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烦恼作文

2024-06-20

遭遇烦恼作文(精选9篇)

遭遇烦恼作文 篇1

啤酒是很多男性朋友喜爱的饮料,除了可以食用以外,用啤酒洗头也是护发的一个好偏方,因为啤酒里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所以对头发和头部甚至是我们的面部都会起到补充营养的作用。啤酒中有效的营养成分对防止头发干枯脱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所以男性朋友们如果出现脱发,头发干枯,头皮瘙痒现象,不妨试试用啤酒来洗头。

啤酒防止头发干枯

啤酒中有效的营养成分对防止头发干枯脱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还可以使头发光亮。 长时间的坚持用啤酒洗头的话,能使头发慢慢的转黄而且发质会很柔软色泽自然。

啤酒洗头防脱发

啤酒洗头除了可以护发之外,还具有防脱发的作用。用啤酒搓头发不仅可以保护头发,还能促进头发生长,因此,对于脱发现象又很大的改善作用。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的脱发现象很严重,啤酒洗发也无法发挥如此大的功效,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啤酒治疗头皮瘙痒、头屑过多

先用啤酒将头发弄湿,保持15~30分钟,并不断揉搓头皮,然后用温水冲洗,最后用普通洗发液洗净,每日1至2次,连用四五次即可除去头屑,止痒。用啤酒洗头后会感到头发变得更加柔软光泽。

啤酒洗头注意事项

1、在使用啤酒洗头时,先要将啤酒瓶盖打开通风一段时间,以免酒精伤害了头皮。

2、在使用时,先将头发洗净、擦干,再将整瓶啤酒的1/8均匀地抹在头发上,做一些手部按摩使啤酒渗透头发根部。

遭遇烦恼作文 篇2

我所教班级的学生写作水平不高, 叙事文章一般采用“叙+议”结构, 大段如实地记叙, 只在结尾处加一两句议论或抒情, 显得内容很单薄, 议论很空泛。学生对材料的详略处理几乎不见痕迹, 很多人写作文都在凑字数, 只要能把事情记叙完毕即可。针对这个现象, 我准备了一堂关于详略得当为内容的作文讲评课。课上, 我特意选了几篇在这方面写得较好的随笔。谁知我刚把范文《您还会再进入我梦中吗》读完, 就有一个出其不意的声音在班中响起———她的作文是抄的。面对这样的音符, 我的上课思路一下子就乱了。正当我觉得想为范文说几句的时候, 教室里早已响起了一片呼应之声, 学生正在交头接耳地议论纷纷。

看到这样热闹的场面, 此时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个念头:何不顺其自然就在“抄”字上做文章。

于是我先请学生来谈谈对抄袭作文的看法。一番讨论下来, 果不出我所料, 大多数学生都在大谈抄袭作文的弊端, 诸如:“随笔应该写真情实感的东西, 抄的就不是自己的。”“抄别人的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甚至大有批判抄袭者人品的趋势。而事实上, 班中很多学生为了应付作文作业, 在不同程度上都做过这样的事情。怎样引导学生讲出自己的真心话?我马上抛砖引玉, 反其道而行之:“抄的一律是差的吗?”当赞扬、鼓励了“不一定”的答案后, 我随即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那什么样的抄袭是好的, 是可以的?”也许是接触到我真诚的眼神, 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不能抄全篇, 但可以抄部分。”“抄一句或一段优美的句子为自己的文章所用就可以。”“可以抄人家文章的形式。”“可以套用别人的观点。”……听着学生的肺腑之言, 我暗自高兴, 对“抄袭”的认识可以做个小结了。于是我转过身, 在黑板上写下了“抄袭、引用、模仿”六个大字, 然后态度鲜明地强调说:“一字不改地引用全文叫抄袭, 我反对;局部抄袭人家的话叫引用, 我不反对但也不提倡;抄他人的行文思路及行文形式叫模仿, 模仿是我们写作之基石, 最基础的起步, 我不反对但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

至此, 我引出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要写真情实感之文, 并板书了“写真就好, 表情更佳”的作文要求。接着围绕这一点, 又选择了两篇既有“抄袭”之嫌, 实则有真情实感的范文进行品读:一篇是模仿了课文《丑小鸭》抒写自己独到的见解与遭遇的《鞋》, 另一篇是模仿《百草园》抒写了自己童年趣事的《我的乐园》。看着学生欣然点头的神情, 我知道我已经成功地把学生从抄袭的误区中拉了出来, 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作文中有真情实感的可贵。

在此基础上, 我又顺理成章地再拿起这篇“抄袭之作”当倾诉对象, 以“作文, 我想对你说”为话题, 要求学生来一段真情告白, 诉说自己在写作文过程中的喜怒哀乐。

“作文, 你让我爱你在心口难开。每一次, 周末的晚上我冥思苦想、搜肠刮肚……”

“写随笔对我来说真要命, 总不知写什么, 该怎么写……”

“每到周末, 我的大脑总会成为雷达, 搜搜搜, 将本周的记忆都搜一遍, 拣出好笑、好玩、有意义的事来写……”

“记得雪燕说过一句话:要从生活小事中写, 表现你的心情。于是我写了《家有邻居在装修》, 这正好是我在思考随笔内容时, 楼上咚咚声给了我灵感;写下《昨晚你做梦了吗?》是因为白日里与同学讨论进化类话题, 于是写下与老师分享;写完《学会责任》是因为老师刚上完‘责任’这一课后, 看到班里的值日生活, 深有感触之下‘小笔’一挥而就……”

读着一句句动情动理的话语, 我深切地意识到本次作文教学我已从失败走向成功, 已从失望迈向惊喜。它留给了我许多的启发, 却也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

一、教学机智能点燃教学之光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一位教育者如果没有教育机智, 就不可能成为良好的教育实践者。”在学生的回答与我预设的教案发生碰撞的时候, 我及时调整了教学思路, 让学生先在“抄“字上做文章, 根据我对这个班学生的了解, 如果老师不事先提异议, 学生一般不会说“出格”的真话, 于是我另辟蹊径, 在肯定这种抄袭做法的基础上诱导学生敢于说真话诉真情, 从中获得“真情”的乐趣, 结果收到了从正面讲解所收不到的良好效果。

要让语文课堂具有智慧灵光的闪烁, 教师就应当运用教学机智, 在成与败之中反思、提高。教师就会通过自己的智慧之星点燃学生的智慧, 教学机智就会在一次次的败与成中发展, 从而闪现智慧光芒。

二、慎对课堂问题的生成

一般说来, 课堂教学设计虽然从教学目的、教材难度来估计, 学生理解能力高低等多方面都加以考虑, 但它仍然是静态的, 而具体的课堂过程则是动态的。课堂中除了教师预设的问题外, 往往会生成许多教师事先没有考虑到的、意外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大部分恰是有价值的, 教师如果能够适时抓住, 充分利用, 课堂就会由“死”变“活”, 它能有效地拉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堂作文课我正是利用了这一点, 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搞活了课堂, 还提高了学生写作文的兴趣, 达到了作文的目的。

三、尊重学生主体, 搭建说真话诉真情的平台

银行遭遇“成长的烦恼” 篇3

侯维栋将此解读为,在全球银行业,单纯的IT技术都难以满足业务需求的多样性。因此交通银行将更多的业务部门和研究部门的员工安排到产品管理办公室中。侯维栋认为这是加快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过程非常重要的环节。

而作为银行家,侯维栋更加清楚,风险管理至上在商业银行界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交行在业务急行军上要有很强的冲劲,但又不能显得过于冒进;风险控制要紧抓,但又不能抓得太死。

在数据大集中开始逐渐完成的时候,侯维栋希望将信息系统推向前台,起到智能化渠道的作用。不过他的这个目标实现起来并不易,因为几乎所有的国内银行都面临着如何平衡业务创新、IT系统改造和风险管理之间的矛盾。如何追求低风险的业务创新还需要更多的智慧。

创新甩不开风险

在侯维栋看来,交通银行在国内完成数据大集中的标志是刚刚在苏州成功上线运行的二期业务集中工程。到2005年底,交行纽约分行应用系统挂接到香港,境外分行数据集中工作也将全面完成,随后便是境内分行与境外分行的联动应用。

后台数据平台集中之后,侯维栋觉得在交行内部可以放手来谈渠道问题了。在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处理过程中,信息系统一直是作为后台支持的角色存在,没有直接接触客户和市场的机会,对市场销售难以提供直接帮助。

侯维栋认为,数据大集中也是一个海量客户信息高度集中的过程。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和CRM系统能够完成对客户基本信息和原始交易信息的存储,但要将客户资源变成银行的收益并不容易。在与美国富国银行CEO理查德的交流中,侯维栋发现理查德非常重视“交叉销售”,也就是向客户推销不同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打包或者有选择性的销售,他认为“交叉销售”可以用较低的成本为银行带来高额的利润。与此同时,富国银行还尝试将客户资源进行多次利用,与其他互补性公司进行联合营销,这种跨行业的横向合作方式让侯维栋深受触动。

在交行市场运营方案的设计中,侯维栋将客户资源的重新梳理作为一项基本功来做,然后才有在渠道方面展开联合营销的可能。同时,在业务层面,银行产品的创新都是针对细分的客户群进行,对每一个细分市场的深入分析和相应的模型构建又是对交行的一大考验。

“交叉销售”只是业务模式的创新,而相应的产品创新背后是近年来西方商业银行纷纷采用的商业智能技术,其中数据仓库所提供的数据挖掘技术是实现商业智能的基础。但在某数据仓库厂商业务总监看来,国内商业银行要深入应用数据仓库还需要一段时间,在混业经营仍未放开的政策限制下,“交叉销售”还很难实现。同时,国内的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创新上缺乏真正精通业务的人才,数据挖掘技术提供的数据分析能力最后还是要落在懂业务的银行人士头上,这使得相关的应用在国内银行业一直难以大张旗鼓地展开。

而另一方面,对于看重风险甚于收益的银行业来说,任何的业务创新首先要考虑风险管理,数据仓库的应用需要风险控制系统先行。但事实上,目前国内不少商业银行面对新巴塞尔协议以及SOX(萨班斯)法案等在风险控制上的要求相形见绌,这也直接拖了数据仓库建设的后腿。据这位总监介绍,目前该公司在建的某国有商业银行数据仓库项目就不得不经常面对风险控制上的问题,并时常为此打乱计划,目前更是将项目时间拉长到了4年。

IT应用上的举步维艰直接造成了当前国内商业银行之间严重的“抄袭”现象,在对国外先进商业银行以及国内同行产品的模仿中,有不少商业银行被业内人士称为“学了皮毛,忘了精髓”。国内银行业人士一直希望能有“杀手级”的创新产品出来,但目前看来,被风险管理卡住脖子的商业银行在业务上还需从长计议。

风险控制先行

某银行的CIO曾表示,现在银行IT部门如果没处理好,不小心会将CFO、CEO推上法庭。对此,侯维栋自然了解。他心里很清楚,风险管理是IT部门的首要功课。数据大集中为商业银行防范操作风险提供了可能,但侯维栋认为,防范操作风险仅仅是IT创新在风险管理上最初级的应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才是根本所在。

2004年6月,新巴塞尔协议出台后,银行业遵从新协议进行的改造运动在全球拉开。侯维栋认为,新协议对银行风险管理的规定要求国内的商业银行必须尽快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但在IBM业务咨询服务事业部合伙人陈文看来,目前国内的商业银行面对新协议在风险管理上的要求反应仍显滞后,过去多年积累下来的渐进追加的防范模式,使得基于事后的应对措施往往缺乏前瞻性、主动式的辨识风险的手段。

陈文认为,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最为薄弱的一环在于信用风险。对于银行零售业务大潮中的商业银行来说,过去应用在对公业务上的信用评级方式必须经过一次彻底的变革。

2004年,交行启动了内部评级系统的建设,目前仍处在数据采集和建模过程中,侯维栋将此视为交行防范信用风险的重要一步。但对于已经在境外上市的交行来说,除了国内的监管体系之外,还要接受境外更为严格的监管要求,这对侯维栋不能不说是一大挑战。

而对于其它正在准备赴海外尤其是在美国进行IPO的商业银行来说,SOX法案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严格规定更是一大现实要求。在2001年,安然公司会计丑闻发生之后,美国紧急实施了SOX法案,要求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建立一套有关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体系,并每年对此负责。

在IBM与北京慧点科技联合提供的解决方案中,对这一法案的解读异常严格,尽管以财务报告为中心,但在内部控制上的要求细化到了企业运营的每个层面,其中包括与账务相关的每一个环节。

而在这一过程中,交行对组织架构的调整也是一场不小的变革,交行现在采用总行一部两中心的架构,除了负责全行信息技术管理的信息管理部之外,数据处理中心承担全行业务系统的运行,软件开发中心则进行相关的技术研发。

类似的IT组织架构在工商银行也存在,现在工行内部IT技术人员占了5%的比例,据工行内部人士透露,这一比例还将持续增加,这意味着日后在商业银行内部,IT部门将作为一个相当庞大的部门存在,而每一系统的运行首先要过的就是风险管理关。

遭遇“外号” 篇4

我很理解他的心情。在此之前, 我经常听到同学们谈到有关外号的烦恼。是啊, 令人烦恼的外号, 我们该怎么面对它呢?

外号不都令人讨厌

起外号, 的确是同学之间经常发生的一件事。同学之间互相起外号, 大致有如下三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 外号之中常常可以看到少年朋友观察和创造的智慧之光。因为年龄小, 常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在观察同学身上, 对同学身上的一些特征加以概括之后, 便成了“外号”。相当一部分外号, 既与姓名有关, 又表现出人物的特点, 还体现了同学之间的亲热和融洽。如一个同学的外号叫“小广播”, 一来是因为他的名字叫“晓光”, 二来是因为他的确活泼机灵, 消息灵通, 能说会道。这类外号是一种善意而亲切的称呼。

还有些外号虽没有显出多少善意, 而是一些偶然的巧合, 让人发生联想而形成的。如一个名字叫“郑浩”的同学, 别人叫他“正好”。这类情况较多, 可以算是中性的, 一般被起外号的人也可以接受。

再一类外号, 或多或少有损人的形象, 这种情况是把人的某个缺陷夸大强调而作为外号。比如开头的那个“肥猫”, 类似的还有“四眼”、“瘦猴”等。对这类外号, 当事人最初肯定感到很难堪, 一般不能接受, 有的是时间久了只得默认。

换个角度看外号

事实上, 同学之间起外号不可能被完全禁止。而对我们来说, 上面三种情况应加以区分对待。就一般情况说, 外号大多不是恶意的, 几乎可以算少年生活的一种另类记忆, 无需特别在意。

如果是第三类确实难以让人接受的外号, 可以采取以下办法:一是明确而坚定地对叫外号的同学表示抗议;二是完善自身, 当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令同学们不敢瞧不起;三是向老师反映, 请老师帮助做好同学们的工作。我就了解到, 针对起外号的情况, 有些学校的班级专门召开了主题班会, 效果很好。

尽管如此, 我还是倾向于对外号换个角度看待。比如对前两类外号, 一般不必挂在心上。有时候, 外号可能还是一种特别的亲昵和友好的表示呢!即使是第三类外号, 仍然可以换个角度来看待。

去年我曾应邀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做嘉宾。我记得当时专门讨论过这个问题。一个大学生回忆小时候的生活时说, 因为他脑袋有点大, 同学们见到他就喊“大头, 大头”。开始他很反感, 后来他想, 我脑袋大怎么了?脑袋大聪明!于是, 他上课更加认真努力读书学习, 课余还读了不少课外书, 结果他的成绩遥遥领先。后来同学们都佩服得改叫他“小博士”了。

再回到钟晓磊的烦恼上来。其实, 有人叫你“肥猫”, 也不必特别反感。电视剧中的肥猫不是很可爱吗?他的善良可爱感动了多少人?再说, 我猜测晓磊也许是真的有点胖, 有可能, 外号还会促使他加强体育锻炼, 由此, 也许还能练就一个强健的体魄呢!

从自己做起———不叫别人的外号

如果我们自己不赞成起外号, 当然应该自己先做到, 不把聪明用在给别人起外号上, 更不能以起外号来损伤同学的人格。同时, 我们也不跟在别人后面瞎起哄, 叫同学的外号。这样, 别人应该也会尊重我们的。

民营书业遭遇“成长的烦恼” 篇5

坚守与合作

是坚持自身的独立发展,还是融入国有出版集团?这是民营书业首先要面对的选择。整合资源,打造世界一流大型传媒集团,是出版体制改革努力的方向。如果民营书业不想被这样的浪潮抛弃,选择与国有出版集团合作似乎是题中应有之义。从政策上看,国家也鼓励开展“国有民营联合运作的试点工作”,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民营书业的活力,又可以保证出版社转企改制期间的平稳过渡;从经营上看,民营书业从存在之初就与国有出版社具有天然的联系和某种程度的互补性,这也为两者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当前,国有出版社的转企改制工作已经全面展开,整个出版行业正在进行深度调整。体制改革驱动行业整合,必将提升行业的长期增速。可以预见,国有出版社经过改革的阵痛,扫除了体制的障碍,会极大地解放和提高生产力。长期以来丰厚的文化积累、完整的管理机制乃至广泛的社会资源,都会使国有出版社进入一段快速发展的轨道。如此一来,民营书业本来具有的产权清晰、机制灵活、市场感觉敏锐等优势将不再明显。搭上国有出版集团的列车,未尝不是一种快速发展的便捷方式。

然而,这是否就意味着民营书业会被国有出版社“收编”?我们对此需要具体分析。作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业具有文化宣传和舆论监督的导向作用,而民营书业的逐利性使他无法承担这样的历史使命。这是两者的不同定位。当然,最好的局面是“国”进的同时“民”也并没有退。两者通过经营形态的整合,达到未来发展的优势互补。民营书业也好,国有出版单位也罢,如果仍然停留在从前规模小、管理弱、竞争能力差的局面,必然会被图书市场淘汰出局。说到底,合作共赢仍是出版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资本的焦虑

资本始终是制约民营书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这种情况随着政策的明朗而得到了极大改善。鉴于民营书业良好的赢利能力,国有出版集团、业外资本甚至风险投资者都纷纷加入到这场争夺战中。江苏凤凰出版集团收购了共和联动,盛大网络收购了华文天下和聚石文华,魔铁获得了华商传媒的风投资金3400万……民营书业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资本梦想。然而,在红火热闹的背后,民营书业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焦虑。图书出版行业是传统型低增长的行业,而资本市场具有趋利性与短期性的特征,因此,民营书业盲目吸收风险投资和业外资本会无形中增加潜在的风险。仓促地扩张规模,根本无益于民营书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不差钱”的民营书业迫切需要在新的形势下树立起资本思维。简单地说,就是要在资本与产业博弈中制定有效的战略规划。民营书业融资的基本思路应该是通过资本整合资源,实现产业升级,进行全价值链经营,以应对其他竞争者。借助资本的注入转变经营方式,这才是民营书业融资的意义所在。

烦恼中的成长之路

从“游击队”到“正规军”,民营书业在喜忧参半中探索前行。民营书业想要走得更加稳健,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以人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民营书业大多是以一人或家族起家的作坊式公司。这种形式在财富原始积累时期能够省下经费,但也存在许多弊端:对公司发展缺乏长远规划,制度缺乏或有制度但执行不力,缺乏严格系统的市场调查等等。经过这一轮飞跃式的发展,经营者“一言堂”的初级阶段已经过去,未来的市场竞争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竞争。民营书业想要获得更大的发展,必须建立现代化的经营管理团队和稳定优秀的策划编辑团队,从而规避风险,并保证企业长期、合理、有序的发展。

2.内容为王,调整产品结构。未来的图书市场,必然从规模数量的增长向优质高效的增长转变。在内容资源上占据制高点,是应对市场竞争的最佳选择。民营书业在畅销书内容策划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其短板在于产品的结构。图书种类的单一与重复向来是民营书业为业界和读者诟病的主要问题。特别是某些跟风出版,固然在短时间内促成了图书市场的火暴,但大量良莠不齐的同类图书同时涌向市场,也伤害了读者阅读的热情。这种拔苗助长的方式,是非常有害的。

OTA模式遭遇成长的烦恼 篇6

OTA遭困 多家抢滩在线旅游市场

一说到旅游,不少人脑海里冒出的一句话就是:“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景点拍照,回家一问啥也不知道。”虽然是调侃,但是也不乏真实,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网友会选择较为自由的在线旅游来代替传统旅行社。其中,以“鼠标+水泥”的OTA模式发展最早,并成功地在中国在线旅游市场站稳脚跟,而携程作为OTA模式的老大哥,更是有了几分“指点江山”的味道。

然而,利润多了,争食者也就多了。据Alexa最新数据统计结果显示,2012年6月,中国在线旅游网站用户覆盖数排名中,携程旅行网的用户覆盖数仅为1230,与上一月度基本持平,但是去哪儿、酷讯却达到2110和1470,其中酷讯环比涨幅达38.7%。玩家不再只是OTA们,携程也不再是唯一的规则制定者。目前,去哪儿已经站出来和携程公然叫板,双方掐架不停。而一贯低调的酷讯前一阵子打出的机票价格战也颇吸引眼球,国际数据调研机构益百利Hitwise发布的《中国在线旅游网站分析报告》显示,早在2011年11月,酷讯旅游网就以16.68%的用户月度访问率,超过行业大佬携程网的15%。此外,百度、腾讯、阿里这样的互联网大鳄旗下的“富二代”纷纷进驻在线旅游市场,让混战更为激烈。

据相关机构对比美国在线旅游市场状况发现,中美两国OTA网站访问率均处于下降态势,携程在中国市场屡被超越的现状再度印证了OTA的发展困境。他们称在资本市场,携程的股价也受此拖累,频频下跌,市值已缩水近半。有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携程总营业收入为9.6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8%,同期营业利润同比下降33%,环比下降23%。携程的股价从去年7月的45美元高位一路跌至16美元左右,跌幅大于中国概念股的整体走势。虽然从营收来看,携程仍然是行业的带头大哥,但从利润来看OTA却风光不再,可谓“鸭梨山大”。

有业内人士认为:“OTA眼下正陷于两难中,尽管弹药充足,但对于前端用户的争夺,已经蔓延至搜索引擎、电商平台、自营体系等各个领域。旅游产品供应商的价格体系正在被不断颠覆,高利润的盈利模式不再。面对规模和利润的双重考核,一众处于资本市场尖锐目光下的OTA企业有待破解困局。”

想象叠加 多模式下的商机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线旅游市场已经不仅仅缩在OTA模式的角落里。为满足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信息查询、产品预定和消费等日益升级的需求,各种创新的在线旅游模式如井喷一样,层出不穷。航空公司、海内外旅游局、租车公司、酒店、景区等旅游服务供应商线上渠道开始布局并完善;114电话导航等电信运营商整合资源发力;在线旅游垂直旅游信息搜索引擎也开始异军突起。此外,旅游资讯及社区网站等在线旅游平台更是走在了用户需求的前沿,各种旅行无线App客户端的推出更是将在线旅游的想象空间又叠加出了不少层次。酷讯网工作人员表示:“以去哪儿、酷讯为代表的在线旅游新媒体在用户覆盖数量上对以携程为代表的OTA的超越,也象征着中国在线旅游产业新模式的诞生。这就为人们带来一种对未来在线旅游发展与格局的创新思索。”易观国际分析师陈寿送则认为,相对于其他电子商务的细分领域,国内在线旅游市场发展已经比较成熟。“第一阶段以携程和艺龙为代表的代理商模式已经发展成熟,资本看重的是下一个阶段,即满足‘不断膨胀的个人旅游需求’模式,该阶段以去哪儿网和淘宝为代表。”

大有文章 传统与线下同时发力

以前,人们出行往往会通过3个渠道来预订酒店:到酒店预订,通过旅行社预订,在携程网上预订。而如今人们的选择更多了,酷讯旅游CEO张海军表示,未来的中国在线旅游市场应该是一个充分竞争又互相协作的模式。消费者既可以到与携程运营模式一样的艺龙、芒果、途牛等在线旅游网站预订,也可以在酷讯、去哪儿这样的在线旅游搜索平台上进行价格对比,然后再预订。

不光是在线旅游网站,传统旅行社和其他旅游终端也有不少文章可以做。“虽然携程等在线旅行网站有自己的旅行社甚至酒店联盟,但在旅游市场,大量的传统旅行社、航空公司、酒店依然是服务的最终提供者。随着这些服务商向线上升级,他们仍将在网络时代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一位在线旅游网站工作人员表示:“未来的在线旅游市场不仅是几大巨头之间的游戏,旅行社、酒店、代理商等也是重要角色。能否提供有效的平台,帮助这些服务商成长,共同做大在线旅游市场,才是互联网巨头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平台化的模式将成为一个方向。”

在德国遭遇“严师” 篇7

下了飞机, 汽车沿着通往Wacker公司的大道向前奔去, 一路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 宽阔的公路两旁花团锦簇、绿树成荫, 各种标志性建筑物一个接一个, 彰显出了德国城市的繁华。大约过了两小时, 终于来到了挂着德国Wacker公司标志的大门前。这是一家颇具规模的德国wacker分公司。

前来迎接我的是德国公司方面的一名德国上司和一名技师, 我急忙走上前去向他们打招呼。寒暄几句后, 德国上司向我介绍:“这位是丹尼尔, 高级技师, 也是你的师傅。以后, 你多向他请教!”说完, 德国上司就告辞了。这时, 我才仔细打量起身边的这位德国技师, 只见他面色冷淡、不苟言笑, 但出于礼貌我还是主动伸出手, 想和他握一下, 以增进友谊。谁知他冷冷地说了句:“走吧!”转身就向厂房走去, 让身后的我异常尴尬。初次见面, 他就让我心中很不愉快。

接下来, 我跟他一起来到厂房, 看他在那里娴熟地操作庞大的机器, 我只是静静地站在一边观看, 实在不想跟他说一句话。突然, 他没好气地对我说:“你站在那里, 一个问题也不问, 怎么能学会技术?”看着他那张冷冷的面孔, 我顿时觉得十分气恼, 他明明就是看不起中国人, 不想好好带徒弟, 还反过来责问我。但一想到我是来学技术的, 就把心里的火强压下去。我开始向他请教各种问题, 好在他都一一作了回答, 并开始让我试着操作机器。就这样, 第一天还算顺利地过去了。

可能是来德国时差倒不过来的缘故, 晚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一直快到凌晨的时候才有了睡意, 等我睁开眼睛的时候才发现, 早已过了上班时间。我饭也没吃就匆匆赶往厂房, 丹尼尔一脸铁青, 对我咆哮起来:“你怎么一点时间观念也没有, 如果在我们德国, 像你这样的员工, 早被开除了!”这次, 我自知理亏, 便也没说什么, 就开始默默地工作起来。之后, 丹尼尔在工作上也不断地找我的碴。好在, 我在丹尼尔极其冷淡与严厉下, 很快掌握了技术操作。

就在学习将要结束的前几天, 我突然觉得肚子疼, 之后就昏了过去。恍惚中, 我觉得有一个人, 一边紧紧拉着我手, 一边不停地说:“我的朋友, 你要坚持住, 马上就到医院了。”等我醒来的时候, 已经是第二天早晨了。当我看到趴在床边睡着的丹尼尔和蔼的面容时, 我简直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时, 丹尼尔也醒了, 他用温和的眼神对我说:“你好些了吧?”

传统金融遭遇颠覆? 篇8

一、互联网金融使支付和结算更便捷

很多传统的金融功能是附着在支付和结算功能基础上的, 所以, 支付平台是互联网金融的制高点和争夺焦点。互联网金融时代支付系统具有很多不同于传统金融支付的特点:一是所有个人和机构都在中央银行的支付中心开账户, 无需经过商业银行;二是证券、现金等金融资产的支付通过互联网进行;三是整个支付清算完全电子化, 只需要很少的现钞交易, 现钞交易的频繁度和重要性即将下降, 一般只作为最后的支付手段。以上这些特点将对现钞流通和传统商业银行构成极大的打击, 互联网金融时代拥有广泛流量的支付平台将会脱颖而出, 不仅使商业银行损失一大块业务, 也会使个人和机构对商业银行的依赖度降低, 从而危及商业银行多年来在支付和清算功能之上开发的一系列服务。此外, 货币供给方式、货币政策传播过程、货币理论都将发生重大调整和变化。但互联网金融不大可能改变目前由中央银行统一发行信用货币的制度, 货币与商品价格的基本关系也不会发生本质改变。虽然比特币等电子虚拟货币流行甚广, 但由于这些虚拟货币的内在缺陷和安全性, 电子货币被很多国家的金融主管当局所禁止, 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这些虚拟货币不具有替代现有货币的潜力。

正因为互联网金融对支付和清算系统的颠覆性变革, 使得传统商业银行如坐针毡, 他们肯定会采取措施予以反击, 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将是一道魔咒, 下一步金融监管当局会采取怎样的措施还未可预料, 但我们可以想象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绝不会像余额宝的规模增长那样快速而顺利, 这里面除了可能遇到的制度约束, 还有来自技术层面的障碍。

二、互联网金融使金融业信息更加对称

长期以来, 金融业正是依靠其传统金融行业巨大的信息不对称傲视群雄的, 而造成传统银行业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信息分布、传播和处理方式。在互联网技术发展成熟之前, 人们的财务信息是十分分散和难以聚合的, 因而直接的资金融通成本极高, 这就给商业银行等传统货币金融机构以巨大的生存空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成熟, 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 使得人们的信息分布、传播和处理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一是地方信息和私人信息公开化;二是软信息转化为硬信息, 非结构化信息转化为结构化信息;三是分散信息集中化;四是信息通过社交网络的分享和共享机制传播;五是基于信息搜索和排序产生类似“充分统计量”的指标和指数, 能够凝练、有效反映所聚拢来的各种数据。

这些变化对于违约概率、风险度量的计算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而使得旨在资金融通的各种交易的定价更加容易, 这也就为大量的个体通过互联网金融直接参与资金融通提供了客观便利, 使得互联网金融更加普惠。

金融业信息不对称程度的降低不仅会减少银行储蓄存款的供给, 而且将提供更多的闲置资金供给, 这将从根本上打破目前信贷资金由国有商业银行大一统的局面, 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新的场所和渠道, 对提高我国银行业竞争力和效率,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具有决定性意义, 对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互联网金融使资金匹配更有效率

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通过直接接触进行资金融通一直是金融的理想典范, 但囿于单个个体信息收集成本的高昂, 专业法律、定价技术知识的贫乏, 以及监督资金使用以确保资金安全的艰难, 这种模式只在小范围、小额的借贷市场出现, 而且往往要靠熟人关系作为纽带, 一旦在较大额度、更广领域扩展时会出现很多弊端, 如我国温州地区小额贷款中普遍存在的跑路问题。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和发展为资金所有者和需求者进行直接融通提供了技术手段和客观平台。社交平台、电子商务等互联网技术使得资金使用者的信息广为分布, 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则使得这些信息的收集、存储和分析变得廉价和容易。这将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借贷活动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深入发展, 贷款的供给将更加广泛, 拥有闲置资金的人将通过直接贷款获得更加丰厚的投资收益, 贷款的普惠性将更加彻底。但商业银行不一定会在贷款市场败给互联网金融, 因为互联网金融在安全性和配套制度方面有很多困窘。此外, 虽然目前并不清楚, 但很可能并不是所有的贷款都适合互联网金融, 即使在互联网金融时代, 金融行业仍然面临如何有效克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

四、“风控”能力或决定发展趋势

上述三个方面的因素使得互联网金融具备了传统商业银行所不具备的重要相对优势, 这些优势是互联网金融与传统商业银行在金融领域进行竞争的基础, 而互联网金融的强大有力必然导致中国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的深刻调整与变革。但光有上述因素, 互联网金融还难以替代传统金融的存在, 因为互联网金融能否有效解决风险控制才是互联网金融能否在中国真正发展的关键。所以,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深入发展, 未来银行业面临两种结果:

一是互联网金融不能有效解决风险控制问题, 互联网金融退化为披着互联网外衣的金融互联网。这种结果尽管在减少信息对称性、减少交易成本、提高资金配置效率等方面具有其进步性, 且将显著提升中国银行业的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 并进一步提高利率市场化的程度。但由于无法解决互联网金融最为核心的风险控制, 骗贷、坏账率导致的高额赔偿等势必造成风险聚集, 危机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 这必然导致金融当局的严厉监管。在严厉监管之下, 民营金融互联网公司将丧失其优势, 而此时国有大银行将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反击。最终在反复较量中一些较小的金融互联网公司会倒闭, 而一些大的金融互联网会与商业银行的业务发生趋同, 商业银行仍将主导未来的借贷融资市场, 因为, 在业务趋同的前提之下, 商业银行相比新崛起的金融互联网公司具有雄厚的资金、丰富的专业人才和管理知识。

遭遇日本式困境 篇9

8月20日出版的《经济学人》发表文章分析了美国的专利制度, 提出了改革专利体系的蓝图。

文章指出, 专利制度的初衷是好的:发明者享有为期20年的专利垄断权, 这是给予发明者公布技术细节以供他人参考和使用这一技术的补偿。由此, 先进的技术才得以广泛传播、并生发出更多的创新, 而不是被当做一项商业秘密隐藏起来。在某些行业, 如果没有专利保护, 那巨额的新产品研发投资很可能就会消失。然而, 近年来专利制度的作用似乎已经从鼓励创新转向了扼杀创新。文章分析认为, 推崇专利的数量而不是质量、有争议的专利层出不穷以及越来越多的“专利钓鱼”行为正是扼杀创新的元凶。文章最后给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首先是差别对待不同行业的专利。其次是提高专利获取的门槛, 特别是软件和商业方法的专利。最后是加强对专利所有权的披露。

上一篇:2022支付宝集五福什么时候开始下一篇:关于革命纪念馆宣教工作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