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农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论文相关要求

2024-08-01

海南大学农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论文相关要求(共14篇)

海南大学农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论文相关要求 篇1

格式要求

为了更好地做好社会实践课程的考核与资料保存工作,根据海南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课程学习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特对我院学生社会实践论文(报告)格式作如下要求:

一、文字格式要求

1.论文题目:一般为宋体3号加粗,居中。如为双标题,主标题加粗,副标题小号常规。以整体协调美观为原则;标题下注明单位、作者,采用宋体5号,居中。

2.摘要:“摘要”采用宋体5号加粗;摘要内容采用宋体5号。

3.关键词:“关键词”采用宋体5号加粗,内容采用宋体5号。

4.正文:文中章节小标题采用宋体4号加粗,正文内容采用宋体小4号。

5.字数:个人3000字以上,团队5000字以上,总字数8000以内。

5.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采用宋体5号加粗,内容采用宋体5号。

二、页面设计要求

1.页眉:内容为“海南大学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论文(报告)”,字体为:宋体小五号。

2.页边距上:2.5厘米下:2.5厘米左:3厘米右:2厘米装订线:0厘米

3.行距:22磅。

4.页码:位置为页面底端,对齐方式为外侧。

5.纸型:A4,纵向。

三、封面要求

封面必须使用学院团委统一规定的封面。

四、打印稿要求

实践论文(报告)一律用A4纸打印。

五、装订要求

每份论文(报告)材料的装订按封面――论文(报告)――反馈表的顺序装订,如有实践活动图片资料,则附在反馈表前面。装订线一律位于左边。

六、论文有以下几种情况之一的将不符合要求:

(1)抄袭论文的(一段中100字以上,且未注释);(2)论文出现雷同;(3)论文字数2000字以下的;(4)论文格式不规范;(5)论文不是用A4纸打印;(6)不是社会实践论文的第一作者(学院立项团队的可计前三名);(7)散文、小说等其他文学体裁的。

海南大学农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论文相关要求 篇2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一)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广西大学农学院参加2009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为调查对象, 主要以2006级、2007级全日制本科生和2007级、2008级全日制硕博生为主。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00份, 回收问卷198份, 回收率为99%;有效问卷186份, 有效率为93%;其中, 本科生问卷117份, 占有效问卷的62.9%, 研究生69份 (其中硕士生48份, 占有效问卷的25.8%;博士生21人, 占有效问卷的11.3%) 。有效问卷中, 男生118人, 占63.4%;女生68人, 占36.6%。

(二) 调查方法及工具

本次调查采取定量调查和定性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以问卷调查为主, 座谈、访谈和资料研究等为辅。本问卷主要根据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特点设置问题, 力求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农学类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三) 统计分析

本研究主要运用spss13.0统计分析数据, 主要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差异检验及相关分析等, 通过对数据的整合统计, 分析广西大学农学院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特点。

二、问卷分析

(一)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

任何行为都有一定的目的性。调查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 有利于了解他们参加活动的原因和动机, 对以后社会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人员的安排等都具有一定的意义。通过对广西大学农学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目的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本科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具有多样性, 其中以支援农村建设 (25.6%) 、培养专业素养为工作做准备 (24.8%) 、锻炼能力与开拓视野 (23.9%) 为主 (表2-1) , 这与本科生想从多方面尝试生活, 磨练自己, 提高自己各种能力有一定关系。博士生参加社会实践目的主要以巩固书本知识为主, 占42.9%。

注:N代表频数, P代表百分比, 以下同。

进一步分析, 各学历层次学生对社会实践目的具有显著差异性 (X2=28.822, p=0.017**) ;学历越高, 巩固书本知识的需求越强烈;但为就业做准备的目的越来越弱。这与学历越高就业越容易的社会现实有一定关系。

(二)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类型

农学专业学生应结合专业特点, 以农村作为主战场以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为重点, 灵活多样地选择实践方式。调查显示, 农学院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以农技下乡和开展社会调查为主, 占参与活动总人数的一半以上 (表2-2) 。其中, 男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为农技下乡和社会调查, 女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为农技下乡和实验调查采样。在这些活动中, 30.1%的同学参加的是农技下乡活动, 仅4.8%的同学参加文艺下乡活动。

经t检验得知, 男女生在社会实践活动类别选择上的差异明显 (t=0.361, p=0.012***) 。女生一般选择参与技术性、较轻松的社会实践活动, 如在文艺下乡和实验调查采样这类技术型的活动中, 女生比重高于男生。而在义务帮困、农技下乡和社会调查这类体力型活动中, 男生的比例高于女生 (表2-2) 。

(三)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途径

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由于自身发展特点、阅历不同,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途径也有所不同。通过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途径的调查, 可以反映学生参与社会交往的广度与深度, 有利于学院根据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要求有针对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服务。问卷调查发现:有41.9%的本科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靠学校 (院) 组织, 靠自己联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仅占16.2%;47.6%的博士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靠自己联系。在全体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 参加学校 (院) 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多数同学的选择, 占总人数37.6% (表2-3) 。

经X2检验, 不同学历层次学生自主性选择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途径方面具有明显差异 (X2=20.901, p=0.013**) , 进一步分析, 学历愈高, 靠自己联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途径越多;反之, 在途径选择上对学校和他人的依赖性越强。这也同时表明随着学历不断提高, 伴随知识增多和社会交往面扩大, 越容易获得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 (表2-3) 。

(四) 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态度

一般而言, 态度决定参与者的积极性和获得成就的程度。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态度调查, 一方面可以从中了解大学生对参加社会活动所持的心态, 另一方面可以反映出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效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调查结果表明, 有49.6%的本科生认为社会实践是必修课, 值得参加, 仅有7.7%的本科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活动没有价值, 对此活动不感兴趣。在不同学历层次中, 对社会实践活动不感兴趣比重最大的是博士生, 占到19.0%, 有42.9%的博士生认为虽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感兴趣, 但不愿意参加 (表2-4) 。

进一步对部分学生不愿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32.5%的学社认为活动时间太短, 无法真正进入角色, 对自己的锻炼作用不大;21.2%的学生认为活动的组织管理有待提高;25.3%的学生认为实践活动一味追求宣传效应, 活动不务实;11.3%的学生认为活动主题不鲜明, 缺乏新意、创新性不够。

经对各学历层次分析, 不同学历层次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态度存在明显差异 (X2=19.542, p=0.021**) , 有72.65%的本科生认为应该参加社会活动活动, 有33.3%的博士生认为有必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表2-4) 。

(五)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

调查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 可以反映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度和有效度。调查显示, 我院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7天以内的占46.7%,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间在一个月以上的学生仅有6.5% (表2-5) 。这反映了该院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时间较短, 实践活动不深入、流入形式等特点。

进一步分析原因, 由于农学专业社会实践大多面向农业, 受动植物生长周期性、时间性的影响, 学生需要长期跟踪调查, 而暑期社会实践时间过短, 且集中统一, 不利于具体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六)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收获

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总体反映来看, 无论参加哪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都获得了在学校难以学到的知识。一方面, 通过参加活动, 增长了社会阅历和经验, 提升了理论知识水平和对认识社会的水准。另一方面,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了解了农村, 认识了国情, 同时对将来服务于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问卷调查发现, 有24.2%的学生认为,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最大的收获是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对“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巩固专业知识、帮助自己就业、关注了解社会现实”等五项调查结果对比发现, 各项所占比重相差不大 (表2-6) 。说明由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目的具有多样性, 因此导致收获也具有多样性。值得注意的是, 20.4%的学生把获得生活补贴作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大收获, 一方面说明学生市场经济意识的增强, 另一方面可能与农学院学生大多来自农村, 需靠自己在假期打工挣钱来维持或改善生活水平有一定关系。

(七)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困难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复杂、繁琐、细致的工作, 不同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 诸如活动经费不足、实践单位不热心、活动主题难确定、实践团队组建与管理困难、知识储备不够、方言不通等, 都可能成为每个团队或队员的棘手问题。调查表明:有33.3%本科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联系实践单位, 位列第一;有24.8%的本科生认为活动资金是最大困难, 位列第二。对博士生的调查发现, 有47.6%的博士生认为最大困难是资金不足, 位列第一;14.3%的博士生认为联系实践单位是最困难的事 (表2-7) 。

进一步分析表明, 学历层次越高, 联系实践单位和确定实践项目越容易;学历层次越高, 对活动经费的需求越大, 越认为资金不足是主要困难, 同时, 团队的组织与管理也随着学历层次的提高越来越困难。

三、几点建议

通过调查发现, 农学类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不同性别和学历层次的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活动类别、参与途径、对活动态度和活动困难认可程度各不相同。学历越高, 活动的目的性越强, 参与活动的途径越多, 组建实践团队也越难。学生性别不同在活动类别选择上具有明显差异。二是参加社会实践的形式、目的和内容具有多样性、临时性和零散性, 缺少系统的目标和制度保证, 以及教师的积极配合。三是活动经费的不足是制约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因素, 其中尤以博士生为最明显。四是实践活动技术性强、应用性广, 但对农民思想教育关注不够。部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以挣钱为目的, 导致社会实践活动的服务性偏差。

针对上述特点, 对农学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 应有效延长社会实践活动时间。社会实践活动必须根据农学专业操作性强、农作物生长等特点, 有针对性地选择活动地点和活动时间。可以根据学农学生的特点灵活安排社会实践活动时间, 真正让学生从实践中有所收获, 切实杜绝有名无实的“形象工程”。

第二, 明确目标, 完善制度, 把社会实践和专业教师指导结合起来, 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应鼓励专任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专业实践中少走弯路;另一方面应结合农村社会实践, 不断丰富活动主题。农类学生不仅仅要把实践主题定位在技术下乡上, 更要大胆创新内容和形式, 力求满足农村的实际需求。

第三, 完善实践体系, 实施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次、分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1]学校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的共同需求, 逐步形成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次、分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模式。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 设计更加贴近学生实际需求和接受能力的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有重点、有选择地参加, 避免盲从。

第四, 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以缓解农学类学生社会实践单位联系难、实践时间短等困难, 还可以借此解决贫困生生活问题。同时, 充分利用基地的便利条件, 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

参考文献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模式创新研究 篇3

摘要: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巩固和提高学生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创新社会实践模式能有效提高社会实践效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本文分析了暑期社会实践模式的现状和问题,根据问题提出了“三步走”的暑期社会实践模式,即前期准备、中期实施、后期汇报的实践模式。通过“三步走”暑期社会实践模式的实施,为更好地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进而实现社会实践目标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会实践;模式;创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战略主题中明确提出:“要着力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力。”社会实践成为学校培养合格人才的一种有效手段和方法。目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模式主要有专业实践模式、校企合作模式、勤工助学模式、创业实践模式、暑期社会实践模式等。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实际,我们针对暑期社会实践提出了“三步走”社会实践模式。

一、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模式有很多种:专业实践模式、校企合作模式、勤工助学模式、创业实践模式、社会实践模式等。暑期社会实践模式最常见的即我们通常说的“三下乡”活动。“三下乡”社会实践包括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各高校团组织坚持以“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原则,组织带领青年学生利用暑期下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奋发图强。

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模式取得了很多成绩,可也存在许多问题。

(1)高校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支持力度不够。高校普遍认为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只是学校为了完成一个任务,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其对学生的教育意义。高校给予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经费一般在1000~3000元,要求不少于三个学生,实践时间一周左右。如此少的经费,加之实践时间又比较长,除去交通费用和食宿费用,基本的实践费用就所剩无几,所以大多暑期社会实践并不能真正深入细致地开展,也达不到育人的功能。

(2)社会对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认可度不高。人们普遍认为大学生是拿着学校的钱在暑假期间完成学校给的任务,顺便旅游一把。暑期社会实践学生一般会完成一些问卷调查,访谈了解地方的教育、医疗等情况,有的还有教育帮扶、科技扶贫等。但限于人们的普遍认识,这些措施并不能很好地开展。

(3)学校缺乏相关暑期社会实践的培训。现有的暑期社会实践就是教师带着学生到一个地方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学生在进行暑期社会实践之前并没有得到任何相关的培训,有的甚至不知道暑期社会实践的目的。

(4)学生对暑期社会实践认识不到位。很多学生认为暑期社会实践就是出去玩,还不用自己花钱,并没有意识到暑期实践中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或者获得什么。

总之,暑期社会实践存在诸多问题,并没有达到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暑期社会实践模式创新

针对暑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暑期“三步走”的社会实践模式。“三步走”即前期准备、中期实施和后期汇报。在“三步走”实践模式下,各院系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合理运用经费,采用点面结合,集中与分散的方式,鼓励学生以个人或团队的形式进行暑期实践,实践内容涉及志愿服务、社会调查、支教扶贫、科普宣传等。让学生利用假期深入社会基层,了解国情,服务社会,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

1.前期准备

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前期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制订出详细周密的计划,确保实践顺利进行。第一,针对实践内容对参加实践的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第二,与实践单位提前沟通,及时了解实践单位的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案。第三,实践申报,确立实践课题,选定实践内容,认真填写《大学生社会实践申报表》。第四,做好安全预案,有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第五,组建团队,如果是个人单独实践则比较简单,个人注重形象即可;如果是团队实践则要注意团队形象,包括队旗、队服等。第六, 需要做好经费预算。

2.中期实施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直接关系到实践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选取相应的指标来对实施过程进行评价。第一,实践活动是否根据实践所申报的主题、所列的计划来实施。第二,实施过程中各团队成员是否密切合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了实践任务。第三,实践过程中学生是否完成了实践记录。第四,实践过程中指导教师是否全程及时地指导。第五,实践活动是否与学生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第六,实践活动的实施保障是否完善。

3.后期汇报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束之后,需要学生对实践成果进行汇报,以评价实践活动的有效性。首先,实践总结。实践结束,学生将实践内容、实践感悟形成书面文字,对自身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使学生从实践过程中认识自我,巩固专业知识,完善自我。其次,整理实践资料。有的实践活动涉及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学生能否将实践过程中的材料分门别类、系统地整理汇报也是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评价的指标之一。最后,实践单位的评价。学生在实践单位进行实践,实践期间效果如何,实践单位应有详细的说明。

通过“三步走”暑期社会实践模式的实施,学生在实践前期明确了实践目的,得到了培训和指导,为中期的实践实施打下了基础。到实践中期,即实践实施阶段,教师全程参与指导学生完成实践任务,团队积极配合,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实践任务。实践后期,学生对实践成果进行汇报,学校根据学生汇报、实践单位评价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实践模式把学生和实践目标紧紧相连,学生每完成一步就离目标近一步,最终实现实践目标。

三、结论

暑期社会实践模式是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一种普遍模式,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学生根据实践内容巩固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学校也运用暑期社会实践培养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但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学校、社会不够重视,学生个体意识不强,造成暑期社会实践只是学生、学校为了完成任务而走的形式。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暑期“三步走”的社会实践模式。前期做好相关准备,做到有备无患,让学生明确实践目标,制订实践计划;中期实施计划,达到目标,并做好实践记录,教师在中期全程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后期让学生对实践结果进行汇报,学校根据实践单位评价、学生的实践总结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来对学生的实践做出评价。

参考文献:

[1]胡金枚.论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育人的意义[J].企业导报,2015,(6).

[2]武立敬.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体系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4):136.

海南大学农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论文相关要求 篇4

2011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总结评优工作的通知

各分团委:

今年暑假期间,根据《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关于开展2011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我院各级团组织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为及时总结经验,宣传展示成果并对全院团员青年进行教育,经研究决定开展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宣传评优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认真总结,深化提炼

1、做好《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2011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登记表》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2、做好实践团队总结工作。做好院团队、系团队的各项总结工作。各团队要撰写总结报告,收集实践成果。实践成果形式包括调查研究报告、新闻报道、实践日记、活动照片、视频、社会评价、文艺作品等。

二、评选优秀,树立典型

1、做好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学生推荐工作。推荐范围包括在暑期社会实践中表现优秀的个人;深入实践、有深刻体会、所撰写的社会调查及研究报告具有一定价值;被媒体宣传报道的优秀个人。各学院按本学院参加暑期社会实践人数5%的比例推荐,由院团委统一审核。各学院按规定时间上交《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2011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学生推荐统计表》(excel表附件一)、《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2011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学生推荐表》(附件二)并提交优秀学生社会实践总结或调查报告。

2、做好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推荐工作。各系推荐暑期社会

实践1-2名优秀指导教师,并按规定时间上交《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2011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推荐表》(附件三),由学院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评审。

3、做好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评选工作。评选范围包括执行《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2011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项目申报表》计划,成果丰富、社会反响好的团队。各学院按规定时间上交《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2011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统计表》(附件四)、《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2011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申报表》(附件五)、评优总结材料、活动照片、声像等材料,由学院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组织评审。

三、加强宣传,扩大教育面

1、各院系要即时举办“2011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展”和“实践〃成才”报告会。重点面向低年级学生宣讲社会实践收获体会、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等。

2、院团委将举办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成果展,编写《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2011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文集》

四、工作要求

各团队以院系为单位于10月10日18:00—21:00前将《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2011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统计表》、《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2011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申报表》以及评优总结材料(2000字以内)、新闻报道、暑期社会实践图片、声像材料、文艺作品等(以上均为电子版)。电子材料统一拷贝到院团委办公室(第二校区团委办公室)。

个人评优材料以学院为单位于9月28日18:00—21:00前,将《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2011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推荐表》、《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2011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学生推荐统计表》(excel表)、《四川师范大

学文理学院2011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学生推荐表》,个人社会实践总结或调查报告(2000字以内)(以上均为电子档)。电子材料统一拷贝到院团委办公室(第二校区团委办公室)。

附件一:《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2011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学生推荐统计表》

附件二:《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2011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学生推荐表》

附件三:《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2011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推荐表》

附件四:《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2011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统计表》

附件五:《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2011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申报表》

(附件内容请在团委网站“重要文件”里本通知的附件点击下载)

共青团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委员会

海南大学农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论文相关要求 篇5

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

正文………………

要求:

1、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论文论文题目,加副标题目,例如:青春奉献,在实践中成长(正标题)-------记八月在东莞耀辉厂的暑期经历(副标题),副标题目必须体现时间,地点可以大概描述一下。(自拟题目,不能与例子雷同)

2、正文内容必须是5封面(全为东华信纸)格式装订成册,统一用黑色碳水笔,不按要求的都作废。

3方形等其它形状的章,表中内容真实。

4、论文内容必须真实表述,不得相互抄袭,不得胡编乱造。

海南大学农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论文相关要求 篇6

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计划书规范与要求

暑期社会实践计划书,是学校团委确定重点团队,给与一定支持的重要依据。各社会实践团队须按照统一规范要求书写计划书。

具体格式、内容如下:

一、团队的基本情况

带队老师、队长、安全员及队员的基本情况。包括院系、年级、个人简介等。

二、实践活动资料

1.活动主题及背景

2.内容及主要形式

3.意义及目的4.前期准备工作

5.经费预算

三、评审意见

1.实践单位意见(附证明)

2.指导老师意见(指出该课题意义及是否可行)

海南大学农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论文相关要求 篇7

一、郑州W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活动与管理学课程的现状

(一)郑州W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概况

郑州W学院始建于1952年是一所以师范教育为主,包括非师范教育的多学科、多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本着服务社会,打造郑州经济管理人才的目的,于在2012年9月成立了经济与管理学院。学院成立之初,领导就提出打造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教学特色,让学生走出去,整合一切资源帮助学生顺利进入社会。

(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管理学课程的现状分析

笔者在2014年2—6月,选择了郑州W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012级投资学、管理科学、物业管理班、投资理财班的部分学生为样本进行调查问卷调查。实际发放试卷212份,有效回收198份,有效回收率93.4%。

1.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范围狭窄。高校现有社会实践类型有社会认知实践、专业认知类实践和专业研究类实践三种。通过调查发现,被调查学生中有79.3%参加过社会认知类实践,只有13.2%的学生参加过专业认知类实践和7.5%的学生参加过专业研究类实践。这说明郑州W学院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感受”社会,而不是与学生所学专业挂钩,没有真正做到通过社会实践促进学生专业认知,进而提高专业水平。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大多由院系团委组织,而专业教师参与较少。专业认知类实践和专业研究类实践需要专业课教师的参与,并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专业教师的指导。实践的内容应该由专业教师根据课程需要和实践基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如果高校的实践仅仅停留在社会认知实践,无疑是对大学生时间的浪费和高校资源的浪费,根本无法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准。

2.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单一。郑州W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课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案例分析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法三种。通过调查发现,经济管理学院有81.3%的专业课课堂教学以讲授法为主。可是讲授法已远远无法满足经管类专业课的教学。以管理学教学为例,管理学作为管理类各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一方面理论性较强,学生将来考研,它是专业必考课,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帮助学生夯实理论知识;另一方面管理学需要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所以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学科课程历史悠久,是课程最基本的组织形态,至今仍处于不断变化、调整和完善的动态发展之中。可是在目前高校的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言堂”、“满堂灌”、“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模式。老师在台上讲的眉飞色舞,学生在台下听得昏昏欲睡。多数老师认为,老师的职能就是把自己所知道的理论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其实,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必须依靠老师的课堂传授和学生认真听讲、提炼消化并反复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获得。

二、大学生实践活动和管理学课程相结合的实施方法

(一)大学生实践活动与管理学课程相结合的实施背景

在以前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已无法满足现代学生渴望深刻了解所学专业和深刻了解社会的愿望 。 尤其是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相关专业都是应用型专业,只有让学生走出去,通过参加社会实践等活动才能帮助学生迈出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 所以在2014年6月,笔者得知要担任两个班级(2013级投资理财班和物业管理班) “ 管理学 ” 和 “ 社会实践 ” 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时,就开始深入思考如何将 《 管理学 》 专业课的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

(二)实施目的

作为教师,最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业发展,最重要的职责是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的学业发展和终身发展又体现在作为教师是否能帮助学生顺利的走进社会,融入社会,进而能推动社会前进。笔者希望学生在学习这两门课程之后,能够通过管理学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管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贯通,从而提高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把学生真正培养成为钟爱所学专业,精通所学专业,具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性人才。

(三)实施方法

1.社会实践课教学的改革。在专业课《管理学》的课堂教学中,针对课本所学内容与计划参加社会实践的企业信息进行链接。在参加企业实践活动之前,先由教师针对性的布置问题,让学生有的放矢带着问题去实践,带着收获回学校,最后形成内容翔实的实践报告。以宇通客车的实践活动为例。 带着以下几个问题出发:宇通客车的企业背景是什么?宇通是如何成长起来的?宇通的标准化体现在哪里?宇通的人性化体现在哪里?宇通的利润率大概有多少?要想成为宇通人需要具备哪些能力?从接待我们的中层管理人员中,你能发现他们所具备哪些良好的管理素质?宇通的目标管理体现在哪些方面?等等。带着问题去实践,可以消除学生的盲目性, 防止实践结束了,仍不明白实践的目的。教师所选的这些问题,应紧扣教材,与《管理学》这门专业课的内容息息相关。

2.专业课教学的改革。在每次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在管理学的课堂教学中,留出时间让学生以自己的亲身体会,讲出在宇通客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寻找到的问题答案和通过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等获得的答案。通过小组代表在课堂中与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见解和体会,引导学生深层次地理解管理学的理论知识内涵。同时通过让学生走上讲台展示社会实践活动的收获,一方面使学生能尽快地积累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厚积薄发,另一方面也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提升自信心。

在学生上台展示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时,教师把每个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由学生自主为小组起名字、决定小组口号、 确定成员。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讨论、充分酝酿、各抒己见。然后由各个小组选代表,在全班进行演说、辩论和竞争。若想增加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教师可通过阐述某一学术论点的不同观点或者看法,创设一个具有争论性的情景,使学生参与热烈的讨论之中。正如巴班斯基所说:“教学的趣味性不是单纯地激起学生的喜悦之情,博得学生的一笑,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认识活动积极化,引起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或者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喜悦心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研究结论

这一新的教学模式的研究虽然仅仅历时半年,只是针对郑州W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学生进行了实验、探索和总结。但是崭新的教学模式,已得到了广大学生的充分认可,同时也总结出以下结论。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相关课程相结合是未来发展趋势

仅就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而言,“无论是世界还是我们的大学中,变革的速度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同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学院和大学的主体就是多样化和扩张”一样, 我国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主题一定也是多样化的。只有多样化才能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才能有效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从事的工作要求具备‘实用性’的知识;知识越成为生产力, 高等教育越被期望能培养更多有价值的人才。”这充分意味着,以前的大学课堂教师“满堂灌”、“一言堂”注定要成为历史,而新的教学方法一定会更广泛的进入人们的视野中,被人们所接受。

(二)学生观念的悄然变化

在访谈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对社会实践与相关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十分支持。虽然其中有少数学生表示开始适应时有些困难,但是也表示了正在慢慢的适应,并越来越喜欢此种教学模式。同时大家一致发现了这种教学模式对提升自身专业知识和能力发展上的优势。

(三)实践活动的带队指导老师和地点的选择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确定实践活动的带队指导老师时,首先应该本着从本学期教授相关专业课的教师中选择。实践活动的地点选择, 一定要结合专业课教师的教学内容,相互兼顾,相互渗透,这样才能大大提升专业课和实践活动课这两门课的教学效果。

(四)通过实践活动强化理论教学效果

学生首先通过课堂和书本感知管理学的知识,再通过实践活动验证自己所学的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并把理论知识转化成为创造性的能力知识。因此,教师要想尽快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离不开实践这一重要环节;同时课堂教学本身的局限性也可以在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教学中加以克服。大学生正是在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中,才能达到由量变到质变,才能把书本知识上升为能力。

总之,大学生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通过“活动” 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夯实基础知识,提升认知能力,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动”起来,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钻研、学会交流,拓宽了知识面,拉近了理论与实践、学生与社会的距离,为广大学生走向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摘要:社会实践活动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对学生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对郑州W学院“管理学”课程进行案例分析,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从高校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入手,不断探索如何将大学生实践活动和“管理学”相结合的实施方法,逐步提高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效果和专业水平。

海南大学农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论文相关要求 篇8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师资建设;现状;对策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校内指导教师成分的单一性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到今天,其内涵和功能都得到了极大地拓展和丰富,已经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一般的共青团的活动,但绝大多数高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承办者仍然是高校团组织。长期以来,轻实践重理论的教育观在高校许多教师和科研人员的思想中根深蒂固,认为实践环节只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或补充,因而高校中的教师和科研人员多数不愿意担当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这使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校内指导教师队伍几乎清一色是由的高校专职团干部和学生政治辅导员组成。从而形成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校内指导教师的“三多三少”现象,即行政干部多,业务教师少;年轻教师多,年老教师少;低职称教师多,高职称教师少。这种单一成分的师资队伍不利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一方面,由于师资队伍中缺乏各个专业领域人才,缺少不同思想观点的碰撞,因此,不利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另一方面,由于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不够合理,使其缺乏生机与活力。

(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校内指导教师激励的低效性

根据笔者对21 名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的访谈,可以得出结论:多数学校对指导教师的激励存在内源性激励缺乏、外源性激励低效。无论政府、企业、高校,还是家庭和大学生本身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都存在相当程度的轻视。尽管每年各地政府都鼓励各大专院校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可是具体措施却不多,资金投入也有限。企业往往将一年一度的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企业获取廉价劳动力的机会,或者将社会实践当作企业正常工作的额外负担,因而并不积极配合。在高校,从管理者到教师普遍存在重教学和科研、轻社会实践的思想。家庭出于对孩子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对暑期社会实践也持有不支持的态度。大学生对社会实践也存在片面认识,没有将社会实践摆在与课堂教学同等的位置。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很难激发社会实践教师对这项工作的热爱,由于工作本身所激发的内源性激励也就无从谈起。从外源性激励看,高校普遍存在激励的非针对性和非系统性的现象。

(三)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校内指导教师发展的非持续性

从目前高校的职称系列看,有与教学相对应的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职称系列,也有与科研管理相对应的研究员、副研究员职称系列,却没有与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相适应的职称系列。有很多学校甚至没有将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没有规定学时和学分,没有与教师的职称评定挂钩,使很多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对这一职务有一种临时职务的感觉。从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的培训看,缺乏系统性、连贯性,没有成熟的模式,也没有固定的内容,很多学校存在培训走形式、走过场的现象,不利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四)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校外指导教师配备的随意性

从目前国家、省、高校所建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导运行机制看,高校与社会实践基地处于一种平行的关系,因而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校外指导教师的选拔与配备上,高校没有更多的发言权,往往由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活动单位自行配备。而实际上,很多单位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深刻意义缺乏深入的了解,大多数时候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当作本单位的额外负担,在指导教师的配备上存在轻视的思想,因此,所配备指导教师的知识水平、能力结构、思想品德等方面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要求有很大差距,这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优良思想品德的形成、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增强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

(一)转变观念,强化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面对新世纪和知识经济的挑战,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实践。我国高等教育改革要求教育回归实践。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等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大学生实事求是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是高校加速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因而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应该是与高校的科研、教学、管理并重的一项活动。我们在重视高校科研、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同时,也不应忽视高校的社会实践师资队伍的建设。“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之大,而在于大师之大。”建设高水平大学不仅需要教学、管理、科研方面的大师,同样也需要社会实践的大师。

(二)落实措施,提高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师资队伍激励的科学化

根据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风险性、复杂性、创造性的特点,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师资队伍的激励应以内源性激励为主,以外源性激励为辅。

首先,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的正常教学计划,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应享有相应的工作量及相应的津贴,与教师的职称评定挂钩,与管理人员的行政级别挂钩,激发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应深入研究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规律,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激励制度,建立健全完善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考核标准、考核办法,使激励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其次,要激发教师工作的自主性,提高教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教师对工作的兴趣;对指导教师的工作及时给与肯定、奖励或及时指出缺点与不足;在工作设计时,尽量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工作更丰富、更具挑战性。

(三)体制创新,实现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领导运行机制的社会化

可以借鉴国外已经运行比较成熟的非盈利组织的经验,建立专门负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非盈利组织,作为联系高校与实践单位的桥梁,同时将高校内部的指导教师与实践单位的指导教师同时纳入该机构统一规范管理。由非盈利组织根据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律对指导教师进行统一的选拔、培训、使用、考核、奖惩等。也可以根据国家现行的具体规定,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所有权限全部转移到高校,由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校内、校外指导教师进行统一的选拔、培训、使用、考核、奖惩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再根据国家的具体规定,在履行自身义务的基础上,获取国家的某项补贴或优惠。具体到高校内部的社会实践领导运行机动性制,应打破共青团唱“独角戏”的局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深入、持久的发展呼唤学校党政各部门齐抓共管局面的形成。

参考文献:

[1]王秀成.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机制建设[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2]张跃聪.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8).

海南大学农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论文相关要求 篇9

关于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的调查报告 所在学院: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务/职称: 实践单位: 实践日期:

单位联系人: 联系电话:电子信息学院 朱雨舟 1120106118年 月 日――年 月 日

关于当代大学生道德现状的调查报告

摘要:大学生是新生代的力量,是未来社会的主要生力军。大学生道德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的进程,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关系到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生道德属于特定社会群体的公民道德,因此大学生的道德取向,是一个社会道德的风向标,它的好坏可以直接反映出这个社会所存在的问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现状是令人困惑的,它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在就业、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压力下,大学生的道德现状是值得思考的。

关键词:道德 大学生

正文

近年来,发生了许多触目惊心的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让我深有感触,例如: 考试作弊成了盛行风, 贫困生有相当一部分是假的, 贫困生有相当一部分是假的, 校园里到处是恋爱者的后花园, 说话都是“超文明”, 吃饭都是浪费的,这些现象都引发深思,固出了一份调查问卷予以调查。

此份调查问卷时为了我们广大大学生所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发生这种状况的问题所在1.我这份报告调查了一些我高中同学,以及一些不认识的大学生

通过问卷的方式以及临时的提问

调查结果如下:

三个选项的比例相对比较平均,其中A选项占40.3%为最高选项。由于大学生教师及座位不固定,使许多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除此之外,造成教室地面上存在许多垃圾,还有“懒得收拾”及“垃圾箱太难找”等原因,给其他同学及任课老师造成许多不便,破坏了大学的校园环境,由此可见,培养良好道德习惯应从细微之处做起。

选择“自己从来没做过”中这个选项的同学占44.4%,这样的比例让我们较欣慰,但仍有近30%的同学认为“课桌文化”有品位,并对其表示欣赏及支持,甚至自己也曾有过这种行为。“课桌文化”在当代大学校园中比较普遍,这一行为并不值得提倡。应为大学生留下一个整洁的学习环境。

面对父母的苦口婆心有69.2%的受访者表示会用父母的话勉励自己。当代的大学生在目前的阶段来说,仍处于求学阶段,对于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务方面的经验上还没有积累起足够多的经验。需要通过父母的经验作为依据,帮助自己进行判断分析。但也有19.5%的受访者选择了“不理睬,认为你们之间有代沟”和9.0%的受访者表示完全听从他们的安排。这两个极端的选项,我们认为叛逆和依赖都是不对的,父母的话很有见地性,应当适时予以参考。

33.8%的同学对考试作弊表示反感,自己从来不作弊。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为了高分,可以理解这种行为,认为作弊比补考好,分别占到了27.1%和27.8%。甚至还有8%的同学认为作弊没什么大不了,也曾经作弊过。从这道题可以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对于考试作弊问题虽然都有正确的认识,但仍然因各种原因作弊过或对作弊表示无奈与认同。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设置了一道主观题——你对本次道德现状问卷调查有何看法?大家的回答有以下几种:没有意义;答案太片面;比较有意义;抓住了很多

现代社会存在的问题;问题很尖锐,道德观受到了挑战;希望能对不文明的行为起到警示作用;良好的道德风尚要靠每一个人才能形成„„

海南大学农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论文相关要求 篇10

为进一步做好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提升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经校团委调查研究,并报请学校批准,决定实施《xx》(试行),具体如下:

一、考核小组

长:孙xx

副组长:冯xx

成员:团委委员

二、资助对象

暑期集中性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校级团队,根据各队实践成果评比考核产生的校级示范队、校级重点队和校级优秀队(符合要求的院级团队可参与后期评比)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客观、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二)坚持以考核成绩为主,总结陈述为辅的原则。

(三)坚持“需有所资、资有所效”原则。将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团队,做出最好的成果,以保证我校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顺利开展工作。

四、实行方案

(一)实行办法

《xx》(试行)实行积分制,由考核小组对我校所有暑期实践团队进行综合考评,以最终总分评定校级示范团队、校级重点团队、校级优秀团队。资助金额为:校级示范团队1500元,校级重点团队900元,校级优秀团队600元。资助分为两个环节:、活动前期。各学院按时上交《xx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活动项目申报书》,校团委综合评定后,初步确认为校级团队,被认定为校级团队的实践队将获得600元的资金支持。

2、活动后期。实践活动结束后,由校团委依据本方案对校级团队和表现优秀的院级团队进行综合考核,被评为校级示范团队的给予900元经费奖励,被评为校级重点团队的给予300元经费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团队将收回资助经费,追究团队领队责任。

(二)实施细则

、团队规模

①5-10人(1分)

②10-15人(2分)

③15-20人(3分)

2、新闻宣传

①校级:校园网、校网络电视台、荷花网、xx学院团委微信公众号、《社会实践简报》(每次3分);

②市级:xx电视台报道(每次8分)

《xx日报》、《xx晨报》等纸质或网络媒体报道(每次5分);

③省级:xx电视台报道(每次18分)

团省委网站、《xx日报》等纸质或网络媒体报道(每次10分);

④国家级:团中央网站、《中国青年报》等;(每次20分);

注:以上涉及内容,若一篇新闻被多家网站媒体报道,按最高级别的媒体进行加分。

3、活动总结

①团队总结、团队日记、个人实践感悟等;(团队总结每篇3分,团队日记每篇0.5分,个人实践感悟每篇1分)

②个人日记、党团小组会议记录及总结;(个人日记每人1分,党团小组会议记录每篇1分)

③团队报道VcR(视频)(校级媒体加1分/次,市级媒体加5分/次,省级媒体加7分/次,国家级媒体加9分/次)

④视频形式的实践成果集或团队实践活动记录视频(时长5分钟以内加3分,6-10分钟加5分,11-20分钟加8分,20分钟以上加10分),视频剪辑精美可另加5分。

3、微博转发

各社会实践队需要注册本队的宣传微博,微博名称为本实践队正式名称。每个实践队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实时发送微博,并@共青团xx学院、xx共青团、共青团中央和本院的官方微博或团总支微博,或@官方媒体微博三个及以上。符合以上要求的微博每5条加2分。

微博被转发加分项如下:

校级:xx学院、共青团xx学院每转载1次加2分;

市级:共青团xx市委、各事企业单位单位微博、xx电视台xc等媒体的官方微博转发每次5分;

省级:共青团xx省委、共青团xx省学校部、xx日报等媒体的官方微博转发每次8分;

国家级:共青团中央、人民网、青年报、今日头条、头条新闻等官方微博等转发每次10分;

注:以上可累积加分。

4、团队接受服务地表彰情况

①感谢信;(2分)

②锦旗;(5分)

(以团队上交的所拍摄为准)

③其他表彰视其具体情况而定。(1-4分)

5、领导慰问情况

①接受学院领导慰问;(3分)

②接受学校领导慰问;(6分)

③接受省市级领导慰问。(9分)

(领导慰问情况加分应有相关图片文字材料予以证明)

6、特殊情况加分项目,经考核小组确认后给予相应分值。

五、实行要求

(一)要求各实践团队实践过程中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报道和信息报送工作,及时向校团委报送相关活动的文字和图片信息,以保证考核小组成员做好评分工作,逾期不交者将取消评分资格。

(二)及时与报社、电视台、网站等新闻媒体进行联系,积极争取在国家级和省级重要新闻媒体上进行报道,做好宣传报道的收集整理工作。

共青团xx学院委员会

大学林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篇11

上课教书部分

让我感悟最多的还是教书这块。我带三个年级:五年级的小学生,初一新生,高一新生。初一新生最调皮,他们正处在青春叛逆时期,最喜欢和老师作对。与其生这些小鬼头的闷气,还不如想个法子应付他们。我也曾走过那反叛的青葱岁月,和老师对着干就是为了博取关注,得到更多关心。于是我就以朋友的身份关心学生并和他们打成一片,小心地维护学生脆弱的尊严,很快就获得他们的认可和尊重!

高一的英语课程改版,为了讲出精彩,我每天都要借助字典和参考书备大量的课。刚上高一的英语课,我有点紧张,也担心讲错,慢慢的习惯了,不慌不忙,课前准备工作越做越充足,也就能自如地掌控那个讲台。幸亏我大一参加了各种比赛,舞台掌控力比较强,为教书讲课打下坚实的基础,看来平常还要多加练习,增强自信心!

一位学长曾对我说,角色即为人格。当我作为一名教师时,我就明白人在不同的场合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展现不一样的人格魅力,不管那个场合你有多么的不适应,你都要尽力扮演最好的角色!

总结

曾看似熬不住的四十三天就这样过去了,我付出很多,也收获很多。这次社会实践收入很骨感,收获很丰满,我经历了从稚嫩到成熟的蜕变,抗打压能力和承受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做人就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真而不幼稚,勇敢而不鲁莽,倔强而又原则,热情而不冲动,乐观而不盲目。

海南大学农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论文相关要求 篇12

社会实践报告是指对社会实践过程的汇报和总结,与社会调查报告相比,它偏重于对实践过程的描述和思想收获的总结,不强调理论性和学术性。为了规范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成果的总结和评价,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南京晓庄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写作体例。

一、题目

社会实践报告的题目可以是单标题,如“暑期义务家教实践报告”;也可以是双标题,如:“爱满行知路——XXXXXX西部支教实践总结报告”。

二、署名

可以是个人名,如“XXX(南京晓庄学院人文学院社会工作专业10级),也可以是团队名称,如“XXXXXX小分队”

需要说明的是,社会实践团队的实践报告,要以团队总结的形式出现,不能把团队成员的个人总结捆绑起来上报,团队个人可以独立形成总结报告。

三、“缘起”或“实践目的和意义”

简写。主要写开展此实践活动的目的与意义,介绍实践目的地的选择动机。

四、“实践过程”

重点。可以按时间顺序写,也可以按照逻辑顺序写。要突出实践计划、实施和效果。要写实,怎么做的就怎么写,最好有能够说明问题的案例。

五、“思想收获”或“实践感言”

重中之重。主要写此次实践对个人或团队思想方面的启迪、感悟、认识,它是评价社会实践成果的主要依据。需要说明的是,许多学生的实践活动是普通的家教、打工等,这些形式也是社会实践,重要的是对实践过程的观察和感悟,有思想收获的打工比形式主义的“实践项目”更有意义。

六、附件

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写作要求 篇13

社会实践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以小见大,提高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优秀的调查报告给予适当奖励。

调查报告要求观点鲜明,立意准确论述有力;所引用事实资料、数据准确;论文字数应不少于3000字,论文立意、时效性、实效性等方面综合评定。

二、写作体例

1、引言(序言):主要介绍实践调研的地点、调研对象、调研时间等内容,可以总结性的就调研涉及的问题进行简单介绍。

2、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主要展开介绍调研对象的单位性质、生产经营状况、或者调研对象的其它基本状况。

3、调研的目的与意义:一般可以先就共性问题或普遍性问题进行展开,谈一下当前关于该话题的主要探讨问题以及问题处理对社会生产或社会经济的现实意义。

4、调研的方法和范围:主要介绍此次调研所采用的方法,并对调研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做适当分析,对调研涉及的面调研采集数据的分布范围要进行介绍。

5、调研结果及分析:对调研中获得的数据、情况进行分类阐述,并就调研获得现象,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分析梳理。

6、调研体会和建议:一般就调研涉及结果做优与劣的评判,肯定成果的同时分析现状问题的`成因,探讨议题的发展趋势,并就议题存在问题提出个人的对策与建议。

三、评阅和审核

一、评审人员的资格确定

评审人员原则上为学院各年级自然班的班主任,若班主任因事不能参与评审,由各教研室指定相应的评审人员。

二、评审人员的工作内容

1、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报告按各学员相关规定进行评阅审核。

2、对每一篇社会实践报告给出相应成绩,成绩按照“优(90—100)、良(80—89)、中(70—79)、合格(60—69)、不合格(60分以下)”五个级别给出成绩。

3、填写社会实践报告成绩表,并上交给学院。

4、社会实践报告由学院统一审核。

三、评审人员的要求

1、态度:审核时要公正无私,严肃对待,严格要求,实事求是,认真负责。

2、时限:各评阅人在社会实践报告上交的第二日算起七天内完成评阅,上缴给学院。有特殊原因者,需征得所在教研室负责人批准同意,并说明延期评阅的完成时间。

【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写作要求】相关文章:

1.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的写作要求

2.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写作要求

3.社会实践报告写作要求和步骤

4.社会实践报告的写作要求

5.社会实践报告写作要求步骤

6.请示写作结构要求

7.实习日记的写作要求

8.广告口号写作要求

海南大学农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论文相关要求 篇14

1.暑期社会实践原则上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各实践团队自行与实践地联系,确定具体调研课题。

2.确定主题后,各团队应在活动计划中具体指出计划采用何种方式完成该主题。

3.所列课题仅供参考。

一、关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国计民生

1、社会各阶层(或某阶层或某类人群)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信心调查

2、经济“寒冬”中的中小型企业生存情况调查

3、大众对中小型企业主群体形象认知调查

4、企业倒闭潮中提前返乡农民工家庭生存状况调查

5、企业倒闭潮中已失业没返乡的农民工生存情况调查

6、“白领”与“蓝领”在企业裁员危机下的心态调查

7、经济不景气周期中的市民消费变化调查

8、金融危机中的我国金融风险防范制度改革的调查

9、扩大国内需求,刺激消费需求问题的调查研究

10、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研究

二、透视“社会细胞”、关注城乡民生

11、业主委员会在社区公共事务中的作用研究

12、民营企业工会维权与工人利益保障

13、城市中农民工状况的专项调查

14、新劳动合同法:企业主的压力、策略与变化

15、新劳动合同法:农民工权益保障情况调查

16、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问题调查研究

17、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及其法制化、规范化的调查研究

18、社会舆论监督的法律问题研究

19、海口市城镇老龄事业发展的调查研究

20、城镇学龄前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

21、从三亚、重庆等地出租车司机罢运事件看中国客运制度的改革

22、海口市出租车“黑车”现象长久存在原因的调查

23、海口市民对新医改方案态度的调查

24、生猪补贴政策与价格再度暴跌对养殖户的影响调查

25、某省某县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调查

26、海口市“小产权房”问题调查

27、医疗与药品的监管体制、机制和现状的调查

28、第一时间上报还是公告:民众对食品安全危机问题的态度调查

29、后“奶粉门”时代:民众对免检产品信心指数调查

30、从奶粉到鸡蛋:民众对政府监管部门信心指数调查

三、大学生、青年问题研究

31、从大学生挂科现象审视大学对学生的考评制度

32、大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度及其态度调查

33、非营利组织在海南高校活动情况的调研

34、大学生救援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调查

35、大学生火灾逃生知识与技能情况调查

41、中国各高校大学生自杀率及其原因的调查

42、我国志愿者事业的发展状况和影响调查研究

43、我国高校学风状况调查研究

44、我国高校住宿状况调查研究

45、大学生考试作弊状况调查和对策研究

四、小事件里的大道理、小人物中的大事件

46、网络“人肉搜索”泛滥与侵犯公民隐私权问题调查

上一篇:党课,对党的认识下一篇:学习郭明义同志事迹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