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致辞

2024-09-10

品管圈致辞(通用12篇)

品管圈致辞 篇1

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为加强医院品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医务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自下而上的质量改善模式,使一线员工成为活动主体,打破以往自上而下,行政命令的模式,进而形成医院质量文化,运用品管工具来改善医疗质量,保持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我们组织了这次专题讲座。

那么,参加此次专题讲座的有来自我们兄弟医院的,同时,还有远道而来的各县级妇幼保健院的同仁们,欢迎你们的到来!此次专题讲座也得到了医院的大力支持,希望通过这次专题讲课,我院也能迅速刮起“QCC”活动的旋风,从事临床医学,工作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纷纷积极投入品管圈活动的实践中,从“要我做”到“我要做”,使“质量改善”真正成为一种文化,一种习惯,成为一种团队工作的固有模式。并凭借它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品管圈致辞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门诊收治的180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各90例。对照组未实施品管圈, 男45例, 女45例, 年龄18~80岁, 平均 (50.1±3.6) 岁;其中精神分裂症29例, 抑郁症21例, 强迫症22例, 睡眠障碍18例;试验组实施品管圈, 男46例, 女44例, 年龄18~81岁, 平均 (51.1±3.7) 岁;其中精神分裂症28例, 抑郁症20例, 强迫症21例, 睡眠障碍21例;两组年龄、性别和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品管圈活动

1.2.1 成立品管圈

门诊药房全体工作人员在接受3个月品管圈的视频培训后, 自发组织品管圈小组, 共7名, 推选管理员1名, 并由门诊药房的负责人担任品管圈辅导员。根据主题选定、活动计划、目标设定、拟定对策、实施对策等实施品管圈活动。

1.2.2 具体实施过程

(1) 选定主题。鼓励小组成员根据以往临床经验提出需改进问题, 以多重投票法选出3个主题, 再通过分数评选最终品管圈主题, 门诊药房最终以“提升门诊药房管理质量、优质服务患者”作为主题, 并以患者满意度和取药等候时间作为衡量指标。 (2) 拟定品管圈活动计划。本次活动历时1年, 根据时间确立品管圈每项活动时间, 制定活动计划表, 并记录品管圈活动进程。如计划与实际情况不符, 则负责人需记录原因, 并予以检讨和改善。 (3) 把握现况。绘制门诊药房中和主题相关的工作流程图并进行数据收集。小组成员调查取药等候时间。尽可能缩短取药等候时间, 并给予用药指导, 提升患者用药满意度。 (4) 设定目标。评估小组成员能力并设定目标值, 逐步提升小组成员能力; (5) 收集、整理数据。 (6) 分析原因。小组成员集思广益、互相合作, 从材料、人员、设备、方法和环境方面查找工作中忽略的细节, 采取特性要因图法绘制可影响小组成员工作效率的鱼骨图 (图1) , 讨论后得出问题如下:药品摆设不合理;处方干预和医师沟通不便;用药交代和患者沟通不便。 (7) 制定对策及实施:依据用药情况调整药房货位, 并按药品禁忌证、近效期等进行不同颜色标识, 并制作不同颜色卡片代表不同体积、浓度的注射液;改变不合理处方干预方法, 注明需修改理由, 使医师明确药师不予调配原因;改进用药指导, 如充实药物打印单的内容, 制作用药常识手册, 设立咨询窗口等。 (8) 确认效果。 (9) 成果资料整理, 总结本次品管圈活动。

1.3 观察指标

自拟用药满意度调查问卷, 评估两组对药师服务态度、排队叫号流程、用药指导和药等候时间的满意度, 总分40分, 大于等于34分为特别满意, 23~33分为满意, 小于等于22分下为不满意, 用药满意度= (特别满意例数+满意例数) /总例数×100%。

记录两组患者取药等候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用药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特别满意70例, 满意18例, 不满意2例, 用药满意度为97.8%;对照组特别满意37例, 满意40例, 不满意13例, 用药满意度为85.6%。试验组用药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取药等候时间比较

试验组取药等候时间为 (5.1±0.3) min, 对照组取药等候时间为 (8.7±1.4) 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品管圈指同一现场工作人员, 主动、自发地实施质量管理而建立的小组, 该小组为质量管理中一环节, 其遵循“相互启发、自我启发”原则, 灵活运用各类技术手段, 通过全员参与方式, 持续改善、管理工作现场[1]。品管圈是一种新型管理方式, 是一种以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提升工作质量为目的的活动[2]。门诊药房是医院对外窗口, 具备专业技术、经营管理特点, 其管理水平影响医院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信任度[3]。

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应用品管圈管理方式, 可提升工作人员自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鱼骨图了解科室内存在问题, 并给予有效分析, 找出问题, 制定相应解决对策。本研究旨在品管圈活动实施中, 找出影响患者用药满意度、取药等候时间的问题, 提出依据用药情况调整货位、按照药品禁忌证和近效期等合理摆放药品, 设立用药咨询窗口, 改变不合理处方干预方法, 强化患者和医师沟通效果及改善用药指导等对策, 获得理想效果。此外, 在门诊药房中应用品管圈活动管理模式, 药房经济收益明显提高, 达标率显著升高。同时, 试验组用药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取药等候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 (P均<0.05) , 可见, 品管圈应用于门诊药房管理, 可节约患者取药等候时间, 提升患者用药满意度, 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门诊药房管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 并在品管圈实施前选取9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在品管圈实施后选取9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 比较活动实施前后患者用药满意度和取药等候时间。结果 试验组用药满意度为97.8%, 高于对照组 (85.6%) (P<0.05) ;试验组取药等候时间为 (5.1±0.3) min, 低于对照组时间 (8.7±1.4) min (P<0.05) 。结论 品管圈在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显著, 可明显提升患者的用药满意度, 并缩短取药等候时间, 提高门诊药房管理质量。

关键词:品管圈,门诊药房管理,取药等候时间,用药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薛晓红, 谢辉平.品管圈在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J].中南药学, 2010, 8 (12) :936-939.

[2]吴晓, 金杨君, 朱东升.品管圈在门诊药房中的应用[J].医药导报, 2011, 30 (7) :970-972.

质量改善品管圈 篇3

实施:

品管圈的具体操作是由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人(6个左右),由跨部门员工一起讨论提高质量管理的方法,然后分工合作,应用品管的简易统计手法和工具,进行分析,以达到业绩改善目标。特点是发挥员工的智慧解决周围的问题,通过自发的、和谐的自主性小集团活动,达到:

①提高每个人的能力,力求自我实现;

②创造互相尊重和具有创造性的气氛:

③以不断的活动促进公司体质改善和发展。

通常的品管圈讨论会,一个月聚会两次,一次约1~2小时,可利用业余时间。一般来说每一个改善主题,从提出到问题解决,达到初定目标,时间以不超过6个月为宜。达到的结果及改善的过程,均以品管图标来表示,成果卓越的品管圈经筛选后可在公司的品管圈发表会上参加竞赛。

流程:

以下品管圈活动推行的大致步骤:

案例:

A.0.史密斯在质量管理中充分发挥了员工的能动作用,利用品管圈活动取得了很大成功。他们的具体做法是将品管活动与员工激励与职业发展相互结合,比如,某一流水线上喷涂作业的员工发现,喷涂这个环节浪费比较大,并且效率不高,是否有改善的可能?

于是,该员工将自己的想法以书面形式向CI小组提出建议并备案进行追踪管理。

该员工在计划获准通过后可以自行邀请专家或者相关人员对工艺改善提出建议,并且在实践中逐步修正,如果一旦该解决方案基本完善,CI小组则对该项目进行评估以及推广。

例如喷涂作业的环节以前惯常采取的做法是一个员工按照开转盘、取喷枪、手工喷涂、挂喷枪、吹边的固定工序手工喷涂层,约需40秒完成一个内胆底盖的喷涂。但这样一方面令该工序员工比较辛苦,另一方面由于三班倒人员的变化导致了不同人喷涂的厚度不同,从而使品质的一致性有待改善。

后来,经过重新设计,A.0.史密斯设计开发出自动喷涂装置,将喷涂的参数总结提炼标准化,每次更换品种时,也只需设定参数和喷枪角度就可以了。除了单位喷涂时间缩短为15秒,提高喷底盖效率20%外,还可省掉一个人工,并使之劳动强度大为降低。

1978年,0CC走入中国,并于1997年8月30日成功地主办了第一届品管圈北京大会,会议主题是“QCC-人才、质量、效益”。到目前为止,我国每年有1000多万员工参与品管圈小组活动。

品管圈学习心得 篇4

非常感谢陶主任、林主任给我这次外出学习品管圈的机会,3月12号—13号,由当代护士杂志主办的全国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会议在长沙隆重召开。会议期间看到了很多医院的品管圈成果,包括湘雅医院、南华附一等。各位同行运用品管圈活动解决了临床上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湘雅医院的护理部主任高红梅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品管圈知识,使我大开眼界,收获颇多。

通过本次学习,我对品管圈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品管圈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而且改善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的问题。通过现场与各位老师的交流学习,也让我了解了其他医院的品管圈活动现状以及取得的成功的案例。在品管圈成果汇报阶段,台湾的王祺老师对品管圈汇报做了点评,给我们讲解了在做品管圈活动时的注意事项,以及常会遗漏的步骤,比如我们在做品管圈的时候会经常忘记去做真因验证,而真因验证遵循现场,现实,现物的三现原则。活动结束后也没有继续做调查,做成推移图来体现品管圈带来的长期的效果。

品管圈内职责 篇5

1、实施圈长与圈员的品管教育训练。

2、培养圈员自动自发参与圈会的风气。

3、使品管圈活动与内部的日常业务完全的结合。

4、充分掌握圈员活动对于品管圈活动的想法和做法。

5、正确指导其应用品管手法,以提高活动能力。

6、协助品管圈选定活动主题。

7、对于品管圈本身无法处理的问题给予协助和精神上的鼓励。

8、促进品管圈活动的持久性和永久性。

9、协助圈会顺利进行。

品管圈圈长的职责

1、领导品管圈活动。

2、建立品管圈活动的进行方向。

3、建立圈员协助、全员参加、全员发言、全员分担的体制。

4、建立全体圈员的良好人际关系。

5、与其他圈及圈员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

6、协助圈长会议、推行委员会等组织活动。

7、指导圈员学习有关固有技术、改善方法统计方法等。

品管圈圈员的职责

1、热心参加圈会,积极参与活动。

2、圈会时踊跃发言,协助圈长营造活泼的会议气氛。

3、热心进行所分配的实施项目。

4、靠圈员自己的力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确实遵守作业标准,实施作业。

6、通过品管圈活动消灭不良,保证品质。

7、确保现场的安全及自身的安全。

学习品管圈(QCC) 篇6

品管圈(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小组,一般6人左右),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它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品管形式。

1、由来 美国的始祖

起始于1950年Deming﹝戴明﹞教授的统计方法课程,以及1954年Juran﹝朱兰﹞教授的质量管理课程。

沿革

(品管圈活动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国内多称之为质量管理小组)日本人不只是训练工程师与主管阶层而已,而是有计划的大量提高生产力。品管部在美国是很大的部门,成员包括品管工程师、信度工程师和其它领域的专家;反观日本,广泛的教导各领域经理品管的方法后,可以缩减庞大的品管部门以及专门的工程师。

日本施行的结果

日本到了1966年四月就有超过10,000个品管圈,且每圈都展现以下的特质:(1)每圈平均节省美币3,000元。

(2)日本整体的改善总共达到3亿美币的效益。

(3)经理和工程师没有花费时间就可以有这些成果,依旧处理跨部门与高层的营运计划。

(4)分析很多突发的问题,降低变异性与预防复发。

(5)工作场所就有很多很棒的管理手法,如:更清楚的判读标准、更完整的手法,更好的数值回馈和管制图。

2、思考方向

当不知道真正的问题有哪些,甚至不知道主要的问题在哪里的时候,因此,就要教如何分析以找出主要的问题。而且,要教如何列出主要问题可能的清单,在由中找出真正的问题。然后要帮忙找出解决的方法。最后,一定要教如何在掌握的现况中,保持成果。所有参加者都可以获得以下的好处:品管圈会议中可以有机会在大众面前讲话。彼此结交更多的朋友,有助于营造工作场所愉快的气氛。更能意识到本身工作的重要性与职责,因而对自己的工作更感到自豪。改善了个性,与养成专心处理问题的能力,这些品管圈的经验也可以应用到家庭生活上。

3、注意问题

确立企业精神培养企业文化

企业方针目标也就是所谓的“企业精神”,当一个企业确立了这样一个精神,才能使员工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改变员工的思想意识,才能使员工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创造力。现代的管理学这样认为:企业成败已经不完全取决于严格的管理制度,还取决于企业精神的形成和发挥,因此企业精神构成了企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企业精神的培育与企业领导人的素质和作风紧密相关,尤其是创业时期的领导人,其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对企业精神的定型起着关键的作用。企业文化可以理解为企业的观念形态,文化形式和价值体系的总和,是企业员工信念和凝聚力的体现,即以人为本,以“诚”“信”为基础的企业文化。企业的领导者如果管理有方,措施得力,在企业中建立了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的企业文化,确立了一种能够使企业领导与全体员工上下一心、目标一致的企业精神,那么企业管理一定会成功,经济效益一定会提高。

领导要重视QCC活动

领导要重视QCC活动,并动员、引导全体员工积极参与搞QCC活动。

QC源于基层,产生于班组,它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员工,围绕企业的方针目标或现场存在的问题而组织起来开展活动”的小组,所以必须要动员所有员工积极、热情的投入到搞QCC活动中去,而这一基本要素又必须是企业领导或主管人员有足够的重视程度,因为领导重视QCC活动,注重质量管理,QCC活动才会如虎添翼。

加大内部工作岗位培训力度

加大内部工作岗位培训力度,充实QCC技术力量。我们常说的“质量兴业”实质就是“人才兴业”,产品的质量就标志着企业员工的素质,像我们这种服务性行业更甚,因此员工的岗位再教育是现代做作业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提高QCC质量的保证。邓小平曾说过:“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因而落实岗位再教育的任务是领导者必负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员工教育和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才能更充实QCC的技术力量。

加大对QCC活动的财政投入

要加大对QCC活动的财政投入,加大对QCC成果的奖励力度。QCC活动的成果如果能给企业带来效益,而企业领导者又能给参与QCC活动的人员给予精神、物质奖励,必定能调动员工的劳动热情和积极性,形成更良性的循环,创造出更高质量的成果。加大对QCC先进设备的添置,改善工作环境,增加技术智力投资,这样就更能使QCC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活动内容 组圈

(1)根据同一部门或工作性质相关联、同一班次之原则,组成品管圈。(2)选出圈长。

(3)由圈长主持圈会,并确定一名记录员,担任圈会记录工作。(4)以民主方式决定圈名、圈徽。

(5)圈长填写“品管圈活动组圈登记表”,成立品管圈,并向QCC推动委员会申请注册登记备案。

活动主题选定制定活动计划

(1)每期品管圈活动,必须围绕一个明确的活动主题进行,结合部门工作目标,从品质、成本、效率、周期、安全、服务、管理等方面,每人提出2~3个问题点,并列出问题点一览表。

(2)以民主投票方式产生活动主题,主题的选定以品管圈活动在3个月左右能解决为原则。

(3)提出选取理由,讨论并定案。

(4)制定活动计划及进度表,并决定适合每一个圈员的职责和工作分工。

(5)主题决定后要呈报部门直接主管/经理审核,批准后方能成为正式的品管圈活动主题。

(6)活动计划表交QCC推行委员会备案存档。(7)本阶段推荐使用脑力激荡法和甘特图。目标设定

(1)明确目标值并和主题一致,目标值尽量要量化。(2)不要设定太多的目标值,最好是一个,最多不超过两个。

(3)目标值应从实际出发,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既有挑战性,又有可行性。(4)对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现状调查数据收集

(1)根据上次的特性要因图(或围绕选定的主题,通过圈会),设计适合本圈现场需要的、易于数据收集、整理的查检表。

(2)决定收集数据的周期、收集时间、收集方式、记录方式及责任人。(3)圈会结束后,各责任人员即应依照圈会所决定的方式,开始收集数据。(4)数据一定要真实,不得经过人为修饰和造假。(5)本阶段使用查检表。数据收集整理

(1)对上次圈会后收集数据过程中所发生的困难点,全员检讨,并提出解决方法。(2)检讨上次圈会后设计的查检表,如需要,加以补充或修改,使数据更能顺利收集,重新收集数据。

(3)如无前两点困难,则圈长落实责任人及时收集数据,使用QC手法,从各个角度去层别,作成柏拉图形式直观反映,找出影响问题点的关键项目。

(4)本阶段可根据需要使用适当之QC手法,如柏拉图、直方图等。原因分析

(1)在圈会上确认每一关键项目。

(2)针对选定的每一关键项目,运用脑力激荡法展开特性要因分析。

(3)找出影响的主要因素,主要因素要求具体、明确、且便于制定改善对策。(4)会后落实责任人对主要因素进行验证、确认。

(5)对于重要原因以分工方式,决定各圈员负责研究、观察、分析,提出对策构想并于下次圈会时提出报告。

(6)本阶段使用脑力激荡法和特性要因法。对策制定及审批

(1)根据上次圈会把握重要原因和实际观察、分析、研究的结果,按分工的方式,将所得之对策一一提出讨论,除了责任人的方案构想外,以集思广益的方式,吸收好的意见。

(2)根据上述的讨论获得对策方案后,让圈员分工整理成详细具体的方案。

(3)对所制定的具体对策方案进行分析,制定实施计划,并在圈会上讨论,交换意见,定出具体的步骤、目标、日程和负责人,注明提案人。

(4)圈长要求圈员根据讨论结果,以合理化建议的形式提出具体的改善构想。

(5)圈长将对策实施计划及合理化建议报部门主管/经理批准后实施(合理化建议实施绩效不参加合理化建议奖的评选,而直接参加品管圈成果评奖)。

(6)如对策需涉及圈外人员,一般会邀请他们来参加此次圈会,共同商量对策方法和实施进度。

(7)本阶段使用愚巧法、脑力激荡法、系统图法。对策实施及检讨

(1)对所实施的对策,由各圈员就本身负责工作作出报告,顺利者给予奖励,有困难者加以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和修改计划。

(2)对前几次圈会做整体性的自主查检,尤其对数据收集、实施对策、圈员向心力、热心度等,必须全盘分析并提出改善方案。

(3)各圈员对所提出对策的改善进度进行反馈,并收集改善后的数据。效果确认(1)效果确认分为总体效果及单独效果。

(2)每一个对策实施的单独效果,通过合理化建议管理程序验证,由圈长最后总结编制成合理化建议实施绩效报告书,进行效果确认。

(3)对无效的对策需开会研讨决定取消或重新提出新的对策。

(4)总体效果将根据已实施改善对策的数据,使用QCC工具(总推移图及层别推移图)用统计数据来判断。改善的经济价值尽量以每年为单位,换算成具体的数值。

(5)圈会后应把所绘制的总推移图张贴到现场,并把每天的实绩打点到推移图上。(6)本阶段可使用检查表、推移图、层别图、柏拉图等。标准化

(1)为使对策效果能长期稳定的维持,标准化是品管圈改善历程的重要步骤。(2)把品管圈有效对策纳入公司或部门标准化体系中。成果资料整理(成果比较)

(1)计算各种有形成果,并换算成金额表示。

(2)制作成果比较的图表,主要以柏拉图金额差表示。

(3)列出各圈员这几次圈会以来所获得的无形成果,并做改善前、改善后的比较,可能的话,以雷达图方式表示。

(4)将本期活动成果资料整理编制成“品管圈活动成果报告书”。(5)本阶段可使用柏拉图、雷达图等。活动总结及下一步打算

(1)任何改善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一次解决所有的问题,总还存在不足之处,找出不足之处,才能更上一个台阶。

(2)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又来了,所以问题改善没有终点。

(3)按PDCA循环,品质需要持续改善,所以每完成一次PDCA循环后,就应考虑下一步计划,制定新的目标,开始新的PDCA改善循环。

成果发表

(1)对本圈的“成果报告书”再做一次总检讨,有全体圈员提出应补充或强调部分,并最后定案。

品管圈致辞 篇7

1 方法

1.1 培训学习

自2012年8月起对全体护理人员 (分3个时间段) 由护理部主任将品管圈活动的目的、操作步骤和方法进行培训学习, 重点在于传达观念和开导思路, 让各位护士清晰了解开展此活动的意义所在。首先对全体护理人员的全线培训, 然后分别对圈长、护士长圈员带教老师个别培训, 并结合演练, 边学边操作, 快速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实际工作中去。同时也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品管圈知识理论的测试, 最后进行包括护士长和圈长在内的团队凝聚力、品管手法、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责任心、自信心、积极性及管理意识等方面的考核, 效果提升明显[1]。

1.2 建立组织体系

培训结束后, 分管领导宣布以科室为单位自发组圈, 以8人为1个圈, 参与活动的护理人员共60人, “品管圈”活动按照:主题确定、活动计划拟订、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订;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和改进这10个步骤进行。以每个月为1个小阶段, 讨论活动记录和反馈, 以1个季度为1个品管圈活动周期。

1.3 阶段反馈管理

第1阶段结束后护理部召开阶段评估会议, 进行评估和反馈阶段总结, 然后讨论利弊后积极进行下个小阶段的方案。制定出4个阶段的目标:活动准备期 (培训学习期) 、活动前期 (组建体系) 、活动中期 (目标制定及实施) 和活动后期 (评价考核) , 进行各期关键核心步骤的检验, 将进行的结果按医院护理管理与工作质量评分标准给每个科室量化评分, 前4名予以全院表彰奖励。

1.4 评价

每个周期结束后进行讨论汇总, 对该项目做出评估和反馈, 并对参与其中的护理人员进行综合评分。

2 结果

本项目共组圈4个, 主题内容分为解决医患纠纷2个, 护理质量提高2个, 科室管理2个, 护理人员培训参与率100%, 护理人员对品管圈项目知晓率为94.6%, 品管圈活动的项目完成8项, 目标达标率6项。并且1个科室管理品管圈获得医院奖励。

3 讨论

3.1 品管圈项目受护理人员高度评价

在管理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人, 一切管理活动都应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主, 以人为本。它让基层护士从受管者变成了管理的实施者, 主动开动脑筋, 积极融入组织, 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和完善。充分提高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让她们的工作目标和重心由个人主义转移到集体责任感上, 目的的崇高性保证了为工作作出高效表现。所以此活动非常适合在护理人员中开展[2]。

3.2 项目开展前进行调研和考察

人是推动此项目实施的关键。所以对人的考察和环境的调研是基本。对人才舍得培养, 环境恰当营造。具体实施之时, 更要让参与者明白此项目的意义所在, 知之行易, 充分调动主人翁精神。其次在培训过程更应关注护理人员人本意识, 还要调动人员的创新能力。所以, 开展前的调研和考察人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 帮助员工改善工作方法及达到事业进步, 不要给于过多的压力, 始终牢记以人为本。最后为护理人员切实营造这样一个环境氛围, 发挥观能动性去开展项目[3]。

3.3 注重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品管圈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注重对护理人员的能力培养, 通过分阶段、分周期, 针对性的指导, 对圈员是一种工作方法方式的提点, 而对圈长是一种分析问题、管理的能力的提升, 同时也是团队凝聚力、品管手法、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责任心、自信心、积极性及管理意识等方面的培养。阶段评价也是一种确保品管圈活动效果显著的管理措施之一, 每个阶段重点分析和归纳, 然后推陈出新, 培养圈员的工作能力。所以, 品管圈项目在护理人员中全面开展, 应该是科学的、积极的、有效的。它不仅减少管理成本, 加大护理管理措施的力度, 还很好的培养了护理工作者的团队凝聚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责任心、自信心、积极性及管理意识和方法, 对工作开展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摘要:目的 分析“品管圈 (QCC) ”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院护理部开展“品管圈”活动项目, 并大力推行, 具体为从2012年8月起在系统培训的基础上护士可自主报名参加, 以科室为单位组圈, 以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为原则, 3个月一个季度) 为一个活动周期, 护理部每月进行评估和反馈进行阶段总结, 每个周期结束后就进行项目汇总并积极推动。以半年为此项目的实行时段。结果 全年在护理人员中共开展4个品管圈项目, 护理人员培训参与率100%, 护理人员对品管圈项目知晓率为94.6%, 品管圈活动的项目完成8项, 目标达标率6项, 并且1个科室管理品管圈获得医院奖励。结论 品管圈减少了医院的管理成本, 增强了护理管理措施的力度, 培养了护理团队的凝聚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责任心、自信心、积极性及管理意识和方法, 品管圈项目在护理人员中开展具有显著的科学性、有效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品管圈,护理管理,护理人员

参考文献

[1]牟宝华, 祝志梅, 葛孟华.品管圈活动在我院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2, 28 (4) :286-288.

[2]王利香, 李旺君.浅议"品管圈"活动在护理环节质量检查中的应用[J].家庭护士 (下旬刊) , 2008, 6 (3) :255-256.

品管圈活动提高术后器械预处理 篇8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提高;器械预处理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1-0197-01

品管圈(qualitycontrol circle,QCC)是通过全员参与的方式组成一个小团体,集思广益、相互启发,运用QCC管理工具,针对问题逐步攻克,以达到改善现状的目的。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将QCC运用在提高手术后器械预处理的问题的调查中。术后器械合格率明显提高,提高了病人的安全保障,手术器械使用的寿命,每位圈员也参与工作中各有所获。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5年7月成立蝴蝶圈,由3名护士长,9名护士共12名护理人员组成,调查对象随机抽取手术室术后器械。本次活动科室手术室护理人员全部参加。

1.2 方法:

1.2.1 活动实施日期为2015年8月至1016年1月,成立品管圈小组,取名蝴蝶圈,推举圈长一名(手术室护士长)指导工作,圈员各有分工。每周进行1-3次圈员活动,每次1-2小时。利用头脑风暴法,结合各科室重点、存在问题和困惑,确立蝴蝶圈活动主题为“提高手术后器械的预处理”。

1.2.2 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随机抽查2015.8.13—2015.9.1手术室术后器械共计1000件,对手术器械实施器械预处理相关调查,进行现状分析和数据采集。器械预处理不合格件数140,占14%,合格件数860占86%,分别利用柏拉图,鱼骨图等图例分析出现存状况的主要原因为:未冲净污物,未喷酶保湿剂,未擦污物,器械有锈迹、斑驳。

结果如下:

1.2.3 目标设定 明确重点内容后,拟定改善目标。

目标设定=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

=140-(140×85%×63%)

≈65

1.2.4 要因分析 运用头脑风暴、鱼骨头分析,制作为何未喷酶保湿剂的原因,找出主要原因如下: 1无规范培训和考核标准

2手术多、工作量大

3护理人员担心被感染

1.2.5 对策拟定与实施 针对以上的主要原因拟定改善方向,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案:

1、制定工作制度、操作评分标准和流程 。编制术后器械预处理“三部曲”和口诀。

2、通报抽查情况,分析原因,及时整改,并行效果评价。

3、规范培训和考核,严格督查,使其掌握并合理应用。对低年资和接受能力差的护士行“一对一”指导。

4、定专人“净护天使”术毕规范处置。

5、处置间张贴温馨提示牌及术后器械预处理流程图

6、按标准要求配备防护用品,规范着装,防护到位。

2、结果

2.1 随机抽查手术室术后1000件器械,术后预处理合格器械件数为965,占96.5%。术后器械预处理不合格件数35件,占3.5%。器械预处理率明显上升。其中未喷保湿剂为0%。

2.2器械预处理的流程得到标准化三部曲:一擦→二冲→三喷。

3、讨论

3.1提高器械预处理对保证医疗安全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目前,手术病人不断增加,连台时因忙于清点、整理、检查工作,常忽略了器械预处理的及时性和必要性。工作流程未规范,极易造成器械预处理不及时,器械未处理,为下次使用带来隐患,从而降低器械使用率和使用寿命。品管圈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原因分析,找出最根本的原因,针对要因制定对策、实施对策,通过效果确认、评价,取得了良好的成果,规范了手术后器械预处理的工作程序,有效的规避了医疗风险。

3.2提高了护士团队协作精神及综合能力开展品管圈活动,开动了大家的思维,不但提高了护士工作质量与安全意识,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和责任心,更在品管圈中学习到如何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运用统计方法和图标有效的分析来解决问题。

企业品管圈学习心得 篇9

品管圈也叫作质量管理小组(QCC),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的工作场所的人,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然后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利用PDCA循环理论,剖析现状问题,深度分析原因,设定活动目的,制定活动计划,进行对策整改实施,来解决工作中的主要问题,促进产品质量提升。

QCC小组活动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作用:

1、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积极性,提高人的素质。

QCC小组活动,是员工自动自发进行质量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针对提出的问题,与组员一起进行研究分析,解决问题,因而改变工作及周围环境,从中获得成功的乐趣,体会到自身价值和工作的意义,使员工在工作中获得更大的满足感与成就感。进而使员工在日常改善工作中发挥个人的潜能。

2、不断的改进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一个企业的产品、服务质量如何,关系到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甚至关系到企业的兴衰,“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就要求企业必须向顾客长期、稳定地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只有持续不断地实施质量改进,才可能实现这一基本的要求。任何一个企业,在生产、服务等方面多多少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QCC小组活动,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等。另外,开展QCC小组活动,不断提高生产、服务效率,节约点滴物资消耗,提高物资资源的利用率,通过降低企业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消耗,增强职工的效率意识与节约意识,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团队凝聚力成立。

QCC小组的基本原则之一是“自愿参加,上下结合”,小组成员自觉参与质量管理,自愿结合在一起,自主的开展活动,在内部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时,小组成员间相互平等,不分职位与技术等级的高低,各抒己见,通过“头脑风暴法”等方法互相启发,集思广益;而不是靠命令,小组成员就不会有“被迫”的感觉,让成员有兴趣去完成该项工作,从而使其在以后开展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在小组活动中,产生共同的兴趣爱好,通过长时间的交往,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了解,塑造良好的团队关系,整合企业全体员工的价值取向,提升团队的整体凝聚力和作战能力。

4、改善和加强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QCC小组活动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QCC小组活动的骨干,通过活动,及时发现一些质量意识较高,热心于不断改进质量的积极分子,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培养教育,使他们比别人先学一步,多学一些,既掌握质量管理理论,又会运用QCC小组活动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将他们逐步培养成QCC小组骨干,通过QCC小组活动的开展,掌握各种管理工具和方法,并能加以熟练的运用,从而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

5、提高客户满意度。

QCC小组活动的很多课题都是为了解决客户不满意的问题;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客户满意度是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提高客户满意度是每个服务性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解决顾客不满意的问题,就能更好的为顾客服务和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通过本次对品管圈的再次温习,使个人对品管圈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了解。品管圈在企业中运行良好的话对企业来说,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行不好的话对公司企业来说会产生恶性的不良循环。

故,公司运行品管圈,建议如下:

1、对员工实施培训教育,让大家都能够理解什么是品管圈、品管圈怎么做、如何推进品管圈、在推进品管圈是都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及什么样的手段实施改善。

医院品管圈实施方案 篇10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能力,推动 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医院决定在全院推行“品管圈” 活动,为确保活动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开展“品管圈”活动,是提升医院医疗服务品质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的重要举措。通过全院职工参与品管圈活 动,激发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每一位成员的聪明才智,从“要我做”变“我要做”,创建愉快的工作环境,增强工 作责任感,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积极的工作态度以及解决问 题的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活动内容及形式

(一)品管圈的内涵 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缩写QCC)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 圈团体(又称QC 小组),围绕某一个工作主题,通过全体 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比较灵 活的管理活动。

(二)品管圈组织及活动流程 1.组圈(1)组织圈员。各科室依据同一部门或工作性质相关联、同一班次的原则组成品管圈小组若干组,每组8 至12 人。

(2)决定圈名圈徽。由全体圈员共同选定,选择决定有 一定代表意义圈名圈徽,并报医院品管圈活动领导小组办公 室备案登记。

(3)选出圈长。原则上由各科室负责人为圈长,负责执 行圈内业务,并确定一名记录员,担任圈会记录工作。圈长的职责是负责主持及召开圈会,圈员工作分配及激 发圈员参与意愿,圈活动进度控制并报告活动进度,指导圈 内活动记录统计;圈员的职责是参加圈会并提供个人创意及 构想,配合主题提供改善意见及措施,完成圈长交办事项。

2.主题选择来源 重点关注护理、药剂、后勤保障和医疗品质方面的问题。

(1)各科室工作计划中有关业务项目(2)各部门中所有业务工作程序(3)群众或媒体反映的问题事项

(4)创新事项及其他 选定的主题应以品管圈活动在5 个月左右能解决为原则。

3.活动流程

(1)制定活动计划。围绕确定的主题,结合工作实际,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对策的步骤制定活动的完成 计划表,并明确每一个圈员的职责和分工。

(2)目标设定。目标值应与主题一致,目标值尽量量 化,不设定太多的目标值,最好是一个,最多不超过两个。目标值应从实际出发,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既有挑战性,又有可行性。

(3)调查数据收集与整理。围绕选定的主题,收集需 要的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收集问题需要做好 收集时间、收集方式、责任人等记录。

(4)原因分析。在圈会上通过对收集数据、现状资料 等进行分析,找出影响的主要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落实各 圈员负责研究、分析、提出对策,在下一次圈会时提出。

(5)对策制定。一是根据上次圈会分析的主要影响因 素和各圈员实际观察、分析、研究的结果,听取每个圈员的 汇报,并讨论,以集思广益的方式,吸收好的意见,形成一 致认可的对策方案。如对策需涉及圈外人员,一般邀请他们 来参加此次圈会,共同商量对策方法和实施进度。二是对所 制定的具体对策方案进行分析,定出具体的步骤、目标、日 程和负责人。

(6)对策实施及检讨。对所实施的对策,由各圈员就本 身负责工作作出报告,顺利者给予奖励,有困难者加以分析 并提出改进方案和修改计划,对前几次圈会做整体性的自主 检查,尤其对数据收集、实施对策、圈员向心力、热心度等,必须全盘分析并提出改善方案。

(7)效果确认。每一个对策实施的效果,通过验证后,由圈长最后总结编制成合理化建议实施绩效报告书,进行效 果确认。对无效的对策需开会研讨决定取消或重新提出新的 对策。

(8)活动总结。在每一期品管圈活动结束时,制定“品 管圈活动成果报告书”,并经全体圈员讨论后形成。

(9)标准化。把每一期品管圈的有效对策经医院品管 圈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后,形成制度,纳入医院或科室标准 化体系中。

三、活动对象

要求全院科室结合各自实际,逐步推行。

四、活动实施步骤

(一)动员培训。(2013 年9 月至10 月)召开动员大 会,开展品管圈活动的宣传、学习、培训工作。

(二)组织实施。(2013 年11 月至2014 年3 月)结合 科室实际工作和品管圈活动的程序要求,积极开展品管圈的 登记、实施活动。

(三)评审提升。(2014 年4 月至6 月)对各科室品管 圈活动成果进行评审,并组织科室之间的工作交流,巩固对 品管圈活动的认识。

(四)总结表彰。(2014 年6 月至7 月)。对一年来开 展活动进行总结表彰,设立优秀奖、组织奖等奖项,颁发奖 金和证书。对各科室的活动案例进行挑选并编辑成册,在全 院内分享。

(五)持续推进。每年开展一次评审表彰活动。

五、活动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永城市中心医院品管圈活动 领导小组,加强品管圈活动的组织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 室,设在院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日常工作。各科室要高度 重视,加强组织,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强化管理质量。品管圈小组的选题内容涵盖各职 能部门工作的方方面面,各科室可从护理管理、医护一体化、设备物质的管理、就医环境秩序的改进、病人教育、医患沟 通、流程再造等方面着手,循序渐进,从易到难,积极开展 “品管圈”推广活动,让活动有内容、有重点、有措施、有 实效。

(三)广泛动员参与。各科室要围绕活动要求,加强宣传 引导,结合绩效考核等多渠道,协调、组织科室人员广泛参 与,将品管圈推广活动与提高群众满意度相结合,为提高医 疗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氛围。

品管圈致辞 篇11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5-163-03

近年来,临床上患者的价值观念正在发生改变,需求在不断增加,因此,这就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改进和提高护理质量,发现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弥补不足,就成为临床护理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品管圈是近年护理界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它是一种发现、寻找及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本研究主要探讨我院消化内科2014年5~8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对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并与实施前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消化内科于2014年5月以自愿参与的形式成立品管圈小组,小组成员共9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3名,护士3名。

1.2方法

品管圈的活动主题以民主投票的方法选出,投入彩虹圈中。每周举行一次品管圈会议,对患者的需求进行探讨和分析,对患者不满的原因应用因果关联图来解析,然后通过头脑风暴法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按标准流程予以实施。发放问卷85份,全部收回。

1.3发放调查问卷

我院消化内科于2014年5~8月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包含护理技术、护理服务态度等问题)并调查问卷经过信效度检验。问题答案分为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其中满意计1分、较满意计0.8分、一般计0.5分、不满意计0分。

1.4观察指标

观察及比较实施后(2014年5~8月)与实施前(2014年1~4月)护理操作正确率、病房红灯率、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1.5生活质量评价

采用生活质量问卷(QLQC30)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认知、躯体、角色、社会及情绪功能,及9个症状(疼痛、失眠、疲乏、呼吸困难、食欲丧失或者不振、恶心呕吐、便秘、腹泻及经济困难等)采用4级评分标准,整体生活质量采用7级评分标准。

1.6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各项比较

经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病房红灯率为10.59%,明显低于实施前,而护理操作正确率为89.41%,较实施前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与品管圈活动实施前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患者护理满意率明显增高,达94.12%,实施前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QLQ-C30评分比较

品管圈活动实施后QLQ-C30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上患者的价值观念正在发生改变,患者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而传统的护理模式中,护理重点和护理目标都存在着一定的单一性,强调基础护理的重要性同时却忽略了患者的自理能力及心理变化的评估,因此,这就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转变医院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模式,改进和提高护理质量,发现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弥补不足,更好地服务患者,满足患者需求,就成为临床护理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品管圈活动(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日本石川专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品质管理形式,以全员参加的方式不断进行维护和改善自己工作现场的活动。品管圈活动近年来也成为了临床护理界的一个新名词。它是一种发现、寻找及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品管圈活动圈员们通过头脑风暴法列举问题,对患者不满的原因应用因果关联图来解析,探讨并分析患者的需求,并且全体护士参与讨论,全体合作、集思广益,为提高工作质量献计献策,因此可大大降低病房红灯率,提高护理操作正确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极大地满足了患者的需求,并且也提高了大家的组织和沟通能力,增强了成员间协作能力,增加了团队凝聚力。

本研究中,品管圈活动实施后我院消化内科病房红灯率明显低于实施前,护理操作正确率明显高于实施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施前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后的护理满意率明显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活动实施后QLQ-C30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实施品管圈活动可大大降低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病房红灯率,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正确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且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品管圈致辞 篇12

1 品管圈计划阶段中存在的问题

1.1 主题选定

一项好的品管项目如同一个好的临床研究项目一样,往往需要一个很好的选题。在实际项目操作中,不少主题未按三项元素[1]要求命名,如“规范镇静镇痛管理”、“减少尼莫同使用时静脉炎的发生”、“提高择期剖宫产健康宣教”等;另外部分选题较简单或重复且缺乏新颖性,如减少留置针局部炎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这与蒋海泥等[12]研究相一致。

1.2 计划拟定

品管圈活动进程安排由甘特图来制订,近一半(占47%)的品管项目各阶段的时间未按品管圈规定时间占比拟订,其中以实施阶段时间安排最少。实施阶段作为整个过程的重点应占整个活动周期的40%,同时缺乏地点、活动手法等人力物力的考量。

1.3 现状分析

现状分析包含现状把握与解析两部分,为计划阶段的重点步骤。现状把握阶段中,出现流程图与主题无关或缺失或绘制缺陷;现况查检表与原因调查表相混淆;柏拉图绘制错误;解析部分真因验证缺失,使原因分析较主观[6]。高俊扬等[13]亦报道全国品管大赛中真因验证缺失率高达55.83%。

1.4 目标设定

品管圈活动的目标值设定缺乏标杆医院的客观参照值,九成以上是按目标值计算公式得来。因计算公式中的圈能力由圈员们投票得来,故主观性相对较强,缺乏科学性且可信度低。

1.5 对策拟定

拟定的对策与解析阶段的真因针对性、逻辑性欠缺且拟定的对策乱而无序,与张丹等[14]报道相似,拟定的对策新颖性与创意主题欠缺,影响品管圈实施阶段的创新性。

2 完善品管圈计划阶段的对策

2.1 主题创新与命名

2.1.1 临床品管圈的主题很重要,是临床医疗品质研究创新的起点。

那么,如何进行品管圈的选题?有两种不同的选题策略。第一种选题策略是在复习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选题。其优点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可行的选题,许多文献可以提供相关的思路和经验,活动设计的难度较低,实施难度相对低一些。其缺点是创新性差,很难有原创性,品管成果发表时往往已有类似的发表项目。第二种选题策略是从临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入手选题,即“从临床工作中最常见,最麻烦,最头痛的问题”入手,在那些没有解决的重要临床问题中往往蕴含着可创新的主题,属于原创性主题,但难度较大且可供借鉴的模板和经验少。以上两种选题策略各有优缺点,建议将两种选题策略相结合,从临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入手选题,符合“临床研究要解决临床问题”的初衷,贴近临床工作实际,有更多的创新机会。当然提出问题只是选题的第一步,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如文献检索、可行性分析、争取各方面支持等。

2.1.2 品管圈的主题命名中应包含三项元素[1]:

(1)动词(正向或负向),如提高、增加、提升、降低、缩短、减少等等;(2)名词(改善的主题或者研究的对象),如门诊患者、癌症放化疗患者、CT检查患者等;(3)衡量指标(评价或观察指标),如满意度、某并发症的发生率、等候时间等。如从主题为“减少内镜诊疗患者等候时间”[15]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该项目主要是改进内镜检查患者的等候时间。

2.1.3 临床品管圈活动系类实验性研究[6],故主题选定中需要注意三个点:

(1)对主题中的“名词”进行释义,即名词解释,可设定活动目标人群的纳入和排除标准,使主题清晰、一目了然,同时排除相关的混杂人群;(2)明确衡量指标的定义与计算方法,指标必须是能通过客观测量或观察得到的,避免主观人为因素;如果衡量指标使用了某工具量表,那就应详细地介绍引用的工具量表;同时根据主题中衡量指标的数据资料类型,采用相应的统计学分析方法[16],如以发生率为衡量指标的数据为计数资料,在效果确认阶段可进行卡方检验;而连续型的计量资料(如等候时间)可进行t检验;而等级资料则进行秩和检验。对品管圈项目的数据进行统计推断分析比统计描述更能说明活动的效果。(3)阐明选题的理由。即对主题的重要性、可行性等进行合理的解释,将国内外的研究背景与科室当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来阐述,也可结合前期的调查研究或预试验来说明,从患者、科室、医院三方面角度来展开,同时引入相关文献。

2.2 计划拟定与考量

品管圈各步骤所需的时间根据整个活动的期限来考量并拟定。一个完整的PDCA循环中,计划阶段占活动总时间的30%;实施阶段占活动总时间的40%;确认阶段占活动总时间的20%;处置阶段占活动总时间的10%[1]。以“5W1H”(when、where、who、why、what、how)方式来分配具体任务工作,计划表内应体现具体的时间、地点、负责人、阶段、步骤、方式方法,甘特图可通过WORD或EXCEL进行绘制。

2.3 现况调查与分析

2.3.1 现况调查与分析是一个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即运用一些品管手法从现状把握中找出目前的现况值,然后分析原因,拨开层层迷雾,找出真正的原因。

当然,现况把握的目的就是掌握现状数据,为目标设定提供依据。有些品管项目改进的过程较复杂,如某流程再造,仅以文字表述,很难描述清晰且易造成混淆,故应将改进前的工作过程绘制成流程图,便于理解复杂的工作步骤和发现问题。查检表相当于一个数据收集的频数表,先根据主题的内容以层别法设计查检表,然后计算出本期品管活动的现况值。柏拉图也称排列图,系累积百分比图,用于整理现状阶段的分类数据,在层别查检表的基础上以80/20法则,进一步缩小范围,找出重点改善项目。

2.3.2 解析阶段中除了从人、事、物、机、法等方面采用特性要因图(鱼骨图)初步分析外,还应进行真因验证,坚持三现原则,即现场、现物、现实。

在鱼骨图要因评价的基础上,建议以下三种真因验证方法:(1)在现场直接进行考核,适合医护或患者的知识技能层面调查;(2)在现场对现物或现实直接寻找证据,适合事务类调查,如某评估量表、制度或标准的落实情况、有无某培训的记录等;(3)设计现场调查表,将选定的各要因与现况一起调查,然后以现况值为因变量,将调查中的各要因数据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适合对患者开展的原因调查,体现以数据事实来说明真正的原因。

2.4 标杆查找与引用

上一篇:报业记者团见习汇报下一篇: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