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的因素

2024-06-10

粮食安全的因素(通用9篇)

粮食安全的因素 篇1

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

1.影响粮食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

(1)人口增长。人口是影响粮食需求的直接因素。粮食作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其需求弹性较小,人口增加将推动粮食消费量刚性增长。

(2)消费结构升级。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3)生物质能源需求增加。

(4)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2.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

(1)耕地数量。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耕地是决定粮食供给的基础。

(2)耕地质量。耕地质量问题正在成为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隐患

(3)水。水是农业的命脉,水的供需矛盾成为影响粮食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

(4)气候条件。气候资源综合影响着粮食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及产品质量,对粮食生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5)科技进步。科学技术是推动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6)种粮成本。农药、化肥、农用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用工成本的提高,使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影响。

3.粮食价格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从我国的情况看,自2009 年下半年以来,国内粮价呈加速上涨态势,使粮食安全受到威胁。

4.影响粮食安全的其他因素

(1)外贸依存度。当我国的粮食供不应求时,必须依赖进口解决,而我国粮食进出口的变化直接影响世界粮食市场的价格,从而对粮食安全产生很大的威胁。

(2)粮食储备能力。受粮食生产和粮食进口限制的影响,我国必须有足够的粮食储备以备不测。

保证粮食安全的对策

1.严格保护耕地,遏制耕地的减少

2.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强化科技支撑,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

4.加强土地环境保护,减少污染,保证土地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

5.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健全储备粮调控机制

6.建立粮食生产能力的“蓄水池”,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7.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灵活运用进出口手段,为调节国内粮食市场服务

8.逐步建立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阶层的粮食救助制度,保证他们对粮食的基本需要

粮食安全的因素 篇2

一、粮食安全与三农因素的关系

粮食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牵涉方方面面, 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双重威胁, 但从根本上来说却离不开农业、农村、农民三大基础性因素的影响。农业资源环境包括农业资源状况和农业生态环境两个方面, 其中耕地、水资源和农田基础设施属于基础性因素, 在形成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中起决定性作用。经济政策因素由科技的资金投入和政府的政策倾斜等方面构成, 其中技术设施和科技开发应用属于支撑要素, 在形成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中有关键作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经营方式与政府的扶持政策属于保障要素, 主要起到保证作用。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三农问题上, 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措施, 从宏观上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而良好的三农环境又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农民作为粮食生产的主体其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农村作为孕育耕地的土壤其在粮食生产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说创造一个良好的农业环境对我国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二、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三农因素分析

(一) 农业资源环境因素。

1.耕地资源面积不断减少。

耕地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最为重要的要素。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 中国已经失去了1, 500万公顷的耕地, 其中大部分耕地是因为城市化、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而被占用的, 再加上沙化土地面积增加, 1996~2006年我国耕地平均每年减少1, 240万亩。[1]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 人口持续增长, 沙化土地面积不断增加, 耕地资源的占用压力持续增大, 耕地不断减少的趋势将难以避免。

2.农业用水资源严重不足。

农业用水供给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有力保障。虽然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淡水资源, 但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 200立方米, 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 供水不足的问题正在加剧。水资源短缺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约束作用也在增强, 全国水资源总量中, 城市和工业用水比重不断提升, 农田灌溉用水受到极大挤压, 过量开采已使华北、东北、黄淮海地区等主要农区的地下水位大幅下降, 农田打井和灌溉成本越来越高, 粮食生产受水的制约越来越大。[2]

3.农业生物环境污染严重, 造成耕地质量持续下降。

据统计, 目前我国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达2, 000万公顷, 占总耕地面积的1/6;因工业“三废”污染的农田近700万公顷, 使粮食每年减产100亿公斤;全国农药总施用量达131.2万吨, 平均每亩施用931.3克, 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 农药施用后在土壤中的残留量为50%~60%, 全国有1, 300~1, 600万公顷耕地受到农药的污染。我国的土壤环境质量面临严峻趋势。[3]

(二)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因素。

农业投入不足,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 特别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欠账较多。目前全国有效灌溉面积只有8.38亿亩, 大部分为20世纪50~70年代修建。由于年久失修、工程老化和不配套, 每年有1亿亩耕地不能灌溉。田间工程不配套, 农业用水利用率低, 只有45%左右, 农业用水短缺和浪费都很严重。[3]

(三) 农业组织因素。

一是农村经营组织化程度低, 达不到适度规模经营, 增加了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 劳动力及农业固定资产又得不到充分利用, 制约了农业机械化、专业化, 也限制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使用。二是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不高, 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和能力不强, 既懂技术又会管理、市场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缺乏, 加之农业生产信息不畅, 农民种植盲目, 导致生产结构不合理。

(四) 农村市场与金融因素。

一是农产品价格过低,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据统计, 2005年与2004年相比, 全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累计上涨9.9%, 而同期粮食的价格仅上涨1.3%。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加, 有损粮农利益, 挫伤其种粮积极性。二是金融支持严重不足。在广大的农村市场, 信贷需求主体数量大, 但土地经营规模小, 高度分散。再加上农业生产季节性强, 周期长, 受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影响大, 农民收入水平远低于城市, 户均拥有的财富和抵押品严重不足等不利因素, 导致了农村金融的交易成本和信贷风险都很高, 一般的金融机构不愿涉足农村信贷市场, 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商业性金融机构甚至以此为借口纷纷撤离农村信贷市场。

(五) 农村科技文化因素。

一是农民技术素养不容乐观。老人、妇女和屈指可数的少量青壮年构成了新形势下农村的留守人口, 他们成为农村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全部劳力。尽管他们生产经验丰富, 但思想趋于保守, 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从而直接影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二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部分地区由于农业科技公益性及责任性不明确, 致使乡镇技术推广工作主要由乡镇政府管理, 工作重点一般只在县乡级, 这说明我国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尚不健全。再加上近年来国家资助和研究的重点由高产转变为优质, 由粮食作物转向其他经济作物, 由此也导致了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下降。另外, 科技体制不合理, 科研、技术服务与生产三部门之间相互独立, 缺乏有机的、紧密的联系。技术服务部门掌握和储备的实用技术较少, 难以形成有效的科技推广体系。

三、解决三农问题, 确保粮食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一)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保护。

1.实行严格的耕地和水资源保护制度。首先, 认真贯彻落实《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坚持和完善土地承包制度, 保证农民有长期稳定的土地经营权, 尤其要严格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 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 用途不改变, 质量不下降。特别加强城镇、郊区耕地和基本农田的保护, 严禁以改造“城中村”和实行“民改居”等名义随意滥占乱用耕地。把基本农田的认定落实到地块, 落实到农户, 严格保护措施。严格耕地审批手续, 建立省级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其次, 实行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强农业用水资源保护, 节约农业用水, 防止农业用水污染。改变传统的农业用水方式, 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建立科学合理的用水机制, 形成政府、集体、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农业节水建设的局面。

2.大力加强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建设好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根据南方种稻区、北方旱作区等不同区域在主导技术、耕作制度等方面的差异, 有针对性的开展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工程措施与农艺技术的有效结合。以中小水利工程的维护和建设为重点, 提高防洪调蓄能力。完善农田灌排体系, 增加有效灌溉面积。

3.加快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服务体系, 确保土地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建立信息库, 定期收集土地流转信息, 完善市场中介组织和土地定级及价格评估机构, 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程序, 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

(二) 依靠科技, 提高粮食单产和质量。

1.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实施科技兴粮战略, 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快体制改革来整合农技推广资源和力量, 加大政策扶持来引导农户应用农业科技;同时围绕着改造传统农户、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目标, 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培训。从基层做起, 着力提高农户的融资经营能力、科技应用能力、机械使用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使农户逐渐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明白人”。

2.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提高农业武装水平和农业科技应用水平。推进以粮种培育、良法栽培和防灾减灾为重点的科研攻关。加快构建以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体培训为载体的推广示范工作机制。加快拓展以粮食作物机耕、机播、机收为关键环节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领域。完善基层病虫害综合防控、良种繁育推广、地力监测保护的设施和手段。

3.加快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提高农民种粮水平。

(三) 加大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一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进步的信贷投入, 对支农再贷款要进行财政贴息, 推进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其中至关重要的就是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的农村金融格局, 引导更多资金投向农村, 改善粮食生产条件。二是进一步落实扶持农业生产的相关政策, 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首先, 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对农民的生产补贴制度和对粮食价格的支持保护制度。重点向主产区、种粮农民和种粮大户倾斜, 完善补贴方式, 简化补贴办法。其次, 确保“三补一减”和最低收购价政策的顺利贯彻实施。健全配套办法和各项措施, 密切跟踪粮食市场行情, 分析供求和价格走势, 把握好公布最低收购价的时机。再则, 加强对生产资料市场尤其是农药、化肥、柴油等生产资料价格的监管, 通过正确的价格导向作用, 引导和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 从根本上切实增加种粮农民的效益。

(四) 加强和改善政府服务体系。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服务组织, 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和现代物流体系建设。重点扶持粮食批发市场建设, 完善期货交易, 扩大订单收购, 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流通市场, 为粮食产销衔接提供规范、公平、便捷的交易平台。[4]同时, 对粮食生产、需求、库存、价格和国际市场动态以及相关突发事件进行实时监测和动态分析, 定期发布粮食供求及市场价格信息, 正确引导粮食的生产和流通并为粮食主管部门的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等.2005~2006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213~228

[2].毕洪文.我国农业资源环境现状及其保障措施[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6, 2:31~32

[3].陆益龙.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需求及影响因素——基于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8, 3:89~96

粮食安全的因素 篇3

关键词:粮食安全;粮食进口;政治因素;灰色关联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5)03-0041-04

一、前言

2014年我国粮食产量已实现“十一连增”,但中国粮食进口也在年年增加,我国依靠自身的粮食产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食物消费需要。由于淡水、耕地等资源限制,我国粮食产量持续增长难度愈来愈大(高洁,2014)。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政府和专家关注的焦点。研究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文章非常多,许多学者从政治角度分析了粮食安全,认为粮食安全的威胁已经不是简单的来自粮食减产,自然灾害,粮食的政治性也非常明显, 粮食已成为农业超级大国的政治武器,一定的程度上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然而这些研究主要从定性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计量实证性不足。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粮食进口与粮食安全的关系,探讨政治因素是否显著改变这种关系,利用1995-2012年的相关数据实证政治因素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二、政治因素对粮食政策的影响

粮食出口国的粮食贸易政策,是影响国际粮食市场的最主要政策因素。一个国家的粮食政策对其他国家的农业经营者和粮食消费者会产生连带影响(帕特里克·韦斯特霍夫,2011)。国际粮食出口总量关键集中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而粮食进口国则较为分散且多为发展中国家,这就形成了少数粮食出口发达国家控制国际粮食贸易价格和数量的局面。近年来,粮食出口国的农业政策,尤其是粮食出口政策对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日益显著。这种影响首先体现在,当粮食出口国的粮食生产受灾、或国际粮食市场供应不足,粮食出口国将以关税或非关税壁垒等政策限制或停止本国粮食出口,借此来保护本国消费者。

政府不仅对国内的农业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且政府为本国经济营造的国际政治环境同样是重要的,这种政治环境就是政府与政府之间的相互信任程度。政治互信虽是建立在经济合作的基础之上的,但是政治互信对经济合作的反作用也是极为重要的,对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观念是有重大影响的,也就影响了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政策。日韩两国的粮食自给率和库存率都严重低于 FAO建议的一般性指标,但两国政府都认为不会面临粮食安全的威胁。而中国粮食自给率远高于日韩两国,却一直为粮食安全所困,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地缘政治环境不同。国际政治中的粮食安全侧重于主权国家在食物供应链层面的风险。世界粮食贸易主要控制在以美国为首等少数西方发达国家手中。日本和韩国是海上强国,又是美国的战略盟友,无论是运输安全还是粮食的供给保障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虽是日韩两国的近邻,经济发展也类似日韩轨迹,但地缘政治类属要求中国不能照搬日韩两国的粮食安全模式。中美意识形态不同,在合作的外表下美国对华政治政策一直怀有敌意,美国历史上有多次因政治原因使用粮食禁运的案例。因此,中国只能将粮食自给作为国家战略优先考虑。

粮食禁运是政治因素的极端体现,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双输结果,但粮食禁运的可能性始终围绕中国,许多学者研究这种可能性会不会转化为现实性。卢锋(1998)研究国际粮食禁运的历史以及中国与西方国家粮食贸易关系的演变情况;从历史事实的轨迹推断, 中国未来遭遇大规模粮食禁运的可能性较小。并且国际经贸环境的自由化演变趋势会进一步降低这类事件的发生机率。粮食禁运风险不应成为制约中国有关政策调整的决定性因素。朱晶(2000)认为实施有效的粮食禁运必须满足三个条件:被禁国对粮食进口的依赖;出口国有能力控制粮食出口的数量和国别;被禁国缺乏替代的进口粮源。通过分析粮食禁运的效果和成本,认为美国对中国粮食禁运的可能性不大,也不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三、政治因素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实证分析

(一)粮食进口的政治因素折算

政府因素对国内的粮食进口有重要影响,而且政府为本国经济营造的国际政治环境同样是重要的, 政府对本国一般是可控的,对国外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政府的影响系数主要考虑与国外政府的影响。国外政府对农业资源的影响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与中国关系的等级,二是国外政府的稳定性易导致资源的政治风险,各国政府稳定性指数可从有关国际组织数据库查询。

中国与外国关系的定量方法参考阎学通和周方银(2004)国家双边关系定量衡量的赋值法。本文依据其赋值方法并简化处理中国与外国关系定量。按照外交关系亲密程度,从1996年开始将与建交的国家进行关系分类分等级,按照等级由低至高分别为:单纯建交、睦邻友好、伙伴、传统友好合作和血盟5类关系。其中,伙伴关系又分为:合作伙伴、建设性合作伙伴、全面合作伙伴、战略伙伴、战略合作伙伴和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国与国的政治关系还受经济关系的影响,故中国与国外签订的贸易协定会提升中国政府与国外的互信水平,在此期间主要受中国加入WTO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的影响。各国政府的稳定性和政策的一致性也会波动影响国与国的政治关系程度,本文的各国政府稳定性指数来自ICRG(International Country Risk Guide)数据库,这是目前学界使用较为普遍的和公认较为可靠的指标。

中国与国外有粮食贸易往来的国家众多,本文选取在中国粮食进口量排名靠前的7个国家,具体为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巴西、泰国、越南和法国。根据这7个国家在中国粮食进口中的比重进行加权综合,最后得到政治影响系数见表1中政治影响系数一栏。

(二)灰色关联度分析

粮食的定义各国不完全一样,中国的粮食定义包括麦子、大豆、玉米、 稻米和薯类。粮食安全可从粮食自给率、人均粮食占有量和营养程度等方面来衡量,本文采用本国粮食生产总量与粮食消费总量的差异程度来衡量,即基于本国能力的供需缺口来测算。一国的粮食消费量与人们的生活水平密切相关,供给来自三部分,本国当年生产量、本国历年储备量和国外粮食进口量。一个国家的粮食储备量在一个范围内波动,调节余量有限。因此,在不受其它因素影响下,供需缺口与粮食进口量密切相关,供需缺口愈大,粮食进口愈多,关联系数极高。事实上,粮食贸易的因素影响非常多,有市场波动、自然灾害、支付能力和政治方面等诸多因素,其中政治因素是主要原因,如果政治因素发挥作用,那么,供需缺口与粮食进口量的关联系数就会发生显著改变。

国内粮食进口量对粮食安全的相互关系极为复杂,难以厘清各种影响机制,故二者匹配关系可用灰色关联度来表示。灰色关联分析是灰色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一种通过计算灰色关联度,用灰色关联序来描述因素间关系的强弱、大小和次序的多因素分析技术。其基本思想为,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可用来判断关联是否紧密。曲线相似程度越高,相应序列之间的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本文采用灰色斜率关联度分析方法。该方法的几何思想是,可用曲线的斜率变化来描述曲线的变化趋势,如果两序列对应处的曲线斜率越接近相等,那么两条曲线的变化趋势就越接近平行,两序列就越具有更高的关联程度。斜率关联系数计算如下:

斜率关联系数

(1)

标准差能综合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或个别差异程度,公式中添加这一项为了消除两序列差别过大时的不良影响。

运用公式(1)测算供需缺口与粮食进口量的斜率关联系数得到历年的关联系数1;粮食进口量与政治影响系数相乘得到折算进口量,同样运用公式(1)测算供需缺口与折算进口量的斜率关联系数,得到历年的关联系数2,测算结果见表1。

用SPSS软件对关联系数1和关联系数2进行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检验。用Wilcoxon配对法非参数检验P值为0.523;用配对T检验参数检验P值为0.657。统计检验说明关联系数1和关联系数2无显著意义的差别,即政治因素在1995-2012年期间对中国的粮食安全没在造成影响。

四、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建议

虽然从实证角度说明政治因素对中国的粮食安全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只是说明政治因素对粮食安全的可能性并没有转化为现实性,但危害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杨正兵等(2009)从全球小麦贸易格局的变化中分析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贸易集团对中国进行小麦禁运的三个条件已基本满足。因此,中国应从以下方面加强粮食安全的保障。

(一)扩大粮食规模经营,提高国内粮食产能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耕地面积越来越少,为了保障粮食安全,我国应加强耕地保护,优化生产经营规模,提高国内粮食产能。此外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强化补贴,降低生产成本,集中化经营,提高生产者积极性。

(二)加强粮食宏观调控,健全粮食补贴政策体系

加强粮食市场调控,使得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对粮油供求形势、市场价格的进行严格监测,坚持和完善粮食支持保护和补贴制度,加大对补贴力度。为了保障粮食供给的需要,加大对粮食补贴政策的研究。做好粮食重点宏观调控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粮食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三)推动粮食进口市场多元化,合理维护粮食进口自主权

中国粮食供给能力不足,在确保国内粮食安全、自给自足的前提下,保障我国粮食市场的供求平衡,降低对国际粮食市场的过度依赖,要推动国内粮食市场多元化,加强与多边国家的粮食贸易。合理维护粮食进口自主权,避免我国粮食对国外单一市场的过度依赖。

(四)加强粮食科技投入,推进科技服务

粮食的科学种植能够有效的提高粮食产能,节约土地。把科技进步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进行农业新技术创新 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增加粮食生产中的科技投入,建立优秀的科技生产队伍,保障国内粮食安全,为了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对“三农”的支撑作用,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和推广能力。逐步建立完善了以各级农技推广单位为架构的农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立了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的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服务体系。使中国粮食的发展得到较好的保障。

(五)扩大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增强全球粮食定价的话语权

中国是粮食的生产大国,更是粮食的消费大国。但全球粮食的定价却掌握在美国等少数国家手中。中国应扩大对粮食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投资,在美国为首集团之外再造粮仓,通过新增供给打破美国粮食定价的垄断权,使粮食价格在市场合理的区间波动,不受美国等国家的政治因素干扰。

五、结论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说明了1995-2012年期间,政治因素并未影响中国的粮食进口,从而影响中国的粮食安全。验证了相关学者认为当前粮食禁运的条件尚不具备的结论,以美国为首的政治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集团对中国发起粮食禁运可能性不大。然而,政治因素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始终存在,中国应采取措施保障自身的粮食安全水平,消除或改变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高洁.论粮食安全与粮食贸易的关系[J].农业经济,2014(06):114-115.

[2]卢锋.粮食禁运风险与粮食贸易政策调整[J].中国社会科学,1998(02):32-47.

[3]朱晶.贸易、波动、可获性与粮食安全[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0:44-45.

[4][美]帕特里克·韦斯特霍夫.粮价谁决定[M].申清,郭兴华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20-25.

[5]阎学通,周方银.国家双边关系定量衡量[J].中国社会科学,2004(06):90-103.

[6]杨正兵,童葶.小麦贸易格局的演变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基于“粮食禁运”的理论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9(17):320-325.

粮食安全的因素 篇4

现食安全的对策

(2010年在全市基层农技人员培训上的讲话)

“粮食安全”的概念是20 世纪70 年代初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人们对粮食安全的认识经历了以下历程:

一、提出初级概念阶段。粮食安全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 主要强调了粮食的数量安全,这是对粮食安全的最初认识。

二、认识提升阶段。80 年代末至90 年代初开始强调粮食的质量安全与生态安全, 即“在任何时候任何人都可以获得安全营养的食品来维持健康的生活”。

三、丰富升华阶段。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给出了“可持续食物安全”的定义: 食物安全意味着所有人随时能够获得保持健康生命所需要的食物, 可持续食物安全旨在不损害自然资源的生产能力、生物系统的完整性或环境质量的情况下达到此目标。

我国学者也提出了有关粮食安全的有关学术上的认识和见解。可见粮食安全概念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人们对粮食消费水平的逐渐提高而不断演变, 不断增加新内涵。

但是,不论粮食安全的概念以及人们对粮食安全的认识如何变化、升华,农业技术将始终在粮食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农业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农作物播种面积,从而确保粮

食数量安全。比如,我市农作物的间套作种植模式,就有效地利用了

土地,提高了复种指数,增加了种植面积;另外对贫瘠地的利用、对

撂荒地的利用,都需要农业技术做支撑,才能保证更大有效播种面积。

二、农业技术也是粮食质量、生态的保证。我们现在有很多高效栽

培措施,比如肥料的施用技术“何时施肥、施什么肥”是提高粮食品

质的必要措施;我市的油菜免耕栽培,可以有效地减少对耕作层的损

伤,避免水土流失。

三、采取有效农业技术措施,才能实现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可

持续粮食安全,是对粮食安全认识的升华阶段。四川农业大学邓良基

教授主持的《四川循环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也与可持续

有关。结合多方面农业技术措施,就可以实现粮食安全的可持续发展。

四、科研上对高产高效品种的选育,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前提。

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良好,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7年丰

收,达到近1.1万亿斤。但在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不断发展和人口增

加的背景下,粮食需求增长、耕地减少、淡水资源紧张的趋势不会改

变,粮食增产的难度大,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一)粮食产需缺口扩大。综合考虑人口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

高、经济发展等因素,预测2020年,我国粮食需求总量11450亿斤。

按照粮食自给率95%以上测算,202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需要达到

10800亿斤以上。目前,粮食供需区域性和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

粮食生产重心北移,南方销区粮食产需缺口扩大,资源条件较差的西

部及西南部分地区也存在缺口。

(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我国水利建设尚不能满足现代

农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部分地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严重滞后,病险

水库除险加固任务仍十分繁重。近年来,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数增加,农民对水利建设的投工、投劳锐减,新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和管

护机制还没有建立。目前,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所占比重为48%,部分

灌区工程设施老化失修严重,配套差,末级渠系建设滞后,缺少基本

灌排条件,洪涝干旱防灾减灾能力脆弱。

(三)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强。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

率为48%,比发达国家低20个百分点左右。农业科研与生产结合不紧

密,基础性研究比较薄弱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到位率低。种子产业发

展存在育繁推脱节、育种水平低、种子企业缺乏竞争力、市场监管技

术和手段落后等问题。

(四)种粮比较效益长期偏低。尽管近几年粮食价格稳步上

升,但农民种粮收入仍然不高,特别是与从事其他产业相比,种粮比

较效益明显偏低,一些地区出现了粮食“副业化”等趋势。从发展趋

势看,随着农资价格上涨、人工费用增加,种粮成本将逐步上升。同

时,农村留守的劳动力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相对偏弱,连续增

产后有的地方出现了放松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倾向,都对进一步稳定和

发展粮食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我们要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以实施粮食重大战略工

程为抓手,以提高单产和优化品种结构为主攻方向,充分调动地方政

府重农抓粮和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要

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田生

产能力。土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稳定播种面积是粮食增产的保障;

同时要加强粮田生产能力建设。

二要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科技要以种子为重点,要加快

培育以大企业大基地为主体、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提高优

良品种的研发和扩繁推广能力。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

设,提升农技推广公共服务能力。大力开展高产创建活动,提高粮食

单产水平。

三要大力建设粮食优势产区。把优势产品放在优势比较突出的产

区生产,能够极大地提高产量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

四要提高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积极性。从农民积极性来看,一方

面要继续帮助农民减少种粮成本,规避生产风险;另一方面要不断提

高粮食价格,增加种粮比较效益。

让我们一起努力,团结奋进,让农业技术成为实现粮食安全的有

力推手,创建可持续的的粮食安全,实现可循环的农业发展。

粮食安全的小论文 篇5

粮食安全是一个国际性话题,FAO(联合国粮农组织)表示,目前全球粮食安全依然没有解决危机,甚至某些指标还在恶化。其主要原因在于:一,粮食供给处于紧平衡,据FAO的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粮食供大于需只有4000万吨;二,粮食价格滞留于高位,据OECD和FAO联合发布的《2009-2018农业展望》报告,粮价总体水平目前远高于10年平均水平,一些粮食的价格比1998年—2008年的水平高出了一倍;三,饥饿人口有增无减。

同时粮食安全也是一个与中国密不可分的话题。众所周知,中国要靠“世界10%的耕地来养活世界22%的人口”,同时对于处于高速发展且又面临抉择的中国来说,稳定是前提,稳定的前提之一便是人民吃饱肚子,即中国的粮食安全必须得到保障。通过阅读文献,可以发现粮食安全保障大体上从这两方面着手:一是保证耕地面积,例如经常提到的18亿亩耕地红线;二是研究新技术,提高单位面积耕田的产量。

关于保证耕地面积这点,学者们在论述时会提到农民种田积极性不高,郑老师认为原因在于“在外打工一个月的收入等于在家种粮一年的收入,高产带来的收入有限,农民就没有太多的积极性改土改技精心耕作”。另外,2006年以后尽管不仅取消了农业税,而且还发放种粮补贴、粮种以及农田器具补贴,但是由于国内对粮价的管制,这些举措给农民带来的利益有限,远低于打工收入。再加上地方政府部分官员贪污补贴款项,更是打击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毕竟在农民看来,粮食安全和其无关啊。

关于种粮新技术,现在主要也形成了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求助于转基因农作物,以求得粮食增产,一劳永逸的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中科院某位院士);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转基因食物对人体有害,不能发展这种技术,特别是在食物方面(郑风田教授),而是要发展传统育种技术(袁隆平超级水稻)。在这方面,因为近期食品安全问题甚嚣尘上,所以人们普遍对转基因食物“谈虎色变”。

粮食专家谈我国粮食安全对策 篇6

提高单产要靠技术进步,推广技术则靠产业化经营

提高单产是必由之路

“吨粮田”首创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树安认为,进入21世纪后,粮食的增产途径再也不能走扩大面积,广种薄收和破坏环境的途径了,而是应该走大幅度提高单产的道路。我国现有粮食种植面积约10亿亩,其中生产水平较好的旱涝保收农田有5亿—7亿亩。如果按照中国农业大学提出的集约多熟超高产研究计划————“123,234工程”,即在我国一、二、三熟地区分别建立年亩产2000斤、3000斤和3500斤—4000斤的粮食超高产田,将可以实现粮食年总产6.4亿吨—7.2亿吨,从而实现“种好10亿亩田,养活16亿口人”的战略目标。

被称为我国“杂交大豆之父”的孙寰教授提出,解决我国粮食安全其实就是要提高全国粮食总产量,这可以通过在有限面积内提高单产和增加种植面积两种办法来实现。但是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所以只能通过提高单产来提高粮食总产量。

技术创新是根本保障

原农业部部长何康曾指出,提高粮食单产,保障粮食安全,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但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科技来解决问题。

孙寰教授提出,国家应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入,改变我国目前农业科研投入占不到gdp的1%的现状。

产业化经营是最终出路

专家们认为,推广技术的最佳途径是产业化经营。

戴景瑞教授提出,我国不是没有好技术,而是因为生产形不成规模,导致农民生产成本过高,农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就不高,使很多优良技术品种的潜力没有发挥出来。因此,我们要实行产业化经营,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生产。

张改生教授则表示,专家的成果要体现到农民田头,需要一个中间转化的环节,那就是企业,企业化运作可以为成果转化提供一个平台。他所在的研究所自从去年和杨凌控股集团合作以后,新品种的生产规模从以前50亩示范田猛增到现在的上万亩,规模效益明显,产量自然也就提上去了。

限制粮食产量因素的探讨 篇7

近二十几年来, 由于农机具大量使用, 农村大牲畜饲养量下降, 农家肥来源减少, 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降低, 土壤保水、保肥、供肥能力下降。不但影响到产量的提高, 且导致农产品品质变差。

耕地土壤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载体, 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一定的水肥条件, 如果只用地不养地, 只靠农药化肥来维持短时期的产量, 就谈不上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

建议:引进秸杆还田机械, 将目前大量遗弃、烧毁的秸杆转化为土壤有机质肥源, 逐年提高土壤肥力。

二、加速农业机械更新、配套, 促进农机农艺结合

目前大豆、玉米机械种植达80%以上, 实际生产中存在着严重的农机、农艺不配套问题。农业机械存在的问题是设备老化、性能下降, 比如大豆、玉米地要求土壤耕翻深度应达到18~20厘米、耕茬12~15厘米, 但目前许多地块翻深仅在12~15厘米, 耕深10厘米。土壤犁底层变浅, 耕层变薄。作物扎不下根, 影响作物生长发育。

播种机械也存在较大问题, 例如不能分层施肥, 播量不准, 播深控制不准。导致秧苗断带、秧苗素质差, 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

建议提倡以村、乡为单位联合购买大中型机械, 联合耕翻、耕种, 提高整地、播种质量。

三、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质量良莠不齐

目前, 农作物生产越来越离不开对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 各类农用物资质量好坏, 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的丰欠、农产品的品质。

近年农资市场上伪劣种子、化肥、农药频频登场, 由于农资产品的特殊性, 即使是农业技术人员也无法只凭肉眼判断其质量好坏。使用劣质种子, 在播种之日影响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

配方施肥从理论上来说因地施肥, 因作物施肥, 无疑会使作物施肥合理性得到改善。但从肥料施用效果讲, 受自然条件如热量条件, 水分条件, 土壤结构状况, 作物类型特点等诸多因素影响较大, 同一配方, 在同一地块, 同一作物上应用, 不同年际间施肥效果差异很大。确定不同土质, 不同热量条件, 不同降雨条件下的土壤肥力释放及肥料利用率, 总结出一套适合特殊生产条件的肥料配方, 需多年的探索。

五、种植结构调整

近年大豆种植面积有所下降。严重重迎茬的大豆田转为玉米或杂豆、经济作物, 作物种植结构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这种改善源于市场压力即大豆种植效益的下降, 而不是理性的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科学调控。

对于旱地作物, 连年的重迎茬及不合理的盲目种植比例, 都会导致土壤肥力的过度消耗, 土壤结构的破坏, 有毒物质的积累, 病虫害的猖撅。

七、因地制宜采用先进技术, 挖掘技术增产潜力

根据不同区域自然生产条件采用不同特点的技术措施, 如在水稻种植水平较高的稻田种植区采用较先进的钵育摆插技术;对于育苗条件较好地区, 可采用大中棚育苗技术;对于稻田面积大、劳力紧张地区采用抛秧栽培技术。

玉米种植区, 土地肥沃、耕层深、自然条件优越地区, 可采用玉米密植通透栽培技术;而山区、坡岗地仍采用常规栽培技术。

浅谈影响世界粮食贸易的主要因素 篇8

【关键词】 粮食 贸易 影响因素

1.关于粮食的界定

关于粮食的概念,东西方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简称FAO)所说的“粮食”指谷物,包括稻谷、小麦、粗粮(Coarse Grains),其中,稻谷是专指未碾磨的稻谷,将其按65%的出米率折算成大米;而粗粮又包括玉米、大麦、高粱等。按照我国的传统理解,粮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讲,粮食是指谷物类作物,包括稻谷类、麦类、玉米和高粱等。从广义上讲,粮食是指谷物、豆类和薯类的集合,包括农业生产的各种粮食作物和粮食部门经营的全部品种。因本文主要研究世界粮食问题,故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概念。

2.影响世界粮食贸易的主要因素

粮食不仅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而且是国际贸易中的大宗商品,同时粮食的进出口贸易也是维护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早在18世纪末,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及城市化的发展,欧洲一些国家首先出现了小麦进口的需求,国际间的粮食贸易便随之产生。迄今,虽世界粮食贸易史已有200余年,但在上世纪40年代之前一直处于贸易数量较少、价值较小的阶段,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尚未产生大的影响。直到战后,世界粮食贸易便日益增长,尤其是70年代以来迅速扩大,而且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到世界各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尤其是近几十年,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国际分工的扩大,全球粮食贸易呈增加趋势,但同时也受到诸多错综复杂因素的影响。

2.1 资源禀赋

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来讲,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认为,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各个区域或国家都应该出口使用低廉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进口使用昂贵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开展贸易,从而更有利于提高各区域或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粮食也是如此。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区位不同,因而它们所具有的农业生产资源禀赋也是千差万别的,如影响粮食生产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等都是有差别的。

各个国家通常会生产自己相对优势较大的农产品,而購买相对优势小甚至没有的产品。一般来说,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且地广人稀的国家,他们能够集中土地资源进行规模化的粮食生产,粮食供大于求,从而出口大量的粮食,如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等。而人口众多但土地资源又少的国家,如中国、日本等就需要进口粮食。资源禀赋差异的存在,就导致各国有必要参与国际粮食贸易。

2.2 国际市场粮食供应情况

国际市场粮食的供应状况也是影响粮食贸易的一大因素。这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讲:一是从世界粮食总产量来说,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是否拥有足够的粮食供出口,参与国际粮食贸易,从而使"粮食进口国"可"买得到"粮食。据联合国最新数据统计,全球食物不足人口总数在2009年估计已达10.23亿,预计在2010年会降至9.25亿,降幅9.6%。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2亿,对于世界,尤其是主要粮食出口国是否拥有足够的粮食进行粮食贸易,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二是从某个具体国家或地区粮食总产量来说,在世界粮食盈余时期本国是否减产或缺粮,同时是否具有经济购买能力,即"买得起" 。据联合国《作物前景与粮食形势》(2010,9 第3期),2008年世界一些国家或地区,如毛里塔尼亚、尼日尔、津巴布韦等国,由于作物歉收、自然灾害、进口中断、分配受到干扰等原因而面临粮食总产量/供应量严重缺口,这就有进行粮食贸易的需要。而同时由于一些国家(利比里亚、索马里、海地等国),收入极低、粮价畸高或国内无法流通而被认为无力购买粮食,这也影响着世界粮食贸易的进行。

2.3 各国粮食产业政策和粮食进出口政策

粮食政策是世界各国针对粮食在制度领域所做的安排。各国为了实现其既定的粮食目标,往往会根据本国国情和环境的需要设定相关的规定,制定相关的政策,而国情和环境的变化也会对该国制定的规定和政策提出更高的要求,迫使政府对既定政策进行调整和变革,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需求。各国粮食产业政策不仅对本国粮食生产提出要求,指出其发展方向,而且对世界粮食贸易产生重大的影响。

例如,面对2006年年底以来国际粮食和燃料价格飞涨、粮食贸易疲软的局面,世界各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缓解高价格对粮食消费的影响,同时调节着世界粮食贸易。其中,印度、越南、中国、巴基斯坦、埃及、阿根廷、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和乌克兰等主要出口国,由于担心国内供应短缺和价格上涨,而有选择性地对谷物出口实施了禁令或配额并提高了出口税收和最低出口价。而这些措施引发了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和国际贸易的萧条。但到2008年7月越南取消了年内早些时候实行的稻米出口禁令。这些措施都会对世界粮食贸易的活跃程度产生忽多忽少的影响。

2.4 外汇储备水平和外汇收入

一国外汇储备的数量不仅要满足本国其他正常需要的支出,而且应该具备进口粮食需要的外汇支付能力,这也是关系到粮食进口国"能否买得到"粮食的问题。为了保证粮食安全,特别是在粮食歉收年份须扩大粮食进口的情况下,世界大部分国家都留有这一部分的外汇储备。这不仅关系到一国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而且影响到粮食的国际贸易。

2.5 粮食贸易所产生利益的大小

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利用粮食贸易这种方式,有效地改善国内由于粮食资源不均而形成的粮食不平衡状态。世界各国为获取一定的利益而进行粮食贸易这一理念,是建立在大量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比如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1],认为在国际贸易中出口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本国处于绝对劣势的产品,就可以获得贸易利益;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2],他提出一国可以选择劣势相对较小的那种产品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同样可获得贸易利益;而迈克尔·波特又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3],认为商品生产中不仅包括资本、劳动等有形要素,还包括制度、技术等无形要素,不同国家参与国际贸易取决于其具有综合特征的竞争优势。而各国进行粮食贸易对国内的利益越大,它就会进一步促进国际粮食贸易。

综上所述,国际粮食贸易是由多种有形的和无形的、国别的和国际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国际贸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32,66.

[2]薛敬孝,佟家栋,李坤望.国际经济学.北京:高等教育家出版社,2000;233-235.

[3]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514-515.

作者简介:赵志芳(1985- ),女,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人文地理研究生。

E-mail:zhaozhifang666@163.com

张丹丹(1984- ),女,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人文地理研究生。

刘养洁(1955- ),女,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人文地理专业硕士生导师。山西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理事。

粮食安全的因素 篇9

关于发展粮食生产加强粮食安全工作的意见

闽政〔2012〕34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稳定粮食生产、搞活粮食流通,确保粮食有效供应,省政府决定采取以下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我省对粮食安全有关工作的扶持力度,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粮食生产和流通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下管一级的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制度,行政首长对辖区内耕地保有量、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地方储备、市场供应、价格稳定等负全责。强化对粮食生产和流通工作的检查督导。省政府每年对发展粮食生产贡献突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到位,先进实用技术推广有力,粮食产量增加较多的产粮大县、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和有突出贡献的粮食生产科技工作者进行表彰奖励。

二、扶持种粮大户,引导适度规模生产。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有序推进耕地流转,鼓励和支持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粮食龙头企业开展粮食生产规模经营,推广农业 “五新”,提高单产,提升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种粮效益。各县(市、区)从2013年起,每年应从下达的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增量中安排种粮大户奖励资金,对承包耕地30亩以上种粮大户每亩给予30元以上的奖励。

三、继续扶持再生稻生产。再生稻是我省特色和优势,对稳定福建粮食生产起到重要作用。确保再生稻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是适时重施“催芽肥”。“十二五”期间继续对种植再生稻的农户每亩补贴20元催芽肥,采取当年补上年的办法,每年按上年实际种植面积发放补贴。—1—

四、增加粮食作物重大专项推广经费。从2013年起,省级财政每年适当增加一定专项资金用于粮食作物重大专项推广;粮食主产县(市、区)应安排粮食作物重大专项推广经费,资金重点用于超级稻、再生稻高产栽培,脱毒甘薯、马铃薯示范推广,水稻集中育秧,优质稻产业发展等方面,强化科技支撑,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建立科技兴粮的长效机制。同时,要积极引进台湾优良水稻品种,在粮食主产区开展试验、示范,建立优质稻生产基地,推进我省优质稻产业的发展。

五、提高储备订单粮食收购直接补贴标准。继续实施30万吨省级储备订单粮食收购计划,从2013年起补贴标准由每50公斤10元提高到12元。各地粮食部门在挂牌收购储备订单粮食时,必须明示市场收购价格和直接补贴标准。

六、加快储备粮库建设。尽快完成省级储备粮库建设,积极引导和支持市、县中心储备粮库建设。2013—2015年,加快41个尚未新建中心储备粮库的市、县和18个现代化仓容不足的市、县储备粮库建设,新建现代化仓容60万吨,省级财政按照以奖代补的办法,每万吨补助170—250万元,具体办法由省财政厅和省粮食局共同制定。市、县政府要根据储备实际需要,优先安排建设用地,积极建设中心储备粮库,按照商业用地盘活现有老旧粮库资产,专项用于新库建设。有条件的市、县应加强应急成品粮油储备仓库建设。

七、加强储备管理。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各级政府要对粮食质量检测机构建设给予支持,省财政安排一定专项资金,用于补助各级粮食质量监测机构仪器设备购置。认真组织开展春秋两季粮油库存大普查,确保储备规模到位、库存粮油品质符合要求。合理安排粮食储备保管和轮换费用,加强储备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对储备粮承储企业获得的财政补贴收入免征营业税或采取即征即返的方式。

八、继续实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按照国家“十二五”期间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规划,各级各部门应及时筹措资金,积极推进农

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确保完成我省“十二五”期间30万套农户储粮罐建设任务,储粮于民,减少粮农产后损失,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九、鼓励引粮入闽。省级财政从2012—2015年每年安排引粮入闽奖励资金2000万元,按照我省市场供需状况,确定粮食品种、奖励标准和执行期限以及规模,对引粮入闽的我省粮食企业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鼓励和支持骨干企业多调粮,调好粮,有效增加省内供应粮源。对省内企业到省外承包土地建立粮食生产基地达到一定规模,并将粮食运回省内销售的,给予一定补助。市、县(区)政府都要对当地骨干企业到省外采购粮食调回本地销售给予一定的费用补助或奖励。

十、继续推进粮食批发市场建设。各级政府要把粮食批发市场建设纳入经济发展规划,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重点粮食批发市场建设。省发展改革委积极争取对符合投向要求的重点粮食批发市场进行支持和适当补助。省级财政视财力实际情况予以适当支持和补助。鼓励民营资本和各类粮食经营企业投资运营各级粮食批发市场。支持福州粮食批发市场、漳州浦口粮食批发市场、泉州官桥“中国粮食城”、龙岩“闽西粮油饲料城”4个省级重点粮食批发市场和南平、三明2个区域性粮食批发市场的信息化、检测检验系统升级,以及厦门、莆田等区域粮食市场的规划建设。鼓励粮食经营企业入驻粮食批发市场。

十一、扶持骨干粮食企业做大做强。各级政府要对一定规模的骨干粮食企业的技术改造、应急加工生产线建设,以及骨干粮店网点建设给予支持。省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专项用于承担应急任务的骨干企业的扶持。认真落实骨干粮店、骨干粮食加工企业享受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有关政策,对骨干粮食加工企业缴纳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有困难的,比照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有关规定经批准后给予减免。

十二、加强粮食风险基金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粮食风险基金列入当年财政预算,并按规定及时足额拨付到位,确保本级粮油储备支出需要。进一步完善粮食风险基金管理办法,适时调整粮食风险基金规模,省级粮食风险基金补助适当向粮食主产区倾斜,逐步减少

主产区的粮食风险基金配套。

十三、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各项稳定基层农技人员的有关政策,健全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公共服务机构,补充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公共服务机构的人员,保障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所必需的工作经费。根据工作需要适当增加高中级岗位,以鼓励农技推广人员安心基层工作。对乡镇农技推广人员实行县级农业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和服务对象三方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工资发放、职称评聘、项目支持的重要依据。具体按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若干意见》(闽委发〔2012〕1号)要求抓好落实。

十四、培育发展粮食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帮助农民发展粮食专业合作组织,引导种粮大户领办、创办粮食专业合作社,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在粮食主产区重点发展一批规模较大的粮食专业合作社。指导粮食合作社使用好基本农田、农田水利工程、农业机械等粮食生产资源,充分利用好国家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相关扶持政策,提高良种推广、植物保护、产品仓储和加工转化等服务水平。

十五、稳定粮食行政管理机构。在政府机构改革中,具备条件的,在政府机构限额内单独设置粮食机构;在相关部门加挂粮食机构牌子的,根据工作需要,独立开展工作,依法依规履行职责,确保粮食行政管理职能不削弱。同时,要配齐配强领导班子,保持干部队伍稳定,进一步加强对全社会粮食流通行政管理和行业指导,加强对国有粮食企业的领导和保证军供工作顺利进行,巩固和稳定国有粮食企业隶属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现行体制和机制,促进粮食工作正常有序和安全运行。

福建省人民政府

上一篇: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员工纪律下一篇:加减混合运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