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比例应用题及答案

2024-08-25

正反比例应用题及答案(共6篇)

正反比例应用题及答案 篇1

正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反比例应用题是反比例的意义和解比例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数量关系】判断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是解这类应用题的关键。许多典型应用题都可以转化为正反比例问题去解决,而且比较简捷。

【解题思路和方法】 解决这类问题的重要方法是:把分率(倍数)转化为比,应用比和比例的性质去解应用题。

正反比例问题与前面讲过的倍比问题基本类似。

例1 修一条公路,已修的是未修的1/3,再修300米后,已修的变成未修的1/2,求这条公路总长是多少米?

解 由条件知,公路总长不变。

原已修长度∶总长度=1∶(1+3)=1∶4=3∶12

现已修长度∶总长度=1∶(1+2)=1∶3=4∶12

比较以上两式可知,把总长度当作12份,则300米相当于(4-3)份,从而知公路总长为 300÷(4-3)×12=3600(米)

答: 这条公路总长3600米。

例2 张晗做4道应用题用了28分钟,照这样计算,91分钟可以做几道应用题?

解 做题效率一定,做题数量与做题时间成正比例关系

设91分钟可以做X应用题 则有 28∶4=91∶X

28X=91×4 X=91×4÷28 X=13

答:91分钟可以做13道应用题。

例3 孙亮看《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每天看24页,15天看完,如果每天看36页,几天就可以看完?

解 书的页数一定,每天看的页数与需要的.天数成反比例关系

设X天可以看完,就有 24∶36=X∶15

36X=24×15 X=10

答:10天就可以看完。

例4 一个大矩形被分成六个小矩形,其中四个小矩形的面积如图所示,求大矩形的面积。

解 由面积÷宽=长可知,当长一定时,面积与宽成正比,所以每一上下两个小矩形面积之比就等于它们的宽的正比。又因为第一行三个小矩形的宽相等,第二行三个小矩形的宽也相等。因此,

A∶36=20∶16 25∶B=20∶16

解这两个比例,得 A=45 B=20

所以,大矩形面积为 45+36+25+20+20+16=162

正反比例应用题间的关系 篇2

例:从甲地到乙地,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5小时到达。乙车每小时行50千米,几小时到达?

1.用反比例解

分析:每小时行的路程×时间=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一定),所以汽车每小时行的路程所需的时间成反比例。

解:设乙车行完全程需x小时。

50x=40×5x=4

2.用正比例解

(1)把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看作单位“1”,甲车5小时到达,每小时行这段路程的1/5;乙车x小时到达,每小时行这段路程的1/x。因为甲、乙两车每小时行的路程的比是40:50(一定),所以甲与乙车每小时行的路程成正比。

解:设乙车行完全程需x小时。

1/5:1/x=40:50x=4

(2)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那么甲车行1千米用1/40小时;乙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行1千米用1/50小时;甲、乙两车行1千米所用时间的比是1/40:1/50(一定),由于两车行的路程相等,所以两车行完全程所用时间的比等于行1千米所用时间的比。因此甲、乙两车行完全程所用的时间成正比例。

解:设乙车行完全程需x小时。

正反比例应用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篇3

复习内容: 正、反比例的应用。学习目的: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正、反比例意义及应用题的解题规律。2.通过一题多解等形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学习重点:

找出相关联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学习难点:

用两个变量来表示定量。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问题一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问题二

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步骤? 二.巩固练习。

(一)。下面各题里相关联的两种量成不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2.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3.全班人数一定,出勤人数和缺勤人数。()4.一个圆的直径和周长。()5.一根铁丝剪成同样长的段数与每段的长度。()

(二)选择题 1.从南京到南通,汽车车轮的直径与转数()。

① 成正比例 ② 成反比例 ③ 不成比例 2.当()时,x 和 y 成正比例。

① x × y = k(一定)② = k(一定)

③ x + y = k(一定)

3.步测一段距离,每步的平均长度和步数()。

① 成正比例 ② 成反比例 ③ 不成比例

(三)比一比,想一想,你会列比例吗?

(1)黎明发电厂运来一批煤,计划每天烧6吨,可以烧54天。实际每天比计划节约了2吨,这样可以烧几天?

(2)电视机厂要生产640台电视机,前8天共生产了总任务的10%。照这样计算,后来又生 产18天,又生产了多少台?

三.拓展练习你看我多棒 你会列几种比例解?

1.用一台打字机打字,6小时打36页,照这样计算,如果再打4小时,一共可以打字多少页?

想挑战吗?

奇怪!一道题同时可以用正反两种比例解!你相信吗?

2.一辆汽车原计划每小时行80千米,从甲地到乙地要4.5小时。实际0.4小时可行驶36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行完全程实际需要几小时?

四.小结

《复习正反比例》教学反思 篇4

1、通过学生的课前自主复习整理正反比例的相关知识,进而构建正

反比例的知识体系,一方面节省课堂的时间,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表达等能力。

2、通过闯三关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简单应用,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加强理解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3、第三层次是灵活应用、解决问题,主要是进行综合性的.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训练,目的是在原来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使学生的思维更高一步。设想在其中的第2题适当渗透思想教育。

存在问题:

1、由于事先没有做任何的了解,所以对学生自主整理的情况心中无数,即预设不够,所以在这一环节处理起来显得既浪费了时间,又显得有些走过场。

2、由于每一题都让学生做、说,还要反馈错的情况,以至于后面的时间明显不够,而且由于时间关系,最后的思想教育显得有些牵强,不自然。

《正反比例的意义》教学反思 篇5

《正反比例的意义》教学反思

今天上午的第二节课,我试讲了《正、反比例的意义》。这节课上完以后,给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一层次(认识量、变量,建立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个概念)的教学。这个环节处理得很不好(具体的下面介绍),学生没有很好地建立“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个概念,也就影响到了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

我自己很清楚,不管怎么说,“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个概念教学的失误是我造成的,后来我明白了,如果在学生回答了“路程和时间这两种量在变化”后,我顺势说一句“读一读这些数据”,随后再接着问:“谁随着谁变呀?”这样就会很顺畅地得出: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或是时间随着路程变),我们就把这两种量叫做两种相关联的量。最后再用表(2)中的两种量来巩固这个概念。这样的教学设计应该就能够使学生很好地建立这个概念了,也就圆满地完成了这一层的教学内容。

正反比例应用题及答案 篇6

1.两种相关的联的量,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也随着(),反之,一种量(),另一种量也随着缩小,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数(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成()的量。

2.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就(),一种缩小,另一种量就(),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的量。

3.判断是否成正比例成反比例的方法:(1)两种量是否();(2)比值或乘积是否()。

4.判断是否成比例:

(1)正方形的边长与周长()比例

(2)一个非0的自然数与之倒数()比例

(3)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比例

(4)比的前项一定,后项和比值()比例

(5)单价一定,总价与数量()比例

(6)比值一定,前项和后项()比例

(7)柱底面积一定,体积和高()比例

(8)比的后项一定,前项和比值()比例

(9)工作总时间一定,零件总个数与单位时间内所做零件个数()比例

(10)A×B=C,B一定,A与C成()比例;C一定,A与B成()比例

(11)x=k/y中,y一定,x与k成()比例;k一定,x与y成()比例

(12)圆的面积与半径()比例

(13)一个加数一定,和与另一个加数()比例

(14)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比例、(15)正方体表面积与棱长()比例

(16)教师铺地面,总面积与单块面积()比例;总面积与单块周长()比例

上一篇:小朋友十二岁生日致辞下一篇:学生会办公室部门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