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实习总结

2024-07-15

秦皇岛实习总结(精选5篇)

秦皇岛实习总结 篇1

为期6个月的赴秦皇岛培训学习结束了,我的收获很大 首秦部分

首秦是2003年5月3号开始投建,于2004年6月6日投产,即开炉炼钢,到200年11月22日4300mm宽厚板投产。走的是新型工业化道路,采用高科技投入,高运行点策略,从而产生了高效益。

到首秦学习以来,通过首秦公司的领导、工程人员和技术骨干的教学。了解到首秦公司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以及相关设备的工作原理。期间,多次下厂参观,亲眼见板带钢的轧制工艺、轧制设备。较以往审核我厂图纸时,一些想不通的地方,现在明白了。

刚到首秦时,看到首秦公司厂区的环境,对我的冲击非常大,彻底颠覆了钢铁企业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厂区没有漫天的浓烟,没有漫天飞舞的尘埃。取而代之的是比市区上还干净道路,清晰的空气中暗含有鸟语花香,加上厂房周围的绿化带,站在其中仿佛是在花园里而不是在工厂里。这些是首秦公司在节能环保方面较大投入实现的,他们采取“联合料仓”的新工艺,采用料仓、烧结、高炉三位一体的新布局。采取干法除尘,这样不但可以节约用水,还可以同过余热发电达到节电的目的。这与首秦的企业文化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能源循环型、生态环保型、经济高效型”的理念造就了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同时将首钢的优良传统与现代化的管理理念相结合,比如“5S”管理使得厂区的环境和员工的工作环境得到很大的改观,让人的心情感觉到轻松愉快,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再者,高科技的投入,与“6σ”管理相结合而产生的高效益,使得实现企业的目标(打造专、精、深、强的宽厚板精品基地)指日可待。

首秦在员工方面,大量启用外协工(清洁,设备的维修工作),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同时本厂人员的分配也做到精益求精。特别是区域化的管理将整个4300mm生产线分成七个作业区:原料区、加热区、轧钢区、精整区、产品区、热处理区、磨辊间等。通过调度室的合理调度,使得每个区域的员工责任明确,工作各得其所,员工的调动和配合得到极大的发挥。

首秦的轧钢工艺布局与我厂大体相同:板坯在火焰切割后去毛刺,然后在原料库按照制定的计划堆垛,根据轧制计划将每一块板坯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入加热炉,其加热炉为高炉煤气步进梁双蓄热式大型板坯加热炉,3小时即可将板坯加热合适的温度;板坯得到合适加热后,由出炉辊道进入除鳞压力19MPa的高压水除鳞机,而后进入轧制区,经过精轧机的轧制后进入ACC快速冷却装置。当板经过11辊的热矫直机后有两条路线到达成品区:① >50mm的钢板直接通过2#步进梁式冷床下线,火切,手工喷号,检查,进入成品库;② ≤50mm的钢板则通过1#、3#冷床进入精整线;3#冷床下线后,便是超声波探伤,温度<70°探伤效果为佳。之后便是双边剪,定尺剪,然后钢板就到了成品区。

与我厂设备所不同的是首秦轧制设备由西马克制造,控制系统由西门子设计,自动化程度比较高。高压水除磷的喷嘴角度为15°,并保证喷嘴在板坯上方140mm处,这是除鳞最好的位置。其主轧机的压下装置,AGC布置在轧机支撑辊的下端,我厂布置在上端。首秦没有热分切剪,但是其切头有类似的功能;在热校直后便是热喷号机,方便于钢板的追踪管理;他们的2号冷床为步进式,且大于50mm的厚板直接通过2号冷床,不经过1号冷床(圆盘式);由于首秦部分板需要翻板检查,比如船板、压力容器板等,且其钢板下表面检查装置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产品结构的调整而取消,则其翻板装置布置在3号冷床后,剪切线以前,而我厂由于产品结构的不同,出现布局的差异,将翻板机布置在剪切线后。

首秦在定制支撑辊时一共只定了四根(全是进口的,现在国外的支撑辊交辊期已经到36个月),其中有一根出现了铸造缺陷,以至于影响生产。参考首秦的情况,我们厂在定制工作辊和支撑辊时可以考虑多定一套,以备不时之需要。现在首秦工作辊换辊采取轮换的方法,现在每周将下支撑绲换下,上支撑辊换做下支撑辊,上周磨好的支撑辊做为上支撑辊,同时可以使轴承得到均匀磨损,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在磨辊时,首秦要求修磨2个毫米,并磨干净氧化铁皮、保证圆度。

培训期间通过与首秦公司轧钢部参与筹备、建设的骨干交流,了解到许多相关注意事项,对我们今后的建设可以提供很好的借鉴和帮助,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将复习所学的首秦4300mm轧制线,精整区,磨辊间,成品区的工艺知识,设备的布局及其相关管理措施。同时,学习首秦3300mm板材厂的在轧制钢板多年来的经验和方法。

秦中板部分

秦皇岛首钢板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秦中板)始建于1992年,历时10多个月建成投产。其主打产品为厚6~80mm,宽1500~3000mm的船板和压力容器板等,其中船板获得了九国认证(中国:CCS,美国:ABS,英国:LR,德国:GL,挪威:DNV,法国:BV,韩国:KR,日本:NK,意大利:RINA)。秦中板采用目前现进的扁平化管理,适合高生产力的管理制度,在实施时体现出和谐的人性化管理。生产线大部分设备是从西班牙进口由美国制造的,通过技术改造,主轧机的能力提高到85万吨/年,这里面有着太多的东西值得我去学习,但是时间有限无法全面的学习到秦中板的精髓,以下是我的学习总结。

秦中板的学习分为理论学习和下厂实习两部分。在前面的一个半月的理论学习里,主要是针对设备管理方面的知识;在车间实习期间,跟随着秦中板的技术专员,学习现场管理。

一、管理方面的收获

1、中厚板生产线的主要设备:四辊轧机、立辊轧机、工作辊道、矫直机、定尺剪、分段剪、圆盘剪、工作原理介绍及日常维护要点,常见故障及典型故障分析。

2、设备使用维护规程学习及编制方法介绍;设备技术改造程序及典型改造相关程序文件学习。

3、通过学习《备件管理实施细则》,了解到如何制定备件合理库存,如何做好备件储备和供应工作,控制合理的资金占用;如何组织备件套件修配管理工作;如何做好计划、招标、采购、领用和消耗备件全流程协作。

4、设备检修计划的编制,组织实施,验收;作业率指标分解,管理考核;固定资产管理;设备台帐,图纸资料记录等档案管理。

5、设备管理办法:例修、小修、中修的组织与协调;工程外委及设备检修管理办法;技改项目实施细则;检修及备件的招投标管理。

6、全线液压设备分布及系统的操作与维护要点。生产线上液压润滑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在生产中发生的设备事故或故障以及处理方法和手段。液压润滑系统的维护、维修模式,备品备件的储备情况的管理制度。液压润滑系统运行过程中防止和杜绝“跑冒、滴漏”的方法和措施。

7、组织结构及设备管理方面的知识:生产结算、计划控制、成本及材料管理;集散件的加工和委托;装配记录、备件上机记录、备件定额等流程管理;检修周期管理的知识。

二、下厂实习收获

通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参观,我对运行车间和综合班所属班组管辖设备有了一个宏观、全面及理性的认识,尤其是对运行车间的天车班组和综合班的磨辊间有了相对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我觉得此次学习对我非常难得,学到了很多东西,相信在以后工作中将会有所应用。

在磨辊间期间了解到轧辊磨损变化的时间部分规律,它对板凸度设定、板平直度控制、带钢表面质量改善均会产生影响。在现场通过观察及与现场的技术人员的交流,了解到轧机工作辊和支撑辊的轴承座的拆装的注意事项,以及辊的修磨方面的知识。

在运行车间下属的天车二班的实习中了解到二班负责全厂24台天车,3台龙门吊机械设备的日常巡检,维护。设备故障的处理。班组九名员工分四组,承担着天车的巡检工作。该班组还负责矫直机以北地面生产线上电机设备的日常巡检与维护工作。天车设备巡检路线是:司机室------大车传动机构-------大车轨道-------小车传动机构--------小车轨道------小车滑道------小车拖缆-------卷扬机构--------滑线-------桥架-------配电柜。

通过这六个月的学习,首秦使我深刻的了解到板材生产的工艺流程,及相关设备的构成及其在整个工艺流程中起到的作用。由于实际工作经验的不足,发现在以往的工作中的不足与缺陷,在今后的学习工程中,我会努力学习首秦各方面工作、管理经验,不要局限于我本专业的知识,只要是对我们将来建设中板厂有利,有助于将来工厂投产的知识,都会尽我的能力去学,为将来中厚板的工作打下基础。

秦中板使我了解到,凭着满腔热情和对事业不懈的执着追求,将“设备维护”和“节能降耗”作为今后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加大技术改造投入,降低生产成本,保证生产顺畅。通过实战,让我进一步清楚自身业务知识的掌握程度,认识到不足,及时补救充电。我将会面临新生事物、新生理念的严峻挑战,我会不断充实完善自我,不断提高自己,为今后的中厚板工程而拼搏。

衷心感谢首秦公司的领导和关心和支持,每一位老师认真、仔细、全面的传授板材轧制的各个方面的经验和技术,我才有机会学习到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板材轧制知识。还有感谢秦中板公司的领导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全体员工无私的传授我们多年的工作经验。

田黎

秦皇岛实习总结 篇2

摘 要:秦皇岛野外地质教学实习是地质类专业学生步入地质殿堂的一个重要环节。野外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实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根据数十年来野外地质教学实习的实际体会,分析了我校及其它在秦皇岛开展地质实习高校的实习过程,总结了目前实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探讨了如何加强地质实习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措施。

关键词:实践教学,创新能力,秦皇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c)-0000-00

众所周知,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教学特征很明显的特殊学科,而地质认识实习更是该实践教学环节中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它的目的不仅仅是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野外独立观察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更是引导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的能力。为此,笔者根据近数十年来的野外地质认识实习的实际体会,分析了我校及全国数所在柳江盆地北方地质实习基地参加实习高校的实习过程,总结了目前实习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探讨了如何加强地质实习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措施。

1 目前的实习模式及存在问题:

1.1实习环节

柳江盆地-国家地质公园这所现有的地质资源宝库,为全国数所高校的实习基地,但多年来各高校的教学认识实习从实习计划、实习内容的落实、完成、实习要求、实习考核等环节中均为大同小异的三步曲。野外路线观察→室内资料整理(绘图、写报告)→实习考核

1.2存在问题

1.2.1实习经费的不足,影响实习计划的落实

数百平方公里的柳江盆地,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各种现象丰富多彩,但由于多数高校有关职能部门对认识实习重视程度及物价上涨的因素,实习经费仍停留在八、九十年代的水平上。为此,在实习任务的完成上,特别是在野外地质现象,地质路线的选择上受到制约,满足不了学生对地质认识实习多观察,多想象的动感思维!例如:学生在观察海洋地质地质作用,认识波浪,潮汐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时,在观察海岸地形地貌、认识海蚀作用等观察点时,较为理想的实习点多数为海边公园,要实地考查必须购买40-80元门票,因此,很多学校取消了这一地质现象的观察。

1.2.2传统的教学方法制约了学生野外独立动手、独立思考的能力。

各学校在野外实习的教学方法上,多数仍以教师前面跑,学生后面跟;教师前面讲,学生后面记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再加上线路长,内容多,气候炎热等因素,学生始终处在一个被动受教的状态,没有时间来仔细观察,没有机会来野外思索、提问、讨论、研究。例如张岩子-潮水峪观察路线,内容为:观察长龙山组-下寒武统的各组地层岩性,地层划分标志及各组的接触关系等,路程约10km的山路。在一天的时间计划中,要观察到数十个主要观察点,还要描述和绘图等,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组织讨论。

1.2.3野外成绩的考核方法,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

学生在野外实习结束后,在考核学生实习成绩时,虽然采用了野外综合评分制,但因本科教学、评估及各院校的教学检查,仍以室内完成的实习报告及所绘图件为主要依据,造成了女生比男生实习成绩高,部分学生抄袭实习报告,临模图件等的现象发生,使那些在野外地质实习工作中,动手多、动脚多、动嘴多、动脑多的部分学生的实习成绩不能完全体现出来,影响了学生野外实习积极性的发挥,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

2创新能力的培养

2.1转变传统实习观念,建立新的教学体系。

实习计划的制定,实习内容的落实是整个实习过程的关键。为此结合教学大纲,结合目前野外地质调查中采用的科学方法,对现有的实习计划进行修订,对实习内容的落实上精选野外实习路线尤为重要。

2.2师生间互动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实习质量的保证

学生是野外地质实习的主体,如何在开放、艰苦的野外环境中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使其他们尽快成为主角,教师应在实习的各环节中因势利导的改进教学方法,诱导和激发学生发现解释地质现象的能力,挖潜他们的主动能动性。例如在鸡冠山观察长龙山组的石英砂岩,海绿石石英砂岩中,通过海缘石这一特殊的指相矿物介绍,诱导和啟发学生对当时沉积环境的探索思维与想象;通过学生对石英砂岩中大型交错层理观察的素描,引发学生认识到水动力条件的强弱所对沉积构造的影响;通过对大型波痕的观察,使学生亲手测取波痕指数(波峰、波谷)波痕形态的特征后,启发学生在野外共同讨论沉积岩的沉积相。实践证明,此种互动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们在思想上从学习观察到探索发现的飞跃。

2.3针对地质现象的观察有目的的在实习区内引导学生自选小课题的研究

当学生们刚从学校教室里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引申到开放宏大的野外现场时,便会产生一种渴望,切盼探索,好奇的心灵状态。在此阶段过程中,特别是在某观察点的观察中,引发他们对所学、所看到地质现象产生联想和对比。为此,此时有目的的组织他们进一步研究和讨论,无疑是提高他们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例如学生在小傍水崖观察火山碎屑岩后,并会产生一系列的好奇,提出:火山喷出岩喷出期是如何确定的?火山口的具体地理位置?火山喷出的基本形式等;再例如有观察沙锅岩岩溶地貌时,联想到桂林山水、大理石林的独特景观,它们之间有何异同?可见在该阶段,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部分学生,提出若干结合低年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习有关的小课题让他们进行研究,去实习区相关观察点进行实地再观察研究,补充和完善第一手资料,回校再研究,最终写出小论文,为高年级独立科研论文和毕业论文打下基础。

2.4综合定量的考核方法

在当前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后,特别是励志奖学金的出现,更是使学生看重实习成绩的高低,因此那种以一本资料、几份图件、一份以抄书为主的实习报告已完全不能反映

出学生实习成绩。经过多年的野外实习,笔者认为以下考核办法较为合适:

以上几个方面是笔者多年野外教学的体会及思考,如何利用有限资源,更大调动学生在实践学习中的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是每个实习院校不断探索和思考的问题。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努力探索,不断改进,团结一心,学生才能在实习中有更大的收获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刘华.高校扩招对野外地质教学的影响及对策.中国科教创新导刊[J],2009,23:19.

[2] 王金友,吴孔友.提高秦皇岛地质认识实习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中国科教创新导刊[J],2008,31:65.

[3] 武雄,胡伏生,刘明柱,等.秦皇岛柳江盆地水文地质专业教学实习改革初探.中国地质教育[J].2008,4:164-166.

秦皇岛地理实习报告 篇3

秦皇岛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º30ˊ~119º50ˊ,北纬39º50ˊ~40º10ˊ。北倚燕山,南临渤海、东越长城与辽宁省绥中县邻接,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燕山山脉东段,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端的滨海冲积平原。

柳江盆地为我们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的主要地区范围。它位于秦皇岛市北,此中心距秦皇岛市28㎞,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统领。柳江盆地南北长约20㎞,东西宽约12㎞。大石河是本地区最主要的水系,盆地内以低山、丘陵地形为主,最高山峰为西北部的老君顶,海拔493.7米;最低处为东南部大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落,海拔为70米左右。在低山和丘陵之间,多发育有小盆地和河道,河道短小,河床全是砾石堆积,河床、河漫滩和阶地等河道地貌发育。实习区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北地台燕辽沉降带东段、古山海关隆起南缘的柳江向斜盆地内。其出露的地层中生界以前属华北地台型,而中生界侏罗系属环太平洋火山活动带。由于构造运动影响,使区内普遍缺失了中奥统至下石炭统、三叠系、白垩系及第三系。其它时代地层发育较好,出露较全,化石较丰富,个地层单位划分标志清楚,地层特征具有一定代表性。全区范围内出露的地层有上元古界青白口系,下古生界寒武系、下奥陶统,上古生界中中石炭统、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以及新生界第四系。

第二章

河流地貌

在秦皇岛地区河流地貌比较发育,主要以大石河为主。大石河发源于青龙县黄前山附近,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由西北向东南流经柳江盆地后在山海关西侧老龙头注入渤海。全长约70km,其中近60km河段流经山区,并有9条小河汇入,仅下游12km河段流经向海倾斜的平原。该河流域面积约为600多平方公里,其中560km2以上为山区,故为山区性河流。河床组成主要为砾石,少有粗砂和中砂。砾石的主要岩性为火山岩,其次为花岗闪长岩及花岗岩。流域内植被覆盖达50~60%,故水土流失不严重,河床相对较稳定。大石河水量丰富,年平均径流量多为1.68亿m3,补给来源以降水为主,所以平时流量很小,暴雨后洪水立即上涨,且暴涨暴落。

大石河由西北向东南流去,由于河床快速侧向移动,形成多条大致平行的河岸沙堤,它们组成多个迂回扇,因此河流较弯曲。沿途形成多级阶地,其中第一、二阶地非常明显,一级阶地面宽平而连续,二级阶地面宽展但不连续,阶地前缘的堆积物大部分已被剥蚀掉而基岩裸露。阶地后缘堆积物仍被保留下来,而且有一定厚度。三四级阶地为侵蚀阶地,不连续,第五级侵蚀阶地不明显。但是在实习当天只在西侧观察到二级阶地,在南侧观测到一级阶地。

实习当天在小傍水崖村西头观察到离锥山。离堆山是由于地壳上升,弯曲的河流随之下切(切入河曲地段的基岩),自由河曲就转为深切河曲,若下切过程中伴有较强的侧蚀,导致曲流颈被裁弯取直后切穿,原弯曲河道被废弃,曲流颈与废弃河曲之间的山丘即成为离堆山。而且离堆山主要为安山岩,形成于中生界,侏罗系蓝旗组的安山岩(偏灰绿色)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处于裂式喷发,岩被覆盖在北票组上,二者是角度不整合接触,此地层为最底层,并且此处为块状斜长角闪安山岩,其新鲜面为灰白色,挥发面为黄褐色。

小傍水崖为位于柳江盆地中部,组成岩石为基岩,形成于距今1.87~1.63亿年的中生界侏罗系生代侏罗系中系的火山岩。大石河及其支流在此汇合,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形成了离堆山,东侧呈陡崖状。

第三章 喀斯特地貌

在砂锅店村东石灰窑处我们看到北方少见的喀斯特地貌。而且我们所见的是地面喀斯特地貌,有明显石芽、溶沟等地貌。此处的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石灰岩,且以方解石为主。而且在形成喀斯特地貌的条件中,水和缝隙是必要条件。在喀斯特岩层的西侧,有明显花岗岩的侵入体,形成了明显的岩墙形状。由于花岗岩比石灰岩耐侵因此在地层处花岗岩要比石灰岩高出一段。

该地区的岩石中有黑色,说明该地区的岩石是硅质的石灰岩;而波痕的存在则证明了原来该地区是海。该地区出现了石芽、溶沟等熔岩地貌,石芽间的凹槽称为溶沟,溶沟中分布有少量的岩溶堆积物,溶沟是地表流水沿石灰岩表面的裂痕流动不断对石灰岩进行溶蚀所形成的。该地是大面积的单斜构造。

该地区虽然是地表喀斯特地貌却没有发育石林,原因是:石林的形成是由地质、气候、水文等许多因素有制的结合,甚至是巧合的结果,缺少了任何一方面都不可能形成石林。发育石林地貌,往往还要有盖层条件的配合,就是石灰岩顶部都要有一层其他掩饰的覆盖。此盖层的存在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盖层可以改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运动方式,造成局部水的集中,有利于盖层下石林的发育。二是盖层的存在可以保护早期形成的石林。然而,在此地区却没有该盖层的存在,因此也就未发育石林。

经过罗盘的测量,该地区石灰石的产状为:走向:北偏东13º;倾角:19º;倾向:北偏西82º

第四章

构造地貌

当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时便会发生弯曲、变形,从而形成褶皱。褶皱一般分为背斜和向斜两种在:向上凸起的弯曲构造称为背斜;向下凹的弯曲构造称为向斜。

在吴庄,由于褶皱形成背斜,呈东西走向,由岩层的新老可看出:该处在褶皱岩层的核部。从剖面形态看,呈叠瓦状具有典型的背斜成两翼叠瓦状,核部为黄色。

在柳江,其向斜的基底为古老变质岩系,出露于向斜北、东、南边缘。向斜两翼极不对称,东翼产状平缓且稳定,倾角在10º~15º间,地层出露为二叠系和石炭系,西翼产状陡立,倾角在40º~50º间,甚至倒转,地层出露为二叠系、石炭系和奥陶系。向斜轴紧靠西翼,所以东翼的出露宽度约为西翼的五倍,向斜轴面西倾,倾角约为40º。轴线在黑山窑—傍水崖—老君顶一线,核心是蓝旗组。由于受到强烈的挤压,岩层厚度变薄,甚至缺失,加上断层发育,因此,该地区少有开采价值的沉积矿床。

岩石因所应受力强度超过自身强度而发生破裂,使岩层连续性遭到破坏的现象称为断裂,虽有破裂而破裂面两侧岩块未发生明显滑动者叫做节理,破裂而又发生明显位移的则称断层。断层由断层面、断层线、断层盘和断距等要素组成。柳江盆地的鸡冠山就是由断裂构造形成的。

在鸡冠山鞍部,不整合接触对称角不同,相邻的新老岩层产状不一致。其间有剥蚀面相分隔,剥蚀面的产状不一致,与下伏底层产状不同。该地层形成后,因受强烈的构造运动褶皱隆起并遭受到剥蚀,形成剥蚀面。后地壳下降,在剥蚀面上接受沉积形成新地层。

鸡冠山南坡断裂带。在外力作用下,岩石被挤碎,颜色发生变化,岩石成分与石灰岩有差异,断裂时的高温使矿产元素改变,形成糜梭岩。其矿物成分是石英和长石,糜梭岩粒小,一般在0.5㎜左右。因此断裂处形成光滑的断裂面。用手触摸,可感觉到向一面用力较平滑,而反向触摸则非常粗糙。

鸡冠山中段南坡波痕岩石表面留有波致的痕迹,局部地区还留有小窟窿。波痕的形成是在古地质时期,岩石上的波痕方向反应古地质时期波浪的传播方向。古地质时期,波痕运动夹杂泥沙,对花岗岩基岩不断冲刷,下切侵蚀,形成小窟窿。这种形状的岩石只有在海浪中才能形成,而并非湖水或河水,所以可以证明鸡冠山原为海底。而且波痕比较宽大,波长相等,反映了滨海沉积环境,推断当时海底波动较大,水深较浅。经实地测量:波峰为15㎝左右,窄波谷为45㎝左右,宽波谷为50㎝左右。

如图所示:海绿石,是一种只有在海底才能形成的石头。而今却在鸡冠山上发现,更进一步说明了鸡冠山曾经为海底。

在鸡冠山平台巨石像北远眺,可以看见对面山上的汤河地堑地貌。地堑指的是两侧被高角度断层围限,中间下降的槽型断块构造。汤河地堑仅在一侧为断层所围限,因此汤河地堑是半地堑,成箕状构造。地堑的形成是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地壳在垂直上减薄,在上部形成两组剖面上共轭的高角度正断层。地堑有两组正断层形成,东侧正断层倾向北,西侧正断层倾向南。组成地堑两侧的岩石靠近鸡冠山,一侧发育成汤河河谷,河床顺直,河谷狭窄;北岸谷坡发育,河谷十分开阔。

第五章

风积地貌

风积地貌主要是指各种沙丘。依据沙丘形态与风向的关系,沙丘可分三种基本类型,即横向沙丘、纵向沙丘与多风向形成的沙丘。而在秦皇岛的翡翠岛最为典型的是横向沙丘中的新月行沙丘。新月形沙丘是一种简单的横向沙丘形态,其最显著的形态特征是平面图形如新月。沙丘的两侧有两个向前伸出的翼,新月形沙丘的剖面形态是两个不对称的斜坡,迎风坡凸出而平缓,背风坡凹而陡,相当于沙粒最大休止角。新月形沙丘高度不大,翡翠岛的大约有15米。由于滨海,沙粒供应比较丰富,密集的新月形沙丘连接,形成与风向垂直的新月形沙丘链,长达数百米。同时由于植被的覆盖程度不同,翡翠岛地区同时具有:全植被覆盖的固定沙丘、半植被固定沙丘和无植被覆盖的移动沙丘。

第六章

冰缘地貌

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冻融作用使岩石遭受破坏,松散沉积物发生分选和受到干扰,冻土层发生变形,从而塑造出各种类型的冰缘地貌。冰缘地貌中最为典型的是石河和石海。在祖山上也发育石河石海地貌。石河是由于在山坡上冻融崩解产生大量碎屑滚落到沟谷里,堆积厚度逐渐增大,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的整体运动而形成的。石河的运动速度中间快,两侧慢。祖山画廊谷石河粒径很大,石头光滑,表面附着苔藓,表明该地区气候转暖。石海是在寒冻分化作用下,岩石遭受崩解破坏,形成大片巨石角砾,就地堆积咋平坦的地面上形成的。

第七章

海底与海岸地貌

一、海积地貌

海岸带的松散物质在海浪变形作用力推动下移动,并进一步被研磨和分选,便形成海滨沉积物。由于地形气候等影响而使波浪力量减弱,海滨沉积物就堆积下来形成各种海积地貌。在波浪入射角处发生,泥沙发生堆积,秦皇岛海岸广泛发生镶岸地貌。在沙坝或连岸防波堤两侧堆积更为明显。在湾口处形成向陆弯的沙咀。北戴河老虎石与岸边之间是波影区堆积的陆连岛。秦皇岛地区海岸带水下岸坡上发育3~4道水下沙坝。自海滩向海第一道沙坝落潮是露出水面高0.5米左右;第二道沙坝落潮是坝顶距海面不到1米,在海滩上看到沙坝上的波浪破碎;第三道沙坝落潮时坝顶距海面2米左右。它们是波浪向岸传播过程中每次破碎能量降低堆积而成的。

二、海蚀地貌

变形波浪及其形成的拍岸浪对海岸进行撞击、冲刷,波浪挟带的碎屑物质的研磨以及海水对海岸带基岩的溶蚀,统称为海蚀作用。海蚀作用在海岸带形成各种海蚀地貌。海蚀地貌类型有:海蚀穴、海蚀崖、海蚀拱桥和海蚀柱、海蚀台。

此处岩石又远古火山喷发而形成,以岩浆岩为主,岩石受海洋水动力作用,常见有海浪作用、潮汐作用和洋流作用,使此处形成有特色的海蚀地貌,有海蚀崖,海蚀柱,海蚀拱桥和海蚀平台等,形成原因有冲蚀作用,磨蚀作用等,使岩石破碎。在鹰角岩以北至赤土河入海口以北可以看到明显的海蚀崖、砂岸、海蚀及海蚀阶地等地貌类型。

在海蚀崖与高潮海面接触处,常有海蚀穴形成。海蚀穴逐渐扩大后,上部的崖石失去支撑而垮塌形成陡崖,称为海蚀崖。海蚀崖常沿岩石的断层面和节理面发育。在其坡脚下常堆积有崩坠下来的岩块,这些岩块如果不被波浪搬走,海蚀崖的坡角将受到保护而不再后退。

第八章 人文地理

花场峪和齐长城是战国长城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花场峪段的齐长城主要是以硅石为主而筑成。其险峻程度不小于八达岭等其他著名的险峻的长城。

联峰山公园又称莲蓬山公园。位于北戴河海滨中心西部,景区占地6000多亩。公园始建于1919年,是北戴河最大的森林公园.景区最高峰海拔153米,是北戴河的制高点。山顶建有望海亭,可登亭远眺。各式楼房别墅,掩映在松涛之中,别有情趣,其中最著名的有“林彪楼”和“张学良将军楼”。民国年间号称的“海滨二十四景”中有二十处就在这里。

老虎石海上公园位于北戴河风景区中心,占地总面积3.3万平方米,公园内形态不一的礁石,状似群虎。碧海、金沙、碣石。老虎石,如镶嵌在渤海之滨的一颗明珠,闪烁着诱人的光辉,它以其绚丽多姿的崭新面貌,迎接中外游客。

角山长城距古城山海关北约3公里,滨海城市北戴河有40公里。系燕山余脉,是关城北山峦屏障的最高峰,海拔519米。其峰为大平顶,平广可坐数百人,有巨石嵯峨,好似龙首戴角,故名。角山景点,主要有角山长城、敌台、角山寺、瑞莲捧日。角山是万里长城从老龙头起,越山海关,向北跨越的第一座山峰,所以人们又称它为 “ 万里长城第一山 ”。

老龙头位于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城南5千米处,是明代万里长城的东部

老龙头

起点,也是万里长城唯一集山、海、关、城于一体的海陆军事防御体系。在600余年的变迁中,老龙头书写了一部历尽沧桑的历史,为爱国主义提供了良好的教材。老龙头距山海关4公里。明朝时的长城东起老龙头,西至嘉峪关,全长12700里,横跨崇山峻岭,蜿蜒发一条巨龙入渤海,故长城之首称“老龙头”。老龙头由入海石城、靖卤台、南海口关和澄海楼组成。澄海楼高踞老龙头之上,为明代所建,清康熙、乾隆年前重修。楼上有明朝大学士孙承宗所书“雄襟万里”和清乾隆皇帝所书“澄海楼”匾额。楼壁镶嵌有数块历史名人手书的卧碑。自澄海楼南下3层城台有一独耸的石碑,镌刻着“天开海岳”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第九章 实习感悟

近十天的实习已经结束,但是我还是不能从愉快的实习生活中走出来。这次的实习给我带来了太多的收获。

在这次实习中,通过对野外地质、地貌的观察和分析,使我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课本知识不再是死板的文字,而是在我脑海里形成了一幅幅鲜活的画面。我也得到了机会把学习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从而培养了我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此外,我还掌握了野外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如:用罗盘辨别方向、岩石产状的辨别等。

在学习的同时,我还游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优美景色。在实习中还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秦皇岛地质认识实习报告. 篇4

关键字:实习报告

秦皇岛地质认识实习是对我们在第一学期所学《普通地质》课程的综合考查。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学会了很多课外知识,也能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这次实习的目的是让我们以地质工作者的身份第一次比较全面的认识大自然;从大自然中理论联系实际,充实巩固基础知识,学习掌握野外工作方法;体验地质工作特点,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实习任务是根据秦皇岛地区实际地质概况,集中进行具有代表性的路线地质观测。主要完成一下任务:第一,由老至新了解华北型沉积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岩性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和沉积矿产,建立地质发展的时﹑空概念。第二,初步掌握工作区出露的主要岩石类型及其特征与区别标志,尤其是沉积岩与岩浆岩的野外判别。第三,沿大石河和山海关~北戴河观察外动力地质作用,重点是河流和海洋的地质作用过程及其所形成的各种地貌景观。通过观察分析,逐步确立海陆变迁﹑地壳演化及将今论古的基本概念和地质思维的独特方法。第四,观察区内向斜构造和主要断裂构造及其鉴别特征和依据,弄清柳江向斜、柳江盆地及柳江向斜盆地的内涵。最后,熟练掌握地形图的使用﹑路线地质剖面的测量,利用地质罗盘测量地层产状及野外地质记录等基本地质工作方法。

内容是:矿物的肉眼鉴定方法和常见矿物的识别;自然界三大岩石的鉴定和常见岩石的识别;新老地层的踏勘和正常层序的建立;地质构造的观察和判别;化石的意义和作用;各种地质作用现象的观察和成因探讨等。地质罗盘的用途和使用方法;野外地质路线的选择和地质记录;基本地质图件的阅读;地质剖面素描图的绘制;地质摄影;标本的采集和编录;地质报告的编写等。在业务方面有地质内容的观察﹑理解;具体问题的探讨﹑解答;总结工作的安排﹑变动;具体人物的协调﹑机动等。在生活方面,衣食住行的选择﹑管理;实习时间和业余时间的调配;生活经验的摸索﹑积累等。另外还有组织管理方面,实习准备、时间观念、集体荣誉、社会公德、安全教育等。这次实习于2008年7月15日起截至7月23日,具体安排如下: 7月16日:揣庄—288高地 7月17日:潮水峪 7月18日:山海关老龙头 7月19日:鸡冠山

7月20日:石门寨亮甲山 7月21日:吴庄

7月22日:北戴河鸽子窝、老虎石 7月23日:就地放假

秦皇岛实习地区自然地理概况:秦皇岛地处东北、华北交通要道,山、海相接,交通方便,气候宜人,降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400—1000mm,集中在7、8月份,平均气温在23﹒6℃。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9°30′~119°50′,北纬39°50′~40°10′。面积为7523平方公里,人口约300万。包括三区四县:海港区、北戴河区、山海关区:抚宁县、昌黎县、芦龙县、青龙县。岩石特征及类型:

1、火成岩 深成侵入岩 浅成侵入岩 喷出岩

2、沉积岩 ①陆源沉积岩 砾岩 角砾岩 粗砂岩 中砂岩 细砂岩 粉砂岩 泥岩

②内源沉积岩—灰岩 砾屑灰岩(竹叶状灰岩)鲕状灰岩 泥质灰岩 豹皮灰岩

3、变质岩

秦皇岛地区矿业比较丰富,其中以玻璃制造业为主,还有用石灰岩制造的石料、水泥用石灰岩、溶剂用石灰岩。地貌特征为中低山区,山区的分类是:低山区 海拔<1000米

中山区 海拔1000米—3000米 高山区 海拔>3000米

秦皇岛地区主要的河流为大石河。

地质构造:

1、褶曲 柳江向斜(不对称)

向斜长度为20公里,宽度为12公里,地层产状比较陡。

2、断层 第二章 地层

秦皇岛石门寨地区的地层:

元古代 中元古界主要是肉红色浑河岩化钾长花岗岩

新元古界 青白口群 景儿峪组 厚度28米 中上部分粉红色薄层泥灰岩,底部砂岩。

下马岭组 厚度91米 紫红色、黄绿色、灰黑色及蛋青色等杂色页岩,底为砂岩,含砾岩。

在鸡冠山我们观察了绥中花岗岩,这里的岩石是青白口系下马岭组的岩石,鸡冠山下缓上陡。第一个观测点在八岭沟村头鸡冠山脚下。这里的点位是北纬40°02′29″ 东经119°31′16″ 高程89.31米。这里的沉积关系属于角度不整合。

鸡冠山地层接触关系示意图 第二个观测点:鸡冠山的安部。

点性:绥中花岗岩与青白口系的接触关系。

属于角度不整合,不整合面可以作为储油、储水的场所下马岭组的岩石为底砾岩,成份是绥中花岗岩,被二氧化硅交接。若有底砾岩则是地层分解,下面是石英砂岩,粗粒结构,层理明显,是制造玻璃的原料。点位:北纬40°02′40″ 东经119°30′58″ 高程196.77米。

古生界 寒武系 下统 府君山组 厚度146米 暗灰色豹皮状含沥青质白云质灰岩。

馒头组 厚度71米 砖红色泥岩、页岩,底部角砾岩 中统 毛庄组 厚度112米 紫红色页岩,含白云母碎片。

徐庄组 厚度102米 黄绿色、暗紫色粉砂岩,细砂岩夹少量鲕粒灰岩透镜体。张夏组 厚度130米 下部鲕粒灰岩夹黄绿色页岩,上部鲕粒灰岩夹泥质条带灰岩。形成于碳酸钙过饱和的海和湖的地方。是由于波浪作用和潮汐作用形成的。

上统 固山组 厚度102米 上、下部为紫色砾屑灰岩及粉砂岩,中部为灰色灰岩。沉积物经过搬运、破碎、磨蚀、沉积形成竹叶状灰岩,有藻灰岩、钙藻。叠层石中富含藻类的纹层。

长山组 厚度18米 砾屑灰岩,粉砂岩及页岩互层。命名于唐山市长山沟。与固山组地层接触关系为整合关系。

凤山组 厚度92米 黄灰色泥灰岩夹砾屑泥灰岩,黄绿色钙质页岩夹泥质条带灰岩。命名于唐山市赵个庄凤山。

在288高地我们观察了 凤山组的地层,点位:北纬40°09′46″东经119°36′47″高程249.27米。

寒武纪与元古界的青白口系的地层接触为平行不整合。

奥陶系 下统 冶里组 厚度126米 下部微晶纯灰岩夹少量砾屑及虫孔灰岩,上部灰色砾屑灰岩加灰绿色页岩。

亮甲山组 厚度118米 中厚层豹皮灰岩,下部夹少量砾屑灰岩、钙质页岩。中统 马家沟组 厚度101米 暗灰色白云质灰岩夹白云岩,含燧石条带白云灰岩,顶部少量灰岩。

石炭系 中统 本溪组 厚度82米 下部为铁质砂岩或褐铁矿(山西式铁矿),上部为粉砂岩及页岩。

上统 太原组 厚度51米 灰黑色粉砂岩,以含铁质结核为特征。

总体为灰色,含有煤,但煤中黄铁矿多,煤质不好。采出来的煤中有煤矸石,煤矸石是非煤物质。煤层中有顶板、夹矸和底板。

在点位:北纬40°05′28.051″ 东经119°34′52.591″ 高程145.24米的亮甲山我们观察了太原组和山西组的岩层。在这里老师向我们讲解了煤的形成过程:煤——可燃有机岩 成煤环境——泥炭沼泽

古植物遗体→泥炭→褐煤→烟煤→无烟煤→天然焦→石墨

二叠系 下统 山西组 厚度61米 灰黑色中细粒长石杂砂岩、粉砂岩,炭质页岩及粘土岩,该地层含煤。总体为灰黑色,下部是灰黑色,其中页岩多,含有煤;上部为灰黄色或灰绿色。

下石盒子组 厚度115米 中粗粒长石杂砂岩,第二、第三韵律顶部为A2,A1粘土岩层。

有黄绿色砂岩,灰绿色泥岩,含有煤线。巨厚层状的黄绿色含粒石英杂砂岩,是纯陆相。

上统 上石盒子组 厚度72米 中厚层状含砾粗粒长石砂岩,夹紫色细粒砂岩,粉沙岩。

在秦皇岛地区厚度为100米,在山西厚度为300米。在秦皇岛是河床发育,有局厚层状的石英含粒杂砂岩,是黄绿色。

石千峰组 厚度150米 粉砂岩,泥岩夹少量砾岩,粗粒至中细粒砂岩和杂砂岩。

石千峰组为二元结构,一层砂岩,一层泥岩。砂岩为灰红色,风化面为黄绿色或铁锈色,有砾岩,有斜层理,使河流特征。泥岩为紫红色,不抗风化,厚度在100米左右。

中生界 三叠系 上统 黑山窑组 厚度162米 灰白色中粗粒长石石英杂砂岩,炭质页岩,粉沙岩,含煤线。

侏罗系 下统 北票组 厚度493米 下部:砾岩和含砾粗砂岩为主,夹少量粉砂岩、页岩,厚278米。上部:以粉砂岩,灰质页岩为主,含煤线,厚215米,底部为砾岩。

中统 蓝旗组 厚度大于1000米 下部:灰绿—黄绿色安山质流纹质集块岩夹凝灰岩和火山熔岩,厚100米以上,中部以中性为主,安山质、角闪安山质、粗安质火山熔岩,集块岩与火山角砾岩互层,厚400米,上部为中基性,黑绿色、紫红色、青灰色玄武质火山熔岩,集块岩互层,厚600米以上。

在小傍水崖的西北方我们见到了离堆山,离堆山是河流曲流发育过程当中,河床改道所遗弃的河间高低。

这里的岩层属于蓝旗组的岩层,风化面蓝绿色,岩性是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根据岩性组合分为上部、中部和下部。下部偏酸性,以灰绿、浅黄绿色安山岩、流纹质集块岩、夹凝灰岩和火山熔岩为主;中部以中性为主,为灰绿色安山岩、角闪安山岩、集块岩及火山角砾岩互成,厚度约400米;上部以中基性岩为主,岩石类型为黑绿色、紫红色及青灰色玄武质安山质火山熔岩和集块岩互成,厚度在600米以上。

上统 孙家梁组 厚度350米 为一套灰色酸性和中碱性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包括流纹质、粗面质,粗安质火山熔岩,凝灰岩,火山角砾岩及集筷岩。新生界 第四系 厚度25米 冲积粘土、砂砾石层及部分黄土堆积,同下伏岩系为不整合。第三章 火成岩

火成岩是三大岩石中比较常见的岩石。

在第一天的路线中我们看到了璜斑岩。在第一天的实习路线中我们观察了寒武纪到奥陶纪纪的岩石。实习路线:基地(上庄坨)—槐树店—半壁店—石岭—小刘庄—揣庄

璜斑岩为显晶质火成岩,颗粒均匀。为侵入岩,侵入到煤层里,它对煤油影响。这里的点位是北纬44°09′26″ 东经119°36′52″ 高程168.48米

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篇5

实习报告

哈尔滨学院

理学院

地理科学11-1班

王振

11052118

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一、前言

在接受了一个学期的地质学基础以及地貌、水文等相关内容的学习后,在康春国、孙雅萍两位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迎来了进入大学以来的第一次野外地质考察。

二、实习地点介绍

本次考察的地点在我国著名的滨海旅游城市—河北省秦皇岛市,主要活动区域是其境内的柳江盆地。

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南临渤海,北依燕山,地处燕山山脉东段,是华北通向东北的咽喉要冲,交通便利。其境内有多条高速公路通过;秦皇岛港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天然不冻港;山海关机场也与国内各主要城市通航。

秦皇岛市下辖海港、滨海和山海关三个区以及抚宁,昌黎,卢龙和青龙四个县。秦皇岛目前形成了以港口、旅游和玻璃工业为主体的新兴城市,海港区素有“不冻港”“玻璃城”的美誉。秦皇岛地区农业主要种植玉米、小麦、高粱等,山坡多种植果树,尤以桃树为主,有煤,耐火粘土,建筑石材以及水泥原料等,其中煤矿业具有悠久的历史,但规模多为小型。

秦皇岛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0.5℃,一月最冷,最低气温为﹣21.5℃;七月最热,最高气温为39.9℃;年降水量为400-1000mm,平均695.5mm最大年降雨量为1273.5mm,降雨期集中在每年的7-8月,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冬季降雪稀少,降雪期多在11至次年的4月份,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1646.8mm,为多年平均降雨量的2.3倍,蒸发量最大月份为5月,一般为234mm,占全年蒸发量75﹪,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1.7﹪,最大湿度为87﹪,最小为0,干燥度为平均1.3左右。本区风向主要受季风影响,季节的变化规律是夏季多西南风,冬季多东北风。由于常风向是西南,强风向是东北,故海岸侵蚀,堆积和滨岸沙丘堆积方向,均与风向一致,二者密切相关。

秦皇岛地貌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属丘陵区。柳江盆地位于燕山山脉东端,为南北延伸的低山丘陵区。北东西三面为燕山期花岗岩形成的陡峭山岭所包围,东南面多为丘陵。最高峰出现在西北部的老君顶,海拔493.7m,最低处为东南部大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落村,海拔70m左右。境内的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汤河,代河和洋河等,均系入海河流,为临海小型水系。

本次实习的主要区域柳江盆地位于秦皇岛市抚宁县境内属石门寨乡管辖,南起黑山窑村,北至义院口长城脚下,长约15千米;东起张崖子村,西至吴庄—山羊寨一带,宽约12千米,总面积约180平方千米 柳江盆地内各时代地层具区域代表性且出露,岩石类别也比较齐全,地质构造清晰直观,外动力地质现象较多,此外,在海滨和山海关一带可以观察到很多海洋地质作用现象及各种地貌。总之,在秦皇岛地区盆地内,地质现象丰富、露头清楚、种类齐全、极易进行野外地质观察和将今论古的分析,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地质实习场所。

三、实习路线

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1、北戴河实习基地→砂锅店→潮水峪

2、北戴河实习基地→亮甲山→石门寨

3、北戴河实习基地→杜庄乡八岭沟村→鸡冠山

4、北戴河实习基地→上庄坨→傍水崖→吴庄→花场峪

5、北戴河实习基地→山羊寨→祖山

6、北戴河实习基地→鸽子窝→翡翠岛

四、具体实习内容

实习路线1 主要学习内容:①认识罗盘针并学会使用罗盘针测量岩层产状;②认识花岗岩岩墙;③了解并掌握石灰岩地貌类型。

①岩层产状包括三项内容,即走向,倾向与倾角。产状的测量方法:走向:延伸方向,假想平面与岩石交线

倾向:垂直走向,罗盘针短边放于走向线时N

针指向

倾角:长条形气泡向下,使气泡居中,读数 ②在地三观察点潮水峪村西侧观测到黄色的侵入石灰岩的花岗岩岩墙,呈竖直状。

③在第二观察点砂锅店东山脊东侧采石坑发现有层理的石灰岩,但层理厚度不一,其中层理厚的沉积环境稳定,来源丰富;层理薄的沉积环境不稳定,来源不丰富。

在第四观察点潮水峪村西头发现石灰岩断层,上盘下降,下盘上升,为正断层,是重力作用使其塌陷

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实习路线2 第一观察地点,亮甲山东坡,该处剖面与砂锅店潮水峪的倾向走向以及倾角大致相同,属奥陶纪。该处主要为辉绿岩。辉绿岩为基性浅层岩,近于黑色,或黑灰、灰绿色,一般为细粒或中粒结构,有时有较大的斜长石斑晶,呈柱状或板状。该处主要矿物为富钙斜长石和灰石,还有少量橄榄石和角闪石。第二观察点,亮甲山北坡。该处岩床呈一个面状而不是呈条状,与整体岩石倾面相同,顺层侵入(顺着层理侵入),岩墙呈灰绿色,为辉绿岩,贯穿岩床,与前岩床无成因上联系,从下方侵入,因为下方较宽,如果有成因上联系,则是从岩床处向下侵入,并且上宽下窄。第三观察点,亮甲山北坡。第四观察点,石门寨西门外养鸡场(柳江向斜盆地东脊),周围竖直高大的为燕山,剥蚀状较矮的为柳江盆地,该处东坡和缓,西坡陡峭,主要为白云质灰岩。在马家沟主体的顶层,碎石主要为铅土矿。

实习路线3 第一观察点,八岭沟村西头,山的凹部为鞍部,中间通开称为垭口,顶部呈平状的山为平顶山或桌状山,山的上部石质主要为石英,下部为花岗岩,石英砂岩为制玻璃的原材料,由此观察可知,此地曾经为海洋。第二观察点,鸡冠山南坡,此坡花岗岩为岩浆先期冷却形成的,辉绿岩为花岗岩形成后中断,先形成的花岗岩,后形成的辉绿岩。南坡较多的岩石有:灰石,石英,黑云母(基性斜长石),较少的岩石有:橄榄石和角闪石。第三观察点,鸡冠山西坡,此坡石英砂岩较多,上部较薄,为海绿石,推断可知曾经为浅海。第四观察点,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鸡冠山北坡,此坡花岗岩较多,其中花岗岩包括石英和长石。第五观察点,鸡冠山顶中部采石坑,观察到有断层,并且为右旋平移断层。第六观察点,鸡冠山顶中部采石坑东侧(断层),上层上升,下层下降,此类型断层称为逆断层。第七观察点,鸡冠山东山脊顶部,该处岩石表面有浪层痕,由海浪作用形成,一般在海岸地区的岩石表面易形成浪层波痕。八观察点,鸡冠山最东部。第九观察点,东山脊崖下,该处的岩石为该地区最古老的岩石。

实习路线4 主要实习目的:了解河流的侵蚀,搬运,堆积,河谷地形和沉积物特征。第一观察点,上庄坨村大石河旁,东部旁曲河段,水流的内部特征,了解横向环流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貌特征。河漫滩沉积物特征:凹凸岸受地转偏向力,所以是形成河谷不对称的主要原因,其次阳光的照射,植被的分布,岩石的布局及土壤的成分和硬度对河谷的不对称也有一定影响。河流沉积物的标准,二元结构一般下面为砾石,而上面为沙。河流的分布,一般河岸的地方有水叫河床,无水的为河漫滩。经过河流的长期冲刷和堆积,形成一级阶地,二级阶地及多级阶地,上游的砾石较大,下游的砾石较小,但下游的磨圆度较好,较光滑,多为鹅卵状及球状。该处的岩石主要为火山集块岩,火山晶屑岩,鞍山岩。观察表明,此地区曾发生过岩浆喷出活动。第二观察点,傍水涯,向上游走为离堆山,主要岩石为鞍山岩,由水流冲积形成。第三观察点,吴庄垭口,此处由沉积岩过渡到页岩,观察可知,该地区曾发生过剧烈地质构造运动。一切构造运动都来源

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于内力,由于内部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而释放能量,是内反应的直接能量来源。吴庄垭口地区不是标准的背向斜结构,角度不整合,因为原有岩石受到一定影响,以一定角度与上层岩石接触,最终导致角度不整合,造成背向斜不对称。第四观察点,花场峪村。燕山山脉的主体为花岗岩。倒石堆的形成过程:碎石→风化作用→坡谷地带崩塌,最终形成。

实习路线5 第一观察点,山羊寨,该地区为奥陶系石灰岩地形,原本水平的岩层现已直立。落水洞:该类洞形为钙质结核,流水作用形成的钙质积累,主要成分为硫酸钙,硫酸钙异常坚硬,且形状不规则,有大有小。第二观察点,山羊寨垭口。背斜:中间对称,中间越尖锐,表明该处受力越大,中间越平缓,表明该处受力越小。第三观察点,车厂村,该处主要为鞍山岩和浅层深入岩(泥质页岩),侵入作用非常明显,标准的侵入接触的标志,俘虏体。第四观察点,祖山的岩体在垂直方向上节理非常明显,因为经常发生塌方,所以非常险峻,垂直节理逐渐加大,成为壮丽景观“一线天”。

实习路线6 第一观察点:鸽子窝,观察海洋地质作用,描述海岸、海石及海基地貌,描述浅水波浪的变形。岩石的海岸在海浪的侵蚀下形成海蚀崖,海蚀平台和海蚀残丘。第二观察点,翡翠岛,沙丘的形成原因:海退形成沙滩,由于陆地拢升作用,温度变冷的影响以及季风的夹击,从而形成沙丘。星月沙丘:在形成沙丘的过程中,由于中间有阻碍物

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阻挡风的吹过,从而形成沙丘,并且星月沙丘还可移动,但移动速度比较缓慢。

五、柳江盆地地质史

柳江盆地于晚元古代早期发生海侵,在长期遭受风化侵蚀而使地势平缓的古老变质岩系之上,开始接受沉积,直至古生代,沉寂了厚度较大的相互平行的岩层,柳江盆地与华北广大地区一样,有过时间长短不等的上升侵蚀期,如自中奥陶世起至中石炭世初的漫长时期,遭受风化侵蚀,以致上古生界与下古生界之间有一个长时间间断所造成的平行不整合。景儿峪组与下寒武统府君山组之间有一个较简短的沉积间断。上古生界的中晚石炭世为海陆相互交错,而至二叠纪时全为陆相,在陆相的沼泽环境下有煤形成,自晚元古代至古生代末,古地理曾有明显复杂的变化,尽管海陆变迁,但柳江盆地只发生过平稳的升降运动。这个时期的所有岩层的接触关系都是整合或平行不整合,而没有角度不整合的接触关系。

从中生代以来的整个中生代时期里,所经历的构造变动在性质上与古生代不同,中生代的构造变动使本区的。青白口系及古生界地层发生褶皱及断裂,经历几个阶段后形成了柳江向斜。自二叠纪末至朱罗系沉积之前,本区发生了强烈的构造变动,岩层发生褶皱。在这次构造变动之后,本区产生了地形上的差异,形成北高南低,以致朱罗系沉积之前,古生界地层在不同地区遭受不同深度的侵蚀

在下侏罗统的下部岩层沉积之后,又有一次构造变动,致使朱罗系下部岩层发生平缓的变形,并改变了盆地的沉积中心,上部的岩层

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明显的超覆在下侏罗统下部岩层之上。在柳江向斜西翼,它超出了下侏罗统下部岩层的沉积范围,而角度不整合于古生界岩层之上。由此可以推断,柳江向斜在当时已具有不对称的特征。此后,柳江盆地再次发生强烈的构造运动,引起多次猛烈的火山喷发活动,向斜核部大面积的中性火山岩层不整合超覆于下侏罗统的上下两组岩层之上,而在向斜北缘的长山北坡、青龙山等地,中性火山岩甚至不整合超覆于二叠系、奥陶系地层之上。燕山晚期的岩浆侵入活动行成的花岗岩岩基,对柳江向斜的构造形态也有一定影响。新生代时期有明显的上升运动,全区遭受剥蚀,第三纪末因气候较热,有红色土形成,其后继续上升。至第四纪末,海水有一定撤退,因而在山海关至秦皇岛一带的海岸上遗留有砾石堤,并且有海蚀平台出露水面。

六、柳江盆地地质构造

基本构造特征

柳江向斜为一个近南北向不对称的短轴向斜,其大地构造属华北地台燕山沉降带东段,山海关隆起南缘。山海关隆起的范围包括遵化以东,锦州以西,山海关以北的三角地带。根据构造形态特征,该向斜可分为东翼区,西翼区,北部义院口区及西南部上平山区。以向斜南部的韩家岭至北端的板厂峪一线向斜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为东翼区,其他三个区位于西部。

柳江向斜的基底是与青白口系长龙山组不整合的早元古代变质岩系—绥中花岗岩,主要分布在向斜的北,东及南部边缘。六降想写的西部及东南外缘发育有中生代燕山晚期的花岗岩侵入岩基,如响山

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花岗岩体和后石湖山碱性花岗岩体,它们在地势上构成高峻险要的 山地。根据构造形态特征,该想写可分为东翼区,西翼区,北部义院口区及西南部上平山区,以想写南部的韩家岭至北端的 板厂峪一线将想写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为东翼区,其他三区位于西部。东翼区地层出露面积宽,除个别地段发育有次一级的褶曲外,总体近于单斜构造。岩层向西倾斜,平缓而稳定,属简单构造类型。

断裂构造

本区断裂构造有南北向、东西向、北西向、北东向,但以南北向断裂最为醒目,其次为东西向;在断裂的活动强度和规模上,均表现为西强东弱。在断裂面的力学性质上则表现为多期次构造叠加,具有复合断裂的特点该断裂在浅水营至北林子一端呈进南北向延伸。在石门寨东门126高地,断层向东倾,倾角85°。西盘为张夏组鲕粒灰岩,叠层石灰岩;东盘为亮甲山灰岩(含舌卷罗,满洲角石)。断裂带内为硅化角砾岩袋,在平面上呈锯齿状。在126高地北采坑,该断横剖面断层走向N25°E,倾向南东,倾角60°,断裂带宽15米。由东向西依次是正长斑岩岩脉,硅化角砾岩和石英脉。断裂带东侧见有10cm宽的断裂缝,内见有断层泥,片理化及断面上的垂直擦痕,表明该断层张性活动后曾受过挤压。在潮水峪一带,断层走向N20°E,倾向东南(实际上倾向为东西向摆动)。上盘为凤山组泥质条带状灰岩;下盘为冶里组厚层灰岩。断层面无论在倾斜方向上,还是在走向方向上均表现为舒缓波状。断面上镜面,阶步以及断裂带内挤压透镜体等特征明显。

秦皇岛地区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七、结束语

为期九天的野外地质实习结束了,在这几天的野外实习过程中,我收获良多。

首先,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在实习开始前,老师将两个班的同学分成六组,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男生进行攀爬测量的工作,女生负责记录数据的工作,圆满的完成了对岩石产状的测量工作。

其次,我认识到,在野外的地质考察工作,一定要本着严谨,务实的态度,不论是测量还是记录,都不容半点马虎,一个小小的错误,都可能让整个团队的辛苦努力付诸东流。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作为一个地理人,不论从事的是哪方面的地理工作,野外实地考察都是非常重要的,书本上的图片和表述不及野外实际情况的十分之一,没有野外的实际经验,一位照本宣科,对地理研究与教学起不到任何作用,甚至还会产生反作用。

上一篇:押运驾驶员年终总结下一篇:母爱日记200字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