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中心组会议记录

2024-06-06

理论中心组会议记录(精选8篇)

理论中心组会议记录 篇1

时间:2012年1月20日

地点:1号会议室

人员:吕龙海、杜遵海、杨锁振、孙军、赵宗岩、穆玉辉、孙传林、李全瑞、孙远庆、蒋传田

列席人:李刚、张文、王蔚文、梁鹏、纪明慧

主持:杜遵海

内容:

一、传达肥矿集团公司党委集团公司1月19日召开的2012年工作会议暨春节团拜会精神

1月19日,肥矿集团公司党委、集团公司召开2012年工作会议暨春节团拜会,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省管企业负责人会议和山东能源集团2012年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研判形势,理清思路,部署今年,动员矿区上下解放思想,团结一致,锐意进取,争先进位,巩固发展“十二五”开局良好势头,努力把各项事业提升到新水平。孙廷华作重要讲话,朱立新、张玉海分别作行政和党委工作报告,陈勇国主持会议。

二、杜书记提要求

要认真学习贯彻好肥矿集团公司党委、集团公司2012年工作会议精神,尤其是孙廷华书记的重要讲话,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围绕提产量、快建设、调结构、增效益、保安全,推进思想解放,推进实践创新,推进管理升级,确保各项工作有新的更大发展。要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干部带头执行各项廉政规定,维护企业和谐稳定。

三、吕董事长讲话

理论中心组会议记录 篇2

12 月25 日, 山东省轻工联社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 (扩大) 会议, 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干部、直属单位班子成员, 观看了监察部副部长王令浚就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所作的专题辅导报告视频。联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邱青森及班子成员出席会议, 党组成员、监事会主任柴本成主持了会议。

王令浚在报告中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高度, 对《准则》和《条例》出台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内容特点, 相关条文规定的丰富内涵、理论依据、实践基础, 以及在工作中如何掌握和执行等方面, 作了深入阐述和权威解读, 对贯彻实施《准则》和《条例》提出了明确要求。使大家从理论和实践层面, 对《准则》和《条例》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解和把握。

会上还传达了《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16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 安排部署了2016 年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等事宜。

理论中心组会议记录 篇3

7月5日,省农委党组召开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议,集中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省农委主任任克军,驻委纪检组长、监察专员王峻岩,副主任刘丰艳、于强、柳涛,副巡视员吴国良出席会议,省农委机关各处室、直属事业单位领导参加此次学习。

会上,王峻岩首先宣读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与会人员全面系统地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省农委领导班子成员在会上发表了自己学习的心得及体会。

任克军主任就如何学习好、贯彻好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提出了要求:

一是要认真组织学习,深入理解内涵,准确把握精髓。学习贯彻好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首先要在领会精神的实质、把握精髓上下功夫。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回顾我们党90年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总结了党和人民创造的宝贵经验,提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任务,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方针,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件。讲话全面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阐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思想深刻,内容丰富,对我们做好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具有重大深远意义,对于我们加强机关党的建设,统筹推进“三化”进程,实施“三动”战略,落实和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全面建设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实现科学发展,全面振兴富民强省的重要任务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全委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要把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各处室、各事业单位要组织集体学习,领会讲话精神实质,理解讲话提出的重大理论观点,全面把握讲话中提出的各项工作要求,要把讲话作为近期各级党组织学习的内容。

二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努力把学习效果转化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实际成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紧密结合坚持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紧密结合本处室、本单位的工作实际,注意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干部群众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要把学习和创先争优紧密结合,要把学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主要内容。在抓好学习的基础上,着眼加强和改进工作,切实把讲话精神落到实处,有力推动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推进机关党的建设各项工作。

三是以学习讲话精神为契机,努力在激发内动力上下功夫,以着力加强党的理想信念培养,用党的理想信念和伟大精神激励斗志。我们要用自身的先锋表率作用和自觉行动来激发做好“三农”工作的热情。加强党的作风传承,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要切实加强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知民之所思,查民之所虑,集中群众的智慧,做出正确的决策。要自觉地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千方百计地办好符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

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从严治党,保持党的纯洁性。全委各级党组织及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和群众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时刻牢记“两个务必”。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永葆共产党的政治本色。

五是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进一步推动全省农业农村经济科学发展,跨域式发展。要集中精力抓好全省农业农村的工作,坚持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来,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发展上来。围绕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富民强省的主基调,坚定不移推进“三化”进程。千方百计做好“十二五”的各项工作,千方百计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历史的跨越。

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会议主持词 篇4

XXX

(2014年1月22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在部门、人员调整之际,在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之际,今天把大家召集在一起,组织新的第一次党工委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说明今天的会议非常重要,由于内容比较多,时间可能比较长,希望大家耐心听讲,认真领会,注意会场纪律。

今天的会议共有四项议程:一是XX主任传达新区“平安XX”会议精神;二是学习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三是观看《县委书记腐败案例透视》录像;四是由我就如何强化部门职责配合、提升行政效率作案例分析。

下面进行第一个议程,由XX主任传达新区“平安XX”会议精神,大家鼓掌欢迎。

————

下面进行第二议程,学习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请放视频。

————

下面进行第三个议程,观看县委书记腐败案例透视》录

像。

————

下面进行最后一项议程,受XX书记委托,由我就如何强化部门职责配合、提升行政效率作案例分析。

————

刚才,XX主任传达了新区“平安XX”会议精神,就如何办事处平安建设提出了几点要求。我们还观看了两段视频,就如何强化部门职责配合、提升行政效率作了案例分析。下面,就如何贯彻落实好此次学习会议精神,我再强调几点。

一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会议开过了,不表明弄清楚了,我们回去以后,还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达到入脑入心,尤其是总书记在中纪委十八届三次全会上的讲话,我们更要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反复学习,坚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二要对照工作,抓好落实。我们每名同志,都要自觉提高政治觉悟,增强赶干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按照上级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以“五好”为总抓手,将此次会议精神细化为做好工作的具体举措和精神动力,将工作谋划好、落实好,全面推进XX小城建设。三要加强检查,严肃纪律。总书记强调“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要说到做到,有纪必执,有违必查,不能把纪律作为一个软约束或是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纪工委要对落实八项规定和相关制度情况进

行督促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要严肃按纪按规处理。四要保持警惕,推进平安建设。创建“平安XX”的任务繁重而艰巨,但为群众打造一个平安的生活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临近春节,人员思想变化大,而天气又比较干燥,各种不利情况都可能发生,我们必须保持十二分的警惕,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各单位都要行动起来,相互配合,执法部门更要主动作为,把 “平安”的各项工作想深想细做实做好,让群众过一个快乐、详和的春节,让群众有一个平安美丽的生活环境。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合家幸福、马年吉祥。

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上的讲话 篇5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 : 深入学习党的和十八届一中、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防骄破满,拉高标杆、跨越赶超,朝着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阔步迈进,不断开创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新局面。

之所以选择这一主题,是因为从沿海开放到沿海、沿江、沿边的全方位开放 , 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 到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建设 ,国家推进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在不断提升 。 城市 战略定位是引领城市发展的核心,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发展取向 、 发展模式和 发展高度 。 从国家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到安徽首个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规划》、合芜蚌自主创新 综合试验 区上升为国家层面,再 到最近的《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十年来合肥在国家战略 布局 中出现频率逐渐增加,功能定位日渐清晰,地位作用不断 强化 。特别是,《 指导意见 》 对合肥 发展 赋予新的战略定位,为在新的起点上 推动 合肥 又 好 又 快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 指明了前进方向 ,这既是对合肥近年来科学发展、跨越赶超的充分肯定和鼓励,也是对我们能力、素质、作风和意志的大挑战、大考验。省政府也即将出台《安徽省贯彻〈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实施方案》。下面 ,我重点讲四 点意见 。

一、鉴古知今,深刻把握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对合肥 的重大 战略 意义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要落实好 《 指导意见 》 赋予合肥的战略新定位,就必须深入剖析历史脉络,准确研判当前形势,深刻明辨未来格局,充分认识 长江经济带对 合肥 乃至 安徽 的 重大影响。

从历史渊源看, 这是安徽重塑辉煌的战略新起点。 从明初设立南直隶(1364年),到清朝顺治十八年改南直隶为江南省,再到康熙六年(1667年)苏皖分省,安徽属于长三角的历史长达300余年。分省后,安徽仍是全国较发达的省份之一。近现代以来安徽发展逐渐衰落,这既与基础条件、产业选择等有关,也与国家战略定位密不可分。在地理上,安徽隶属华东地区;上世纪80年代建立上海经济区时,安徽位居其中;只是在国家实施沿海开放战略之后,苏浙沪被视作东部地区,而安徽则被划入中部地区,此后与沿海省市差距迅速拉大。面对巨大的发展差距,安徽不断思考融入长三角发展的战略路径。从上世纪90年代的“开发皖江、呼应浦东”开始,历届省委省政府始终把“推进东向发展、加速融入长三角”作为坚定不移的战略取向。 《指导意见》明确把安徽 整体 纳入长三角,既是 国家战略的重大调整, 也 是 对历史 渊源 的尊重回归, 更是 安徽 重新 崛起的历史机遇。 合肥作为省会城市,必须树立自觉的历史担当意识,为 继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为 安徽跨越 赶超 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从现实联系看, 这是合肥发挥区位优势的战略新契机。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长三角城市群已进入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安徽作为毗邻东部沿海的省份,与长三角地区经济联系十分紧密,历来是苏浙沪 产业、资本 转移 的首选目的地。从合肥来看,20xx年,到位的省外资金有四成来自长三角地区(苏浙沪)。合肥成为与南京、杭州具有同等地位的长三角城市群三大副中心之一,有利于加速合肥与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有利于合肥参与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加快产业创新转型升级;有利于构建区域生态安全体系、引领大湖治理开发。同时,长江经济带实施东西双向开放战略,合肥处于长三角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结合部,是承东联中启西的重要枢纽,在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格局中将会发挥更大作用。

从长远发展来看, 这是合肥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战略新方向。 面向未来,城市群将成为参与全球竞争与国际分工的基本地域单元,深刻影响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地区,是我国第一大经济圈和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正在 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指导意见》赋予合肥的战略新定位,丰富和拓展了“大湖名城、创新高地” 的建设内涵,明确了国际化的重要方向。 打造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提升 合肥 都市区国际化水平,将有利于合肥 更好更快 地融入全球产业链和市场体系,全面提升城市发展层 级和区域竞争能力 ,进一步扩大国际知名度和对外影响力。

从国际经验来看,这是合肥参与新一轮区域竞合的战略新考验 。 由沿海溯内河向纵深腹地梯度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规律,也是许多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经历。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开发,推动了美国的强势崛起;莱茵河流域的发展,促进了法国、德国和荷兰的长期繁荣。但流域的兴起,并不等同于城市的崛起。底特律是著名的汽车城和“音乐之都”,虽然坐拥北美五大湖航运之利,但由于城市转型未能与时俱进,最终走上了破产之路;鲁尔区是整个欧洲的“工业心脏”,紧邻莱茵河黄金水道,但上世纪50年代也因产业竞争力不足,一度走向衰亡的边缘。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11个省市,实行全方位开放开发战略,这是对区域竞争格局的重新洗牌。流域内许多城市都在纷纷行动、抢占先机。比如,重庆借助渝新欧铁路大通道,搭建国际经贸平台,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成都出台了《国际化城市建设行动纲要(20xx—20xx年)》,确定了5个年度主题和20项重点工程;武汉编制了国内首个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加快建设6个方向的复合型快速通道。新一轮区域竞争如同逆水行舟,如果我们能抢抓机遇、明晰定位、快速行动,就能有效集聚资源,实现赶超;否则,就会丧失机遇,扩大差距。

二、 继续 防骄破满, 不断增强建设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近年来,合肥始终坚持又好又快发展,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十一五”时期,全市GDP年均增长17.9%,高居全国省会城市榜首。“十二五”以来,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保持2位数增长,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领跑“长三角”中心城市。合肥经济总量以每年1—4个百分点的速度不断缩小与宁、杭之间的差距,相当于南京、杭州的比重分别从的54%、46%提高到20xx年的58%、56%。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持续提高,为建设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提升都市区国际化水平奠定了基础,增强了信心。但同时,我们一些干部也因此产生了沾沾自喜、夜郎自大的心态,出现了小进即满、干劲衰退的现象。

自己跟自己比,合肥的发展变化是巨大的,但是与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特别是与《指导意见》赋予合肥的定位相比,差距依然很大。《 指导意见》对合肥战略定位有许多新提法新表述,最重要的是五个关键词。 第一,交通枢纽, 明确把合肥建设成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第二,副中心, 将合肥与南京、杭州并列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副中心; 第三,都市区, 在国家文件中首次提出建设合肥都市区; 第四,国际化, 把提升国际化水平作为合肥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第五,开放高地, 提出把合肥建设成为内陆经济开放高地。对照以上战略新定位,审视发展的现实基础,我们没有一丝一毫自满的本钱。比如, 从交通枢纽看, 水陆空立体联动、多式联运体系还有待提升,与“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衔接”要求有较大距离; 从都市区建设看, “1331”城市空 间布局还未成型,城市功能格局、空间形态还不够完善,城市的辐射力、吸引力不强; 从国际化水平看, 国际化经济体系尚未建立,在国际性经贸文化交流、商务活动、国际性组织和机构数量,以及容纳国际人士生活的配套服务功能等方面,与国际化都市仍有巨大差距。

继续防骄破满,就是要看到差距、寻找差距。尤其是把合肥定位为与宁、杭同一层次的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差距是全方位的,仅仅从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历史起点的差距。 纵观历史,合肥长期是县城格局,真正作府治、州治的时间只有587年。由于一直未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行政管理区划,无法形成持续的发展模式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到解放前夕,合肥建成区仅5平方公里, 5万人口。而南京是一座具有24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十朝古都;六朝时期,南京人口就已达100多万,成为当时江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杭州,在唐代就已经成为货物集散地,与广州、扬州并列为我国古代三大 通商口岸 ;到了南宋,杭州的发展繁荣达到鼎盛时期,位居世界前列。

第二,发展实力的差距。近年来,虽然合肥的发展速度快于宁、杭,但发展水平的差距依然很大。 一是经济体量的差距。 今年上半年,合肥GDP 2154亿元,只相当于宁、杭的一半。根据上半年经济数据测算,合肥增长一个百分点对应GDP 20.4亿元,大约相当于南京的2/3、杭州的1/2,由于我们基数小,宁、杭增长一小步,我们要迈出一大步才能补上。 二是人均水平的差距。 按照常住人口统计,20xx年,合肥人均GDP不到1万美元,相当于宁、杭的三分之二;合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省会城市第13位,宁、杭分居省会第2、第3位;合肥农民人均纯收入居省会城市第17位,宁、杭分居省会第4、第2位。 三是发展阶段的差距。 20xx年,合肥三次产业结构为5.3:55.3:39.4,仍然处于以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宁、杭三次产业结构分别为2.5:43.1:54.4和3.2∶43.9∶52.9,已进入以知识密集型为主体、服务业为主导的后工业化阶段。

第三,城市功能的差距。 在空间结构上 , 20xx年,南京和杭州建成区面积分别为713平方公里和462平方公里,分别是合肥的1.8倍和1.2倍。南京已全部设为市区,杭州正在打造“一核五极、山水之城、组团强镇、网络都市”的城市空间布局。 在人口规模上, 合肥市区常住人口400万人,宁、杭城区常住人口均超过600万。合肥城市化率为67.8%,杭州为74.9%,南京超过了80%。 在交通能力上, 南京已运营5条轨道交通线路,通车里程达180公里,禄口机场二期工程已经完工,年旅客吞吐能力达3000万人次。杭州地铁1号线日均运送乘客达32万人次,轨道交通到预计通车里程可达200公里,萧山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完工后,机场旅客吞吐量将达2600多万人次。 在服务功能上, 南京全面推行基于物联网、云计算为基础的智慧城市建设,市民卡已实现集社保、银行、公交等诸多功能于一体,覆盖全市公共场所的7万个wifi布点进入实施阶段。杭州推行智慧城管、停车新政以及治水、治气、治堵和治垃圾等“城市四治”,成效明显。

第四,国际开放的差距。 在贸易国际化上, 合肥进出口总量、出口总额均相当于南京的三分之一、杭州的四分之一。 在产业国际化上, 在肥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数分别相当于南京的五分之一、杭州的三分之一。杭州阿里巴巴在美国成功上市,市值达到2300亿美元,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互联网公司和第四大科技公司。南京软件产业集聚了29家世界500强企业和35家国内软件百强企业,拥有20多万软件研发人才,产值超过亿。 在交通国际化上, 杭州萧山机场国际航线数量居中国机场第4位;南京禄口机场开通了140多条国际客货运航线,南京港是长江航道上万吨级货轮的分界港口,20xx年货运量达到1245万吨。 在文化国际化上, 杭州的西湖文化景观和京杭大运河的成功申遗,文化影响力深远,20xx年入境旅游者超过300万人次。南京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京青奥会吸引了204个国家和地区参会,成为中国第二个举办奥运会的城市。 在开放国际化上, 合肥市在外国机构(组织)数量上远远落后于南京、杭州,海关和检验检疫的通关便利化程度也低于南京和杭州。同时,杭州已在境外设立各类投资企业(机构)967个。 在人文素养国际化上, 宁、杭市民文化素养要远高于合肥,平均受教育年限比我们多3-5年。

第五,思想观念的差距。 经济发展的差距是有形的差距、是相对的差距、是可度量的差距;思想观念的差距是无形的差距、是根本的差距、是最关键的差距。 江浙沪先进城市善于创新、勇于创业、敢于创造的理念、胆识和魄力是我们迫切需要学习的。例如, 在招商引资上, 苏州最先搞“一站式”服务,极大地吸引了国际知名企业的投资。昆山是全国第一个自费建设开发区,第一个有偿出让土地的城市。 在市民素质上, 杭州在全国率先实行“爱心斑马线”,礼让行人成为市民自觉行动。 在创业意识上, 合肥出去打工的多,自己创业当老板的少,即便是当上老板,也小富即安,缺乏做大做强的境界。 在抢抓机遇上,《指导意见》刚刚出台,宁、杭就已先行一步,《杭州市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行动纲要》正在征求意见,南京去年就编制完成了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这些案例无不彰显出长三角先发地区的思想之解放、观念之新锐。

有比较才能知不足,有对照方能明差距。 不怕有差距,怕的是看不到差距,看到差距也无动于衷。 必须有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使命感, 见贤思齐,奋起直追。

三、 不断 拉高标杆,在全面融入长三角中实现合肥 跨越赶超

实力决定地位 。 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国家赋予的新定位、合肥发展的新时点 (人均GDP1万美元), 在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新征程中,我们要继续防骄破满、不断拉高标杆,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加快形成与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国际化都市区名至实归的综合实力。

第一,坚持水陆空立体衔接联动发展,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交通体系建设对产业布局和城市发展具有重大引导支撑作用。要围绕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坚持交通先行,以强化对外通达、促进城际对接、畅通城市交通为重点,加快现代交通体系建设,形成辐射全省、贯通全国、连接全球的综合性交通枢纽。

一是打造立体化对外交通体系。 按照副中心和国际化的定位,系统谋划合肥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建设,统筹抓好水运、铁路、公路、航空和轨道建设的有机衔接和多式联运。谋划建设江淮运河、合裕线高等级航道及支线航道网络,全面对接长江黄金水道,打造江淮流域合肥内河航运中心。强力推动宁合汉、合郑、商合杭等高速铁路通道建设,合力推进新建和改扩建一批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全面建成直达京津冀、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等主要城市群的快速交通网络。积极实施新桥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强化合肥站及合肥高铁南站铁路枢纽、新桥机场航空枢纽、合肥港航运枢纽等客货运综合枢纽功能。

二是推进城市群城际交通网建设。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的要求,积极做好与长三角城市群城际交通网络规划的对接,谋划建设以合肥为中心、联接所有省辖市、通达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城际铁路交通网,实现合肥与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省内周边城市之间1-2小时通达。当前重点是加快推进合肥经济圈城际铁路网、国省干线和交通连接线建设,率先形成经济圈内部的“1小时通勤圈”。

三是提升市域公共交通网络能力和现代化水平。 强化公共交通优先的理念,谋划市郊铁路建设,推进公交都市建设,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建成合肥城市轨道交通主骨架,与国际机场、铁路枢纽无缝衔接,逐步实现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60%左右。进一步强化城市主干道路建设,完善快速路网体系,改善微循环系统,积极开展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优化交通组织,推行智能管理,提高通行效率,让合肥成为一座“动起来的城市”。 同步加强信息、电力、燃气、水利、物流配送等公共设施网络建设,注重城市地下管网建设和空间开发。

第二,推进创新转型升级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支撑,创新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捷径 。 要 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加快转型升级为路径、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依托,大力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联动发展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推动产业结构变“轻”、发展模式变“绿”、经济质量变“优”, 打造长三角城市群新兴增长极。

一是全力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发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的引领示范作用,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载体,打造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高地。充分发挥基础科研优势,依托国家大科学工程,建设合肥国家科学中心,形成前沿科技与实用技术密切结合的科技研发应用体系。整合国家级研发资源,以中科大先研院为龙头,以公共安全研究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技术创新工程院、未名生物经济研究院、安全食品研究院、燃气轮机研究院等为骨干,推进政产学研用资介协同创新,加快建设培育一批国家级战略创新平台、创新产业集群和创新领军企业,形成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核心技术,抢占未来产业技术制高点。有什么样的人才,就有什么样的产业。要加大各类领军人才、拔尖人才、紧缺人才的引进、培养和集聚力度,加快形成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的良好局面。

二是全力培育打造主导产业集群 。抓住建设长江经济带世界级产业集群的机遇,紧紧围绕打造皖江示范区升级版,建设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基地。全面融入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体系,在做大做强装备制造、汽车、家用电器、新型平板显示、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基础上,围绕芜马合机器人集聚发展试点、电子信息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生物经济先行实验区、“中国光伏应用第一城”、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建设、量子通信城域网等载体,谋划打造若干引领产业发展和技术革命方向的新兴产业。比如,依托科大讯飞,促进产业融合,打造中国语音谷;依托中科大,加速服务型机器人产业化,打造中国智能谷;依托中科院电子所、中电38所等企业,推进系统集成,打造中国安全谷;依托北大未名,加快世界级生物经济实验区建设,打造中国生物谷,等等。要针对具体产业拿出明确的发展规划,引导资源向其集聚、政策向其倾斜、精力向其集中。要树立“产城一体”发展理念,以便利生产生活为原则,推进产业园区分类整合、扩容升级、合作共建、转型发展、创新管理,构建协同发展机制,提升产业承载能力,积极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打造更多的千亿级产业园区。

三是全力促进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 突出科技融合、商业模式创新和新型业态开发,促进服务业发展高级化、国际化 ,加速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和层次 。在服务方向上,要从服务市域拓展到服务全省;在服务内容上,要从产品服务跃升到功能服务;在服务能级上,要从低端服务跃升到高端服务;在服务目标上,要从一般辐射跃升到发展引领。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政策导向,实行分类指导,围绕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提升金融保险、现代物流、节能环保、服务外包、航空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特别是要加快高科技服务业;围绕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加快发展商贸流通、旅游休闲、健康养生、社区服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生活型服务业;围绕城区转型发展,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互联网、云计算、电子商务等高技术服务业。在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倾力打造金融后台服务基地、空港物流园区、电子商务产业园等一批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加快华南城、万达文旅城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长三角国际金融副中心、长三角腹地重要的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电子商务中心。充分发挥巢湖独特的生态资源和鲜明的文化资源,加快半汤、汤池温泉旅游度假区等重点景区建设, 打造巢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谋划建设巢湖国家生态公园,使合肥成为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核心目的地之一 。

四是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农业不仅是基础产业,也是功能多样、融合性强的产业,要瞄准市场需求,以提升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特色高效农业比重为突破口,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前提,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精品农业、高效农业和都市农业。加快庐江台创园等一批高水平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将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纳入乡镇考核体系,培大育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提升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水平。加快生物科技在农业上的推广应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不断拓展农业保护自然环境、调节生态平衡、实现生物多样性以及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求等多种功能,积极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提升农业经济、生态和社会集聚效应,打造长三角重要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和观光休闲基地。

第三,加快空间拓展和战略升级,打造引领区域发展的国际化都市区。 以“133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为统揽,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力,打造引领区域发展的国际化都市区。

一是提升合肥在沪宁合主轴带中的功能。 合肥处于沪宁合主轴带的龙尾。龙尾强,龙身才能摆起,龙头才能昂首。要适应区域和城市联动发展规律,加快推进发展定位、发展理念、发展规划、体制机制、基础设施、产业分工、市场体系与长三角地区的无缝对接,促进城市功能提升和空间拓展,拉近与长三角核心区乃至世界主要城市群的时空距离,提升在区域竞合中的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功能。尤其要强化宁合发展轴带,全力推动南京都市圈与合肥经济圈联动发展,谋划宁合城市带、产业带发展规划,打造一条更为宽广的东向通道,推动形成合宁“双核”都市圈。同时,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战略合作和互联互通,更好地发挥联东启西的区位优势。

二是增强合肥引领区域一体化发展能力。 提升合肥城市功能不仅要示范辐射,更要引领带动。既要在经济上引领和辐射带动,更重要是在体制机制上创新引领。围绕全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按照“规划共绘、交通共联、市场共构、产业共兴、品牌共推、环境共建、社会共享”的总体思路,引领推动皖江示范区、合肥经济圈融合发展,全面实现发展思路、规划编制、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市场建设、生态保护和社会事业的一体化,实现由一体化的合肥经济圈向国际化的合肥都市区迈进。

三是大力推进合肥都市区建设。 都市区不仅是主城区,更是涵盖市域的城镇体系,最终是实现全域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坚持全域合肥理念,全面优化都市区功能布局和空间形态,稳妥推进“撤县建区”,完善市域城镇体系发展主框架,形成中心城区、卫星新城、特色城镇、美好乡村(社区)相互协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优化城镇发展导向,坚持以中等城市标准建设县(市)副中心,以小城市标准建设中心镇,着力提升关键节点承载力。合肥城区的经济规模和江浙城市差距不是很大,主要差距在县域经济上。要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强化县域经济发展,在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保障、生态建设、社会管理等方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以大都市带动新农村、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长效机制,力争有更多的县(市)跻身全国百强县(市),打造全省乃至全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四是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和软实力。 坚持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强化重点地段、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和标志性建筑设计,做到城市与湖泊互利共生、城市与文化水乳交融、城市与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大城管体制,完善智慧城管系统,构建数字化、网格化、精细化、长效化管理机制,做到依法管理、科学管理、精细管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健全文明城市创建长效机制,推动市民公共文明行为普及宣传、强行入轨、习惯养成,大幅提升市民公共文明指数,打造“君子之城、道德之都”,凝聚实现梦想的“正能量”。加快完善教育、医疗、文化、就业、社保、住房、养老、人口等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幸福合肥”。开展国际化城市建设研究,制定合肥都市区国际化行动纲要。

五是积极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 我省已被列为全国新型城镇化试点省,要按照省里统一部署,有序推进试点。重点要做好“多规合一”省级试点工作,完善“六分开”的城市建设管理体制。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积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三大并轨”。建立多元化可持续投融资机制,开展国家级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试点城市建设,探索设立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深化全国节约集约用地试点市建设,创新土地资源的配置模式,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体系。

第四, 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打造内陆开放合作新高地。 内陆是区位,更是心态,越是身处内陆,越要扩大开放。坚持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扩大对外开放,增进务实合作,大力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构建全方位大开放发展格局,增创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一是构建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和制度体系。 广泛学习发达国家和先发地区经验, 主动对接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用好用足用活皖江示范区的先行先试权,加快构建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相符合、与国际通行做法相衔接的制度体系、 运行机制、办事规则和投资环境, 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 做到管理法治化、服务规范化、功能国际化。按照国际化标准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把提高直饮水供应比例、双语图文标志、外语咨询服务、公共场所WIFI覆盖等纳入城市规划建设,加快建成一批高品质的国际社区、国际医院和国际学校,提升外籍人士在肥居家、休闲、创业、社交环境质量。

二是加强对外开放平台和体系建设。 加强与“一路一带”的衔接互动,加密、延伸“合新欧”国际货运班列,建设合肥-新疆-欧洲“新丝绸之路”,高水平建设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空港示范区、合肥港等对外开放新平台,积极开展国际货运航班的试运营。建立口岸统筹协调机制,推进长江经济带区域一体化通关,提高投资贸易便利化程度。依托蜀山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等平台,积极发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方式,促进服务外包发展,落实国家服务业开放政策,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争取纳入国家自由贸易区扩大试点。

三是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 。这是双向交流和开放的重要标志。坚持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强化招商引资针对性,大力引进新型业态、先进经营模式、知识品牌和高层次人才,积极引入企业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营销中心以及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构建支持“走出去”的便利化新机制,积极推动优势企业参与国际市场拓展、资源开发和资产并购,努力打造一批扎根合肥、营销世界的跨国公司和知名品牌。全方位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引入国际会展、国际赛事和国际组织分支机构,扩大友城数量和交往规模,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在交流合作中促进发展、提高水平、走向国际。

四是提升城市文化和品牌影响力。 文化是城市之魂,具有超越国界和时代的独特影响力。 要加大对文化资源的挖掘 和开发 力度, 传承传统地域文化,彰显现代创新文化,培育巢湖生态文化,加强文化载体建设,打响特色文化品牌 ,塑造城市 独特的 个性与 魅力 。 经济合作是“手拉手”,文化交流是“心连心”。 积极推动文化“走出去”,重点支持民间文化交流活动,打造国际文化交流平台, 扩大特色文化的辐射范围和国际影响力。品牌是构建城市软实力的核心,是城市发挥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紧紧围绕“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形象定位,制定城市品牌建设战略规划,做到宣传内容全方位,宣传方式多样化,宣传对象国际化。加强城市品牌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城市视觉识别系统建设,并与城市设计全面融合。制定面向全球的城市形象宣传计划,以好的创意吸引眼球、赢得口碑。

第五,探索全国大湖治理开发新路,打造国家级 巢湖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巢湖是合肥的资源禀赋和生态特色。坚持生态优先的战略导向,紧紧围绕 国家级 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以实施“四大专项行动”为抓手, 强化生态环境治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走出一条全国大湖治理开发新路 ,打响生态巢湖品牌 ,打造全国最美省会城市之一。

一是始终突出巢湖治理与保护的核心地位。 坚持政府主导、流域共治,完善治湖先治河、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源的治理模式,加快编制巢湖流域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推动建立合作共赢的生态补偿机制。围绕巢湖治理保护“八大工程”,大力推进示范区项目建设,积极谋划后续项目。探索建立健全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用水效率红线、水功能区域限制纳污红线。全面实行入湖河流污染治理“河长制”,加快实现环巢湖地区生产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打造环巢湖生态农业示范带。

二是统筹抓好市域环境综合治理。 深入实施绿色森林增长行动,加快建设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长廊、绿色屏障,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加快以“九大措施”为抓手,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完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和空气质量监测预警体系,力争大气质量进入并稳定保持全国省会城市前列。以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为目标,深入实施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行动,支持和引导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发展壮大静脉产业。以“三线三边”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着力优化城乡人居环境。

三是探索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机制 。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提升环境监测预警能力,完善吸引社会资本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大幅提高清洁能源、绿色能源消费比重,力争成为国家级碳排放交易试点市和新能源试点城市。完善环境监管、目标考核、责任追究制度,落实最严格的环境执法体系,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四、进一步等高对接,为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提供坚强保障

完成新使命,实现新目标,必须有大保障、强保障。要继续谋发展、抓党建,两手抓、两手硬,从思想观念、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和体制机制等方面不断提升创新,与先发地区、国际水准、战略定位等高对接,为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提升合肥都市区国际化水平提供坚强保障。

第一,要在思想观念上等高对接。 实现等高对接,先从思想观念对接开始,既是历史经验昭示,也是发展“不二选择”。 一要强化开放意识。 要有世界眼光、战略思维,放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发展一体化的视角下,审视合肥的市情和定位,善于由外部洞察内部,由变数认识常数,由动态把握静态,以大开放、大合作,来推动大发展、大转型。要加快与国际通行规则等高对接、与长三角发展无缝衔接,培育开放发展的新环境、新优势。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广泛吸纳各类市场主体、各路精英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二要强化赶超意识。 与先进地区比,发展不足、发展不强、发展不优,仍是我们的基本市情。发展是赶超的基础、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要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传统观念,敢拣“快”的比、敢瞄“强”的追,在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要求中,趋利避害,弯道超越。 三要强化创新意识。当前区域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已演变为创新体系、创新战略和创新能力的比拼。要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用好用活用足“先行先试权”,加快建设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创新型城市,推动“合肥制造”向“合肥创造”转变。要把创新精神、创新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文化和创新资源等有机融合,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

第二,要从队伍建设上等高对接。 各级干部是合肥建设与发展的主力军,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就是抓住了推动发展的“牛鼻子”。 一要选好用好干部。 要认真贯彻执行新修订的《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严格按照规定的原则、标准、程序和纪律选拔使用干部,发挥好各年龄段干部的优势,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强化“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导向。 二要从严管好干部。 严是爱,松是害。 要加强日常管理, 强化学习、培训、锻炼,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管理制度。 要强化纪律约束,做到管得准、管得严、管得实,使我们的干部做到对党忠诚、做事干净、敢于担当。尤其是各级一把手要以身作则带好班子,认真负责管好队伍,要有坚强的党性和组织原则,当好发展的“掌舵人”,不要当无原则的“老好人”。三要提升素质能力。 干部素质能力的高低关乎发展大业的成败,面对新任务和新要求 ,必须把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摆上重要位置。 浅尝辄止是大害。 要 继续按照“讲大局、强责任、提能力、抓落实”的要求, 拉高标杆、见贤思齐,缺什么补什么 , 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 做到胸襟宽、眼界高、思路晰、情况明,不断提高学习研究、科学决策、开拓创新、统筹发展、促进和谐的能力 。

第三,要从作风转变上等高对接。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 。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 一要建立长效机制。 要扎实践行“三严三实”的要求,巩固深化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抓紧抓好 各项整改任务的落实, 坚持抓常、抓细、抓长, 立制度、建平台、定规矩,扎紧制度“笼子”、堵塞制度漏洞,严防“四风”问题反弹,为干部干成事、不出事打牢制度保障。对执行制度不到位的要及时督促,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要露头就打,坚决查处到位,防止制度沦为“纸老虎”、“稻草人” 。 二要树立群众观点。 “ 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 , 解决好当干部“为什么、干什么、留什么”的问题,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要有百姓情怀、群众观念,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掌握群众工作的新方法,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尽心竭力为群众解难事,坚持不懈为群众做好事。 三要强化落实之功。 一分决策,九分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关键要看实际行动。要以勇于争先的追求, 敢于担当 的勇气,狠抓落实、善抓落实。既要防止夸夸其谈、花拳绣腿、表面文章的倾向,又要防止谨小慎微、不推不动、在位不为的现象。要进一步加快进度、提升效率,把加快赶超的要求,落实到推进每一个项目、解决每一道难题上。

第四,要从体制机制上等高对接。 体制优、机制活,则动力足、活力强。要加快建立健全与发展新要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再造体制机制新优势。 一要遵循法治方向。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刚刚闭幕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要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做到法德结合。在“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加速推进、各项改革全面深化的新时期,要通过法治克服短期化、功利化倾向,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把先行先试和于法有据统一起来,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加快发展。 二要强化问题导向。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要紧紧围绕合肥发展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问题,敢于较真碰硬、攻坚克难,力争在科技管理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城市建设管理、社会治理、投融资体制等重要领域改革上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面,着力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先试“合肥版”。 三要围绕市场取向。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效率与公平等事关全局的重大关系,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重要作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资源要素的集成和市场主体的集聚,激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创新活力和抗风险能力。

年内时间已所剩不多,当前 一是要 在全面完成今年改革和发展任务的基础上,抓紧谋划明年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 二是要 筹划组建口岸办,协调各类口岸建设,加快打造内陆经济开放高地。 三是要 加快等高对接,县(市)区、开发区和各部门要主动与长三角先发地区对口交流,学人之长,补已之短。 四是要 根据省里《贯彻方案》出台情况,及时制定合肥市的具体方案,真正做到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

理论中心组会议记录 篇6

一是全局上下要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必须从政治上建设公安机关,把握新时代公安机关的职责使命,教育引导全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着力锻造素质过硬公安队伍的总目标,牢牢把握“四个铁一般”标准,推动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向纵深发展,为公安机关履行新时代职责使命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二是全面从严管党治警。“两个责任”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警深入推进警营政治生态不断优化,公安民警廉洁从警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

三是切实把疫情防控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争分夺秒。全力以赴,以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公安机关得到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同时加强社会治安维护稳定工作,依法严厉打击利用疫情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趁火打劫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医疗器材、医用卫生材料等违法犯罪行为,坚决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四是要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放在第一位,继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着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社会和法治社会。

一是认真贯彻领会“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增强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的主动性、自觉性,坚持用会议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强化政治担当、责任担当和使命担当,全力以赴、坚持不懈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工作。

二是加强文件阅办管理,进一步梳理公安文件管理力度,及时掌握相关文件落实情况梳理工作;

三是加大督促理论学习落到实处。各科所队(站)负责人要切实挑起集中学习的“第一责任人”的担子,履行好“一岗双责”的职责使命,督促落实好集中学习的各项制度要求,务必认识清楚理论学习的重要性,以学懂弄通为目标,掀起理论学习的新高潮,把学习当做兴趣和爱好来培养,来坚持,确保我局上下真正做到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四是结合2019年年终绩效考核,各部门加大倒查问责、深入开展自查自纠,查摆存在问题、查出短板及漏洞。

五是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各部门负责人及时发现民(辅)警的思想、作风、纪律等方面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谈心谈话,教育引导及监督管理工作,始终牢记“在各项制度和纪律条例约束下的人才是自由人”的道理,做到知敬畏、守底线,把“X、X”作为公安干警的必修课、常修课。严防发生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

六是加大后勤工作人员管理力度。由局警保部门负责局后勤工作人员教育及管理工作,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明纪律要求,加强对驾驶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确保压力传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同时,切实做好从优待警工作,推进暖警、爱警需求,进一步改善民警伙食条件下,食堂采购管理等方面监督检查,有效遏制了食品浪费现象和降低了成本开支,进一步提高了后勤保障能力。

理论中心组会议记录 篇7

亚的斯亚贝巴是埃塞俄比亚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拥有120个国际代表团和大使馆, 位于非洲国际外交的前沿, 非洲联盟总部和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也常驻于此。非盟会议中心是胡锦涛主席2006年11月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宣布的中国政府促进中非务实合作八项举措之一, 是目前我国在非洲的最大援建项目, 也是继坦赞铁路之后中非两国外交中的又一历史性项目, 被誉为中非传统友谊和新时期合作的里程碑, 受到非盟各成员国和人民的高度重视, 也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2012年1月28日,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与非洲国家领导人共同出席了非洲联盟会议中心落成典礼并致词。非盟委员会主席让·平、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和非盟轮值主席、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先后致词, 代表非洲各国和非盟向中国政府和人民以及会议中心所有建设者表示感谢, 同时, 第18届非盟首脑会议的54个成员国的领导人及代表参加仪式, 与会人员约1700人。

1月29号以“促进非洲区内贸易”为主题的第18届非盟首脑会议在该会议中心开幕。来自非盟50余个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约1700名代表参加, 开幕式在会议中心大会议室举行, 会上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非盟委员会主席让·平、非盟轮值主席, 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发表讲话, 为期两天的会议里代表们就非洲区域内贸易、地区安全局势等议题展开讨论。

非盟会议中心共有13间大小不一的会议厅, 包括大会议厅、681个座位的中会议厅、多功能厅、4间小会议室、VIP会议室及5间新闻发布厅。这13间会议室全部采用TAIDEN会议系统, 设备包括总计3780席的HCS-4100系列全数字会议系统、HCS-5100系列数字红外语言分配系统、矩阵系统、摄像机自动跟踪系统, 以及包含14台HCS-4393G远距离会议签到机的签到管理系统等。

其中, 非盟会议中心大会议厅由池座及两层楼座组成的三层结构, 可容纳2550人同时开会。会场坐席全部采用固定式安装。针对这一特性, 会场内主席台及嘉宾席采用嵌入式全数字会议单元HCS-4365共213席 (可实现发言、同传、表决功能) , 与会列席采用嵌入式全数字同声传译通道选择器HCS-4342A共2291席 (安装在座椅扶手上) , 全数字同传翻译单元HCS-4385K2共16台。和以往的大型国际会议不同, 非盟会议中心大会议厅全部采用有线同传, 不但能更好的确保各通道的完美音质, 同时也更好地为与会者提供方便。开幕式当天媒体中心向各国媒体记者开放, 在这特别安装了4台广播级模拟音频输出器HCS-4112/29, 分别提供英语、法语、阿拉伯语和葡萄牙语供各国媒体采集。

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网络 篇8

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由展览中心、会议中心及酒店和广场几大部分构成。计算机网络系统是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的核心指挥系统,为此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需要建设一套先进、稳定、可靠、安全的计算机网络平台。

方案规划设计

在计算机网路方案构建上,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提出如下需求:

1、 支持多种网络通讯协议,支持多种传输介质。

2、 建立会展中心计算机局域网络系统及内部办公局域网。

3、 设立网管中心、建立中心数据库系统。

4、 组网技术以千兆以太网为网络骨干,并具有升级到万兆以太网的能力。

5、 交换式千兆以太网为骨干、100M交换到桌面,部分信息端口为光纤到桌面。

6、 铜缆信息点为全六类配置,双绞线为非屏蔽型。

7、 具有支持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及VLAN组网功能。

根据上述对会展中心项目的网络需求分析,考虑到会展中心的应用情况,在选择综合布线及网络技术时设计者提出的构建原则为:

1、 高性能的网络系统:速度快、无阻塞、延迟低,具有先进灵活的QoS特性,能适应多种业务需求。

2、 标准化、层次化、模块化和易扩展的网络系统:包括网络的结构、技术及产品。信息接入点分布合理、灵活、充足并有扩展空间。

3、 稳定、可靠的网络系统:网络中单点故障不会使局部网络失去与整个网络的连接,多点故障不会造成整个网络被分成几个互不相连的部分。网络主干的传输介质采用容错冗余设计。

4、 注重经济实用性的网络系统:根据目前的需求和可预见的需求增长情况设计网络,不追求空洞的技术先进,避免追求高档和最新技术花费巨大代价。

5、 易管理和易维护的网络系统:全网可进行统一或分布管理,网络维护简单有效。

6、 高安全性的网络系统:系统的各环节均必须具有良好的抗电磁干扰特性,整个系统与外界的防火墙功能包括防火墙技术、VPN技术及地址转换、硬件加密、备份中心、Callback等技术。

7、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实施一次到位;网络系统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网络设备先按开通率30%配置,并具有方便扩展功能。

依据以上用户实际需求,并结合网络建设应遵循的各项原则,华为3Com公司提供如下的组网方案。

三、解决方案特点以及设备选型

重庆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组网方案以星形扩散,即分为核心层和接入层,核心节点的网络设备需要高速运送整个会展中心网络的流量,设备承载的压力较大。

在本方案中,核心层设备选用华为3Com公司新一代高性能万兆核心路由交换机S8512。采用分布式处理、业务模块化以及Crossbar交换网等,提供720Gbps交换容量、428Mpps包转发能力,并可平滑升级到1.44Tbps交换容量、857Mpps转发能力;整机可支持高达576个千兆端口、48个万兆端口,满足核心层设备大容量、高端口密度的要求。

接入层设备主要负责信息点数据的引入,同时应具备VLAN、MAC地址绑定等安全功能,并和核心设备进行统一管理,本方案中采用华为3Com公司Quidway S3026-SI二层线速智能型可网管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同时使用华为3Com公司网络产品通用的VRP(通用路由平台)网络操作系统,提供完善的线速流量交换、VLAN控制等机制,提供完备的业务控制和用户管理能力,并提供最大16台堆叠的能力。

在网络出口设备配置上,除了配置华为3Com Eudemon 200防火墙以外,为防止四-七层的网络攻击,同时配置华为3Com公司SecEngine D200入侵检测系统。

上一篇:二十五 治水必躬亲 教案(八年级上)下一篇:我国城市化水平的评价及预期分析