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学生习惯的培养

2024-07-24

浅谈低年级学生习惯的培养(共14篇)

浅谈低年级学生习惯的培养 篇1

【摘要】良好的习惯是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石,是学生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小学阶段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特别在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但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强,所以加强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训练就成为每一个小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 低年级学生习惯的培养 基石工程 关系孩子一生成长

良好的习惯是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石,是学生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小学阶段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特别在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但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强,所以加强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训练就成为每一个小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サ湍昙堆?生习惯究竟怎么培养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过对小学低年级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笔者就培养习惯方面谈点肤浅的看法:习惯的培养关键在于学校和家庭共同配合培养,而习惯的养成关系到孩子一生的成长。

1.低年级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俗话说:“积千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习惯一旦养成,它就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小学阶段是人格和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尤为重要。习惯的养成,影响着一个人的一辈子。有人说:培养了习惯,就培养了性格,而培养了性格,最终也就培养了命运。

?ケ收咦魑?一名小学教师工作已经十年,在教学中意识到: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性都比较强,不仅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活动,而且学生学习认真,善于学习,学习效率高;一旦学生学习习惯养成不好,不但教师教学会有无法驾驭之感,感到吃力,学生学习也会出现困难,并随之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学习习惯的好坏决定着学生是否自主学习的问题,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人生就向成功迈出重要的一步。

2.低年级应培养哪些习惯

低年级应着重训练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从内容上分可以分为: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文明礼貌习惯等。内容很多,笔者就“要养成哪些学习习惯”谈谈自己一点浅显的看法:

2.1 养成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的习惯

如果学生课前无准备,上课了有的学生还在削笔,有的在找书,有的在借学习用品,乒乒乓乓,乱成一团,半天才安静下来,40分钟的课,不知不觉就浪费了几分钟,如果让学生在课间就将下节课需要的课本、学习用具等都准备好,放在课桌角上,上课时就很会井然有序,如果我们老师下课时提醒一句“请同学们准备好下节课要用的学习用品”,每天请值日小班长督促检查孩子们准备情况,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养成习惯,不用老师提醒,别人督促,自己就会做到。这样上课时全班同学就能安静地坐好。

2.2 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

一个人的坐姿显示出这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个人修养。而且良好的坐姿对自己的身体有益处。对人的眼睛也是一种享受。要让学生从一年级起就逐步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让学生坐时腰挺直,两脚平放在地上,“眼离笔尖一尺,手离笔尖一寸,胸离课桌一拳”。我们可以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某某同学坐得真棒!我们要像他学习。也可以通过口令训练:“一二三,身坐端”。教师要随时关注孩子的状态,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培养孩子的习惯。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原理,只要通过多次强化训练,孩子就能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

2.3 养成良好的听讲习惯

良好的听课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有好的听课习惯,才可能有好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要教学生会听课,养成积极动脑的习惯。听课习惯要求:会听、会看、会想、会说。这就要教师善于引导,用孩子感兴趣的方式传授知识,只有孩子在浓厚的兴趣下,只有我们努力地去激活学生,学生才会不自觉地潜心地听、专心地看、静心的想、尽情的说。

2.4 养成正确、认真书写的习惯

俗话说:“字如其人”。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素质的评价。所以书写时握笔姿势要正确,坐的姿势正确,不折皱书本角,书写整齐,力求美观。

2.5 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孩子学习上有困难请求帮助时,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应用热情的语言鼓励孩子自己“试一试”。孩子实在无法独立解决时,也不能包办代替,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启发,使他能在你机智而不露痕迹的引导下,觉得是靠他自己的力量完成的,增加自信心,敢于迎接下一个问题的挑战。

2.6 养成及时改错的习惯

由于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犯错误也是在所难免的,对于犯错误的孩子不应训斥,而应视为教育引导的机会,帮助孩子找出错误之所在,培养孩子及时改错的习惯。

2.7 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根据“遗忘曲线”的原理,在学习新知识后及时练习便不容易忘掉,如果不及时练习,就很容易遗忘的记忆规律。因此,巩固当天所学,认真完成作业很有必要。对于这点,要求学生做到:做作业前,先复习当天所学的知识,再做作业。做到眼到、心到、手到:看清题目,认真思考,书写规范;做完作业后,仔细检查有没有出错,有错要及时订正。

此外,还要养成勤思考,善提问的习惯、写日记的习惯、预习复习的习惯、每天读书的习惯等等。

3.家校合力培养习惯

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单凭学校单方面教育,学生的习惯养成就会举步维艰,养成的习惯也不可能持久,所以必须要争取家庭的支持。

?ノ诳死冀逃?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入学,是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使学生更加轻松快捷地掌握知识,必将受益终生。在这个关键时期,教师的引导对学生习惯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1 指导作用

教师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等与家长建立良好沟通与合作,用自己所掌握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以及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为家长提供可行性建议,指导家长改善教养方式,营造适合的家庭学习氛围,以此影响学生学习习惯。

3.2 榜样作用

教师本身的品格、价值观及信念会影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孩子大都信任和崇拜自己的老师,年幼的学生把老师看得比自己的父母还要神圣,会有意或无意地模仿老师的言行。通过榜样作用,教师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行为发生引导作用,影响学习习惯的形成。

3.3 教师的教学魅力作用

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开展的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自己独特的教学魅力,根据低年级学生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特点,有意识地创设各种适宜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对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训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师生互动中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4 教师创设进取向上的班级氛围,发挥集体的作用

集体的教育力量是润物细无声的,要努力创设进取向上的班级学习气氛,使学生处于自觉约束自己学习行为的情境。教师可以提供并帮助构建最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班级环境。而且,教师对学习习惯作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直接制约着小学生的认识,教师所提出的要求、监督和评价,对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快慢、性质有着直接的影响。

浅谈低年级学生习惯的培养 篇2

一、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认真倾听?”

案例1:在教二年级上册《蚕姑娘》这篇课文的整体感知过程中, 我提出了问题 :“蚕姑娘是怎样变化的?”孩子们纷纷举手, 回答问题的男孩说话声音有点儿沙哑, 而且表达不流利:“蚕姑娘又黑又小……然后又黄又瘦……又白又胖……”男孩正努力地思索并表述着。这时有一些孩子, 一边举手一边喊:“错了, 错了……少了一个环节。”这时男孩的脸涨得通红, 我说:“如果你知道自己错了, 你自己改正。”可是他支支吾吾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其实, 在低年级课堂, 经常会出现这些场景:教师在边板书边叙述时, 学生在私下里侃侃而谈;在某个学生回答问题或读书时, 其他学生交头接耳;在老师布置学生讨论或读书时, 要求还没说完学生就行动起来了……这时, 老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明白:认真倾听不仅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 同时, 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对自己的尊重。

二、在课堂上细化要求, 提高倾听能力

1.“听”时要专心

案例2:有一次, 当我请一位朗读水平比较好的同学范读课文时, 其他学生听得挺认真, 有位同学却一直在座位上傻笑, 甚至影响到了同桌。等范读的同学读完, 我问他:“刚刚的小朋友读得怎样啊?你来点评一下呢?”他思索了一会, 故作镇定地说:“我觉得挺好的。”我追问:“好在什么地方呢?”他没话接了, 听着其他同学精彩的点评, 他低下了头。后来, 我让同学范读课文时, 班级里的纪律非常好, 有些小朋友还跟着默读呢!其实正是在纠正这位小朋友不认真倾听的过程中, 其他小朋友都受到了深深的启发。

2.“听”时要有耐心

这里的“耐心”不仅仅说的是学生, 还包括老师。教师耐心倾听, 学生才能畅所欲言, 而且低年级学生模仿力强, 教师能做到耐心倾听也正是给学生做了个好榜样!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 专心“听”的耐心也不够, 我觉得可以采用几个小方法来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倾听耐心。①小口令训练。一年级小朋友, 不知道上课该怎么坐、怎么倾听、怎么发表意见……那怎样才能把这一群坐立不安、好奇心强的小朋友们吸引到我们的课堂上呢?这就需要对他们进行严格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课堂上, 必须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于是, 在他们进小学的第一节课, 我就向小朋友们提出基本要求:上课时身体坐正, 双脚踩地, 双手放平, 眼看老师, 发言举手。但是这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会有效, 所以在低年级的课堂上, 我利用一系列口令让孩子提醒自己。比如说, 当孩子们注意力不太集中时, 我会引导学生:头正、肩平脚着地!当孩子们思想开小差时, 我会引导:小耳朵, 听听牢!当我板书范写生字时, 我说:“我在写!”学生:“我也在写!”随后就把手举得高高地跟着我一起写了。当孩子们读书时, 练习说话时, 写字时……我都会利用小口令, 时时提醒他们养成学习的好习惯。②不吝啬表扬。学生“听”的情况如何, 是通过“交流”反馈得来的。当学生反馈无误时, 我从不吝啬表扬, 如:“你的耳朵真灵啊, 一下子就被你听出问题来了!”“你不仅听到了他读得不到位的地方, 也听到了他读得精彩之处, 你真是一个会倾听的小能人!”“哦, 这个问题老师都没有听出来, 你真会听, 帮了这位同学一个大忙!”当得到老师一次又一次的鼓励, 孩子们还会在课堂上我行我素吗?

3.“听”时要有主见

案例3:在教二年级课文《会走路的树》时, 有个环节我出示了一组词语让学生开火车读, 如果指读的学生读对了大家跟着一起读, 如果读错了, 举手交流。当读到“早晨”这个词语时, 指读的同学把“晨”读成了第二声, 其他学生想都没想就跟着一起读了。我提醒道:请大家再把这个词语读一读。学生疑惑地看着我, 部分同学照原样读了一遍, 此时我没评价, 教室里立刻安静了下来, 大约过了半分钟, 有两三个孩子陆续举手, “我觉得‘晨’应该读轻声。”这时我一边鼓掌一边表扬她, “你是一个有思想的倾听者!”之后让她领着同学们把这个词语读了两遍。

三、争取家长的配合, 促进倾听习惯的养成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谈到:教育的完善, 它的社会性的深化, 并不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削弱, 而是意味着家庭作用的加强。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全面的发展, 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 不仅要一致行动, 而且要抱着一致的信念, 无论在教育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 都不要发生分歧, 所以光靠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 需要家长的大力配合。

浅谈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篇3

一、养成听讲的习惯

低年级的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对外界各种反应都比较敏感,注意力缺乏持久性,要他们认真听几分钟还可以,要他们认真听一节课还真不容易。因此,教师不但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认真设计好教案,而且在教学方式上要讲究多样性,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课件以及讲故事、做游戏等形式来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教师的语言还要生动、富于儿童化,热情饱满,要引人入胜。课堂上,首先要求学生的眼睛在老师讲课时要不停地盯着老师看,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随时留意观察,发现哪个学生不注意听讲,及时提醒,对做的好的给予表扬,对注意力不集中的给予提醒。要经常有意识地叫个别同学复述刚才老师或同学讲的话,课堂上还要经常使用“注意听他(或老师)的方法和你的想法一样吗?”“你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等术语来督促他们认真听讲。这样日积月累,坚持训练,学生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就会慢慢养成。

二、养成读题的习惯

很多老师和家长都有这样的误区,认为读是语文教学的任务,数学只是算算而已,有什么好读的,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而审题实际上必须先读题。读题不仅仅是要求学生能流利的读出题目,还要能读出题中的关键字、关键词,理解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低年级学生,他们识字量少,阅读水平低,理解能力差。理解题意更难,这就更要学生多读,甚至大声读,必要时用手指着读。如果学生读错题,不要忙着帮他指出错误所在,而是让他再读,让学生自己发现错误,这样让学生亲身体会读题的好处,积累解题的经验,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

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一门思考性很强的学科。知识的掌握、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都要靠学生自己去主动获取与内化,这是谁也不能替代的。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做到肯于思考、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善于提出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品质;其次要注意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有次序的进行思考的习惯;第三,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主动探索新知,多渠道、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思维水平的逐步提高。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勇于提问,教师要为学生质疑问难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幼稚可笑,或离题太远,那也无妨,重要的是学生独立思考了。通过经常性的训练,逐步让学生学会思考,提出一些有质量的,有价值的问题,这将有助于巩固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形成数学技能,提高解题能力。

四、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

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风气,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有着积极的作用。书写美观、工整是学生的基本功。做数学作业更加要求书写规范。教学中,我经常遇到学生因为书写不规范,导致作业错误。比如有同学写数字3,写得潦草,过一会儿又当成5了,数字7写得跟1差不多。因此,我在教学中,首先训练学生的书写,阿拉伯数字和符号的书写必须规范到位,竖式计算时数位必须对齐,横线要用尺子画。对学生作业的书写情况,教师要及时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要树立典型示范,以表扬为主。在班级里开展优秀作业展览活动。对于书写不规范的或不认真的,要坚决批评指正,甚至要求重写。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我会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写上优、良等等第,还经常在学生的本子上会打上★,或画上一个大拇指,鼓励字写得好的,作业认真的学生。久而久之,我班的作业书写质量经常得到同行的夸奖。在学生做作业时,我还会要求他们尽可能的一次性做对,最好不用擦子。

五、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完成作业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是检验上课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培养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尤其重要,要使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必须常抓不懈而且严格要求。比如:做作业前要准备好一切学习用品,如书、本、笔、尺等,而且应先复习当天的功课或复习与作业有关的内容,然后再认真地独立完成作业。决不能养成边看电视边做作业、或边吃东西边做作业的坏习惯。做完作业之后,应自己独立的认真检查,不能养成要求家长批改的不良习惯。发现错误应及时更正并分析错误的原因,。做作业时要字迹工整,本子保持干净整洁。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家长每天都在检查孩子的作业,错误的要求孩子订正,许多学生的作业一点错误都没有,教师批改时也很省心。其实我并不主张这一方法,第一,学生容易养成依赖的思想,做错了有家长,自己不用检查;第二,教师从作业中发现不了孩子没有掌握的知识,不能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如果是做假期作业,应先制订好做作业的计划,每天完成多少数量的作业,不能拖拉。不能出现开始玩,最好疯狂补作业的现象。老师要通过严格训练使其逐渐转化为自觉的行为,从而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浅谈低年级学生习惯的培养 篇4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欲望

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外阅读,教师必须创造条件或利用他们已有的行为动机进行迁移,使阅读成为他们生活中必需的东西,真正实现变“要我阅读”为“我要阅读”.

1.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习惯的前提,习惯是兴趣过程的累积。要使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就要先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每天都要在学生面前看“课外书”,让学生觉得书是好东西。教师给学生讲故事时,讲到故事精彩处戛然而止,然后告诉学生故事的结局在哪本书上,让他们迫不及待地到课外书中去寻找结果,让他们品尝到自己阅读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丰富课外阅读的读物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阅读也是如此,除了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外,还要有丰富的.书刊报纸可读。教师应该不定期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特点和接受程度的阅读材料。教师可为班级图书角购置一定数量的优秀课外读物作为班级藏书,无条件地向每个学生开放。还可经常到学校图书室为学生借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课外书,做到常借常新。鼓励学生到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看书;推荐学生到书店以及社会上的图书馆去看书;也可以到互联网上去寻找各种资料。

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贝尔纳说过: “科学中难能可贵的创造性才华,由于方法拙劣可能被削弱,甚至被扼杀;而良好的方法则会增长、促进这种才华。”要取得阅读的良好效果必须有好的阅读方法。

1.引导学生读中勾画

内容可以是优美的短语、比喻句、拟人句、精彩对话、感兴趣的知识、从未见过的表达方式(排比、顶真、对偶等)、成语古诗歇后语、名人名言、好的开头结尾等;方法可以是用“横线”“波浪线”等不同的符号画出优美的词句,用“圆点”等自己喜欢的标志标出重点字词,用“?”标注此处有疑问。

2.鼓励学生读后剪贴

在课外阅读中,学生有时会遇到大量感兴趣的知识,此时圈画已经满足不了他的阅读兴奋感了。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在可能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需要,把感兴趣的图片或内容剪下来,收集在一起,有序地粘贴在设计好的纸片上,配上插图和注释,制作成独具个性的图画书或百宝书,这就是教师们通常所用的“采蜜本”.孩子在整个阅读、制作的过程中既获得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还培养了动手能力。

三、保持学生课外阅读的持久性

阅读在没有形成习惯的时候,是需要在别人的强制下形成的。教师在学生形成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扮演的就是“强制者”的角色,直到习惯形成。

1.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

“君子不可一日无书。”教师要规定课外阅读的时间。首先,要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每周安排一节课,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指导。其次,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取消机械重复的家庭作业,把课外阅读作为回家作业,并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规定阅读的量和要求。还特别规定:每天早上读古诗十分钟,还把每天中午的12:50-13:20作为雷打不动的自由阅读时间。充足的阅读时间能使学生养成随时翻阅书籍的习惯。

2.搭建课外阅读的展示平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成功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每星期举行一次“故事会”,轮流讲,三星期全班轮回一次。学校通过红领巾广播,开辟了好书推荐栏目,学生将自己阅读过的有意义的图书,介绍给大家。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节日庆典等活动,举行学生才艺表演,给学生阅读成果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

浅谈培养七年级学生英语学习习惯 篇5

2.学习习惯和方法的衔接

英语学习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兴趣、自信心、策略和习惯。每一位教师的教学都要致力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使这项工作体现在每堂课甚至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就会产生高涨的学习积极性,乐于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积极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学生的兴趣来自于该任课教师的个人魅力、教学方法、教学语言以及在学习过程中自己不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浓厚的兴趣加上有效的方法则如虎添翼,无疑会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且高效。初步的成功感的价值不止是成功本身,而在于帮助学生产生了自信,而自信,则是成功的开端。至于策略,我们都知道,点金术比金子更重要。一旦好的学习方法(如不同单词的不同记忆方法,语法的学习方法,阅读方法等)在学生的学习中形成良性循环,形成好的习惯,将使学生终身受益。所以,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兴趣、自信心、习惯和学习策略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的始终。就小学生中学习“潜力股”现存书写不规范,作业粗心马虎,拼写错误多,语法概念模糊,用汉语方式代替英语等问题都会影响其自身持续纵深的发展。到中学之后,大容量的课堂教学和繁重的课业压力往往致使教师忽视对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培养,从而导致有些学生兴趣递减。为此,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衔接,要求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即做到:听课聚精会神,认真记笔记、整理笔记、完成作业、找出问题。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勤读多用等习惯。

1)课前自学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成果的基础。如果不搞好课前自学,上新课时就会心中无数,不得要领,反之如果做好了课前自学,不仅可以培养自学能力(主要是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预习是提高听课效率,达到良好学习效果的第一步。预习一般是在接受新知识的头一天进行,包括预读新课课文,回答有关问题,熟悉生单词,找出难点并做上记号,听录音、模仿跟读等。教师应布置预习任务,帮助学生养成预习习惯,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预习三步曲”即“浏览——标注——听读”。预习的方法很重要,否则学生就会觉得无从下手。我们的做法是这样的:a.总体浏览课文 b.读课文,在过程中划出生词,通过查阅书后46页和50页的单词表把查到的音标写在单词的上面,汉语写在单词的下面,书上查不到的通过电子词典和英汉词典来标注生词。接着试读单词两遍,再把单词所在的句子试读两遍。c、听录音带模仿读。操纵录音机暂停键,分句跟读一遍,最后自己读两遍

预习对抗赛 普通同学只要标注出必会的底线单词即可,更深入的预习是由选出的男、女小先生来承担的。在新授课之前,这两名学生的预习内容要比其他同学更深入一些,除了基本的单词的意思、课文的朗读之外,还有本课的词组、重点的语音知识、主要的语法等拓展性的知识提前自学。上课时讲给大家听,进行男女生之间的对抗赛,每月结算成绩,给获胜的团队发小奖品,这激发了全体同学主动学习的意识。在开始的时候每天要检查督促落实,对表现好的要及时的给以表扬,对不认真完成任务者要及时的进行批评教育,并要重点跟踪培养一段时间,直到这些学生基本能自觉的完成任务为止。持续一到二个月,慢慢的大多数同学们就基本上形成了良好的自觉的预习的习惯。

课前自学可以发现疑难引起思考,减少听课的盲目性,增强听课效果。在学会学习的前提下,课前自学应改变仍停留在单词识记及课文阅读的程度上,我们要求学生自己查词典,自己记例句,自己用新词造句,自己找漂亮的句型、典型的表达法进行模仿,自己找句子进行诠解,自己找出课文中的难点,在充分利用课本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英语,保证学生的课前自学程度,特别注意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自学的方法,并进行有目的的指导。

2)每节课前两分钟,学生做的Duty report能得到了同学们的欣赏的掌声。每节课学生按学号轮流做值日报告。值日生报告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当天的日期、天气情况,二是学生把通过课外阅读找到的小故事背给大家听,然后提出相关的问题,请同学回答,下课之后把学生准备的资料收集起来张贴在黑板的一角,供给学生再细细品味,每个学生都能从中收获成功的感受。

课本知识主要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的。因此,学生听课的效率成了学生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引导学生听课时做到:紧跟各个教学环节,如复习、引入呈现、练习和巩固等;集中注意力听懂老师的讲解;并做好笔记,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如回答问题、对话、角色扮演和复述等。

勤记笔记 十八世纪著名作家塞谬尔·约翰逊称做笔记为“必要的痛苦”。做笔记是比较痛苦的事情,但非常有必要。因为笔记是一种永久性的系统性的记录,对于复习已学过的知识非常重要,对于克服头脑记忆储存知识的局限性非常重要,记笔记的过程就是对信息筛选、浓缩的过程,有利于锻炼思维、提高捕捉重要信息的能力,提高浓缩信息的加工能力。要做好听课笔记,学生的思想进程与教师的思想进程必须一致,必须抛开与听课无关的杂念,思想不能溜号,笔记内容要注意重点、难点、疑点、新观点,听课笔记可用自己的话,用关键词和线索性语句、提纲挈领地记录,四五六年级学生课堂上做完笔记之后,两人交换,按数量和准确度进行打分,评价课堂笔记的质量。

根据规则见词读音 英语学习,词汇为本。没有词汇,什么也不能表达。随着词汇量的增加,阅读理解水平才有可能随之提高。教师对各个年级同学适当介绍拼读规则,六年级对小学阶段学过的单词按照读音规则进行分类,对于一些不认识的单词,不必急于知道意思,先按照拼读规则读出来,做到“见词读音、听音写词”;在能读会写的基础上,对单词进行中英文对照,这个过程同学们可能会感觉枯燥,不妨结合小对话或句子来学习;同时,应结合课文中的句子、短文背单词,一个单词有很多意思,要经常翻词典了解它所有的意义。

学习新单词 coconut一词时,给学生扩展了walnut, hazelnut, peanut等常见的坚果,引导学生发现共同的部分和这些单词的构成方法,帮助学生记忆新单词和初步了解相似的词。扩展词汇时我通常对同类词进行归纳,如帮助学生梳理出名词中的文具类、衣帽类、交通工具等单词,帮助学生总结一词多义,旧词新意,同音异义的词,能有效地扩展学生的词汇量,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力理解水平和阅读理解水平

新单词的学习过程中,我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能从听和说上辨别一些易混淆的音素,特别是发音比较相近的词,如cup-cap, bag-bike, cat-kite等。重视字母、音标和读音规则的教学,在预习环节中就要求学生在单词上记音标,单词下记汉语意思,课堂教学中把字母——音标——单词同时教,利用各种卡片,使学生从字母的读音中识读音标,又借助音标去接受字母和单词,让每个学生懂得简单的读音规则和字母组合的发音,帮助学生总结ee, ea, er, ar, ay, air, ear, ch, sh, th, ow等字母组合的发音,使学生看见会读,听到会写。

熟练背诵脱口而出 背诵是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连课文都背不熟的学生,英语水平肯定不高。我们学校三至六年级学生要坚持每天背点英语文章,根据

课堂学习的内容,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对话、短文,五六年级的学生每天学到的课文要背诵,经常复习,增强熟练程度,以达到脱口而出的地步。

看图造句在Module 3 Unit 2的教学课件中出示了黄山、五指山和泰山的图片及它们所在的省份和本课重要内容This is a picture of…引导学生看图造句,造句是英语写作教学的主要练习形式之一。我在让学生造句时常常提供一个结合实际生活的情景,避免注重语言形式,忽视内容,脱离一定的情景与主题。用图片创设情景是很有效的,接下来,用课件出示了姚明、菲尔普斯、贝克汉姆等学生们感兴趣的热点人物图片和语言训练点a picture of,…from…同学们眼前一亮,纷纷举手主动尝试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在说的过程中为接下来的小练笔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先听说后练笔

在Module 3 Unit 2的巩固环节中,我设计了 “Talk about your favourite thing.”的活动,我先给同学们作了个示范,出示一枚硬币向同学们介绍说“This is my favourite coin.It’s a picture of a mouse.Mouse is my birth sign.It’s from 1984.I love it very much.” 让学生模仿在组内交流,选出的代表在班级里交流汇报。

接着给学生们布置真实的任务——给好朋友写一封信介绍自己最喜爱的物品。为了让学生们具有明确的写信动机,对写信有强烈的愿望,真正做到有感而发,而不是仅为练习格式而写信,安排的写信内容完全结合学生实际。在真实的情景中学生对写信的格式、语言风格、正式与非正式程度便有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3)课后复习语言不是教会的,而是反复练习在使用中学会的,交际能力只有在交际中得到最有效的训练和培养,教师应引导学生争取各种训练机会反复练习,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如:在课堂上、在课后、在英语角、在各种英语俱乐部多多练习英语、使用英语,培养真正的交际能力。

零打细敲保证时间 与其他学科相比,英语是一门比较耗时的具有学科特点的课程。语言学家经过测算提出,要基本掌握一门外语大致需要4000小时。如果每天坚持学习英语的时间不少于1-1.5小时,而且将时间化整为零,在一天的不同时间里能形式多样地接触英语(如听、说、读、写、译、背、诵等),效果会出奇地的好。

作业。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督促学生独立认真完成课后作业,养成根据自己学习中的弱项自觉补充课外作业的习惯。

复习与总结。学过的知识要温故而知新。复习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教师要督促学生养成每天复习当日所学,每周、每月进行单元复习的习惯。在复习的过程中学会总结、整理笔记,归纳重点和难点,通过归纳分析和对比将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 篇6

一年级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要演示教具,或提一些要求,我就把看老师演示教具的要求编成:定睛看,侧耳听,言语动作记心中。

需要时,我问学生:“现在,我要演示教具了,你们应该……”,学生就齐声回答:“定睛看,侧耳听,言语动作记心中。”适时适度地运用,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目的。

浅谈低年级学生习惯的培养 篇7

一、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学生认真书写, 不仅能认识到书法的艺术美, 还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 有利于养成仔细认真的良好习惯。数学作业不同于语文, 它要求学生字迹清晰, 做题格式规范, 加减乘除符号工整到位。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书写情况, 经常进行评比, 对书写好的学生可采取张贴或在展台上展示的方式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书写较差或不到位的学生要进行手把手的指导, 督促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另外, 低年级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 会出现边玩边写的现象。教师遇到这种情况要及时督促, 或采取学生之间互相监督的方式, 让学生纠正这种不良习惯。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数学是一们逻辑性很强的学科, 能启发学生思维, 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教师讲课要有一定的启发性, 逐渐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教师首先要创设思考的良好情境, 允许学生做题时出现不同错误。例如, 针对加减法这一内容, 我就让学生先独立做课后题, 然后再出一些有些许变化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做出答案。教师不要因为学生总是答错而丧失信心, 其实这正是学生独立思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这些问题的出现恰恰验证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薄弱, 教师应对症下药, 做到有的放矢。其次, 在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中, 教师还应做出相应的指导和启发, 让学生少走弯路, 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之感, 这样也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另外, 教师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时, 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 不能在好学生回答问题后, 就草草结束思考的过程, 这样会影响到中下等学生的情绪, 久而久之, 他们就疏于思考、怠于思考了。因此, 教师应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等绝大部分学生举手示意后, 教师才让学生做出回答。这时, 教师还应运用带有鼓励性的话语来询问学生是怎么想的, 想出了什么等等, 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没有被遗弃,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小学生天性活泼, 好说爱动, 教师要针对小学生这一特点, 积极引导他们在课堂上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例如, 动物园有5只虎, 鹿的只数是虎的3倍。鹿有多少只?鹿比虎多几只?一提到这个问题, 学生非常感兴趣, 我趁机鼓励学生和其他学生交流, 尝试提出其他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后找到问题:虎比鹿少几只?鹿和虎一共有多少只?学生在这样思考中得到了加减乘法的训练。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 学生很容易获得新的见解。有了独特的见解, 学生就会产生探究的欲望, 渐渐地就会养成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好习惯。

四、培养学生大胆发言的好习惯

数学课堂上, 教学气氛应该积极活跃, 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于学生的发言, 无论是对的还是错的, 教师都不应该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培养学生敢说的好习惯。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还有利于摸清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便于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班级里的学生有的性格外向, 敢说敢言;有的不善言辞, 沉默寡言。针对这种情况, 我故意让不同性格的学生来做同桌, 或有意识地把他们分到一个小组, 用以动带静的方式来鼓励他们参与教学, 积极发言。一旦他们敢于当众发言, 我都会带领其他学生为他们鼓掌, 并给予鼓励, 比如, “你回答得真好, 若是声音再大一些, 就更好了。”“你的方法很简单, 你真聪明!”“你说得真有道理, 下次老师还想听到你的声音。”另外, 对于那些胆小、不爱说话的学生, 我会抽出课下的时间和他们谈心, 找出其症结所在, 真心鼓励他们, 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 找回自信。

小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 教师要利用学生这一特点, 挖掘其内在潜力, 给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例如, 班上有一名学生不爱说话, 其实很聪明, 动手操作能力很强, 常常用纸折叠出许多美丽的图形。一次在讲“对称图形”时, 我便把他平时折的好看的图形展示给其他学生看, 他们啧啧称赞。当我说出这些美丽、精致的图形出自于他之手时, 其他学生都自发地为他鼓掌。他的表情我永远都会记得, 高兴中掺杂着一丝害羞。自从那次以后, 这位学生变了, 变得爱说话了, 课上也经常举手。对于低年级的学生, 教师要充分了解他们, 并时常对他们进行鼓励和表扬。这样, 他们会很开心, 并且越来越有信心, 成绩也会越来越好。

五、培养学生细心的好习惯

数学是一门精细的学科, 学生学习数学不能有半点粗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慢慢培养学生细心的好习惯。例如, 有的学生做应用题时常常忘记答答案, 或忘记写名数, 做除法时, 商个位、十位位置颠倒, 导致得数差之千里。对此, 我和学生讲解粗心带来的失误或损失的真实事例, 或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意识到粗心的严重后果。

总之,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 出现错误的频率高。对于这种情况, 教师不能急于求成, 要慢慢引导学生, 及时发现, 及时纠正,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多鼓励, 少批评, 多表扬, 少训斥。另外, 教师还应寻得家长的配合, 发现学生做家庭作业出现不良习惯时, 定要及时进行纠正, 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 为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 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前提。小学低年级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阶段。因此, 教师应该在进行低年级教学时,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赵华.浅谈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J].小学教学设计, 2010 (14) .

浅谈低年级学生习惯的培养 篇8

一、认真读题,看清题意

做题时,首先学生应读懂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注意培养学生读题、理解题的能力,明确题目中究竟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然后再进行计算。因此,我们应该要求小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养成指读的习惯

读题必须认真、仔细。通过读题来理解题意,掌握题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经过怎样?结果如何?通过读题弄清题中给了哪些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实践证明学生不会做,往往缘于不理解题意。一旦了解题意,其数量关系也将明了。我们有的学生拿到题目立即写算式,出现的错误有:(1)没有弄清题意。(2)审题时漏看、错看已知条件和问题。(3)看不全题目中的条件。(4)找不到题中隐蔽条件等等。这些我们觉得都是使学生“解题无从下手”“解答出错”的原因。

2.养成边读边划的习惯

基于年龄上的限制,学生的智力和理解能力还处于发展时期。小学生,尤其是中低年级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差,对于题目要求中的文字或题图中隐含的条件等都不能正确理解,造成原则性的错误。所以要求学生在读题目要求时划重点、作记号,标识出其中的一些重点词、字、句,对题意的理解有所帮助。

3.严格要求并训练学生先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而且要培养学生每道题至少读三遍的习惯

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分三个步骤来训练学生熟读题目:

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读题的指导,二年级的学生识字量不大,所以先要由教师对一些偏难的字进行注音,再进行范读、领读,要求学生在读题时像老师一样,把句子读连贯、读完整,把各种语气读出来,努力读出问题的情境;然后采取抽学生自己读、接着分组读、全班集体读等多种形式的读题训练。

单一、反复地读题难免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所以,教师需要采用各种读法相间的方式来进行读题的训练,并让学生在读题的过程中进行相互评价,让他们感到读题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更重要的还要从思想上让学生认识到熟读题目的重要性,时常出些“陷阱题”“刺激”学生,以此培养学生熟读题目的自觉性。

二、发现题目中各条件的关系

审题教学必须把学生对题目里的数学语言及生活常识的真正理解作为培养的重点,让学生理解应用题中每个字、词、句的意义。而读顺题目,就是要求学生在读熟的基础上仔细推敲题目里的数学语言,弄懂生活常识,理清前后句子之间的联系,理顺相关联的数量,分析条件与条件之间的联系、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进而学会寻找有效的条件,准确理解题意。如,求解“小刚买了9枝钢笔,每枝6元钱,一共用了多少钱?先明白题意,发生了什么事呢?小刚去买钢笔提出的问题:一共要花多少钱?我们能够找出的已知条件是:(1)钢笔:9枝;(2)一枝钢笔6元,这样我们就理清了题意并找到了题目所给的条件。

三、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我们找到了已知条件和问题,明确了题目的要求,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点来思考,9枝钢笔,每枝6元,那么,1枝就是一个6元,2枝就是2个6元,以此类推,9枝就是9个6元,这时我们就可以把加法转化为乘法:9个6就是9×6= ,再来运用乘法口诀:六九五十四,得9×6=54(元),这样我们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总之,认真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前提,有利于学生形成做事细心的品质。因此,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作业的基本方法,而且要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办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陆云峰.小学低年级应用题教学初探[J].成才之路,2009(10).

一年级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篇9

大家好,坐在这里,能和大家一起分享觉得很荣幸。我们团队的学生是学校学生中最小的,因此在这里,代表我们团队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培养一年级小学生习惯上的一些粗劣认知。

在习惯的培养上我们把它分为两大块。

1、常规习惯。

包括课前准备学具、站姿、坐姿、走路、文明礼貌等。

2、学习习惯:

⑴、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课堂学习时要求学生做到:

① 听要专心、仔细。

听前先猜想要发言的同学会说些什么。

听的时候眼睛注视着老师或发言的人;要听清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 事;听完别人的话,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插嘴。

听时要一边听一边想;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思考相一致,则以微笑点头表示认可,如果听到自己不懂的就要问,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听时不一定要赞同,但起码要做到理解,弄清同学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不随便给予否定,对同学的观点进行归纳。先想想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即使有不同的观点和想法,也要以“我以为„„”“我给他补充一下„„”等方式参与交流。

⑵、说要清楚,完整。

回答问题先举手,得到允许后站起来发言,发言时声音响亮。

发言时要把话说完整,可以利用课文中学过的句式,如一年级的六种基本句 式:谁(什么)是什么;谁(什么)干什么;谁(什么)怎么样,帮助学生说简洁而完整的句子。

敢说、会说、多说。

“我只有说,才能想”。这是李希贵在《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中写到的戴维先生的一句话。

它所表达的意思是,只有在陈述的过程中,才能产生更多、更好或者更有价值的想法。

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也就是说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是学生主体在具有主观意志作用下亲自探索的过程。

在这样的空间,他会积极主动的发现并提出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在问题和任务的推动下,会充满好奇和期待地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这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认识会自然的得到发展;能够不自觉地形成适合自己成长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我们可以:

A延迟点拨,使学生有话想说

当学生遇到问题、困难时,这时需要教师适当地延迟判断或给明方法。学生

思考的方向明了,思维的深度自然会出来,问题也就自然能够解决了。

B营造氛围,使学生敢说

以亲切的谈话式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观点、想法告诉其他同学。还要尊重学生的发言。特别要多为能力弱一点的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

C教给方法,使学生会说

(一)表达与互动

1、表达

教学中,引导学生发言的方式。由站起来直接发言,慢慢的过渡为让学生学会站起来先环视四周,看看每一个学生是不是都在听自己说,如果所有学生都在专注的听,这时方可发言。如果有个别学生没有专注的听,这时老师要教会孩子自己组织课堂,让其他学生学会倾听。如可采取这样的方式:xxx请你坐好听我说;请你看着听我说,然后再发言。在发言的过程中,将对谁说由老师转向学生,变为:同学们我是这样想的。最后有礼貌的说一句谢谢大家听我说。表达的同时还要注重与听者的交流,学生讲完自己的见解,还要与其他同学互动。

2、互动

第一种情况:代表小组发言。表达的见解是和伙伴共同智慧的结晶。因此汇报完,要首先请小伙伴补充,再请其他同学补充或发言。

第二种情况:发表个人见解。交流完还要主动征询意见。如:同学们你们同意吗或有补充吗。

第三种情况:补充发言。要接着刚才的话题讲,不重复前面同学的意思,不说废话。如:同学们我有补充。

第四种情况:质疑问难。提出问题,邀请大家解决:“谁能帮帮我?我还不太懂,能给我解释一下吗?”

第五种情况:用朗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我表达的是什么,或谁能为我评一评。

第六种情况:总结发言。归纳总结讨论的成果—大家的共识,对交流话题的理解。如:我或我们的看法是、可以概括为„„

(二)评价与沟通

学生精彩的发言,独特的见解、情真意切的朗读等等需要及时地肯定,掌声 最直接,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也最大。还可以赞许的点头;竖起的大拇指,不由自

主地皱眉;轻轻的摇头,我有不同想法等。这时的评价要有针对性。表扬赞许要直截了当的告诉大家哪好。使大家知道向他学什么?

⑶、读要正确,入情。

读书时手端书本,书本稍向前倾斜。精力集中,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一边读书一边思考,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敷衍马虎,不绕开走,而是尽自己的努力,想方设法把问题弄懂。

正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读的姿势正确:二是不读错字,不加字漏字,不读破句。

读的入情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如何停顿,怎样处理重音、语气、语调、节奏的变化及速度的快慢等),从老师示范,学生跟读开始,使学生读得入情、读得入境,养成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习惯。

勤动笔。一边读书一边圈、画。标一标句子和自然段,在不明白的地方打个问号。

⑷、写要规范,工整。

① 写字的姿势做到三个一。头正、身直、肩平、足稳。

② 每一个字都由基本笔画构成。因此,写好一个字,就要写好它的每一个 基本笔画。

⑸、及时完成作业、自查自改。

独立、按时完成课堂、课外作业,不拖欠、不减写作业,字迹工整。完成作业后要进行检查,老师批改后要自觉订正。

⑹、预习、复习的习惯。

预习。

教给预习方法,提出预习要求,完成预习作业。一年级的语文课已经由学习汉语拼音进入到生字词、课文的学习。这个阶段,在学新课文之前,可以进行简单的预习,具体要求如(按顺序完成):

1、借助拼音,认真读课文5遍;(大声、准确、流畅地朗读)

2、正确标出课文自然段的序号;

3、用“圆圈”和“横线”分别画出一、二类生字,再认真读三遍;

4、借助课后笔顺表,用手正确书空出每个生字的笔顺;

5、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简单说说每个笔画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怎么写才好看。

复习

浅谈低年级学生习惯的培养 篇10

任丘市北辛庄学区第四小学 穆伟丽

摘要:低年级段的识字教学要打破教学目标的框框,调动学生的识字积极性;要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

关键词:识字、积极性、兴趣

国家总督学柳斌曾指出“人生识字聪明始”。应该肯定: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从识字开始的。在小学阶段,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识字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一工具促进其它各学科学习的质量。

如何让学生喜欢上这些陌生的汉字呢?我认为要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从而实现大量识字的目地,用以推动其它学科的学习。以往的识字教学,忽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味强调学生死记硬背。久而久之,孩子感到学习汉字很困难,枯燥无味。对于这种情况,我本着把好的教学方法借鉴过来,对于学生不感兴趣的方法试图改变一下的方式试一试。具体如以下几方面:

一、打破教学目标的框框,调动学生的识字积极性

我们要实现大量识字的实验目的,就要打破教学目标的框框。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积极性,就要帮助学生树立一种开放识字的观念。

心理学将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在这两种注意中,有意注意更有利于记忆的持久性。而识字教学的本身具有广阔的生活性和空间性。所谓“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处处皆识字。”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把课内要求学会和认识的字掌握好之外,我们要帮助学生需要树立一种开放的识字观念。那就是凡是课本上或生活中遇到的字,只要有可能,就尽量要求学生认识。如什么识字材料,识什么字,怎样识字等,都由儿童自主考虑。这是一种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引导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投入识字的好形式。当儿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水平自主选择识字内容时,就感到识字是一种快乐而轻松的事情。儿童通过制作剪贴本,搜集身边经常见面的文字资料,也就能很快地认得这些字了。翻开孩子的识字本,你会发现这些本子就像一个“汉字超市”:“娃哈哈”、“农夫山泉”、“上好佳”„„他们把爱吃的休闲食品包装纸,爱喝的饮料上的文字剪贴下来,说一说,读一读,毫无负担地识了大批的汉字。动手制作汉字剪贴本极大的激发了儿童识字兴趣,有效的培养了他们对汉字的敏感性,使他们渐渐的喜爱上了汉字。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关注要求之外的字,并且有意识的想办法记住它。我们与学生形成这种默契之后,就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生自然就乐意去学,即使不教他去学习,他也会自觉去学,主动去学。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主要采用以下方法来调动学生兴趣。

1、充分利用教材优势,营造轻松愉快的识字氛围。新教材的选文非常富有儿童情趣,为老师的教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如《植物妈妈有办法》、《假如》、等,都是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出现,内容通俗易懂,语调朗朗上口。我们正确认识短文作为识字载体的作用,教学中注意充分利用短文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轻松识字。

2、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将识字和生活、识字和认识事物相结合。在教学《酸的甜的》一课时,先让学生读“猴子”、“兔子”、“狐狸”等词,再让学生观察本课图画,把词语贴在图中对应的事物的旁边,这一形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巩固了生字。

3、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化抽象为形象。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如:教学《我是什么》一文中“漂浮”“飘浮”两词学生很容易混淆。怎么办?我准备了一根木棍、一盆水、一根羽毛。演示给学生看:木棍漂浮在水里所以是三点水的漂。而羽毛用书一扇风它就飘浮在空中,所以是风字旁的飘。

4、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识字。在教学中,我们把教材中安排的练习设计成为一个个游戏,如让学生把生字填入相应的花朵里,并告诉学生,谁填对了,就把小花奖给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立刻被调动了起来。

学生在有了识字的兴趣之后,识字过程当中便需要掌握和运用有效的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因为识字能力是语文的基本能力之一。培养识字能力,能促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使识字变成是学生的一种兴趣活动,达到轻松愉快的学习境界,提高学习效率。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

学生要取得好成绩,需要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得到公平的奖励和惩罚。一张喜报、一朵红花、一颗红星,都会给孩子带来不尽的喜悦,激起满腔的热情。这种赏识教育手段运用于识字教学,能够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巨大的激励力量,促进儿童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受到赏识,不断的取得进步。因此,我们经常在班级中开展一些兴趣活动,以便学生更好的巩固已有的识字成果,促进学生的识字兴趣。

1、建立“星星记录本”。在班级建立“星星记录本”,对于识字方法好或成绩突出的同学,给予加星的奖励,每周总结一次。多识字,多得星成为学生的荣耀,形成了你追我赶、不甘落后的良好局面。

2、争当“识字大王”。根据教学进度,分阶段对学生进行检测,对于每一阶段取得好成绩的同学给予加星的奖励;每周进行一次课外识字的交流,对每位学生的课内外识字情况进行记录,学期末进行累计,评选出班级的“识字大王”。

3、举行朗读比赛。每学期,学校都开展朗读比赛。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文或是课本之外的材料,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朗诵,根据学生的水平评定出不同的奖次并给予适当的奖励。

多形式的展示、评比、表彰,给学生创造了体验成功,接受赏识的机会。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找到了自信。家长们看到孩子的进步,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这项实验当中来。

浅谈低年级学生习惯的培养 篇11

一、明确目标,扬起习惯风帆

学期初,我将一年级学生目标细则张贴班级显眼处,并组织学生学习,学生根据总的目标细则制定个人实施计划。结合目标细则,学生每月都要对自己本月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反馈,并体现在建立的学生档案里。学期末,再结合家长和老师的意见,对照一下看心愿是否实现。通过这种手段,学生明确了习惯养成目标,激发了学生自主养成好习惯的兴趣。

二、档案管理,记录成长历程

给每位学生都建立了档案。建立学生档案袋,不仅可以看出学生的一个持续发展的轨迹,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档案,进行自我反思,促进课题的进一步开展。

三、具体操作,深化习惯养成

(一)课前准备勤督促。

低年级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又贪玩,自理能力又差,为了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同时也为减轻家长和学生的负担。为此,我让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个资料盒,把所有的专科书都放在资料盒里。对于美术、音乐、微机等这些需要准备学习用品的课,则是让学生将橡皮泥、竖笛整齐地摆放在课桌里;拖鞋、算盘、插板则放在班级柜子里,这样学生就不会忘记带学习用具。刚开始每节课结束后,我就会告诉学生下节课是什么课,一周后,由每天的值日班长负责此项工作,提醒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同时每组都有负责检查课前准备的同学,该同学下课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同组同学课前准备的情况,确保每一位同学将桌面收拾干净,准备好下节课所用书本、物品,检查合格的同学方可下课。

(二)课前预习严检查:

每节新课前,都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要做到圈出课文生字,并认识课文生字,会读会组词,把课文读5遍,并标出课文自然段序号,如果课文简短,就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前将课文背下来。

其次,加强预习作业的检查。利用早上到校的10分钟,各组的预习小组长负责检查该组学生的预习情况。检查结束后,各组组长进行汇报,结合预习情况进行奖罚。

(三)认真听讲多鼓励

1课前背诵儿歌。对于刚入学的学生儿歌不仅能潜移默化地把课堂纪律渗透到学生心里,也能丰富学生的语言。

2教给听课方法。听的时候眼睛要看看说话的老师或同学,让说的人知道你在认真地听,尊重地听。听的时候嘴巴不能发出声音,如有不同意见要等同学说完和老师停顿的时候才能大声的发表你的意见。听的时候手和脚别动,包括手和脚管理的那些文具、书、桌子、椅子都要悄悄地。需要的时候要静静地把你听到的要点记下来。

3课上及时评价。

在“听”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当发现没听讲的学生时,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走过去摸摸他的头都可以让他坐好听讲。只要我们长期坚持从正面评价激励,从侧面引导,学生就能养成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四)开展班会促养成。

班会课不仅可以同学生交流思想,还可以解决问题。平时我也非常注意观察学生有哪些好习惯,哪些不良习惯。我经常将值得同学们学习的好习惯录下来,召开班会,播放给全班同学观看、学习。学生们个个都想上电视成为班级好习惯的榜样,同学们在这样的激励下学会了如何整理书包、如何整理资料盒等。

(五)家校携手共培养。

浅谈低年级学生习惯的培养 篇12

一、教师“说”要动听

教师讲课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吸引学生, 让学生产生第一次“愿听”, 第二次“想听”, 第三次“会听”, 之后几次“乐听”的强烈愿望。

教师与学生课堂对话时的生动语言, 往往也能让学生入耳入心, 欢欣鼓舞。例如, 你有一双智慧的眼睛——肯定学生的精彩发现;感谢你的精彩回答———赞扬学生的出色表现;我听完有疑惑, 谁能帮我解答———鼓励学生深入思考;我瞧见了你第一个举起来的小手, 还有谁和他一样迅速———激励学生积极思考……

因此, 教师积极修炼自己“说”的语言, 让师生对话深入学生的心田, 才能点燃他们内心求知的火焰, 真正做到乐学爱学。

二、学生“听”需训练

有人说, “听”还不容易吗?人从出生就开始听, 孩子上了小学天天都在听课, 难道还不会听吗?非也!在我们实际的课堂总有不少学生貌似一副聚精会神之态, 但整堂课他不举手发言, 也不调皮捣蛋, 当你点名他回答时, 往往答非所问, 听了讲却不知所云。所以, 教师进行听的训练, 关键是抓住学生是否“听懂”, 其方法有四点:

一是追复述。课堂上无论老师讲或是学生发言, 教师要适时追问一句:刚才, XX讲的听懂了吗?你能把他所说的意思 (提出的问题) 再说说吗?你能用自己的话再说说是什么意思吗?

二是重沟通。训练沟通的姿态, 即倾听需注视对方。另外组织生生对话时, 教师可要求发言学生:“请你面向大家说”, 或是提醒大家“请你认真听, 有什么疑问可以及时提出”。

三是抓对比。对于教学关键问题多让几个学生发表意见, 同时提出“刚才XX和XX的发言有什么不同?”“你和XX的想法有什么相同之处?”这样学生必然会用心去听, 避免其走神。另外还可以这样鼓励:“XX听别人发言很投入, 大家都没有注意到的问题, 他居然听出来了。”

四是树典范。数学教师讲话切忌碎, 要注意简明扼要, 做到不啰嗦, 不重复。比如, 给学生提出问题或布置作业只讲一遍, 不再重复。 (这一遍可以放慢速度讲, 也可让学生听完后复述, 但教师不重复) 真正做到“率先垂范”。

我们的数学教师应从低段数学教学开始关注学生“学会倾听”等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认真研究其培养策略, 并积累相关教学实例, 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达到“教为不教”的最佳教育境界。

浅谈低年级学生习惯的培养 篇13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所以一切教育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培养人的良好习惯。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的能力和素质的生长点,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支撑性的平台。

一年级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一大新起点,是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而此时儿童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行为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情感性和不稳定性,他们的行为随兴趣而转移,还不懂得所有的行为应遵循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更不懂得形成良好的习惯对于自己意味着什么。因此,在学校教育中,作为教育者,我们既有传承文明、传承文化的责任,也有传承良好习惯的任务。少年儿童如果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基本良好习惯,必然终身受益。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加以引导,唤起学生的习惯养成意识,使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心理习惯等。如何引导孩子将一些习惯要求铭记在心,通俗易懂的童谣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二、课题的界定

童谣:是指传唱在儿童之间的没有乐谱的歌谣,语言精炼、句子短小,韵律和谐,听起来抑扬顿挫,有一定的音乐性,易于诵读、朗朗上口,容易记忆,它是流传于儿童之间的一种口耳相传的艺术形式。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三、研究目标(第一阶段)

1、收集、创作、利用相关童谣,并引入教学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童谣的形式让学生一一去理解、掌握,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进行训练与指导。

四、研究内容(第一阶段)

(一)调查一年级新生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的不足,收集资料。

在本次调查中,通过问卷、课堂教学观察等多种形式,发现一年级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与学习成绩提高密切有关的学习习惯欠缺。由于一年级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不高,再加上刚离开幼儿园不久,还不能立刻适应小学生活。因此,一年级小学生在课堂和课后的表现往往不尽如人意,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一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且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课堂上时常是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自己玩自己的,精心设计的课堂提问被少数学生包打了天下,大多数学生成了课堂的陪衬。从随堂观察记录看,93%的小学生在一节课的前十分钟时注意力比较集中,越往后注意力越分散,越容易离开教师的教学内容。从家长反映情况来看,一年级小学生在做作业时,往往边做边玩,不够专心,90%的家长都是自己陪孩子一起做作业。

2、认真倾听的习惯欠缺。在一年级的课堂上,常常是老师问题一提出,学生个个举手,有举的高高的,有站起来的,有嗷嗷直叫的。而最终被请到回答问题的学生一脸高兴,急着发表自己的见解。未请到则垂头丧气,而不是认真听取同伴的发言。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大部分学生喜欢发表各自的见解,不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在完成作业时,往往教师读了几遍题目,但仍然有小学生听不清楚题目的要求。

3、语言表达的能力不足。在一年级的课堂上,常会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当老师提问时,所有的小学生都把手举得高高的。但是请到个别小学生回答的时候,他站起来后又不知道要说什么;有的孩子站起来后,支支吾吾,声音很轻;有的孩子表达的内容和题目的要求完全无关。

4、作业习惯普遍比较差。观察发现,大部分一年级小学生还没能掌握正确的作业的姿势,做作业时候头趴得低,作业本斜放,握笔很低,大拇指压着食指,每次都需要教师的反复提醒。个别小学生做作业时随意涂改,页面不整洁,完成的作业也不能很好地达到字迹匀称、端正、美观的要求。

(二)多渠道、多形式的传唱童谣,深化学生的意识

1、多渠道传唱童谣

(1)结合课堂教学任务进行传唱。

(2)利用晨会课、主题班会,学习、创作、传唱童谣。

(3)充分利用广播站、校园电视台、黑板报、橱窗、第二课堂等活动阵地传唱优秀童谣。

2、多形式传唱童谣

一年级学生习惯培养 篇14

学期末:目标: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不走动,不乱说话。方法:明确要求,对个别孩子进行特殊强化。关注每一个孩子。眼睛里有孩子,可以用语言、动作去表扬学生。上课不会听讲:

开学一个月:目标:能集中注意力听十分钟,老师在说话时孩子的眼睛能看老师,别人在回答问题时他不说话,一定举手说话,说话要站起来说。方法:眼神提示,坐姿提示,发言举手,语言提示,用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有颜色的图片吸引孩子,语调要有变化。上课总上厕所:

开学一个月:目标:要知道上课不能上厕所。方法:课件一定要下课所有人都排队上厕所。表扬那些上课能坚持不上厕所的。要是有特殊情况的,不用跟老师打招呼,可以直接出去。不管要干什么都要跟老师打招呼。跟家长交流的时候一定要跟家长摆形势。学期末:目标:基本不上厕所。听不懂话的:

开学一个月:目标:能够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事。方法:书写要求要用投影带着写。

学期末:基本能听懂老师的语言要求。方法:渐渐由直观演示变为语言要求,由小组长进行检查。

哭闹情绪孩子怎么办:

开学一个月:目标:有没哭闹的。方法:先安慰,实在不行,就在门口哭,不要影响其他同学,每次谈话还要都进行安抚,放学时一定要跟家长沟通这个问题,让家长跟孩子聊聊。学期末:目标:孩子们能够服从老师的管理。如何会排队喝水、上厕所:

开学一个月:目标:知道排队一起去上厕所,去接水,靠右,走着去,排队时一定不能与前后孩子有身体上的接触。方法:提细致要求,往外走一定要走着。只要在学校一定不能跑。在门口多看看,选几个靠谱的人当小组长。早上到校时一定从家带好水来,尽可能控制学生打水的时间。喝水的量要教,灌水的量要教。上完厕所得冲水,一个门里站一个人,开门如果开不开就说明里面有人,就别拽了。应对层次不同的孩子:

开学一个月:目标:方法:给孩子发照片不要很频繁,发孩子有闪光点的照片。注意细节,换位思考。要让家长感觉到老师是在为孩子考虑。不能光发照片,要有文字引导。

学期末:目标:缩短层次不同的学生的差距。方法:不能有学困生,不能有不及格的。练习要跟上,每天都要有练习。家长期望孩子快乐,该怎么办?

上一篇:立冬朋友圈心情说说文艺小清新文案下一篇:我喜欢我的智慧校园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