奋地说:“找到了,它在这里。”我立刻会说:“你真厉害,让你找到了。”

搭积木的时候,有的孩子把积木插成长条,我就问:“你搭的什么呀?”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捏橡皮泥时,有的孩子把泥搓成团,嘴里念念有词:“老师,这是小鸡,小鸡叽叽叽;老师,这是汤圆,回家给妈妈烧烧吃......”在大人眼里根本什么也不像的一团泥,在孩子的眼里却是如此有内容,于是每次孩子捏了一个东西,我都要问:“你捏得什么呀?它在干什么呀?它是怎么叫的呀?”等等,得到老师的肯定,孩子越说越高兴,越说越爱说。让他们找自己的好朋友,互相交换玩具玩,孩子们在一起一边玩,一边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和语言交流,我一般不去干涉他们,让他們自由交流,有时候,看书或看动画片的时候,也让他们轻轻地交谈看到了什么,只是提醒他们不要大声说话,以免影响别人。

二、随时纠正孩子语言中的毛病和缺陷,让孩子用规范和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图

由于托班孩子的年龄关系,他们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语言环境直接影响幼儿语言的发展,在开学初的家长会上,我就提出让家长在和孩子交流时,坚持用普通话说话。在幼儿园,老师更是注意发音是否正确,说话时语速尽量放慢,让孩子能听清楚每个字的发音,对孩子不正确的发音,及时纠正。如思雨从小是在叶县姥姥家,平时说话我们一句也听不懂,好在她能听懂普通话,而且也愿意和我们交流,很多时候都不能正确发音,于是,碰到她发不准的音,我就夸大嘴形,一个字一个字慢慢说,让她一个字一个字模仿,然后再连起来说一句完整的话,从来没有讥笑、逗引、责备她。有时候,有的幼儿表达不出来想说的事物时就会这样说:“老师,嗯嗯。”还有的幼儿会一直重复前面说的词,而后面的怎么也说不上来,这时候,我就会引导他们把想说的东西慢慢地说出来,实在说不出来的,我就帮他们说出来,并问他们是不是这个意思,在他们肯定后,让他们模仿我再说一说。

三、创造、利用运用语言的机会,提高语言能力

在一日活动中充分利用各个环节,提供幼儿运用语言的机会,比如散步的时候,一边走,我一边问:“你看到了什么呀?秋天到了,有的树叶变成什么颜色了,风一吹,它是怎么掉到地上来的?你能不能用身体来模仿一下树叶怎么飘下来?”在说和模仿的情况下,让幼儿感知飘的意思。洗手时,我教他们一边洗手一边念《洗手歌》的儿歌,让幼儿时时处于可以运用语言的环境中,通过不断的说说、聊聊,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有的家长高兴地和我说,孩子入园后变得会说了,每天回到家里会把老师教的东西和他自己看到的东西说给大人听,而且基本上能把事情说清楚,还会边说边表演手指游戏,会唱好几首歌,也乐意和别人交往了,不再怕见生人了。看到孩子的进步,作为老师也从心里替他们高兴,我将继续不断努力,摸索,使孩子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发展。

四、通过早期阅读活动,积累丰富词汇,促进口语表达能力

2-3岁的托班幼儿适合阅读画面简单、色彩艳丽、内容短小、图片、故事书,VCD视听材料。由于2-3岁的幼儿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语言的能力,注意力时间相对延长,对具有一定重复内容、情节的画面、故事比较感兴趣。因此,我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与幼儿一起进行阅读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老师和幼儿面对面或并排坐好,这样做不仅幼儿可以看到老师的表情同时老师还能了解到幼儿的反映,进行相互交流。通过这些可以增强幼儿阅读的兴趣,积累、丰富了词汇,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扩大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了幼儿思维发展,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家园同步,共同培养幼儿的口语能力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除了教师教育外,父母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家庭中对孩子的语言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家长注意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教育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方言环境的影响,孩子从园中回到家里缺少练习的机会,影响了幼儿语言的发展。因此,做好家长工作,及时宣传语言培养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坚持用普通话和幼儿交谈。我还向家长推荐一些有利于培养幼儿优良个性品质、良好习惯的动画片,《蓝猫三千问》、《西游记》等。

托班常规培养 篇4

浅议托班幼儿日常生活习惯培养

摘要:“习惯是人生最大的指导”,学前期是幼儿能力习惯的培养的重要时期,培养托班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教师一日生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作为托班幼儿教师,能否抓住这个关键阶段,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生活处理现状,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培养托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本文论述了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具体内容,并提出培养托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托班幼儿;生活习惯;培养

俗话说:“3岁见大,8岁见老”,三至六岁是幼儿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良好习生活惯的养成将会影响着孩子一生的发展。对于托班幼儿而言,培养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对其今后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教师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教育环节。作为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和早期智力开发的幼儿教师,必须从培养怎样的接班人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作为托班幼儿教师,能否抓住这个关键阶段,针对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生活处理现状,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是培养托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也成为当今幼儿园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托班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的具体内容

(一)学会自理

在日常生活中老师要示范给幼儿看关于一些幼儿自己可以自理的生活方面,重要的是给幼儿一个动手能力的机会,让幼儿自己去学习模仿做。比如:学会能自己吃饭、穿衣、床铺、衣物、书包;自己选择游戏,玩具玩后要放回原处;基本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东西要摆放要整齐,做完事后,要注意收拾,不留烂摊子,今日事今日做。

(二)饮食习惯

饭前不做剧烈运动,要有饭前与饭后洗手的习惯,吃完饭后蔌嘴和喝点白开水的习惯;吃饭有固定的时间,吃饭期间不说话,不东张西望,要安安静静的吃,吃饭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也不能吃的速度过快,饭后在老师的带领下要散步;使用餐具进餐,进餐姿势正确;不挑食、不偏食、荤素搭配、营养平衡;不能吃过多的甜食,不乱吃零食;不暴饮暴食,要细嚼慢咽;饭后漱口擦嘴;定时喝水、随渴随喝、每天保证喝水1600毫升至1800毫升;剧烈活动后不要马上喝水;夏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前专业毕业论文

天要少吃冷饮,多喝温开水(水煮沸后自然冷却不超过4个小时的、温度在20——24度的水);拒绝一切不洁食物。

(三)服装仪表

衣着舒适、整洁、朴素、大方、便于活动;不穿紧身衣服和一些古怪的衣服;衣着干净、卫生,避免让孩子在玩游戏中用衣服去擦赃物或者去擦鼻涕;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示范教会幼儿脱衣服和穿一些简单的衣服;女孩子要是留长发的就要给扎起来,不用金发属发卡做头饰;穿透气性好、合脚的布质鞋、运动鞋和棉线袜。

(四)睡眠习惯

睡眠姿势正确(右侧卧或仰卧,枕头高低合适);在家幼儿园要和家长合作帮助孩子早睡早起,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2小时;午睡前不做剧烈运动,散步后带领孩子回卧室休息,每人单独一张小床;自己把外套的衣服脱掉放好方便起床找衣服穿,对于幼儿有困难脱衣服,老师就帮忙引导有助与下次学会脱衣服;自己独立安静地睡眠(不用别人哄睡,不用辅助物入睡);入睡迅速;有午休习惯;睡眠时能自己起床排便。

(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每天除了在家早晚洗脸一次,进入幼儿园要习惯的打肥皂洗手擦干净后再回教室和小朋友游戏;平时要养成手脸脏了随时洗;每天晚上要用温水泡脚;每晚换洗手帕和袜子;勤剪指甲、勤洗头、勤理发、勤洗澡、勤洗屁股;不吮手指和衣物、不在睡觉的时候把被角放在嘴里;及时大小便,不在墙壁、地面、课桌胡乱写乱画;不随地吐痰。不染指甲、头发,不用成人化妆品。

(六)学会自我保护

(1)用眼卫生:看图画书姿势正确(眼离书本一尺远,不东倒西歪的看书,不在光弱或太强的灯光下看书,姿势端正拿好书,);书写、绘画姿势正确(手离笔尖一寸远,拿笔姿势经常练,眼睛本子离一尺,胸口桌子隔一拳);不在运动的车上看书,不躺着看书,不走着看书;看电视距离远近适宜(距离为电视屏幕对角线的两倍),连续看电视不超过1小时,每天看电视时间不超过2小时;不用脏手揉眼睛;异物入眼睛后,不揉搓。

(2)用嗓卫生:注意保护嗓子,不高声喊叫、不尖叫;唱歌时,用最好听的(自然的)声音唱,唱歌后等会在喝凉水;不宜过长的时间朗读,要及时休息,保护嗓子,不吃味道过重的食物上呼吸道感染时,尽量不唱歌、不大声说话。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前专业毕业论文

(3)用耳卫生:不用硬物挖耳朵和在耳朵内塞物体,遇到噪音时要及时用手捂住耳朵,张开嘴巴;尽量避免到噪音大的公共场所,多到一些有声音悦耳的环境地方;洗澡、时要注意保护耳朵,不要让水灌进耳朵里。

(4)口腔卫生:饭后要漱口;吃甜食后要注意漱口;每天早晚各刷牙一次,三个月换一次牙刷;选刺激性小的牙膏,用正确的方法刷牙;不将异物放入口中,不吞咽异物。

(5)鼻子卫生:用正确的方法擤鼻涕,用手帕或餐巾纸擦鼻涕;不用手抠鼻孔;不将异物塞入鼻孔内。

(6)疾病预防:知道几种常见的疾病的成因及预防;知道预防接种的常识,积极参加预防接种和健康查体;生病时不怕打针,吃药,积极配合治疗,不乱吃药;身体不适时,在成人引导下及时说出;不与别人混用生活用品。

(7)安全知识:能意识到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能意识到火、热水、尖锐物品的危险性,在过马路时要跟着大人走不单独自己走,看到车子从身边经过要避开,并能有远离危险物品的意识;遇到陌生人在有监护全的情况下可以打交道,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不和陌生人说话,有陌生向自己打招呼要及时汇报家长。掌握一些简单的自救知识。

(七)爱护环境

(1)劳动意识:懂得劳动是光荣的并喜欢劳动,意识到劳动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并主动自愿地参加劳动,劳动时心情愉快;劳知道周围成人的劳动,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2)为他人服务:在幼儿园中要有积极参加值日生工作兴趣,让自己感到为其他小朋友服务是件很快乐的事情;在家中帮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摘菜、擦桌子、扫地、抹地板、倒垃圾,摆放碗筷,农村的孩子农忙时帮大人做一些农活;参加革命社会公益劳动(帮助孤儿院的小朋友和福利院的残疾儿童、为敬老院的老人献爱心等);能高质量高速度地完成大人交给的每一件事;做事专心,能分清事情的主次。

(3)公共道德的培养:热爱幼儿园,热爱班集体及班级物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在公共场所高声喧哗;不攀折花木;爱护公物,注意节约水电;在公共场所守秩序,自觉排队。

(八)社会交往

听别人说话时眼睛看着对方,别人说话时不插嘴;会专注地倾听,能听懂普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前专业毕业论文

通话;能准确使用普通话;想说,喜欢与人交谈;会说,敢说,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见到教师会问早、问好;见到长辈主动打招呼、会尊称;会恰当地使用“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您好”等礼貌用语;愿意与同伴交往,不害羞、不怕生、不好哭;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游戏,懂得集体在一起玩游戏的乐趣,不和小朋友争抢玩具、图书、食品,不和小朋友打架,能友好的在一起玩耍;友爱同伴,不欺负弱小,关心比自己年龄小的弟弟妹妹;学会诚实守信,不说假话,使人信得过;初次见面时,会主支自我介绍;学会知错就改,勇于承认错误;学会合作,善于发现同伴的优点,养成接纳、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二、培养托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具体策略

幼儿园时幼儿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只要合理地引导和训练,孩子很容易形成良好的习惯,家长及老师应抓住时机,循循善诱,使孩子们真正做到“好习惯,早养成,益终身”。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幼儿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的一生是有益无害的,生活习惯好,就有益于身心健康成长;文明礼貌习惯好,品德就良好;学习习惯好,定能取得好成绩,教育是习惯的培养,如果我们教育的后果只是学习了知识,而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那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所以培养良好的习惯要注意以下策略:

(一)家园一致教育

家庭成员对孩子要求一致,教师之间要求要一致,家庭与班级教师要求也应一致,各方密切配合,共同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形成幼儿良好习惯的关键。例如班里有个小孩坐椅子时,喜欢翘着二郎腿,脚还不停的颠来颠去,也许在大人看来,孩子模仿成人的动作比较滑稽,但是却没有意识到,孩子的这种行为其实就是成人的一种翻版,中国有句话“上行下效”,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的孩子,自己的品德如何,孩子会模仿,孩子就如同一张白纸,你在上面涂什么颜色,他就呈现什么颜色,而且以后的颜色都 在最初的底色上演变。所以幼儿教师要积极和家长保持联系,争取家长支持,家园教育趋向一致。家长碰到什么问题是否及时反映给老师,配合老师进行个别教育,往往效果良好。

家长能及时把幼儿在家的不良表现反映给老师,老师就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从而转变幼儿种种不良习惯。另一方面,配合班老师对幼儿的要求也应一致。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每天上下午均对各班进行地面卫生检查,结果发现该班的两位老师上课后一个地面整洁干净,而另一个纸屑满地。同是一个班的幼儿,为何出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前专业毕业论文

现两种不同的结果,其原因也很简单,两位老师对幼儿要求不同,一个老师严格要求,另一个老师则放弃原则。这样也不能培养出良好习惯的。只有家庭、幼儿园、教师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师科学引导

坚持科学的教育方法,对于培训良好行为习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习惯的形成是一种长期反复练习的结果,需要老师循循善诱,循序渐进地加以培养。当孩子在入园时就要对他们日常行为习惯加以培养,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指导要求,要让孩子学会简单的礼貌用语,早上来幼儿园,下午离开幼儿园要和老师、家长问好,再见等。

老师对表现突出的孩子要及时表扬,对表现欠佳的孩子要及时提醒从而让孩子逐步加深印象,形意识。孩子认识自己的毛巾、茶杯记号,让他们记住属于自己的标记,玩具时不可以抢别人的玩具,玩过的玩具要自己收好放好,老师要善于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中一点一滴地得以渗透和强化。如:培养孩子做一个能干的人,要求孩子能做到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脱简单的衣服,自己收拾玩具,及时帮助同伴等,对于能力稍弱的孩子,教师要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示范通过手把手的、不厌其烦地说教,让孩子在反复的训练中形成习惯,同时,通过当从表扬、给予小奖品等方法鼓励幼儿反复练习,直到掌握,只有通过不断的强化,结合严格的要求,才能让幼儿做到持之以恒。

另外环境可以塑造孩子,同样影响孩子,良好的环境氛围是习惯养成的基础,二者密不可分,教师必须为人师表,对家长有礼有节,对孩子宽容相待,以欣赏的眼光,及时挖掘孩子在生活、游戏活动中的良好表现,并予以肯定与表扬,随机教育也很重要。例如:在午餐前,让孩子复习古诗《闵农》,知道要爱惜粮食,不能浪费才时好宝宝。

(三)要求持之以恒

合理的要求一经提出就必须坚持,不能想来就提一下,想不起来就听之任之,教师和家长都要有坚强的意志,定下来的规矩后就要求孩子遵守,经过日复一日的坚持,孩子定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培育孩子良好的习惯,需要时间,需要原则,更需要耐心,需要持之以恒,一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需要有一个从陌生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自由化的过程,要过多成这一过程必须反复训练,逐步强化,时松时紧的迁就结果只能是推波助澜对孩子习惯的养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前专业毕业论文

成百害而无一利,孩子的行为习惯教育中,老师要要持之以 恒,对幼儿及时进行提醒引导,让他形成良好的性格的习惯,如:有的孩子在家人来接时,一看到家长就非常兴奋,忘了要把自己正在玩的玩具收拾放好,老师这时候就应该去提醒并要求他把玩具放好才可以走,做家长的也需要配合老师,让孩子意识到玩过的东西必要物归,原处才可以“小朋友要回家,玩具也要回家”这样一直坚持强化要求做幼儿养成不用提醒玩完后就能自觉,及时将玩具放回去的好习惯。

在这方面地家长来说是最难做到的,由于自己的工作忙,或孩子身体不适哭闹,就会轻易放弃原则,使孩子刚形成的良好习惯被破坏或难以坚持。而有的教师则没有恒心,觉得一件小事反来复去地讲,整天老调常弹,幼儿总做不到,但是要知道幼儿的自制能力较差,他们的认识和行为常常不一致。即使他们了解熟记了种种规范和要求,有些不良行为和习惯仍旧会冒头,将教师辛勤的工作成果付之东流,这样就要求家长和教师要坚持教育的一贯性。随时抓住苗头,加强训练,不然。好的习惯被破坏后再培养就困难了。

总之,托班幼儿良好日常生活习惯培养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它需要教师有长久的耐性、坚实的态度、和蔼的言语,还要有一颗爱孩子、包容孩子的心。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一定可以通过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来促进托班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夫荣 谈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J] 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2009年02期

2、秋辰;腾婧 幼儿园一日生活探班[J] 父母必读 2010年02期

3、叶萍 创设支持性环境,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J] 基础教育 2006年04期

托班常规培养 篇5

一、活动依据

进入六月,我们和孩子们一起进入主题《难忘夏天》。在这个主题中,主要是和孩子一起感知夏季的明显特征;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等。结合教育目标及孩子们的兴趣点,我们从“玩沙玩水;下雨了;天热了。等角度和孩子们共同去探索。本周我们进入玩沙玩水单元,从周一到现在,我们经过了准备,收集,讨论,体验的简单过程,丰富了孩子的原有生活经验。今天我们和孩子一起开展《玩水真有趣》的活动,是想通过活动让孩子充分感知水的特性,初步体验科学知识,喜欢玩水,主动解决玩水中的问题,建立玩水的相应规则。为此,我们今天开展《玩水真有趣》的活动。

二、生活环节

1、来园:有礼貌的与老师问好,学习观察自然角中的小动物。

2、进餐:听音乐安静的进餐,主动的将桌子擦干净。

3 盥洗:认真的洗手,摘下毛巾将手上的水擦干。

4、入厕:会排队,做到不推,不挤。

5、午睡:睡醒后,知道不打扰同伴。

6、午检:学习自己穿衣服,有困难知道找成人帮助。

三、教育活动:玩水真有趣

1 、目标:感知水的特征,获得初步的科学知识。喜欢玩水,体验玩水的快乐。

2 、材料:水桶、气球、水球、漏斗、水枪、管子、瓶子等。

3 、过程:

(1)交代任务:今天我们来玩水。水可以做什么?介绍今天的材料。

(2) 运水:注意安全,和孩子一起运水,体验劳动的辛劳与快乐。

(3)玩水:洗一洗

浇草浇花

做饭洗碗

导水实验

小船游戏

水具

瓶子与袋子

动物洗澡

提供丰富材料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不断发现和探索,在发现和探索中,学会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收拾和整理 师生共同收拾材料和整理场地,入厕洗手喝水,准备进入活动区。

四、活动区活动

开放区域:音乐区

重点指导:指导幼儿听音乐自由的律动,会简单的装扮自己。

投放材料:头饰、乐器、录音机、磁带等。

开放区域:建筑区

重点指导:指导幼儿学习自己做记录图,有成功感。

投放材料:积塑、积木、白纸、彩笔等。

开放区域:美工区

重点指导:学习用不同的方法玩橡皮泥。

投放材料:橡皮泥、牙签、乳胶、剪刀等。

开放区域:自然角

重点指导:学习用放大镜观察小昆虫,大胆的与同伴交流。

投放材料:各种小昆虫、放大镜、馒头渣等。

开放区域:益智区

重点指导:能耐心的做完一件事情,并将玩具收放整齐。

投放材料:各类拼图、接龙玩具等。

开放区域:娃娃家

重点指导:学习用刀切的方法,能和同伴友好的交往。

投放材料:刀、案板、黄瓜段、一次性纸盘等。

开放区域:玩水区

重点指导:用多种材料探索水的特性

投放材料:漏斗、塑料管、纸船、水桶等。

五、户外活动

(一)目标

1能动作协调的单脚跳,积极的参加游戏。

2能和同伴友好的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二)材料 头饰、沙具、水具、球等。

(三)进行

1、集体活动

(1)游戏 《咪咪转》 《老狼几点钟》

(2)玩沙 用多种工具材料开展玩沙游戏。

2、自由活动

(1)《 玩水真快乐 》继续和孩子们一起玩水。

(2)知道男孩子遵守规则踢足球。

六、教师自评

1、教育活动

教育活动中,幼儿情绪积极,专注,投入。充分利用多种材料进行探索,能够在操作过程中,感知水的特性,并积极的与老师,同伴交流,合作共同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实现教育目标,活动较为成功。由于时间关系,未能让幼儿较长时间探索,可利用户外开辟玩沙玩水区。

2、活动区活动

幼儿活动积极主动,能认真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选择的活动,情绪积极而稳定,可谓“活而不乱”,是托班以来,较高水平的一次活动区活动。收拾整理环节,也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将自己的操作材料收拾整齐。但进区的游戏票还有个别幼儿忘记收好,有待继续巩固培养。

3、户外活动

中班常规培养目标 篇6

一、运动

1、尝试用各种动作模仿周围事物的形态和动作特征,能根据节奏的不同变化,充分活动身体,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和一定的节奏感、空间知觉。

2、借助感觉综合训练器材、自制材料、大型活动器械进行活动,尝试新的内容和玩法,获得身体运动的经验。

3、对运动中环境的变化能作出迅速反应,有调节自己身体的意识,注意安全,遵守游戏规则,喜欢和同伴合作、竞争。

4、喜欢在大自然中尝试新奇、有野趣的活动,培养幼儿不畏困难、坚持到底的意识。

5、学习有次序地收拾运动器械。

二、生活

1、培养幼儿早晚刷牙的习惯,巩固正确使用手帕和餐巾纸的习惯,养成饭前便后正确洗手、擦毛巾的习惯。知道爱清洁、讲卫生和身体健康的关系。

2、在老师的提醒下,独立地穿脱衣服、鞋袜,并放在固定的地方。逐步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养成自己做事的好习惯,积累自理生活的经验。

3、积极参加与集体活动,树立劳动光荣的意识和做事的责任感,体验为大家服务的乐趣。

4、初步积累爱护身体的基本常识,愿意接受健康检查和预防接种。积累安全生活的经验,增进自我保护意识。

5、初步懂得要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乐意参与混龄活动,大胆与大班幼儿交往。

三、学习

1、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周围人和事,引起幼儿对周围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初步知道与人的关系。

2、乐意参探索活动,培养幼儿善于发现问题,喜欢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收集资料和记录的能力,乐意交流和分享。

3、了解社区、扬州一些典型的设施、景观,初步感知家乡美,萌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4、加强小组学习,培养幼儿合作、商量问题的能力。

5、接触生活中美好的、感兴趣的事和物,喜欢听故事、看表演,愿意与人交往,注意倾听,在理解的基础上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6、喜欢阅读,在成人的引导下学习看编故事,培养幼儿的创编兴趣和能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7、能用歌声、模仿动作等表现作品内容和自己 情感,初步培养幼儿使用乐器的兴趣。

8、愿意尝试使用各种材料、工具、方法,进行拼状、拆卸、制作、绘画,有初步的想象和创造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游戏

1、鼓励幼儿在独立游戏、平行游戏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游戏,学习采用协商的办法处理玩伴的关系。

2、具有一定的角色意识和适宜的角色行为,能根据游戏的材料、人物环境的变化,拓展游戏情节。

3、能在自主游戏中,尝试自己商量制定简单的游戏规则,并能自觉遵守。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常规 篇7

一、边看边做, 自主学习

初入园的幼儿, 大多数是在小椅子上坐不住的, 小椅子也被东倒西歪地放着, 尽管我多次告诉幼儿要好好坐在小椅子上, 看好自己的小椅子, 效果仍不佳。于是, 我就用一个游戏引导幼儿, 出示一张桌子, 3-4把小椅子 (其中有倒着的) , 并且发出哭的声音, 我就问了, 小椅子为什么哭啊?以后我们怎么做才能让它不伤心?让幼儿边看边做, 让幼儿懂得小椅子该怎么放。最后教师还要做一下总结, 以便日后提醒幼儿应该怎么坐在小椅子上。

二、关爱幼儿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好幼儿常规的前提。小班幼儿年龄小, 自理能力差, 刚进入幼儿园, 有些幼儿不会自己脱裤子、提裤子, 教师要帮他们脱裤子、提裤子。吃饭时有的幼儿不会自己吃, 教师还要喂他吃。新学期开始时, 还会有些情绪很不稳定的幼儿, 教师要想办法哄。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和体贴, 让幼儿得到安全感, 让幼儿不怕教师, 爱上教师, 爱上幼儿园。幼儿自然而然地会听教师的话, 按教师的要求去做, 慢慢引导他们自己做每一件事, 并且都很有规律, 形成良好的常规。

三、耐心说服, 正面引导

我班有几个幼儿很任性, 每天的吃饭对于他们来说, 是件痛苦的事。有的幼儿不爱吃幼儿园的饭和菜, 他还会说自己在家吃饭了, 早上说这话我还可以相信, 可是到了中午, 他还是这样说, 这时, 我先是告诉他在家吃的是早饭, 现在已经是中午, 你不吃饭身体会饿坏的。我们班的张新宁小朋友很有个性, 你怎么说他就是不吃。这时, 我想到了一个办法, 用小奖贴鼓励他, 告诉他吃完饭我就会给他小奖贴。这个办法很有效, 不一会, 他就把饭吃完了。自己吃饭吃得好的幼儿, 我也会给他奖励。一张指甲盖大小的奖贴, 带给幼儿的是多么大的力量啊!对于幼儿的正面行为和点滴进步, 教师都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 这样幼儿会更努力地做好其他的事。

四、教师要为幼儿做好榜样

教师是神圣的职业, 在幼儿心目中, 教师是完美的, 是幼儿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幼儿。在吃饭的时候, 教师会要求幼儿盛饭排队, 倒饭排队。多数幼儿都能按教师说的去做。有一次, 有个幼儿吃完饭忘了倒剩饭, 我就端着盘子去倒, 正好有一个幼儿在倒饭, 他很认真地低着头蹲着倒。我没有排队, 直接往垃圾桶里倒饭, 正在倒饭的幼儿也没抬头, 很严肃地说了一句:排队。两个字铿锵有力。很显然, 这是我错了。我有些惭愧, 马上承认错误。我们在要求幼儿的时候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 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给幼儿做一个好榜样。

五、让幼儿自己想办法

让幼儿自己想办法实际上是引发幼儿思考的过程。每天午睡的时候, 我发现我们班的幼儿, 脱了鞋子就上床, 鞋子东一只西一只, 没有把鞋子摆整齐的习惯, 而且, 有的幼儿睡醒以后还忘了自己的鞋子放哪了, 找不到了。面对这个问题, 我组织幼儿进行讨论, 鞋子应该怎么放?其中, 史浩晨说, 两只鞋子要摆在一起, 摆在床边, 摆整齐。我说两只鞋子是一对好朋友, 他们喜欢在一起。最后我们一起总结出, 上床之前要把鞋子摆整齐, 好朋友才会高高兴兴地在一起。当天中午所有的幼儿都把鞋子摆整齐了, 第二天, 有的幼儿忘记了。我一说两个好朋友要高高兴兴地在一起时, 他马上就想到了, 做到了, 把鞋子摆整齐了, 休息室也变得整齐了, 再也没有醒来之后找不到鞋子的现象了。

六、家园共育

特别是小班, 培养幼儿的常规更要家长的配合。我们利用家长早晚接送幼儿的时间, 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情况, 还对家长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 以便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不能在家一个样儿, 在幼儿园是另一个样儿。做好家园共育, 共同帮助幼儿成长。

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作为教师, 我们要付出自己的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 多鼓励幼儿, 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李生兰, 《学前教育学》, 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9

[2].刘新学、唐雪梅, 《学前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3].《幼儿文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托班常规培养 篇8

关键词:如厕习惯;半日托班;自理能力

如厕能力的培养是生活教育的一项内容,而生活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早期对幼儿进行如厕能力的培养,有益于增进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对幼儿的智力、情感、独立克服困难的能力等有重要作用。

一、导致幼儿如厕问题的原因

1.幼儿自身因素的影响

如厕对成人而言再简单不过了,但对幼儿来说却是莫大的挑战。将一次如厕过程分成若干步,就会发现孩子不仅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排泄系统,还要掌握反应速度,更需要一定的自控力与忍耐力。这些能力的获得既需要排泄系统的成熟,又需要孩子自身不断地学习。由于半日托班的孩子年龄太小,很多孩子自理能力较弱,如厕习惯的培养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当幼儿注意力在某件事情或某样感兴趣的东西时,常常会忘记自身的生理需要,就会产生大小便失禁的现象。有些孩子知道要到卫生间大小便了,但表现总是时好时坏。

2.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庭因素对孩子的习惯培养有很大的影响,很多家长会不以为然,每天睡前给孩子包尿不湿,他们认为孩子大了自然会控制大小便,况且现用免洗纸尿裤,方便又省事。所以,幼儿控制大小便的能力很差,如厕能力很难提高。

3.陌生环境的影响

对于刚入园的孩子,来到陌生环境,接触陌生朋友老师,使他们心理上产生恐惧,这时他们的行为最容易出现退缩的现象,不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当他们有大小便需要时,也不敢告诉老师,时间一长就会把大小便解在身上了。

二、培养良好如厕习惯的对策

如厕习惯的养成不容忽视,需要运用多种方法、多种途径来培养。其中教师、家长的教育尤为重要,教师和家长的教养方式要统一,家园共育才能事半功倍。

1.教师培养幼儿如厕习惯的方法

(1)消除孩子的恐惧感,增进师生间的感情

幼儿初入园,教师应像妈妈一样关心爱护他们,尽快帮他们适应幼儿园环境,消除孩子的恐惧感。日常活动中,我们应细心观察每一位孩子的神情,发现他们有异常表现,如坐立不安、到墙角蹲下等,要主动询问并弄清情况,每天亲亲他们抱抱他们,让他们觉得“老师就是妈妈”。对于尿湿裤子的幼儿,应及时换上干净的裤子,丝毫不责怪,耐心开导,并多观察其神色,及时地提醒;对于那种害怕上厕所的幼儿应该多观察或者多与他交流,了解原因后再鼓励幼儿独自如厕。

(2)合理安排幼儿半日作息时间,定时组织幼儿集体如厕,适时提醒个别爱尿裤子的孩子如厕

教师应科学合理制订半日作息时间表格,清晰掌握如厕的时间。并在幼儿“如厕”之前要先讲清楚如厕的一些规则:比如怎样脱裤子,怎样解大小便,人站在厕所的什么位置,如厕时要排队,按秩序一个一个来,以免发生危险。讲完后再带幼儿如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的需要,科学地安排好幼儿大小便的次数及时间,并把每个幼儿如厕情况做好记录,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地了解每个幼儿的心理。教师在了解幼儿心理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对一些幼儿进行适时的提醒,这样,幼儿就会感觉到教师的关心,慢慢地养成好习惯,也不会因为过分投入当前的活动而忘记自身的生理需求,甚至太急又一时脱不下去而尿湿裤子。

(3)用多种形式尽量保证全体幼儿集体如厕

集体如厕时尽量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去,可采用各种方法督促每位幼儿如厕,如,以奖励的形式培养幼儿如厕,可给如厕过的孩子贴上五角星、发个小卡片等。如,以儿歌故事的形式培养幼儿如厕,可在如厕前给幼儿念关于如厕的儿歌故事等,这样一来对培养幼儿如厕的好习惯会带来很大的帮助。

(4)加强随机教育

幼儿入园后,教师要告诉幼儿一些简单的用语,纠正幼儿在家里,家长和他们对话时用的语言,例如“小便”就是“尿尿”,“大便”就是“拉臭臭”等,只要有幼儿大小便时就告诉他们这些用语,久而久之,幼儿就习惯在幼儿园大小便了。

2.家长培养幼儿如厕习惯的方法

(1)为幼儿提供方便的衣裤

合适的衣裤能加快孩子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家长要为孩子选择合适轻便的衣裤。一方面,这些衣服可以让孩子轻松掌握独立穿脱裤子的技巧,使他们感到这并不是难事,进而产生独立做事的成就感;另一方面,在如厕中,简单易脱的裤子对动作较慢的孩子来说,相差一点时间就可能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也会让孩子心理上产生完全不同的感觉。其次,让孩子独立穿衣服。穿脱衣服是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重要内容,父母要告诉孩子如何穿、脱衣服,并耐心等待。

(2)正确培养孩子的如厕习惯

家长的正确引导对孩子如厕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家长给幼儿多一点锻炼的机会,他们自己能做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做,如果他们在如厕中遇到困难,家长要起到引导作用,帮助他们解决如厕困难。

3.家园共育,共同培养幼儿的如厕能力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熟悉、最亲密的人,所以,家庭教育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由于本班情况特殊,我们是半日托班,如果幼儿在园半天的习惯养成了,回到家家长又包办,那好的习惯就很难养成。家长在家里要让幼儿养成定时如厕的好习惯,教师也需要及时了解幼儿在家的大小便情况并做好记录,与家长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如厕习惯。

家园同步教育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家长在家里要让幼儿独自养成如厕的好习惯,教师也要了解幼儿在家的大小便情况并做好记录,与家长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如厕习惯。保证幼儿在园在家生活规律的一致性,只要从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入手,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如厕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对幼儿智力、情感、独立性、克服困难等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以上是我初步的认识和建议,如何使半日托班的幼儿如厕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还有待于我们继续探索更好的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凯茜.宝宝必修课:“如厕教育”[J].启蒙,2006(7).

[2]蒲世清.托班孩子如厕能力的培养[J].幼儿教育,2000(9).

中班幼儿常规习惯培养 篇9

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因在组织各环节活动中要分散精力去维持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

常规习惯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教育。常规教育是幼儿德育中的重要内容,常规教育也是使幼儿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并具备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较好的组织纪律性的重要手段,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在幼儿园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那么常规教育是必要的。常规就是需要经常遵守的规则和规定。一些学者对常规的理解各有不同。有的人认为常规是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而有的则将“常规”视为规定,认为幼儿应该遵守各种活动和休息的时间及顺序的排列,基本上每天的作息时间是不变的,什么时间上课,什么时间睡觉,幼儿每天进行着相同的生活习惯,习惯了,老师就好带班了,教学任务便会很顺利的完成。

如何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的教育

在一个班上如果没有很好的生活常规,这个班将会是乱哄哄的,同时在这个小细节上也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每当一个幼儿在家过了一个暑假以后,回到班上就会肆无忌惮,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在后面提醒着他们,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你想要他们完完全全地去遵守幼儿园的常规生活,那是不大现实的。因此,我们只有在不同情况下对孩子进行不同的方法让他们慢慢改变。

(一)榜样激励法

榜样激励法是指对幼儿的良好品行和行为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巩固其良好品行的教育方法。幼儿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但他们对来自教师的表扬和鼓励是非常重视的,所以教师应该利用幼儿的这种上进心理需求,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行为表现,特别是对能够自觉遵循常规的幼儿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对正确的行为而获得的正面强化刺激而使其固化下来,而逐渐养成行为习惯。

(二)引导法

故事引导法实际上也是一种榜样教育,但这种教育方法主要是运用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向幼儿介绍遵守常规的典型,启发幼儿向文艺作品中的榜样学习,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方法。幼儿喜欢听有趣味的故事,而教师充分利用故事教育的载体,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比如:我们为了培养幼儿爱惜粮食,在餐前活动中向幼儿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我们经常采用幼儿最喜爱的形式(讲故事),再组织幼儿讨论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启发幼儿爱惜粮食。在故事教育之后的进餐中,我发现班上幼儿扔饭菜的行为明显减少了。为了强化教育效果,我们有时还组织幼儿模仿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进行表演,使幼儿在游戏的模仿实践中学习和养成良好的社会性行为品质。

(三)生活体验欣赏法

生活体验欣赏法是指经常组织幼儿进行生活方面的自我服务活动,在活动达到目的之后,组织幼儿观赏和评价自我服务的劳动成果,从中欣赏规范生活的美感和进行良好的情绪体验。当幼儿能够正确欣赏自我服务的劳动成果时,不仅会对生活常规教育要求产生迎合的心理,而且能够使幼儿获得成功感,从而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比如:秋天到了,幼儿盖的已经转换为毯子了,我们就利用这个时候让幼儿自己在起床之后学会整理床铺,将毯子叠好,当幼儿通过自己的小手把毯子叠整齐,使休息室变得整洁时,我们再组织其他班级的幼儿来参观,使班上幼儿对自己的劳动成果产生自豪感。这种良好的生活体验欣赏教育对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巩固法

行为巩固法是指定期对幼儿的行为常规进行检查和评比,使其能够在生活常规的制约下自觉养成良好生活常规和巩固已经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方法。在行为巩固教育时,教师要注意使用适当的激励手段来促进幼儿坚持良好行为。

行为巩固法有定期检查、评比、值日生活动等等。定期检查有每日的晨检,在检查中对常规行为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对常规行为较差的孩子个别帮助。评比可以每日一次,也可以每周一次,对评比中行为表现突出的儿童在墙报上贴上五角星,使其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以激励其他幼儿学习。

上一篇:除夕的夜晚优秀作文300字下一篇:那是一次难忘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