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生存与发展

2024-07-12

青年生存与发展(精选6篇)

青年生存与发展 篇1

一、调查目的2011年寒假期间,我们小组三人参加了此次关于“转型时期进城务工青年生存现状与发展前景”的调查活动。为了更深入地调查进城务工青年的生存现状,实地了解进城务工青年所面临的困惑和难题,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实践。

二、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进城务工青年”。

一般情况:是出生于改革开放后的进城务工人员,现已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主力军之一。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

四、调查时间

2011年1月17日至2011年2月16日。

五、调查内容

(一)进城务工青年的基本情况

进城务工青年的年龄大部分集中在21~25岁之间,被调查人员中有2/3的第一次外出务工年龄在16~20岁之间。现在进城务工青年的男女比例相对十年前有了较大变动,女性所占比例明显提高。我们小组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女青年的独立意识增强了,希望依靠自己的能力在城市闯一方天地。

几乎所有进城务工青年选择的就业的城市都是一线城市,调查对象中有95%左右选择了在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找工作,其中省外青年占将近一半的比例。

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进城务工青年的文化程度分布大致如图:

其中有18%的人员文化程度相对于刚出来务工时有了提高,主要是有高中或中专或职业技校提升为大专或大专以上。被调查对象中有66%是共青团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党的教育已深入人心。

进城务工青年有94%以上是单身,关于未婚的理由,有51%的人回答说没有碰到合适的对象;27%则是因为城市工作压力大,暂时没有谈婚论嫁的想法;10%觉得经济条件不允许,难以承受支付恋爱成本;剩下的大多认为年龄尚小,婚姻以后再说。在他们之前的那一代进城务工人员,大多来自农村且均以成家立业,可以说他们来到城市是为了家庭背井离乡。新一代的在家庭方面的负担则少了许多,并不急于成家立业。

由上图可知,进城务工青年就业比例相对于老一代的也有了较大改变,建筑施工业的人数大大减少了,而服务业的人数则增加了不少,就业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由月平均收入柱形图可看出,月平均收入主要集中在1001~2000元。工资在1600以上的人员几乎都是在一线城市务工。广大青年之所以选择进城务工,一大主要因素是工资待遇问题,工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就业取向。

新一代务工人员虽然也是大多来自农村,但有近三分之一表示没有或很少干农活。他们都表示有能力的话,想在城市长久居住,实在不行再回家乡另谋出路。

据调查,有将近60%的人换过三份工作,而他们较频繁转换工作的原因有多方面,主要原因有工资待遇低,工作久了没激情和雇主或管理人员态度恶劣等。

(二)工作情况

在此次调查问卷中的第二大题“工作情况”这一部分的第一个问题中有93%的进城务工青年现在的工作地区是在珠三角地区,其余的主要是在京津唐环渤海地区,所以此次的调查对象主要反应的问题的是进城务工青年在珠三角的工作情况,从他们选择进城务工的主要原因中可以看出,63%看重的是城市收入比农村高,20%的务工者考虑到的是想到城市学技术和管理,从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务工者目前的原因是工资问题只有少数人关注学习技术和管理以及其他的原因,此外在求职过程中67%的务工者看重的是工资待遇,在此又可以看出进城务工青年对工资问题的看重,17%的务工者看重的是社会保险等社会保障,还有12%看中的是个人的发展,从此可以看出,务工者在转型时期进城务工对自身的发展不是很看重,对社会福利了解也不是很深,想法不是很成熟,在调查的务工者中80%的人对现在的工作基本满意,60%的人感觉工作最不满意的是雇主或管理人员态度恶劣,只有15%的认为是工资待遇低,由此得出在务工者开始工作之后,部分人会由最初的对工资的不满意逐渐转移到对对雇主或管理人员态度恶劣,78%的进城务工青年不是很了解但是听说过当地政府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的教育培训和技能培训,在调查的所有人中占85%的人认为实用技术和技能是最需要的技能或

知识,在“安全生产”方面80%的务工者没有进行任何的培训,在此可以看出务工者在工作过程中必然存在着重大的安全隐患,务工者每天的工作时间是8~10小时基本符合国家的基本规定。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目前秦城务工青年在珠三角工作的初衷是工资,但是在工作的过程中雇主对他们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他们对自己目前的工作基本上满意但是工作之前的培训务工者只是听说过,“安全生产”中的急救知识培训工厂也很少对其进行培训所以此方面有待加强。

(三)生活、情感和心理状况

在生活、情感和心理状况这一题中通过调查大多数的务工者每个月的生活费大概是600~800元,最大的消费是休闲娱乐,和手机费,业余时间喜欢找朋友聚会或看电视,从这些可以看出进城务工青年的日常生活开销比较大,比较积极的兴趣不多,但是80%的务工者的交往范围比较广,除了亲戚和老乡外,还认识几个朋友,因此他们在社会上的生活和适应能力计较强。在日常生活中,有52%的人认为竞争太激烈,岗位有限,每天工作都要绷紧神经,有少于一半的人认为压力不是很大,居住情况75%是集体宿舍,18%的务工人员是单租,在饮食方面最关注的是价格和健康,在衣着方面主要是价格和款式,33%的人认为他们进城务工是农民,40%的人说不清,20%的人认为是他们是半个城里人7%的认为是城里人,所在城市的市民对这些进城务工的青年持一般的态度,少数人持戒备心理,70%的人认为要想在城市安身立足最需要人脉关系,少数人认为是当地户口。

(四)社会地位、政治权益、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务工青年参加的保险情况

根据问卷调查,务工青年的社会地位、政治权益、法律思维和维权意识这几个方面相对以前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仍需不断改善。其中,据调查显示,大约60%的务工青年参加了工伤保险,50%参加了医疗保险,而失业保险只占10%左右。劳动合同的签订方面,约66.7%签的是用人单位单方制定的合同条文,而当民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约83.3%选择私了,这是令人失望的。在国家出台的保障进城务工人员权益的政策和法律方面,52%的受访者认

为有一些好的政策,但没有落实。而对于农村基层“两委”(农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选举,分别有43%和45%表示从未参与和不了解。

(五)未来发展前景

务工青年未来打算

1对于未来的打算,约67%的务工青年是希望继续在城务工的,而其主要原因大多数是收入高,工作体面以及子女受教育条件好。而在阻碍务工青年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方面,约59%选择了缺乏技能或管理,这恰恰就就能反映出社会对务工青年在职业技能培训上的不足。

在走访调查中我们也感受到,渴望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惠及是务工青年的迫切需要。务工青年的社会保障现状只能用“薄弱”来形容,不用说其他险种,就连目前最重要的外来人口综合保险的投保率也还比较低。同时城市的公共服务体系也一直将他们排除在外,他们只能得到政府零星的关照和非政府组织的志愿服务和社会援助。

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务工青年在职业、居住条件等方面,相比于底层初级的农民工而言,大多数处于明显的优势位置,但同广州本地人相比,又显然处于劣势位置,这样,务工青年就处在尴尬的中间位置,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他们渴望得到城市的认同,渴望“市民”身份认同及社会融合,渴望得到市民待遇,得到尊重、认可和接纳。从总体上看,外来务工青年在珠江三角洲的生存发展状况目前还停留在“合格建设者”阶段,要实现和谐融入珠江,共同享有珠江的发展成果,还任重道远。

六、解决进城务工青年问题的几点建议

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社会地位,改善他们的生活、工作条件。近几年,各级政府采取了有力措施改善进城务工青年的生产生活条件。但是,传统的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使大量进入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村青年并不能获得完全平等的社会身份。他们在进入市场和立足城市两个方面都离不开政府的必要支持。例如,在进入市场问题上,政府要在进城务工青年技能培训、用工信息的发布、规范职业中介组织和就业市场、加强市场监管、维护进城务工青年的合法权益上多做文章;在融入城市问题上,要从提高进城务工青年收入水平、提供廉租房、建立和健全进城务工青年社会保障制度、丰富进城务工青年文化生活等方面着手进行解决。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维权工作。政府要尽可能保障外来务工青年的合法权益。虽然珠江三角洲地区大多数务工青年有一定维权意识,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有近一半人选择用法律手段维护权益,但是有一半以上务工青年没有签订书面合同,大多数务工青年的工作时间高于正常工作时间,而且拿不到加班费。因此,务工青年法律知识不够丰富,维权意识仍不明确。所以维权工作首先应使外来务工青年学法、懂法,使其成为知法守法并能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劳动者。政府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并通过司法监督和法律援助帮助外来务工人员。

青年生存与发展 篇2

然而, 新问题和新要求又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面临旧愁新忧。本文结合江苏的情况, 尝试应用SWOT分析法, 探索并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应对问题, 寻求发展的现实路径。

一、青年教师生存和发展的优势与机遇 (SO) 分析

(一) 优势分析

1. 具有符合职业发展所需的较高的综合素质。

据笔者在今年3月份所作的500份抽样问卷调查结果, 江苏122所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具有良好的学习意识和关注世界、关心国计民生及教育发展的重要政治素质, 对职业所需的思想素质、理论素质、教学科研素质等非常重视并乐于行动。94.29%的青年教师对“是否经常关注国内外政治、国家大政方针及教育等动态问题”持肯定态度。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也高度重视, 68.86%的人有研读原著的良好习惯, 并表示能从中得到感悟和启示。他们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充满自信, 99.12%的人都表示能胜任目前的教育教学工作, 而且有67.14%的人会经常有意识地去深思人生观、价值观和自己的信仰问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改革、科学研究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持高度欢迎的态度, 85.24%的青年教师乐意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学生;在课堂上能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 75.24%青年教师明确表示即使没有科研部门或机构的组织也愿意搞科研。因此, 就整体而言, 江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较高、思想政治意识较强、身心健康向上并能与时俱进地认真工作。

2. 专业基础好, 学术优势明显。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发展阶段, 也是江苏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持续扩张的阶段。2001年全省 (含成人高校) 普通本专科教育共招收学生约21.57万人, 2009年江苏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42.98万人, 招生规模比2001年翻了近一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2]高等教育的外延式发展使江苏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也随之壮大。一些民本、专科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无到有地建立起来, 一些综合性院校和重点高校对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一大批学有所长, 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优秀青年被引进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队伍中, 这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既优化了结构, 又提高了年轻化、专业化程度。青年教师的高学历学术优势使他们在开放、竞争的环境中能更好更快地脱颖而出。例如, 在199名“2010年度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中, 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共有5位, 其中有3名是“70后”青年教师。[3]

3. 应变能力强, 掌握现代教学技能和方法快。

目前, 工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第一线的青年教师主要是“70后”和“80后”, 他们成长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改革、开放、竞争、发展的时代特征增强了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应变能力。他们在工作中适应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从“98方案”到“05方案”的变革, 经受了本科教育教学评估的检验, 对于年年都在修订的新教材体系能及时掌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热点。特别是经受住了全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规模化扩张的考验, 完成了超负荷的教学任务。他们在高等教育持续扩张的背景下与中老年教师一起“爱岗敬业, 勤奋工作, 取得了明显成绩”, [4]保证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质量, 为穷国办大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现代化的进程中, 他们是骨干、主力军, 是各级教育教学质量工程的主要成员, 是各类教学竞赛的有生力量。调查表明, 84.29%的青年教师已经使用多媒体教学并不同程度地参与了多媒体竞赛。

4. 希望发展, 渴望提高。

面对日益个性化的教育对象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 他们一方面希望各级领导和政府部门能够进一步解放思想, 把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阵地、主渠道的地位和作用能有更加完善的制度化保障, 另一方面, 渴望改善工作条件, 提高工薪待遇, 解决生活的后顾之忧, 以便能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科研中, 期待能通过组织来获得更好的学习培训、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平台, 以全面提升自己, 使自己能够适应科学发展、育人为本的时代需要。

(二) 机遇分析

1. 教育强省, 人才强省战略的实施为江苏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提供了发展契机。

正如《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所指出的, 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造就一批教育家、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提高教师地位, 维护教师权益, 改善教师待遇, 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等, 这些是江苏未来十年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目标。未来十年是江苏高等教育由大众化转向普及化的重要阶段, 2020年江苏高等教育的普及率要达到60%, 全省本科院校教师研究生学历 (学位) 要达到100%, 高职高专院校教师研究生学历 (学位) 要达到85%。围绕质量和内涵建设的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保障将进一步加强。同时, 江苏也有供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发展提高的良好机制和基本的学科平台。有重点、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已经建立并持续运行, 例如, 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骨干培训班、全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暑期培训班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位居全国先进行列。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单位全国有21个, 其中江苏就有3个;全国各省市马克思主义二级学科博士点授权单位共84个, 其中江苏有9个 (截至2009年) 。特别是江苏省政府始终重视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 2007年省委省政府专门颁发了《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 加强了对高校优秀骨干教师和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科技创新团队等的培养。

2. 国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

重视, 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生存与发展状况的改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自“十五”以来, 中共中央加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宏观指导, 先后颁发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参观考察活动的通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教社科2008]5号) 等重要指导文件。同时, 利用行政资源, 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 从四个方面大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一是从调整课程设置体系入手,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新方案, 即“05方案”, 优化了课程设置的整体性、综合性和前沿性。二是通过精品教材建设, 不仅统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而且同步编写了系列教辅用书, 加快了教材完善和修订的步伐, 结束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散、乱、粗的局面。三是通过教学评估和质量工程, 极大地促进了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 加速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 改善了教学条件, 充分保障了高等教育在规模化扩张中的教学质量。四是强化领导组织和学科平台建设, 通过倡导建立独立的、直属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和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平台。经过2006年1月的申报和审核, 我国马克思理论学科的整体布局初步形成:2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7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45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这有利于青年教师加强学习, 提升学历, 开展高层次的科研交流与合作。

二、青年教师生存和发展的劣势与威胁 (WT) 分析

(一) 劣势分析

首先, 在青年教师中, 日益突出的问题表现为信念与职责分离、言传与身教脱节、教学与科研割裂等。讲政治、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特殊使命与基本职责。但是, 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后, 社会结构变化加剧、职业化程度提高, 思想文化多元化影响加深, 特别是不重视主观世界的自我改造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部分青年教师虽然爱岗敬业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共产主义理想与信念持保留、怀疑甚至否定态度。还有部分青年教师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主要是出于高校教师职业稳定性的考虑。因为有21.80%的被调查者并不信仰自己所教的思想理论及政治信仰, 思想政治教育的职业化则加剧了这种倾向。在调查中, 我们惊讶地发现:有10.95%的人把教学工作主要视为谋生手段, 另有31.43%的人只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岗位作为跳板, 希望有朝一日转岗转职, 形成了所谓“隐性”师资流失现象。长期应试教育重知轻行的惯性也使一些青年教师深陷真学不真懂、真讲不真信的泥潭而不自知。信念与职责分离、言传与身教脱节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教师分类定岗和高校分类定位的考评体系则成为教学与科研割裂甚至重研轻教的主要原因。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制约着青年教师高学历学术优势的发挥, 而且会遏制其教学研水平的提升, 长此以往将最终加剧其在教学和学术领域的弱势, 并背离教书育人的目的。

其次, 在学校层面上, 除了对待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两张皮”现象外, 比较突出的是经费瓶颈和待遇偏低问题。虽然很多高校在上级相关部门的推进下兑现了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习与考察的生均专项经费, 但是教师的待遇在没有创收的情况下如何保障仍是个共性问题。重理工、轻人文的教学科研经费分配机制则加剧了青年教师生存和发展的困境。如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月均收入在2000~3000元之间的占48.0%, 低于2000元占10.8%。[6]在经济发达、立志要做教育强省的江苏, 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月均收入在2000-3000元之间的也占到30.4%左右。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在收入待遇上的倒挂现象、学校及社会急功近利的激励机制等间接或直接地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价值取向。一些青年教师为了买房、养子、养车等不自觉地沦为了“啃老族”或“卡债”族。

第三, 就全国而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极不平衡, 各级地方政府对相关工作的重视程度也相差甚远。“985”、“211”高校由于学科建设得好, 教师的学科归属感也较强, 青年教师发展的条件和机遇明显优于其他院校。地方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基础普遍薄弱, 有的根本没有学科平台。科研条件更是参差不齐。如何留住人才成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的重大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立业艰难极大地加重了其发展的压力。

(二) 威胁分析

当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被诸多主观或客观问题困扰的同时, 新的挑战又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来:一是经济全球化发展所带来的思想文化领域的全球性交流、交融与交锋正在加深,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才能坚定信念并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中国正在从穷国办大教育转向大国办强教育, 质量和内涵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 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要求不断提高。三是江苏不仅把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率先纳入了“十二五”规划, 而且采取了通过强化优势学科、重点学科来提升高校质量和内涵建设的策略。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大多数学校既不是优势学科也不是重点学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国际交流也深受国际政治等种种因素的阻碍, 因此,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等, 如何应对全球性挑战, 提高教育教学的时代性和现实针对性, 提升教学质量和内涵, 如何做大、做优、做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等等, 成为考验青年教师生存和发展的新问题。

三、青年教师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路径

面对多方面、多层次的威胁与挑战, 如果不能立足现实, 转变观念, 积极寻求发展之道, 青年教师不但会很快丧失既有的优势, 而且可能陷入更深的生存和发展危机。因此, 我们认为, 生活工作于全国包括江苏在内的各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 应该树立先进的发展理念, 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立足改革谋发展, 发展之道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

1.坚定信仰, 重在行。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 坚信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 这是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所肩负的特殊使命的内在职业要求。在一般意义上, 信仰是指对某人或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极度相信和尊敬, 进而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也就是说, 信仰具有统摄人们精神的地位和指导人们行动的作用。信仰的确立需要从科学认知和“信”与“行”的统一入手。所以, 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必须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 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信仰的科学性、现实性、崇高性的认识与体悟, 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规律, 在破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过程中真正解决“信”与“行”分离、言传与身教脱节等问题。邓小平之所以在苏东剧变的大是大非面前能断言:“我坚信, 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 这是由于他在长期的实践和认识过程中切身体会到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 没用了, 失败了。哪有这回事!”[7]坚定的信仰必须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中才能形成。

在实践的层面上, 应该建立“双重机制”, 即以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实践、自我提升为主, 以有组织的名师、大师讲座和各级部门的理论培训为辅的学习培训机制;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的三位一体的实践机制, 帮助教师强化实践, 坚定信仰, 完成自身的马克思主义化, 实现真学、真懂、真信、真行。通过多层次理论学习体系的建立和社会实践机制的创新, 切实保障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骨干理论家的培养。

2.深化改革求发展。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也是谋求发展的重要现实路径。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在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同时, 必须立足国家和地方高等教育的改革大局, 呼吁并推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相关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 关注和推进改革的深化, 充分利用改革发展的政策资源改善青年教师的生存和发展状况。

目前, 各高等学校独立的、直属学校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二级机构的建立已取得重大进展。例如, 截至今年5月, 江苏122所高校中已有近八十所学校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或名称不同但性质相近的机构。生均专项经费的落实基本到位。然而, 老师们普遍关心的新忧旧愁是: (1) 经费瓶颈的进一步突破、福利待遇的改善与持续保障问题; (2) 学科单一性对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制约, 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信念支撑, 更需要深化机制改革。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8]一方面, 利益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另一方面“思想一旦离开利益, 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9]因此, 要让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安心教学, 以服务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终身事业, 就应该让其享受类似于公务员一样的政策和待遇。同时, 加强学科布点, 通过政策倾斜和制度创新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优势学科和重点学科的成长, 为青年骨干教师的发展和创新团队的涌现等建立高端平台。

3.打造特色, 走向前沿。全方位审视、慎思生存和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通过科研特别是开展前沿性、应用性研究来提高创新能力, 提升教学水平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获得竞争优势并保持先进性的时代选择。

前沿性研究往往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它是衡量学术地位、研究水平是否处在学科前沿的重要指标。但是, 前沿性研究并不是脱离实际的研究, 而是立足现实, 紧扣时代发展脉搏的研究。江苏122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水平极不平衡, 对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的重视程度也各不相同, 但各校皆有自己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当青年教师加入到不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中时, 需要从宏观着眼, 中观着力, 微观着手。即通过笃学敏行, 努力提高把握世情、国情发展规律和趋势的能力, 从服务社会的要求出发, 着力于省、市等中观层次的现实问题研究, 依托学校和自身的特色及优势, 以整合资源为前提、交叉见长为路径, 走向前沿为目标, 充分利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政策性资源, 依托校内相关学科的特色优势, 研究符合新课程特点的跨学科、交叉研究方向, 聚精会神地进行有的放矢的研究, 以便更好更快地化解威胁、走向前沿。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向全党提出:“要做好教育工作, 要发展教育事业, 就得调查研究我国教育现状, 研究我国教育的发展过程及其经验教训, 并从外国教育的发展经验中, 吸取和借鉴其中有益的东西。”因此, 立足现实, 瞄准前沿, 整合交叉, 打造特色, 才能确立先进的优化方略, 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总之,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样的、多元的、发展变化的世界上, 工作在一个开放、竞争、时不我待的时代里, 不发展会被淘汰, 发展慢也会被淘汰, 那就只有认清形势、解放思想、明确目标, 把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对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望、对科研的热情和高学历的学术优势等等化为新的行动方向, 励志改革, 创新发展。

摘要:该论文采用抽样调查和SWOT分析法,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生存和发展的优势、机遇、挑战及威胁进行了剖析, 针对青年教师中存在的信念与职责分离、言传与身教脱节、教学与科研割裂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的发展首先要坚定信仰, 重视践行;其次, 要牢固树立深化改革求发展的科学理念, 在实践中整合资源, 凝练特色, 走向前沿。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政治信仰,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荣.湖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及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 (5) :17-20.

[2]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统计局.2009年江苏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jsjyt.gov.cn/html/zwgk/tjsj/75364.html.

[3]江苏省教育厅.2010年度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名单[EB/OL].http://www.jiangsu.gov.cn/shouye/gsgg/533/201012/t20101227_555197.html.

[4]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49/info1223432108687749.htm.

[5]陈占安.关于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 2010, (11) :4.

[6]李光莉.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现状分析与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 2009, (12) :50.

[7]邓小平文选,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383.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82.

青年律师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篇3

一、调查时间

二、调查地点 成都市

三、调查单位成都市司法局 成都市部分律师事务所

四、调查内容

问:当今青年律师的生存现状是什么?

答:此次调研中,百余名被访青年律师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5-35岁,调查显示,他们中有60%的人年收入在5万及5万元以下,有车一族的比例仅为3%。特别是执业前两年,不少青年律师很容易入不敷出。在如此情况下,有82.8%的被访者认为目前收入低或很低,更有10%左右的青年律师由于各种原因(对工作前景不看好、找到待遇更好的工作、考上名校研究生等)而挨不过前三年,打算改变职业。做律师,跟个人的天赋、勤劳、个性等都有关系,特别是刚入行的青年律师,首先要知己知彼,了解自己的特长并选对事务所,然后一头扎进去,这才是个捷径,切忌虚伪虚荣、急功近利。

调查显示,由于缺乏经验和人脉关系,绝大部分青年律师的业务来源主要靠律师事务所分配,且多为辅助性质的工作,很少有独立办案的机会。调查中,有近三成的被访律师所从事的诉讼类与非诉类业务比例相当,没有侧重。这也令不少青年律师产生了执业困惑——从一名万金油式的律师助理做起,是否利于青年律师的成长与发展?

律师是个实践性很强的职业。对于新入行的年轻人而言,做一名万金油式的律师,可以接触到各种类型的案件,了解不同案件的特点,积累业务经验,为今后的术业有专攻打下坚实基础。

调查中,无带教老师的青年律师占20.7%,特别是一些小型律所,其内部的导师制度不够完善,使得不少青年律师处于散养状态,对前景感到迷惘。

五、调查过程

笔者通过走访成都市司法局、四川省人事厅和成都市的部分律所,对近些年

来青年律师的就业的状况加以统计,通过对历年来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初步作出数据统计表。在此同时,又对部分青年律师进行走访、访谈和交流。从而完成此次的调查报告。

六、调查结果

为了拿到这张红色的律师执业证,实习律师们需要忍受一年的“零工资实习期”。因为收入微薄,律师们不得不在法律和生存之间艰难选择。律师,这个昔日和风光、尊重、高薪等词联系在一起的职业,如今却让从业者们感到了几乎无法承受生存的压力。日前,国内首次针对律师生存状态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律师已成为城市中的低收入和无保障阶层。但与其他低收入群体不同的是,这也是一个全部拥有高学历、并通过了“中国第一考”的“精英”阶层。他们一面肩负着国家法制建设的重任,一面忍饥挨饿地在行业中打拼。“中国第一考”

成为一名律师并不容易,第一关就要面对被称为“中国第一考”的司法考试。司法考试以难度大、通过率低而闻名全国,几乎没有人能一次通过,绝大多数人要考三五年,甚至有人考三五年都考不过。

2006年9月16日,一年一度的全国司法考试再次开考,28万多名考生迈进了“中国第一考”的考场。这是考生卢宇参加的第四次司法考试,4年前,他还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一年级的研究生。从那时起,他就开始报名参加司法考试。如今,卢宇已经是某国家机关人事处的工作人员。他说:“我有很多同学考了两三次后就放弃了,但我还想试试,毕竟通过了司法考试才能有进入这个行业的敲门砖。”卢宇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我国高校法学专业的研究生,几乎每个人都有多次参考的经历。

稍微研究一下司法考试的人员构成就会发现,什么年龄段、什么学历的考生都有,在校大学生、研究生、在律师事务所打工实习多年的年轻人,甚至中年人……每个人谈到司法考试都觉得是“巨大的压力”。

笔者了解到,2002年司法考试的全国平均通过率为6.68%,2003年为8.75%,2004年为11.22%,2005年稍有提高为14.39%。但与其他考试相比,通过率仍然低得惊人。

而且,即使能够通过这样严酷的选拔,也并不能成为一名律师。这只是取得了律师资格,后面还有更艰辛的第二关、第三关……

“零工资实习期”

成为一名律师的第二关,是历时一年的律师事务所实习期,期满合格后,可以拿到红色的律师执业证。

在这一年的实习期中,刚刚通过司法考试的考生们,马上要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因为在实习期间,实习律师们的收入是由律师事务所“看着给”的。而对于这份收入,实习律师们往往有苦难言。

小闫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她的实习期是在父亲朋友的事务所里度过的。“很少听说实习律师能拿到高薪的,除非,他运气好,或者就是有其他的因素。”小闫告诉笔者,“能够进入事务所实习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们班的很多同学都是找熟人才有实习单位,否则连实习单位都找不到。”

一位网名是“新小律师”的网友公布了自己实习期间的真实经历:“司法考试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前台接待,每月工资250元。难道我们实习律师不是人,而是植物吗!”

七、调查体会

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律师的平均收费不如出租车行业,年毛收入不足10万元。

律师行业的起步艰难,使不少法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不愿意去做律师。中山大学法学院对本科生做的一项调查表明,有35%的人志愿成为律师,而到毕业时,真正去律所工作的学生却是少之又少。中大法学院的2006届本科毕业生有200人,只有一人与律所正式签约。中大法学院党委副书记莫华对此表示:“法学院学生出去做律师的正在逐年递减。”

一些学生则表示,他们不会选择律师作为第一职业,而是会考虑先做公务员,等到积累一定社会关系之后,才会考虑是否做律师。而那些步入律师行业的人中,很多人不久便转考公务员或从事其他职业,坚持下来的少之又少。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心理方面的专家陈女士对记者表示,律师一面肩负着法

制建设的重任,一面又忍受着饥饿在行业中打拼,这两方面的极端失衡可能导致整个行业的弊病。做律师是追求法律正义,还是干脆把律师做成商人?就现在律师的生存状况而言,无疑会把他们逼成商人。能够做到律师这一行的都是具有相当深的教育背景和高素质的人,让他们丢弃法制理想,由天使变成魔鬼,改变无疑是残酷的。中国律师行业因贫富不均而存在着青黄不接的断层。律师,尤其是年轻律师,是中国律师行业未来发展的希望。他们关于职业发展的困惑与痛苦也是沉重的,社会应该关注律师的现实问题和长远发展问题,要给他们更多指导和关怀,用心解决他们的困惑和忧虑。

几个青年律师良性发展的建议就是:

1、倡导钻研法律知识、强化论辩的技巧。律师协会可组织开展律师专业培训、办案技能培训。帮助青年律师理清办案思路,培训和锻炼实务技巧。

2、律师事务所普遍设立导师带教制度。律所应坚持整体执业,有效整合人力资源,减少单兵作战。要设立导师制度,以老带新,鼓励老律师定人帮带青年律师。

3、引导互助互学。律师协会可建立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平台,如定期举办各种青年律师论坛、读书会、办案心得交流会、青年律师沙龙等青年律师喜闻乐见的活动,拓宽青年律师的视野,增加相互交流的范围。

4、加大对青年律师的宣传力度。为了在社会和群众中展示青年律师的良好形象,利用各种媒体宣传青年律师典型、经典案例,组织青年律师法律答疑,扩大青年律师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诚信执业、优质服务的良好形象。

生存竞争与管理发展 篇4

数百万年前,由于大量食草动物的吞噬,草的生长已经无法满足动物的需求。为了生存,有一种鹿的脖子越长越长,以便能够吃到高高的合欢树叶子,后来就成了长颈鹿。合欢树为了防止被长颈鹿吃掉,就长出了长长的钢刺。这种钢刺使长颈鹿不得不在舌头、喉咙、食道和胃壁的表面长出厚厚的防护层,并且采取侧翼取食以避免刺尖的吃法。

为对付长颈鹿,合欢树又施新招儿:只要长颈鹿一开始吃叶子,就迅速产出一种毒素,大量食用就会中毒死亡。但长颈鹿也慢慢掌握了新的对策,即每棵树只吃一会儿,等到合欢树还没排出毒素,它就已经在吃下一棵了。合欢树于是就在长颈鹿吃叶子时迅速向旁边的树放出警告气味,收到警告信息的树就会提前生产毒素,让长颈鹿得不到吃的。但聪明的长颈鹿又有了“打一枪,放一炮”的游击战办法。

可见,生存的竞争是提升能力的主要外在条件,竞争与压力是动物进化的基础,也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原因。

由于动物发展具有相对被动的特征,生存环境的竞争与压力往往是促进其发展的关键因素。

因此,我们不难理解动物隔离对动物能力的负面影响。如动物园的狮子和老虎,虽然不愁吃,也没有外部威胁,可以睡安稳觉,但正是这种隔离使它们远离了大自然中的竞争,导致了攻击力的下降。我们在动物园里见到的只是“有形无神”、没精打采的狮子、老虎,一旦回归自然,它们难以成为竞争中的强者。

人首先是动物,所以有相对被动的一面。通过创造社会条件,将人置于一个客观存在的竞争环境,就有助于解决人的惰性对发展的制约,把“被动的人”带到一个“主动的竞争世界”。这是管理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方面任务。审视中西方管理文化和中国东西部管理文化的差异,分析整体人力资源的冲击力,或许可以发现“竞争环境”的培育程度与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正相关。在管理情境中,我们不能忽视人被动的一面,所以一定要强调制度化管理、考核评价,一定要重视培育工作压力感和形成工作中的竞()争机制,通过组织的管理来推动人的发展。

人是有意识的高级动物,人的能动性和对自我的超越是人类成长的主要动力。通过引导、点拨、激活,人的潜能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体现。这是管理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又一方面任务。长颈鹿的生存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类的发展应该积极地从“竞争应对”转向“竞争寻求”与“压力寻求”,从能力的被动提升转向主动发展。那种“山中无老虎,猴子充霸王”、“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思想需要彻底摒弃了。

现在已经很难找没有竞争对手的“一枝独秀”,竞争寻求的关键就在于我们有没有感受到无声无形的竞争关系,知不知道竞争对手(包括潜在的竞争对手)在哪里,有没有做竞争对手的确立与分析,是不是在提前做应对策略规划。

竞争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武术中讲借功借力,如果对手无功无力,自己也就长不了功;对手越强大,自己的提高也越快。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发展是这样,企业内员工之间的竞争与发展同样如此。以前,很多师傅在带徒弟时都要留一手,怕弟子超过自己对自己构成威胁。现在讲师傅弟子是一个团队,团队绩效比个人绩效更加重要。由于知识更新的速度已经渐渐快于个人学习的速度和经验的积累,传统保守的学习思想和知识共享态度只能使自己丧失学习机会和更快地落伍。所以,在团队和组织里努力把个人知识与智力资本转化为组织的知识和组织资本(如合欢树的信息传递以共同对付长颈鹿),组织内外的人就可以在一个平台下共享知识和传播知识,从而实现了组织内的竞争与发展。

青年生存与发展 篇5

3年前提出“蚁族”概念的青年学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微博)副教授廉思近日又将关注的目光投向高校40岁以下青年教师群体,并称这个群体为“工蜂”族。历时一年多调研完成的《工蜂——中国高校青年教师调查报告》负责人廉思,日前接受了中国青年报的独家采访。

中国青年报:继“蚁族”之后,您为何选择关注高校青年教师群体?

廉思:我们常年关注知识青年问题,青年是国家的未来。

“蚁族”的出现,折射出中国当下“知识”与“力量”逐渐背离的趋势,比“蚁族”具有更多文化资本(92%为博士)的高校青年教师群体,是否有类似遭遇,这是我们做这项研究的初衷。

此外,我国传统上有“士农工商”四民社会的说法。“士”作为知识分子的前身,曾是四民之首、社会重心,既是其他阶层的表率,也是将民意向上传递的桥梁。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带有更多思想,教书育人,他们的生存状况,是时代的容颜,也将影响中国未来至少20年。

中国青年报:为何把高校青年教师称作“工蜂”?

廉思:“工蜂”在蜂群中占绝大多数,承担了整个蜂群的全部劳动。“工蜂”弱小,但有力量,虽有集体协作,但也独立作业。“工蜂”一生从不停止工作,它们持续酿造蜂蜜,恰似老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此外,“工蜂”一旦遇到侵害,会用蜇刺进行还击。这很符合当下青年知识分子的性格——与其他社群相比,具有更多的反思能力和批判精神。专门从事知识生产和传承的高校青年教师是强烈关注现实、对社会“背阴面”持最激烈的批判态度、并有足够影响力的一个群体,思考和发声会贯穿其一生。

中国青年报:“工蜂”现象在社会其他群体中是否具有普遍性?

廉思:各行各业都有“工蜂”。如果用“蜂巢”来比喻大学及其等级分明的行政体制,“蜂巢”又何尝不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呢?

作为青年知识分子与中产阶级的结合体,“工蜂”身上折射出的时代侧面,“也能让一些年轻人看到自己的影子”。

1999年后的高校扩招造就了一大批知识青年,文化知识的传播人群迅速扩展。这些人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部门。互联网又为这批青年人的话语表达开启了一个全新空间。他们以年轻人的激情和专业特长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日后必将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工蜂”既是青年知识分子,又以自身智识培养青年知识分子。我把研究“工蜂”族视作理解当下社会、了解青年知识分子乃至中产阶级状态的一个路径。

调查显示高校青年教师自比为“工蜂”

逾八成受访者认为自己处于社会中下层

高校青年教师实际成为一线工作的主力,但所得无法与资历、职称、行政职务高者相比。科研、教学和经济压

力被他们视为“三座大山”。

彭锋(化名)今年33岁,国内名牌大学文科博士毕业,目前在北京某重点高校任讲师。他每周教8个课时,与名教授一起承担了两项科研课题,没有行政职务。

彭锋很忙,他计划3年内发表6篇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论文,拿到副教授职称。为此,他把大半的时间分给了科研,其中不少又“耗在写标书、跑关系、找发票报销上”。

彭锋已婚,他每年贡献给家庭的工资大约4万元,另有两万元的工资外收入是课题经费“贴补”的。尽管高校教师这份工作稳定且“听起来很好”,但彭锋在从政或经商的朋友面前没多少自信。彭锋被大家称作知识分子,但他和同事们有时自嘲为“知识工人”,或“工蜂”族——光鲜外表下“鸭梨山大”(即压力很大——记者注),是单位的业务主力但收获有限,多数忙碌于金字塔底端,仅少数人能拼到上层,才“有资本做真正感兴趣的事”。

这是廉思研究团队为“70后”、“80后”高校教师画的一张像。

统计显示,我国高校40岁以下青年教师人数目前已超过86万,占全国高校专职教师总数的63.3%。由廉思领衔的30人研究团队历时一年有余,在北京、上海、武汉、西安、广州5个城市,对供职于包括985、211、普通高校、大专院校和成人/民办高校在内高校的5138名青年教师,进行了第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抽样问卷调查,结合深度访谈、焦点小组讨论和参与式观察等调查方法,完成了《工蜂——中国高校青年教师调查报告》。

72.3%感到“压力大”

科研任务重是最大压力源

彭锋每天都觉得自己“在跟时间赛跑”。

他工作日的时间表通常是:上午读书、查资料,带几个学生做调研,撰写由老教授或系主任“挂帅”的课题报告;下午到学校教两个半小时的课,再找财务“弄1个小时的报销”。双休日里,除了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外,他给自己定了个“文献翻译计划”,为争取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搜集素材。

调查报告显示,作为近九成拥有博士学位的高知群体,高校“工蜂”族也是高压人群。72.3%的受访者直言“压力大”,其中更有36.3%的人认为“压力非常大”。

压力主要来自3个方面——科研任务重、教学任务多和经济收入少。“科研任务是最大压力源。”廉思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由于绝大多数高校把职称和职务晋升与发表论文数、出版专著数、申请课题数等‘量化指标’直接挂钩,78.1%的‘工蜂’认为,自己从事科研的时间‘不够用’,甚至‘很不够用’。”

“非升即走”的潜规则更加剧了彭锋的紧迫感。“很多人把大学老师工作视作‘铁饭碗’,但对很多年轻老师来说,一个潜规则是:5年内不能从讲师升到副教授,你在这个学校的教书生涯就基本结束了。”

升副教授的依据当然是指标完成情况。但报告显示,高校“工蜂”族完成指标的状况并不乐观。

近3年来,20.5%的文科“工蜂”没有在CSSCI上发表过论文,92.5%的理科“工蜂”没有在SCI(科学引文索引)上发表过论文,85.5%的工科“工蜂”没有在EI(工程引文索引)上发表过论文。没有独立著作的“工蜂”占83.2%。

彭锋工作快5年了,身边近2/3的同龄教师是讲师职称,只有约1/4是副教授职称,“40岁以下的教授几乎看不到”。

“时代习惯了‘赢者通吃’,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彭锋坦言,职称低让“工蜂”们感到掣肘颇多,“副教授不能担纲重大课题,即使他是实际研究的主力。科研经费和学术资源也都向学界‘精英’和‘大腕’靠拢。”报告也显示,80.6%的“工蜂”没有主持过国家级课题项目,六成“工蜂”一年的科研项目经费不足5万元,61.6%的人没有拿到过学校的研究资助。

彭锋有自己的研究兴趣,但他目前的研究和生活都围绕着“马上升副教授,40岁以前升教授”进行。为了成为“蜂巢”上层的“赢者”,他必须早出活、快出活、多出活,有时也不得不搞关系,甚至花钱买版面。

“调查显示,没有‘工蜂’认为影响论文发表的因素仅仅是质量,有超过2/3的人认为,人际关系与职称会对论文发表产生重要影响。”廉思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当这些与你的身份、收入、尊严全部连在一起时,不少年轻的‘工蜂’只能低下高贵的头颅,在学科专业标准的规训下,生产高度专业化的知识产品,以步步追逐那个唯一的成功标准——拥有更高的文化资本和成为专业权威。”近七成每月难有结余

14.2%主要靠兼职养家

“‘大学老师’的名头提起来能赢得同辈尊敬,但说起经济收入,囊中羞涩的时候多。”彭锋说。调查报告佐证了这一点。

“调查显示,仅有13.4%的受访者是由于‘收入高’而选择当老师的,64.6%的‘工蜂’认为‘稳定性高’是当前工作最有吸引力的地方,62.1%则是由于‘名声好’。”廉思分析,虽然拥有较多的无形资本,但“工蜂”族的整体收入偏低,平均一年不足5万元,只有10%的“工蜂”能突破7万元。

2006年,北大教授阿忆曾在博客上“晒收入”,提到工资收入不足以支撑日常开支。工作的第3年,彭锋也曾对比过“智力密集型行业”的工资单。他发现,金融业2010年的年人均工资是8万多元,计算机和软件业近7万元。“我们排在第三位,5.7万元。但除去名教授、学科带头人的收入,很多青年老师达不到这个水平。”

彭锋不是没有“外块”。但调查显示,七成“工蜂”的收入来源主要还是工资,五成人的年均“工资外收入”不足两万元。

报告指出:“相比一些行业收入水平近年来的迅速提高,高校教师的相对经济地位近年来不升反降。因此,适当提高高校青年教师待遇,为其建立基本生活保障体系是一项紧迫工作。”

“高校‘工蜂’族刚入职不久,工资和职称相对较低,申请课题经费难度较大,而结婚、买房、买车、子女升学、赡养老人等经济压力又集中涌现,以致不少人不得不从事各种兼职,以代课、培训、承揽项目等‘贴补家用’,甚至有14.2%受访者以兼职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廉思进一步向记者分析。

由于有房贷压力,彭锋和妻子的收入每月加起来刚好“收支平衡”,有时略亮“红灯”。

而调查报告显示,彭锋的情况不在少数,每月能有经济结余的“工蜂”只占31.3%,23.7%的人收不抵支,11.8%的“工蜂”在工作的前几年内,经济上主要靠父母和配偶支持。

“缺乏一份体面的收入,知识分子只能‘为稻粱谋’。”彭锋坦言,由于其兼职承接的课题研究耗时不少,尽管家里有600本藏书,他近一年除专业书外,已很少有时间“精致地阅读”。部分“工蜂”族在调查中坦言“兼职影响了备课”,为贴补收入,对各种课题经费也“节衣缩食”,“该用的不舍得用,应该开的会不舍得开”。

“在一次与北京大学(微博)中文系教授陈平原的对话中,他针对‘工蜂’族表示,大学里做学问非要有‘闲暇’不可,古人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物之盛,而自审其一人之生应有之地位,非有闲暇不为也’。”廉思告诉记者,“但当不少教书育人者必须为世俗劳碌时,我们担心青年知识分子正由‘精神贵族’沦为‘知识工人’,并把这种焦虑传给下一代。”

84.5%认为自己处于社会中下层

无论从哪方面硬件条件来看,“工蜂”族都不算“屌丝”:高学历,工作稳定,83.7%受访者拥有本地城镇户口,八成有住房公积金,五成以上有医疗和养老保险。加上社会名望,高校“工蜂”族应属“凭借学历资本而上升”的中产阶级。但调查报告显示,这个人群的自我认知却在“下行”。

对于“如何认知自身社会地位”,5138位受访高校青年教师中,84.5%认为自己处于社会中层及中层以下,其中,36%认为自己属于“中下层”,13.7%认为自己处于“底层”,仅有14.1%认为自己处于“中上层”,0.8%认为自己处于“上层”,另有0.6%的受访者未回答此问题。

报告分析指出:“整个社会的价值系统变了,权力和金钱取代知识与道德成为评价核心指标,这是令高校‘工蜂’族感到压抑的重要背景。知识分子的整体地位下降,‘工蜂’族地位更加被边缘化。”

北京师范大学(微博)某房地产领域教授日前宣称,若学生在40岁时还没赚到4000万元就别来见他。在廉思看来,此番言论中知识与金钱孰轻孰重的纠葛,正是上述变化的一个典型概括。

高校内部的资源配置不均,论资排辈现象严重,“官本位色彩浓”,有时也令彭锋产生“失落感”。

报告显示,过半数(54.0%)受访“工蜂”有类似感受。“不同时代的青年知识分子,‘脱颖而出’的概率不一样。目前,整个社会的学术、思想、文化等处于‘平台期’——大致路径及规模已经形成——年轻人的出头比‘变革期’要困难很多。”陈平原教授对廉思研究团队这样分析“工蜂”族的上升不易。

报告还显示,“下行感”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角色定位和社会责任感。

调查发现,在部分考虑过转行的“工蜂”中,22.8%的理想是公务员(微博),想从事企业管理或金融行从的也分别有两成左右。

此外,在判断自己是否优秀的标准上,有45.6%的受访“工蜂”认为同行认可是首要标准,其次是获得政府认可,仅有23.4%的人把“获得社会认可”作为评判标准,这也令研究者感到担忧。“由于关乎基本利益的评审与晋升均由‘同行’或‘政府有关部门’决定,因此‘工蜂’族在思考问题时,会更多选择站在学术立场和政府立场,很难做到‘为大众思考’了。”廉思在报告中写道。

彭锋至今记得,在自己读书时,他的老师曾告诉他:“一个合格的知识分子,要能为国家担纲,也为后辈的成长赢得时间、空间和方向感。”但他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现在在校园里,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行色匆匆,像“工蜂”一样,为找一份好工作,有一个好家庭,过自己的好日子而奔忙。

“当知识分子的眼界、旨趣和情怀,都缩到与时代精神没有关系时,时代精神在哪里安放?”这是彭锋忙碌之余,经常涌上心头的问题。

超六成高校青年教师认为做课题比给学生上课重要

对“工蜂”来说,是做课题重要,还是给学生上课重要?对全国5138名高校青年教师的问卷调查显示,超过60%会选择前者,67.8%坦言“教学质量不会影响晋升”。

“当职称评定和各类考核都直接跟科研成果的发表、出版及项目课题数挂钩时,做科研、发论文成了‘主业’。教学的成效又不易评估,一定程度上成了‘副业’。”一位受访“工蜂”慨叹。

调查表明,超过九成(91.2%)的“工蜂”在意教学质量,但过半(50.4%)的“工蜂”认为自己从事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太够用”,近三成(27.7%)感到“很不够用”。受访“工蜂”普遍感到科研工作占用了大量时间,没时间备课。

调查还显示,32.5%的高校青年教师直言,教学压力主要来自“学校的考核”,把学生的认可度当作压力源的,不足两成(19.7%)。

“重科轻教”带来师生沟通不畅、教学内容不受认可等多种问题。

近六成(58.9%)受访“工蜂”表示,自己“不太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40.7%的人认为表示自己跟学生有距离感。在带研究生的高校青年教师中,能保证一周至少交流一次的仅有32.8%,另外近三成(29.5%)坦承自己与研究生“交流很少”,一个月也不能保证一两次。

调查显示高校青年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对“工蜂”来说,是做课题重要,还是给学生上课重要?对全国5138名高校青年教师的问卷调查显示,超过60%会选择前者,67.8%坦言“教学质量不会影响晋升”。

“当职称评定和各类考核都直接跟科研成果的发表、出版及项目课题数挂钩时,做科研、发论文成了‘主业’。教学的成效又不易评估,一定程度上成了‘副业’。”一位受访“工蜂”慨叹。

调查表明,超过九成(91.2%)的“工蜂”在意教学质量,但过半(50.4%)的“工蜂”认为自己从事科研工作的时间“不太够用”,近三成(27.7%)感到“很不够用”。受访“工蜂”普遍感到科研工作占用了大量时间,没时间备课。

调查还显示,32.5%的高校青年教师直言,教学压力主要来自“学校的考核”,把学生的认可度当作压力源的,不足两成(19.7%)。

“重科轻教”带来师生沟通不畅、教学内容不受认可等多种问题。

近六成(58.9%)受访“工蜂”表示,自己“不太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40.7%的人认为表示自己跟学生有距离感。在带研究生的高校青年教师中,能保证一周至少交流一次的仅有32.8%,另外近三成(29.5%)坦承自己与研究生“交流很少”,一个月也不能保证一两次。

超七成高校青年教师认为学术不端系评价制度驱使

浙江大学(微博)副教授贺海波被指论文造假、贵州大学(微博)体育部两负责人同陷论文“剽窃门”„„学术不端丑闻令公众扼腕。

廉思研究团队对全国5138名高校青年教师的问卷调查显示,在“工蜂”群体眼中,学术不端现象普遍存在,“自己身边就有学术不端”,超七成人认为在于“评价制度驱使”。

七种学术不端行为最常见

何谓“学术不端”?中国科学院发布的《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指出,它是指研究和学术领域内的各种编造、作假、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公认道德的行为,及滥用和骗取科研资源等科研活动中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

中国青年报记者看到,调查显示,学术不端行为几乎遍及被调查的绝大部分高校。其中,受访高校青年教师认为七种最常见的学术不端行为按照普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在课题评奖时拉关系、走后门”,“学校职称评定论资排辈”,“在没有参与的科研成果上挂名”,“发表论文交纳非正常版面费”,“一稿多投、多发”,“剽窃他人研究成果”和“伪造数据”。

超过八成“工蜂”认为,学术不端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降低概率,甚至避免,只有13.5%认为学术不端现象“不可避免”。

此外,近八成“工蜂”对学术不端事件的态度是“不同情”,表示同情的不及1/4。

“这表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对学术不端现象多持不满态度。‘工蜂’认为当前过于量化、浮浅的职称评审制度导致出现学术不端现象。”廉思告诉记者。

六成人支持改革评价体制

在“工蜂”族眼中,学术不端原因何在?记者看到,超七成(74.1%)“工蜂”认为是“现行评价制度驱使”。此外,还有约六成受访者认为,社会大环境、研究者自律不够、监督机制不健全也是重要原因。

调查显示,在“工蜂”眼中,超过六成(60.1%)认为防止学术不端行为最有效的,就是“改革科研能力评价体制”。其次是完善学术审查制度和加大惩罚力度。

“目前,许多高校都对职称评审制定了不少必备条件,从量化、级别、规模等方面衡量,如核心期刊论文发表,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专著和研究报告等。这种考评标准简单而清晰,但缺点在于‘重外表轻内涵’、‘重数量轻质量’、‘重刊物级别轻论文档次’、‘重表面文章轻深度思考’。基于项目制的资源配置体系,结果导向的职称考评机制,催生了垃圾论文,也易使学术成为谋利的工具。”廉思分析道。

调查同时显示,惩处力度的缺失也在诱导一些高校青年教师“趋利避害”。

“较之社会舆论,小圈子内部的学术规范往往对‘工蜂’的影响更大。超过一半(50.6%)的高校青年教师了解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来自‘老师、朋友、同事的言传身教’。”廉思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调查中,当被问及“你身边的学术不端是否受到了处罚”时,有40.6%表示“不清楚”,26.0%表示“只有极少数受到处罚”,7.1%表示“没有人受到处罚”。只有20.9%称“有一些受到处罚”,选择“几乎都受到处罚”的仅5.4%。

“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对学术不端行为缺乏明确有效的处罚措施时,意味着这种行为的成本远远低于‘提拔职称’、‘获得物质奖励’等效益。这会诱发整个群体倾向于‘越轨行为’。”廉思分析道,“尤其是‘工蜂’群体可支配科研资源较少,难以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在与老一代学者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此外,他们还要面临来自教学、行政、家庭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重重压力,所以才会有很多‘工蜂’感慨,‘造假是无奈的选择’。”

对全国5138名高校青年教师的问卷调查显示,逾七成(75.5%)的“工蜂”有政治参与意愿,其中的九成多(91.4%)在网络热点公共事件中更愿扮演“看客”角色。

“高校青年教师群体表现出了较复杂的公共性:一方面较频繁地使用网络‘发声’,影响力较大。另一方面,又在知识分子济世情怀中,掺杂了较多的‘畏言’与‘犬儒’心理,从认识到行为的连续性不高。”

报告显示,高校“工蜂”族参政的主渠道是网络。有90.3%的“工蜂”拥有微博,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8%)。但在使用微博时,为了“抒发个人情绪和感情”的占四成(41.8%),为“关注或者寻找有价值的社会问题”的只占不足三成(27.5%)。

调查显示,“工蜂”族对“社会民生”(60.7%)和“司法公正”(52.3%)的关注,远远超过文化教育、体育娱乐等领域,“表明该群体对个人生存与整个社会均投以目光”。与此同时,他们对“房价走势”、“方舟子打假”等与自身关联紧密的社会事件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象牙塔外的政治事件的关注。

在面临与其自身没有利益关系的网络热点公共事件时,虽然“工蜂”中的绝大多数(90.2%)认为会对现实生活产生影响,但更多会选择点击浏览(65.8%),或转帖并传播此新闻(31.9%)等方式参与,愿意与身边人讨论的不足1/4。绝大多数(91.4%)“工蜂”在实际行动面前,选择静态、沉默。“世俗生活压力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工蜂’族的公共性,对宏观、高层次、长远的问题考虑较少。”

以“70后”、“80后”为主的40岁以下高校青年教师怎么教育“90后”的大学生呢?

对全国5138名高校青年教师的问卷调查显示,超过九成(91.7%)“工蜂”在课堂中讲授的是基础性专业知识,同时,63.2%的“工蜂”还会讲述自己的生活或成长经历。

调查显示,超过七成“工蜂”直言讲授知识是希望学生获得“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对该学科产生浓郁的兴趣,能够自主探究”。对于“体验知识的快乐和人生的真谛”,关注此点的“工蜂”不足半数(49.7%)。

“高校青年教师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无论是实践能力还是自主学习能力,这与当今社会的‘能力需求’是一致的,表明该群体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廉思写道,“但强调知识的工具性,也是一把双刃剑。‘工蜂’将通过知识获得纯粹的快乐放在较为次要的位置,实用主义倾向比较明显。”

调查显示,超过一半“工蜂”较认同自由、公正、平等、法治等理念。逾六成(63.5%)在教学之余,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调查还显示,在与学生的日常交流中,除专业知识外,64.4%的“工蜂”的话题是围绕“学生密切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展开。40.4%的“工蜂”在教学中不避讳谈及社会问题,会“告诉学生社会的阴暗面,让学生更全面了解社会”。约九成(89.6%)“工蜂”同时注意“积极地去影响学生,向学生传递正面价值观”。

浙江大学(微博)副教授贺海波被指论文造假、贵州大学(微博)体育部两负责人同陷论文“剽窃门”„„学术不端丑闻令公众扼腕。

廉思研究团队对全国5138名高校青年教师的问卷调查显示,在“工蜂”群体眼中,学术不端现象普遍存在,“自己身边就有学术不端”,超七成人认为在于“评价制度驱使”。

七种学术不端行为最常见

何谓“学术不端”?中国科学院发布的《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指出,它是指研究和学术领域内的各种编造、作假、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公认道德的行为,及滥用和骗取科研资源等科研活动中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

中国青年报记者看到,调查显示,学术不端行为几乎遍及被调查的绝大部分高校。其中,受访高校青年教师认为七种最常见的学术不端行为按照普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在课题评奖时拉关系、走后门”,“学校职称评定论资排辈”,“在没有参与的科研成果上挂名”,“发表论文交纳非正常版面费”,“一稿多投、多发”,“剽窃他人研究成果”和“伪造数据”。

超过八成“工蜂”认为,学术不端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降低概率,甚至避免,只有13.5%认为学术不端现象“不可避免”。

此外,近八成“工蜂”对学术不端事件的态度是“不同情”,表示同情的不及1/4。

“这表明,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对学术不端现象多持不满态度。‘工蜂’认为当前过于量化、浮浅的职称评审制度导致出现学术不端现象。”廉思告诉记者。

六成人支持改革评价体制

在“工蜂”族眼中,学术不端原因何在?记者看到,超七成(74.1%)“工蜂”认为是“现行评价制度驱使”。此外,还有约六成受访者认为,社会大环境、研究者自律不够、监督机制不健全也是重要原因。

调查显示,在“工蜂”眼中,超过六成(60.1%)认为防止学术不端行为最有效的,就是“改革科研能力评价体制”。其次是完善学术审查制度和加大惩罚力度。

“目前,许多高校都对职称评审制定了不少必备条件,从量化、级别、规模等方面衡量,如核心期刊论文发表,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专著和研究报告等。这种考评标准简单而清晰,但缺点在于‘重外表轻内涵’、‘重数量轻质量’、‘重刊物级别轻论文档次’、‘重表面文章轻深度思考’。基于项目制的资源配置体系,结果导向的职称考评机制,催生了垃圾论文,也易使学术成为谋利的工具。”廉思分析道。

调查同时显示,惩处力度的缺失也在诱导一些高校青年教师“趋利避害”。

“较之社会舆论,小圈子内部的学术规范往往对‘工蜂’的影响更大。超过一半(50.6%)的高校青年教师了解科研道德和学术规范,来自‘老师、朋友、同事的言传身教’。”廉思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调查中,当被问及“你身边的学术不端是否受到了处罚”时,有40.6%表示“不清楚”,26.0%表示“只有极少数受到处罚”,7.1%表示“没有人受到处罚”。只有20.9%称“有一些受到处罚”,选择“几乎都受到处罚”的仅5.4%。

“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对学术不端行为缺乏明确有效的处罚措施时,意味着这种行为的成本远远低于‘提拔职称’、‘获得物质奖励’等效益。这会诱发整个群体倾向于‘越轨行为’。”廉思分析道,“尤其是‘工蜂’群体可支配科研资源较少,难以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在与老一代学者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此外,他们还要面临来自教学、行政、家庭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重重压力,所以才会有很多‘工蜂’感慨,‘造假是无奈的选择’。”

两成高校青年女教师认为“女博士被妖魔化”

一个女博士占女性数量96.1%的群体里,高学历意味着什么?

廉思研究团队针对全国2708位40岁以下高校女教师的问卷调查显示,72.1%的女“工蜂”坦言,在恋爱方面“曾经因为高学历而苦恼过”。20%的高校青年女教师认为女博士被社会妖魔化,高学历减少了吸引力。

“高校青年女性教师是女性群体中学历水平最高、教育投入最多的一群。教育部统计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高校中女教师的比例达46.48%,其中七成是我们所说的女‘工蜂’。”廉思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她们身兼五重社会角色——教师、科研工作者、知识分子、配偶/女友和母亲,也凸显了现代女性的共性:拥有更多的经济自主权与事业发展权,但也面临着对女性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在继续肩负家务职责的同时,必须承担起‘集多重角色于一身’的巨大压力。”

调查显示,受访女“工蜂”是不折不扣的高知群体。其学历全部为硕士及以上,博士学历的为96.1%。但其中已婚者不足六成。

虽然大部分女“工蜂”认为,“高学历对于提高其在夫妻间的地位有正面作用”,“自己在夫妻之间是有较多话语权的一方”。但社会上一些妖魔化女博士的倾向,比如认为女博士“没有女人味”、“是第四类人”等,令她们烦恼。5000余份调查问卷中,有34.4%的高校青年教师确认“女博士被妖魔化了”。有12.7%的男性和20%的女性认为,高学历减少了吸引力,只有9.1%的女性自认女博士增加了吸引力。

此外,高学历伴随着晚育和少育。调查表明在已婚高校青年女教师中,52.5%由于职业而推迟了生育计划。女“工蜂”平均做母亲的年龄是32.7岁。

“压力不只体现在婚恋方面。”廉思指出,受访男“工蜂”一周课时量仅为女“工蜂”的2/3,但六成以上女“工蜂”的职称仅为讲师。“对比研究显示,低级职称中女性比例更高,在‘教授’、‘副教授’的职称中,男性是女性的两到三倍。”廉思说。

议建筑发展与生存尺度的关系 篇6

当房子盖到宫殿、教堂、庙宇这样的水平, 窝棚也好, 房子也罢, 均已经超越避风遮雨的本来含义。无论外部轮廓, 还是内部空间, 强烈张扬着人类的意志, 建筑大约在这个时期登堂入室, 并迅速和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等社会功能连起手来, 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 全面对人类生活施以影响。从这个角度观察, 居住改变生活, 皆因建筑成了工具。掌握了这种工具, 世界在人类面前不在恐慌;攻城掠地的结果是, 一批批森林、山峦倒下去, 一座座村镇、城市站起来。人类用有形的建筑空间来推度无形生存尺度的努力至此正式开场, 无情世界与有情生活的对抗冲突、妥协折衷至此正式上演。

衣食住行, 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要, 可建筑在住的层面, 一直存在着好多缺陷。翻开数千年的建筑史, 无非就是宫殿、庙宇的建筑史。说建筑是音乐, 建筑是绘画, 建筑是艺术, 其潜台词是建筑与住房无关, 而是一种形而上。在这样的释读中, 建筑充其量是为少数统治者服务的工具。因之, 历史上有那么多人, 为普通百姓的居住权大声疾呼, 对代表建筑的高大宏伟的宫殿提出质疑, 对劳民伤财的陵墓、庙宇嗤之以鼻, “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声音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可是, 当大多数社会成员“不睹皇都壮, 安知天子尊”的价值构架下, 被奴役者的潜意识里充盈着对皇城圣殿的崇拜, 形成社会大众对构建居住空间的无能为力, 对追求理想生存尺度的飘忽不定。决定你能够住什么样房子的不是经济实力, 而是社会地位, 超越于自己的社会身份建高门大屋, 犯了僭越之罪是要掉脑袋的。因此, 建筑问题和社会问题是分不开的, 要获取建筑的空间, 把握生存的尺度, 首先要使自己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成员。

建筑的革命始自上个世纪20年代。也许是受到《走向新建筑》呐喊的启发, 长期沉积在人们观念中有关建筑的种种设想, 似乎一下子找到了支撑和出口, 一场彻底革命性的建筑运动在全世界迅速展开。科比西埃倡导的现代建筑主张运用几何规则和数学比例来建造, 其灵感来自古希腊建筑。他高度赞扬帕提农神殿那些和人体比例相协调的廊柱, 是人类至今创造的最美的作品。如果说这些仅仅是从建筑技术层面对建筑的美学思考, 那么把建筑的视觉转向大众居住, “为普通而平常的人使用普通而平常的住宅。它任凭宫殿倒塌。这是时代的标志。”这样一种果敢的精神, 其意义已经超越了建筑本身。以贫民化的人文关怀, 使普通大众从对建筑的仰慕阴影里走出, 投身到新的建筑运动中, 成批量地营造住房, 这就是建筑与大众真正合流的新时代。

上一篇:高三语文苏教版知识点下一篇:成功需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