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yidaiyilu)国家战略说明及最新阐述

2024-08-01

一带一路(yidaiyilu)国家战略说明及最新阐述(通用3篇)

一带一路(yidaiyilu)国家战略说明及最新阐述 篇1

(汉语全拼域名)

(英文缩写域名)

√ /yidaiyilu

√ sina微博@yidaiyilu、腾讯微博@yidaiyilu

√ 微信号:yidaiyilu

√ 百度贴吧:一带一路

√ 一带一路邮箱:yidaiyilu@qq.com

8、中阿一带一路论坛,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一带一路的讲话

习近平主席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核心是构建“1+2+3”的合作布局。即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等高新领域合作为引领。中方还倡议探讨建设“中阿技术转移中心”、“阿拉伯和平利用核能培训中心”、“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落地阿拉伯中心”等三大项目合作中心。中方主张经贸、人文两个轮子一起转,注重惠民合作,加强心灵沟通。

9、国务委员杨洁篪对一带一路的主旨讲话

2014年6月21日,国务委员杨洁篪在第三届世界和平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中国坚持弘扬丝绸之路精神,积极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杨洁篪指出,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去年秋天,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时,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赋予了古老的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杨洁篪表示,东南亚、南亚、中亚、中东、欧洲等地区许多国家和俄罗斯都表示欢迎和支持“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并愿参与建设进程。中国将同各方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沿线国家共同发展。

10、外交部长王毅对一带一路的讲话

王毅在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时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这是引领中阿关系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王毅表示,阿拉伯国家地处“一带一路”西端交汇地带,中国始终把阿拉伯国家视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天然和重要合作伙伴。中阿长期友好,相互信任,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坚实基础。中阿经济互补性强,各自比较优势突出,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强劲动力。中阿都不赞同文明优越论和文明冲突论,主张文化多样发展,文明交流互鉴,是共建“一带一路”的人文支撑。

11、发改委 对一带一路的阐述

“一带一路”是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从当时也好,从现在也好,这个战略构想得到了相关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可以说赢得了广泛的共鸣。

我们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间也明确提出了这一战略构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其他重要会议,我们的政府工作报告,对这一块也作了具体部署,可以说是建设“一带一路”是党中央、国务院统揽政治、外交、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实施新一轮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所以,它对于营造有利的周边环境,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我委、外交部、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正在抓紧编制“一带一路”总体规划,目前还处于研究规划阶段。

12、潘云鹤:发挥市场作用加强政府引导 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既要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更要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建议如下:

一、明确目标定位。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应着力服务于我国全球战略和周边战略,放眼周边,中亚、俄罗斯、阿拉伯、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应是现阶段的优先和重点区域。在对“一带一路”进行总体规划时,线路设计宜粗不宜细、留有余地,应选好点、布好局,顺势而为、循序渐进,把有限的资源和力量适度集中,获取最大的战略效应。

二、发挥市场作用。政府要引导以市场化方式来运作“一带一路”建设项目,要使企业成为建设主体和支撑,注重引入民营资本参与,促进与沿线国家的企业合作。调动各方积极性,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参与建设。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中介组织要在信息传递、平台建设、资金支持、人力资源保障方面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支持。同时,“一带一路”建设要考虑采用现代商业模式,特别是电子商务、智能海关等模式。网上丝绸之路与物理丝绸之路的结合,不仅可以拉动中国的制造业,也将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三、加强统筹引导。目前,国内相关省区市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性高、期望值高,分别提出建设新起点、黄金段、战略基地和重要支点、新门户新枢纽、核心区等设想,但需加强统筹和引导。一是在全局中各定其位。二是紧扣主线谋特色。三是注重协作共赢。

一带一路(yidaiyilu)国家战略说明及最新阐述 篇2

一、“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一)顶层设计顺利完成

2014年12月,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制定了《“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规划》。2015年2月黑龙江省政府印发《推进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工作方案》,从构建哈满俄欧铁路跨境运输体系,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加大能源资源合作与开发力度,加强跨境产业园区、产业链建设,广泛开展人文科技交流合作等六个方面,明确了黑龙江省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规划工作目标。

(二)跨境运输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黑龙江作为欧亚大陆桥的运输枢纽和主通道,西连欧洲,东到太平洋地区、东北亚乃至北美。从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在省委省政府的推动下,“哈欧班列”、“哈俄班列”和中俄韩陆海联运三大通道相继开通,标志着龙江丝路带跨境运输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三)省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加快推进

哈佳铁路、哈牡客专、滨洲电化改造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哈齐客专、同江铁路大桥、哈尔滨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三江至黑瞎子岛高速公路、哈尔滨机场扩建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五大连池、建三江、绥芬河机场和中俄原油管道二线、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发展态势良好

2013—2015年,黑龙江省共计向“一带一路”沿线14个国家实际投资10.53亿美元,占三年全省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61.09%。2015年,黑龙江省对“一带一路”11个国家投资,比2013年增加3个;备案企业122家,是2013年的2倍多;中方协议投资额62.46亿美元,是2013年的近13倍。

2015年,黑龙江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2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0亿美元(占合同总额的91.4%),分别是2013年的5.8倍和4.3倍;2015年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出劳务7781人,是2013年的2.7倍,期末在外劳务9872人,是2013年的3.24倍。

二、黑龙江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现状

(一)贸易规模

2013—2015年黑龙江省与“一带一路”沿线66个国家都有进出口贸易往来。其中与53个国家和地区有进口贸易,与66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出口贸易。三年间,实现进出口总额717.40亿美元,其中出口288.29亿美元,进口429.11亿美元,占同期全省外贸总额及出口、进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72.62%、69.29%和75.04%。受全球外贸形势,特别是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因素影响,年均降幅分别为27.33%、30.94%和25.19%(见表1)。如果扣除原油降价因素,2015年,与沿线国家进口总额为169.73亿美元,同比增长8.73%。

单位:万美元

(二)主要贸易商品

1. 出口主要商品

2013—2015年黑龙江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出口商品共计136类,合计出口208.25亿美元。前十大出口商品包括:服装及衣着附件;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鞋类;灯具、照明装置及类似品;箱包及类似容器;家具及其零件;塑料制品;蔬菜;肥料;钢材。其中,纺织服装类商品出口额92.93亿美元,占前十大出口商品总额的55.48%。

2. 进口主要商品

2013—2015年黑龙江省自沿线53个国家进口主要商品共计76类,合计进口额422.94亿美元,占自沿线国家全部进口商品总额的98.57%。前十大进口商品为:原油、木材、铁矿砂及其精矿、肥料、煤、纸浆、合成橡胶、初级形状的塑料、纸及纸板、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合计进口额411.40亿美元,占自沿线国家全部进口商品总额的95.59%。其中原油进口额347.44亿美元,占前十大商品进口总额的84.45%。

3. 原油进口情况

2013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每桶108美元,到2015年已降到每桶55美元。2013—2015年,黑龙江省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俄罗斯、沙特、伊拉克、阿曼、科威特、阿联酋、也门和黎巴嫩西亚七国进口原油。其中2013年进口原油共计1804.01万吨,金额143.76亿美元。2015年,自上述七国进口原油1828.16万吨,进口额为73.89亿美元,进口量增加24.15万吨,进口额绝对值却减少69.87亿美元,呈量增价跌局面。如果扣除价格因素,2015年黑龙江省原油进口额应为145.66亿美元,由此推算,2015年黑龙江省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总额应为169.73亿美元,同比增长8.73%。可见,原油等国际大宗产品价格下跌是黑龙江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下降的主要原因。

(三)贸易市场

1. 分洲别市场

欧洲。黑龙江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绝大部分在欧洲。2013—2015年间全省与欧洲沿线21个国家实现贸易额合计571.65亿美元,其中出口187.60亿美元,进口384.05亿美元,占全省与整个欧洲国家贸易额的比重分别为91.87%、87.28%和94.30%,占全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的比重分别为79.68%、65.08%和89.50%。其中,向欧洲21国出口商品121类,主要为服装及衣着附件等轻纺产品;自欧洲20国进口主要商品66类,以原油、原木等能源资源类商品为主。

俄罗斯是黑龙江省与“一带一路”欧洲沿线国家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三年间黑龙江省对俄贸易总额564.96亿美元,其中对俄出口182.65亿美元,自俄进口382.31亿美元,占三年全省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78.75%、63.36%和89.09%,占全省与“一带一路”欧洲国家贸易总额的98.83%。2013年和2014年与俄罗斯进出口总额和出口额均保持增长,但进口额呈下降趋势,2015年,整体贸易情况下行,贸易额同比下降53.41%,出口额同比下降达73.87%,进口额同比下降40.50%,主要受原油价格大幅下降影响。

亚洲。2013—2015年黑龙江省与“一带一路”沿线44个亚洲国家贸易额共计144.54亿美元,其中出口99.47亿美元,进口45.06亿美元,占全省与整个亚洲国家贸易额的比重分别为78.20%、75.85%和83.96%,占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比重分别为20.15%、34.51%和10.50%。其中,与东盟十国贸易额为55.56亿美元,出口51.63亿美元,进口3.93亿美元。对亚洲44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商品123类,主要为纺织服装等轻工产品,同时兼有汽车等部分机电产品。

蒙古国是黑龙江省与“一带一路”相连接的唯一的东北亚国家(俄罗斯除外)。2013—2015年黑龙江省与蒙古国贸易额合计3.46亿美元,其中对蒙出口2.66亿美元,出口商品共计68类,主要有钢材、汽车(含整套散件)、通断及保护电路装置、水泥、变压器、电线和电缆、成品油等,其中出口机电产品1.66亿美元,占对蒙出口总额的62.54%。自蒙进口0.81亿美元,主要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6415.85万美元)、煤(1649.6万美元)、纺织纱线、织品及制品及少量农副产品。

非洲。2013—2015年间与埃及贸易额共计1.21亿美元,占黑龙江省与非洲国家贸易总额的2.38%。

2. 前十大贸易伙伴

(1)进出口额排名前十位的是:俄罗斯、沙特、印度、马来西亚、伊拉克、印尼、新加坡、阿曼、阿联酋和越南,三年合计进出口额672.12亿美元,占黑龙江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的93.69%;合计出口额252.17亿美元,占87.48%;合计进口额419.95亿美元,占97.87%。

(2)出口额排名前十位的是:俄罗斯、印度、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越南、土耳其、泰国、阿联酋和沙特。三年合计出口额259.31亿美元,占对沿线国家出口总额的89.95%。

(3)进口额排名前十位的是:俄罗斯、沙特、伊拉克、阿曼、科威特、阿联酋、也门共和国、新加坡、印尼和蒙古国。三年合计进口额423.97亿美元,占自沿线国家进口总额的98.8%。

(四)运输方式

2013—2015年黑龙江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海上运输实现贸易额178.94亿美元,空运5.54亿美元,汽车运输128.55亿美元,铁路运输72.43亿美元,其他运输方式(输油管道、输电网等)313.56亿美元,占比分别为25.60%、0.79%、18.39%、10.36%和44.86%,邮运仅为101.92万美元。

三、黑龙江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现状

(一)对外直接投资

2013—2015年,黑龙江省共向亚欧“一带一路”沿线14个国家投资10.53亿美元,占全省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61.09%。由于受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影响,三年实际投资额分别为6.01亿美元、2.55亿美元和1.96亿美元,年均下降42.96%。但投资沿线国家数量稳步增长,由2013年的8个国家增至2015年的11个,年均增长17.26%。2015年,全省对沿线国家投资备案企业122家,是2013年的2倍多;中方协议投资额62.46亿美元,是2013年的近13倍。

1. 投资国别

2013—2015年,黑龙江省共向欧洲沿线3个国家合计投资8.81亿美元,占全省对沿线国家投资总额的83.68%,投资国别主要集中在俄罗斯。对亚洲沿线11个国家投资1.72亿美元,占16.32%。投资国别主要集中在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三年实际投资额排名前五位的国家为: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和吉尔吉斯斯坦(见表2和图2)。

单位:万美元

数据来源:黑龙江省商务厅。

2. 投资主体和投资领域

从地区看,投资主体以哈尔滨、牡丹江(绥芬河)和大庆为主,各主要地市均有投资业绩。从企业看,投资主体以民营企业为主,投资额5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占80%以上,国际竞争力明显不足。

2013—2015年,黑龙江省对沿线国家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能源资源类合作领域。其中对俄投资主要领域为林业、农业、能源矿产业、加工业和园区建设,投资项目主要分布在俄远东滨海边区、哈巴边区、犹太自治州、阿穆尔州和外贝加尔边疆区。

3. 主要投资项目

黑龙江省对外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俄罗斯。中俄同江铁路大桥建设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投资总额12.5亿美元的阿穆尔—黑河边境油品储运与炼化综合体跨境建设项目已完成全部核准程序;天鹅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引进俄罗斯水路两栖飞机项目进展良好,已经签署购买俄23架Be-103水路两栖飞机协议和购买SA-20P单引擎水路两栖飞机全部知识产权合同。此外,阿玛扎尔林浆一体化项目、中俄林业合作二期规划项下三个木业园区项目、天狼星集团特罗伊茨克2x660MW电站动力岛项目、图瓦铅锌多金属矿开发项目、犹太自治州南兴安锰矿开发项目、滨海边区康斯坦丁煤矿开发项目等在建重点标志性项目进展顺利。

(二)对外承包工程

1. 各项指标上升趋势明显

2013—2015年,黑龙江省共在“一带一路”沿线16个国家承揽工程项目,其中新签合同129份,占三年全省新签合同总数的72.07%;新签合同额31.28亿美元,占全省同期新签合同额的92.92%;完成营业额32.36亿美元,占同期的79.76%。三年工程项下共派出劳务15729人,占同期外派劳务总数的96.33%;期末在外劳务17847人,占同期的94.51%。

2015年,黑龙江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22.0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0.17亿美元(占合同额的91.4%),分别是2013年的5.8倍和4.3倍,年均增速分别高达140.92%和107%;2015年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出劳务7781人,是2013年的2.7倍,期末在外劳务9872人,是2013年的3.24倍(图3)。可见,黑龙江省对外承包工程项目主要集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上五个指标所占比重均在七成以上,上升趋势明显。

2. 合作项目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

一是从总体情况看。黑龙江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工程承包主要集中在亚洲,其中新签合同数、新签合同额、完成营业额、派出人数和期末在外人数分别占沿线国家总数(额)的98.45%、98.48%、85.81%、77.66%和50.27%。

二是从在各国完成营业额情况看。排名前六位的依次为蒙古国、伊拉克、俄罗斯、土耳其、印尼和沙特,完成营业额分别为8.62亿美元(占同期全省总额的26.65%)、4.57亿美元(占14.14%)、6.58亿美元、4.16亿美元、3.65亿美元和1.88亿美元,以上合计32.36亿美元,占全省同期对外承包工程总额的91.05%(见表3)。

数据来源:黑龙江省商务厅。

3. 承包工程项目以石油工程技术服务领域为主

2013—2015年间,黑龙江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包工程业务主要集中在电站、路桥、石油勘探和房屋建筑行业,体现了黑龙江省的产业和技术优势。2013—2014年,大庆油田企业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在沙特、伊拉克、印尼和蒙古等国取得了7个石油工程服务项目,其中超亿元项目4个,超千万元项目5个。2014年,大庆石油国际工程公司分别与蒙古国和沙特签订石油工程技术服务项目合同,合同总额4.43亿美元。

对外承包工程实施主体主要为国有企业。包括哈尔滨电气国际工程公司、黑龙江省火电第三工程公司、龙建路桥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庆石油国际工程公司、黑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勘察院、哈电站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和黑龙江省火电第一工程公司。

(三)对外劳务合作

2013—2015年,黑龙江省在工程项下以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劳务只有俄罗斯和新加坡两国。三年共输出劳务5076人,占全省同期外派劳务总数的64.73%;期末在外劳务15693人,占同期的74.56%。新签劳务人员合同工资总额3962万美元,占三年全省新签劳务人员合同工资总额的40.18%;劳务人员实际收入3916万美元,占全省劳务人员实际收入的39.44%。从以上五个指标看均呈上升趋势。

2015年,黑龙江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劳务人员合同工资总额1888万美元,劳务人员实际收入总额1845万美元,分别是2013年的4.3倍和3.2倍,年均增速分别高达106.4%和77.4%;2015年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派出劳务1710人,是2013年的1.1倍,期末在外劳务6407人,是2013年的1.6倍。

四、“龙江丝路带”融入“一带一路”的战略思考

“一带一路”是中国崛起进入关键时期所提出的重要倡议,其建设原则和目标已经在习主席的多次谈话中得到清晰阐述,即本着“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与有关国家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的合作格局。作为一个内外互动的战略,“一带一路”的推进既需要沿线各国的支持与合作,更需要国内各行业、各地方的全面参与。其中,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区特点和优势制定和推动参与战略,创造性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是“一带一路”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

“龙江丝路带”是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充分把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意图,积极发挥地方政府能动性、借助地缘优势、结合地方发展需求、对接国家战略提出的发展规划。实现“龙江丝路带”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对接和融合,既是“一带一路”战略顺利推进的要求,也是“龙江丝路带”实现其设计目标的重要前提。

(一)黑龙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思想

1. 服务国家总体战略。

黑龙江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总体战略利益。“龙江丝路带”规划的提出,体现了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对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意图的把握,是服务中央对外战略的重要举措,承载着通过与蒙古国、俄罗斯以及半岛国家开展经贸合作,提升国家战略资源保障水平、扩大对东北亚地区开放,确立在东北亚地区地缘经济地位的使命。

2. 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通过“龙江丝路带”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搭上国家新一轮扩大开放班车,将黑龙江打造成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为黑龙江经济发展摆脱当前困境,实现结构转型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3. 构建和谐周边。

东北亚地区在后冷战时代仍然是大国角力的战场。以合作为导向的“一带一路”建设致力于构建利益双赢或多赢的合作格局,在东北亚地区形成以合作、和平为主流的国际关系架构。“龙江丝路带”位于“中蒙俄经济走廊”关键节点,是东北亚国家开展经贸活动的重要枢纽,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因此,黑龙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应注意发挥联系东北亚各国的优势,参与和谐周边的塑造。

(二)黑龙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行动战略

从“一带一路”战略的布局看,黑龙江要成功实现“龙江丝路带”与“一带一路”的对接,需借助一个走廊,做实三个领域,即借助“中蒙俄经济走廊”实现对接,做好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产业合作、特别是能源领域的合作。

1. 以“中蒙俄经济走廊”为接口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2014年9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中蒙俄三国元首会晤时指出,中方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获得了俄方和蒙方的积极响应,三国决定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同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和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进行对接,共同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中蒙俄三国通过建设经济走廊,有助于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统一市场,形成资金保障、能源矿产开发、产品销售的区域生产网络。

“龙江丝路带”的建设不仅有助于我国沿边地区开发开放,也符合俄蒙两国经济战略发展方向,有利于将三方利益诉求有机结合在一起,将原本处于中蒙俄三国经济边缘地带的边境地区发展劣势转化为跨境毗邻经济区合作的优势,为中俄蒙三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合作找到了利益契合点。

2. 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黑龙江应利用其区位优势加强与俄罗斯互动对接,共同推动跨境基础设施多点对接、互联互通,加快国际大通道建设,加快完善跨境基础设施。提升“哈俄欧”通道和“哈俄日韩”陆海联运通道功能。适时加密哈欧货运班次。全力推进“三桥一岛一道一港”建设,建成同江跨境铁路大桥,推进黑河跨境公路大桥和东宁跨境公路大桥建设,辟建黑瞎子岛陆路口岸,探索黑龙江参与建设、投资、经营俄罗斯滨海1号国际通道和符拉迪沃斯托克各港口的途径和方式。

3. 推动产业合作

鼓励合作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支持企业赴俄蒙创办经济实体,组建产业合作联盟。加强跨境投资合作,积极建设中俄双向贸易和加工基地,形成跨境产业良性循环。坚持“出口抓加工、进口抓落地”,吸引生产要素向通道沿线转移,构建以跨境通道为依托和以通道沿线重点境内境外园区为载体的产业聚集带,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

依托“龙江丝路带”国际货运通道和域内主要交通干线,以中心城市和交通商贸重镇为节点,以沿线城市重点产业园区为支撑,依托哈长城市群等重点区域,打造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聚集区,形成以“一核四带一环一外”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大力推进同“龙江丝路带”有关国家和地区开放合作,着力构建对外开放新体制,推动对外交流合作向宽领域、深层次、高水平发展,打造全国向北开放重要窗口。

强化与欧州各国经贸合作,重点推进与德国工业4.0、荷兰食品产业和瑞士科技中小企业群的对接。加强与日韩在信息、物流、电子、节能环保、食品等产业领域的合作。推进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以色列的农牧业合作。开发美国、加拿大和东南亚市场,进一步密切与港澳台合作。以“大齐绥”产业合作发展与转型升级示范区等区域为重点,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完善外商投资服务体系,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积极争取和利用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4. 加强能源合作、保障能源安全

促进本省国有大型企业和央企开发利用俄罗斯远东地区能源、矿产资源,通过多种方式进入资源勘探开发和深加工领域,建立资源转化体系,形成利益共享机制。加大石油、天然气、电力、煤炭、铁矿石、有色金属等能源、矿产资源进口力度。扩大中俄电力合作,鼓励企业开发俄罗斯远东地区水力和煤炭资源,建设电站。

5. 积极打造外贸竞争新优势

提升产业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农业对外开放水平,倾力打造农牧跨国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业生产全产业链出口经济;积极运用“互联网+农业”模式,大力发展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扩大龙江绿色品牌产品对沿线国家出口规模。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大力推动龙江重大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序扩大服务贸易对外开放。要依托地缘优势,积极打造面向俄罗斯及东北亚的国际物流、金融、旅游和贸易中心,扩大服务贸易规模,为外贸增长提供新动力。

优化外贸结构。要优化外贸商品结构,实现“优进”“优出”。优化外贸方式,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和边境贸易。优化外贸市场结构。2013—2015年黑龙江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的79.68%在欧洲完成,其中俄罗斯占78.75%;与44个亚洲国家贸易额仅占20.15%。可见贸易伙伴过于集中,尚未形成多元化格局。因此,优化市场结构,开拓多元化市场问题应提到日程。

发展新型贸易模式,增强外贸发展内生动力。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大力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打造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为外贸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大力培育出口品牌,完善自主品牌出口促进机制、保护机制,促进外贸提质增效。

优化外贸发展环境。建立健全外贸企业诚信体系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优化政策环境,切实落实国家和黑龙江省出台的支持外贸增长的政策措施,为外贸企业减负助力,摆脱困境。减少行政审批,清理规范进出口环节各种收费,加快解决中小外贸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加大贸易便利化,降低企业贸易成本。

摘要:阐述了目前“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取得的重要进展,对2013—2015年黑龙江省与“一带一路”沿线66个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和投资合作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战略。

关键词:一带一路,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黑龙江省

参考文献

[1]黑龙江商务厅年度综合分析报告[R].2013.

[2]黑龙江商务厅年度综合分析报告[R].2014.

[3]2015年上半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简况[J].国际工程与劳务,2015(8).

[4]农业“走出去”高唱“新友谊”[N].黑龙江日报,2016-04-07.

[5]乔慧娟.对外承包工程企业须健全境外项目风险管控评价体系[J].对外经贸,2015(8).

[6]西通欧洲东出海——写在“龙江丝路带”跨境通道全线贯通之际[N].黑龙江日报,2016-04-26.

[7]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国家风险分析报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5[M].时事出版社,2015.

一带一路(yidaiyilu)国家战略说明及最新阐述 篇3

摘要:“一带一路”建设是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符合沿线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文章在分析“一带一路”国家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一带一路”的重要外部力量、沿线大国、沿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开放战略进行具体研究,并深入探索这些国家的利益诉求及与我国的契合之处,进而详细讨论了其对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家;开放战略;利益诉求;启示

“一带一路”的理念和倡议是我国主动应对全球经济增长格局变化,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程度的重大战略决策,得到了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当前,这一战略构想已从顶层设计转到了具体推进和务实合作阶段,但由于其涉及国家数量较多,类别较广,沿线地缘政治关系和民族宗教矛盾复杂,使得我国“一带一路”建设进程面临着一定困难和挑战。然而,“一带一路”沿线多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时期,近年来多数国家正不断寻求并提出各自的开放发展战略,以激发自身的经济活力。这又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带来了一定机遇。虽然我国与这些国家在制度、文化等领域存在着诸多差距,但无论是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从应对金融危机、加快转型升级的视角来看,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都是休戚与共、互利共赢的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各国开放战略在彼此经济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存在着较大影响。因此,通过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开放发展战略和利益诉求进行深入研究,探寻其在贸易、投资、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需求和特点,可为我国实现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战略有效对接和合作共赢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启示。

一、 “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发展现状

“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型的经济合作网络,为研究方便,这里将其范围设定为沿线65个国家。该范围内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据统计,近35个国家人均GDP不足4 000美元,仅相当于全球的35.7%。在经济结构上,农业和工业增加值比重显著高于世界水平,而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则明显低于世界水平。在贸易和投资上,据世界银行数据计算,自1990年以来,这65个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约达到14%和17%,远远高于全球同期水平。从贸易来看,该范围内进出口主要表现为货物贸易,其服务贸易所占比例较小;其中,中亚、西亚、中东欧地区多以出口初级原料,进口工业成品和日用生活消费品为主;而东亚、东南亚则多以出口工业成品,进口初级产品为主。从投资来看,近几年来,东亚、东南亚及南亚各国FDI的流入和流出量整体均呈现上升趋势,对外资有着较强的吸引能力;中东欧地区FDI流入和流出发展态势相对稳定,且主要以俄罗斯和德国两个国家为主,其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总量占据整个中东欧区域的60%以上;而中亚五国地区则由于受到产业基础差、政局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对外资的吸引能力较差,且除哈萨克斯坦以外,其余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较弱。

二、 “一带一路”国家的开放战略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投资领域的竞争加剧和世界能源版图重心的转移,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不断发生深刻变革,为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一带一路”国家纷纷提出各自的开放战略,以维持和提升其在这一地带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或寻求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

1. “一带一路”重要外部力量(美、日、韩)的开放战略。美国作为世界上综合实力最强的超级大国,其战略利益的重点一直放在与自身政治和经济发展最为密切的地区。2010年,美国开始启动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首轮谈判,试图重塑全球贸易投资新规则,以实现“重返亚太”的战略目标。2011年7月,美国又首次明确提出“新丝绸之路”的战略计划,进一步加快了其“重返亚太”的步伐。这一计划以“阿富汗”为着眼点,将南亚、中亚和西亚的经济一体化和跨地区贸易连接起来,成为美国试图掌控亚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主导权的一项重要手段。从政治视角来看,美国“新丝绸之路”的构建意在限制我国对亚太地区的地缘经济影响。然而从经济视角来看,美国“新丝绸之路”计划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也存在着很多交集。如在“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美国“新丝绸之路”的目标主要在于实现中亚-阿富汗-南亚的经济连接,进而建成从中亚到南亚密切联系的石油、天然气管道和电力网络系统,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中“道路联通”和“贸易畅通”的思想是并行不悖的。

日本是一个能源及矿产资源极度匮乏的岛国,为了保障本国的能源供应安全及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1999年日本政府提出了“丝绸之路外交战略”,其能源企业纷纷进入中亚地区,与之开展了石油和核能领域的合作,并对这些国家提供一定程度的人才、技术和设备援助,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开发并获取这一区域丰富的油气资源。2009年以来,日本积极推行能源進口渠道及进口种类多样化的开放战略,逐步将其对外能源投资的中心从“中东”地区转向俄罗斯、中亚、非洲和南美洲等地区。这一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将对我国当前的“一带一路”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韩国为加强与欧亚地区国家的经济合作,扩大本国的对外贸易及开放程度,于2013年10月提出了“欧亚倡议”的发展战略,致力于提升欧亚大陆的相通水平,并着力发展与中国、俄罗斯、中亚、蒙古、土耳其等国的经贸关系。这一倡议与我国的“一带一路”不仅在提出时间和推进方向上相似,而且在基础设施、信息通讯、产业园区等合作领域上也有着诸多交汇之处。

2. “一带一路”沿线大国(俄、印、欧盟等)的开放战略。俄罗斯和印度是与我国相邻的两个金砖大国,既和我国存在着地缘政治博弈,又存在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其开放战略对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将产生直接影响。近年来,俄罗斯提出构造“欧亚经济联盟”的设想,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启动,主要目标在于实现联盟内部商品、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推行协调一致的经济政策。俄罗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遗余力地推动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独联体国家经济一体化,建立欧亚经济联盟等组织,不仅能够获取和控制中亚能源及矿产资源,而且也可以在实施统一关税、非关税措施以及技术标准等方面与独联体国家促成合作。这些合作将提高其成员国在能源、工业品等方面与我国的议价能力,对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向西推进增加了一定难度。

印度作为印度洋地区的重要国家,其地理位置在我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过程中非常重要,然而印度对此态度较为消极。2014年9月,印度推出类似“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季风计划”,该计划以印度为主力,推进环印度洋地区的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开发海洋资源,并促进经贸往来。此计划实际是规划了一个以印度为主导的海洋世界,在此之前,印度政府还曾推出过“环印度洋地区合作联盟”、“环孟加拉湾经合组织”等一系列开放战略合作机制,这些战略不仅与我国的海上丝路建设形成了竞争,也给我国的海上贸易带来了较大挑战。

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集团和经济体,与我国在贸易和投资领域有着广泛合作。2014年11月,欧盟推出总额为3 150亿欧元的“容克投资计划”,分别涵盖科技创新、能源、交通、社会基础设施、宽带网建设等五个关键领域。该计划与我国“一带一路”建设有众多契合之处,实现两大战略对接,不仅利于我国对欧投资,而且将为我国资本走出去创造更大机遇。

欧盟内部的荷兰、德国、法国是“一带一路”经过的重要国家,也是我国企业对欧盟投资的传统目的地。其中,荷兰作为欧洲的门户,主张自由贸易,在科研、环保、服务贸易等领域具有比较优势和较大的发展潜力。德国在金融危机后为提高本国工业竞争力,提出了“工业4.0”高科技战略,以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随后,法国也推出了“新工业法国”战略,目的在于解决其在能源、数字革命、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问题。此外,地处南欧的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腊,以及地处东欧的波兰和匈牙利等国,为摆脱欧债危机、恢复经济增长而普遍推动国有资产私有化,同时为加快基础设施改造,多个国家已放开港口、机场、公路、铁路等项目建设的经营权。以上战略的实施为我国“一带一路”的推进开拓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3. “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开放战略。位于“一带一路”沿线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主要有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埃及等等,这些国家多处于经济增长的上升时期,面对国际经济格局的日益变化,它们也纷纷制定并提出了相应的开放战略。如哈萨克斯坦为振兴国内经济,制定了“光明之路”计划,致力于推进其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项目涉及有交通、工业、能源、社会、文化等领域。巴基斯坦为促进本国出口,积极推进自贸区战略,不仅与中国、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签署了自贸协定,也与泰国、土耳其、韩国等国家展开双边互惠贸易谈判。印度尼西亚为发展港口和海洋运输以推动经济增长,提出了打造海洋强国的理念和建设“海上高速公路”计划,支持并鼓励外国投资者参加本国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此外,土耳其提出“2023高铁战略”,以安卡拉为中心联系14个省的高铁网络,形成贯通东西并包括远东、中亚、东南亚、中东、北非五条战略走向的国际铁路走廊。同时,埃及政府也在着手酝酿一个“运河走廊”计划,以重点推进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建设。虽然这些国家的开放战略皆从自身诉求出发,但均可找到其与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契合之处,实现彼此之间的有效对接已成为当前推进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任务。

三、 对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启示

从“一带一路”国家的开放战略可以看出,发达国家正在积极巩固和维持其主导世界或部分地区国际治理体系的垄断地位,而部分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在积极加速推进改革、调整和转型的步伐,以寻求新的发展动力,推动本国经济增长。这些国家的开放战略不仅对我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具有借鉴意义,更对我国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寻求战略对接的政策配合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1. 重視大国因素,协调战略冲突和实现利益共享。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外部力量或沿线具有关键影响的大国,受地缘政治影响,这些国家的开放战略与我国的区域合作倡议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甚至矛盾。“一带一路”建设是构建以互利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举措,因此,我国应积极管控和协调与这些大国之间的战略冲突,充分彰显良性竞争,避免或制止恶性竞争,扩大合作空间,借鉴其开放战略的成功经验,完善自身的发展路径。

(1)如果“一带一路”建设受到美国的阻碍或反对,那么必将给这一倡议的推进带来较大难度。因此,我国应牢牢把握与美国的利益契合点,尽可能地使双方在战略方向上保持一致,积极推动中美在基础设施、能源供应、能源政策、运输安全以及新兴战略性产业等方面的合作,创造共同盈利的空间,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美国对我国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担忧和抵触。

(2)日本和我国之间存在诸多摩擦,其能源开放战略对我国“一带一路”的推进形成牵制。因而针对日本能源战略中心的转移,我国可通过建立多元体系的战略石油储备、参与国际能源贸易价格定价、加快中国-海合会自贸区谈判进程、加强中澳能源资源合作等方式予以应对可能带来的风险。

(3)俄罗斯推行的“欧亚联盟”与我国“一带一路”既存在地缘交叉,又存在本质区别。为确保“一带一路”顺利推进,我国应充分考虑“欧亚联盟”已经推行的规划与项目,以合理分享资源为目的参与其中,尽可能避免利益冲突和过度资源竞争。并加强与俄罗斯和中亚的能资项目合作等,实现多方互补互利、共同发展,以减少或消除俄罗斯对我国“经济扩张”的疑虑。

(4)印度主导的“季风计划”等开放战略,构成了对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竞争,面对此种情况,我国应积极在供给安全保障、能源技术开发利用、勘探海洋资源等领域加强与印度政府的合作,并将其融入到“一带一路”框架中去,以争取印度对“一带一路”推进的支持,进而保障我国海上外贸的运输安全。

2. 加大对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强化互联互通建设。我国作为产能大国,有条件且有能力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并带动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具体可展开为以下几个方面:

(1)应积极参与欧洲的战略投资基金,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推动中国与欧盟的国际产能合作,促进欧洲东部路网设施与我国丝绸之路西端设施相互联通。

(2)抓住关键通道,畅通与中亚国家之间的瓶颈路段,推进与哈萨克斯坦“光明计划”的战略合作,改善其交通、能源、通信设施,与之建立统一的运输协调机制,实现国际运输便利化。

(3)加强与东南亚等海洋国家的口岸设施和港口合作建设,建立陆水联运通道等;加快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带动我国与巴基斯坦在走廊沿线开展基础设施、信息通讯等领域的合作。

(4)进一步完善我国高铁“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土耳其等国家的高铁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我国高铁行业的整体优势,形成国际级产业力量;并加大与韩国的“欧亚倡议”的共赢合作,将亚欧大陆各个次区域串联起来,使之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极。

3. 打造战略联盟支点,加强自贸区建设。“一带一路”区域内存在诸多经济合作机制,我国可利用这些组织打造战略联盟支点,推动高水平自贸区战略的实施。如启动中国与欧盟的自贸区谈判,加快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自贸区战略,促进中国与欧盟的合作由贸易向投资和研发等领域转移;推进中国-东盟、中国-海湾合作委员会、中日韩以及中澳等区域性自贸区建设,并争取尽快达成中国与斯里兰卡的自贸区协定以打通中国与南亚联盟的贸易通道等等,为实现整个亚太自贸区建设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加强国内自贸区建设,进一步完善上海、天津、福建、广东自由贸易区,做好先行先试工作,并倡导建立它们彼此之间的合作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各自的国际商品中转集散功能,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商品展示、销售及采购中心,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我国“一带一路”的推进。

4. 借助“一带一路”,积极参与并引领国际经济规则制定。当前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规则具有一定的不合理之处,特别是美国通过两翼策略(TPP、TTIP)和诸边谈判推行的新一代贸易投资规则,广泛体现了美日欧等少数发达国家的利益,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一带一路”沿线新兴经济体的发展。这些新规则强调的高标准皆在WTO和APEC的现行规则之上,给我国带来一定机遇,也带来较大挑战。因而,对于符合我国改革发展方向的有关规则,如环境保护、知识产权、服务贸易等方面,我国应密切跟踪且深入研究这些新规则重构的演进趋势,通过调整国内改革措施来适应这些有利于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高标准规则;对于当前具有较大争议的相关规则,如劳工标准、政府采购、竞争政策等方面,我国可以借助“一带一路”的共赢模式,联合拥有较多共同利益的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并引领该区域的规则制定,以增强我国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 公丕萍,宋周鶯,刘卫东.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的商品格局[J].地理科学进展,2015,(5):571-580.

[2] 李东阳,杨殿中.中国对中亚五国直接投资与双边贸易关系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2,(12):90-95.

[3] 欧阳向英.欧亚联盟——后苏联空间俄罗斯发展前景[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2,(4):76-80.

[4] 许培源,陈乘风.印尼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J].亚太经济,2015,(5):20-24.

[5] 俞培果.日本能源政策抉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2012,(6):34-41.

[6] 吕承超,徐倩.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空间非均衡及互联互通政策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5,(2):44-53.

基金项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项目号:201502);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两大开放战略的协调机制与政策研究”(项目号:15AZD008)。

作者简介:孙乾坤(1987-),男,汉族,河南省周口市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经济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李大夜(1981-),男,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经济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寇埻(1982-),男,汉族,山西省太原市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经济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

上一篇:学校防流控辍保学措施下一篇:房地产项目前期策划报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