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教案

2024-09-11

人际关系心理教案(共8篇)

人际关系心理教案 篇1

大学生心理教案

为别人尽最大的力量,最后就是为自己尽最大的力量。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人际交往的概念,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2、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方式及特点

3、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2、如何认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怎样实践相应的克服措施

3、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

三、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互动练习、课堂讲授

四、教学思路

在搜集人际关系的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明确人际关系的概念、影响因素和重要性,并具体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了解其人际交往的特点,交往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和探寻正确的交往技巧。并通过简单的心理自评和课堂知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结合所学知识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

五、教学过程设计及内容

1、引入新课

老师说:“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和大家分享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做了一个梦,梦中他来到地狱,看到每个人都面容憔悴,一张长长的大桌子,桌旁都坐着人,而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可是没有一个人能吃得到,因为大家的手臂受到魔法师咒诅,全都变成直的,手肘不能弯曲,而桌上的美食,夹不到口中,所以个个愁苦满面。而后来到天堂却发现那里却充满了欢愉的笑声,他好奇的一看,同样的也有一群人,手肘也是不能弯曲,但是大家却吃得兴高彩烈。原来每个人的手臂虽然不能伸直,但是因为大家互相沟通提出方法让对面的人彼此协助,互相帮助夹菜喂食,结果大家吃得很尽兴。

同学们,这是天堂与地狱的区别,也体现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在人与人的关系上,1+1>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的一课《人际交往》”(板书“人际交往”标题)

2、人际交往的含义及重要性

老师说:“人生在世,有的人追求功名,有的人追求财富,有的人只希望平淡安逸的过一生,可是无论你对于幸福的理解有何不同,有一点都是共同的,那就是一切幸福都是建立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上的,没有人可以在终身的孤独中享受到幸福,那么,什么是人际交往呢?” 为别人尽最大的力量,最后就是为自己尽最大的力量。

展示PPT:人际交往也称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心理上的关系。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反映着人们寻求满足的心理状态。从动态讲,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一切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但都超不出信息沟通与物质交换的范围;从静态讲,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情感联系。

老师说:“同学们,亚里士多德曾说过:“能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步入大学,无论你多强大,多自立,都免不了与他人的交往与沟通,有人曾估计过,每个人除8小时睡眠以外,其余16小时中有70%的时间是进行了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构成了人生的主要内容,任何人都不可能脱离他人而独立存在,所以人际交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尤为重要的。”

3、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

老师提问:“人际关系如此重要,那么,同学们,你们认为哪些因素影响人际交往呢?” 学生甲:“×××××××××××××××××××” 学生乙:“×××××××××××××××××××” 老师说:“说的不错,那么就让我们来共同看一看有什么因素对人际交往起着作用。” 展示PPT: ① 表层因素

空间距离(远近不如近邻)

交往频率(来往密切关系更近,如麻友们,恋人们)仪表风度(得体的仪表使人更具魅力)② 深层因素

个性品质:人的气质类型,性格特点等,最重要的是人品 特点相似:有共同语言,容易产生共鸣 特点互补:更能彼此倾慕,如夫妻、同伴等 ③ 心理效应

(1)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又称第一印象

在人际交往中,由于交往对象的最近信息所形成的印象,称为最近印象,其产生的心理影响,称为近因效应。(2)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也称晕轮效应,是指人对他人的多数判断最初是根据好坏得出来的,一个人被最初认为是好的,他就被这种积极的光环笼罩,从而也就被赋予其他好的特征。

(3)刻板印象

指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人或事物形成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也叫社会刻板印象,如西方人开朗东方人含蓄等。

4、大学生交往的特点和交往技巧

老师说:“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人际交往的含义、重要性和影响因素,现在我们把目光聚集到一类具体的人群——大学生,大学生由于年龄、性格、气质、阅历等不同,人际交往的类型也多种多样,下面我们来简单看一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特点,希望大家在看的同时,我对照一下自己是否在交往过程中有为别人尽最大的力量,最后就是为自己尽最大的力量。

以下特点。” 展示PPT:

(一)交往心理:主动追求开放式交往;范围扩大、频率提高、手段增多

(二)交往方式:以寝室为中心,社会工作和网络社交占主导

(三)交往目的:情感型交往和功利型交往并重

(四)交往效果:对自己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环境评价不高

(五)交往标准:最重视个性品质,其中以“真诚”为首位

老师说:“同学们,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的特殊群体,其人际交往的质量直接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个案例:初入大学的小明性格内向寡言。宿舍3房1厅住14人,开始大家感情融洽,但后来因小明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诸如不注意个人卫生,喜欢乱动别人东西,说话易得罪人,喜欢计较,疑心重等。开始,宿舍同学言语相劝,希望其能注意。小明依旧我行我素,后来渐渐大家不理小明。小明也讨厌宿舍同学,有时故意跟他们作对,这样一来激化宿舍同学对他的孤立。后来班干竞选,因宿舍不和谐的关系影响班里同学对他的看法,落选。小明难过,把结果归因宿舍同学,自此常因心情不好便在宿舍发火,讲粗口,如此举动,更搞得其他人对他厌恶。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小明曾因喜爱图书馆某本书想占为己有,结果被当场抓住。宿舍紧张关系也越演越烈,且频繁出现失窃事件,这成了小明被赶出宿舍的导火线。宿舍同学私底下都认为是小明所为,一致要求其搬离宿舍。经过多番协调,他们不肯让步,最终小明被迫离开。原以为事情到此结束,可一年后,小明再次因相同问题被另一间宿舍赶出来。发生这些事,小明封闭自己,再次申请更换宿舍……

同学们,现在大家来分析一下是什么原因造成小明的困扰?” 同学丙:“×××××××××××” 同学丁:“×××××××××××”

老师说:“小明的问题不是单单的可以靠换宿舍解决的,他是在人际交往方式上出现了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一定会在他以后的生活中造成更大的困扰,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些问题,下面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大学生正确的交往原则。” 展示PPT:

(一)真诚与守信的原则

(二)理解与尊重的原则

(三)互助互爱的原则

(四)严以利己、宽以待人的原则

(五)宽宏大量、心胸宽广的原则

5、总结与归纳

老师说:“了解遵循这些原则,相信大家会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少走弯路,为别人尽最大的力量,最后就是为自己尽最大的力量,老师也希望同学们在日后的大学生活中真诚待人,处理好人际关系。这节课就这样,下课”

六、归纳与总结 为别人尽最大的力量,最后就是为自己尽最大的力量。

人际关系心理教案 篇2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全国普通高校的招生数连年递增, 扩招的本科生已于2003年开始毕业。心理年龄的不成熟、带有社会特点的人际关系、就业压力等等, 给大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困境, 已成为社会、学校、学生及家庭共同关注的焦点。笔者认为, 要解决大学生心理困境与人际关系问题, 首先要针对大学生的心理进行分析和引导, 才能有的放矢的解决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困境与人际关系特点

在当代大学生群体里, 有不小部分的人都有着各式各样的心理困境。根据2010年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调查结果来看:我国大学生中, 16%到25.4%的大学生有着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 如焦虑暴躁、神经衰弱、强迫症状与抑郁等。

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对新环境一时不适, 造成学习压力, 校园恋情的各种波折, 以及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会遇到各种碰壁都会产生诸多的心理困境。而在人际关系方面, 由于当代大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 加之基本处于校园状态, 一旦进入有着明显社会状态的大学, 在人际关系上会出现许多问题, 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妄自尊大, 目中无人, 听不进不同意见。这种大学生思考时只从个人有限的经验出发, 而难以认同同学对同一事物的感受与认识, 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有有明显的主观性。往往仅在意自身的高手, 只考虑自己的爱好与需求, 而漠视甚至损害别人的感情与利益;第三:对社会有抵触心理, 嫉妒心强。这类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偏激的想法与言行, 同学与之交往时动辄得咎, 长此以往, 使自己在同学中被孤立;第四:有自卑的感受。部分同学由于家庭贫困, 或者由于外貌不出租、成绩不突出等原因, 在提倡交往中感觉处处不如人, 进而丧失自尊心与自信心;第五:市侩作风, 功利主义。有部分大学生有着一定的“社交能力”, 能够与师长简历良好地私人关系, 出于某种目的刻意讨好师长、领导甚至同学。

二、客服大学生心理困境与人际关系问题的策略

1、丰富大学生思政工作的方法

大学生思政工作是保障他们有着健康思想的重要内容, 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今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大学生进行思政工作, 一定要有着丰富的方法, 切忌简单粗暴, 能够结合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进行管理。怎样能够准确的了解每名学生具体的情感特点, 选取尽可能适合大多数人的工作方式与相关内容, 是保证思政工作效果的关键。

2、学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 培养良好的就业心理

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使学生学会及时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现在的大学生多数在比较优越的环境中成长, 没有经历大的波折, 遇事不够冷静, 特别是在挫折面前, 没有勇气面对。针对毕业生普遍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可利用报纸、网络、广播等形式介绍一般心理知识, 以缓解他们的负性情绪, 提升其综合素质。此外, 我们也不能将所有的工作任务都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 应当从中学, 甚至是小学就开展就业教育、心理教育, 培养他们的优秀心理素质。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向学生灌输“就业意识”, 加深他们对自己的认知程度, 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探索。同时, 改变应试教育的现状,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素质教育从小抓起, 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根本之路。

3、加强与打学生的交流沟通

在校园里, 同学们的水平和爱好差异较大, 想要使尽可能多的同学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水平, 就必须挖掘课外的作用, 将日常教育与课外活动融会贯通。若是思政工作者在日常管理中设置一定课时的研习, 在大学生们各自根据自己水平和爱好来自主安排, 思政工作者适当的参与指导、交流, 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这样既融洽了彼此的关系, 会大大缓解学生的孤独感、无助感, 继而产生良好地心理状态。

4、发挥教学的作用

在平时工作之外, 学校教师、指导员也要尽可能融入他们的生活与情感, 适当组织活动, 以此提高大家的热情和集体意识。与此同时,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嫁接一定的思想教育内容, 以此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 单纯的讲述比较枯燥, 学生也提不起兴趣, 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多多搜寻一些大学生的案例, 采用案例教学的办法, 让学生了解同龄人的案例, 使学生自主参照、调节自己的思想状态。

结语

对大学生心理困境和人际关系进行分析与完善, 是我国大学教育工作的一次崭新体验, 它的实施扭转了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和思想理念, 使他们认识到了破解心理困境的重要性, 优化了大学生管理模式, 使高校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使学生的思想更加健康, 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生活以及发展打下了心理与人际关系基础。实践证明, 分析、解决大学生心理困境与人际关系问题明显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水平与心理健康程度。由此可见, 对大学生心理困境和人际关系进行分析与完善, 无论对大学生的健康与发展、还是高校的教育水平都有着良好的效果, 其影响不但是现实的, 而且是深远的。

参考文献

[1]路翠萍:《大学生思维方式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8 (04) 。

[2]陈凤梅:《大学生生活事件、归因方式、情绪调节方式与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关系研究》, 福建师范大学, 2006年。

[3]阙贵频:《论当代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特征》, 《百色学院学报》, 2007 (02) 。

人际关系心理教案 篇3

【摘要】目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探讨心理素质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某高职院校大一284名新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心理弹性量表、人际关系诊断量表评定大一新生的心理素质、心理彈性和人际关系水平,经过中介作用的检验。结果:(1)大一新生的心理素质、人际关系和心理弹性总体相关显著;(2)大一新生的心理弹性在人际关系和心理素质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大一新生人际关系诊断情况和心理素质联系密切,提高心理弹性有助于心理素质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心理素质 人际关系 心理弹性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24-02

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受到我国心理学界关注,张大均等研究表明心理素质是青少年的核心素质,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素质水平密切相关[1]。国内对心理素质的研究主要是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例如樊富珉等从教育实践中总结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措施,包括开设心理学课程、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培训师生心理卫生骨干等[2]。林少真、洪鸿等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对大学生心理素质进行教育干预,证实团体心理辅导对于优化心理素质有积极作用,是培养大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一种有效方法[3-4]。

心理弹性是个体在面对困难或者处于逆境状况时能够成功应对并适应良好的能力,对心理健康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5],心理弹性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保护因子[6]。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对其日常学习生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大一新生,从高中进入大学,面对陌生的环境和人群,遇到人际关系困扰,形成新生适应问题。近年来我国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而其中近五成是由于人际关系紧张造成的[7]。心理素质、心理弹性和人际关系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很少,因此本文以高职院校大一新生为对象,探讨心理素质与心理弹性、人际关系的关系。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

从开封市某高职院校随机抽取300名大一学生,在入学一个月后进行测验,在获得学生的知情同意后进行团体施测,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0份,问卷回收率96.7%,有效问卷284份,有效率94.7%,其中男生185人(65.1%),女生99人(34.9%)。

2.工具

(1)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采用郑希付等编制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共139个题项(包括5道测谎题和1道效标题)组成。采用1(非常不符合)-5(非常符合)计分,总平均分越高,说明心理素质越好。整份量表的α系数达到0.9639,内容效度介于0.746—0.866之间,校标关联效度0.649。[8]

(2)人际关系诊断量表,采用郑日昌等人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共28道题,每道题作是/否回答。回答是0得1分,否0得0分,分数越高,说明其受到人际关系行为困扰越严重,大量研究显示该量表有较好的信、效度[9]。

(3)心理弹性量表,由张建新和于肖南根据Connor和Davidson编制的心理弹性量表修订,该量表包含25个条目,采用0-4级计分,中文版包含坚韧、自强和乐观3个维度,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1。[10]

3.统计方法

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大学生在各个量表的得分进行描述性统计,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考察大学生素质、心理弹性和人际关系的相关性;采用一般线性回归分析考察心理弹性对人际关系和心理素质的作用;采用依次检验法考察心理弹性在心理素质和人际关系的中介作用。

二、结果

1.大一新生心理素质、人际关系和心理弹性的相关分析

对大一新生的心理素质进行描述统计,结果发现总体情况良好(x-=3.56,SD=0.36),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品,将本次调查的6项心理素质分量表和总量表与罗品超调查的全国常模[11]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6)=1.256,p>0.05),说明收集的数据符合全国常模。为进一步探讨大一新生心理素质和人际关系、心理弹性之间的关系,对三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人际关系总分和心理素质总分、心理弹性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355、-0.367,P<0.01),心理弹性总分和心理素质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706,p<0.01)。这为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奠定了基础。

2.大一新生心理弹性在人际关系和心理素质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以心理弹性和人际关系为自变量,以心理素质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大一新生的心理弹性可以正向预测心理素质情况(β=0.67,t=14.81,p<0.01),大一新生的人际关系诊断情况可以负向预测心理素质(β=-0.11,t=-2.47,p<0.05),两者共同解释信素质变异的50.6%。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检验心理弹性在人际关系和心理素质之间的中介作用,采用温忠麟的三步回归法[12],首先控制性别变量,以心理素质为因变量,以人际关系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回归效应显著(β=-0.38,p<0.001);其次以人际关系为自变量,以心理弹性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回归作用显著(β=-0.38,p<0.001);最后将人际关系得分和心理弹性得分同时进入回归方程,结果发现人际关系和心理弹性对心理素质的回归效应均显著(β=-0.13,0.65,均P<0.01),人际关系的回归系数由-0.38,降为-0.13,表明对大一新生,心理弹性在人际关系和心理素质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分析结果见表2 :

三、讨论

1.大一新生心理素质、心理弹性和人际关系的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大一新生的心理素质总体状况良好,和罗品超调查的全国常模基本一致。大一新生的心理弹性和人际关系情况总体良好。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遇到问题,可能是大一刚入学遇到新生适应问题,首先表现在人际交往的困难,在新的环境下,人际交往范围减少,更容易出现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

2.大一新生心理弹性对人际关系和心理素质的中介作用

心理素质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心理素质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国内很多学者从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出发,探讨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例如刘晓明采用自然实验法,验证了心理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的智力发展有积极影响,对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直接的促进作用[13]。但是心理素质的相关性研究较少,人际关系状况是较为容易被学生自身和周围同学、教师和家长觉察的因素,也是心理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并且之前研究发现,心理弹性水平高的大学毕业生积极乐观,会主动地用放松技术和实用策略引发积极情绪,从而达到减少压力的效果[14]。本研究发现,大一新生的心理弹性、人际关系与心理素质及各个维度的相关显著,进一步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人际关系可以负向预测心理素质,并且心理弹性在大一新生的人际关系和心理素质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相对来讲,大学生人际关系相关方面的研究较早,成果很多,从提高大一新生人际交往能力入手,间接达到改善心理素质的目的。同时在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应重视心理弹性的培养,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现代大学生受到父母的保护较多,承受挫折能力较差,因此在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同时,注重挫折教育,才能使大学生毕业后更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张大均.论人的心理素质.心理与行为研究[J].2003,1(2),143-146

[2]樊富珉,王建中.北京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4):26-32.

[3]林少真,何少颖.团体咨询在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中的应用[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3):163-164,173.

[4]洪鸿,杨凤池,李梅.应用团体辅导技术对医学院校新生心理素质的干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1):11-13.

[5]席居哲,桑标,左志宏.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心理科学,2008,31(4):995-998

[6]Tugade M M,Fredrickson B L,Barrett L F.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positive emotional granularity: examing the benefits of positive emotions on coping and health[J]. Journal of Personality,2004,72(6):1162-1190

[7]张伟.试论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5):13 -141

[8、11]罗品超.大学生心理素质构成因素及其测量工具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

[9]郑日昌,大学生心理诊断.山东教育出版社[M],1999年,339 -3451

[10]于肖楠,张建新.自我韧性量表与Conner-Davison韧性量表的应用比较[J].心理科学,2007,30(5):1169-1171

[12]温忠麟,张 雷.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 理 学 报 2004,36(5):614-620

[13]刘晓明.心理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验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104-108

[14]Tugade M M,Fredrickson B L,Barrett L F.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positive emotional granularity: examing the benefits of positive emotions on coping and health[J]. Journal of Personality,2004,72(6):1162-1190

人际关系心理教案 篇4

教学目标:理解人际交往的含义,了解人际交往的意义;了解掌握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特点;理解并掌握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技巧。

教学重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特点及交往的技巧

教学难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及交往过程中善用的技巧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问答法 课时累计:2 教学内容设计:

案例分析:森林中的刺猬

森林里,几只刺猬被寒风吹得瑟瑟发抖,当他们想紧靠一起互相取暖时,又不得不弹开了,因为刺猬身上都长着尖刺,靠在一起就会刺痛对方。但经过几次尝试后,刺猬们最后终于找到了即不刺痛彼此又能相互取暖的适当的距离。

启示:

就像刺猬因为彼此保持了适当的“距离”才能相互取暖一样,生活中,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得讲究一个适当的“度”。在人际交往方面,这个“度”就表现为各种交际特点与技巧的集合,每一个人都应该掌握这些技巧。

新课导入:

大学是一个相对纯净的“象牙塔”,可同样离不开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是大学生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如今,随着大学的日渐开放,大学生与社会交往的日渐增多,社会上一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在大学生活中也有投射。因此,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大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大学生必须掌握人际交往的心理特点及交往的技巧。

讲授:

第一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概述

一、人际交往的定义

人际交往也称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人际交往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反映着人们寻求满足需要的心理状态。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大学时期是青年人学习知识、了解社会和探索人生的重要发展时期,大学生活免不了人际交往与沟通。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类型

1.师生关系。老师与学生,是大学校园里两大基本群体。老师是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对象,师生关系是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学生在学校的健康地学习成长。

2.同学关系。同学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关系,也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对象。大学校园里的同学关系总的说是和谐、友好的,同学之间的关系有亲情化、家庭化的趋势,即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创造一种如同亲属一般和谐稳固的同学关系。大学生同学间关系比较频繁的场合有三个方面:即班级内的同学关系、宿舍关系与老乡、社团等关系。班级同学交往以学习与班级活动为主;而宿舍同学关系以情感交往与生活交往为主,老乡关系以情感交往为主,社团关系以兴趣与工作交往为主。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人际交往问题始终贯穿大学生活时代,随着社会对人的适应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交往也成为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课题,交往方式和交往内容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平等性。由于大学生都处在同一身心发展水平上,因此彼此之间存在着大致相同的年龄、经历和心理,其知识结构和思想特点也相差无几。因此,大学生的交往带有明显的人格平等、角色相同等特征。

2、纯洁性。大学生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决定了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不存在因经济关系所带来的一系列利害冲突。大学时代正是思想活跃、感情丰富的时期,大学生更珍视友谊,把友谊作为重要的追求目标,而且大学生极富浪漫性,头脑中充满了对理想的憧憬和对生活的热爱,较少出现互相利用的功利色彩的人际关系。

3、独立性。由于大学生之间个性差异很大,每个人的交往都可能不同于他人,这促使使大学生的交往活动呈现出多彩的个性特点。但是无论活泼好动,还是孤僻好静的大学生,在交往中都表现出自主性。

4、开放性。大学生的交往呈现出开放式的特点。首先表现为大学生的交往意识很强。其次表现为交往范围较宽。再次表现为交往方式的丰富多彩。总之,大学生交往的开放特点,说明了大学生的交往是全方位的。

5、信息性。重视交往的信息交流作用。大学生是中国社会对信息的流动最为敏感的群体之一。他们普遍把社交能力作为自己必须具有的能力之一,同时认为,社会交往的目的在于扩大自己的信息网络,加大信息的输入量。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意义

大学生渴望友谊,希望丰富多彩的人际交往,这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大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反映。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加速大学生社会化进程

每个人的社会化进程都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的,人际交往是社会化的起点。随着个人的成长,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交往内容逐渐深化,交往形式也日趋多样化。积极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获得更丰富的信息,保持与社会的联系,明确社会责任,促进自我成熟。

2、有助于大学生深化自我认识 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并不是一个自然成熟的过程,而是通过交往,不断地以他人为镜,在与他人的对照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过程。我们需要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中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形象及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从而充当正确的社会角色。大学生正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不断地寻找恰当的社会位置,选择更为恰当的行为方式。

3、有助于大学生成才

人际环境和谐与否与人的才智发挥是成正比的。人际交往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生活在一个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中,会使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得到超常发挥,使人有安全感而永保旺盛的精力。人际交往是大学生个性发展与完善的条件。大学是人的个性定型的关键时期,积极的人际交往、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个性。

4、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满足大学生交往、友谊、归属、安全等的需要,提高其自信和自尊,使其获得友谊和帮助,增强自我价值感和力量感。有助于降低大学生的挫折感,缓解内心的冲突和苦闷,宣泄愤怒、压抑与痛苦,减少孤独、寂寞、空虚、恐惧等。因此,良好的人际交往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

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一、自我中心

以自我为中心的交往主要表现为:强调别人对自己应该承认、理解、接受和尊重,忽视对等地理解和尊重别人,交往中注重实现自己的目的,而忽视别人的利益和要求。只从自己的经验角度去认识人和事,而不能意识到别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和观点,对人和事的看法带有强烈的主观性。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交往方式在大学生中是比较普遍的。青年人自我意识的觉醒,这使得他们具有很强的自主判断、自主评价的倾向,这就造成青年学生容易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只强调社会应理解自己,喜欢指责他人,抨击社会。忽视平等、互助这样的基本交往原则,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自吹自擂、盛气凌人、自私自利,不考虑对方的需要,这样的交往必定以失败而告终。

二、自卑

自卑是一种过低的自我评价。自卑的浅层感受是别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层的体验是自己看不起自己,即缺乏自信。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在交往中常常是缺乏畏首畏尾,遇到一点挫折便怨天尤人。如果受到别人的耻笑与侮辱,更是甘咽苦果、忍气吞声。实际上自卑者并不一定能力低下,而是他们往往凡事期望值过高不切实际,在交往中总希望自己的形象理想完美,惧怕受挫或遭到他人的拒绝与耻笑。这种心境使自卑者在平时的人际交往中往往畏首畏脚,不能充分展现自己的风采。

三、恐惧

惧怕人际交往。除了几个亲近的人之外,他们很难和外界沟通,在人多的地方会觉得不舒服,担心别人注意他们、担心被批评、担心自己格格不入,情况轻微的人还可以正常的生活,情况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生活上的障碍,无法正常求学或工作。造成社交恐惧的原因通常是有过失败的交往,形成了不愉快或痛苦的体验。或是听说别人有过失败的教训,惧怕这种情绪刺激自己,而使自己产生痛苦的体验,这种体验是通过预测得来的间接体验。社交恐惧的人常表现为对人际交往敏感、害怕因交往而使自己受伤害、久而久之,拉大了与周围人的距离,妨碍了与他人的交流沟通。

四、嫉妒

嫉妒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是对与自己有联系而强过自己的人的一种不服、不悦、失落、仇视,甚至带有某种破坏性的危险情感,是通过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态。嫉妒往往表现为当看到与自己有某种联系的人取得了比自己优越的地位或成绩,便产生一种嫉恨心理。它的特点是针对性与自己有联系的人;往往是指向和自己职业、层次、年龄相似而超过自己的人。大多数忌妒心理潜伏较深,行为表现较为隐秘。嫉妒容易使人产生痛苦、忧伤、攻击性言论和行为,导致人际冲突和交往障碍。

五、猜疑

具有多疑心理的人,往往先在主观上设定他人对自己不满,然后在生活中寻找证据。带着以邻为壑的心理,必然把无中生有的事实强加于人,甚至把善意曲解为恶意。这是一种狭隘的、片面的、缺乏根据的盲目想象。猜疑的人很容易偏激,对他人的言行敏感、多疑、不信任,人际关系常陷入僵局。猜疑产生的心理原因是过分地关注自己的利害得失,和自私心理联系紧密。其思维定势就是怕别人损害自己。

六、自负

自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为傲气轻狂、居高临下、自夸自大,过于相信自己而不相信他人,只关心个人的需要,强调自己的感受而忽视他人。与同伴相聚,不高兴时会不分场合地乱发脾气,高兴时则海阔天空、手舞足蹈讲个痛快,全然不考虑别人的情绪和态度。与熟识的人相处,常过高地估计彼此的亲密程度,使对方出于心理防卫而与之疏远。

七、羞怯

羞怯心理是绝大多数人都会有的一种心理。具有这种心理的人,往往在交际场所或大庭广众之下羞于启齿或害怕见人。由于过分的焦虑和不必要的担心,使得人们在言语上支支吾吾,行动上手足失措。长此以往会不利于与他人正常交往。害羞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常表现出腼腆,动作忸怩,不自然,脸色绯红,说话音量低而小,严重者怯于交往,对交往采取回避的态度。过多约束自己的言行,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情感,也无法与人沟通,造成交往双方的不理解或误解,妨碍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八、自私

在人际交往中自私经常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人际交往中自私者往往以“我”为圆心,以“我的利益”为半径,“以我的一切”为准则。这种只顾个人利益,不顾别人利益的心理即自私。自私的人纯粹以功利和实用看待人际关系。凡是对他有利的则不顾一切往前冲,他不利的又不顾一切往回缩或推诿,“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就是典型的自私哲学。有自私心理的人,与人交往的动机往往是贪图金钱财物,攀附名利。

九、自我封闭

这种心理状态的表现是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欲望掩盖起来。严重者对任何人都不信任,怀有很深的戒备,隔断了与他人的交往。大多数学生都承认在人际关系中,和同学保持融洽关系还比较容易,但与他人交知心朋友很难或比较难。自我封闭心理的原因一是自我保护意识很强。不愿意把心扉向别入敞开,有什么事喜欢闷在心里,很少自我暴露自己真实的一面。二是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增多,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个人意识强,偏向自我。三是社会竞争和人才竞争激烈,来自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促使大学生整日埋头苦读,彼此间思想沟通和交流不够,使人际关系疏远,缺少知心朋友。自我封闭人为地在自己与社会、集体、同学和家庭之间筑起了一道心理屏障,影响学习和工作,妨碍自己的全面发展。

课后训练: 案例

张强是一名从边远农村考入大学的男生,性格很孤僻,进校后,常常独来独往,生活非常简朴,几乎很少和同学说话,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一年级学计算机课程时,他发现全班似乎只有他一个人没有任何基础,因为害怕同学嘲笑他,不敢告诉别人他根本不知道电脑怎么使用,甚至连开机都是在第一次课后,仔细留意其他同学的操作才学会的。看到其他同学自如地在网上聊天、打游戏、做作业,他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上课时他小心翼翼地坐在电脑旁听老师讲着,但觉得周围的同学似乎都在嘲笑他的笨拙,他不敢动手操作,只是低着头,默不作声,每次上计算机课他都弄得大汗淋漓,紧张而焦虑。有一次,上课时小王看到他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完成相应操作,就在他的计算机键盘上熟练地敲了几个键,他突然感到了莫名的羞辱,愤怒地把电脑关掉了。从此,张强更加孤僻,不敢抬头看人,害怕与人说话,自己非常痛苦甚至想到了退学。

分析:1.张强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主要的问题有哪些? 2.形成张强人际交往困扰的原因有哪些?

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与人际交往技巧

一、互动:人际关系测试,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下列问题,并填写在白纸上:

(1)你觉得自己的人缘:A、很好B、大部分时候不错C、一般 D、不好(2)和朋友发生不愉快时你会: A、试着了解朋友的想法,并婉言表达己见 B、不理他,和他疏远 C、委曲求全,忍气吞声 D、报复他(3)你觉得嘲笑同学,向同学搞恶作剧是: A、幼稚且不好的举动 B、不好却有趣的活动

C、表示亲昵,没什么不好的举动

(4)你觉得自己被同学嘲笑,或被同学搞恶作剧是: A、幼稚且不好的举动 B、不好却有趣的活动

C、表示亲昵,没什么不好的举动

(5)当某位同学莫明其妙被大家孤立时,你会: A、主动关怀他

B、同情他,但决不主动关怀他 C、没什么特别的感受 D、和大家一起孤立

(6)如果同学给你取绰号,你愿意接受吗?: A、一概接受

B、大致接受,如果太难听则不接受 C、喜欢的才接受 D、决不愿意接受

(7)你觉得哪种人最有人缘(最多可选三项)

幽默风趣、活泼外向、酷、多才多艺、表现出色、成绩优异、有气质、随和、健康、稳重、有才华、大方、有爱心、体贴、整洁、端庄、真诚、乐观、公正、温柔、勇敢、漂亮、帅气、其他

(8)你觉得哪种人最令人讨厌(最多可选三项)

粗鲁、不友善、外貌较且、懒惰、邋遢、有恶习、爱说脏话、虚伪、自负、笑里藏刀、阴险毒辣、自私、爱撒谎、其他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与人际交往技巧

(一)、善用人际交往中的特殊效应

人际交往中存在着一些特殊现象,它们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着巨大的影响。善用这些人际交往中的特殊效应,可以使我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我们通常所说第一印象或最初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为首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比,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被称为近因效应或称为最近效应。

第一印象一经建立对于后来获得信息的理解有着巨大的影响。如一位大学生刚入大学出色的自我介绍在同学的头脑中留下强有力的第一印象,即使以后他的表现不如以前,同学们也认为不是能力问题而是不够尽力;相反有的同学在寻求职业时留下很不称职的第一印象,那么要转变这个印象则需要很多长时间。首因效应形成的原因在于我们在最初接触陌生人的时候,注意的投入完全而充分,此时印象最为鲜明、强烈,而后继信息的输入时我们的注意会游离,从而使其对我们的影响下降。

近因效应不如首因效应突出,它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在形成印象的过程中不断有足够引人注意的新信息提供,或者原来的印象已经随时间推移而淡忘。因此,人际交往中近期发生的特殊事件对于人际关系的变化影响也比较大。

2、晕轮效应

人们将从已知的特征推知其他特征的普遍倾向称为晕轮效应。人们按照自己对一个人的一种品质推断出他还具有一些其它品质是种普遍的倾向,如知道某人是正直的,则容易把这人想象成刚直不阿、真诚可信、办事认真、可信赖等等。外表的吸引力有着明显的晕轮效应,当一个人的外表充满魅力时,其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会得到更好的评价。需要注意的是,晕轮效应常常会带来错误的偏见,影响我们对他人的判断。

3、刻板效应

有些人习惯于机械地将交往对象归于某一类人,不管他是否表现出该类人的特征,都认为他是该类人的代表。总是将对某类人的评价强加于他人,会影响正确的人际认知,特别是当这类评价带有偏见时,会损害人际关系。如有的大学生认为南方人小气、自私,家庭社会地位高的学生傲气、不好相处等,这种刻板的印象容易形成先入为主的定势,妨碍正常人际关系的形成。

刻板印象的好处是能快速地了解一个陌生或不太熟悉的人或群体的特征,但它也带有其弊端:一是它夸大了群体内成员间的相似性,使我们对个体的知觉产生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的偏差;二是夸大了群体间的差异性,容易产生偏见与歧视。

4.投射效应

人际关系中的投射效应,指与人交往时把自己具有的某些不讨人喜欢、不为人接受的观念、性格、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是如此,以掩盖自己不受人欢迎的特征。如自私的人总认为别人也很自私,而那些慷慨大方的人认为别人对自己也应不小气。由于投射作用的影响,人际交往中很容易产生误解。

二、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增进个人魅力

首先应该提高心理素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思想、能力、知识及心理的整体作用,哪一方面的欠缺都会影响人际关系的质量。有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社交恐惧、胆怯、羞怯、自卑、冷漠、孤独、封闭、猜疑、自傲、嫉妒等不良心理,这些都会给交往对象留下不好的自我形象。因此加强自我训练,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积极的态度进行交往有助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其次还需提高自身的人际魅力。每个人都有其内在的人际魅力,人际魅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在社交生活中的体现。大学生应努力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从仪表到谈吐,从形象到学识,多方位提高自己。心理学研究表明,虽然初次交往中良好的社交形象会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但随着交往的深入,学识更占主导的地位。因此大学生在努力塑造良好形象的同时更应该加强个性培养,拓展自己的内涵。

三、善用交际技巧

1、学会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很重要。如我们经常用“如果我在他的位置上,我会怎样处理?”这样的问句,经常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和处理问题,许多人际冲突就会变得容易解决多了。善于交往的人往往善于发现他人的价值,懂得尊重他人,愿意信任他人,对人宽容,能容忍他人有不同的观点和行为,不斤斤计较他人的过失,在可能的范围内帮助他人而不是指责他人。

2.善用赞扬和批评。

赞扬能释放一个人身上的能量,调动人的积极性。真心真意,适时适度地表示你对别人的赞扬,能够增进彼此的吸引力。感谢作为一类特殊的赞扬方式常常被我们忽视。我们倾向认为特别亲近的人不需要说谢,太小的事不需要说谢。事实上,真诚的发自内心的感谢能够给他人带来极大的成就感和愉悦的心情,进而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

与赞扬相对的是批评。一般情况下,人际交往中应多作赞扬少用批评。批评时应注意场合与环境,对事不对人。对一个人产生全盘否定会挫伤对方的积极性与自尊心。

3、主动交往

大学生来都需要有丰富的人际关系世界,并在这个世界上帮助与被帮助、同情与被同情、爱与被爱、共享欢乐与承受痛苦。在社会交往中,那些主动始发着交往活动,主动去接纳别人的人,总是显得“如鱼得水”。反之,那些不能主动出击的同学,往往在交往中处于被动状态,甚至成为被群体遗忘的“边缘人”。大学生学会主动交往时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当面临危机时,主动解释消除误解,对于重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

4、乐于助人

心理学家们发现,以帮助与相互帮助开端的人际关系,不仅良好的第一印象容易确立,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可以迅速缩短。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给与他人帮助不仅仅能够起到帮助我们树立良好的人际形象的目的,而且可以使我们在交往中迅速获得他们的认可和信赖。

心理论文人际关系 篇5

【摘要】

当代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以后心理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由于大学生本身的性质较为特殊,因此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的关系也较为复杂。从广义的概念来说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与所有和他有接触的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但是从狭义的概念来说,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仅仅是指在大学校园中接触较为亲密的人。

【关键词】

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健康

大学期间,学生们本身处于一个较为特殊的成长阶段,这期间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因素比较多,有积极的影响,有消极的影响。这就需要对大学生人际关系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够正确的辅导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得大学生能有一个较为良好的环境,促使他们在大学期间心理发展阶段有一个较为健康的发展环境。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的行为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好的环境能够使得大学生们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状态,不好的心理健康只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在生活中做出较为极端的选择进而对社会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因此,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环境的分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大学生家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中的主要家庭成员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作用,家庭成员是大学生最亲近的人,家庭成员和大学生之间具有血缘关系,这种关系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因此,大学生对家庭成员的信任度也是最高的,家庭的生活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家庭成员的一些行为方式直接在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如果一个家庭成员在生活中有一些不良的行为方式,比如说父母经常在大学生面前吵架,父母和大学生之间的矛盾不及时沟通等,这样只会使得大学生的心理有阴影,要是不能够采取方式帮助他们,他们会有极大的心理障碍,这样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消极的影响。如果大学生有一个较为良好的家庭环境影响,这样可以让大学生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理,对以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二)大学生的教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大学生在刚刚进入大学的校园中的时候,第一个接触的长辈应该就是老师了,在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和新的生活环境,大学生更依赖于教师们的讲解,教师们给大学生的印象对大学生以后的生活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相对于大学生以前遇见的教师们来说,大学的老师的管理比较疏松,大学生不经常见到老师,老师们一般只会对特殊的学生主动进行沟通,对他们进行一些心里上面的教育。除此之外,大学生一般不会主动和老师之间进行沟通。因此,大学生和教师之间缺乏一定的沟通,在大学生心理遇见问题的时候不能够及时的帮助他们疏散不良的心情进而使他们能够建立一个健康的心理。大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需要老师和大学生们共同主动努力才能够有成果的。

(三)大学生周围的同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大学生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是大学人际关系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大学这个特殊的阶段中,家长和教师只是大学生活中的小部分,大学生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和同学在交往。同学之间更加容易建立起密切的关系,密切的同学关系能够使得大学生们形成比较稳定的`交往和心理依附关系。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

(一)加强家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

在进入大学之后,学生和家长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情感上的不平衡,情绪变化对另一方有偏见。一方面,父母经常把情感上的负担寄托给孩子,并给予很高期望。另一方面,大学生希望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一方面他们必须离开他们家庭所在地,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开始新的学习和生活,迫使他们去学习独立面对各种问题;另一方面,尽管他们想要独立,但由于外部世界和许多的限制,他们不能完全独立。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关系,需要大学生与父母调整和适应与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需要彼此之间更多理解和信任,建立一个和谐的家庭关系,有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

(二)提高教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的措施

但由于大学教育的特殊性,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比较分散,导致大学教师倾向于关注教知识,忽视了意识形态方面的沟通,组织咨询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适当召开大多数学生干部会议,然后让他们传递信息给大部分学生。师生之间的理解可以在对话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人文价值交换,改变过于强调书本知识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科学思维、注意和所有的学生交流,经常去了解大部分学生的情况,真的做“学生导向”逐步发展人文精神,建立一个好老师形象,对学生起到好的影响。

三、结语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辅导,使大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以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能够拥有一个好的素质,帮助社会建立和谐发展的文明环境;一方面又能够自主发挥自己的个性,使得社会产生新的资源,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促进社会上面新能源的踊跃出现。若大学生的心理存在着一定的隐患问题,进入社会后,很可能会做出极端的事情,影响社会文明的发展。由此可得,辅导大学生使他们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于以后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建立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对于辅助大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具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够达到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宋娟,孙艳平.论心理健康与创造力的关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xx(07).

[2]张建梅.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人际主观因素研究[J].传承,20xx(28).

人际关系心理学 必过 篇6

1、名词解释

人际关系: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心理关系。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种成分,情感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其学科框架由人际关系理论和人际实践两部分组成。

2、“人际关系”一词最早是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提出来的,最早对人际关系更生实验研究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梅奥。

3、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包括三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层次。即生产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等;心理关系,要受生产关系的制约,并受其他社会关系影响。

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的关系。两者之间的联系表现为人际关系作为角色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必然受生产关系的制约,还受其他社会关系的影响,应把人际关系置于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同时人际关系又是社会关系真正的实在现象。其区别是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是两个不同级别的概念,具有不同的理论概括力。社会关系强调现实关系的整体方面,非个性方面,而人际关系则更多地从个体、个性方面来表现现实方面。

人际关系的本质特征——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原因在于:一是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是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二是人际关系际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三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四是个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的。

5、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意义。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凝聚力。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个体的发展。

6、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任务、实践任务:* 理论任务:全面揭示与阐明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分析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弄清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人在人际关系体系中的运作,探讨人际态度、社会知觉、自我知觉、心理控制、人际影响、人际吸引、人际冲突和群体行为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建立人际关系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述语、范畴体系,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依据,为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积累素材。

实践任务: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

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

发展新型人际关系。

7、良好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的三个阶段:注意阶段(由零接触过渡到单向注意或双向注意的定向阶段)、接触阶段(属一般性的人际接触)、融合阶段(由接触而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进入稳定交往阶段。)

人际恶化的三个阶段:冷漠阶段(交往一方把交往视为一种负担,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压力,并伴随交往活动而产生一种痛苦情绪体验。)、疏远(交往者在痛苦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刊而产生一种对交往双方人际关系的厌恶反感情绪。)、终止(交往双方冷漠、疏远的必然产物和符合逻辑的推论是结束人际关系,双方处于完全失去联系的状态。)。

第二章 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1、人际关系的主要心理实验研究。

心理学家莱维特提出四种沟通网络模式。圆形、轮式、链式和Y式传递。

心理学家戴维斯在非正式群体的人际交往中的四种模式。单线型、集中型、偶然型、流言型

人际关系就其结构组成的分类:生活型、劳动型、休息型、学习型、活动型。

美国心理学家梅奥等人对人际关系交往积极性的经典研究:霍桑实验(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和态度调查4个实验组成。)

霍桑实验表明: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最重视人的社会心理方面的满足和工作中发展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的结论有:(1)认为人是社会人,影响积极性的有物质条件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人际关系的影响尤其明显。(2)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降低取决于人际活动的积极性。(3)工人生产量的多少是由社会规范决定的。(4)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非正式群体,它与正式群体是相互依存的,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很大影响。

西方主要人际关系理论。

人际交往理论:符号相互作用论(米德)、自我呈现论(戈夫曼)、社会交换论(霍曼斯)、场合交往论(康波和斯尼格)、T组理论(勒温)。

人际特质理论:代表人修茨

人际激励理论:需要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奥德弗的E。R。G。理论)、归因理论(海德的通俗心理学和韦纳的成就动机归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2、评价符号相互作用论、社会交换论、人际特质理论和需要层次理论。符号相互作用论:又称象征性交往理论,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它旨在分析社会的多元性和冲突性,社会生活的相对开放性,社会结构的不稳定性,主观解释的重要性,道德和社会规则的文化相对性以及自我的社会结构性。其主要观点是:(1)米德把个体看作是相互作用的基本分析单元,强调在人类意义上符号和语言的作用,也就是以交往者在人际关系中担当的角色来估计他人的反应。(2)米德等最感兴趣的是研究个体、群体、社会是如何发出信息、传递信息以及对方对此的反应,符号有两类,一类是具体的自然的符号,另一类是抽象的人为的符号,在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是语言文字符号。(3)米德从人的心理特点出发,受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启发,提出了一个公式:即刺激—符号的意义—反应。反应是以理解语言符号的意义为前提的,交往者需要具有一样的译码系统。(4)米德认为人与人在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可以用模式图表示。符号 相互作用论重视语言符号在交往活动中的作用,强调对他人行为倾向的预测、估计,要求人们按照自己在交往活动中所担任的角色行事,并流行行为效果的反馈,认为客观现实是心理反应产生的源泉和内容,这些都要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把整个社会关系和文化简单归结为符号,过分夸大了外部行为的影响力,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在交往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社会中人们复杂的交往关系简单化,有机械主义的倾向。

社会交换论:是一组解释人际交往活动规律的理论。其思想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强化原则、经济学原则和对策论思想。特点是以奖赏和代价来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并以或双方之间的社会交往活动为主。其主要观点如下:(1)社会交往理论为人际交往活动具有社会性。人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当作是一种简单的经济交易关系,通过这种交换,可以维持交往双方的一种“公平关系”。(2)这个理论认为各种交往关系都会涉及谋划者的报酬和代价。即对方的反应给个体带来的直接的奖赏或惩罚。交往双方总是希望保持账目平衡,获得利益。(3)这个理论认为交往中存在着一种“分配上的公平”原则,这是与他人交往活动后的心理体验。这个理论把人与人的交往降低到动物水平,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把人们之间的复杂的关系简单化,用单一理论来解释复杂的现象,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赤裸裸的交换关系。

人际特质理论: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在个体的人格体系形成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称之为人际反应特质。人际反应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心理学家修茨,他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与别人建立人际关系的愿望和需要,这种需要是与别人建立心理相容的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的内在动力。人们有三种不同类型的需要,构成了三种不同形式的人际关系。这三种需要为:(1)包容的需要,表现为希望和别人交往、交际,有与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愿望。(2)控制需要,表现为在权力上有要求控制别人的愿望。(3)感情需要,表现为在爱情和友谊上同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愿望。

三种需要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表现为:(1)包容需要强烈,行为主动、积极,喜欢与别人交往,愿意积极地参与各种社会活动。(2)包容需要强烈,而且感情需要强烈,就会处处关心别人、爱护别人、尊重别人,在人际关系中重视友谊,受人爱戴。(3)如果只有控制需要,没有感情需要和包容需求,必然争权争利,脱离群众,使人憎恨,从而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人际特质反应理论,重视人际关系的需要及其变化的分析,有助于预测人与人之间可能发生的交互作用,采取适当的配合行为,这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但该理论忽视了阶级关系、社会关系、政治关系及意识形态关系对人际关系的巨大作用。

需要层次理论:七个层次的需要表现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归属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什么是社会测量法?莫雷诺,创立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提示整个群体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的好感、反感、冷漠等情感关系。

社会测量法运用的选择方法有:参数顺序选择法、非参数选择法、非参数简单选择法、参数简单选择法、接纳水平等级分类法。

社会测量法的结果表达方法:矩阵表示法、图示法、数学公式表示法。

社会测量法的不足:无法提示出隐藏在情绪倾向性行为背后的行为动机,易受测量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被试有意隐藏人际选择真正动机时,测量的结果就无法反映真实的人际关系状况。

第三章

态度及其转变

1、什么是态度

个人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是一种心理倾向,具有经验性、对象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组织性和结构性。* 态度的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态度的特性:社会性(态度是在社会生活中经过一定的体验,积累经验而形成的,因而具有社会性,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和影响,属于个人和外界对象关系范畴。)、具体性(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成分所组成的心理倾向。)、稳定性(态度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组成,这三种心理成分互相结合、协调一致。)

态度的功能:顺应功能、认识功能、防御功能、调节功能

2、影响态度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人际影响:个体在社会生活活动中,同伴的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人们往往无意识遵循同伴的观点、意见、态度,这在青少年期尤其明显,而父母、教师、成人的影响力在儿童时期较为明显。因此,态度和人际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人际关系对态度有着 一定的制约作用。个性心理特征:社会给予的奖励或惩罚对人们态度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作用反映在个体心理特征上。如果一个人个性得到了全面和谐发展,态度的形成与发展就容易;反之,则比较困难。个性心理特征影响人际吸引与喜欢的程度。

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个体参与的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对态度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许多人面临一个新环境,加入一个新组织与新群体,就建立了新的态度。而且态度一形成就根受到此群体的共同行为准则的影响和制约,作为群体成员必须共同维护和遵守共同的规章制度,采取一致的态度和行为。此时群体或组织作为参照系对个体发生作用,个体接受对他来说是新的现汇,必定要有新的态度与此对应。

态度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过程,即个体接受社会教化的过程,包括内化与同化两个步骤。

社会化:就是个体学习一系列社会行为,接受社会教化,成为一个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包括两个步骤,即内化和同化。

社会化的含义:一是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潜能或内在可能性,是社会成员的主观性的东西。二是社会群体的压力,是个体所面临的客观性东西。

4、认知失调理论的主要观点(费斯汀格)

①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有三种:认知无关、认知协调、认知不协调

②认知失调程度下列因素影响:认知之间的差异程度;有差异的认知数目,与个体所有协调性认知数目成反比、与认知元素对个体的重要性有关。

③人们会由于失调而体验到一种不愉快的驱力状态,从而产生减少或消除这种压力的动机。改变的办法有:改变认知,增加认知,改变重要性等。

④人们在面临多种可供选择的情况下,会产生认知的不协调的情况,一旦作出决定,不协调就伴随而来,通过改变认知,增加认知,改变重要性等可获得新的心理平衡。

5、转变态度的方法

参与活动法:人们通过参与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人们的态度往往在交往中体现出来,并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启发和教育,从而改变。

登门拜访: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目的的方法。

团体规定论:群体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态度,这是因为个体力求正确,力求安全的需要,也因为个体具有依赖心,自卑自恋。所以通过利用群体规章、准则来要求各个成员,使他们改变态度与群体保持一致。

全面宣传法:一般说,通过正反两方面宣传的结合,有助于改变人们态度。沟通信息法:在态度转变中,信息沟通是一个重要方面。信息沟通有两种重要方式,一为对个体进行信息传递,二是对大众进行信息传递。

6、态度转变中各沟通要素及其作用。

沟通者:可信性(沟通者的专长或权威、沟通者的动机或意图)、类似性、睡眠者效应(由低可信性的沟通者传递的信息并没有马上发挥出全部力量,但经过一段实践后会有较大的效果。沟通的说服力随着时间而增长,这个效应称为“睡眠者效应”(概念))

沟通内容:利用情感(好感、恶感)、组织沟通、呈现观点的顺序、引出结论的方式等都要会影响沟通效果,从而影响态度的改变。

沟通对象:听众的态度、与听众态度的差距及可信性、让听众承诺以及听众的处性因素。

第四章

行动与态度

1、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研究

①失调研究的经典实验——诱导服从实验:费斯订格和卡尔史密斯

实验结果:行为可以影响态度,与个人的态度相矛盾的行为可以改变态度,提供的诱因与态度改变的程度成反比。

前提条件:愿选择、作承诺有责任感、能预期到消极后果。②努力理由研究:我们的努力,是态度改变的关键变量 ③不足阻碍研究: ④决策后失调研究:

2、认知失调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一、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心理学家帮助个体克服范围广泛的个人问题的一种方法。认知失调理论中努力理由研究认为,从事一项活动所付出的努力越多,个体会觉得这些活动越有价值。而心理治疗中对心理治疗的承诺和对治疗效果的相信是心理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设计一些治疗程序,使被试相信治疗是需要努力的,就会增加治疗的效果。

二、儿童教育:不足阻碍研究表明,当我们用温和的劝告时,儿童的已有态度同行为产生失调,已有的态度会得到改变,从而使我们所教育儿童应当树立的正确态度得到内化,这启示我们在教育儿童时,不能采取粗暴的、严厉威胁,甚至打骂的方式,采用循循善诱,耐心说服方法更有利于儿态度的转变。

诱导服从研究告诉我们,当完成与原有态度相反的一特定行为的诱因较小或较弱时,个体会体会到认各失调,表现出一种与行为相一致的态度。用认知失调理论的话说,一种小诱因是解释行为的不充分理由,而诱因过大,或得到的奖励过大时,这种诱因便成为行为的过分的充分理由,产生较少的认知失调,不利于原有态度的改变。

消费行为:认知失调理论指出,与行为有关的过分充分理由具有与希望相反的效果。在决策后失调部分,由于在两个相近的商品中进行选择,会产生购买后失调,一个方法是主动追求信息,来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厂商和商品推销员应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在顾客购买这个商品后,随即以各种方式将有关这个商品的资料及时送到顾客手中,使顾客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并发展成对所选择商品的一种更强烈的积极态度。

决策:当一个人在数个备择方案中选中一个方案,作出了决定。当实行了这个方案之后,发现它是一个拙劣的方案,但他往往会坚持已作出的决定,并出现“承诺升级”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决策后的认知失调。对决策失调后的“承诺升级”现象,可通过其他方法加以预防。如让管理人员把一个项目或设计交给一个小组,而把执行交给另一个小组。

第五章

印象形成

1、人际印象及形成中的三个成分

人际印象即在人们记忆中所保留的有关他人的形象,是认知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对他人的整体印象。

印象形成中已含着三个成分即:认知对象、认知主体及交往情景。

2、印象形成的特点。

一致性:在对人形成印象过程中,人们总把零散的信息资料汇总,形成一个一致的互不矛盾的印象。评估性:在人际印象形成过程事,人们常根据有限的信息对他人作出叛判断,并在这个过程中或之后,进一步对对象作出一定的评估,是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

中心特定作用:在印象形成中某些特定起着中心作用,另一些则起边缘的作用,前者为中心特定。隐含个性理论:普通人有着关于个性中哪些特定互相联系在一起,哪些特定互相没有关系的假设,这些假设称为隐含的个性理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用它们来作出超越所获信息的推论。(概念)

3、人际印象形成中的效应和偏见。*(1)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

优先效应:也首因效应,指的是在呈现顺序中,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

新近效应:有时,在印象形成中不会产生优先效应或优先效应不起作用,相反会产生新近效应,即我们所获得的最新信息会对形成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晕轮效应:一旦,我们对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印象后,会以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有估价他所有的特征或特点,叫晕轮效应,也称光环效应。

定型:即认为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拥有同样的某些特质或特点的信念。它能强烈影响个体加工输入的社会信息的认知架构,会导致对他人知觉和判断的错误。

印象形成的结果——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在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的实验中,教师创造了一种他们期望找到的人,教师期望以一定的方式传递给了学生,而学生则照着做了。)(概念)

当我们对其他人形成了一个印象后,我们常常依据这个印象行动。这个现象叫做“自我实现预言”。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就是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印象管理理论

库利和米德的符号相互作用论,认为人从出生到成人,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由语言、姿态等抽象符号沟通后,能意识到自己的外观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学会了“采用他人的角色”来观察问题,看待自己,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塑造良好印象。

戈夫曼的自我表现论,把社会交往看成是类似于舞台表演,每一个人都按照一定的“脚本”来行动。一个“脚本”是一组经过仔细选择的、能够表现自我的言语的和非言语的活动。一个人在其他人面前出现时,总试图获得社会赞同,以及想要控制社会交往的结果,产生了印象管理。

亚历山大的情景认同论,认为对于每一个社会背景,每一个人际交往的场合,都要存在着一种社会行为,这种行为传递着对这个场合来说是恰当的认同,这种行为形式就叫做情景认同。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都努力创造着对他们自己最恰当的最满意的情景认同。

这三种理论的共同点是其他人常常形成 对我们的印象,并用这些印象来指导我们的交往,所以理解他们对我们的知觉和努力创造一个我们认为恰当的印象,对我们来说是有益的,因而印象管理是际知觉的必然。

第六章 人际知觉

1、人际非言语沟通的主要方式及意义。

方式:脸部表情、目光接触、身体语言。

意义:通过控制自已的诽言语行为,来引起他人的有利反应,提高自已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

辨别说谎的人(脸部细微的表情、说话的声调、目光接触、无意识动作。

2、什么是归因?主要的归因理论

归因:一个观摩者根据外在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归因理论

海德的通俗心理学:人们有两种强烈的需要,一足是形成对周围环境一贯性理解的需要;另一种是控制环境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两种需要,就要预测人们将怎样行动。就一般人而言,都要或多或少能够做到这一点。所以海德认为每一个常人都要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个理论就叫做通俗心理学。(概念)

相应推论理论:独特的、非共同效果,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 容易成为推论的依据。因果归因模型:归因的三个维度:特异性、一致性、和一贯性。

3、常见的归因偏见

行为中心偏见:根据行为,而不太根据行为发生的环境的前后关系作出归因,称着“行为”吞没“场”,也称为基本归因错误。

显着性偏见:人们常常利用他们最容易获得的刺激来解决纷繁复杂的问题或任务。在知觉他人的过程中,一个人或情景的易利用性会成为因果归因的关键。

一致性反应用不足偏见:人们往往忽视一致性反应的信息,即对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妆一个人作出了一种反应时,人们在对此作归因的过程中,不太注意其他人如何反应。

4、归因理论工作者的应用

(1)心理健康,我们韦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中了解到,人们具有的许多问题明显地决于他们对消极事件的解释,而不在于消极事件本身。因此如何解释消极事件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归因训练的一个办法是引导个体改变对失败因果的知觉,把稳定的、内在的原因改变到外在的、不稳定的原因。另一个方法引导个体把原因归于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如努力。

(2)绩效评价,在绩效评价中归因所起的作用,一是它影响了管理人员对下属的评定,二是影响了他们对下属提供的反馈,三是影响了管理人员对下属不良绩效原因的结论,四是影响了管理人员对纠正这些不良绩效所采取的措施。在绩效评价中,由于归因而出现偏见。如管理人员对于他们喜欢的下属,会比不喜欢的下属,作出更偏爱的归因。

(3)冲突,在组织中,对稀有资源的竞争,为权力或影响力进行斗争,长期的满,对岗位的刻板偏见等都要可能引起个体间或群体间的冲突。许多研究证明了影响冲突的多种因素中,归因起着重要作用。

第七章 自我知觉

1、贝姆自我知觉理论 ①人们是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来获得自己的态度,情感和情绪。

②从外部行为得到内在态度,情感的推论过程与用于推论其他人态度,情感等过程是一样;是通过观察自己的外显行为和行为发生的环境进行推论而得来的。

③二者不同的是最初的态度,但最初态度对其后来的推论没有影响。

④前提条件:自愿选择(行为出于自愿),学内在线索模糊,我微弱时,才利用行为来推论自己的态度;当缺乏有关个人态度的外在反馈准时。

2、情绪比较和情绪归因

情绪比较:在判断我们情绪是否恰当时,人们会进行常进行社会比较。

情绪归因:詹姆斯认为情绪有两部分组成——情感的和认知的。在一个情绪反应中第一件发生的事对生理反应的一种体验,然后是用获得的认知或信息去加以解释。沙赫特等认为情绪由两个因素组成即生理上的激起和认知标签。

3、自我知觉编见 ①行动者与观察者编见

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自我,情景因素,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原因。②自我服务编见:成功归因于自己,把失败归因为环境。

③启示,行动者与观察者的归因偏见启示我们要辩证地、历史地、全面地看待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和作出推论。自我服务偏见告诫我们切不可犯主观主义的错误,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别人或环境条件。

4、自我障碍: 个体为保护自尊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所采取的一种归因策略,其性质是,行动者在情境中导入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通过引起人们注意影响行为的多种可能的原因,从而使每个原因行的归因中所起的作用打上折扣。

5、习得无助与心理健康

当人们经受了极端严重或持续紧张后,即使事件完全在人们自己控制之下,他们也不努力去控制,而是觉得希望测落无所作为,这种心理状态称作习得无助。

习得无助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三个问题:

①动机上,无助的人不再努力采取必要的步骤来改变这种结果。②认知上,无助的人不去学习能有助于摆脱不良结果的反应。

③情绪上,习得无助能产轻微或严重的状郁症,这取决于三个

内在性——外在性、普遍性、稳定性。习得无助模型是归因治疗的一个基础,干预的四种方法 ①引导改变对结果的评价。②改变认知的目的指向性 ③改变一个人的期望,变不可控为可控的期望。

④改变一个人对失败的归因,将内部的整体的、稳定的归因改变为外部的、特殊的、不稳定的归因。第八章

自我导向

1、自我控制

是个人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运用符号工具,通过自我意识而达到的。(人所持有的,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象)。

两种理解:传统的自我控制;采取社会所能接受的行为自我。

自我作为动因的自我控制。

2、自我导向中目标的寻找与选择。

3、自我实现:个人潜能获得最充分的发挥,有人际关系方面包括融洽良好的,积极的人际交往,恰当、完美、令人向往的人际关系。*

5、自我实现过程中强化运用

①强化和强化方式:强化是能加强或减弱我们行为效果的任何东西。强化形式主要有:积极强化、消极强化、厌恶式强化。

②强化方式的选择原则:一是它必须能加强个体的行为,一般以个人经验为向导。二是个体用的强化方式必须是立即可使用的,三是强化方式应是强有力的,即强化的结果必须是有效的,能指导个体去实施,并产生良好的结果。

③强化方式的运用

1)及时强化

2)利用视范帮助,运用记号等方式来填补强化直接经验间的空隙。

3)制订强化的实施计划

第九章

人际影响

1、遵从,遵从的种类

遵从:是由于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我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群体压力,真实的或想象的)* 种类:人类行为可分为遵从与非遵从,非遵从又可分为“反模仿”和“非模仿”两种。遵从行为有:简单服从(个体保留他的个人观念而自反改变其公开行为)和内心接受(公开行为又在和下态度

与群体相一致)两种。

2、遵从的群体理论,阿希与凯利 ①群体一方面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一大来源,对我们来说具有信息性压力,另一方面群体有它的规范,对其成员形成规范性压力。“规范性压力”:服从其他人的积极期望的一种影响力。

②两种不同形式的遵从 信息性压力——内心接受 规范性压力——简单服从

3、遵从研究的基本范例:谢利夫的自主运动范例,阿希范例。

4、影响遵从的因素:

①个体特点:总的结果、个体能力、性别差异、文化差异等都要会影响个体的遵从。一般来说具有下列个体易被感到没有被群体完全接纳的个体;期望继续与群体打交道的个体遵从。

②群体特点:群体规模,阿希发现当群体规模增加至4个“助手”时,遵从程度增加了。

群体的一致性,群体中只要有一个偏离者都要会剧烈地减少遵从的程度。

③任务特点:任务的难度,模糊的困难的任务与容易的、清楚的任务相比,人们在完成前者时表现出更大的遵从。

5、偏离与独立理论,对抗理论,去个性化理论(去个性化的概念是指处在群体中的个体不是以个人的方式来行动而是溶化于群体中,丧失个体可辨别性的一种状态),个人特质信任学分理论。

6、感染、模仿、时尚的涵义

感染:在感染发生之前,必须存在四个条件,观察者受到激励,想要以一定的方式行动;观察者知道如何完成这种行为,但是没有完成它;观察者看到了一个榜样完成了这种行为;观察了榜样之后,观察者完成了这种行为。

模仿: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仿效他人行为举止而引起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其目的是使自己的行为与之相同或相似。是人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实现个体行为社会化的基本历程之一。

时尚: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上或一个群体中普遍流行的,并被大多数所仿效的生活方式或行为 模式。

7、社会对个人的影响

社会舆论,实质上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众人对普遍关注的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公开表达的一致意见,或者说是信息沟通后的一种共鸣。

牢骚现象,是一种情绪表现形式。当意见得不到采纳、一种状况独不到改善时,舆论就转化为牢骚。或者说,牢骚是一种特殊的舆论,它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风气,是指社会上或某个群体内,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相仿效和传播流行的观念、爱好、习惯、传统和行为。社会助长与社会惰性,社会助长是指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可以促进行为效率的提高。社会惰化意味着在群体活动中个体作出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情况。

第十章 利他行为

1、利他行为的概念。是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其含义是:

一、利他行为的目的是有益于他人。

二、利他行为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

三、利他行为是不期望任何形式的报答或奖励的行为。

四、利他行为具有自我牺牲性。其中最主要的是第三个特征。

2、旁观者效应。是指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其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

3、利他行为的理论主要有生物学理论、社会规范理论、学习与模仿理论* 社会规范理论认为:利他行为产生的原因是社会规范的作用,是人们按照社会规范来行动的结果,与利他行为有关的社会责任规范(是我们对于需要帮助的人负有社会责任,我们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和回报规范(指人们应该帮助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不应该伤害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

学习模仿理论:认为利他行为的产生是由于这种行为在过去受到了强化,这种强化可以是直接的经验,也可以是对将来的奖励或惩罚的期望。影响利他行为的主要因素有:可通过奖励和惩罚来改变利他行为的概率;利他行为本身是一种强化来源;利他行为受奖励与代价的同时影响,在任何激起水平上,利他行为最可能发生在奖励高而代价低的场合;利他行为 也可由模仿而学得。

4、影响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

旁观者效应:个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单个人时与同其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

情景的模糊性:任何增加情景模糊性的因素都会抑制旁观者采取有效的利他行为。

榜样人物的作用:不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助人行为,还是紧急事态下的助人行为,榜样都起着重要作用。求助者的特点:求助者的依赖性、亲密关系和吸引力、类似性和责任都要影响利他行为。

5、影响利他行为的助人者个体因素

助人者的心境,一般来说,助人者在心境好时更可能帮助人。但消极心境与利他的关系更为复杂,历时促进利他行为,有时阻碍利他行为,有时没有影响。

同情和内疚,自己引起的损害,产生了内疚,会增加利他行为,看到别人受到损害,产生同情也会增加利他行为。

责任和承诺,个体觉得有责任和作出过承诺会影响利他行为。个性,与利他行为有关的个性特点是赞同需要和公正世界的假设(是指相信世界上总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一种信念,它使个体可能不去帮助别人,因为他认为受害者是“罪有应得”;也可能使个体帮助别人,因为他认为对方是一个好人,好人理应得到帮助)。

第十一章

人际吸引

1、人际吸引,是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

2、人际吸引的主要理论。

一类是强化理论,强调我们对周围世界评价时的情绪反应,视个体为非理性的、非逻辑性的,该类理论代表有强化理论、相互作用理论。

强化理论以“强化”概念为核心,提示情感强化和人际交往之间的关系。克洛拉等人认为,评价任何事物是基于其所引起的肯定或否定、满意或不满意的情感评价,以 及由此激发的对交往者喜欢或厌恶的程度,产生好感或恶感的情绪,这是进行第二次交往基础。还认为人际吸引的大小和奖罚有相应的关系。

另一类认知理论,强调对周围世界评价时所经历的思维过程,视个体为理性的、按逻辑办事的,该类理论的主要代表有阿伦森提出的得失理论。

得失理论认为,在人际关系中一成不变地讲好话并没有象先讲坏话然后讲好话来得更吸引人,这种先贬后扬的吸引效应就是有际关系中存在的“得”与“失”现象,和谐人际关系际关系就是要使这种“得”与“失”达到平衡。

梅特认为这种得失是否得当,还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得失评价应是谈论到同样的人格特质或事物,明白显示出批评者态度有了改变,二是态度改变必须是逐渐的。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情境因素:交往距离、交往频率、交往中的集群性和个体的体验性。

个人特质因素:是导致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包括:外表和容貌,对首次交往的人来说是一个重要吸引因素;才华和能力,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个人越有能力越受人喜欢,比外表与容貌更为重要;个性品质,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且这种吸引力是持久、稳定而深刻的,受人喜欢的品质主要有真诚、理解、正直、乐于助人、友好等;类似和互补,会影响人际吸引的深度与强度,因为类似性具有一种增强作用、能保证态度正确的基准、能版预期的报偿、能被作为一个同一体而感受、能验证自身的能力和才干。

1、自我暴露:是向别人讲心里话,坦率地表白自己,陈述自己,推销自己。

第十二章

人际合作与冲突

西鲍和凯利提出的社会交换论的主要观点。交往的满意程度不仅与交往的结果(结果=奖励-代价)有关,还受以下两个因素的影响。

比较水平:个体从一定的交往关系中感觉到的应该获得的结果,这种结果的值受该个体所了解到所有交往结果的影响。比较水平决定了交往的满意程度。

选择比较水平:选择比较水平的值依赖于他认为他能目前可供选择的最佳交往关系中获得的结果,决定了个体是否继续交往。

研究合作与冲突的类型

社会两难情境:指的是自私的行为产生个体的得益,但可能导致集体的损失这样一种情境。在该情境中的个体,竞争行为将比合作行为产生较大的得益,但是,如果所有个体都要进行使用而不竞争的话,所有人都要会获得更大的益处。

研究运用的两难情境主要有:模拟社会两难情境、公共利益两难情境、囚徒两难情境。影响合作的主要因素

回报,人们常对合作行为 作出合作反应,对竞争行为作出竞争反应。

对他人动机的知觉,我们决定是否合作,取决于我们对他人内在动机的归因,认为合作是出于真诚动机,同认为合作是出于别有用心,我们更愿意同前者合作。

沟通,有效沟通是更生合作的一个前提条件。

威胁,对合作行为特别有损害的沟通是威胁,这种威胁包括一些警告,群体规模,群体规模的增大会出现责任分散效应。个人倾向性等

冲突及人际冲突的种类。

冲突:一个人被驱动去作两个或更多个互不相容的反应时所处的状态,是个人内部冲突;由于实际的或希望的反应的互不相容性而产生的两用人才个或更多个社会舆论成员间的紧张状态,是人际冲突。

人际内部冲突:接近-接近冲突、回避—回避冲突、接近—回避冲突、双重接近—回避冲突。人际冲突:“零—总和”冲突、“非零—总和”冲突 冲突产生的原因及管理

原因:对稀有资源的竞争:归因、报复、信息沟通不良。

人际关系心理教案 篇7

关键词:中职生,人际关系心理问题,调查辅导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我们成立课题组对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和黄河科技学院两所学校多专业246名中职生进行调查, 一年级124人, 二年级122人。采用《青少年心理自我鉴定表》问卷调查形式, 调查学生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状况。

二、调查结果

上表显示, 人际关系变化不适应二年级学生21人, 占16.53%, 一年级17人, 占12.78%) ;不能留心人际环境变化二年级学生37人, 占27.82%, 一年级23人, 18.11%;缺乏对别人的内心情感体会方面二年级学生19人, 占14.96%, 一年级学生11人, 8.27%。从其他几方面结果来看, 学生普遍存在人际关心困扰。

三、调查分析

课题组分析造成中职生人际关系不适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人生观不同

由于社会、家庭环境及主观努力不同, 使中职生在人主观的某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从而导致了他们对一些问题看法相悖。

2、社会认知偏差

人的态度和行为直接受社会认知的影响, 出现社会认知偏差, 容易导致一定的心理定势, 不能客观地对待人和事, 结果表明被调查学生有51人做多数人反对的事, 占调查总数的15.62%, 说明部分学生因认知偏差, 使自己的行为违背多数人的意愿。

3、个体行为习惯的差异

因生活环境和经历不同, 在生活、学习等行为习惯上必然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会使一些学生相互不适应而滋生不满。

4、不良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品德修养的差异

部分学生不愿敞开心靡, 喜欢自我沉思, 对他人缺乏信认, 久之, 产主孤独感。从人际关系困扰的具体内容中, 发现学生的人际困扰中, 最为严重的是与父母的关系问题, 占53.2%。主要表现为与父母间缺乏理解和信任。同学关系是中职生人际烦恼的第二大问题, 占30.5%。从学生回答中发现, 学生内心有强烈的交友需要, 但不知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磨擦、忌妒、歧视、误解、猜疑等。师生关系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不能公平对待学生, 对学生不够理解、不够真诚、不够关心。

四、辅导策略和方法

1、教师应为学生做好人际交往示范

教师生活中的交往态度、水平、方式都会影响学生对老师的看法, 影响师生关系的发展。所以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 为学生做好人际交往的示范。

1) 克服对学生的偏见, 相信学生都有求好心。教师要实事求是地、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信息, 切忌一叶障目, 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2) 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学生要一视同仁, 处理问题要公正、公平, 奖惩要适度, 这对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

3) 交往动机要纯正, 方法要恰当, 给学生提供从事交往的良好经验。教师间的交往应充满合作、互助、团结和友爱的心理气氛,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相互尊重、相互支持, 以免对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污染。

2、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解决同学间的矛盾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一是教育矛盾学生双方应自我反省, 冷静处理, 保持适当的距离, 主动示好, 适当弥补过失。二是学会正确看待他人的缺点和不足。三是引导学生把握人际交往的平等、互利、信用、相容等原则。

3、教师应协调解决好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代际冲突

1) 教师应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 有效沟通, 交流教育心得, 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必要时做好家长的心理辅导。

2)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与父母的冲突, 科学分析原因, 从心理上认识到代际冲突存在的客观性。

3) 教给学生正确处理代际冲突的做法。引导学生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意见, 与父母求同存异, 正确认识父母的心理特征, 主动理解、尊重父母。

人际关系心理教案 篇8

[关键词] 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心理危机;干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07-0030-02

一 概述

1 对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的阐述

目前对于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并没有一个相对来说较为明确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在对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对其的含义的认定也有一定的差别,但是各种定义中的主体部分都是把宿舍人际关系定义为一种精神关系。这种精神关系的体现形式有很多,其大都把知识、语言以及情感等作为表现的载体。此外也有学者把宿舍人际关系定义为一种心理关系,这种心理关系的形成主要来自于室友之间的交流互动的过程。宿舍在大学生生活与学习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可以说宿舍之间的氛围与成员之间的交往情况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成长。一般情况下同一宿舍里的成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大都以同伴形式存在,其大都会共同完成吃饭、上课等活动,这更加体现出了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在本文中我们所研究的宿舍人际关系指的是同宿舍成员在交往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心理联系。

2 对心理危机含义的分析

为了更好地对心理危机进行研究,相关学者把心理危机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别,此外我们只对大学生常产生的几种心理危机类型进行研究。由于大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特性,发展性心理危机是最常出现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危机类型,所谓的发展性心理危机就是由于大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方式被改变所引发的一种心理失衡,像大学生刚步入大学校门,对于大学生活以及学习方式的不适应等可能会诱发发展性心理危机现象的产生。

境遇性危机主要指的是不可预测的重大事件,一般情况下这些事件往往会超过个人的控制范围,譬如交通意外的发生、个人或者其亲属重大疾病的产生等。相关研究表明,如果大学生心理危机不能够及时被处理,那么其给大学生的成长带来的影响将是极为重大的。心理危机的产生极易导致大学生产生消极、焦虑甚至自暴自弃等心理,这对其正常生活的进行是极为不利的。

二 大学生宿舍人际交往问题产生的原因

1 大学生对于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

由于大学生一般都需要脱离自己的安逸的环境而投入到全新的环境中,这种转变可能会导致一部分的学生不能够适应,这种心理上的落差会导致其在宿舍交往过程中保持谨慎以及自我保护的状态,进而不能够主动加入到宿舍交往过程中。长此以往必然会使得个体和宿舍整体不能够实现和谐统一,这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2 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会诱发宿舍人际交往问题的产生

就大学生而言宿舍就像是一个公共的舞台,而各个个体在舞台上的表现形式是有很大不同的,不同学生的爱好、习惯也大都不同。如果宿舍成员不能很好地处理个体特异性和整体性的关系,那么就可能使得宿舍生活处于失衡的状态,这可能会成为宿舍矛盾爆发的导火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证是极其不利的。因此相关的人员必须树立公共意识,在遵循和谐相处的原则之下进行个体特性的发挥,这对于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建立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3 利益问题诱发宿舍人际交往危机的产生

众所周知,大学是一个充满竞争与机会的平台,同宿舍成员随时都可能转换为竞争对手。不可否认,合理竞争活动的开展不仅不会对宿舍成员关系造成影响,还可能会进一步促进宿舍成员之间的融洽程度。但是一部分大学生不能够很好地处理这种竞争关系,其可能会为了自身利益的获得而采用各种不合理的竞争方式。譬如利用关系进行非公平的拉票等,这种方式必然会诱发宿舍成员之间矛盾的产生,对于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建立是极其不利的。因此,不合理竞争也是导致宿舍人际关系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

三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方面存在的不足

1 高校没能够充分意识到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

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相当一部分的高校还没能够意识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必要性,其大多数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在深度以及广度上都不能够满足于现代大学生的需求,进而导致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作用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此外就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状况来看,当学生产生心理危机时往往只会向辅导员寻求帮助,但是辅导员在心理领域上的专业性是不足的,这对于心理危机干预作用的发挥有着极大的影响。高校对于心理危机干预重要性认识的不足将会导致其在心理危机干预的投入方面不足,进而限制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措施的推进,这对其作用的发挥有着极大的影响。

2 心理干预机制不够完善

就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情况来看,现行的干预机制还不够完善,很多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的过程中都缺乏后干预这一环节,进而使得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活动不能够顺利推进。和其他类疾病不同,心理问题的产生往往会有很长的一段形成期,因此其具有一定的反复性,一次、两次的心理干预活动的进行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学生心理危机程度,但仅仅通过这些措施让大学生摆脱心理危机是极其不现实的。因此,后干预就显得极为重要,只有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之后及时对其进行引导,让干预过程能够持续进行,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大学生心理危机复发的可能性,这对大学生健康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3 学生不了解心理危机干预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对于心理危机以及心理危机干预的认识都十分有限,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不知道及时寻求专业心理辅导员的帮助,这会使得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够及时被解决。大学生对于心理知识以及心理危机干预认识的缺乏,将直接导致其自身心理问题的加深,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四 促进大学生宿舍中人际关系心理危机干预作用发挥的措施

1 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

大学生拥有乐观积极的心态是预防其出现人际交往问题以及心理危机的最重要的措施,只有大学生自身足够积极乐观,其在面对问题以及矛盾时才能够以正确的态度与方式对其进行解决。高校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对于学生的心理情况进行了解,然后根据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地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大学生参与相关教育的积极性,高校也要注意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尽可能增加相关教育的趣味性,让大学生能够在快乐的氛围内完成自我性格以及精神的建设,这对于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几率的降低有着重要作用。

2 加强学生对于心理危机干预知识的了解

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措施不能够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大学生自身的危机心理干预知识缺乏。因此,相关高校必须把心理危机知识的普及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高校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措施向大学生宣讲和心理危机干预有关的知识,让其能够意识到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为相关心理危机干预措施的采取创造一个相对来说比较良好的条件。此外,在心理危机干预知识宣讲过程中,相关人员也应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尽可能地鼓励大学生能够正视心理问题,而不是采取逃避或者其他极端的态度或者方式。只有学生充分理解了心理危机以及心理危机干预,其才可能在出现心理问题或者宿舍发生矛盾时,才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这对于相关心理危机干预活动的推进有着重要的作用。

3 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纵观我国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情况,整体上我国还没能够构建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相关干预措施作用的发挥造成了阻碍。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积极采取措施推进现有的心理危机干预措施的完善,为大学生宿舍矛盾的解决创造条件。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完善的过程中,高校可以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处,给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途径。此外,高校也可以建立专门的心理服务小组,让其能够以宿舍为单位定期对于各个宿舍进行走访,及时地对于大学生的心理情况以及宿舍的人际交往状况进行了解,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地对相关大学生以及宿舍成员进行引导,把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及宿舍之间的矛盾控制在最小化状态,为和谐宿舍关系的建立以及学生心理危机的控制奠定基础。

4 推进反复干预的进程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并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其大都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的过程中也要循序渐进,对于同一学生进行多次干预,尽可能使得大学生心理危机再次复发的可能性能够被控制。此外,高校也应该注重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后相关措施的采取,及时对被干预的学生进行情绪上的疏通与引导,让其能够逐渐从心理危机中摆脱出来。另外,相关的人员也要对这些被干预学生的信息进行记录,并根据信息对学生进行回访,一旦发现学生出现心理危机反复的现象,就必须再次对其采取干预措施,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恢复创造条件。

总之,大学宿舍和谐人际交往关系的构建,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保持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高校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良好的心理健康更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当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相关人员要及时对其进行干预,这对于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来说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高校必须把其作为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积极采取措施对现有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进行完善,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作用的发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沈辉.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角色定位[J].

中国青年,2014(11).

[2]王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新探[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

2015(9).

[3]陈佳薇.基于朋辈宿舍心理委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

上一篇:励志早安心语 微博下一篇:英语专科求职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