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建立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思考

2024-06-29

XX县建立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思考(通用2篇)

XX县建立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思考 篇1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而选拔培养建立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是一项带有基础性、全局性、长期性的战略任务,它对改善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结构,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保持农村工作的连续性有着重要意义。

一、存在的问题

1、人选匮乏。近年来,由于大批优秀农村青年外出经商打工,导致在确定村级后备干部时,可供选择的范围小。据调研,本镇20-35岁男青年约有90%外出务工,其中长期在外的占30%左右。由于村干部报酬普遍不高,大部分村不能落实一般村干部的退养安置,不能解决其后顾之忧。所以在家的部分优秀青年也不愿被列入后备干部之选,从而在后备干部选拔中形成了“矬子里边拔将军”的无奈局面。

2、选拔程序不科学。目前,多以村党支部或党员推荐为主,由于受支部和党员队伍本身素质不高的影响,推荐的后备干部水平参差不齐。另外有的村党组织负责人在选拔后备干部时,心存私念,只挑能力弱于自己、听话、顺从的人做后备干部,确保其进班子后好领导,对自己不构成威胁,防止那些有思想、有能力、敢想敢干的人进班子,弄“丢”自己的乌纱帽。

3、培养管理机制不健全。村党支部在后备干部建设工作中,注意解决了有与没有的问题,而对管与不管、怎么管的问题思考的少,没有进行必要的学习培训,有的甚至不闻不问,放任自流,使村级后备干部建设工作形同虚设,名存实亡。

4、使用情况不理想。由于后备干部本身产生过程就有先天发育

不良、后天营养不足的问题,使得村级后备干部在党员群众中的威信不是很高。而村级干部的调整又极易受宗族、派性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因此,后备干部使用情况并不是非常理想。以08年两委换届为例,后备干部充实到两委班子中的人数还不到干部调整总数的1/4,许多优秀的后备干部成为了农村派别、宗族斗争的牺牲品。

二、原因分析

出现以上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调查情况看主要有四点:

1、没有端正认识。个别村的主要干部受思想水平和权力意识的局限,从个人眼前利益出发,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有意无意地淡漠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或是畏难思想重,担心选拔后备干部会引发年轻村组干部之间的矛盾,导致班子不稳定,而放着人才不用,贻误人才的成长。

2、没有机制制约。目前,对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力度还不够,规章制度还不健全,区、镇、村在后备干部的选拔上缺乏制约机制,在培养上缺乏方式方法,在使用上缺乏上岗保障,致使队伍建设规划落不到实处。如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应坚持什么样的标准,掌握哪些原则;如何培养,采取哪些措施,目前都不够具体明确。

3、没有强化管理。由于乡镇党委没有对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实行统一管理,只是原则上部署,具体工作交给了村党支部掌握,所以有的村干部就随心所欲,想选谁就选谁,结果选上来的许多都是亲人、庸人,真正的能人却没有选上来。

4、没有扎实培养。有的村把培养后备干部看成是走形式,没有看到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所以,对选拔上来的后备干部不研究培养办法,不创造培养条件,使后备干部成熟慢、素质低,有的已“榜上

留名”多年还不能进班子。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建立工作责任机制,破解基层组织对组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的认识障碍难题。明确基层各级党组织在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职责任务,加强领导和工作指导,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并落实工作责任机制,逐级签订工作目标责任制,形成区、镇、村三级工作和责任格局,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并建立一把手责任追究制度,不断研究和探索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新途径、新办法和新机制。

2、建立教育培训机制,破解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培养难题。建立区、镇、村三级教育培训网络,制定切实可行的长远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建立培训计划落实监督机制。加强理论和科技培训、加强岗位培训和域外培训。

3、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破解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管理难题。注重考核评价机制的客观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村级组织负责日常监督考核,镇党委负责年度和随机考核,采取民主程序或组织手段,将工作平庸、群众不认可的村级后备干部调整出后备干部队伍,并及时选拔优秀人才进行补充,对优秀的村级后备干部要重点培养,安排参与村级工作,从而实现管理上的灵活性和科学性。

4、建立选拔任用机制,破解村级后备干部选拔使用难题。在村级后备干部选拔上,要统一制定本地选拔办法,实行换届制,与农村换届同步,严格“阳光操作”程序,扩大群众参与范围,充分尊重民意,在届中调整时,要通过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并公布调整情况。选拔时,注意结合实际适当提高选人标准,在年龄结构上既要有

年纪轻、有培养前途的人选,也要有政治成熟、经验丰富、近期可进村领导班子的人选,实行梯次配备,要注意村级后备干部数量和性别比例的科学性。在村级后备干部使用上,要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使用机制,研究制定村级后备干部使用办法和政策,使村级后备干部备而能用。

XX县建立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思考 篇2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当前,国有企业发展任务十分繁重,面临的形势也非常紧迫,各种问题亟需解决,思想观念亟待转变。党员领导干部作为企业的中坚力量和骨干,是实现党的领导、巩固党的组织、调动广大党员员工积极性、充分发挥党的战斗力的决定性力量,更是国有企业和谐健康发展的排头兵、指南者。切实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是国有企业党委近年来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健全完善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对促进企业科学和谐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充分认识国有企业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

(一)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优势的需要。国企非一般性经济组织,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党执政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国企干部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党的形象,影响到干群关系和谐与否,影响到党组织作用能否充分发挥,所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内部贯彻执行。作风形象是企业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直接表现,是企业领导干部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国有企业作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一个重要阵地,有义务有责任全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心系职工、作风过硬、清正廉洁的领导干部队伍,从而实现企业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全面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风清气正”,是企业“人和企兴”的重要标志,良好的风气形成良好氛围,良好的氛围形成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国有企业特殊的政治优势,更有利于将党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融入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价值理念体系,从而正确引导企业广大干部员工深刻认识和积极承担国有企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与员工、国家、社会的和谐多赢,进而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所以说,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事关国有企业的科学发展。

(三)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切实改变当前不良风气的需要。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忽视群众利益、漠视群众疾苦;工作不能一抓到底,较真碰硬的决心不够大,解决问题效果不明显;想自己的事多,想集体的事少,存在名利思想;拼搏劲头不足,缺少进取意识,不能够创造性开展工作,缺少必要的担当精神。作风缥缈浮夸,做事不实;急功近利, 追求虚假繁荣,顶风违纪不收敛、不收手,这些不良作风和问题,严重侵蚀着党的肌体,损害了干群关系,对国家、企业、家庭、个人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产生了极坏的影响。切实加强国有企业党的作风建设,遏制企业内部腐败现象,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充分认识建立长效机制的必要性

长效机制的定义:即能长期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长效机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它必须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机制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比较规范、稳定、配套的制度体系;二是要有推动制度正常运行的“动力源”,即要有出于自身利益而积极推动和监督制度运行的组织和个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形势发展和党的建设需要,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坚决反对四风、开展“三严三实”,强力推进反腐败斗争,推动党风政风呈现出许多新变化、新气象。就当前国有企业加强党的作风问题来讲,需要我们适应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的要求,紧密结合实际,积极寻找新的历史条件下改进作风建设工作的方法和途径,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领导机制、形式方法、制度设计、监督检查、落实考核等各个方面综合研究,尽快建立一套既适应党员干部内部环境,又与外部环境相辅相成完整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有计划、按步驟实施,才能使干部作风建设长期化、制度化。

三、如何建立国有企业党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的思考

(一)盘活学习机制、提高素质修养。通过学习提高干部理论思想素质,是干部作风建设的一个源动力。一是提高学习意识。加强学习是提高政治理论水平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党性修养的必然选择,是自身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养、锤炼道德操守、提升思想境界的必须课,使思想和作风更加符合岗位工作的需要。二是严格学习制度。企业各级党组织要严格学习制度,制定培训计划,按时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领导干部、党员同志更要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带头学习,通过学习出思路、出举措,将学习的成效转化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管理效率效益的推动力,切实增强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三是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结合党中央国资委等相关要求,创新形式,适时开展一些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全体党员及干部加强学习、加强实践、加强党内生活锻炼,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增强党员意识、党性观念,使广大党员干部永葆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不负广大职工的信任与厚望,永做促进企业科学发展的领路人。

(二)坚持民主决策、打牢群众基础。作为国有企业的领导者必须正确理解“官职”是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广大职工是企业的主人,是决定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充分发挥职工的主人翁作用,要深入基层、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倾听职工的呼声,关心他们的疾苦,要把求发展的愿望统一到职工的利益之中,让职工群众充分共享企业改革发展成果。切忌损害职工的切身利益去搞所谓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去铺张浪费,以权谋私。建立健全重大决策调查研究制度、“三重一大”制度等,实行党政联签,完善决策方式,规范决策程序。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原则,利用好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充分发挥职工群众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发展中的意见建议,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人心,集中民智,同心同德共谋企业发展。

nlc202309032152

(三)建立管理机制、强化执行力度。一是要创建“四好班子”。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形成补台不拆台、团结不空喊、谅解不埋怨、支持不旁观的和谐氛围。珍视团结,维护团结,相互信任,坦诚相待;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互相补台,精诚合作,和衷共济,努力形成领导发展、服务发展的工作合力。加强企业班子能力建设,培养造就一批有凝聚力、战斗力,领导放心、职工满意、群众公认的企业班子。二是要完善用人机制。要坚持民主、公正、公开、择优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以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不断优化企业领导班子结构,提高企业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真正实现用一个干部就是树立一面旗帜,调动一批人的积极性,激发干部队伍的活力。同时,不断完善考核制度,在考核指标上,不仅考核生产任务完成情况,还要考核党建等工作,既要看群众评价,又要看工作实绩;既要看当前状态,又要看一贯表现,将考核成果与班子成员薪酬紧密挂钩。对考核成绩突出的提拔重用,不称职的及时调整,让更多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优秀人才集聚到党的事业中来。三是要建立制度体系。对过去已有的各项制度进行清理和规范,对制度建设的盲区和空白点,及时予以填补,结合实际对现有制度予以修改、充实和完善,逐步形成科学、规范、完整的作风建设制度体系。在制定实施每一项制度时,努力结合实际,搞好科学论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实现制度的连续性、一致性和整体性。制度一旦出台,各部门要互相配合,搞好协调,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做制度的忠实维护者,逐步形成上下联动、政令畅通、秩序良好的制度执行体系,切实构筑起保障干部作风建设的制度防线。

(四)健全运行机制 确保公开透明。一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积极开展各种检查,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坚决查处,形成确保制度落实执行的有效机制;加大财务审计监督力度,注重对项目完工审计和重点项目过程审计的监督,对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违规问题要及時纠正和制止,对违纪行为要坚决立案调查;建立议事决策、民主管理等机制,将基本制度、大额资金使用、项目重大事项、重大人事调整等提交党委会审议决定;加强成本管控力度,实行全年总量控制和季度节点控制,年初制定整年公车、接待、办公费用等各项开支计划,定期将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统计、公示、对比、分析;二是提升群众监督的地位。完善电子信箱、投诉电话等信息“绿色通道”。定期进行干部民主评议,召开征求意见会,完善群众来信来访制度等,抓好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所提意见和建议的处理和落实。三是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凡是涉及干部作风的问题,予以公开曝光,绝不姑息迁就。推进党务公开、企务公开,拓宽监督渠道,充分利用现有平台,加强民主监督、生活作风监督等,促使领导人员自觉做到慎微、慎独、慎始,凡因上级监督不力、下级出现问题的,要追究领导责任。四是建立岗位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对岗位职责、风险点进行梳理排查,从决策、执行、监督层面对权力部门和党员干部进行权力分解,实行相互制约和交叉制约,有效避免领导干部决策失误、权力失控、行为违规。五是建立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建设机制。按照责任分工,经常深入联系项目调研指导,督促检查,及时了解和掌握项目的前期工作、实施进度、工程管理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推进项目的顺利实施。

作风建设事关党的形象和生命力,事关国有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国有企业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关键在于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常态管理,这关系到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常抓不懈、坚持到底。

参考文献

[1]尚丽娜.加强国有企业领导作风建设之我见

[2]李萌.浅谈加强国有企业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

[3]李党生.论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

[4]程圆圆.新时期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

[5]张鑫.领导干部作风长效机制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第三期

上一篇:部长竞聘稿下一篇:获取用户需求的十大沟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