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2024-09-12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精选7篇)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篇1

姓名:周昱含

院系:新闻传播学院10级

科举制,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重要的选官制度,是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察举制度发展而来,一般的说法是其萌芽于南北朝的九流常选,定型于隋代的进士科,而到唐代随其鼎盛而发展达到顶峰。1

在建国过程中,“卜祝庸保,量能使用”2,在建国后,“士大夫以乱离之后,不乐仕进,官员不充。省符下诸州差人赴选,州府及诏使多以赤牒补官。”3 即以空白告身就地任命官吏,以补充官员,适应唐初统治不稳的政治形势。随着唐朝统治的稳定,官吏选拔的途径也发生了变化。“有唐已来,出身入仕者,著令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书算。其次以流外入流。若以门资入仕,则先授亲,勋,翊卫,六番随文武简入选例。又有斋郎,品子,勋官及五等封爵,屯官之属,亦有番第,许同拣选。”4这也就说明了唐代入仕的三种途径,科举,杂色入流,门荫入仕,而科举制不过是其中一种。

唐代科举分察举和制举。常举即“常贡之科”5,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谈论的科举。制举则是由皇帝亲自下诏而举行的,“试之日,或在殿廷,天子亲临观之。”6

唐朝科举考试科目众多。常举中主要有六科:明经,进士,明法(法律科),明字(文字科),明算(算学科)。此外,还有道举(玄学科),童子(童子科,十岁以下能通一经,一史(考《史记》),三史(考《史记》和前后《汉书》),开元礼(通习开元时代的礼仪),三礼(通习《礼记》《仪礼》《周礼》),三传(考《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等特设的科目。在此,科举制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思想控制的作用有所体现。无论是进士科或是明经科都要考“帖经,”即从经书中抽出一句默写上下句,“专帖孤章,绝句,疑似参互者以惑之,甚或上抵其注,下余一二字,使寻之难知,谓之1《唐代科举制度研究》,吴宗国, 辽宁大学出版社

2《旧唐书》卷75,《张玄素传》

3《资治通鉴》卷192《旧唐书职官制一》《通典》卷15《选举三 历代制下》《通典 选举典》《通典 选举三》

‘倒拔’。1“墨义”,即书写经文及注疏。这就要求士子诵读四书五经,把其思想禁锢在统治思想的纲常名教之内。然而,唐代对科举制的完善也使科举制

大行于世。唐代科举科目涵盖广泛,并增加了算术科等对实用知识考察的科目。

制举的科目,“不有常科,其标其目的而搜扬之。”2“搜扬拔擢,名目甚众。”3 虽然不同于常举,制举没有固定的科目,但其科目的设置上也有如下变化4:一是文学之科略有增加,由高宗时的四次增加到五次。5二是儒素科的出出现。反映了统治者力图借助儒学经典和学说的愿望。三是经邦科的出现。说明制举逐渐扩大到选拔政治人才的范畴内。

唐朝参加科举的考生,有三种来源。一种是各地学馆的学生,叫“生徒”,经学馆考试合格后直接送尚书省参加考试。第二种是不在学馆,经由所在州县报考,称为“乡贡。”考中以后再去尚书省参加考试,叫做“省试。”第三种是由皇帝下诏召集某些知名之士举行考试的科目,叫做“制科”,制科考试的日期和科目都临时决定,考取后可以得到较高的官职,是专门网罗非常人才的一种手段,但制科出身在当时并不被看作是正途。6唐代各种官办学校包括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此外还有专门性质的律学,算学,书学等,前三种学校各收数百名学生,大部分是文武官僚子弟,后三种学校各收学生数十名,以普通民家子弟为主,毕业后只能参加科举中明法,明算,明字等考试,考取后也只能担任专门的事务性官员,仕途前途不大。但是生徒和乡贡所占比例,唐初生徒多于乡贡,盛唐中唐以后,生徒越来越少而乡贡占绝对优势,这虽然反映了世庶势力的消长,但同时也源于生徒在科举考试中特权逐渐被取消,世家大族子弟转而挤入乡贡行列,在其中仍然享有特权。

科举制对唐代的影响是十分复杂的,唐玄宗时,赵匡上《选举议》,列举科举制导致学风败坏,耗财耗力,败坏世风,不尽公正等十大罪状。其一为“进士者时共贵之,主司褒贬,实在诗赋,务求巧丽,以此为贤,”钻于诗赋而忽于正业“挠其淳和”“长其佻薄。”其二为“主司征问,不立程限,故修习之时,但务钞略,”使得“当代寡人师之学”。其三为士子习读经书却缺乏临人决事的实用之才,“所习非所用,所用非所习”,导致“取办胥吏之口而已”。其四为登科中第事难路隘,于是士子舍学业而趋末伎,企图以杂色入流。其五为争第切收人少,导致风气亏损,“交驰公卿,毁抵同类,业因儒雅,行成险薄。”其六为选举耗时费力,举选人年年赴考,正业不得修习艺能浅薄。其七为羁旅糜费,防阕正业,耗尽旧产,数举而后索然空也。其八为贫穷之士及至没身仍赴考无门,兹人有抱屈之恨,国家有遗才之缺。其九为赴考耗资,2《通典》

3《封氏闻见记》卷三《制科》

4《唐代科举制度研究》,吴宗国

5《登科记考》卷3,卷4

6《中国科举史话》,林白

而考取艰难,十乃七八无成而归,徒令关中烦耗。其十为科举考试忽略了选人的人格,以致无能之士,禄以例臻,才俊之流,坐成白首。1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科举制也重塑了社会结构,巩固了统治。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一项选官制度,其政治功能主要体现在飞出贵族世袭做官的特权,防止世袭贵族势力的再生,有利于肃清吏制,遏制买官卖官现象的蔓延等等方面。2

社会不平等是重要的社会现象之一。中国古代社会分层明显,社会差异很大。但是,可掬制度打破了旧有的社会分层,在促进合理的社会流动,在构建社会平等体系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3科举考试作为智力测验,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才入仕的主要标准使科举制称为人们最自由的竞争工具。科制度使学优则仕由理想变为现实,也使读书做官的思想深入人心,因此广大臣民被卷入应举考试。科举社会中,面对共同的教育市场,官学的不振客观上促进了私学的蓬勃发展,而科举制造就大批士人充当教师则使私学的大发展由必要变为现实。4

科举制使得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重武轻文的观念被打破,平民入仕,青云直上成了人人渴望的途径。但同时,科举考试的唯一权威也使得进士及第,制举登科成了人们的唯一目的,登科中举能够抹杀一切秽行鄙迹。门阀观念和门阀制度也收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唐五宗会昌五年诏明确规定,只有“前进士及登科有名闻者”方可乘“衣冠户”,才可以享受免除差役的特权,其余“纵因官罢职,局别州寄住,亦不称为衣冠户。其差科色役,并同当处败兴流例处分。”这就使科第成为确定一部分人的社会等级和政治特权的依据,士族含义的这种变化反映了门阀制度门阀观念的彻底衰落,也说明随着一般地主徒弟所有制的发展和封建经济的繁荣,新的封建等级再编制正在逐渐完成。

同时,科举制下城市作为地域文化中心和全国性文化网络的支点而繁荣。地方大族优秀分子被吸收到国家体制内,迁徙于城市之中。5通过科举取仕的裴度就是一例,他于“贞元五年进士擢第,登宏词科”,以后又“应制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对策高第,”踏上仕进坦途,先“授河阴县尉,迁监察御史”,到唐宪宗时,出入将相,定居于东都洛阳集贤里,“筑山穿池,竹林丛萃,有凤亭水榭,梯桥架阁,岛屿回环,极都城之胜概。”6

科举制虽然始于隋朝但其只是简单的分科取仕,而经由唐朝的完善补充,最终形成一套完备而臻密的系统,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沿袭,构成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主流。1《选举议》,赵匡

2《论科举制的政治功能-唐宋与明清的比较》,屈超立

3《科举制与社会平等》,李介

4《科举制对中国私学的影响》,吴根洲

5《科举制与唐代社会阶层的变迁》,韩昇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篇2

一、科举制度的出现及发展

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隋朝建立后, 为适应当时政治形势的要求, 巩固王朝统治基础, 隋文帝实行了科举制度, 开始用考试办法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官吏。隋文帝开皇十八年, “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总管、刺史, 并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1]这标志着隋王朝设科举的开始。应时而生的科举制度, 削弱了荐举的功能, 基本上纠正了魏晋以来由豪门世族所垄断的用人状况, 为底层知识分子入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唐初并没有马上沿袭隋朝的科举制, 而是为了笼络豪强势力, 一度实行九品中正制。《剑桥中国隋唐史》谈到“如果认为科举考试在唐朝初年有很大的影响, 那就错了。”“那时中式的士子与唐朝全部官吏的数目相比为数极少。”[2]九品中正制实行不久, 唐高祖发现, 这种选官制度分散了皇族的权力, 并不利于朝廷对豪门世族的控制。因此唐高祖很快就废止了这一制度, 改而采用科举选官制。由此, 科举制度逐渐确立起来。

贡举和制举是唐代科举主要的考试科目。每年分期举行的为贡举, 也称常科, 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为制举, 也称制科。贡举和制举选拨人才的目的不同, 其考试方式也有较大差异, 其中贡举以其长期性、固定性的优点成为了科举中最重要的部分。

贡举常设科目有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秀才、进士、俊士等科, 在众多科目中, 进士和明经两科最受重视。当时考试录取的名额很少, 进士科最严格, “其进士大抵千人得第者百一二;明经倍之, 得第者十一二” (《通典》卷十五《选举三》) 。[3]武则天时开设了武举、殿试, 但殿试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固定制度。

二、唐代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

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对魏晋南北朝所实行的九品中正制的否定, 是封建时代选士制度演变的必然趋势, 也是封建统治者为适应当时客观形势而采取的一种选拔官吏的新办法。

就选拨人才本身来说, 科举制度确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改革。唐代实行科举制度以后, 打破了士族门阀对官吏选任的垄断, 有效地巩固了封建统治的基础。通过推行科举制度, 唐代选拨官员的范围从魏晋时期少数豪门望族, 扩展到地主阶级各个阶层。参加科举者的门第、品行限制并不严格, 他们所代表的阶层也比较广泛, 这对加强唐王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发挥着极大的作用。科举制度最终能延续千年, 与其对封建王朝统治基础的巩固作用密不可分。另一方面, 唐代实行科举制度, 调动了文人学士的积极性, 对于唐代文化的发展, 尤其对唐代文学事业的繁荣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宋人严羽就在《沧浪诗话》写道:“试问唐朝何胜我朝?唐以诗取士, 故多专门之学, 我朝之诗所以不能及也。”[4]可见科举制对唐代文学, 尤其是唐诗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 科举制在提高封建官僚队伍素质, 营造重视教育的社会氛围等方面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三、唐代科举制度的弊端

虽然唐代科举制度带来了诸多好处, 但由于制度本身不健全, 以及受到政局动荡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科举制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弊端。

第一, 科举制度使知识分子一味埋首故纸堆, 脱离实际, 造成思想僵化, 影响了中国科技文化的长远发展。唐穆宗曾诏令:“将欲化人, 必先兴学……招延儒学, 明加训练, 名登科第。”[5]由此可见, 唐朝统治者利用“儒学”以“化人”, 培养忠于封建统治的知识分子。另一方面, 科举考试的内容拘于经义, 致使士子们, 只读死书, 不思创造, 而且科举考试形式固化呆板, 极大限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自由。这些都严重阻碍中华文化的发展丰富和社会进步。科举制度拘限于对儒家经典的考查, 限制了其他文化的发展, 这导致后世再难出现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

第二, 科举制度影响了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实际上, 唐代教育危机从科举制大规模推行之初就已经显露出迹象。到了唐高宗即位时, 皇权渐衰, 内讧愈烈, 这时官学教育已有颓坏的趋势, 所谓“醇日去, 毕竟日彰, 犹火销膏而莫之党也”, “二十年间, 学校顿时颓废矣”。[6]究其原因, 除了时局不稳, 主要还在于唐代科举制度改变了学校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学校教育的目的变为中举, 科举使学校处于可有可无状态。科举制度使得应考者把所有精力都放之于经史子集, 这造成了对自然科学的漠视, 这也是其后我国在自然科学方面落后西方的重要原因。

第三, 唐代科举制度伴随着严重的腐败。唐代举子在参加科举考试前, 要进行“行卷”。所谓“行卷”, 就是应试者将自己的文学创作在考试前写成卷轴送呈在当时有较高声望地位的人, 请求他们向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推荐。投“行卷”是为了“公荐”。“公荐”就是声望地位较高的公卿大臣向考官推荐考生。应该说, “行卷”“公荐”确有其可取之处, 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 反而成为了徇私舞弊的重要手段。821年, 唐穆宗在诏书中承认:“访闻近日浮薄之徒, 扇为朋党, 请之关节。干扰主司, 每岁第名无不先定。” (《旧唐书·钱徽传》) [7]所以, 一些无真才实学, 但能够结交甚至贿赂公卿大臣的人也往往能够考中。而这种考生一旦考中便和考官结成很深的师生裙带关系, 这些人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 官官相护。

唐代中后期, 科举考试的弊端更加显现, 很多朝廷重臣开始为其子弟“关节。到唐宣宗时, 科场营私舞弊现象愈演愈烈。公元860年, 礼部侍郎裴坦主考, 竟根据考生送礼多少预先确定录取名单, “进士过千人然中第者皆衣冠士子……惟陈河一人孤平, 负艺第于榜末。”[8]由此可知, 唐末的进士考试, 基本上是由朝庭公卿重臣操纵, 一般子弟考中者甚少。

唐代中后期的科举考试实际上已经沦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由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 唐后期的朋党之争, 朝臣与宦官之争愈演愈烈。各方势力为了争权夺利, 都极力夺取科举阵地, 以图培植亲信, 扩大势力。在这种形势下, 科举已丧失其选贤任能的职能。

这些弊端说明唐代科举制度只是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前提下, 对既得利益集团内部各阶层之间的矛盾进行调和, 它没有也不可能完全改变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 通过科举获取功名者大多是地主阶级士人, 仕途仍为统治阶级所垄断。

四、总结

科举制度作为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为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统一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同时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对于唐代的科举制度, 我们在肯定其历史进步性的同时, 也应看到它所存在的不足。唐太宗曾言:“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以史为鉴, 考察唐代科举制度的流弊, 对当今我国人才选拨制度应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1] (宋) 王钦若.册府元龟[M]//卷六百三十九:贡举部.总序条制.北京:中华书局, 2010

[2]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178

[3]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499

[4]乌廷玉.唐朝二百九十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304

[5] (凊)董皓.全唐文[M]//卷六十六:穆宗南郊改元德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6] (后晋) 刘昫.旧唐书[M]//卷一百八十九:儒学传序.北京:中华书局, 1978.4942

[7]中共中央党校中国历史教研室.历史.制度.文化[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6.207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篇3

科举制度还有着不容忽视的教育作用,虽说只考八股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但是在教育角度来讲,它却解决了人们的读书范围问题。尤其对于寒门子弟来讲是很有益处的,他们本身出自寒门,本来就没有什么钱财,规定的读书范围,免去了他们花冤枉钱,买没必要的书的弯路。考试后如未高中,仍可有一份工作,如教师、医生、幕僚、开设私塾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庞大的教育用人之处,就是书院,清代书院约有三千余所。

书中作者否定科举所教无用,对于这一看法我同样认同。因为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文化的塑造以及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虽然这种推动是出于一般人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灵性的渴望,但客观上由于科举入士从宋代开始,便做到了不问出身、贫富皆可参加。这样不但大为扩宽了政府选拔人材的基础,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份子,有机会透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这种政策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的作用。明清两朝的进士之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没有读书、或有读书但未作官的“寒门”出身。但只要他们能“一登龙门”,便自然能“身价十倍”。历年来千万莘莘学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目的亦不过希望能一举成名,光宗耀祖。可以说,科举是一种拢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以巩固其统治。 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材。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能过五关斩六将,通过科考成进士者,多数都非等闲之辈。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明清两朝时,中国的读书人以秀才计,大部份时间都不下五十万人,把童生算在内则以百万计。当中除少数人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外,多数人都成为在各地生活的基层知识份子,这样对知识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科举入仕成为了风尚,并间接维持了中国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统一和向心力。虽然科举制度存在着诸多不足,但也不能说科举所教无用。

对于官员选拔基础不平等是清代的满洲贵族与平民百姓之间不平等的体现。清代的科举制度基本承袭于明代,但清朝贯彻的却是民族歧视政策。满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雍正前分满汉两榜取士,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待,他们只需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雍正以后,改为满人、汉人同试,汉人居多。清朝从乾隆末年开始逐渐走向衰落,而科举制度发展到清代,也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舞弊现象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读过本书后,最大的一个收获,就是辩证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放眼现代,无论科举制曾经多么辉煌,但它本身还是存在诸多弊病的;回首历史,科举制是最有利的统治工具,是相对公平的入仕之途,利大于弊。无论哪一项政治制度的好坏评说,都不能掩盖它对于当时社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首先,科举制为社会树立了尊重文化知识的价值取向。在科举制度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其轻视体力劳动和社会实践的倾向固然不可取,但它反对“读书无用”的痞子哲学,引导着人们学习书本知识,是值得肯定的。其次,在科举制度下,稍具经济能力的农、工、商子弟都可以通过参加考试进入官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低层社会人士因此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进入中上层社会。这种社会纵向流动渠道的畅通,是吸收民间人才,参与国家管理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 第三,作为官员资格的考试制度,科举制度是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前身,近代西方的文官考试制度,正是在吸收借鉴明清科举制度的基础上所建立的。清代科举制度所体现的平等精神和某些具体做法,对于当今社会仍具有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篇4

这,在中国,是有历史渊源的,渊源就在于科举制度。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

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但后期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人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

在中国,科举制从隋朝(一说唐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科举考场为江南贡院,占地超过30余万平方米。另辟有的中国科举博物馆是中国唯一反映中国科举考试制度为内容的专业性博物馆,也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心、中国科举文化中心和中国科举文物收藏中心。

科举制度并非起自明朝,却在明朝发扬光大,说来真是有趣,唐宋时虽有科举,但录取名额十分之少,一科往往只取几十人。明朝自洪武三年(1370)年起开科举,实行扩招,人们纷纷以读书为业,这些人就是后来明朝文官势力的基础。当时的考试分为三级:

第一级是院试,参加考试的人统称为童生,但不都是小孩,七八十岁的童生也是有的,来自州县。在这个考试中合格的人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秀才”,这不是说秀才好考。院试成绩分六等,考到高等的才能得到秀才的称号,而考到一、二等的才能有资格去参加更高一级的考试,叫“录科”。一经当上了秀才,就摆脱了平民的身份,大小也是个知识分子了,就有了某些特权,比如可以免除一人的徭役,比如见到县太爷可以不用着急下跪。但秀才并不是官,距离做官还差得远呢。要当秀才已经如此之难,可在读书就是为了当官的年代,那些知识分子为了当官就只有继续奋斗!

下一级的考试叫乡试,叫乡试却不是指乡里的考试,而是省一级的统考。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设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举行,乡试又叫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称秋闱。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主持乡试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调一人,其它官员若干人。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唐寅唐伯虎乡试第一,故称唐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席间唱《鹿鸣》诗歌,跳魁星舞蹈。

到举人这一级,是有资格做官的,当年的范进恐怕就是中了举人以后,觉得自己有可能要做官了,竟一时高兴过头,疯癫了。之所以说是有资格,是因为这个级别是不包你一定当官的,也就类似今天的大学毕业不包分配。那举人怎么才能当官呢,很简单,当官的人死了,你就有机会了。所以说,如果在明朝某位官员的追悼会上,看到门口探头探脑,面露喜色的人,除了这家人的仇家,就都是举人了。在这个考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叫作解元。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连中三元里的第一元。

考中举人,就走出了省城,可以向京城进发,为了当官,必须继续努力!作为举人,就可以与其他省的精英们一起参加京试——会试!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这个考试在乡试的第二年即逢丑、辰、未、戌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由于会试是较高一级的考试,同考官的人数比乡试多得多。主考、同考以及提调等官,都由较高级的官员担任。主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座师。考中的称为贡士或“贡生”,俗称出贡,别称明经。朝廷每次会试将挑选三百人左右,这些人要想当进士,直接分配工作,还要再过一关的。会试的第一名叫会元,这是三元里的第二元。

通过会试的精英们面对的最后一道国家层面的考验——殿试。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明宪宗成化八年起,改为三月十五。应试者就是会试考中的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结束,第二天阅卷,第三天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或鼎元,就是三元中的第三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在这场考试中,他们将面对这个帝国的统治者,考试方式是皇帝提问,考生回答,内容主要是策问。这些可怜的考生是不敢也不能抬头的,他们只能战战兢兢的答完问题,然后退出等待自己的命运。皇帝及大臣根据考生的见识、学问、胆气以及长相,把考生划分为三甲,一甲只有三个人,叫进士及第,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这是为我们大家熟知的,二甲若干人,叫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叫赐同进士出身。

殿试之后,将会被按照名次派任官职。不过此时分派的官职都不高,经历那么多的苦难,被分配到的很可能只是一个八品的县丞,离县太爷还远着呢,但不管怎么说,总算是当官了吧。科举考试不但是获取官位的方法,也是读书人追求荣誉的途径。对他们而言,状元就是他们的目标,虽说文无第一,但第一是人人都想要的。状元也是人,凭什么不是我?!事实也是如此,但状元虽很难得,三年才有一个,产量很低,但毕竟还是有的,所以读书人心中的最高荣誉并不是状元,而是另一种称号,这才是每个读书人朝思暮想的,获得这一称号的人将成为传说中的人物,为万人景仰!这一称号就是连中三元,具体说来就是集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称号于一身。这是真正的高水平,全省考第一,然后在会试中全国考第一,最后殿试里在皇帝心目中也是第一。自隋唐开始科举后,一千三百多年间,获得这一荣誉的只有十三个人,分别是唐朝两人,宋朝六人,金一人,元一人,明二人,清两人。这些人确实值得崇拜。

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同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但是,后期的科举制度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队伍壮大,但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正如钱穆先生所说:“一项好的制度若能长久永远好下去,便将使政治窒息。”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下,科举制度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朱元璋将源于元朝的八股文体正式定为科举考试文体。考试中,考生们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形成自己的文章。文章主题代圣人立言,即以先贤的思想去指导写文章。定八股的原来用意我想可能是,用固定的格式写,便于确定给分标准,便于考官评分,以示“公平”。否则,各人有各人的写作风格,必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分高下的情形。但是后来却成了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由于考八股文,压抑了那些本来不擅长科举科目的人的思想,也使一些知识分子,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从而导致了思想上的落后,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甚至产生像孔乙己、范进那样的科举牺牲者。

另外,由于科举制度及第者享有丰富的优待的荣誉,而且科举也是普通人出头的重要途径,因此经常会有贫士高中之后抛妻弃子的悲剧发生,相信陈世美(首先,这只是戏曲中的人物,据考证纯为子虚乌有,况古之帝王岂容如此欺君之人哉;其次,这也是个人的私德问题。)的丑名是无人不知晓了。科举的悲剧,似乎在童生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根子。

科举制度下,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在官场中就必然拉帮结派,官官相护。清朝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借着乾隆皇帝对他的宠爱而一手遮天,收受贿赂,富可敌国。而且多次利用科举考试的题目为饵收取考生贿赂。这不利于良好社会制度的建设,造成了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混乱。

科举制度的流毒对今天的影响也不小啊!孩子们在家长的引导下,从小就一头扎进题堆,小学要上县区里最好的小学,中学要读市区里最优的中学,争上游无可厚非,把天性磨灭就不足推崇了。十五年的基层教育,无数个日日夜夜,家长们孩子们一心向学,就是为了6月7日和8日的考场上挥洒自如,为了7月份的榜上有名,更是为了“985”、“211”、“北大”、“清华”的一纸通知书,这都必须大加肯定和赞扬!遗憾的是,我们相当的孩子,进入大学以后却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在大学里该干什么了。或许是十五年的辛苦耗费了太多的激情,或许是家庭期许的达成不再有任何的追求,亦或是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要求的差异抹杀了奋斗的动力。大学校园里不少孩子无所事事惶惶终日,不少学生沉迷感情卿卿我我。“难进易出”的机制让本该游戏的童年厚重了眼镜,理应发散的思维囿于试卷的围猎,必须拼搏的图书馆实验室遭遇冷眼。

这就出现了高考状元大学毕业后适应不了社会,不说为社会做贡献了,养活自己都成问题的怪事。名校毕业后,无以立足社会,有隐居深山的,有足不出户的,有卖肉的、卖水果的……

可喜的是,国家多年来大力推行的教育改革,成效已经初见端倪,素质教育的花朵已经开在祖国的大江南北。

科举制度与文化 篇5

科举制度的影响

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岁月的长河中,历史的沉淀聚集成深厚的文化底蕴,不同时期的不同文化在这片广袤大地的发展进程中一脉相承却又不断进步。这学期,《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课程让我对那些已是过往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从文献,天文历法、地理、职官、科举等不同的方面都有很大的收获。而我自身作为一名学生,当然还是比较关注古代的科举制度,在那时,科举是专门为文人而产生的。有人把科举制度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中国古代科举制是选官制上的新发展,是中国封建政治的一项伟大创举。科举制作为制度文化现象,确实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这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科举制度给过我们一种远年的浪漫,一种理性的构想,似乎可以用一种稳定而周全的制度长年不断地为中华民族选拔各级管理人员。尽管这种浪漫的构想最终不成样子,但当二十世纪的人们还没有构建起一种科学的选拔机制,那就还没有资格来嘲笑它。”这无疑是一种较为客观而通达的认识。在我们已经谙尽以嘲讽和批判一切传统文化为己任的虚妄与创痛之后,在以理性精神和科学态度重新梳理、认识和借鉴传统文化的同时,认识、研究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其必要性已无可置疑。科举制度是在中国古代特定的政治、思想及文化背景下逐渐产生、发展、成熟的,并因而形成了独特的内涵与形式特色。它所显示出来的精神观念和特异色彩,又深刻地影响乃至再造了中国文化。

在我的认知当中,对科举的了解仅仅局限于相当肤浅的层面,在林林总总的书籍中经常性的看到进士,举人,在戏文中也得知第一名叫状元,但对于其内在的深层次的联系却不明所以。还好,在这学期的学习中总算是有点明白,就说说我浅薄的理解。

首先我来说说汉代的察举制度,在当时,有一种举孝廉的说法,孝,就是孝子,廉,就是廉士。想必大家都知道曹操这个人吧,在他年轻的时候就曾被举为孝廉,从而获得入仕的资格。从孝廉的名称中我们就不难看出,汉朝是一个极为重视孝道的时代,只有被举为孝廉才能够有当官的资格。曾有资料记载,在汉代,除了官道以外,还有专门为老人修建的道路,如果有殴打年迈老人的现象,那么这个人就会被处以死刑。所以说尊重老人,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我们的当今社会却处在道德沦丧的危险境地,这些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到底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是九品官人法,当然,每种新的社会产物形成的时候都会有积极的进步意义,但最后,却往往脱离了它的本意。以至于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现象,不难想象,一个如此黑暗腐败的社会能够支撑其一个王朝吗,毫无疑问,它们只能成为历史中一朵小小的浪花。

到了隋唐时期才是科举制度的发展期,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转折。如上所说,科举不只是一种制度,它更是一种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制度文化塑造出了不同时代的文人的精神风貌。唐代科举制度初创,这一新的选官制度刺激了广大庶族寒士从政入仕的强烈欲望,使唐代文人昂扬奋发、豪迈奔放。除了文科举之外,还设武科举,崇文尚武,文武并重,整个社会充满积极向上的意识形态。这才有了贞观之治,有了大唐盛世。从那流传下来的一首首唐诗中,有李白的狂放不羁,有杜甫的沉郁顿挫,有白居易的通俗易懂。完全可以说,唐朝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是一个后世所无法比拟的,难以向背的高峰。

宋代科举几乎成为文人唯一的入仕之途,且出路更优,使宋代人饱读诗书、博雅风流,不过却过分的忽视对武举的重视,这是之中病态的社会意识形态,问人自命清高,瞧不起习武之人,认为他们粗鄙不堪,称其为“武夫”,所以从宋朝以后人们对文人的印象都是弱不禁风,手无缚鸡之力。宋朝积贫积弱,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军队战斗力低下,才有了“靖康耻,犹未雪”的悲哀,并且国家最终被外人所灭。

元代是北方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他们的社会意识与观念与汉人都完全不同,他们没有“刑不上大夫”的禁忌,没有“士可杀,不可辱”的顾虑,一些都按照他们的想法为准。科举几经废立,且极不平等,使元代文人整体沉沦,他们充满绝望、愤懑,与倡优为伍,以浪子自命。比如关汉卿就是如此,我看过一本小说,其中对关汉卿著作中“铜豌豆”一词的解释是完全不同于当今世人的理解,那是对经常出入烟花之地之人的一种称谓,我们暂且不去考证对错与否,只是想一下连关汉卿这种大家尚且如此,那其他人便可想而知了。文人处于这样的社会形态之中,有如何奢望他们有所作为呢。

明清是科举的高峰,制度的发展已经是十分完善,从乡试到会试再到殿试,分成三级科考,有进士及第,也就是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不过随着制度的细分,中间步骤也是越来越多,愈发的繁琐。再加上明清科举以八股取士,科举成为牢笼志士、驱策英才的****工具。这时的文士多在一灯如豆下写作或背诵八股时文,空疏而迂腐。这一切造成了范进中举的悲哀。此时的文人早已不再有唐朝士人的风骨底蕴,他们的思想紧紧的被科举束缚,到了这时,科举早已不再是选拔人才的方法,而是文人的枷锁,是一个毒瘤,它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社会大众死气沉沉,毫无生机可言。文人只是固守着仅有的坚持,拼命地背着四书五经,读着之乎者也,内心中盼望一朝鱼跃龙门。于是,曾经的东方大国在这样的消耗岁月中没落了。中国的东西始终是不可小觑的,尽管科举已不在,可思想的束缚到了今天也还存在。看一看,我们中国有一人拿到过诺贝尔奖吗,我们创新的思维依旧没有唤醒。

古代科举制度常识 篇6

古代科举制度常识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xia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国子监jian】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科举制度改革 篇7

关键词:清末;科举制度改革;自我救赎

中图分类号:G40-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7)-12-0072-02

清朝入关后,为了加强自身的统治实行极端专制的文教政策,在科举考试上表现为考试制度的日益僵化,程序纷繁复杂,内容空疏腐朽,方法死板单一。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只是维系清政府运转的机器,而非能振兴中华民族的有用之士。鸦片战争的爆发惊醒了清王朝“天朝上国”的迷梦,人们纷纷意识到,要改变落后挨打的局面就必须有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新型人才,而要培养出这类人才,就得改革已经病入膏肓的科举制度。

一、清末科举制度改革的历程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开明之士,成为“开[看世界”的先驱者。他们纷纷著书立说,翻译西方的书籍,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表达出对旧式科举的强烈不满。而真正对科举制度进行大刀阔斧式改革的尝试,当属后来的洋务运动。在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指导思想下,洋务派在经济、教育、军事、科技等领域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浪潮。要使上述的改革措施落到实处,那么对传统教育的变革势在必行。洋务官员最初的思路是建立新式学堂,随着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成立,一大批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于中华大地。

随着新式学堂的逐步开设,新式或专门人才的甄别、选拔便成为摆在传统考试面前的一道难题。因此为了激励士子投入学堂,就必须得对科举制度进行调整,于是洋务大臣主张在现有的考试之外另设一科以培养人才。1874年12月,李鸿章呈《筹议海防折》,重提沈葆桢前有设算学科之奏,丁日昌前有武科改试枪炮之奏》。1884年7月,国子监司业潘衍桐又呈《奏请开艺学科折》,然而一直议而未决。直到1887年底总理衙门才批准陈锈莹的奏折“会议算学取士”,并决定于次年实施。但以上只是在器物思潮的推动下对传统教育所做出的表层变动,并没有真正对科举制度进行实质性的变革。

为了争夺对朝鲜的控制权,中日爆发了激烈的甲午海战,最终以清政府的溃败而告终,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一战撕碎了洋务派的迷梦,也向世人宣告了依靠新式教育来拯救国家危难和民族危亡的梦想成为了镜中花。于是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志士将目光对准了科举制度,变革科举、改试策论便成为维新变法期间的重大任务。改良派对科举制度的改革相较于洋务派而言,有了更清晰的目标,废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变武科为艺学等种种提议都呈现给当时的光绪帝。这番对科举制度的革新给考试和选拔人才提供了一个对接的平台,然而当人们还没来得及品味变法的甜蜜,一场血腥的大屠杀笼罩在北京城的上空,“戊戌六君子”在菜市口英勇就义,变法彻底失败。

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将曾经的中华帝国推向了深不见底的泥潭,也迫使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其中的一个重大举措便是对科举进行改制。1903年张之洞联合众人提议“自下届丙午科起,每科分减中额三分之一。”它实际上就是通过减少中额达到逐步削弱科举制度地位和影响的目的,就这样在中国沿用了1300多年的考选制度离它的寿终正寝已变得咫尺之遥。

二、科举制度改革的原因分析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考试制度自隋炀帝大业二年创设,到清朝以前通过逐步的完善和补充已经走过了了千余年的征程,不可谓生命力不强盛,为何到了清末却屡经变改,甚至到最后也难逃被废弃的宿命?笔者从科举考试本身和清王朝所处的背景这两个方面进行简扼的分析。

从它本身来看,创设之初由于适应了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需要,有力地促进了社会政治结构的稳定,读书、考试、作官的理念深入人心。但在经历了鼎盛繁荣的发展期后,到了明清之际统治者为了稳固自身的统治,给科举考试戴上了一道道枷锁使它变得与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鸦片战争爆发后西学的传入给科举制度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在封建制度日薄西山之时,它未能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及时地吐故纳新以至于被历史的浪潮所湮灭。第二,清末科举考试内容的僵化也是它遭受变革的原因之一。八股范式的行文,使得士子不得不将毕生的精力花费在背诵空疏无用的经义上,而对经世的实学却一无所知,更谈不上了解和掌握日益东渐的西方现代科学。在这种环境中所培养出来的只是保守、驯服、和愚忠的管理机器,而与社会历史发展所要求的开放革新精神是格格不入的。

清朝末年的封建统治已是千疮百孔、岌岌可危,社会危机日益加深,这表现在政治上的日益沉沦,内部官吏堕落腐化,外遭西方列强鱼肉。经济上清政府背负着沉重的双重负担,在官员大肆搜刮财富的同时,还得支付具额的战争赔款。这严重加剧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农民起义不断涌现,让清政府应接不暇。在社会危机加剧、科举考试腐化的社会背景下,急需要培养出能匡时扶世的有用人才,而科举制度下所培养出来的却又是维护满清统治的爪牙之徒,所以必须对其进行改革,这也是清政府被迫选择的一条救亡之路。

三、科举制度改革的成败

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历史抉择的产物,是古老的中华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结晶。它在形式上标榜“唯才是举”,注重机会均等,强调公正、平等。科举制度本身并非是一无是处,在近代之它所以被人诟病,是由于人们在当时存在着这样一个思想误区:把封建制度与科举制度等同,把八股取士制度当作科举制度的全部。晚清统治者在布满荆棘和遭遇重重困难的条件下开始了对科举制度的改革之旅,它企图通过这一举措来挽救自身的统治,达到安外攘内的双重目的。这种美好的心愿并没有随着改革的开展而实现,清王朝依旧没能从根本上改变自身的处境。

由于受时局和政局的影响,晚清的中国先是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而后又发生中法、中日战争以及八国联军的入侵,国内农民起义所产生的暴动更是牵制了清政府的很大部分精力,科举制度改革作为教育领域所实施的变革无法从政局上挽救清王朝的命运。若单纯从科举制度变革无法拯救清政府的角度,从而得出科举制改革是失败的结论,这种做法不免显得过于简单和片面。2005年是科举制废除的百年大祭,是时有学者提出了为科举平反昭雪的呼声,它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产物,却在近代社会遭到丢弃,将科举制度当作救命稻草的清政府灭亡的原因不在于变革科举制度本身,而是自身积重难返,已经无法被当时的时代所容纳。我们可以唾弃清政府的腐朽无能,蔑视它为加强专制统治的动机,但我们不能否定它为科举制度改革而做出的所有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海峰.为被妖魔化百年的科举制平反昭雪[J].书屋,2005(1).

[2] 董宝良,周洪宇.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和流派[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3] 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1.

[4] 周振鹤.官绅新一轮默契的成立--论清末废科举兴学堂的社会背景[J].复旦学报,1998(4).

上一篇:热能专业作业一下一篇:典型病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