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

2024-05-26

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共8篇)

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 篇1

——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要求

王为洁

校本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凸显的新型课程形态,也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开发在越来越多的学校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与探索。据了解,校本课程在部分地区和学校已经形成特色,出现了范围逐步扩大、类型日渐丰富、管理日趋规范,为更多的师生和家长所认同的局面,丰富了学校课程体系,满足了学生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开发是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教育变革的客观要求,是课程体系对此做出的相应调整与重构的结果,是课程深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要承担者、实际的操作者,又是校本课程的编制者、实施者,是活动成败的关键人物,在整个课程开发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和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下,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提升个人素养,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校本课程可以说是一种新生事物,它的诞生不仅是学校单一的课程改革,对学校来说是一次深刻的综合性的改革。作为课程的编制者、实施者和评价者的广大教师,将不再是一个教书匠,而应成为一名研究者。教师应具备“两个观念”“三种素质”和“四方面的能力”。

一、观念层面

首先,应具备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由于教师是校本课程的规划者、组织者、实施者和评价者,因此,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知识观、课程观和教育质量观等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影响学生和学校的发展。开发校本课程要求教师有全新的质量观,要贯彻终身教育的思想,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确定、知识点、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充分反映终身教育的思想。教师应避免局限在狭小的学校教育内思考问题,要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学生一生,注重学习兴趣调动,学习动机培养,学习方法传授和学习能力提高,教会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健康发展。

其次,要具有课程意识与课程观念。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课程观念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前提条件。可是在较长时期里,我国教师只是国家课程的被动接受者和实施者,执行国家指令性的课程计划,教师只能考虑“如何教”,而无需考虑“教什么”和“为什么教”,他们不可能也不需要具备多少课程意识和课程观念。因此,多年来,教师只有教学的概念,没有课程的概念;在教育理论方面,也只有教学论而没有课程论。随着校本课程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也要成为课程的编制者和评价者。开发校本课程,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观念是当务之急。

二、素质层面

所谓教师素质,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决定其教育教学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而显著影响的心理品质的总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对我国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知识素质

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参与者,专业自主权受到了尊重,但同时也对教师的知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既要有精深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相当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还必须具备相应的教育科学知识。

首先是精深的专业知识。这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是开发校本课程的基本条件。作为校本课程的规划者、组织者、实施者和评价者,教师应掌握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基本技能;了解这门学科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并使本学科知识力求反映该学科知识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发展的新趋势;要勇于淘汰那些已经被社会实践证明是过了时的陈旧理论、观念和知识,从不同学科发展的交叉点上去发掘新的知识,懂得这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方法,高屋建瓴地开发课程、实施教学。

其次是广博的文化知识。与学科综合化的趋势相一致,校本课程反对学科领域的严格划分,提倡按需要把跨学科的内容组织成教学主题,并把课程与学习者身处的环境和个人经验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和思维结构。因此教师应力求掌握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多门学科理论,成为知识面广、视野开阔的博学多才者,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

第三是丰富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理论能使教师了解学生不同阶段身心发展规律,熟悉学生心理特点,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原则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校本课程要求教师从更高层次、应用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去考察和探索教育教学工作,坚持教改实验,积累资料,将获得的经验进行理论的概括。如杜威指出的那样,科学家与教师的学科知识不一样,教师必须把学科知识“心理学化”,以便学生能理解。

(二)心理素质

校本课程对人的培养是全方位的,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需要教师的关照。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要培养心理健康的学生,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作为现代心理学的新概念,它应该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素质和潜能素质等心理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施加影响不仅是传授知识上,还有就是对学生个性的影响。教学活动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心理素质良好的教师,会凭借对学生的爱心,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心,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教师,能够凭借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研究每位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创造适合不同学生的成功方法。在充满竞争的21 世纪,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三)行动研究的素质

在传统观念上,教育教学研究是学者专家的事,与教师没有多少关系,教师只是使用研究成果,而没有参与研究的权利。但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背后所蕴含的理念,是把课程开发的权力还给教师,让教师来从事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再停留在课程的执行者的角色地位,教师更应该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由此,必然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教育研究素养。当然教师进行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工作,不可能也不需要像专家那样,恪守严格的研究规范与操作程序。基于客观现实条件,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进行教育行动研究是最为恰切的。教育行动研究重在“反思”,其直接目的不是理论的产出,而是提高与改进教育实践的质量,具有强烈的实践倾向。校本课程开发秉持的是一种现场本位的原则,同样地具有强烈的实践倾向。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课程研制开发的流程,是一个课程不断完善的过程。它遵循的是“开发—实施—观察—反思—再开发„„”这一螺旋上升的过程,其核心环节也是“反思”。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本质地体现了教育行动研究的特质。可以说,教育行动研究是校本课程开发内在的要求。因此,校本课程开发本质上要求教师具有教育行动研究的素养。通过对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情境的不断反思,从而不断地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三、能力层面

首先要具备课程知识与课程开发能力。校本课程开发以学校为主体,学校可根据社区、学校和学生的需要开发多样化课程,也可以对一些尚未开发出教学材料的主题进行教学。因此所有的教师都必须掌握如何自己编制课程的基本技能,也要学会如何根据学校的教育哲学思想而制定出的课程标准来选择、改编或整合他人编制的课程。无论是哪种方式的课程开发活动,都对教师的课程知识、课程开发能力等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其次要具备教学监控能力。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也是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因素。教学监控能力强的教师能根据具体的情况经常评估、修改课程,使理想课程与现实课程较为一致。他们重视学生的意见反馈,并及时纳入课程计划,使校本课程更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第三要具备教学创新能力。创新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和本质力量的最高体现,人的素质的发展最根本的就是创新性的发展。校本课程开发中重要的精神之一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创新型的人才,而培育创新型的人才必然要求有创新型的教师。创新型教师是指那些具有创新能力,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造就创新人才为己任的教师。校本课程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是博专的、开放的、复合的,其思维必须具有深刻性、灵活性、独特性、批判性与敏捷性。教学创新是一种动态性的教学,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独立探究,特别是根据学生提出的新角度、新思路、新观点、新办法,解决问题的需要,及时给予恰当的辅导。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是在教师具备一般教学能力的基础上,能想出优质高效的新方法,进行创造性的教学。一般说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既有内部的原因,也同时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主观努力和大胆实践是创新型教师成长的内部动因。教师应该树立创新志向,涵养科学精神,要突破习惯性思维定势,追求新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积极参加创新实践,在教学和科学实践中培养创造力。

第四要具备合作态度和组织协调能力。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学校,它要求学校与教师之间、教师与课程专家、家庭、社区之间加强联系,紧密合作。学校、家庭、社会是学生成长的一体化环境,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承担者,不仅要在课堂内教好书,而且要有走出课堂和校园的能力,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要学会与人交往和合作,主动在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穿针引线,起纽带作用和融合作用,组织协调各种教育资源为学校教育服务,以形成对学生教育的合力。

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 篇2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 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 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言的, 是我国三级课程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学校因地制宜、由内部人士共同参与编制的适合本校情况的课程.数学校本课程是校本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是以数学学科为着眼点的校本课程.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就是要使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充分而自由地健康发展, 从而使每一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但是通过教育发展健康的个性这一理想远未实现, 我们的教育过多地强调统一性和共同要求, 学生几乎没有自己的空间, 从而也就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校本课程则强调差异, 关注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 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因此, 校本课程开发, 在形式上看是“以校为本”, 而隐藏其背后的真正的哲学理念是“以人为本”、“以生为本”, 以人的充分自由的健康发展为最高目标.下面就基于生本理念的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策略谈几点看法.

一、提炼数学思想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探究

整个高中数学教材涉及的数学知识点和数学思想方法组成了数学结构系统的“两条线”,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具体的数学知识是数学的外显形式, 易于发现, 是一条“明线”, 它是构成数学教材的“骨架”.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内在形式, 是获取数学知识, 发展思维能力的工具, 是一条极具潜在价值的“暗线”, 它是构成数学教材的“灵魂”.数学校本课程的开发素材之一就是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再开发、再创作, 突显明线、挖掘暗线.

在校本课程《数学思想方法》中笔者曾经让学生探究过这样一个源于教材、看似简单的问题:关于椭圆中x, y的取值范围.

以下是新课标选修2-1“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中的内容:讨论方程中x, y的取值范围, 可以得到曲线在坐标系中的范围. (过程略) 结论是:|x|≤a, 同理|y|≤b.

探究一在椭圆方程中, 变量的取值是受到限制的, 这个限制条件可以通过方程中的“非负项”而得到:由, 得|x|≤a.同理|y|≤b.

探究二函数、方程、不等式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椭圆方程中, 我们可将研究的变量解出, 化为函数, 通过对函数的性质进行研究而获得解决.

探究三我们可将椭圆方程转化成关于某一变量为主元的一元二次方程, 利用我们熟悉的“判别式法”来求解.

从以上的探究中, 我们可以对它们的解法特征做出如下归纳:

观点1:通过“非负项”可以构建不等式进行解题 (求变量的范围) .

观点2:通过构造函数研究其性质, 从而实现“等转化为不等”去解题.

观点3:通过“判别式”构建不等式解题.

上述将“不等式”问题转化为研究“等式”问题的转化意识, 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数学思想, 它可以通过以上三种基本途径去实现.同样, 研究“等式”问题也可以转化为研究“不等式”的问题, 由此发现“等”与“不等”是一对辩证关系, 是矛盾的两个方面,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就是哲学思想.

校本课程中的数学解题同时更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解题虽然离不开方法技巧, 但单纯的方法技巧无论怎么娴熟, 都无法把人带入解题这一创造的境地, 在知识和解题之间隔着一层不薄不厚的“膜”, 穿透它需要数学思想的锋芒.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广泛应用, 丰富其联想的空间, 懂得“来龙去脉”, 使学生的思维更规范、更科学, 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迁移、运用.比如下面探究四与探究五 (解答略) .

探究五设a, b是实数, 且方程x4+ax3+bx2+ax+1=0至少有一个实根, 对所有这种数对 (a, b) , 求出a2+b2的最小可能值.

二、提供多样选择空间,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校本课程是根据学生的需要而开发的, 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的.数学校本课程应为学生提供选择和发展的空间, 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 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对未来人生规划的思考.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选择, 必要时还可以进行适当地转换、调整.学生个性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终极追求.

笔者在校本课程《体味“分形”的魅力》的教学中让学生选择其喜欢扮演的角色, 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个性与兴趣组成若干小组, 并推举一名组长, 组长要对本组的成员进行分工.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经验,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研究, 这样就为学生的数学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下面是各小组的研究方向, 小组一:寻找分形;小组二:英国的海岸线有多长?小组三:法国数学家朱丽亚与芒德勃罗的工作;小组四:认识“分形”;小组五:分形几何与传统欧氏几何的区别;小组六:回味“分形美”;小组七:探究“分形”.每个小组使用自己的方式将研究成果进行汇报与展示.

而在校本课程《探秘红黄绿, 交通你我他》中不同小组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与个性对以下问题分别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问题一:交通流量、密度、速度三者之间的函数关系 (主要利用函数的知识) ;问题二:讨论红绿灯的信号管理问题 (结合了物理学与数学的知识) ;问题三:黄灯的设置时间问题 (结合了物理学与数学的知识) ;问题四:对湖州市城市交通情况的问卷调查 (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 ;问题五:对湖州市城市道路交通违章的数据调查分析 (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 .

三、积极构建学科网络, 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在数学校本课程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构建学科网络, 注意数学应用意识的渗透, 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会观察生活, 领悟生活中的数学因素, 启发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某些规律, 从而导入数学知识.这种方法可使学生在发现的喜悦中提高学习的兴趣, 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或者课后利用网络、书刊等媒介收集有关资料、数据, 并指导学生科学地处理资料与数据, 通过合作来解决实际问题.

下面是从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出发进行数学知识在地理中的应用案例开发研究. (1)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的应用.有关立体几何中的地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航空、航海中的航向和航程问题;飞机飞行的速度和安全问题;卫星发射和卫星电波覆盖地球表面积的问题;空间的角和距离等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运用立体几何中的法则、公式直接解之;运用转化和化归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来解决. (2) 高中数学函数的应用.借助各种数学图形, 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来比较地理学科中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3) 数学作图法的应用.运用数学作图法开展地理课外活动. (4) 数学平面几何的运用.运用几何学原理, 利用正午太阳光线推算某地纬度计算公式. (5) 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运用数形结合, 挖掘地理题中隐含的信息. (6) 高中数学不等式的应用.巧用数学不等式解决地理难题.

四、搭建WebQuest教学平台, 鼓励学生的数学合作精神

WebQuest课程是1995年由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伯尼·道格和汤姆·马奇创立, 它是一种以探究为取向的学习活动, 老师给学生设计一个特定的情境任务, 然后教师利用网页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网络资源, 要求学生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分析与综合得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WebQuest一般都由导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价和结论共6个模块组成.

在我省教研室编制的《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作业本 (必修3) 》中有这样一道应用问题:“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如下:

上表中“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从每月收入额中减去1600元后的余额.下面是某银行为计算纳税人 (收入额0~6600元) 当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而编写的程序:

(1) 阅读程序, 将个人所得税税表填写完整;

(2) 如果某人当月工资为3200元, 那么此人应纳税多少元?

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 篇3

一、目前我国校本课程开发存在问题的分析

目前,许多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学校有层次性和差异性,小学的开发情况好于中学,城市学校好于农村学校,重点学校好于一般学校,东南沿海地区好于内陆地区。总体来讲,校本课程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一些问题:

1.在理论研究上,缺乏实证性和可操作性

校本课程开发源于西方国家,相关的理论知识引入我国的时间还很短,我国教育工作者对校本课程的探讨和开发主要在理论研究上,缺乏实证性和可操作性。而在理论的构建上,又多从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程序、价值、评价等角度去分析,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文化重建、社会文化支持及课程管理的研究还不够。

2.长期形成的单一课程体制没有得到根本改进

第一,虽说国家有了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但这只是理论上的宏观引导,还没有制定出十分具体明确的校本课程开发的配套措施与相关制度,比如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校本课程实施细则等。这说明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还处于有方向而无具体操作措施的“边缘状态”,而且这种状况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第二,学校自主开发校本课程,并非不需要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与支持,目前没有还建立健全校本课程相关管理制度和支撑系统,以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第三,长期形成的课程体制在思想上和行为上的惯性与校本课程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和矛盾。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工作量如何核算?教师课堂教学如何评价?学生学业成绩如何评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如何科学评价?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去解决。

3.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面临困难

首先,很大一部分教师还没能转换角色。在较长时间里,教师头脑里只有教学的概念,没有课程的概念,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依赖性;在教育理论方面,也只掌握教学论而不懂课程论。教师的课程意识、校本课程开发综合知识和能力较为薄弱,缺乏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教师在课程论方面的缺失是阻碍教师顺利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瓶颈”。校本课程开发对我国的绝大多数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既缺乏应有的心理认知,也缺乏实际的参与意识。因此,需花大力气进行课程方面的“补课”,这既是对中小学教师的挑战,也是对我国师范教育的重大挑战。其次,教师在从事课程开发的工作中有畏难情绪。一般来说,教师参与校本开发需要相当多的时间去设计、去反省、去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地加以评价、反思、改进。不管是设计、反省还是实施都要花大量的时间,中小学教师本身的工作已经十分繁忙,如再让教师去开发新的课程,似乎有些力不从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确实增加了工作的负担,这种工作付出又如何科学评价?这无疑在心理上加重了教师的负担,也成为许多教师不愿意参与课程开发的原因之一。

4.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还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没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开发校本课程

目前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还没有充分考虑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校本课程的管理还不够规范。较多的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尚无整体设计,对校本课程设置的目的和门类,乃至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缺少明确规定;对校本课程的评价缺乏研究和实验,校本课程评价审议制度尚未建立,无法对校本课程的设置和效果进行科学而客观的评价。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上还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有些学校的校本课程课时被用于补课等,总体上课时难以保证。有些学校虽然意识到了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性,但在开发过程中却没有充分研究本校学生的实际,致使校本课程的门类不少,但对促进学生发展和形成办学特色的作用有限。一些校本课程缺乏综合性、实践性和选择性,教学方式仍以讲授为主,学生的实践活动不足,与课程的教学方式雷同。还有一些学校的校本课程门类较少,没有形成体系,加上配套设施不足,致使学生难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主选择校本课程,等等。

5.合作、开放、多元的校园氛围没有形成,这是课程开发走向科学、规范、完善、发展的“瓶颈”

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家长、社区人士并没有真正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活动。因此,课程开发的过程缺乏课程专家的指导,没有形成良好的校内外沟通,没有良好的计划组织、可用的教育资源方面的信息,一些教师需要解决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问题只能搁置或回避。

二、新课程理念下校本课程开发的六条策略

1.建立科学的课程开发程序,保证顺利实施课程开发

(1)科学的环境分析。这是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前提。在确定课程目标前,要做好学生需求调查、教学资源评估与配对等环境分析工作。环境分析包括:学校外部环境分析,如社会变革、社会期望、地区状况、教育资源等;学校内部环境分析,如办学条件、师资状况、学生需求、课程缺陷、校风等。

(2)校本课程目标的设置。校本课程目标的设置要根据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全面的发展。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至少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工作,一个是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另一个是针对学生的课程目标,即校本课程开发既要促进学生的特长发展,也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校本课程组织的建立。校本课程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自愿选课组班,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研究与集体讨论相结合。自愿选课组班是经常采用的组织形式。事先可采用两种选课方式:一是进行调查,学生根据自身兴趣提出选题意愿,老师再“有的放矢”;二是由教师提出自己的课题,向学生公开,学生自愿选择。小组合作研究也是可以采用的非常灵活的组织形式,学生可组成课题组,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教师或校外人士等为指导教师。个人研究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形式需要同学围绕同一个研究主题,各自收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得出结论或形成观点。

(4)课程实施。课程目标制定以后,课程的开发、实施和效果评价就有了依据。校本课程实施指的是校本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即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大脑的过程。实施过程中,突出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实践性,可利用文字材料、模型、书籍、多媒体等创设情境,并通过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要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提高教学情境的适应性和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把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和各种活动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还可以通过组织讲座、观看电影、观看录像、组织调查研究或其他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实施教学,使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能力在学习中整合提高。

(5)教学效益评价。校本课程开设的效益,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首先是学生人数,参加学习人数少于十人,该课程缺乏效率,资源利用效率过低,应该考虑撤销课程。其次是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度与满意度。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抱有一定的尝试心理,也带有比较浓厚的感性色彩,学习过程能否保持对课程的后继兴趣和动力,与课程的选材、学习条件与气氛、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水准等有关,甚至与学生对课程期望值的高低等有关。

(6)课程反思与重设。课程反思是提高课程质量的需要,也是提高课程效率的需要。特别是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起始阶段,允许教师和学生有一个相当长的探索、适应时期。各校应根据本身的资源占有和学生实际需要等具体情况,重视课程反思环节,反复衡量利弊,筛选出高效优质、体现特色、培养特长、提高素质的课程体系。

2.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突出以学生为本

校本课程的开发,强调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来获取知识。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遵循兴趣优先、活动主导和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选择性学习”提供了可能,正是这种可能,学生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由于校本课程的开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为学生追求自身的特长发展创造条件。反过来,学生的积极参与,也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注入了发展动力。

3.充分发挥教师优势,校本课程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

教师专业发展最有利的因素就是亲身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把学习过程与实践过程有机结合,促进教师更快速地专业化发展。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在边研究、边探索、边开发、边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自身素质水平和课程开发能力都能得到同步提高。借助课题的申报,用课题研究的形式带动和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课程开发的探索性研究,有利于推进课程开发向高水平的健康方向发展。实践证明,利用这种开发策略,有利于教师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课程开发所必要的经验积累;有利于教师消除对课程开发的“恐惧”心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符合课程开发的探索性和渐进性特点;有利于校本课程在边研究、边开发、边实施、边完善的过程中健康发展。为此,在确认了教师是课程开发“主力军”的地位之后,当前应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师资培训工作,对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如脱产进修、听学术报告、集中培训等。

4.充分挖掘学校资源优势,突出学校办学特色

要充分挖掘学校资源优势,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充分认识学校自身的利于课程开发的资源优势。学校的资源优势,广义地说是指学校拥有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各种有利条件和因素,狭义地说是指学校拥有的各种课程内容的直接来源途径。我们所说的学校资源优势,是指学校拥有的形成校本课程的因素来源、实施课程的必要和直接的条件。

认清自身的优势,是成功开发校本课程的第一步。也只有认清了自身的资源优势,并充分挖掘和利用这种优势,才能开发出体现学校特点、突出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

5.建立开放的机制,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有效整合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目前可以利用的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学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以及各种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和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的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以上的资源,既有作用于课程,能直接成为课程素材和来源的素材性资源,也有不能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的条件性资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校内资源、信息化资源有效整合,是课程开发的有效策略。

6.建立完善的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管理机制,保证课程质量

校本课程开发活动作为一个整体,其中的每一个阶段都包括一系列的评价活动。评价的内容既要包括对课程开发工作本身进展状况的评价,也要包括对教师工作的客观评价,同时还有对学生学习表现的评价。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准备阶段,要首先进行背景性评价。即对编制的课程材料的特点与质量、对地方需求和期望、对学生群体的兴趣状态等都要进行明确的考察。在校本课程开发的编制阶段,要进行课程的实质性评价。考察校本课程开发产品的构成部分或构成因素,以及一连串的学习活动安排是否合理,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的工作绩效,等等。实质性评价考察的是课程目标的合理性、目标与教学材料内容的一致性、内容的准确度以及课程的开发实施状况。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活动的最后一个阶段是结果性评价,即对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在肯定教师的开发工作成果的同时,提出有助于课程下一轮开发的建议。

建立校本课程的申报与审议制度,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对辖区学校的校本课程进行审议,市有关部门应组织各区县共同制定有关中小学校本课程申报和审议暂行办法。还要完善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工作的评比制度,加快制定评价标准,推广好的经验。

虽然建立校本课程评价管理机制是艰苦而又繁杂的工程,但它是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深入持久进行的保证。只有定期地进行课程方案的阶段性评价以及最后的总结性评价,才能使我们的校本课程更加科学、更加完善。

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 篇4

关键词:中学体育;校本课程;特色

自体育教学大纲在我国中学体育中广泛推行以来,在取得一定实效性的同时也暴露出其千篇 一律的问题,对中学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较大阻碍。每一所学校在地域地理、学校发展、学生特点、管理风格等方面都有着自身特色,整齐划一的教学形式并不利于中学体育在各个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在贯彻教育大纲的同时,中学体育也应在自身的特色发展上做好文章,以校本课程开发为依托,构建具有特色的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1体育校本课程的内涵

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与思考 篇5

一、问题的提出

学校实施的课程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它集中体现了一所学校教育价值的取向,也制约着教育的活动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和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随着80年代末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理论的提出和实施的不断推进,全国出现了诸如上海的一些代表学校、江苏的南师附中、武汉的华师大一附中、广州的华南师大附中等一批以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办学背景,以优越的智力、人才、信息和政策环境所支撑的教改先行者。但是,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特别是学校可利用的社会教育资源、师资、条件、生源、信息都相对不足的农村地区,如何抓住课程改革这个核心提高学校教育质量,这是当前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而迫切的问题。

作为一所地处农村地区新的重点学校,我们在思考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怎样进一步大面积提高质量,推动学校的持续发展,办出特

色。我们一致认为,下列这些基本问题,仍然需要我们继续思考:

●基础教育的本质功能究竟是什么?学校在新的形势下怎样来实现基础教育的本质功能?

●不同的地区、学校存在着很大的文化、经济差异,还有学生、教师的差异,如何面对这些差异,以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学生、教师的发展需求?

●什么是真正的高质量?提高教育质量,凸现学校特色的关键抓手是什么?通过什么能引动学校改革的不断深化,确保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办学要素的优化,以合理地调和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之间的突出矛盾?

一般来说,学校的改革可归结为两大内容:学校办学机制的改革和课程改革。机制的改革对外是为了优化办学环境,争取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对内是为了激发活力,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和课程改革提供可靠保障。课程的改革则包括了国家课程的科学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因此,面对时代的发展和未来的挑战,学校要实施素质教育,真正做到对国家、民族负责,对学生终身负责,对家长、社会负责,就必须抓好学校实施的课程的整体优化,特别是应注意在科学实施国家课程的前提下,努力开发建设好具有地方特点、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满足我国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多层次、多元化的要求,广泛地满足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促使学生和谐的发展;同时,校本课程开发也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二、我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探索

校本课程开发问题的提出在我国历史并不长,也就是近几年的事。近年随着中gong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试行三级课程的政策,校本课程成为课程改革热点之一。校本课程是在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在明晰了学校自己的办学宗旨、育人目标(教育哲学)情况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并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进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针对地区、学校、教师、学生差异性,着眼于尽量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也有利于满足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需要,能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整合,起补充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而进行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采用“实践—评估—开发”的课程开发模式,实施“问题解决”即“自下而上”的政策,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它涉及学校教育经验的各个方面。因此,严格意义上说,并非学校当前自己开设的“选修课或活动课”就是校本课程。鉴于这一特点,在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应高度重视对学校自己开发课程的科学性、价值性、需求性的评估研究,建立恰当的学校课程决策程序与学校内部课程监测机制,及时加强对学校领导、教师课程意识与理论的培训,进行课程开发技术的具体指导,切实加强学校课程资源的建设。这些都是校本课程开发中必须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

1.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历程

我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探索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三大板块”的确立阶段(1992~1994):在省教委1992年关于课程改革文件指导下,以形成学校必修分层,丰富选修、活动课内容为标志,学校开始在已有经验感受的基础上进行课程的“三大板块”改革,改变学校以往单一学科教学——必修课的状态。

●典型课的试验阶段(1995~1996):在开展“三大板块”改革的基础上,针对我校教育对象98%来自农家子弟,93%教师出生于农村,办学的背景是农村,学校的文化、信息、观念相对滞后这一特点,为提高学生、教师人文素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切实加强学校体育、美育,使学校体育能实现“强身健体”、“修心养性”、“育德益智”、“群育教化”的功能。以学校选定语文阅览课和“体育意识和健身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作为重点研究课题,列入省九·五课题为标志,开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典型课的试验,进入能动关注已开设课程的合理性、科学性探索阶段。

●校本课程系统开发阶段(1997~):以课程专家的介入,确立“校本课程开发实验”和“构建面向21世纪现代师资群”两个课题为学校改革重点课题为标志,通过与课程专家、理论工作者的紧密结合,力求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取得突破,通过学校教育理念和教育哲学的不断明晰,教师课程意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学校各种课程资源有目的地开发建设,积极开展校本课程开发的系统试验。

据此可知,校本课程开发探索的过程是我校师生课程意识与参与意识不断增强、教师课程开发技术不断提高、学校课程资源不断建设与利用的过程。2.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已有的成果

综观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和实践,按课程开发的流程来审视,在课程专家的直接领导下,我们作了如下的探索:

●与专家结合进行访谈、问卷等调查,获取诊断本课程设置的信息,为学校构建校本课程可能的框架结构提出建议。对学校已经开设的选修课、活动课进行了大量的多层次的评估整合。

●根据学校的教育哲学和学生的需求评估,在多次研讨的基础上形成《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本课程开发指南》,以明确目前学校达成的共识。

●根据上述的研究和《校本课程开发指南》,进一步制定《校本课程设计方案》,包括《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本课程计划》、《学校作息时间表》等内容。形成与国家课程相整合的、对学校育人目标起支撑的、适应学校办学背景、满足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结构,即包括四门限制性选修课,以及科学素养类、人文素养类、生活职业技能类、身心健康类等四类任意性选修课。

●初步形成校本课程管理制度,成立由专家、校长、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的“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制定《校本课程管理细则》、《学分制试行条例》和《校本课程评价指南》。建立校长课程的决策程序与内部课程监督机制。●大力加强学校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包括设施建设、场地安排、图书到位、经费保障、人员培训等。

●所有已经开设的校本课程都有《课程说明》和《课程方案》;部分课程已编写出《课程纲要》和开发出“单元包”。

三、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和思考 1.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条件

●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创设的客观环境。也就是说,国家或地方教育部门颁布的课程政策和《课程计划》必须考虑到地区、学校、学生的差异性,以达到政策具有统一性和灵活性。明确规定学校具有一定范围的课程自主权,并制定相应的《指南》。确立一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课程政策。

●明晰的育人目标。这里指学校能不断明晰学校的育人目标,顶住各方面的压力,真心实意大力推进教育。如我校的育人目标是“做站直了的现代中国人”,其核心品质可具体化为:“自信心、民族性、创新、现代化、健康、坚毅”。这是我校对现代化人才的理解和定位,也是我校对育人目标的形象化、概括性表述。这个明确的人才规格、育人目标,是我校向新世纪高扬的旗帜,也是确定我校校本课程总体目标的依据之一。

●学校有一个民主开放的组织结构。具备广泛而通畅的交流渠道,能分散权力,有利于小组工作和小组内部以及小组之间良好的沟通。校长能不断引导变革和革新,具备个性化的管理风格和人格特征。

●学校有一定的课程改革和实践基础。我校在课程改革方面作了长期的实践,在探索中形成“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三大板块课程改革,及在若干重点学科课程改革模式探讨中形成的观念和氛围,为校本课程的实施奠定了扎实基础。

●课程资源的保障。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应不断对学校的师资、设施、经费、器材、场地等课程资源进行积极合理的分析与评估,合理安排,充分利用。切实加强图书馆、计算机中心、科技馆、艺术馆、体育馆等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利用,使承担课程的教师各得其所,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2.当前我国校本课程开发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课程政策的确立。《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奠定了基础,学校可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相结合的课程改革,增加了地方和学校的课程政策权,从而改变了过去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但改革将会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一方面课程管理层面仍然会习惯于自上而下的决策方式;另一方面学校、教师和学生又过分依赖和迷信统一的教科书。这种制度和思想上的习惯势力与校本课程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的强大的反差和深刻反省,将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观念、制度层面上的阻力。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校长办学理念的确立。新形势下校长应真正按中央《决定》精神,切实转变观念。在当今应试教育依然盛行,不少教育部门和学校还在大力标榜高考升学率的现状下,在当今学校实施同样的教学大观,教材和教参,而缺少深入改革的现状下,校本课程的开设必然使学校承担着很大的压力。因此,校长必须具有坚定明确的办学理念,真心实意地推进素质教育,着眼每个学生的发展,坚持对学生终身负责,对民族、社会负责的态度,能深刻认识到校本课程开发对学生未来发展需要满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不断转化为全体教师的观念和具体的积极行为,这是一所学校积极投入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关键。

●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准备。目前自上而下“课程国家化”意识仍十分强烈,校本课程的开发必将受到历史形成的原有思维习惯的冲击;校本课程开发中系统的规划、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实证性研究还十分缺乏。因此,校本课程开发中不断强化学校及领导和教师的课程意识、开发技术和能力,是校本课程开设的重要条件。

●自律的校内评价机制的建立。建立评价机制的目的在于诊断课程、修正课程及确认课程的开设价值,并根据形势的发展预测教育的需求,推动校本课程深入持久地进行。定期进行课程方案、教学的评价,将对课程的科学、完善和发展,对学校领导和广大课程开发人员课程素养的提高都有极大的作用。虽然建立具有学校特点的校本课程评价体系是艰巨又繁杂的工程,但它又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否则其效果可能未必比没有“校本课程”更好。因此,校内评价机制的建立是校本课程开设的保证。

●课程专家队伍的培养和共享的课程资源的建设。根据现有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必须获得课程专家的支持。但由于我们教育中长期存在的对于课程的轻视,实际上造成了课程专家的短缺。目前的课程专家主要集中于国家研究所、省市教科所和师范院校的系所,随着国家新的课程政策的实施,各地各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将会大范围的启动,课程专家将成为迫切的需求,因而课程专家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是应该突破的瓶颈。对广大的地区而言,建设能共享的课程资源体系也是一个十分重大的课题。

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教育迎接新世纪挑战的一种回应,是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实施素质教育对学校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充分发展办学优势和特色,积极参与国家创新工程,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促使学校和谐发展,继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培养和造就“创造新世纪的人”的一项基本建设。目标指向明确、内容多样、课程设置灵活的校本课程能使学生在掌握国家课程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在众多的课程的选择中得到个性发展的及时补偿,在选择中发现潜在能力的火花,在选择中培养学生的信息采集和加工的能力,学会学习,使学生在课程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化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形成更多更广泛的能力,更好地认识学习的价值,塑造健全的人格,学会生存。这些,正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所在。

[ 来源:引用 ]

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 篇6

一、校本课程的定义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与学校)的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开发出的与学校特点和条件相适应的课程。是当前课程改革希望建构的新课程体系的三大板块之一。

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活动过程,一般包括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标准的编制、课程材料的选择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以及课程的改进完善等一系列的课程行为。

其行为往往涉及到两大范围:一是开发以校为本的课程。它开发出的课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课程模块,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其权利主体是学校。二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对国家、地方课程进行校本化改造,是国家、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如课程科目的增减、课时比例的调整、不同科目间的整合、统一学科内部内容要求的调整等)。其权力主体仍是国家,但学校、教师已经是课程的开发者,不同程度地参与课程开发活动。

校本课程的类型——

从课程形态上看,可以分理论知识类课程(如中华字经、诗文诵读等)和实践活动类课程(如剪纸工艺等)两类。

从课程的显性程度看,可以分显性课程(如诗文诵读、趣味数学、剪纸工艺等,往往有目标、有教材、有课时分配等要素)和隐性课程(如校园文化环境的设计,有特色的实践活动的开展等,有目标有计划,但却不一定有教材、考评方式等要素)两类。

二、确定校本课程开发思路的主要依据

1、社会、学生的发展需求。

2、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特色。

3、当地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课程资源。

4、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特长。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需要评估

(1)学生发展需要评估(2)社会发展需要评估(3)社区发展需要评估

2、资源分析 课程内容资源分析 课程人力资源分析 课程经费资源分析 课程政策资源分析

3、确定开发目标

(1)学校汇总需要评估、资源分析情况,理清办学思路,提炼核心理念,确定校本课程开发总目标,形成课程开发的总体设想。

(2)成立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听取学校需要评估、资源分析情况报告,了解学校办学理念和开发设想,进行初步审议。(3)学校根据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意见,制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课程结构、基本原则和程序、激励政策和保障措施等。

4、组织项目申报

(1)教师根据《校本课程开发指南》申请开发的课程项目,提供《课程简介》。《课程简介》要说明想开发什么课程,教学哪些内容,大约需要多少课时,采用什么方式组织教学活动,篇幅大约200字。

(2)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组织审议,编制《选修课程目录和课程介绍》,向学生、家长公布各年级想开设的校本课程目录,说明各门课程师资配备、教学条件设施情况,并附各门课程的《课程简介》。小学最好召开家长会当面向学生、家长介绍说明。

(3)学生在教师指导、家长帮助下自主选课,淘汰不受欢迎的课程项目(选修学生低于10人者淘汰)。

(4)校审议委员会再次进行课程项目审议,根据课程选报情况最终决定校本课程开发项目。

5、制定开发方案

学校根据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意见,制定《学校校本本课程开发方案》,公布学校最终确定的校本课程开发项目、课程结构、课时安排、教师配备等意见。此方案应明确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依据:政策依据,学生发展需求和特点,资源条件,办学理念和思路。

(2)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不宜太复杂,3——5条即可。(3)学校课程的大致结构:包括课程门类,每门课程的课时数和限制性条件等。

例: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校本课程结构(共开设校本课程60门)高一高二高三课时合计 国家和地方课程必修类

校本课程限选类阅读技能11,任选类每周总课时数为40,每课时为40分钟。校本课程课时最低,每周3节,高二每周2课时。

英语会话11 心理辅导0.5任选类 研究型学习0.5 任选类身心健康类 生活职业技能类 人文素养类 科学素养类任选类 周课时总量404040

(4)学生选课说明:包括课程目录、课程说明、选课方法等。高中阶段重要,小学有没有必要选课、选课的具体方式,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学生选课能力(不同年级大不相同)而定。

6、编写《课程实施纲要》

教师根据《学校校本本课程开发方案》编写自己负责开发的课程的《课程实施纲要》。包括两部分: 一是基本项目,简要说明开课教师、教学材料、课程性质或类型、学习时限、参加对象等。

二是具体教学方案,较详细的教学方案一般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专题、内容、活动项目等)、课程实施说明(主要教学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分配、教学场地安排、教学设施条件、班级规模等)、考核评价方式要求(考核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构成)等。

例:《麒麟文化研究》 一般项目

课程名称:感受麒麟文化 授课对象:初二学生

课程类型:人文素养类,限选课 教学材料:自编纲要

教学时间:一学期,每周1课时,共18课时 具体方案

一、课程目标

1、感受麒麟文化(人物、歌谣、古迹、艺术等),提高人文素养。

2、经历麒麟文化研究步骤(选题、收集、整理、利用各种麒麟文化资料,形成麒麟文化研究成果)。

3、选取有关麒麟文化的某个问题进行研究。

二、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

„„

第二讲

麒麟的传说研究 教学目标:

教学方式:学生收集资料、信息,小组讨论,教师指点。基本组织形式:分小组讨论。教学要点: „„

场地设备:大教室,分5个小组活动。学生成绩构成:

1、学生出勤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各占50%。

2、课程成绩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等级。

6、课程实施

„„

7、教学评价

„„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与方式

1、开发类型(1)直接选用

●从国家或地方提供的课程项目清单(如《山东省地方课程选用指南》《山东省地方课程学习指导书目录》)中直接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项目。《山东省地方课程选用指南》《山东省地方课程学习指导书目录》包括民族文化、社会探究、自然探究三大类。

●从其他图书资料中选用:《中华字经》《新编三字经》《小学生古诗文诵读》等。(2)校外引入

将外地或其他学校、其他单位开发的课程项目引入自己的学校,作为自己的校本课程。

(3)改编

●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改造:如小学普通英语,按照《校编英语课程标准》实施;信息技术教育,三到六年级教学内容整体规划,形成完整的内容系列。

●外地、外校引入项目的改造:旧版《三字经》——《新编三字经》 ●学校自己开发的项目的改进:

(3)创编

棉花生产:棉花的种植,棉花的加工,棉花的经营。

巨野剪纸——巨野剪纸文化的历史发展,巨野剪纸工艺的艺术流派与特色,剪纸工艺的手工制作,巨野剪纸工艺的市场调查与产品开发。

《小学语文泛读指导》,已经按照我们自己的阅读指导理念重新设计体例,选择文本,确定指导要点,形成了新的训练体系。

跳绳:跳绳的概况,跳绳的方法,跳绳的比赛规则,跳绳的评价。

2、开发方式

(1)教师自主开发——自下而上的开发。又包括教师个人开发、教师小组合作开发两种。基本模式为:课程初次设置——学生意见反馈——教师自我反馈——课程二次设置——课程实施与评价——课程完善提高。(2)学校组织开发——自上而下的开发。一般由学校领导牵头,组织骨干教师参加。最初可以是教师首先提出开发设想,领导吸纳后形成开发意见,然后组织骨干教师集体开发;也可以是学校领导首先提出开发意见,骨干教师具体制定开发方案。

(3)校际联合开发——

联合前提:办学思想接近,区域跨度小,资源可互补。联合原则:权责分明,分工合作,双向交流。

联合方式:互补整合式,先各自单独开发,然后相互交流、互补整合;

流线作业式,彼此分共开发课程计划中的某些部分,然后整合,共享成果;

合并交叉式,联合单位人员合并在一起组成不同的开发小组,分担不同的开发任务。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1、内容范围

(1)基础性课程——与国家课程(语文、数学、科学等)范围大致一致,由学科基础知识、学科学习策略课程构成。

前者可以是国家课程内容的更新(改编、新编和拓编),小学生趣味数学、生活数学(木工中的数学);也可以是结构改造(分层建构或横向整合),如小学英语分层走班教学,音乐美术与语文、科学的学科整合。实质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后者又包括通用学习策略(注意、记忆、组织学习、精加工学习、元认知学习等策略)和学科学习策略(应用题解题策略、课外阅读策略、快速作文策略等)。

(2)丰富性课程——目的是丰富学生生活,促进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包括健身、博识、怡情、励志、广行五类。

健身——培养健身意识和健身习惯,教给健身知识,提高健身能力。如武术、足球、体操等。要重视活动方式多样化,活动参与大众化。

博识——目的是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如诗词鉴赏、名作欣赏、网页信息浏览、名胜古迹浏览等。

怡情——目的是愉悦性情,丰富情感体验。包括艺术怡情(音乐、美术、舞蹈、书法等),休闲怡情(摄影、垂钓、插花、集邮、茶道等)。

励志——激发热情,培养意志。包括成功案例分析、挫折调适、意志训练等。

广行——指广泛适应社会生活和工作的操作性强的实践课程。如社区服务(电子报刊制作、网页制作、无线电维修)、新闻采访、环保调查、实验操作等实践操作性强的课程。

(3)发展性课程——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开发创造潜能。包括两类:

一是加深学科知识深度,重视学科知识前沿性,如数学、信息技术技能竞赛、物理奥赛训练,材料科学、国防航空、空间技术、纳米技术等专题研修; 二是重在培养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课程,如科技发明、学书小论文、创造技能培养。

2、内容组织形式

比较复杂的校本课程一般是选定一个知识领域,根据该领域的知识板块划分成不同的内容专题,形成一个个的活动模块,若干个活动模块组合起来构成课程内容体系。如茶道,围棋,集邮等等。

六、探索建立校本课程评价的完善体制

七、校本课程的课时安排

1、课时安排的基本方式

集中式安排,即将所需课时集中在一个时段内安排完,可以是一两个星期只上某一课程,也可以是一两个月中每天的某一个时段,学完某一课程马上考核结束。如初中、高中入学后的军训。

分散式安排,即把所需课时分散到整个学期或学年中,每周固定安排一定的课时。

集中与分散结合的弹性课时制。

山东省是把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打通使用。

2、课时安排应注意的问题

(1)课时安排一定要具体,要确保落实到位,不能随便被冲击。(2)课时分配应根据课程内容特点和学校课时分配实际可能灵活安排。

课程内容特点——总共需要多少课时 分配到几个年级、几个学期 每个学期安排多少课时 每周安排多少课时

这些课时时相对集中使用还是分散使用

学校课时安排实际可能——从小学段所有课程课时分配的整体着眼

不违反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制度规定 还要考虑当地季节变化的影响等因素

(3)注意整体规划,整散结合,课内课外结合。

八、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和应注意的问题

1、校本课程与办学特色的关系

校本课程应突出学校特色,如何根据学校资源优势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首先要具体分析学校的资源优势,管理资源优势、教师资源优势、社区文化资源优势、教科研资源优势等等,哪些真能称得上是优势,真能成为自己的特色,这是解决问题最重要的前提。其次是弄清楚学校办学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在育人目标上想突出什么特色。然后才是通过开发什么样的校本课程来突出办学特色的问题。

2、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的关系

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界限很难划分,如手工制作,既像校本课程又像综合实践活动,该如何界定?地方课程中有《国学启蒙》,有的学校也开发了《国学启蒙》,这样的重复怎么解决? 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的界限本来就比较模糊,很难分割清楚。国家课程中各学科开展的综合性学习,常常与综合实践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学科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很容易发展成综合实践活动的专题内容,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又往往与学科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交叉;校本课程中活动类、实践类课程也往往与综合实践活动分不清。这是很正常的,符合课程发展规律,没必要清晰地分隔开来。要区分只能从认识上进行区分,实践中很难清晰地分隔开来。

认识上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区分——

从课程管理主体上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学科课程(综合性学习是学科课程的具体内容)、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课程,省编《国学启蒙》等是地方课程,三者性质截然不同。

从课程实施主体上看,校本课程往往以内容领域来划分课程界限,可以是教师个人单独实施(内容领域特别狭窄的课程),如垂钓、围棋;也可以是几个人联合实施(综合性强一点的课程),如巨野乡土美术(巨野剪纸、巨野的农民绘画等)。但综合实践活动参与指导的教师往往更多、更复杂,如麒麟文化研究(专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班主任、语文教师、档案馆管理员、史志办专家、农村老人、等)。

从课程内容范围上看,校本课程可以是单一学科的,也可以综合的;但综合实践活动必然带有综合性。

从课程内容组合形式上看,校本课程往往以知识板块组织活动模块,不同的活动模块组成课程内容体系。综合实践活动则往往以活动专题为主线组织活动。此外,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应是互补的关系,不是互相重合、包含的关系。因此,校本课程最好能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拉开一定的距离,不能把校本课程变成国家、地方课程中的一部分(选用地方课程教材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是另一回事,但既然是作为校本课程,就要在实施过程中努力体现出本学校的特色,否则就不能算真正的校本课程,如《国学启蒙》),更不能变成学科课程的课后延伸,甚至成为课堂教学的课后补习。

3、课程开发与教材编写的关系

开发校本课程是不是一定要编教材?有种误解,一提校本课程就是编教材,有点喧宾夺主。好多教材就是个课外读物,根本不具备教材的意义。

应区分两个概念,开设校本课程与学校自己编教材不是一回事。校本课程可以有传统意义上的教材,也可能没有。开发校本课程有时需要编教材,有时又根本不需要编教材。课程的含义很广,目标、内容、教学体系、评价体系等等,教材只是内容中的重要因素,但不一定是必备因素。有些课程一旦编出了教材,课程就基本上死亡了,如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大多数课程领域(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大多数研究性学习)。

《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明确规定:“学校可以根据《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试行)》的规定自主开发学校课程。学校开发的课程不编教材。”理解这一要求应当辩证些,要准确把握政策意图,还要充分考虑教学需要。这样规定的主要意图是控制低层次的教材编写,尤其是不加重学生的经济负担,担心学校通过开设校本课程逼着学生订购教材。但这一规定有些课程适合,有些课程就不一定适合,如诗文诵读,学生手中无教材诵读什么?掌握这一政策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纠正认识误区,决不盲目编教材。课程评价导向要正确,不能以是否有成型的教材作为评价依据。评价应主要看《课程实施纲要》的科学性、可行性,看课程实施后学生素质的发展变化,教师专业成长的情况。

(2)区分教材概念中教的材料和学的材料两个概念,不把“教材”“学材”混为一谈。教师上课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教学内容首先要通过教的内容来体现。教师手中应该有教的材料,而且越完善越好。用于教师教的教材不仅要编,还要编好,至少要按照《学校课程管理指南》形成比较具体的《课程实施纲要》——(立足于教师的教),明确自己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规划、活动设计、实施计划或要点、评价依据或建议,不能随意乱上。

有些校本教材的编写可以参照地方教材的编写方法的设计思路。比如《齐鲁历史名人》:每个模块的呈现过程一般为“导语——走近名人——重点探究——拓展研究——成果展示”。课程以综合实践探究活动为中心,要求学生运用学科知识的储备和跨学科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开放性的探索活动中,交学到的知识进行渗透式的综合应用。课程设计了许多灵活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活动形式课上与课下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考察相结合。——(立足于学生的学)

4、必修和选修的关系

要注意学校课程开设的计划性、目的性与学生自由选择相结合。校本课程开发要考虑学校统一的计划性、目的性,体现学校的主导价值理念,又要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多元需求,给学生留出自由选择的空间。不同特点、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不同,单一的校本课程很难适应学生需要。因此,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最好能够多样化,既有体现学校统一计划性、目的性的课程——必修课程,又有适应学生多样化需求的课程——选修课程,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 篇7

从实然层面观照, 校本课程与学校特色文化之间容易出现偏差、油水分离。或出现“羊群效应”, 一哄而上, 竞相模仿, 忽视自身特色, 水土不服;或沦为“花边”, 校本课程窄化为学校原有课程, 成为学校学科课程的附庸, 地位低下, 只是学校课程或者学校工作的点缀而已;或趋于“单向”, 只单纯地对课程内容进行增减或重新编写, 没能使学校文化质变为具有自主性品质的、完整的课程文化, 忽视了校本课程对学校特色文化的强化、修正、建设作用。

校本课程与学校文化的共生融通, 即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必须两手并重、不可偏废, 发挥教育合力, 整合是必然层面上不二的策略选择。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深深根植于本校内源优势, 与学校特色文化共生融通, 相得益彰。

一、基于学校特色文化的校本课程整合开发

1. 学校特色文化是校本课程整合开发的内部资源

校本课程的整合开发离不开学校文化的因素, 学校特色文化充分反映了学校的精、气、神, 是校本课程整合开发的丰富的内部资源, 是“人无我有, 人有我强”的育人文化, 校本课程则是学校文化育人功能的直接体现, 校本课程整合开发深深根植于学校特色文化传统这一片沃土。我校震泽校区与被誉为“学究天人”的明末清初天文学家王晓庵祠堂只有一墙之隔, 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 弘扬其矢志于学、穷究不辍的精神, 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成立了“晓庵天文小组”, 设立“晓庵天文台”, 并被纳入全国流星雨观测网点。而且长期以来, “金钥匙”竞赛活动、航海模活动、科技文化节等各个传统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晓庵天文》《斗转星移》等校本课程就深深地扎根在这片沃土里, 发芽、开花、壮大。

2. 基于学校特色文化目标主导, 动态渐进整合开发

校本课程不能拉杂成“课程色拉”, 必须要有“主线”, 纲举才能目张, 将众多的校本课程整合为有机整体, 构成课程系统, 产生1+1>2的教育功效合力。整合开发时, 采用目标主导模式, 即以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课程基地建设为整合开发校本课程的主要依据, 优先考虑的是学校的办学思想以及学校特色文化建设, 以校本课程“精品化、特色化、系列化”为突破口, 其他因素都服从和服务于学校的教育目标。比如, 有些课程的开设与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目标是一致的, 但却不一定是学生最喜欢的, 学校也会坚持开设, 而不是一味地“因人 (学生) 而定”。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逐步吸引和激发他们进入课程与教学过程。长期以来, 学校逐步形成了以天文为龙头、以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为两翼的科普教育特色, 秉持“内源生发”“牵特色而遍全校”的理念, 以“顺应课程改革, 凸现科学探究精神”为宗旨, 一体多翼, 建设天文系列、机器人制作系列、航海模系列、金钥匙系列等五大系列特色课程, 整合开发了精品校本课程。

3. 基于学校特色文化, 实施一体化模块式教学

如果说目标主导模式促成校本课程形成课程系统, 那么, 在具体的某一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 需要整合实施一体化模块式教学, 在某一主题结构框架下, 通过整合相关内容而设计相对完整、独立的学习单元, 开展知识、技能的同步一体化的教学。某一模块各种课程要素, 一般由教学目标、内容整合、实施策略、考试评价、课时安排、保障要求等整合构成。如《晓庵天文》这一精品校本课程, 分成“走近晓庵”“晓庵历法”“星空天文”“观测小站”四个模块, 既需要了解天文学家生平、认识不凡成就, 又可以铺筑天文知识基础, 进行天文观测探究。基于学校特色文化实施一体化模块式教学, 充分考虑三维目标, 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当然, 根据不同的达成目标, 还可将一个模块划分为几个单元, 相应地把时间进行单元划分。

二、基于校本课程整合开发的学校特色文化重塑

1. 校本课程整合开发促成学校特色文化传承由隐而显

校本课程强调由学校自主开发实施, 以满足学生需要和学校发展为目的, 是学校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组成部分, 学校特色文化传承“对象化”“课程化”是校本文化发展的必然。要基于校本课程的开发, 就是采取有效策略, 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 充分发挥学校文化育人功效, 尽可能消除不可控性, 在显性的课程、教学层面上追求教育合力。我校紧紧抓住新课改契机, 把校本课程整合开发作为学校科技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从兴趣小组到科普专题活动再到校本课程, 由浅到深, 由自发到自主, 由放羊到主导, 循序渐进, 整合开发, 经过多年实践, 形成《晓庵天文》等系列校本课程, 深受广大学生欢迎。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天文系方成教授在看了学生研习成果后盛赞道:“你们在全国的中学天文教育中堪称模范!”

2. 校本课程整合开发促进学校特色文化的创生

学校文化是一条绵延不断的文化河流, 是学校基于学校传统, 结合现时境遇, 赓续传承的动态渐进变化发展的历程。学校整合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 实际上是一个课程文化重构的过程, 校本课程本身就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创新点, 其开发对传统的学校文化提出了挑战, 要求相应的创新、变革。学校已有的特色传统项目、特色活动、特色环境经过文化选择、整合, 开发为学校的校本课程, 而这些课程在实践中又会进一步重建创生学校特色文化, 重塑学校文化的生存方式:超越学科中心与知识本位, 重建学校课程目标与文化形态;强调教师、家长、学生等多方合作, 从课程开发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 重建学校文化的主体性;教学评价主要采用与国家课程外部评价不同的内部评价, 注重三维目标的达成, 创生新的评价模式。

3. 基于校本课程整合开发, 以文化共建共享的方式整体推进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和校本课程的整合开发是一个动态、渐进和复杂的过程, 也是民主、开放、合作的过程, 需要开放、动态的评价体系, 需要教师、学生、专家、家长和社会人士等共同参与, 需要不同年级、不同科目教师之间进行合作交流, 形成校本课程开发的“共同体”。强调在反思、体验的过程中, 以主体的身份投入到课程实施、评价过程, 所以, 实现两者的共生融通, 就是通过“参与共同体”“合作共同体”, 以共建、共享、共评的方式整体融合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评价各个环节, 促进学校深层文化的变革。需要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研、修”一体化研修模式。即在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的规范下, 以理论引领、团队协作、自我反思为行动要素, 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课程开发效益与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与策略》 篇8

【关键词】校本课程;资源;现状;对策

校本课程指的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过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我们感到,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

一、我校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1.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意识淡薄

教材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进行沟通的重要桥梁,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媒介。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却对其中的某些新知识、新问题或是置之不顾,或是一笔带过,极少尝试去寻找资料或与学生共同探究文中的新资源,也不关注教材以外的资源开发和利用。

2.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不良倾向

教师不会挖掘学生拥有的课程资源除班主任之外,科任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往往只在课堂上,课外与学生的接触甚少。因而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及生活体验不甚了解,其教学就只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要求学生做什么或怎样做,而学生会做什么,有什么样的意愿,学生具备的知识、技能以及他们的兴趣等课程资源因得不到挖掘而白白浪费了。

3.学校校本课程资源严重不足

(1)电教设施不完善,建校后班班通还没有及时安装到位。

(2)图书资源缺乏。

(3)教师之间单打独斗,校本课程资源缺整合

(4)学校对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够

二、应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

1.加强校本教研,再生课程资源

(1)全程校本教研,为课改提供成功保障。我镇自实行课堂教学改革,各学校执行了以备课组为单位的全程校本教研的决策:①在开学之前,备课组就把一学期的教学任务摆出来,各位老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认领内容。接到任务的老师利用假期充足的时间把自己认领的任务进行斟酌酝酿,并搜集各种资料,结合学生实际编制“导学案”初稿,形成雏形。②提前一至二周对所需教学的内容在备课组进行讨论修改,必须做到人人发言,主备老师执笔修改,不断加工冶炼,从而编制出最符合学生实际,收益最高的导学案。③课后认真进行反思总结,一方面对所教学所疏漏的内容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另一方面能为以后教学提供前车之鉴。

(2)加强集体备课,促进教师共同成长。由于传统的备课方式是单打独斗,各自为阵,高耗低效,不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不利于学校教育教学效益的提高。于是“导学图”就实行分工合作,备课组一人主备,集体讨论,集体修改,共同使用,让每位教师好的做法,充分体现在“导学案”上,真正做到集思广益、资源共享。这样首先就实现了教师资源的再次整合,解决了教师之间业务水平差异问题,真正体现了深层次的教育公平。其次是整合了以教材为核心的课程资源。教学研讨活动认真务实,听课评课实事求是,既不过多美言优点,也不隐瞒不足。我要很快融入到了备课组老师中,迅速把握以导学图为载体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机会,使自己快速的进步和成长……”

2.加强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学校资源。学校是育人的重要场所,不管条件多差的学校,只要善于发掘,它肯定也包含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如利用好学校的资金,加快学校硬件建设,建好微机室、完善多媒体功能、远程教学室;定购更多的图书,备好专门的阅览室,充分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充分调动全体师生加强班级文化、校园文化的建设,让班级、校园文化成为一种新生的课程资源,同时为学校营造好了良好的育人氛围。

(2)以教材为核心,积极向课外拓展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无论是社会学科,还是自然学科,都与现实生活与地方文化有很大的关联,那我们学校就应该从这些与学科有关联的又能有利于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课外资源,有计划地引入课堂学习之中,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如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应以教材为核心,结合学校地方实际积极向课外拓展开发新的课程资源,增强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语文教师就应该利用好每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学知识,形成能力;又可充分利用农村优势,开发利用农村中特有的自然资源,如让学生去观察春天的草、花、树的变化,感受春雨的绵长,学生便会明白观察事物要细致入微,景物描写要生动形象。

(3)充分利用好家庭和社会资源。“不论现代学校教育在人的成长中具有何等重要的作用,也不能完全取代或否定家庭教育、家庭生活对于人的成长所具有的价值。”家庭生活资源包括家长和亲友、家庭生活及家庭文化环境等等。家庭环境较之学校环境更为宽松,学生好游戏、好模仿,而又喜欢野外生活和集体活动。在节假日,与家人一起去郊游,或者到亲朋好友家去做客,使他们学会听,听准别人的讲话中心;学会说,说清自己想表达的观点;学会写,写出自己心中的感受。在家庭中他们了解了风俗民情,学会了交往,丰富了经历,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学习着大语文。社会是一个大舞台,形形色色的人,千奇百怪的事,不管是正面还是反面,不管是平凡还是伟大,不管是富有还是贫穷……都是活生生的资源,语文教师应该结合社会生活的实际来教化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3.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发特色课程资源

每一个地方,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有着自己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一个地名的来由,一种风俗民情,亦或是一片自然风光,一个流传的故事等等,这些丰富的人文资源也是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我们一定要深入挖掘。学校应该结合本地的实际,发动全体师生收集素材,根据学科特点编辑成册,形成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

4.大力提高教师新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素养

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教师等各方面都有责任共同努力。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校本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因此,开发和利用好校本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

一是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二是丰富的知识技能素质。要具备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要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知识以及教育专业知识。

三是勇于创新的能力素质。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僵化的教学方法,树立创新意识,注意发现、勇于创造和充分利用好的校本课程资源。

四是科学的教学管理素质。教师必须学好、掌握好现代管理学、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进行管理和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活动。

总之,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走出教材的狭隘视野,广开思路,勤于捕捉,因地制宜,让课程资源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素材和条件,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目的。农村的广阔天地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使之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我们要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向并以极大的热情充分利用现有校本课程资源和不断开发新的校本课程资源,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人格和个性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崔允漷著

[2]《开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 团结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

[3]《教育科研过程》.新疆大学出版社.杨章宏著

[4]《谁来决定我们学校的课程——谈谈校本课程的开发》 北京大学出版社.杨平,周广强主编

[5]《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

上一篇:初三化学用语下一篇:徐楼中心学校体育器材室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