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旅游规划方案

2024-06-06

江西旅游规划方案(精选8篇)

江西旅游规划方案 篇1

一、姚安有许多“云南第一”的旅游资源:

1、千年古镇光禄

2、云南唯一的“三王一帝五封侯”的高氏家族

3、堪称云南唯一的国宝级的千年古刹龙华寺

4、云南省现存明代斗拱建筑中最为完整的德丰寺

5、云南民族史诗之最--梅葛

6、云南的卧佛高奣映铜像

7、诸葛亮擒孟获的战场

8、云南花灯之乡

9、迤西文献名邦

二、姚安现有定位

1、文献名邦全国一共三批文献名邦,共数百个城市,差异性太小,同等殊荣中原大地也比比皆是。何况姚安仅仅是“迤西文献名邦”

2、梅葛故地梅葛非常优秀,但有两个缺陷:一是今后一定可以成为姚安的一大文化品牌,但是现在还缺乏足够的知名度,不足以迅速拉动姚安的名气;二是姚安最突出的特点还是其汉彝交融的文化名府的历史文化优势。

3、花灯之乡昆明和玉溪的花灯拥有先入为主和规模队伍的优势。以曲艺品牌很难带动一个县的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样不足以概括姚安。熊大寻策划机构给出的定位:姚安,中国福地,福禄之城以上的三种定位都存在片面性,姚安究竟应该如何才能科学地找到自己的具备唯

一、第一和专一的城市指纹,做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呢?姚安--平安姚安--平安是福姚安--中国福地,福禄之城以下是我们这么定位的依据:

1、姚安的字意就是“美好平安”之意(姚,好也。――《方言十三》)

2、高奣映铜像呈一个姚安的“安”字造型,加上酒葫芦,整体上看,又是“平”字造型,意喻着“平安姚安”。高奣映铜像图解“安”字高奣映铜像(本地明代的望族名士)自古就有一个平躺着的“安”字的说法,头和双手代表“宝盖头”,盘旋的双腿构成一个“女字”。熊大寻认为光“平安”一个概念不足以吸引游客,应强化其卖点。他解读此铜像含三层意思:一是“平安是福”,二是“高枕无忧”之意--在高奣映铜像他的身上还写着一首悠闲的诗“一昧黑恬,睡到地老天荒”,整个状态就是“高枕无忧”。三是“高冠厚禄”--高奣映的发冠代表高冠,他头枕着的是个肥大的葫芦,所以代表“高官厚禄”,规划方案《旅游规划方案之姚安旅游规划方案》。

3、元天历元年(公元1328年),升姚州为姚安路。《改姚安路记》中有所反映:“姚安父老黎庶,咸自庆幸,相率言曰:州升为路,以高侯之故。若之何,相与改观。以求无负圣天子之命,以无忘我高侯德。…昔为州,贡赋附庸于大邦,讼狱受成于上府。今为路矣,言可以专达、事可以专决。”感受龙恩之余,高氏也不含糊,元明宗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捐私宅建妙光寺以报皇恩。4-9(略)

江西旅游规划方案 篇2

受乡村旅游热的影响,近年来大量的乡村旅游区应运而生,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乡村环境和文化的破坏。伴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与普及,乡村生态旅游也渐渐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方向。野营作为一种旅游项目,是随生态旅游而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区优美的自然条件与原始的人文资源,为开展野营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场所。一些乡村旅游景区开始引进野营项目,虽然乡村旅游及野营地规划的研究已经很多,但是乡村旅游区内的野营地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需要科学的指导方法,通过合理设计、统一规划,才能增进露营者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与融入,也能有效地减少人类活动对乡村环境的影响,促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关系,使整个露营地成为一种可持续的休闲活动场地。

2 太安乡概况

2.1 地理区位

太安乡位于玉龙纳西族自治县西南部,东邻古城区、七河乡和黄山镇,西连九河乡和龙蟠乡,南接剑川县,北靠拉市乡,乡政府驻地太安村委会距丽江古城27km。

2.2 地理地貌

太安乡海拔主要在2 700~3 200m之间,中部较高,向南北缓降,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其中山地面积占90%以上。

2.3 气候条件

太安乡属高原型山地寒温带,年平均气温9~11℃,最高月气温15.7℃,最低月气温1.4℃,气温较低,温差较大。年均降雨量为911.9mm左右,干湿季明显,每年5~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属于典型的高寒山区,具有纬度低、海拔高、天气晴朗、大气宁静度好、天空背景亮度弱等天象条件。

2.4 水文资源

太安乡是玉龙县水资源较为短缺的乡镇之一,属红土喀斯特地貌区,落水洞较多,降雨难以形成径流,地表水水资源缺乏,水资源利用较为困难。

2.5 土壤类型

太安乡属于旱地土壤类型的棕壤,土壤多数是坡耕地,耕层较浅,土壤自然保水性极差,作物产量低,属轮歇地。

2.6 人文资源

境内居住着以纳西族为主体,包括彝族、普米族、汉族等在内的多个少数民族。太安乡是纳西族东巴文化保存最为完好的地区之一,是丽江市著名的东巴舞蹈之乡,至今还保存着传统的纳西火葬文化习俗,是现存的为数不多的东巴文化遗产地。

3 野营地开发可行性分析

3.1 政策分析

云南省旅游局公布,云南将在全省主要旅游城镇建设100个游客服务中心,在旅游交通干线、主要旅游景区沿线规划建设200个旅游休息站和30个自驾车营地。在云南省,营地建设属于符合政府决策,并具有一定的市场前沿性,为太安乡的营地建设提供了便利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3.2 区位分析

太安乡位于玉龙纳西族自治县西南部,东邻古城区、七河乡和黄山镇,西连九河乡和龙蟠乡,南接剑川县,北靠拉市乡,乡政府驻地太安村委会距丽江古城27km。连接丽江与香格里拉G214的连接线横穿太安乡海西村和太安村委会。太安乡全乡境内过境公路36km,县乡公路44km,全乡6个行政村皆通公路,内外部交通条件较优越。

太安乡与未来丽江旅游升级改造的重要传承地拉市乡毗邻,处于丽江古城至老君山国家公园、石鼓等著名景区的旅游线上,是丽江市“一体两翼”旅游发展战略格局中“西翼”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区位优势明显。

3.3 资源景观分析

规划区处于高原侵蚀余面上,形成“森林-花田-雪山”的震撼大地艺术景观视域。花田内马铃薯、秋油菜、白芸豆的大规模连片或成片种植,每到夏秋季节,马铃薯花、油菜花、芸豆花争先开放,景色宜人。

3.4 市场分析

从太安的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来看,以丽江作为游客集散地,通过旅游营销分流进入丽江的游客,是未来太安市场发展的主流方向。自驾车游客、以深度体验为特征的文化和科普游客,以现代生态农业旅游为特征的休闲游客,将成为市场中一个快速成长的群体。

由此可见,凭借与丽江这个“背包客的天堂”的区位优势,市场需求以及太安乡自身的田园资源,野营的开展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进行必要合理的规划开发可以使整个乡村旅游的开发更具有自然生态野趣味道,成为自己的一大特色。

4 太安乡村野营地规划研究

4.1 太安乡野营地规划原则

4.1.1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

充分尊重自然环境,结合野营地周围地形,适度修建游览设施。尽可能地利用原有的地形、植被,避免大规模的土方工程,避免建设与其他地区相似的毫无特色的设施,以达到经济、实用和美观的效果。乡村营地规划要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延续保护乡村整体景观;体现景观生态、景观资源化和景观美学的原则。

4.1.2 以人为本,亲人宜人

充分尊重场地环境人文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野营地规划设计内容的比例、尺度要符合美学原理和人体工程学原理,使游人感到自然舒适;其次要创造出多种多样的空间来满足游人的不同心理和生理需求。

4.1.3 重点突出,分布实施

以乡村营地重点地段的控制建设为突破口,并对营地周围游览道路的铺装、观景休息设施、景观小品等方面提出系统的建设要求,使相关要素同步推进、协调一致。

4.1.4 保护乡村文化

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规划要尊重自然,尊重历史传统,根据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要求进行编制。不同地域都有其特殊的自然景观和地方文化形成不同特色的乡村景观,乡村营地规划应强调和突出当地景观的特殊性,体现当地的文化内涵,提升乡村营地旅游的吸引力。

4.2 太安乡野营地功能结构规划

营地设计中常常见到一个区和一个区是结合设计在一起的,相互穿插没有明显的界限。一般将乡村野营地功能结构分为露营区、管理服务区、农业体验区,这些功能区之间互相穿插结合,并通过不同的道路廊道进行串联。根据太安乡的地形现状、游赏路线和功能特征,整个总体布局将以“一廊道两环线三片区”的思路来规划。“一廊道”是指自东向西连接营地服务区与帐篷营地区的主要道路,是游客游览的主要通道。“两环线”为东北线指规划区东北段以现有土路改造的环行慢游道,主要满足露营游客的观赏需求,可通过特种车、自行车、徒步等方式游览花海;西南环线是指规划区西南段以穿越森林、田间的生态步道,增加露营游客的多重体验。“三片区”指东北入口的花海营地服务区、西部的花海帐篷休闲区以及南部高处的花海观赏体验区(图1、图2)。

4.3 太安乡野营地分区规划

4.3.1 道路廊道规划

乡村野营地的道路规划时以现有道路为基础,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建设,并恢复原有道路风貌。道路两旁适当修建必要的休憩场所,并以乡村田园植物为主要绿化植被,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在太安乡规划时拆除了现有公路沿线两侧临时搭建的棚架,在两个交叉路口规划建设休息茶室一座,建筑面积32.4m2;商品零售部一座,建筑面积19.8m2;沿公路两侧50m规划种植不同品种的油菜、花卉,形成花卉博览大道。

4.3.2 营地服务区规划

营地服务区主要包括管理和服务的各项设施,是整个营地的控制中心,承担着行政管理、游客服务、购物、餐饮、住宿等服务功能,可以说这里是露营地管理运转的中心,同时这里几乎提供有游客露营生活所需的各种服务。由此可见,服务区是整个营地规划的重点,应选用面积较大,地势平坦地区。

在太安乡的规划中,服务区主要位于选于东北入口垭口的缓坡地段,坡度为3%,是露营服务区的最佳的选址,并处于农田与森林的交界面并与玉龙雪山相望,既可坐拥森林-农田-雪山的美景,又能有效减少对花田核心景观的破坏,场地地势平缓,适宜建设停车场、服务点等相关旅游服务设施。

该地块是整个规划区的“第一印象区”,场地规划控制建设面积15 060m2。规划于场地南部建设游客中心、停车场和小广场。建设旅游咨询服务中心,集旅游咨询、旅游展示、旅游购物、旅游集散等配套功能于一体,占地面积1 220m2,建筑面积270m2;停车场车位全部采用渗透性铺装材料和结构,并通过乔灌木植物配置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停车场面积9 040m2;广场与停车场、游客中心连为一体,作为集散中心,占地面积1 800m2。

于场地东北林间地规划自驾车营房,借鉴国外户外营地的理念,建设满足自驾车、自助游客的户外休闲需求的自驾车营房。营房布局结合地形以轴线布局为主,场地占地面积控制在3 000m2,设置豪华营房、舒适性标间营房、单身贵族营房等系列,豪华营房户型面积17.28m2,舒适性标间户型面积12.9m2,单身贵族营房户型面积8.64m2,营房总建筑面积为140m2。营房建筑以传统木楞房为原型,结合营地休闲需要,建设为可移动的木营房,每个营房配停车位,预留游客可以放置帐篷的绿地空间,并根据贵宾需求营造个性化的环境。

4.3.3 帐篷休闲区规划

帐篷休闲区主要是打造成为帐篷营地爱好者的休闲娱乐区,整体与当地农田景观结合,创造一种融于田园,回归自然的不同感受。太安乡旅游规划中,在油菜花海中修建栈道式帐篷户外营地,满足中档游客帐篷露营的功能需要,并主要采用环形布局,以减少对于农田景观的破坏,并充分融于其中。在这里游客可以沐浴在花的芬芳中,晚间还可仰望天空,过一把天文瘾。该区规划控制建设面积为13 600m2,规划35个帐篷营地位,配套服务建筑面积135m2。在场地南部缓坡地段,规划机动停车场,满足贵宾以及旅游高峰时的停车需要,面积1 260m2。

4.3.4 农业景观体验区规划

农业景观是乡村旅游中最重要的吸引物,主要通过规划各种观赏娱乐设施,使游客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充分领略乡村景观的魅力,体验乡村文化的内涵。体验区主要满足露营者的观赏与游览需求,并增加露营者的参与性与体验性。在项目规划上应结合当地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打造适合整个乡村营地环境的旅游项目。

在太安乡旅游规划中,根据当地的油菜花花海景观与当地纳西文化资源,主要打造了观景塔、花海迷宫、花海剧场、花海部落等旅游项目,并利用本地的碎石子铺装道路进行连接,充分融于整个乡村环境。步游道沿线的草地,巧妙地利用原有地形,建设碎石铺地、拼装树桩为座凳的观景、摄影、休息平台。

5 结语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与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生态贫困”现象日益严重,人们回归自然,体验乡村生活的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欢迎,野营地作为一种时尚的旅游方式也逐步成为一种热门旅游项目,尤其是木屋野营、帐篷野营已成为首选游憩项目,而乡村旅游区作为野营地的载体,在规划上不仅要考虑不同野营区的合理布局、选址、规模、建筑风格,也要考虑规划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充分利用乡村旅游区的特色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对野营地进行合理规划,达到与整体环境的融合,并满足回归大自然、返璞归真、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增加游客的体验性和娱乐性,达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从而使乡村旅游成为全新的旅游热点。

参考文献

[1]吴楚材.论中国野营区的开发建设[J].旅游学刊,1997(5):37~40.

[2]王云才.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3]陆军.广西自驾车旅游营地发展研究[J].旅游学刊,2007:35~39.

[4]王永辉.对我国汽车露营地运营相关问题的思考[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7.

[5]王云才,刘滨谊.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J].中国园林,2003(1):55~58.

浅析江西旅游精品线路规划 篇3

关键词:江西旅游 精品路线 旅游行程 规划

一、旅游路线的相关概念

旅游产品是指旅游开发商以当地的旅游资源为依托,进行深层度的开发,通过这种方式把当地的旅游资源全方位的呈现给旅游者面前,通过相关旅游配套设施和旅游服务进行有机结合起来吸引广大旅游者。总之就是旅游目的地供给给广大旅游爱好者一次全部旅游活动的服务总和。

旅游线路是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凭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和旅游设施并结合当地的旅游服务,针对当前旅游的目标市场,进行的旅游活动行程设计,通过交通把旅游者、旅游景观、各种旅游服务配套设施连接在一起,提供连续旅游空间的线路安排。旅游活动是旅游者在地域空间上的移动,而旅游线路设计就是检验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是否成功的关键指标之一。

旅游精品线路,指通过把旅游中的食、住、行、游、购、娱六大配套要素的优质资源有机结合在一起,以此来推动旅游服务业,提高当地旅游的知名度,打响旅游品牌,从而带动当地旅游产品的销售。

二、旅游精品线路设计的原则

1、需求为中心的市场原则

旅游线路设计主要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换句话说也就是要在能承受的范围内迎合旅游者的要求。一般旅游者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游:(1)领略陌生环境的不同文化,增长自身的所见所闻,并且具有丰富多彩的旅程;(2)从紧张的工作中完全脱离出来,放松的方式去旅游,给心灵一个假期,提高自身生活的情趣;(3)旅程宽松而不劳累,效率高而不浪费时间;(4)在预算范围内有效提高旅游质量;(5)购买性价比比较高的旅游产品,同时旅游产品具有相当的新颖性,可以满足游客内心追求新、奇、异的需求。

2、独一无二的特色性原则

特色是旅游产品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是旅游产品的生命力所在。因此我们在设计旅游行程的时候要始终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和企业的自身所具有的条件,在这基础上,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对旅游资源和配套设施进行不同的组合,从而形成旅游产品的特色,推动旅游产品的销售,也在不断完善相关旅游产品的结构和方式。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旅游景区,在一定程度上是旅游规划设计没有设计好或者前期规划不到位,从而形成旅游产品没有特色,缺少影响力,因此旅游特色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一定的延续性,从而不断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3、旅游点结构合理原则

旅游路线安排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整个旅游行程的成功与失败,好的旅游路线如同一部小说,序幕、发展、高潮、尾声,整个旅游过程高潮迭起、此起彼伏。因此旅游线路的设计要以合理原则为前提,讲游客的身体、心里因素都考虑进去,对景区的景点进行合理的布局,让游客乐在其中。同时旅游线路的安排要以讲解为主,让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享受文化大餐,而不至于在游览过程中没有一点兴趣。旅游行程的安排应该张弛有度,线路合理,这样产生的效果也就与众不同。

4、旅游交通安排合理原则

交通是旅游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交通安排是否合理是整个旅游过程的成败所在,因此在交通的选择就变得重中之重,要求舒适度、快捷性、方便性作为旅游交通的一个基本准则。整个旅游的交通要结合旅游景区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尽量减少游客的等待时间和在交通路上的时间,给游客多创造点游览时间。一次完整的旅游活动,其空间移动分三个阶段:从常住地到旅游地、在旅游地各景区旅行游览、从旅游地返回常住地。总结出来就是九个字:进得去、散得开、出得来。

5、旅游产品推陈出新原则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如何把握游客的心里动态,满足游客新、奇、异的心里需求成为一个地区旅游开发和策划的关键所在。因此旅游产品要不定期进行推陈出新,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进行变换组织,新线路的推出要以市场为导向。一条成功的旅游线路推广往往会给旅行社带来十分可观的收益,因此旅行社要主动和景区联系合作,新线路、老线路结合在一起,从而站在旅游市场的最前沿。

三、打造江西旅游精品路线

江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以“四山一水一乡村”为依托,四山分别是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一水指的是鄱阳湖;一乡村指的是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还有很多红色旅游资源,以井冈山、瑞金、八一起义纪念馆等为主;绿色旅游资源,以天香园、梅岭国家森林公园、丹霞地貌圭峰等为主;古色旅游资源,以亭台楼阁为主,分别是滕王阁、牡丹亭、郁孤台、八镜台等。

精品旅游线路一:红色旅游行程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八一广场——兴国——瑞金——井冈山

第一天:在南昌昌北国际机场接机或者在南昌火车站接站,感受昌九高速,车览八一大桥,进入阳明路到饭店用早餐,早餐后游览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游览八一起义纪念馆,中餐后游览八一广场,参观叶剑英元帅题写的八一起义纪念碑,送回酒店休息,游客可以自行到中山路、胜利路步行街逛逛,领略下南昌当地的地方美食。含早、中餐,住南昌。

第二天:早餐后车赴将军县兴国,感受革命志士故里,百位将军故乡,后赴革命摇篮——瑞金,见证共和国的故乡,中央苏维埃政府所在地,集合去革命圣地——井冈山,游北山烈士陵园,由纪念堂、碑林、雕塑园、纪念碑组成,游览黄洋界,倾听黄洋界上炮声隆的声音,最后游览茨坪。含早、中、晚餐,住井冈山

第三天:

早餐后参五龙潭瀑布群、大井朱毛旧居,游完后返南昌,送机,结束愉快的红色之旅!含早、中餐。

nlc202309051109

精品旅游线路二:山水休闲旅游行程

线路安排:南昌——九江 庐山——鄱阳湖——三清山——南昌

第一天:在南昌昌北国际机场接机,感受昌九高速,车览八一大桥,进入阳明路到饭店用早餐,车赴庐山,到达庐山景区游览黄龙寺、黄龙潭、乌龙潭、三宝树、花径、白居易草堂、仙人洞、锦绣谷等等,领略下毛主席题写的“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境界。含中晚餐,住庐山

第二天:早赴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后。抵达后乘船观夏候鸟特聚集的地方——“小南海”之称的瓢里山、无蚊村庙咀。后赴生态渔村,感受浓郁的生态鄱阳湖名风名俗,品尝鄱阳湖特色饮食。船赴被誉为“候鸟天堂”、“人间仙境”的观鸟首选地——白沙洲,游览中国湿地博物馆鄱阳湖湿地科学园,之后赴外湖游船码头,船至天然氧吧——香油洲(观鸟洲),体验“世界级的湿地”——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风光,前往国家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含早、中、晚餐,住三清山

第三天:三清山,素有“天下第一仙峰,世上无双福地”之殊誉。早看三清山日出后用早餐,游南清园景区看一线天、司春女神、巨蟒出山、万笏朝天等。游西海岸景区】看三清山栈道,云山雾海、观音送子、猴王献宝等,游东海岸景区乾坤台、渡仙桥等,游览道教圣地三清宫。下午返回南昌,送机,含早、中、晚餐。

精品路线山:禅宗祖庭旅游行程

九江东林寺——云居山真如寺——南昌佑民寺——万寿宫——靖安宝峰寺——萍乡杨岐寺

第一天:九江庐山机场接机,直接车赴东林寺,感受佛教文化,是净土宗的发源地,我国南方佛教中心,同时也是我国佛教历史上八大道场之一。后车赴真如寺,真如寺被誉为佛教“三大样本丛林”之一,始建于唐朝,拥有渊源的佛教历史传承。含早、中、晚餐,住九江;

第二天:早餐后车赴南昌,车览昌九高速,南昌市市树——樟树,观看八一大桥,全国首座用猫作为雕塑,后到佑民寺参观,佑民寺始建于南朝梁代,当初命名为大佛寺,庙里有一座大钟重达三万六千斤铜,后清朝改名为佑民寺,后游玩南昌万寿宫,东边正书“铁柱仙踪”,背书“永镇江城”(王羲之题);西北正书“昌大南疆”(苏东坡题),背书“西江福地”(黄庭坚题),气势雄巍。含早、中、晚餐,住南昌;

第三天:早餐后车赴靖安宝峰寺,感受下佛教道场的发源地,“马祖建道场”、“百丈立清规”都发源于此,并且虔心礼佛,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的宝峰寺能给游客观看佛教文化,感受佛教历史传承的佳地。后车赴萍乡。含早、中、晚餐,住萍乡;

第四天:萍乡市区用完早餐后车赴杨岐山,游览杨岐二十四景,感受佛教气息,属于佛教杨岐宗的祖庭,唐碑、唐塔、唐林等等,在国内外影响深远,尤其在日本。后车赴长沙黄花机场。含早、中、晚餐。

结语:

建设旅游精品线路,对全面整合旅游资源、完善旅游软硬件设施、提升旅游产品品位、树立旅游品牌形象、强化旅游产业素质、形成核心竞争力,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加快旅游精品线路建设,是把我省建设成为面向海内外旅游休闲“后花园”、观光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和红色旅游强省、生态旅游名省、旅游经济大省的必由途径。

参考文献:

1、朱虹,江西山水旅游的现状与发展战略[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2(10)

2、刘雪松,论吉林市旅游精品路线的构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3、刘红梅,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传承研究,[D],湘潭大学,2012

4、周晓雷,江西发展红色旅游的实践及其理论贡献,[D],江西师范大学,2005

5、邓燕萍,江西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04)

6、倪理,培育旅游精品 拉动旅游经济[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5(11)

7、庞波.以市场营销为突破口促进旅游经济快速发展[J].理论前沿.1999(15)

8、崔小毅.项目建设推动庐山可持续发展[J]. 当代江西.2009(06)

9、闵洁.论旅游线路设计中旅游资源(景区、景点)的选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10)

10、汪淑敏,杨效忠.基于区域旅游整合的旅游线路设计——以皖江一线旅游区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8(04)

11、周存宇,钟振全.我国旅游线路设计研究概述[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0)

12、戈冬梅,吴玉鸣.江西旅游规模差异及其位序规模体系分析[J].旅游学刊.2008(09)

江西旅游规划方案 篇4

一、定位依据

1、多圣、东、西方宗教在这里相遇,汇聚成历史文化的交汇点。单独看任何一个国家,均不能达到作为世界圣殿城的标准,例如罗马只能代表西方,耶路撒冷只是宗教的发源地而缺乏神殿和庙堂,印度的佛教只能代表东方,而兖州拥有亚洲最大的天主教堂、和最大的佛教文化区,故融合了中西、方的代表性宗教。)圣殿之城字面意思解读:圣--圣人;殿--各个宗教殿堂。

2、书剑诗画定九州

3、定九州--禹定九州兖州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文人水汇萃之所”,兵家对应“书剑”,文人对应“诗画”。书、剑、诗、画皆为天下第一,定九州也是中国唯一,符合三个一法则。九州开端,圣殿之城:六教共处,三圣殿、六教圣殿,兴隆塔寺圣殿、佛教文化园圣殿、万殿之殿圣殿、百圣殿、仙圣阁等。一兖九鼎,上上之选!--塔上上塔,佛上上佛;上帝、上师、上人之选。一兖九鼎,和谐圣城;和圣故里,和谐圣城。兖州是一个“汇萃之地”,东西方文化在这里汇集、诗仙诗圣在这里日月相汇、多位圣人在这里汇集。多元文化共处、多教共存是兖州与众不同的文化特点,也应该是兖州独特的城市形象所在。汇三圣、聚六教、开九州,兖州是和圣的故乡,是和谐的圣地,历史一惯表现出和谐共容的文化特点,因此城市形象定位也应该围绕和谐共容作文章。作为和圣故里和和谐圣地,兖州的城市建设理应体现世界和谐的理念,延续容世界各地宗教为一体的文脉,建成容世界各地建筑为一体的城市风貌。这样才能既体现和文化,又展现出独一无二的城市特色,迅速提升城市知名度、打响城市品牌。

4、“兖”字释义兖:字体构成上看由“六”和“允”构成,意思是允许六教和谐共存;繁体字是“六”和“兄”构成,象征着六教皆兄弟,这是兖州的史实和现状与地名的戏剧性联系。

5、和谐之城

6、协和即和谐

1、和睦,融洽。

2、调和;和谐。

3、世界风情街,多国风情和谐共处。

4、九州古城与世界风情街和谐共处。

5、官海与民山的和谐。

6、大量种树,生态和谐。

7、世界风情节,和谐之城,载歌载舞。

8、城市种桂树、城郊种荷花,代表和为贵。满城八月桂荷香。成为一大城市特色和品牌。

9、和谐之路:将昭君出塞、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等东西方和谐文化的史实以石雕形式刻于路中间,和谐之路位于九州古城和世界风情街之间,成为架起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规划方案《中国城市旅游规划方案之兖州城市旅游规划方案》。

10、和商城:将古今中外名声良好的商界大老板塑像于圣城大道两旁,将老板的和气生财的故事刻于像前,传播商界的和文化,倡导和气生财和和为贵的与人们息息相关切合时代精神的和谐文化主题。

11、和谐大道:将九州大道改为和谐大道,在大道中间设绿化带,绿化带中放置世界各国的国徽。国徽牌采用太阳能取电夜晚能有光照。两边路灯采用太阳能取电,表达全球生态环保、和谐世界的主题。

二、产品策划(一)整体城市建设理念:

1、一脉相承

2、四角皆全。

3、六教合一

4、东西合壁

5、背靠金山

6、九州四海

7、文武山水城市超级客厅、世界级名片:和谐世界(二)建造协和广场

1、协和即和谐

2、六教共处:

3、和殿:

4、天之耳:作为六教共处的世界圣地,需要一个神圣的物体吸引人们来朝圣和祈愿,如同三大宗教发源地的耶路撒冷的哭墙。为此我们创意设计了天之耳。在广场的正中心建水池,水池中间建造“天之耳”,耳朵中间的耳洞可以挖得很深,但不要太大,一方面可以增加“天耳”的神秘感,另一方面可以确保游客观赏的安全性,此景观可以提供游客根据自己的信仰向各方神灵诉说自己的心愿。另外六教各自门口均有小型水池,导游可向游客传达一个概念,广场中间的水池和六教门口的六个小水池是相通的,所以大家在祈祷的时候声音都能传达到各方神灵处。通过天之耳项目的打造,让兖州拥有一个与罗马的“真理之口”和耶路撒冷的“哭墙”相媲美的伟大建筑。同时也成为协和广场的点睛之笔。

5、中国第一个白鸽广场:

6、恢复重建的亚洲最大的天主教堂,7、和谐世界(三)世界风情广场

1、下穿隧道和步行街

2、世界风情街

3、天眼世界风情街,将各国的著名建筑浓缩到此条街上,象征世界和平、和谐共处,其中最高一幢建筑的顶上建一“天眼”,和协和广场的“天耳”遥相辉映,并且可以让游人爬到建筑顶端俯瞰周边景色。

4、世界吧(四)九州方圆广场

1、九州广场:

2、LOGO一兖九鼎兖--“六”字下面是个“兄”,“兄”形似一个鼎,鼎可以做成一个香炉,因为六教中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都会供奉此器皿。兖--六允、公允,其中公允是两字同体。公允代表公信、公平、众生平等、正义的意思。

3、将九鼎铸成小鼎,作为旅游纪念品成套销售,意蕴九业鼎盛,一生幸福!九鼎象征的含义和旅游卖点:九个鼎分别代表九个州,每个鼎又拥有各自不同的含义:冀州(冀代表希望)--事业鼎盛兖州(兖代表公信、端信)--国运鼎盛青州(青代表青梅竹马)--姻缘鼎盛荆州(荆代表木)--财运鼎盛梁州(梁代表栋梁)--家门鼎盛扬州(扬代表扬名)--功名鼎盛徐州(徐代表缓慢)--寿运鼎盛雍州(雍代表雍容和谐)--官运鼎盛豫州(豫代表大乐)豫,象之大者。--《说文》;豫,乐也。--《尔雅》--福运鼎盛。

4、祭鼎大典暨九州文化节(五)九州古城

1、和谐之路

2、东西和壁

3、三个一工程

4、百圣殿

5、古城水系

6、九州风情建筑

7、和谐共荣(六)万殿之殿

1、和谐世界,众缘和合2、万殿之殿

3、佛上上佛

4、仙圣阁(七)金玉满“唐”金玉良言/缘

1、金榜题名

2、金石之言(八)泗河

1、诗河

2、在河之洲

3、关关雎鸠

4、岛上餐饮品牌

5、李白斗酒

江西旅游规划方案 篇5

1、游龙嬉水:南龙入海,海入龙门。天台山在宁海龙头俯临大海,整个大山就象一条俯首汲水的龙。民间关于这种奇特景观的成因,古代有“蛟龙嬉水”的说法。宋·储国秀《宁海县赋》载“扬州台岳未发于神秀,六朝之都建业宁海”,可见宁海确实是龙运之都。

2、波涛不兴是龙宫,《西游记》中的龙宫有定海神针,所以龙宫所在之地都是波涛不兴,宁海顾名思义就是宁静的海,强蛟群岛,名为蛟龙;加之有蜃海门,《宁海县志》第一编建制80页,狮子口旧志称蜃海门,介于白象山与奉化县狮子山之间,长3.7、宽2公里。蜃即蛟龙,蜃门即龙门,可理解为龙宫之门所在地。

3、宁海是我国唯一有溪流又有海港的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宁海的龙潭早在宋代以前就出名,在宋《嘉定赤城志》就有宁海白龙潭和茶山黑龙潭之说。(宋《嘉定赤城志》“白龙潭,在县西二十五里。其上崇若插空,云气澒洞,世传龙与茶山会,见鳞甲澡莹如玉雪然,有一素妪庐其前,能以草木向背瞰龙出入,其灵迹甚异。”)

4、独角龙耍牙也是龙文化之一。茶院乡杜岙村活树雕龙。宁海黄坛镇的舞龙灯民俗。力洋镇茶山龙潭、长街镇龙山龙潭坑、城关镇白龙潭及强蛟镇、长街镇一带渔民出海祭船龙民俗就是这种“龙隐于水”观念的体现。

5、宁海海鲜为什么那么多?也是龙宫所在的依据之一。因为虾兵蟹将最多的地方肯定是在龙宫。

6、宁海为什么那么多石头?正应了石来运转的老话。

7、浙江省宁海县方言直接称天上的闪电为:龙long。当闪电出现在天空时,常说:“龙垒担(在)闪唻。”力洋镇茶山方向的闪电称茶山龙,长街镇兰头山方向的闪电称兰头龙,力洋镇前横片及长街镇一带农民称兰头龙是条野蛟龙、恶龙,因这条龙一闪,台风马上就要来到,极为准验。称某人活络,一会儿在这里出现,一会儿在那里出现的情况叫:“显龙样咯!”或“龙闪样咯!”“显龙、龙闪”形容的情况是闪电在天空中瞬间隐显、出现位置快速转移特性的引用。宁海方言中,闪电这种天象被直接命名为龙、对等于龙,这是龙原型为闪电的语言活化石,规划方案《中国城市旅游规划方案之宁海城市旅游规划方案(续)》。8、1)白龙潭因夏季不时有“龙滚潭”的奇迹出现,偶能见到山头有红日高照,山腰墨云如台,山下大雨倾盆的气象奇观而得名。白龙潭还有白龙、青龙“雨落奉化,风打宁海”的传说。梁皇山上梁源潭:据《宁海县志》载:梁源潭为当地人求雨的圣地,每年盛夏有“龙滚潭”的现象发生,犹如巨龙吼叫。2)龙宫村村西有深水潭,称石龙窦。光绪《宁海县志·龙潭》载:“龙宫屿窦在石鄙壁下,世传龙于此出入,其辗转挨擦处有痕,下为大湫,不知潭所从来,窦水泻下,喷澈如飞练,崖上有石龙窦三字。”潭称龙潭,因称水潭所在之溪为龙溪,并以龙溪名村。后以石龙窦边怪石峥嵘,呈宫殿状,明正统十三年(1448)改称龙溪为龙宫溪,村亦改称龙宫。龙宫泄,位于龙宫村北面的龙宫溪中,俗称水晶宫。3)东洲(东岙)东北角的新岭脚下,隐藏着一条高约50公尺的瀑布,叫双龙瀑布--有双龙抢珠和天官印的传说。4)宁海县城以北的山下刘村东首的九龙飞瀑,茶山小白龙和马撒尿的传说。5)黑龙潭--茶山龙的传说。6)石蒲潭位于坑龙王村内--抬龙王、请龙圣、背龙旗的习俗。7)前童罗家岙村前“石泄龙吟”清代康熙举人童培有诗赞道:“南山之谷有龙母,一声震啸风云吼”据说大泄是老龙王殿,小者为龙子龙孙所居。8)结绳坑龙潭在宁海南部最高峰状元峰的东北部。民谣这样说:“元峰龙波液,何时流石舌,地灵无人杰,乌金作烂铁。”9)宁海自然景观最大的特点是水与石景观较为突出,可谓遍地皆水(是浙江水资源最发达的县)、遍地是石(建房铺路皆用石),潘天寿画作的特点也是以巨石为主要题材。“龙运”恰好是此特点的最佳概括,有龙就有水,有龙就有石。风水中关于“行龙与石”的说法:石乃山之骨,也即龙之骨。平洋之龙最宜寻石,故应寻石骨以证龙脉,凡泥土之龙腾跃而行,忽现一巨石,则大有来历,多是真龙成局而结作。“土山见石斯名真骨气”。

10、前童古镇元宵节抬龙亭、打龙旗、舞龙

11、宁海为什么有那么多戏台?民间传说龙王爱看戏,宁海沿海的村庄为投龙王所好,每年都要演戏,农历六七月份出海捕鱼,要大祭龙王,并请戏班子唱几天戏,希望龙王庇佑顺风顺水,满载而归。《哪吒闹海》禁演,一般第一台戏要点《水漫金山》,但如果出海捕鱼则不能演,要演龙王调和下的风雪雷电《四将通和》戏。

12、《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其云:海神曰海若,海眼曰尾闾。宁海位于东海尾闾,尾闾即东海泄水处,即东海的海眼。据《夷坚志》载:“县东海中有尾闾,与海门马筋相值,自高山望之,其水湍急,陷为大涡者十余,舟楫不可近,旧传东海泄水处。戏剧经典剧目--《柳毅传书》中写道:找到海眼才能入龙宫。可是海眼在哪里,真头疼。还是先找小青问问,她接触的人多,可能会知道。果然,不出所料,她让去找城北的任桃花(又是一个不简单的女人)。去了之后任桃花又让去城西的客栈找一个叫柳毅的读书人。怎么尽让人调来调去,没办法,找到柳毅后问他海眼在何处,他却一口咬定不知道。刚要走人,发现门口出现两个奇异的家伙,他们一进门就找柳毅,看来来者不善,就做做好人打发走他们吧!原来他们是虾兵蟹将,是从龙宫来的。那个柳毅出于感谢终于说出了海眼所在之处。就在白桦村一棵桔树旁边的水井里,不过的要用紫莲蓬投入其中才可引出海神带路。

13、宁海与浙东其它地区一样,自南宋以来,就有盛妆嫁女的习俗。地民间又有”村姑救康王,浙东女子尽封王“的传说,因此,浙东女子出嫁可以在婚嫁器具上雕龙刻凤、涂朱贴金,享受正宫娘娘出嫁的待遇,可谓享受龙凤之运。

乡村旅游扶贫规划方案 篇6

乡村旅游扶贫规划方案怎么写?小编为大家带来乡村旅游扶贫规划方案,欢迎阅读!乡村旅游扶贫规划方案(一)为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积极探索扶贫开发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的新途径、新方式,支持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开展乡村旅游创业就业,分享旅游发展红利,实现稳定脱贫。到2020年,全市建设98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每个村乡村旅游年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通过乡村旅游带动10%贫困人口脱贫。

二、重点工作

(一)实施旅游扶贫规划公益行动。将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全市“十三五”旅游业规划重要内容。支持宜游贫困村编制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对贫困村发展旅游产业和开展旅游扶贫给予规划指导和项目策划,针对贫困户推出一批适合参与经营的旅游小项目。

(二)实施旅游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加大重点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接待条件。优化重点村乡村公路、慢行道、停车场、标识标牌等交通服务体系,支持有条件的重点村建设综合性游客服务中心。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加强重点村村容村貌整治,改善供电、供水、通信、消防、环境卫生等基础条件,每个重点村至少建成一座旅游厕所。

(三)实施旅游产品开发行动。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建设,对有乡村旅游资源的重点村进行招商开发。指导支持符合条件的重点村创建A级景区、生态旅游示范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特色景观名镇(村)、旅游示范村。因地制宜发展农家乐、生态农庄、森林旅游人家、特色民宿、汽车营地、帐篷营地等休闲度假产品,开发乡村摄影、踏青赏花、避暑、晒秋、“候鸟村”、养生养老、研学旅行等新业态,推动农副土特产品的旅游化和品牌化包装。

(四)实施旅游扶贫增收致富行动。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群众依托景区发展种植养殖、餐饮住宿、农家乐、特色旅游商品。采取“公司+农户”、“农家乐协会+农户”等形式带动创收扶贫。引导和扶持贫困户开展旅游创业就业,通过直接参与旅游经营、提供接待服务、出售土特产品、收取土地租金、入股分红等途径实现脱贫。为发展乡村旅游的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期内、免担保免抵押、财政贴息的扶贫小额信贷。组织50家旅游企业就近吸纳1000名贫困人口就业。

(五)实施旅游重点村宣传推广行动。支持重点村通过网络、微信、微博、手机APP等提高在线营销能力。将重点村纳入全市旅游精品线路,组织媒体和旅行商赴贫困地区开展踩线采风活动。支持和培育乡村旅游节庆活动,以周边城市游客为重点,推广乡村旅游线路,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六)实施旅游扶贫人才培训行动。把加大人才培训作为落实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分级分类加强对旅游扶贫村村官、致富带头人、旅游经营户、从业人员的培训。每年培训乡村旅游个体经营户(贫困户)100人次,乡村旅游服务人员300人次。开展教育扶贫助学活动,落实中职免学费政策,支持特困家庭子女进入省旅游学校学习,对大别山特困地区实施送教上门。到2018年,实现旅游扶贫重点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全覆盖。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旅游部门牵头、扶贫等相关部门配合的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工作协调推进机制,统筹解决旅游扶贫工作中的规划对接、用地保障、行政审批和资金整合使用等问题,形成上下联动、横向联合、协同推进的工作局面。

(二)强化政策保障。加大资金投入,整合涉农资金,切实解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环境卫生等问题。完善用地政策,鼓励社会资本通过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方式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对新评定的乡村旅游景区(点)、农家乐和旅游新业态项目,按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政策规定给予奖补。各商业银行每年安排1-2个信贷产品支持乡村旅游产业示范扶贫项目。

(三)开展评估考核。建立旅游扶贫观测点,开展旅游扶贫动态跟踪监测。建立旅游扶贫开发督导考核机制,将乡村旅游扶贫作为考核各级党委、政府扶贫开发情况的重要内容,引入第三方评估,加强检查考核。

乡村旅游扶贫规划方案(二)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围绕《赣州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规划》,结合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建设为契机,以旅游产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出发点,以“十百千”工程为抓手,以发展乡村旅游为主要形式,以90个“美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为重点,整合全市旅游资源和相关产业要素,不断完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改善生态人文环境,提升旅游产品,拓宽品牌营销渠道,做到乡村旅游与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为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增收提供平台,使旅游产业成为我市脱贫致富的朝阳产业。

二、工作目标

(一)近期目标(XX-XX年)

到XX年,旅游扶贫涉及农村人口年纯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年均增收幅度高于全省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个百分点以上。平均每年提供6000个以上直接就业机会。到XX年,围绕十大产品体系,建设10个旅游扶贫示范引领项目,40个重点旅游扶贫镇,300个旅游扶贫示范点。通过培育一批美誉度高的旅游产品及项目带动的综合产业区,初步形成旅游扶贫产业格局。

(二)远期目标(XX-2020年)

到2020年,旅游扶贫涉及农村人口年纯收入达到万元以上,年均增收幅度高于全省农民人均年纯收入5个百分点以上,平均每年提供8000个以上直接就业机会。到2020年,建成30个旅游扶贫示范引领项目,100个重点旅游扶贫镇,1000个旅游扶贫示范点(项目)。构建成以核心项目引领、重点项目支撑、示范点全面发展为坚实基础的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旅游产业体系。

(三)行动计划

根据以上目标,每制订当年旅游扶贫行动计划,推进旅游扶贫落到实处。

三、主要措施

(一)建设旅游大项目带动就业扶贫。着力推进3A级以上景区、3A级以上乡村旅游点、三星级以上酒店及大型观光农林业等旅游项目建设,扩大贫困人口直接从业和间接从业人数,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实现旅游扶贫目标。

(二)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创业扶贫。按照我市乡村旅游资源的不同类型和分布情况,充分利用农村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民族风情和地形地貌特点,深入开发农村古村古镇旅游资源,按规划、有计划地引导乡村旅游发展传统农家乐、休闲农庄、景区依托、民俗风情、品牌餐饮、乡村酒店、古村聚落等不同模式,使农民不仅可以从事种植业或养殖业,而且用好用足生产资源和相关资源,提高资源的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成为企业经营主体,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通过旅游资源入股、投工投劳等运作模式带动创收扶贫。采取公司+农户(贫困户)、能人带农户(贫困户),能人吸纳或租赁贫困户山林、果园、土地、房产等生产资料、资源合作参股,共同建设等形式。由政府规划,企业或能人牵头,市场化运作。引导、鼓励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能人进行开发建设,根据需要吸纳或租赁贫困户的部分果园、鱼塘、山林、土地等生产资源作价参股,经营业主返聘贫困户家中劳动力在经济实体中从事管理和生产。拓宽贫困户增收致富的渠道。

(四)大力开发和发展旅游商品带动造血扶贫。充分挖掘我市特有的客家饮食文化和手工技艺,利用丰富的农副产品和竹木、地矿等资源,采用公司带农户的模式,发展旅游食品和旅游手工艺品等特色旅游商品,培育旅游商品企业和品牌,促进农副产品增产扩销,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如,充分整合赣南脐橙、南安板鸭、大余芋荷、信丰萝卜干、石城莲子、崇义酸枣糕、宁都肉丸、兴国鱼丝、会昌豆腐干等特色旅游食品,包装提升三僚罗盘、石城砚、黄梅(石壶)、藤编等特色手工艺品档次,形成相对统一的品牌形象对外宣传推广和销售。积极开辟旅游商品电子商务,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旅游商品销售,以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做到网店与实体店销售齐头并进,不断扩大网上购买的比例,提升我市旅游商品流通市场竞争力。

四、实施步骤

(一)调查摸底阶段(XX年4月底前)

对各县(市、区)特别是11个贫困县的90个“美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进行调查摸底,按照旅游资源、农业特色、民俗文化、手工艺品、基础条件等不同情况,列出相应的建设计划,并选择一批具有特色的镇村进行旅游扶贫试点。4月底前将调查摸底表和建设计划报至市旅发委。

(二)试点建设阶段(XX年5月XX年12月)

根据调查摸底的情况,结合《赣州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规划》布局,在选出的试点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完善示范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制定扶贫村发展旅游的一揽子解决方案,组织旅游专家入村进行诊断式指导培训;协助培育1-2个特色观光农业项目;扶持1-3家乡村旅游经营户(家庭旅馆、A级乡村旅游点、农家餐菜馆、民俗体验馆等);引进一个乡村旅游龙头企业;成立旅游合作社或帮助村里建立旅游经营管理模式和队伍;成立农民表演队并培育一台民俗演出;开展村民旅游业务培训和文明礼貌教育;制定乡村旅游宣传推广计划,制作发布宣传品或网页,帮助开拓市场;策划一个乡村节庆活动。针对扶贫村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开展扶贫项目,精准施力,因地制宜,确保旅游扶贫取得实效。

(三)全面推广阶段(XX年1月2020年11月)

总结前期试点建设取得的成效,制定和实施二期建设计划,把行之有效的旅游扶贫方法模式向全市推广。

(四)总结验收阶段(2020年12月)

对旅游扶贫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对旅游扶贫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验收。

五、政策保障

(一)用地保障政策。将旅游项目列为我市重点发展项目,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中优先予以保障。积极盘活存量土地,用以支持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在承包农户自愿和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可以依法有偿流转使用农用地,按规定办理相关证照。鼓励支持经营业主依法利用荒山、荒坡、荒滩进行乡村旅游开发。

(二)金融信贷政策。鼓励经营业主通过银行贷款建设农家旅馆。对评定后的三星级以上农家旅馆,项目建设银行贷款20万元以上且银行贷款利息已经发生的,给予每年最高不超过1万元的市县两级贷款贴息扶持(具体计算办法按实际贷款额及银行利率为准),贴息期从评定年起算,最长不超过三年(项目贷款合同期不足三年的,以贷款合同期限为准)。

(三)对口帮扶政策。凡XX年后新评为且要享受政府奖补的国家3A级以上景区、省级3A级以上乡村旅游点、三星级以上宾馆(酒店)、旅游产品生产加工等企业,安排吸纳贫困人员的就业比例不得低于企业总员工的15%。

(四)奖励支持政策。对新评定的A级景区、A级乡村旅游点等旅游品牌,按市里有关政策兑现奖励。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指导、协调推进旅游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和性质,整合部门的资源、政策、资金,支持旅游项目建设,统筹一致推进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旅发委)负责做好旅游扶贫日常工作及调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强化要素保障。各相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赣州市委 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赣市发6号)文件精神,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同时,要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对口部门的支持帮助,为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和旅游扶贫工作尽可能争取多的政策、资金、项目扶持。

(三)形成推进合力。市县乡三级要积极整合和吸纳社会力量开展旅游扶贫。旅游企业开展“一帮一”对口帮扶,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开展旅游扶贫志愿者服务,真正把旅游扶贫工作引向深入,形成全行业全社会扶贫氛围,如期实现旅游扶贫工作目标。市旅发委要及时总结先进经验,发现先进典型,加大宣传表彰力度,在全市旅游系统形成扶贫济困的正能量。

(四)狠抓工作落实。市、县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每年的旅游扶贫工作行动计划,对工作目标要建立倒排推进工作时间表,落实专人负责,建立严格目标考核机制,各项目建设单位和个人,要把项目扶贫作为第一要务,在资源利用,企业用工安排上,首先考虑贫困户利益,充分发挥旅游项目的扶贫带动作用。

乡村旅游扶贫规划方案(三)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贯彻实施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重要作用,国家旅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共同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目标

“十三五”期间,力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25个省(区、市)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30万贫困户、7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XX-2018年减少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400万贫困人口脱贫;

2019-2020年减少1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347万贫困人口脱贫。

通过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使全国1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年旅游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贫困人口年人均旅游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二)基本原则

中央统筹、地方负责。按照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县(市、区、旗)抓落实的管理体制,中央各相关部门负责制定配套方案,明确工作部署。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筹负责本辖区内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整合省内资源予以支持。各县(市、区、旗)政府要组织实施好扶贫项目,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扶贫资金用到刀刃上。

部门协作、合力推进。各相关部门根据行动方案要求,结合各自职能,在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分配资金、安排项目时向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倾斜,形成旅游扶贫开发合力。

因地制宜、创新模式。因地制宜确定各类乡村旅游建设发展类型,选择精准到户到人的脱贫模式。创新投融资方式和途径,为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更有力的资金支持。各项旅游建设尽可能利用原有建设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突出农村特色和田园风貌。

精准施策、提高实效。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精准锁定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切实提高乡村旅游扶贫脱贫工作成效。

二、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主要任务

(一)科学编制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各地要将乡村旅游扶贫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脱贫攻坚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域乡村建设规划、易地扶贫搬迁规划、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交通建设等规划有效衔接。推动乡村旅游规划与村镇规划、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森林旅游发展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休闲农业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合并编制。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分布比较集中的省市,应当编制区域旅游扶贫规划,打造沿山、沿河、沿路、沿湖、沿海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带(区),整村整镇、成带成片、全景全域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开发。乡村旅游扶贫应充分体现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帮扶途径、支持措施和收益安排。

(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各地要积极整合资源力量,加大投入力度,挖掘当地生态旅游、民俗文化等资源,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景区,引导生活在周边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建档立卡易地扶贫搬迁对象适度集中居住并依托乡村旅游就业脱贫。集中精力解决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旅游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加快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加强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设施建设和危桥改造,对不能安全通客车的窄路基路面公路合理进行加宽改造,提高通行能力和安全水平。推进重点旅游景点景区到干线公路的连接线、旅游路建设,改善重点景点景区的交通条件。加快完善乡村宽带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向乡村延伸,开展“六小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有条件的贫困户开展乡村旅游服务,对从事乡村旅游经营的贫困户实施改厨、改厕、改房、整理院落为主要内容的“三改一整”工程,提升改善旅游接待条件。

(三)大力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各地要突出乡村自然资源优势,挖掘文化内涵,开发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带动贫困户参与的乡村旅游产品。要发展一批以农家乐、渔家乐、牧家乐、休闲农庄、森林人家等为主题的乡村度假产品,建成一批依托自然风光、美丽乡村、传统民居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景区,策划一批采摘、垂钓、农事体验等参与型的旅游娱乐活动,大力开发徒步健身、乡村体育休闲运动,培育发展自驾车房车营地、帐篷营地、乡村民宿等新业态,打造丰富多彩的乡村特色文化演艺和节庆活动。

(四)加强旅游宣传营销。各地要因地制宜,加大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宣传推介,通过电商平台、节庆推广、主题活动等一系列载体,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公益宣传。大力推广乡村度假生活理念,开展乡村旅游进社区、高校、企业单位等宣传,把乡村旅游点变成“单位的疗养院”、“学校的实践基地”、“社区的活动中心”。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平台推介民宿客栈等乡村旅游特色产品,引导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挖掘当地乡土文化、民俗风情,举办农事节庆游、山水美景游、民俗风景、农家乐厨艺大赛等系列节庆活动,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五)加强乡村旅游扶贫人才培训。各地要创新乡村旅游扶贫人才培养方式,积极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户、乡村旅游带头人、能工巧匠传承人、乡村旅游创客四类人才和乡村旅游导游、乡土文化讲解等各类实用人才培训,依靠人才支持和智力投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高贫困人口旅游服务能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培训种子工程”,培养一批乡村旅游扶贫培训师,深入基层一线、面对贫困群众进行技能辅导。

三、乡村旅游扶贫八大行动

1、乡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大力改善乡村旅游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启动“六小工程”,确保每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建好停车场、旅游厕所、垃圾集中收集站、医疗急救站、农副土特产品商店和旅游标识标牌。到2020年全国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实现“六小工程”和“厕所革命”全覆盖,50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三改一整”工程。

2、旅游规划扶贫公益专项行动。组织和支持300家旅游规划设计单位开展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围绕旅游产品建设和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为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编制旅游发展规划。每年促成不少于500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与规划设计单位结对,5年完成3000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规划编制。

3、乡村旅游后备箱和旅游电商推进专项行动。依托乡村旅游发展带动农副土特产品销售,支持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在邻近的重点景区景点、高速公路服务区、主要交通干道旅客集散点等设立农副土特产品销售专区。开展旅游电商万村千店行动,优先支持有条件的重点村利用已有资源建设旅游扶贫电商平台,组织实施贫困地区“一村一店”、“旅游淘宝村”、“旅游扶贫村+特色馆”立体扶贫,依托村民中心、超市等营业场所建设电商服务站点,支持各大电商平台开展旅游电商扶贫行动,为贫困地区开设扶贫频道,开展在线宣传推广、特产销售、旅游线路营销。到2020年,全国建设1000家“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示范基地”,销售产值8000亿元,带动不低于50万户贫困户脱贫;建设1000个乡村旅游扶贫电商示范村,每年实现旅游商品销售100亿元。

4、万企万村帮扶专项行动。组织动员全国1万家旅游企业、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旅游规划设计单位、旅游院校等单位,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进行帮扶脱贫。采取安置就业、项目开发、输送客源、定点采购、指导培训等多种方式帮助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发展旅游,通过5年时间解决100万左右贫困人口的脱贫。

5、百万乡村旅游创客专项行动。组织和引导百万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专业艺术人才、青年创业团队等各类“创客”投身乡村旅游发展,通过一系列的创意研发、产品开发、宣传推广,推动乡村旅游实现转型提升、创新发展。到2020年,全国培育1000个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形成一批高水准文化艺术旅游创业示范乡村。

6、金融支持旅游扶贫专项行动。加快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库建设,统筹资源支持国开行、农发行等银行创新金融服务,设计符合旅游扶贫项目特点、与旅游扶贫项目周期相匹配的支持产品。探索建立乡村旅游投融资主体、担保平台、风险准备金制度及信用评级体系,优先在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进行授信,为贫困户提供小额贷款,相关部门给予贷款贴息。积极探索景区带村、能人带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扶贫信贷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实现增收的情况,为景区、能人、企业(合作社)提供成本低、期限长的信贷支持。每年金融支持旅游扶贫项目不少于1000个,资金不少于3000亿元。

7、扶贫模式创新推广专项行动。探索景区带村、能人带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类型的旅游扶贫新模式,按照景区扶贫加分政策,鼓励每个4A、5A级景区带动周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不少于3个,每个能人带动不少于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一个合作社带动不少于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招工、订单采购农产品、建设绿色食品基地、成立互助社等方式帮扶脱贫。加快扶贫创新模式推广,到2020年,全国建设旅游扶贫示范景区1000个、企业(合作社)+农户旅游扶贫示范基地1万家,培育旅游扶贫带头人5万个,带动80万户贫困户脱贫。

8、旅游扶贫人才素质提升专项行动。设立乡村旅游扶贫东部、西部培训基地,组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专家库”,动员规划、管理、营销专业人才到扶贫开发重点县、易地扶贫搬迁小镇、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开展公益指导培训。到2020年前,各省要以市、县为基础,建立地方培训基地,实现对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全覆盖,培养旅游扶贫带头人10万人。

四、实施保障

(一)明确任务分工。建立由旅游、发改、国土资源、环保、住建、交通、水利、农业、林业、扶贫、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和金融机构共同参加的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机制。旅游部门建立旅游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重点村的旅游规划引导、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宣传推广、人才培训、市场监管以及跟踪统计工作。发展改革部门加强重点村和周边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交通运输部门指导协调重点村交通体系发展和重点村、重点景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指导重点村开展规划建设,合理安排乡村旅游扶贫各项用地的规模、布局和时序。环保部门指导重点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指导重点村人居环境改善、风景名胜区保护和规划建设。水利部门负责指导乡村河流、湖泊、水利风景区资源保护利用。农业部门负责重点村的特色农产品开发,促进休闲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林业部门指导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打造精品景区。扶贫办负责协调利用扶贫资金和扶贫小额信贷,支持重点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乡村旅游项目。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旅游扶贫的金融支持。

(二)加强组织协调。各地将旅游扶贫工作有机融入党委政府扶贫攻坚大局,构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多元主体的旅游扶贫体系,统筹解决旅游扶贫工作中的规划对接、用地保障、行政审批和资金整合使用等问题,打好组合拳,形成政策合力。

(三)强化督查考核。各地应建立旅游扶贫开发督导考核机制,把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纳入工作考核体系。及时开展旅游扶贫情况动态跟踪监测、督导检查,每年年底进行考核。各地要通过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站、微信等多种手段,大力宣传旅游扶贫成果,进一步强化典型示范引领,推动各方参与旅游扶贫,共同分享旅游扶贫成果。

江西旅游规划方案 篇7

关键词:旅游规划,欠发达地区,旅游开发,价值维度

世界银行定义欠发达地区为社会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地区, 不仅包括那些处于绝对贫困的地区, 还有许多相对贫困的地区[1]。刘进宝、王艳华认为, 欠发达地区是指由于机会丧失、信息不通畅等原因造成的发展缓慢或停滞的区域, 这些区域具有低下的生产率、低下的生活水平、大量劳动力不得其用、对农业生产和初级农产品的高度依赖、对外开放程度低等特征[2]。文红认为, 欠发达地区是指相对于其他地区, 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低, 贫困程度更高, 贫困人口更集中, 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更落后的集中连片地区[3]。

一、欠发达地区旅游规划中的困惑

(一) 资金瓶颈

由于地方财政收入有限、本区内企业规模竞争力不足、居民收入低等因素造成地区旅游投资不足。其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 餐饮、住宿、旅游购物等服务设施建设, 环境保护以及旅游大环境营造等都缺乏相应力度的配套开发, 使地区旅游可进入性、接待能力、服务质量都难以提高。这种结果反过来又限制了地区旅游发展, 失去了发展机会的地区, 经济、企业和居民收入得不到增加, 又造成贫者更贫的后果, 这就是资金链的恶性循环。

(二) 体制问题

欠发达地区, 由于旅游业发展不健全, 往往没有专门的主管部门进行统一的协调管理, 因此在规划中必须要考虑以后具体旅游开发过程中的部门协调和产业管理问题。另外, 在现有体制下, 地区产业开发获得的成绩也是衡量地区政府部门政绩的重要指标, 由于旅游业投资周期长, 资金回收慢, 在现有基层干部较短任期制度下, 往往难见明显效益, 因而增加了干部决策风险, 影响干部政绩[4], 长期规划与短期政绩的矛盾造成基层决策者对旅游规划不能完整落实。

(三) 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由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薄弱, 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道路可进入性差, 通讯不畅, 水电供给不稳定。基础设施建设只局限于旅游开发区内实施, 这就会使旅游规划的实施大打折扣, 达不到预期的促进整体地区经济的发展的目标, 最终, 由于旅游区域内外的发展机会差异, 将会拉大地区收入差距, 造成贫富不均, 从而加剧社会矛盾。

(四) 开发模式问题

在欠发达地区旅游规划中, 开发模式是关系到旅游区开发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国内旅游开发模式主要以政府主导型开发为主, 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中国旅游开发的现实条件而决定的。但是在欠发达地区, 政府财政收入有限, 同时还要负担贫困人口的财政支出, 造成政府对旅游开发心有余而力不足, 以致最后由于财力问题造成旅游开发搁浅。另外, 欠发达地区的长期封闭, 思想观念落后、地区管理体制落后, 政府角色和市场作用不能准确定位。这也是在欠发达地区旅游规划中面临的尴尬局面。

二、欠发达地区旅游规划的价值维度

(一) 灵活多样的投融资机制

投资要采取梯级投资战略。在初期阶段, 旅游投资的能力有限, 投资着重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服务设施的完善, 开发以投资少、回收快为主的项目。在中期阶段, 致力于中低档旅游产品向高端旅游产品的转型, 提高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服务能力。远期规划阶段, 旅游开发进入成熟期, 基于先前阶段的资本积累, 要强化地区旅游形象, 开发高端旅游产品。在融资方面, 首先, 创新融资手段, 扩展招商思路。通过发行信托理财产品, 发展政策性担保公司、投资公司和筹建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创新手段, 形成多层次、全覆盖的融资网络。其次, 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 深化改革。革除融资弊端和不合理的招商政策, 并且改革资本管理机制。

(二) 利益主体多边化

在旅游规划中, 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和利益分配是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应在规划中明确旅游业的利益主体, 美国学者弗瑞曼 (Free-man) 把 (一个组织的) 利益主体定义为任何可以影响该组织目标的或被该目标影响的群体或个人[5]。旅游地开发相关利益主体主要有政府、开发商、社区居民、周边竞争者。在规划过程中, 要以利益主体多边化为原则, 既要从空间上处理好各方利益, 又要从时间上谋取区域长久发展。

(三) 政府搭台, 市场唱戏

在旅游规划中,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 旅游资源的价值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决定了其资源的开发方向, 和未来旅游者目标市场的定位。规划必须围绕资源—需求—产品—客源—效益这一核心轴线进行[6]。政府部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角色是桥梁、引导者以及监管者。政府的主要作用就是制定本地区旅游开发战略规划, 吸引、招徕投资商和开发商来本区投资开发旅游业。在营销中, 政府部门是旅游地和客源地的纽带和宣传员, 政府主要为本区旅游业打造旅游形象, 整体宣传推介, 吸引旅游者和旅游经销商。

三、实证分析:环燕山湖旅游区总体规划

(一) 旅游规划背景下的问题研究

1. 规划滞后。

朝阳市旅游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 但是朝阳市一直没有完整的旅游发展规划。时隔二十年, 朝阳市才由政府部门主持, 正式规划发展旅游业, 在时间上明显滞后于省内其他市区。由于规划制定的滞后, 朝阳市旅游业发展一直处于自然发展状态, 没有确定的发展目标和组织行为约束, 导致在发展上处于无序状态, 造成资金和资源浪费, 产业缺乏竞争力。

2. 产业结构不协调。

旅游发展观念滞后, 企业经营机制和产业素质还不能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旅游企业“小、散、弱、差”, 缺乏在国际国内市场有影响力的大型骨干企业, 行业整体素质不高。旅游产业投入相对不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 宣传力度不够, 产业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旅游精品开发和服务水平不能满足旅游消费者的需求, 特色不突出。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一些高品位的旅游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竞争优势。使朝阳市旅游业出现“有说的, 少看的, 没玩的”的尴尬局面。

3. 发展压力。

周边的一些县区由于旅游开发得比较早、经验较丰富, 旅游规模也较大, 并已经形成了一些稳定的客源市场。因此大平房镇的发展将受到同质旅游区以及新建设的旅游区的双重竞争压力。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巨大。大平房镇自然生态比较敏感, 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建设和运营对自然环境存在着潜在的负面影响, 可能带来环境质量的退化, 对生物多样性的损害以及水体污染等。受利益和其他因素的驱使, 古塔和古城等历史古迹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燕山湖的水质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这些都对旅游产品的形成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二) 战略规划

1. 开发模式。

采取阶段递进模式。近期无投资商介入该镇整体旅游开发时:实行乡镇自行集资组建公司的模式, 进行初步开发, 重点进行旅游核心区的综合接待组团和果园体验组团的项目建设;由村委会牵头成立旅游开发公司, 吸引村民集资参股, 由开发公司出面管理包括餐饮、住宿和自助采摘活动等经营活动。有旅游投资商介入该镇旅游开发时:实行公司+农户型模式, 通过引进有经济实力和市场经营能力的企业, 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以及后续开发, 指导村民开发住宿、餐饮接待设施, 形成具有浓郁特色和吸引力的乡村旅游产品, 吸引和招徕国内外旅游者。

2. 全域谋划。

首先, 总体发展定位:以市场为导向, 以资源为依托, 将大平房旅游区建设成为旅游经济发达、居民富裕、社区和谐、最适人居的山水生态旅游名镇;建成融湖光山色、运动休闲、古朴州城、风情小镇于一体的城市后花园、辽宁西部湖滨休闲游憩地、关外首选山水度假胜地。其次, 总体布局。大平房镇旅游开发空间布局应突出自身功能, 发挥资源优势, 统一规划、分期开发、综合配套、优势互补。最后, 相关规划, 做好农业、工业、环境、城镇等相关规划, 将大平房建成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休闲旅游城镇。

3. 政府职能的变革。

在规划近期, 政府主导, 规划先行, 加大引资力度, 积极建设地区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 成立专门旅游机构并且提高旅游地的可进入性, 大型旅游项目开始入住。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力度, 争取使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在规划中远期, 政府搭台, 企业主导, 提升企业综合实力, 促进旅游发展上新台阶。修复古州城和古塔, 实现旅游区深度开发, 着力打造北方古镇风貌。规范市场秩序, 完善市场各项旅游法律法规, 使政府职能完全转向监管与服务。

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中国20世纪90年代扶贫战略[Z].世界银行文件, 1992.

[2]刘进宝, 王艳华.中国欠发达地区贫困现状及扶贫对策分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2008, (6) :35-37.

[3]文红.欠发达地区森林旅游开发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以借母溪自然保护区为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8:37.

[4]石正方, 刘继生.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 2000, (6) :19-23.

[5]张伟, 吴必虎.利益主体 (Stakeholder) 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J].旅游学刊, 2002, (4) :63-68.

试论县域旅游规划中的建设规划 篇8

旅游发展规划与旅游建设规划是全局与局部、宏观与微观、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编制的时序上应先全局后局部,先宏观后微观,先整体后部分,旅游建设规划要符合并执行旅游发展规划,从而避免旅游产品的近距离、低水平重复的雷同,形成合理的旅游开发格局。

县域旅游发展规划是发展县域旅游业的基础和前提,要站在全局性、长远性、抗争性、纲领性的高度,通过把自身情况与外部环境的全面深入比较,谋求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发展道路和发展行动,包括所要达到的中长期目标、将要开发的重要产品、需要采取的相关政策措施、获取竞争优势的策略、业内运转过程的规则等。同时要反映本县资源、环境、条件状况,提出景点设置、配套设施建设的可行性意见。县域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依据是国家和省上有关法律法规、有关资源保护的国际公约以及本地区、本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县域旅游建设规划是在旅游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对规划的核心问题--旅游景区的建设进行旅游项目策划与设计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旅游基础设施进行具体时间和空间上的安排;建设规划的依据是旅游发展规划和相关的建设规范、建设标准。

在编制时序上,应是先发展规划后建设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过程,就是对旅游产品的研制、开发和优化的过程,有了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发展规划,然后再进行建设规划的编制,才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在指导思想上,县域旅游发展规划一般是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在贯彻落实本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战略的基础上,规定本县旅游发展的战略方向、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布局、保障对策和措施。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起点要高,总揽全局,它是规划内容、规划技术、规划组织创新的基础,否则难以达到指导全县旅游健康、快速发展的目的。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则是以开发县域旅游资源、优化旅游基础设施为出发点,在发展规划的总体指导下,规定建设规划的方向、目标、对策和措施。

在规划审批程序上,县域旅游发展规划是本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中长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由县人大审批,而旅游建设规划则属于旅游部门规划,由县政府或县政府授权旅游主管部门审批即可。目前我国旅游管理的法规建设还不健全,许多县域旅游规划未经过县人大审批,这也是我国县域旅游规划实施过程中可操作性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2.县域旅游建设规划中的时序问题

县域旅游建设规划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旅游发展的硬件建设问题,它包括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景区(点)建设两个方面。在县域旅游发展中,旅游产品和旅游基础设施是两大支柱,其中旅游基础设施是基础,旅游产品是结果,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然而,由于各县的实际情况差异较大,有的县可能基础设施建设条件较好,有的可能是旅游产品建设条件优越,但更多的是两者都差,且发展旅游业的资金有限,这就出现建设的时序问题,在建设规划中把哪一个放在优先的位置。

一般来说,在县域旅游建设规划中,应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放在第一位,应先重点解决旅游景区与交通干线之间的连接道路,旅游景区内的游览步道,以及景区停车、环保环卫、供水供电、安全消防等设施。而旅游景区的选择应是本县境内的资源品位较高、发展潜力较大、所依托的主要交通干线建设已基本完成、投资见效快的景区。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的基础上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应在市场导向下,优先开发具有优势的旅游产品。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应先易后难,滚动发展,先开发容易开发且见效快的产品,积累资金,然后开发其它产品。

3建设规划中的投融资问题

在县域旅游建设规划中,不管项目建设规划内容如何,最终都会涉及到一个筹措资金的问题。计划经济年代,一切建设项目都是由政府进行投资建设的,政府是唯一的投资主体,所以就不存在筹措资金问题,只要是政府计划建设的项目,由政府财政拨款就可以了。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政府的职能发生改变,虽然许多县都实施政府主导的旅游发展战略,但政府的财力都十分有限,不再是唯一的投资主体,建设项目的投资呈现多元化形式,且政府的资金逐渐退出了竞争性的行业,转向了基础的、公益性的行业。因此,在建设规划中应明确建设项目资金的筹措方案。应充分进行论证,在可行的条件下提出资金筹措方案。政府资金主要用于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性投资如道路、供水排水、电、环卫等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主要由市场筹措,采用银行借贷、债券融资、股票融资、租赁与利用外资等多种融资方案。应该说明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除政府拨款外,也可通过市场机制进行筹措,如BOT制和工程项目业主制等,BOT方式是政府将某项基础设施工程特许经营权授予开发商,由开发商出资建设完成,并经营一定时间后,无偿或以商定的价格转让给政府的建设方式;项目业主制是把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作为建设该工程项目的业主,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法人,政府和其它投资者通过股权体现投资,明确经营观念,业主通过经营获得投资收益。

4建设规划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可持续发展思想应该是旅游规划方法论领域中的根本思想,旅游建设规划中应该处处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它不仅体现在旅游地环境保护、旅游资源保护等方面,还体现在对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目标的追求。旅游地空间调控、时序调控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建设规划各个方面的具体体现。规划空间的容纳量最多并非是最合理的,而是以生态与社会环境的综合承受能力适度为最合理。因此,在县域旅游建设规划中,必须合理测算和设计环境容量,将旅游设施建设对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等的影响做出准确的评价和估计。环境容量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容量和社会环境容量两方面。规划中的项目建设既不能破坏景区内部的生态平衡,也不能破坏景区的外部景观,建设项目的建筑高度要有一定的限制,建筑风格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同时,建设规划的项目设计还要与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一致。在少数比族地区,要特别注意从充分发掘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角度出发,设计能够体现当地民俗文化的建设项目,以免造成当地文化的退化及逐渐消失,杜绝设计建设对当地人民的心理、道德、风俗习惯造成消极影响和不良的后果的项目。

5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的组织实施问题

旅游规划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有赖于各部门的广泛支持与配合,否则旅游规划很难制定,更难落实。旅游规划的水平高低和应用效果的好坏,既取决于前期的规划编制过程,又取决于后期的规划实施与管理,只有二者的良好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规划效果,规划的组织实施是关系到规划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在当前的旅游规划工作中,严重存在着重视规划过程,轻视规划实施管理的问题。不少规划的编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旅游规划一旦被评审(或鉴定)验收,似乎整个规划工作就算完成,至于规划实施管理期间,规划委托方的实施监督和规划编制方的“售后服务”都不再提。我国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对于旅游规划的实施有很大的阻力,主要是由于在现行体制下,旅游资源属于不同的部门所管辖,各行政部门为了各自的既得利益和地位,会无休止地扯皮、争斗,常常造成旅游规划难以实施。在一个县域范围内,旅游资源分别归文化、宗教、林业、水利、园林、国土、旅游等部门管理,在编制发展规划时,应广泛征求各有关部门的建议与设想,切实达成一致意见,这样的规划才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组织实施。目前,大多数县在旅游开发中,均实行谁管理,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因而旅游建设规划大都是由资源管理部门自行编制,如若管理不好,则势必会造成建设规划突破发展规划,导致重复建设,破坏资源的现象发生。因此,为了有效地实施旅游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要不断加强与各部门和行业的协调,以此形成大旅游意识,营造旅游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同时,要在规划中要明确各有关部门的具体分工,各部门各司其责,还应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协调各方利益。这个领导小组应由县上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与旅游相关的部门领导组成。通过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等形式,组织规划的实施,协调规划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上一篇:时间与机遇的散文下一篇:上栗县廉政文化“六进”活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