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游戏精神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2024-07-03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游戏精神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人教版新课标(精选14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游戏精神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篇1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游戏精神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一、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学内容主要是书本知识,内容单

一、枯燥,无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小学生语文水平普遍较低,提高速度较慢,因此我国小学教学理念要不断创新,针对小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教学改革,不断寻求适合小学生需求的教学方式,经过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尝试、创新总结经验,得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即将游戏精神融入到小学生语文教学课堂。

二、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缺少游戏精神的表现

(一)教学目标缺乏游戏精神。

教学目标的设定关系到语文课堂能否发到预期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学目标涉及到课堂中的学习重点、难点,目前的小学课堂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教学目标盲目的追求课堂效率,忽视学生的感受,违背的学校教育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学目标局限于记忆和判断,没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维训练,有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教学重点,面面俱到,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学生的心里健康漠不关心,更不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加上教学模式单一枯燥,没有创新,教学目标设点故守成规,限制了学生的天性。

(二)教学内容缺乏游戏精神。

目前,我国小学生语文教学内容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小学语文教材虽然也在不断的更新,但是,没有实质性的革新,且教学内容往往是固定的,由教师单方面的设计教学内容,忽略学生的感受,因此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加上教学内容预设性较强,教师在开课前就已经确定好教学内容,因此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自主性,无视学生的个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方式缺乏游戏精神。

现如今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学方式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教学方式枯燥,无法挖掘学生自身潜力,课堂教学程序化,无法对学生做出评价,导致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下降,语文课堂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四)教学评价缺乏游戏精神。

教学评价方式过于简单和单一,教师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主要标

xiaoxue.xuekeedu.com

准,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课堂表现往往不计入评价范围内,评价的语言也过于大众化,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同时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他们的学习状态,往往决定着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不能紧紧以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学生的评价标准。

三、提高游戏精神理念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措施

(一)确立培养学生学会游戏的教学目标。

要充分尊重小学生的天性和游戏精神,培养小学生崇尚自由的意识、开放自由的精神,培养学生尊重游戏规则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自由人,使小学生明白游戏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小学生自身发展,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小学教学质量。

(二)变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教学内容的设定上,要积极与学生沟通,明确学生的爱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兴趣,同时教师要不断的推陈出新,提高教学内容与时代的切合度,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同时对于现有的教学内容比如诗歌、散文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构建遐想空间,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一个愉快的氛围内不断提高学习质量。

(三)变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

现在社会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越来越多,学生可以第一时间获得最新消息,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要求教师要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通过先进技术,提高课堂上多媒体的运用,让学生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同时教师还要增加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尊重学生的想法,因材施教,师生之间齐心协力,共同付出,才能使小学语文课堂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四)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的目标就是要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要建立一套符合实际需求的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扭转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以及创造性思维的评价,完善的教学体系需要给予学生自主评价的权利,使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去审查自身存在的缺点,通过学生自我测评和学生互评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

xiaoxue.xuekeedu.com

还要增加对教师的测评,这样可以促进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学改革,这样可以进一步实现教学最佳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多元化的、实效性强的教学评价体系。

四、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游戏精神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篇2

一、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比较僵化, 缺乏灵活性。虽然教师在课前认真备课, 并设计好教案, 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 仍然会遇到各种不能预料到的问题, 这时就无法按照计划正常进行既定的教学活动。因此, 就会出现教师不能以实际出发, 一味地去赶上进度的情况, 这种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 显然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目标。这种以教师为主题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脱离了实际, 阅读教学效率自然低下。

2. 阅读教学形式主义严重

阅读教学最重要的目的之一, 应该是培养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感悟和分析能力。然而, 在日常阅读教学中, 许多教师在学生通读之后, 只要求学生在文章中找出生词, 并进行记忆, 忽略了对文章内容的深入解读以及对文章的情感剖析。而遇到篇幅较长的文章时, 也只是分段进行概括。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在于, 学生只对文章表面进行一定的学习, 并不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 使学生缺乏分析能力, 最终难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3. 学生阅读单一化, 阅读量小

受到小学教育资源投入的限制, 小学生的阅读总量往往很少, 从而导致小学生阅读面狭窄的情形。一方面, 是学校图书馆的图书数量少, 种类也单一; 另一方面, 是管理的问题, 使得图书馆开放时间有限, 学生阅读的时间和机会大大减少。因而教科书与作文书籍成了学生阅读的主要来源, 这样大大降低了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压制了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阅读量难以提升起来。

二、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1. 深化“生本”理念, 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

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观念,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 一直以来都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教师在日常教学中, 主要起到激励和引导学生的作用,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促使学生进行全面综合发展。首先, 教师需要调整自己的位置, 以服务的意识和理念, 通过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 让阅读教学适应并满足学生的需要。其次, 是要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避免与学生产生紧张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有助于营造有利于阅读教学的和谐气氛, 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都要做到相互尊敬与帮助。

2.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引发思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小学生的阅读行为有着较强的能动作用。在小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中,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教学亮点,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在设计课堂环节上, 教师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获游戏中, 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产生愉悦的心情,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 教师可以在正式上课前花上十到十五分钟, 开展故事或书籍分享会, 让学生主动讲述供大家交流新的体验。这样有助于引导学生主动寻找和阅读书籍, 既满足小学生的表现欲, 又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达到双重锻炼的效果。在教师的点评和帮助下, 还能增加对文章深意的理解和把握。

3. 整合和开发课内课外资源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 教师不单要打破单纯的教科书教学之外, 还要以教科书为参考, 进行大量的课外资源搜集、整合甚至开发, 从而实现课堂内外资源的结合,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的有效性。未来迎合素质教育的需求, 课堂内外资源的一系列开发必不可少。首先, 教师应该具备强烈的资源意识, 具有开阔的视野, 将眼光放得更加深远, 对小学生的综合与长远发展为出发点; 其次, 要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源进行充分的补充和开发, 开展创新性的教学互动。这种方式对小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有非常大的帮助, 有助于全面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从而提升小学语文整体的教学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在新课程理念下,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核心的理念, 这种理念的实施有助于充分保证小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良好习惯以及实际能力培养, 才是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 探讨与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根本。要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 就必须摒弃传统枯燥古板的教学模式, 不断增加课堂的有趣性和灵活性, 做到万变不离其宗, 进一步提升阅读质量。

摘要:在新课标理念下,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 就是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就针对在新课标理念下, 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以供读者参考。

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探讨 篇3

一.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课堂上,教师要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心理效应,始终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那么如何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呢?

首先,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摆脱传统“师道尊严”观念的束缚,以关爱人、尊重人、激励人为前提,帮助学生、爱戴学生、鼓励学生、信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个充满和谐与温暖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获得愉悦轻松的学习感受,从而提高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融入愉悦快乐的教学情感。教师情感是激发学生情感共鸣、感染学生的重要教学元素。教学中教师应融入饱满积极、愉悦快乐的教学情感,时刻要把微笑带进课堂,用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活跃课堂气氛,从而使课堂形成具有愉悦气氛的情境,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境,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最后,开展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师生互动既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一种精神氛围,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敢于表现,敢于质疑,敢于争论,提高学习积极性,进而创建真正充满生命力的课堂。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因此,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求新求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是开展情景创设式教学方式。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薄弱,但具有善于形象思维的认知特点。教学中,情景式教学的开展能够创设、制造或模拟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氛围,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去思考、理解、感悟抽象的语言文字,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正确理解。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能让学生在变化多样的情景体验中增强学习兴趣。

二是开展合作探究式教学方式。小学语文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践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开展合作探究式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供学生共同思考、讨论的平台,引导学生设疑、思疑、解疑,激发学习兴趣,并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自主探究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探究思维。

三是开展游戏式教学方式。游戏式教学的实质是寓教学于游戏之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如角色扮演、情景对话、成语接龙、朗诵比赛等等,达到“玩中学,学中玩”的课堂教学效果,变静态教学为动态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激发学习兴趣,有效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

三.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新课标理念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基础性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学生参与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更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重视学生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整体提高,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一、二年级阶段,着重是进行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听说、阅读、写话的训练,指导学生掌握简单的学习方法。三、四年级阶段,着重进行语段的训练,加强学生对段的理解、段的练习方法的指导,并逐步过渡到篇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五、六年级阶段,着重进行篇的训练,加强对课文条理、层次、内容理解、篇章结构学习方法的指导。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游戏精神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篇4

一、变繁琐分析为精讲精炼

一堂语文课,教师为了讲得精彩,往往在课前设计了一个又一个问题,总以为自己所设计的问题在课堂上“我问你答”、“我讲你听”就是最佳的课堂设计,其实,在教育所设计的问题中,有的确实是学生想知道,但有的是学生已经知道的,对学生课前已经知道的,我们也在一股脑儿地讲。一节课下来,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讲得神采飞扬,也讲得口干舌燥,可结果学生所得无几。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到精讲,这就要求我们要抓住题眼或文眼引导学生质疑,在学生读懂题目,生疑的基础上,教师抓住文章两三个重点问题展开教学。当然在教学中,我们还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理解和感悟,学生已经理解的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腾出时间来让学生读书、感悟、练习。

二、变多次沉默为多处精彩,让沉默的不再沉默,让精彩的更精彩 语文教学之所以质量不高,是因为我们的语文课,尤其是一些公开课,“精彩”了少数,“沉默”了多数。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中下生,切莫只盯着几个尖子生。我们设计教学环节,就应该把目光锁定在全体学生身上,学习字词,朗读课文,说话训练等都尽可能地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刚接一个新班,首先抓好朗读训练,要努力使每一个学生读书做到字正腔圆。每节课都要重视读,每天早读课都要训练读,范读、领读、齐读、个别读、分组竞赛读,评出“朗读之星”,让读书氛围浓烈起来。其次要抓好写字等学习习惯的培养,这实际上就是面向多数,让“沉默”的大多数不再“沉默”,让“精彩”的少数更“精彩”。

三、变面面俱到,蜻蜓点水为重点突出,一课一得 追求教学的完美境界是应该的,但教学的完美境界是不足取的。教学中,教无重点,面面俱到,蜻蜓点水式,走过场的现象依然存在。一节课如何做到让学生学有所得,“一课一得”,那就要在教学中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有效学习,学得扎实。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游戏精神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篇5

小学教学论文-“走下讲台来”的感觉真好人教版新课标

从教育学院参加骨干教师市级培训归来已近一个月了,在这一个月里,我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许多。这得益于我开展了许多学生喜欢的活动,更得益于培训老师的“从讲台上走下来”的教育理念。

“从讲台上走下来”,看起来十分简单,做起来真是难极了。记得上第一节课时,虽然做了充分准备,甚至把一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思路,都一一写在课本上以防不测,但上课不久就找不着北了,不得不一手拿着课本,一手拿起教案,看了左手,看右手,实在是狼狈极了,还时不时地引来学生的窃窃私语,虽然是初春,天气有点冷,但还是急得浑身出汗。就这样,在学生的讪笑和自己的慌张中,结束了我“走下讲台来”的第一堂不寻常的课。

晚上,我独自一人坐在办公室里沉思,到底失败在哪里?我想起《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表述,“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应创造性的理解和运用教材„„”“教师要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烟台师院苏春景教授也给我们讲过,新课程改革要从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入手。而我的课堂教学仍注重形式,虽然身子从讲台上走下来,但在内心深处仍然把讲台作为自己“发号施令”的权杖,仍然把学生当作自己灌输知识的对象,在备课方面,仍按原先的老路子,而没有很好的钻研透教材,更没有充分的了解学生。

想到这里,顿时感到豁然开朗。于是我又把明天讲的课思考了一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中心,重新设计了教学思路和流程,真正做到了心中有教材、心中有教案、心中有讲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法。

第二天一上课,自我感觉非常得好,昨天讪笑过我的学生开始流露出敬佩的眼神,特别是看到那些平时不愿上语文课的学生也竖起了耳朵时,心中真是有说不出的高兴。就这样我真正开始了“走下讲台来”的教学生涯。上课时,我开始活跃在学生中间,时间久了,我发现我与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近了,有时发现那个学生走神,我便不动声色地走过去,摸摸他的头,他会立时回过神来;有时发现谁写字时姿势不端正悄悄的帮他改正;有时发现哪个学生学习有困难时,及时走

过去帮他一把„„

xiaoxue.xuekeedu.com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游戏精神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篇6

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10000以内数的认识人教版新课标

一、探索过程,感受乐趣。

“万以内数的认识”一课的教学是让学生在数一数活动中,经历

数数的过程,认识计数单位“万”,体会数的意义,体验计数的作用;并认识10000以内的数,能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简单地交给学生“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过于生硬和说教,学生很难掌握个、十、百、千、万之间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有一种强烈的需求——总想自己是发现者、探索者。他们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感知10000以内数的组成,会读写10000以内各数。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为学生准备了许多的小方块。通过让他们来数一数这些方块的数量,使学生感受10000以内数,培养他们的数感。首次数数的活动,学生盲目,只是根据兴趣来选择数的方法,结果有的学生以失败而告终,但这一次失败,却能使他们获得难得的体验,即数10000这样大的数,用一千一千地数的方法要合适一些,这样,就能很好地突出数较大的数要以群计数的数学思想方法。再次数数的活动,学生目的明确,毫无疑问地都会选择一千一千地数的方法,结果每个学生都能取得成功。这一次成功,使学生的感悟变得更深刻,他们会归纳出:关于数数,我们的新发现是:10000这个数比1000这个数要大得多,数10000这样大的数,用一千一千地数的方法要合 xiaoxue.xuekeedu.com

适一些;数10以内的数,要一个一个地数;数100以内的数,要一十一十地数;数1000以内的数,要一百一百地数;《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实践的活动过程,注重问题的探索性,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知识。让学生逐渐理解10个10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展现学生的思维方法,并且不失时宜地认识了计数单位"万”,进而发现“十”“百”“千” “万”等相邻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二、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游戏精神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篇7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历史,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对各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加深与发展, 初中历史课程在教学目标、课程设计、内容选择、教学组织与实施、 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初中历史课程不仅仅有强大的人文、社会功能, 使学生丰富见识与开阔视野, 并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但是, 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新课标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了, 要转变过去以老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积极改革教学方式,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培养其正确的学习方式和自主思考的良好习惯。

一、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是指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 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以促进身心发展。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 更是一种教学思想, 是教学原则和教学观, 是当代世界各国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运用启发式进行初中历史教学, 要合理设计教学目标, 并采用多种科学的教学手段。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活动结果的预见, 而且是学生学习的目的。如果学生根本就没有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那么即使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创新方法和技术, 也很难有实际的有价值的创新行动。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采用反问式启发、多媒体启发、辩论式启发等方法进行教学, 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再者, 由于学生对历史事件本身和不同历史之间的联系没有了解清楚, 容易在学习中将已学的历史事件混淆, 记不住或弄错历史事件。教师可根据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把握, 通过时间串联、历史人物串联或社会矛盾串联, 将所有相关联系的事件和人物串联在一起, 并根据这些串联的知识点组成小模块, 分配给学生去查询, 启发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 培养学生建立对历史内容的有效联系, 加强记忆, 促进理解。

二、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中,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初中历史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初中生思维活跃, 好奇心强, 容易引导激发学习积极性的特点。初中生在学习历史时很容易就对故事性的知识情节产生深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进行情境教学, 将重点的、特定的历史情节运用情境教学法, 由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演绎相应的历史情节, 以达到加深理解与掌握。情境教学法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情节演绎对历史知识的发展过程有更详细的了解, 另一方面这样诙谐的课堂演绎方式也更容易让学生记住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另外, 教师可巧妙地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 从不同角度、方向提出新颖、富有启发性且难度适当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与回答。例如, “如果林则徐没有被撤职查办, 中国能取得鸦片战争的胜利吗?”通过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提出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和挑战性的问题, 能促进学生思考, 产生探究兴趣, 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思维的教学效果。

三、讨论式教学法

“填鸭式”教学就是教师在台上不断地讲, 学生在台下不停地记, 这种方式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历史课成了死记硬背历史知识的课程, 导致许多学生不能积极地参加到教学活动中。运用讨论式教学法, 可以先让学生把平时学习、课前预习所遇到的问题或疑点提出来, 由学生一起讨论, 或老师与学生一同讨论, 借此激发学生的思维。也可以由教师先提出疑点, 引导学生在讨论中解决问题。在运用这种方法时, 教师应认真构思讨论的内容和目的, 设计好教学环节, 营造开放的课堂气氛, 重视发展学生的开口能力及思绪能力, 让学生从不同层面寻求答案, 使学生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 克服畏难心理, 增强自信心, 掌握新的理论知识和学习方法, 达到培养和提高各种能力的目的。

四、结论与建设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上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更加注重实用性、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倡导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侧重对学生的引导,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 历史教师应当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学生的特点, 积极推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让学生能够真正从历史教学中学习历史知识,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陈胜利.初中历史教学创新模式初探[J].新课程学习, 2012 (12) .

[2]常国强.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之我见[J].学园, 2012 (10) .

[3]何君.浅谈初中历史的教学方法与技巧[J].无线互联科技, 2012 (01) .

[4]吴春祥.新课改下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 2011 (13) .

[5]王召军.浅析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模式的转变[J].新课程, 2010 (10) .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游戏精神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篇8

新课标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一、前言

教师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能给予学生充足的数学学习资源、给予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给予学生发挥创造力的舞台。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众多杰出的教师通过公开课、参观课、研讨课等,将优秀的教学情境一个个展现在我们眼前,这些风景线练成一道风景,令我们惊叹不已。本文,笔者重点谈谈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意义,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二、创设教学情境要遵循的原则

1.教学情境要科学有效

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本质是带动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的工具,因此它必须具有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引发学生思维变化的作用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科学有效,才能提高学生的思考欲望,将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2.情境创设要结合实际

虽然小学生的阅历尚欠,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经验,数学教学应该基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经验展开,数学知识的累积是进一步学习的前提,应该在小学生的认知范围之内选择创设教学情境的材料,如果材料偏离了生活实际和小学生的认知范围,便无法通过情景教学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情境教学要配合教学内容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是情景教学的主要目的。创设情境是课堂教学的辅助,而不是额外的教学内容,因此,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不需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数学教材,否则就达不到提高学生数学兴趣的目的。

三、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

1.通过游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游戏教学,是最能迎合小学生特性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不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一些融合数学知识的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寓学于乐,从而提高数学实践能力。比如,教师在教学生概率知识时,可以用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来导入这一知识,让学生相进行猜拳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适时地提出问题:“究竟谁会赢?谁赢的可能性大?”然后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就学会了概率知识。

2.通过提问方法带动学生思维

数学的核心是解答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来调动学生的思维。当学生遇到难题时,会因为好奇心与求知心的推动,对问题展开积极思考。因此,教师要联系数学知识的特点,设计具有引导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比如,教师在将圆的半径与周长时,可以从计算圆形纸片的周长,到计算两把扇子叠成的圆形周长,再到计算电扇扇叶旋转形成的周长,通过一步步设问来导入教学知识,让学生在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这个数学知识。

3.通过动态情境开发学生潜能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灵活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带动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观念、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比如,教师在讲“认识年月日”这单元时,可以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太阳、月亮和地球,以及这三者的运行规律,将地球绕行太阳一圈为一年、月亮绕行地球一周为一个月等关于“年月日”的知识通过动态情境教给学生。另外,还可以播放一些相关视频和音乐,让学生從多种感官体会年月日的来历。创设多媒体动态情境导入教学知识的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自主思考、探究的学习氛围。笔者通过自身教学实践发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多媒体动态情境,不但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能带动学生活跃的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

4.通过实践情境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新课标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必须立足实际,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学到能应用于社会实践与日常生活的基本数学思维与数学技能。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不但要将数学知识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逻辑,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在讲“三角形面积计算”时,老师可以将班上的学生进行分组,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些三角形教具,让他们自行拼凑出不同的三角形,并且讨论计算这些三角形面积的方法。在讨论结束之后,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上台来讲讲小组的讨论结果,教师则在一旁进行点评并提出建议。

四、结束语

新课标的新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为顺应课程改革的潮流、落实新课标的理念,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主动地革新教学方式,发挥创造性思维,设计新的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针对小学的性格特点来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充分激发小学生的数学潜能,让学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韩国银.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1,(39):12-15.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游戏精神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篇9

从我们牙牙学语开始,就潜移默化的接受着“语文”的相关教育,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我们从小就深有感触。网络上对“语文”的解释为“语言和文学的简称。”简单来讲,语言就是说话艺术,文学,则是表达的艺术。众多学科中,都需要通过语言的传递来让大家学习理解,因此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工具学科,是和其他学科紧密相连的,对于是否能够学好其他学科也是十分重要的,起到必要的引导作用。

1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课改”当时颇深争议,尤其是深及小学语文教育的改革,时至今日,通过多年在实践中的教学,仍旧有一些问题亟需解决,列举以下几点:

1.1理论与实践很难结合: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说到,实践出真知,事实也的确如此,不论学习什么东西,即使理论学的再好,不在实际生活中用到的话也很难掌握,语文教学的理论更应该密切的与生活结合,与生活融为一体。然而,现如今的小学生很难有机会接触到与书本之外的世界,书本上晦涩的文字只能靠死记硬背,这仍旧是应试填鸭式教育,与我们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举个例子,长春版小学语文书出现的《买犊还珠》,作为一篇寓言故事,“犊”和“珠”学生并没有深刻的理解,所学的无非是文字表面,就更谈不上在生活中运用了,既然不能运用,试问,学习的意义何在呢?

1.2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分离:

现在家家孩子都是宝贝,不舍得辛苦一点,到家了就好像与学习脱离了关系似的,可以随意休息玩耍,殊不知这样是害了孩子,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同时,家庭教育也要同步跟上,跟我们之前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同样的道理,学校教育随着年级的增长而丰富,家庭教育也要不断升级,进步。

1.3教师的教学方式千年不变:

虽然课程改革作为一次改革,更新了很多教学观念,但是就中国的教育来讲,应试教育还是存在于课堂,教师以自己多年教学的经验游刃于小学语文教育的课堂,老师讲什么听什么,听什么背什么,学生缺乏灵活运用的能力。

1.4以考试分数把学生分为不同等级:

设身处地的讲,因一两次考试没有取得好分数而被归于差等生的感觉一定不好受,不仅打击学生积极性,还会影响今后各方面的发展,学校教育并不是教育学生成为理论的巨人,而是要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多方面进行评价,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

2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手段

针对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对症下药,克服问题。为更好的完成教育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2.1理论结合实践,推进教育生活化:

正如我们之前所说,课本与生活脱离使得学生根本无法深刻理解所学内容,更谈不上实际运用。因此,我们要努力将教学与生活相结合,在学习中体验生活,在生活中理解学习的乐趣,从而实现学习的意义。举个例子,长春版小学语文中有《妈妈的爱》,即使教师再生动形象的为学生讲解,也不及学生自己讲述和妈妈的故事更加印象深刻,更能感受妈妈浓浓的爱意。

2.2保持教师与家长的良好沟通:

教师要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表现及所学知识,帮助家长塑造学生在校的丰富形象,掌握学生发展事态,真正做到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了解自己的孩子,陪伴他成长,并让学生养成回家后与父母沟通在校情况的习惯。随着年级的增长,逐渐形成学生、家长、教师三方融洽沟通的局面。

2.3提高教师教学素养,丰富教学方式:

首先,教师要自身认识到丰富教学方式的重要性,以及教师这个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的领导作用,对学生今后学习语文的重大影响。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取得学生学习兴趣点所在,有针对性的提高个人教学素养,真正做到在校的素质教育,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填鸭式教学。其次,在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还要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前人的经验和后人的新创意,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最后,作为直接表述的工具,教师的语言组织能力也应适当提高,让学生对语言艺术本身保有兴致。

2.4与时俱进,创新多元化教学方式,灵活化教学方法:

从最初学习仅靠的书本和纸笔,到如今的各种各样的多媒体设备,学生的学习渠道变得丰富起来,接触的事物也更加新颖。学校教育应充分利用到这些时代的新产物,通过使用新的方法方式,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使得教学方式多元化,方法灵活化。情景教学法。相对于教师再讲台上枯燥的讲,学生在台下懵懂的听,情景教学法正逐渐发现被更多的人接受,把自己的身份由小学生转换成一位司机、一名医生,正是吸引学生注意的一件事情,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传授的知识更加容易被理解。我们以长春版小学语文《第一次买东西》为例,这篇文章讲述小作者第一次买东西从最初的紧张到最后得到满足的心里过程。这样的课文就适合在课堂以情景剧的形式展现,学生能够更加生动的体会相信自己就能够成功的心里,不仅能够完成了教学任务,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3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游戏精神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篇10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阅读情境

语文教材中的一些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散文以及小说等都具有很强的审美性。小学生受时代背景、生活经历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对作品中的美感很难理解,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将文章中的那种无声抽象的语言文字所传达的内容变成有声有色且有动感的画面图式,然后再创设出和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或是氛围,激发学生的合理想象,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得学生与作品形成审美上的共鸣,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材内容。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阅读效果。如果学生在阅读中没有养成自觉、专心的思考习惯,这样的阅读就是毫无效果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不要一心多用,要静下心来仔细地去阅读文章,然后再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地提出问题,这样可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和作者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当然,阅读时,还要培养学生勤动笔的好习惯,将一些优美的词句、段子记录下来。动笔的方法有很多种,诸如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或者是在文章中作出相应的记号和批语,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写一写读后感等。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则会在阅读中更加省力、高效,而且还能够达到预期学习效果。

三、联系生活,激励学习

语文是学生听说读写的工具,以语言文字为表现形式的课文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因此,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是和人们的交际需要密切联系着的。基于此,阅读教学艺术的根本目的与出发点也应该是将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不断地激发出来,让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阅读教学不能只是为教课文而教课文,为教知识而教知识,需要紧密联系日常的生活实践,特别是听说读写活动,把课文中蕴含着的一些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活化呈现在学生面前,把其活化为一盘盘美食甘味让学生去品尝,使学生真正地认识到“学属所需”“学有所用”的目的,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知识的浓厚兴趣,并且还能够主动自觉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获取知识,积极地使用所学的这些知识,发展自己的语文能力。例如,在教学作文时,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普遍感到作文选材难的这个问题,自始至终都围绕着作文选材进行有效的讲读,让学生意识到平时留心观察和勤于阅读积累一些优美的句子、段落等都是获得写作素材的主要来源,这样教学会生动活泼,学生也会学得津津有味。

四、延伸语文阅读课堂,认真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故事是每一个学生都爱听的,听到教师说要讲故事,学生也都个个精神抖擞起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们也会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地演讲,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也早已经把学生的思绪带到另一个境界当中。正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之际,教师这个时候留下悬念,并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一些与之相关的读物,然后再引导学生谈自己的读书感受,用现身说法的教学方式激起其他学生的情感共鸣,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此外,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起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将学生对读书的渴望彻底地激发出来,这样也便于学生在课余时间里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除此之外,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还必须关注学生的阅读方法是否得当,让学生掌握一些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五、读写结合,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游戏精神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篇11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教学 学生参与 动态资源 有效性 学习兴趣

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其显著特征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原有的单纯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这将改变教师定位,不再仅仅是教学过程中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习内容的制定者和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成为“催化剂”,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使学生会学、爱学、乐学、创学,课堂可以说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的过程,学生不仅把知识装进头脑中,而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使学习的新知有效融入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中,从而把知识内化成自己的学识,变成自己的主见,变成自己的思想。

一、创设意境,激发学生兴趣是前提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需要教师设计好情境的程序,让学生在这一程序中开展观察、操作、猜想、交流、反思等活动,并在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同时掌握相应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喜欢的电视剧中的人物——孙悟空和猪八戒创设情节: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荒芜人烟的地方,大家又累又渴,便坐在地上休息。忽然悟空发现草地上有一个大西瓜,就把它摘过来。悟空问八戒想吃这个西瓜的四分之一还是八分之一,八戒想多吃点于是就说要八分之一,结果吃到的却是最小的。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一听顿时来劲了纷纷举手回答,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课一开始学生的注意力被紧紧地吸引到新课上,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但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教学中我努力拓展学生认识数学、发现数学的空间,重视学生对数学经验的积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之前尽早感受这种做法,在课堂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内容是教材第八单元,按计划应是第十三周的教学内容,而我在第九周就布置学生要他们每天三餐的吃饭时间,然后到校后告诉学生,每天对钟表的接触,无形中对钟表就熟悉了。这些活动是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在不知不觉中就熟悉了数学,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样,通过创设实际情境,让学生在练习中明确,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随着新课程教学实验的不断深入,我发现知识的“课前孕伏”应该有一个规划。为此,教师要在学期之处对整册教材进行把握、研究、分析找到知识的孕伏点,规划知识的孕伏周期,然后通过家校沟通,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充分利用课堂中的一些动态资源,注重课堂中的动态生成,也是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我发现很多教师的潜意识里还是喜欢那种“正中下怀”的回答,课堂中一旦有了与自己心中的那种“标准答案”一样的答案,就草草收场,因此也忽视了那些“错误者”或失败者,从而丢失了课堂中的许多亮点,浪费了宝贵的课堂动态资源,传统的评价方式是以数学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数学教学质量的标准,错误的估计了学生数学的潜力,更多倾向于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

二、捕捉亮点资源,激活学生的思维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我们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小学数学更是迸发着生命活力的课堂。学生的思维随时随地都会迸发智慧的火花。如在给学生辅导“鸡兔同笼”问题时,讲到鸡兔共有16个头,44只脚,问鸡兔各有多少只?该问题的讲解我按教材上的方法进行,正当学生听课认真时,忽然听到有个学生在小声嘀咕着:“这样想太繁了,把每只兔子都砍掉两只脚,每只鸡都斩掉一只脚不就得了。”我听了一愣,心一动,立即让他走上讲台进行讲解:鸡兔共有44只脚。每只兔子砍去两只脚,每只鸡砍去一只脚,44只脚就少了一半即22只,这22只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16,另一部分是兔子只数:22-16=6(只)。多么有创意的见解呀。我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这样一来,其他学生也兴趣盎然。我顺水推舟来个小组讨论,随着讨论的进行,不时有学生举手,不时有新的想法产生,到最后共发现了三种方法。在大家的赞叹声中被公认为“奇思妙想”,由于捕捉到的信息“价值不菲”从而激活了其他学生的思维,迸发了智慧的火花。可见,课堂中不经意地出现一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稍纵即逝,我们必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才能让星星之火燎原,让智慧闪耀光芒。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进行有效教学,认真学习课标理念,更新观念,转变教师角色,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创新实践精神。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恰当地创设课堂情境,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体会数学与自然、社会、人类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建构数学知识,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游戏精神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篇12

xiaoxue.xuekeedu.com

农村小学班级人数多,加之一年级学生又活泼好动,给汉语拼音的教学带来难教、难检查等弊端。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呢?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汉语拼音教学中能不能进行合作式教学研究,我在边教边摸索。通过实践,我惊喜地发现,一年级孩子的汉语拼音教学同样可以进行合作学习。

一、图片--激发合作兴趣

苏教版小语教材为每个拼音字母都配上了一幅彩色的表音表形图。这些插图直观形象,接近生活,富有童趣。在教学拼音字母字形时,先指导学生从观察插图入手,看清图上画了些什么?有哪些地方与字母很相似?可以用“形象”法启发学生用手势或肢体动作表示。同桌合作展开想象,共同来识记。

如:教学第4课d、t、n、l时,同学们充分利用体态展示,与同桌一起,“摆一摆”、“猜一猜”、“读一读”、“记一记”(见图)。

口读、脑想、手舞足蹈,每个学生在念、做、玩中学会了这些抽象字母的样子。

苏教版教材中,所有的拼读都是先出现不带调的音节,再出现带调的音节,拼音词语和拼音句子,编排循序渐进,适合迁移。带声词的音节词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图,可以以此为契机,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来完成。当然合作之前,要找准合作点,教会合作讨论问题,同时注意人数不宜多,2~4人为宜,小组长轮流当,让每个学生成为组织者,成为学习小主人。

如:学习ge的时候给学生找出合作点。

(1)这幅图画的是什么?(2)图下的音节读什么?(3)音节由什么组成的?让学生小组之间互相讨论。刚开始,同学们很茫然地坐在那里。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于是,我一组一组地指导他们讨论,并在全班作示范。于是大家都知道怎样去讨论了。经过讨论,学生看到鸽子图,说出了“一只和平鸽衔着用橄榄枝编成的字母g”的句子,然后再指导学生用音节组词。作为教师,我欣喜地发现学生语言丰富了。在课堂上,他们的眼里、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学生在合作学习实践中,互相帮助,互相完善,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二、游戏--成就合作兴趣

xiaoxue.xuekeedu.com

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学生会产生厌倦情绪,对学习内容失去兴趣。这时,必须改变教学方式,采用新的刺激方式进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情绪兴奋,激发其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参与的积极性,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ao、ou、iu新授结束后,离下课还有几分钟,这时一年级的学生坐不住了,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了。这时,我设计了:“寻友大行动、丰收在其中”的竞赛。大屏幕上出示一段拼音及相应的文字和彩图:“小蝌蚪,游游游,游到东,游到西,到处找我的好妈妈。找不到,哭鼻子,羞羞羞。”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每一个成员都有一张苹果形的红纸,找出带有复韵母ao、ou、iu的音节写在上面。写下来的音节,不会读的可以走出座位请教同组同学,会读就挂到自己小组所对应的大树上,比比哪一组合作得好,比比谁的树上果子多。这个情境符合低年级儿童注意力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展开语文学习,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学生在竞争中相互交流,全面提高。

复习时,我让学生在游戏合作中实践,在实践中复习音节。

我把动物音节:y、、t、m、g u、j 这6个音节词制成配套卡片。首先不出示卡片,让6位同学上台扮演6种动物,并摆出代表这种动特点的姿势。然后再让学生读卡片,看动物、一一对应贴卡片。接着让十二位同学拿卡片,两人一组一张卡片,摆出6种动物的家。最后请6位乐于助人的小朋友送6只迷路的小动物回家。整个游戏围绕y、、t、m、g u、j 这6个音节词进行。其中有学生的自主活动,又有合作任务的实践,而且学生参与面广,使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复习学过的汉语拼音。

三、动手--体验合作兴趣

学习汉语拼音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来识字、阅读。这时,应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有更多接触拼音符号的机会。可给学生准备一些拼音读物。如:《小学生拼音报》、《亲近母语》等,小组之间合作阅读,学生们先到小组长那去读,小组长到大组长那去读,大组长到班长那去读。这样,以小组带大组,大组带全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也解决了班级人数多,管理难的这一难题。

学生们会读了,会说了,当然也有了想写的欲望了。有些学生将自己的文具都用汉语拼音的标签贴上去,如:qi n b、xi ng p、ch „„以此为契机,秋

xiaoxue.xuekeedu.com

天到了,我设计了“丰收的季节”这一活动,带领孩子们走出校门,拥抱大自然、体验生活。活动之前,先指导学生要注意观察,如:看到了什么?它们怎么样?你想到了什么?等等,学生们走上了稻田,迈进了果园、菜园,一个个欢呼雀跃,神采飞扬,笑着、说着。回到教室,同桌两人合作完成一幅丰收景象图,并在图中将景物的名称用拼音标注在旁边,在图下方用一句话写出自己的感受。学生们有的前面看、听、说的基础,合作起来相当默契。如:一组小朋友他们创作了一幅果园图,上面画出了h ng h ng de p ng gu hu ng d ng d ng de l „„图下方,还有一句感受:、w xi ng m i m i de ch y k u,学生们的创作才能实在令人大开眼界。在合作学习实践活动中,学生们互动互学,协作完成,让每一个学生都亲身尝试成功的乐趣。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游戏精神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篇1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教什么,如何教,都会影响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因此,教师如何组织教学内容,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如何安排教学活动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大多采用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只是机械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造成一种“填鸭式”的教学。这种教学使学生熟练牢固地掌握了字词、语句等语文基础知识,而对文章的思想、结构等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却比较欠缺。因而,这种授受式语文教学很难使学生发生学习迁移,即学生并未获得通过课文的学习而对日常语文学习进行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的能力,并且很少有学生能够对一篇新文章或著作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解读,知识停留于表面,未能形成良好的语文应用能力。

陶行知在探寻民族教育之路的过程中,创造了“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即“人人都要将自己认识的字和学的文化随时随地地教给别人,而儿童是这一传授过程的主要承担者”。尤其重要的是,陶行知强调“小先生的责任不只在教人识字学文化,而在教自己的学生做小先生,由此将文化知识不断绵延推广”。陶行知这一“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充分发挥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儿童在得到知识的同时,形成一种语文教学能力,更好地将学到的知识牢固系统地把握起来。

把学生培养成“小先生”,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理解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像教师那样宏观地概括和把握一篇文章的知识体系,总结归纳重难点,并且锻炼独立思考能力,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最终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像教师一样熟练、扎实、系统、完整,并且逐渐养成一种语文表达和应用能力,实现知识的固化和内化。由此可提出一种新型小学语文教学构想——语文“小先生”教学模式。

语文“小先生”教学模式与普通教学模式一样,也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师生角色、支持系统和教学评价。

一、理论依据 语文“小先生”教学模式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其学习和教学理论为依据的,其代表人物是美国人本心理学家罗杰斯。罗杰斯认为:“个体在其自身内部有着广阔的潜力可用于自我理解,改变自我概念、态度和自我导向的行为。”也就是说,人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是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驱动力。因此,罗杰斯提出“意义重大的学习是更个人的——独立性、自发的、负责的学习,创造力的释放,成为人的倾向”,即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而非传统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形成的机械、枯燥、被动的授受式教学。这种学习的“推动力不再是教师,而是学生自己……教师最终是顺着孩子不可阻挡的创造力潮流,而不是逆着它”。这种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和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则成为促进者,起辅助作用,“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罗杰斯还强调“焦点主要是放在学习的持续过程上,……当学生已经‘学完所需要学习的东西’时,并不能说一个课程就成功的结束了,只有当他在如何学习他想要知道的东西上取得极大的进步时,才能说课程已经成功结束”。因此,教学要使学生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进而有效的学习,并有能力呈现自己所学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语文“小先生”教学模式的目标是培养语文“小先生”,即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完整、系统地教授给别人的能力: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理解和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使小学语文教学不再是单纯的授受式教学。这一教学目标,规定了其操作活动的程序、教师和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比例和地位,同时还决定了教学的评价标准。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的核心因素。

三、操作程序

1.教学准备,明确方法

语文“小先生”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教师的备课过程,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独立思考,总结归纳,既能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又能对文章的主旨精髓进行独立的分析、概括和总结,学会分析文章的方法,并能有效地将自己对文章的独特见解清晰地展示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要明确地将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掌握备课学习的方法。

通常,教师备课,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对于学生来说,重点是掌握第一个方面,即钻研教材,钻研其所学习的内容材料。教师对教材的掌握,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懂、透、熟。同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要经过这三个逐步深化的阶段。

懂:要对课文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都要弄懂、弄清楚。透:就是要彻底地了解课文的结构、重点、难点,并掌握知识的逻辑,同时运用各种学习资料,对知识进行补充,对课文的理解更加准确完整。熟:这个阶段对教师的要求是,“对教材、教法以及师生的双边活动中可能产生的问题都能作全面而深思熟虑的思考、筹划与掌握,并运用自如,熟能生巧,能有个性地创造性地编写答案”。对于学生来说,这个阶段也是一个系统的阶段,是一个对各方面的知识熟练运用的阶段。

教师要根据以上三个阶段的要求,向学生明确学习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内部心理状态,为真正的自学打下基础。这三个阶段的学习要求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提出的三个层次的目标,学生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才会有付诸学习实践的动机和行动。

2.呈现学习材料,学生自学,教师启发答疑

教师要向学生提供丰富、完备的学习材料,支持学生自学。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懂”,采用个人独立的学习方式,依照学习材料,独立地掌握字词、语句。第二个阶段——“透”,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讨论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第三个阶段——“熟”,学生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齐头并进。同时,学生可以向教师寻求帮助,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启发指导。对于学生提出的新奇的、独特的问题和想法,教师要予以鼓励,并就此在班级中展开讨论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要适度,不能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启发诱导使学生自己形成答案,形成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答案,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总结展示,及时评价

语文“小先生”教学模式的目标是培养语文“小先生”,在使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初步的语文教学能力。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一步将知识系统化、组织化,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与重难点,初步形成一套讲课教学的思路,能够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展示的内容可以是课文的基础知识,文章的结构内容,就某个重点问题进行的论述,还可以是学生自己的心得体会。

学生展示之后,教师要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课文进行汇总,补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遗漏或把握不准确的知识,同时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教学展示能力进行评价指点,促进语文“小先生”的培养。

4.测验检查

上一步骤小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展示,是在学生完成某一课文学习之后进行的检查,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对课文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小学语文教材以单元为单位,每个单元所选取的文章通常拥有相同或相近的主题。因此,教师在一个单元的教学完成后,要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形成性测验,测验的目标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哪些掌握了,哪些没掌握,根据学生对单元的学习情况,进行单元总结。

对学生的测验,要注重诊断性测验和形成性测验,提供更多的反馈信息,从而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使教学过程日趋完善。

四、师生角色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通常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而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可以通过讲演、考试甚至是嘲弄等方式来支配学生的学习,而学生无所适从;教师是权力的拥有者,而学生只是服从者”。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则认为,“很明显,正在成长和学习的人是这种教育中一股政治力量强大的势力。学习者是中心,学习的过程代表了对传统教育策略的一次革命性的转变”。主张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不再是支配者,而成为促进者,对学生的学习起辅助引导作用。“促进者提供一种心理气氛,在这一种气氛当小学习者能够做出责任性的控制。促进者还有助于不强调静态的或内容上的目标,从而鼓励对过程、对学习发生时经验的关注”。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议游戏精神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人教版新课标 篇14

关键词:小学;自然科学;新课标;现代教育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开发教学资源

新课改运动的普及与推广要求基层教育工作者积极践行、落实其大力倡导的先进教学观点以及理念,并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情况,对所运用的理念进行不断创新与发展。这就奠定了各学科教师学习新课标理念、贯彻新课标理念、革新新课标理念的重要基调。笔者身为一线小学自然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对如何更有效地运用新课标所提倡的优秀教育理论,进行了认真的探索与实践,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将个人的一些认识与见解归纳、总结如下。

一、恰当、科学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信息化是现代社会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之一,在此背景下,各行业各领域都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了最充分的运用。教育界也不例外。《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更是在其教学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现代教育技术为教育教学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教师应当从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笔者认为,新课标之所以如此倡导,是因为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自然学科中的恰当运用,能有效拓宽学生的视野范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兼顾学生的学习差异。以下的教学实践便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如,在教学“人的进化”这一内容时,笔者就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出示了一组猫、狗、大猩猩等不同动物以及人的幻灯片,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并回答哪一动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通过观看图片,学生很快就能回答出:“大猩猩与人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在此基础上,笔者又通过图片对比的方式,比较了人与大猩猩外部特征的相似之处。例如,人与大猩猩都能直立行走、五官长相位置大致相同、都具有丰富的面部表情、都能灵活地用手拿东西等。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不仅有效扩充了课堂容量,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还使学生对于“人的进化”这一知识点具有更为浓厚的探究兴趣,而这很显然为他们在高涨的学习姿态下积极、主动地融入“人的进化”的具体学习活动之中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础。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自然与科学教学中的科学运用具有良好的效果。

二、灵活组织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现代素质教育理念提倡“学中做”“做中学”的观点,即鼓励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夯实理论知识、提升实践技能。与此相适应,《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持有相类似的教育观点:“教师应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这些活动的开展既能使学生亲身体验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同时更有利于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切实发展、提升自身的自然科学修养及综合素质。”

笔者认为,小学自然科学教师在践行这一先进教育观点时,应当从所教内容出发,从所教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精心选择那些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能充分诱发学生兴趣的活动,同时,又要与学习内容密切相关,这样才能确保综合实践活动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对此,笔者感受颇深。例如,在教学了“种子植物与非种子植物”这一节的相关知识点之后,笔者就将学习的阵地由课堂转移到了校园这一广阔的空间,要求学生利用校园内丰富的植物资源,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哪些植物是种子植物,哪些植物是非种子植物。

这一学习形式新颖别致,因此学生的参与热情格外高涨,他们全都自觉且积极地投入到了实践活动之中。在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之中,学生既懂得了植物可分为种子植物和非种子植物兩大类,同时,更是通过认真观察植物落在地上或者是长在树枝上的种子,对其属性进行了科学、正确的判断。例如,广泛分布在校园中的松树属于种子植物,而潮湿、阴凉处的苔藓则是非种子植物;除此之外,有些植物的种子是裸露在外的,像银杏、云杉等;而有些植物的种子外则有果皮包被着,像玉米、菜豆、向日葵等;有果皮包被的最大意义是能对植物的种子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进而有益于其传播……如此,通过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一方面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及能力得到了显著的锻炼与发展,另一方面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对植物类别进行划分的过程,更是他们回顾、复习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进而建立完善知识结构体系的过程。该项教学实践案例充分证明了小学自然学科灵活组织综合实践活动一举多得的良好教学效益。

三、合理开发一切可用的教育教学资源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强调:“各地区、各学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统一、划齐的要求显然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小学自然科学教师应当积极挖掘、合理运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笔者认为践行新课标这一理念的优势在于,能使得小学自然与科学教学变得更为契合所在地区、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而显著优化、改善最终的实际教学效果,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也能因此得到更好提升。

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便可以充分证明这一观点。如,在教学“保护大气”这一知识点时,就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同父母一起,对平时生活中常见的大气保护标志、环境保护标志进行充分的搜集与整理,这一社会生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既使得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环保标志,更使得他们深刻认识到保护大气、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教学反响异常良好。又如,“土壤的成分”这一内容涉及“土壤的保护”这一知识点,在教学了相关的内容之后,笔者就要求学生在课下自由结合成学习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互联网络技术对土壤遭到破坏的原因、土壤遭到破坏后的严重后果以及有效保护土壤的措施方法等进行相关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这一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既有利于学生信息搜集、归纳能力、问题分析、问题解决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切实进步与发展,同时,更能使得学生自觉树立起“保护赖以生存的土壤”这一端正的价值观念,而这恰恰正是“土壤的保护”这一知识点的教学追求所在。

一言以概之,小学自然与科学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当多渠道、多途径地开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课程教学资源,这对于优化小学自然与科学的实际教学效果、真正促进小学生自然科学素养的更好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总而言之,新课标的先进教育理念为小学自然学科正常组织教学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与发展方向。对此,小学自然学科教师必须潜下心来,认真研究新课标的观点,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最大限度的灵活运用。这既是迎合新课改历史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又是切实优化、提升小学自然学科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客观要求,同时,更是促进小学生自然科学素养显著进步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林美玉.“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与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3).

[2]袁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课教师角色转变[J].生物技术世界,2013(8).

上一篇:队员代表发言稿下一篇:县水果蔬菜办公室蔬菜生产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