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吨的认识》教案

2024-08-07

苏教版《吨的认识》教案(通用15篇)

苏教版《吨的认识》教案 篇1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吨的认识》教案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吨的认识》教案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第47~49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1吨的观念,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教学难点:

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每袋25千克的大米4袋。教学进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估计教师的体重。

学生自由估计教师的体重。教师提问:你在估计老师体重的时候为什么用千克作单位而不用克呢?

第 1 页 指出:计量比较轻的物体的重量,通常用克作单位,计量一般物体的重量,通常用千克作单位。2.引入吨。

教师出示几种比较重的动物的图片,提问:你能估计下面几种动物的体重吗?

学生估计后,教师出示它们的体重,提问:如果这几种动物的体重也用千克作单位,会怎么样?

教师出示教材中的轮船、火车、集装箱图片,让学生想象这些物品的重量。

指出: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货物由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一般用t表示。

二、亲身体验,感受并想象1吨的重量。

1.搬25千克的大米,感受其重量,并以此想象1吨的重量。学生分组搬25千克的大米,感受其重量。小组内交流感受。班级内汇报。

计算:1袋大米25千克,4袋大米多少千克?40袋呢? 教师指出: 1000千克,也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

学生读,教师提问:2吨是多少千克?5000千克是多少吨?10吨是多少千克?

想象:如果把1吨重的大米装成一大袋,这一袋你能搬得动吗?

第 2 页 2.利用想象和推理,进一步感受1吨的重量。

计算:同学们的平均体重是30千克,全班学生的总体重有没有1吨?

指出:33个同学的体重接近1吨。

33个同学起立,学生观察、想象33个同学的体重。3.利用常见的物品,想象1吨的重量。

(1)出示图片(教材第48页第2题),先在小组里说说图片的意思,再在班级内交流汇报。

(2)出示几种常见的物品的图片,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某一件,想想需要这样的多少个物品,总重量才够1吨。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说,再在班级内交流。

三、实际应用,深化认识。

1.你在生活中见到过用吨作单位的吗?在哪里见过? 2.说说下面图中的牌子表示什么意思? 3.选择合适的单位填在下面的括号里。(教材第49页第5题)

4.小明的数学日记中使用的单位准确吗?请帮他改正。指名读,改正用错了的单位。

指出:虽然小明在数学日记中用错了一些单位,但是小明还是有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比如经常观察生活,有写数学日记的好习惯。

四、总结全课,拓展延伸。

第 3 页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把收获写道今天的数学日记中。

小组内交流。

苏教版《吨的认识》教案 篇2

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中“认识角”一节的内容为例, 对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措施进行探讨, 进而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中的“角”, 指的是一种由一个端点与从该端点发射出的两条射线所构成的平面图形, 站在构图的角度上而言, “角”是十分简单的, 但是从其所蕴含的数学知识而言, “角”却并不是那么的简单, 在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认识角”这一单元中, 对有关“角”的基本知识进行了介绍。这一单元的内容看似较少, 但是其中的一些概念对小学生来讲, 还是有一定难度。因此,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应当充分联系实际, 运用形象、具体的教学方式, 对小学生进行有效地指导, 使其能够透过表象看本质。

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良好的导入能够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 进而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而小学数学教师在导入新课的时候, 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导入, 而创设情境就是一种不错的导入方式。例如学习“认识角”时,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一些地区出现地震海啸之后的视频或图片, 然后说:“在发生海啸地震之后, 我们要做些什么呢?是不是应该伸出援助之手, 帮助受灾的人们?”而帮助灾区的朋友就必须用到运输车运送各种资源, 此时,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运输车, 而这些运输车是运用各种平面图形 (三角形、圆、正方形、长方形等) 所构成的, 在运输车上有一个由三角形与木棒所组成的旗子, 此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现有的工具, 在桌面上摆出小旗的形状, 之后再要求学生将旗杆去掉, 最后对着剩下的图形问学生:“同学们认识这个图形吗?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新内容———角。”通过这种方式, 不但能够有效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同时还能够调动课堂教学气氛, 活跃学生思维。

二、预留空间, 实现思维的转化

因为每个人的思维能力、想象力、记忆力以及观察力等智力因素水平是不一样的, 因此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 每一个学生的接受速度与理解速度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思维转换迅速, 而有的学生接受新知识时比较慢, 在思维转换上也比较慢。因此, 针对这种情况,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应当给学生预留一定的思维空间, 特别是在教师提问后, 更应当预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进而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倘若学生还没有准备好, 而教师就要求学生回答问题, 这可能导致学生出现紧张的心理, 进而无法有效地开展思维活动, 进行正常地思考。比如在“认识角”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提问:“如果角的两条线都变粗, 那么角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是角度变大、变小, 还是角度不变?”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 尤其是低段的学生, 其在认识事物时往往是直观地认识, 而在短时间内是直观认识转变到理性的分析上, 这种思维的转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与空间的。所以,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应当依据问题难易程度, 且结合学生实际的思维特征, 给学生预留一定的空间, 让其进行充分的思维活动。

三、大胆质疑, 活跃思维

心理学告诉我们:“有疑则有思, 无疑则无思。”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 不轻易苟同他人意见, 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 要善于把教学内容本身的矛盾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间的矛盾作为突破口, 启发学生去探究“为什么”, 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使学生勤于思考, 乐于思考, 从而更加积极自主地投入学习。

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方式与手段有许多, 质疑就是的其中一种。正所谓“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 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学生紧张、害怕以及畏难等心理, 不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如果在课堂上有学生提出质疑, 教师应当对提出质疑的学生给予表扬, 并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详细的解答。比如在“认识角”一课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提出用剪刀将正方形四个角中的一个角剪掉, 且提问:“同学们, 现在这个图形中有几个角?”此时, 学生可能会回答“三个角”, 教师则说:“也可能是五个角。”也许有的同学会在台下质疑, 在这个时候教师应当鼓励学生, 大胆地将疑问提出来, 然后教师再与学生一起探讨。而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学习思维随之被调动起来。

综上,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但要传授各种知识给学生, 同时还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与学习水平, 强化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因此, 数学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观念, 优化教学方式, 并充分运用课堂教学的时间以及各种机会, 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有效地培养, 从而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提升学生学习水平的目的。

苏教版《吨的认识》教案 篇3

对于如此的编排及教学,是不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到底如何认识分数?分数的意义何在?现行苏教版教材(下面简称教材)中关于分数知识的编排是否需要进行彻底的变革呢?

一、分数与“1”的关系

认识分数是数的认识的一次扩展,对于分数的认识要从自然数的认识中“生长”出来,而不是另起炉灶。

学生第一次认识分数,教材是这样设计的(见下图):此设计正如三年级上册教材第104页《你知道吗》栏目所述:“在古代,人们在分东西(果实、猎物等)时经常出现结果不是整数的情况。于是,渐渐产生了分数。”

“1/2”是一个最直观的分数,学生有“一半”的生活经验,“1/2”也是一个最经典、最简洁的分数,它是“1”的一半,是学生认识自然数后的一次“生长”,教材此时应比较“1/2”与“1”的大小,接着比较“1/3”、“3/2”、“1/4”、“4/5”等与“1”的大小,并引出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或此时借助数轴认识分数也是很好的编排设计。但教材接下来没有比较分数与自然数“1”的关系,而转向比较“1/3”与“2/3”的大小了,还有比较“3/5”与“2/5”的大小等等。教材中分数之间的大小比较固然需要,但更重要的是分数与已学自然数之间大小关系的比较,要让学生在比较中扩展数的认识。

等到学生第二次接触分数的三年级下册,教材却是这样编排的(见下图):

把一盘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很显然,此时的“1/4”已不是“人们在分东西(果实、猎物等)时经常出现结果不是整数的情况”。学生很疑惑:明明是1个桃,却要用1/4来表示,是不是简单问题复杂化了呢?当然,教材的意图是扩展分数的意义,此时的1/4不是把1个桃平均分成4份中的1份,而是1个桃是4个桃的几分之几。三年级的小学生时隔半年再来接受这样的“分数意义”是否恰当?

学生第三次接触“认识分数”是五年级下册,此时教材已总结出单位“1”的概念和分数的定义(见下图)。

教材通过所谓单位“1”的扩展,把分数的“量”与“率”混杂在一起。我们知道自然数“2”的意义和“2倍”的意义不是一回事,“2”是独体,是抽象出来的,“2”就是“2”,而“2倍”是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面对分数的意义,我们思考:要不要建立单位“1”的概念?分数的认识是不是先从“量”的角度开始?分数的大小始终和“1”等自然数在一起比较,是不是更明晰,更利于小学生接受?是不是在教材编排时先解决好分数的由来,分数的读写,分数的分类,分数与自然数的大小关系会更好?

二、分数的“量”与“率”

分数的意义,即分数“量”的意义和“率”的意义。当学生建立了分数“量”的意义后,教材编排可借助自然数“倍”的意义引申扩展出分数的意义。譬如:

这样编排学生对分数意义的认识有一种自然迁移的便捷,又是在一个更大的整体中建构分数的意义,并且和将来学习百分数的意义统一起来。而教材中分数的“量”和“率”混杂一处,以至于五年级下册教材出现了这样的习题:

说出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3)一节课的时间是2/3小时。

请问:“一节课的时间是2/3小时”中的“2/3”的意义怎么说呢?是认识“量”还是“率”?

本来“1”就是“1”,哪来的单位“1”,教材不必生造出单位“1”的概念来。综上思考,分数的认识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认识分数如同认识自然数一样,可在数轴上呈现。第二阶段,认识分数借助“倍”的意义,认识到分数可表示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这样编排,一是便于小学生逐步建立分数的概念,二是体现数学的系统性、和谐性,三是减少分数教学课时量,以便于用于其他内容的教学。

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分数就是因“除”而“生”的,教材在三年级上册《认识分数》时完全可以呈现下面的算式:

4÷2=22÷2=11÷2=1/2

一开始认识分数就很自然地让学生明白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而不是费尽周折直至五年级下册教材还这样编排(见下图):

如此安排,耗时费力。此外《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编排也是舍近求远,完全可以从商不变的规律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中自然导出,再组织学生进行折纸、涂画,进行操作“验证”即可。

综上,分数首先是一个量,其次还是两个数之间的比(分率),分数的意义在于自然数的扩展,还在于量与量之间关系的呈现。如此,才可谓认识了分数,明确了分数的意义。

苏教版《吨的认识》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已知直角比一比的方法判断直角;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教法:点拨、探究

学法:操作法。教具准备:

一副三角尺、正方形纸、长方形纸、圆形纸、钟面模型、钉子板等,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角的认识

1.说一说下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并说明理由。学生回答后,再要求指出是角的图形中角的顶点和两条边。2.请学生指出三角板上有哪几个角。

二、认识直角

1.初步认识。

角)(2)出示另一个三角板,让学生说一说有哪三个角之后,提问:其中的哪一个角是直角?(1)说明:三角板上有三个角,(出示三角板。),其中有一个角(指直角。)是直角,(板书:直 把两块三角板上的直角重叠在一起,请学生们说一说,重叠在一起的两个角都是什么角?直角和三角板上的其他两个角一样大吗?

(指出:直角是三角尺上最大的那个角。)请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找一找它上面有哪几个角,提问:这4角是直角吗? 请学生们动手操作比一比。

再拿出一个纸工袋,请同学们再找一找,比一比,提问:纸工袋上有几个角,都是什么角?提问: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一个正方形有几个直角?纸工袋是什么形状的,那么一个长方形有几个直角? 像这样的直角,我们可以在黑板上面出来,(板书演示。),这个画出来的角就是直角,如果一个角是直角,一般在直角里用符号来表示(在直角上画。)

请学生来指一指直角的顶点和边. 2.加深认识。

(1)你能在教室里找到更多的直角吗?(2)出示钟面,提问:当钟面上几时整,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可让学生动手拨一拨,再回答。)

三、体会直角的大小

1.(1)我们认识了直角,同样也可以用一张纸(出示一张圆形的纸。)(2)老师示范,学生动手折出一个直角.(3)将所折好的直角转动,在不同的位置上停留,请学生说一说它是不是直角,使学生认识到方位不同,但都是直角。

2、教学试一试。

(1)再请学生们拿出两张大小不同的纸,各折出一个直角。

(2)比一比所折出的两个直角的大小.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再与刚才圆形纸折出的直角比一比。指出:虽然我们用了几张形状、大小都不同的纸去折直角,但折出的直角都是同样大的。(3)验证:将折好的直角再与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提问:这两个直角大小相同吗?

四、如何辨认直角 1.教学例题。(课件出示)

(1)出示数学书,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找出数学书封面上的直角?(2)学生们动手操作,组织交流,说一说自己所用的方法,(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可以用折好的直角等等。)2.完成“想想做做”第l题。(课件出示)

学生们动手操作。提问:课桌面、黑板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长方形有四个角,而且都是直角。)3.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同桌合作,用书上所示的两把三角尺拼一拼直角。

(2)想一想:用另两把三角尺是不是也可以拼出一个直角呢?请学生们动手拼一拼。4.教画直角(1)介绍;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可以比出一个角是不是直角,还可以用三角板来画。(2)示范:先确定顶点,再由这一点起画一条线,再把三角板上的直角的顶点和一条线上的一点合在一起,再把直角的一边和这条线合在一起,然后从直角顶点起,沿直角另一边画一条线,这样就画好了一个直角,(在直角里标上┐。

五、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 1.教学例题。

(1)(课件出示)3幅钟面图,请学生们从中找出直角。提问:哪一个角比直角大?说明:比直角大的角叫钝角。(板书)提问:哪一个角比直角小?说明: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板书)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课件出示)(1)请学生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

(2)指名说一说判断的结果,并说一说判断的理由。

六、巩固练习(课件出示)1.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练习:说明:今后的图形中如果看到直角符号,就说明这个角是直角不必再去用已知的直角量。

苏教版《吨的认识》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2、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的方法,学会用直尺画定长线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什么是线段?

二、新授

1、引入新。

(1)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桌的宽。

提问:你们觉得这条边有多长?

现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得知的?

(2)提问:想一想为什么他们说的数不同?

(3)小结:为了更加准确,我们在一般情况下用尺子来量一量最好,要量出物体的长度,首先要认识尺上的长度单位,这节,我们先来认识较小的长度单位“厘米”。

说明了:量比较短的东西,可以用厘米做单位。

2、认识厘米

(1)观察尺上“厘米”的刻度。

出示米尺,告诉学生:

这是米尺的一部分,它上面一个一个的刻度叫刻度线,刻度线的数字表示所对应的刻度长多少,看左端的刻度数字写着“0”,说明刻度由此开始,从0到1是1厘米,从1到2也是1厘米„„每个这么长就是1厘米。

(2)看刻度尺回答:

A、“0”在哪儿?

B、0到1的长度是几厘米?1到2是几厘米?3到4呢?从刻度0到5这么长是几厘米?从0到10呢?

(3)请学生用食指、拇指比划一下1厘米大概有多长。

(4)请每位学生观察一下2厘米、5厘米各有多长,再用手比划出它们的长度。

3、找一找。

让学生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本第51~52页“想想做做”第1~6题。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共同核对。

4、“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题。

做题时,可利用已有的各种表象作为参照来估计,估计的长度与实际长度有差距是正常的不要因此而否定学生的估计。

6、“想想做做”第6题。

苏教版《吨的认识》教案 篇6

1、感受面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生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儿,但是在公主16岁的时候被一名巫师施了法术,从此昏迷不醒,国王非常的着急。后来有两位兄弟打败了巫师解救了公主。国王为了表示感谢,赐给兄弟两人每人一根绳子,让他们各自去圈土地,被谁的绳子圈住的地就归谁所有。哥哥是这样圈的。(电脑出示),弟弟是这样圈的。(电脑出示)

问: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弟弟圈的地面大

师:弟弟圈的地面比哥哥圈的地面“大”,看来研究“面”的大小是很有价值的。板书:面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关于“面”的知识。

2.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师:其实,每个物体上都有面,比如(媒体出示:篮板的面,乒乓球桌的面,荷叶的面,美丽的湖面),你还能在教室里找一找其他物体的面吗?

师:同学们找出了这么多物体的面,你们想摸一摸它们吗?请挑选一个你课桌上的物体,摸一摸它的面。像老师这样五指并拢,认真的摸这个面的全部,静静的感受它的大小。

交流:谁来说说你摸了什么物体的面?再给大家演示一下你是怎么摸的?(3个)评价:真不错,你把()面的每个地方都摸到了。

问:刚才3个同学摸得面,哪个面比较大?那个面比较小? 师:这些物体的表面大小各不相同,有的大,有的——(小)

小结:每个面都有自己确定的大小,在数学中,我们把物体的表面的大小,称为它们的面积。板书:认识面积 3.感受面积的大小

(1)师:刚才我们所说的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那么黑板表面的大小呢?

生: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表面的面积。

媒体出示,生读一读。

师:你还能像这样说一说吗?先同桌互相说说看。(3个)如:课桌桌面的大小是课桌桌面的面积,文具盒盖面的大小是文具盒盖面的面积。评价:虽然你说的不怎么流利,但老师佩服你的勇气;再试试,相信你一定行;这位同学说的很完整,声音也响亮,为大家树立了好榜样,我们向他学习。(2)师:那你会比较这两个面积的大小吗?

生: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比黑板表面的面积小。师:反过来还可以怎么说,一起说。师:能在教室里找两个物体的面,比比它们的面积吗?(2个)

二. 理解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

1.复习近平面图形

我们班的同学真善于观察和思考,想一想如果我们把数学书的封面画下来是什么形状呢?

2.感知平面图形的面积 那么平面图形也有大小吗?

老师给你一支粉笔,你能表示他的大小吗?

指名上台画。其余的同学请看黑板,看看他的想法和你的想法是否一样,方法是否准确?

同意吗?

那涂色部分的大小是这个平面图形的„„(面积)那刚才老师画的这一圈是这个平面图形的„„(周长)同学们还学过哪些平面图形?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课件出示

在这个长方形中,蓝色的边线表示它的什么呢?教师操作,红色部分的大小表示的是它的„„

正方形,圆呢?

出示:这两个图形他们有面积吗? 这样呢?

师:只有封闭的平面图形才有大小,我们把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就叫做平面图形的面积。

3.加强对周长和面积的理解

现在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些生活中的片段,如果它是与周长有关,还是与面积有关?自己读题。

(1)早上起来,小明跟着爸爸锻炼身体,他沿着操场的边跑了一圈。这件事情与什么有关?

(2)工人师傅在足球场上铺上了草坪,这件事情与什么有关?

(3)放学以后,几个爱劳动的小朋友把教室地面全都打扫了一遍。这件事情与什么有关?

(4)为了使这幅画更加美观、坚固,我在它的四周装上了木框。这件事情与什么有关?再给它装上一层玻璃,这件事与什么有关?

三、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

1.比较不规则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大小明显)第2题

同学们学的真棒,都答对了。接下来我们来看副地图。这就是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我们中国一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出示)今天老师从中描出了江苏、安徽、四川和湖南四个省份,观察一下你能看出哪个省的面积比较大,哪个省的面积比较小吗?再看看整幅地图,观察一下,比我们江苏面积大的省份,多吗?

我们江苏省的面积虽然比较小,但是我们经济发达,你知道去年我们江苏的财政收入在全国排第几名吗?是全国第一名,厉害吧?

刚才同学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比较四个省份的面积大小的?(看)好,我们接着来。

2.比较规则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注意语言要规范)

第一组:面积大小明显 下面3个图形,让你选一个参加涂色比赛,你选哪个?为什么?最不愿意选的就是„„因为„„用什么方法比较出来的?

看来观察法确实很不错。

第二组: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例2)师:观察法继续。现在有刚才那么确定吗?为什么?

师:是啊,当图形面积相差明显时,观察法很方便,但当两个图形的面积相差不明显时,使用观察法就有可能不太准确了,那么还有什么方法能准确地进行比较呢?

给大家一个动手实验的机会,提醒三点:1.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两个图形,你可以再上面写写画画,做做记号。2.为了给大家提供帮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透明方格纸和小纸条,如果你觉得有用,可以用它。3.如果你暂时不会,同桌之间可以商量一下。看看你能找到几种不同的方法。

小组合作,比较大小。教师巡视。

学生活动,师提醒学生要做好记号,表示你怎么做的。同桌交流:我的结论是谁的面积比谁的面积怎么样。指名交流,请把你比较的方法和其他同学分享一下。指名上台交流。

师:其余的同学请仔细看,观察他的方法和你的是否相同。这是什么方法?(重叠)和你的方法一样吗?有不一样的方法吗?数格子其实就是以一个格子的面积为标准进行测量。这小纸片到底怎么用,想到的请举手。(如果学生没想到,那就老师直接展示)

指名上台交流。师:就是以小纸片的面积大小为标准进行测量,测量下来1号图形有这样的几个?2号图形呢?说明„„(结合课件演示)

以一个图形的面积大小为标准进行测量,这也是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我们称为„„(板书:测量法)

3.小结方法 师:(借助课件总结)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面积,物体表面都有自己特定的大小,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还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我们找到比较平面图形面积常用三种方法,分别是„„

交流汇报:观察法、重叠法、测量法

带着这些知识和方法,我们一起来看一题

四、巩固练习

1.我会想(试一试第1题)

师: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你选哪种方法,为什么?交流时可以趁机比较方法的多样。

同桌合作,指名交流。(重叠、测量)

通过我们的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证明这两个平面图形的面积„„ 2.我会数 再来四个图形,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你能一眼就观察出来吗?请谁来帮忙?(出示网格)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76页第三题,小方格已经帮你画好了,请你数数每个图形的面积各占这样的几格,并做好记录。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队。重点交流第4副图。课件展示。

通过把两个三角形拼成了一整格,我们把一个提醒转化成了一个长方形,这个方法真不错。有不一样的想法吗?

3.估计树叶的面积大约是多少个小方格。谈话:看,这片树叶你能估计一下大约有几个小方格?你说说你怎么估计的?评价语:没关系,大声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

我们数不规则图形的时候,一般先数满格的,再数不满格的,2个不满格的算作1格,我们一起来试试。

师:小方格的作用还真大,不仅可以量规则的图形,还能估计不规则图形呀。

四、拓展延伸。

谈话:最后老师和大家玩个游戏“谁的面积大”,老师先让你们猜猜,有2个图形,一个是4格,一个是16格,你猜猜谁的面积大呢?

来看看。为什么4格的图形比16格的图形面积大呢?

看来,用数格子的办法来比较两个图形面积时,格子的大小要一样。这种专门用于计量面积的小方格,就是“面积单位”,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3.思考题(机动)

最后,老师还准备了一道挑战题,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这里有两块空地,用方砖铺满下面的空地,哪块空地用的方砖多? 想一想有没有什么好方法?自己尝试一下。

指名交流。

苏教版《吨的认识》教案 篇7

研讨完苏教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认识垂线”之后,数学组对后续课“认识平行”进行了教学研讨,课后围绕四大环节,带着问题进行了分析反思与教学建构。

一、图形归类:如何使分类更具理性化?

【教学回放】

师(屏幕呈现五幅图):观察这里的五幅图,你能把它们分成两类吗?分好后同桌互相说说为什么这么分。

组织集体交流。(学生用手凌空比画,言语表述不清)

师:我们一起再用PPT来验证一下。(集体观看屏幕动画(5)号和(4)号的延长)

师(总结):(5)号的两条直线延长相交,所以(5)号属于相交这一类。而(4)号无论怎么延长两条直线,仍然不相交,这又是怎样的位置关系呢?

【教学效果】

此处分类只是学生的感性观察,仅仅停留在“眼、口”之上,所以在集体交流反馈时,学生对于(4)号无所争议,但对于(5)号到底如何处理争议较大,数学语言表达产生困难,缺失延长直线的操作而“口说无凭”,一些学生陷入了(5)号也是不相交的“感性直观误区”。教师虽然早有预设,进行课件延长直线的展示,明确了(5)号两条直线延长后相交,但学生仍缺乏理性体验,教学费时,暴露出“媒体替代”思维。

【评价反思】

分类能够从一系列事件中逐步抽象出部分事件的相同属性,达成对知识的高度归属与认同。分类,可以借助直观达成,但分类本身更多具备理性思考的特质。

既然在教学“认识垂线”时学生就初步形成了知识结构与方法结构,经历了探究过程,所以导入部分的分类,唤起已有经验,为研究互相平行做铺垫,那么为什么不让学生在分类时就能够“理性地观察思考”呢?如何让学生更有话语权和便利的表达方式,不再受替代思维之惑?既然(5)号的争议焦点就在“直线可向两端无限延长”,那么为什么不让学生有机会将思考的过程落实到笔头上呢?

所以,此处的分类,不能简单地用“看”和“说”进行推进,而应加入“动手操作”让学生有机会“沉”下来,落实到笔头上,得到尝试将(5)号延长的机会,再在交流反馈时解释为什么这么分的标准,分两层并列投影呈现差异资源,第一层:(1)(2)(3)和(4)(5)、(1)(2)(3)(5)和(4),聚焦疑点(5)号;第二层:(4)号和(5)号没有画延长线和画了延长线,积累基本方法。通过直观的投影,让所有学生清晰地看到“直观的(5)号两条直线延长后相交的图像”,达成意会和顿悟。最后让没有延长操作经历的学生再将(4)号和(5)号进行延长,产生切身的操作体验,得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

【教学重构】

师(屏幕呈现问题):看一看下面五组直线,先独立想一想,再在纸上分一分,并和同桌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

第一类:()第二类:()

并列投影第一层学生作品:第一类:(1)(2)(3)和(4)(5);第二类:(1)(2)(3)(5)和(4)。

观察思考:你同意哪一种?(停顿)下面我们就来听听这两位同学为什么这么分。

并列投影第二层学生作品(能将(5)号和(4)号画出延长线):好在哪?

学生操作:分别延长(5)号和(4)号,又有什么结论?

屏幕:我们一起再用PPT来验证一下。

总结:(5)号的两条直线延长后相交,所以(5)号属于相交这一类。而(4)号无论怎么延长两条直线,仍然不相交,这又是怎样的位置关系呢?

二、揭示概念:如何让教学更具结构化?

通过第一环节的理性分类,在第二环节及时把平行纳入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中,完善了知识结构体系。

【教学回放】

师(指着(4)号图):像这样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师:如果我把这条直线叫作直线a,这条直线叫作直线b,你能像说垂直一样,说一说直线a和直线b的位置关系吗?

学生独立试说、同桌互说、集体交流。(三种说法都比较顺畅)

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吗?为什么?

生:图1两条直线都是这样斜的(手势比画),所以它们互相平行。

生:图2一看就相交了,图4延长后也相交,所以它们都不互相平行。

生:图3两条直线都是这样斜的(手势比画),它们也互相平行。

【教学效果】

学生对于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三句话表述方式总体比较流畅,说明前一课“认识垂线”的教学较为到位,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迁移与应用,教学效果较为理想。但是面对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平行时,一时用言语难以表述清楚,于是学生只能借助手势辅助,只是“都是这样斜的”的表述也不科学严谨,这表明学生对“为什么平行”的解释有障碍。

【评价反思】

1.结构化语言的思考。由于前面学过垂线的知识,学生对垂直的三句话“直线a是直线b的垂线”“直线b是直线a的垂线”“直线a和直线b互相垂直”牢记于心。所以有关平行的三句话,出于对学生的信任,完全采用“用结构”的方式,放手让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去寻求答案,进行自主建构与语言表达。从课堂反应来看学生做到了。在此过程中,学生体会到所学的数学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获得了知识体系的有效建构。这一活动板块较为成功。

2“.同一平面内”的思考。旧教材中,对平行定义为“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由于在小学阶段,“同一平面”对学生较为抽象深奥,因此新教材的要求有所降低,改版为描述性概念:“‘’像这样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用“范图”+“像这样”+“结语”,完成对平行现象的描述定义,而没有具体说明怎样的“不相交”。“像这样”所表达的内涵与外延,一是和范图一样在同一张纸上,即“在同一平面内”,二是永不相交,不能不这样。对于这样的描述性概念内容,立足学生年龄与心理特点,为什么的道理往往难以说清,不宜进行追问“为什么平行”,只需追问“是什么位置关系”或“是不是互相平行”。对于找或画平行线时,也只要追问怎么找或怎么画即可。关于同一平面的问题,到底需不需要明讲,有所争议。最后达成一致观点:如果不在教学中明示“同一平面”,则在数学表达时要用“像……一样”作引语,“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为结语,通过类似模糊数学的方式对“同一平面”加以渗透暗示。到了初中,还将用定义性概念方式再次对平行进行深化。

鉴于此,只需对“判断”这一活动进行教学重构。

【教学重构】

快速反应:下面每组中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吗?用手势比画,是的打“√”,不是的打“×”。

一张图一张图地呈现,学生只判断,不说理。

三、寻找平行:如何使过程更具方法化?

【教学回放】

片段一:

师:在平面图形中有许多互相平行的例子,瞧,你能找出图中有几组平行的线段吗?拿出练习纸。我们比一比谁找得全。

生:长方形的两条长互相平行,两条宽也互相平行。

生:梯形的两条竖着的边互相平行。

生:平行四边形横着的两条边互相平行。

生:我有补充,平行四边形的两条斜着的边也互相平行。

生:六边形有三组平行线,分别是……分别是……我能上台说吗?(上台后)是这一条和这一条,还有这一条和这一条,还有……还有……(摸头挠耳)

片段二:

师:生活中有很多互相平行的例子,(停顿)出示五线谱图。

生:这一条和这一条是互相平行的。

师(追问):把最上面一条叫作第一条,它的平行线还有吗?所以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一条直线的平行线不止一条。

师:其实同学们低头看看桌上的东西,这里面就藏着许多平行的例子呢?

生(举着物品,边指边说):这一条和这一条互相平行,还有这条和这条……

【教学效果】

学生能够找到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但并不高效。交流表达时的语焉不详,“这条”“那条”“还有”等的话语系统,表明学生的表达方式存在不少困顿,没能有效经历抽象化过程,也缺少了寻找过程方法化的支撑,所以儿童化的模糊语言难以上升至清晰的数学语言。

【反思评价】

寻找平行线的核心问题,并不是交流平行线在哪,而是“你是怎么找到的”,在“认识垂线”一课中,学生已经历了寻找过程的方法化:先确定一条直线,再找与它互相垂直的直线。因此找平行线只需迁移。片段一的价值不但可以唤醒寻找垂线的方式,规范互相平行的三句话,而且也是对寻找过程方法化的再次巩固与强化:先明确以哪条线为基线,再有序寻找它的平行线,那么指认正六边形的平行线就会顺畅许多。片段二描述五线谱中互相平行的例子时,就有了方法支撑,要求“一条直线的平行线不止一条”就会更加自然。寻找身边物品中的平行线呈现出差异资源,通过生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逐步规范数学语言,达成方法的结构化。

【教学重构】

片段一:

师:在平面图形中有许多互相平行的例子,你打算怎么找呢?分别能找到几组呢?先独立完成在练习纸上,再找给同桌看一看,说给同桌听一听。

交流引导(边指图形边说,以长方形为例):先确定它的这一条边(长),再找到它的另一条长就是它的平行线。我再确定这一条边(宽),那么这一条边(另一条宽)就是它的平行线。

学生互相评价补充。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

片段二:

师:生活中有很多互相平行的例子,(停顿)出示五线谱图。又该怎么找呢?

提示:分别给五条直线标号1、2、3、4、5。

交流:先确定1号直线,找到2号直线是它的平行线,3号也是它的平行线,还有4号直线和5号直线都是它的平行线。

追问:所以你们有什么发现或结论?

小结:一条直线的平行线不止一条。

追问:还可以怎么找?

交流:先确定2号直线,……

提问:同学们低头看看桌上的东西,有没有平行的例子呢?你能找给同桌看一看吗?

同桌交流(举着物品,边指边说):先确定……找到……是它的平行线。

指名交流、补充,然后进行评价。

四、创作平行:如何使方法更具多样化?

【教学回放】

师:刚才我们找到这么多平行线,你能利用身边工具想办法画出一组平行线吗?

实物投影交流,学生绝大多数呈现的是方格纸中的横向平行线、竖向平行线,少有斜向平行线,用直尺画的不多,画出两组平行线的更少。

师(追问):还有吗?

生面面相觑……

【教学效果】

创作平行线时,笔者发现学生的思维总是打不开,局限于应用同一种工具,如直尺或方格纸等进行操作,而且满足于画完一组平行线就停止了思考。工具单一、方法单一、结论单一,是最大的问题。特别是,如果横向平行与竖向平行的思维不能过渡到“斜向平行”的话,学生就难以避免“这就会造成平行线都是水平的或垂直的错误印象”。

【反思评价】

如何才能让学生在画平行线时方法与工具多样化?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打开学生思路。不妨先让学生利用手边的工具独立画一画,1~2分钟后,收半成品资源开展交流,进行鼓励,或给予学生言语暗示:“有同学画了一种,还在想第二种方法呢。”此时学生半成品资源的呈现,必能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多角度思考,形成头脑风暴。通过这样的过程介入,再结合足够的操作时间和空间,就能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放手中形成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构】

师:刚才我们找到这么多平行线,你能利用身边的工具想办法画出几组平行线吗?(1~2分钟后)

过程介入:有的同学画完一种,还在想另外一种呢,而且还用了不同的工具。

投影两种半成品资源:方格纸中斜向的、使用直尺以外工具的。

提出要求:下面让我们比一比,谁想到的方法多,谁用的工具丰富。

全班通过实物投影主要交流两项内容:一是用的工具,二是同种工具不同的画法。

“认识平行”这一节课是基于学生对“认识垂线”基础上的深入理解,从分类开始,有序有度拓展,重在方法的提升,依次经历了“认识平行”“寻找平行”“创作平行”的过程,对平行的理解逐步深入,思维水平也不断发展,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具有结构上的通融性和结构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同时,带着问题进行思考与重建,预设各个环节的教学推进方式,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完成知识的自主建构。

摘要: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同样也需要增强发现和提出教学问题、分析和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以“认识平行”一课为例,围绕“图形归类理性化、揭示概念结构化、寻找平行方法化、创作平行多样化”四方面进行教学问题分析与追思,可以有效探寻教学重构的路径。

关键词:问题分析,教学重构,路径驱动,平行

参考文献

苏教版《吨的认识》教案 篇8

【关键词】苏教版;高中数学;数列概念;认识

一、对教材的整体把握

整个教材的编写是有一定的知识框架与结构,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的。章节与章节之间、课时与课时之间都有着紧凑的呼应关系,是循序渐进,缺一不可的。苏教版教材“入口浅、寓意深”,通过大量的事例来引入数学课题,这大大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也激励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了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如果在“数列的概念”这章的教学活动中没有投入激情,则会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丧失了应该具有的热情,可以说是原动力不足。更何况,对于数列的定义没有掌握透彻,则会对整个知识框架缺乏整体的把握,这也会对接下来的学习产生阻碍,没有实现教学的连贯性和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从整体着眼,仔细钻研教材,吃透每一章节。

二、教学过程的别出心裁

(一)从生活实例引入课题

“数列的概念”这一章节是从列举多个生活事例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或生活体验,来促使他们自己来归纳数列的定义。如先通过一个故事来计算出棋盘上应该放置的麦粒数,然后把它们按照放置的先后排成一列数:1,2,22,23,…,263,……;接下来引入细胞分裂的问题,细胞由一个分裂成两个,再由两个分裂成四个……以此类推23;再通过我们的无限小数π约到两小数、三位小数、四位小数……然后将它们的近似值排成一列数:3.14,3.141,3.1415,3.14159,3.141592,……;接着提出由于人们在1740年发现了一颗彗星,并推算出它每隔83年出现一次,如果从出现那次算起,那么这颗彗星出现的年份分别是什么?通过计算可算出依次为1740,1823,1906,1989,…;然后再由计算剧场如果第一排20个座位、后一排比前一排多两个,以此类推各排的座位数分别是:20,22,24,26,…,38;最后列举的事例则是说出从1984年到近年,我国运动健儿共参加六次奥运会,获得金牌依次排列是:15,5,16,16,28,32。组织学生观察这组数据后,启发学生概括其特点,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出数列的定义。

这种引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贴近实际生活中探求新知,体会到数学是生动的,是来源于生活的。

(二)通过图像和实际操作加深理解

在了解数列的定义之后,为了更全面的了解数列,需要将概念从直观到形式化。因此,课本中将“Excle”“几何画板”等信息技术工具展现给学生。这与传统单一的教学手段有极大不同,能将整个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比如利用坐标轴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列中数的急剧变化。

(三)习题加以巩固

在教材中的习题设置了“练习”“感受·理解”“思考·运用”“探究·拓展”等栏目,这些栏目设计是层层递进、循序渐进的,因此这些题目是由基础到拔高的飞跃。

比如第33页“练习”栏目的第二、三题是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求数列特殊项的值;第五题是已知数列的一些特殊项,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这些都是较为基础的题目,提高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能力。

“感受·理解”栏目的习题出题方式会更加灵活一些,需要学生能够进行思考,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比如说:“156是不是数{n(n+2)}中的项?如果是,那它是数列的第几项?”它就极大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思考·运用”栏和“探究.拓展”栏对于学生的要求会更高一些,要求学生从本质上去理解知识,掌握它的精髓,而不只是停留在概念性的理解上面,而是能灵活多变、多角度与多层次的去钻研。

三、教学理念的深化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该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教学概念的发展过程和本质,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逐步形成的过程,体会蕴含其中的思想方法。”了解新课标,认真钻研教材,仔细揣摩教材在内容上分层次进行编排的特点,设计出合理的教学目标。其实无论是后面章节中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还是递推公式,都是基于对数列概念的理解,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因此,要引起该有的重视。首先要吃透教材,确定出教学过程之中的教学重难点;其次教师也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层次与接受能力,设置出具有启发性又易于让学生接受的问题链,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然后,在教学过程中能随机应变,引导学生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最后,丰富教学活动的形式,采取多用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之下,掌握知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总结

概念教学没有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这个局面亟需转变,教师要有全局观,宏观上,对于教材的整个脉络结构、知识框架有清醒的认识;微观上,对于每个章节都仔细的钻研,体会编者的设计理念与用意。“数列的概念”这一小节是基石,后面的知识内容都与它紧密相关。苏教版的编纂者也是别出心裁,能够从生活实例中上升到数学理论知识,并且这章节的栏目设计既新颖又符合学生的知识接受层次,能“深入浅出”,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

【参考文献】

[1]殷伟康.基于函数观点的“数列的概念”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学数学,2016,(1):42-44

[2]廖碧.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J].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2014,(2):12-12

[3]于洋.新课程下“数列概念”的教材比较研究[J].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2014,(6):10-14

苏教版三年级下认识分数教案 篇9

1、用7作分母,比 37 大,比67 小的分数有( )个。

A:2个 B:1个 C:3个

2、一枝铅笔用去它的49 ,剩下的比用去的多( )

A:59 B :19 C:49

3、下列分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

A:410 <910 <1 B :910 <410 < 1 C:1<410 <910

二、判断题

1、把一个梨分成5份,取其中的3份,就是它的35 ( )

2、3个13 和7个17 一样大。 ( )

3、38 表示8个13 。 ( )

4、25 +25 =410 ( )

三、计算下面各题。

1、直接写出得数:

312 + 512 = 1- 39 = 23 + 13 = 1- 38 - 28 =

1324 -1124 = 47 + 37 = 1- 12 = 19 + 29 + 39 =

68 -48 = 79 - 29 = 56 - 16 = 13 + 13 + 13 =

2、竖式计算:(12分)

408×8= 780×6= 618×9=

3、递等式计算:(9分)

360+210×8 24÷3×716 890-358×2

四、解决问题。

1、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5 ,剩下的第二天看完,第二天看了这本书的几分之几?

2、某班共有36人,男生占 。则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

3、一块蛋糕,小冬吃掉了它的36 ,小明吃掉了它的26 ,谁吃得多,一共吃掉了蛋糕的几分之几?

4、小东家有64千克大米,第一天吃了 ,第二天吃的是第一天吃的 。这两天一共吃了多少千克大米?还剩多少千克大米?

苏教版《吨的认识》教案 篇10

课 时 第 2 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使学生知道平年、闰年等知识。

2、能初步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 学 程 序 和 内 容 复 备

一、设疑导入:

给你一做思考题:小明今天13岁了,每逢他生日那天,全家总要为他庆祝生日,但他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怎么回事?你知道他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吗?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2月份的秘密。

二、教学平年、闰年:

1、观察2004和2005年2月的年历。

*2004年2月的天数和2005年相同吗?你发现什么?

指出: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2004年全年有多少天?2005年呢?

2、观察1997-2008年2月的年历。

*观察1997-2008年2月的年历,你有什么发现? *哪些年的2月份是28天?哪些年的2月份是29天?

指出: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在1997-2008年中哪些年份是平年?哪些年份是闰年? 拓展补充: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2000年是什么年?为什么?2100年二月有多少天?为什么?

*算一算,平年一年有多少天?闰年呢?

指出: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

3、小结并完成想想做做5。

* 学完了这课的内容,你知道小明生日是哪天?为什么他只过了三个生日?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小朋友谈论的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 学 程 序 和 内 容 复 备

2、想想做做2。

*平年一年有多少天?是几个星期零几天?怎样算的? *闰年呢?有几个星期零几天?怎样算的?

3、想想做做3。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哪年哪月哪日成立的? *到哪年哪月哪日正好是建国一百周年?

4、想想做做4。

指出:我们知道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4个季度,每3个月为一季度。*第一季度是哪几个月?第二季度呢?„„ *算一算今年每个季度各有多少天?

5、思考题。

*题目要我们算什么?

*生长期指哪段时间?

*生长期有多长呢?小组讨论并交流方法。

四、拓展知识:“你知道吗?” 自己阅读后全班交流所获取的知识。

板书

苏教版第七册《雾凇》教案 篇11

读一读,并选用其中的词语说一段话,描绘一处雾景或雪景。(笼罩、凝结、模糊、弥漫、洁白晶莹、蒸腾、缀满、缭绕、淹没、琼枝玉树)

过渡:这些优美的词语都是文中用来描写吉林雾凇的,想亲眼看看雾凇的美吗?

二、精读第一自然段

生看课件;师述:隆冬时节,走进东北的吉林市,沿着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云,排排雪浪,十分壮观。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看到如此美丽的雾凇,你有什么感受?(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美、奇)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段课文中哪些词句描写雾凇的奇特景象,在关键词下面加圆点。

生讨论;师出示词语:洁白晶莹、银光闪烁(指导朗读)

映示: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师指名读,齐读。生有感情地齐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的容颜,……难怪作者要说它是……(生:奇观)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师:看到这么美丽动人的雾凇,你的心中有什么疑问吗?(雾凇是怎样形成的?)是啊,所有来到这儿的游客心中都有这样的疑问,要是有一名专业的导游能给大家讲解一下这个问题就好了。你想做一名专业的导游吗?老师这里有一个导游证,你把第二节读懂了,就有可能拿到这个导游证了。

生快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哪一句话概括地写雾凇是怎么形成的?

交流。映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雾凇形成需要哪些条件?(生:严寒季节——过于饱和的水气——遇冷凝结)(句中词语变红)

师指导学生朗读此句。(抓住重点词语)

这些条件是一般雾凇形成所缺一不可的,吉林雾凇的形成符合这些条件吗?

生自由朗读第2~7句,边读课文边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师:你们读懂了什么?

①雾气是什么时候形成的?(生:“当年12月至第二年”或“严寒季节”)

师:课文第一自然段中是怎样写“严寒季节”的?(生:三九严寒、大地冰封)

②过于饱和的水汽是从哪里来的?(生: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

师指名朗读。

③当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遇冷后雾气有什么变化?

映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

师:自由朗读这句话,你觉得这雾气怎么样?(生:浓)是的,雾气非常浓,达到了饱和的状态,从哪些词中可以看出?(生:涌向弥漫)

生再齐读这句话。

④师引读:“这时,树木被雾气……渐渐地……”

⑤师: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呢?

映示: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生齐读。师小结:这个过程就叫“凝结”。(板书:凝结)

师:再读这句话。雾气是怎样镀在松针、柳枝上的?圈出有关的词语。

“慢慢地”——写出了什么?(凝结的速度慢)指名读句。

“轻轻地”——写出了什么?(样子轻,无声无息)女生读。

“一层又一层地”——说明什么?(雾气不断,逐步结成)齐读。

其实作者只用了一句话,把雾气凝结时的情形写得既具体生动,又十分精炼。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生齐读)

师:这些词和句告诉我们雾凇是无声无息地、慢慢地逐步凝结而成的,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课文中的哪句话更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最初……,逐渐……,最后……)

师指名填空。生感情朗读。

师小结:雾凇形成的过程是那样的奇特!我们拿起课本齐读第二段,再次来感受雾凇神奇的形成过程。(生齐读第二自然段)读的真不错,可是作为一名合格的导游,可不能捧着书本为游客做介绍啊。请看着屏幕,围绕着雾凇形成不可缺少的几个条件,试着脱稿介绍一下吧,想不起来的可以看书。(提醒注意:导游要懂礼貌,说话要清晰、完整)

指生上台做导游给游客做介绍,其余生评价,颁发导游证。

四、精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美丽的雾凇就是这样逐渐形成的,我们跟着导游一起再去欣赏一下吧。要边看边想,雾凇有哪些姿态?它们像什么?自由浏览点击,欣赏雾凇图片。

师:多美的雾凇呀!用上这句式,将你看到、想象到的景象描绘出来吧。(生略)

师:说得真不错,那你能用书上一个词来概括吗?(板书:千姿百态)你还能用哪些词概括?

同学们,此时此刻,假如你也站在松花江畔,观赏着这美丽的雾凇奇观,你会如何赞叹?(学生谈感想)

那么,松花江畔的人们是怎样赞叹的呢?自由朗读第3段。

映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①你们见过梨花吗?什么颜色?

师:请联系课文想想,这里的“梨花”比喻什么呢?

②此时此刻,那一棵棵、一行行的松枝、柳树在一夜之间,披上了洁白晶莹的霜花,就像雪白的梨花那般美丽。人们看到这美丽奇特的景观,都会不由自主地赞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让我们饱含赞美之情,齐读最后一段。

苏教版《吨的认识》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 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 知道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知道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 会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 提高动手能力, 发展空间观念。

3.让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 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 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 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 会画高。

【教学难点】作平行四边形的高, 明白底与高的对应关系。

【教学准备】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水彩笔、方格纸、彩纸、剪刀、平行四边形纸等, 教学课件

【预习内容】

1.课本第43~45页

2.想一想, 在我们的生活中, 你在哪些物体的表面见过平行四边形?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预习反馈

1. (课件出示学校大门关闭和打开的录像, 最后定格成放大的图片) 教师谈话:同学们每天都要经过校门进入校园, 但是你们注意观察我们的校门了吗?从图片中你们能找到一些平面图形吗?根据回答, 教师板书:平行四边形。

2.你们还能找出我们生活中见过的一些平行四边形吗?学生回答后, 教师课件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如活动衣架、风筝、楼梯栏杆等。

3.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进一步研究平行四边形, 相信通过研究, 我们将有新的收获。板书完整课题:认识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选择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素材,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 让学生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

二、活动一:制作平行四边形

1.利用身边的一些物品, 自己来想办法来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先看一看材料袋中有哪些材料, 再独立思考一下准备怎么做;如果有困难的可以先看看学具袋中的平行四边形再操作。

2.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说说自己的做法和为什么这样做, 然后派代表上来交流。

3.交流时注意把你的方法展示在投影仪上, 然后说说这么做的理由, 其他小组等他们说完后可以进行补充。

(1) 方法一:用小棒摆。请你说说你为什么这么做?要注意些什么呢?

(2) 方法二:在钉子板上面围一个平行四边形。你介绍一下, 在围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怎样才能做一个平行四边形?

(3) 方法三: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你能提醒一下大家吗?应该怎样才能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

(4) 用直尺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 本着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敢于放手, 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点;既实现了探究过程开放性, 也突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 体现那了学生为本的理念。

三、活动二: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

1.在方格纸上独立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想想应该怎么画?注意些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 通过在方格纸上画, 让学生再次感知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点, 为下面的猜想、验证和画高作了铺垫。

2.根据你们在制作平行四边形的时候的体会, 你们可以猜想一下: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特点? (友情提示:课件中出示提示:我们可以从平行四边形的那些方面来猜想它的特征呢?边?角?)

学生小组讨论后提问并板书猜想:对边可能平行;对边可能相等;对角相等……

3.每小组上台认领一条猜想, 学生分组验证猜想。

4.汇报验证结果。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蕴涵了“猜想-验证-结论”这样一个科学的探究方法。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制探索的空间, 引导学生先猜测特点, 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验证和交流, 使学生在碰撞和交流中最后的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思维过程, 在交流中与倾听中把自己的方法与别人的想法进行了比较。

四、活动三: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

1.板书:高。

问:你联想到什么? (高要和底对应、垂直、直角标记……)

在下面的边上写:底

以这条边为底, 你知道它的高怎么找? (指名拿三角板比画)

可能:直角边和底重合, 另一直角边和顶点重合。

问:有没有别的方法?

通过移动三角板, 画出若干条高, 问:这样的高有多少条? (无数条)

学生画出点子图上平行四边形的高。

2.试一试, 你能量出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各是多少厘米吗?

指出:可以任意地找一边为底, 底和高是相对的。

3.想想做做5, 先指一指平行四边形的底, 再画出这条底边上的高, 注意画上直角标记。如果有错误, 让学生说说错在哪里。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 通过学生自己去量、去画, 从而很方便得到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的概念, 在的出高和底对应的时候比较巧妙, 学生学得轻松、明了。设计的练习也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很好地让学生领悟了高的知识。

五、练习巩固

1.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不是的, 说说理由。

2.你会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用四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呢?

学生拼, 老师注意请学生展示。

3.右边是用七巧板中的三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你能移动其中一块将它改拼成长方形吗?

4.取一张平行四边形形状的纸, 你能剪一刀, 把它拼成一个长方形吗?

有几种剪法?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5.画出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高。

【设计意图】在巩固练习中, 注意通过学生动手、动脑来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点。练习的层次清楚、逐步提高, 学生容易接受, 并且注意了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六、总结延伸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特性:

1.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2.对角相等;

苏教版《吨的认识》教案 篇13

第三单元 固体和液体

认识固体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中的《认识固体》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借助工具进行观察。2.能够对周围常见物体进行分类。3.能够利用文字和图画描述观察结果。4.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表交流观察结果。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样的物体是固体,什么样的物体是液体。2.知道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轻重等方面的性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2.体验工具比感官更有效。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小组合作研究固体的性质。难点:多角度认识.描述固体。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牙膏.水槽

学生分组研究材料:石头.木块.海绵.玻璃.螺帽.橡皮.玻璃棒.烧杯.沙子.水.面粉.药勺.小刀.放大镜。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游戏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神密的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好,我请几个同学上来摸一摸,看一看摸出了什么?你知道它是什么样的物体吗? 师:关于固体和液体你们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呢? 2.揭题

同学们头脑中有这么多问题,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共同研究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这一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课认识固体(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师:数学王国里的机灵狗看见科学王国里热闹非凡,他也想来看一看,同学们,你们欢迎吗?机灵狗一走进科学王国,顿时眼花缭乱,他这里瞧瞧,那里摸摸,一会儿拿拿这个,一会儿拿拿那个,你们看,桌面上乱七八糟啦!

1.课件出示桌上的物品(小刀.螺帽.醋.木头.石块.文具盒.牙膏.眼药水.玻璃.橡皮.墨水.饮料等)。师:现在机灵狗请同学们帮帮忙,看看讲台的物品,你能帮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吗? 小组合作进行分类。课件演示验证。

提出问题:牙膏是固体还是液体呢?

学生实验:碗里放入面粉,加水搅拌,成糊状。

师:看哪组做的又快又像牙膏,做完后拿到前面展示给大家。你观察到了什么?像不像牙膏?它里面有些什么?(水.面粉)

问:水和面粉分别是固体还是液体?(牙膏是固体和液体的混合。)

问:还有哪些物体是属于这类呢?

2.师:刚才机灵狗听同学说液体是会流动的,固体不会流动,可他看见了一个奇怪的东西(课件演示沙漏):这里面沙子也在流动,他高兴的说:“沙子也是液体!”你觉得呢?(学生动手验证并汇报)3.探究固体的性质

(1)师: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的固体,机灵狗想知道它们有些什么样的性质,你们愿意帮助他吗?(2)教师谈话:你想研究固体的哪些性质呢?(出示记录卡)想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固体的这些性质?比一比谁用的方法多?(交流汇报)(3)学生活动开始。

讨论研究方案,研究时所需的材料。学生小组探究,填写活动记录表。

(师巡视指导,给需要帮助的小组提供建议或工具。)

(4)汇报交流探究结果。

各实验小组张贴实验记录,并汇报。

(三)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苏教版《吨的认识》教案 篇14

公开课教案

年级:一年级 学科:数学

课的内容:认识图形 任课教师:王敬骊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辨认实物,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形体。

2.使学生在认识物体的活动中,体会比较,分内等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3.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形”的角度观察生活现象,体会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教学难点:

分清长、正方体,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小朋友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长的像这样的东西呀?(出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学生:“见过”。那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让孩子们自由的说说,说错也不要紧。很好有的小朋友都能叫得出它们的名字了看来你们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都教过你们了。这节课我们再来继续“认识物体”和他们做朋友了解它们和他们玩。好吗?课件出示课题“认识物体

(一)”。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1.创设情境,合作交流。

课件情景图,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的意思。然后让学生搭积木玩。玩完后,我们应该将积木整理好下次再玩,你能帮他们整理一下吗? 2.同桌讨论,怎样才能将积木整理得整齐一些? 参与讨论。

3.全班交流,重点交流按形状分类整理的方法。

假如学生把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在一起,圆柱和球分在一起,要先肯定是对的,然后再引导可以细分。

4.看一看,摸一摸。

感知每类形体的特征,在这基础上再抽象出相应的立体图形。教学各形体的名称。

学生说出教师所画的图形,感知认识。

小朋友分得真好,下面请大家看仔细,老师要将其中的一类画下来,瞧一瞧老师画的是什么图形。

(1)由老师拿出形体,学生说出名称。(2)可以由老师说名称,学生拿出相应的形体。

三、组织练习,完善认知。1.“想想做做”第1题。

(1)说说各个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是这种形状?(2)通过实物和图形的连线,联系生活中的物体加深对不同形体的认识,并通过举出实例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3)让学生说出在生活中和它们相似的东西。2.“想想做做”第2题。

(1)仔细数一数每种图形各有几个、填一填,然后交流。(2)图里的物体可以分成几类。3.“想想做做”第3题。

第(1)题,可以填一填,再相互交流。第(2)题,只要求口答,不必进行书面回答。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

苏教版《吨的认识》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2.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教学难点: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事先在黑板上画两个长方形,一个长4dm,宽3dm;另一个长10dm,宽1dm。谈话:这是两块菜地,狮子大王要把这两块菜地分给山羊和狐狸,忠厚的山羊让狐狸先挑选,狐狸急急忙忙挑了这一块(后一块长方形),狐狸这次占到便宜了没有呢?(学生发表意见)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看一看,感知面的大小

①出示情境图,问:这是什么地方的情境?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②观察黑板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观察课桌的表面和课本的封面,说说哪个面比较大,哪个面比较小。

③指出:通过观察发现了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呢的面积。

(2)说一说,表述面的大小。

①谈话:现在谁来说一说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的什么?课本的封面呢?

②你们会比一比黑板面的面积和课本封面的面积的大小吗?(在小组里先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3)摸一摸,比较面的大小。

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桌面和椅子面,比一比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大,哪个面的面积比较小。摸一摸练习本的封面,学具盒盖的面和三角尺的面,摸了以后你认为哪个面的面积最大,哪个面的面积最小。

(4)找一找,生活中的其他物体你能比较它们表面的面积大小吗?

讲述:通过观察和摸物体的面等活动,我们知道了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5)出示第58页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问:这是两个什么图形?请你们拿出两张这样的纸片,有什么办法能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

(6)分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

讲述:你们用重叠和测量的方法比出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这是两种很好的比较方法。从比较结果我们看出,在这两个图形中,长方形的面积比正方形的面积大,这也说明了平面图形的面积也有大有小。2.教学例2。

(1)出示两个长方形。

问:你们能想办法比出这两个长方形面积的大小吗?

(2)分组讨论,集体交流。

(3)谈话:请每个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比一比这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59页“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这是从一幅中国地图上描下来的四个省的图形,你能看出哪个省的面积最大,哪个省的面积最小吗?

指名回答,如果学生有兴趣,可以在课后从中国地图上再找出一些省份来比较。2.完成教材第60页“想想做做”第4题。

课件出示第4题的图形,提问:下面的图形哪个面积最大?为什么?用什么办法比较四个图形的面积?(数方格)

学生各自在教材上数方格,并比较哪个图形的面积大。教师提示:碰到半格的,可以将两个半格看成1格。

3.完成教材第60页“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题中的平面图,提问:这是美丽的校园平面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你能比较平面图中各个区域面积的大小吗?

先让学生互相交流,再指名汇报,全班订正。

四、反思总结

上一篇:厨房管理人员年终自我总结下一篇:湖大国际商务期末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