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管理知识点汇总

2024-04-30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管理知识点汇总(共8篇)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管理知识点汇总 篇1

1.“安全”就是所存在的发生事故的危险程度是可以接受的;

2.“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3.“事故隐患”泛指: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 4.“危险性”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故后果的严重性的二元函数; 5.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工伤事故分为20类;

6.“预防为主”:事先控制不可接受的危险,控制事故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 7.管理系统“六特征”: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适应性; 8.运用系统的原则:动态相关性、整分合、反馈、封闭; 9.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动力、能级、激励;

10.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偶然损失、因果关系、3E(技术、教育、法制)、本质安全化; 11.按安全生产绩效予以考核是对人本原理的动力原则和激励原则的应用; 12.利用能级原则,可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 13.“连锁”装置是对预防原理的本质安全化原则的应用;

14.预防原理:预防为主,通过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15.预防原理的“偶然损失”原则: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 16.强制原理:安全第一原则、监督原则;

17.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5因素”: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18.通常所说的“安全”或“危险”只是一种主观判断,这一观点是包括在系统安全理论中; 19.事故致因理论中的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可以利用各种屏蔽来防止意外能量或有毒物质转移而防止事故的发生;

20.事故致因理论中的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避免事故的发生; 21.事故预防:使事故不发生,事故控制:使事故发生后不造成严重的后果; 22.安全生产“五要素”:文化、法制、责任、科技、投入; 23.企业是安全投入的主体;

24.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所涉及人员:主要负责人、其他负责人、职能管理机构及工作人员、班组长、岗位工人;

25.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职责:责任制、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安全投入、督促检查、消除隐患、应急预案、报告事故;

26.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应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防止形式主义。27.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计划的下达):计划报总工程师审批,由厂长下达到有关部门贯彻执行;

28.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原则:必要性和可行性、自力更生与勤俭节约、轻重缓急与统筹安排、领导和群众相结合;

29.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内容:单位和工作场所、措施名称、措施内容与目的、经费预算及来源、负责设计和施工单位及负责人、开工和竣工的日期、措施使用方法及预期效果; 30.安全培训教育:

一、高危行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资格培训48h,再培训16h;

二、其他单位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资格培训32h,再培训12h;

三、高危行业新从业人员:72h,再培训20h;

四、其他单位新从业人员:24h;

31.单位实施新工艺、新技术或使用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对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32.“三同时”内容: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试生产—竣工验收—投产使用 33.可行性研究阶段应进行安全预评价:大中型项目、甲类火灾危险性、特别和高度爆炸危险场所、大量生产或使用Ⅰ级(极度危害)和Ⅱ级(高度危害)危害程度的职业性接触毒物、大量生产或使用石棉粉或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粉料、其他; 34.建设单位应在试生产阶段委托专业资质的机构进行安全卫生检测检验; 35.安全检查内容: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查事故处理;

36.隐患检查重点:危险物品、危险设备、危险作业、危险点管理部门及负责人; 37.常用检查方法:常规检查、安全检查表法、仪器检查法; 38.检查结果受检查人员素质影响最大的方法是常规检查法;

39.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主要依据:标准、规程、规范、规定、案例、经验、危险部位、防范措施、新知识、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新法规、新标准; 40.安全检查方式:访谈、查阅文件和记录、仪器测量;

41.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有“三证一标志”,即,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安全标志;

42.劳动防护用品“三会”:会检查(可靠性)、会正确使用、会正确维护保养; 43.生产经营单位应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及时更换、报废过期和失效的防护用品; 44.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方法中不包括使用前首先做一次防护性能测试;

45.在《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试行)》中规定了国家工种分类目录中的116个典型工种的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标准;

46.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目录,共分为6大类21个小类,其中6大类:头部护具、呼吸护具、眼(面)部护具、防护服、防护鞋、防坠落护具;

47.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的编号三层数字和字母组合构成,第一层的两位数字代表获得标识使用授权的年份,第二层的两位数字代表获得标识使用授权的生产企业所属省级行政地区的区码,第三层代码的前三位代表产品名称代码,后三位代表获得标识使用授权的顺序;

48.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综合监管与行业监管相结合、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相结合、政府监督与其他监督相结合;

49.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基本特征:权威性、强制性、普遍约束性;

50.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预防为主,行为监察与技术监察相结合,监察与服务相结合,教育与惩戒相结合;

5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职责:宣传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监督检查执行法律法规情况、履行行政许可审查、依法处理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处理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依法处理不合规设备、接受行政监察机关的监督、及时报告事故、参加应急救援和事故调查处理、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其他;

52.安全监督检查步骤:不包括财务状况和产品质量的检查;

53.颁发管理有关安全生产事项的许可程序:申请、受理、征求意见、审查和调查、做出决定、送达;

54.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式:事前、事中(行为监察、技术监察)、事后;

55.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内容: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机构和安全教育培训、隐患治理、伤亡事故管理、职业危害管理、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监察、行政许可; 56.行为监察:组织管理、规章制度、教育培训、各级责任制实施;

57.技术监察:“三同时”、设备设施、安全防护装置、个人防护用品、特种设备、特种作业; 58.煤矿安全监察实行垂直管理、分级监察的管理体制; 59.煤矿安全监察工作方式(4种):一般监察、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定期监察; 60.煤矿安全监察体制的特点:垂直管理、监察和管理分开、分区监察、国家监察; 61.特种设备市场准入制度实施资格许可:设计与制造单位、安装单位、维修与改造单位; 62.两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全过程一体化监察制度;

63.“全过程”一体化监察有7个环节: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 6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制度特点:强制性、体系性、责任追究性; 65.特种设备的准用制度要求对在用的特种设备进行注册登记;

6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律体系(5个层次):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相关标准和技术规定;

67.安全评价的分类(4种):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综合评价、专项安全评价;

68.安全预评价(项目建设前):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初步设计之前进行; 69.安全验收评价:建设项目建成试生产正常运行后,在正式投产前进行;

70.安全评价的一般程序:准备阶段、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形成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71.安全评价准备阶段内容:明确被评价对象和范围、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工程系统的技术资料、必要的现场勘查;

72.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危险、有害因素分为6大类,37小类;6大类即: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性与生理性、行为性、其他; 73.按职业健康分类(7类):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其他; 74.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分为:直观经验分析法、系统安全分析法; 75.在故障树分析法中,最小割集表示能使顶上事件发生的最小基本事件集合;

76.按照安全评价给出的定量结果的类别不同,定量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概率风险评价法、危险指数评价法、伤害范围评价法; 77.事故树评价法首先要确定顶上事件; 78.事件数评价法首先要确定初始事件; 79.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发挥集体智慧;

80.安全预评价报告内容:概述(评价依据、建设单位简介、建设项目概况)、生产工艺介绍、评价方法和评价单元、定性与定量评价及结果分析、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评价结论; 81.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内容:前言(项目单位简介、委托方、评价目的、要求)、评价项目概况(位置、自然条件、工艺过程、运行状况、评价范围、评价依据)、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危险性预先分析、危险度与危险指数分析、事故分析与重大事故模拟、对策措施与建议、评价结论;

82.列入我国职业病目录的职业病共有10大类,115种;

83.由国家主管部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所列入的职业病称为法定职业病; 84.引起心脑血管系统变化的是射频辐射; 85.接触高浓度硫化氢可导致“闪电型”死亡;

86.职业性危害因素按其性质分为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

87.我国已将炭疽病、森林脑炎、布氏杆菌并列为生物因素所致的法定职业病; 88.我国已将石棉、苯、砷、氯乙烯等职业致癌物所致的癌症列入职业病名单; 89.职业危害建设项目分为一般性危害项目和严重危害项目;

90.严重危害项目的条件:放射性危害、高度或极度危害程度、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粉尘、石棉纤维、其他;

91.职业性接触毒物的毒性分级:极度危害(Ⅰ级)、高度危害(Ⅱ级)、中度危害(Ⅲ级)、轻度危害(Ⅳ级);

92.有毒作业危害程度分级:零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级别数越大,危害性越大; 93.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依据: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接触毒物劳动时间、毒物浓度的超标倍数;

94.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危害程度级别越高,危害越大,对Ⅱ级以上的作业场所要求做出改进计划,限期整改,甚至停产;

95.高温作业分级依据:湿球黑球温度结合评价指数、接触高温作业时间; 96.高温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最高不超过Ⅳ级,级别越高,危害越大;

97.噪声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接触噪声超过115dB,无论时间长短,均为4级。级别越高,危害越大;

98.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值指标: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最高容许浓度(MAC)、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

99.粉尘接触限值选用:应尽量测定呼吸性粉尘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进行评价、尚不具备测定呼吸性粉尘条件时可测定总粉尘浓度进行评价; 100.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内容:用人单位基本情况,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以及浓度或强度,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材料,建设项目的安全预评价报告; 101.职业病报告规定:凡有尘、毒危害的企业向所在地安监机构报告当有害物浓度测定和工人健康体检情况,尘肺病患者死亡后由死者所在单位填写《尘肺病报告卡》在15日内上报所在地卫生监督机构,急性职业病由最初接诊的任何医疗卫生机构在24小时内向患者单位所在地的卫生监督机构发出《职业病报告卡》; 102.103.104.国家规定使用的职业病报告卡:职业病报告卡、尘肺病报告卡、放射性职业病报告卡; 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岗位从业人员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复印本人健康监护档案; 职业危害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上岗前检查、在岗期间检查、离岗时检查、应急检查; 105.106.职业健康监护的内容: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档案;

健康监护档案的内容:职业史、既往史、危害因素接触史、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职业病诊疗等有关健康资料; 107.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组织营救、组织撤离、保护人员、控制事态、测定危害区域、测定危害性质、测定危害程度、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108.应急预案须报有关政府部门备案的单位:危化品单位、重大危险源单位、使用高毒物品作业单位、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109.110.111.应急管理四个阶段:预防—准备—响应—恢复

应急救援特点:行动必须迅速、准确、有效,首要任务是抢救受害人员;

应急响应程序按过程分为:接警、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应急结束; 112.预案层次:综合预案(指导作用)、专项预案(较强针对性)、现场预案(更强针对性,具体指导性); 113.在应急救援预案的一级要素中,可分成对应二级要素的有:应急策划、应急准备、应急响应; 114.115.机构与职责不对应二级要素;

测定危害区域范围及危害性质,监测空气、水、食物、土地的污染情况,以及气象监测等; 116.117.118.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中的危险分析包括:危险识别、脆弱性分析、风险分析; 现场恢复内容:宣布应急结束、事故调查与后果评价、恢复正常状态;

应急预案编写完成的评审与发布工作:内部评审、外部评审、由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报送上级有关部门备案; 119.120.121.演练类型: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全面演练;

功能演练的特点:针对预案中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行动举行; 全面演练的特点:针对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进行检验、实战性演练、持续时间长、演练完成后提交正式的书面报告; 122.ILO-OSH2001导则框架规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一级要素:方针、组织、计划与实施、检查与评价、改进措施; 123.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一级要素包括: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和纠正措施、管理评审; 124.GB/T28001-2001的一级要素“4.3策划”对应的二级要素有:目标、管理方案、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125.一次死亡(遇险)10人以上(含10人)或社会影响重大的各类事故发生后要在6小时内逐级报告至国家安监总局调度统计机构; 126.127.128.129.单位主要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措施、组织抢救、防止扩大、减少伤亡; 事故快报的内容:发生时间、地点区域、事故类型;

事故统计月报每月10日前逐级报至国家安监总局调度统计机构;

事故调查组由安监部门、公安部门、监察部门、其他有关部门、工会组织、有关专家组成; 130.131.132.133.134.135.136.工矿商贸企业死亡事故由县级安监部门组成事故调查组; 特大事故由国家安监部门组成事故调查组;

事故调查领导小组可以分设事故抢救组、技术分析组、管理调查组、善后处理组; 事故调查常用的技术方法有:故障树分析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法、变更分析法; 依照事故造成的后果不同,分为伤亡事故和非伤亡事故; 道路交通事故等级: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 火灾事故分级:一般火灾事故、重大火灾事故、特大火灾 事故; 137.为确定伤害事故的直接原因,须查明事故受害人的受伤部位和受伤性质、起因物和致害物、伤害方式; 138.事故调查处理的目的主要是:总结事故发生的教训和规律,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度发生,以警示后人; 139.140.事故责任分为直接责任、主要责任、领导责任;

单位负责人对事故负领导责任:由于“三项制度”不健全造成事故的、未按规定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或未经考核合格上岗造成事故的、未履行“三同时”造成事故的; 141.142.统计资料有度量衡单位的是:计量资料;

统计图中用于表示统计资料的数量关系的方法有:点的位置、直线的升降、直条的长短、面积的大小、图形颜色的差异; 143.144.145.146.职业卫生常用统计指标有:发病(中毒)率、患病率、病死率; 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 事故统计工作分为三个步骤:资料收集、资料整理、综合分析;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管理知识点汇总 篇2

鉴于目前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以及支持三峡库区经济建设,重庆三峡学院以土木工程学院为依托开设安全工程专业,为库区建设输出安全生产技术人才。为了凸显学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结合地方特色与行业特点,征求建筑行业的意见,提出建设基于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的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1 确定基于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的培养目标

在制定安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时,将《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和《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管理办法》中明确的注册安全工程师的执业定位纳入到培养目标中。要求培养的学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安全系统工程、建筑安全和消防安全等基本理论和技能,具备一定的从事安全工程方面的设计、检测、评价和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能够从事建筑安全和消防安全的设计、监察、管理、评估与咨询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2 构建基于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的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分为三大模块:通识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和实践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方向课。课程模块内容设置大同小异,在此不再熬述。除了高数、物理、化学等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还包括土木工程材料、工程制图、安全学原理等,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安全工程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

基于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的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专业主干课程的设置,注册安全工程师核心技能包括具备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和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能力[3]。结合传统的安全工程专业主干课程,将注册安全工程师核心技能细化到具体的课程设置上,如图1所示。

实践模块是基于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的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形成了多层级实践教学体系,包含基础实验、专业课实验、专业实践,如图2所示。通过实践模块的训练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加强专业教育与产业结合,为安全工程师的成长打好基本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基础。

3 结束语

建设基于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的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沟通安全专业教育与企业界的联系,增强安全专业人才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

摘要:在高校应用转型发展的背景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探讨了基于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的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关键词:安全工程,课程体系,注册安全工程师

参考文献

[1]魏连江,唐俊,方宗武.卓越工程师培养背景下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8(5).

[2]朱方,吕保和,刘宏.专业认证与注安师执业资格制度相衔接的安全工程专业培养体系研究[J].安全,2016(2):56-57.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管理知识点汇总 篇3

答:安全电压是指不戴任何防护设备,接触时对人体各部分不造成任何损害的电压。

30.外用电梯应有哪些安全装置?

答:应有:①制动器;②限速器;③上、下限位装置;④缓冲弹簧;⑤安全钩;⑥急停开关;⑦吊笼门、底笼门连锁装置;⑧楼层通道门;⑨上、下极限限位器。

31.塔吊应有哪些安全装置?

答:①起重量限制器;②起重力距限制器;③行程限位;④小车断绳保护装置;⑤风速仪;⑥夹轨器;⑦缓冲器;⑧挡板;⑨滑轮组。

32.施工作业中遇哪些情况时应停止起重作业?

答:①恶劣气候;②起重机出现漏电现象;③钢丝绳磨损严重、扭曲、断股、打结或出槽。④安全保护装置失效;⑤各传动机构出现异常现象和有异响;⑥金属结构部分发生变形;⑦起重机发生其他妨碍作业及影响安全的故障。

33.当起重机械的吊钩有哪种情况时应更换?

答:①吊钩表面有裂纹、破口;开口度比原尺寸增加15%;②危险断面及钩颈有永久变形、扭变超过10度;③挂绳处断面磨损超过原高度10%,④吊钩衬套磨损超过原厚度50%,心轴(销子)磨损超过其直径的3%-5%;另,起重机的吊钩严禁补焊。

34.起重吊具有哪些?

答:①吊钩;②吊索;③卸扣;④横吊梁。

35.施工现场所用的手持电工工具按触电保护方式可分哪几类?

答:Ⅰ类工具,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还包含一个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Ⅱ类工具,工具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还提供双重绝缘或加绝缘的附加安全措施和没有保护接地或依赖安装条件的措施;Ⅲ类工具,工具在防止触电的保护方面依靠由安全特低和在工业内部不会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

36.电焊机应装设哪些电气安全装置?

答:应装设漏电保护器和二次空载降压保护器。

37.从事脚手架搭设人员应佩戴哪些防护用品?

答:应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38.从事架子搭设作业人员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39.如何用好安全“三宝”。

答:①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符合标准的安全帽,并系好帽带;②凡在2M以上悬空作业人员,必须先挂好安全带;③脚手架外侧悬挂密目式安全网,电梯井每隔2层并最多隔IOM设一道安全网。

40.为防止预留洞口坠落事故,在混凝土楼板预留的洞口上,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答:必须设置牢固的盖板,防护栏杆,安全网或其他防坠落的防护措施。

41.什么是特种作业?

答:特种作业是对操作者本人,作业附近人员和周围设施的安全具有较大的危险的作业。

42.《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中把重大事故分成哪几个等级?

答:一级重大事故,死亡3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以上;二级重大事故,死亡10人以上29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不满300万元;三级重大事故,死亡3人以上,9人以下或重伤2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四级重大事故,死亡2人以下或重伤3人以上、19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兀。

43.伤亡事故根据伤害程度区分为哪几种事故? 答:应分为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重大死亡事故。

44.工程建设三级重大事故的含义是什么?

答:三级重大事故是指死亡3人以上,9人以下或重伤2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

45.如何理解“职工在生产区域中所发生的和生产有关的伤亡事故”?

答:是指企业在册职工在企业生产活动所涉及到的区域内,由于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影响,突然使人体组织受到损伤或某些器官失去正常机能,以致伤人员工作立即中断的一切事故。

46.建筑企业所涉及的现场安全主要有哪些内容?

答:①现场环境设施和道路的安全;②材料堆放和仓贮的安全;③施工现场用电安全;④施工机械使用安全;⑤施工现场防火安全;⑥深基础施工安全;⑦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⑧季节施工的安全。

47.建筑施工中主要有哪些作业属于高处作业?

答:主要有临边作业、洞口作业、攀登作业、悬空作业。

48.高处作业的坠落范围如何确定?

答:当坠落高度为h时,其可能坠落范围半径长:h为2~5m时,R为2m;h为5~lOm时,R为3m;h为15~30m时,R为4m;h≥30m时,R≥5m。

49.建筑施工中的“五临边”指哪些?

答:“五临边”指,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周边;无外架防护的层面周边;框架工程楼层周边;上下跑道及斜道的两侧边;卸料平台的侧边。

50.隐患整改应做到“三定一落实”是指什么?

答:定人、定时间、定措施和落实整改。

51.根据工程和施工条件的不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一般分为哪三类?

答:①一般工程安全技术措施;②特殊工程安全技术措施;③季节性施工安全措施。

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知识》试题 篇4

A.地方监察制度

B.安全监察制度

C.国家监察制度

D.行政监察制度

【正确答案】:

B

第2题 事故常用的统计图中的()能够直观地反映不同分类项目所造成的伤亡事故指标大小比较。

A.趋势图

B.直方图

C.饼图

D.柱状图

【正确答案】:

D

第3题 参数估计就是通过样本估计总体特征,包括点值估计和()两种方法。

A.间接估计

B.直接估计

C.计算估计

D.区间估计

【正确答案】:

D

第4题 下列不属于预警系统中评价对象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的是()。

A.人

B.机械

C.车

D.管理

【正确答案】:

C

第5题 一旦危机状态恢复到可控状态,危机管理的任务便告完成,由()环节继续履行预控对策的任务。

A.日常监控

B.组织准备

C.日常监测

D.预警监控

【正确答案】:

A

第6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预警评价指标的构建应遵循的原则是()。

A.科学性

B.引导性

C.预防性

D.灵敏性

【正确答案】:

C

第7题 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责任是()。

A.安全生产

B.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C.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

D.完善安全生产条件

【正确答案】:

C

第8题 依法对全国安全生产实施综合监督管理的是()。

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B.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C.国务院

D.国家安全质量监督管理总局

【正确答案】:

B

第9题 1993年,国际劳工大会通过了()公约(第174号公约)和建议书,该公约和建议书为建立国家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奠定了基础。

A.《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实施细则》

B.《预防重大工业事故》

C.《重大危险源辨识》

D.《重大工业事故控制规程》

【正确答案】:

B

第10题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正式成立是经()批准。

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国务院

D.国家安全质量监督管理总局

【正确答案】:

C

第11题 重症中暑出现的症状不包括()。

A.皮肤干燥无汗

B.体温在40℃以上

C.昏倒或痉挛

D.关节和骨骼酸痛或针刺样剧烈疼痛

【正确答案】:

D

第12题 根据大量调查,健康成年男性的脉搏均数为()次/min。

A.6

5B.7

2C.7

4D.76

【正确答案】:

B

第13题 在辨识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的基础上,划分()。

A.安全评价

B.安全现状评价

C.评价单元

D.安全验收评价

【正确答案】:

C

第14题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规定,企业未按规定缴存和使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的,有关部门可以责令限期改正,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处()罚款。

A.3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

B.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

C.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

D.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

【正确答案】: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管理知识点汇总 篇5

A.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

B.系统危险度的评价

C.识别系统中危险、有害的因素

D.判断系统配套安全设施的有效性

2.安全验收评价是指运用系统安全工程原理和方法,在项目建成后,在正式()前进行的一种检查安全评价。

A.试生产正常运行投产

B.验收完成生产

C.验收完成投产

D.投入生产验收

3.合资企业的安全生产投入资金应由()予以保讵:

A.厂长

B.投资者

C.董事会

D.经理

4.按安全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安全评价法可分为():

A.定性安全评价法、定量安全评价法

B.对照、经验法、类比法

C.直接法、系统分析法

D.主观经验法、客观分析法

5.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认》的实施时间是()。

A.2002年12月31日

B.2001年1月1日

C.2001年4月1日

D.2001年12月1日

6.()中将重人危险源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上、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的单元

A.《重大危险源辨识》;临界量

B.《重大危险源辨识》;临界值

C.《安全生产法》;临界量

D.《安全生产法》;临界值

7.如果一种危险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它们的事故后果相差悬殊,则按后果最严重的事故形态考虑,这是()。

A.最大危险原则

B.概率求和原则

C.重大危险源原则

D.最小伤害原则

8.重大危险源控制的()是预防重大事故发生,而且要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事故危害限制到最低程度。

A.意义

B.目的C.依据

D.作用

9.()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的重要内容。

A.风险评价

B.安全预评价

C.安全评价

D.重大危险源评价

10,各级重大危险源应达到的受控标准是:一级危险源在()以上,二级危险源在()以上,三级和四级危险源在()以上。

A.A级;B级;D级

B.A级;B级:C级

C.B级;C级;D级

D.C级:D级;E级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管理知识点汇总 篇6

一、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1、受理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注册的初审机构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2、依据《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的规定,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合格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局))颁发执业资格证书。

3、依据《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的规定,办理初始注册的程序时,部门、省级注册机构在收到申请人的申请材料后,发现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要求,应当当场或者在(5)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4、依据《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的规定,注册安全工程师申请变更注册,申请人应提交的材料不包括(注册有效期内达到继续教育要求的证明文件)。

5、依据《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部门、省级注册机构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将初步审查意见和全部申请材料报送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6、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规定,不属于班组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的是(工作环境和危险因素)。

7、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的内容不包括(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的处理方法)。

8、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矿山企业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规模较小,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9、《安全生产法》是我国众多的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中首先设定(民事)责任的法律。

10、《安全生产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应当定期统计分析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并定期向社会公布。11、12、在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中,(《安全生产法》)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最高的。依据《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的规定,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接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关建设工程违反消防法律法规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举报,应当在(3)日内组织人员核查,核查处理情况应当及时告知举报人。

13、依据《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的规定,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收到消防设计、竣工验收备案材料之日起(30)日内,依照消防法规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完成图样检查。

14、依据《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的规定,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自受理消防验收申请之日起(20)日内组织消防验收,并出具消防验收意见。

15、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规定,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建设工程以及特殊结构的工程,(设计)单位应当提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措施建议。

16、依据《刑法》的规定,存在(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的行为,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17、依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本条例所称烟花爆竹,是指烟花爆竹制品和用于生产烟花爆竹的民用(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等物品。

18、依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天内对提交的有关材料和经营场所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核发烟花爆竹(批发)经营许可证。

19、依据《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未经许可生产、销售民用爆炸物品的,由(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非法生产、销售活动,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没收非法生产、销售的民用爆炸物品及其违法所得。

20、依据《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进出口民用爆炸物品,应当经(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审批。

21、依据《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爆破作业单位应当在办理工商登记后(3)日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备案。

22、依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的规定,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收到生产经营单位恢复生产的申请报告后,应当在(10)日内进行现场审查。

23、依照《煤炭法》和《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的规定,煤矿企业必须依法申请领取

煤炭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的颁发管理机关是(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煤炭管理部门)。

24、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应急预案管理遵循的原则不包括(统一管理)的原则。

25、《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规定,对发生较大涉险事故的,下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照规定对事故信息查证核后,按照规定在(2)个月内向上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报告核实结果。

26、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27、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h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应当视同)为工伤。

28、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

29、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30、31、关于工伤保险的相关表述中,不正确的是(工伤保险具有惩罚性)。《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规定,因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在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32、依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主要适用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品,需要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通过检验、监测、检疫等方式进行审定的事项的行政许可是(核准)。

33、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我国检查监督的客体不包括(具有行政许可权的行政机关)。

34、依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关于行政许可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行政许可是

依据职权的行政行为)。

35、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15)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

36、安全生产(行业标准)是指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直属机构依照《标准化法》制定的在安全生产领域内适用的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37、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事故调查组组长由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指定。38、39、我国社会主义法对人的效力,采用(属人主义与属地主义相结合)的原则。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宪法的实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解释)宪法。

40、依照《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的规定,国家对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安全标志)管理。

41、依据《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不属于矿长应当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或者职工大会报告情况的是(一般事故处理情况)。

42、依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地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机关是(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43、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气瓶充装单位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事充装活动。

44、《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有(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45、国家行政机关依照行政职权所制定、发布的针对某一类事件、行为或者某一类人员的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称为(行政规章)。

46、依照法律规定,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按照现行国务院机构设置和职能,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是(国家质检总局)。

47、《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未按照本办法规定备案的,由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并处(3万元以下)罚款。”

48、《安全生产法》根据民事违法行为的(主体、内容)不同,将民事赔偿具体分为连带赔偿和事故损害赔偿,并分别作出了规定。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管理知识点汇总 篇7

A.审核合格的,同意恢复生产

B.审核不合格的,责令改正或下达停产整改指令

C.拒不执行整改指令的,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D.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由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关闭

答案:D 解析: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依法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予以关闭。

2.生产经营单位为职工配备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三证一标志”。“三证一标志”是指()。

A.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检验合格证和安全标志

B.生产许可证、检验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标志

C.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和安全标志

D.产品合格证、检验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标志

答案:C 解析:用人单位应到定点经营单位或生产企业购买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三证”和“一标志”。三证一标志是指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证和安全标志。

3.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设计→现场调查→整理资料→统计分析

B现场调查→设计→整理资料→统计分析

C现场调查→整理资料→统计分析→设计

D设计→整理资料→现场调查→统计分析

答案:A

4.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年内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A

2B

5C 10

D 15

答案:B

5.某化工厂发生生产事故导致10人死亡,经事故调查发现该化工厂厂长在事故发生后没有及时上报。若该厂长上一年收入为50万元,则可对他处以()万元罚款。

A 15

B 25

C 45

D 60

答案:B

6.某化工厂发生生产事故导致10人死亡,调查组进行调查时,该化工厂厂长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若该厂长上一年收入为50万元,则可对他处以()万元罚款。

A 15

B 25

C 45

D 60

答案:C

7.关于职业卫生调查设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职业卫生调查设计是对职业危害调查做的周密计划

B调查方法通常包括普查、抽样调查两种

C调查资料的收集可采用直接观察法和采访法

D研究工程中没有人为地施加干预措施

答案:B

8.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后,可能影响到该单位周边地区时,应及时启动警报系统,告知公众有关疏散时间、路线、交通工具及目的地等信息。该工作属于应急响应过程中的()。

A.警报和紧急公告

B.指挥与控制

C.公共关系

D.接警与通知

答案:A 解析:警报和紧急公告是指当事故可能影响到周边地区,对周边地区的公众可能造成威胁时,应及时启动警报系统,向公众发出警报,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发出紧急公告,告知事故性质、对健康的影响、自我保护措施、注意事项等,以保证公众能够及时做出自我保护响应。决定实施疏散时,应通过紧急公告确保公众了解疏散的有关信息,如疏散时间、路线、随身携带物、交通工具及目的地等。

9.甲、乙两家施工企业分别承包丙建设单位两个标段的土建工程,并签订了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了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下列有关安全生产管理协议的内容中,正确的是()

A.丙企业负责制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B.甲、乙企业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可以通用

C.丙企业负责甲、乙企业的现场安全管理

D.甲乙企业不得擅自将工程转包、分包

答案:D 解析:发包单位丙提出确保施工安全的组织措施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要求。承包商甲、乙制定确保施工安全的组织措施、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各自负责现场安全管理,但是丙单位对甲乙单位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分包单位不得擅自将工程转包、分包。

10、某水泥厂存在严重的粉尘危害。为减少和消除粉尘危害。该厂采取了四六工作制,减少接触粉尘的时间,为职工提供防尘口罩等措施,下列措施中属于组织管理措施的是()

A、缩短工作时间

B、静电除尘

C、重力除尘

D、提供防尘口罩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管理知识点汇总 篇8

1.海因里希事故连锁理论把事故发生过程概况为五个因素,对该五个因素的正确描述是(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认定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2.人本原理中的激励原则,是指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有效的管理。

3.某企业在负责人的领导下,建立了有序的多级安全管理体系,该体系中各级(层次)部门各司其责,某层次解决不了的问题,由上一层次来协调,下一层次服从上一层次的有效控制。这种管理方式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整分合原则)。4.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5.不属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是(照明不良)。

6.在工业生产中,设置防爆墙、防火门等设施来预防事故的发生,其应用的安全理论是(能量意外释放理论)。7.我国现行工伤事故统计中,按照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将工伤事故分为(20)类。8.对于事故的预防与控制,安全技术对策着重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9.危险度可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确定。

10.根据系统安全工程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11.根据《关于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生产、经营、贮存危险物品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12.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考核,是以(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为主。13.不属于一般安全监察基本内容的是(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

14.“三同时”是指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15.按规定需要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的建设项目,其预评价工作应由(建设项目设计单位意外的、有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资格的单位)具体实施。

16.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职工的丧葬补助金按6个月(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一次发给。

17.生产经营单位应教育并督促从业人员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下列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做法(使用未经检测部门认可和检测的产品)。

18.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在工伤待遇项目中,暂不统筹并由企业支付的项目的是(工伤津贴待遇)。19.正确选用劳动防护用品是保证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前提,下列不属于选用劳动防护用品基本原则的是(防寒保暖)。20.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不属于工伤保险实施范围的单位是(国家机关)。

21.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需要达到一定的要求。下列项目中不属于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基本要求的是(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22.不属于为防止事故发生而采用的安全技术措施是(疏散和救援)。

23.征收工伤保险实行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是实现工伤保险与事故预防相结合的主要机制。其中差别率反映(行业风险等级)的差别。

24.根据《关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考核的意见》,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1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进行相应的(车间(工段、区、队))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25.安全检查工作应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不属于安全检查必要步骤内容的是(公示检查结果)。26.利用布尔代数定律代简事故结构函数T=X1+X2(X1+X3),化简结果是(T=X1X2X3)。

27.确定分析对象系统,讨论系统中各元件可能产生的失效类型和原因,研究元件失效对相邻系统和整个系统之间的影响的分析方法是(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28.通过评价人员对几种工艺现状及运行的固有属性进行比较计算,确定工艺危险性大小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法是(危险指数法)。

29.不属于安全检查表常用类型的是(个人安全检查表)。

30.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未涉及的内容是(基本事件的基本结合)。

31.对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危险、有害因素对系统可能造成的损害进行定量的系统安全分析,其方法是(预先危险分析方法)。

32.锅炉安全阀的检验周期为(1年)。

33.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设计和安全管理的建议,从而提高建设项目初期设计本质安全程度的安全评价方法是(安全预评价)。

34.某县城国庆期间将在人民广场举办大型游艺活动,如果对其进行安全评价,应当开展(安全预评价)。

35.针对某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生产经营活动,全面评价其安全现状的评价方法是(安全现状综合评价)。36.对于生产或储存、销售剧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在批准其获得或保持生产经营营业执照时,要求生产经营单位提供的安全评价文件之一是(专项安全评价报告)。37.在实施安全评价时,划分评价单元的目的是(为评价目标和方法服务)。

3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的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39.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标准,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场所重大危险源 40.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标准,辨识重大危险源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数量)。41.下述不属于重大危险源分析内容的是(编制事故应急预案)。

42.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标准,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4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44.一个完整的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包括(预案、程度、指导书、应急行动的记录)。45.预案评价人员在参与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过程重的任务是(观察参演人员的应急行动并记录观察结果B.保障演练过程的安全

46.事故调查属于重在事故应急预案的(现场恢复)阶段。

47.“警戒与治安”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应急响应)的二级要素。

48.下列事故应急预案的要素中不属于应急准备的要素是(接警与通知)。

49.按照对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性的影响程度,可将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划分为三类,其中不包括(总结项)。

50.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实施阶段的基本任务是(记录参演组织的演练表现)。51.下列事故应急预案的要素中不属于应急响应的要素是(应急资源)。

52.根据2002年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我国尘肺分为(13)种。53.属于高温强热辐射的作业是(炼钢、炼铁作业)。

54.根据现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不属于物理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是(生产性粉尘)。55.预防苯中毒的根本性措施是(改革生产工艺,以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苯)。56.引起电光性眼炎的常见因素是(紫外线)。

57.不属于常用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方法是(劳动能力鉴定)。

58.对接触有害作业的新工人,上岗前应开展的检查是(就业前健康检查)。

59.员工具有完成作业现场内与其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相关任务的能力,这是因为(他们以适当的培训和实践经验为基础)。

60.生产经营单位在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时,所任命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是(建立、实施与保持OSHMS)。61.按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实施要求,如果因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而引起文件更改时,应避免(取消该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的做法。

62.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审核中,第一方审核的目的是(为受审核单位提供认可的证据)。63.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持续改进的目的是(不断降低各类事故的风险)。

64.按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实施要求,属于职业安全健康记录管理要求的是(规定保存期限;字迹清楚;便于查询)。

65.煤矿安全生产监察实行的管理体制是(垂直管理、分级监察)。

66.下列安全生产监察内容中,属于行为监察内容的是(对职工教育培训的监察;对特殊工种作业的监察;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监察)。

67.影响噪声对机体作用的关键因素是(接触时间)。

68.属于预防电离辐射外照射防护基本方法的是(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69.属于重大事故应急预案一级要素的是(方针与原则;现场恢复;危险评价)。70.安全评价的目的未涉及(提出对当事人的处罚意见)。

71.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有(动力原则;激励原则;能级原则)。

72.对于劳动防护用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教育从业人员做到(会检查护品的可靠性;会正确使用护品;会正确维护保养护品)。

73根据《关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为人员安全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在新从业人员入厂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中,班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方法;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生产设备、安全装置使用方法)。

74.根据现行法规规定,对建设项目需要进行安全卫生竣工验收。属于安全卫生竣工验收专题报告内容的是(劳动安全卫生设施经检测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情况;制定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预案情况;工作环境、劳动条件经测试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情况)。

75.在实施安全评价过程中,常用评价单元划分的方法有(以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为主划分;以装置和物质特征划分)。76.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类,危险、有害因素包括(物理和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生物和心理以及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其他危险、有害因素)。

77.安全评价报告书的格式中涉有国家核准资质的证书有(安全预评价资质证书;安全验收评价资质证书)。

78.某工人在车间内操作冲压机,由于他带病作业,误按冲压机开关,导致事故的发生。其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有(作业环境不良;操作错误)。

79.应急预案演练的主要参与人员包括(参演人员;模拟人员;评价人员;控制人员)。

80.干粉生产(粉碎、拌料等)的除尘系统是由下列(密闭设备;吸尘罩;通风管;除尘器)组成。

81.根据我国现行的生产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标准,生产性粉尘危害程度的分级指标有(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工人接触时间肺总通气量;粉尘浓度超标倍数)。

82.井下综合防尘措施包括(湿式人业;加强通风;净化风源;佩戴防尘口罩)。83.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条的规定,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下列(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的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国家有关规定。

84.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有(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坚持监督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教育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85.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的基本特征是(权威性;强制性;普遍约束性)。

2005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1、从安全生产的角度,(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2、(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3、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事故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以及其他损失。

4、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员工)。5、2004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指导安全生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6、劳动保护的对象首先是保护(从事生产的劳动者)。

7、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指的是生产经营单位中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内设机构,其工作人员都是(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8、一般来说,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等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由(董事会)予以保证。

9、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10、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11、矿山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资格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8)学时。

12、从业人员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进行相应的(车间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13、根据终身教育的观念,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在岗的从业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14、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者,每(2)年进行一次复审。

15、大量生产或使用(Ⅰ、Ⅱ)级危害程度的职业性接触毒物的建设项目需要进行安全卫生预评价。

16、《安全生产法》第(37)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17、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按照《工伤保险条例》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18、工伤医疗待遇中的挂号费(全额报销)。

19、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工程项目的(健身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阶段进行。20、(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是针对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安全现状进行的全面评价。

21、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称为(有害因素)。

22、下列属于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的是(有毒物质)。

23、下列属于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的是(指挥错误)。

24、下列属于其他危险、有害因素的是(标识不清)。

25、(危险指数评价法)应用系统的事故危险指数模型,根据系统及其物质、设备(设施)和工艺的基本性质和状态,采用推算的办法,逐步给出事故的可能损失、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设备、事故的危险性以及采取安全措施的有效性的安全评价方法。

26、(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是根据事故的数学模型,应用计算数学方法,求取事故对人员的伤害范围或对物体的破环范围的安全评价方法。

27、(事故树)是一种描述事故因果关系的有方向的“树”,是安全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

28、在事件树分析中,事故是(设备故障或工艺异常)引发的结果。

29、重大危险源评价以(危险单元)作为评价对象。

30、根据安全工程学的一般原理,危险性定义为事故频率和事故后果严重程度的(乘积)。

31、物质危险性的最大分值定为(100分)。

32、“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的影响因素确定为:(21)项。

33、二级危险源的应达到的受控标准是:(B级以上)。

34、《安全生产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35、在应急管理中,(响应)阶段的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并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

36、(应急救援中心)是整个应急救援系统的重心,主要负责协调事故应急救援期间各个机构的运作,统筹安排整个应急救援行动,为现场应急救援提供各种信息支持等。

37、在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中,(消防与抢险)的重要职责是尽可能、尽快地控制并消除事故,营救受害人员。

38、应急预案是整个应急管理体系的反映,它的内容可能包括:

39、熟练掌握个人防护装备和通讯装备的使用,属于应急训练的(基础培训与训练)。

40、建立应急演练策划小组(或领导小组)是成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工作的关键,为了确保演练的成功,(参演人员)不得参与策划小组,更不能参与演练方案的设计。

41、一个完整的应急体系应由组织体制、运作机制、(法制基础)和应急保障系统构成。

42、属地为主强调“(第一反应)”的思想和移现场应急、现场指挥为主的原则。

43、(公众动员机制)是应急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

44、“收集、评价、分析及发布事故相关的战术信息”是(策划部)的职责。

45、生产性粉尘对人体有多方面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能引起严重的职业病—矽肺。46、2002年,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职业病目录中列出的法定尘肺有(13)种。

47、(呼吸道)是人体摄入生产性毒物的最主要、最危险的途径。):呼吸道B:消化道C:皮肤D:眼睛

48、CO含量达到(30%)以上,将会导致CO中毒。

49、以下那种情形,可能会导致硫化氢中毒,甚至发生“闪电型”死亡。(清理阴沟)

50、紫外线主要对人的眼睛造成伤害,可以引起职业病:(电光性眼炎)。

5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指的是。工作地点气温30℃以上或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夏季室外气温(2℃)以上,并有较强的辐射热作业。

52、(采用无毒、低毒物质代替高毒、剧毒物质)是从根本上解决毒物危害的首选办法。

53、《职业病防治法》第15条规定: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54、《职业病防治法》第17条规定: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由依法设立的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

55、某种毒物的最高容许浓度<0.1mg/m3,则此种毒物为(Ⅰ)级毒物。

57、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核心都是为生产经营单位建立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以(持续改进)的思想指导生产经营单位系统地实现其既定的目标。

58、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并保持培训的程序,以便规范、持续的开展培训工作,确保员工具备必需的职业安全健康(意识与能力)。

59、生产经营单位评审和修订目标与管理方案的依据是(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60、(应急预案与响应)的目的是确保生产经营单位主动评价其潜在事故与紧急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应急响应的需求。61、(管理层培训)的目的是统一思想,在推进体系工作中给予有力的支持和配合。62、(初始评审)的目的是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提供基础,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建立绩效基准。

63、内部审核又称为:(第一方审核)。

64、这种审核旨在为用人单位的相关方提供信任的证据。这种审核是指:(第二方审核)。

65、审核范围是指受审核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范围。确定审核范围实质上就是明确受审核方作出持续改进及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保证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实施和正常运行的(责任范围)。

66、(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综合监督管理全国的安全生产工作。67、烟花爆竹运输通行证由(公安部)负责发放。

68、我国煤矿安全监察实行(垂直管理,分级监察)的管理体制。

69、煤矿监察时,对某些时间、某些季节加强的监察工作,称为:(视时监察)。

70、一般监察是在日常情况下进行的监察工作,这种监察具有随机性,亦称:(常规监察)。71、运用系统原理应遵循的原则有(动态相关性原则;整分合原则和反馈原则;封闭原则)。72、劳动防护用品以预防伤亡事故为目的分类的有:(防坠落用品;防冲击用品;防水用品)。

56、《有毒作业分级》标准中,将有毒作业分为:(0~4)级。

73、劳动防护用品选用的基本原则有(根据国家标准、作业标准或地方标准选用;根据生产作业环境、劳动强度选用;根据生产岗位接触有害因素的存在形式、性质、浓度和防护用品的防护性能选用;穿戴舒适方便,不影响工作)。74、下列属于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的有(指挥错误;操作错误;监护错误)。

75、以下评价内容,属于安全生产管理评价的有:(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76、大量事故统计表明,(工艺设备故障;人的误操作;安全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事故发生的三大原因。77、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包括(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

78、城市应急预案的完整编制过程应包括:(成立由各有关部门组成的预案编制小组,指定负责人。;参阅现有的应急预案和危险分析。;应急准备和应急能力的评估。;完成应急预案的编制和预案的批准、实施和维护)。79、现场指挥系统模块化的结构由(指挥;行动;策划;后勤;资金/行政)心应急响应职能组成。

80、下列哪些病不属于法定职业病?(腰背痛;颈肩痛;慢性指气管炎;VDT综合症)。

81、职业危害度评价所需要的基础资料可归纳为三个方面,即:(毒理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接触水平资料)。82、决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主要有:(接触水平;接触时间)。

83、以下关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与资料控制的说法正确的有:(确保重要岗位得到现行有效版本的文件。;应把文件与资料传达到企业内所有相关人员或受其影响的人员。;建立现行有效并需控制的文件与资料发放清单,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将失效文件和资料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回以防止误用。)。

84、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计划与实施的内容有:(运行控制;应急预案与响应;初始评审)。

85、以下监察项目中属于一般监察的有:(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培训和隐患治理;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管理)。

2006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1.根据本质安全的概念,(切割机械上设置的光控断电装置)是从本质安全角度出发而采取的安全措施。2.生产经营单位实行的安全生产奖惩制度,遵循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中(人本原理的激励原则)。

3.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按照其生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即I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4.系统安全理论撼阐述导致事故原因的一种理论,它认为事故是由于(系统的不可靠性)产生的。

5.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员)。

6.在安全生产工作中,通常所说的“三违”现象是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7.某储存区贮存有煤油、汽油两种物质,其储存量分别是20吨、l7吨,临界量分别是l00吨、20吨,则储存区属于(安全场所)。

8.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此规定的指导思想与下列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的(本原理)最相符合。9.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判定重大危险源的依据是单元中危险物质的实际存在量、危险物质的临界量和(危险物质的贮存方式)。

10.按照预防原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下列论述不符合预防原理的是(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以安全为主)。

11.在安全检查中,检查组应当对查出的隐患的(整改落实)进行复查,以实现安全检查工作的闭环。12.某事故树的结构函数为T={Xl+XlX2+XlX3},则导致该事故的最基本原因是({Xl})。13.安全生产的“五要素”是指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和安全投入。14.在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中,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安全生产责任制)。15.根据有关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及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织落实)。

16.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总体要求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是指(所有职能部门都有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

17.安全技术措施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物的)不安全因素,实现生产工艺和机械设备等生产条件本质安全的措施。

18.按靛有关规定,某炼钢厂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进行安全生产培训,经培训单位考核合格并取得蜜全培训合格证后方可任职上岗。

19.根据有关规定,离开特种作业岗位(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20.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三同时”工作应在(建设项目正式投产前)进行。

21.根据《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对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安全标志管理。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由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证书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标识两部分组成。安全标志证书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监制。

22.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基本特征是权威性、强制性和(普遍约束性)。

23.某工厂发生锅炉爆炸事故。根据有关规定,该事故需要由政府组织调查处理时,应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

24.煤矿安全监察人员代表国家履行煤矿安全监察职责,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和职责范围。下列内容中,属于煤矿安全监察人员职责的是(参与建设工程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25.目前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应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四不放过)、公正公开和分级管辖的原则。

26.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通过对该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的检测、考察,查找项目投产后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的安全评价属于(安全验收评价)。27.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能力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的分析评价是(定性安全评价方法)。

28.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属于(车辆伤害)。

29.某生产经营单位拟新建一个液氯贮罐区,通过调研提出了可行性研究报告。对该建设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时,应主要考虑(布局)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30.对厂矿企业进行安全评价时,评价结果一般以表格形式表示,评价内容包括提出的问题、回答可能的后果、降低或消除危险性的安全措施。这种评价方法是(故障假设分析方法)。

31.安全验收评价涉及到对场所、设施、措施等方面的检查和评价。进行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顼目安全验收评价时,对可燃、有毒气体泄漏检测报警仪及变送器的安全评价,属于(强制检测设备设施情况检查)内容。32.根据《国务院关f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我国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分为(县(市)、市(地)、省(区、市)和国家四级)。

33.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危险预警与监测、事故预防、风险控制及(应急管理)。34.为有效防止重大事故发生,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监控生产经营单位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的危险物质,《重大危险源辨识》(GBl8218-2000)给出的分类是(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区重大危险源)。

35.根据法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一般情况下,对新从业人员要进行(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36.根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下列属于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的是(坝高30米的尾矿库)。37.为了加强对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监管,对于新建项目中的重大危险、有害设施,企业应在该项目(投入运行前)提交重大危险源安全报告。

38.在炼铁、炼焦等企业作业场所中,最常见且危害最大的化学性职业病危害因素是(一氧化碳)。

39.恶劣气象条件、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等物理陛职业危害因素容易引起各种职业病下列可以造成职业性白内障的物理因素是(红外线)。40.职业病的发病过程取决于有害因素本身的性质、有害物质作用于人体的(数量)和劳动者个体易感性三个主要条件。

41.某采石场工地作业场所存在白云石粉尘和大理石粉尘。测得两种粉尘的总尘浓度分别是8mg/m3和10mg/m3,两种粉尘相应的容许浓度限值均是10mg/m3,则该作业场所(总粉尘超过接触限值)。42.某港务局针对其码头存放的油品制定了油品泄漏、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按照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层次划分,该预案是(专项预案)。

43.职业健康榆蠢是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包括封前、在岗和离岗健康检查以及戍急检查等形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主要目的是(筛选职业禁忌症)。

44.已申报职业病危窖项目的生产经营单位,因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导致所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改变的,应在新工艺改变后30日内向原申报机关(申请职业病危害因素变更内容)。45.用人单位应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从业人员调离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复印件)。46.根据《职业病报告办法》制定的职业病报告卡,适用于我国境内一切有职业危害作业的用人单位,但并不适用于所有职业病。下列属于职业病报告卡报告的职业病是(中暑)。

47.事故应急救援的目标是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事故应急救援基本任务的是(进行应急能力评估)。

48.在事故应急管理过程中,工厂选址的安全规划属于应急管理的(预防)过程。50.在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急策划是一级要素,危险分析是二级要素。下列不属于危险分析内容的是(资源分析)。5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指为建立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或相互作用的要素。ILO——OSH2001基本要素“计划与实施”的内容包括(初始评审、目标、管理方案、运行控制、应急预案与响应)。

52.一个完整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通常由(组织体系、运作机制、法制基础、保障系统)构成。

49.特别重大或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在(4)个小时内向国务院报告,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

5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工作包括学习与培训、初始评审、体系策划、文件编写、体系试运行与评审完善等步骤。下列各项工作中,不属于体系策划的是(对现有作业活动的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

54.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法定制度,根据责任人员在事故中承担责任的不同,分为直接责任者、主要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

55.职业健康安金管理体系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一种方式。对于尚未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生产经营单位,(初始评审)可作为其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

56.在高速运转的机械飞轮外部安装肪护罩,属于(隔离)安全技术措施。

57.根据有关事故统计报告的规定,除道路交通、火灾和水上交通事故之外的其他察故,人员失踪超过(30)天的,可以按照死亡事故进行统计报告。

58.事故调查中设立不同调查小组,是为了更有针对性地查清生产经营单位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问题,查清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负责调查安全生产责任制、培训等方面工作的小组是(管理组)。

59.某生产经营单位由于管理不善,发生了事故,造成2人死亡。按照事故调查分级原则,该事故调查组应由(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的人员组成。

60.为了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必须对事故进行归纳和分类。依照事故的(后果),将事故分为伤亡事故和非伤亡事故。61.某从业人员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掌握了岗位操作规程,但因未遵守操作规程而造成事故,则该行为人应负(直接)责任。

62.生产经营单位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保证资金的有效投人).63.目前,我国职业病患者中,患病人数最多的职业病是(尘肺)。

64.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和地区制定了一系列事故统计指标用以反映国家、行业和地区的事故情况。下列指标,可以用来进行地区、行业、企业之间安全生产情况比较的是(10万人死亡率)。

65.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应急救援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复杂性)及后果、影响易猝变等特点。

66.在安全验收评价中,下列不属于电气安全评价范围的是(电梯)。

67.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是加强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的重要措施,它主要包括从业人员职业史、既健史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职业瘸诊疗簿有关职业健康的材料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68.莱雏产经黼单位2005年总产值8000万元,因生产性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l60万元,则该单位酉万元产值经济损失率是(2)。

69.某火灾攀故造成一次死亡5人。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1986)进行计算,该起事故的总损失工作日数是(30000)工作日。

70.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1986),伤亡事故经济损失是指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 中发生伤亡事故引起韵一切经济损失。下列不属于直接经济损失统计范围的是(工作损失价值)。71.根据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下列运用强制原理的是(安全第一的原则;监督原则)。

72.《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4类。按照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可控性;影响范围;严重程度)等因素,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四级。

73.除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外,其他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生产经营单位,是否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应根据(从业人员的数量;生产经营单位危险性的大小;生产经营规模的大小)等因素确定。74.作业环境有害因素包括物理陛有害因素、化学性有害因素和生物性有害因素等,下列属于物理性有害因素的是(噪声;振动;异常气象条件;电磁辐射)。75.按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应在征询员工及其代表的基础上,制定书面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内容应包括(承诺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承诺遵守自身适用的法律法规).76.安全评价的主要目的是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识别和评价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在进行安全评价时,通常要选用不同的安全评价方法。安全评价的方法很多,常用的分类方法有(按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分类法;按评价的推理过程分类法;按系统性质分类法;按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分类法)。

77.故障树分析的基本程序包括(确定顶上事件;确定基本事件逻辑关系;判定事件发生概率)。

78.生产经营肇位必须投入资金,以实现法律、法规、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投入主赞包括(安金理生措施技术工程;为职工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职工餐全生产教育和培训;重大安全生产课题的研究)的费用。

79.可用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事故统计指标有(事故死亡人数;损失工作日;百万吨死亡率;10万人死亡率)。80.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当立即成立事故调查组。事故调查组的主豫职资魅(查明事故原因和性质;确定事故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提出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建议;提出事故调查报告)。

81.事故调查取证是事故调查工作的重要环节.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1986),事故调查取证主要包括(现场处理;物证搜集;事故事实材料的搜集)。82.根据有关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在(引进新设备;应用新技术;使用新化学品)时,要进行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

83.为及时掌握事故情况,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一些事故实行事故快报制度。事故快报的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事故发生的地点;事故类型)。84.在开展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时,应考虑的因素有(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作业场所内所有物料、装置和设备;进入作业场所所有人员的活动)。

上一篇:幼儿园科学教育的资源下一篇:都寨小学有偿补课专项治理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