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的期中测试题

2024-05-26

初一地理的期中测试题(通用7篇)

初一地理的期中测试题 篇1

1、下列哪位航海家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

A、麦哲伦 B、郑和 C、哥伦布 D、马可波罗

2、0?经线穿过下列哪个城市?( )

A、伦敦 B、悉尼 C、北京 D、纽约

3、经度的最大范围是( )

A、东西经各90? B、东西经各180?

C、东西经和90? D、东西经和180?

4、北回归线的纬度为( )

A、66.5?N B、23.5?N C、23.5?S D、30?S

5、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 )

A、0?,180? B、20?W,160?E

C、20?E,160?W D、40?E,140?W

6、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为( )

A、回归线 B、赤道 C、极圈 D、极点

7、180?经线与赤道有几个交点(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8、地球自转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9、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零度经线又叫______,零度纬线又叫______。

2喜马拉雅山脉主要是由_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

3、地图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4、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洲是______。

5、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的地方坡度______,等高线越稀疏的地方坡度______ 。

三、连线题(6分)将地球上的五带、气候特征和地理现象用直线连接起来。

热带 四季变化显著 有太阳直射现象

南、北温带 终年炎热 有极昼、极夜现象

南、北寒带 终年寒冷 既无极昼、极夜也无太阳直射现象无太阳直射现象

四、读图填空:(共34分)

A、24小时 B、365天 C、一年 D、366天

10、每年的3月21日左右是北半球的(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11、南回归线与北回归线之间所属的温度带是( )

A、北寒带 B、热带 C、北温带 D、南温带

12、火山、地震往往在( )

A、板块底部 B、板块内部 C、板块交界处 D、与板块运动无关

13、比例尺1s40000表示图上1cm 代表实地距离是( )

A、400m B、40m C、4m D、4000m

14、比例尺较大的地图表示的( )

A、范围较小 B、范围较大 C、内容较少 D、内容较略

15、地图中的指向标一般指向( )

A、东 B、南 C、西 D、北

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C、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D、经线与纬线相互垂直

17、全球有几大板快( )

A、四 B、五 C、六 D、七

18、某点南侧是寒带,北侧是温带,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该点是( )

A 66.5?N ,160?W B 23.5?N ,20?W

C 23.5?S ,20?E D 66.5?S, 160?E

19、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

A、亚洲 B、北美洲 C 、大洋洲 D 、南极洲

20、赤道横穿的大陆有( )

A、澳大利亚大陆 B、北美大陆 C、亚欧大陆 D、非洲大陆

21、大洋洲属于哪个板块( )

A、非洲板块 B、大洋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亚欧板块

22、面积最小的大洲是( )

A、南极洲 B、南美洲 C、欧洲 D、大洋洲

23、下列位于北冰洋周围的大洲有( )

A、南美洲 B、非洲 C、大洋洲 D、欧洲

24、面积最大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5、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 )

初一地理的期中测试题 篇2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 共50分)

若图1中是北半球的一段纬线, M、N分别是X日晨线、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X日M、N两点的经度差为90°, 一年中M、N两点有一次重合于O点的现象。读图回答1~2题。

1. X日后, 若M点向东接近O点, 则太阳直射点 ()

A.位于北半球, 并向北移动

B.位于北半球, 并向南移动

C.位于南半球, 并向北移动

D.位于南半球, 并向南移动

2. 当M、N两点重合于O点时, 下列现象最有可能的是 ()

A.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活动频繁

B.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C.我国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

D.天安门广场上升国旗的时间为一年中最晚的

图2为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 P点吹北风。读图回答3~4题。

3. 关于甲地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水平方向, 气流呈顺时针方向运动

B.垂直方向, 空气下沉

C.天气状况:以晴朗为主

D.气压状况:数值比四周高

4. 若该图表示南半球夏季的状况, 且甲、乙表示海洋和陆地,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表示海洋, 乙表示陆地

B.甲表示陆地, 乙表示海洋

C.甲地气温低, 乙地气温高

D.甲地气流下沉, 乙地气流上升

广东丹霞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仁化县境内。地质时期, 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 沉积了巨厚的红色地层。由于地壳运动和流水作用, 丹霞盆地的红色地层被切割成一片红色山群, 也就是现在的丹霞山区。岱崮地貌是山东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 过去地貌学中称之为“方山”, 该山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 (一种古生代海洋生物) 化石。结合材料, 读丹霞地貌和岱崮地貌景观图, 回答5~7题。

5. 形成丹霞地貌和岱崮地貌的岩石属于 ()

A.花岗岩

B.沉积岩

C.大理岩

D.玄武岩

6. 从地质作用来看, 丹霞地貌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 ()

(1) 地壳的上升运动 (2) 地壳的下沉运动 (3) 流水的沉积作用 (4) 流水的侵蚀作用

A. (1) (3)

B. (2) (4)

C. (2) (3)

D. (1) (4)

7. 岱崮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

A.沉积→岩层的断裂作用

B.岩浆沿地壳缝隙喷出地表

C.沉积→抬升→外力侵蚀

D.沉积→固结成岩→变质作用

图4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8~10题。

8. 对河、湖水资源更新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

A. (2) — (1) — (2)

B. (9) — (5) — (6) — (9)

C. (2) — (3) — (5) — (6)

D. (4) — (5) — (7) — (8)

9. 图示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 ()

A.增温增湿

B.增温减湿

C.降温减湿

D.降温增湿

1 0. 水循环 ()

A.使全球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趋于平衡

B.使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使地球表面总体趋于起伏不平

D.促进全球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图5为“某大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 1. (1) 自然带东西狭窄, 南北延伸, 这体现了自然带变化的 ()

A.垂直分异规律

B.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

C.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1 2. 下列关于 (2) 自然带与 (5) 自然带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分布规律相同

B.形成原因相同

C.气候特征相同

D.地理位置相同

图6是2000~2010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意图 (不含港澳台数据) 。读图回答13~14题。

1 3. 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有 ()

A.直辖市的人口数量都在增加

B.东部省级行政区的人口数量有增有减

C.中部大多数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减少

D.西部人口数量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多

1 4. 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 ()

A.人口增加的地区自然增长率都高

B.人口减少的地区迁出人口多于迁入人口

C.人口增加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高

D.自然环境好的地区都吸引人口迁入

某城市东西相距25千米, 甲、乙、丙、丁分别表示该城市的不同区域。图7为该城市沿东西方向的人口密度与土地价格分布曲线图。读图完成15~16题。

1 5. 该城市中心商务区可能位于 ()

A.甲区

B.乙区

C.丙区

D.丁区

16.若甲、乙、丙、丁为四个城市功能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区人口密度小, 工业区位条件最差

B.乙区土地价格高, 以仓储和绿地为主

C.丙区以住宅用地为主, 人口密度最大

D.丁区基础设施完善, 土地价格低

图8是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与丙地相比, 甲地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热量更丰富

B.地形更平坦

C.市场更广阔

D.水源更充足

18.提高乙地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有 ()

A.扩大播种面积

B.提高机械化水平

C.选用优良品种

D.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 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 调整产业结构, 并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图9是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1990~2010年, 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

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20.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 ()

(1) 逐渐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 (2) 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 (3) 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 (4) 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A. (1) (2)

B. (1) (4)

C. (2) (3)

D. (2) (4)

2012年4月28日正式通车的四川雅安—西昌高速公路, 穿越了龙门山构造带及安宁河断裂带, 沿线多高山、断崖、陡坡、溶洞、深谷。雅西高速公路全长约240千米, 其中特大桥23座, 大桥168座, 隧道25条, 桥隧长度占全线总长的55%。图10是雅西高速公路汉源流沙河大桥景观图。读图回答21~23题。

21.雅西高速公路桥隧线路长的主要原因有 ()

A.多高山、断崖、深谷、陡坡

B.喀斯特地貌发育, 多石灰岩溶洞

C.保护土地资源, 减少耕地占用

D.多角峰、“U”形谷、黄土丘陵

22.大量桥隧对保障雅西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意义主要是 ()

A.减轻冰川的危害

B.减轻冻土的危害

C.减轻高寒缺氧的危害

D.减轻滑坡泥石流的危害

23.雅西高速公路的建设体现了在交通线路建设中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气候因素

C.水文条件

D.社会经济因素

图11是“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回答24~25题。

24.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

A.春旱、寒潮、沙尘暴

B.寒潮、台风、沙尘暴

C.干热风、暴雪、沙尘暴

D.干热风、寒潮、冻害

25.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

A.准噶尔盆地

B.东北地区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

二、综合题 (共50分)

26. (15分) 读下图, 回答问题。

(1) 从地形上看, B是______________, C是______________。 (2分)

(2) 从地质构造上看, A是____________, B是__________, C是____________。 (3分)

(3) 若该处地层中有很丰富的油气资源, 那么适合油气钻井分布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处。 (1分)

(4) 若该地区要开挖一条东西方向的穿山隧道, 最适宜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分)

(5) 简析B、C两处地形的成因。 (4分)

(6) 人类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有哪些? (2分)

27. (14分) 读洋流分布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读图可知, 南北半球中低纬度形成以________海区为中心的环流圈, 北半球环流圈的运动方向为____________方向, 南半球环流圈的运动方向为____________方向;北半球中高纬度形成以____________海区为中心的环流圈, 环流方向为____________方向。 (5分)

(2) P附近的渔场是______________, 其主要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Q附近的渔场是___________, 其主要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 (4分)

(3) 洋流 (1) 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_;洋流 (2) 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 (2分)

(4) 洋流 (1) (2) (3) 中, 具有全球性的是洋流____________;若S海域有油轮泄漏的石油污染, 则洋流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 (3分)

28. (9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仪表制造业等。

材料二:图14为2007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空间分布图。

图14 (1) 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分

(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 (东部或中部或西部) 地区, 其中_______和_________两省的产值最高。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 (5分)

(3) 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我国许多地区都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向产业园集聚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分)

29. (12分)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 (图15) 。

材料二: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图16) 。

材料三:美国人口数量从1亿增至2亿经过了52年时间, 而从2亿增长到3亿仅用了39年, 预计再增长1亿可能只需37年。而在过去100年中, 美国的人口增长速度是其历史上最快的, 尤其是二战后的“婴儿潮”时期。美国目前每7秒钟就有一名新生儿诞生, 每13秒钟就有1人死亡, 每31秒钟移民人口就净增1人 (移入人口减去移出人口) 。

(1) 材料一中城市人口1991年至1998年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2分)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大量人口迁入

D.原有人口基数小

(2) 材料一中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 (2分)

A.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B.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C.社会劳动力不足

D.城市用地压力增大

(3) 依据材料二可知,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时为__________年代前后。 (1分)

(4) 从材料二图中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变化可以看出, 目前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属于_________模式, 其特征是______________。 (3分)

(5) 依据材料三判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2分)

A.美国已成为继中国和印尼之后, 第三个人口超过3亿的国家

B.一些美国媒体将总人口达到3亿称为“一个新的里程碑”, 这表明美国的生态赤字不会增大

C.目前人口快速增长, 人均资源消耗量居高不下, 但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 地球负担不会增大

D.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美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6) 目前中国的人口数量 (用a表示) 、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 (用b表示) 、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用c表示)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2分)

A.a<b<c

B.c<b<a

C.b<a<c

D.a<c<b

参考答案与解析:

1. D因为图示纬线位于北半球, X日该纬线上各地的昼长为6小时, 表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M点向O点靠近, 表明北半球昼长在缩短, 太阳直射点在向南运动。

2. D一年中, 晨昏线与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各纬线都有相切的现象, M、N两点重合于O点表明北半球各地昼长缩短, 结合选项判断最有可能的是此时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 且北极周围为极夜,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 黑夜最长。天安门广场上升旗时间与日出时间同步, 此时为一年中最晚的时间。

3. A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方向是左偏, P点吹北风, 表明甲地为低压区。南半球气旋水平气流的运动方向为顺时针, 垂直方向空气上升, 以阴雨天气为主, 气压数值中心低、四周高。

4. B夏季陆地气温高、气压低, 海洋气温低、气压高, 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因而图中甲为陆地, 乙为海洋。

5. B丹霞地貌的红色地层是内陆湖盆长期的沉积作用而形成的, 岱崮地貌岩层中的三叶虫化石表明该地层在古生代时为海洋, 两者的岩石都属于沉积岩。

6. D丹霞地貌的岩层来源于内陆湖沉积, 其抬升是地壳运动所致, 之后该岩层又在流水等外力作用的长期影响下形成丹霞山。

7. C岱崮地貌的岩层首先来源于海洋沉积, 之后沉积岩层在地壳运动的抬升作用下不断隆起, 而成为岱崮地貌则是流水、崩塌等外力作用影响的结果。

8. C对陆地淡水资源更新影响最大的是海陆间水循环。

9. A图中洋流流经陆地西岸, 且沿岸植被为阔叶林, 因而该海域位于中高纬度。图中洋流为暖流, 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增温增湿。

1 0. D水循环只能促进水资源的更新与不同地区之间水资源的动态平衡, 不能促进全球水资源均衡分布;陆地淡水资源虽然可以不断得以更新补充, 但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其数量是有限的, 因而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属于外力作用, 其对地表的影响是削高填低, 使地表趋于平坦;水循环能够促进不同地区、圈层之间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1 1. D (1) 自然带东西狭窄, 是因为受到安第斯山脉的影响, 而其南北延伸主要是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地形和洋流都属于非地带性因素。

1 2. C (2) 自然带与 (5) 自然带都是热带雨林带, 其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和植被类型都相同, 但其形成原因和分布规律不同。 (5) 处的热带雨林带是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结果, 而 (2) 处的热带雨林带则主要是迎风坡和巴西暖流影响的结果。

1 3. D从图中可以看出, 直辖市中重庆的人口数量在减少;东部地区的人口数量都在增加;中部地区多数省级行政区的人口数量在增加, 只有湖北和安徽两省在减少;贵州、四川、重庆、甘肃等西部地区的人口数量在减少, 并且西部地区是我国人口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数量最多的地区。

1 4. B我国东部地区的人口数量在增加, 但自然增长率并不高;我国人口数量减少的地区, 其迁出人口多于迁入人口;我国中西部有很多省区人口数量在增加, 但其经济水平并不是很高;我国的人口迁移对经济因素的影响显著, 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比较小的。

1 5. B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的核心, 一般都位于城市中心且交通最发达的地区, 也是土地价格最高的地区。

16.C甲地人口密度和土地价格都比较低, 大约位于城市外围, 是工业区的良好区位;乙地土地价格最高, 为该城市的中心商务区, 应以商业和服务业为主;丙地人口密度最大, 为住宅区;丁地土地价格低, 主要是因为位于城市外围, 且基础设施没有中心商务区完善。

17.B甲地是东北平原, 丙地为江南丘陵。甲地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有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等;与丙地相比, 乙地的热量和水源更充足;“市场”不是自然条件。

18.C要提高玉米单产, 应该选用优良品种,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而扩大播种面积、提高机械化水平、改善交通运输条件等对玉米单产是没有影响的。

19.D图示期间第一产业比重在持续下降, 但除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下降速度较快外, 21世纪初其下降速度不快;20世纪90年代初, 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不是最大的;图示期间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化是最小的。总体来说, 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在逐步趋于优化。

20.B要促进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 就要逐步把该地区已经失去生产优势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 发展更具有竞争力的高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21.A雅西高速公路桥隧众多, 桥隧长度占全线总长的55%, 其主要原因就是该线路经过龙门山构造带及安宁河断裂带, 沿线多高山、断崖、陡坡、溶洞、深谷等, 遇山钻洞, 遇谷搭桥;该线路的桥隧与溶洞关系不大;该线路桥隧的建设与平原地区的高架线路不同, 其不是为了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角峰、“U”形谷为冰川地貌, 黄土丘陵为黄土高原地区的黄土地貌, 从试题给出的背景材料看, 雅西高速公路沿线没有这些地貌形态。

22.D从雅西高速公路所处的位置和当地的自然条件来看, 其位于构造带发育的山区, 容易出现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洪水、滑坡、泥石流等, 而大量的桥隧可以有效减少这些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当然, 该线路沿线的桥梁与青藏铁路不同, 这里少有冰川和冻土, 桥隧建设也不会减轻高寒缺氧问题。

23.D雅西高速公路沿线的自然条件是十分复杂和恶劣的, 但在今天, 当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这样一条高速公路时, 人们依然克服了重重困难, 建成了雅西高速公路。这充分说明, 在交通线路建设中, 社会经济因素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24.A降水总量少且变率大, 人口密集, 再加上春季灌溉用水多, 容易发生春旱灾害;冬季风强劲, 容易发生寒潮;沙源众多, 再加上强风, 容易形成沙尘暴天气。

25.C春旱严重, 又是人口密集的地区, 因此最有可能是华北地区。

26. (1) 谷地山岭 (2分)

(2) 断层背斜向斜 (3分)

(3) B (1分)

(4) B (1分) 天然拱形, 安全稳固;岩层完整, 不易渗水 (2分)

(5) B是背斜顶部, 因受张力作用, 容易被侵蚀成谷地;C是向斜槽部, 受挤压, 岩石致密坚硬, 不容易被侵蚀, 从而形成山岭。 (4分)

(6) 对指导人们找矿、找水有重要意义;对工程建设有重要意义。 (2分)

27. (1) 副热带顺时针逆时针副极地逆时针 (5分)

(2) 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秘鲁渔场上升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4分)

(3) 增温增湿降温减湿 (2分)

(4) (3) (1分) 扩大污染范围, 但能降低S海域污染物的浓度, 加速海水的净化 (2分)

28. (1) 知识、技术 (2分)

(2) 东部江苏广东 (每点1分, 共3分)

科技力量雄厚、人才众多、政策支持、基础设施较好、交通便利、环境良好等 (任答其中两点给2分)

(3) 加强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降低生产成本, 获取规模效益;共用基础设施, 降低建设投资 (每点1分, 共2分)

29. (1) C (2分)

(2) D (2)

(3) 60 (1分)

(4) 现代型低出生率, 低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率 (3分)

(5) D (2分)

(6) C (2分)

初一地理期中考试总结 篇3

一、对地理学科的感悟和反思

我所任教的2班、3班、4班、5班和6班的地理成绩,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状况,针对学校制定的四级学业目标,完成情况最好的是5班,其次是2班和4班,3班和6班再次之。在特优目标这一项上,5班最突出,其他班级都有差距。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仔细思考,窃以为造成现在这种局面,和我本人有很大关系。也和其他不可抗拒因素有些许关系。

在上课备课这一环节上,没有任何的区别。是造成今天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每一节课提前准备,备好课程的各种环节,准备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设计好各个教学环节和教学设计,预设好各种学生的活动环节。这是我备课的内容,以上的各个方面,有的是工整的体现在被课本上,有些是规范在教材上做好设计,还有一部分需要在课堂探究和同步训练中体现出来。但是各个班级的实际情况不一致,各种教学环节的预设就出现不同的课堂效果。有的班级完成各个教学环节任务之后,学生的课堂效率高,自我掌握能力强,课堂效果就高效,反之则不理想。

对待课后作业的检查落实方面,小组课堂合作学习和课后的复习巩固检查落实有待继续强化。课后的复习巩固是课堂学习的延续,有时候课后的自我复习巩固比课堂上的45分钟更重要。这方面检查的力度不是很及时,更谈不上有什么高效了。因此,下一步的检查巩固工作亟待加强。这一工作得好好发动课堂小组长,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要求他们既要做好表率,又要做好对其他同学的监督和要求,督促他们完成课堂任务、巩固任务等等。

二、对xx级4班的反思和感悟

12级4班各个学科的四级目标完成情况不是很理想。我认为原因应该在以下方面:

1、课堂学校效率相对较落后。

2、课堂纪律存在问题。

3、课下的复习巩固没有做好

4、检查落实不到位。

5、学生的学习意识、纪律意识和落实意思不强,导致学习整体效果不理想。

6、家庭作业的作用不明显,检查落实不到位。

三、针对班级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措施或者做法

1、强化课堂小组的纪律关系,强化小组负责人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强化小组六人既一人的意识。强调集体意识。

2、加强作业的检查力度,充分发挥作业的作用。

3、加强班级小组个人量化管理,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积极性,充分参与到小组的合作学习和小左的合作管理中。

4、加强各个学科的课下复习巩固的检查力度,力争让学生做到“当日事,当日毕”。力争在学生的脑海中烙下“完不成今天的任务决不罢休”的意识。

四、针对任教班级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措施

1、充分备课,做到差别化备课,对待不同程度的学生要有所不同,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布置不同层次的要求。一次促进课堂的高效、愉悦和实效。

2、加强课后复习巩固作业的检查力度,充分发挥作业的作用。

3、课堂上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真正做到像课堂45分钟要效率。

初一下册地理期中复习题有哪些 篇4

A、甲:我到了世界最低点——死海

B、乙、我走访了亚洲最发达的国家——日本

C、丙:我去了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

D、丁:我游览了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2、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A.越南 B.柬埔寨 C.老挝 D.泰国

3、有关亚洲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是海拔最高的大洲 B.亚洲地面起伏平缓,以高原为主

C.亚洲地势是中部高,四周低 D.亚洲地势是西部高,东部低

4、亚洲北部的东西伯利亚地区,人们身着毛皮大衣,用雪橇作为交通工具,原因是

A.地形因素 B.气候因素 C.经济因素 D.文化因素

5、受地势高低的影响,亚洲河流流向有什么特点

A.都向北流入北冰洋 B.都向东流入太平洋

C.都向南流入印度洋 D.呈放射状流入四周的海洋

6、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寒带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7、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是

A、北美洲 B、南美洲 C、亚洲 D、欧洲

8、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

A.中国 B.印度 C.日本 D.沙特阿拉伯

9、东南亚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是

A.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沙漠、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雨林、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热带草原气候

10、中南半岛地区的地形和河流流向的特点是

A.地势西高东低,河流东流 B.地势南高北低,河流向北流

C.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由中间向四周流

D.河流由北向南流,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11、世界上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A.南亚 B.东南亚 C.欧洲 D.东亚

12、东南亚人的主食是

A.大米 B.面食 C.玉米 D.杂粮

13、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被日本人称为“海上生命线”的是

A.马六甲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直布罗陀海峡 D.巴拿马运河

14、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美洲

15、东南亚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A、湄公河 B、萨尔温江 C、伊洛瓦底江 D、湄南河

16、地形以平原为主的大洲是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美洲

17、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

A、印度半岛 B、阿拉伯半岛 C、中南半岛 D、亚平宁半岛

18、有“热带大陆”、“高原大陆”之称的大洲是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美洲

19、、土耳其海峡位于()

A、亚洲与欧洲的界线上B、亚洲与大洋洲的界线上

C、亚洲与非洲的界线上D、亚洲与北美洲的界线

20、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

A、阿尔卑斯山脉 B、喜马拉雅山脉

C、安第斯山脉 D、阿特拉斯山脉

21、关于亚洲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平原多分布在大陆周围

B、许多平原土壤肥沃,农业发达,人口稀少

C、亚洲最大的平原是我国的东北平原

D、平原是亚洲最主要的地形类型

22、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美洲

23、玉米的原产地是

A、中国 B、法国 C、美国 D、墨西哥

24、下列地区不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的是()

A、印度河流域B、黄河流域C、两河流域D、多瑙河流域

25、黄金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国家是

七年级的地理期中测试反思 篇5

本次期中试题,总体难度不大,主要是考查同学们对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题型分二大部分,选择题占40%,综合题占60%(包括填空、连线、读图分析等)。考下来七(1)、(2)二个班均分非常接近,七(1)均分为77.6分,七(2)均分为77.5分;七(1)90分以上同学有8人,60分以下同学有3人,七(2)90分以上的同学有9人,60分以下有5人;最高分为97分,最低分为35分,分数悬殊很大。下面就这次考试反映出来的问题简单分析如下:

存在的问题:

1、部分同学粗心、马虎、不踏实,常犯一些低级性错误,如把“太平洋”写成“大平洋”、把日本首都“东京”写成“东井”等。

2、审题不清或不理解题目要求的含义。如26题第一小问,A山脉,B城市,C海洋,结果有同学把ABC全填成山脉。

3、做选择题浪费的时间太多。我问了一些同学,他们说,等选择题做完,时间已过去了半个多小时,以至后面的综合题没时间做。

4、不会读图。试卷上的图和书上的.图内容完全一样,就是图幅大小不一样,结果有些同学就不会对照书上相应的图填写正确的答案

5、上课不专心。有些内容虽然书上没有,但课堂上讲过好几次。如“马六甲海峡”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内陆国、内陆湖”的含义等。

今后教学的目标:

1、继续加强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尤其是每章节的重点、难点,一定要精讲多练,对于一些最基本的地理知识,要求同学们能脱口而出,牢牢记住。

2、要指导学生会用所学地理知识来观察、分析、解决一些地

理现象和地理问题。培养学生有一个“地理的头脑”。

3、继续抓好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帮助他们克服粗心、

马虎的毛病,使他们上课能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作业能一丝不苟、独立完成。

4、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地图作为地理学习的工具书,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说图、辨图、描图、填图、画图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尤其对一些读图比较困难的同学,更要耐心地个别辅导。

初一下册语文试题期中 篇6

二. 基础知识。(22分)

1.给加点词注音。

洗濯 开拓 寂寥 蒹葭

2.品味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②庙里晨曦的馨香向我吹来像母亲一样的气息。

3.为诗句划分节奏,标示重音。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4.用一句话概括段意。

啊,体育,你就是培育人类的沃地!你通过最直接的途径,增强人民体质,矫正畸形躯体;防病于未然,使运动员得到启迪;希望后代茁壮有力,继往开来,夺取桂冠,取得胜利。

5.给下面两个句子写批注。

①小笼子上有一个整齐的口子,像是用剪刀剪的。

②还要做些什么呢?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

6.结合语境,按要求回答问题。

音乐课上,师生正在欣赏四川民歌《川江号子》,忽见一学生埋头大睡,老师叫醒他说;“你怎么把《川江号子》听成摇篮曲?”学生面带愧色,却不失幽默的自我解嘲道:“我被这优美的曲子倾倒了。”

老师说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7.赏析诗句。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①解释词语的意思。

大荒: 怜:

②诗句对仗工整,表达了 的感情。

8.默写。

①水国蒹葭夜有霜, 。

②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③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

④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 。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

三. 阅读短文,完成9——12题。(8分)

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就在一起。她学习很好,人一点也不自私。我们俩行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们俩叫“合二为一”。

上星期一次体育课,我们全班都穿上刚买的新运动衣。跳完山羊,我们围着小树逮着玩。一不小心,我的裤子被树杈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我坐在树底下偷偷地抹泪,又心疼裤子,又怕回家挨说。万芳也不玩了,坐在我旁边一个劲儿地叹气。忽然,她跳起来拍着屁股说:“咱俩先换过来,我妈是高级裁缝,她能把裤子上的大口子缝得一点儿都看不出来。”

当时,我觉得自己得救了,就把裤子和万芳换了。后来,我听说为了这件事,她妈妈让她对着墙壁站了一个钟头。

“为什么你不说裤子是我的?”

她嘿嘿地笑着说;“我妈是婆婆嘴,她要是知道,早晚也会让你妈知道的。”

我要把裤子换过来。她却满不在乎地说:“算了吧,反正我已经站了一个钟头,要是再换过来,你还得站两个钟头……”直到现在,我身上还穿着她的运动裤。每次上体育课,看见她裤子上那条长长的伤疤,我就觉得对不住她。

昨天,万芳到我家来玩。看见她特别喜欢我桌上的羚羊,就拿起来递到她的手上说;“送给你,咱俩永远是好朋友……永远!”她也特别激动,从兜里掏出一把弯弯的小藏刀送给我。

选自《羚羊木雕》

9.请用“/”把选文划分成两个层次,并说说划分的理由。

10.说说万芳对母亲不说出真相的原因。

11.请概括选文主要补写了哪两件事。

12.说说本文运用插叙的作用。

四. 阅读短文,完成13——18题。(12分)

望天树

终于,你从野牛的足迹里冒出了生命的嫩芽。

——那是多少次践踏之后的萌芽啊!

初涉人世,你只有松毛尖尖大小。对于这样的“小不点”来说,一丝阳光,就像一丈棉布似的,足以裹住全身了。

这时,谁都可以嘲笑你的弱小;“无名之辈,只配给葵花做肥料!”

高傲的野葵花用沉默来轻视你。花的家族有一条不成文的法规:它们决不向比自己低矮的植物致敬。

这一切,你都不在意。你喜欢山林,更喜欢在自家的叶芽上,端详着比花还好看的阳光。你牢牢记住大地母亲的嘱咐:阳光,这是你向上的坐标;你要按照光的挺直来完成自己的形象。

阳光也有被折断的时候。这天,你跌下了背阴的山崖。这里是蜘蛛也不愿结网的暗角,早在三万年前,苔藓和青草就出逃了;逃不走的,是那些冻得发僵的鹅卵石。

——这样的不幸,完全是一头不负任何责任的马鹿造成的。这家伙后腿一掀,连根带土把你踢下断崖。

从此,你的生命也跌入了阴影。

哆哆嗦嗦,你的根须碰到了几星泥土。那是你与阴影抗衡的支点啊,小心地聚拢了。

阴霾有如毒物,整日笼罩着你。植根在这样的境地,山岩也会痛苦地流泪;像这样一株依靠阳光喂养的嫩芽,不会窒息而死吗?

没有。信念是你的粮食。对蓝天和太阳的.向往,滋养着你的灵魂,滋养着你的叶脉和纤维。你在最严峻的日子里抽出新枝,你在沉寂的暗影里绽开绿芽;你在砭损肌骨的冷雾中,挺直了细瘦的腰身。你呀,你对蓝天的忠诚与对阴影的蔑视也是一样的坚决!

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你顶着簇簇绿叶,长高了,粗实了,磐石一样沉重的山崖的阴影,从此被你摔在脚下。你冲出山涧,迎着蓝天送去了大地的问候。在你的年轮里,第一次嵌进了光的信息。

你长得多么高、多么直啊,望着你昂扬向上的树身,谁都会觉得,你的树冠,一定是瞄着当顶的太阳长成的。在你铁褐色的树皮上,皱裂的纹路也是直的;一头指向天空,一头扎进大地。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简直看不到委屈留下的痕迹。你深深懂得:心里的委屈积得多了,它会绾成疙瘩,扭弯树身呀!这么一来,你挨近蓝天的时间也耽搁了。

你的树干蹿过山梁,伸向天外。白天,云彩搭在你的肩头;夜晚,你直接从星空接收露珠。山地上的野葵花们,再也说不出你的故事了。不过,蓝天是知道的,因为,只有你的树梢,能够听见蓝天和太阳的对话,听见云彩擦拭星球的声音。

进到大森林,人们拜见你的时候,都得仰起头来。你的名字叫:

望——天——树!

13.这篇散文的线索是:

14.用简洁的语句概括文章的内容。

15.望天树在成长的过程中遭受了哪些挫折?

16.下面两句话应分别读出怎样的语气?

①你从野牛的足迹里冒出了生命的嫩芽。——那是多少次践踏之后的萌芽啊!

②植根在这样的境地,山岩也会痛苦地流泪;像这样一株依靠阳光喂养的嫩芽,不会窒息而死吗?

17.读完全文,你认为望天树具有哪些品质?

18.从写作的角度赏析这篇文章。

五.阅读短文,完成19——24题。(12分)

不要闭上眼睛

7月21日凌晨4点半左右,一辆满载着陶制瓦片的卡车撞进南京下关区上元门的三间民房里。顷刻间,瓦砾四溅、房屋倒塌,卡车内的几个人当场四亡,房屋里也埋下了五个人。

由于是凌晨时分,大多数人都在睡梦中,惨祸发生后,被惊醒的为数不多的附近居民面对惨祸束手无策。在等待救援人员到达期间,人们发现在倒塌的房屋废墟里,有一个人头露在外面,身子埋在废墟里。也许是因为失血过多,他的呼吸越来越微弱,眼睛也睁不开了。这时候,一个青年男子俯身对那露在外面的头喊道;“不要闭上眼睛!要坚强,你可以和我说说话,但千万不要闭上眼睛。”那个被埋者的眼睛睁开了眼神中隐藏着一丝恐惧和一丝谢意。年轻男子和那个被埋着的人和话,问他:你今年多大年龄了?在哪里工作啊?做什么工作啊……

可没过多久,被埋的人又一次闭上眼睛,那个年轻男子又一次喊道:“不要闭上眼睛!睁开你的眼睛!”可被埋的人似乎没有听到,一点反应也没有。喊话的年轻人找来了医生,被埋者输入了氧气后眼睛再一次睁开了……

救援人员终于赶到了,被埋的男子被送往医院抢救。有人问喊话的年轻男子和被埋者是什么关系,喊话的年轻男子说道:“我不认识他,我开出租车路过这里。”

素不相识,毫无血缘关系,他的呼喊只因为对生命的珍重和爱的秉承。那场灾难中有7个人丧生。然而,那个年轻的出租车司机的喊声却响彻那个清晨,响彻南京,成为那座城市最动听的声音之一。 选自《深圳青年》20第11期

19.作者为何以“不要闭上眼睛”为标题?你能给他换个标题吗?

20.写出文章第一段中交代的记叙要素。

21.这篇文章以什么为序展开情节的?

22.给文章分段,并指明划分的理由。

23.指出文中最让你震憾的地方,并说明原因。

24.为何说“那个年轻的出租车司机的喊声却响彻那个清晨,响彻南京,成为那座城市最动听的声音之一”?

六.阅读下面短文,完成25——30题。

丢失的扣子(曾道红)

1867年冬,俄国彼得堡军需部开仓发放冬装。奇怪的是,这次发放的军大衣全都没有扣子,官兵们对此十分不满。此事一直闹到沙皇那里。沙皇听了大臣的报告后,大发雷霆,要严厉处罚负责监制军装的官吏。军需大臣恳请宽限几天,以便对此事进行调查。

这位大臣到军需仓库查看,他翻遍了整个仓库,竟没有一件大衣上有扣子,负责仓库保管的军官和士兵们都说,这些军装入库时,都钉有扣子,扣子是不可能丢的。那么,这数以万计的扣子究竟哪里去了呢?

军需大臣委托一位科学家来破这个案。当科学家得知这些军装上的扣子全是用金属锡制造的时候,沉思了一会说:‘扣子失踪的原因是由于天气奇冷,锡扣子变成粉末脱掉了。“但在现场的所有军官都不相信科学家的解释。于是,科学家拿了一把锡壶放在花园的一个石凳子上。几天后,科学家请大臣一起到花园去看,“锡壶”仍放在原处,看上去和原来没有什么两样,但当他们上前用手指一碰时,奇迹发生了,锡壶变成了粉末。他们看得口瞪目呆,忙问科学家道:“这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锡具有与其他金属不同的物理性质。当环境温度极低时,其晶体结构会发生改变,体积增加20%左右就变成一种灰色粉末;到了零下33摄氏度时,这种变化的速度就会大大加快。那年冬天,俄国彼得堡地区的气温下降到零下33摄氏度以下所以银光闪闪的锡扣子都不见了,只在钉纽扣的地方留下一小撮灰色的粉末。

无独有偶,一些多次去南极探险的科学家们曾找到了一些若干年前在南极牺牲的探险家们的尸体,他们是被暴风雪困在帐篷里冻饿交加而死的,奇怪的是帐篷里有充足的食物,只是装燃料的油桶是空的。科学家们经过仔细查看后发现,这些桶是用锡焊接的,在低温下,锡变成了粉末,使燃料全部漏光。当疲惫不堪的探险队员回到基地帐篷中时,因为没有燃料取暖,而食物又冻得像岩石般坚硬,探险家们只能无可奈何地坐在那里等待生命最后时刻的到来。 选自《故事报》

25.文章写了哪两个故事,它们的联系点是什么?

26.“军需大臣委托一位科学家来破这个案”一句中“这个”具体指什么?

27.你能用科学知识解释锡扣子变成粉末的原因吗?

28.请积累文中的四字短语,(至少10个)

29.你发现这篇文章用哪几种表达方式?

30.这两个故事给你哪些启迪?

七.作文。(50分)

高一地理期中试题 篇7

高一地理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7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3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

1、下列各大洲中,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A、大洋洲B、亚洲C、非洲D、欧洲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全球范围看,决定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仅仅是人口的机械增长 B、从全球范围看,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是由人口的迁移所引起的 C、考察的范围越大,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的变化的影响就越大 D、考察的范围越大,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的变化的影响就越小

下表为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6日发布的“2008年年末全国人口数据”。据此回答3-4题。

3.专家说,“中国人口问题比世界很多国家更复杂”,其主要表现是 A.由于实行计划生育,年均净增人口减少,劳动力不足 B.国民文化素质提高,生育率下降

C.一方面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增长大;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严重 D.民族众多,计划生育执行难度大 4.下列说法被大多数学者认同的是 A.目前我国人口仍低于人口容量B.目前我国人口仍远低于人口合理容量

C.目前我国应大大放宽计划生育的限制条件,缓解老龄化问题 D.我国每年净增人口多主要因为自然增长率高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题读右图四个国家的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回答5-7题。5.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三低"型的国家是: A.①B.②C.③D.④6.图中②可能是:

A.澳大利亚B.尼日利亚

C.中国D.古巴

7.自人类出现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类的出生率与死亡率为①这类状况,主要原因是:

A.社会生产力很低B.农业发展很快C.文化教育落后D.自然条件恶劣 8.环境人口容量由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工业社会

B、农业社会—原始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 C、工业社会—原始社会—农业社会—现代社会 D、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 9.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现象的是

A.外出讲学B.上街购物C.外出旅游D.移民国外 下图表示“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分析回答10~11题。

10.依据付租能力的高低,图中A、B、C中对应的城市功能区应分别为 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B.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共5页第 1 页

11.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A.规模的大小B.重要的程度C.付出租金的高低D.由政府的决策 12.下列长江沿线城市中,服务范围最大的是

A.上海B.南京C.武汉D.宜昌 13.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的理论主要用来指导

A.工业生产和产品的类型B.农业区域、农业生产和作物种类的配置 C.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布局D.交通运输和道路的建设 14.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是

A.城市人口数量B.城市的用地规模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D.特大城市数量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人口增长迅速B、世界城市化水平在不断下降 C、一般来说,城市化水平体现了其经济发展水平D、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多于发展中国家 16.下面几组国家中,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

A.阿根廷、墨西哥、法国B.英国、美国、中国C.日本、美国、英国D.阿根廷、日本、英国

17.下图为“某地城市城市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B.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C.城市化缩小了城乡差距

D.城市郊区化又叫逆城市化这种现象在发展中国家的小城市周围比较明显 18.在城市化过程中

A、城市数目减少,规模扩大B、劳动力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逐渐转移 C、城市数目增多,规模缩小D、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读下表回答19-20题

19.四个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0.四个地区中,农业经济占有较大比重的的两个地区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1.如果右图所示曲线表示城市化速度,则A.A曲线可表示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B.A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速度快C.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B曲线所代表的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22.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中,推广使用温室大棚、地膜覆盖技术,其最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 A.热量条件B.土壤条件C.水分条件D.地形条件 23.冬小麦分布纬度比春小麦低,这体现了农业生产的: A.周期性B.灵活性C.季节性D.地域性 24.现代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是: A.增加劳动力数量,采用精耕细作方式B.加大科技投入 C.加大化肥、农药的投入D.改善自然条件 25.下列有关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布在地广人稀地区的农业一定属粗放农业B.热带迁移农业属商品农业 C.我国没有混合农业D.自然条件是农业必要的投入 26.关于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A.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起决定性作用B.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 C.山地耕作业主要是解决水源问题D.平原地区只能发展种植业 A.亚洲B.非洲C.南美洲D.欧洲 32.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是

()

27.将农业的投入要素按自然和社会经济归纳,同属一类的是:

A.化肥、技术、机械、农药、劳动B.降水、土地、机械、劳动、化肥 C.光照、降水、土地、灌溉、化肥D.种子、降水、劳动、土地、资本

28.某城镇周围地区拟发展果树栽培、蔬菜和花卉业、林业、水稻种植业,如下图,根据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考虑,下列安排较合理的是()

A.①林业②蔬菜和花卉业③水稻种植业④果树栽培 B.①林业②水稻种植业③果树栽培④蔬菜和花卉业 C.①林业②果树栽培③水稻种植业④蔬菜和花卉业 D.①果树栽培②林业③水稻种植业④蔬菜和花卉业 右图中阴影为某农作物分布区。据此回答29~31题。29.该农作物是

A.油菜B.水稻C.亚麻D.玉米 30.下列有关图示种植业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科技水平高B.水利工程量大C.单产高D.机械化水平低 31.该农作物的最大产区是

A.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B.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C.主要靠雇员经营

D.需要劳动力多

33.当前乳畜业主要分布地区大多紧邻消费市场,其成因是()A.大城市周围,有充足的牧草供应 B.大城市周围劳动力丰富 C.大城市周围地租高

D.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 34.澳大利亚混合农场的主要特点是

A.多为家庭农场,规模小,机械化水平高B.主要由外国公司出资兴办 C.主要是家庭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D.小农经营,规模大,雇佣工人多 35.我国的商品谷物农场主要分布在(①华北平原②东北的三江平原③新疆④成都平原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第Ⅱ卷(综合题共30分)

36.阅读下面两段材料,分析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读下面柱状图(资料来源:第四次、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11.50%

全国

上海

1990年 2000年19902000年

全国和上海全国和上海人口增长幅度对比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对比)

材料二

下表为1997年各大洲及不同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数据。

(1)上海市人口增长幅度超过全国平均增长幅度,从人口增长方面考虑,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1分)

(2)与全国相比,在人口年龄构成中,上海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的_________更严

重;(1分)分析该人口问题带来的突出社会问题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对两点得2分)你认为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答对两点得2分)

(3)根据表中数据,人口增长速度仅次于非洲的是____洲,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是洲。(2分)

(4)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原因是(2分)37.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回答(9分)

(1)AB两条曲线代表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______曲线,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是

________曲线。(2分)

(2)从图中可看出,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________,水平______。(2分)(3)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主要是:(答对三点得3分)(4)请就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提解决措施:(答对两点得2分)38.读图1,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1)甲图中A地所示农业地域类型为,当地发展该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是:① 气候,草类茂盛;②,地价低廉;③临近,交通便利。(4分)(2)乙图中B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为;乙图中B区域种植的主要作物有_______和。(3分)

(3)该地带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是。(答对四点得4分)

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2-2013学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答题纸

第Ⅱ卷(综合题共30分)

36.(10分)(1)(1分)(2)(5分)

(3)(2分)(4)(2分)37.(9分)(1)(2分)(2)(2分)

(3)(答对三点得3分)

(4)(答对两点得2分)

38.(11分)(1)(4分)

(2)(3分)

(3)(答对四点得4分)

高一地理答案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7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3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

1-5 DDCAD6-10 BADDC11-15 CACCC16-20 CDBAC21-25 AADBD26-30DACBA31-35AADCB

第Ⅱ卷(综合题共30分)

36.(10分)

(1)外来流动人口(1分)(2)老龄化(1分)

老年人口多,社会负担加重;青壮年劳动力严重不足、国防兵源不足、老人生活孤单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等。(答对两点得2分)

关心照顾老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社区服务制度等(答对两点得2分)(3)拉丁美(1分)欧(1分)

(4)高(1分)发达国家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大(1分)37.(9分)

(1)AB(2分)(2)晚低(2分)

(3人口密集 交通拥挤 环境质量下降地价房租昂贵 就业困难 社会不太安(答对三点得3分)

(4)建立卫星城市,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合理答案都可给分)。(答对两点得2分)38.(11分)

(1)大牧场放牧业;温和;地广人稀;海港(4分)(2)商品谷物农业;小麦;玉米(3分)

上一篇:软考高级项目经理论文下一篇:公安局揭牌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